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芽儿课件范文

时间:2023-10-06 18:21:57

笋芽儿课件

笋芽儿课件篇1

关键词:个性 个性化阅读 阅读策略

个性化阅读方式,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体情感体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个性化阅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化阅读活动体现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体验,使学生在个性化阅读活动中发展能力,提高阅读水平。那么,如何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得到个性化体验,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一定要蹲下身子和学生进行交流,要以平行的目光看待学生,以微笑感染学生,以鼓励激发学生,与学生拉近距离,提倡师生平等,反对绝对权威。在阅读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甚至要宽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差错,要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阐明自己的想法。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实现更好的沟通,真正实现在情感上的交流和心灵上的对话,教师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下面是我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笋芽儿》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你们看,笋芽儿可真是个爱睡觉的懒宝宝啊,春天都已经来了,可它还不知道醒来,实在是需要有谁来叫醒它呀!你们瞧,谁来了?谁在叫笋芽儿呀?

生:春雨姑娘、雷公公在叫笋芽儿。

师:同学们,请你们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春雨姑娘是怎么呼唤笋芽儿的呀?(自由读)

生: “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读得很急。)

师:你怎么读得这么急呢?告诉老师你怎么想的?

生:我觉得春雨姑娘是想让笋芽儿快点儿醒过来。

师:春雨姑娘是想让笋芽儿马上来到这个世界呀!其他的学生还想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生:春雨姑娘是“低声呼唤”,所以春雨姑娘说的话要读得轻一点儿,慢一点。

师:你说得也有道理,你来读读看。

生:(要轻柔地读。)

师:这两位同学读得可真棒啊!下面请小组讨论一下,到底我们应该怎么读这句话呢?

(小组讨论,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两种读法都可以。)

师:那就用这两种读法试着读读吧!

(生读,他们的阅读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学生还配上了自己编的动作。)

在学生个性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享受到快乐,真正发挥学生独特的创造潜能,从而在个性化的阅读过程中,充分张扬个性,不断完善人格。

二、个性化阅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

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及阅读兴趣,自主取舍阅读对象,确定阅读材料。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增强求知欲望,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阅读的快乐,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使学生的阅读个性获得发展,阅读水平不断提高。

1.帮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在新课改后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读一读”“选择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这样的课堂语言。这样的课堂,高度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原来的学习基础和认知差异,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从原来的“教师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并从中体会到阅读带来的无尽快乐,进而形成独到的见解,也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所喜欢的段落去读,去感悟,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把长课文变成了短课文,减少了学习的难度,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更会有成就感。

2.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法。学生间的知识水平不同,兴趣、爱好更是各有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个性相同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展现着不同的个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在此教师要加以适时引导,就一定会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阅读的方法是多样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掌握以下几种方法:默读、略读、细读(针对个体而言)、小组内读、全班齐读。在阅读过程中寻找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并加以批注读。这样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阅读,有疑而注,有得而写,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当学生选择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时,他们才会变得更主动、更积极,这样,就不会有被动的学习带来的痛苦和无奈情绪了,学生才能真正从心里体会到阅读教学带来的轻松和愉快。久而久之,学生会将这种自主的学习体验当作一种美的享受。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索溪峪的野》一课时,我会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进行学习,学生不但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读,可以悄悄用画画的方式边读边画,还可以边阅读边批注,由此使学生提高读书效率。

3.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交流方式。在个性化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有不同的体验与感受,与此同时,学生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独特见解,非常希望和同学进行交流,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在相互研讨、切磋的过程中,实现对阅读课文的深入、全面理解,最终掌握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以及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热爱阅读,从阅读中得到思想的熏陶,从阅读中体验到乐趣。

三、创设自由的交流氛围

不同的学生,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等方面有很大差别,在个性化阅读中,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体验。在学生遇到疑难与困惑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间的交流处于一种愉悦、和谐的心境下,不唯师、唯书,只唯己。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要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努力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尽兴地表达见解、展示才华,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教学中尽情张扬,体验语文学习中的成功与快乐。

总之,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

笋芽儿课件篇2

关键词:激发 兴趣 创新 思维 参与 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183-0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条件。”由此可见,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知识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1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某种活动、某种知识的心理倾向和诉求,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掌握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1悬念法

