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大学范文

时间:2023-12-07 15:25:09

珠海大学

珠海大学篇1

[关键词]珠海大学园区;回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261-02

“舍弃了一个珠海大学,赢得了一个大学珠海”。在跨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横空出世的珠海大学园区,经过10年的风雨历程现已基本建成,拥有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一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TC)等8所高等院校。2009年在校生9.5万人,五千多名教师,其中副高职称以上约两千人,已建成各类实验室和科研机构二百多个,总投资超过70亿元。还有5个产学研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清华科技园、哈工大新经济资源开发港和北大教育科学园。

一、珠海大学园区的十年发展之路

珠海大学园区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不少的坎坷和风雨,不但为中国高等院校异地办学创造了一个成功范例,而且创出了一条国内知名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新模式。

(一)珠海建设大学园区的优势

高校之所以选择珠海,除了自身扩招的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珠海所拥有的独特优势:一是特区品牌优势;二是地理区位优势。珠海毗邻港澳,面向太平洋,背靠珠三角,连通粤西和大西南腹地;三是生态环境优势。珠海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优美的城市风貌、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在环境保护、城市卫生、园林绿化等方面成绩斐然;四是人文资源优势。上溯到6000年前,珠海先民就创造了中国早期的海洋文明。近代以来,澳门开埠,珠海以悠久雄厚的中华文化承接着西风东渐,开创了留学教育的先河,涌现出一大批著名人物;五是发展空间优势。珠海海港、空港、口岸俱全,土地、海岸线、岛屿、淡水等资源相对丰富,具备了发展成为区域通枢纽、物流中心、产业基地、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

(二)大学园区发展过程中的争议

由于受观念、体制及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在珠海大学园区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带来了社会不同层面对珠海创办大学园区的不同争论及担忧,主要针对以下问题:

一是要不要办大学?反对者认为,珠海的经济发展已经落后于周边地区,年财政收入还不到20亿,而办大学需占用相当财力,珠海没有这个实力支持办大学,而且周边的富裕地区比如东莞、中山等也没有办大学。赞成者认为,那要看珠海是怎样的城市定位,如果想把珠海变成一个大工厂,那确实不需要办大学。但珠海人肯定不希望这个城市只是一个大工厂,而是要把珠海建成一个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全面发展的国际性城市,那就必须有大学。

二是珠海是否需要引进这么多大学?反对者认为:珠海没有必要引进这么多大学,需要人才到全国招就是了,太学园区培养出来的学生未必都留在珠海,不是为别人做嫁衣吗?赞成者提出了三个理由:其一,珠海引进大学的投入主要是用于市政配套,办一所大学和办多所大学,市政投入的差别不是很大,但多所大学会产生规模效应,而且多所大学之间会互相学习和互相促进。其二,学生是有习惯性的,北京、上海培养的大学生未必愿意来珠海工作,珠海对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远不如附近的深圳、广州。吸引一个高中生来读大学,其成本远低于吸引一个人家培养好的大学生。其三,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把他们几十年、上百年的教育、文化积累带到了珠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即使到其他地方工作,今后也会成为珠海的财富。

三是给大学无偿划拨土地是不是做亏本买卖?反对者认为,给大学土地是亏本的,因为同样的土地如果用于招商或房地产开发,其收益马上可以见效,而用于建大学收益要慢得多。赞成者认为,土地资源有限,引进一些企业能带来土地收入和税收,带来GDP,收效的确是立竿见影。但一个城市如果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可持续发展,那就既要兼顾眼前的GDP、人均收入的增长,也要考虑长远的发展和利益。只有高等教育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而且大学的收益是稳定的、长期的,随着时间推移,大学的品牌效应会越来越大,收益也会越来越大。大学不仅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还有社会、文化等效益。

四是大学园区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多大作用?反对者认为大学园区对珠海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大,理由是西安、长沙等城市也有多所大学,但他们的经济并不发达。赞成者认为大学园区会积极推动珠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因为:其一,假如西安没有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重点大学,长沙没有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知名大学,其经济发展和城市地位肯定比现在更糟糕;其二,大学的作用特别是科技研发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与大学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珠海的经济发展迅速,急需知识和科技支持,创办大学园区正是满足珠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之举;其三,现代大学有别于传统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大学园区不断地与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作用会不断增大。

(三)珠海大学园区的办学特色

与国内其他的大学城或高教园区相比,珠海大学园区经历十年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以引进省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为主,国内其他大学城,大多是引进于本地高校或省内高校;二是初步形成了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三是突出体制创新,积极探索现代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和管理模式,如高等院校异地办学的管理模式,,独立学院的发展模式,以及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新的、高效率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四是办学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综合性、开放式的试验基地;五是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发挥其高等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的窗口作用。

二、珠海大学园区的作用

珠海大学园区的创办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珠海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珠海聚集高素质人才、发展高质量经济,建设高品位城市,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教育、人才和文化支撑。

(一)探索了一条“以低投入办高规格、高质量大学”的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新路

大学园区建成8个高校的市政配套总投资四亿多元,按大学园区办学目标即2010年达到10万人算,市政配套总投入约五亿元,每年支付特区津贴约一亿元,不仅大大低于“计划总投资10.7亿元、在校生规模5500人”的“珠海大学”的成本,更把在校生规模扩大了十几倍,与办学规模相比,更重要的是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长期、有效地推动珠海经济增长

珠海的经济发展不可能重走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老路,而是要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大学可以为企业提供源源

不断的科研成果,可以长期、有效地推动珠海的经济增长。大学生及其所带来的人流、资金流,还可以直接促进珠海的餐饮、旅游、住房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提供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了珠海的科技产业发展

大学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珠海大学园区的高校,比如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科研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些高校会逐步发挥桥梁作用,把校本部的科研力量、科研机构、科研项目、科技产业引入珠海,提供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珠海的科技产业发展。同时,园区各高校在加紧建设和稳步发展的同时,已经着手开展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新建、调整,兴办与产业结构相关的研究机构,参与当地企业科研项目开发等,对珠海科技产业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提高了珠海文化品味,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较之于人才、科技、经济方面的贡献而言,大学园区对城市文化发展的贡献更是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一是大学园区各高校的建筑聘请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师设计,融国内外风格于一体,具有国际化气息,体现了一种城市物态文化;二是大学是优秀文化的传播载体,引领社会风气,改善市民结构,提高市民素质,赋予城市文化以鲜明的时代特色;三是大学所引导的开放性、多元性、创造性城市文化氛围、文化环境,将会为城市的进步与发展提供最重要的人文条件和永不枯竭的动力;四是校园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园区各高校可以为珠海提供一批高质量的文化场馆。

(五)提升了珠海的国际化水平

珠海大学园区各高校非常注重走国际合作办学的道路,他们利用珠海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在与国外(港澳)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合作方面已经先行一步,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涉及港澳,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多个国家或地区,提升了珠海的国际化水平。

三、大学园区今后的发展思路

(一)从发展规模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

目前珠海大学园区的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已步入正轨,今后的任务是把工作重心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从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宏观走向来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强者发展”的竞争机制已经逐步引入高等教育领域之中并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高校的办学和管理,只有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好的高校才更具有生机与活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产学研合作既是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反过来也会促进高校的发展,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大学园区各高校积极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密切结合的项目,比如配合珠海产业发展需要设置学科,如游艇、航空、海洋装备等。

(三)把大学园区办成我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实验田和示范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到2020年,重点引进3-5所国外知名大学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建成1-2所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大学。”澳门大学2009年将整体搬迁至珠海的横琴。珠海完全有可能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把大学园区办成我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实验田和示范区。

(四)以体制创新增强珠海大学园区的办学活力与发展动力

珠海大学园区不是一个简单提供办学用地的高校异地办学的联合体,而是一个从办学体制、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学生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教育资源的重组集聚地。大学园区应大胆创新,增强办学活力与发展动力,办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特色鲜明的“教育特区”。

(五)继续鼓励各高校走特色发展道路

大学园区各高校采取了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各具特色,其中既有“按年级横切”并逐步“按年级横切+整合或新设完整学院即横纵切相结合”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也有按院系纵切的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有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也有完全依靠政府和学校合作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有国内惟一的跨省区的省属高校异地办学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及本部搬到珠海的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还有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的UIC。太学园区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要坚持一校一特色原则,鼓励各高校走特色发展道路。

(六)把珠海建成在珠三角具有示范性、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基地

珠海是南方职业教育基地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既是其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战略地位的区域优势所然,更是其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之必然。珠海可以充分发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作用,加强高职教育,还可以积极探索本科层次,甚至是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在全国率先建立完善的“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的多层次、有梯度的高职教育体系,早日把珠海建成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服务广东,辐射南方。

[参考文献]

[1]珠海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珠海市重大专题调研报告汇编,2008年6月

[2]课题组,“办好大学园区,增强珠海城市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2004年12月

珠海大学篇2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以下简称珠海分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师范大学和珠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珠海分校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珠海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珠海分园“四位一体”,共同构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园区,是北京师范大学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宏伟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是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体制机制》的实施基地。

