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范文

时间:2023-10-04 18:11:33

知名人物篇1

说她天生丽质一点也不假。看她,明眸皓齿、双瞳剪水、秀外慧中,是一位“闭月羞花”的女生,怎么看都好看。一次,我们班新转来一位女同学。课下,我带她熟悉同学。她看到赵月时,大吃一惊:“这是谁啊?怎么这么漂亮啊!就像一朵出水芙蓉,都快赶得上‘沉鱼落雁’的西施了!”我说:“我正要给你介绍呢:她叫赵月,天生丽质。怎么样,漂亮吧?是不是叫你大吃一惊?”她说:“是的,真的是叫我大吃一惊啊!”还有点怀疑地说:“是不是天仙下凡啊?我没看错吧?”我肯定地说:“恩,你没看错。她就是这么漂亮!”赵月这时候说:“没有啦,我不觉得我漂亮。每一个女孩都很漂亮哇。你看看你,你也很美啊!^_^”说完,还送上一个笑脸。

说赵月冰雪聪明也不假。别人会的题她会,别人不会的题她也会。考试100分,从没有下过90分。有一次,进行语文测验。老师刚发下卷子,她就开始写起来。不过40分钟,她就做好了。后来一看她的试卷,就错了两个,作文得了满分!字写的也是整整齐齐。我们班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很佩服她。

她还有一个优点:蕙质兰心。对别人好得很,别人不管借她的什么东西,她都会很爽快的答应。还有:不骄傲。要是别人,老师夸她(他)一次,就飘飘然了。而赵月总是谦虚的回答:“我不好,你们才好呢!”

这就是赵月,我们班“28位知名人物”之一。她几乎没有一个缺点,是老师的小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们都喜欢她,这位天生丽质、冰雪聪明的女孩——赵月。

知名人物篇2

林青贤是2013年中国最具人气的父母导师、香港卓越父母国际研究院院长、新加坡首席华人父母导师、国际萨提亚亲子导师。2012年,林青贤汇集一群在国际上已有巨大影响力的国际导师在香港成立香港卓越父母国际研究院,期望只要是人的问题在研究院里都能找到答案,对中国贡献的是:汇集全球最好的亲子教育资源和理念,成就中国三代家庭,让中国持续强盛。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知名人物篇3

关键词: 量 体验哲学 认知转喻 汉英名量结构

1.引言

对事物“量”的认知是人类语言的共有现象,汉英语言均存在着表“量”结构。国内不少学者已经从修辞、语用、英汉对比、语义和认知等视角对量词进行了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对量词的研究转向了从空间义、隐喻、转喻、象似性、识解及语法化等角度进行,更加注重研究人类的体验及人类的思维在量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认知转喻理论

传统修辞学将转喻视为辞格,认知语言学将转喻看作一种认知工具和思维方式。广为接受的转喻定义是:转喻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式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过程。

Langacker(1993:30)认为认知原则包括人先于非人;整体先于部分;具体先于抽象;可视先于不可视。转喻喻体的凸显度越高,越容易被激活。Langacker(1991,1999)将参照点理论运用到解释转喻上:是一种有用的认知工具,而且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认知能力。

3.名量结构的认知转喻研究

传统修辞研究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无法解释名量结构的形成机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语言学者日益重视体验和认知的重要性,开始尝试以认知的视角考察量词形成。下文着力探讨汉英量词和名量结构产生的认知基础及其转喻机制。

3.1名量结构生成的认知基础

有量语言的人倾向于认识事物的物质性,而无量语言的人关注事物形状。名量词包含了人们识解事物的具体信息,名量结构反映着人们体验事物的方式,具有现实基础。

3.2名量结构识解的转喻机制

转喻在人类识解量的过程中发挥作用,量概念作为事物的一种抽象特征不是直接被人们识解的,而是通过凸显事物具体特征或邻近事物来转喻认知的。

3.2.1对事物的“量”的转喻认知

认知事物量的过程中本质上是一种转喻现象,通过凸显组成事物的具体部分或邻近性的关系来予以量化。

3.2.1.1形状转指“量”

这个转喻过程主要是以事物的形状为参照点,通过凸显形状来激活事物的量。凸显事物的圆形或弧形能够激活该事物的量,如汉语中圆形的或近似于圆行的“路”,以凸显“路”的形状激活“一环路”的表达来显示“路”的量。英语同样有类似的表达,如a round of the track中track就是以凸显其圆形来表达量的概念。

3.2.1.2维度转指“量”

Denny(1976)认为通过凸显特定维度能够说明事物形状,如果没有维度被凸显,那么这个物体就是圆形或三维的。比如“面包”可以通过凸显其不同的维度特征来实现自身的量化,可以将其识解为零维如“一点面包”;一维如“一丝面包”;二维或三维如“一条面包”、“一块面包”的表达。英语“a slice of bread”、“a chunk of bread”等名量结构中slice表示长宽大于高的情况,chunk表示bread的长宽高都近于一致。

3.2.1.3性质转指“量”

一些具体事物的量通过凸显事物的各自的性质来识解量。汉语中的名量结构如“一声雷响”、“一味中药”都是凸显事物的声音和味道来量化事物。英语也有通过凸显事物性质来量化事物的情况,如“a gaggle of geese”、“a peep of chickens”、“a quack of ducks”。

3.2.1.4时间特征转指“量”

若名词指称具有时间特征的事件,可以依靠凸显时间特征来转指事物量。在汉语中,“一阵雨”中的“雨”就是凸显下雨的时间性来识解量的,英语“a spate of burglaries”、“spell of sunshine”、“a period of years”等表达也是同样的转喻机制起作用。

3.2.2汉英量词形成的转喻机制

由名词转化而来的量词主要有三种转喻方式在起作用:一是以事物形状代事物量的转喻;一是以容器代容量的转喻;一是以承载物代承载量的转喻。由凸显指称邻近动作行为的动词转化的汉英量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动作行为代行为结果的转喻构词;一类是以动作代受事量的转喻构词。

4.结语

汉英名量结构的形成与人类的体验性及转喻思维有着密切关系。我们运用概念转喻理论探讨了汉英量词内在机制,对量词的形成进行分类。两种语言的表量结构虽有所不同,但人们对量的认知,以及转喻在名量结构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是一致的。为汉英表“量”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概念转喻研究,并丰富了转喻理论和语言类型学研究。

参考文献:

[1]Al-Sharafi,A.G.M.Textual Metonymy:A Semiotic Approach[M].Palgrave Macmillan Ltd.,2004.

[2]Langacker,R.Reference-Points constru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1-38.

[3]Lucy,J.A.Grammatical Categories and Cognition:A Case Study of the Linguistic Relativity Hypothe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b.

[4]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手册[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

[5]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6]刘晨红.名词作临时物量词的认知机制[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4):134-136.

[7]马丽.汉语量词英译手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1999.

