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头无尾范文

时间:2023-10-28 20:41:00

无头无尾篇1

蛇头骄傲地说:“我的能耐大,我应该是‘老大’”。

蛇尾也不甘示弱,说:“我的能耐也不小,我也应该是‘老大’”。

蛇头和蛇尾都想当“老大”,可是“老大”只有一个,于是,他们知道比一比自己的能耐了。

蛇头登大了眼珠,神气地说:“我的头上有耳朵能听;有眼睛能看;有嘴巴能吃;再说了,爬行的时候我总在你前面,你怎么能和我比呢?”蛇尾听了,气狠狠地说:“我的能耐决不比你小,我的尾巴长长的,摆动起来能加快爬行的步伐,若不是敌人追上来,我还能首先去抵挡,如果没有我在后面抵挡,说不定你蛇头早就被人吃了!”蛇头越争越来劲儿了,于是仰起头,对着蛇尾说:“你在强词夺理,我~~~我就一口气把你吃下去!”蛇尾听了,气得咬牙切齿,它竖起尾巴说:“你想吃掉我,没门,没等你张口,我就先把你抽死了,看你怎么去咬!”蛇头最后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蛇无头也不能爬呀!”蛇尾听了,冷笑说:“没有我的支持,我看你怎么爬?”说着,蛇尾就伸展开来,把自己缠绕在树上,紧紧绕了三圈。蛇头看到它把自己缠在树上,就拼命地往前爬往前挣,可是它无论怎么爬也爬不动,无论怎么挣也挣不动。就这样,蛇头和蛇尾知道僵持在树上了。

一连几天过去了,蛇头吃不到食物,被饿筋疲力尽了,再想爬也没有力气了。这时候,它才有气无力地对蛇尾说:“你快点放开我吧,我拜你为‘老大’还不行吗?”蛇尾把自己放开后,蛇头对它说:“你既然是‘老大’了,理所应当就爬在前面!”蛇尾听了蛇头的话,于是就把自己倒转在前面,拼命地向前爬了起来。没有想到,还没爬出几米远,就掉到一个火坑里,于是整条蛇被活活烧死了。

无头无尾篇2

【关键词】阑尾炎 超声检查

急性阑尾炎作为一种临床常见急腹症,在术前诊断过程中超声波检查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近年来,我们采用普通凸阵探头与高频腔内探头联合应用,对196例急性阑尾炎进行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对此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急性阑尾炎患者19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男102例,女94例,年龄7-69岁,平均36岁。使用仪器为小狮王黑白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2.6-5.5NHZ和高频腔内探头频率5.5-7.5MHZ。患者卧位,对右下腹麦氏点及其周围做广泛的扫查,重点对明显的压痛点处进行详尽的观察。根据不同情况随时更换频率不同的探头。发现肿大阑尾时对其长度、直径、阑尾壁厚度逐一进行测量。详细检查阑尾内有无粪石的存在及大网膜移位征象。同时观察阑尾炎周围有无积液并做相应测量。

2 结果

本组19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阑尾直径0.6-1.3cm,管壁厚度0.3-0.7cm.其中普通凸阵探头检出阑尾炎150例,占76.53%(150/196),漏诊46例;检出阑尾粪石125例,检出率为63.77%(125/196)漏诊71例;大网膜移位检出率为53.06%(104/196),未检出92例。高频腔内探头检出阑尾炎181例,占92.34%(181/196),漏诊15例;检出阑尾粪石171例,检出率87.24%(171/196),漏诊25例;检出大网膜移位156例,检出率为79.59%(156/196),未检出40例。两者结合应用阑尾炎检出率97.44%(191/196),阑尾炎粪石检出率为95.4%(187/196),大网膜移位检出率为91.81%(178/196)。高频腔内探头对阑尾具体长度、宽度、边缘及阑尾壁结构的显示方面,均明显优于普通凸阵探头。

