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蚂蚁范文

时间:2023-10-23 22:05:09

别惹蚂蚁

别惹蚂蚁篇1

今天下午,我坐在电脑前观看了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美国导演约翰A·戴维斯的作品——《别惹蚂蚁》。

影片中的主角叫卢卡斯,因为刚搬家,在学校没朋友,又被恶霸欺负,只好把蚂蚁当做出气筒,三番两次地破坏他们的巢穴。不料蚂蚁们起来报复,用神奇的药水,将卢卡斯变成蚂蚁般大小,并把他带回巢穴一同生活。最终,卢卡斯领悟到了人生意义,学会了宽容与同情,友情的真谛和欣赏和敬畏自然本身,又回到了家。在那之前,我的看法和卢卡斯一模一样,都认为蚂蚁弱不禁风、微不足道。也曾搞出各种各样的方式,残忍地伤害比自己弱小千万倍的蚂蚁。可当看见它们扛起了比自己重5倍,甚至10倍的食物,我才知道它们多么强大。看到它们团结协作成功打败了硕大无朋的虫子时,我才懂得它们的坚强与能力,懂得团结就是力量。蚂蚁们在一起生活,一起觅食,一起玩耍,一起工作,有着自己的家庭和朋友,它们同心协力,团结友爱。我才明白: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生活。蚂蚁虽然那么渺小,但他们每一个都是真实的生命,也许我们无情地将他们当做,也许我们一个不经意的脚步就会使它们的生命完结,也许我们残忍地伤害它们,虽然,它们无法像《别惹蚂蚁》里面那样,会把人缩小来报复我们。但是在这宇宙之间,万物都是平等的,我们也没资格裁决别人的生命,何不与蚂蚁、与万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呢?美丽的大自然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我们应该与自然,与动物和平共处,互帮互助,要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爱护生命,那时,我们将生活在一个美丽、和谐的世界!

六年级:安洛荨

别惹蚂蚁篇2

圆圆的小头,一身乌黑,这就是小蚂蚁了。它们在桌子上爬来爬去,而且爬的速度慢悠悠的。有一只小蚂蚁走着走着,遇到了同伴们,头碰着头,热切地互相问好。

你看他们居然排成一行的队伍,有一只最大的蚂蚁走在前面带着队伍,一字型地行走着,非常有趣;还有的蚂蚁依依不舍地停在路上,好像不舍得离开父母;还有的蚂蚁会打架,他们两只脚支撑在地,两只手就挥来挥去攻击对方,好像一位威风凛凛的战士.

最意味深长的要数它们搬运食物和东西的时候.看!它们找了几个同类,聚集力量,一起努力地把食物搬运回家里,到了家,一群小蚂蚁争先恐后地涌进来争夺食物,而“父母”却叫停了小蚂蚁,小蚂蚁们立刻排成队伍,一个跟一个地取食物,非常规矩。轮到最后的几个小蚂蚁啃食物时,食物已经分完了,但它们并没独自去抢“别人”的食物,有些有爱心的蚂蚁分了点给那些没食物的小蚂蚁,充满了热情的气氛。

啊!原来蚂蚁都会有爱心的,我从蚂蚁身上学会了团结就是力量和坚持就是胜利的深刻哲理!

别惹蚂蚁篇3

2011年二月十二日天气:晴星期六

今天天灰蒙蒙的,想必肯定是太阳公公没调闹钟睡过头了。我像往常一样在院子里散步,在屋后那片宁静的土地上,突然见到一大堆蚂蚁好像在忙着做什么大事情。我小心翼翼地蹲下来仔细观察着它们的一举一动。

蚂蚁个子小,修长的身姿,全身黑乎乎的。远看像一条黑色的蚯蚓,近看才知道它们是单独的个体。我记得我看过一部动画片《别惹蚂蚁》,里面讲述着蚂蚁是一种很团结昆虫。我突发奇想,我现在就做一个实验,亲眼目睹一下蚂蚁是不是真的那么团结!