知名人物篇4

关键词:名量词 隐喻 认知 语义

隐喻概念最早由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人类的认知规律。首先,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概念来体验和理解另一种概念;其次,隐喻是一种无意识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最后,隐喻以人类经验为基础,源于日常经验中两个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或相似之处。

一、汉语名量词的隐喻现象

黎\熙、刘世儒在《汉语语法教材》中将名量词分为专用名量词和临时名量词两类。从语法意义上看,临时名量词和专用名量词都是一种计量事物的单位,但是两者在表达中所体现的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内容有所不同。

(一)临时名量词的隐喻

临时名量词多是从名词借用过来的词,其量词功能比较弱。它们并非使用于某一固定对象,而是在特定场合中,认知主体对某一特定对象产生比较特别或强烈的感知时,会临时地、即兴地选择这些词。例如“一叶小舟”,“叶”本身是名词,但为了体现“小舟”轻小的外在形状,便用“叶”来计量“小舟”,义为“像叶子一样的小舟”。临时名量词不仅具有专用名量词的认知特征,还有其独特的、心理的和临时性的认知特征,能更加形象地传达出所计量事物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情态。

再如名词“季”,它的名词性义项主要有两个:1.一年的四分之一,即春、夏、秋、冬四季;2.一段时间,季节、季候。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它的语义特征为[+个体上的独立性]和[+时间上的延续性]。当名词“季”转化为量词用来计量事物时,这些语义特征也随之扩展,奠定了“季”的认知基础。“季”用作量词通常出现在传媒领域,比如用“第X季”称呼同一系列的电视剧(尤其是美剧、英剧)、综艺节目等,这些传媒名词与“季”相搭配,是存在着认知上的相似性。

首先是个体上的独立性。例如国内的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拍摄了四季,每一季都邀请不同的嘉宾,去往不同的地点体验生活,从而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

其次是在时间上被计量名词都有延续性的特征。例如美剧《吸血鬼日记》从第一季播到了第六季,每一季都延续了上一季的剧情发展。这些传媒概念和“季节”概念的相似之处正是“季”由名词作临时名量词的隐喻基础。

临时名量词在计量事物时有三个特征:首先,临时名量词是“量位”概念。它所计量的单位一般是以整体集合的方式出现的,并非一个个可数的对象,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是否可以重叠上。例如可以说“一件件衣服”,但不能说“一身身水”,原因在于专用名量词“件”可以计数,而临时名量词“身”则是计量“水”这一整体对象。其次,临时名量词计量的是事物的整体面貌。例如“一脸胡子”“一桌饭”,“胡子”有几根,“饭”有多少种,我们无需精确计量,只需要表达它们的整体面貌“多”这一特征即可。最后,临时名量词所计量的是事物模糊的量。作临时量词的名词大多是无指性的,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个体,而是对名词所指称事物的概括。例如人们常说“喝了一肚子水”,“肚子”到底有多大,我们没有具体的计量,只知道是指喝了很多水,在这里“肚子”对于水量的表示和认知都是模糊的。

(二)专用名量词的隐喻

专用名量词多指人们常识性的认知,比如当提到“纸”和“笔”时,人们会很自然地用“张”和“支”来计量。下面以几个常用的专用名量词为例进行分析:

(一)“道”

“道”的本义是“道路”,用作量词后仍然会蕴含原有名词的词义。如:

一道山 一道坡 一道坎 一道街

“山”“坡”“坎”“街”这些特定名词是“道”这一范畴的原型成员,都凸显了事物的[+长条状]这一语义特征,进而扩展到一般长条物和长条形的轨迹。例如:

一道彩虹 一道裂缝 一道印记 一道皱纹

一道激光 一道霞光 一道寒光 一道闪电

与“条”相比,“道”还具有[+依附于载体]的语义特征。“道路”依附于大地,“彩虹”“霞光”“闪电”依附于天空,“皱纹”依附于皮肤。“条”把观察的视角定位在自身,如“一条河”,主要是突出河流自身的长条状特点,“一道河”则把视角定位在一个广阔的空间,突出以大地为背景的长条状河流。

在“一道题”“一道圣旨”“一道公文”的搭配中,这些名词已经完全丧失了中心成员的语义特征,但它们所代表的事物都是以写在书面上的形式完成的,在认知上文字是依附于载体的,而且文字也是以长条状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和“道”的特征存在相似性,通过隐喻促成了这一扩展。

此外,“道”在空间上的长条延伸性也扩展到了时间上的延续性。“一道菜”“一道茶”可以看作是时间有序物,不仅包含了“菜”和“茶”,还包含了整个用菜和用茶过程。

(二)“片”

“片”是指事字,像劈开的木片,本义是指劈开树木之类,作为名词主要有两个义项:1.指扁而薄的东西,如“木片、唱片、影片、雪片、相片”等;2.指整体中的一部分或从较大区域中划分出的较小区域,如“只言片语、片段、土地连成一片”,词中“上片、下片”等。用作量词时主要称量又薄又平的事物。例如:

一片肉 一片面包 一片火腿

还可以用于称量成片的范围。例如:

一片土地 一片沙滩

不仅如此,“片”的范畴还可以扩展到抽象事物中。例如:

一片笑声 一片景象 一片狼藉

(三)“条”

《说文解字》(卷六)中“条”的释义为“条,小枝也”,属名词词性。因此“条”在由名词转化为量词的过程中,所指含义与其作为名词的语义――“树枝”一定有着紧密联系。我们把“条”的量词义归纳为三种:1.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如“一条绳子、一条鱼、一条河”;2.引申用于人体或与人体有关的东西。如“我俩是一条心、一条好汉、一条好嗓子、一条人命”;3.用于某些抽象事物。如“一条妙计、一条意见、一条消息”。

从以上释义可以发现,量词“条”在转化过程中选择了其作为名词的外形属性[+细长]这一语义,且范畴化程度非常深,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长条物:大的、小的、动物的、植物的、具体的、抽象的等。

二、汉语名量词的认知机制

量范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认知范畴,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量词来实现的。名词在转化为量词之前,人们对它所具有的语义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当名词转化为量词时,这些语义特征会被认知主体有选择地扩展到名量词中,这种语义的扩展过程就是通过隐喻完成的。名词与量词之间形成了意义链条,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完成对计量的认知。

(一)同一关系

名量词是由名词充当量词,与数词组合成数量短语,用作定语修饰名词。由于词与词的组合除了受句法功能的限制,还要受语义选择的限制,所以名量词与被修饰名词之间要存在语义特征的“一致性”,即同一关系。这种语义的产生是一个犹的过程,是伴随着人们的认知而显现的。观察角度不同,认知层次不同,对于词义的概括就会不同。例如“一碗水”与“一盆水”,人们用容器性量词来代指“水”的性状,“碗”“盆”有[+可容纳][+盛放饮食的器皿]的语义特征,与“水”的包容性、融入性有相似点,两者可以组合。但由于不同人在不同时刻或者不同场合对“水”有不同的需求和认知,所以对于名量词“碗”和“盆”的使用也不同,这时关注点在两个量词语义特征的区别上。

(二)范畴化

范畴是事物类别的总称,是静态的;范畴化是将不同事物归纳为同一类别的过程,是动态的。在范畴化的过程中,我们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他们之间具有同一关系,可以纳入同一范畴。这一特征反映在语言中就是指词语本身的语义特征,对语义特征的认知也就是对同一关系的识别。名词与量词的匹配也依赖于这种同一关系,是量词根据名词的语义特征对名词所代表的概念进行范畴化的表现。范畴化包含中心成员(范畴原型)和边缘成员以及从中心成员向边缘成员扩展的过程。

量词的范畴化是从中心成员(范畴原型)开始的,这些都是稳固的、常用的、易认知的事物,具有具体性、简单性、客观性特征,一般被认为是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概念。量词和某个或某类中心成员搭配稳定后,会自然而然地向外形、性质相似的边缘成员延伸扩展,其中,隐喻是促进这种扩展的最基本的动因。从认知角度解释,就是人们习惯用已知的概念或语言符号来认识和把握新的概念或事物,形成类比认知。如从“一粒米”到“一粒沙”的扩展,“粒”的本义是米粒,中心成员应是“米”类事物名词。“米”的语义特征是[+小而圆],延伸到“沙”也具有相似特征,就自然地完成了这种扩展。再如,由“一缕线”向“一缕光”“一缕烟”的扩展,“缕”原指线或线状物,用作量词后,主要用来计量细丝状的东西,由于“阳光”“炊烟”在感知上都有[+细长]的特征,使得中心成员由“丝线”这种具象的物质发展至空间范畴,便产生了这种认知投射。

(三)隐喻功能

1.隐喻是名量词产生的重要途径

隐喻涉及到两种事物或两类概念,当把两类完全不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时,往往会造成语义上的冲突。例如“一叶扁舟”和“一线生机”,“叶”和“线”本义是名词,和“扁舟”“生机”各属于不同的语义场,但由于两者在外形和认知心理上的相似,便出现了部分语义特征转移的现象,所以名词可以被借作量词形成量词短语。隐喻把看似把不同的语义场内的词连在一起,实际上却隐含着深层语义特征的相似性。正是这种相似性促成了名量词的产生。