3 讨论

正常阑尾超声检查多难显示[1]。而阑尾炎,其直径>6mm[2],阑尾壁增存>2mm时超声易于显示,并将作为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标准。无论阑尾管壁边缘如何,在一定的范围内,横向滑动扫查,其横断面呈现小的“靶环征”则是诊断阑尾炎的声像图依据。但由于阑尾炎病变程度各不相同,或者阑尾对于表浅细小,或部分患者过于肥胖或伴有肠管胀气等,尽管利用加压及改变等方法,单纯用一种频率的探头检查有的难以奏效。因此,根据需要及时更换适当频率的探头,对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是十分必要的。

从本材料可以看出,高频腔内探头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是92.34%,明显高于普通探头的76.53%。后者对位置浅表或炎症较轻且阑尾细小的病例不易观察而容易造成漏诊,而前者对此有明显的优势,并容易发现阑尾内的粪石。其次,高频腔内探头除对急性阑尾炎显示率较高外,并可将急性阑尾炎各个病程较好的区别开来。但对于肥胖或阑尾位置较深的病例,因阑尾位置相对深在,高频腔内探头则又显得明显不足,不但难以分辨阑尾炎的病程,甚至于不能将其检出。普通探头因扫查厚度较深,对位置深在或位于盲肠后方的阑尾则较高频率腔内探头相对易于检出,因而可以弥补高频腔内探头的这一不足。两者相互配合则可达到优势互补提高诊断率的作用。从本资料研究结果可知,普通凸阵探头与高频腔内探头联合应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达到97.44%。

此外,由于阑尾炎的炎性刺激作用,部分病例出现大网膜移位的病理现象,声像图表现为肿大的阑尾周围或前方出现不规则的“雾状”强回声结构。而这一征象的出现又能间接反应出阑尾炎的存在。本材料中高频腔内较容易查出大网膜移位征象,显示率为79.59%,而明显高于普通探头的53.06%。两者结合对大网膜移位的检出率也有较明显的提高,其诊断符合率达到90.81%。

就阑尾炎粪石而言,它是阑尾发生炎症的较为常见原因之一。对有炎症的阑尾腔内存有结石者,保守治疗后因其存有极易复发之嫌,因此及时手术显得十分必要。因阑尾炎较轻,同时阑尾腔内没有明显粪石者,如果患者年龄较大,体质较弱或者患者惧怕手术时,可考虑保守治疗。对阑尾粪石的扫查,普通控头与高频腔内探头联合应用其检出率也明显地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超声波检查作为阑尾炎的一种常规检查手段,多种频率探头的联合应用,无疑会大大提高其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对临床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三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972

[2]Jeffrey RB,Laing FC,Townsend RR.Acure appendicitis;-phic criteria based on 250 cases,Radiology,1988;167;327

无头无尾篇3

又名蛤蚧干,仙蟾,大壁虎,蚧蛇,为脊索动物门,爬行动物纲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始载于《开宝本草》。马志谓:“生岭南山谷,及城墙或大树问。形如大守宫,身长四五寸,尾与身等。最惜及尾,见人取之,多自啮断其尾而去。药力在尾,尾不全者,不效”。李时珍谓:“蛤蚧因声而名”。本品能补肺肾,止咳嗽,具有滋补强壮作用。商品常2只合成一对出售,称“蛤蚧对”。为广西特产药材,通常在5~9月捕捉,剖开腹部,除去内脏,用布拭去腹腔血液,但不可用水洗。再用竹片一条从下腭撑至尾部,使身体扁平,四肢顺直,以纱纸缠绕,用微火焙干,2只合成一对,扎好,应注意保存其尾。

本品呈扁平状,全体被银灰色鳞片。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1/3,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稍扁,略呈三角形,两眼凹陷成窟窿,无眼险。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一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口内角质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大牙。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有散在黄白色或灰绿色班点。腹侧呈灰白色,鳞稍大;脊椎骨及两侧肋骨微显隆起。四肢均具有五趾,趾间有蹼,趾底面有皱摺状突起的吸盘,除第一趾外,其余四趾均有利爪。尾艮,上粗下渐细,扁圆形,呈现骨节。可见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节。质坚韧,气腥,味微咸。

2 以个体大,肥壮,尾全,不破碎者为上品。

蛤蚧的炮制,除去竹片,截去头足及鳞(无尾者拣去不用),切成小方块。酒蛤蚧:取蛤蚧块用黄酒浸渍后微火焙。焙干后,剪取尾部供用者,称为“蛤蚧尾”。(每蛤蚧10对,用黄酒250g)。

