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10-13 23:13:31

茨威格的名言篇1

关键词: 茨威格传记作品 心理现实主义 传记创作 女性心理 人道主义

在没有影像资料的年代,亡者已矣,相关的生平记载仅余少量书稿,我们如何窥探其内心隐秘,完美复现历史人物的精神肖像呢?笔者认为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恰恰是一种最佳途径,即在历史发展的纵轴上,横向延伸人物的心理枝蔓,编织出符合逻辑、经纬交错的网。这要求作者的创作既遵循历史的发展轨迹,又与人物的性格特征相吻合。这并不是件易事,但是茨威格做到了。他在研究现有史料的基础上综合各学科,尤其是心理学知识,将历史空白点逐一合理演义,终于谱出了这首摄人心魄、婉转低回的协奏曲。

一、生动的人物刻画

对创作的执著使茨威格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不断增强。在他创作真正走向成熟的阶段诞生的这两部传记作品——《玛丽·安托内特》和《玛丽·斯图亚特》中,我们看到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如此的丰满而栩栩如生。

1.对女性心理的准确把握

茨威格一向被公认为心理描写的大师,他的好友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称他是“灵魂的猎手”。对于他的妙笔生花,自然不得不提到,他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

对于玛丽·安托内特、玛丽·斯图亚特这样有着悲剧命运的人物,他是特别偏爱的。“我从来不喜欢为‘英雄人物’歌功颂德,而是着眼于失败者的悲剧。……在我的传记文学中,我不写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就的人,只写那些具有崇高道德精神的人物。比方说,我不写马丁·路德,而写伊拉斯谟;我不写伊丽莎白一世,而写玛丽·斯图亚特……”①正是这种偏爱,使茨威格热衷于探索这类人物的深层心理,所以刻画起来游刃有余。描写这样的人物,他并没有任何功利的现实目的,只是单纯对她们不为人知的历史秘密感兴趣,想要了解她们坎坷命运的背后,复杂有趣的内心世界而已。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在写作上的主要志趣,一直是想从心理学的角度,再现人物的性格和他们的生活遭遇。”②

对女性心理的准确把握,弗洛伊德理论及其他心理学知识的纯熟运用,使得主人公的爱恨情仇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看到在王后、女王的尊贵身份背后,她们作为女人的天性。在《玛丽·安托内特》的第18章《攻陷巴士底狱》中,三级会议上王后备受冷遇,革命的火苗已在熊熊燃烧。在出席国民议会开幕式上,玛丽·安托内特美丽又不失庄严。人们都认为她正积极密谋反对国民议会。而细心的茨威格注意到王后的心思在别的地方,在华丽的外表下表面上尽着王后的义务,在人民面前炫耀王室的尊贵,可内心却备受煎熬,孩子的早亡所带来的巨大痛苦已经淹没了她。在这几个星期里,不晓内情的人们纷纷揣测她正在策划反对议会的多重阴谋,没有什么比这样苍白的谣言更愚蠢的了。

在《玛丽·斯图亚特》一书的第11章《爱情的悲剧》中,女王无助地爱上了她野心勃勃的下属博斯韦尔,她知道这样的爱是罪恶的、毫无希望的,但是爱情一旦占据一个女人的心,她就无力再反抗了。“激情迸发出空前巨大的力量。……在她身上突然产生了一个恶魔般的‘超我’,它超越了她原有的力量,……她可以失去一切,可以为了他而牺牲,她的幸福包含在这种痛苦之中。……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事,她都敢于走这一条毫无前景的道路。”③

茨威格在此处还引了玛丽·斯图亚特所作的十四行诗,高高在上的女王为了情人甚至愿意抛却荣誉、疏远朋友、献出一切。这里运用女王亲手写下的卑微言辞去展示、呈现她内心的迷狂,确实证实了这段无望的爱情,出乎意料的是——这看似疯狂的冲动却也显示出了女王在情感上的纯洁与坚贞,让读者理解了玛丽为何会身不由己地参与了对自己丈夫的谋杀,并且敢于挑衅整个苏格兰,在谋杀后匆忙嫁给了谣言的中心——杀害前夫的凶手。名誉扫地的女王倘若愿与博斯韦尔的关系隐秘地保持一段时间,让世人逐渐淡忘整个谋杀,那么也许她还有望安然地嫁给心上人,但是玛丽选择了会让自己走向毁灭的这条路,可以说在第14章《走投无路》中茨威格完美复现了她在谋杀案后的精神状况。

借助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我们看到这两位王后和女王虽然身世显赫,但与每个平凡女人一样,无私地爱孩子,在恋爱中变得盲目。她们都是内心极为温柔的女性,热爱自由和艺术,为爱而生。在应该好好把握的时刻,她们却游戏人间;当危险来临前,她们都缺乏警觉,容易轻信别人是她们的缺点。她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尊严感,处于危难之中时会不自觉地以王者的一面示人,死亡也不能让她们低头。她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英雄,她们的人生的确劣迹斑斑,人性中的弱点正是把两人引向最终毁灭的导火线。但就在悲剧即将成形的那一刻,她们却站了起来勇敢面对,瞬间蜕变成为悲剧中真实的英雄。茨威格的成功之处即在于准确把握了这样的瞬间,使这种脆弱心灵的自我超越被赋予了无限意义。

1.2妙用配角

在人物的选择上,除了主角之外,茨威格还描写了多个历史舞台上的小人物。这样默默无名的人物,在他人的传记里恐怕连提都不会提起,但茨威格却深谙其中的奥妙。

《玛丽·安托内特》第14章《悲剧开始上演》中对博马舍费了番笔墨,这个靠写低俗小册子诈骗为生的人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王后在最辉煌的岁月里,是如何轻率地面对生活,逃避责任和义务,沉醉于穷奢极欲不顾体面的玩乐中,甚至要以王后的身份亲自演出一场嘲笑王室的戏剧。王后干的蠢事正如考尼茨所说的“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了。

最后几章中,从典狱长妻子里夏德夫人细心为王后布置牢房,女佣罗萨利照顾王后并记录她生命中最后77天真实感人的资料,因搀扶王后而被检举的宪兵队长德·布斯尼,再到最后冷酷的刽子手山姆森却向王后脱帽以求宽恕,我们清晰地看到这位曾经挥霍青春,狂放妄为的王后,在大难临头时却显露出了应有的尊严和骄傲。若不是天性贪玩,热爱自由,若不是在年幼时就嫁到异国他乡,如果她能早一点收敛,显露这种能轻易笼络人心的优雅尊贵,又或者命运没有这样绝情,恩赐她一点点的幸运,她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在茨威格独具匠心描绘出的配角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深深的惋惜,对哈布斯堡的眷恋之情又一次帮助茨威格描绘出了如此感人的画面。

