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范文

时间:2023-10-31 07:15:56

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

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篇1

[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因古诗的作者距今年代久远,其社会历史背景学生不易理解,故在体会“诗情”方面颇有难度,不少古诗课都上得死气沉沉,从理解诗意到背诵到默写,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不过是机械地“操作”过程,学生并未真正理解诗意。

在近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对古诗是情有独钟的,每次课上学生也是反应热烈。因此,我愿将自己教学古诗的一些体会在这里与各位同行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我所选用的教材是第11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古诗三首》,三首诗分别是《暮江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

一、兴趣,从预习开始

课堂教学应是在师生的协作中达到其目的,学生课前的预习则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兴趣,往往从这里开始。安排预习内容要使学生感到有新意,因此,我采取了“中央扩散”的方式。所谓中央,即是教材的核心,我要做的就是在预习中让学生初步接近核心,而后带着这种初步的认识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我安排的预习题是:

1、《暮江吟》中哪两句是写景的,写的是什么样的景? 哪两句是抒情的,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我为诗确定的核心是:借景抒情)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两句诗经常为人们所传诵, 请指出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思乡之情)

3、 《赠汪伦》中有两句用了对比的方法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情谊,请问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显而易见,对三首诗的核心处理各不相同,《暮江吟》侧重于诗的风格,《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旨在突出情感,《赠汪伦》则偏向于写作手法。这样做一方面是扣住诗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考虑的。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去预习三首诗,当然比让学生用“理解诗句”这一种方法预习三首诗有趣得多。

二、设问引入,妙趣横生

在学习《暮江吟》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小明是个喜欢文学的孩子,他非常喜欢唐诗。小红同样是个文学爱好者,所以两人常在一起聊天。有一天小明对小红说:“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成就最高的,其中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代表。今天,我讲一个李白和白居易赛诗的故事……”这时,小红打断了小明的话:“对不起,你弄错了!”请问,小明错在哪儿呢?

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的是两位诗人的生辰、卒年这些细节问题,所以多数学生恐怕答不上来,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然而,故事性的叙述及设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悬念在这里发挥了作用。这时我再告诉他们答案: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死于公元762年。白居易则于公元772 年才出生,两人生活在两个时代,是见不着面的。之后再引出《暮江吟》。

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是这样引入的:小明在小红的帮助下纠正了自己知识上的错误,知道李白与白居易不在一个时代,于是他又接着说:“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不过比起杜甫来,他就不行了。杜甫多才多艺,不仅能作诗,而且懂音乐、绘画,他的诗和画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时,小红又指出了小明话中的错误。同学们,小明错在哪里了?(“杜甫”应改为“王维”)这样做,一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介绍照本宣科的架式,使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而非苦恼的事。基于此,我在新课引入这一环节的设计上吸取了一些综艺节目的手法,力求接近儿童心理,这样,也使学生怀着好奇心进入到教学中来。

在学习《赠汪伦》一诗时,我的引入是介绍式的: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是最浪漫的。他的诗不仅想象丰富、独特,而且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李白是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诗人。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向权贵们低头,却与平民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

这一介绍中,突出介绍了李白的性格特点,因为文如其人,扣住此点介绍,通俗易懂。之后以介绍内容方式引出课题,目的是使学生由浅入深,在预习后对本课有了再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克服畏惧心理。

纵观三首诗的导入,各具特点,当然,上课时如何安排教学将取决于教师本人对教材的理解。

三、二次创作,诗意盎然

古诗的教学特点是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是不可改变的。然而,教师应设法使之更具趣味性,要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所以,我在教学“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一环节时,首先是将预习题再次出示,要求学生交流自己对预习题的理解,这一安排达到了让学生互帮互学的目的,同时也为教师后边的指导打下了基础。之后,师生合作将诗句意思弄懂,在大部分学生已表现出对诗句的理解后,我以“二次创作”作为对整堂课教学的巩固与提高。

何谓二次创作?就是让学生在直译的基础上再进行文学加工。

之所以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诗的表现形式与其它文学形式相比,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方式相差太远,这也是使学生望而生畏的主要因素。而古诗的限制又更多,学生难免不发怵。因此,在近几年的古诗教学中,我增加了“二次创作”这一内容,让学生也来尝试作诗。

下面是几首学生的创作:

《暮江吟》

余辉洒落江水中,

一半青来一半红。

深秋月色令人醉,

遍地珍珠天上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自一人做客他乡,

每逢佳节格外思亲。

猜想家人登高远望,

遍插茱萸少我一人。

《赠汪伦》

李白坐船上,即将去远行。

忽听河岸上,传来踏歌声。

眼前桃花潭,潭水千尺深。

却难比汪伦,与我情意真。

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篇2

>> 浅析许渊冲先生《唐诗三百首新译》中叠词的英译 “侨易”的内涵与外延 外国诗人译唐诗 浅谈唐诗翻译的可译性及译者素养 浅析唐诗中用字的“推敲”问题 闽侨书屋的经验与问题 从译意、译味、译境角度比较唐诗《静夜思》的四个英译本 从《法译唐诗百首》看数字的翻译策略 解读《唐诗三百首新译》中专有名词的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唐诗翻译的不可译性 浅析会展口译中的“译”和“不译” 试析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方言对译 浅析唐诗中“花”的认知隐喻 浅析唐诗中的无限春光 浅析唐诗中的乡梦意象 浅析唐诗中的养生之道 论侨易视域中的《金瓶梅词话》与晚明江南士风 侨易视域与汉学主义 易纳德:自信的公牛 浅析琼侨的社会地位变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5105.

