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范文

时间:2023-10-20 05:22:17

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篇1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习生字

卖木雕的少年篇2

(一)符合民族的审美传统

黄杨木雕的题材广泛,除了有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宗教历史人物的题材,还有许多动物家禽、文化名人、花卉植物的题材,更有反映乡土风情、民俗文化的主题,审美角度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

(二)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黄杨木雕被作为一种谋生的技艺,不但属于传统的手工技艺,更是反映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民俗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黄杨木雕已成为乐清的特色,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近年来,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不断升温,黄杨木雕收藏价值不断攀升,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至今,黄杨木雕精品拍卖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睐和追捧,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显示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充满潜力的经济价值。

二、乐清黄杨木雕的现状与问题

(一)历史与现状

黄杨木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现今收集的资料推断,其创始于宋、元,流行于明、清时期,距今约有九百多年历史。当时黄杨木雕作为立体雕刻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目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陈列室》的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的黄杨木雕作品《铁拐李像》,是至今考证到的最早留下确切年款的作品。清康熙年间的乐清龙档(龙舟)档头、档尾等处的人物、动物雕刻已有相当水平,特别是圆雕技艺运用十分娴熟。二十世纪20年代中后期,名师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作品《济癜和尚》参加南洋劝业会荣获优秀奖,之后参加巴拿马赛会又摘得二等奖,这种连续的获奖使乐清黄杨木雕驰名中外。这一时期除了朱子常之外,还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颇具影响力的黄杨木雕名家,如王凤祚、叶品芳、叶一舟、叶阜如、葛醇、陈志云、潘阿陆、郑祥奎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受到国家和政府对于民间艺术的重视,黄杨木雕这一民间艺术品得到了挖掘和发展,其技艺水平也有了大迈步的提高。其中涌现了一群群富有创新意识的青年艺术家,如王凤祚、王笃材、叶润周、虞明华、叶一舟、叶栋材等。其中,以王凤祚最为著名。这个阶段的乐清黄杨木雕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出现了众多的木雕艺术精品不断在国内外展出并屡屡获得大奖,为乐清黄杨木雕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黄杨木雕呈现了空前的繁荣,艺术思想和艺术技巧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传统手工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受到五金电器的冲击,使得大量的人才流失,而新一代年起人也不愿意将精力投入到看似落后的黄杨木雕中,老艺人的流失和新艺人的断层直接导致黄杨木雕的技艺面临失传。

(二)存在的问题

1.材料受限《博古要览》中注释,黄杨木每年仅长一寸,遇闰年还要停长一年。由于黄杨木生长缓慢,周期长,而黄杨木雕对于材料的要求苛刻,导致材料供应受困。且运输成本及耗损概率较高,黄杨木雕渐渐从民间工艺品转变成了奢侈品。2.人才缺失目前,从事黄杨木雕行业的艺人年龄普遍在60-70岁之间,少数年轻艺人也都超过40岁。黄杨木雕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制作成本高,学艺时间长,经济效益与经商相比没有竞争力,在现如今温州这个“人人争当大老板”的地方,从事黄杨木雕技艺的人为数不多,不时还有退出行业的。即使坚持下来的传承人员也因缺少展示平台而难以脱颖而出,自信心受挫。从艺队伍逐渐消瘦,从而出现断档现象。3.经营模式落后目前,乐清黄杨木雕行业的大量艺人还停留在个人作坊式的手工劳动中,条件简陋且规模小,生意不景气。作坊常设置在自己家中,不成规模。销路狭窄,没有统一的销售平台,对艺人们的创作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黄杨木雕的传承和发展。4.大众文化冲击大现代社会,大众文化以强大的传播力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看电视、上网等大众文化活动占据了人们很大部分的生活空间,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大众文化的影响。黄杨木雕作为传统民间手工艺渐渐变成一种摆设,不被重视并渐出大众生活的视野。

三、乐清黄杨木雕的传承发展策略

(一)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护这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黄杨木雕艺术馆,进行研究、收藏、展示、宣传。设立专门机构,鼓励创作、生产。搭建市场销购平台,开辟黄杨木雕通畅的销售之路。

(二)保护并建立专业的黄杨木雕传承队伍

保护身怀绝技的老艺人,保护黄杨木雕传统手工技艺。重视核心人物,发挥老一代名家育人作用。建立“黄杨木雕人才培养工程”,在相关学校开设黄杨木雕专业或举办培训班,培养专业手工艺传承人才。