3 伪品蛤蚧

3.1 土蛤蚧:又名疣螈,为蝾螈科动物贵州疣螈除去内脏或未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产于云南的称红瘰疣螈,产于贵州的称贵州疣螈。本品呈条形,除去内脏者无竹片支撑。全长14~19cm,尾较躯干短。头近圆形,较大而扁,头顶部有呈倒“v”字形的凸棱,中间下陷或有一瘰疣隆起,均为棕黄色或土黄色,头背及腹部其它部位均为黑褐色,并可见密生疣粒。四肢短而弯曲,前足具四趾,后足具五趾。趾上均无爪,尾侧扁而常弯曲,呈棕黄色。气腥,味微咸。

3.2 无蹼壁虎:为爬行纲晰蜴目壁虎科动物无蹼壁虎的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本品呈扁平状,长12~14.5cm,宽4.5~5.5cm,背面灰黑色,内面灰白色。头颈部椭圆形扁平,吻鳞切至鼻孔,两眼凹陷成窟窿,口裂至近眼后角,掰开口唇,上下颌有细齿,舌前端有一浅裂缝。躯干的腹面已剖开并展平,背面覆盖有细小的粒鳞,有疣鳞散在其问,正中有稍凸起的柱脊,两侧质较薄,略呈透明,颜色较中间为浅。内面有椎节20余个,两侧肋骨细似白线,近柱处常被折断,胸部两端的肋骨线较长,相接成形成胸廓,其下的肋骨分开;前肢较后肢稍短,均有5个指趾,指趾端膨大,有单行皱裂瓣,先端有爪,常有黑自相间的斑纹,易折断。

3.3 壁虎:又称天龙,守宫。为壁虎科动物壁虎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福建。本品呈扁片状,全体褐灰色,体内多无竹片支撑,常将脊骨及肋骨连同肋膜剔离出体缘外。躯干部宽4~6.5cm,略呈正方形,可见16~18对肋骨。尾长5~5.6cm,头稍扁,呈长椭圆形,吻端钝圆,两眼凹陷成窟窿,两颌内密生细齿。剔出肋骨者背面呈薄膜质,韧性,半透明状,背部有褐灰相杂的斑纹。其间散有较大的黑褐色或灰白色的疣鳞。腹鳞较大,圆形,覆瓦状排列。四足均具五趾,有爪,具瓣状吸盘。尾细,可见深浅两色的环节。气腥,味微咸。

3.4 红点蛤蚧:为鬣晰科动物蜡皮晰的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主产于广东,广西等省区。本品从头沿腹部剖开,呈扁平状,全长约40cm,尾长约为头身长两倍。嘴和头顶部的鳞片小,呈颗粒状,微具棱,胸腹部鳞片大,光滑无棱。上下颚除密生细齿外,各有一对大牙。体色和斑纹变异较大,背部一般呈灰棕色或棕黑色,布满灰红色或桔红色的圆斑,有的体侧由桔红色与棕黄色斑点相缀成条状斑纹;腹部呈黄白色,无斑纹。四肢各有五趾,趾底面无吸盘。气腥昧微咸。

无头无尾篇4

关键词:彩超检查;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临床

【中图分类号】R57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502-02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如不及时救治,会产生严重后果,可能致患者死亡。随着彩超在临床应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对阑尾炎检查,可以通过彩超直接显示,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直观的影像依据。我院于2010年3月到2012年7月以来对收治的可疑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彩超诊断,取得较为明显效果[1]。笔者现随机调取病例资料完整的36份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3月到2012年7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6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观察证实,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以青壮年男性居多;年龄24~65岁,平均36.7岁;病程1h~10d,平均12h;手术治疗20例,保守治疗1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6例,发热11例,白细胞计数增高者9例。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2例,化脓性阑尾炎10例,坏疽性阑尾炎8例,阑尾周围脓肿6例。