2.隐喻实现了名量词与名词的互动

在量词短语中,名词充当本体,量词充当喻体,喻体的某些特征通过隐喻映射转移到本体上,这一过程是两者互动的结果。

首先,量词的具体意义被削弱。“一叶扁舟”中,“叶”的具体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被削弱,只剩下最典型最突出的特点来指代整个事物,两者在认知上都有扁长的特点,这种特点实际上是一种抽象概念的意义,也蕴含有人们的一种审美取向。

其次,量词的部分语义特征流向名词。例如“一丝希望”“一片苦心”,量词表量的作用减弱,表形的作用增强。隐喻中暗含了人们的联想和情感的表达,以“丝”的细小形容“希望”的渺茫,以“片”的空间感形容“苦心”之多,“希望”与“苦心”都是抽象的、不可见的,“丝”和“片”把这种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显示出量词的形象色彩。

三、名量词非常规搭配的隐喻分析

前文所提到的都是名量词与名词之间的常规搭配,这是人类认知的自觉使然,但是人们经常会在文学作品中看到一些非常规搭配的现象。作者为了艺术表达或语用的需要,追求语言的形象生动,把语义冲突的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怪异感。基于上文对名量词认知机制的分析,我们可以从隐喻的角度对这种非常规搭配现象作出解释。

名量词与名词的非常规搭配是一种特殊的隐喻表达,两者的相似性是认知域间语义特征转移的结果。相似性可分为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前者是基于视、嗅、听、味和触等感官所获得的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似性,后者是主观想象和感性思维的结果。例如:

(1)从树林的枝桠间看见,一镜圆月正是在山顶的碧空。(周同宾《天籁》)

名词“镜”是指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临时被借作量词后,其[+映照]的语义特征仍然存在,且镜子大多是圆形或方形的。与其搭配的名词“圆月”,首先在外型上与“镜”相似,其次在特定环境“碧空”的衬托下,圆月又给人一种明亮净澈的感觉,仿佛能倒映出枝桠似的,“镜”[+映照]的语义转移到“圆月”的过程也更具说服力,使“圆月”的外形特征得到突显。再如:

(2)只记住我今天的话,留心那一掬温存、几朵吻,留心那几炷笑。(闻一多《收回》)

常规名量词“朵”通常与“花”“云”这类指代美好动人事物的名词搭配。在这类常规搭配中,[+美好]的语义特征转移到量词“朵”的语义域中,使“朵”具有了美好漂亮的外在感知。在例(2)中,作者用“朵”来修饰“吻”,把[+美好]的语义特征转移到“吻”上,将“吻”这一内在感受传达得栩栩如生、美好动人,令读者感同身受。由此,非常规的搭配在此也变得合情合理、生动形象。

隐喻不仅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方式,还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重要思维方式。修辞的促发丰富了汉语量词,把语义冲突的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而认知上的隐喻则消解了这种语义冲突,并达成生动具象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隐喻不仅丰富了量词系统,帮助人们从认知和思维方式上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量词,还创新了词汇语义,保持了语言旺盛的生命力。名量词的出现,是隐喻在语言上的实践,它实现了名量词与名词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满足了文学作品中作者艺术表达的需要,从而带给读者新鲜独特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黎锦熙,刘世儒.汉语语法教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2]刘晨红.临时名量词与名词匹配的认知机制[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3]张颖炜.汉语量词的隐喻化认知说略[J].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7).

[4]赵春彦,尹智慧.浅析网络语言[J].内江科技,2010,(1).

[5]宗守云.汉语量词的认知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2.

[6]宗守云.量词范畴化的途径和动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11,(3).

[7]莱考夫,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

江大学出版社,2015.

知名人物篇5

关键词:隐私权 公众人物隐私权 娱乐明星隐私权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67-02

一、隐私、隐私权和公众人物概述

隐私是指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意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 [1] 。隐私权则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1]。公众人物是美国最高法院于20世纪60年代对《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格茨诉韦尔奇案等一系列诽谤案的判决中逐渐形成并完善起来的一个法律概念。中国《民法典(草案)》首次在立法上使用“公众人物”的概念,但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被删除。2002年上海市静安区法院在范志毅诉《东方体育日报》侵犯名誉权一案的判决中,首次使用了“公众人物”这个概念,提出了“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该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公众人物应该容忍一定限度的轻微侵害”的观点,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赏。

所谓公众人物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受到了广泛关注的社会成员[2]。包括公共官员、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科学家、艺术家、皇亲贵族、战犯和社会公敌等;公众人物可分为自愿的公众人物和非自愿的公众人物,还可分为公共官员和公众人士,对于不同类型的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应当区别对待。

二、娱乐明星与其他公众人物的区别

对于不同类型的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应当加以区分。我们应当按什么标准来区分呢?是按自愿的公众人物和非自愿的公众人物划分,还是按公共官员和公众人士划分?笔者认为,由于娱乐明星的特殊性,应当对自愿型公众人物内部的公众官员、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科学家、艺术家等等加以具体的类型化;至少就娱乐明星而言,他们在隐私权保护方面不同于其他的公众人物,应当从公众人物中独立起来。本文所指的娱乐明星是指在歌坛、舞坛、影坛等娱乐界通过商业演出而获取收入的那部分公众人物。另外,公众人物之所以被称为公众人物,原因在于其知名度,即在社会生活的某一范围或时期内被广为人知。娱乐明星的知名度主要来源于通过自身努力于其娱乐事业的成功,并不存在公权力的色彩,而其他公众人物的知名度大部分存在着公权力的色彩。

娱乐明星的知名度来源于其娱乐事业的成功,当然这里的成功不仅包括歌唱得好,电影演得好;比如,周杰伦、芙蓉姐姐等众多明星,他们之所以成功,是缘于自己的努力。据媒体报道,周杰伦在成名前已弹坏了五架钢琴,而芙蓉姐姐则是看着被人不断恶骂的勇气才出名的,他们的出名是靠自己的 [3]。还指歌唱得一般,电影演得一般,但是通过其他因素成功的吸引了很多追星族和娱乐媒体的目光。而其他类型的公众人物的知名度来源并非如此:

1.公共官员的知名度固然有个人能力的色彩,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其所处的位置,享有公权力的位置。比如“王胜俊”,之前法学界对他比较陌生,“两会”之后他当选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当选之后备受法学界的关注,因为在当下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权力的行使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司法的方向和命运,这个公权力让他在法学界享有最高的知名度,从而成为公众人物。

2.体育明星的知名度很大程度来源于自己的体育事业的优异表现。但并不完全是,还有其他的因素,一个运动员变成一个体育明星,其国家队的生涯非常重要,大部分运动员在成为国家队队员代表国家队比赛后名气才变得更大的。而国家队队员的身份,由于代表国家,有了公众权力的色彩。好多运动员在国际比赛后,把国旗披在身上也是这个道理。国家是因为该运动员体育成绩好而将其招入国家队,进入国家则无疑提高了该运动员的知名度。所以说,和娱乐明星相比,体育明星的知名度有一定的公权力色彩。

3.科学家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科学事业上的业绩,但并不完全是,和体育明星一样,也有公权力的因素。一个科学家在某一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其出名的主要原因;但是其为国家或社会做出贡献之后,国家会给予相应的奖励,该奖励无疑会提高其知名度。王选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后,成为了一个名人;但是当选两院院士(当然,还有很多的荣誉)后,才使更多的人知悉他。这些荣誉由于是国家所给予的,当然就含有一些的公权力色彩。

