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简介范文

时间:2023-10-27 02:58:51

孟浩然简介篇1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

王孟二人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奇葩,由于审美趣味上的部分共振,以及陶潜崇拜等原因,王孟诗歌在题材上,以山水田园风光、Ⅲ园生活作为审美观照对象,乐山乐水。风格上也有一定的交集,清淡自然,并且有同属于“澄澹精致派”的性质。《颜周诗话》说:“孟浩然、王摩诘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到明代过后,王孟并称已经成为诗评家的共语。王孟为“忘形之交”,二人都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风格都是清淡自然并甯柯真意。

一、题材上的相同之处

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王维孟浩然这两位大家都爱以山水入诗,田园入歌。把山水田园、或田园生活、隐居生活作为审美对象,以一种“澄怀味象”的审美心胸观照自然与生活,倾注了各自的非凡热情,讴歌山水,享受田园之乐。

王维的“北宅湖水北,杂树映朱栏,透色南川水,阳火青林端”(《北宅》),偶露的一曲朱栏与山水一体,浑然相融。“古木无处境,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月色冷轻松”(《过香积寺》),深幽的山烘托香积寺的空寂。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最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则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中的三种境界:空寂、灵动、无情有性。除了大量的山水之作,王维还有部分田园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缓。依仗柴门前,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这是何等的心境,寥寥几笔,田园生活的画面跃然纸上,徜徉于田园生活之中的姿态,在简约的语言中流露。

山水田园诗在孟浩然的创作中也随处可见。“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场而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农村生活,赞美淳朴真挚的友情之意寄予在这短短的小诗中。“水回青嶂合,云渡绿阴溪。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武陵泛舟》)勾勒出深幽空远的诗境。

二、风格上的异曲同工之处

王维孟浩然履行了当时山水叫园诗的三大审美追求:巧言切状,雅重景真情真;讲究理趣,于有限中追求无限;创造了气象空灵,余韵无穷的意境美。两人以山水为媒介,在各自的诗歌世界蹈舞,进一步认识宇宙与自我。世界万物经过诗人心灵的涤荡,化为审美意象,花是花,花非花,树是树,树非树,万物在诗人的审美观照下变得和谐,人与自然的界线消失。在诗中创造了自然禅机静境。如王维笔下的“古水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

孟浩然笔下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诗人的冥想与深思自然地游离在诗句之间,用虚静澄明的心去关照大千世界,物我两忘,富有禅意。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有云起时。”(《终南山别业》)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淡远含蕴,耐人寻味,诗意无穷。王孟之诗这种诗中有禅机的静境恰恰契合了中国古代“澄澹精致派”的艺术风格。

三、审美趣味与陶潜崇拜的影响

审美趣味在诗人的创作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审美趣味影响着诗人的审美观照方向,价值取向,因此这也是审美物象形成的动机。一方面出于对事物的纯粹喜爱,另一方面由于诗人的心理的“移情”,不同生活经历的王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山水、叫园写作为自身言志抒情、表现审美趣味的载体。栖心山林,终日沉溺存虽然清寂但却不失高雅的隐逸情趣的品味之中。诗人找到了自身与宇宙的交叉点,怡然自得,其中的情趣真意,非为凡人所解。“行到水穷处,坐有云起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诗人审美趣味的写照,王维孟浩然审美趣味有着交集,艺术创作上某些共同点也便油然而生。

再者,盛唐时期,学习陶渊明已蔚然成风,王维对陶渊明的归隐表示了赞美:“酌醴赋归去,其知陶令贤。”(《奉送六舅归陆浑》),“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自从弃官来,家贫不能有。”(《偶然作六首》其四),剔除华饰,平淡自然,有蕴含是陶诗给予王维最大的影响。孟浩然一生仰慕陶渊明,“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李氏园林卧疾》),并且孟浩然早年经历似陶渊明,因而和陶在志趣追求上相契合,有意向陶渊明学习,并且努力地体悟,发挥陶诗的精髓。同样受到陶潜的影响,仰慕崇拜陶,又使得王孟在诗歌创作上难免有交叉点。

参考文献:

[1]杨荫深著,《王维与孟浩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2]董乃斌编选,《王维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孟浩然简介篇2

关键词:《孟子》;文学成就;人物;论辩;风格;语言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先秦文化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夏商神秘厚重的巫文化,西周和谐典雅的礼乐文化,战国璀璨纷繁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各家以道家的庄周、儒家的孟轲与荀卿、法家的韩非以及纵横家最为重要,他们立足于现实,很少提及春秋时流行的天命等思想,自觉创作精神也大为增强。在文学风格上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可谓是百花齐放,:庄子的行云流水恢弘诡谲,荀子的理懿辞雅体大思精,韩非子的寓言说理形象生动,孟子的气盛言宜好辩明道。今天我们主要来看看儒家经典《孟子》一书的文学成就。