《玛丽·斯图亚特》这部作品中最重要的次要人物显然是另一位女王——英格兰的伊丽莎白。除了女主角之外作者对她着墨最多。这个人物的成功刻画,让我们强烈感觉到随着情节的推进,工于心计的伊丽莎白一直躲在暗处,静静窥视着她的妹妹,伺机挥出那致命的一剑。在书中通过对她复杂心理的反复描摹,我们看到权力的迷人光芒是如何激起她们的热望,磨蚀了两个女人的灵魂。

二、人道主义的出发点

茨威格的传记在情节设置上与别的作家有明显差别,这就是他作品中真切流露出的人道主义关怀。许多温暖的、残酷的细节使我们一再被感动。这些情节中,有一部分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但大都符合历史脉络及人物自身的性格发展。可以说,这些情节的设置为整部传记增添了一抹触动灵魂的亮色。在两部传记中,巧合地都涉及了这几个情节:当王后和女王身陷绝境时,她们的儿子都无情地背叛了她们。玛丽·安托内特年幼的孩子受敌人的教唆竟出庭指控自己的母亲;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早已被教育成一味追求权势的君王,毫不犹豫地帮助母亲一生的宿敌,亲手将她推上了断头台。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茨威格用事实谴责了这样的亲子背叛行为。众叛亲离、早已不得人心的她们终于走上了断头台。她们之前的人生也许并无多少值得称颂的地方,但她们面对死亡时流露出的王者之风和巨大的勇气着实让人敬佩。尊贵的王后和女王都是在死前的几个小时,才被匆匆告知死亡宣判的,但两人都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惊慌,只是默默地做着最后的准备。她们甚至还被剥夺了向自己的神甫或牧师临终忏悔的权利,对于虔诚的教徒而言其痛苦可想而知。茨威格正是抱着对死者灵魂的深刻理解,借助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向我们描述了这悲壮一幕。

死刑结束后,还加入了特别的细节:玛丽·安托内特的尸体终于入土,王后死了,整个法国却没有一个人想起她,没有一个人为她伤心落泪,只有在最后的那几天陪伴过她的那只小狗还在寻找她。它不停地在狱中来回寻找,一个一个房间地嗅着,在王后睡过的床垫上跳来跳去……玛丽·斯图亚特被斩首后,人们在她的衣裙底下发现她的爱犬,它紧紧依偎在她的身边,好像是明白了发生了什么,当刽子手想把它抱离尸体的时候,这个沾满鲜血的小东西向他狂吠不已。王后和女王都死了,没人敢为她们伤心或奋战,就连自己的儿子和那些成千上万曾宣誓效忠的人也没有能再做些什么,却有这样两只弱小的生灵,在此刻显示了它们的忠诚和英勇。正是这些不同以往的细节描写,让我们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历史,发掘出了在冰冷的现实下掩埋着怎样的脉脉温情。

茨威格在对历史的理解和人物性格的总体把握上可以说是客观公正的,他没有刻意地以个人视角来左右读者的价值取向,而是巧妙地将读者引向相似的审美判断。就这两部作品而言,关于绝对的历史真实,我们只能见到一条粗略的时间线索和众多散乱的只言片语。作为一个文学家,茨威格所建筑的这个相对艺术真实,其整体结构是符合历史发展轨迹的,而它之所以能给人丰富完满的感觉,是因为茨威格建构的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过去的模型,而是一个温暖的、充满文学语汇力量的心灵世界。他让历史人物在艺术世界里重生,随心而动。他的客观科学打下了可信度的基石,两个世界变得如此亲近;他的心理现实主义技艺纯熟,为人物注入灵气,使沉睡已久的心又开始跳动,诉说着她们曾经的故事;即使是那一点在正统传记中会被认为是瑕疵的宿命论调,在这个灵动的世界里也化为一抹神韵,平添了一股让人叹服的悲剧气质。

注释:

①斯蒂芬·茨威格.昨天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9,1:180.

②斯蒂芬·茨威格.斯·茨威格小说选.上海: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3.

③斯·茨威格.玛丽·斯图亚特传:为爱疯狂.北京:花城出版社,2003.3,1:152-156.

参考文献:

[1]斯蒂芬·茨威格.昨天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9,1.

[2]斯·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上海:三联书店,1986.

[3]臧乐安译.三人书简.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8.

[4]勒诺特尔.法国历史轶闻.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5][瑞士]亨利·瓦洛通.玛丽亚·特蕾西亚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茨威格的名言篇2

一座美在朴素的坟墓。

在作者的笔下,托尔斯泰墓“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如此朴素无华的坟墓,却让作者受到震憾,让读者感受到那座普通坟墓所升腾出来的攫摄人心的力量。

这是因为,追求朴素,远离“可耻的奢侈生活”是托尔斯泰的幸福观,也是他思想感情的寄托。正是这种“纪念碑式的朴素”比起那些用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来修饰自己坟墓的人更加让人敬仰和崇敬,更容易活在人们的心中,因为这种伟大的人格本身就是一座丰碑。“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他的坟墓“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这就是名震全球的俄罗斯伟大文学巨人列夫·托尔斯泰的坟墓!一个普通地无法再普通的坟墓,一个世纪伟人的息身之所。也许我们会在心中自问,怎么会呢?茨威格面对坟墓时也是惊讶的。是的,这是事实,一个让我们无法相信却又必须相信的事实。朴素的坟墓里面埋葬着一位同样朴素而品格高尚的伟人,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英名似乎不相称,但这正是作者立意之所在,普通蕴含伟大,对比中使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这也正是打动我的基础。托尔斯泰以他的资财和地位,荣誉和贡献,比任何人都更有权来炫耀他的高贵、华美和高不可攀,然而他却彻底挣脱了市俗的一切羁绊,义无反顾地去追寻人的本质的平凡。正因如此,茨威格“从心底深深热爱”着托尔斯泰,我对托尔斯泰的感情更是无比地浓厚而真挚。朴素之美,美在朴素的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者通过语言来承载他的情感及思想,再通过语言传递给读者。茨威格伫立墓前,萦思怀想,心灵的那份震撼是自不待言的,似乎他应该把自己最显才情的词句铺展出来,用更具色彩的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但他没有。全文语言极为简洁朴素,这是一种风格,这种风格正好适合于描写托尔斯泰朴素的坟墓,作者对托尔斯泰的仰慕,他为伟人这普通的墓穴所受的感动,以及从中体悟到的深刻哲理——多少情思,多少感慨,全部隐匿在平淡朴素的文字背后。因此可以说,打动我的是那伟人墓的朴素和作者行文语言的朴素。朴素的坟墓伟大的人,朴素的语言真挚的心。茨威格让我们今天朴素不再多见的生活多了份感动与思考,伟大而平凡的托尔斯泰让我们更深谙了平凡与伟大的含义

托尔斯泰的坟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坟墓,美在朴素的坟墓!