1.2 诊断方法:上述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7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和7.5MHz。嘱患者取仰卧位,先用3.5MHz探头对右下腹麦氏点及其周围组织器官实施广泛的加压探查,检查部位主要包括肝、胆、双肾、输尿管以及右下腹部的阑尾区,女性患者可追加子宫附件检查,尽量排开阑尾周围的肠管,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嘱患者饮水1000mL或右侧卧位进行探查。探头逐渐下移至盲肠末端,于麦氏点缓慢加压推开周围组织,在腹壁与腹膜后的腰大肌及髂内动脉、静脉间寻找异常回声灶,尽量顺阑尾走向显示全貌,确定阑尾部位,当阑尾部位确定后冻结图像,换7.5MHz的探头观察阑尾的大小,阑尾壁有无增厚、穿孔,阑尾周围有无积液,腔内回声情况、有无粪石,大网膜有无增厚、包裹等。详细记录各种图像特征,避免漏诊的发生,并结合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2 结果

经过分析,3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3.3%,其中症状较轻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达83.3%,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达90.0%,坏疽性阑尾炎以及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符合率达100%。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3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理诊断及超声诊断比较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各种急腹症中临床救治最多的[2]。其常见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但是由于其病情变化多端,患者可能还有其他的临床表现,比如,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等。检查显示,大多数患者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会增高。该病最重要的体征为患者右下腹阑尾区压痛,也称麦氏点压痛[3]。

彩超就是高清晰度B超加上彩色多普勒。超声频移诊断法,即D超,此法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当声源与接收体(即探头和反射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时,回声的频率有所改变,此种频率的变化称之为频移,D超包括脉冲多普勒、连续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医疗领域内B超的发展方向就是彩超[4]。用高频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易发现阑尾,特别是较小的阑尾,能显示出增厚不明显的黏膜下层,为强回声光带,横断面呈靶环样,低频探头往往对此类阑尾炎显示不清,当阑尾较短时,常规探头难以观察与周围肠管一起形成近似小阑尾周围脓肿,此时应用高频探头检查,可清晰分辨出增粗阑尾与周围肠管,注意腹壁平滑度,在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可见阑尾及周围包绕的高回声组织向腹壁轻度凸起,而周围肠管不向腹壁凸起,可较清晰显示阑尾壁及腔内较小的暗区,易发现周围渗出液,如有粪石在阑尾腔内可见强回声光团,后伴有声影,有的可见阑尾穿孔时黏膜、黏膜下层及浆膜层连续中断;有利于观察阑尾周围脓肿内部的脓腔;同时应用高频探头时,可与肠系膜淋巴结炎鉴别,而低频探头不易鉴别[5]。

急性阑尾炎的间接表现是指右下腹未见异常团块,而表现为:①盆腹腔积液:因炎性渗出物较多,阑尾内细菌大量繁殖,周围肠管粘连,阑尾壁的血管栓塞,致使阑尾组织坏死,大网膜移至右下腹,阑尾结构更加模糊不清,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声像图被掩盖,在右下腹或盆腔内见散在分布不规则液性暗区;②部分肠管扩张:右下腹仅见肠腔局部轻度扩张,此现象为炎症刺激导致麻痹性肠管扩张所致,一般为急性阑尾炎的伴随声像图,正常充液肠管用探头加压很容易出现压缩,压力减弱后又很容易的恢复,腔内见液性暗区及漂浮的强光点,与正常充液的肠管相比,但有时急性阑尾炎时,因被粘连扩张的肠管遮挡,还有部分阑尾位置发生了变异,因此,导致肿大的阑尾不能清晰显示;③多层气体反射:此类细菌毒性强,病情急、重,病程时间短,不能显示其它声像图,多在6~8h内,阑尾发生迅速坏死,穿孔,因肠麻痹、胀气,右下腹超声所见为气体强回声反射,并伴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不仅为临床诊断提供诊断依据,而且还可用于为右下腹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如右下侧输尿管结石、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黄体破裂出血及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同时估计急性阑尾炎的严重程度提示手术指征,如阑尾周围脓肿或阑尾穿孔伴腹膜炎可提示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时可行保守治疗[6]。目前急性阑尾炎无其他特异的辅助检查方法,彩超以实时、动态、方便、快捷、无痛苦等优点,为临床提供有利的客观诊断依据,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这类患者在超声诊断上,排除其他疾病的同时,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有效提高临床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率,显著降低误诊、漏诊的发生率。