这种方法,在教学伊始,教师有意地设计、制造“悬念”,潋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去读文本,认真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老师提出的疑难问题。例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教师质疑问难:作者是怎样看骆驼的长相?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怎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对文本内容产生极大的新奇,浓厚的兴趣。他们认真地阅读、思维,积极参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2情境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利用学生好奇心的特点,创设情境,愉悦心境。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真实、新奇、有趣的情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例如,《笋芽儿》一文,教师提出:大自然那些的响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竹妈妈是怎样呵护笋芽儿的?笋芽儿怎样钻出地面,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象?笋芽儿的成长得到哪些的关心和帮助?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去动脑、去思维、去想象。这种生动、快乐和富有思考的情境,把枯燥、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有趣的栩栩如生的画面。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而且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参与学习的热情。

2 营造学习气氛,创造参与条件

语文教学活动要面向所有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英国的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多些。”由此可见,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创设一个让全体学生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主动参与学习文本,探求知识。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教师首先播放课件和录像;再由教师表情地阅读课文;然后,教师提出疑难问题:课文是怎样描写五个战士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的?怎样英勇杀敌?怎样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表现了五壮士什么精神?这一句句疑问的话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有的认真阅读课文,有的冥思苦想,有的同桌窃窃私语讨论……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大胆质疑,纷纷举手发言。从而赞美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3 适时正确引导,彰显参与能力

在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参与条件,而且应适时加以点拨、引导,帮助他们有效的参与方法,提高参与能力。

1.1学会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教师应积极启发、引导学生,热情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勇于寻根问底,发表意见。使学生从“怕问”到“想问”,从“不会问”到“善于问”,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入参与教学之中。例如,学习《鲸》一文,可以引导学生质疑:(1)写鲸为什么要先写象?鲸有多少大?多少重?(2)须鲸和齿鲸吃食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3)鲸是用什么呼吸的?(4)鲸的睡觉方式是怎样有趣?(5)鲸是怎样生育、生长的?。通过启发学生读文、质疑、探讨、争论,教给学习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2学会表达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基本功能。表达能力的加强,有助于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教师要重视表达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说”的方法,形成人人积极思维,个个争先发言的学习氛围。

(1)培养想“说”。教学时,可利用挂图、投影、教具、多谋体课件等,营造直观、生动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想“说”的兴趣和欲望。

(2)培养会“说”。在调动学生乐于想“说”的积极性同时,应教给他们的学习方法。(1)扣住题眼“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例如,教《尊严》一文,为什么课文的题目要用“尊严”?(2)抓住重点句“说”。教学可采用“读读、画画、想想、说说” 的形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例如,《尊严》一文,“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是文章的重点句,让学生说年轻人哈默怎样维护尊严,实现他的梦想,成为石油大王。

(3)培养能“说”。学生有了乐于“说”的兴趣,掌握了正确的“说”法,头脑更灵活,思维更敏捷。长期的引导、培养,学生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的语言,简洁明快地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久而久之,从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

4 学会习作创新,提高参与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创新,才能让他们的脑子灵活,思维敏捷,表达能力,读写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动脑思维,勇于创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和习作”:《说说自己》,要求学生先进行口语交际:“向别人介绍自己。可以说说自己的性格、爱好,也可以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再进行习作,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可拟题为《我的自己画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

4.1搜集素材,准备介绍

为了让学生创新地进行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教师应让他们做好三种准备:(1)每人回家对着镜子,照一照自己的外貌有什么特点?(2)向父母寻问自己名字的来历和意义?(3)自己有什么兴趣、爱好?

4.2抓住特点,具体讲述

教师要用娓娓动听的语言,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做创新式的自我介绍。从外貌、姓名、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重点介绍。先同桌互相介绍,再小组介绍,最后全班讲述,看谁讲得生动、具体,让学生进行评价。最后评选出口语交际的优秀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大家把自己最突出的“兴趣、爱好”特点介绍得清楚,令人迷恋。

4.3挥笔习作,创新提高

写好每次习作,是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也是自己创新思维能力的表现。要写好作文应注意三点:(1)拟好题目。例如,介绍自己,可拟题为《天真活泼的我》、《爱跳舞的小天使》、《勇敢顽强的我》等。(2)选好事例。选的事例要符合题目的要求,要能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3)按照顺序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生动、具体。这样写把“我”的外貌、爱好介绍得有血有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笋芽儿课件篇3

