品位生活范文

时间:2023-11-21 22:59:54

品位生活

品位生活篇1

 

“People wear jewelry not simply to show off wealth, but to enjoy and exhibit personal taste. From a piece of jewelry, we can tell its wearer’s values, views and attitudes about life. Art is about aesthetics. It is from life but more than life. In my mind, good jewelry should be full of happiness, a goal I am striving to reach.”

 

——任进 Ren Jin

除非时尚圈的人,不然知道任进的人其实并不多,那是因为前几年,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为高端客户私人定制方面,高级定制往往带有客户个人的印记和偏好,所以不便于大量的公开展示。另外当作品花费很多时间做完之后会很快被客户拿走,作为私人的佩戴品很少再愿意拿出来炫耀。

 

而今年,任进的主要目标在个人作品上,其中重中之重是和服装设计大师劳伦斯·许合作的巴黎高级定制展示活动,为其搭配了30余套饰品。“这其中着重从天然珠宝特有的品质及服装华贵的搭配方面入手,因为有了劳伦斯·许参加巴黎高订的精美服装作为依托,那么我就有了对设计的启示,包括色彩、造型。我确实感觉到了压力,因为这些衣服站的面积大、色彩鲜艳,造型华贵也相对繁复,那么首饰是否有自己的位置,也是一个值得深思及研究的问题,所以我着重从头饰和耳饰入手,因为其展示性比较强。这种秀在巴黎高订会有充分的表现,会让大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任进告诉本刊。

 

中国人跨入珠宝首饰领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任进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才开始接触到珠宝,那时候的珠宝首饰还是以宝石的保真、鉴定标准的设定为整个行业研究方向。行业初起那会,有个《中国宝石》杂志刚开始发刊,在里面做编辑的同学找到任进,问他可不可以写一些关于首饰方面的文章。当时的任进查阅了国外及港台地区大量的首饰设计资料,不仅由于此事了解到了目前国内珠宝行业的缺陷,还于1996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成立并开设了中国第一个珠宝设计专业课程,自己编写了教材。

 

任进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本来也就是想做个称职的好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启发学生们的灵感,特别是那些有美术基础的学生。“我本想让学生们未来都能成为职业设计师,而我是他们的职业教师。但是大家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在中国,你做教学却没有个人成就,是不一定被学生们信服的。国外一些专门搞战略研究或者思想性研究的人,很多都比自己教出来的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可是在中国,想让师傅带徒弟,那师傅就一定要强。所以我被迫往职业设计师方向转型,而这个转型的过程确实很痛苦。我刚开始画图不行,从理念变成画图的过程不是有想法就能够表达清楚的,想法是不是能够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能不能在成品中体现出来,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很艰辛。在转型的过程中我开始进行这方面努力,这一努力就是二十年。终于,我从一个职业教师转变为一个职业设计师,同时,职业设计师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于是RJ就这样诞生了。这其中一个含义是我的名字,另一个含义是:Real Jewelry,Real Joy真珠宝真快乐。可能有点中文化,但是这确实是我的一个理想,我希望能给全国将近4万人的珠宝设计师队伍,树立一个榜样,因为他们只有看到老师们的成功,他们才能感觉自己也有机会,不然这个行业没有了榜样他们很难再往前走。”任进是为了学生们才成为这样一位职业珠宝设计师的,但他确实非常努力并且极具设计天赋,他的作品蕴含极强的震撼力。

 

“我现在还不希望确立自己的个人设计风格,有些为时过早。我想应该当你到了收山的时候、急流勇退的时候才能谈风格。不过如果让我一定要说一种风格的话,我希望我的风格就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珠宝!我logo里的那句‘Real Jewelry,Real Joy真珠宝真快乐’就是我的心声,让喜欢你的人或者不喜欢你的人看到你的作品都会感到快乐,这种想法很有意思。至于偏爱的手法、原料这都没有太多讲究,我更偏爱的是我的作品以及收藏我作品的人。”任进笑着说,“作为珠宝,美是必然的。无论色彩的美、造型的美,还是协调性的美,我希望从中得到的是情趣的美、更好玩的美。我就是有种很好玩、很美丽的心态,即便是一些很卡通的作品。现在,很多人认为酷酷的东西很美很另类,甚至骷髅头都认为很美,因此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为任进拍摄照片的过程中充满了无限的乐趣,你很难想象一个年过50的珠宝界教授却有着孩子般的童趣。任进在平时生活中是个非常幽默和活泼的人,拍摄中他会摆出各种有意思的造型,甚至扮可爱。他还将这份童趣用在了工作中,任进的很多作品都充满了童话色彩,比如做个小熊或者小鸟。他说:“本来工作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玩’的过程,我很享受其中,并且觉得很好玩。以前总为别人设计作品,现在终于能安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东西了,我很开心。”

