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扩写范文

时间:2023-12-09 19:34:32

天净沙秋思扩写篇1

中午的太阳还像个火盆,狠毒地把火辣辣的光线射向地面。那时的土地仿佛火烧一般,沸腾的火焰熊熊燃烧着,要把我吞噬似的。而现在,她一下子乖巧了,和善了,温柔了,甚至变得有些可爱了。她轻盈的步履如蜻蜓点水般地跳跃着,舞蹈着。一缕缕红色的光洒在不远处的小山包上,像一只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它们,抚摸着它们午时被骄阳烧伤的伤口。

这不正是我日思夜想的故乡的夕阳吗?往日温馨的画面又涌上脑海:我们的小屋座落在溪旁,门前便是一座小巧的石桥。每天,听着潺潺的流水哼着歌儿,再用心去感受它与石桥的窃窃私语。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和哥哥姐姐们一块儿去看斜阳,看她带着满心的欢喜轻轻地滑向山后,一抹一抹的余晖还在遥远的天际闪烁,最后看她离开,留下一串串金色的祝福……

可是无情的战争把我幸福快乐的生活击得体无完肤。一年的时间,我从家里最受疼爱的小儿子,变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我只能选择逃亡。陪着我的,也只有这匹日渐消瘦的马儿。

也就从那时起,夕阳在我的眼中,只是挂在枯败枝藤缠绕的、丑陋的乌鸦栖息的一棵老树一轮,让我心伤。

一切就像一场梦啊!马儿嘶鸣了一声,我这才回过神来,发现夕阳又变成了一只火红却玲珑剔透的玉盘,留在地上的部分仿佛一张美丽的嘴唇,吹着地平线这支巨大的箫,奏出的却是凄凉的西风乐章。

天净沙秋思扩写篇2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中国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中国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天净沙秋思扩写篇3

要在同类诗作中脱颖而出,需要有更具特色的命意,更出色的艺术处理。这两首诗之所以有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它们都有完美和谐的意境,即诗人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艺术境界;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

《雨霖铃》是柳永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的代表作,可以说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完美地步。

从整首词看,柳永除了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也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抑郁不满,慨叹自己不能做生活的主人。仕途、情场失意,悲秋自伤,凄楚黯淡的心情,给天穹水色涂上了阴影,使全词意境低沉。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称做“秋思之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小巧”。这首小令以惊人的语言表现力描写一个远在天涯的游子悲秋思乡的苦情。“枯藤老树昏鸦”,写出一片萧瑟的秋景,衬出旅人内心的悲哀。乌鸦到天黑还能到树上去休息,而流浪在天涯的人却不知哪里是自己的归宿,小桥流水,风景幽静,一个漂泊异乡的人,更引起羁旅之苦。

诗句贵在生动灵活,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才能构成一幅龙腾虎跃、生意盎然的艺术形象。这两位诗人都很注重锤炼句子。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马志远的“断肠人在天涯”都是“一语天然万古新”“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活句。它们“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玉振声,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

从练习看,这两篇羁旅杰作也各有千秋。《雨霖铃》重在用韵和字音的选择,使全诗充满低徊悲怆、凄楚欲绝的情味,使全诗景、情、声三美和谐统一,配合默契,极尽哀怨之能事,读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真叫人“别有幽愁暗恨生”。《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老”“昏”为画面打下朦胧的底色,“古”“西”“瘦”渲染了凄凉的情调,“小”“流”“人”勾勒出精巧的主画面。这几个以形容词为主的修饰法和几个名词构成了几个名词短语,构成了三个整齐而重叠的排比句,“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羁旅行役,伤怀悲秋,《雨霖铃》《天净沙・秋思》这两篇羁旅杰作在诗歌的天国中令人悉心观赏,如痴如醉,客子悲秋断肠的情愫,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拨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

(三)新经济时期

新经济时期,列宁十分关注如何维护党和国家地稳定,及党的基层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不断发扬党内民主,重点放在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上,实行新经济政策。此外,他还特别关注的是党领导层的正确指挥及领导力,避免党内分裂问题。

三、列宁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要点

1.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根据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地位和任务地变化,列宁进一步阐述了党群之间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党的基层组织要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帮助群众、领导群众。他曾多次论述,广大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强调工人阶级先锋队只有融入群众,与群众保持血肉关系,不脱离群众,且真正带领广大群众向前时,才能完成革命的最终任务。因此,广大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要不怕困难、不畏牺牲,哪里有群众,就去哪里工作,要相信群众、了解群众的情绪、帮助群众,从而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最终指挥与带领广大群众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最终胜利。

