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乐中成长范文

时间:2023-10-17 03:40:02

在快乐中成长

在快乐中成长篇1

学龄前儿童求知欲旺盛,他们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愿意学。如果我们发现某个孩子什么都不想学时,要赶紧找找原因。如果孩子的智力没有问题,那可能的原因只有两种:一是孩子对事物缺乏兴趣;二是孩子过分贪玩,静不下来。

孩子都喜欢成功。当孩子做成功某件事时,父母一定要给予他肯定和赞许。如果父母能分享他的欢乐,那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因此,父母平时要关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能对周围的事物始终保持兴趣。

如果孩子过分贪玩,心静不下来,父母可以想办法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如安排学习时间不要太长,教育方式也要亲切适当。父母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有的放矢,寓教于乐,不要急于追求一时的效果。

活泼、好动是学龄前儿童的特点,父母不要过分限制,不要拔苗助长,就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

在快乐中成长篇2

小小童年

最早能描述的记忆是不足三岁吧,那时候,爸爸为了对我进行早期教育,让我在家背诵《三字经》,当我看见院子里的同龄人和泥巴、玩沙子,而自己还在背书时,心里总会有苦涩的感觉,不免有点苦恼......

可是,当我把完完整整的《三字经》背给院子里的大人们听时,他们总会很夸张的不停的赞扬我,那时,我就会得意的无法形容,心底的快乐扩散到全身......

童年

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留意到楼下的姐姐家有一架电子琴,从那里传出的音乐,悦耳极了。我哭着闹着要爸爸给我买,终于,爸爸同意了,为我买来一架和楼下姐姐一模一样的琴,并请了一位电子琴老师教我。起初,我觉得很有意思,渐渐的,随着难度的增高,我开始苦恼了,有时甚至讨厌练琴,可妈妈教育我,做人要有恒心,做事要“有始有终”,我便又坚持练琴......

可是,当我拿着“电子琴过级证书”微笑着照相时,内心别提有多快乐了......

小小少年

在“ 小小少年”时期,我迷上了电脑游戏,又让爸爸买电脑,当爸爸真的买来电脑时,我高兴极了,整天的沉寂在游戏天地的快乐中......

爸爸怕我学习成绩下降,就在电脑里安了密码,当我做完爸爸规定的"电脑应用题"时,才能拿到密码打开游戏。为了玩游戏,我只有耐着性子做题......

少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步入了初中,学习的负担更重了,苦恼随之增多,玩耍和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少,可是,当我抽出时间在“爱的星空”文学社和网友们交流写作经验时,大哥哥大姐姐们对我的鼓励和赞扬,使我快乐无比......

成长中,使我明白了其中蕴藏着数不尽的苦恼与快乐......

有一天,发现自己长大了,却也发现童年失去了,而且还失去了透明的童真。然而,却获得了许多生活的经验,懂得了许多成长的哲理。

在快乐中成长篇3

【关键词】快乐教育 快乐 成长 幼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123-0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应该成为幼儿喜欢的环境,让他们在与同伴和有专业知识的成人的共同生活中实现成长和学习的基本权利。

快乐与发展是幼儿生活的主旋律,只有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机会和创造宽松氛围的课程,才能使每个幼儿愉快、全面地发展。幼儿园快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它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以及终身教育、后继学习的思想为理论依据,从幼儿的兴趣、动机和需要出发,通过创设和提供各种适宜幼儿生理与心理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的教育环境、教育活动、教育方法,促进幼儿身心整体、和谐、健康、自主发展,真正满足幼儿愉快发展的需要。

当前,幼儿园教育中仍存在不少的弊病,主要表现为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忽视幼儿自我学习能力及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教师更多关注幼儿的“教育”而忽略了幼儿的生活,更忽略教育对幼儿生活的引导,即引导幼儿以一种积极的个体意识去主动感受生活、丰富生活、创造生活,在生活中陶冶情操、培养个性、启迪智慧、发展能力。因此,只有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准则,使每一个幼儿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幼儿园生活中发展潜力,才能真正为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广西军区幼儿园(以下简称“军幼”)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指导思想,围绕培养“乐于学习、乐于生活、乐于交往”的具有充分主动性的人的总目标,通过开展园本课程建设――“幼儿园快乐教育的研究”,探索促进幼儿愉快、积极、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从而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与幼儿发展水平的同步增长。

一、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奠定幼儿快乐成长的基础

《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快乐教育是以审美为中心的教育,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因此,我们把环境看成“第三位教师”,在开展快乐教育活动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注重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著力打造园所大环境

我们对全园的户外大环境进行了整体规划,按教育功能要求和不同的目标,将幼儿园大环境划分为体能训练区、自由创意区、综合运动场、攀爬区、角色游戏区、种植园、戏水池、民族商品一条街、“大地飞歌”自由墙等,为幼儿提供内容丰富、童趣化和可选择的环境,还有开阔的草地、安全的塑胶地板、可移动的多功能游戏材料以及可以自由涂鸦的艺术长廊等,让幼儿来到这些富有吸引力的游戏场地,能长时间保持浓厚的兴趣,不用教师的组织和安排,都能自主选择各种类型的游戏,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保护了幼儿的天性,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促进了幼儿自主健康成长。