品位生活篇2

月入过万不“啃小”是章妈妈第三个理财目标,当初看来遥不可及,可经过10年理财积淀,如今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章妈妈说,她和先生的退休金、小店盈利、投资房租金都是收入来源,而她乐于参加各种征文、竞赛活动,也能赢得不少奖金、礼品。不知不觉中,月收入就爬上了万元。

“平时,我很喜欢参加各种报纸杂志征文、问答活动。很多人只顾着看报纸新闻,不怎么留意这类活动,或者即使看到了也懒得投稿参与,机会可就白白浪费了。”

章妈妈说,她参加过无数知识竞赛,拿到无数奖品,甚至还包括整箱的牛奶、红茶、现金、乘车卡、面包券。参加体育类的问答竞赛,还意外得到了一件NBA T恤。“要知道,我这个老太可从来不看NBA,但自从那次竞赛后,我也算是NBA入门啦。”此外,章妈妈获得的征文奖金就有好几千元,各色奖品、奖状更是不计其数。

因为月收入有了底气,章妈妈形容自己的生活更有尊严了。

消费方式有所改变

或许是经历过股海的波折,也有过二手货贩卖的经历,10年间,章妈妈逐步摆脱了爱淘地摊货、和小贩讨价还价的形象。

“现在,我买东西讲究品牌了。倒不是追求名牌,只是好牌子质量更好、更有信誉,能用得比较久,而地摊货虽然便宜,可没用几次就坏了,实际上花费更多。”

“有人喜欢在换季的时候淘商场里的打折衣服,觉得那样省钱,可我觉得那只是商家为回笼资金把卖剩的拿出来‘贱卖’,这样的衣服很容易被淘汰,其实更加浪费,倒不如买当季的衣服,量少样精更划算。”

“到菜场买菜,卖菜的说,‘这个菜本来要3元1斤,现在只要1元1斤哦’!我连看都不会看,因为肯定是‘犄角旮旯’,可要是人家说,‘这菜新鲜,刚上市的,就是贵了点’。我倒反而会买上一些,量可以少点,一顿吃完最好。”

在2007年,股市中斩获颇丰的章妈妈还请了私人牙医,花了3万元换上了全套烤瓷牙。“一口牙3万元!这种消费在过去看来是非常奢侈的,可现在想想,真是值得。”每当听到同龄人抱怨牙齿不好影响食欲、影响心情,章妈妈总是建议他们对自己好一点。

“用掉的钱才是自己的钱,不是吗?”如此先进的消费理念已牢牢刻在她的心中。

热心助人更享快乐

当然,通过理财改变生活的章妈妈也不忘关心、帮助其他人。在投资理财的10年过程中,她和先生默默无闻地回报着社会。

“好像是从五六年前开始的,我们通过街道的助学机构,对片区里家庭经济条件拮据的家庭提供经济资助。”章妈妈说,她和先生无意中发现,街道中一户困难家庭的孩子考上了高中,正为学费发愁,于是,他们主动报名资助孩子。“现在,这个孩子已经考上了大学,而我们对其他困难学生的资助也还在继续。”

在多年资助的过程中,章妈妈和先生并没有选择与孩子见面,“我们不希望他知道我们是谁”。章妈妈觉得,与其让孩子背负“报恩”的压力,不如做一回无名英雄。

除了街道帮困外,只要在报纸上看到爱心救助的信息,章妈妈都会不记名地给予资助。

前不久,她和先生看到一位居住在棚户区的肌肉萎缩症患者讲述自己的最大梦想――到黄浦江上看看太阳。于是,老两口一合计,主动寄去300元,请他的家人带他坐回出租,晒晒太阳、看看城市的飞速发展。

“你想想,对普通人来说,看太阳实在谈不上是个愿望,可对他来说,却成了一种奢求”。当章妈妈发现这位患者对文学有兴趣时,她还答应定期寄些杂志给他,好让生活不那么乏味。

总结“十三点”心经

如今,在街道里小有名气的章妈妈还会义务地给大家讲课,聊聊投资理财,侃侃生活态度,把自己所学、所感与大家分享。

“说实话,退休前,我对自己的退休生活也有过担忧。想想每月只有一两千元的退休金,真是要‘勒紧腰带过日子的’。可有了‘钱生钱’的意识后,我发现生活是可以自己创造的。”

现在,章妈妈和先生有了一套上海中心城区卢湾区的自住房、一套投资房,开起了网店,坐上了小车,月收入还突破万元。虽然算不上很“富”,但他们过的这种小康生活已经很有品质了。