于是我急冲冲地跑回屋里,拿了一点面包屑,放在蚂蚁前进的方向。果真,蚂蚁灵敏的嗅觉一会儿就发现了我的“诱饵”,它们一步一步地向着面包屑的方向前进。我心里想,那个巨大的面包屑,瘦小的蚂蚁怎么能推起来呢?没想到,蚂蚁们靠近面包屑的时候,就立刻改变队形,由一条长龙,变成椭圆形,它们包围着“诱饵”,好像在商量着该怎样把面包屑托运回家。过了一会儿,它们真的把那巨大的面包屑在背上,然后整队回家。有的在前方带路,有的在旁护送,有的在加油鼓劲。井然有序,让我大开眼界。这一刻,我深深领会到蚂蚁的精神,团结就是力量,有了团结什么都不怕。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中心小学校三年级:李创耀

别惹蚂蚁篇4

说到蚂蚁,倒让我想起我很小时候看到的一幕。记不清是什么季节了,只记得那是个早上,父亲在田里忙农活,母亲让我去送早饭。送饭途中路过一条没水的水泥渠道,我看见一只谷粒般大的蚂蚁正咬着一条半根筷子那么粗、十厘米左右长的活物。起初我以为是条蚯蚓,细看之下才看清是条小蛇。蛇不断地扭曲着身体在地上打滚,试图摆脱那只蚂蚁。可是无论它怎么翻滚,那只蚂蚁就是不松口。小蛇试图着用尾巴把蚂蚁打下来,好几次尝试都毫无成效。蚂蚁只是牢牢地抓住蛇的身体,用短小锋利的牙执着、狠命地咬住蛇。似乎想凭借着它单薄的身体和短小的牙齿耗尽那条大它几十倍的蛇的全部体力。因为蚂蚁的执着,那场战斗陷入一场时间的消耗战。

看了许久,我没有再看下去,因为我父亲正等着吃饭,我不能做太久的停留。最终的胜负我也不得而知。那时候我还太小,除了不自觉被吸引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可现在我也不清楚是该赞美那只蚂蚁,还是嘲笑。先不说那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首先这就是一场几乎没有意义的战斗,因为那么大一条蛇,单凭它一只蚂蚁是没法搬走的,更别说吃掉。在那个水泥修的渠道里我实在想不出它需要叫多少只蚂蚁才能把这条“巨蛇”搬回他们的巢穴。但它选择了单兵作战,挑战一条对它而言是巨人的蛇。

别的蚂蚁都在寻找、搬运散落的粮食,只有它在“猎杀”巨人。我无法理解它的理想或者抱负,也就无法衷心的表达赞美,同时我却被它那种独立特行的勇气深深地折服,也就没有嘲笑的心情了,心底倒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骚动。

那种“左右为难”的心态,在高中的时候也有体现。那个时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背着吉他,穿着破烂牛仔的少年。那只是个长相很一般的小子,稚嫩,桀骜不驯的表情,总是有些凌乱的长长的头发,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外出从不离身的黑色普通吉他。他的路过总是会招惹很多眼光,或鄙夷,或嘲笑。那是个混账年代,除了课本学习似乎什么都不重要的混账年代,所以这种眼光总是随处可见。我不敢向他投以那种眼光,却也没有站出来要表达赞美的勇气,就因为内心有类似的暗流,同时又没有划离大众群体的勇气。没错,那只是个稚嫩的小子,破烂的吉他,并不怎么流畅或者说的糟透了的音乐,但他给我内心所留下的冲撞却久久不能平息。

记得那时有个联欢晚会,他上台表演了。可以说那是场糟糕的不能再糟糕的表演,五音不全的歌声,雷人的穿着,幼稚,做作的动作和表情。可就是那么一场糟糕的不能再糟糕的表演,却透露着一种不可阻挡的“向往”。 他模仿的是刘德华,尽管衣着因为条件的限制变得粗糙雷人至极,声音也极度走音,但那一刻在他的思想里他就是刘德华。那是个执着的认定,与任何因素无关,也不被任何东西影响。他并不在乎你对他的态度,所有的声音,无论是嘲笑,嘘声,起哄,在那一刻在他眼里都是欢呼。