(三)提高民众保护意识

通过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挖掘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提升游客对黄杨木雕工艺品的巨大吸引力。同时,将居民纳入到旅游产业链中,参与收益分配,从而形成居民自觉保护文化传统的内驱力。在中小学教学中,增设黄杨木雕手工艺兴趣课,从小培养孩子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卖木雕的少年篇3

瓷器放大招

就瓷器而言,这个5月,大家基本都将眼光锁定在一件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上面,这件艺术品将在月底佳士得举办的《三十周年志庆拍卖;世纪珍藏》中呈现。通常,瓷器行情的周期较之中国书画要相对漫长,但是从前年开始,明代官窑精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上个月,香港苏富比成交的数件皮尔金顿珍藏的明代官窑瓷器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年,恰逢佳士得进军亚洲三十周,这件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亦算是拍卖行放出的春拍大招,消息一传出便引来诸多热议。

这件大罐完美呈现了明朝宣德年间的精湛御瓷造工,形态古朴典雅,釉汁光滑莹润,青花发色浓艳青翠。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及东京出光美术馆各藏有一纹饰甚为相近之宣德款云龙纹大罐,但上绘纹饰俱为三爪云龙,如本拍品般绘有五爪云龙纹的大罐至今可说是独一无二。景德镇御器厂设立于明代,从其遗址中曾发掘出与此次拍品纹饰非常相近的青花大罐,罐身虽有所毁损,但亦清晰可见雄浑有劲的五爪云龙形态。之外,拍品底部有十字形烧制痕迹,与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的瓷器相符。上述两点,皆为拍品出自宣德年间景德镇御器厂提供有力_佐证。

此外,作为业内瓷器拍卖的领军者之一,北京东正拍卖在其春拍中将上拍一系列雍正朝官窑瓷器。清三代中,雍正朝的瓷器烧造技艺和审美情趣达到了另一个小高峰。据《明清瓷器鉴定》:“雍正时期的瓷器以精细著称于世……其突出的特点是:瓷质莹洁,工艺精细;器形隽秀,典雅优美;品类繁多,釉色齐备。所仿宋代五大名窑及新创的釉色品种,取得空前的成就,摹古水平极高。”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嘉德在瓷器拍卖中引入了“花事”概念,既符合春天的寓意,又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这种专题性质的操作,让藏家们从另一个层面学习,欣赏中国瓷器艺术。

少有木制佛像现身

佛教艺术品市场中,虽有重复的题材和造型出现,但每一尊造像仍体现着不同的艺术特点,反映着特定时代的独特意义。

用铜或青铜铸造的佛像统称为铜佛像。这类佛像中有相当部分表面鎏金,故又称“金铜佛像”,按照制作材质的不同一般分为:铜佛像、金佛、石材佛像、玉佛。玻璃钢佛像等。较为盛行且保存时间持久的是铜佛像,一般分为锻造和铸造。无论南北方拍卖行都青睐于上拍各个时期和地区的佛造像。这一季,华艺国际上拍的一尊11-12世纪的错银错红铜文殊菩萨像,为美国好莱坞著名演员Steven Singer的旧藏,特点突出,值得关注。

历史上,木雕佛像无论在印度还是中国都十分流行,是佛像艺术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品种。然而,由于木雕像容易毁坏,不易保存,现存实物同其他种类佛像相比明显不足,而早期造像尤其稀少。这就直接造成了市场上木雕佛像颇受追捧、价格居高不下的现象,内地拍场中木制佛像的上拍数量亦不多见。

本次北京东正为大家呈现了一尊清乾隆木雕金漆普贤菩萨像。根据清代宫廷造像的历史分布,及与现存宫廷木雕造像实物对比分析,这尊木雕金漆普贤菩萨像被认为极有可能出自承德外八庙中某一寺庙殿堂。

承德外八庙是清代乾隆时期皇家寺庙和宫廷造像最多和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当时木雕金漆造像最为流行的地方。现存造像大多为木雕金漆或夹像,采用中原地区的传统技术雕制而成。它们皆由皇家招募的工匠制作,如其中的五百罗汉像史料明确记载出自杭州工匠所为,所以代表了当时佛像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而这尊木雕金漆普贤菩萨像在时代、风格,工艺和体量等诸多方面均符合承德外八庙殿堂供奉的标准。