“我周围有不少经济条件好过我的退休族,可他们不是抱怨子女不孝,就是刻薄自己,什么都舍不得花、舍不得买,这日子过得一点品质都没有。” 章妈妈颇为感慨地说。

对于这样的朋友,她特别总结了“十三点”心经:对自己好一点;该用的用一点;想吃的吃一点,该省的还是要省一点;兴趣爱好培养一点;法律常识要记一点;环保意识要有一点;国家大事关心一点;对需要帮助的人爱心献一点;社会公益活动参加一点;保健知识学习一点;子女闲事少管一点;总之心放得宽一点。

品位生活篇3

刘旭东先生1988年自上海交大毕业后分配在深圳市家用工业公司工作,第二年转到深圳国际体育旅游有限公司,在工作中他认识了一些做珠宝首饰原材料供应的台湾朋友,与他们接触的越多,他发现自己对珠宝行业越来越着迷,也开始认真琢磨起这个行业。1992年的中国国内珠宝首饰市场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深圳珠宝首饰行业更是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他毅然辞职投入了珠宝行业。刘董事长说:“让我走到今天的动力,就是对这个行业的热爱,我曾经说过一句话,‘珠宝不只是生意,更是事业。’在1992年第一次到法国、意大利时,我便被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瑰宝和欧洲时尚之都的辉煌所深深打动,从巴黎到米兰、罗马,从凡尔塞宫到NAVANO广场,特别是为从Grand Boulevards和Rue Montorgueil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珠光宝气和精湛工艺的首饰所倾倒,投资时尚珠宝艺术领域便成为我的梦想。”

作为男士虽然刘旭东先生在日常生活中佩戴的珠宝比较少,但是他喜欢收藏珠宝,尤其喜欢收藏顶级珠宝。他认为珠宝的真谛在于传承优雅和美丽。而顶级的珠宝则在材质、设计、工艺上将这种美的真谛传达。

恺撒大帝的高卢将军亚拉德与希腊美女狄娜的姻缘铸就了蒂爵家族的辉煌。18世纪法国的奥尔良,这支古老的家族开始最早的金银饰品和珠宝镶嵌制作,其精湛的工艺逐步为当时的上流社会所认可和推崇。2000年,蒂爵品牌进入亚太市场,并于2002年由蒂爵国际集团在香港成立蒂爵国际集团(香港)公司,从而展开了整个亚太地区的市场拓展和品牌的经营管理。同年5月由蒂爵国际与深圳市伊丽珠宝公司合作成立蒂爵国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全力进行DERIER品牌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推广。

从1992年创建伊丽珠宝,到2002年成立蒂爵珠宝有限公司,十载光阴荏苒,公司所经营的DERIER蒂爵珠宝凭借多年的珠宝经营历史、欧式高贵典雅的气质以及完美独特的精湛工艺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赞誉,并在业界享有盛誉,成为国内市场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珠宝品牌。刘旭东董事长也完成了引领公司的初级发展阶段的使命。随着与DERIER蒂爵珠宝的全面合作,作为企业及其经营者的使命也将逐步转变,不断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产品,尽可能地回报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的繁荣,将成为DERIER蒂爵珠宝国际集团的下一个目标。

谈到珠宝设计,刘旭东董事长诚恳地说:“国内珠宝行业重终端轻设计,有独立设计能力并且能设计出精品的品牌非常少,今一年珠宝行业的惊喜基本都来自独立珠宝设计师,例如Cindy Chao、 Wallace Chan等设计师的崛起给国内珠宝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他们呈现出的突破性制作技术和叫人惊叹的元素为中国珠宝行业在国际上赢得声誉。DERIER蒂爵珠宝的设计理念是传递优雅的生活品味。我们非常重视产品的设计及研发,建立自己的一套产品设计体系,提供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公司聘请声誉蜚声的法国、意大利珠宝设计师主管产品的推陈出新。也有香港和国内的优秀设计师。蒂爵产品的整体设计基于精细材质与典雅形式勾勒女性魅力,结合法国古典浪漫和现代流行时尚,简约、明快的创意中使珠宝更具横跨时空的永恒质感。”

DERIER蒂爵珠宝走的是差异化的路线,并不仅仅是在贩售珠宝,而是在贩卖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DERIER蒂爵珠宝重视引导消费者更多的去认识到珠宝背后包含的文化和内涵和意义。倡导优雅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与消费者更加契合、更加认同,更加愿意拥有的生活方式。消费者可以通过珠宝会所和公关活动建立一个圈子,让他们认识同样购买DERIER蒂爵品牌的其他人,从中可以选择与他们成为一个群体。刘旭东董事长举例说:“我们会为从事金融相关行业的顾客组织鸡尾酒会,给他们提供一个交流的舒适环境,通过增加顾客在这方面的认识来让他们的选择更加成熟、理性。”