那场“自以为是”的表演很长一段时间成了人们饭后的谈笑的话题,只是我除了用笑敷衍同伴之外并没有任何嘲笑他的欲望,就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有着跟他类似的暗流,而他那种敢于表露的勇气让我对自己很沮丧,让我无地自容。

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往着一些东西,因为执着和不愿舍弃成了信仰。如安妮所说我们未必比别人幸福,未必比别人多拥有任何一件一物,也未必比别人永恒。甚至我们会因为这些信仰失去更多。逐渐也许会因为这些失去而放弃,或遗忘最初的信仰,最终把信仰沦陷。这就是普通的我们。跟蚂蚁和少年不同的是我们不曾向往那些“过分”的事情,或者我们向往却从来没有付诸行动的勇气!

如果我们对自己说我们的不向往、我们的放弃只是因为我们看清了,成熟了,我们会相信吗?我不知道别人,我只知道我不会相信那种自欺欺人的说法。而且我打心底厌恶那种不敢去尝试,却在背后嘲笑别人碰壁的行为。这也是当时也包括现在我厌恶自己的心理来由,尽管我不曾嘲笑。

看过那么一个笑话:几只蚂蚁在沙地上玩,一只大象正朝这边走过来。蚂蚁们都立马避开,而其中一只蚂蚁却马上把身体埋在沙子里,并露出一只脚。伙伴问他在干吗?他很认真地说:那只大象要过来了,我要绊他一跤。

别惹蚂蚁篇5

结果瑞克看蚂蚁快掉到桌子下面了,一把上前抱住蚂蚁,滚了好几圈,蚂蚁这才没掉下去。变大药水滴在桌子上,化为一股烟便不见了。瑞克也没喝到,女巫叹了口气:“哎~~瑞克呀,你心也太好了,你可以喝好再救啊!”瑞克没有失望,对女巫说:“如果再晚一步,他就死了,再说药可以再做,命可不能复活。我现在不变大没关系,一定有别的办法的!”女巫摇了摇头:“我不能帮你了,你和我的想法不一样,我已经不能帮你变大了!我给你变大药水的配方,你自己去螺旋山采药吧!!”说完女巫拿出药方:

变大药水配方

水3滴

采果汁2滴

人参汁5滴

千年何首乌精华1滴

恐龙血1滴

注意:此药之在螺旋山找材料,请不要轻易摘下采果惹恐龙!

“好,谢谢女巫阿姨,我明天就启程!”瑞克回答。“我会送你一个防护罩和针筒,不过天黑之前要回来,不然防护罩会消失!”女巫眼中已经含了泪水,她很担心瑞克。

别惹蚂蚁篇6

这就是小英雄吴秀艳的故事为了自己的朋友不惜把自己送入虎口,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高尚啊,在这个时代为了别人,为了一个不相干的做这么多的是的人有几个,何况是一个年纪只有14的小女孩,当我看到这个事的时候我惊住了,在这个时代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害死了多少人,做了多少坏事,这些人和她比起来到底谁岁数大,到底谁文化高。我为他们感到羞耻。

同时我要说得是:

吴秀艳同学:

你已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宣布你已经是我们共青团员的榜样,也是英雄

2009.10.8

别惹蚂蚁篇7

关键词:蚂蚁;理据;异名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蚂蚁是一种十分古老且久负盛名的昆虫。它的起源可追溯到1亿年前,大约与恐龙同一时代。蚂蚁不但常见而且种类繁多,目前地球上的蚂蚁有近万种。蚂蚁是陆地上一股强大力量,已知的蚂蚁有8800种,其中有一种大头蚁就有1000多种,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类。除了两极地区以外,在世界上大部分陆地都有蚂蚁出没,以数目来说地球上所有的蚂蚁数以亿兆计,远远超过全部哺乳类动物、鸟类、水陆两栖动物的总和。蚂蚁的异名也非常丰富。据查,汉语典籍中有三十多个,还有些方言地区没有实际记载的书面材料。俗话说“好汉有三个绰号”,蚂蚁也许就是昆虫世界中的一条好汉。