一.作者及著作简介

孟子,名柯,今山东邹县人,生活在战国前期,敬仰并弘扬孔子学说,行事似孔子,游说各国,宣言德治仁政,言仁义而不言利,而当时各国以力相争,受时代趋势所限,孟子思想终不能被任用,退而著书。

《孟子》七篇主要记录孟子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著作①2343,集中反映了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表现了孟子的思想和理论,属于对话体论辩文,较《论语》有所发展,篇幅加长,议论增多,很多段落围绕一个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二.《孟子》的文学成就

(一).刻画出人物形象――孟轲大思想家的鲜活形象。

孟子的一生都孜孜于游说各诸侯国君,宣传施行尧舜之王道仁政的主张;他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从他与门人弟子和其他一些人物的交谈中,以及书典籍中对孟子行为的一些描述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孟子的性格特征,例如:“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傲岸个性,“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的灵活变通,“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傲以我为简,不亦异乎”的正直不屈,“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的火爆直言,“不幸而有疾,不能还朝……昔老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的倔强等等。此外孟子性格上的仁爱与民同乐在孟子的言行中也是显而易见的。

正如孟子自己所说的“知人论世”,孟子这一鲜活形象的塑造使后人的研究与学习如虎添翼。

(二)精彩的论辩方法――类比推理 譬喻演绎

《孟子》中的文章善辩,有较高的论辩艺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将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巧妙设问,利用对话体论辩文的特点,缓缓道来,正如赵岐在《孟子章句・题辞》中所说:“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②94。

2.在论辩中孟子常常用比喻的手法,化抽象的道理为具体的形象,浅近简短,使论辩富于形象性;此外《孟子》中也有一些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用寓言故事阐述抽象的道理,贴切深刻。如“民之归仁,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以一个简单的比喻表现出民众贵仁的必然趋势,《齐人有一妻一妾》以齐人的言行比喻官场中钻营富贵利禄之徒的卑鄙与丑恶,“缘木求鱼”的荒唐可笑等等。这些艺术手法使本身枯燥的说教具有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也增强了论点的可解性,同时又对我国文学的论辩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磅礴的风格特征――凌厉浩然之文风

《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就是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浩然文风,感情强烈激荡。正如苏洵在《上欧阳内翰书》中所说:“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形成这种读来颇具力量感的文风,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从内部来看,文如其人的文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孟子一生满怀热忱地推行王道仁政,斥利求义,藐视封建权威,鄙视富贵功名,一心期望能通过先王圣迹儒家仁爱来平息战乱,还百姓一干二净的清平之世。这是孟子人格精神中最令人敬佩的一点,也正是这种信仰追求,使孟子成为刚正不阿、大胆泼辣,有鲜明个性,有激越情感的儒者。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文章也便自然而然地灌注了凌厉浩然之风。

从外部原因看,论辩出现了大量的排比句、对偶句、叠句等手法,这些极具节奏感和音乐性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进一步从外部提升了如江河决堤般的磅礴气势。如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韧性。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对偶句式排比句式,言辞或悲壮或洋溢,气势渐生,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四).语言特点――精炼生动 明白晓畅 平实浅近

《孟子》文笔浅显自然,大量运用排比、感叹等修辞,有口语的特点,爽朗明快。如孟子教导学生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读来如见其人;孟子的“五不孝”:“惰其四友,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治世教人之语读来琅琅上口,通俗易懂,平实浅近,明白晓畅。《孟子》的语言继承发展《论语》、《左传》、《国语》等开创的新的书面语形式,形成一种精炼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之后统治我国两千多年的标准书面语,在这里已经成熟了②95。

以上是对《孟子》文学成就的简要综述,鲜活生动的人物、精彩有力的论辩、磅礴浩然的文气、爽朗明快的语言源源不断地传递着孟子的思想,诉说着先秦儒家的风采,穿越历史的尘嚣,经久不息。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M].中华书局,1982.

孟浩然简介篇3

【关键词】古诗词 跨文化 传播 传播要素

一、跨文化传播的定义及要素

广义的“文化”,是指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Ⅲ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形成一方文化。不同地域的居民。为适应自然环境、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长期形成不同的文化积淀,包括社会风气、自然环境、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即为“跨文化传播”。

随着地球村的形成。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出于不同动机的交往互动行为不断增多,导致人类各个文化之间的交融和冲突日益频繁。正像美国圣迭戈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萨默瓦在《跨文化传播》一书中指明的:“生产的流动性、不断增多的文化交流、全球化市场以及具有多元文化的组织和劳动力的出现――这些都要求我们掌握适应多元文化社会和全球村生活的技能”。跨文化研究因此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人们深刻地认识到,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掌握可以帮助人们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改善人们的自我认识,促使人们重新审度自己的文化。同时,通过有效的跨文化传播,能够阐释全球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活动,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合作与共存。

在新的世界格局与国际传播语境中。我国也愈加重视基于我国立场的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不再被视为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对等转换,而被看作是一股塑造文化、文学的重要力量,成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行为。