这种路线也使DERIER蒂爵珠宝的市场定位在高端市场,但并不等于是价格的高端,而是推广一个新的概念,即“物超所值”。DERIER蒂爵珠宝主要采取直营店的经营模式。以殿堂级宫殿、专卖店、珠宝专柜、VIP会员定制中心为发展战略,严格管理店铺形象。DERIER蒂爵珠宝非常注重客户体验,聘请香港设计团队监督店铺的视觉效果,请调香师调制专门的香味、为VIP顾客提供专门的酒水饮料等都是希望顾客在珠宝店能够像在休闲会所一样舒适。刘旭东董事长说:“DERIER蒂爵珠宝注重实体的购物体验及服务,我们希望每一位顾客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听专业珠宝顾问讲述顾客喜欢的珠宝背后的故事,虽然现在电子商务发展很火爆,我们暂时不会开展网络销售平台。”

关于珠宝的质量也是消费者关心的一大问题,DERIER蒂爵珠宝首饰都经过国家权威机构的检测并配备珠宝鉴定书保证顾客在拿到珠宝时是有保证的,另外成立专门的售后服务机构,为顾客建立档案,提供终身的免费保养、维修以及清洗、抛光、整形等完善的售后服务。DERIER蒂爵珠宝还设立了会员俱乐部,建立VIP档案,逐步为客户提供各种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服务,比如免费赠送高品位的时尚刊物《时尚蒂爵》杂志、高级珠宝定制、举办各种慈善活动、社交活动、公益推广活动等,为VIP顾客营造珠宝文化小圈子。

品位生活篇4

一、本土化定位是广播民生新闻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回顾广播民生新闻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民生新闻的发展,离不开其鲜明的本土化策略。可以说,广播民生新闻一出现,本土化就是其明显的特色,它将话筒对准城市百姓的普通生活,以打造好听的广播新闻为追求,因此在激烈繁杂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成为当地的名牌栏目。齐齐哈尔电台的《鹤城之声》从创办起就树立“关注民生、反映民情、服务民众”的宗旨,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关切百姓的忧患疾困,同时在节目的结构、选材、编排等方面,都体现本土化特色。通过采访报道,促成解决百姓“急、难、愁”问题多件,节目很快树立其品牌形象,大大提高了新闻综合频道的收听率。

二、广播民生新闻题材选择要拓展广度,触及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

如今,某些广播民生新闻一味报道群众生活中的琐事,诸如小区断水、邻里吵架、夫妻矛盾、被盗被骗等内容。虽然这些新闻报道来自民间,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也让人耳目一新,倍感亲切。但由于内容较浅,格调不高,很难长久吸引大众,尤其无法吸引社会主流人群的关注。因此,民生新闻要想得到长足发展,首先应努力拓宽题材选择的广度,提升新闻品格。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民生新闻要想成为主流新闻的一部分,就要在题材选择上拓展广度,在采访报道上挖掘深度,在舆论监督上严把尺度,提升民生新闻的品位,站在更高起点上关注民生,服务大众。

关注生活、生命、生存。

除日常生活,民生的表层背后还有关于生命、关于生存、关于生计的更严肃的话题,这些内容尤其在地方媒体的民生新闻中大多没有被深层次触及,即使有也往往是一些蜻蜓点水式的报道。因此,拓宽民生新闻的题材范围,触及到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既能丰富报道内容,更能体现媒体责任意识。

关注情感、精神、文化。

除了更多地涉及生命、生存、生计等内容外,民生新闻还应涉及普通人的情感、精神、文化等层面。通过对普通人情感的描述,媒体能传达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互相帮助、互相支撑的情感关系。同样,通过对普通人生活、成长、工作的报道,进而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而文化代表了一个地域的特色,涵盖了深刻历史,从个人来说,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内涵。记者从普通人的视角来描述文化,用普通人的感受来体会文化,这样从民生角度报道文化的题材可以挖掘出生动、富有吸引力、引起大众思考的内容,特别是那些产生于民间、形成于大众的文化更受到百姓欢迎。

关注时政、经济、科技。

从新闻服务性原则出发,任何新闻都应该多层面关注民生,因此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也应被纳入民生新闻的报道范畴,让政府工作重点和百姓生活挂钩,让国家大事与老百姓的“柴米油盐”相联系。2013年,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为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构筑“十大民生工程”,并召开一系列会议落实。记者避开程式化的会议报道,从民生角度、从百姓所能得到的“实惠”入手,采制了一系列事关百姓生活的稿件,如《社区医疗普惠居民》《“万人康乐工程”―5万名企业退休人员的福音》《让市区内河“水清如镜”》《破解出行停车难》等,连续十天在“鹤城新闻”节目中推出以“唱响和谐”为主题的大型系列报道,新闻中没有说教,没有唱高调,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本土化定位是广播民生新闻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三、实现听众的情感肯定与价值回归