随州南关外国语初二:记忆墓志铭

茨威格的名言篇3

弗朗西斯·司各特·基·菲茨杰拉德,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商人家庭,曾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征召入伍,退伍后在工作之余致力于文学创作。此后20年间,菲茨杰拉德发表了《此岸天堂》《姑娘们与哲学家们》《爵士时代的故事》《夜色温柔》《最后的大亨》等各类长短篇小说。他创作了一系列迷惘、热情、如诗如梦的“爵士时代”人物群像,表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年轻人个体梦想与时代梦想的幻灭,是美国“浮躁的20年代”的代言人、今天“已成为和海明威、福克纳比肩齐名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小说家”[1]。

1925年菲茨杰拉德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出版,确立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中篇小说以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通过尼克·卡罗维的叙述,以杰伊·盖茨比为主人公,展开一幅工业化进程中的美国中上阶层的剪影画卷,描述了当时上流阶层的虚伪自私和专横混乱,同时为读者展现出一个纸醉金迷而又浮躁虚幻的大时代图景,将追求自由、理想、个人奋斗的梦想失败与主人公爱情美梦的幻灭结合在一起,深刻表达了“美国梦”的覆灭主题。小说的笔调既热烈又冷静,类似绘画“印象派”的表达手法,风靡一时。

由于小说充满张力的故事性与带有强烈特色的时代感,自作品面世以来就一直受到电影人的青睐,小说出版的第二年就被转拍成了电影,由奥斯卡影帝沃纳·巴克斯特代言。此外,1949年、1974年与2000年,这部作品也先后被搬上了大银幕。根据最新报道,预计2013年由好莱坞巴茨·鲁赫曼导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版本也即将上映,该作品一直受到电影人的关注与青睐。在这一系列电影作品中,1974年版本和2000年版本都是目前可见的较为写实之作,其中1974年由马卡尔维茨导演、著名演员罗伯特·雷德福担纲主角的版本,更以丰富的写实细节、精确的演员表达、巧妙的编剧构思成为翻拍系列中的经典。

一、影视艺术语言的表达特色

影像是最直观、最能表现事件与情节的艺术手段,如果要将文学作品成功地搬上电影银幕,就需要舍去很多原著中理想性的空间,并在有限的时间长度中为观众带来一整套艺术体验,将故事情节与人物个性更快更直接地展示给观众,并完全不会给观众带来接受障碍。正如卡罗尔在《电影的力量》中所说,“画面表现与文字表现不同,只需要简单的学习,就可以完全欣赏其中的美感。”[2]德国戏剧家莱辛把艺术分为两类:诗和绘画,前者为时间艺术,后者为空间艺术,“混淆诗与画的界限将会导致诗与画迷失各自的本性”[3]。

进入20世纪,电影的出现使艺术形式能够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充分展开,解决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之间的界限问题,并兼具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双重表现力,克服了文学在空间方面和绘画在时间方面的表达缺陷。而影视语言的表达也由此成为文学语言和造型语言的有机结合体,作为所有影视作品的叙说工具,为现代艺术手段开辟了一个新篇章。现代电影3d技术的产生,更是达到了影视艺术表达的极致,可以突破想象极致,将观众完全安置于一个分外逼真、凭空创造的“真实”世界。

与文学语言不同,影视语言表达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故事情节与人物个性更直接、更全面地展示给观众。相比文学语言,人类心理的描绘是影视表达的一大难题,文学艺术可以将人物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进行剖白,但影视语言就很难表现虚实相间的人物感受,它的优点在于可以用更直观的画面表现人物外在的个性特色、从而制造更简洁的戏剧效果,从侧面彰显出人物的心理个性。美国教授博德威斯特尔曾对人物对话中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其中,目光、表情、姿势、身体距离等都可以被归为人物的非言语行为,这类语言“在人类交际行为中占据约70%的分量”[4]。在影视艺术中,旁白、定格、特写、放慢等手段,都能够部分或完全还原文字的表面内容,不过相较文学语言,影视语言的风格显得更为紧凑、简洁,也有更多对话、更多画面造型,能够强烈凸显人类间的非言语行为,达到表演效果和音像效果的非凡呈现。虽然很难在电影镜头上直接进行人物心理的描述,但观众可以更直观地领会到特定场景下的人物表现。

小说向电影的改编也是将文学语言转化为电影语言的过程,改编者既要注重与原著的外在风格和内在灵魂的契合,也要对原著故事内容和场景进行取舍,以取得符合电影语言特点的更好的表达效果,这一点在1974年版本和2000年版本翻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都可以略见一斑。相较而言,1974年派拉蒙公司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公认最接近原著、细节改动最少的版本;2000年英美合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对原著文本有了较大的删减,但在感情处理上使用了更为细腻的手法。《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波三折、充满戏剧性,并蕴涵强烈的时代批判性,在英语文坛中深入人心,其作品结构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天然的改编空间,两者互为影响,交相辉映,都表现出了这部作品在不同艺术形式下的独特魅力。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电影语言表达特色

在文本作品向电影作品改编的过程中,场景与背景的还原是必不可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东部社会的真实写照,电影改编中的对原著的取材则需要精心设计,时代气氛、服装、音乐都需要进行还原。1974年版本的电影,剧本改编来自著名导演兼编剧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全片达到2小时17分,极其追求视觉效果,场面豪华张扬,影片对当时歌舞升平的浮华场景的呈现,渲染到位、细节逼真,几乎可以作为20年代的美国史参考。各种道具、音乐、场景、服装等细节的应用以及电影对原作中大量原文的保留,精确还原了书中的各种细节与场景及20年代那种空虚、浮躁的社会现实,主角的表演也可圈可点,从影片一开场就将原著韵味渲染给观众。

片中开场,便是盖茨比豪宅的特写:香车、泳池、金饰、银器……随处可见的“jg”缩写,四处散落的奢侈饰品,都尽显主人公一派新贵的上流社会富贵作风。随着镜头的推移,在盖茨比家汇聚一时名流的盛大派对中,片中更是处处都打印着“爵士时代”的烙印:派对女士们的低腰线闪裙、短发红唇的造型风尚、麻制西装的优雅男伴、方兴未艾的charleston社交舞……纵观全片,人物造型无不精致到位,场景塑造无不纸醉金迷,对小说中的背景叙述进行了十足的影视化具象表达。这种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时代风尚的直观重现,更给观众带来了直接、鲜明的时代印象,达到了文学语言无法抵达的表达界限。也唯有结合音画系统和文本系统双重优势的影视语言,才能将文本中灰尘幻化的城市进行这样的还原,赋予文本中情节与情境的多重具象化魔力。