传播学研究表明,共通的符号、共通的经验范围与畅通的媒介渠道是跨文化传播得以顺利进行的要素。共通的符号,是指共同的语言符号,这是沟通中传情达意的基础与前提;而共通的“经验范围”这个概念是1954年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进行的》一文中引入的概念,即“stored experience”,它指的是人的政治立场、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生活习惯、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由此概念可以知晓,“经验范围”的实质就是“文化”。施拉姆指出,只有参与的人在共同享有的经验范围内,传播的行为才能够发生。他以交通信号灯为例,来自文明社会的人与土著人,即使语言相通,却由于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仍然无法进行传播与交流。除此之外,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还包括通畅易得的媒介渠道与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如出版物、印刷品、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等。通过上述中介物、工具与技术手段,能够保证信息的有效、便利、快速地传递。而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则可吸引更多有效受众,提高受众的认知热情,实现传播的有效性。

二、跨文化传播的特点

与同文化传播相比,跨文化传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双方文化共享性差。文化共事性指的是人们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征,即人们对同一客体给予和拥有共同的编码。而跨文化传播中的双方则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其各自文化中的认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的符号系统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即文化共享性差,具体体现在:

(一)编码的发音和形状不同。例如对同一种美丽、散发芳香气味的花朵,汉语编码为“玫瑰”,而英国人则把它编码为“rose”。

(二)词汇量不同。例如汉语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比英语多得多,如英语中“uncle"这个词能指代很多的亲属,但相对应的汉语词汇数量则多的多,如叔叔、伯伯,舅舅、姨父等具体的关系。

(三)共有的文化涵义不尽相同。例如在中国人眼中“红色”代表喜庆,成功或顺利。在英国人看来则暗示着血腥和残忍。再如打招呼“到哪去”,西方人认为似有干涉他人隐私之嫌,而中国文化中则认为是一种关怀与亲切的体现。

(四)编码顺序不同,即句中各成份的语序不同。

三、我国古代诗歌的跨文化传播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历代诗歌,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受关注的部分,也是东西方其他民族流连咀嚼、体味这个古老民族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津梁。然而,我国的古代诗歌,由于其表达方式与现代大不相同,具有字数结构整齐、讲求韵律平仄、对仗的特点,加之以物言志等特有的文学手法,以及与西方相差甚远的文化传统,都加大了我国古代诗歌跨文化传播的难度。本文以孟浩然诗歌为例,浅析如何实现我国古代诗歌的跨文化传播:

(一)营造共通的语言符号:

要实现跨文化传播,首先需要共通的语言符号,翻译是跨文化传播的必然途径,是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交流的纽带,是决定文化传播效果的基础条件和直接因素。语言翻译首先要围绕“对等”“忠实”等原则。最大限度地准确译出原文的内容、含义与思想。这是第一个层面即语言符号层面的要求。

如襄阳诗人孟浩然的诗歌《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脍炙人口,广为传颂。这首诗歌是诗人隐居襄阳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对于此诗,我国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与翁显良先生分别作出不同的译本:

A Spring Morning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许渊冲)

One Morning in Spring

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The storm last night,l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

从内容上看,许先生和翁先生对原诗的理解上是一致的,二者都准确地译出了原诗的内容与含义。而翁先生译文中的开头一词“late!”很好地体现了原作者辜负了大好春光的惋惜,而“poor”,“dear”则再现了原作者的深刻忧伤,更为充分传递出了原诗的情感与含义,笔者认为从语言符号层面上说,翁版更胜一筹。

(二)营造共通的文化内涵:

仍以孟浩然的《春晓》为例。诗歌在咏春惜春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孟浩然的个人际遇与山水情怀。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使他一生未曾人仕,因此其诗作以田园山水诗为主。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诗文中,作者写出在朦胧中曾昕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仔细悟读,高卧松云的孟浩然,一朝梦醒深感岁月蹉跎,功名未立,难免有迟暮之叹。因此,对于这首诗歌的翻译与传播,不仅应译出其字面的含义,更应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

中西方的文化传统相去甚远,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注重伦常本位、伦理精神,注重知觉体悟,加之封建伦理的束缚。许多文人只能采用以物言志的文学手法,寄情于山水之间。这些表现手法与文化传统,对于以人为本位、注重科学精神、追求民主与自由的西方读者而言,都是难以理解与想像的,因此,要想使西方受众真正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深意,笔者认为,在解决了语言层面的对接后,还应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介绍与解读,不妨在诗歌的翻译中加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的介绍与解读,着力表现出孟浩然在经历了人生的艰难跋涉后,把“山水田园”当作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渴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寄托自己疲惫身心的愿望。解读其中的因果关联,正是在长期的隐逸生活中,孟浩然成为自然美的寻求者、发现者、欣赏者、表现者,并进而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孟浩然在诗中描绘并展示了一个清淡的世界。构成这个清淡世界的主要经纬有两根:一是田园之乐,一是山水之美。前者往往更多融入了闲适的隐逸意趣,后者则往往更多地融入孤高的志士情怀。这种中国古代文人所表现出的山水情结与文人风骨,堪称中国独有的古代文化现象之一。这些注释与解读,在古诗词的跨文化传播中,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应用。