民生新闻除了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反映情况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情感上与民众交融,不但以信息示人,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通过把新闻人性化、人情化,并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作用于听众和相关部门,从而使民生新闻相对于其他新闻节目更具有公益性和慈善色彩。著名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使人们的生活和思想真正发生变化的不是那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往往是那个时代的主导媒介。可以说对一档真正成功的民生新闻节目来说,能让听众记住,并真正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不是具体的新闻内容,而是节目传达的并为他们认同的价值。

有学者曾经说过:“媒体不只提供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它实质上还提供了一种行为的延伸,民生新闻最终是落实在行动上。一个好的城市媒体,应该能够说出用行动改变城市的话语。”媒体不断寻求突破,改革创新,塑造完善核心竞争力,最终的落脚点是为广大人民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民生新闻在态度的表达上应该强调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体现民生的视野、态度与情怀;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着重那些真正关系群众利益的普遍性、紧迫性问题,尤其是牵涉政府关心,又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只有这样,民生新闻才能远离平庸与低俗,减少“垃圾新闻”,增加“绿色因素”,不断提高民生新闻的品位。只有从品位上引起听众的情感肯定,在价值的认同上与节目共鸣,才能实现听众对节目的忠诚与依赖。在对《鹤城之声》节目作回顾时,每一期都有相关的服务内容,从编排到内容,都传达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栏目组通过把服务意识和互动观念引入到节目中,拉近了节目和听众的距离,重塑了主流媒体亲民有信的良好形象,节目受到听众的欢迎。

四、品牌营销立体化

一个成功的栏目,必须靠品牌化经营来获取受众市场,提升栏目的知名度、美誉度,不仅要在节目质量上下工夫,更需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节目的营销、策划、包装。对栏目的听觉效果、制作理念和采访行为等进行了细致的策划、安排和执行。

品位生活篇5

1、年满18岁;

2、夫妻名下合法拥有不少于2,000,000英镑资产,包括存款、房产、公司价值等,没现金比例限制,或在英国境内金融机构已经拥有不少于1,050,000英镑的资产;

3、愿意在英国境内金融机构做不少于1,050,000英镑的投资。

英国移民投资方式

申请人可选择下列其中一种方式投资:

1、全额投资1,050,000英镑到英国政府指定金融机构,为期5年,年回报率约2%;

2、一次性支付5年存款利息190,000英镑。

今年7月以来。随着加拿大等传统移民国家政策的不断收紧,让非主流移民国家英国成为了现今备受关注的移民目的国之一。由于咨询英国投资移民的客户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他们对在英国生活方方面面的了解需求。2011年10月15日。澳德华集团邀请旗下《出国》杂志专栏作家、英籍华人郭莹女士,与有意移民英国的客户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分享她在英国生活18年的切身体验和感受。

郭莹女士是北京人。1993年作为访问学者去了英国,后加入英国国籍,现在是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会员。国际时事评论员。郭女士先后为港台、新加坡、欧洲及中国大陆媒体报道西方国家。她也是澳德华集团创办的《出国》杂志的专栏作家,每期为杂志撰稿。

郭女士虽然定居英国多年。但因为从事行业的缘故。对于英国移民政策的了解并不多,当她得知现在的英国投资移民政策后。大为吃惊。她感叹大英帝国真的是“放下身份”了!

郭女士首先从英国人特质和英国国情的角度分析了现行的英国投资移民政策:对比长期投资利益。英国人更关注可视范围内的利益。即中近期的利益;而英国人也很现实。如果为环境所迫。他们可以放下自己认为高贵的身份;英国重视和中国的商业贸易。温总理访问英国时。签订了10亿英镑的贸易额;英国是个国土狭小的岛国,资源少。制造业少。非常重视服务业;前任英国财相离任时留下“No money all”(一分钱都没有)的留言。基于这些现状。加上巨大财政赤字和经济的穷途末路。迫使英国开放投资移民的大门。这在英国政府来说。只是权宜之计,一旦英国经济复苏,一定会再次关闭投资移民这扇门。

接下来,郭莹女士分别又从教育、医疗、福利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英国的有关状况。

英国教育

众所周知。英国的教育是国家的产业。世界认可度高,英国政府对教育质量有着严格的监管体系,从提供给学生的服务与帮助到教师队伍的素质,每所学校,延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都受到政府教育部门严格的监督检查。英国的公立学校是16岁以下免费学,杂费低廉。英国特别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培养“人”,而不是培养“人才”,在这样教育的熏陶下,不仅能全面掌握学科知识。而且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在日后工作中,更被看重的。特别是在处理危机和面对失败时,能够理智地权衡利弊。不轻易做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而是把对双向的伤害减到最低。