精品田黄将受青睐

卖木雕的少年篇4

买木雕的少年教学课件

教学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20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摘抄、积累好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3.感情态度价值观:

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重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积累并学会正确使用四字词语。

课时划分:两课时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教学挂图

生观看,师问:看到了什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非洲,赞比亚,世界三大瀑布之一,木雕,少年,中外游客)

2.板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熟生字。再看看114页田字格中的要求写的生字,自己把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字或你认为容易写错的生字制作成生字卡片待会在全班进行学习。

2)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标出不理解的词语准备提出来讨论。

师板书:

1、读熟生字

2、写好生字

3、理解词语

2. 生根据提示自学。

3. 汇报、交流。

(1)学生自己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重点学习几个容易出错的字词。

A、字音:琳琅(láng)满目 沉甸(diān)甸 诚恳(kěn) 宾(bīn)馆

b、字形:“释”左边是米加“/”,不是“采”。 “豫”左边不要写成“矛”。

C、字词意:(可相机请学生说说课文怎么说的,再请学生自己模仿着说一句)

名不虚传:形容名气与听说的相符,一点儿也不假。

琳琅满目:形容物品多,使人看的眼花缭亮。

栩栩如生:形容物品很逼真,就像活了一样。

爱不释手:很喜欢,舍不得放开手。

犹豫:指很难下决心。 遗憾:感到可惜。

(2)指名单个学生或大组逐节读文,正音。

(3)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我”到非洲南部旅游时,本想买件木雕木工艺品,但由于担心行李超重而未买。后来,卖木雕的少年特意为我送来一个体积小、便于携带的木雕,但坚决不收我的钱。因为他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默读思考: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来学习。

板书: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四、深入学习课文1-4自然段,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师提出问题:作者来到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旅游,带着新奇与购买非洲木雕的愿望,但自己最终选择不买,却意外收到一份礼物,少年为什么没有收钱,送她礼物的呢?带着我们共同的疑问,一起深入学习课文,首先来看1-4自然段。

1、朗读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想想作者如何被精美的木雕吸引,激发了她购买的欲望。

2、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体会所填词语的意思。

大瀑布真是( ),这里( ),景色十分(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

(“名不虚传”的意思是瀑布确实壮观雄伟,不愧为世界三大瀑布之一,不是空有的虚名。“游人如织”这时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说明游客很多,像织布机一样穿梭。“琳琅满目”的“琳琅”本意是“美玉”,这里比喻珍贵的东西很多。“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这是指大象雕刻得很有生气,吸引旅客,体现出非洲木雕名不虚传。)

(2)带感情朗读,体会作者被吸引的程度之深。

(3)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是否还可以想出其他词语填上吗?

卖木雕的少年篇5

英国邦瀚斯拍卖行原计划于11月8日拍卖的两件圆明园流失文物,由于舆论的压力被迫撤拍。邦瀚斯拍卖行亚洲艺术品部主管科林・希夫发表声明称:两件圆明园流失文物已被持有者收回,不参与拍卖。科林・希夫还表示,邦瀚斯从未想过要冒犯中国人民,并对此事在中国引起的负面影响表示遗憾。目前,这两件文物已经归还到所有者手中。它们分别是“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和“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yǒu]”。

英国军官罗伯森1863年因霍乱病死于上海军营,两件文物一直被他的家庭收藏。

此前,拍卖行特意标出两件文物出自圆明园,这一行为被指可能是在故意炒作。有研究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学者称:“一件文物一旦被证明出自圆明园,往往会被拍卖者抬高价格,成交价也水涨船高。”西方人以“圆明园”炒作,由来已久。最早想出这个噱头的是国外的一些拍卖行,他们利用中国人的爱国情怀,特意标注文物出自圆明园,很多中国人往往就是冲着这个身份证明去的,多花钱都无所谓。

“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和“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这两件文物,拍卖之前就被附上了“出生证明”。已经泛黄的纸张有些残破不全,但是其上英文明确记载文物系由英军第六十七团的上尉军官阿瑟・朱尔斯・罗伯森,1860年“从中国夏宫带出”。泛黄的纸张上这样写道:

“亲爱的妈妈,福布斯・罗伯森夫人,这件玉器是1860年10月,我从中国皇帝的夏宫里面带出来的(此外还有另一件)。您至爱的儿子,阿瑟・朱尔斯・罗伯森”。

“夏宫”即是当时西方国家对圆明园的称呼。罗伯森个人履历为:1854年10月20日加入英军第六十七团。1858年9月21日,第六十七团的34名军官、805名士兵从香港出发,并于10月23日抵达广州。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参与了攻占北京的所有战役,其中包括新河战役、占领塘沽、占领大沽口炮台等重要战役。这个团后来驻守上海,1863年,罗伯森因为霍乱病死在上海的驻地孔子军营。两件文物一直被他的家庭收藏。

两件藏品曾在北京、上海巡展,见过实物的文博专家称,它们“历史有序、传承清晰”,应系圆明园流失文物。

两件藏品的全篇英文拍卖信息中掺杂着一些汉字:“苏格兰家族藏品”、“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辛未(1811年)孟秋御笔)楷书款”、“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它们似乎显得有些突兀。

长宜子孙牌的估价为6万-10万英镑(61万――100万元人民币),提梁卣的估价为4万-8万英镑(41万――82万元人民币)。

今年10月初,这家拍卖行曾在北京和上海巡展,其中就有“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和“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这两件文物。见过实物的文博专家称,这两件文物“历史有序、传承清晰”,应系圆明园流失文物。

根据文尾落款推断,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应是皇帝自己赏玩过的器物。

这块“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是仿汉代宜子孙佩而制造,用料考究。牌身为玉璧形,质地洁白细腻,温润凝结。器型规整、雕工精美、玉质无沁色,无瑕斑,有蜡样光泽,中有阳文“长宜子孙”四字,字体工整有力。

它与北京故宫清宫旧藏品极为相似,但后者雕琢有隶书“乾隆年制”和“覆字一百八十八号”款识,因此年代较拍卖品为早。

故宫藏品被安置于一依据玉器形状而定制的楠木册中,一面置玉器,一面绘有书画,木册封面书写“珍符衍庆”四字。而被掠夺走的这件玉器,也存放在一个与故宫藏品极为相似的木册中,木册封面则书“延喜祥”四字。木册内面则墨书唐代诗人王涯 (764-835)所写 “秋思”诗句:

“宫连太液见沧波

暑气微消秋意多

一夜轻风苹末起

露珠翻尽满池荷”

文尾落款“辛未(1811)孟秋御笔”。所谓“御笔”,是皇帝亲手所写的意思,而这篇诗句,也就是当时的嘉庆皇帝所书。因此推断,这是一件皇帝自己赏玩过的器物。

“长宜子孙”字样出现在玉器上可一直追溯到汉代,寓意后世子孙都能过上美好安逸的生活。

一般而言,清代宫廷的玉佩,大部分是仿照汉代玉佩制作,并且加以变化。在装饰、造型上较汉代玉佩更加复杂精致,图案内容也更加丰富。“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也不例外,特别在琢工上表现出极为高超的透雕工艺。

其实,“长宜子孙”字样出现在玉器上可一直追溯到汉代,寓意后世子孙都能过上美好安逸的生活。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征,凡是具有坚韧的质地、莹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具有这五种特征的美石被认为是玉。在美玉上雕刻有吉语文字,则是东汉玉器的一个显著特点。流行的吉语有“宜子孙”、“长乐”、“长宜子孙”、“延寿万年”等祝福吉语。

卣是古代盛酒用品,“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以青玉为原料,仿古青铜器造型,属玉雕佳作。

再说另外一件“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是由青玉雕成的,制作非常精美。卣是一种古代盛酒用品,《诗经》中就已有“鬯一卣”一说。卣一般为椭圆形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流行的时间虽不长,但其形制很丰富,除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常见的器形外,还有筒形、鸟兽形等等。卣在商代可能专门用来储盛高级香酒鬯,为了保持香酒的香气不散发或少散发,所以有盖。

上世纪80年代在河南罗山县蟒张后李商代墓葬发现的2公斤残存液体就是装在青铜提梁卣中。卣口密封较好,内存液体依然纯净。经化验,是商代酒。此酒历经三千多年,依然保存至今,不能不令人惊奇,可以推断发现的酒很可能就是鬯。