总之,急性阑尾炎的彩超诊断,在为临床提供直观诊断的同时,还可以用于其他有右下腹疾病症状的诊断鉴别。同时,由于彩超应于临床的技术不断成熟,误诊率比较低,在直观显示急性阑尾炎的严重程度的同时,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相应手术指征,以利临床判断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等,为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祖扬,冯裕. 超声诊断对急性阑尾炎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2010,10(3):96-97

[2] 李琰,刘彩霞.急性阑尾炎42例B超图像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2):147-148

[3] 李红梅.高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4):70-72

[4] 高宏彦. 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的意义[J]. 工企医刊,2010,23(2):66-67

[5] 吴秀珍.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1(10):255-256

无头无尾篇5

下面介绍几种看起来比较好的结尾方式。

一、点题式结尾

如《道是无情却有情》的结尾:“我要感谢我那‘无情’的妈妈。”《和|的末日》的结尾:“煊赫一时的权臣,落了个自绝于世的下场,这就是和|的位置与价值。”《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结尾:“所以,我们认为:把凤头、猪肚和豹尾作为人生的理想来追求是可以的,但切不可刻意为之。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二、总结式结尾

如《关于位置与价值问题的思考》的结尾:“因此,我们认为,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是价值的体现,但也不是绝对的。每一个普通劳动者如果能够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也能创造出巨大的人生价值来的。”《快餐文化》的结尾:“我们的生活中不能老是快餐,也要适时补充一些大餐,如吃几回肯德基一样,否则会导致营养不良的。同样,如果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充斥着快餐文化,而缺少精神大餐的话,那么,弘扬民族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也就只是一句空话了。”

三、警示式结尾

如《“先走后跑”之政治篇》的结尾:“知古可以鉴今。希望我们现在的统治者,在行政的时候,要先走后跑,千万不要重蹈‘先跑后走’的覆辙。”《安全教育之我见》的结尾:“安全教育,悠着点!”

四、号召式结尾

如《该忘记的与该铭记的》的结尾:“让我们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吧!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从“形象工程”说开去》的结尾:“奉劝那些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或正在搞‘形象工程’的人,赶快悬崖勒马。倒不如把那些搞‘形象工程’的钱,用来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替老百姓办点实实在在的事。”

五、期待式结尾

如《加强沟通,实现双赢》的结尾:“加强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无论是对大陆还是对台湾,都是十分有利的。什么时候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我们拭目以待。”《留给明天一个纯净的世界》的结尾:“将古人的理想,在明天变为现实,这是我们留给明天的最好礼物。”

六、无奈式结尾

如《“凤头、猪肚、豹尾”别解》的结尾:“看来,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的老眼光得变换一下。否则恐怕就要‘落伍’于这个社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了。”《“忙”与“闲”》的结尾:“读古代的《伊索寓言》,结果却扯出现实中的这些事情。恐怕再扯下去要惹出事端来。赶紧打住――不说了。”

七、拖尾式结尾

如《我们该留给明天什么?》的结尾:“‘得意个啥,活该受穷的命。’桂芬的心里还是解不开这个疙瘩。”《“纪念”杂说》的结尾:“所以我说,仅有纪念是不够的。”

八、讽刺式结尾

如《炎胄・黄小传》的结尾:“不久,炎胄黄教授荣升西方学术思想研究室主任和数学系主任。”《面子》的结尾:“‘妈的,这跟要饭差不了多少。’小强接过钱,却不知道把脸往哪儿搁。”

九、照应式结尾

如《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的结尾:“寓主观于客观,纳无限于有限。一花一木,一枝一叶,在他们心中宛然就是一个世界。这或许就是诗人感情丰富的所在吧?”而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有人说,诗人的感情是十分丰富的。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直面人生的挫折与痛苦》的结尾:“因此,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碰到挫折时,当你遭受感情的痛苦折磨时,请你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想方设法去缩小并化解它。这样,你的人生就永远是快乐幸福的。”而它的开头是这样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在人的一生中,注定要伴随诸如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等挫折,注定要经历被人指责、被人轻视、被人抛弃、被人怨恨、被人羞辱等痛苦。”