笔者虽然对唐诗的研究比较粗浅,却因为对诗歌的喜爱、对翻译的热爱,慢慢开始关注起德国译者对唐诗的阐释与理解。虽然唐诗的译介困难重重,德国人却一代代地翻译着唐诗,不仅是诗人、汉学家在翻译唐诗,就连对中国古诗感兴趣的业余译者也加入到古诗德译的行列中来。然而,不容忽略的是,唐诗德译这一侨易现象的侨易主体是语言水平极高且属于中国古代的文本,要求担任桥梁的译者具有很高的语言与文化功底。从侨易条件上来看,当今世界文化交流越来越方便,资料也越来越容易获得,然而,我们的译文水平并没有随之同比提高,相反,从最终译文来看,对中国语言与文化的误译现象并不少见。可以说,某些词汇的错译对原诗造成的是外伤,某些误解造成的则是内伤,这就是说,它所传递的核心内容是错误的。总的来说,唐诗德译这一侨易过程有两种不同类型:(1)仿变,即带有变化性的摹仿,更多地是一种具有借鉴性的创造,显示出“乔装易容”。具体表现为译诗基本达意,以散文体形式出现,或对译为诗,只是内容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删;(2)仿常,即模仿,乔装易象之后不变仍是常态。就是即便是模仿、参照、学习,甚至是想建立起自己的特色,但最终仍免不了受到学习主体的内在原则制约,也就是说基本原则是绝对的,具体表现为不仅是诗体,而且译文符合原意,其最高境界便是不仅有符合原意的诗句,也有原诗的相应意境。

在《变创与渐常》一书中,叶隽先生从哲学视角为侨易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二元三维,大道侨易”的说法。所谓“二元”,即“乾元―坤贞”构成的基本二元结构,其内是一个三维结构,其外则是大道笼罩。参见叶隽:《变创与渐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4页,第20页。这里的“三维结构”指的是在乾元、坤贞及其间搭建的桥梁。在唐诗德译语境中,我们可以说,二元指的就是唐诗和德语版的唐诗译文,其间的桥梁便是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完成翻译过程的译者。笼罩其外的大道便是原作与译作虽有外在的不同,内里却是相同的。然而,让德译唐诗在侨易过程中达到这一高度是相当困难的。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译作真可谓是良莠不齐。唐诗侨易之所以会有种种不同结果,究其原因,显然主要在于译者。一首唐诗经过译者之手变成其德语版本,形成仿变或仿常的结果。这其中,要摹仿,首先就要正确理解原诗,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德译唐诗的实践中,可能发生的理解错误主要有三类:词义、文化现象、诗歌内涵的错误理解。在笔者看来,这些错误便造成了诗句乃至诗歌整体上的桥变。所谓桥变,是叶隽先生在侨易学中提出的一个崭新概念,原本指的是连接双方的中介变化,即通过连接双方的桥梁架设,使得事物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在唐诗德译这一侨易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的不同理解,对翻译策略的不同选择,都会导致译作的改变。而让一句,乃至整首唐诗,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发生本质改变的便是建立在错误理解基础之上的错误翻译。这里,我们以几个翻译实例来加以说明。

一、 词义误解

在《中国禅宗》一书中,瓦格纳先生翻译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使之单独成诗,并命名为《无题》(Ohne Titel: Ausschnitt aus dem berühmten Werk von Liu Yuxi)H.G. Wagner, Wie die Wolken am Himmel. Die Dichtung des ChanBuddhismus, Kelkheim: YinYang Media Verlag, 2. durchgesehene Auflage 2012, S.62.。

把这首德语译诗再译成中文,我们就会看到一首全新的小诗:

山不高,Die Berge sind nicht gro

其仙名远。Gro sind die Namen ihrer Heiligen

水不深,Die Wasser sind nicht unergründlich

龙灵如渊。Unergründlich ist die Seele des Wasserdrachen

这里,译者没有理解“在”的含义,也没有明白,是山以其仙而名,水以其龙而灵。而“灵”这个词在这里不是名词,而是一个形容词,其含义是:神奇,灵异。此类误解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在笔者迄今所读过的德译唐诗中却有一定的数量。又如,尤尔根・韦伯(Jürgen Weber)在翻译杜牧的《泊秦淮》(Ankern vor Qinhuai)中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一句时,把“商女”译成了酒家女老板。在翻译孟浩然的《春中喜王九相寻》(Frühlingsabend)中“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时写下的德语意思是:林花几乎落光了,小路上的草踏过后还是先前模样。Chinesische Gedichte, bersetzt von Jürgen Weber, .