“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以优质青玉为原料,玉质温润纯净,以仿古青铜器的款式为造型,束颈、垂腹、圈足,带有提梁,器表琢刻的兽面纹饰威武端庄,但不狰狞,琢制精美细腻,古色古香,是不可多得的玉雕佳作。

用以悬挂玉卣的木质雕花挂架,并未被英国军官带走,推测已毁于圆明园大火。

乾隆皇帝好古,曾编辑《西清古鉴》,以整理宫廷收藏的上古夏商周三朝青铜器。同时,因为新疆地区的归附,和田玉器可以大量进入宫廷和内地,使得乾隆时期不仅玉器制作数量大增,而其大尺寸玉器也频频出现,比如北京故宫收藏的大禹治水大山子就是其中翘楚。

这件青玉仿青铜器兽面纹提梁卣,与北京故宫藏品相似,后者底部刻有“大清乾隆仿古”六字款,二者皆以青玉制作,不仅是因为大体量青玉材质易寻,更是因为制作的范本是青铜器,所以才会挑相近颜色的玉料来雕刻,用以突出仿制效果。

在今天北京故宫藏品的出版物上,还可以见到清代当时制作的木质雕花挂架,特别用以悬挂玉卣。大概是英国军官罗伯森觉得多带一个木质挂架,不甚贵重,加之远洋归国不便,所以今天看到的这件玉卣,已经没有了原配的木架。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类玉卣的梁与卣,出自同一大块玉料,属于整挖制作,因此其制作成本和工时要远超其他类似品种。

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其玉质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丰,作品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清代的菊瓣形玉盘、桐荫仕女图玉雕,都是皇室用玉。这件“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就是当时皇家万千玉器的一个。它的工艺便是典型的清作代表,可惜的是这样精美的国粹仍然流失海外。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以圆明园为代表的文物至少有150万件。

两件圆明园文物的撤拍,让我们再次重温祖先文明荣光并咀嚼屈辱,圆明园可以说是国人胸口永远的痛。从1860年10月6日这天起,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了11天,最后被放火焚烧。圆明园内四五十处殿堂内装饰了难以计数的紫檀家具,陈设了大量的国内外珍奇宝贝,有锦缎、毡毯、周商青铜器,历代陶瓷器、漆器、牙雕、玛瑙、水晶、琥珀、木雕玉器、宝石、书画、钟表、历代典籍等等。

圆明园遭洗劫后,大量旷世瑰宝流落海外,其中最集中的流散地就是大英博物馆和法国枫丹白露,美国、日本、西欧各国博物馆也都藏有圆明园珍贵文物。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以圆明园为代表的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圆明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因而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如果“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和“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真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也不过是150万件中的两件。

卖木雕的少年篇6

此后,紫檀家具进入了高价时代。

2006年6月北京翰海春拍,2件一组的清乾隆紫檀木大柜以770万元拍出。2007年11月北京保利秋拍,清代内务府重臣庆宽家族旧藏的一对乾隆时期所制紫檀方角大柜以2800万元易手。清式家具研究学者田家青先生对这件大柜评价颇高,认为此类家具极有可能是圆明园遗物,曾将其选为《明清家具集珍》一书封面。  2008年,紫檀家具拍卖达到高峰,香港、北京市场天价品屡现,被业内人士称为“紫檀家具年”。4月11日,清乾隆御制紫檀木雕西洋卷草纹庆寿图宝座以1376.75万港币首先在香港苏富比创出天价。4月27日,中国嘉德春拍推出的“盛世雅集――清代宫廷紫檀家具”专拍,被行家誉为十余年来首场集清式紫檀家具之大成的高水准拍卖。13件拍品成功拍出12件,6件拍品成交价人闱历年紫檀家具成交TOP30,其中2件拍品成交价创紫檀家具历年拍卖纪录――雕西番莲大平头案3136万元,束腰西番莲博古图罗汉床3248万元。