学校坚持以育人为宗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个性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弹性学习制、学分制、辅修制、双专业双学位制等教学制度创新,拓展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空间;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广泛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学资源,与国(境)外多所高等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实施学分互认及多种合作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开发学生自主发展课堂,广泛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学习平台,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实现自我设计、追求卓越人生开拓广阔空间。

目前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葡萄牙、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1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签署了包括合作办学、学分互认、学生交换、教师职员互访、教师共同教学、合作研究、教材引入等方面的合作协议。除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金融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视觉传达设计(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校际合作学分互认的双学位2+2和3+1+1项目外,赴境外合作大学学习一学年、一学期、暑期4-6周等修读学分项目也深受学生欢迎。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就业率历年超过广东高校本科就业平均水平,被评为“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二、学校概况

学校全称: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学校国标代码:13177

学校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金凤路18号,邮政编码:519087

办学层次:本科

办学性质:独立学院

办学类型:全日制

学校业务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三、招生专业、计划及学费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计划 专业咨询电话

(区号0756) 学费(人民币)

(元/学年)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80 6126864

6126616

23000 130205 舞蹈学 40 6126864 050423 电影学 130 6126864

6126925

1305H 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中德合作办学项目) 90 6126582 55500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60 6126762 23000 130503 环境设计 30 130504 产品设计 30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30 130310 数字媒体艺术 30 130503 环境设计

(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

30 6126582 23000(双学位专业第三、四学年学费按国外合作院校学费标准缴纳) 130504 产品设计

(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

30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中德联合培养双学位)

30 130310 数字媒体艺术

(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

30四、报名

为减轻考生负担,加强考生信息管理,保证考试安全,2016年考生参加我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开始使用我校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和缴费。

1.网上报名 (网报系统将于2016年1月12日开通)

考生登录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招生信息网(zsb.bnuz.edu.cn),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在网上填报报名信息时,须正确选择“报考科类”(艺术文、艺术理)选项和“术科考试”选项。报名信息填写完成并缴费成功后,打印生成A4纸报名表,该表将作为考生现场领取准考证和专业考试报到的必要凭据。

网上报名截止时间:

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电影学专业北京考点:2016年2月20日。

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电影学专业珠海考点:2016年3月14日。

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专业:2016年3月20日。

2.现场验证

考生在规定时间在考点现场提交网上报名表、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考生户籍所在省份招生办公室核发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报考证,由学校工作人员予以审核。

3.领取准考证

考生凭验证合格的报名表在考点现场领取准考证。

4.缴费标准

报考费用标准为:广东考点报名费200元,北京考点报名费235元。

五、专业考试

(一)各省专业考试要求(联考、校考)

美术类专业考生须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美术类联考。广东省报考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校考。其他艺术类专业如有各省组织的相关类别的联考,考生须参加各省联考,无需再参加我校组织的校考;如各省没有组织相关类别的联考,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校考。具体考试要求详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招生信息网zsb.bnuz.edu.cn。

(二)参加校考要求

请考生携带本人身份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16年艺术类招生报名信息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16年艺术类招生考试准考证》,按指定时间、地点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

特别提示:因我校2016年艺术类考试使用考试打分系统,请考生务必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参加考试。

(三)考试时间和地点

专业名称 考点

城市 现场确认时间及地点 考试时间及地点 播音与主持艺术

舞蹈学

电影学

北京 2月24日-25日

北京师范大学教八楼 2月26日-27日

北京师范大学教八楼 珠海 3月16日-17日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艺传楼 3月19日-20日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艺传楼 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中德合作办学项目) 珠海 3月24日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设计楼 3月25日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设计楼

(四)考试内容及分值

专业名称及总分 试别及分值    考试内容 播音与主持艺术

(总分200分) 初试

(100分)

1.自备稿件朗诵(50分):诗歌、散文、小说片段、寓言等任选一项,限2-3分钟。

2.指定稿件播读(50分):考生现场抽题进行播读。

复试

(100分)

1.模拟主持(80分):考生现场抽取题目,模拟电视栏目主持3分钟,要求考生不化妆。

2.才艺展示(20分,语言类除外)。 舞蹈学

(总分200分) 初试

(100分)

1.基本功(60分):软开度,跳转翻。

2.模仿能力测试(40分)。

复试

(100分)

1.剧目展示(80分):自备服装音乐,控制在3分钟内。

2.即兴能力测试(20分)。

电影学

(总分200分) 初试(面试)

(100分)

1.自我介绍 10分:考生介绍自己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爱好及兴趣方向等。

2.才艺展示 30分:唱歌,跳舞,乐器(自带),或自备工具现场展示摄影,录音,绘画,书法等技能,及原创作品展示等。

3.影像解读 30分:考生根据抽取的电影截图或摄影作品图片进行解读。要求:有个人见解,表述清晰。

4.编讲故事 30分:考生根据既定命题如关键词语组合、规定情境等编讲或续编故事。要求:故事内容具有一定逻辑性,结构完整,表述清晰。

复试(笔试)

(100分)

1.综合文艺知识(30分)。

2.影片分析(70分):现场观摩影片,完成不少于1500字的影片分析。

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总分200分) 1.创意思维(100分,考试时间三小时):考核考生创造性潜能和思维发散能力。

2.设计表现(100分,考试时间三小时):考核考生从抽象概念到视觉形象转换和表现的能力。

六、录取原则

(一)文化考试成绩要求:须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艺术类本科文化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

(二)美术类专业按照分数优先原则进行专业录取;非美术类考生若取得两个及以上合格证,按照专业志愿进行择优录取。

(三)除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外,其他专业进档考生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综合成绩的计算方式如下:

1.播音与主持艺术、电影学专业:“综合成绩”=“专业考试成绩”(按文化考试成绩总分进行折算)×30%+“文化考试成绩”×70%。

2.舞蹈学专业:“综合成绩”=“专业考试成绩”(按文化考试成绩总分进行折算)×50%+“文化考试成绩”×50%。

3.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综合成绩”=“专业考试成绩”(按文化考试成绩总分进行折算)×40%+“文化考试成绩”×60%。

4.环境设计(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产品设计(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德联合培养双学位)、数字媒体艺术(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专业:“综合成绩”=“专业考试成绩”(按文化考试成绩总分进行折算)×30%+“文化考试成绩”×70%,且英语科目考试成绩须达到75分(含)以上。

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广东省进档考生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综合成绩”=“专业考试成绩”(使用校考成绩)(按文化考试成绩总分进行折算)×50%+“文化考试成绩”×50%,且英语科目考试成绩须达到75分(含)以上;其他省份进档考生在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艺术类本科术科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按文化考试成绩高低排序录取,且英语科目考试成绩须达到75分(含)以上。

若出现考生综合成绩相同的情况,按考生文化考试成绩高低排序录取;若考生文化考试成绩仍相同,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和所有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专业按考生英语科目考试成绩高低排序录取,其他专业按考生语文科目考试成绩高低排序录取。

(四)在专业考试要求联考的省份,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采用联考成绩;在专业考试要求校考的省份,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采用校考成绩。

(五)健康标准要求: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规定。

七、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一)毕业证书:修满本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且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毕业证书。

(二)学位证书

1.符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可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士学位证书。

2.环境设计专业(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产品设计(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德联合培养双学位)、数字媒体艺术(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学生达到培养要求后,将可同时获得境外合作院校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3.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达到培养要求后,将可同时获得德国品牌学院——汉堡传播与管理应用科学大学颁发的品牌设计专业艺术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Arts in Brand Design)。

八、录取及其它

(一)录取结果将及时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招生信息网上公布,考生可上网查询。

(二)已录取的艺术类专业考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学习。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美术类专业学习;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学生入学后的转专业政策,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三)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进行全面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情况予以不同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以弄虚作假手段取得入学资格者,均取消其入学资格。

(四)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立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项目等助学措施。详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生资助信息网xsc.bnuz.edu.cn/zizhu/。

九、招生咨询及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756-6126773,6126787

传真:0756-6126869

电子邮箱:zhzsb@bnuz.edu.cn

学校网址:bnuz.edu.cn

招生网址:zsb.bnuz.edu.cn

十、招生工作的监督与申诉

接受纪律监督与申诉的部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纪监审办公室

联系人:秦丽

监督电话:0756-6126003

传真:0756-6126003

电子邮箱:jijianshen@bnuz.edu.cn

十一、附则

本简章经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校办公会审议通过,适用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珠海大学篇3

在澳门大学(以下简称“澳大” )读了两年书的学生陈林(化名),和他的很多同学一样,在珠海拱北口岸附近租了房子。

每天上课,不得不“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过边境、经”。他开玩笑说,澳大能不能建成一流的大学不好说,但这所大学已经拥有为求知不畏艰难险阻的“一流学生”。

位于澳门氹仔的澳大校区,校园面积5.4公顷,曾被学生喻为“一根烟转三圈”,可见地方之狭小紧迫。由于学校宿舍紧缺,很多澳大学生不得不在校外租房。陈林上学的前两年,澳大附近的房子租金从6000澳元涨到了9000澳元。为经济压力所迫,很多学生只能选择到租金相对便宜的拱北租房。

不过,这个情况将很快得到改变。历经约三年时间,澳大横琴校区于7月20日零时正式启用。在未来数年,整个澳门大学将逐步分批转移至珠海横琴这块约1.09平方公里的校区内。