让人们瞠目结舌的应该要数蚂蚁所特有的精神品质了,古代很多历史故事都与之有关,现在流行语中也不乏体现:民间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谚语。今俗谚云“蚂蚁戴笼头”,例此言,亦可言蚁著辔可驾乎!还有歇后语“热锅子上蚂蚁――走头无路”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有不少的附加意义来丰富词汇的运用范围。如当今广为人知的以蚂蚁群居性特征命名的“蚁族”,它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同名图书《蚁族》就是描述这一群体的读物。这个形象的名称很显然是来源于蚂蚁天生的群居性。

一、蚂蚁的古籍理据

“理据”一词,在中国占籍中应最早见于南朝齐僧岩《重与刘刺史》“纤辱还海,优指仍降,庄援释,理据皎然。”其中“理据”一词的意思是“道理和根据所在”。词的理据(motivation),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事物的得名之由,即我们为何会选用这个词语称呼它而不用别的词语。其概念基本相当于认知功能语言学派的语言的“象似性”(iconicity),指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或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天然联系,即是有理据的(motivated)。1940年,美国哲学家皮尔斯认识到,每种语言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蚂蚁的文字记录,成书于汉代初期的《尔雅》中就有蚍蜉、蚁、打蚁、飞蚁等字,但这里所指的蚁有的与白蚁相混。据考证,直至南宋罗愿著《尔雅翼》(公元1174年)时,才把蚂蚁和白蚁真正分开叙述。

《尔雅・释虫》:“蚍蜉,大蚁,小者蚁。”《尔雅注疏・释虫第十五》:“蚍蜉,大。(俗呼为马蚍蜉。)小者。(齐人呼蚁蚁蛘。),打。(赤蚍蜉。),飞。(有翅。)其子。(,蚁卵。《周礼》曰:“蜃酱)。”,鱼绮切。,音聋。,直耕切。,音尉。,音池。)

《方言》云:“蚍蜉,齐鲁之间谓之玄蟓(驹、养二音),西南梁益之间谓之玄,燕谓之蛾蛘(蚁、养二音),其场谓之坻,或谓之垤。”是也。其大而赤色斑驳者名,一名。有翅而飞者名,即飞也。其子在卵者名,可以作醢。

《说文・虫部》:“,yi3,蚍蜉也。从虫。切。”《说文・虫部》:“蜉,lie4,商何也。从虫。力切。”

《说文解字注・十三篇下》:“蜉,蚍蜉也。《部》蚍蜉,大蚁也。此不言大蚁者,义见上一字,全书之例如是也。蚍蜉,大蚁。释文。郭云:俗呼为马蚍蜉,按:马之言大也。从虫橐声。缚牟切。【三部】。蜉,蠹或从虫从孚。孚声,古音孚读如浮。”

《说文解字注・十三篇下》:蚍蠹,双声。蠹见《虫部》。大蚁也。《尔雅》文。从毗声。房脂切。【十五部】蚍,蚍或从虫比声。《方言》作“蚍蜉”。

《文解字注・虫部》:“蚁,蚍蜉也。俗作蚍蜉,非是。今正。《部》曰:蚍蜉,大蚁也。析言之也。浑言之则凡蚁皆曰蚍蜉。《尔雅》:蚍蜉,大蚁。小者蚁。亦是析言。从虫义声。鱼绮切。按:当鱼切。古音在【十五部】。《广韵》入尾韵者,古音也。入纸韵者,缘蚁字而合之也。”