【关键词】教学手段;兴趣;热情

【中图分类号】G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76-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如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激发他们强烈求知欲,优化课堂教学。电教技术、计算机、多媒体、展示平台等应用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同时,它还具有形象生动,感染力强,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的发展,还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那么,我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美国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可见,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学生产生一种心理共鸣,一直是许多教师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另外,心理学还表明:“小学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矛盾。教师如果能采用投影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将一些抽象或复杂的内容,展示在小学生面前。它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学生能够在交流中获得新知,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看月食》一课时,学生知道月食的发生过程,但不易理解。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活动投影片演示,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能够采用光盘教学,效果更佳。再如:教学《笋芽儿》一课。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中,学习笋芽儿冲破一切阻力茁壮成长的精神。上课开始,我首先播放一段竹林景观的录像。如笋芽儿扭动、向上钻、脱壳、成长、小草摇动以及雨景、桃红柳绿,太阳出来等等,这样,学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随着文中各种人物的出现,轻松愉快饶有兴致地学习了课文。

2 激发热情,提高效率

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一节课讲往之后,学生就感到疲倦、厌烦。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进行巩固练习。不仅不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制作投影片、幻灯片、计算机课件等。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还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并能处理教学信息的反馈,还能够了解学生学习的成效。

这样既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

例如,在做课堂练习,可以利用投影片、多媒体、计算机、展示平台等辅助教学,不仅增加学生练习的密度,从而调动学生热情,提高课堂效益。再如: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子幻灯片进行复习训练,使学生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从而加大了课堂密度。能快速直观地把复习题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通过动片的运用,使对比性的复习题更鲜明、直观地被学生接受。这不仅加大了课堂密度,而且也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运用录音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录音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若能恰当利用录音设备,向学生播放与教学有关的乐曲、故事、人物对话、课文朗读等。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大教学容量,还可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效果能得到明显提高。

例如,学习《游击队》一文时,通过分析课文,学生了解这篇课文不仅是一首歌词,还表现了游击队员对敌斗争的英雄气概,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以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学唱这首歌。学生不仅学会了这首歌,还背诵了课文。录音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巧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浓厚的兴趣爱好,愉快的情绪体验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创设情景的方法很多,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之一。

例如,讲授《飞夺泸定桥》一课时,为了创设情景,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让历史再现于眼前。让学生看到了连平时有木版走起来都像打秋千似的险桥,红军战士都要在只盛下铁链的泸定桥上,边铺木版边冲锋,英勇杀敌的动人场面,听到了似真枪实弹的呼啸声,这一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战火之中,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自然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由于学生对石拱桥知之甚少,无法理解中国石拱桥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和制作特征。于是利用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的画面。学生兴趣盎然地边听着教师讲解,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终于理解了中国石拱桥优美、坚固、精巧的特征。

笋芽儿课件篇4

在那天我们可以爬山、可以挖笋、可以自己亲手造纸、还可以和同学及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等。我心里暗暗高兴。

我期盼着那天能够快快到来。我想象着那天在那郁郁青青的山坡上开放着灿烂无边的杜鹃花、想象着那破土而出的笋芽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想象着我们用胖乎乎的小手神奇的制造出一张张光滑而又平整的纸。还想象着我们在春光明媚桃柳争艳的郊外,我和爸爸一边欣赏无边的美景,一边谈古论今、谈诗论赋,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想象着、想象着……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忽然我想到了在星期六我还有英语课,想到这儿,我的心情就象从天上掉到了地下。英语是我最喜欢,亲子活动也是件快乐的事,我真是难以选择,我犹豫着,我思考着,真讨厌的兴趣班,如果不上兴趣班那多好哇!这时我的鼻子酸酸的。这时我想起我爸爸经常跟我说的话:“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要读书”还是学习重要,于是我选择了学习,放弃了这次的亲子活动。

在星期六上英语课的时候老师说我又进步了,我的心情比去亲子活动还要高兴。

(家长注:4月16日是孩子班级去富阳蔡家坞亲子活动的时间,因为我们读兴趣班没去,老师要求写关于亲子活动的作文,于是孩子写了这篇作文。)