值得注目的是,这个处于内地的校园,将适用澳门司法体系,校内的网络通信服务也均由澳门服务商提供。而对这个校园所在的珠海横琴岛而言,新的机遇也在浮现。

粤澳合作建校区

根据公开资料,最早提出澳门大学“可以考虑到对面横琴岛寻求空间”的是前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作为澳门唯一的公立大学,校区面积一直是澳大发展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障碍。但在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澳门,很难再找一块合适的地皮给澳门大学。“澳大需要考虑学术自由、资讯自由等问题,还有就是过境的考虑,你让学生每天过境上学不大现实。”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副教授仇国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2009年1月1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访问澳门,在会见澳门各界人士时指出,“中央政府已决定开发与澳门毗邻的珠海横琴岛,相信横琴岛的开发会对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约6个月后,全国人大正式批准国务院关于澳大在横琴建新校区的议案,授权特别行政区依照特区法律对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实施管辖,确保澳门大学的办学自完全维持现状。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以租赁方式取得横琴岛澳大新校区的土地使用权,期限自校区启用之日起至2049年12月19日止,前后约40年,面积为1.0926平方公里。

新校区的选址工作在2009年2月开始。从确定选址,到帮澳门大学完成用地征收,横琴新区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据横琴新区党群部给时代周报的资料介绍,由于澳门大学选址选在了20世纪90年代第一批开发建设的地块,大部分土地已经全部出让,需要重新收回。当时这块地上有47个业主,有200个种植户,200户人摆摊经营,还有一个岛上闻名的“烧烤一条街”。47个业主中,有四五块地是被法院查封不能直接征收,还有一些地几经转手,业主根本不在广东。横琴新区党群部表示,仅补偿费就需要33个亿。当时年收入只有3000万资金的横琴管委会通过省政府和珠海市政府,获得国家开发银行以“特事特办”批准的融资。

澳大新校区的面积比原校区约大20倍,可容纳超过一万名学生。总建筑面积约94万平方米,包括15个组团建筑,80多栋单体建筑,市政道路面积达16万平方米,还有配套的水、电、燃气、通讯、海关、警察局和生活服务设施等。整项工程建设结构较为复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采用“两地标准取其高”的原则,比如,由于中国大陆对钢筋的抽检比例高,澳大项目建设过程中所用的钢筋采用大陆标准,而澳门对混凝土的抽检比例高,所以澳大项目所用混凝土均采用澳门标准。据悉,建设高峰期近60个施工单位同时驻场,近万人同时作业。

澳门政府为横琴校区的这份租约支付了12亿澳门元,同时在新建项目上投资约98亿澳门元。“澳门大学迁校是中央政府的特别安排,是中央的礼物,但具体由澳门政府去推行,澳门前后有过百亿的投入,所以澳门也有些人会质疑这么大投入的必要性。”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陈伟智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

根据澳大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为配合校区实施澳门法律法规的管理,新校区承建方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按计划于7月20日澳门政府正式接管前,分批撤出内地工人及施工设备。所有澳大教职员、学生以及澳门居民及访客未来可以从澳门一方的河底隧道直接进出新校园,不需要办理出入境手续,但不可以从新校区直接进出内地。

双轨并行的法律体制

2009年通过的人大议案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自校区启用之日起,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与横琴岛其他区域实行隔离式管理,横琴成为实施“一国两制”的新区域。这也意味着在横琴岛上,刑事司法管辖与法律适用将出独特的现双轨并行制:澳大横琴校区内将实施澳门法律制度,不受内地司法、法律管辖;校区外则继续适用中国。

“澳大需要考虑学术自由、资讯自由等问题,还有就是过境的考虑,你让学生每天过境上学不大现实。为了照顾到这些问题考虑,(在境外校区)用澳门司法显然更合适。”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副教授仇国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这个被评论认为是“全国首个实践‘一国两制’的大学园区”,事实上并非大陆辖内第一个践行另一套司法体系的地方。目前在深圳与珠海的部分口岸区域,都会存在这样的地带—它们属于大陆辖内,但由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

位于深港交界的“落马洲河套区”,在香港回归前夕,因深港两地联手治理深圳河,原先位于深圳河旧河道以北的落马洲河套地区因为工程改造,成为了香港边境管制区的一部分。当时中央的决策是该地归属权属于深圳,但管制权则交给香港政府。“这与这次的澳大新校区有一点类似。河套区这个方式应该是很特别的,适用于香港法律,但它到现在并未完全定性。而澳门大学的1.09平方公里土地则是完全内地租给澳门政府的,所以同那个两方合作又有性质上的不同。”陈伟智表示。此次中央政府将如此大面积的领土完全交付另外一套司法体系治理,在新中国历史上应该是首例。

在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梁玉霞看来,在横琴岛上并行内地法律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是对原有特区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和制度创新。“澳门大学将会最深切地感受到两重司法、法律制度的冲撞。”梁玉霞还曾撰文建议,横琴可以采取独创型的司法模式来处理两边法律制度带来的不同,“建立一种适合两地居民共同需要、能够被两地人民共同接受的混合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吸收内地和澳门刑事司法和法律适用中的各自优点,体现当代世界最新的刑事司法、法律发展的文明成就,使横琴成为内地与澳门司法改革、法域融合的试验区。”

不过,澳门大学的创新构思可能短时间内难以被效仿。“澳门以及香港有很多学校或者机构、工程也有土地限制的问题,但是目前我看不到澳门大学成为示范的趋势。当时中央考虑到澳门的发展受到土地的限制,因此包括澳门大学的1平方公里的面积在内,其实总共在横琴划了约5平方公里的土地给澳门使用,但仅有澳大校区受澳门司法体系管辖,另外4平方公里适用。”仇国平说。

横琴岛开发新时代?

澳门大学新址所在的横琴岛,是珠海市第一大岛。横琴毗邻澳门,面积是澳门的3倍。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横琴的开发却历经波折,多年来,这个面积约106.46平方公里的岛屿,在定位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整:1987年,横琴成立乡人民政府,1989年3月又撤乡建镇。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全国新一轮开发热潮,广东省将横琴确定为扩大对外开放四个重点开发区之一,挂牌成立了横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不过,这种定位并没有让横琴开发变得更加顺畅。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曾在澳门做过“珠澳合作开发横琴岛的可行性研究”课题调研,他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感慨,虽然横琴开发前景广阔,但大家对这个领域一直缺少关注。

直到2005年,除了基础设施有所改进以外,横琴岛基本仍是一个农业岛。2006年,在澳门拥有股份的美国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当时表示计划投资130 亿美元在该岛建国际度假村,但由于各种原因,这项开发又再度搁浅。

“在开发上,澳门有自己的想法,珠海也有自己的想法。”一位长期关注粤港澳合作,并曾参与横琴开发调研的专家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他近几年已经不再关注横琴开发,也没有参与任何研究了。

澳大新校区的建设,给横琴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2009年12月20日,横琴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亦举行了奠基仪式。时任国家主席亲自参加奠基仪式。

对于横琴而言,澳门的作用显而易见。仇国平认为,澳大新校区对加速粤澳融合的意义非凡。“比较澳门大学新校区项目开展前后,横琴岛的面貌就知道了。横琴对于澳门,最大的意义则在于土地。”

“中央划了5公里地给澳门,并附有七字箴言:‘产业适度多元化’。这也是针对澳门业主导的经济结构。你让澳门一下子完全放弃业不可能,因此中央用了‘适度’这个词,意即除了,你应当发展一些其他的产业去调节。”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谭志强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剩下的约4平方公里土地,已经有个中医药产业城在发展,澳门政府也正在招商引资,应该是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休闲度假、环保及会展业,因为这几项都在今年澳门政府施政报告中提到过。”

对于横琴新区的未来,澳门立法会议员陈伟智持观望态度。“横琴将会成为珠澳之间贸易发展的一个新区,我收到消息说将来澳门很可能能够直接驾车去横琴。但是具体到那5平方公里地,我只能说里面一定不会有业项目,中央的原意是要发展多元产业,但将来是否能够达到这个设想,要看澳门是否能够连接上珠三角的发展规划,还要看广东省环珠三角整个的发展步骤。”陈伟智希望“澳门政府要透过横琴新区及5平方公里地,好好利用业积累的丰厚资本去推动其他项目的适度发展”。

一些学者就对未来珠澳的融合并不乐观。谭志强对时代周报记者披露:“我正好参与澳门基金会关于珠澳融合计划的调查,两地在旅游和房地产这两方面会有比较多融合或者说合作的地方,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限制,不可能完全融合,毕竟边界还在。”谭志强认为,与内地相比,澳门的高新项目发展并不具备优势。“虽然这些年澳门政府试图发展多元产业,但几年下来,旅游业从占政府公共开支的75%降到72%,只改善了3%,效果不明显。”