无头无尾篇6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超声诊断; 分析

作者单位:457000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

急性阑尾炎为阑尾的急性化脓性炎性反应,是临床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往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及超声技术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高频彩超的应用,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研究通过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回顾,旨在探计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1~65岁,平均30岁。临床表现中48例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转移性右下腹痛40例,伴恶心等消化道症状38例。2岁以下2例小患儿均以发热伴无明原因哭闹为主来就诊的,所有患者血象WBC均有不同程度增高。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730pro彩色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2.5~6. MHz,线阵探头频率6~12 MHz。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膀胱适度充盈,探头置于右中下腹,横向及纵向顺序扫查,于患者压痛最明显处着重扫查,寻找到肿大阑尾后,分别显示其长轴及短轴切面,观察并记录阑尾形态、大小,腔内有无积液及粪石回声,其周有无积液,阑尾周围有无脓肿形成。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本组52例患者,超声检出45例,诊断率86.5%。2例2岁以下患儿全部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女性患者误诊为右附件区炎性包块。4例为假阴性,其中1例左下腹异位阑尾炎。52例阑尾炎术后病理及超声检出情况见表1。

2.2 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阑尾腔内呈无回声,短轴呈“靶环征”,直径>7 mm,阑尾区压痛明显。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时,阑尾管壁不对称性增厚>3 mm,管腔内呈无回声暗区或充满散在高回声光点的弱回声区。急性穿孔型阑尾炎,肿大阑尾周围有不规则液性暗区包绕。阑尾周围脓肿,病变区为边界不规整的混合回声肿块,内呈不规则的无回声和弱回声,合并粪石时可显示强光团及声影。阑尾周围渗出或积脓时可见阑尾炎周围或右下腹出现不规则无回声区,阑尾周围大网膜包裹声像图显示为阑尾周围片状高回声区,阑尾周围粘连时,可见阑尾周围肠管回声,其间见低回声带,肠管位置较固定,常可见局部肠壁增厚。高频彩超可见患者阑尾周围肿大淋巴结回声。

3 讨论

正常阑尾位于右髂窝部,外形似蚯蚓状,阑尾正常长约50~100 mm,直径5~7 mm,腔内存有气体,超声检查不易显示。阑尾发炎时,充血、水肿、渗出,腔内液体滞留等改变是利于被超声检出的病理基础[1]。本组资料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5%,与国内同类报道相近[2]。女性偏多,与我院妇幼专科特点有关。超声对单纯性阑尾炎检出相对较低,可能与阑尾炎早期增粗不明显,腔内积液多有关。当阑尾化脓或出现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时,超声检出相对增高,尤其是合并粪石的阑尾炎,穿孔的阑尾炎超声诊断率可接近100%。

2例2岁以下患儿均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可能与患儿年龄小,不能主诉腹痛的位置以及检查不合做有关。阑尾炎时易合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本组患儿超声只扫查到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而忽视了阑尾情况导致误诊。由于小儿大网膜发育不全,穿孔率高且腹部体征不典型,病死率也高,因此要重视小儿阑尾炎的诊断。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阑尾炎,一定要加强随访,避免漏诊。

本组1例左下腹异位阑尾,出现假阴性,病理证实为化脓性阑尾炎,可能与异位阑尾的认识不足有关。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肠旋转异常,阑尾的位置可随盲肠位置的变异而异位,阑尾的盲端也有多个指向。因此在超声检查中,以升结肠为标志从右上腹向下扫查,至盲肠后行多切面多方位扫查,以寻找阑尾的所在。尤其注意左侧阑尾以及腹膜后阑尾的漏诊。术前超声定位对手术切口选择及术中探测有很大的帮助,可减少不必要的创伤。