笋芽儿课件篇5

1?郾 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大多数作文开头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又可具体分为五类:

(1)娓娓地叙述,亲切地入题。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多么自然,平易近人,像一个故事的开端。又如《海滨小城》:“我的家乡在广东,是海滨的一座小城。”简明精练,印象鲜明。

(2)浓烈的抒情,常伴有最先的讴歌。例如《白杨礼赞》:“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感情多么激越!对全文要赞美的形象先进行热情地讴歌。

(3)依依的回忆,常以“特写”起笔。例如《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难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摄下了老境颓唐的父亲第一个特写镜头。

(4)深刻的议论,总是先提出论点。例如《谈骨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开头出示论点,开宗明义。

(5)说明事物,直奔主题。例如《海洋与生命》:“站在祖国的海滨,观赏一下海洋的景色吧。”入题既简洁又明快。

2?郾 提出问题,吸引读者。一开头就提出一个读者感兴趣的问题,吸引读者读下去,而问题的答案,正是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物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设下悬念,引人阅读下文。

3?郾 说明情况,介绍背景。这种开头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要素”,使读者了解故事的背景;有时还可以交代时代背景、人物出场背景等。例如《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要夺取的泸定桥。”这样开头就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使读者了解了故事的背景。再如《将相和》:“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仅用一句,就交代了时代背景。

4?郾 借用故事,引起下文。就是用一个故事或者传说引起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太阳》:“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上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作者借用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来引出太阳有哪些特色和作用。这种开头落笔就紧扣中心,使读者对作者的写作目的先有个大概了解,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5?郾 描写景物,引出人物。描写自然景物,烘托环境气氛是为引出人物服务的。例如《小英雄雨来》: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小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当你读了这样清新优美、明朗如画的开头,若不急着往下读才怪呢!再如《少年闰土》《草原》《穷人》等课文都属于这一类型的好例文。注意:描写景色和环境时要真实、典型。

6?郾 概括总述,揭示主题。先交代主题,使读者一开始就陷入沉思之中,从而更好地把握全文思想内容。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祖国的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小岛屿,是个可爱的地方。”这种开头有利于紧扣题意,有利于围绕中心选材、组才,表情达意。

7?郾 采用倒叙,设立悬念。即先写令读者感兴趣的结果,然后再来写事情的具体经过。采用这种方法开头,可使文章曲折生动,扣人心弦。例如《黄河象》:“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读者一读,自然很想知道化石的来历,吸引读者读下去。

8?郾 抒发感情,唤起共鸣。即抒发自己的情感,唤起读者的共鸣。例如《别了,我爱的祖国》:“别了,我爱的祖国,我全心爱着的祖国!……”用这种抒情式开头,感情要真挚、自然,万不可无病。

9?郾 描写外貌,印象鲜明。即先对主人公作简要而有特色的描述,为的是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从而更好地表现主题。写人的记叙文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开头。例如《亮亮》:“我的外孙亮亮还不到两岁,他一笑起来,嘴角就露出两个小酒窝。”恰如其分而富有特色的描写,刻画出了亮亮聪明、活泼、讨人喜欢的孩子形象。

10?郾 先声后景,抓住读者。人都是热爱自然的,好的自然景物往往有声有色,因此,先写声音后写景色,就能吸引读者。例如《笋芽儿》:“沙沙沙,沙沙沙。小小音乐家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上弹奏着乐曲,并且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了,春天来啦!’”由雨打叶丛的“沙沙”声起笔,引出笋芽儿那娇嫩的身影,实在是诱人、亲切、自然,如话家常。

采用此法需注意三点:(1)要真实。“真实”就是要符合实际,能突出人物或景物的特点,能突出文章的中心。(2)要传神。写人要写出“性格化的语言”,写景要独具特色。(3)要“先声后实”。写了声音之后,还要写出充实的内容,不能光打雷不下雨。

这种先声后景的方法,能起到一声贯耳、夺人之心的功效。在具体运用时又分为三种情况:

(1)先写物声后写人。如《山间又响马铃声》:“在这山间的小路上,马铃声已经消失了十几个春秋。而今,它又响起来了。丁当,丁当,我多么爱听那清脆的声音啊!”