2.民主集中制是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和功能的制度保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部分,其活动也是党的全体活动的基础,同时亦是党联系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纽带。然而,如果党的基层组织内部没有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没有真正实现党内民主,它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联系群众、战斗堡垒、服务群众等作用,就会成为口头上的基本组织细胞。由此可见,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地作用与功能,必须要建立健全政党的相关制度,实行制度化建设,为全体党员遵纪守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

3.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参与性和监督意识

作楦锩的最高指导者,列宁坚决反对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党组织之上,而是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下到基层开展讨论、参加表决,无论是对集体做出的决策,还是对基层反馈上来的意见及建议,他都是无异议地服从,坚决不搞个人专断。他认为,只有正确地处理好基层党组织成员的身份问题,鼓励全体党员积极参与,才能稳固党的建设,正确选择党的发展道路。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关于党内监督的问题。十月革命前,俄共没有创建专门地党内监察机关。十月革命后,由于执政地位发生剧烈变化,专门成立了党的监察机关。就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他指出,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地监督系统,这个系统里的相关人员要“铁面无私”,勇于质疑,敢于监察,看重细节,明晰基层组织里人员的基本情况,从而使得各项工作严格遵照规定办事,不断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4.党的基层组织与工会、青年团等群众性组织紧密团结

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都强调党的基层组织不只是简单地为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服务,而且要善于利用工会、青年团等其他群众性组织或社会团体做群众工作,将其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从而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深入群众开展理论宣传,提升广大群众的政治觉悟,从而调动群众参与革命、建设的激情。

四、当代启示与意义

天净沙秋思扩写篇4

【关键词】:语言凝练;内蕴丰富;分离思维、写作、分离、经典素材、经典元素、和谐融入;效果显著。

【中图分类号】G633.3

很多人都知道元曲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短短28个字,却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而很少人能进一步去思考,元曲家马致远创作这首小令的思维过程。表面上,这首小令最突出的特点是曲作者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游子深秋远行图。实质上,曲作者是运用分离思维进行创作。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不胜枚举的诗人,描绘了不胜枚举的秋天景色,创造了不胜枚举的深秋意境,来抒发诗人的游子之心。可以说,在古代,文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哪些景物可以用来抒发诗人内心的游子之情。在这种思维定势下,元曲家马致远只要稍作提醒,略举其三五种深秋的景物,读者自然会串联这些意象,再经过思维定势加工,很自然地就产生出游子之思。对于马致远来说,他没有描绘得很详尽,也不必描绘得很详尽。这种提醒式的写作方法最高明,言简而意明。如果同时800字的作文,那么用这种提醒式写作方法写成的作文,肯定内涵最丰富。这种提醒式写作方法的实质,就是运用分离思维进行创作。今天,我要谈的写作技巧,就是运用分离思维进行写作。

分离思维是从特定的内容,把有用的元素抽取出来的思维过程。简单而言,分离是在一个特征下,找到几个符合这一特征的具体事物。元曲家马致远只串举了几个符合深秋的具体景物,就成就了一首不朽之作。由此可见,运用分离思维写作,是一种高效的写作技巧。

那么,学生如何运用分离思维进行写作呢?

第一,学生必须从经典的写作素材中,运用分离思维分离有用的元素。

经典的写作素材,就是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是众所周知的素材。林语堂曾说:“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的,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所以,陶渊明是一位典型人物,他的各方面经历和各种思想情感,都是经典的写作素材。从陶渊明身上,我们可以分离出很多有用的写作元素,如:五斗米、折腰、南山、采菊、东篱、带月荷锄、桃花源、心远地自偏等。学生作文《做闲适的自己》中写到:“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闹市让浮躁的心灵宁静?……你可以在南野田园中漫步;在晨光微熹中理荒秽;在东篱丛菊中自饮。”这些语句,合理地运用陶渊明的元素进行说理。阅读这些语句,读者自然会联想到:我们可以像陶渊明一样,不必理会尘世的庸俗,自由地过着闲适自得的生活。这种语句,内蕴丰富,更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些语句,没有直接点明陶渊明,更不是直接引用,只把“南野田园、理荒秽、东篱、丛菊、自饮”这些陶渊明的元素,融进作文的语言表述。探究本质,这位学生就是运用分离思维,分离出陶渊明的有用元素,并加以灵活运用,才产生出良好的写作效果。