(二)创设可供幼儿自由选择的快乐教育环境

1.创设专门的艺术活动室。我们通过创设艺术活动室,如音体室、电子琴室、打击乐室、多媒体活动室、美工创意室、图书阅读室等,吸引幼儿乐于参加快乐教育活动,生动活泼地表现与发展才能,让幼儿有一个更自由、更宽松的表现与创造的环境。

2.创设户内户外艺术游戏场所。我们创设了大型户外自由创意墙、编织园、美美发屋、田园花都、巧手剪纸廊、化妆舞会场所等趣味性、艺术性、丰富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区域环境,吸引幼儿乐于参加艺术活动;还利用社区环境,带幼儿到市博物馆参观壮族服装展、到民族文物苑观看壮族的歌舞、品尝壮家小吃等,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

3.建构班级艺术区域小环境。幼儿园各班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了涂鸦墙、小舞台、童话屋、星星音乐厅、美工小作坊等,将艺术品、艺术工具、艺术材料等放置在活动区内,吸引幼儿乐于参加艺术活动,鼓励幼儿自由操作,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生动活泼地表现与发展才能,使艺术活动区成为幼儿抒感、表达自我、想象创造的理想场所。

(三)创设尊重、理解、肯定与鼓励的精神环境

我们要求全体保教人员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尊重、理解、肯定与鼓励幼儿的发展。

二、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满足幼儿快乐发展的需要

军幼通过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将快乐教育与特色艺术教育相融合、正规艺术活动与非正规艺术活动融为一体、技能学习与游戏表现双向开展,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主题教育活动

即以幼儿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石,从幼儿熟悉或关心的事物中选择主题,围绕主题结合幼儿实际能力、兴趣和发展需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教育活动。我们把快乐手段作为幼儿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抒感、想象和创造自己世界的一种特殊语言,鼓励幼儿运用艺术手段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使幼儿在不断探索世界、表达自我的过程中,增长智慧和才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成长。如大班主题活动“生日快乐”以幼儿过生日为主题,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创造性地用绘画、歌舞、手工等艺术形式表现自己乐意表现的内容,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幼儿分享、合作等良好品质的发展。

(二)专项功能室活动

指创设以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活动为主的专项功能室,提供丰富、可供选择的材料,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同伴及教师的多渠道互动中获得发展。专项功能室的活动流程如下:向幼儿介绍新的表现材料、表现内容――幼儿自主体验――分享经验,交流讨论,集体学习新的艺术表现技能――幼儿用已掌握的技能和表现手法去创造表现自己乐意表现的内容。如在“美术创意室”,围绕“民族村”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向幼儿介绍竹筒鱼、酿田螺、三角粽、五色糯米饭等食品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及制作方法,准备了芭蕉叶、米、各色纸、田螺玩具以及绳子等制作材料,指导幼儿自主体验制作壮族特色小吃的方法,最后大家一起分享劳动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共同感受制作的快乐。专项功能室活动注重自主体验与集体分享结合、幼儿自主学习与教师隐形指导结合、学习艺术表现知识和技能与发展能力结合,让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及教师的多渠道互动,掌握初浅的艺术表现知识和技能,通过自我体验、表现与创造,享受艺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快乐体验。

(三)自主性的艺术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依据兴趣性、游戏性原则,我们开展了自主性的艺术游戏活动,除了创设自由宽松的艺术游戏活动空间,还给幼儿提供自由选择、自主游戏的机会。我们打破幼儿的年龄界限,实现环境资源与教师资源共享,开展大选择、中选择、小选择快乐游戏活动。大选择游戏活动指全园范围的艺术游戏活动,先拟定一个活动主题,教师围绕主题为幼儿准备丰富、可选择的游戏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游戏内容,在与不同年龄同伴的自由游戏与交流中,感受艺术游戏的快乐。如“彩色世界”主题活动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美术游戏、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使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中获得色彩情感的发展。中选择游戏活动指在年级平行班之间开展的跨班艺术游戏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开放各班艺术游戏区域,实现班级之间的资源共享,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区域及伙伴进行活动。小选择游戏活动指班级艺术区角游戏活动,将艺术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让幼儿每天都能自主选择,自由开展艺术游戏活动。此外,我们将幼儿开展自主性游戏活动制度化,做到每天一次小选择游戏活动和一次中选择游戏活动、每月一次大选择游戏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愉悦自己、满足自己、表现自己,为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四)拓展性的艺术兴趣活动

除了制度化的自主性游戏活动,我们还创设丰富多彩的拓展性艺术兴趣活动。为帮助幼儿开拓视野,我们利用社会资源,围绕“多姿多彩的壮族”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文物苑等场所,让幼儿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为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还开设了多种艺术兴趣活动小组,有电子琴、打击乐、诗朗诵、讲故事、创意画、趣味手工、舞蹈艺术团等,鼓励幼儿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参加,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