二、 不解文化现象

在翻译含有特殊文化现象的诗歌时,德国译者也会表现出种种不解。这里我们仅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为例来加以说明。之所以选择这首诗,是因为多位译者在翻译唐诗时都挑选了王维的这一首诗来翻译。从内容上来看,这首诗并不难,但不是每一个译者都知道这里的山东并非今日的山东省,而是山的东面。此外,“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句也着实让译者费了不少心思。这里,我们来看一下四个不同的处理方案:

方案一:Am neunten Tag des neunten Monats Sehnsucht nach den Brüdern in ShandongFrühling im Jadehaus, Klassische chinesische Gedichte, Ausgewhlt, übersetzt und herausgegeben von Mingxiang Chen und Hildburg Heider,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jun., 2009, S.72.

九月九日思念山东兄弟

Jetzt steigen meine Brüder auf den Berg, 现在我的兄弟登上山顶,

Um Kornelkirschen einzupflanzen, ohne mich.栽下山茱萸,唯我不在。

方案二:Erinnerung an die Brüder am Neunten NeuntenLeise hr’ ich Blüten fallen, Gedichte aus der chinesischen Klassik, Yan Zhao Dieter Ziethen, Grbenzell: Hefei Huang Verlag, 2015, S.25.

Heut’ versammeln sich alle auf jener Berghh’;今天所有人都聚在那座山上,

ein Bruder fehlt, keinen Duftzweig tragen seine Hnde.只缺一个兄弟,他手里没有拿着芳香的枝条。

方案三:Am Chongyang Fest denk ich an die Brüder in Shandong唐诗. Gedichte aus der Tang Dynastie, Aus dem Chinesischen übertragen von Barbara Maag. Erftstadt, Herstellung: Books on Demand GmbH, Norderstedt, 2003, S.58.

Die Brüder in der Heimat steigen heut auf den Berg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上山顶

Stecken Beifu ins Haar, doch einer fehlt.头插蒿枝,却少了一个人。

方案四:Am Neunten Tag Des Neunten MonatsSehnsucht Nach Den Brüdern Im Fernen Land stlich Der BergeHansGünter Wagner, Wie die Wolken am Himmel. Die Dichtung des ChanBuddhismus, Kelkheim: YinYang Media Verlag, 2012, S.108.

九月九日思念远在大山东面的兄弟

Und in die Erde stecken einen Zweig在地上插一根枝条

Für den, der fehlt.为那个缺失的人。

其中一位译者发现,山东其实不是指今天的山东省。而“忆”这个词指的是想,想念。之所以思念兄弟,是因为这是一个家人相聚的节日,重阳节。这一天,诗中的兄弟登至山上,遍插茱萸。其中的“茱萸”分别被翻译成了普通的枝条、有香味的枝条、蒿枝和山茱萸。而“插”字,也是各有不同的译法,有人说是栽下,有人插一身,有人头插蒿子,有人说是手里拿着一根枝条。其实这是当地人在重阳节的一个习俗,就是重阳节登高时在身上佩戴山茱萸:“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寂寞的山/一个人也不见), 又把《山居秋暝》的第一句译为:Verlassene Berge/ vorbei ist frischer Regen(孤独群山/新雨已过)。显然,这两位译者都忽视了王维诗歌以“空寂”为表现的禅境。

此外,要传递中国古诗的意境,译者就要适当为德语读者留白,使之有想象的空间,发现来自异域的古代诗歌给他带来的审美享受和难以言喻的共鸣。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虽然可以直接拼合,意象之间似乎没有关联,其实在深层上却互相勾连着,只是那起连接作用的纽带隐蔽着,并不显露出来。这就是前人所谓峰断云连,词断意属。也就是说,从象的方面看去好像是孤立的,从意的方面寻找却有一条纽带相连。这是一种内在的、深层的联系。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和进行再创造的可能,因此读起来便有一种涵泳不尽的余味。”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59页。

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篇3

秋风徐徐,重阳九九,蒸上九重的粟糕,备好香醇的菊酒,聚上你我的亲朋好友,共享这美好艳阳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手抄报,欢迎大家欣赏和借鉴,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重阳节手抄报图片欣赏重阳节相关资料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为了这个秋天的快乐,送上了一丝微笑,一些祝福,一份爱意。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起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记性,就笑着问:“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奶奶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奶奶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走走吧!”我和奶奶出发了,我们来到村口,田野里,沉甸甸的谷穗笑弯了腰,涨红了脸的高粱像喝醉酒的小伙子,棒槌似的玉米露出了一排排整齐的牙齿,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山上,枫树叶子此时已经火红火红了,远远望去,像朝霞一样,把山都染红了。风一吹,枫叶脱离了树枝,毅然的飘落,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路旁,一朵朵金黄的菊花在秋天里笑得更加灿烂。我和奶奶一边走,一边说。我们看着清澈的溪水,饱览着壮丽的田野山色,呼吸着沁人心脾的空气,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奶奶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回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奶奶过重阳节,糕点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可漂亮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奶奶笑了,笑得像那绽放的秋菊,仿佛是年轻了几岁。

关爱老人,就是这么简单,你做到了吗?