又如学生精彩语句:“东篱下的黄菊,在秋风中摇动着曼妙的身姿,一阵阵淡淡的香味便氤氲开来。”句中的“东篱、黄菊”,引起了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秋风中散开的阵阵香味,不仅是黄菊的香味,更是陶渊明的品质和精神。简简单单的两个词,使语句的内涵,有了质的升华,这就是经典元素的精妙。

第二,学生必须把分离出来的精练的元素,和谐地融入自己的作文。

只有把内蕴丰富的经典元素和谐地融入自己的作文,分离思维才有最终的收获。学生在写作时,应根据作文主旨的需求,收搜,加工,和谐地运用,经典元素的妙处才能得以彰显。

如学生作文《读书是一种享受》中写道:“读书,是跨越时空的邂逅。在书中,你可以青山隐隐水迢迢,感受一袭相思;你可以在康桥上信步徜徉,在余晖中拨弄康河中的水草;你可以梦游天姥,体会一夜飞渡镜湖月的逍遥;你可以驾舟捕鲨,感受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的境界。”上述语段,经典的元素有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徐志摩的“康河”、李白的“梦游天姥”、海明威的名言。学生能和谐地运用这些经典元素,语言自然流畅,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更重要的是,这些元素,丰富了书的内蕴,扩大了书的外延,使读者跨越时空,感受读书的乐趣。这是和谐利用经典元素所带来的显著效果。

又如学生作文《甘于寂寞》中写到:“寂寞是莫言漫漫长路,上下求索的孤盏独影;寂寞是沈克泉、沈昌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油菜花追梦路;寂寞是格桑德吉书香轻拂沁心灵的坚守。”上述语段,举了莫言、沈克泉、沈昌健、格桑德吉的例子,运用了屈原、李商隐、黑兹利特的经典元素。这些例子和元素,又和谐地融为一体,共同论证了主旨,使人惊叹。短短58个字,就有这么丰富的内容,这就是合理运用经典元素所带来的益处。

总之,只要我们也能灵活运用分离思维,分离经典素材,积极积累大量的经典元素,并能和谐地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我们的作文也会变得语言凝练,内蕴丰富。这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技巧,教师应在平时就加强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养成一种写作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田玉博士《高效读写之写作》

天净沙秋思扩写篇5

一、写诗:取象而立意

首先,要使学生懂得古人写诗的一般方法,这是走向“追体验”的第一步。众所周知,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何谓“象”?当代著名诗人流沙河在《诗歌欣赏入门知识》小手册里就有一个很通俗的解释:“象”的本义就是自然界中的动物大象。相传古人并不能常见到大象,在古人眼中大象是极具神秘色彩的,但有人看见过象,并将它画了出来,这样使得原先看不见的、触摸不到的大象,却能通过画画的方式变得叫人看见和感受到了。于是,古人推而广之,就将能让人真切感受到的东西,即可视、可感的具体事物,都称之为“象”,后人亦称之为“形象”。在古代,诗人有了诗兴,要表达情感,仅仅说是“我思”“我愁”“我爱”“我悲”,肯定是贫乏的、空洞的和抽象的,不仅无法打动人,更不会感染人。聪慧的古人为自己的情感找到了客观对应物(形象)。就拿上述情感而言,与此对应的客观之物,分别有“月”,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酒”,如“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白居易《把酒思闲事二首》)。“爱”,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这样的情感表现是那么含蓄委婉,显然比“我思”“我愁”“我爱”“我悲”的直露表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古代诗评家将上述情感的客观对应物(形象),称之为“意象”。

通过上述讲解,我们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看出古人写诗的心理准备和构思过程:当古人有了诗兴,选择“意象”往往是关键的一步。意象选择的高低,往往决定一首诗艺术的高低。可以说,一首诗有无诗味,说到底是看这首诗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从本质上说,诗的构思就是“意象思维”,构思的过程就是意象的寻觅、熔铸、定形与深化的过程。诗人在构思中,将自己的身世感加以心境化,身世感的心境化是通过意象来传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表现人的反思,而不是用抽象的人所共知的概念。一言以蔽之,就是“取象而立意”,追求的是“象外之意”。如此,就为“追体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解诗:由象而解意