珠海大学篇4

2006年7月14日,2006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在广州中山大学码头广场启动。活动主题与2006年全国“航海日”活动一致,即:爱我蓝色国土、发展航海事业。来自珠江水系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的学生代表、交通港航单位职工代表和交通部驻华南地区的航务、海事、救捞、船检等派2006年7月14日,2006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在广州中山大学码头广场启动。活动主题与2006年全国航海日活动一致,即:爱我蓝色国土、发展航海事业。来自珠江水系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的学生代表、交通港航单位职工代表和交通部驻华南地区的航务、海事、救捞、船检等派出机构代表25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2007年,贵港

2007年7月14日,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珠江”的2007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纪念大会暨珠江航运发展论坛在贵港市举行。在珠江航运发展论坛上,有专家就提出要进一步开发释放珠江航运潜能,使“水运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水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08年,昆明

经过两届活动,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在社会上已经有了较大影响,成为全国航海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在云南昆明举行,活动主题为“发展珠江水运 服务流域经济”,活动包括举行2008年航海日珠江片区纪念大会暨珠江航运发展论坛、在珠江源建立永久性航海日纪念碑、捐赠资金用于资助郑和故乡和珠江源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等活动。

2009年,贵阳、遵义

以“加强水运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为主题的2009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在贵阳市、遵义市举行。本届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内涵不断提升。举办了以“加强水运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为主题的珠江航运发展论坛,还进行了捐资助学,发表了应对金融危机的《贵阳宣言》。而影响最为深远的则是启动了“珠江片区四省区航海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有实际的资金资助,包括设立“珠江航运奖学金”和“珠江航运助学金”,奖励、资助片区四省区青少年航海交流营活动;搭建航海院校与珠江片区教育部门交流的平台;开设航海专家走进西部讲座;开展航海人才培养计划课题研究等多项内容。

2010年,珠海

跟以往相比,2010年的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亮点纷呈:首次举办珠江发展论坛市长峰会,共商珠江水系经济社会发展大计,研讨问题更集中、更深入、更具建设性;首次表彰“珠江十佳船员”,进一步激励珠江水系广大船员奉献珠江水运的精业、敬业、勤业精神;首次创作并首演《珠江之歌》,邀请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录制唱片,有利于促进珠江文化的传播;首次设立珠江航运事业发展基金会,为培养西部航海人才推动珠江航运发展提供支持。

2011年,中山

以“发展水运,幸福珠江”为主题的2011年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在中山市举行。公益色彩浓重是本届航海日活动的一大特色,珠江航海事业发展基金会继续以“珠江航海奖学金”和“珠江航海助学金”方式,接济贫困大学生。同时与广东团省委举办“保护母亲河”系列活动,关注珠江生存现状,开展植树、美化、调研珠江活动。此外,当天,以“科技振兴装备制造,航运促进产业升级”为主题的2011中国(中山)第六届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首届航运博览会同时拉开帷幕。包括广船国际、广新海事重工、太阳鸟、中国北车、中外运等近200知名企业参展。

2012年,南宁

珠海大学篇5

关键词:珠海;移民文化心态;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0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137-02

以色列学者裘德・马特拉斯曾指出,都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移民现象。珠海的现代化进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移民的历史。改革开放之初,珠海被中央定位为经济特区。珠海以其“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拼搏进取的意识,成为当时中国其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楷模和榜样。但是,30年后的珠海,社会大众的移民文化心态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特区当年的风范和精神日渐匮乏,珠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落后于珠三角其他城市,珠海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发生了改变。

一、珠海移民文化心态的空间社会学呈现

对珠海移民文化心态的考察固然可以从多重角度切入。传统的方法是借助社会学定量研究,展开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这种问卷产生法可能导致的最大弊端在于,问卷所显示的问题更多代表了研究者对被研究者的思维倾向或者定式理解,并不能真实反映被研究者的实际。由此,本文借鉴人类学田野调查中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充分利用在珠海生活和工作的优势条件,通过对珠海空间结构的观察,分析珠海移民文化心态。文化心态不仅体现在人际交往的活动中,更反映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

1.快而不久的移民文化心态。珠海成立特区近30年来,城市定位变动七次,其中1980―1998年有三次,1998年底到2009年初有四次。从1980年的“吸引港澳客人的旅游区”,到2009年的“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平均两年半一变,基本上,每次城市定位的改变都伴随领导人的变动。由此导致珠海政策不连续,城市战略摇摆,改革始终无法到位,在广东省内影响力越来越弱。一位关注珠海的网友则直言,珠海近10年来患有“高层领导镀金恐慌症”,这种恐慌在中上层领导中表现尤其突出,一个领导来熟悉下情况就换个思路,再调一拨人,时间不长就拍屁股走人。这样的领导,很难让人相信其能为珠海留下什么值得称道的“政绩”。

2.新而不实的移民文化心态。珠海的道路系统硬件设施比较完善,但又经常处于修路的奔波中,且但凡“动刀”的都是较为崭新的主要道路,而一些不重要的小路、窄路虽然破损严重,路面出现很多坑洼,下雨造成积水,却从来无人问津。2007―2009年,珠海曾连续翻修市内的人民路、情侣路、迎宾路等主干道。三条路在维修时,均是崭新路面,既无路面破损,也不有碍观瞻。譬如情侣路,珠海市于2007年11月6日至20日,将情侣路8.1公里长的路面,全部用沥青翻修,代替原来的水泥路面。而与之相邻的海滨南路、连接情侣路南北的石花东路,路面早已坑坑洼洼,车辆行驶时颠簸不已,却从不见修补;作为珠海对外窗口的拱北口岸,其地下通道早已破烂不堪,未见任何维修迹象。

3.美而不惠的移民文化心态。政府既想保护行人安全,又想保证车流通畅,同时不影响市容美观,因此不设红绿灯,不设天桥,只是限速。珠海大道从珠海南屏到湖心路口段,仅20公里的路程,却有4个限速档,分别是40、60、70、80公里。司机戏言:“不熟悉的人,开车只能一看限速牌,二看时速表,三再看路面。”珠海人行天桥少,人行地下通道地点又较远,因而绝大部分行人都横穿公路。珠海的上冲检查站是珠海特区与内地“二线关”上的边防检查站。该检查站向北是中山坦洲镇,与珠海紧邻。一段仅长约500米的路程,就因一个检查站、两个红绿灯,成为珠海最拥堵的路段。每至高峰时段,上冲检查站进出珠海两个方向都会排起“长龙”,最长能达3公里。

4.穷而不认的移民文化心态。据珠海统计局数据,珠海2008年财政收入仅92亿元,在珠三角九城市中,可谓“穷城”。然而“没钱”的珠海却极喜欢参与“有钱人”的游戏。1998年“珠海”列入1999年F1赛程的名单,当时珠海赛车场有瑕疵,需继续投资完善。但投资方受东南亚金融风暴影响,欠下8 000万元投资,最终F1举办权取消。而此时,京沪等地盯上F1,大肆投资赛车场,最终2004年F1举办权花落上海,珠海从此与F1无缘,赛车场3亿元的投资回收也遥遥无期。珠海市政府创办于1994年“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曾与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并称“中国四大电影节”,并试图发展成“国际华语电影节”。但因耗资巨大,其经济效益难以预料,仅举办两届便寿终正寝。

5.候而不守的移民文化心态。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珠海商品房空置面积51.2万平方米,比2007年上升16.5%,是珠海商品房空置面积8年连续下降后首次上升。至2009年,珠海空置楼存量已超过1 000万平方米,按人口比例位居全国之首,占全国空置房总量的1/14。夜晚时,观察情侣路等主要路段旁的楼房,映入眼帘的只有零星灯光,大多房间都在黑暗中,整栋楼房缺乏亮色。据调查,珠海香洲区吉大海湾花园,每到夏秋季节,这栋楼房只有四五家住户。多年来,珠海“不适于创业,适于养老居住”的特征深入人心。每逢冬季,人们到珠海过冬,楼房注满;一过冬季则离开珠海,楼房随即空置。珠海因之成为典型的“候鸟”城市。

6.繁而不简的移民文化心态。珠海行政效率低下,早已为珠海市民、企业诟病。据透露,2009年上半年,珠海某些政府部门仅完成全年工作的30%,珠海市长钟世坚曾就此专门提出过严厉批评。珠海各经济园区对政府效率抱怨尤其大,一些园区项目,国家、广东省的手续几天就能办妥,但在珠海本市的手续反而需要几周。政府本身的项目都如此缓慢,其他更是可想而知。香港智经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朱文晖曾做过一项调查,咨询过数百家香港投资机构,得出的结论是,即便港珠澳大桥修通,香港也很少有投资机构愿意到珠海投资。多名港商表示:珠海行政效率慢、审批难。珠海公务员待遇比广州、深圳都要好,以至于他们养尊处优,没有了当年的“特区精神”,缺乏创新。官员办事拖拉,怕担责任,只看领导眼色行事。