此外,电影改编对盖茨比登场亮相的处理表达,给予了观众更直接的神秘感与期待感。书中,盖茨比的出场是在作者的叙述中缓缓道来的,读者随着阅读时间点的展开,渐次了解盖茨比的形象、性格和经历。而在1974年电影版本中,满怀理想的叙述者尼克初来纽约,几乎他接触的每个人都会描述着盖茨比的富有、神秘和流言,而尼克正好又是盖茨比的邻居,他简单的小屋旁就是盖茨比气派辉煌的豪宅,而邻居家中永不止歇、夜夜笙歌的聚会更是让观众与尼克一起对这个传说中的神秘富豪充满了揣测与好奇,直到有一天他被荣幸邀请到盖茨比的派对中。

然而即使当他来到派对,在这极尽歌舞、热闹喧天的狂欢中,兴奋的宾客在长桌前喧嚣闲谈的话题焦点仍然是盖茨比,每一个人都钦羡着盖茨比的财富,每一个人都揣测着盖茨比的履历。盖茨比尚未出场,影片就将一个崇尚物质、成功与荣耀的热烈图景展现在观众面前,大家都围绕盖茨比,都以各种传闻表达着一些微妙的眼馋与不甘。总之,这是一个“美国梦”洋溢的时代,人人都想成为盖茨比,作为主人公,盖茨比先生在出场前宛若神人。在这样步步焦灼的言说下,观众在紧迫而期待的气氛中终于迎来了盖茨比繁华之中稍显寂寞的亮相。1974年的电影版本,首先将当时的社会风貌依照小说中的描述还原出来,再通过各种场景传达出虚荣、浮华的时代气息,最后一步步设置盖茨比迟迟未出场的悬念,让观众对情节的推进一直保持在一种良性的焦灼中。

影视语言的表达可以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上更为简洁直接,也不可避免地会牺牲原著中文学语言的铺垫叙事。1974年电影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相当忠于原著,整个故事的开场上也像书中一样引用了主人公的独白:“在我年纪还轻、世故不深的时候……”[5]原著就是以这段独白引出了讲述者尼克的个人经历与气质特点,尼克不妄加褒贬的特点让他与故事中的人物都能产生深度交往,从而参与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但经过电影改编之后,由于影视叙述空间的限制只能对书中的这一段大加删减,将片中情节直接切换到尼克与表妹黛西的相遇,这也是文学向电影的改编过程中,不可避免所受到的空间长度表达手法的限制。

三、《了不起的盖茨比》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对比

基于原著,将1974年版本和2000年版本进行对比,我们更能发现基于相同文本所进行的不同影视处理,为受众所带来的微妙艺术兴味的差别。首先,从叙事手法上,两大版本的电影改编,都将原著版本的插叙、倒叙叙事,改编成为顺叙、倒叙叙事。原著中,菲茨杰拉德的倒叙手法使盖茨比“带着一种强烈的印象出现”[6],这种手法更利于作者迷惘而梦幻的表达需要,但并无法在电影语言中取得同样的效果。同样,从叙述视角上,小说中的叙述者尼克是以全知视角参与了故事几乎所有情节,但车祸事件中面对修车行的主人威尔森与妻子时,又是以目击人的旁观者角度来进行叙述,这种视角上的突然转折,更凸显出这一事件对各个人物未来命运发展的重要性。而在电影表达中,由于影视艺术的特定叙事特点,故事的讲述自始至终都使用了全知视角,让观众一目了然,在确保情节流畅性的同时,更保证了故事的节奏剪裁与原著的统一性。

与原著相比,电影作品与文学作品表达主题的侧重点也有了显著差异。书中结合时代背景从多个角度反映了“美国梦”的破碎之感,从战争层面上,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怀抱赤子之心的青年一代在面对浮华无度、价值崩溃的社会时,所笼罩的无力感与虚无感不断起伏在书中的字里行间。但在电影改编中,战后赤子之心的粉碎很难从背景去诠释,由于戏剧着力点的需要,电影的主题表达全部集中于最容易表现人性的感情纠葛上,作为人性纯俗交锋最频繁的地方,感情的幻灭也是主人公盖茨比最残酷的梦碎之处。电影中,黛西对汤姆和情妇关系的任其发展、盖茨比出现后与黛西往今时的感情纠葛、小人物威尔森对妻子外遇的隐忍,这一切都被导演用缓慢的节奏和平静的影像控制着,微妙地表达出小说中平静之下又暗流涌动的情境。

在情节处理上,原著中对车祸事故进行虚写,通过各个人物出事后心中的痕迹,影影绰绰点明了那场决定各人命运的事故经过,而两个版本的电影作品中都对那场事故的前因后果进行了直接描述。小说中对各个角色的性格表达,一直在暗流涌动之下伏线千里,这种笔法不但给读者带来一种情味怅然、雾里看花的兴味,而且更对车祸事件进行了铺垫。当车祸事故突然爆发,终于将各人身上那层朦胧的外罩猛然揭下时,汤姆和黛西自私而虚伪的丑态顿时立显。在影视作品的表达中,事故前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事故发生时的经过详情,都无法完全做到文字叙述上的暗设伏笔、隐而不发。这种不得不将事件和人物做实的具象化表达特点,也难免让电影表达缺失了原作中那种由于突如其来的变故而带来的梦碎感和凄凉感。

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表达的契合度还决定于电影再创作的基调。原著中,女主角黛西的出场亮相,跟随着尼克的讲述与情节的发展一步步渐次展露,2000年的电影版本中,这一点的交代手法并无差异。但1974年的电影中,随着片头轻柔的爵士乐,镜头扫过新贵富豪盖茨比别墅中的各种家具摆设,然后慢慢聚焦于社交名媛黛西的各类剪报,最后定格在主人公书桌上黛西面容照片的特写。这串镜头从片头一开始,就让观众不得不聚焦于主人公和这名年轻女子的关系上,为片中后续情节、盖茨比的一系列举动埋下了伏笔。

在盖茨比与黛西第一次重逢时,不同版本也采取了不同的处理。原著中两人在尼克家里相见时是大雨滂沱,眺望远处的一盏绿灯,更让这一场景如幻似梦。不过1974年的电影中,这一天却阳光灿烂,但场景含蓄保守,更加贴近原著。而2000年的电影中,又还原了原著的情境,大雨滂沱中,黛西独自驾车来尼克家中做客,盖茨比敲门而入,这一场景的刻画更为细腻饱满,黛西的脸上被朦胧的灯光笼罩、两人表情的特写、镜头在三人间的来回交替、盖茨比极度兴奋下的恐惧与压抑、狭小空间中两人的感情在紧张迫力下的爆发蔓延,演员的表演、场景的构造、剪接的运用,都让原著中丰沛的情感诉求在银幕上得到了充分表达。