《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也”。汉・郑玄注“蛾,蚍蜉也。”

对蚂蚁的各种异名,前人已作了不少的研究,多数已涉及其理据。在公元前123年前后成书的《淮南子》就有蚁生活史的记述。其后《酉阳杂俎》、《太平御览》、《六收故》和《本草纲目》等历代文献,都记述了古人对蚂蚁的观察和认识。

《尔雅・释虫》中的名物词存在着各类理据,通过对散佚在各种文献中资料的爬梳,可以将其理据(包括间接理据)归为形体特点、生活习性、于人利害、喻代命名、借称命名、同义相授、音转途径、合音途径等方而,分大、中、小三个层次。

《诗・东山・正义》引舍人曰:“蚍蜉,即大蚁也,小者即名蚁也。”

《楚辞・招魂・注》亦云:“小者为蚁,大者为蚍蜉”。

郝懿行《尔雅义疏》云:“蚍蜉,今顺天人称为”马蚁’。”“马”有“大”义。

【子部・清记】清・许奉恩《里乘》-卷三/《笔记小说大观》本云:“海州四怪,一鳢、一蜘蛛、一蜈蚣、一蚂蚁也……蚂蚁,大若栲栳,臀坚胜铁,五兵不能入。”“蚂蚁殿其后,以臀堵洞口。……人以蚂蚁臀肉之坚,皆称为“铁屁股蚂蚁”云。”

【子部・清记】清・陈恒庆著《谏书稀庵笔记》-一卷/虞初近志本云:“又见珠宝市街天合金店,蚂蚁大如蜂,聚生于楼下窟中。”

由此可见,蚂蚁的得名应得义于其形体特征,古之“蚍蜉”被称作当今“蚂蚁”或“马蚁”,“马”形体肥大,有“大”之义。因此有,小者为“蚁”,大者为“蚍蜉”的记载。

二、蚂蚁异名的方言造词理据

下面从各方言区方言点的实际语料,我们可以纵观“蚂蚁”一名在不同方言地的异名:

(一)“蚂蚁”在吴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中的异名

蚂蚁的称呼也合乎一定的地域性,在吴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中对蚂蚁的称呼大多是一样的,如吴语的福建浦城、南浦,赣语的福建建宁,客家话的福建永定,以及闽语福建的南平等地,蚂蚁被称为蚁子,虽然属于不同的语系,但是他们在地理位置上是接近的,在方言接触过程中会互相交流学习。闽语中蚂蚁的称呼比较丰富,广东的揭阳把它称之为蚁寿或蚁空;在福建一带更是有五花八门的称呼,福安称为蚁蚣(蚁公),莆田却称为蚁婆,根据其用词的异同,我们看出方言词汇是当地民众根据性别特征来为事物命名的,又如福建邵武和松溪把蚂蚁称为蚁子子,蚁蚁蚂,福建清流的客家话作蚁蚁公,是用重叠式造词的形式来为蚂蚁命名。

(二)“蚂蚁”在晋语、中原官话,西南官话中的异名

据本人调查发现,山西省境内及周边地区对蚂蚁的称呼可谓是千姿百态,如晋语区有代表性的称呼有蚂匹蜉(定襄)、蚂白皱(静乐)、蚂变蜂(山阴)、蚂蚍蜉(岚县)、蚂蜉儿(孝义)、蚂蚍蜉儿(榆次)、蚂变媳妇儿(河北张家口);中原官话中有蚁羊(山东曲阜)、蚂蚁王子(新疆)、蚂蚁撇蝠(山西河津)、蚂蚂蚍蜉(山西临猗),以上称呼是人们从蚂蚁这一昆虫的色泽、形状、性能等散发出的特征来冠以亲昵的称呼,并在大多数地区用“儿化”的构词口吻来表现它本身的娇小可爱以及表达人民对它的喜爱之情。