重阳节相关资料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全诗所表达的意思是:王维是个大诗人,所以总是有人请他去作诗,在重阳节那个夜晚王维仿佛看见在他的兄弟里少一个插茱萸的人,原来这个人就是他自己。这就启发他写下了诗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全诗中我最喜欢的句子。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诗人离别家乡的难过,还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关心、思念。一个“独”字让我体会到了一个人远在他乡是多么悲凉,难过啊!

读了这首诗我想到了:这位诗人独自在外是多么的思念家人,重阳节那么多兄弟团聚只少了他一个人,这又让他很伤心。

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篇4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传说重阳节吃重阳糕可消灾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恶。 《齐人月令》重阳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

唐代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晋代陶渊明诗如我心,九月九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谓重阳九月九日。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重阳节来源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庆祝方式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节俗活动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茱萸节”。今天的重阳节,将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巧妙结合,已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我国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民间有许多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在民间,茱萸为“避邪翁”,为“延寿客”,两者结合,给重阳习俗以吉庆之兆。

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古人认为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出现。据文献记载,当时民间就有登高、饮酒的风俗。

我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来有着特殊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的佳作。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重阳节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酒、插茱萸、还要吃糕。每到重阳节正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不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阳节还代表着人们各种各样的丰富情感。

重阳节喜悦之情

重阳节更带给人们无数的欢歌与喜悦。诗人孟浩然就在《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整篇文章轻快活泼,洋溢着农家的生活情趣,一片宁静和谐,给人们带来了喜悦之情。在作者另一首作品“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中,表现出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时的喜悦之情,并希望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欣赏美丽景色。

重阳节思亲之情

重阳节曾勾起无数诗人的思亲之情。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时不禁吟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种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在重阳节时思念亲人,写下“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在两篇作品中深切表达出词人思念丈夫的真挚情感,令人恻然。

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篇5

    一、格萨尔史诗的本体认定

    格萨尔史诗,藏语中称为“格萨尔的故事”,简称“仲”或“岭仲”,意译即“故事”、“岭国的故事”。后来,受佛教术语的影响,一些文化人称“仲”为“传记”或“本生”。于是出现“岭·格萨尔王传”的称呼。近年来,由于学术交流的需要,藏族也吸收了“史诗”这一术语,“格萨尔史诗”这一词组,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专用学术术语。

    二、格萨尔史诗的流传形式

    在藏文产生前,格萨尔史诗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藏文产生之后,出现艺人“说唱形式”和“文本形式”同时在民间流传的情况,其中艺人的说唱形式占最大的比例。

    说唱形式 由民间艺人讲唱,众人席地而坐,数日不散。这些说唱艺人一般都不会读书写字,但他们都是天才的诗人和歌唱家,有惊人的记忆力和表演才能。讲唱格萨尔史诗时,艺人们用诗的歌唱为主,散文的讲解为辅,是一种“诗、文、曲”三结合的讲唱。若不录音、录像,仅以文字难以描述艺人讲唱时声情并茂的动人场景。一些杰出的民间艺人,自称“天启”、“神授”的说唱者,只要有“施主”供应茶食,他们便能连续不断地演唱下去,据传已故著名的扎巴老人曾在功德林讲唱“霍岭大战”时就用了十三天!

    据粗略统计,20世纪80年代,在藏区还有40多个老艺人,每人都能演唱40~120部格萨尔史诗,据此我们能整理出几千部格萨尔史诗本子。可见蕴藏在民间艺人中的史诗数量是巨大的。目前,藏区处在从传统向现代文明的转型时期,现代化的传煤如广播、电影、电视、卡拉ok吸引了绝大多数原有的史诗听众,青年人发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对围坐篝火旁听老人咏唱农耕游牧文化生活没有兴趣。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的史诗艺人也相继过世,格萨尔史诗的口头传唱在稍稍地消亡,这也是我们能切身感觉到的变化。尽管史诗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社会通迅方式的时代的终结早已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现象,但史诗所具有的独具魅力的文化功能并不会随着职业化游吟诗人的消亡而减退。

    文本形式 目前,全国六七家出版社已经出版了近百部格萨尔史诗的文本。对这些文本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其中有古代抄本、木刻本;也有文人加工整理的本子;文人根据格萨尔的故事而创作的本子;还有个别艺人自己创作的本子。当然更多的是根据录音整理出的记录本。因此,研究格萨尔史诗,必须对这百十部文本加以分类,鉴别出哪些本子是接近格萨尔史诗的原生形态,哪些本子是后期艺人、文人修改过的本子。