(五)渗透性的快乐教育活动

快乐教育存在于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快乐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更有利于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快乐教育。我们在幼儿活动室中展示各种富有艺术气息的作品,如幼儿创意画、各种工艺品,还有一些自然界中具有形式美的物品,如花草、贝壳、昆虫等;在幼儿寝室布置安逸、宁静的经典名画或墙画,给幼儿提供富有审美情趣的生活空间。同r还注重日常生活欣赏,将主题活动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作为幼儿欣赏的内容,如外国文艺作品、经典音乐、民俗故事等。此外,我们还在各个生活环节中渗透艺术教育,如晨间入园时播放朗朗上口的童谣和婉转动听的音乐,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开展艺术游戏活动时播放背景音乐,餐后散步时带幼儿欣赏园内的壁画,午睡前给幼儿讲故事等。总之,我们将快乐教育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情景化、生活化。

三、充分利用家庭与社区资源,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一)促进家园合作,扩大快乐教育范围

家长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积极合作者,军幼注重与家长合作,通过交流、表现与分享,共同实施快乐教育活动。

1.家长参与快乐教育环境创设。我们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所环境和游戏区域环境创设,与孩子们共同收集、整理各种艺术素材等。如幼儿园艺术长廊与种植园的壁画墙饰,选择了家长提供的十二生肖民间故事作题材,使整个壁画成为一本放大的图画书,让幼儿在具体的艺术形象前领略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与家长一起布置舞蹈室,放置各种乐器、歌舞用的扇子、纱巾、头花、自制的各族服装,以及展示各族歌舞的影碟、相片和图片等;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引导家长收集孩子的出生照片、手印、足印、成长照片等用于环境布置,拍摄孩子的成长录像供大家欣赏等。许多家长对艺术活动非常感兴趣,带来的各种艺术品和材料令人惊喜,也让幼儿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探索艺术的奥妙,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加强了亲子交流,显示出家园共育的良好效果。

2.家长参与快乐教育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快乐教育活动,就是想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园的真实情况,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我们充分利用元旦、“六一”儿童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同台演出;每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展“歌娃娃”“多姿多彩的壮族”等主题活动,邀请家长带孩子观看艺术节的筹备工作,收集各种有关民歌节的宣传海报、民歌节标志、吉祥物以及观看民歌节盛会,鼓励幼儿大胆地利用绘画、歌舞、语言等形式把自己对少数民族的理解和感受表现出来,让幼儿充分感受艺术的氛围,不断提高幼儿欣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在“月饼圆又香”的家园互动活动中,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月饼,在“爷爷教我打月饼”的欢快歌声中,他们一起擀面、和磨、设计月饼样式、送到饭堂蒸烤。最后拿着自己制作的月饼时,家长和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成功和喜悦。

(二)挖掘社区资源,增强快乐教育效果

社区资源包括幼儿园的周边设施(小区医院、银行、商店、邮局、超市、体育馆等)、工作人员、居民等,这些社区资源涵盖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在社区积极开展交流活动,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胆量,让幼儿真正接触社会。我们通过宣传讲座、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园区联谊活动,积极与社区开展交流活动,给社区居民传递正确的教育意识和方法,引发社区对学前教育的关注。例如,到敬老院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灾区小朋友开展募捐演出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邀请“海底世界”动物剧团来园演出,让孩子们了解海龟、大鲨鱼等海底动物的生活习性……通过一系列快乐教育活动,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周围世界的丰富多彩,掌握了各种社区生活规则,养成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社会公德的好习惯。同时,社区形成了浓郁的快乐氛围,幼儿园的教育成为社区文化的一大亮点,促进了整个社区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快乐教育的效果。

实践证明,重视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幼儿的学习和艺术才能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给幼儿的成长提供了更为真实的情境,赋予了幼儿教育新的内涵,不仅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更满足了不同艺术能力水平幼儿的求知需求,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在快乐教育活动中,交往能力不断增强,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良好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不断形成。

在快乐中成长篇4

在评价中快乐成长

重庆三峡师范学校附幼 罗海燕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孩子非常聪明,但是在教育活动中经常不遵守纪律,让老师很头疼;有的孩子很听话,是老师喜欢的乖娃娃,但在思考问题时却不是很活跃,甚至从不举手发言。对这些孩子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呢?这属于教育评价的问题。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评价作为衡量教师教育效果的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多幼教人士的重视,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专门增加了第四部分教育评价的内容。在幼儿园教学实际中,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正在加强,教师在教育评价过程中更为关注如何通过教育评价来促进幼儿的成长。但幼儿园教育评价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很多教师不是很清楚。因此,我们特地组织了“教育评价”的专题教研活动,希望我们和孩子一起,在评价中快乐成长!