4.教育界、艺术界的公众人物也是如此,其知名度的来源中都含有一定的公权力色彩。现实生活中那些名人的人物介绍中,除了一些基本的信息外,剩下的大都是关于其获得的荣誉。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娱乐明星和其他的公众人物在知名度来源上有区别。其他的公众人物在知名度或多或少含有公权力的色彩,则娱乐明星则一点都没有,完全是靠自己。一个理所当然的结论就是:在隐私权的限制程度上,娱乐明星和其他类型的公众人物不能相同,法律应当对其进行专门的规定。

三、娱乐明星隐私权保护

本文将娱乐明星和其他的公众人物区别开来,并非否认对娱乐明星隐私权的公开,而是指娱乐明星在隐私权的公开程度和其他公众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对于娱乐明星而言,其隐私权公开应该具体到什么程度?笔者将娱乐明星划分为“实力派”明星和“偶像派”明星,他们对隐私权公开的程度有所不同。“实力派”明星是指他的事业成功是其长期努力后,自己的实力获得了追星族和娱乐媒体的认可,如周杰伦等明星。而“偶像派”明星是指也可能是因为通过其他因素成功地吸引了追星族和娱乐媒体的目光,如房祖名,是由于他父亲成龙的因素影响而一举成名。对于这两类的娱乐明星来说,其隐私权的限制程度又有所区别:

1.“实力派”娱乐明星隐私权保护。对于“实力派”娱乐明星来说,其知名度源其事业的成功,并且其事业的成功又源于其自己的实力,那么隐私权的公开就只能在事业方面而不能伸至别处。异言之,与其事业无关的信息,包括娱乐明星的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包括家庭成员的构成、姓名、职业、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自己是否为私生子、自己是否有私生子及其他的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私人领域(包括家庭住宅、更衣室、包箱、日记、手机、信件及其他纯粹私人领域),私人生活(以普通人的身份购物、以普通人的身份进餐、以普通人的身份度假、以普通人的身份送孩子上学、以普通人的身份观看球赛、以普通人的身份参加其他有关社会活动),性生活(包括性取向、的数量、的姿势、的频率、性器官的情况及其他有关性生活的信息)都是属于隐私权的范围。任何追星者和媒体都不能主动去获取,即使合法知悉后未经同意也不能擅自公开。

必须承认,以上的列举是不周延的;但基本的原则是:任何与其事业无关的私人信息都属于其隐私。至于哪些是与其事业有关的私人信息、哪些是与其事业无关的私人信息,则属于法官的自由裁量,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任何侵入、刺探及公布以上住处的行为均属侵权。

现实生活中娱乐界很多娱乐明星的八卦新闻是娱乐明星出于种种原因自己公布,此举可能是为了获得媒体的关注获得曝光率,他这种行为是利用自己的隐私,不属于本文所讨论的内容。本文讨论的是未经娱乐明星的同意能否公布其隐私。还有,现实生活中娱乐媒体肆意获取公布娱乐明星的隐私,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意味其合法。娱乐明星隐私权遭受侵害后获得救济权,可能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而不去行使这个权利,但并不意味着娱乐明星不享有这个权利。

2.“偶像派”娱乐明星隐私权保护。对于“偶像派”娱乐明星来说,其知名度来源其事业的成功;但其事业的成功并非像“实力派”娱乐明星那样完全源于自己高超的演艺水平而是借助了其他一些因素。因此,其他隐私权的公开就要多一些,异言之,不仅要公开在事业方面,而且还包括有助于自己出名的那些因素。如房祖名一出道就广受娱乐媒体和追星族的关注,成为一个娱乐明星,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父亲是著名影星成龙。所以,房祖名自己事业方面的隐私权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其一定范围内家庭成员的信息也不再是其隐私了,其父亲,还有母亲的姓名、职业自然也非隐私。对于“偶像派”娱乐明星而言,与其事业有关的私人信息就不再是隐私,对提高知名度有关的信息也不再是隐私;除此之外,仍然是其隐私。

综上所述,娱乐明星的隐私权的公开只能限制在事业方面,还有包括有助于自已出名的那些因素,不能延伸到别处。除此之外,其他的隐私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任何人不可侵犯。娱乐明星在私生活方面没有义务为追星者做出道德表率,也并非社会中的道德榜样。

参考文献:

[1]梁慧星.隐私的本质与隐私权的概念[EB/OL].中国民商法网,2008-06.

[2]倪卫星.从“艳照门”事件看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J].中国律师和法学家,2009,(4).

知名人物篇6

【论文摘要】人性认知由来的两种途径:一是直面客观存在而产生的感觉之经验,即由存在意象概念知识。二是通过学习知识理论而产生的认知。即由知识概念意象存在。前者是由根而发,后者是返而归根,回归于思维的意象世界。

引  言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元素是人,而认知是人心灵的善恶之源,是判断是非之标准,更是社会矛盾的根源。古今中外,国家的兴衰成败必先始于认知,社会变革与倒退必先始于认知。无论是西方的工业革命,还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变迁,无不是以认知的改变为先。无论是学生学习知识,还是百姓生产,生活,无不是由认知意识所左右。举手投足,由心而发,而心之清明在于知,所以认知是人类社会意识活动的根本。国以民为本,民以性为本,要明其性,必先明其知。那么人性认知最基本的原理是什么?

思维、存在、知识之三角关系

人类自从有了意识,便开始了对自身认知的思考,直到现在仍在继续。知识最基本的元素是概念(即名),而概念源于客观存在(即实),概念由存在而产生的过程也就是人性认知的原理。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关键的中介因素,那就是人,概念的产生和运用由始至终都是存在于人的大脑思维之中。存在是概念产生的源泉,而人性思维便是概念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果说存在与概念构成了人性认知的基本元素,那么人的大脑思维就为所有的元素提供了物质的空间、环境和条件。也就是说概念的生存需要两大因素:一是人的大脑思维,二是客观存在。知识如水,存在如水之质,而大脑思维便是存储水之器。器之空间大小、形状、功能,决定了水之形与量。人的大脑功能的强弱决定了认知能力的大小。这就好比景色、照相机、相片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样的景色,照相机质量的好坏绝对会影响相片质量的好坏。一个道理,同样的客观存在,人性思维能力的强弱绝对会影响概念产生和使用的效果。而人性思维绝不仅仅是产生和使用知识,绝不是有了知识才有思维,而是知识依赖思维而产生,思维最本质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应能力,是人对事物的意念抽象能力,是人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就像电脑的硬件功能一样。有了原材料(即客观存在),有了生产机器(即人的思维意象能力)两个基本的先决条件,知识便得以产生。三者之间的三角关系便构成了人性认知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如图: shape  \* mergeformat 

 

 

 

人性认知其实就是利用经验知识认知客观世界。知识是由最基本的元素“概念”所组成的,概念充斥于思维之中,是知识的基本构成单位,而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抽象意识,对每一个概念命名之,名与名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构成了知识的世界,知识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形态、现象、规律的虚拟再现。概念的生存需要思维与存在两大因素,就像树木的生长需要种子与土壤。存在是种子,是源。思维是土壤,是生存环境。