相同的文本,不同电影版本的处理,反映出不同艺术手法的再创造个性。总体来说,1974年电影版本拍出了原著的风味和气势,最高程度地还原了原著的情节。而2000年版本更加重视对主人公之间感情关系的处理,对盖茨比爱情理想的描绘更为丰满,也更为梦幻。两个电影版本的表达手法与原著的文学表达手段相比,同样的情节、同样的场景,甚至同样的语言和对白,由于场景安排、演员表演、镜头运用、摄影效果的些许差异,就可能形成截然不同的电影韵味,体现出不同艺术家的不同表达诉求。而能够把握观众心理,通过影视艺术独具的艺术手法,将原著的精神意境展现并延伸出来,这就从客观上完成了从文学语言到影视语言的转化乃至升华。

四、结语

《了不起的盖茨比》在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有深远影响。20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中评选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截至80年行已超800万册,傲然跻身当代英语文学经典行列。这部作品有极强的故事性,又充满了时代感,表达了“美国梦”幻灭的深刻主题,成为一曲“爵士时代”的华丽挽歌。ts艾略特称:“《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自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因为菲茨杰拉德在其中描写了宏大、熙攘、轻率和寻欢,凡此种种,曾风靡一时。”[7]

茨威格的名言篇4

在那个荒滩和蚊蝇丛生的地方,奥西茨基成了562号犯人,虽然身体孱弱,每天仍受到党卫军看守棍棒的“特别照顾”。

1932年,奥西茨基在圣诞节大赦中被释放,但他仍不遗余力地为民主振臂高呼。1933年2月27日晚,奥西茨基在回家路上听到国会纵火案的消息后,意识到这是希特勒的阴谋,也深知自己面临的厄运。28日凌晨3点,几个秘密警察破门而入带走了他,之后被关进柏林监狱。

作为希特勒的头号反对者,尽管奥西茨基患有心脏病,却时常遭受严刑拷打,还被强制做苦役。其间,他的殉道精神逐渐为世人所知。1934年,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收到众多知名人士对奥西茨基的提名信,包括爱因斯坦、罗曼·罗兰……

在当时诺贝尔和平奖5位评委中,包括挪威总理和外长。虽然他们赞赏奥西茨基推动和平的精神,却又担心将诺奖颁给他会让希特勒以此为借口对挪威发动战争。经再三斟酌,评委会于1935年年底宣布:1934年诺贝尔和平奖空缺。

1936年,挪威评委会再度启动诺贝尔和平奖投票程序。为不给希特勒以口实,挪威总理和外长辞去诺贝尔评选委员职务,评委会从而顺利完成了表决,于1936年年底宣布:将1935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奥西茨基。

此结果触怒了希特勒,他立即指示纳粹德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威胁评委会,并禁止奥西茨基前往挪威领奖。

为掩盖丑行,纳粹将奥西茨基从集中营转到柏林一家医院治疗肺结核。奥西茨基在医院发表声明说:“诺贝尔和平奖不是政治斗争的标志,而是人类民族相互理解的标志,作为获奖人,我将尽我所能推动这种理解;作为德国人,我将永远维护德国在欧洲合乎正义的利益。”

在盖世太保的严密监视下,1936年11月,诺贝尔委员会派代表在医院向奥西茨基宣读了颁奖决定。当问到他此刻的心情时,奥西茨基直言道:“我为获得这个奖项深感骄傲。无论谁大搞军备竞赛,都是对人类摧毁的疯狂,我仍会对着山谷呐喊,声音将传遍世界!”

1938年5月4日,饱受纳粹折磨的奥西茨基在医院病逝,其时仍处于监禁中。爱因斯坦得知消息后向世界宣告:“这就是诺贝尔和平奖的不朽价值——将这荣誉的标志授予一位普通的殉道者。”

奥西茨基无疑是德国最勇敢无畏的抵抗战士。然而,直到1969年威利·勃兰特当选德国总理后,奥西茨基的事迹才被宣传。如勃兰特所说:“如果跳过历史书上黑暗的那几页,是对人类的犯罪!”

茨威格的名言篇5

《传奇》表达的是一名女子对一个陌生男子的“孤独的思念”,用自己的一生默默等待“他”的发现,明知不会有结果,却依然执着痴心,无怨无悔。一段不可思议的单恋,所以才被称作了传奇。

如果说茨威格创作了一个爱的传奇,那么李健则是把这个传奇演绎成了另一种传奇――音符的传奇:把一个女子柔肠百转的倾诉,化作了不可思议的清灵澄澈、美轮美奂的旋律。这显示了他对茨威格小说的独到感悟,更显示了他超凡脱俗的音乐天赋。

没考证这首《传奇》创作的具体时间,王菲称它是首老歌。如果看了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估计也该有四五年之久;如果是看了茨威格的原作,那就更早了去了。要不是王菲在春晚选择这首歌,恐怕到现在也没多少人能听到这首歌,更没多少人会知道世界上还有李健这么个极富天赋的音乐人。可见一个天才的被发现往往有很大的偶然性。我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金子什么时候能发光则要碰运气了。当一些运气好的金子在发出耀眼的光辉时,更多的金子则还埋藏地底或静卧深山老林,终日不见阳光。

我平时比较喜欢看央视的“星光大道”,因为这栏目有点像勘察队,在各地的深山老林寻觅金子。我曾经在越南的一条江里看当地的百姓沙里淘金。方法很简单,将江中的沙土舀篾箩里,然后在水里反复筛选。人站齐膝深的水里,弯着腰,可想而知的劳累,还往往竹篮淘沙一场空,一无所获。但是当发现一颗小“沙砾”在篾箩的沙堆里发出夺目的光彩时,那惊喜也是难以言表的。尽管金子有时仅仅只是芝麻大小,但每颗金子都仿佛传奇的小精灵,太珍贵,太难得了。这就是沙里淘金带来的喜悦。

“星光大道”带给我们的正是这种喜悦。远的不说,就拿2009年所涌现的那些名列前茅的选手来说,哪个不是闪闪发亮的金子?那个来自拉萨城的藏族女孩索拉旺姆,能歌善舞,声线独特而甜美,她的《荷花度母》所展示的舞蹈功底,让人叹为观止,并马上联想到舞蹈家杨丽萍的栩栩如生的肢体语言。还有来自单亲家庭的关键,声情并茂,几次听他演唱都差点掉泪,难怪李双江要说他“前程似锦”。最难得的是当仓库保管员的刘向圆,一身工装,一脸憨厚,一开唱却惊为天人,以为嗓子被上帝吻过。此外还有王墨、黑妮、张晓棠……举不胜举,他们都经历海选,然后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脱颖而出,成了一个个舞台传奇。

本来有许诺,说“星光大道”前三名都有机会上春晚,可是左等右等,等来的都是些老面孔。估计名额有限,很多关系要照顾,要摆平,最后挤走了新人的上台机会。与其说这是新人的遗憾,还不如说是春晚的损失。很多人大可不必年年出场,既无新意,唱得也极其一般,如果让他们作为一般的选手上“星光大道”,说不定也只是周冠军或月冠军的水准,未必能取得靠前名次。

茨威格的名言篇6

The rise of Nazism ended Stefan Zweig's career as a European writer and led him ultimately to take his own life. Now he is enjoying an unexpected revival.