英国医疗

在全世界的医疗体制中,对国民的医疗服务,英国排名世界第一,从医术、手术水平,到医疗设备、科研,也都堪称世界第一。郭女士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事例:郭女士的先生有20多年的吸烟史,政府为了鼓励国民戒烟,研制出了一种戒烟药,服用该药物时可以继续抽烟,一周后,自己就不想抽烟了,再服用该药物2周,就彻底把烟戒了,不需要靠意志力戒烟,而且这种戒烟药是政府免费发放的。从这则事例中,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英国政府在医疗方面为国民所做的实事。

英国社会福利

在其他的社会福利方面。郭女士坦言英国的福利不如北欧的其他国家,但北欧人纳的税比英国人也要高得多。房产价格和生活消费跟国内一样。伦敦、利物浦、曼彻斯特这些大城市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而郭女士所在的城市――纽卡斯尔。消费水平一般,一套精装修的两层花园洋房,一楼三个客厅,二楼三间卧室,购买价格仅在25万英镑左右。

英国人平均每个家庭生育2.5个小孩,政府根据家庭收入发放牛奶金;政府给每位65岁以上的公民(女性60岁),每月发放养老金。乘坐公共交通免费。即使是从没纳过税的人。

郭女士说到。她认为有了国际身份,就有了“人海口”,可以自由出行于世界各地。倘若今天让她再做一次选择,她还是愿意生活在英国。

品位生活篇6

1 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的定义

从卫生部《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规范》第二条规定来看,所谓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就是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求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对具有特定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及其他重大社会活动(简称重大活动)实施的专项食品卫生监督工作。

2 监督与保障的概念和两者的关系

在各项重大活动过程中,由于监督与保障所开展的工作都是以确保重大活动在食品卫生方面“万无一失”为前提的,因而常被人们误认为监督就是保障。其实不然,监督与保障的目标虽然一致,但其内涵和职责是完全不同的。监督是指食品卫生监管部门为保护重大活动参加者的健康,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接待单位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其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卫生行政管理活动。保障是指重大活动接待单位在重大活动中具体履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义务,并将这些规定的义务转化为具体服务行为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保障参加者的生命、财产、权益等不受侵犯…。

由此可见,重大活动期间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是食品卫生监管部门的职责,而保障则是接待单位自身必须承担的管理责任。

3 现阶段食品卫生监督和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监督部门与保障企业的职责不清

《食品卫生法》明确规定了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的职权和责任,以及食品企业的管理职责。在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和保障工作中,接待单位是保障工作第一责任人,作为接待单位必须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质量负责。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不能也不应该替代接待单位自身管理的职能。食品卫生监督和企业自身管理在法律关系上主体地位不同、工作方式不同、所承担的职责不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3.2 混淆了监督与保障的法律关系

从监督与保障的定义和关系来看,食品卫生监管部门是监督和执法的主体,接待单位是保障的主体,也是守法主体。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加强对接待单位的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和指导,并不改变执法主体、守法主体各自的权利义务。但在实际工作中,食品卫生监管部门派监督员进驻宾馆饭店负责对供应饭菜的卫生质量把关,使监督员实际上参与了本该由企业自身承担的保障工作,造成了责任的共同性。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了食物中毒事故,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又如何能公正、严格地执法呢?

3.3 混淆了监督与保障的法律责任

现有食品卫生监督和保障工作中监管部门集监督和保障为一体的做法,既混淆了监督与保障的法律关系,也把执法主体和守法主体的责任混合在一起,混淆了两者的法律责任。其弊病是:其一,有了食品卫生监督员对饭菜的直接把关,会使经营者推卸责任,甚至将食品卫生把关视为监管部门的责任。其二,从长期效应来看,在重大活动期间都有监管部门派食品卫生监督员进驻宾馆、饭店把关,长此以往,将导致宾馆、饭店自身管理系统的弱化。

4 建议

4.1 正确行使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

卫生部制定的《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规范》明确了重大活动主办单位、接待单位和食品卫生监管部门的职责,即明确了监督与保障的职责。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应正确处理好监督与保障的关系,在加强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同时,必须督促重大活动主办单位、接待单位承担和加强保障工作。做到依法行政、不越权、不滥用权利。

4.2 建立重大活动接待单位分类数据库

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可依据《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规范》第九条提出的重大活动接待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对辖区内符合接待条件的宾馆饭店依据其综合管理能力、硬件设施条件和服务人员素质、食谱和菜肴特色、星级和规模,以及日常监督监测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监督评估、备案;也可将参加过重大活动接待的单位情况进行分类、存档,建立重大活动接待单位分类数据库。可随时根据主办单位提供的重大活动参加人数、供餐形式、住宿情况等相关信息,推荐符合条件和要求的接待单位。也可将此次名单在网上向社会公布,便于主办单位按需选择、对号入座。有利于监管部门更好地完善服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监管成本。