恩格斯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犯了一个错误,我们把思维和知识混为一谈,把两者统称为思维,但却忽略了人自身本能的作用,忽略了知识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就像水与容器的关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一个为本体,一个为客体。如果笼统地把两者混而为一,那是不能分清思维的本质的,更无法解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是什么?思维是载体,存在转化为概念注入其间,概念的生与存都是由这个载体和客观物质所决定的,思维就是人类自身本能的一种行为。思维犹如身体的脏器官,身体之构成由表及里,食物进入人体是由表及里层层转化。所不同的是身体所需的是维持生命的微物质,而思维所需的是身体各部位对客观世界的感觉信息。也就是说思维并不仅仅是大脑的运动,它可以连接于全身各个部位,只不过大脑是处理信息最集中的场所。思维的构成也是由表及里的,其表就是身体各部位,其里就是大脑思维空间,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身体各部位对客观世界的第一感觉通过传导集中于思维空间里,知识便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而产生。如人的眼、耳、口、舌、鼻都会对客观世界产生本能反应,而无视力者不能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述,无听力者不能对声音进行模仿,无味觉者不能对气味进行分辨。所以思维是以人对客观世界的本能为基础的,人的认知能力的强弱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能力,分辨能力的强弱所决定的。就像电脑之运行的先决条件不是由软件所决定,而是由电脑硬件功能所决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差的学生的区别,前者把知识与存在相连接的能力更强,因为前者对客观事物的意念抽象能力,分辨能力更强,而后者则更弱。所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要以锻炼思维本能为主,即要以锻炼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意象能力,分辨能力为主,知识为辅。而不是一味的把知识理论硬塞进大脑里。要想让容器装载水的量更多,就必须要先把容器的空间变大,变空,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知识是由人类所发明,其目的是帮助人类摆脱生存环境的束缚,但随着知识的增加,人类却被知识所束缚,从而忘记了自身的本性。人类与其他生物同处一个地球,与万物平等。人类的思维认知只不过是生存本能的发展。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生存能力的增强,使人类成为了地球的主宰者,但同时人类也在无休止的践踏着地球。在知识没有被发明之前,和其他的生物一样,其生存,以及与自然的关系早已经存在,那是原始的生命规律,是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人与自然的生命链接,人对自然的本能反应,不会因为知识的产生而消失,相反,即使人类穿上了知识所编织的外衣,也不能改变人与自然的生命本质。而人类往往迷恋于知识光鲜的外衣表面,失去了本质,失去了自我。知识就是人类发明的工具,人类过度依赖于工具,使得自己直面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知识的产生和积累反而变成了人与自然之间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人的认知要冲破束缚就必须要跨越这道鸿沟,去探索本质性的世界,就必须要回归于本性,去感应本性的世界。

知识所反应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知识生存的空间是思维。名实相符是人性认知正确与否的根本所在,而人(思维)是其正确与否的主导者。所以,人(思维)、存在、知识三者是构成人性认知最基本的条件。

三种关系

从思维、存在、知识的三角关系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种关系,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思维与知识的关系,存在与知识的关系。从三种关系,就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认识人性认知的根本原理。

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其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生命链接。前面讲到大脑 思维是处理感觉信息的集中处理场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本体与客体的关系,它就像是平静的湖面,任何的外来物,如形状,声音,颜色等就像一颗颗石子,石子击打在平静的湖面上,水波荡漾,不是因为湖面自己在动,是因为有外来物的撞击而动,是本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下的结果。人生存于自然之中,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的关系。人的生命依赖于自然规律,人的思维也依赖于对存在的感应。思维对存在的感应信息是人性直面自然的,本性的,原始的,最直观的,最本质的反应,它也是客观世界最原始,最真实,最直观的表现,也就是概念产生的前身,人类没有具体的概念以前,是不能对感应信息进行处理的,混沌一片。人类和其他生命一样,遵循的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是生存的原始本能。这种本质性的信息不是因为概念的产生而产生,也不是因为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它是先概念而存在的,有了概念也依然存在,它是概念的核心,本质。没有它,概念便名存实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人性认知最原始,最本质的先决条件。换言之,从人性思维本体的角度上讲,人性本能感应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人性认知的效果。它就像一台机器,功能强则强,功能弱则弱。

人性认知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的生命本性,可以追溯到人存在于自然的生存本能。原始社会的人类与其他的生命没有什么区别,生存的本能也是各显其能,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只不过别的生命没有像人一样把所见所闻的感觉转化为概念,转化为经验知识。但并不代表它们的生存能力就一定比人类差,相反,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它们的生存能力比人类要强得多。它们能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能随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生存本能,它们能感应生存环境的细微变化,这都是人类无法匹及的。人类曾经也像它们一样生存,但随着认知的产生与发展,人类的生存本能也发生了变化,可以说那种原始的本能已经退化了。在这里并不仅仅是想说人的生存本能,而是要说明认知与本能的关系。认知是由生存本能而发展起来的,认知与本能是相通的。人的本能可以发展出认知,反过来认知可以增强本能,举手投足,由心而发,那便是人的思维意念能力。比如说运动员,不光是训练强健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训练其意念。肉体的耐受力是有限的,只有意念才能激发潜能。如果人的感觉能像其它生命一样能感觉细微之变化,那么人的思维意念就能进入到每一个动作的细微变化,从而达到激发潜能的目的。就像水一样能浸入最严实的缝隙里,从而达到滋润万物的目的。

思维所要面对的参照物是客观存在,思维对于存在是人的本能与客观世界最直接的关系,人无时不处在周围环境的包裹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这种感应所产生的感觉正是知识产生的基础。

二、思维与知识的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思维与知识的关系,两种关系后者是前者的继续。由存在到知识的转化过程都是由人所主导,这个主导就是思维。思维从面对存在到产生知识是一个渐进的转化过程。就思维本体的变化而言,思维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思维对存在是人性原始的本能感应,是无意识的,而思维对知识是人类意识由弱及强的结果,是有意识的。人性思维从无到有,又从有而衍生万物。

思维与知识的关系犹如器之注水。器,载体也。水,所载之物也。决定水之多少及形状在于器。人性思维就像百谷之王,既深且广,可容天下万物,一切感觉概念汇聚其间,不可计数,但都是从无到有,从客观存在到有形之概念。人类先有感觉才会有知识,有感觉不一定会有知识,但有知识必然先有感觉。感觉是人类固有之本性,而知识是人类对感觉概念的结果。感觉为根,为本。知识为枝,为辅。世界文化虽有东西方之差异,但人类所发明知识的原理却是殊途同归。其一,同一个地球,同样的宇宙环境,即人类所要面对的同样的存在。其二,同样的人类,同样的本能,即人类对存在同样的感应。所不同的是人类对感觉不同的认识。树之生命在于

根,枝叶由根而发,但却形态各异。人类认知由感觉而发,但却有东西之别。人性认知犹如电脑之构成——硬件与软件是构成电脑的基本条件。思维是人性认知的硬件基础,而知识是人性认知的软件基础,两者的相互作用便构成了人性认知的基本条件。思维之本体功能强弱是人性认知的硬件条件。电脑之软件再完美,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硬件功能,电脑是无法运行的。同理,知识再完美,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本体思维能力,人性认知也是会有局限,有瓶颈的。这便是中国“填鸭式”教学方法之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知识是由存在转化而成的信息。而人性的感觉、意念、抽象、分辨、空间、记忆、传输等本能就为知识信息提供产生、记忆、存储的基本条件。人性本能是有强弱之分的,如果人性思维本能无法提供基础保障,那么人性认知便局限于本能的瓶颈。所以人是主导知识产生和使用的本体。如图:  

 

 

 

人性认知的由来可分为两种途径:

一是人类直面客观存在而产生经验知识,此为人性认知最原始,最本质的根本方式,也就是前面讲到以本能感觉经验为主导的思维方式。例如人在生产劳动中得出的纯粹的经验。

二是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而产生的认知,此为人性认知最常用的方式,因为知识本身就是人类所发明的无形工具,人类借助于工具达到认知客观世界的目的。但人学知识就像是吃饭一样,食物进入人体必须要消化才能为已所用,反之则病。知识进入我们的思维同样需要消化才能为已所用,反之我们则被知识所缚。

前一种方式是由存在感觉概念知识,而后一种方式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使知识返归于感觉,返归于思维的意象世界,由知识概念感觉存在。前者由根而发,后者返而归根。如果人所学到的知识不返归于思维的意象世界,那么人性认知便会停留在感性的表面世界,知识也就成了虚有其表的无根之木,没有生机。更有甚者,知识失去其根本(存在)而变成一种唯心的虚拟存在。它就像病毒一样在人的思维之中繁衍,与客观存在越行越远,这也是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这便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论述认知必须从感性向理性深化的道理。