一、学习理论,提出困惑

通过对《纲要》的学习,大家对幼儿园教育评价有了正确的认识,它是根据正确的教育观,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适宜的途径对幼儿园教育的各要素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使教育者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同时,开展教育评价也是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力手段。

为了让教师们对教育评价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在教研活动之前,我请每位教师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在教研

活动的“头脑风暴”环节与同伴交流分享,教师们感到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接下来我拿出为教师准备好的几个案例,都是日常幼儿园教育评价活动中的典型事例,请大家找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存在的问题。再请大家联系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幼儿的发展评价有些什么困惑。

教师们纷纷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提出了自己在教育活动中最大的困惑,都是他们在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急需解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 评价内容单一,过多偏重学科知识

在分领域的教学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往往更注重技能掌握的好坏,忽视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如在艺术领域中,教师对幼儿作品大多是用“××画得真好,跟老师的一模一样”、“××做得很像”。

(2) 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

教师经常这样评价孩子:“××和××画得很好”、“你们今天都很乖!”乖在哪里老师只字不提,评价敷衍而过,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评价,忽视幼儿的个性发展。

(3) 评价方法单一,多以口头评价为主

评价多集中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更多的是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幼儿的自评和相互评价很少。

(4) 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过程性评价

老师们在评价过程中往往十分注重结果性的评价,

如在艺术活动中批评某个孩子折的飞机没有别的小朋友折的好,而没有注意到这个孩子在折的过程是多么的认真。忽视了幼儿的进步和努力程度,

(5) 评价参与者评价标准不一致

《纲要》指出:教师、家长、幼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在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棒的,跟教师对幼儿的评价经常不一致。这一点很让一些年轻老师头疼。

(6) 评价范围不广,中间段孩子关注较少

很多老师反映,班上最能干的和最弱的孩子老师关注比较多,而中间段的孩子却很少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老师也不知道怎样来对这些孩子进行恰当的评价。

(7) 评价技巧不科学、不灵活

老师们还提出了一个困惑,面对个别调皮儿童做出的极端行为,该不该点名批评?快放学的时候,如果发现了评价的教育契机该不该继续进行下去?……这些反映出教师们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不够科学,不够灵活。

二、同伴互助,谈经验,提对策

针对老师们提出的这些困惑,我特意邀请了卢柳静老师作为本次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卢老师查阅了很多资料,作了深入的研究,为大家作“怎样进行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专题发言。老师们对幼儿发展评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思路也更加清晰了。我请大家运用卢柳静老师讲的幼儿园教育评价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针对教师们在教育评价活动中提出的困惑进行讨论,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想办法来解决。

李季湄、方钧君在《多元智力理论和幼儿园教育评价》中指出:“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但这一作用却未必一定会把教育推向理想的方向。评价是一把双刃剑,评价理念、评价目的以及评价的方法和技术等都影响着评价对教育的导向。”

教师们经过激烈的讨论,认为幼儿园教育评价过程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给评价一个恰当的定位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幼儿园教育工作,使其更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而不是给幼儿和教师排队。因此,幼儿园教育评价应更注重幼儿的形成性评价,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补偿,而不仅仅是在期末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

二、如何评价一次教育活动

这是教师们感到最为困惑的地方,我们集中讨论了如何评价一次教育活动。我们认为,评价一次教育活动,需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1、看活动是否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角色的转换,要从过去的主导、主角的地位向孩子学习的伙伴、朋友、知己的角色转换;教学评价过程要从过去的教师评价幼儿向幼儿自我评价、幼儿间相互评价转化。

2、看活动的“生成性”如何。新《纲要》非常重视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强调教师的课题选择权,鼓励教师生成课程。教师应做到:二个优先、二个关注、三个学会。

“二个优先”指:利于幼儿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发展的富有个性的

活动优先;幼儿当前喜欢的,即时反映的活动优先。“二个关注”指:关注幼儿的寻常时刻,关注幼儿发展的机会之窗。“三个学会”指:学会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学会尊重,学会支持。有没有设置一些“生成性”的问题,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这是评价一次活动选题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尺。

3、看活动的教学效果是否让孩子乐于接受。《纲要》非常重视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是否乐于学,易于接受教师的引导,是衡量课程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满激情,保持一颗“童心”,激发孩子的情感,使幼儿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保持健康心理,快乐成长!

4、看活动中是否关注不同层次的孩子。教师们纷纷认为,应该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为他们提供展示机会:对不善表达的孩子,用操作的形式展现他的方法;对不愿意单独表现的孩子,允许他在同伴的陪同下一起展示他的作品;而对于那些不敢在集体面前说话的孩子,应多组织一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评价活动;在孩子们体验到成功感之后,除了给予表扬肯定之外,还可以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建议,提出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这不但会给他们留下更多的思考、探索的空间,还能使他们更加自尊、自信,更富有创造性。

在快乐中成长篇5

一、“阳光少年”是生命发展的需求

立德乃做人之首位,“以德为先”是“立校之本”,但如今多数学校德育仍然停留在说教和灌输层面上,学校不断利用手中的教育权利控制学生,忽略甚至压抑了学生生命的成长需求。传统的学校评价以成绩定终身,“评优”对80%的学生来说遥不可及。空洞的说教、死板的管理、单一的评价,让德育成为了一纸空谈。怎样让德育真正落到实处,成为学生自主生长的德育呢?我们认为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应把过程性和多元性评价统一起来,建立一个阳光开放的学生评价体系,我校“阳光少年”德育评价体系及其活动课程应运而生。