    因为格萨尔史诗是活的史诗,它的绝大部分还保存在民间,只有一小部分形成文本供人阅读,所以,格萨尔史诗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公认的、定型的文本。这表明格萨尔史诗内容的浩博繁杂。出版一部完整、定型的格萨尔史诗虽然是大家的共同愿望,但恐怕很难实现。

    三、格萨尔史诗的核心内容和整体结构

    格萨尔史诗虽然浩博繁杂,但核心内容却基本一致,整体结构也十分清晰。格萨尔史诗的核心内容就是讲述自己的祖先——“董”氏的来源、世系、传承,以及格萨尔率领“三十个众兄弟南征北战,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故事”。

    现已出版的《世界形成》、《董氏预言授记》、 《天界篇》等书,讲述了格萨尔祖先“董”氏族的来源、世系和传承;《诞生篇》和《赛马篇》等书,讲述格萨尔诞生和“董”的“父系三兄弟”从卫藏辗转迁徙到黄河源头,并占领其地的经历。

    迁徙到岭地的“董”氏父系三兄弟与当地其他氏族联姻,组成更大的群体,史诗中称为“岭地六部”。“岭地六部”的同辈男子互为兄弟,当格萨尔降生时,‘岭地六部’共有三十个众兄弟。格萨尔率领这三十个兄弟首先征服的“四方四敌”(指“魔部”、“霍尔部”、“门部”、“姜部”),其后相继征服了邻近的“十八大宗”;然后占领了边远的“三十六小宗”。在征服这58个部落或邦国的过程中,格萨尔为岭地的民众夺取了牛、羊、马、金、银、绸缎、水晶、茶叶等生活必须的物质财富,并把它作为遗产留给后人,这就是史诗中反复描述的格萨尔的丰功伟绩。

    通过以上对百十部史诗粗略的内容分析,顺序排列,看似繁杂庞大的史诗却有严密的整体结构,每个单行的史诗本子,在整体结构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不会出前后的错乱。所以,格萨尔史诗的整体结构可以概括为:以格萨尔为中心,纵向追溯了格萨尔祖先的渊源、传承,以及迁徙到黄河上游的过程;横向则铺陈了格萨尔的战斗一生,以及他的丰功伟绩。

    四、用藏文的历史文献验证格萨尔史诗

    这个史诗唱段告诉我们,“董”氏族的发展线索是:古代六氏族——“穆布董”——岭六部——三十个众兄弟。这是贯穿在整个史诗的历史线索。研究史诗的历史内涵时绝对不能脱离各种史诗文本所提供的这条脉络。而这条一脉相承的历史线索隐含在各种史诗文本中,应该引起史诗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追溯“董”氏族的渊源,必然涉及整个藏族的族源问题。历史文献中藏族族源是多元的。如:《萨迦世系谱》主张人类祖称“天神下降”说;《朗氏家谱》主张藏族祖先从“卵中衍化”说;《德吾宗教源流》第227页有类似汉族的“开天辟地”的记载,等等。总之,藏文史书中关于藏族的族源记载是多样的,目前比较普遍的则采取“神猴与岩魔女结合,繁衍出藏族的各个氏族”的说法,我们把它称为“藏族族源猕猴之种说”。

    著名的藏文史书《柱间史》⑹记载:神猴和岩魔女结合,生下六个似人似猴的孩子,父母把他们放置在林中,不久繁衍四百多个子孙。神猴根据子孙的相貌把他们分成“董”、“冬”、“斯”、“穆”四个群体(氏族)。这就是史书常称的“原初四氏族”。

    格萨尔史诗中经常提到的“董”氏族,原来是藏族“原初四氏族”之一,“董”氏族最初居住在“约茹”,也就是现今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

    1、关于“古代六氏族”的史料

    格萨尔史诗中经常谈及的“古代六氏族”,按藏族历史文献的记载是从“原初四氏族”中分化来的。藏文历史文献中,把“原初四氏族”称为“舅父氏族”,把“古代六氏族”称为“外甥氏族”,他们是甥舅关系。所以,从“原初四氏族”中分裂出“古代六氏族”其实质是舅父氏族中分化出外甥氏族的。

    “古代六氏族”在广袤洪荒的青藏高原上各自以血缘氏族为单位,随水草任意迁徙,每次迁到新的地方就认为自己是该土地的主人,藏文史料和格萨尔史诗中把它称为“占地”或“分地”。在远古时代,“古代六氏族”就已经走出了卫藏,迁徙到了“汉藏交界的地方”。《汉藏史集》第13页在记载“古代六氏族”迁到汉藏交界的地方时,“在玛卡学热带达巴这个地方,吐蕃的三父六子分地居住”这与史诗中谈及的董氏父亲三兄弟占据“玛康岭”,即占地称王的说法是极其相似的。这表明,史诗与历史事实始终互为表里,即有其事才有其说,不是艺人异想天开编造出来的。