人性思维具有感觉能力、抽象能力、分辨能力、意念能力、思维空间、记忆能力、传输能力等本能。感觉能力是人对客观事物、现象最直接的反应,如事物之形、色、声、味等一切能够接触到的感觉,而知识最基本的名便是对这些客观存在的代号称谓。抽象能力是人在大脑思维中对客观存在的印象,虚拟再现的能力。就像参照物在镜中成像一般,使感觉信息重新回到原来的形态,但只是一种虚拟的形态。分辨能力是人对所有感觉印象进行区别的能力,概念便是由分辨而产生。只有对事物进行区别才能以不同的名进行命名之。分辨能力使人所创造的知识之名不断的繁衍,明察秋毫,可知万物。意念能力是人性思维的动力。人的一切意识行为都需要意念的动力,知识的产生便是人主观意念的结果。概念产生的起点,对事物的抽象、分辨,进而记忆都需要意念的动力为基础。就像要拿起一个苹果,首先需要发力伸手一样。思维空间是存储所有概念的,也是知识生存的环境。记忆能力是人对所有感觉、印象、概念进行记忆处理的能力。传输能力是人的大脑思维接收信号,以及发号施令的传导功能。这些本能相互作用构成了大脑思维创造知识和使用知识的基本功能。知识在这些本能的基础上由存在意象概念知识而逐步转化。所以学习知识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名称符号,更应该锻炼最基本的思维能力。 

三、知识与存在的关系                         

    知识与存在的关系就是名与实的关系,就好比镜中之像与参照物的关系。人有意识地对镜中之物命名,使其分类之,其实就是对现实之参照物命名,使其分类之。名是实的代号,实是名的本质。名与实虽为同物,却不同质。从名的角度,名就是实,实就是名;从实的角度,名非实,实也非名。两者是存在于不同世界的两种存在。换言之,在客观世界里,实是无名的,其名只是人类在思维世界里主观对实的代号。

1、认知的平衡性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认知平衡性就是名与实是否相符的问题。知识的产生本身就是以客观存在为根本的,如果知识失去了其根本,就像树之无根,虚有其表。要认识一个人,如果只闻其名,不见其人,是不算真正认识他的。如果人对于知识只知其名,不知其实,是不算真正的认知的。只知其名就会造成人性思维固化于知识的规矩之中,束缚于知识之名所编织的无形大网之中,与客观世界渐行渐远。人(思维)、存在、知识之三角关系中,知识与存在是两个端点,而人是两者之间的支点。人无论是重名而少实,还是重实而少名,都是极端的。秤若失其一端则无用,知识与存在若失其一端,则认知不明。不明则惑,此为乱之首,社会矛盾之病根。所以,知其两端而守其中,知其不平衡而守其平衡,正名以实而明知,使名实相守,是谓治乱之本,生命衡久之本。故树欲壮则强其根,水欲澈则清其源,政欲顺则明其知,知欲明则正其名。

生命之道,强根而固体;认知之道,正名以实而明知。强弩之末无有穿芦蒿之力,此为何?因其势已尽。蓄势待发,力之所存,势之根也,势之已尽,根之不存,焉有后续之力。树经万年而不亡,此为何?因其守其根也,固本培元,生机无限,命之根也,生机不灭,根之不亡,树焉有亡之理。人有愚和智之别,此为何?愚者,名实相离,失其根也。智者,名实相守,根与体相和也。所以,格物致知,名实相守是谓认知之本。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庸》故正名以实而明知也是治国之本。

名是构成知识最基本的元素。事物之形状由点、线、面、厚所构成,而其中最基本的元素是点,点与点的连接构成了事物立体之形状。知识的构成也是同理,名为最基本的元素,而名与名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抽象、立体的思维世界。一与二,名也;一加二,名与名之关系也。先有名,而后有名与名之关系。线始于点,点之不定,何以成线;知始于名,名之不正,焉能明知。例如老师教学生知识,其教育方法通常是老师一厢情愿地让学生记住某种定理、规律,“1+2等于几?”殊不知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明白“1”代表什么?“2”所要抽象什么概念?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都只是记住了概念的代号,而不知道其本质。经年累月,后面的知识就更难消化。我们通常把少数成绩好的称之为“天才”,把大多数成绩不好的称之为常人。尺有长短,物有高低,这也是很自然的。但短可以补之,长也可能被抑之。所谓有教无类,并非大多数的学生资质差,而是从一开始就不明白名与实之间的转换关系。若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名所要代表的实,则一明百明,一通而百通。所以,教学方法的主旨应该是正名以实为主,名与名的关系为副;以锻炼本能的意象思维能力为主,知识理论辅助之。

2、认知的深度性

树生而长之,水积而深之,台垒而高之,知生而蓄之。无根,树何以长之;无底,水何以深之;无基,台何以垒之;无源,知何以蓄之。故高以下为基,体以根为本。知识虽博,却源于思维深处。思维深处格物于意象,致知于意名。象与名同出而异,有先后之别。象在思维的深处,虽为深,却是知识之始原,非名可以替代之,是认知之本质性世界。就像树之根虽为深,却是生命的始原,非枝可以替代之。

思维认知是意象的世界,是对客观存在最直接的虚拟再现。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主观之名,只有原始之意象,每一个事物都只有它本体之象,是知识与存在最直接的链接,是知识产生最原始,最本质性的世界。任何的名都必须返归于思维的意象世界里才能真正与客观存在相连接。《道德经》开篇便提出“名可名,非常名。”指出了名的成长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状态。前者“名”是指名成熟之前身,即对事物之意象。后者“名”是指象的代号、称谓。象虽存在于思维的深处,但却是名之根本,一切知识之名由象而生,由象而立。

前面讲到认知由来两种途径:一是直面客观存在而产生的感觉经验,即存在意象概念知识。二是通过学习知识理论而产生的知识,即知识概念意象存在。前者由根而发,后者返而归根。如果没有思维深处之意象、概念,知识与存在便无法真正的连接,无论是存在,还是知识都会只停留在表面,虚有其表。仅仅记住名之代号是无法真正理解知识的,更无法真正的联系于实践。必须把名返归于思维深处之象,连接于实。换言之,同样的一个名从不同的角度,它的性质是不同的。在客观存在的世界里是实,在思维深处表现为象,而在知识的世界里是名。只有名转化为象,连接于实,它才能真正活跃于我们的思维深处。人的学习,实践,一切行为活动都植根于思维深处之意识,举手投足,由心而发。人性思维深处是意象的世界,是没有主观之名的本质世界,是理性的世界。

3、思维的空间性

思维、知识、存在三者构成了人性认知的基本条件。知识如水,存在如水之质,思维如器,器之注水,用其空间。水之性在于质,水之形与量在于器。器的空间大小、形状决定了储水之形与量。

思维的空间性要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容器之空,二是知识之量。从广义上讲,思维的空间是有限的,每人大脑中所装载的知识也就那么多,但从狭义上讲,思维空间又是无限的,可容天下万物。人从小就开始认知客观世界,认知自己,所接触到的知识不可计数,有谁能做到空其心以容天下万物呢?空间本是有限的,但又如何做到无限呢?那便是“化”,化知识于无形。就像人要吃食物一样,食物进入人体内,通过消化,身体吸收维持生命的微物质,化之于无形,而无用的则排出体外。人对待知识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的知识进入人的思维空间里都要消化,不化则滞,滞则病。所以思维的空间虽是有限的,却时常保持空虚,因为空,所以载其多。                                      

知名人物篇7

关键词:界限性;内部构成;可数性;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137-02

奥拓・叶斯帕森(Otto Jesperson)(1909)率先在他的语法著作中提出物质名词和可数名词的区别概念。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开始研究语言与认知方式、概念结构、语义系统、人类知识、文化规约方之间的密切关系,解释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

在分析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时,首先要清楚名词的分类问题。传统语法中,Quirk将名词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普通名词又可再分为个体名词、集体名词、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数名词可以用数字来计算,包括个体名词和集体名词,而不可数名词不可以用数字来计算,包括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