(三)营造畅通的传播渠道

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还必须营造畅通的传播渠道,即多渠道。易获得,传递速度快,传递信息量大的符号载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如翻译、出版多语种的宣传手册与印刷品,制作相关的广播电视节目,增加播出时间及播出频道,同时融合、利用新媒介,如利用互联网提供高质量和高速度的音频视频,提供即时性的、互动性的在线讨论、视频点播等新服务。除此之外,还应不拘一格打造多种形式的传播渠道,如旅游景点的导游读物、导游的人际传播等,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顺畅与便利。

(四)营造丰富的传播形式

我国的古代诗歌,由于其表达方式与现代大不相同,具有字数结构整齐、讲求韵律平仄、对仗的特点,加之以物言志等特有的文学手法,使之较为艰深难懂,因此也要求受众具有更多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趣味。如何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普及与推广,在传播的形式上,亦大有文章。如突破以往的固有形式,以感性具象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多样化手法,展现古诗词的含意与意境,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情感性和学理性的到位融合与沟通。如《百家讲坛》推出的《唐宋家》、《白居易》等系列讲座,都是采用了一个比较平民化的视角,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拟,将古诗词进行演绎,取其精华,抓取要点,深入浅出,把学问当评书讲,把历史当故事说”。由此大大提高了大众的认知热情。有效地推广、普及了这些中华古代文化的精华。这些有效有益的尝试也可应用于英文频道的对外节目之中。

四、结语

孟浩然简介篇4

乾隆年间,杭州一带,手抄本《再生缘》广泛流传,后来被改编成京剧《孟丽君》。孟丽君逃婚,女扮男装高中状元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陈端生在18岁的秋天,开始创作这部弹词。

“闺帷无事小窗前,秋夜初寒转未眠。灯影斜摇书案侧,雨声频滴曲栏边。闲拈新思难成句,略捡微词可作篇。今夜安闲权自适,聊将彩笔写良缘。”这是陈端生写在开头的话。看起来,她是因为生活无比清闲,深夜失眠,才提笔写作。也许事情未必如此简单轻松,在提笔之前,想必她已经在腹中酝酿构思了许久。

她说“聊将彩笔写良缘”,听起来,像是一部才子佳人的言情小说。其实,这是一部用七言排律写成的叙事长诗。陈端生用两年时间完成了80万字的浩浩之作。陈寅恪曾把它和希腊、印度史诗相提并论。

陈端生为自己的创作热情所驱使,在19岁时完成了16卷,80万字的作品。她经常熬夜书写,创作是快乐的,但写作却是一件辛苦的事。写作的冲动,是和生病差不多的感觉,也犹如“山倒”,挡也挡不住。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陈端生写作,却无意于出名,她只想排遣自己的情怀。她甚至“不愿付刊经俗眼,惟将存稿见闺仪”,只把作品拿给母亲和姐妹阅读,不愿出版,也不愿外传。这是一部女人写女人,也只写给女人看的弹词作品。

弹词也正适合彼时女性消遣,它只用三弦、月琴伴奏,简单,不讲排场,适合在家庭中演出,让不在公共场合露面的家庭主妇或闺秀们可以闲适地欣赏与交流。

《再生缘》先是在闺阁之中传阅,后来更是在“浙江一省遍相传”。看到有这么多女性知音,辍笔10多年的陈端生决定续写《再生缘》。不料,当年奔腾的创作灵感却一去不回,她花了一年时间只完成了第17卷,再次搁笔。人生的状态有起有落,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早慧早熟,而陈端生显然是后者,属于幼齿型才女。她的创作高潮竟然已早早过去。此后直到病故,她也没有写完《再生缘》。

陈端生创造了孟丽君,而孟丽君正是陈端生的另一种人生愿景与精神写照。在那个虚构的女人身上,她寄托了一个真实的女人梦想与追求。现实中的陈端生和其他闺阁女子的生活并无二致,她也受父母之命嫁门当户对之人,生儿育女。而写作,正是陈端生摆脱现实,驰骋于理想世界的一种途径。

请不要被《孟丽君》、《女驸马》、《笔生花》、《金闺杰》之类的改编版本所误导。正如《红楼梦》的续写总差强人意一样,那些《再生缘》的续写也基本是狗尾续貂。在这类流俗的改编或续作中,孟丽君放弃了辛苦打拼来的独立自主的生活,回归女儿身,嫁给了皇甫少华或皇帝,心甘情愿地重回闺房之中――非常弱智的好莱坞式大团圆结局,显然,与陈端生的前17卷并不一脉相承。