二、“阳光少年”是尊重生命的体现

我们认为,“阳光少年”就是有阳光的外表、阳光的心态、阳光的内涵。达此目标必须有相应的评价指标来引导。我们结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年龄特点,设立了六个评价指标:仁爱少年(爱自己、爱别人、帮助别人)、诚信少年(诚实守信)、智慧少年(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专心,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且有见解,作业认真,各科成绩均优秀,善于创新)、健康少年(积极锻炼、身心健康)、自理少年(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思考和处事能力)、艺术少年(有一项以上艺术特长)。六项指标涉及德、智、体、美等内容,学生可以针对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申报一项或多项。

阳光少年评价渗透差异性、人文性、主体性、合作性等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多元评价促进多元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尊重了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能发展自身的优势,从而有效培养了孩子的发展兴趣和自信心,促进了学生多元思维和多种能力的培养。

学校设计了“阳光少年”评价手册,每月进行一次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及教师评价。让师生及家长通过评价活动,明了阳光少年的要求,从而帮助孩子达成目标。同时,让孩子对阳光少年有更明确的目标认识,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并努力达成目标。阳光少年评选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完全自主、全员参与,孩子起点可以不一样,终点也可以不一样,只要愿意就不断地在螺旋递增向上。

三、“阳光少年”是展示生命精彩的舞台

阳关少年评价体系的诞生,在孩子们心中激起了希望的涟漪。孩子们找到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争先恐后报名申请某个方面的阳光少年。“你报了什么少年?”成了孩子们谈论的热点话题。海选期间,学校学术交流厅门口排成了长队,孩子们庄严神圣的表情、赛前的自我展示练习,足以表达他们对参加海选的期盼和渴望;海选现场,孩子们有的激情演讲、有的展示才艺,一朵朵生命的鲜花在恣意开放。

报名表包括自我申报理由、班级推选理由和家长推荐理由,递交报名表后由评委组进行海选,通过相应比例遴选出优胜者参加复赛。复赛选拔由校园电视台现场转播,全校同学投票选出前50名。再由评委组评出前40名六个单项的阳光少年,如果一名孩子获得六项单项奖,将被命名为东小“阳光少年”称号。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校开展了三届“阳光少年”评选活动,收到“阳光少年”报名表8300多份。通过海选和评委组评选,从中推选出“阳光少年”单项奖获得者680名。孩子们以“阳光少年”的标准要求自己,并向这个目标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塑造自己良好的言行和思想品质。

四、“阳光少年”是活动的体验

我校将国学课程和川剧课程、快乐德育课程融合起来,形成“阳光少年”特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开放、民主、个性、多元的课程体验中积极参与、快乐成长。

针对学生有关素质和能力的缺失,我们开设了生活技能课程、公民道德规范课程、个性化成长课程等,成立了“健康小卫士、校园督查员、国旗班、礼仪队、小播音、小编导、小小银行家”等德育社团,给予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选择活动小组的权利,让孩子们在这个动态活动课程中充分体验和提升。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阳光少年”主题评选活动,市运会的启动仪式,倡议学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人,树“阳光少年”之文明形象;面对“5·12地震,西南旱灾、青海玉树地震”,积极行动,扬“阳光少年”之爱心一片;开展“学会感恩,尊重生命”三八节、清明节、教师节系列活动,表“阳光少年”之赤诚仁孝情;国庆节、奥运会手抄报制作活动,抒“阳光少年”之民族心;“科技制作”、专利申请活动,展“阳光少年”之创造智慧;“班级是我家,我们都爱她”建家、净家、美家、爱家系列活动,强“阳光少年”之集体凝聚力。

“阳光少年”校本课程的运行,将等待、尊重、信任、爱心、宽容、创新、规则等现代公民意识潜移默化浸润孩子心灵,使德育不再只是靠说教,成功地促进生命的多元、自主、个性发展。

五、“阳光班级”是“阳光少年”成长的摇篮

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阵地,对于学生成长具有决定性影响。班级文化的内涵、品质、活力,决定着学生成长的生命力。促进学生在班级学习生活中健康茁壮地成长,我们在进行“阳光少年”评选的同时,展开“阳光班级”评选活动。

阳光班级即有阳光般温暖的班级,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友爱;通过活动的开展,能感受在校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班级目标的达成,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客观公正地评出“阳光班级”,我们采用了学校、年级、班级三者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各班自主报名,学校初选出10个班级进入决赛。决赛中各班向评委组自主展现班级特色及风采。由学校德育处、教导处、年级班主任、学科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委组进行评价,优秀者即可评为“阳光班级”。