从中国嘉德成交的这2件拍品涨幅,也可看出紫檀家具增值情况。雕西番莲大平头案1998年5月9日首次现身该公司春拍时,估价20万至30万元,结果以132万元成交,10年价格涨幅超过23倍。束腰西番莲博古图罗汉床2004年9月21日在纽约佳士得“私人珍藏古典家具”专拍首次拍卖时,拍出了84.75万美元,4年时间价格涨幅超过4倍。  这一价格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早期家具拍卖以黄花梨为主导,大部分藏家普遍不重视紫檀家具的收藏与研究,因此大量紫檀家具得以留在中国市场,近几年许多重要的紫檀家具在北京和香港地区拍出天价就是明证。以1995年、1996年的两场家具专拍为例,紫檀家具上拍数量少,成交率、成交价不高:中国嘉德“清水山房”藏明清家具专拍28组拍品中,8组紫檀家具仅拍出2组,价格最高的是4把一组的清紫檀木嵌瘿木扶手椅,以38.5万元拍出,成交均价不足10万元;纽约佳士得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藏品专拍107组拍品中,16组紫檀家具缺少大器,成交价超过10万美元者数件,32.15万美元成交的17世纪紫檀曲尺式围子罗汉床价格最高。  若对比黄花梨家具的成交价,近5年来紫檀家具的价格涨幅明显占优势,成交价前10名皆出自2003年以后,且成交价皆在500万元以上,超千万元者5件。而黄花梨家具超500万元以上者5件,两件过千万元(1996年1件,2004年1件)。有藏家指出: “紫檀家具价格飙升,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香港、北京市场黄花梨家具精品难以寻觅,且公开拍卖者极少,导致藏家和投资人转向了紫檀家具;其次是2003年以后,‘宫廷御制’的概念盛行藏界,成为了市场新的价值评判标准及审美取向,无论是瓷器、玉器、佛像,还是家具等工艺品,无不推崇御制品。紫檀家具是清式家具的代表品,体现了清代家具制作工艺的最高成就,因此自然成了热门货。”  就历年高价成交的紫檀家具的品种和形式看,大件器的数量远多于黄花梨家具,如大柜、宝座、围屏、挂屏等,样式也较丰富。成交价TOP30中,常见的仍是各式椅、凳、桌、案,高价成交的体量硕大的各式大柜不在少数,非常具有代表性。

晚明及明末清初对于黄花梨木的过分推崇和过度使用,客观上造成康熙以后雍、乾两朝对紫檀木的重视。而室内装修和陈设的变化,也是紫檀木被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据著名文物鉴赏家朱家孟壬研究,“欧洲平板玻璃制造技术在此时传入中国,房屋的窗户由糊纸改为安装玻璃,室内采光条件明显改善,颜色深沉的紫檀开始受到青睐”。此外,西方文化的东渐对家具的制作也产生的直接影响,特别是清三代帝王对于西方文化的热衷,使西方工艺追求的繁缛、华丽,对清代建筑、工艺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筑以圆明园推为极致,工艺品方面以珐琅器、珐琅彩瓷、钟表、家具等为典型。具有典型西洋风格的卷草纹、西番莲纹、西方人物等纹饰,被广泛运用于紫檀家具,历年高价成交的紫檀家具,都充分地展现了这一文化特征。

卖木雕的少年篇7

沉香睢刻精品稀少,究其原因,一来因为好沉香所之人不多,信息不对等,给了某些商家以次充好,以假冒真的空间。另一方面,技艺上因沉香的质感介于石头和木头之间,用力难控制,而且松脆,不易把握形体的准确度:艺术上,雕刻者通常是传统木雕匠人,很难生动把握沉香的天然特性。

沉香雕刻正逢时

沉香稀少珍贵,所以沉香雕刻大师也难得一。历史上清代著名雕刻家江春波擅长沉香雕刻,名盛一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其沉香杯。

现藏于博物院的清乾隆《香山九老棋楠山子》,是一件经典的沉香“雕刻”作品。整件作品高18厘米、宽9厘米,是棋楠少的成材大料。它雕于1741年,全器精工巧雕成如同带有“斧劈皴”笔意的香山九老图。

1987年,在法门寺地宫隧道发现的唐代咸通十五年《衣物帐》碑石,其中刻有“沉香山二枚重四斤二两”的文字,而在其后室器物之第一和第二层则出土相对应的“沉香山子”,作山峰状,已断为数截。

由于沉香自古多为皇家御用,任何匠人都难以经常接触到沉香进行雕刻。而在材质和造型的把握上,多数还是他们擅长的竹木雕、牙雕或其他雕刻形式的翻版,在创作时无法形成正确、独特的沉香雕刻观念与风格。