(2)先写景声后写景。如《梅雨潭》:“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潭最低。走到那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3)先写人声后写人。闻其声就可知其人。例如鲁迅先生的《药》一文中康大叔的出场就是用的这种方法:“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笋芽儿课件篇6

1.赋予传统的教学方法新鲜的外衣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先把课文题目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朗读课文,接着教生,毫无兴趣可言,老师机械地讲,学生机械地听。如果赋予传统的教学方法新鲜的外衣:生字、词语解释之后,剩余时间由学生写生字,然后听写。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所取得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在讲《春笋》这一课时候,我采用的就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我给传统的教学方法披上了一件锦绣的外衣。首先我在黑板上用变形美术字写了“春笋”两个字,春三条柳枝和一张笑脸,笋就完全是一个胖乎乎的竹笋。

师:(用教鞭指着第一个字)同学们,看看这个字是代表什么季节的?

甲生:老师,这个是代表春天。

师:说说,为什么代表春天啊?

甲生:春天有刚刚发芽的柳树。

乙生:春天到处都是绿色的。

丙生:春天我们可以到外面去踏青,所以有我们的笑脸。(学生们大笑)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特别是丙同学,他回答的最好。到了春天啊,我们可以去踏青,可以去种树,可以去晒太阳,所以,我们都张开了笑脸。那么后面这个字是什么呢?

丁生:老师,这个是竹笋。我还吃笋丝烧肉。(同学们又一阵大笑,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师:对,这个字念笋,就是我们用来烧肉的竹笋的笋。我们这个有个成语叫做“雨后春笋”就是说,在到了春天,下了一场春雨以后,竹笋用最快的速度在生长,比喻生机勃勃的事物。

甲生:老师,什么是生机勃勃啊?

师:生机勃勃就是春天的万事万物啊,他们都以最好的长势,最旺盛的精力在生长啊。

同学们,我们看看春天的竹笋是什么样子的。

接着我就朗读课文,同学们刚刚全神贯注地听着,眼睛里充满了渴望。

师:同学们,春笋美不美啊?

生:美。

师:春笋有没有力量?

生:有。

师:春笋烧肉香不香啊?

生:香,哈哈哈。

接着我开始板书生字,并讲解生字,同学们很认真地听,认真地写。第二天早晨听写生字时,百分之九十五的孩子都写得完全正确,就这样传统的教学方法,披上了锦绣的外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将因材施教融入语文课教学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特别喜欢讲故事,讲得也特别好,几次获得我们当地的讲故事比赛的大奖,在教《蘑菇奖励给谁》这堂课时,我采取了新的教学方法,前一天晚上就让这个孩子事先预习好这个课文,告诉他明天给他一个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让他把《蘑菇奖励给谁》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上课伊始,我就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听某某同学给我们讲故事,平时同学们就非常爱听他讲故事,今天要在课堂上听他讲故事,同学们情绪十分高涨,竟然大声地鼓起掌来,那个同学很有范儿地走到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起来,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这堂课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以后我又尝试了把《小松树和大松树》还有《吃水不忘挖井人》都用这样的方法教学,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依所讲课文而设定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3.1引进课文背景教学,让学生在了解课文背景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这样的课文适合伟人故事、科学家故事等的教学。伟人故事要跟学生交代这个伟人的主要事迹,和对我国的贡献及其在我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等等。科学家的故事,要交代这个科学家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和这些科学贡献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进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得更多,而且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和老师所讲的知识。

3.2运用现代技术,制作幻灯画面教学[2]。幻灯教学的课文适合风景优美,文字优美是课文,比如古诗。利用幻灯教学,给课文配以美丽的画面或者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画意,画中的诗情。不仅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带给他们美的享受,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3.3游戏教学,引进竞争,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在教学中不妨玩一些游戏,让学生全员参加,或者是小组比赛,或者是个人比赛,胜利者有奖,比如是一朵小红花,或者是发表获奖感言。抑或是惩罚机制,让失败者唱歌,或者总结失败经验,这样的小小竞争机制,可让学生领略到胜利的喜悦,同时也让他们学会总结失败经验,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益的。

4.结语

小学是人生语言最大的收获期,这个时期学好汉语将使学生受益终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让学生学习语文,用好语文,像春雨一样以润物细无声,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个语文教师所肩负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周雪枫.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谈低年级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J].学周刊:B,2011,(12):77.