二、珠海移民文化心态的现实影响

在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表述中,包括道德在内的非正式制度基本都能够获得肯定与认同。例如,在对市场运行的认识上,他们认为,市场的成功运行不仅仅依靠“看不见的手”,还依靠道德和其他理念的支持。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市场需要某种道德情感。大卫・休谟认为合适的道德行为,或者“道德情操”、“同情心”会支持新的经济活动形式。伯克提出,除非它们获得了“先在的态度文明以及扎根于绅士精神和宗教精神的自然的保护原则”的支持,市场根本不会运转起来[1]。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分析断言,新教伦理产生资本主义精神,而资本主义精神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这些经典的理论表述向人们揭示的深刻道理在于,必须充分意识到文化心态等非物质因素对现实的物质发展的巨大影响。物质的发展除了需要物质的力量之外,更需要非物质因素的支持。就此而言,文化心态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非物质力量。如果社会民众的文化心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保持了密切的吻合,那么,经济社会发展就可以走上快速的轨道;反之,如果社会大众的文化心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逆,那么,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受到阻滞。这一点,更可以从珠海30年的变迁中得到验证。由于文化心态的移易,珠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30年前,珠海是中国青年的“梦工厂”,珠海的一举一动,都起风向标的作用。比如,重金奖励科技人员、给优秀企业家发汽车、珠海西部的大开发等等,令珠海一度吸引了全中国的热血青年、冒险商人以及在其他地方怀才不遇的科技人员。这里还曾创造了无数个城市经典语言,例如,“今日借你一杯水,明日还你一桶油”。这里更是邓小平最早给特区题词的地方,邓小平两次视察珠海,第二次南巡讲话的主要内容也是在珠海诞生的。

广东当代经济研究中心杨正浒博士,就是当年闯荡珠海的百万寻梦者之一。1994年在朋友邀请下,他来到珠海。他的朋友曾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甘肃至珠海创业,当时正值珠海“技重奖人才”时。那时,珠海对于高科技人才,奖励价值100万元的别墅一栋,此外还赠一辆汽车。那时的珠海很有号召力,吸引大批年轻人前来,包括史玉柱这样的商业人才。但很多得奖人不久后都离珠海而去。离开的不仅是人才,还有支柱企业。巨人和金山两大软件公司总部离开珠海,对珠海冲击很大,软件行业一度受挫,珠海成为国际软件外包基地的梦想也随之破碎。

港珠澳大桥将拉近珠海与香港的距离,横琴开发让珠港澳合作有了新载体。珠海的“大机遇”确实到来,但珠海最终能否抓住这几乎是最后的机遇,人们还须拭目以待。 软实力下降,让再次面临机遇的珠海无比尴尬,成为珠海走出困境的绊脚石。多名学者感慨,珠海如果把握不好,港珠澳大桥即使开通,珠海可能仅仅变成是一个通道,最终是“尾气留下了,经济放走了。”

就像30年前,游玩珠三角的人都愿意去珠海转一趟。但过去到珠海是为了创业,现在是为了休闲。今天的珠海,更像一个风景美过欧洲、闲散胜过英法的“养老胜地”。但特区开荒牛的精神,特区人敢领风气之先的魅力,都荡然无存了。珠海成为一个令人昏昏欲睡的摇篮。珠海人即使西装革履,也看不出他们媲美广州深圳人的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们最津津乐道的谈资是:“今晚到哪儿去打牌?”“明天要不要从情侣路取几束花回阳台摆摆?”他们对珠海修不修铁路漠不关心,对日本人在珠海嫖妓那样的“大事”也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地懈怠着,打着哈欠伸着懒腰,不知这算不算一种另类意义上的特立独行。

本文在写作中,借鉴了“天涯社区”中网民的观点和调查,在此致谢!

参考文献:

珠海大学篇6

发展才是硬道理--珠海改革开放23年

珠海,这个昔日落后的边陲小城,在祖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3年以来,坚持贯彻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逐步建立成为以工业为主,商贸、金融、旅游、房地产、信息、运输、农渔等各业为辅的综合性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地区性城市。珠海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出海口的西岸,濒临南海,南接澳门,东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发达,管网齐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京珠高速公路和中国沿海快速干道均连接珠海;现代化的机场连接内地几十个城市,在水运方面更有九洲港、高栏港等国际港口为国际商务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渠道。改革开放以来,珠海市国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珠海市政府以两大办一加快为发展的基本思路,大办实业经济,提升经济结构质量;大办大学园区及刊物机创新海岸,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加快珠海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珠海的发展目标建立在三基地一中心,即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把珠海建成以信息技术饿龙头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成为有较强辐射力和吸引力、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珠海人民能够很好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吸引外商,引进外资,在招商引资方面工作成绩不俗。到目前为止,珠海有外商投资企业共6597多家,其中包括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20xx年全年新签约项目704个,同比增长了8.98,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2亿元,同比增长了87.7,实际利用外商投资6.98亿元,同比增长了34。突出产业招商,加强招商方式的针对性,外资逐步西移;大量外资企业扎根珠海,纷纷增资扩产,是去年全市招商引资出现的三个亮点。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珠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珠海经济总量的近70。珠海市环境优美,风光秀丽,在旅游业和环保事业蕴涵着巨大的潜力,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国际航空博览会、国际汽车赛已成为吸引国内外旅游客的新亮点。珠海还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城市,联合国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等殊荣。20xx年珠海旅游业形势喜人,全年累计接待过夜旅客493.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全年旅游总收入(测算值)9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珠海成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为海内外投资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农业是经济之本。珠海市农业自然资源丰富,有25度以下的缓坡山地1.73公顷,水深2米以下的浅海和潮间带滩涂8.67万公顷,农业人口达21.7万人。农业已基本实现了由以种养为主向二三产业并举的转化,以兴建一批农产品贸易、批发市场为标志的农村流通体系日渐完善。可以预见,随着珠海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珠海农业的明天会更美好,成绩更辉煌。百年大计,教育为重。珠海在发展各种产业经济的同时,不忘支持科技文化建设,兴办大学校园,培养各行各业需要的高级人才,其中有著名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同时还引入全国名校来珠海创办软件研发基地,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已经形成。发展才是硬道理--今日的珠海人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理论的合理性、正确性,在她的引导下,珠海人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经济发展石头迅猛,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运行质量同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珠海经济将得到腾飞!

珠海大学篇7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珠海;会展业;发展

一、港珠澳大桥开通对珠海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港珠澳大桥项目背景。在粤港澳经济不断合作的进程中,珠江三角洲东、西两岸发生巨大变化,但两岸差距也越来越大。受珠江阻隔,珠江西岸与香港之间的陆路绕行时间较长,与香港交通联系不便是影响珠江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导致珠三角东西两岸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早在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特区政府为振兴香港经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认为有必要尽快建设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跨海陆路通道,以充分发挥香港、澳门的优势,并于 2002 年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桥的建议。 经过 7 年的前期准备,港珠澳大桥于 2009 年 12 月正式动工,预计于 2016 年全线通车。大桥全长约 50 公里,跨海逾 35 公里,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新的公路运输通道。

2、大桥开通对珠海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意味着粤港澳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使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距离缩短到 30公里,行车时间不到半小时,这必然增强香港对珠江西岸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港珠澳大桥使珠海区位优势提升,成为区域性枢纽城市,将极大地带动和促进珠海物流业的发展;随着通勤时间缩短,珠海房地产对香港人的吸引力瞬间增强,使得“香港工作+珠海居住”的新生活方式成为可能,将全面分享香港房地产业的溢出效应;大桥的建立拉动珠海其他产业发展,刺激金融等服务需求增长,将在未来大量承接香港金融业,进而成为珠江西岸的金融服务中心;大桥的建设使过境珠海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同步增加,为珠海旅游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大桥通车密切了港珠之间联系,将会加快“珠港澳台文化产业都市圈”的形成;大桥的建设将会对珠海的会展业产生影响,提升珠海会展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激发会展关联效应、扩散效应和集聚效应。

3、大桥开通对珠海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使珠江西岸与香港直接陆路相连,这种交通联系的改变,机遇和挑战并存。如果珠海市不能及时配套完善港珠澳大桥落脚区域的连接线、集疏路网、客货站场、出入口、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不能有效进行产业规划,不能建立起产业园区和城市功能组团之间的便捷联系,在各方博弈中珠海就有可能被边缘化,最终沦为一个过境通道,坐失发展机遇。

二、港珠澳大桥开通背景下珠海会展业发展构想

1、珠海发展会展业的优势与机遇

(1)良好的城市环境资源。珠海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濒临南海,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地相连。珠海自然环境优美,有“百岛之市”美誉。空气质量常年为优,是国内第一个获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的城市。珠海的自然生态资源、历史古迹、历史名人、历史事件、文化遗产都给珠海发展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打造城市生态品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良好的历史性政策机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珠海提出了新的定位,明确了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战略地位。与以前的定位相比,这次的规划定位重要性在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广东省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战略措施,具有较高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横琴岛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则更进一步对珠海的发展进行了具体描述。两大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为珠海的未来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

(3)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加速。2011 年,广珠铁路、珠海机场高速公路、珠海高栏港高速公路、珠海港高栏港区北顺岸煤炭码头四大基础设施项目完工。2012 年,珠海港高栏港区干散货码头工程完工,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2013 年,珠海港高栏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建成,珠海市区――珠海机场城际轨道动工。2016 年,港珠澳大桥建成。2020 年前,珠海市区――珠海机场城际轨道与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城际轨道完成建设。这都使未来珠海不仅融入珠三角区域,更借助珠三角已有的交通网络与全国及世界市场更好结合在一起