在《再生缘》的第17卷,孟丽君已然决定不承认自己的女性身份,不放弃独立于社会的机会,她所能想象的最好结局,是几年后全身而退,归隐山林。而不是嫁给已另娶她人的皇甫少华或总试图驯服她的皇帝。在四面楚歌之中,她一人辛苦周旋,竟吐血昏迷。陈端生的勇气与决绝,在当时遭到了强烈的批判。即使是同为女人的改编者,也批判她“灭尽伦常”,“辱父欺君”。所以她们纷纷自作聪明地改写原作。而这类改写作品因为符合大众的价值、道德标准而大行其道,竟掩盖了原著中女性主义的熠熠光芒。

孟浩然简介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研究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而古诗词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耀眼的明珠。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古诗词的语言教学,正确引导学生透过语言展开想象,凭借主体体验,还原诗中的画面,入情入境,体会诗人心中的意象。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的点滴感受: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

1古诗词教学可以弘扬民族文化

古诗词经历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岁月洗礼,流传至今,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古诗词的意境深邃,生动形象地描述事物的形象,以精炼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内涵。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正是让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加强学生古诗词的诵读,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对小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古诗词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诗词的特点在于意境优美,平仄押韵,寓意深刻,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首首的佳篇词句,诗中意境的描写仿佛画一般,情理在书中,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古诗词中往往寓含着诗人的意志和感情,正所谓“诗以明志”,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文的讲评,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3古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古诗文篇幅短小、简洁,却意蕴丰富,学生要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和作者的弦外之音,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古诗文教学给了学生想象和思维创造的空间,学生将诗词中的意境描绘在大脑中储存再造,可以应用到他们的写作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应试教学模式带来的头脑空洞

如今的学校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考试和升学,语文课本中为数不多的几篇古诗词学习都是针对着升入中学考试而设计。老师的教学方式也随之开始应试化和死板化,只注重背诵和记忆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拿到合格的分数而忽略了在这些优秀词句的背后,蕴含着的很多意义和内容,忽略了对于这些宝贵文学财富精神思想的分析和理解。

2过于重视考试内容造成的表达交流障碍

从八十年代开始,小学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背诵,背诵的确是语文教学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由于过分注重死记硬背,学生没有更多精力去感受和感悟语文中的一些精华部分。这样就造成了现在许多小学生在考试中可以获得很好的分数,但是他们由于积累的范围太小,无法满足他们与外界交流的所有需要。

3教师专业素质不高,轻视对古诗词的教学

许多教师把现代文作为教学的重点,对于古诗词的教学不够重视,对于古诗词的讲解只在于表面的理解,对于古诗词的鉴赏方面深度不够。因此,对诗词中的的意境就不能完全把握,在教学中不能将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与诗词有效地结合,课堂教学停留在浅层上,不能继续深入。由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在讲解中简单地将诗词的画面展示给同学,而忽视了诗词本身的逻辑思维,破坏了诗词本身的完整性,使学生很难在理解的前提下接受内容。

三、增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1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能使小学生入情入境,深刻感悟,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真实地感知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意象和意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方法有这几种:(1)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使学生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2)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再现古诗词的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2加强情感朗读

顾名思义是有感情地朗读,只有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为内容所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此时的朗读便是一种自然的,真情的流露。这种朗读才能在学生的心理产生长久的影响。同时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有的音调要缓慢,低沉,像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朗读时要把诗人那种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表达出来;而《赠汪伦》这首诗所要表达的诗人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则要用惜别诚挚的音调来朗读;而《忆江南》这首诗则要用豪放的音调来指导朗读,才能把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表现出来。

3运用扩写,使学生深度理解诗词内容

古诗构思精巧、语言精练概括,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和挖掘这些空白,加以形象,对古诗进行补白、扩写。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我让学生想象李白与孟浩然临别前的话语,想象孟浩然如何踏上船离去,李白如何目送搭载孟浩然的船离去,当时心里想些什么。学生通过想象,用文字将这些细节展示出来,用不同的方式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切友情表现出来。

4不断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时间可以与家长相比,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就是学习的榜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在古诗的教学中,不但自己了解诗词内容、掌握诗词意境,还要将这种意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感悟诗词内容。学校也要积极地开展活动,加深对古诗词教学的认识度,为学生找到学习古诗词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古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在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性情方面也有着其独特的价值。优秀的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重视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使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红卫.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学周刊,2011,(02)

[2]黄吉鸿.小学古诗词诵读创新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06,(S1)