在“阳光班级”评选活动中,每个班级都展现了活力与凝聚力,校园处处洋溢着团队的力量。

在快乐中成长篇6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惑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的一大难题。在同一个班级,同一个教师,同样的教学方法,同样的训练内容,可学生作文水平却表现出令人吃惊的差异:有的学生词语丰富,说话出口成章,用词贴切,表现出很好的语文素质;有的却笨嘴笨舌,搜肠刮肚,半天说不清一句话,词语的积累十分贫乏;有的学生说话、写文章语言生动、具体,善于打动听众、读者;有的却语言生硬、单调,使听众、读者感觉味同嚼蜡。几年来,我积极尝试作文教学改革,但由于缺乏系统、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甚至还停留在“指导――批改――讲评”的传统模式上。为继续配合学校“快乐阅读,舒畅习作”的活动课题,针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及我们班的习作现状,我开始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引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作文” 。

“小组合作式作文”旨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发挥学生的整体功能,互相交流思维,取长补短,互助学习,缩短学生间存在的差距,达到共同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互助合作 自由表达 激发兴趣 合作作文

从三年级上作文课开始,我就构思小组合作式作文的初步方案,下学期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式”作文区别于简单的“小组式”作文,它要求充分发挥合作小组的优势,在作文教学中选择最佳的合作模式,让小组成员充分地互动起来,而不是很简单地让组员共同完成写作任务。为了使合作小组达到最佳状态,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首先初步形成三种合作小组分组模式,为异质分组、同质分组、动态变换分组。根据学生地域的不同,智力、能力的差异而采用不同的分组形式。但是,小组成员应相对固定,有利于合作学习切实的开展。其次,构建小组合作作文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向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倡导的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作文”是从“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衍生出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做到优势互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它遵循学生学习习作的心理规律、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合作作文”这种学习方式,互相交流自己掌握的写作信息,在争论和比较中达到习作材料选择“最优化”的目的。在合作的过程中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构建互助合作的写作空间

首先初步形成三种合作,小组分组模式为异质分组、同质分组、动态变换分组。经过相关理论借鉴和具体的实践,认为“异质分组”较为有效。所谓“异质小组”,就是将班级中作文水平居前茅的一名学生和水平比较差的一名学生以及作文水平中游的两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

二、放飞自由表达的写作个性

对于写作的题材、内容、语言形式等都不作过多的限制,倡导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我的做法是参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师生合作,在班级中梳理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分出轻重缓急,然后确定习作能力主题,作为在一定时期内小组合作式作文要围绕的一个重点,切实贯彻在小组合作式作文活动中。

例如,小学生的选材经常偏离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先在班级中用一节课作重点指导讲解,然后在小组作文中讲明这是写作、评改和老师评价的一个重点。就这样,班级的作文小组围绕着一个个主题反复地实践反思着:从作文的书写情况、词句的通顺情况一直到选材、给作文取个亮丽的题目、写好开头和结尾、选择合适的习作角度、写好对话……如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三、激发合作竞争的积极性

什么样的评价才能切实提高孩子们习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小组合作式作文中对于小组的评价,关系到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的做法有名次评比法和标准评比法两种。

名次评比法就是在班级的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每周排名,鼓励相互竞争,互相促进。全班8个小组,每周评比前四名,增设一个进步奖(从后四名中进步幅度最大的小组中产生)。这种做法在一段时间里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也会产生过度竞争的负效应。于是我就在此基础上结合运用标准评比法,即根据各个小组平时的标准水平,设定三个层次:良好组、优秀组和超级组,这个标准可以根据班级各个小组的实际水平随机浮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恰当地激l孩子们作文兴趣,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在快乐中成长篇7

一、自治班级

真正优秀的班级是学生自治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实现班级自治的前提是让每个学生都明确班级目标,笔者所在的班级先制定了总目标:“成为优秀的集体”,然后又将“优秀的集体”这一目标细化为五方面,即团结一心的集体、充满爱心的集体、积极向上的集体、纪律严明的集体、成绩优异的集体。班级建设和班级活动都围绕这些子目标进行。

笔者总体上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负面惩罚为辅”“公平公正,人人遵守”及“对事不对人,改正是关键”的原则,定期实施评价,采用自我评价、班委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证班规班纪落到实处,使学生养成遵规守纪、文明礼貌、尊师爱友等良好习惯。制定班规只是途径和手段,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将各种规章制度真正内化,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1.精心培育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要实现班级自治,班主任就要逐步“放权”,把班级的管理权让渡给班干部,让学生自己管自己。自治的班级必须有一支作风正派,组织力、号召力强,影响力大的班干部队伍。第一,采用民主选举的方法组建班干部团队,挑选自身素质较高、综合能力较强、在学生中比较有威信、学生认可度较高的学生担任班委。第二,对新任班委进行培训,特别是对那些缺乏管理经验,处理班级事务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新班委,通过开经验交流会、读书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一定的管理方法。

2.让“真正优秀”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的“管”只是起到督促的作用,实现班级自治,关键在于学生的“自治”,让学生自己在心中树立起“真正优秀”的理念。为此,笔者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积极、正确地引导,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真正的优秀”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对“人人优秀,班级才能优秀”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和向往感;二是及时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优秀”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使他们以后愿意并喜欢这样做。