笋芽儿课件篇7

识字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基础,在苏教版的语文课文中,识字占据了文本的四分之一,对于刚上小学的学生来说,要想对他们进行后期的阅读教学,应该先解决识字的问题。初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生活的感知程度、感兴趣程度比之语文课本要更甚之,在课本中加入情景图、短语、儿歌无疑是能提高他们兴趣的一个好方法。比如,课本中识字1的《春天春风春雨》,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并能感受到的,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儿歌《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们进行识字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拓展:“春天的景物有‘柳树’‘嫩芽’‘小草’等,还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如‘布谷’‘燕子’,它们在飞来飞去,当然啦,‘蜜蜂’也在‘梨花’‘杏花’‘桃花’中寻找着心仪的花朵。”从身边自然物开始认识。

二、从阅读教学的前期入手

1.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孩子入学之前,有的家长会对其进行早教,而有的孩子还处在娱乐期。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一样,认识事物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从他们的爱好方面入手,对他们能阅读的程度进行分组。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喜欢阅读,紧密结合文字和图画进行阅读;

第二类,有点阅读兴趣,大部分注意力是放在看配图上面;

第三类,对阅读毫无兴趣,识字功底薄弱。

2.安排合理的阅读教程

阅读教程的合理安排有利于阅读教学的进行。在班级中,每位学生上课的表现方式不一样,接收外界信息的方法、速度也各有差异,而一个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或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拼音、汉字的认识和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适合其类型的方法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并加强他们对知识的运用:

(1)第一类学生性格开朗,喜欢阅读,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具体的事物进行教学。以课文《春笋》为例,或许许多学生都吃过经过熟食加工后的春笋,但他们却鲜有人看过笋还长在土壤中的面貌。教师可以先放笋由初生到长大成熟的纪录片,这样不仅能让好奇的学生提起兴趣,也能加深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对春笋的印象,再通过课本内容进行教授,无疑将会轻松地向学生讲解课文,以及帮助其理解生字。

(2)第二类学生比较好动,喜欢自己动手动脑。针对喜欢看图阅读的学生,教师也可以进行一场现场的表演,开展师生互动,让他们实际动手操作,面对问题,先自己着手找到解决方案。如《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它把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慢慢地,水便从石子间溢出来,这样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扮演乌鸦,尝试把石头放进瓶子里,来看看这些小朋友是如何自己动手解决口渴的问题的。当然,办法是有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学生也就可能想出更多的方法,这样,也在动手的同时间接性地开拓了思维,让他们在理解乌鸦放石子喝水的方法的同时,也能够用自身生活中的经历来达到自己“取水”的目的,从而以自己思考到的方法解决问题。

(3)对于第三类学生,教师可以多与他们交流、沟通,慢慢培养他们语文阅读的兴趣。而对于课堂阅读知识的教学,也可以先由静物入手,例如,教师利用在学校常见的“足球”“看台”“绿茵场”等,让学生通过观看与运用这些静物,能够加深对事物的印象,联系实际物品,从而联想记忆,利于对汉字、拼音的理解,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可以加强阅读兴趣,也可以促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例如,《三个小伙伴》就是如此,三个小动物在植树的时候,能够运用自身的优点,去解决实际问题,还让最终结果趋于目的性。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布置相关的需要他们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事,如合作完成一次课后小制作、一次小故事的排练等,在潜移默化之中强化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三、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提出具体的阅读教学方案

不同的小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实际、自己动手的思维运转程度不一样,而且他们的想法也大相径庭。而在小学语文的授课中,不仅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个拼音怎么读,这个汉字的笔顺如何写,而且是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拓展他们的思维,也增加了他们的见闻与阅历,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都大有裨益。不同的学生,所需要接受的引导都应当是刚好能够提起他们的兴趣,也能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定基石。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一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角色扮演。针对一年级的小朋友对每件事情都充满好奇的特点,让他们进行角色的扮演,这不仅可以促进互相交流,带动内向的学生学会主动地与其他的人交流,还可以让学生一同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课文。就如《小松树与大松树》这篇课文,课前,除了让学生预习,还让他们回家自己动手去制作松树模型,等上课就带来。然后在课文的基本讲述的基础上,让他们利用自己的道具进行体验,矮小一点的站在高处,高大一点的站在较低的地方,让他们再对比下互相之间的感受,在表演的过程中深化对课文的讲解。