将名词根据可数性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是英语中基本的分类方法。然而名词的可数性和不可数性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在某一意义情况下名词是可数名词,而在另一意义情况名词就是不可数名词。所以,在英语中没有纯粹的可数名词和纯粹的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划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图在认知语法视角下从三个方面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进行了区分,分别为:1.界限性;2.内部构成;3.可数性。

一、界限性

Langacker (1987:18- 19,25- 31)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出发,在论述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时用到了界性(bounding)一词,认为事物占据一定的空间,在空间上有“有界”和“无界”之分。可数名词凸现的区域是有界的,要得到更多有界实体的标本,只能靠复制同一范畴,所以,可数名词有复数形式。事物如自行车等有清楚的、可被感知的外在轮廓,所以事物就以离散的、单独个体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事物充当的是物体而非物质,通常我们需要通过最大视觉框架理论把事物看成是一个整体。在观察一场景时,可以选择从较远距离或较近距离的位置来观察。从较远距离观察就是最大视觉框架,从较近距离观察就是受限的视觉框架。例如,我们在飞机上观察从哈尔滨驶向北京的火车,我们可以看到两座城市的起点终点和周围的风景,这就是最大视觉框架。相反,如果坐在火车上就只能看到一部分火车行驶路径,这就是受限的视觉框架。通过最大视觉框架,我们就可以辨别物体的界限,可被感知的外在轮廓。界限性这一标准是物体的主要特点,并且以可数名词的形式表示,如汽车、自行车。

物质和物体正相反,如水、牛奶。物质没有固定的界限,物质是连续的而不是离散的个体。当我们下班回到家中发现浴室中漏水时,水就是物质名词。因为水是无界的、无形状的物质。通过受限的视觉框架,我们看到的是无界的物质。如果在下雨天,路面有时会有水坑,水坑是有界限的,这时水就是物体,但是以水坑的形式出现。所以,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内部构成

事物根据其内部构成可以区分为物体和物质。如果事物的内部组成部分是异质的,这时事物就被看成是物体,并以可数名词的形式呈现。自行车由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不同的部分构成了自行车这个整体。如果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所有有用的部分都被拿走了,那么自行车的结构就被破坏了,车也就不能骑了,剩下的部分也就不是自行车了,而是自行车的残骸而只能被称为是轮胎、车座等,却再也不是自行车了,也就失去了自行车原有的功能。由于物体的内部构成是异质的,所以各个组成部分是不同的,取出物体的一组成部分,那么物体的内部构成就被破坏了,也就不再是物体,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

如果事物的内部组成部分是同质的,也就是内部一致性,因为它几乎没有内部组成结构,这时事物就被看成是物质,并以物质名词的形式呈现。这同样适用于水、灰尘和碎片等。从物理或化学的角度来看,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离散的,分离的分子的,即使我们能看到,也和我们不相关。物质的一部分是由相同的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或者是灰尘可以被扩大、缩小或者是相分离。与物体不同的是,物质在被扩大、缩小或者是相分离的情况下,其内部构成并没有被破坏。例如水或者是灰尘被扩大、缩小或者是相分离,无论是被扩大、缩小和相分离的部分还是剩下的部分,都还是水或灰尘。所以物质而不是物体,是可以被分成不同的部分的,如一滴水。由于物质的内部构成是同质的,所以各个部分是相同的,取出物质的一部分,物质的内部构成 没有被破坏,无论是取出的那一部分还是剩下的部分都是物质。

三、可数性

物体,如果其外观相似或是其功能相同就可以被归为同一类并且可数。例如,圣经、英汉词典和莎士比亚故事集有相同的功能:它们都可以供读者阅读。这样,它们就可以被归为书这一范畴,而书是可以被计数的,如5本书。然而,我们不能把完全不同的物体归为同一类,也就是不能把电脑、汽车和云朵归为同一个范畴。可数性就是可以把外观相似或其功能相同的不同物体归为同一范畴,所以这些物体可以被复制或是被计数也就是具有可数性,是可数名词。如果只有1个物体,例如1棵树,因为数量单位是1,所以被描述成是单体的。如果是6棵树或是森林及由许多棵树组成,它们就被描述成是多体的。

正如上面我们讨论的,大多数物质都不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如果被分离,也是分成同一种类的,物质的内部构成也没有被破坏,因为物质是同质的,而物体是异质的,虽然可以被分为不同的部分,但是物体的内部构成已经被破坏,也不再是原来的物体。例如,水即使被分为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的内部组成还是相同的,都是由同一物质组成的。

通过以上的三个标准:界限性、内部构成和可数性,我们可以把物质和物体相区别开来。

界限性、内部构成和可数性这三个标准可以为我们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进行区分,但同时也应注意,在不同的语境中,名词的可数性是变化的。在语言学习中,具体语境具体分析来判断名词的可数性,这样才会对语言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Alan,K.Nouns and Countability [J].Language,1980.

[2] Gunter Radden&Rene Driven.Cognitive English Grammar.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

[3] Langacker,R.W.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Vol.1.Stanford,Californi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4] 李冀宏,杨玉娟.认知域与名词的可数性[J].外语教学,2008,(4).

[5] 曲英梅,杨忠.英语名词数范畴的认知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9,(5).

[6] 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

知名人物篇8

论文关键词:专名;摹状词;指称  

 

一、摹状词和专含义 

(一)摹状词 

摹状词是用来摹状事物,揭示事物某些特征、属性的,是由冠词和普遍名词及限制语构成的表示某个事物的词组。罗素把摹状词分为两类:限定摹状词和非限定摹状词。“非限定的摹状词是这种形式的词组:‘一个某某’,而限定的摹状词是这种形式的词组:‘那个某某’。”也就是说非限定摹状词是一个或一些具有某种或某些特征或属性的对象,这在英语里比较好理解,因为在英语中非限定摹状词可以表示为由不定冠词“a”或“an”加上一个或多个形容词再加上名词,或直接加上名词组成的词组。在汉语中则可表示为:一个人,一条狗,一座建筑,一个戴帽子的人,一个穿红色衣服的人等等。限定摹状词是某个具有一定特征或属性的特定的唯一的东西。在英语里则表示为由定冠词“the”加上一个或多个形容词再加上名词,或直接加上名词组成的词组。在汉语中可表示为:那个带着帽子的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14和16之间的那个整数等等。 

限定摹状词和非限定摹状词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一个由非限定摹状词词组组成的命题可能有很多个与其形式相同的真命题,而一个由限定摹状词词组组成的命题只能有一个与其形式相同的真命题。以下面的命题为例:“我遇见了一个人”,在这里“一个人”很显然是一个非限定摹状词,所以可以得出很多个与原命题形式相同的真命题,比如“我遇见了苏格拉底”,“我遇见柏拉图”等等;然而如果是一个由限定摹状词组成的命题:“我遇见了《红楼梦》的作者”,显然《红楼梦》的作者是一个限定摹状词,而与之对应的也只能有曹雪芹一人,所以与之形式相同的真命题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我遇见了曹雪芹”。 

罗素后期在其著作中所提到的摹状词指的一般也都是限定摹状词,他的摹状词理论也同样是针对限定摹状词来说的。 

(二)专名 

罗素早期认为,专名是指称个体的语词,是标记其所指称对象的简单符号,指称一个特定的事物。也就是一个特定对象的名称,如一种水果的名称,一个人名称等等。罗素认为一个符号要成为专名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指称一个在现实世界中实存着的对象;第二,名称使用者必须亲知该名称所指称的对象;第三,它必须是一个简单符号。” 