据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孙皖平馆长介绍:“大多数沉香雕刻是将沉香碎块拼接在一起,形成相对理想的体积和雕刻方法,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唐代的山子和故宫里的收藏都是拼接而成的,沉香太小是历史上沉香睢刻很大的局限。没有一个雕刻艺术家有众多沉香汇聚到眼前的机会。”

然而近20年来,出土的沉香几乎是一两千年来的总和。这与地层结构有关系,越往下挖,说明沉香入土越久。而现在几乎到了原生土的挖掘,所以说,这也是最后的沉香。这是历史给了现代沉香雕刻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不期然落在了郑尧锦身上。

锦上添花的工艺价值

从小生活在徽州农村的郑尧锦,其祖父、叔叔都是木工,这使得他从小就有机会学习锻炼手上的功夫。初中毕业后,郑尧锦在黄山市职业中学雕刻工艺专业学习。时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用竹子雕的一个小笔筒,竟然卖了60元。于是,更坚定了他走上木雕艺术的道路。

2000年之后,郑尧锦渐渐接触到沉香创作。那时他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三雕―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已经具备了深厚的木雕技艺。而沉香材质既硬又脆,雕刻起来是很大的挑战,这正是郑尧锦的兴趣所在。他去看博物馆,去泡石窟,频繁地写生,把所要雕刻的题材通过写生,把握好结构,才去动刀。他说:“最关键部位的线条,要用刀的尖,屏住呼吸,拿稳了一刀过,不能停留。”

郑尧锦得以在沉香雕刻上脱颖而出,除了精湛的雕刻技艺,还在于对原材料形体的准确把握。

这就要提到沉香的特殊成因。可以结香的树木在遭到雷劈、砍伐等各种损坏后,要分泌油脂,当遇到墨耳菌进入油脂,就结出了香。这时候的香还没有成熟,不利于雕刻。只有碰巧掉落在土里或者水里,埋葬了百年、千年的香才属上乘。埋藏期间木制部分腐烂,沉香的形状千变万化,没有任何两块香可以长成一样,每一块沉香天生就是艺术品。

卖木雕的少年篇8

在2010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明清家具市场价格不断走高,特别是随着不少精品之作纷纷以千万高价成交,更是抬高整个市场的估价水平。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固然不可能对花成百、上千万元去投资明清家具,但是对于一些实用小件却可以多加关注。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曾经说过, “粗用之物,制度果精,入于王侯之家,亦可同乎玩好。”这些小件家具虽然是常见之物,但如果制作工艺精湛,亦能成为一件珍罕的艺术品。

精品果盒身价不菲

提起果盒,许多人一定不会陌生。作为一种用于存放糖果类食品的容器,在许多人的家中都可以看到。在上海朵云轩2010年秋拍中,一件清代漆木嵌石四方果盒却拍出了49.28万元的高价,这无疑显示出果盒巨大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这件果盒为四方形,内设一套九只漆盘,盘心皆描金绘折枝梅花,绘画精美绝伦。果盒外壁满饰描金绘宝相花,繁缛细巧,一丝不苟。盒盖以绿松石、孔雀石、青金石、玉石等珍贵宝石原料,组成色彩烂漫的早春图。果盒满图满绘,点缀缤纷,敷色鲜艳。用料之考究,精雕细琢,充分显示藏家金碧辉煌的气派。

从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来看,果盒的市场价格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其中的高价者主要来自于瓷质的果盒,早在1995年中国嘉德秋拍中,就有一件青花龙纹大果盒拍出了66000元。器足为如意云形,共六个支撑盒底。盒身以如意云纹装饰一周,盒内分成七格。盒盖边沿亦以如意云纹为饰,主题纹饰为龙纹,间以云纹,蝙蝠纹,所绘龙纹生动威猛凶悍,青花发色均匀淡雅。

在这两年的拍卖市场上,人们对于果盒的追捧更多则是从工艺上去考量,而对于其材质越来越忽略。像2010年中国嘉德春拍中,就有一件潜陶刻书画段泥三层果盒,估价28000至38000元,成交价56000元。果盒为段泥材质,内施釉,有细密开片。圆形盒分三层,制作规整,大小比列一致,分段刻铭各体书法、山水花卉。盒盖顶面刻踏雪寻梅图,隶书题“十月先开岭上梅”,并落“壬子(1912)重九,潜陶镌”。