(2)将枯燥无味的汉字拼音转化为图画。有些学生可能没弄懂这篇课文的意思,觉得上课特别无趣,就开始开小差,我们可以换种方法,吸引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学习。例如,《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地球以及它的七个“兄弟”住在太阳系里,其中的描述非常符合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对课文有更加鲜明与深刻的阅读认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笔画教学,指导学生画出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及其与“兄弟们”不停绕着太阳转的面画,引导学生进行感受与联想,如土星转着呼啦圈是怎样的景象。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时期,将会想象出特别不一样的地球与七个“兄弟”。

(3)进行阅读奖励。在对一年级学生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利用这时期小学生的特性,即他们都渴望被表扬、被奖励,如果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让他们根据课文大胆发言,不管答错答对都给予鼓励。就拿苏教版语文课本中的《司马光》一文来说,先给他们以故事的方式讲述课文,在他们理解大概后,就进行深度的阅读教学,随时抛出问题,如司马光砸缸的原因是什么,司马光选择砸缸对自己是否有所启发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想想自己又将会怎样去解决等问题。教师根据他们回答的活躍程度进行相应的奖励。

总之,一年级学生处于懵懂时期,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品味生活,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拼音、汉字以及课文的认识和理解,也能够让他们向着“向上向善”所发展。教育工作者要从书本表面出发,引导小学生从识字开始,针对其年龄阶段思维以及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制订阅读教学方案。只有逐渐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动脑思考解决学习问题、生活问题才不失为良好的小学阅读教学。