当学生有了上述知识和认识之后,就可以进入“追体验”的第二个层面,与他们谈谈怎样读懂一首诗的问题。首先,可以举他们熟悉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作为例子进行讲解。请他们依次思考三个问题:(1)诗中有哪些意象?(2)这些意象有哪些共同特点?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感?(3)诗人如何编排这些意象,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是容易回答的。整首诗共出现了十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和天涯。第二个问题也可以看出,这些意象的共同特征,就是落败、凄清。显然,诗人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的是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一曲小令,短短的28个字中排列着十个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名诗也不可能流传至今了。再请学生想想如此众多的意象为何没有给人产生堆砌之感?这样,自然引发学生思考一首诗意象的组合排列对诗情的抒发具有相当大的作用,这就是表现技巧。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及远的排列:古驿道、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欣赏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从而达到了诗情艺术的强烈震撼。

通过上述事例的解剖分析,学生就不难理解解读一首诗的思维过程:首先,抓形象;其次,思(形象)特征;再其次,悟情感,最后,品手法(意象的组合排列、修辞等)。这里之所以要将表现技巧作为解读诗歌的最后环节,是因为只有把握住诗人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才能更深刻地明白艺术手法的妙处。在阅读欣赏中,为何“这样写”,应该是永远难于“写了什么”。

要让学生懂的是,诗歌塑造的形象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群体的。群体意象可以并列组合,如上述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也可以有主次之分,分主体意象和辅助意象。同一形象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如贺知章《咏柳》诗借柳歌咏春风,把春风比做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而曾巩《咏柳》诗则借柳而讽世,批判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至此,学生明白了,解读诗的过程和诗人作诗的过程是逆向流动的,刘勰《文心雕龙》中“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本文,就是作者“取象而立意”;解者“由象而解意”,也就是本文开始说的“追体验”。

三、落脚点:得意而忘象

为下文能更好地阐明道理,先说一个文学故事: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老禅师指着天空中的一轮明月,对徒弟说:“你看那明月!”弟子抬头一看,一轮明月悬挂在中天。老禅师说:“意与象的关系,正如这手指与明月的关系,你看到只是手指,而它所指引的才是真正的月亮。”

“追体验”的本质,在于追求诗人创作的原旨。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就如故事中弟子一般,看到的往往是“手指”,而忽略了“明月”,以致于造成解读上的偏差或误差。笔者曾以李白《玉阶怨》为例:“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请同学们思考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诗人借此抒发了什么情感?一般同学都能作如下的分析:“玉阶”,宫殿的白玉台阶;“生白露”,指夜色已深,露水都凝成了。“罗袜”,丝织的精美鞋袜。“袜”指鞋。“夜久侵罗袜”,意谓宫女在室外已经站立了许久,直到夜色深沉,鞋袜都被夜晚的露水打湿了。期盼的人一直都没有来,只能回到屋内。“却下水精帘”,“水精帘”指华贵而透明的窗帘。按理,这回该休息了,她似乎仍不甘心,只见她回身一望,又情不自禁地眺望起清幽的月色,此即“玲珑望秋月”的诗意。学生由此得出结论:这是一位宫女的形象,抒发的是因得不到君王的宠爱而产生的哀怨之情。至此,学生们自认为已经完成了这首诗的解读。如此,李白就成了宫女痛苦的“申诉人”了。这种理解显然是很肤浅的,也是有偏差的。前面已经分析,诗人创作是“取象而立意”,这首诗中的宫女形象,仅仅是诗人情感(意)的载体而已,李白真正要表达的并不是对宫女(象)的同情,而是借宫女形象来表达对自己人生困境的感喟:忠君而放还,才高而不用。如果说,对《玉阶怨》学生尚且存在理解障碍的话,那么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似就更难理解了。“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从字面上看,该诗歌不难理解:昨夜新婚,洞房里还放着红红的蜡烛,待天亮到堂前拜见公公和婆婆。精心梳妆好,再轻声问丈夫:我画的眉毛颜色深浅,与现时流行的式样合不合?仅仅作为“闺意”,这首诗已经是非常完整、优美动人。然而作者的本意却是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应进士科举,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乃是和女孩儿出嫁一样的终身大事。如果考取了,就有非常广阔的前途,反之,就可能蹭蹬一辈子。这也正如一个女子嫁到人家,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她的地位就稳定了,处境就顺当了,否则,日子就很不好过。其实,解读这首诗的密码在诗题上,诗题为《近试上张水部》,这个标题能帮助我们明白诗的原意。