孟浩然简介篇6

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们在运用比较方法进行教学的时候,更注重通过比较来获得或者印证某种知识性的结论,强化或加深学生的认知,其目的在于“结果”,而比较的过程本身则是作为手段存在的。这种教学方式,是和以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目标相配合的。近年来,随着一些高校中文系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化,特别是应用型办学方针的确立,使得学生的能力养成成为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将能力养成放在核心位置,相对知识体系的系统传授,它更关注知识的运用。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重心就相应的要从知识的获取转移到过程本身,切实的显示出比较方法的效力,指示出比较方法的运用过程,使学生认识并掌握比较方法本身,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要达成这个目的,首先要求我们进行“过程”的比较,而不仅仅是论点的比较。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分析介绍作品的艺术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般来讲,对于这些经典作品的艺术特点,各种材料上的不同专家的观点大同小异。简单的介绍这些观点,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拓展了知识的广度。但是不同的专家在解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其选择的角度和阐释方式是不同的,所谓过程的比较,就是要把这些角度和阐释方式,也就是解读的过程,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突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给学生以方法上的启发。例如在讲解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时候,就可以突出过程的比较。先把词引在下面: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52这首词最为有名的是“人比黄花瘦”一句。《苕溪渔隐丛话》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难道”[6]58,可见在当时此词就已经为人所称道。但是,如果仅仅介绍这首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其艺术上的成就等等,只是知识的简单积累。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注意进入过程,而不仅仅是介绍结果。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历代有关此词的一些具体的分析和评价:杨慎批点本《草堂诗馀》卷一:(批点末两句)凄语,怨而不怒。[6]58许昂霄《词综偶评》:结句亦从“人与绿杨俱瘦”脱出,但语意较工妙耳。[6]58王闿运《湘绮楼词选》前编:此语(人比黄花廋)若非出女子自写照,则无意致。[6]59结合这些评价,提示学生注意比较其立场的不同:杨慎以风格论,又有着强烈的诗教背景;许昂霄以出处论,点明此句的来源;王闿运则以身份论,点出女性作者在词的创作中的优势。

通过这样的提示和比较,同学不但获得了对这句词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获得方法上的启示,了解了从那些角度来分析这些名篇名句。上引的这些评价,虽然角度不同,但鹄的所在,都是解释最后一句的好处,它们之间的比较,是正比较。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在讲解此词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反比较,有意识的选择一些不同的观点,请同学们进行比较分析:茅映《词的》卷二:但知传诵结语,不知妙处全在“莫道不销魂”。[6]58夏承焘:这句“人比黄花瘦”之所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她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带动宕语气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帘卷西风”,这以后,才拿出“人比黄花瘦”警句来。人物到最后才出现。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联成一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绿叶红花的作用。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好像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6]59余恕诚:结尾“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帘卷西风”,乍看可有可无,少此一笔似亦无损于诗意。实则不然。四字有“帘卷”、“西风”两个意象。“西风”以凄冷、萧瑟的一面加强了词的情调气氛,“帘卷”构成室内和室外的联系。没有“帘卷”,“人比黄花瘦”就变成单纯比喻。

……词中前后两句写人,中间插以“帘卷西风”一句写景物,亦显得跌宕回肠,符合词人千回百转的感情节奏。[6]61这几则评价和前引评价不同,并不仅仅关注最后一句的妙处,更是从整个词的结构上、内容上来分析。特别是它们都强调前后句之间内容上的呼应,节奏语气上的配合,揭示出词独有的声情之美。把它们和前面的评价放在一起比较,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读词,不仅要会欣赏名句,更要从全篇着眼,除了内容的领会外,更有声情节奏的体味。这样从正反两个方面,通过“过程”的比较,展示鉴赏分析的过程,不但使同学们掌握知识,还让同学们参与到解读过程中来,提高其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能力,更要授人以渔,把比较的方法交给他们。因此在运用比较方法的时候,不能仅仅强调比较的结果,更要突出比较的“过程”,并带领学生一起进入这个过程。比较方法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完全相同或者不同的对象之间的比较缺乏意义,同中有异才有比较的价值。在比较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异”,也不能忽视“同”。处理好“同”与“异”这对范畴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方法运用中的核心问题。

所谓突出比较的过程,也就是在使用比较方法的时候,把“同”和“异”解释清楚,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例如在介绍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时候,大家习惯将其和王维进行比较,所谓“王诗清而秀,孟诗清而旷”,在比较中凸现孟诗的特点。这样的比较,突出了结果,忽略了过程。我在讲授这一内容的时候,就注意通过具体的诗歌作为材料,突出比较过程。我选择了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和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来进行比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同学们寻找这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可以看出,这两首诗,描写的对象相同都是庐山瀑布;使用的体裁相同,是五言律诗;两位作者的生活年代相同,都是在盛唐时期,而且张九龄和孟浩然还有过交往。两位同时代的诗人,使用同样的体裁,处理同样的描写对象,这些相同性的存在,是进行比较的前提。但是两位作者最后创作出来的作品的风貌却是不同的。

孟浩然简介篇7

摘 要:韦应物是大历诗坛的重要诗人,历来人们多以“高雅闲淡”作为其诗风的概括,然而韦诗中对亲友人伦表现出深切关怀的作品,充分表明了韦应物对现实生活的真切观照和对亲友人伦的深挚情怀。因此,韦应物的诗歌用“语淡情深”来概括或更为全面和恰当。