(4)珠中江集群夯实珠海发展基础。根据广东省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珠海、中山和江门是一个组团。广东省的规划中提出,珠中江经济圈以珠海为中心,重点布局发展以重大成套装备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依托优势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珠海、中山、江门三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进珠中江区域一体化。珠中江区域将发展成为广东省最重要的新兴能源基地。

(5)“三高一特”产业政策夯实珠海产业基础。2012年,珠海经过多番调研和论证,出台了“三高一特”产业政策。“三高一特”指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与特色海洋经济和农业。珠海“三高一特”产业体系的推进,将夯实珠海产业基础,为发展珠海会展业品牌带来扎实的产业支撑。

2、珠海发展会展业的劣势与挑战

(1)城市经济规模偏低。上世纪 80 年代,珠海作为一个新兴城市,经济总量处于珠三角地区中下游水平。进入 90 年代后,珠海与珠三角其他地区经济总量上的差距放大。1995 年之前,珠海 GDP 总量基本保持在珠三角平均水平的 50%,但 2000 年下降到约三分之一,2005 年下降到不足三分之一,2008 年后更下降到不足 30%。

(2)会展场馆不足。展览场馆不足,一直制约珠海会展业发展。除了远离城区的航展展馆,珠海市区缺少1.5万平方米以上专业展馆。已有的一些小型场馆,其建设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目前,随着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3.4 万平方米国际会议中心的建成开展,场馆短缺问题暂时缓解。

(3)会展产业链远未成熟。成功的会展依赖于成熟的产业链。珠海缺乏品牌会展公司,会展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珠海会展业还远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为会展提供配套服务的交通、货运、餐饮、酒店、广告、信息、安保、展位设计、搭建、租车、旅游、展览道具租赁等行业不够发达。产业链不成熟,专业化分工协作缺失,会展业经济效率低。

(4)周边地区会展业迅速发展。香港会展业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无论是资金、客源、信息还是设施优良的展馆和完善的服务体系,都运行成熟。澳门会展业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东亚运动会场馆、旅游塔、渔人码头以及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金沙城中心等大型会展设施相继落成,为澳门大型会议和展览的举办提供了充足的场馆及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澳门会展项目及管理国际化程度高,政府扶植支持力度大,会展业发展迅速。另外,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的会展业也发展迅速,广东省品牌会展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包括广交会、深圳高交会、东莞厚街名家具展、佛山陶瓷博览会、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顺德家电博览会等。仅广州、深圳、东莞三地的在建会展场馆就已达 50 万平方米。相对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其他城市而言,珠海会展业目前处于弱势竞争地位。

3、大桥开通背景下珠海会展业发展构想

在对珠海发展会展业面临的优势与机遇和劣势与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珠海该如何制定会展业发展战略,本文提出以下思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抓住外部机遇”,即立足横琴开发的有力政策和时机,抓住港珠澳大桥开通后为珠海整体发展带来的机遇,走港珠澳三地会展业融合发展道路,共建珠江西岸国际化会展中心区域。二是“苦练自身内功”,即立足珠海“三高一特”产业战略,培育珠海会展品牌,打造会展业成熟产业链。

(1)抓住外部机遇。会展业作为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正成为珠海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会展业是澳门实施经济适度多元战略的重要选择,香港则被誉为“国际会展之都”。会展是产业联动性很强的产业,城市会展业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区位优势,成熟发达的交通、酒店、餐饮、通讯、广告、印刷、金融、销售等行业,还依赖于广阔的产业腹地,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香港成熟的国际会展运营经验,加上澳门业带动的特色旅游,再加上珠海广阔的西部产业腹地和市场及更为低廉的土地与人力资源,三地联手发展会展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而此时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更是增强了三地间人流、物流、技术流等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将极大改变企业运营成本,有助于会展产业聚集,逐步形成珠江口西岸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中心区域。因此,在国家良好的政策环境下,珠海应立足横琴开发,努力将三地的会展优势加以科学整合,三地共建珠江口西岸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中心区域,最终实现珠海会展业的大发展。

(2)做好自身基础建设。要实现港珠澳会展业融合发展的目标,首先需要增强珠海会展业的合作吸引力,需要珠海立足自身“三高一特”产业战略,着力培育新的珠海会展品牌。需要珠海着力打造会展业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加强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交通、酒店、餐饮等行业的整体规划和建设,认真建设有助于三地会展业合作发展的支持系统。

三、大桥开通背景下促进珠海会展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1、增设港珠澳会展合作工作小组。建议将推进港珠澳会展业融合与发展的内容列入粤澳合作联席会议研究事项。同时增设港珠澳会展合作工作小组,由三地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官员担任工作组组长,并设立联络机制;成立由三地会展管理部门及业界参与的港珠澳会展产业合作发展委员会,探讨三地会展业协同发展策略,共同编制港珠澳会展业合作发展专项规划。

2、创建横琴国际会展产业园。珠海当前的经济发展及与国内外经济连接水平,决定了珠海不适于独自发展会展业。但是珠江口东西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给珠海带来了良好的会展业发展机遇,使珠海可考虑在与港澳会展业优势互补的合作中谋求发展。横琴开发国家战略,给珠海带来了借助港澳优势升级产业的机遇,而港珠澳大桥开通,通过强化珠海的区位优势,更加推动了珠海产业升级的可行性。但如果珠海未能做好准备,机遇稍纵即逝。为了避免大桥开通后成为过境通道,珠海首先需有吸引并留住大桥开通后喷发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平台,需要创建产业承接园区。因此,借助横琴开发的优惠政策,创建横琴国际会展产业园,吸引港澳会展企业投资落户,三地借助会展产业园平台,聚集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共同打造珠江口西岸新的有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中心区域应是重要的选择。

3、处理好港珠澳大桥落脚点与珠海现有道路交通枢纽的关系。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摆在珠海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如何从珠海市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处理好大桥落脚点与珠海现有道路交通枢纽的关系,并将其融入珠海打造“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城市”的整体规划体系。如果珠海市不能配套完善港珠澳大桥落脚区域的连接线、集疏路网、客货站场、出入口、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不能建立起产业园区和城市功能组团之间的便捷联系,珠海在各方博弈中就有可能被边缘化,最终沦为一个过境通道。交通的整体规划势必与城市的产业发展规划紧紧相连,因此,思考珠海会展业的发展,需要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确定横琴会展产业园,围绕产业园发展需要的交通系统如何实现,需要形成完整的交通建设方案。

4、积极培育珠海品牌会展项目。对于珠海已有的中国航展和打印耗材展,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用于会馆改建、配套设施完善和广告宣传。同时,珠海会展业的发展,还需要培育和壮大自己的会展品牌。珠海首次举办国际马戏节后,可以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为载体,建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演艺马戏大剧院,举办中国珠海长隆国际杂技马戏节,打造与“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和“法国明日与未来国际杂技马戏节”相媲美的世界一流杂技马戏节,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响亮的文化品牌。同时,立足珠海“三高一特”产业发展规划,以十字门国际会展中心落成为契机,积极培育国际游艇展、国际海洋高新科技展和休闲娱乐产品展等,打造珠海具有滨海特色的新兴会展品牌。总之,需要立足当前珠海“三高一特”产业战略,服务珠海的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和海洋农业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放眼珠江西岸区域,服务于西岸产业发展,依托会展业发展实现珠海珠江西岸核心城市的定位。

5、实现通关边检更便利化。积极与边检、海关等部门沟通,不断实现通关更便利化。首先,国家出入境管理部门可考虑放宽会展业及参展人员往来三地的商务签证。其次,对参展的物品尝试采取简便的登记备案通关措施。从2014年12月18日起,拱北关口提前开关1小时、延长闭关1小时,而横琴口岸已实现24小时通关,对珠澳会展业的合作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需要继续探索的是如何进一步完善横琴新区“管住二线放开一线”的安排,加快落实澳合作框架协议提出的货物‘单一窗口’通关模式,推动建立三地检测结果互认和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货物通关速度。

参考文献

[1] 俞友康.港珠澳大桥建设对珠海发展影响的综合研究[J].中共珠海市委政策研究室,2006.

[2] 李桂生.试论港珠澳大桥对珠三角西岸的影响[J].中国市场,2006(25).

[3] 江宇,刘小丽.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泛珠三角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J].中国国情力,2007(4).

[4] 吴志才,陈蕾.港珠澳大桥兴建对大珠三角经济圈的影响[J].南方经济,2004(1).

[5] 常春光.国际会展业成熟运作模式及启示[J].学术交流,2007(6).

[6] .会展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7] 金忠云.澳门会展业未来前景及市场机遇[J].经济论坛,2008(07).

[8] 梁文.国际会展中心的经营与管理[J].2007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

[9] 梁文慧.澳门会展业与业互动发展创新策略初步研究[R].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旅游学院,2010 .

珠海大学篇8

“我有一个梦!”――马丁?路德?金所表达的是对自由与平等的渴求。而珠海人不止有一个梦而是有许多个梦,但归根到底是一个梦――财富与幸福之梦。困难与挫折虽然不断地困扰珠海人的梦,而且给珠海人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并不能阻挡珠海人寻梦的执着与狂热。

让我们走进历史,一起来重温那些珠海的旧梦吧!