    2、关于“穆布董”——“岭”(“岭六部”)的史料

    我们从藏文历史文献中终于找到了“岭巴”这氏族(部落)。它原来是穆布董氏族中的“尊者六系”之一,并不像格萨尔史诗中描写的那么强大。但“岭巴”这个氏族(部落)在历史上的确存在,它的确有“古代六氏族”——“穆布董”——“岭巴”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线索。这个悠久的历史不仅被格萨尔史诗反复歌诵,在可靠的藏族典籍中也有明确记载,两者完全吻合。这有力地证明史诗中咏唱的“董”氏族的历史故事并非民间艺人的胡编乱造,而是有历史根据的,难怪民间艺人始终坚持说他们讲唱的是真实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珍藏在一代又一代的艺人的记忆中。

    五、格萨尔史诗与藏族最早故事集《玛桑故事》的比较

    格萨尔史诗大致在什么年代初具雏形,这也是史诗研究的一大难题。本文找出藏族最早的《玛桑故事》作为“参照物”,与格萨尔史诗相比较研究,以探索格萨尔史诗形成的相对年代。

    藏族的著名史书《智者喜宴》(上册)第164页在记述止贡赞普事迹时写到:“藏族最早的故事书有《遗体变金的故事》、《玛桑故事》、《麻雀的故事》等。”可见故事已经成为一种文体,故事的名目也繁多,民间讲唱故事十分盛行,看来人类的童年是在故事中度过的。

    《玛桑故事》是藏族最古老的故事,可惜已经失传。但“玛桑”是藏族历史上非常活跃的一个氏族,藏文史书中有断断续续的记载。下面我把“玛桑”的史料大致地串连起来,以窥视《玛桑故事》的大概内容。

    1、“玛桑”是藏族远古的氏族之一,起源于阿里地区,其势力一度波及卫藏。在吐蕃王朝以前曾在高原掌权。

    2、“玛桑”氏族的一支是萨迦“昆”氏的始祖。此时“玛桑”还征服了格萨尔的祖先“董”氏族。

    3、到了吐蕃时代,大臣罗昂杀死止贡赞普,并一度夺取吐蕃政权。据《柱间史》第58页记载,大臣罗昂的全名叫“玛桑·罗昂”,可见,吐蕃王朝的初期,玛桑氏族还很强大。

    引用以上三条史料的目的要证明“玛桑”又是一支有着光辉历史的远古氏族,与格萨尔的祖先有过激烈的冲突。藏文史书中把《玛桑故事》推崇为藏族最早的故事集之一,据我个人的推测,《玛桑故事》的内容可能是一本讲述“玛桑”氏族起源、发展、壮大的故事,具备了史诗的性质,在古代民间广为讲唱,所以被佛教徒视为佛教经典的先声或预示,并为格萨尔史诗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文化借鉴。

    现在,我们换个视角,考察一下格萨尔史诗是如何看待玛桑氏族的,史诗和《玛桑故事》有何关系。

    第一,格萨尔史诗中声称“玛桑”是格萨尔的父系氏族,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在母系时代,“董”的血统按女性计算,氏族实行外婚,氏族中的女性只能与外族的男子婚配,但子女与母亲、舅父生活在本氏族中,父亲则是外族的人,子女们依稀知道自己父亲的族系。所以格萨尔史诗中把“玛桑”认定为自己的父亲,反映了史诗对母系社会的遥远、模糊的记忆。

    第二,格萨尔史诗中常常用“玛桑”两字为格萨尔命名,以表示对远古父系的怀念。

    第三,格萨尔史诗中有“玛桑”字样的书名。

    通过玛桑史料与格萨尔史诗的比较,不难发现格萨尔史诗与玛桑氏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格萨尔有“玛桑好汉”的名字,格萨尔史诗也有称之为玛桑的书名,我们能否这样大胆地推断:藏族最古老但已失传的《玛桑故事》是否就是我们现在就能读到的《格萨尔史诗》呢?如这种推断还欠历史资料,从以上的历史资料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如果说《玛桑故事》是最古老的,那么与“玛桑”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格萨尔史诗也同样的古老。这些故事从远古传来,至少在吐蕃第八位赞普——止贡赞普时代就已初具史诗的型态,并在民间有人讲唱,有广大的听众,就是说格萨尔史诗距今至少有两千多年了。

    六、史诗研究的两种误导

    1、“文化中心论”的误导

    20世纪30~40年代,一些中外专家初步接触到格萨尔史诗时,由于语言障碍难能与史诗艺人交流,而当时为数不多的史诗文本珍藏在寺院和贵族手中,难得一见。尽管他们连格萨尔史诗的皮毛都没有碰着,却匆匆谈观点、下结论,说什么“格萨尔是罗马凯撒(kai-sir),说什么“格萨尔是关公”,“格萨尔史诗是‘藏三国’”。据说这些专家运用的是高深莫测的“历史语音考证法”。他们从事学术,事先带着某种成见和情绪。