4.3 倡导和引入第三方专业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品位生活篇7

然而,看似辉煌的业绩背后隐藏着其品牌战略的重大失误,而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

品牌烈性不强,细分深度不足

个人生活用纸的七大品牌存在风格雷同问题,子品牌各自特色不明显,品牌印象不深刻。除“喜羊羊系列”、“功夫熊猫系列”和“绿活”能够让消费者在第一眼接触时清楚地明白品牌的意涵和定位外,剩余的均不能明确地体现该品牌相较集团内部其他品牌和其他纸业集团品牌的独特性和价值。

七大子品牌定位不清晰。维达集团对其旗下个人生活用纸的品牌定位不明确,且各子品牌之间定位消费群体也有冲突(花之韵和柔滑、喜羊羊和功夫熊猫),这使得子品牌间有争斗,不利于子品牌之间的协同发展。比如,“蓝色经典”定位仅止步于重视生活品质的消费人群而没有给出具体的年龄和性别定位;花之韵、绿活和功夫熊猫在品牌战略上没有明确的定位。品牌重复度高,区别度小,导致传播效果的深度有待延伸,广度有待拓展。

品牌命名存在创意局限

当回顾维达集团个人生活用纸、商业生活用纸和护理用品的品牌名称时,我们会发现,这些品牌名与其他公司旗下的纸品的品牌名极度相似。消费者很难对其某一品牌留有很深印象或者对其品牌名有所记忆。这样的一些缺乏创意的品牌名称在当代“眼球经济”的形势下,显得缺乏生命力。 “娃哈哈”、“绿箭”、“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凡客诚品”和“老板电器”等品牌的命名,在贴切地表达了该品牌的产品用途的同时,也把品牌理念传递出来。相比之下,维达集团品牌不管是个人生活用纸领域还是商业生活用纸领域品牌名的创意都相形见绌。可见,生产一系列耳熟能详且记忆深刻的品牌名也是维达集团当前亟待解决的大事。

核心价值观塑造缺失

作为一家定位高端的纸业集团,维达在商业用纸领域子品牌缺失,对于体现“专业专注、诚心服务、创新进取、环保健康”的品牌核心价值带来很大的阻碍。相对于子品牌比较丰富的个人生活用纸领域,商业用纸领域只用“维达”品牌显得势力单薄和强度不够。

在快消品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如果不在商业用纸品牌领域上占得一席地位、创立几大经典品牌,集团构架下的高端核心价值将无法实现。因为个人大众消费的生活用纸很难支撑维达集团的高端化战略发展。所以,维达集团应当在商业生活用纸领域抓紧研发一些品牌和价格档次分明的子品牌(而不是与集团总品牌共用),通过品牌的集团化管控和运作,实现对集团总品牌高端化战略提升的有力支撑。

集团品牌战略管控迷惘

在现有的品牌架构下,各个子品牌之间协同度低和核心价值传播的散漫,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点。这造成集团主品牌的品牌内涵传播乏力和软弱,共同促使集团子品牌之间消费业务的争斗和走向脱轨。在这一机制影响下,维达集团品牌建设的最终结果就是主品牌不响亮,子品牌不露脸。

再者,维达集团专注培育质量高、品牌过硬的产品,协同于“专业、专注和高端”的集团总品牌价值观,依靠“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卡通系列年轻化的品牌定位和国际化的合作是不能实现的。正确的品牌管控举措应该是高端的子品牌战略协同于高端的总品牌战略,大众化和年轻化只能是总品牌战略的一部分或是有力补充。

品牌传播力度、效度匮乏

维达集团不论是在平面广告传播还是影视广告传播,其品牌传播的力度和效度都非常有限,导致集团品牌及其子品牌表现活力不足、形象不生动,不能巧妙地与目标消费者群体有效沟通,达不到“润物细无声”的广告传播境界。回首多年前“脑白金”和去年7月“凡客诚品”广告在电视台和公交电视、地铁灯箱等媒介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其品牌均与各自的目标消费群体在恰当的媒介接触中达到了有效的精准传播。

公关活动是大众消费品品牌传播的的另一主要途径,维达在此维度上的表现也欠佳。集团从2009年到2011年所举办的商业推广活动非常有限,除少数体育营销和新品上市活动营销外,集团并没有其他商业推广活动的开展。这样一来,在纷繁复杂和产品更新速度极快的现代商业社会,集团品牌及其子品牌会很快在消费者的视觉范围消逝。

重新定位再现活力

维达纸业品牌作为一个大众快速消费品的生活纸业用品的高端品牌,欲想在未来的品牌战争中取得胜利,必须在品牌细分、定位和命名、品牌传播的力度和效度、集团品牌和子品牌的协同管控等方面不断加强品牌策划的层次和市场表现水平。