In his memoir The World of Yesterday, which he finished revising not long before he took his own life, Stefan Zweig described the Europe that he and his generation had lost:

"When I attempt to find a simple formula for the period in which I grew up, prior to the First World War, I hope that I convey its fullness by calling it the Golden Age of Security. Everything in our almost thousand year old Austrian monarchy seemed based on permanency, and the State itself was the chief guarantor of this stability... In this vast empire everything stood firmly and immovably in its appointed place,and at its head was the aged emperor; and were he to die, one knew(or believed) another would come to take his place, and nothing would change in the well-regulated order. No one thought of wars, of revolutions, of revolts. All that was radical, all violence, seemed impossible in an age of reason."

Born in 1881 into a prosperous Jewish family and becoming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writers of his time, widely travelled and acquainted with practically everyone who mattered in European culture and

politics, Zweig saw the disaster that had befallen the continent from a standpoint

of self-confessed privilege. The blemishes of the old order-entrenched inequalities, the dilapidated state of large parts of the Austro-Hungarian empire, the pervasive prejudice that allowed a virulent anti-Semite to become mayor of Vienna are scarcely visible in the picture he conjured up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from anywhere he could call home. Yet Zweig was right in fearing that the ramshackle Habsburg realm embodied a kind of freedom that would not be seen again in much of Europe for generations.

The rise of Nazism ended his career as a European writer, de- stroyed most of his wealth and left him in a state of permanent flight.He began by moving to Britain, settling for a time in Bath, where he was baffled and infuriated by the stolid confidence that Hitler would not prevail. Fearing imminent invasion, he moved on to New York after the fall of France. Leaving America after Pearl Harbor, he ended up in Brazil, where he committed suicide in a pact with his second wife, Lotte, in February 1942, only days after he heard of the fall of Singapore.

At the heart of his life was an experience of exile all the more harrowing because it contradicted what he most deeply believed in: "absolute freedom to choose among nations, to feel oneself a guesteverywhere". This freedom to shape one's identity was an attribute of humanity itself, he liked to think. But when the rise of Nazism drove him out of Europe, he discovered that human identity is more commonly fated than chosen an unsettling realization, as the consequences

肆虐的纳粹主义终结了欧洲人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家生涯,并最终假借他自己的手杀死了他。如今,他又重获人们的青睐――恐怕连他自己都未曾想到。

《昨日的世界》是斯蒂芬・茨威格在结束自己生命前不久修订完成的回忆录,他在书中这样描绘他们那一代人所遗失的欧洲:

“当我试图为我成长的那个年代――一战之前,寻找一个简单通俗的定语,我希望‘黄金般的安全时代’是恰如其分的。我们历经上千年沧桑的奥地利王室似乎千秋万代,国家本身就是它稳固的基石……在这广袤的国度,万事万物井然有序,年迈的国王君临天下;一旦他离去,将有人继承他的统治,这一点人们心中有数,而井井有条的秩序并不会受到丝毫影响。谁都不曾想过会有战争、革命、叛乱这些事。在那个理性的年代,一切激进的、暴力的事情,似乎都没有发生的可能。”

茨威格1881年出生在一个富庶的犹太世家,他是当时最成功的作家之一,四处游历并结交了欧洲文化界、政界几乎所有的精英。茨威格自己也承认,他是从特权者的视角俯瞰降临在欧洲大陆的这场灾难。旧秩序本身的瑕疵――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奥匈帝国满目疮痍,无所不在的歧视让充满恶意的反犹太势力成为维也纳的主宰――茨威格身处千里之外,居无定所,在他的回忆里,对于上述人间悲剧,他选择性失明。但茨威格是对的,他担心风雨飘摇的哈布斯堡皇朝辖下与生俱来的自由,几代之后,在欧洲的绝大部分地方,将再难重现。

纳粹主义“势如破竹”,终结了茨威格的欧洲作家生涯,摧毁了他几乎全部财富,他从此无家可归。他把英国作为第一个避难所,在巴斯待了一段时间。在那里,他对“希特勒不会成气候”这种顽固的自信感到迷惑和愤慨。法国沦陷之后,他害怕迫近的入侵,搬去了纽约。“珍珠港事件”之后他再次搬离了美国,前往人生中的最后一站――巴西,履行他与第二任妻子洛特的协议,1942年2月,获悉新加坡沦陷后不久,他选择了自杀。

逃亡成为了茨威格人生的主题,它是那样痛彻心扉,因为这与深植他内心的人生信条“人们应该有绝对的自由选择在任意国家落脚,并受到宾客般的礼遇”背道而驰。他总是想,这种生来的自由是人类本来属性。但当纳粹瘟疫般蔓延,将他逐出欧洲,他发现人类的属性更像是命定的,并没有选择的余地。这种意识令他惶惶不安,因为在茨威格生活的 of being defined by others have rarely been benign and in Zweig's time could very easily be lethal.

Zweig's decision to end his life appears to confirm the narcis sistic self-absorption of which he was so often accused. "If the world will not accommodate my need for freedom," he seems to be saying, "then I will find freedom in death-whatever the cost may be to others." At the same time, Zweig's suicide reveals something he did not understand. Far from being a condition that makes us human, freedom is a highly fragile construction. When the artiflce breaks down, as it did in Europe in Zweig's lifetime, we cannot choose who or what we will be; we can only accept or resist what others try to make of us. In the course of his wanderings Zweig's image of himself was destroyed, and eventually he belonged nowhere on earth. The eclipse of his fame meant more than a material loss to him. He disdained celebrity; but popular success secured him a place in the world, without which he could hardly live.

Zweig never stopped being a writer. Right to the end, he continued to produce work as good as any he had ever done. As well as revising his autobiography, he struggled to complete a study of Balzac that he thought might be his magnum opus. Praised by Freud for its penetrating insight into human motivation, his novella Schachnovelle (translated as A Chess Story) was completed only days before he died.