关键词:韦应物;赠答诗;深挚情怀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大历年间是唐诗由盛唐转入中唐的过渡时期,韦应物是这一转变中的重要诗人。历来人们对韦应物的诗歌风格多以“高雅闲淡”概括,其气貌高古、清润闲淡的诗风也多为人推崇,因此有“王孟韦柳”的并称。与韦应物同时代的白居易在其《与元九书》中感慨:“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宋代苏轼则认为韦柳二人诗风绍承渊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剑溪说诗》)。可见从韦应物当时至于后世,人们都较多地关注到韦诗中高雅闲淡的的特点。

事实上,在韦应物诗集中,不仅有数量较多的山水田园诗,也有大量的赠答诗、酬谢诗等抒写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这一类诗往往表面看来不着笔墨、高古淡远,实际蕴含着深深的人伦关怀,言简而意长,语浅而情深。《寄全椒山中道士》是一首怀想山中友人的诗作: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乍看此诗,清泠如秋水,不细读便不能体会作者内在的深情。首先一个“冷”字,不仅带来了郡斋秋雨冷寂的气氛,也让人体会到作者心中的“冷”,这是作者真切的感受。在郡斋中觉得寒冷便想念起山中的友人,不是感情深挚的人恐怕不会如此细腻和深情。诗人推己及人,怀想友人:他是不是也在这秋雨的深山中感到冷寂呢?便欲前去送酒探望,然而再进一层想,恐怕道人超世脱俗,踪迹难觅,落叶满山,何处可寻?南宋吴沆《环溪诗话》卷下云:“作仙道僧佛诗,要冲淡潇洒,韦苏州诗云:‘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此等句超在尘外。”诚然,全诗层次递进,气氛萧疏,然而由思念之切,到欲寻之喜,再到难寻之惆怅,情韵深长,耐人寻味。宋代许《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可和也。”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则说:“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东坡和句不如韦应物,盖因韦诗情发于内心实感,而自然流于笔端,故浑然天成,意境高远。作者不刻意“用力”,不直写自己内心的悲凉,只是通过想象的意象、气氛的渲染,将浓厚的深情通过淡淡的笔墨氤氲出来,虽不着痕迹,而读者自能感知而共鸣。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是一首短制,诗曰:“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诗人写自己因秋夜怀人而徘徊沉吟的情景,不由想象所怀的人这时也在怀念自己而难以成眠,远近相连。山中隐士常以松子为食,因而想到松子脱落季节即想起对方,一种高雅之士惺惺相惜的抚慰寓于其中。

诗人善于将浓郁的深情蕴藏在暗淡的景物中,借平静的气氛抒发内心萧索的感情,如“庭树忽已暗,故人那不来?”(《同德阁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赠二首》)、“谁言不同赏,俱是醉花间。”(《沣上醉题寄涤武》)、“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答李翰》)、“为君量革履,且愿住蓝舆”(《送丘员外归山居》)等都是简单闲淡的短制,然而无不蕴含着对亲友的浓浓怀想。

以疑问作结也是诗人将浓郁的感情融入诗中的手段之一。赠答诗以问句作结,不仅使得诗歌意境悠远,含义无穷,也能引起对方更多的联想和想象。如“忽忽何处去,车马冒风尘”(《赠崔员外》)、“对琴无一事,新兴复何如”(《赠萧河南》)、“何处孤舟泊,遥遥心曲违”(《送元仓曹归广陵》)等,都以其结句充分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心和深情寄怀。《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一首也是:“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诗人寄意远方的亲友,将思念之情蕴于景物的描绘、环境的渲染和平静的叙述中娓娓道来,感情愈发积蓄,直至诗歌结尾发出一声怅然长问,意味深长,思亲怀家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上述几首赠友诗的感情只是一种淡然的抒发,那么《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则更有老来逢旧、老泪纵横的沉重人生感慨: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说:“诗题‘喜会’,诗情却喜中有悲,悲中有喜,一喜一悲,时今时夕,随情跌宕,不胜今昔之感,因成佳制。”诗人与故人相遇,不由得喜不自禁,然而感情却又是复杂的,“流光容易把人抛”,一别流水十年间,四目相对,双方都已鬓发斑斑、垂垂老矣,想起这些年天各一方,沧海桑田,时光荏苒,物是人非,这笑便也只有变成了含泪的笑。个中无奈与沧桑、凄凉与寥落,诗中并未直接表露,然而读此诗、想其景,谁能不如身临其境,潸然泪下!如同“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那时你我还是白衣少年,欢笑游戏历历如昨,而今日重逢,鬓已萧萧矣!除了能自嘲老朽,以“淮上有秋山”解嘲,还能如何呢!亦不由得使人想起少陵野老《赠卫八处士》:“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悲喜交加,悲的是岁月长,衣裳薄,喜的也只是你我都还在,有生之年还能一见,岂不幸甚!“节奏的舒缓使诗人情感的表现平淡,平和;平铺直叙使诗人的情感自然流露。”①这首诗明白淡然,然而语浅情深,节奏流动,跌宕起伏,其背后对人生、对亲友的深挚感喟,发自肺腑,动人衷肠,可以说是韦应物赠答诗中看似平易、实则情浓的代表。