在品牌细分和定位方面,集团总部要坚决执行高、中、低档分层次细分和定位战略,从品牌名、LOGO、包装形象和品牌传播内涵上突出子品牌之间的个性和特点。

在品牌传播的力度和效度方面,集团总部要坚决执行多层次系统化的集团品牌传播战略,高、中、低档品牌配合不同水准和层次的广告、活动和软文营销,生动、立体、全面地实现子品牌核心价值的精准传播。在集团品牌及其子品牌核心价值的传播上,作为大众消费品的维达应该积极倡导一种生活方式的潮流和趋势,加强品牌消费意识形态上的控制和倡导,从哲学层面构建品牌战略。像脑白金、凡客诚品等品牌的传播,实际上是一种消费文化意识的传播和构建,进一步说明从品牌上、观念上、品牌消费意识形态上灌输品牌的差异化是未来品牌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集团品牌和子品牌协同管控方面,子品牌的品牌核心价值必须与集团品牌相在同一意涵轨道上,以保证子品牌和集团品牌传播效果的几何级数级增长和突破。如果忽视或者说没有能力对下属企业实现品牌管控的话,则集团母子管控效果大大降低。集团品牌的管控,需要负责品牌组合的管控、集团公司品牌的管理以及对下属企业品牌的管控,通过品牌组合战略,实现强势品牌联合。进而集团可以使品牌组合中的主品牌、子品牌、担保品牌、联合品牌和品牌延伸等得以条理化,重塑公司的品牌传播效果。

品位生活篇8

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德鲁克先生有言:关于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营销的目的是什么?科特勒先生认为:市场营销的目的,是通过与重要的顾客建立有特定价值倾向的关系,可赢利地营造顾客满意。显然,两位大师都认为,营销的本质在于创造顾客、营造顾客满意。这既是营销的出发点,也是营销的归宿。

当今,从消费者的视角来思考营销的利益诉求,已经成为企业营销的主流趋势。生活方式是一种消费模式,它反映着消费人群如何选择和使用时间与金钱。生活方式体现着消费群体的深层需求,处于同一社会或经济环境下的人都会遵循相同的消费模式。而生活方式营销的策略,则在于使产品与某种消费模式相适应,创造一个与多种产品和环境相关的品牌个性来为产品定位。

传统的营销方式是从企业角度出发的,它往往强调企业在营销中的主导地位,从而把产品销售视为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的,这是一种生产导向型的思维模式。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随着消费者的成熟及其力量的强大,关注消费者已经成为营销活动的起点,创造产品及品牌利益则成为营销活动的终点。在产品及品牌利益的背后,总是存在着消费者的某种生活方式,正是这种生活方式在深层心理上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决定了企业必须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生活方式所蕴涵的营销利益来制定企业的营销战略。

在西方,最早研究生活方式的社会学家韦伯与凡勃伦,他们不仅把生活方式看做辨别阶级的有效指标,还把生活方式作为社会分层和尊荣的标志来研究。他们认为,地位较低的社会阶层总会把地位较高阶层的生活方式作为自己效仿的对象,这种对生活方式的效仿,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不同的消费模式。对营销来讲,这种消费模式的核心利益就是产品的卖点。因此,企业可根据产品的市场定位,以生活方式来划分消费群体,并将之视为具有相似性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细分市场,来进行精准营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要受到其内心欲望的支配,追求品位,与时尚为伍,或者追求奢华,与高贵为邻,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群的生活态度与消费模式,这也正是企业营销的核心价值和产品催化剂。汽车是用来代步的,手表是用来计时的,手机是用来通话的,饮料是用来解渴的,冰箱是用来保鲜的,房子是用来遮风挡雨的……所有的产品都具备相近的基本功能。然而,企业出售的却并非产品本身,其产品还传达着某种重要的生活理念。而且,不同的产品会传达出不同的核心利益,不同的品牌会烙印出不同的品位价值,在产品及品牌的背后,正是生活方式在左右着消费群的深层文化心理。

当产品可以象征某种生活方式的时候,产品就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与这种生活方式相关的事物就会变成企业品牌文化的一部分,而作为这种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企业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并驱使自己去创造产品和服务的流行。―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总是一定社会心理的反映,因此,近年来生活方式营销备受商家追捧,甚至一跃而成为营销的核心利益也就不足为怪了。

对于制造业、零售业、服务业等,生活方式营销的市场要素、营销模式和竞争优势显而易见。生活方式营销重在观念创新,企业只有在战略上从生产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从产品导向转向顾客导向,从概念导向转向利益导向,将企业的竞争策略建立在以赢得顾客满意、创造顾客价值为目标上,生活方式营销才可能取得成功。

上一篇:c语言学习心得范文 下一篇:迈好青春第一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