把蚂蚁称作“蚂蚍蜉”,在山西境内的晋语区大都如此,只山西东南说“蚂蚁”,不说“蚂蚍蜉”。《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共收录93点方言,“蚂蚁”条除晋语区外,只有甘肃天水说“蚍蜉蚂蚂”、西安说“蚍蜉蚂”。(词序与晋语不同)韩愈的著名诗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蚍蜉”指的就是大蚂蚁。

据1925年河北《献县志》记载:“《释文》:北人谓蚍蜉曰蚁。《方言》云:蚍蜉,燕谓之蚁羊。”以及古代文学作品《醒世姻缘传》第五六回中:“无千打万的丑老婆队里,突有一个妖娆佳丽的女娘在内,引惹的安人就似蚁羊一般。”清桂馥《札朴・乡里旧闻》中的“鲁人呼蚁为马蚁,齐人呼为蚁羊。”和《聊斋俚曲集・磨难曲》第十回中“我想那严公子,待杀个州县官,只像碾杀个蚁羊,有何难哉!”今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把蚂蚁称作“蚁羊”(也作“蚁蛘”)的历史源来已久。在1928年的《胶澳志》还有这样的记载:“蚁羊,蚁群之谓。”即胶县方言称“蚁羊“是对聚在一起的蚂蚁的总称。

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一带对蚂蚁的称呼主要是蚂英子(四川重庆)、蚂蚁子(四川成都)、蚂蚓子(贵州沿河)、蚂蜒子(湖北天门)、蚂燕子(湖北武汉)、蚂英(江苏连云港)、蚂米(江苏如皋)、蚂蚁子(安徽芜湖)、蚂蝇子(安徽芜湖),以四川成都为代表的西南官话,称蚂蚁为蚂蚁子。早在唐枢《蜀籁》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慢慢走看把蚂蚁子踩死了。”还有克非的《悄悄地回声》中这样描述:“他羞愧得后颈窝里像有一堆蚂蚁子在爬。”中原官话中,蚂蚁的称呼“蚂蚁王子”,指体大长翅膀的蚂蚁。如:新疆吐鲁番、兰银官话和新疆乌鲁木齐等地。

根据相关统计,蚂蚁在各方言区的异名已达38种之多,好多方言沿袭古代叫法,如晋语“蚂蚍蜉”;还有根据蚂蚁的雄雌来命名,如“蚁公”“蚁蚣”“蚁蚁公”,“蚂娘子”;有的把蚂蚁类人化,称之为“蚂蚁王子”“蚂变媳妇”,有的名称儿化、子尾化、重叠化如“蚂蚍蜉儿”、“蚂蝇儿”“蚂蜉儿”“蚂蚓子”、“蚂虮羊子”、“蚂蝇子”、“蚂蜒子”、“蚁蚁”;还有更具蚂蚁的形体特征命名,如“蚂蝇儿”,是蚂蚁张成大蚁时有两翼类似蝇状。可见,从古代造词开始就显示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蚂蚁的观察和称呼是有差异的,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来给蚂蚁命名。有大的共性,但也有细微的个性来体现它的异样。

参考文献:

[1]许宝华,宫田一郎等.汉语方言大词典[M].中国复旦大学,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合编。

[2]黎良军.螳螂异名的理据[J].广西民族研究,1999,(4).

[3]胡奇光等.尔雅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陈淑梅.试论汉语同源词的意义关系[C].语言应用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别惹蚂蚁篇8

1、你别看蜘蛛的样子笨重,当它沿着一根细长柔软的丝爬行时,恐怕比杂技演员走钢丝还要灵巧呢。

2、小小的飘虫有一种自卫能力,就是“休克”。当其它东西突然触到它时,瓢虫便很快地收起触角和小足,一动不动的像死了似的躺着,但过2分钟左右,又爬起来或很快飞走。

3、它身披一层坚硬的甲壳,甲壳色彩鲜艳,布满花纹斑点,闪着发光的金属色。绚丽多彩的蝴蝶是最美丽的昆虫,也吸引了我的目光。

4、蚕宝宝们如细浪荡漾,争食着那又肥又嫩的桑叶,发出一阵阵细雨轻风般的沙沙声。

5、横纹金蜘蛛属于游猎性的蜘蛛,一般到处闲逛,当然它们可不是为了看风景的,而是四处览食。长剑黄甲虫是最大甲的虫,大多数甲虫的体型都长的短短粗粗的,前胸背板明显向上拱起;劲部短小,向下低垂,样子很像长期弯腰驼背的样子。