中心城市之梦

珠海曾想做一个中心城市,有一个中心城市情结,那是在珠海初为特区的年代。的确,我们也看到过珠海热闹的景象,似乎在往一个中心城市的模样成长。什么叫中心城市?如果不是指地理上的中心区位的话,必然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上具有强大的辐射能力。而23年来珠海一直都在被别人辐射着。

1999年底,在《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珠海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一个具有高质量建筑环境的中等城市。开始客观地面对自己,老老实实地做一个中等城市。对于这个曾经历过狂热与泡沫的特区城市来讲,不失为一种清醒的选择。

然而,“三基地一中心”的说法又让珠海不那么安份。2001年10月,省里提出要把珠海建成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成为有较强辐射力和吸引力、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争取在2007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但是,2003年5月11日由国务院批准的珠海市最新的总体规划,又令珠海陷入困惑。据说,在珠海上报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依据广东省有关决策将城市定位为“珠江口西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但在国务院的批复中,珠海被定位为“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东南沿海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说法不断在变,而不变的是:做中心城市,还是不做中心城市。这的确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作为特区,珠海虽然与深圳同年同月同日生,但由于其区位的劣势和战略的失误,在整个珠三角经济高速发展的上个世纪90年代,珠海不仅没有成为一座中心城市,却在歧路彷徨:珠海机场、珠海港、广珠铁路、伶仃洋大桥……,这些被称为珠海命运工程的项目,除了显示珠海人的梦想、追求与自信之外,更让珠海人历经了磨难。

珠海机场是珠海人的心中一块美丽的伤疤。总造价为69亿元,堪称国际水准的珠海机场于1995年正式通航后,因不能充分发挥效用而一直饱受外界责难。曾几何时,珠海机场是特区的窗口,是特区领导“敢为天下先”的魄力的体现 ――“没钱也能办成事”。但直到如今,它的年进出港人数也只有广州白云机场的1/14,使用率只达到设计能力的6%。在进机场的路口,有一块交通标示牌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一个箭头下写着“出发大厅”4个字。珠海人原本在这里做了一个“出发梦”,可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停留在这里。

1997年10月22日上午,斗门县斗门镇小赤坎一片欢腾,随着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手起剪落,宣告广珠铁路正式动工兴建。然而这个项目很快就陷于停顿。而建设得更早的珠海港10多年来一直修修停停,最初设计的10万吨级码头至今未见踪影。

珠海很久以来都想将自己与香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83年,当香港合和集团主席胡应湘提出修建港珠跨海大桥的构想,珠海人很快做出了热情的反应,自掏腰包600万元完成了伶仃洋大桥的论证与设计,并于1997年12月30日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立项。伶仃洋大桥的起步工程淇澳大桥早已于2001年完工通车。可是,亚洲金融风暴令这一差不多水到渠成的项目停了下来,一沉寂就是好几年。

2003年8月,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了新的港珠澳大桥方案,预计2006年就可建成通车。当此消息传出,听说珠海方面出奇地低调。也许是因为伶仃洋大桥被彻底否决而有些失落,也许是因为对于建造这样一座大桥的好处他们曾经表达够了,现在不想再说什么。

记者去珠海市政府采访,看到在市政府大楼的底层大堂,当年制作的伶仃洋大桥的规划模型依然静静地摆放在那里,变成了一个承载着珠海人的追求与梦想的纪念碑。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确定建设,珠海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海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前几年由于种种原因而中断的大项目今年开始全面启动,珠海市拟投入巨资,誓言打造一个现代化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据珠海市交通局负责人介绍,江珠高速公路已完成前期准备,即将动工,于2005年建成通车;广珠铁路将正式对外招商,近期确定动工方案;与香港和黄集团合建、总投资17亿元的两个5万吨集装箱码头正由专家组论证;沿海高速公路珠海路段也将在2003年内开工,估计2006年全面通车。

随着珠江西岸交通环境的改善,西岸的整合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城市竞争力专家倪鹏飞博士认为,珠西地区没有龙头,没有谁来带动,整个珠西地区也就缺乏协调和融合。

西区开发之梦

2003年初的中共珠海市委四届七次全会上,市委书记方旋提出了“城市西进”战略。一时之间,“城市西进”成了珠海人谈论最多的新名词之一。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发现城市化离不开工业化,于是4个字逐渐演变成了8个字――“城市西拓,工业西进”。

“城市西拓”指的是调整城市发展布局,使地处珠海西部的城市化水平较低的金湾区和斗门区加快城市化进程;“工业西进”则要使这两个过去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区尽快转变产业结构,通过加快工业化步伐来摆脱落后面貌,从而在总体上壮大珠海的经济总量,提升珠海的综合竞争实力。

西部地区土地面积为全市的2/3,人口占全市1/2,珠海市委副书记余炳林表示,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难点在西部,潜力在西部。

说起“城市西拓,工业西进”战略,不能不让人想起10多年前珠海就提出的西区发展战略。

珠海西区,曾经点燃过不知多少珠海人和南下淘金者的梦想,但他们的梦想几乎都在这里折断了翅膀。

1986年,波兰著名经济学家彼得?萨伦巴教授到珠海讲学时说:“珠江三角洲目前港口基地分布不合理。东有深圳、维多利亚,西有湛江,中间却留了一个大缺口。这一缺口应由珠海去填补。珠海今后应向西部地区发展,在高栏岛附近海域建设深水港,以港口为龙头带动经济发展。”

这番话刺激了时任珠海市市长梁广大的想象力。1988年他提出“以大港口带来大工业,以大工业带来大经济,以大经济带来大繁荣”的战略构想,将开发高栏、西区的设想提上日程。1988年9月,珠海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后市区的发展逐步向西推移,开发西区。”在高栏岛海域建设深水港,开辟一个能源、化工、钢铁等重工业基地。通过这些大项目的建设,为珠海经济腾飞插上强劲的翅膀!

“今日借君一杯水,明日还你一桶油”――这个极具震撼力的口号,是以创建白藤湖农民度假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钟华生担任西区区委书记兼区长时所创,令数十万不管有“水”还是无“水”的人,加入了西区“以水换油”的淘金者行列。钟华生曾在1992年珠海市人代会议上豪迈地预言,10至20年后,“珠海西区将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国际大港口。”

然而,10年过去,珠海对西区已经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进行建设,虽然形成了目前包括机场、港口、珠海大道等一大批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但是大工业、大繁荣的景象至今尚未出现。

10年前式的西区开发,令饱受泡沫经济之苦的人像发了一场噩梦,而那段历史几乎成为一个政治笑话。现在,珠海市再提“城市西拓,工业西进”,再把西区看成是珠海的希望所在,会成为另一场美梦吗?

历史似乎在轮回,但西区已今非昔比。近日西区兴起的投资热似乎正抚慰着珠海人往日的伤痛。

据临港工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润贵介绍:“临港工业区成立之初就明确定位为重化产业区,近年来尤其今年上半年一批大项目落户临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定发展重化产业不动摇。”仅2003年上半年,就有PTA二期、粤裕丰钢铁、科迪化学、华丰造纸等投资额都在8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进驻临港工业区。目前,该工业区在建项目32个,还有38个项目正在紧张筹建。

“临港工业特别是石化产业正成为珠海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这是珠海人非常自豪的一句话。炼油芳烃苯对二甲苯PTAPET塑瓶、工程塑料……现在,临港石化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不断加入的投资者还在继续补充、巩固和延长这个链条。

艰难的工业化道路

“工业立市”是珠三角各城市发展的主要战略。可是,记者查看过不少珠海的各种资料,从来没见珠海使用过“工业立市”这个词。这个现象的确有点耐人寻味。也许这也是珠海城市战略边缘化的表现之一。

其实,珠海从来都不曾回避过工业。

在梁广大时代,其“以大港口带来大工业,以大工业带来大经济,以大经济带来大繁荣”的战略构想,正是希望以宽大的胸怀迎接一个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令人遗憾的是,这个看似严谨的系列步骤,停止在了大港口这一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后面的大工业、大经济和大繁荣并没有按人的意愿如期到来。

走在而今的珠海街头或工业园区,不时会见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标语。这源于2003年1月珠海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

什么叫新型工业化?记者在方旋书记的报告中找到了答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优化经济结构,争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促进旅游、商贸、房地产、物流、会展等第三产业及都市型农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计算机软件产业、石化原料及制品产业,使之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市新型工业的支柱产业。”

“推进新型工业化”会不会成为一句口号呢?不少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倪鹏飞认为,这种提法很模糊,虽然他们可能有一些标准,但落到具体的招商引资上,对各种项目还是来者不拒。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他进一步指出,就珠海来讲,甚至整个中国来讲,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不强,不可能为工业化定什么条条框框。对大多数地区来讲,能够做到承接发达地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都已经不错了,根本别指望搞什么创新型的工业。

“珠海目前的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类似顺德空调那样产业链完整的优势产业,所以现在必须经历一个有项目就上的混沌阶段,不然,发展龙头企业的配套也不容易。”珠海盛煜的老总林立对记者大发感叹:“政府曾要求著名的格力空调给点配套订单给珠海的企业,可是通过招标比价,不是价格太高就是质量不过关。”