    2、“历史演义小说”思维定势的误导

    用这种思维定势研究格萨尔史诗,认定史诗是历史演义小说,是依据某种史实创作出来的故事。他们说“《格萨尔》基本上是吐蕃人按照吐蕃时期的基本史实创作出来的长篇诗体作品”(参见《格萨尔学集成》第二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7页),并进一步断定“格萨尔是墀松德赞的文学形象”(也就是说格萨尔史诗是依据墀松德赞的历史事实创作出来的)。因此对史诗中的征战情节作了大量的历史考证,认为史诗描写的征战与墀松德赞进行的战争完全吻合。

    我认为,首先,格萨尔史诗不是历史小说,格萨尔史诗是董氏族的先民向后人讲述的氏族发展史,是董氏族的先民世世代代积累和记忆下来的祖先业绩,史诗没有作者,也不需要某个作者创作。把口头传说记录下来就是杰出的作品。其次,吐蕃和“岭”有共同的族源,但后来的发展是不同的,吐蕃以拉萨为中心,岭在黄河上游的“玛康岭”。吐蕃赞普是“穆”氏族,岭格萨尔是“董”氏族,还有格萨尔和墀松德赞是否同时代的人,也需要认真考察。

    如果说“历史演义”小说是根据史实的再创作,那么史诗仅仅是对祖先历史的回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把史诗当作历史小说,一味去寻找、考证历史原型,就容易在历史考据中陷入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的泥潭。另外也容易走上只信文字记载的史书,而否认口碑史料,否认老人记忆,否认民间传说的极端。所以我认为用“历史小说”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史诗也是一种误导。

    七、简短的小结

    本文对格萨尔史诗进行了粗略的追根溯源的工作。若问格萨尔史诗的源头在哪里,我的回答是:史诗的源头在藏族的猴子变人的传说里;在藏族“原初四氏族”、“古代六氏族”的衍化过程中。说得具体一点,格萨尔的祖先“董”氏族从西藏的山南雅隆出发,辗转阿里,迁徙到了“黄河源头,发展成为强大的“岭”部落,这些人群自称“岭巴”,也就是住在黄河源头的人,他们的英雄也称之为“岭·格萨尔”。格萨尔史诗是他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这部史诗产生于藏族先民中,是历代先民积累、创造的,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学。

    格萨尔史诗的历史内涵是什么?格萨尔史诗在几千年的代代辗转传授过程中,吸纳了不同的时代的内容,难免有“累层”的增添和重塑。研究格萨尔史诗的历史内涵必须抓住核心的东西,这就是“董”氏族的起源、发展、迁徙的历史,“董”氏族迁徙到“玛康岭”(即黄河源头)后,与散处在“河、湟、江、岷间”的150多个氏族、部落联姻、结盟、征战,这是格萨尔史诗的主要内容。宏伟的格萨尔史诗画卷是在黄河源头150多个氏族、部落中展开的,因此,也需要中华各族人民共同来解读。

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篇6

汉代至唐,儒学虽几经变化,但“礼教德治”的精神一以贯之,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宗地位也因此而确立。入宋以来,以范仲淹、欧阳修等为代表的贤臣君子,不仅饱读儒学经典,且集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于一身。他们以特殊的身份、优越的地位、积极的态度、实践的精神成为儒学复古思潮的引领者,相继在政治领域及文化领域发起、领导革新运动。较之以往,士大夫更加看重“名节”,更加注重政治人格、道德人格的养成,更加重视以“道”自持的精神,具有强烈关注现实社会和人生的特质,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道德自律、参政议政、渴求建功立业、关心民瘼、挚爱苍生、忧国忧民,成为士大夫的自觉追求。他们在实践层面上表现出来的仕以行道,严格的道德自律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深沉浓重的忧患意识等,对当时世风、诗风的转变,士风的崛起振兴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并成为时代的精神。苏轼正是这种时代精神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文化巨人,家庭成长氛围、西蜀文化环境、时代高昂士气三者渗透浸润,使其“奋力有当世志”、“致君尧舜”、“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的精神。他对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前辈文化士人振作士气,培养士风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秉持欧阳修倡导的士风精神,仁政爱民,汲汲用事,胸怀天下的淑世精神成为苏轼终生不懈的追求!“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吏实不德,不足以蒙神之休,导迎善气”、“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民劳吏更羞”、“民病何时休,吏职不可越”、“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这些情真意切的诗文哪一句不是诗人淑世精神的真心流露?其岁时节日民俗诗创作中淑世精神体现得同样强烈。如《九日黄楼作》“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锸。……”熙宁十年(1077年)七月,苏轼到徐州上任不到三个月,黄河大堤决口,八月水淹徐州城下,时逢重阳佳节,因战水灾而无心过节,故云不可说;“千沤发、作雷鸣”形容水势极大;“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诗人因率领当地军民与洪水斗争,将全部精力投入抗灾而顾不上参与赏菊饮酒等重阳节习俗活动。“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锸。”去年重阳水灾泛滥,徐州城危在旦夕,因护城而亲身经历的高度紧张忙碌、应对各种突发复杂事件的情形历历在目。哪能想到今年重阳,水灾战胜、黄楼建成,可以有闲情逸致饮酒赏菊呢?诗人以对比手法,通过对前后重阳佳节习俗活动的不同心态、不同体验,表达了诗人感慨与欣喜双向交织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一位汲汲用事,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父母官形象。又如《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葱昽晓光开,旋转余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