6、蝇无处不飞,那嗡嗡嗡的声音就好像恶人的谗言,令人憎恶。

7、接下来,就请允许我郑重地向大家介绍其中一些成员:昆虫一族的长老――螳螂先生,别看他一副魁梧矫健的样子,还着一身绿色袈裟,他也是长老呢!再看昆虫一族那些身披黑色铠甲的大将军吧!俗称“打不死的小强”――蟑螂大将!那可真算是威风凛凛啊。

8、蜻蜓又有它的飞行特技,它忽上忽下,忽快忽慢,能滑翔、会点水,翅膀稍一抖动,就能来个急转弯。

9、蜻蜓的脑袋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一对突出的、绿宝石似的大眼睛和一张铁钳似的嘴巴。

10、我家门前的槐树下有窝小蚂蚁,它们穿着“黑衣服”,头顶长着两个灵敏的触角,一对眼睛又黑又亮,身子像我们书中的大冒号。

11、突然,有一只全身雪白小得像一片雪一样的蝴蝶,小时心里非常高兴:如果我能拍到它的样子就太好了,而且我要把拍得美一点,不然就对不起它的样子了!

12、蜻蜓长着一双像泡泡的绿眼睛,她长长的身子两侧长着一双透明的翅膀。她是人类的朋友,也是我喜欢的小昆虫。在炎热的夏天,蜻蜓在空中翩翩起舞,她们不是在玩耍,而是在忙碌地工作。蚊子这个大坏蛋,叮人、吸人血还传播疾病。蜻蜓悄悄地靠近它,趁它不注意,一口吃掉了它。我喜欢蜻蜓。我们应该保护它、爱护它、不捉它。

13、一只小蚂蚁,独自四处巡逻,忽然它发现了一块小面包渣,我想它一定是位技艺高超的厨师,出来寻找做饭的材料。他虽然找到了材料,可是靠它一个人搬不动,它跨着小碎步转身往回走去,回到了洞穴,好像在召唤他的助手,不一会蚂蚁厨师又带着几位搬运工,齐心协力把面包屑搬进了洞穴,今晚它们又有丰盛的晚餐啦!

14、蜜蜂的巢是一行一行的,排得非常整齐,每一行上有许多六角形的小榜,既结实又轻巧;它们在小榜子里放蜜糖、花粉,喂养小宝宝。

15、蜘蛛结网十分精巧,总是先织纵的,再织横的,从内到外一圈一圈地织,多数织成八角形,好像布下了“八卦阵”。

16、蝈蝈儿身上披着一件翠绿色的外衣,头两边镶着两颗像宝石一样的眼睛,头上插了两根又长又细的须,显得英姿勃勃,还真有点大将的威风呢!

17、蚂蚁可能是群居的昆虫。我经常看到很多蚂蚁在爬,但我从没见过蚂蚁搬东西。蚂蚁好像是膜翅目的。我们班有一次上科学课的时候看到一只蚂蚁,它竟然长了翅膀!张逸龙说它是变异蚂蚁!