Once dismissed by many as a second-rate author whose work hardly counts as literature, attacked for his lack of forthrightness in confronting the Nazi threat, a target of envy on account of his inherited wealth and popular acclaim, Zweig is enjoying an unexpected revival.In addition to the publication in English of many of his works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two films inspired by Zweig's fiction have appeared in the past months. Wes Anderson's dazzling.

Grand Budapest Hotel presents a Europe in which comic-opera political thuggery and a daily struggle for survival are intertwined, while Patrice Leconte's A Promise (based on Zweig's posthumously published novella Joumeyinto the Past) explores desire, memory and separation in a romance derailed by the First World War.

According to Lotte's niece Eva, an alert and thoughtful 83-year-old, Zweig "believed he would be completely forgotten". In this, as in other things, the unhappy Austrian writer was mistaken. His life and work tell of the perilous flimsiness of our world of security a message that many insistently deny, but somehow need to hear.年代,命运掌握在他人手里所带来的后果都不会太好,甚至会置人于死地。

茨威格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似乎印证了他为人诟病的孤芳自赏。“倘若这世上无处安顿我对自由的渴求”,他像在诉说,“那我就在死亡中寻求自由――其他人因此蒙受的损失与我何干?”与此同时,茨威格的自杀揭示出一些连他自己都懵懂的现实。自由何其不堪一击,它远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先决条件。就像茨威格生前的欧洲一样,镜花水月一旦破碎,我们只能任命运摆布,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唯有被动地接受或拒绝。颠沛流离的过程中,茨威格的自我认知分崩瓦解,最终,他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名誉扫地对他而言不只是物质上的损失。他不屑于名流声望,但大众的喜爱为他在世界上提供了一个容身之处,若非如此,他将无法生存。

茨威格从没停止写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坚持,作品质量一般无二。在修订自传的同时,茨威格努力完成一部研究巴尔扎克的著作,他认为这部作品将成为自己的代表作。他的中篇小说Schachnovelle(译为《象棋的故事》)在去世前几天收官,弗洛伊德对它不吝溢美之词,称其“洞悉人类动机”。

曾被误解为二流作家,作品连文学都称不上;曾因缺乏与纳粹威胁针锋相对的精神而受千夫所指;也因出身金玉世家,广受欢迎而让眼红他的人攻击一茨威格如今却享受着出乎意料的“重生”。近几年,他很多作品的英译本再度出版发行,此外,过去数月之中,两部受他启发的电影成型。韦斯・安德森炫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一部喜剧,政治暗杀与为生存的挣扎错综纠缠;帕特利斯・勒孔特执导的《爱的承诺》(改编自茨威格去世后出版的中篇小说《回到过去的旅途》)探讨一场浪漫爱情中的欲望、回忆与别离,这一切因为一战的爆发而偏离了原有的轨道。

茨威格的名言篇7

不过以上球队除了门兴尚需时间验证外,如霍芬海姆、美因茨等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往往第二个赛季就褪去了黑马本色,甚至更多只风光了半个赛季就趋于平庸:霍芬海姆半程凶猛,最终该赛季也只名列第7,如今早已沦为一支争上无望,保级无忧的中游球队,为此素有大志的朗尼克选择了辞职。“狼堡”的下滑趋势更加明显,拿冠军后的下一个赛季就跌出了联赛前沿,欧战里也输得一塌糊涂,上赛季甚至险些降级。本赛季美因茨也在循着前两者的轨迹下滑,上赛季他们辛苦拿到欧罗巴联赛参赛资格,但在8月的首轮资格赛就被淘汰,联赛里美因茨也陷入困境,少帅图赫尔神奇不再,球队11轮战罢只拿到了9分。

汉诺威和美因茨都是上赛季震惊德甲的黑马,两队最终分获联赛第4和第5。美因茨上赛季的开局七连胜太过耀眼动人,稳定的汉诺威被遮掩在美因茨的光芒下,关注度不高,反而最终成绩比美因茨还要出色。客观而言,汉诺威才是上赛季最大的黑马。

新赛季汉诺威继续证明了他们比美因茨更加有料,甚至在某种程度而言,“黑马”二字已经不适合他们了,他们连续两个赛季踢出了稳定的表现,早已跃升为德甲中上游球队。

像拜仁一样,斩杀拜仁

拜仁一向是德甲的标签、楷模,一是因为他们拿到联赛冠军的次数无人能比,也更因为他们总能在欧战捍卫德甲的尊严。上季冠军多特蒙德成了这方面的反例,国内联赛神勇,到了欧战却发挥欠佳,上赛季欧罗巴联赛小组赛即被淘汰,本赛季冠军联赛小组赛前四轮只胜一场,出现前景也不乐观。不少人将多特连续两年欧战表现不佳归结于经验不足,但如果他们看了汉诺威的表现后,也许就不觉得经验不足可以成为萎靡的原因了。

汉诺威是德甲典型的大城小队代表,作为德国的名城,下萨克森州的首府,汉诺威的地理位置重要,是德国内部的水陆交通枢纽,还曾在2000年举办过世博会。但在足球上,汉诺威在多数时间内不值一提,百年历史只拿到过一次德国杯冠军,1988-1989赛季降到乙级一呆就是13年,2001-2002赛季才重返德甲。上赛季汉诺威拿到第4让人大吃一惊,本赛季下萨克森球队的强劲势头还在继续,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它们像拜仁一样稳定,在联赛和欧战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一点足以让它们藐视多特蒙德、“狼堡”等队。

如同上季一样,汉诺威依旧扎实,比分反映了他的稳定。汉诺威很少大比分屠杀对手,也几乎没有惨败的经历。2∶1成为了汉诺威本赛季最常出现的比分,有趣的是在出现的八次2∶1中,汉诺威有七次取得了胜利。其中最辉煌的两次莫过于干掉拜仁和多特蒙德的比赛,这两场比赛的赢球方式也有些不同,显示出了汉诺威的全面抗压力。联赛第6轮,汉诺威主场对多特蒙德,香川真司在第63分钟为卫冕冠军首开纪录,一球落后未能打垮顽强的汉诺威,即便已经第86分钟了,他们还在奋斗,终于在第87分钟和第89分钟连扳两球,最终以2∶1逆转取胜。四轮之后,还是汉诺威的主场,这一次他们选择了先发制人,第23分钟,阿卜杜勒-拉韦率先罚进点球,此后在拜仁的强大压迫下,汉诺威体现了成熟的体系和抗压能力,顶住了戈麦斯、里贝里众多大牌球星的围攻,并在第50分钟利用人数优势将比分扩大到2∶0。赛季战到三分之一,拜仁在19场各项比赛中仅仅丢了七球,而能在联赛中打进拜仁两球的也仅汉诺威一家。连克强敌对于汉诺威而言也算不上偶然,上赛季它们就曾在主场3∶1击败拜仁,本季只是好戏重演罢了。