盆架收藏大有讲究

提起盆架,许多人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在家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几个。但是如果说在目前的艺术品收藏市场上,盆架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收藏门类,你是否会感到惊奇呢?在2010年中国嘉德的秋拍中,清中期・黄花梨带托泥方形火盆架,估价16万至26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33.6万元。

火盆架攒框装芯面板,下设穿带,正中圆形开口,用以承放火盆。冰盘沿起拦水线,装云纹铜包角。门牙板与束腰一木连做,牙板阴线雕如意卷草纹,高马蹄腿带托泥。火盆既可用来取暖,又可温酒,或加工小吃和点心,是古时必备的生活用具,但盆架用黄花梨等珍贵木材制作者甚少。

相比火盆架,目前市场上更为多见还是面盆架。其实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盆架,其主要就是用于承托盆类容器的架子,它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居家必备之物。考古发现表明,最迟到宋代就已出现了盆架。目前在收藏市场上最为常见的盆架多为六足,六足上下多用两组“米”字形横掌连接,这样盆底可以直接坐在上层横上,六足好似栏杆望柱,起围挡盆腹的作用。在2010年北京歌德秋拍中,就有一件这样的黄花梨盆架,其成交价达到了89600元。在2006年的拍卖市场上,也出现过一件紫檀五足矮面盆架,其为五足,不可摺叠(四、六足可摺叠)。每根杆上下端向外弯出地弧度特大,应为大料才能搜挖成器,是一种极为考究的制法,加之用紫檀为材,更显其名贵。因长期使用所留下的岁月痕迹、斑驳清晰可见,不失为制作简洁而艺术价值又很高的一件传世品,成交价为22000元。

相比一般的明清家具,盆架目前的市场价格还是很低的,这无疑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对于藏家来说,除了要关注制作盆架的材料之外,更需要关注的还是其造型和工艺。像2009年南京的拍卖市场上,就有一件红木雕龙纹火盆架,其上口呈圆形,中空,内可放置火盆于上。面下束腰,五条腿呈三弯腿式,牙板四围环绕五条夔龙纹样,雕工传神、华丽,腿间装花枨,下承卷叶踩珠足。此盆架古朴自然、又不失精巧典雅,此为官用器物,能带给人贵族皇家的人文气息。像这样不惜血本采用名贵材料以及繁复精湛的工艺来装饰、雕琢的盆架,无疑是收藏市场的“宠儿”。

书箱细节体现精湛

在今年中国嘉德秋拍“简约隽永――明式黄花梨家具精品”专场拍卖中,一件黄花梨书箱拍出了7.28万元。虽然相比大件古典家具来说,价格并不高,但是充分体现出古人制作小件器物的精湛之处。特别是其造型典雅,葆光莹润,纹理美观。所有对称的看面均是一木对开,立墙内外圆角相接,箱顶微向上拱,白铜云头拍子嵌紫铜,采用平卧式安装。充分显示出所耗工时往往超过大件家具,其细节值得藏家细细品味。

书箱是古代书香门第不可缺少的一样家具,文人可以用它盛放书籍,又可以用来外出时携带书籍,十分方便。因此,这一家具也成了有知识、有身份的象征。书箱便于搬运,所以整体上显得十分灵巧。最初的书箱较笨拙,直至明清,书箱的工艺才显精美实用,这与当时明清家具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书箱的收藏中,首先应该关注其材质。从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来看,最受欢迎的要算是黄花梨的了。但是考究一点的就是相关的面都是用一木所开,这样可以保证在纹路上的和谐,尽显黄花梨木天然纹理之美。相比素面木书箱,满雕也是大有看头,这充分展现了刀工爽利、纹饰古雅、布局严谨的特点。除了木质的书箱之外,还有使用玳瑁镂雕的,箱外壁满工雕琢花卉纹,繁缛异常,密而不乱,局部花卉可活动,构思巧妙。至于桂圆木、楠木等材质,则是一般藏家可以重点关注的。

除了关注外观之外,书箱内部的空间分配也是非常重要。好的书箱内部空间应该是布局合理,纵横排列疏密有致,因其存放文房四宝等物品大小不同,故而空间分配各自迥异,适合古代文人书房用具的摆放。有的书箱在内部下方置一屉,灵巧实用;还有的书箱内置三层,中间、箱下均设抽屉,构造巧妙得体。

上一篇:老人与海阅读答案范文 下一篇:清风明月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