为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阑尾炎的显示率。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先用低频凸阵探头在腹部扫查一下,重点探查右输尿管中下段有无结石梗阻,女性患者还要观察有无右侧附件炎、输卵管妊娠破裂、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征象;另外还要排除胃肠穿孔、肠梗阻等其他病变;局部用高频探头逐步加压扫查,可排除肠气干扰,同时,根据阑尾可能的位置变异扩大扫查范围,有利于提高显示率;寻找到疑似肿大阑尾声像后,要仔细观察,阑尾应与回盲部相连,且无蠕动征象,并观察有无化脓穿孔、周围脓肿、粪石、肠间隙积液、周围淋巴结肿大等征象;探查到肿大阑尾声像后,用探头局部加压后迅速放开,观察询问患者有无局部压痛及反跳痛,可辅助诊断。张万蕾,李建国报道:高频超声显示率91.2%,低频超声显示率51.5%[3]。通过对本组病例观察,高频超声对位置较表浅的急性阑尾炎显示效果较好,但对于位置较深的病例,低频超声优于高频超声检查。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还要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右侧黄体破裂等疾病进行鉴别。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具有方便快捷、可重复检查的优点,对临床诊断及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因此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乃森.腹部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236-240.

[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诊断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72.

无头无尾篇7

笔者在近十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共经历500余例阑尾手术,其中2例术后病理检查为阑尾类癌,及时的后续治疗后,随访至今,状态良好。笔者总结分析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男,54岁,因“右下腹疼痛10 h”入院,体格检查:T 37.4 ℃、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麦氏点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血常规:WBC 11.2×109/L,N 62%。尿常规:正常。超声:肝胆胰脾肾盆腔未见异常。诊断:急性阑尾炎。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稍微充血,头部约0.4 cm轻微硬肿,无化脓,无坏疽,亦无粪石嵌顿,周边肠管等未及异常,亦无黏连,诊断“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平稳返回病房,常规术后处理,标本送检,5天后病理报告:阑尾类癌,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本次顺利恢复出院,1个月后择期入院,查腹部CT及肿瘤指标均未有异常,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盲结肠、回肠正常”。按常规治疗恢复顺利,未作放化疗,随访至今约8年无异常。

例2,男,41岁,因“右下腹持续疼痛8 h伴恶心、呕吐2次”入院,体格检查:T 37.6 ℃、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麦氏点压痛,轻度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血常规:WBC 15.2×109/L,N 71.2%。尿常规:正常。超声:肝脾胆胰肾盆腔未见异常。诊断:急性阑尾炎,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稍微充血,距头部1 cm有肿胀,稍硬,阑尾无化脓,无坏疽,无粪石嵌顿,盲肠部亦充血水肿,肠腔通畅,周边无包块等,诊断“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常规术后处理,标本送检,4天后病理报告:“阑尾类癌”,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考虑回盲部有病变可能,故常规肿瘤指标及腹部CT检查后于术后第7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盲肠阑尾根部处发现类癌细胞,结、回肠切缘未见癌细胞残留,无淋巴结转移。常规术后处理,恢复顺利,出院随访至今约5年,无异常。

2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之首,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变化多端,诊断也不简单,因此应对每一例患者具体认真对待,才能准确诊断。而阑尾类癌是起源于阑尾的嗜银细胞,占胃肠道类癌的45%,占阑尾肿瘤的90%,其组织学恶性表现不明显,临床表现和急性阑尾炎相似,常在术后的病理检查中被确诊。肉眼所见为一种小的(1~2 cm)、坚硬的、边界清楚的黄褐色肿物,约3/4发生在阑尾远端,少数在阑尾根部。

无头无尾篇8

蛤蚧是名贵的中药材,始载于《开宝本草》。马志谓:“生岭南山谷,及城墙或大树间。形如大守宫,身长四五寸,尾与身等。最惜其尾,见人取之,多自啮断其尾而去。药力在尾,尾不全者不效。”李时珍谓:“蛤蚧因声而名。”蛤蚧具有较好补肺气,定喘嗽,助肾阳,益精血的功效,特别适用于肺虚咳嗽,肾虚喘促,肾虚阳痿,精血亏虚等作用,因此临床应用广泛,由于广西蛤蚧产地产量极为有限,价格也贵,市场上出现很多伪劣品。故须加以鉴别,仅供参考。