萧疏中见空阔,平淡中见深情是韦应物诗歌最显著的特点。韦应物赠答诗中也有山水田园的意象描写,然而和陶渊明、谢灵运以至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相比,蕴含着深挚的情怀,不是为写景而写诗,乃是情到深处,借景抒情。陶渊明采菊避世,王维参禅悟道,孟浩然清淡闲适,唯韦应物更多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深挚友情。

因此,我们认为“高雅闲淡”只是其诗歌风格的一个方面。韦应物是大历年间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之一,内容博杂,其中确有大量风格接近陶渊明、孟浩然的闲淡之作,但也不乏语淡情深、真挚感人的作品,展现了韦应物独特的艺术追求。

要之,韦应物赠答诗中对于友情、亲情、爱情的摹写自然流露、不求雕琢华丽,而抵达内心深处,充分表现了对亲友人伦的真挚关怀。在这一点上,韦应物和与其并称的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都有明显的不同,他不是优游云外、闲云野鹤的隐士形象,反而更有杜甫关怀现实的倾向。因此,我们认为,“高雅闲淡”的论断只是就韦诗的语言特点和表面特征来说,难以括其全貌,用“语淡情深”或许更能观照韦诗的整体风貌。

参考文献:

[1]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 孙望.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注解

孟浩然简介篇8

【案例1】《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的一个片断

师:同学们,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大家看,这是一张地震发生后的图片,图片上的内容惨不忍睹,请你结合课下搜集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次大地震。

生:这是我搜集到的图片,地震中有许多人丧生,有很多孩子无家可归。

生:我知道有很多人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献上自己的一颗爱心。

师:是啊,一场地震就是一场劫难。知道吗?在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去领略那一份感动。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能利用时事资源,让学生了解地震方面的信息,感受地震带给人们的灾难,应该说资料的收集与汇报,扩大了学生的生活视野,这个作用不容置疑。但换个角度想,资料的收集就只是为了开阔一下学生的视野吗?如果不在语文课堂上汇报,放在其他课堂上,是不是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呢?为此,我们考虑到一个搜集资料的目的性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要让学生搜集资料?我个人认为,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不同课型的特点,不同教学的内容,有侧重的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资料的搜集不能只作为新课程的一种花瓶,要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更好地实现课内到课外的衔接与拓展,而且每次资料搜集的要求要明确、具体,让学生有目的的去搜集筛选资料。还说上面的案例,教者开课前的资料汇报,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信息,营造了与文本相似的一种教学情境,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细想想,本课学习的重点不是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地震信息,而是注重对文中事件的描写,注重对文中人物父子情深的感悟和理解,由此看出,费时费力让学生搜集的资料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课堂上也没有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劳动成果,也就是说,这个环节是可有可无的,低效的。耗费学生那么多精力,只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实在不划算。相反,如果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地震或各种灾难中发生的令你感动的人物故事,然后再来学习本课,学生自然会把自己的阅读体验迁移到本课中来,在深入学习本文后,组织学生召开一次故事汇报会,让学生尽情地说、讲、演,效果会不会更好些呢?搜集资料不是教师发出的一个毫无目的或指向的动令,而应该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一项教学要求。

二、要教给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

【案例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课时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看题目,静静地想一想,从题目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知道这首诗是李白为送别孟浩然而写的

生:我知道李白是在黄鹤楼送的孟浩然

师:黄鹤楼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你能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一下黄鹤楼吗?

生:黄鹤楼在今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鹄矶上,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以上大约用时3分钟)

生:这是我搜集到的黄鹤楼的图片,请大家欣赏。(大约用时1分钟)

生:我搜集到了黄鹤楼的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当黄鹤楼还没有耸立在绵亘蜿蜒的蛇山之巅时,一位好心的当地人在山脚下开了个小酒店,为南来北往的客人接风洗尘……(大约用时6分钟)

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古诗教学,了解黄鹤楼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简单了解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历代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即可。而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因汇报的资料过长,生字过多,不时出现停顿、错读、重复等现象,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汇报做适时恰当的点拨和指导,造成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很多老师认为,民主的课堂教师是不能随便打断学生的发言的,如果教师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就应该好好的思考,如何解决体现民主与提高教学效率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艺术和方法上下功夫,教师要教给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比如,如何整理比较生疏的资料?古诗学习中应重点搜集哪些资料?资料过长如何提炼和概括?让学生带着思考去做,久而久之,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三、总结

上一篇:描写梅花的诗句范文 下一篇:表示看的词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