因此,诗歌中的“象”就如需要到达欣赏“彼岸”(意)的桥梁,桥梁的作用仅仅是用来过河的工具而已,而过河者(欣赏者)借助桥梁到达“彼岸”,才是欣赏者的目的所在。切不可只看到“手指”,而看不到“明月”,解诗的落脚点应该是在“意”不在“象”,即“得意而忘象”。

最后,我们再次借用徐复观的一句话:“能见作者之心,才算是真正读懂了那篇作品。”笔者以为,引导学生依次上升到以上三个思维层次,是走向作者本心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有些古诗(如李商隐《锦瑟》)原旨朦胧难懂,至今说法不一,但正因如此,却成为历代阅读欣赏者探索研究的不竭精神动力,至于说由于误读或误解而产生的审美愉悦,这已不在本文探讨的问题范围,自当不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追体验”对于高中生解读诗歌来说,不失为一条正确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天净沙秋思扩写篇6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七手八脚地刮走了。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

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那么响亮好听!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艇行沟内,如穿高粱地,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又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

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湖之不大与不明,都因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这个,也许 一时做不到。不过,即使做不到这一步,就现状而言,它还应当算作名胜。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满可以不算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太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个湖是少不得的。设若我们游湖时,只见沟而不见湖,请到高处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亮光儿――黄河。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

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山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叨那里的龙井茶,藕粉与药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骨朵去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我写过一本小说――《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记得我描写过一段大明湖的秋景。桑子中先生给我画过一张油画,也画的是大明湖之秋,现在还在我的屋中挂着。我写的,他画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对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橛子”――大概是个塔吧――静静地立在山头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

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叫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

(有删节)

【注】亢德先生:即陶亢德,老舍先生的好友,时任《宇宙风》杂志编辑。《大明湖之春》即是由他出题目向老舍先生约的稿。

【写作借鉴】

阅读本文,感受最大的是作者写景巧妙,本是大明湖之春,作者却重点写了大明湖之秋,细细品鉴,作者这样写暗藏玄机。品鉴经典,本文在写景方面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

一、定点换景,多角描写。要想让景物呼之欲出,如画如图,必须选取一定的观察角度。本文作者展现大明湖的秋景,先立足城墙,“俯视秋湖”,然后分别“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眺望,视野开阔,写景宏大,大明湖便如同画卷,在读者面前徐徐打开。

二、巧用衬托,突出特征。文章写大明湖之春,然而作者却意在春而言不在春,用浓情笔墨重点描绘了大明湖之秋。看似有跑题之嫌,实则这正是作家的匠心。作家以秋景的明朗、素净衬托大明湖之春,虽没有直白铺叙,但借助于秋景,读者自然能想象出春之景象,这就扩大了读者对大明湖春意的畅想,拓展了作品的空间。

三、融情于景,增添灵性。古人有言:“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写作,贵在“景在情中,情在景中”,强调“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本文写大明湖的春,用笔似乎多有贬抑,但笔锋一转,又写“到底算个名胜”,清新素淡的叙述中却包含作者的深情,全没有了“贬春”之意。然而正是这种淡笔轻描,才融聚着作者对大明湖现状的惋惜、遗憾和失落之情。

母鸡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微微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鸡雏的母亲。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瘦削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选自1942年5月30日《时事新报》)

【思考练习】

1.文章意在赞美母鸡,为什么开篇却写自己讨厌母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看法?试简要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鸡母亲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简要品味结尾一句“不敢再讨厌母鸡”中“不敢”一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扩写篇7

1、春雨如画,不知不觉中,春雨染红了桃杏,漂白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秧苗,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大地上展开。

2、俗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一场严冬过后,庄稼是多么盼望春雨的到来呀!此时的春雨像滴滴甘露,滋润着大地。瞧,蒙蒙细雨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那“沙沙沙,沙沙沙”的声音,像种子发出新芽,如小草抽出嫩叶,又似竹笋冲出地面。