18、这只蟋蟀全身呈黑褐色,一对不会转动的黑油油的眼睛镶嵌在触角下方,背部有两片薄膜般褐色的翅膀,两条尾巴硬硬的,像两根钢针。

19、蝈蝈有一寸多长,腹部是嫩绿的,长着四条小腿,两条大腿,背部和四片翅膀都是翠绿的,头上有硬壳,长着两根又长又细的触角。

20、蝴蝶,令人赞美它是“会飞的花朵”,在大自然中,如花似蝶,是美好的比喻。

21、螳螂看见一只灰绿色的大蝗虫,忽然摆出可怕的姿势,张开翅膀斜斜伸向两侧,后翅直立形如船帆,身体的上端弯曲,像一条曲柄,并且发出像毒蛇喷气的声音。

22、苍蝇也有一套飞行技能,它起飞时突然有力,起飞后还会把6只腿紧紧地贴在腹下,就像飞机收起着地使用的起落架。

23、蚕开始吐丝了,它们一个个昂着头,挺着胸,慢慢悠悠地晃来晃去,吐啊,吐啊,没完没了,好像蚕肚子里有团丝线,永远抽不完扯不断,没几天,就吐了厚厚的一层。

24、蜘蛛像荡秋千一样在两根树枝间往来几次,从它尾部出现了一条又一条晶亮的细丝,最后终于又织成了一张椭圆形的蛛网。

25、蚂蚁的生活跟我们一样也很有规律,它们也有学校。看啊!在它们的学校里,小蚂蚁们在认真的听课,老师在传授着知识,它们都那么全神贯注。它们也有单位,小蚂蚁上学的同时,大蚂蚁们也在工作、上班。放学铃响了,小蚂蚁都回家了,有的蚂蚁好像得到了表扬开开心心,有的蚂蚁好像遭到了批评垂头丧气。

26、昆虫们又热闹起来了,竟惹得专业舞蹈家花蝴蝶也迈着轻盈的步伐翩翩起舞,()只见昆虫们正在不停息地敲锣打鼓,高音歌唱家蜜蜂女士放开它的喉咙唱道:“虽然我和你马上要见面,但我还是想念你……”好美的混合乐,可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相媲美,连我都陶醉其中了。

27、有的蝴蝶真漂亮,翅膀闪闪发光,还有的翅膀是粉红色的,它就是粉裙竹节虫。粉裙竹节虫有雌性节虫不交配也能产卵生下无父的后代。蝴蝶的翅膀不仅好看,还可以给纸人做出漂亮的衣服,这些纸人穿上用蝴蝶翅膀做出的衣服,像个真人一样,栩栩如生。

28、它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使它很容易发现敌人;它自己却穿着一件青草一样颜色的衣服,所以敌人很难发现它。它有一双带钩的锋利无比的巨齿样的爪子,很容易抓到食物。它的那张坚硬的大嘴很容易咬伤敌人。

29、玉脚蜈蚣俗称“天龙”,又名“百脚虫”,属于节肢动物,玉脚蜈蚣有非常多的脚,数也数不清。有一种蜥蜴,它的尾巴长长的,圆圆的,可爱极了,它就是变色蜥蜴。

30、在天要下雨的时候,蜻蜓成群结队地飞在低空,飘飘洒洒,玻璃般透明的翅膀鼓动着,像一架架轻盈的小飞机。

31、知了在那细细柳枝上,静静地伏着,翅膀像轻轻的纱,透明、好看。柳枝绿绿的,随风摆动,知了也摆动。

32、螳螂一见到蝗虫,两翅就斜斜地伸向两侧,尾端剧烈地上下摇动,发出呼呼地响声,两对后足把整个身体高高撑起,全身几乎直立起来。

33、蛐蛐儿满身披着黑纱,显得那么严肃;又像披着黑色盔甲的大将军,又显得那么勇武。

34、随着一声机器的轰鸣,甲虫飞快地跃着垃圾朝这边赶来。看,它正在笑;听,它笑声震耳欲聋,瞧,它嘴里还吧着一根旱烟呢。

35、蟋蟀小巧玲珑,全身呈紫褐色,脑门上像细丝般的两根触须;一会儿向上竖起,一会儿微微交错摆动。

上一篇:形同陌路范文 下一篇:山亭夏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