3.让班歌唱响在学生心田

好的音乐可以陶冶性情、振奋情绪。在笔者的班级中,班歌深入了学生的内心,发挥了“春风化雨”般的熏陶作用。开学初,笔者常在课余时间给学生播放《相信我们会创造奇迹》这首歌,学生们非常喜欢,于是大家协商一致将这首歌定为班歌。为唱好班歌,学生们还定了一套“规矩”,关于何时唱、怎么唱,都有明确要求。每天上课前,学生都会自动地把书本合上,全体起立,目视前方,高声唱起《相信我们会创造奇迹》。每次唱班歌,笔者也积极参与,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唱班歌只是形式和途径,关键是让学生从中学到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和生活态度,让他们知道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就应该像班歌中唱到的那样,“相信只要我们在努力,未来就无比绚丽”,从而塑造乐观向上的班级文化。

如今,《相信我们会创造奇迹》已经逐渐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每当学生们取得进步,遇到困难或开心事,被身边小事触动时,大家都会高声唱起《相信我们会创造奇迹》。学生们唱着班歌,体会到的是乐观向上,学到的是永不放弃,这正是唱班歌的意义所在。

二、爱心班级

班级理念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彰显了一个集体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意向,体现了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和状态。现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出生并成长在21世纪,他们思维灵活、敏捷,性格张扬开放,思想创新,并易于接受新事物,这是他们突出的优点。但他们自我意识强烈,甚至自私、自以为是,习惯“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好而不懂、不会、不愿意为他人“付出”。“爱人者人恒爱之”,充满爱心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品质,充满爱心的班级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家庭般的温馨和温暖,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更是班级长远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也就是让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道德情操更加高尚,在“成人”的基础上“成才”。为此,笔者将班级理念确定为“让别人因我存在而感到幸福”。

1.以班级理念促转变,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田

开学初,笔者就提出了“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班级理念,这个理念旨在引导同学热心、耐心地为同学、班级服务,学会关心人、爱护人,从而将这种爱人之心逐渐推广,以一颗仁者之心对待更多的人。思想影响行动,只有当学生实现思想上的转变,明白“爱”的意义和价值而不再生活在“自我”的小世界之中,他们才能真正地从行动上改变,才会真正地去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这样的行动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自愿的,这样的“爱”才能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才能由“外在强制”转变为“自动自发”。

笔者主要从认知、情感及行为三方面入手。首先,从认知角度出发对这个理念进行诠释,让学生知道“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不仅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价值观,更是一种平凡、朴实的实践行为。这并非遥不可及,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为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这是每个人都力所能及的。笔者采取各种形式(如播放影片、开展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一点点地将这种理念播撒到学生的心田。这样,学生端正了认识和态度,初步接纳、认可了班级理念。

其次,笔者从情感上加以陶冶,引用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让学生明白,自己能够并且可以“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自己在付出的同时也会得到一份真情和感动。班级理念得到学生认同后,他们非常愿意为他人服务。

最后,笔者还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反馈,甚至会创造一些让学生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的机会,笔者鼓励学生主动、勇敢地行动,并适时予以评价,或公开表扬和宣传,或予以奖励和肯定,让学生的这种行为得到“积极强化”并继续保持。

2.以活动促行动,让学生学会爱、实践爱

爱心班级这个目标不能只落在思想上,关键是要实现学生行为上的变化。为此,班级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用活动促进学生的行动,从而打造爱心班级,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活动是“为同学过生日”。具体做法是:先将每个学生的生日日期统计起来,到学生过生日那天,所有同学一起为他唱生日快乐歌,并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同时笔者也会为他精心准备一份小礼物,并集体拍照留念。这个活动虽然很简单,时间很短,更没有精彩纷呈的生日派对,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那样的快乐。他们不仅收到了同窗好友的祝福,更收获了深深友谊和浓浓师生情,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班级凝聚力也得以提升,学生享受到了爱,学会了爱,整个班级爱意浓浓,如家庭般温暖。

三、快乐班级

快乐和奋斗并不矛盾,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学生只有在快乐中才能更好地奋斗,也只有奋斗了才能获得最大的快乐。繁重的学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学校、教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在反复强调“奋斗”的意义和重要性。这本无可厚非,可绝不能因此而让学生失去快乐,失去青春的活力和朝气,像“苦行僧”一样痛苦地“熬日子”。如果那样,学生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奋斗也失去了其固有的价值。简言之,学生在高中时期既要好好学习,为自己未来的美好人生而奋斗,也要体会到高中时代的快乐,这样的青春才是无悔的青春。为实现“快乐班级”的目标,笔者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身体拼字母,我们最有才”“快乐图片展,我们爱校园”“难忘教师节,我们懂感恩”“坚强军训,这边风景独好”“疯狂英语,我们最有活力”。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大工程,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通过一段时间的辛苦努力,笔者的班级已取得显著成效:班风、学风更加积极向上,好似一艘即将迎风起航的快艇;班级凝聚力明显增强,学生间、师生间互敬互爱,俨然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学生成绩也稳步提高,自信、快乐的笑容在他们脸上悄然绽放。

在快乐中成长篇8

[关键词] 农村孩子 音乐教学 音乐教师

在农村小学里,一提到上音乐课,很多人就会片面地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因为音乐不是主科,所以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科目。因此,有的学生就会不上音乐课而躲在教室做语数作业,还有的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是对音乐课却没多少兴趣。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该如何提高农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呢?