3、看,小雨点好像玩皮的孩子,湖水玩起了捉迷藏,湖水还不知怎么回事呢,小雨点就悄悄地钻进湖里,顿时藏得无影无踪,湖面上只留下无数个涟漪,在不断扩大,扩大。

4、柔情的春雨,你多么像一位头戴金色头环的天使。从山的那一边,拖着青色的长裙,笼罩着整个村庄,干渴的大地早已按奈不住,渴望着你的滋润。你终于来了,你缠着绿色的纱巾,在晨雾中新吻着大地,你看,所有的种子都翻个身子,打个滚,揉揉朦胧的眼睛,伸着懒腰打着呵欠,一切都复苏了。

5、柔情的春雨,你多么像一位天使,从山那边飞来。你满头插着花,在云雾中吻着大地。你看,所有田野里的种子都翻个身,打个滚儿,揉揉眼睛,伸伸懒腰,打个哈欠,一起醒来了。世间所有的一切都苏醒了。

6、玩皮的小孩在雨中蹦来蹦去的,高兴的象乐开了花似的。上班族急急忙忙随着春雨的脚步声,实施着新一年的计划。老板和经理们在春雨中思考着最新的赚钱方案。庄稼人则盼着这一场春雨能在新的一年给他们带来好运,带来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份。

7、走到阳台打开玻璃窗,仰入眼帘的是哪无边的丝雨,哦,下雨了。一场及时的春雨。喜出望外地看着这柔情的春雨,象连绵不断的丝绸一样,从天而降。不由得自吟起哪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带来了我万千的思绪……

8、立春一过,春雨便纷纷扬扬地来了,那是春姑娘喜极而泣的眼泪,如丝如烟,如雾如梦,飘飘洒洒,缠缠绵绵,那朦胧中该蕴含了多少诗情画意。

9、没有了白天的活泼潇洒,夜晚的雨显得柔情百态,温柔地无可挑剔,但也带了那么点点的冷酷,显得万分神秘,银色的雨丝直直地射在地面上,如丝,如娟,如雾,如梦,她使我沉浸在幻想的境界里,想象着天的鬼斧神工,竟创造出这么细、这么亮的丝线,为大地增添了这么多生机!

10、不知不觉中,春雨淅淅沥沥地降临了。雨丝如丝如缕,如烟如雾,像牛毛,像绣花针,又像是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白珍珠。春雨绵绵,宛如仙女撒下的花瓣,轻飘飘的落到了生机勃勃的大地上。这春雨柔情而婉约,如同湿漉漉的烟雾蒙蒙地罩着大地,滋润着万物。

11、你看,牛毛般的细雨从空中飘落下来,像一缕薄纱在空中飘荡,它是多么般轻盈柔和。几只小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时”叽叽“地叫,像是要有自己的尾巴来剪断雨帘似的。

12、我出神地看着,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你看,雨还会变魔术呢:一会儿像牛毛,一会儿像蚕丝,一会儿又像断了线的珠子……这雨像落叶一样轻,像针尖儿一样细,一串串, 一串串,轻轻落在街上,落在人门心中。

13、春雨思如丝,丝丝春雨像春姑娘身上的薄纱,随风飘动;像春姑娘洒下的丝线,轻轻垂下;像春姑娘缝衣的细针,扎进刚刚苏醒的大地。

14、暖融融的雨丝好像一串串珍珠,又好像春姑娘手中的鞭子,抽打着冬天的阴影,驱赶着冬的寒气。你是那样的纤细,却又是如此的不可抗拒;你粉碎了了冰雪的顽抗,瓦解了积雪的防御,你把河里的冰化作成小溪,汇集成滔滔的湖水。()

15、走进春雨绵绵,如纱如珠的中山公园,鲜花含露,万木滴翠,满目清新。游人们兴致勃勃地撑开小花伞,我透过雨帘,看到那一顶顶五色斑斓的花伞就像雨中一朵朵锭开的花朵,在春雨中移动着。

16、春雨霏霏,雨雾弥漫,千万条银丝,荡漾在半空中,恰似穿成的珠帘,如烟如云地笼罩着一切。活泼的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想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雨帘。春雨绵绵,洒落在柳叶的叶子上,沙沙沙,像少女轻轻的抚弄琴弦,又向蚕宝宝在吞食桑叶;春雨潇潇,小雨珠飘落在早春的花瓣上,滚动着,犹如千万颗闪烁着五颜六色光彩的珍珠。