汉诺威在欧罗巴联赛里的表现也很稳定,一点也看不出这是一支18年无缘欧战的球队。附加赛上,由于档次不高且签运不佳,汉诺威碰上了两届联盟杯得主塞维利亚,在专家们的质疑眼光中,主场2∶1、客场1∶1,汉诺威淘汰了经验丰富的对手,而在小组赛中,汉诺威的前四场比赛两胜两平保持不败,为德甲挣足了积分,前锋亚・科南也信心满满:“我希望走得更远,或许我们还能捧杯呢。”

总设计师:斯洛姆卡

近三个赛季,汉诺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一步一步成为巨人。2009-2010赛季由于恩克辞世的影响最后一轮才保级成功,2010-2011赛季一举杀赛前四,打进欧罗巴联赛。2011-2012赛季迄今,双线作战,并且成绩出色,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球队的总设计师斯洛姆卡。

说斯洛姆卡以一举之力改变了汉诺威并不为过,在他接手球队之前,汉诺威岌岌可危,失去恩克之痛让这支球队几乎降级。在惊险保级后,斯洛姆卡开始了他的改造球队之路,确立了快速流畅的比赛风格,清洗了施泰纳等一批缓慢的老将,并开始提拔自己钟意的年轻球员。

汉诺威是一个穷队,所以斯洛姆卡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引进球员,事实上类似阿卜杜勒-拉韦这种100万欧元身价的投资对汉诺威来说已经很奢侈,过去三个赛季,汉诺威的转会净投入分别为75万欧元、45万欧元和280万欧元,三年间400万欧元的转会投入便塑造了这么一支连克拜仁、多特蒙德,在联赛和欧战双线并进的队伍,斯洛姆卡的水平可见一斑。

在汉诺威这种没有强大资金保障,青训也不算出色的小俱乐部中,“巧妇”斯洛姆卡有自己的妙手。这一切都要感谢他的那双慧眼,或许是因为之前赋闲许久,所以他有空去细心观察球员,斯洛姆卡上任以来每次起用新人和转会都能收到惊人的效果,并且他的眼光不局限于提拔新人,一些失意之人同样能在他手中绽放光芒。

这支队伍中多数球员都是在斯洛姆卡手下引进或者开始挑起大梁的。斯洛姆卡的人尽其用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齐勒、阿卜杜勒-拉韦这样廉价引进的潜力股。小门神齐勒在和拜仁比赛中单场连扑戈麦斯四次必进球,光芒掩盖了对面的诺伊尔,而他在此前已被勒夫招入德国国家队,谁又曾想到22岁的他在一年半前还只是曼联的弃将,面临无球可踢的窘境,是斯洛姆卡慧眼识英才给了他机会。挪威人阿卜杜勒-拉韦加盟时只花了100万欧元,知名度极其有限。当上赛季26场打进10球后,人们开始注意他,而本赛季挪威人再进一步,前12轮出场9次打进8球,并在对拜仁的比赛中首开纪录,这名狡猾的前锋也被视为本赛季有望与戈麦斯、亨特拉尔竞争最佳射手。

第二种是在汉诺威贫瘠的青训营里尽量提拔新秀,斯洛姆卡在沙尔克时就已经提拔了诺伊尔等一批小将,来到汉诺威成绩压力较小后,便开始注重青训的培养。小将劳施和施米德巴赫已经逐渐成为球队绝对主力,左脚将劳施的技术和团队意识都十分出色,上赛季主场取胜拜仁,正是他策动了前两粒进球,并亲自完成了第二球,施米德巴赫则在逐渐成长为德甲有名的“牛皮糖”,贴身防守很有特色,而且有着拉丁血统的他技术同样不俗,在小范围内闪转腾挪将球分出也是他的拿手好戏。第三种则是拯救失意大龄青年,这也是斯洛姆卡的绝招。施劳德拉夫自从加盟汉诺威后一直被视为废物,几任教头都无法使用好他,斯洛姆卡上任后慢慢帮施劳德拉夫找回了当年的感觉,后者也成为球队前场的组织者,前12轮出场11次,是绝对主力。潘德尔是最新的典型,前沙尔克左后卫今夏被球队解约,斯洛姆卡及时签下旧将,鉴于爱将的“玻璃人”属性,斯洛姆卡对他的比赛安排也十分合理,首发替补夹杂着,并不拘泥,并开发出他的前场才能,赛季迄今,潘式重炮三度破门,受害者包括国门诺伊尔。

明天会更威

同为上季黑马,美因茨目前状况不佳的一个原因便是流失了三员大将,许尔勒、霍尔特比和富克斯都嫁入豪门,汉诺威相对阵容稳定,所以保持了连续性。未来能否留住主帅、以及队内的几名未来之星也基本决定了这支球队能强势多久。

茨威格的名言篇8

小巷又归于沉寂,有几扇窗子在暗淡月光下的雾霭中闪着不明不亮的光。我站在那里,体会这一刻难得的宁静,因为在这宁静的背后又有些什么东西在蠢蠢欲动了,诡秘,性感,危险。我很清楚,此刻的沉默只是一种欺骗,在这小巷朦胧的雾霭中,这个世界腐化的那个部分正在悄悄地活动着。而我只是站着,停在原地,向空旷处倾听。我再也感觉不到这座城市、这条巷子,不知道它的名字,也不知道自己的姓名。我只知道,我在这里是不为人知的,处于一种奇妙的置身于事外的陌生境地,没有任何目的、任何消息、任何关系,我却能完全感觉到我周围一切的暗中活动,正如我能感觉到血在我的皮肤下流动。

——《月光小巷》,滕奕丹译

我们沿着那奇妙的湖滨小道往前走去,年代古老的柏树和枝叶杂乱的栗树,向我们投以密密的浓荫。湖面从树丛的枝丫之间,投来骚动不宁的闪光。对岸白云深处是贝拉乔。已经西沉的落日,给它抹上了正在消散的淡淡的彩色霞光。在苍茫的山岗高处,塞尔贝洛尼别墅的微光闪烁的高墙顶端,映照着钻石般的余晖夕照,闪闪发光。

——《夏日小故事》,张玉书译

【相关链接】

茨威格与弗洛伊德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茨威格与弗洛伊德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探讨他们关心的文学问题。弗洛伊德的理论为文学家开启心灵的大门提供了钥匙,但不同世界观的作家沿着这条道路达到了不同的终点。其中象征主义文学流派就是在尼采的悲观哲学的影响下,片面地应用了精神分析学的成果,从而产生了一大批脱离现实、悲观厌世的文学作品。

上一篇:形容夜景的词语范文 下一篇:经典爱情诗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