一、让学生亲近你、信任你、崇拜你

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要让学生亲近你,你就要把微笑引入课堂,以爱来善待学生,清除学生的惧怕感,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师生关系融洽,这样就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课,全身心投入课堂,情绪高昂、语言精炼,还要亲切自然、感情真挚而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使音乐课更具魅力。教师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纯熟的技能技巧,比如,演唱、舞蹈及舞蹈编排、乐器演奏等。在教学中,善于表现自己的专长,展现知识技能,让学生被你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所折服,从心里崇拜、佩服老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你还要在适时适当的时候表扬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其真正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二、教学形式要丰富多样,创设教学环境诱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往往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无需动脑,课堂气氛讲究一个“静”字;而如今,音乐教育讲究要有新的课改理念、采取好的教学方法,采用一些学生乐意接受、愿意参与、敢于表现的艺术形式;讲究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求异,让学生自主的创编,大胆的表现,课堂讲求一个“动”字。因此,教师就要创设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的教学环境,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情感出发,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创造的兴趣。

1.有趣的音乐游戏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可将音乐知识融入游戏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每个人都不会拒绝游戏,学生更是不例外。将以讲述、静听、观看为主的教学内容改换成以一串游戏节目,以学生的自我表演等为主。必要时改变学生座位,将“插秧型”改成“半圆型”或“马鞍型”,撤去讲台或将讲台置于一角。教师由“主角”改换成“导演”,上课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上台表演,从游戏中获取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美。如随音乐模仿、旋律接龙、节奏接龙等游戏。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开启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发了学生创新的动力。

2.每节课的开始是很重要的,开头开的好,学生就有了兴趣,因此教师要注重新课导入,从而抓住学生的心灵。

一个巧妙、艺术、新奇的导入往往能吸引住学生,激发他们去自主、积极地感受音乐、参与活动。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把设计好的语言用抒情的朗诵、优美的语言、传神的手势、会说话的眼睛传给学生,取得感知以形,晓之以理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唱《儿童圆舞曲》之前,先播放了一段交谊舞,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在学习《小乌鸦爱妈妈》时,我给同学们引入了一个小乌鸦的故事;在欣赏《奥林匹克号角》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奥运赛场上的精彩镜头并欣赏激情的奥运歌曲。这种形式各异的导入就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置身于情境之中。

3.从学生喜欢的方面着手,逐步引导学生由浅至深的学习。低年级学生通常是活泼好动的,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为学生提供“动起来”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获得知识、掌握新技能。在教学课堂上我经常为学生创造机会,一有要学生表现的地方,就让学生上台表演;在期末顺利完成歌曲教学任务后,我设计开展了“课堂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高潮。有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教学会张弛有度,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对于高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十分注意收集各种多样化的相关资料,充分利用现代丰富的媒体资源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敲铜打铁演奏会》使学生从另类的打击乐演奏中感受到了节奏的美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而且以生活为基调的音乐更能让他们感悟生活中的美,拉近与音乐的距离,从而充满激情的去学习音乐和创造音乐。再如,动画版的《胡桃夹子》,让学生来观看优美画面的同时,淡化了世界舞剧的深奥,在不知不觉中使他们对原本不喜欢的古典交响乐也逐步产生了兴趣,从而避免了以往纯欣赏正统音乐学生不感兴趣的情况。还有就是把一些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课堂乐器及舞蹈带入高年级音乐课堂,生动活泼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也是学生很喜欢的音乐学习方式。

三、开展好课外音乐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中快乐成长

随着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农村学校也都有了配套的媒体设备,如广播、多媒体等。因此,在校园里可以建立一个有质量、有个性的“校园音乐电台”,利用课余、午后时间,为学生送上“音乐点心”。在一些特别的节日时,播放一些有关的歌曲。例如,在教师节的时候,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感恩的心》等与教师有关的优秀歌曲,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到师生关系的微妙,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增强对教师的热爱之情;在国庆节时,播放《祝福祖国》、《爱我中华》,让学生在激昂高亢的音乐声中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祖国蒸蒸日上的发展形势,坚定努力学习的信心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校园内布置一个精美的“校园音乐家”栏目,贴上一些音乐成绩突出或在音乐上有一技之长的学生的照片,从而鼓励和带动其他学生学习音乐。在这样充满音乐的校园环境下,学生自然地接受了音乐的熏陶,享受着音乐带来的乐趣,在快乐中培养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定期开展“班班有歌声”歌咏比赛、音乐报创编比赛、全校性的课堂乐器展示和校园集体舞展示等活动。在各种音乐艺术竞赛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表演欲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主动参与音乐的学习,在自己想要学的轻松氛围中培养出对音乐的兴趣,从而发现并培养出音乐骨干学生,针对他们的特长爱好成立不同的音乐兴趣小组,如古筝队、声乐队、舞蹈队、合唱队等。

上一篇:惊鸿艳影范文 下一篇:收费员岗位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