笋芽儿课件篇8

儿童诗——一部浑然天成的童心写真集 绍兴县柯桥小学 张幼琴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在写作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针对这一建议,笔者认为在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中可以尝试儿歌,儿童诗的写作。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诗的年龄,首先是他们极富想象,令人忍俊不禁的无忌童言,让他们常常不经意地流露出“天然去雕饰”的诗性来;再次,他们持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形象思维异常活跃,那好奇的眼睛,纯真的心灵常常在大自然中,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捕捉、发现和探索,然后不经意地去表达能打动他们心灵的东西。第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如今三五岁的孩子,在家长、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会背很多古诗、儿歌和儿童诗,初步养成了读诗的兴趣,初步领略了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进入小学后,识字量渐加,在大量诵读琅琅上口的诗歌后,让他们尝试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儿歌、儿童诗的写作,不会是件困难的事。 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适当开展儿童诗、儿歌的写作活动,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音乐感、节奏感和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符合课标的理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让“无忌的童言”自然地流淌,无暇的童心淋漓尽致地写真。 一、几行小诗,便是呼之欲出的童心 孩子们虽然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坎坷,但他们的心里却装着多彩的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大树是年长的爷爷,月亮是美丽的姐姐,他们会同情整天呆在天上的太阳,会担心小鱼夜里睡在哪里,这些弥足珍贵的东西,教师要是“用心呵护”,耐心指导,几行小诗,便是呼之欲出的童心。 如一位孩子刚上一年级总缠着老师有问不完的问题,“为什么月亮晚上才出来白天不出来工作呢?”这充满稚气的问题只有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才能提出,虽然稚嫩但充满了孩子般的疑惑,你怎忍心拒绝呢?笔者没有生硬地讲科学道理,而顺着孩子们的思维出乎意料地问:“那为什么太阳公公到了晚上也不出来微笑呢?”孩子听后会心地笑了,笔者便灵机一动,让孩子把刚才的问答写下来,于是就有了下面这首生动浅显的问答歌。 《老师,我问您》老师,我问您,/大白天,月亮姐姐会不会露脸儿?/小朋友,我问你,/黑夜里,太阳公公会不会开口笑?/瞧,一颗好奇可爱的童心就在几行小诗中弥漫开来。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大师的名言对孩子们来说也许并不恰当。我们的孩子不仅用好奇的大眼睛看世界,更是用纯真的心体验生活的可爱。生活中的一切小事物都揪着孩子们的心。如一位孩子问笔者:“天黑了,我要睡觉了,那我的玩具睡哪儿?哪儿是他们的家?”于是笔者就带着善良的孩子们开始为它们找家。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他们发现了宽敞的书包是书本的家,像帐篷的蓝天是白云的家,清凉的小溪是鱼虾的家,胖乎乎的彩色汽球是空气的家,妈妈的肚子是他们小小时候的家……这是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想象呀!难道这不正是最美的诗吗?这一行行小诗中不正传递着那天真、善良与美好的心灵吗?不正躲藏着一双双晶莹透亮、充满好奇的眼睛吗?不正闪耀着那天真纯洁、自由烂漫的童年吗? 二、几行小诗,便是轻盈灵动的意境。 几只美丽的蝴蝶/是花儿的春天。/一个尖尖的笋芽儿/是竹园的春天。/一朵朵顽皮的浪花/是大海的春天。/望着天上的风筝,/我高兴地说:“那是我们的春天。”/ 这是一年级孩子写的《春天》,那个“尖尖的笋芽”让笔者瞬间体会到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盎然春意,这不就是诗歌的最高境界——意境吗?一位孩子看见窗外下起了雨,他写下了这么有意思的话,“树叶上是玩滑梯的雨点,地面上是游泳的雨点,天空中是比赛跳水的雨点……” 别为我们的孩子担心,不是有人说热恋中的情人会成为诗人,其实我们的孩子才是天生的诗人。多少美妙的情景在孩子们童年的梦境中徐徐展开,只要打开他们思维的闸门,插上想象的翅膀,轻盈灵动的意境便跃然纸上。 三、几行小诗,便是深厚隽永的睿思。 孩子们毕竟是孩子,他们的思想认识不可能全面、深刻,不像成人那样履历丰富、见多识广,但他们对周围的事可能会产生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或稚嫩的说法,用他们有意思的语言表达出来。有这样一个孩子写了这样一首儿歌《长和短》 星期一很长,/星期天很短;/上语文课很长,/看动画片很短;/家里吃饭很长,/吃肯德基很短;/我过生日那天最短。/奇怪,为什么我的心情也有长有短?/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这孩子“不务正业”,但笔者却为他独特的视角和真实的情感而惊叹,多么有意思的语言呀!他用视角感受“长”和“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与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的佳句:“微风过处,送过缕缕清香,仿佛是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孩子们的写作本身就是“我笔写我语,我语表我心”的最朴素、最真切的童心体现,而几行小诗便把他们对生活简单的思索,用有意思的语言快乐地表达出来,朴素明朗、不乏童趣和诗意。这样“有意思的话”还有许多,如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偷偷告诉笔者,明天是她的生日,她快兴奋地睡不着了,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诗: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妈妈会不会 送我香甜的大蛋糕呢? 翻过去, 唉—— 睡不着, 爸爸会不会 带我去游乐场坐飞机呢? 那份急切与快乐、期盼与压抑不住的兴奋,在几行小诗中如此真切地流露出来,怎能不惊叹孩子的智慧,怎能不惊叹小诗的魅力呢? 美妙的诗就在孩子们不经意中流淌出来,一个孩子能向我们生动地诉说《书的童话》“笑话书,/像是幽默的爸爸,/它的肚子里有说不完的笑话。/童话书,/像是慈爱的妈妈,/那生动的故事,/带我进入甜甜的梦乡。/字典,/是知识丰富的老师/我一有疑问/它总能耐心地为我解答。/”一个孩子迎着风儿,浮想联翩:“老师,是谁把风筝送给天空妈妈?/这呀,是春风。/老师,是谁让知了哥哥一起歌唱?/这呀,是夏风。/老师,是谁给大树爷爷理发?/这呀,是秋风。/老师,是谁叫雪花妹妹跳舞?/这呀,是冬风。/” 像这两个小诗人一样,所有的孩子脑子里都有许多许多奇特想法,只要引导得当,布置得体。让儿歌、儿童诗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的空间,解开写作对孩子们的束缚,让孩子们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让儿童诗记录下孩子们的童言稚语,让儿童诗成为一部浑然天成的童心写真集,让我们古老诗国的花朵们咀嚼诗的甘甜,让我们的语文就这样开掘繁衍吧!

上一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课件范文 下一篇:公司简介翻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