1药源追踪

蛤蚧为脊索动物门爬行纲壁虎科(Geckonidae)动物蛤蚧GekkogeckoLinnaeus的干燥体,蛤蚧主产于广西龙津、大新县。

2性状监别

2.1正品

呈扁片状,头部及躯干部长13~18cm,腹背部宽6~9cm,尾长6~14cm。头稍扃,略呈三角形,两眼多凹陷成窟窿,无眼睑,吻鳞不切鼻孔,口内角质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大齿。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绿色斑点散在。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有五趾,除第一指趾外,均具爪,趾底面具吸盘。尾细长面结实,扁圆形,有不甚明显的银灰色环带数条。全身密被类圆形微有光泽的细鳞。质坚韧、气腥,味微咸[1]。

2.2伪品

(1)多疣壁虎,壁虎科动物多疣壁虎GekkojaponicusPumeriletBibron去内脏的干燥体,俗称小蛤蚧。全长在20cm下,无眼睑,吻鳞切鼻孔,鳞片细小,体背具多数不规则疣鳞[1]。

(2)壁虎,壁虎科动物壁虎GekkochinensisGray的去内脏的干燥体,俗称小蛤蚧。形似蛤蚧但体小,呈扁片状,头及躯干长7~9cm,尾长5~8cm.。吻鳞切鼻孔。背部褐色,粒鳞微小,散有细小疣鳞。

(3)蜡皮晰,鬣晰科动物蜡皮晰LeiolepisbellianarubritaeniataMertens去内脏的干燥体,俗称红点蛤蚧。全长约40cm,尾长近体长两倍,有眼睑,鳞片细小,无疣鳞。体背灰黑色,密布橘红色圆形斑点,体两侧有条形横向的橘红色斑纹。指、趾狭长而细,均具爪[1]。

(4)喜山鬣晰,鬣晰科动物喜山鬣晰gxmahimalayana(Steindachner)去内脏的干燥体,俗称蛤蚧。全长34~36cm,尾长超过体长,有眼睑,吻鳞不切鼻孔,脊背有几行大鳞,四肢及尾背鳞具棱,指趾狭长,圆柱形,均具爪[1]。

(5)红瘰疣螈,蝾螈科动物红瘰疣螈TylotoritonvorrucosusAnderson去或未去内脏的干燥体。全体呈条形,长13~19cm,其中尾长达7cm。头近圆形,较大而扁,头顶部有倒“U”字形棱,中间陷下,无吻鳞。体表无鳞片,体侧有瘰疣,密生疣粒。足具4指5趾,尾侧扁而弯曲[1]。

(6)山溪鲵,小鲵科动物山溪鲵atrachuperuspinchonii(David)的去内脏的干燥体,条状,略扁,黑褐色或棕黑色,微有光泽;腹部色稍淡,体长与尾长略相等,具短小四肢、前、后肢均具四趾,后肢比前肢长大。全身无鳞,气腥,味咸[2]。(7)石龙子,石龙子科动物中国石龙子Eumeceschinensis(Gray)的去除内脏干燥体。条形,头颈及躯干长约9cm。头部钝圆,有鼻鳞、无后鼻鳞,鼻孔介于两枚鼻鳞间;背部深褐色,鳞片平滑,正中两行鳞片与背侧其余鳞片等大或略大;腹面黄白色[3]。

3显微、理化鉴别

取正品粉末显微镜下观察,鳞片近无色,表面可见半圆形、类圆形隆起,略作覆瓦状排列,布有极细小的粒状物,有圆形孔洞。皮肤碎片淡黄色或黄色,有棕色或棕黑素颗粒。横纹肌纤维较多,暗带呈“V”字型,具油滴,侧面观细密横纹呈平行的波峰状;横断面常呈三角形,类方形。骨碎片呈不规则碎块,有细小裂缝状或针孔状孔隙;骨陷窝呈裂缝状,长条形,多为同方向排列。

正品粉末的乙醇提取液或酸水提取液,加生物碱试剂硅钨酸,碘化铋钾或碘化汞钾等,均有沉淀反应[1]。

综上所述,伪品蛤蚧明显不同于真品,要认识假冒伪劣赝品,以免上当受骗。新晨:

【参考文献】

[1]李家实.中药鉴定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12614.

[2]毛文山,严智悲,马兴民,等.中药真伪鉴别[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603607.

上一篇:餐饮服务员岗位职责范文 下一篇:种子你懂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