二、专名与摹状词的区别 

罗素认为之所以在语言和逻辑上会出现很多难题,其原因就是对专名的意义不清楚,大家往往混淆了专名和摹状词的涵义,所以罗素就对专名和摹状词进行了区分。 

(一)知识基础不同 

罗素把知识分为两种:亲知知识和间接知道的知识。亲知知识,指的是人们通过亲自的感觉和经验所获得的知识;间接知道的知识也叫描述的知识,是人们通过一些描述的短语所获得的知识。“亲知和间接知道之间的区别就是我们直接看到事物和只能通过摹状词词组的描述知道事物之间的区别。” 

有关专名的知识,必须是专名使用者所亲知的知识,也就是说我们是不能从专名这个词语本身得到有关知识的,必须是从专名所指称的对象那里通过感觉经验亲知到知识。例如:“苏格拉底”这个专名的知识,便是使用者所亲知到的知识,我们并不能从“苏格拉底”这个专名本身得到任何关于他的知识,我们只能从“苏格拉底”所指称的这个人身上得到有关他的知识,想到这个人之后,我们才能知道有关他的一些情况,比如:他善于辩论,他长的很丑等等。而有人可能会说,我并没有亲眼见到过苏格拉底,所以我没有任何有关他的亲知的知识,我有的只是一些描述他的知识,比如:他是柏拉图的老师,他是服毒自杀的等等。而鉴于这种情况,罗素说:“会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我们没有亲知到某个语词指称的对象,但是我们却知道这个词语是在明确的指称某个对象。”也就是虽然我们没有亲眼见到过苏格拉底这个人,但提到这个专名的时候,我们明确的知道“苏格拉底”这个语词在明确的指称一个人,这个人是柏拉图的老师。 

与此相对,有关摹状词的知识都是通过描述对象所得到的间接的知识。也就是通过描述事物特征的语词或语句所获得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摹状词本身就能得到有关该摹状词的知识,而并不需要亲知其所描述的对象。比如:柏拉图的老师,我们并不需要知道这个摹状词所指的是什么,只要分析这个摹状词本身就可以知道有关这个摹状词的知识:首先,这个摹状词描述的是一个人;其次,这个人是柏拉图的老师。在这里还要说明一下,我们所知道的全部知识都源于亲知知识,而我们之所以知道描述的知识所代表的含义,正是因为这些描述的知识中所提到的对象都是我们亲知的事物。 

同时,与两种知识相对应,语言也有两种功能:命名功能和描述功能。专名所具有的就是命名功能,摹状词所具有的是描述功能。也就是说当我们提到一个专名时,我们可以直接通过这个专名就知道它所指称的对象。而当我们在使用摹状词时,则需要通过对这个摹状词进行分析,从这个摹状词所描述的种种特征中才能够推论出其所指称的对象。 

(二)语义结构不同 

专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符号,即不能从一个专名中拆分出任何与其意思相关的其它符号,虽然一个专名也是由多个不同的符号组成,但这些符号本身的意思与它们所组成专名的意思毫无关系,并且当它们做为专名使用时,它们原有的意思完全没有了,而是组成了一个具有新的意思的符号。例如:苏格拉底,这个专名就是一个单独的独立符号,虽然它是由苏、格、拉、底这几个字组成的,但这几个字本身的意思与苏格拉底这个专名毫无关系,并且它们不再具有原来单独使用时的意思,而是只指称一个人。 

摹状词是一个复杂的符号,是由多个简单符号构成的。而组成这个摹状词的符号本身所具有的意思与这个摹状词所描述的意思是相关的,并且它们在并不改变原有意思的前提下共同组成了这个摹状词。例如,柏拉图的老师,这个摹状词是由两个简单符号组成的:“柏拉图”和“老师”,当它们组成一个摹状词时,并没有改变其原有的意思。并且我们需要通过这些简单符号的原有意思推断出这个摹状词所描述的意思。 

总之,专名是单纯的,不可分析的,不包含内部结构的;而摹状词则是有内部结构的,复杂的,可作进一步分析的符号表达式,它相当于一个命题函项,是“逻辑的虚构”。

(三)意义和所指不同 

专名的指称对象一定是现实存在的,并且我们需要亲知其所指称的对象才能明白专名所表达的意义。所以我们是先亲知其指称对象,然后才能认知这个专名。罗素认为,专名的意义就是其所指称的对象。所以我们知道了专名的指称对象也就知道了它的意义,但在我看来,专名的意义是其所指称对象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属性,虽然二者表示的都是所指称的那个对象,但它们还是有先后的,一定是先知道这个专名的指称对象,然后才能根据其所指称的对象知晓专名的意义。还以苏格拉底为例,它的指称对象是苏格拉底这个人,我们需要先亲知苏格拉底这个人,然后才能知道其意义,比如,他是柏拉图的老师,他是服毒自杀的等等。专名是可以独立使用的,不依赖于其它任何符号,也不依赖于其所在的命题,并且其意义和指称对象也不会随其它对象的改变而改变。 

而摹状词则不一定都有指称对象,其指称对象也并不一定都是现实存在的。以金山为例,这个摹状词的意义是金子做的山,而其指称的对象却并不是现实存在的。再例如,圆的正方形,它的意义是指一个形状为圆形的正方形,显然它是没有指称的,因为它本身就违反了逻辑规律,这样的对象是根本不存在的。摹状词的意义依赖于组成它的所有简单符号的意义,而其意义也是随着其组成符号的意义而改变的。而且罗素认为,摹状词本身并不具有意义,只有把它放在命题中,它才具有意义。我们也需要通过它的意义才能推断出这个摹状词的指称对象。所以与专名不同的是,它是先知道其意义,然后才能推断出其指称对象。 

根据以上罗素对专名和摹状词的区分,会产生很多疑问: 

1、究竟什么叫亲知?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手摸到,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许多原本能指称对象的专名都不再是专名了,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专名也是不一样的。以“苏格拉底”为例,它本身是一个专名,指称的是苏格拉底这个人,但是如果以亲知这一原则来要求,我是“苏格拉底”这一专名的使用者,我必须对它亲知,但是苏格拉底这个人早已过世,无论是亲眼看到,还是亲耳听到,或是亲手摸到,我都没有对他亲知过,所以苏格拉底对我来说不是专名。但是对于柏拉图来说,“苏格拉底”就是个专名。那这时我们又怎么来区分呢? 

2、简单符号和复杂符号又怎么区分?不一定所有的专名都不可分,也并不一定所有的摹状词都可分。以“孙悟空”为例,按照罗素的理论,它在现实世界无所指,所以它不是专名,它是摹状词,有内部结构,是个可分析的复杂符号。那我们又怎样对它进行分析呢,如果我并不知道这个摹状词的意义,即使把它分成“孙”、“悟”、“空”这样的部分我也不知道它的意义。也就是它不能被分成这样的部分,但按罗素的理论,它可以转变成这样一个摹状词:“那个叫孙悟空的对象”,这时它便可分了,而我们也明白了这个摹状词的意义。但这时又会出现一个问题,按照同样的道理,“苏格拉底”也可转变成这样的摹状词:“那个叫苏格拉底的人”。那么我们还如何对专名和摹状词进行区分呢? 

3、一些小说电影中的虚构对象的名字是专名还是摹状词,如果说它们是专名,但是它们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自然在现实世界中也没有指称对象。如果说它们是摹状词,但它们好像并不具有描述功能,且通过对它们本身的分析,也并不能得出具有与之意义相关的其它符号。以许仙为例,假如我除了知道“许”、“仙”这几个字之外,并不知道其它有关它的任何属性。那么如果说它是专名,但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许仙这个对象,这个语词在现实世界中无所指,更无所谓是否亲知了;如果说它是摹状词,但它好像并没有描述功能,并且根据摹状词的特点,它应该具有内部结构,能被拆分成几个与之相关并且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词,但是“许仙”只能被分成“许”、“仙”,显而易见,这两个字本身的意义与这个语词所表达的意义并不相关。并且我也不能把这个语词还原成具有描述功能的摹状词,因为我除了知道“许仙”这个词之外,关于它的任何性质我都不知道。 

上一篇:最真诚的祝福语范文 下一篇:法制教育手抄报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