17、我悠闲地走在路上,任凭小雨点打在我的小花伞上,”噼啪,噼啪“,”啪嗒,啪嗒“那声音清脆悦耳,真好听!仿佛是从天而降的一支小乐队为我奏响春天的乐曲。

18、春雨,细无声无息地下着,如针尖,轻似牛毛,如烟似雾。树枝上的嫩芽微微地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静静地望着我微笑。小雨调皮地落在它们身上。哈,好一件珠纱衣!风娃娃也是那么顽皮,不住地吹着雨丝到处奔走,落在树上,落在小草上,落在我的脸上。

19、春雨就象妙龄女子那样婀娜多姿,率性情深。它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是那样的清纯轻盈,委婉含蓄。更像一位婉约的江南才女,素雅洁净,飘逸而不张狂;袅袅婷婷,清新而又浪漫;充满着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

天净沙秋思扩写篇8

亲自参与并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斗争,这一时期的诗词则是对此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他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谱写进每一首诗词的字里行间,通过对反军阀斗争和大革命运动的深切关注,对井冈山斗争和长征壮举的热情赞颂,对抗日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解放战争的高亢咏唱,概述了我国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战斗历程。其诗词立意高远,大气磅礴,吞吐万物,涵盖古今,饱含斗争激情,充满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批判,对险恶环境的极度藐视,对战胜一切敌人、彻底旧制度的必胜信心,是一部伟大的不朽的史诗,在诗坛词苑横空出世,绝后空前,独领。

称自己的一些诗词是在战火纷飞、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在马背上哼成的”,这十分形象地点出了他的诗词是在作战行军途中创作的,是直接或间接描写革命战争实践的。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写了《沁园春・长沙》和《菩萨蛮・黄鹤楼》二首词,表达诗人对反军阀斗争和大革命的深切关注。

《沁园春・长沙》是抒发诗人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抱负,是诗人改造旧世界的宣言书。词通过对长沙寒秋景色的描绘和往昔斗争岁月的追忆,热烈赞美大自然中万物“竞自由”的生机蓬勃的景象,歌颂动荡年代青年战友的革命精神和勇于进取的气概。面对自由的“万类”和不自由的人类,诗人像“问天”的屈原一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问苍茫大地”,就是问我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诗人为之“怅寥廓”的,就是我们不自由的国家和人民。深切地表达了诗人爱国、忧国、报国的情怀。1927年春天,在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回天无力,心情苍凉,在一个雨天,登临黄鹤楼,面对烟雨中的武汉三镇,面对滔滔的长江流水,心潮起伏,热血沸腾,感慨而赋诗,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茫茫”、“沉沉”、“苍苍”几个叠词,加上“莽”和“锁”。把大自然的风云、大革命失败前夕的政治风云和诗人风云激荡的心融为一体。一句“黄鹤知何去?”使人感慨万千。难道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像黄鹤一样?诗人把酒酹江,心潮起伏,为革命的前途忧虑。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于纸上。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掩埋好烈士的尸体,揩干净身上的血迹,高举革命的旗帜,又英勇地投入战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建立了人民的武装,开展了井冈山斗争,建立了瑞金红色政权,粉碎了发动的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人民革命风起云涌。诗兴大发,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等十首小令。这些诗词形象、生动、全方位地记载了我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西江月・井冈山》是写黄洋界保卫战,这是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写红军战旗招展,军号嘹亮,战鼓齐鸣,展现一幅人民战争的壮观图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是整个井冈山斗争的一个缩影。《清平乐・蒋桂战争》写的是红军利用军阀混战的有利条件,两次人闽,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展现“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土地革命,艺术地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红军为了实现“争取江西”,“扩大武装割据”的计划,挺进江西。前者写“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的山地行军和“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的胜利会师;后者展现“漫天皆白”、“雪里行军”的“十万工农下吉安”的艰苦行程。而《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则写红军冒暑出征,转战赣南,回师闽西,开辟扩大根据地,再现“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的悲壮征程。两首《渔家傲》,写红军粉碎对革命根据地的反革命军事“围剿”。《反第一次大“围剿”》写出了红军面对着在数量上比自己多出一倍以上的进攻革命根据地的敌人,个个同仇敌忾,“天兵怒气冲霄汉”,“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高度概括了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反第二次大“围剿”》则抒写红军取得更伟大的军事胜利。在采取“步步为营”战术的20万敌军面前,“飞将军自重霄人”,“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中国工农红军痛快淋漓地打破了第二次反革命的军事“围剿”。《采桑子・重阳》和《菩萨蛮・大柏地》是两首以抒情为主的词。史诗本来以写实为主,但是笔下的战地抒情诗,同样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采桑子・重阳》是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挥毫写下的。一扫过去文人的悲秋情调,抒写了深秋战地的风光,高歌战地秋景的绚丽和壮美。“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廓江天万里霜”,既如实描写了重阳节战地秋天的艳丽风光,又借此比喻革命武装斗争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菩萨蛮・大柏地》是一首凭吊旧战场的词,一改古代文人凭吊古战场的伤感惆怅,把凭吊变成了赞颂。词通过对大柏地美丽景色描绘和对当年革命战争的追忆,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革命战争的热情颂扬。《清平乐・会昌》是在长征前夕,在中央苏区写的最后一首词,是向中央苏区的告别之作。当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已到了最危难的时刻,亲手创建的中央苏区已“基本被搞光了”,他也实际上被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中枢之外。这首词却表现了高度的乐观、坚韧和从容,表现了一个革命领袖的胸襟和气度。高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表达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夕的革命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展望了革命胜利的光辉前景。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伟大的战略大转移,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红军长征途中和到达陕北后,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和《沁园春・雪》,记录了长征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举。