“过去20年,珠海工业为什么发展缓慢,问题不仅在于地缘方面没有优势,而且在于珠海自己对投资者挑三捡四,门槛设得太高。”林立是投奔珠海10年的新移民,对珠海爱之深恨亦深,说话一针见血:“其他地方经济发展得较快,包括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大部分城市,靠的还是所谓传统产业。发达国家的投资者不会把那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拿到中国来,他们来中国投资,图的是什么?除了要占领市场外,图的就是你的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便宜。”

计算机软件产业是珠海新型工业化的一个重点,但是,珠海虽然有一个科技创新海岸,有部级的软件基地,可是该产业的发展并不象外界想象的那么好。在显得有些过分冷清的南方软件园办公大楼4楼,记者采访了珠海市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卓家伦,据他介绍,2002年珠海软件业产值23亿元,排名全省第三位,与吉林省相当,与大连市相当,但与深圳的200亿元、广州的140亿元相比,落差就太大了。卓家伦承认:“珠海的软件业还很弱势,连一个上千人的企业都没有。”问题出在哪里?卓家伦认为是缺乏大工业作为支撑。

珠海的工业要大发展,“新型工业化”作为一句口号提提也就罢了,不能太认真。也许,对珠海来讲,是要做好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这门功课,管它是资金密集型也好,劳动密集型也好,只要污染不是太严重,把项目引进来才是关键。

的确,珠海过去的所作所为,比如有轰动全国的重奖科技人员的制度而不曾有重奖企业家举动,给外界的印象是珠海排斥那些所谓低层次的传统工业,令不少“低层次”的投资者望而却步,敬而远之。

当然,近年来珠海的投资门槛有所降低,但珠海人不承认这种讲法,只是说“有所调整”。但不论是降低也好,调整也好,珠海人已经变得务实了许多,虽然还不至于来者不拒。

珠海的边缘化生存

深圳因香港而成为特区,珠海因澳门而成为特区。深圳依托香港已经发展成为与广州并驾齐驱的珠三角轴心之一,但澳门至今也仅仅是作为珠海的背景而存在,两者并没有出现经济上的融合、协调及共同繁荣。

澳门本来就是边缘化的,一直也有“大香港,小澳门”的说法,澳门经济结构与经济总量都不足以支撑珠海的发展,依托澳门的珠海自然也逃脱不了边缘化的命运。当特区泡沫渐渐消失之后,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边缘化的珠海在世人面前。

然而,还原这个真实的珠海,的确需要几分勇气。

不争不行,争又不易。事实上,珠海已经陷入了尴尬的边缘化生存的状态。

珠海边缘化首先是目标边缘化。当珠三角以至全国各城市均以GDP的增长为目标时,珠海则坚守着不为增长而付出环境代价的原则,坚持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有学者认为,凡是与市场化背道而驰,其经济发展注定不会走远,矛头直指珠海。的确,珠海是珠三角仅次于深圳的第二个经济特区,但与深圳渐行渐远,10年前,珠海一年的经济总量相当于深圳的一个季度;10年后,珠海一年的经济总量只相当于深圳的一个月。甚至于其经济综合实力不如“广东四小虎”,居民收入至今依然落后于相邻城市。从根本上讲,就是珠海“逆市场化”而致。这样的批评让珠海的决策者有点坐不住,他们反思之后经常挂在嘴上的话是:“珠海的经济总量不大,实力较弱。”

城市的发展不单看GDP行吗?难!因为GDP是硬的,其他指标是软的,难考核。这也难怪城市的当政者要患所谓“GDP压力综合症”。2003年上半年,珠海的GDP增幅为18%,经过多年10%左右的徘徊之后,创出新高,着实有点令珠海人兴奋,但是问题在于,珠海需要与别人攀比吗?需要做一个暴发户吗?甚至是做一个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暴发户吗?

坚持适度发展模式未尝不可,以10%的速度发展,20年、30年之后,珠海也将成为一个发达的城市。然而,面对诱惑和压力,珠海的决策者能够坐怀不乱吗?

第二是产业边缘化。珠海没有能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一个优势的产业群和产业格局,此乃珠海目前最大的遗憾。尤其是珠海的工业化进程与珠三角其他地区比较,可以说是严重地滞后。按官方的说法,珠海目前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可是此间有企业界人士并不认同这个观点,“这个说法太抬举自己了。珠海目前的工业总产值较低,而且主要靠几大龙头企业支撑,没有形成由中小配套企业共同组成的优势与特色产业簇群。我们要勇于承认珠海还处在初级工业化过程之中。”

工业不行,第三产业又如何?珠海一直想利用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旅游业。可是,第三产业的一些项目总是办不成气候,大学城短期内还见不到什么效益,航展前途茫然,F1车赛另攀高枝,电影节也只是昙花一现。

第三是形象边缘化。在不少人的眼里,珠海仅仅是一座适合居住或者养老的城市。问起珠海当地人和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人,大部分人都会说在珠海找钱不容易。为什么?珠海人太少了。

经历特区化的珠海,无论如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从旅游、居住角度看,珠海无疑是一个一流的城市,尤其是1998年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以及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珠海更成为很多人心向往之地方。

好巢未必引来凤凰!事实上,珠海一直人气不足,不是缺钱,而是缺人,营商气氛淡薄。说它是旅游城市,也不见旅游休闲度假的人纷至沓来。说它是人居环境最优的城市,也不见外地人大量涌入,筑巢而居,安享人生。不少人说,现在我要去广州、去东莞、去深圳找钱,10年或者20年后我再来珠海定居。至少还要等上10年,珠海人等得起吗?

看来,有人说广州是最说不清的城市,其实珠海才是。它仿佛是什么,但又不是什么。

第四是心态边缘化。因为找钱不容易,所以珠海人的心态也被边缘化了。顺德现代化研究中心吴志高先生拿珠海与顺德的居民储蓄额作比较,珠海有300亿元,顺德有500亿元,而总人口相当。据此推算,珠海人的收入水平大约只及顺德人的60%。吴先生指出:“当珠海与深圳的差距拉开之后,珠海人的心态开始起了些变化,有点失落;当珠海的经济开始落后于邻近城市之时,珠海人就开始生活在自豪感与挫败感的交织中。”

因特区身份与环境优美而自豪,因经济水平较差而挫败,珠海人可谓在爱与痛的边缘挣扎。

梦醒时分

史玉柱离开了珠海,但著名的巨人大厦烂尾楼依旧默默地站在珠海市中心漂亮的街道边,现代化的街道上突兀立着一栋栋烂尾楼,乃珠海的一大城市景观,仿佛用那段痛苦的泡沫历史不断地向世人发出警示。

别的城市不是没有烂尾楼,而是没有珠海这么多。据了解,全广州市8个老城区范围内共有烂尾楼57宗,但遍布珠海各个区域的烂尾楼项目达92个,停建深基坑17个,烂尾面积达到300多万平方米,一半以上为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商业建筑。

珠海作为一个特区,为什么发展一直没有上得去,而且停滞了好多年,主要的问题出在哪里?

城市竞争力专家倪鹏飞的看法是,珠海在第一轮的竞争中可以说是失败了,而且也可以说整个珠江西岸地区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应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看。

客观上,珠海处于珠江西岸,区位上相对劣势。因为东岸有香港经济的带动,而整个珠三角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依靠香港产业的转移和辐射。谁得到的辐射最多?肯定是最接近它的东岸地区。在虎门大桥建好之前,西岸离香港的距离更远,香港产业的转移自然是到深圳和东莞。这是一个决定性的原因。

主观上来讲是战略上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城市定位上。它应该以经济的发展为首要任务,发展产业为核心。但是珠海特别强调环境,在基础设施方面投了很多钱。强调环境就让许多企业受到限制,不能进入;而基础设施投资过多,不是对产业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造成负担。一个城市更多的钱应该投在产业上,或者保持一个平衡。珠海基础设施的超前投入,令财政负债过多。如果说珠海过去的梦都很超前,而其痛也可谓超前之痛!

然而,珠海现在到了梦醒时分,因为珠江西岸时代正悄悄地来临,为珠海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现代化展现了无穷的机会。

经过20多年的累积,珠三角已初步形成两条发展主轴、三大都市区。两条发展主轴以广州为中心分别向香港、澳门延伸,一条是广深(香港)发展轴;一条是广珠(澳门)发展轴。三大都市区分别是中部都市区、东岸都市区、西岸都市区。中部都市区以广州为中心,包括佛山在内。东岸都市区以深、港为中心,包括东莞、惠州两大副中心。西岸都市区包括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的部分地区。

珠三角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人所共知,而不平衡现已演变为一种机遇。珠海市委政研室主任陈岸明认为,珠江西岸为新一轮产业转移提供了承接空间,这是珠三角的重要潜力所在。20多年来,珠江东岸承接香港的产业转移,现在深圳、东莞等东部的土地资源已经消耗殆尽。而西岸的珠海,其西部有1000多平方公里连片的未开发的土地,以珠海这个特区城市为基地,开发珠江西岸,前景一片光明。

上一篇:忧伤还是快乐范文 下一篇:写水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