经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主力红军撤离根据地的步履维艰的转移,在遵义会议上回到了统帅的位置。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在红军二渡赤水,第二次打下遵义,和军委纵队一起跨越娄山关时,写下了悲壮苍凉的《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读者感受到肩上担子的重量,中国革命道路之艰难。《十六字令三首》是1934-1935年率领红军长征经历千山万水,以“山”为主题写下的三首小令,词中的静和动、高山和红军、物质和精神结合得浑然一体。“倒海翻江卷巨澜”,既是群山在奔腾,云海在奔腾,又是战马在奔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奔腾。“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既是高耸入云的山在顶起摇摇欲坠的天,又是跨上战马的红军战士在顶起摇摇欲坠的中华民族之天。诗人笔下的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是英勇的红军战士的象征。1935年10月,红军翻过岷山后,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央工农红军历时两年,穿越11个省,跨越万水千山,行程二万五千里,击溃敌人无数次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难险阻,终于胜利到达目的地,完成了伟大的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七律・长征》就是对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高度的艺术概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用诗化的语言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念奴娇・昆仑》作于1935年10月,当时是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进华北,反动派继续勾结日寇出卖国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红军长征北上是为了抗击日寇,挽救民族危亡。带领红军翻岷山,过昆仑,看到昆仑山脉的自然景象,一方面想到对大自然的改造,一方面想到对社会对世界的改造,相信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力量,一定能消灭帝国主义,实现共产主义。面对“横空出世”的“莽昆仑”,写完《七律・长征》后,诗兴未尽,一个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宏伟情怀,幻化成了奇伟的浪漫主义诗篇。“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抒发了诗人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清平乐・六盘山》则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宣言书。它是在中央红军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胜利越过六盘山时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是对红军长征辉煌成就的总结,表达了夺取胜利的坚强信念。“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则是踏上新征程的号角。

到达陕北的第二年即1936年2月,亲自率领红军抗日先锋队分两路渡过黄河东征,到华北前线对日作战。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带,适逢大雪。面对大雪纷飞的壮丽河山,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写下了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对北国风光的礼赞,也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礼赞;对历史人物的点评,也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赞颂。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豪情。是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他领导的人民革命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正是和他所领导的红军的历史使命感。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伟业是无与伦比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历史的结论。

写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有《七律・人民占领南京》和《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二首。《七律・人民占领南京》是以人民革命战争为题材的最后一首诗,作为一段历史,是压卷之作。1949年4月22日,中国人民百万大军,在东起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多里的战线上,千帆竞发,万炮齐鸣,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长江天险,摧毁了军队经营了三个月的江防要塞,于4月23日占领了政府22年来的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宣告反动统治的彻底崩溃。挥毫赋诗,抒写了一曲今胜于昔的人间正道之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全诗纪实言理,气势恢宏,酣畅淋漓。记述了人民渡过长江,解放南京的历史事实。“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写出了统治的彻底崩溃,人民正义之师所向披靡,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进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南京获得新生,是人民的胜利,是历史的胜利。诗人告诉人们,天地沧桑,世事变更,绝非冥冥的天意支配和主宰,靠的是人类社会在变革中实现进步的规律这一“人间正道”。

上一篇:沿途风景范文 下一篇:一碗馄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