鹅毛垂骏马,自怪骑白凤。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攲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熙宁十年春正月,诗人自密州赴京,在征途中度过新年,恰逢途中遇雪。“鹅毛垂骏马,自怪骑白凤”,形容马身上落满了鹅毛大雪,仿佛自己骑上了白凤。“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攲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连年大旱,逃荒的人家连门挨户。农业生产因旱灾歉收,百姓忍饥挨饿惨不忍睹!“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新年途中大雪封路,虽使行途更加艰难,但诗人毫无怨言,内心深处更愿瑞雪飘洒,因为瑞雪兆丰年!黎民百姓可得温饱!全诗充满了诗人忧民爱民的仁心与真情。

二、珍爱生命,追寻人生价值的生命意识

与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大家比如屈原、司马相如、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等人比较而言,苏轼的生命意识可谓独具个性特征。其生命意识乃是对儒释道三教思想融会贯通并加以超越,多种元素相互激荡、渗透互融、整合内化的产物。不同的生命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环境条件,其生命意识呈现不同的倾向性。“乌台诗案”前,儒家思想占据其思想的主导地位,珍惜时间,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彰显生命意义,成为人生的主旋律,期望通过“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实现自我价值,以期获得生命的永恒。如《岁晚三首》,《岁晚三首.并序》:“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这是描写故乡四川过年习俗的组诗。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至除日……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可见除夕夜通宵守岁乃宋代节日习俗。其中《岁晚三首.守岁》:“欲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未添挝。坐久灯烬灭,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这是一首生命之歌。旧岁与新岁交替的除夜,意味着生命的流逝,最容易引起人们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感伤,也最易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此诗以新颖的比喻,将时间比作“赴壑蛇”,形象地表明时间的不可挽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及生命短暂的困惑。全诗以“守岁”这一民间风俗为意象,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易逝、生命短暂的喟叹!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珍惜时间、渴望有所作为、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和情感!又如《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熙宁六年,东南地区发生饥荒,苏轼受命前往赈灾,途经常州,适逢除夕之夜,为了不惊扰地方,他泊舟常州城外,度过了一个寒冷孤寂的大年夜。诗中旧桃符、烟花、屠苏酒乃指宋代过年时新旧桃符更换、燃放爆竹、按次序饮屠苏酒系列民俗活动。此诗以新颖的比喻,深刻的寓意,流露出诗人对时光飞逝、生命渐老、处境艰难的伤感,似乎有些颓废消沉;“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突然笔锋一转,转悲为喜,格调高昂。虽然目前穷困潦倒,身处窘境,但只要身体健康,依然老有作为,散发出对未来的信心与执着追求。

“乌台诗案”是苏轼经历生死考验的文字狱,经历这场巨变后,生命的无常、生命的脆弱、生命的短暂等常常引起他深沉的感慨与思考。远贬黄州、岭海的仕途打击,生命的渐渐老去,前途的虚无缥缈,使他痛感人生的悲凉空漠,意识到早年建功立业获得生命永恒与不朽的幻灭。苦境失落中,寂寞悲凉里,佛老思想成为他精神的慰藉。静观默照、齐物我、等荣辱、忘得失,使他获得心理上的安宁与平和。在参禅悟道、修心养性的时光中,构筑了随缘自适、超然旷达、物我和谐统一的人生境界!将道家珍爱生命、儒家推己及人、佛家众生平等意识集于一身,三者互融渗透、协调统一,完成了生命意识的重组建构,彰显了独家生命意识的特色:珍惜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追求生命价值!他的《寒食雨二首》《上元夜.惠州作》《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并引》《和陶九日闲居》、组诗《新年五首》《上元夜过赴儋守召,独坐有感》等,这些创作于不同岁时节日,以不同节日民俗活动作为诗歌创作意象的诗作,多角度、多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流逝的无奈、生命悲凉空漠的体验、肉体与精神世界和谐统一的追求、有补于世、进行文化建树、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体现了诗人珍爱生命、努力实现生命价值的生命意识。

三、兄友弟恭的人伦宗亲情结

“二苏上连璧,三孔立分鼎”,苏轼、苏辙作为北宋文学大家,兄弟二人不仅并驾齐驱驰骋文坛,而且在政治生涯及日常生活中也是珠联璧合,共同谱写了兄弟手足情深的美好篇章。二苏少年同学于父亲苏洵,同时登科及第,仕途同进同出,父亲苏洵离世后,更是相依为命、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宋史.苏辙传》“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轼对朋友说:“吾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苏辙说:“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遥堂二首并引》《栾城集》卷七)“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人曰吾兄,我曰吾师”;“手足之爱,平生一人。”这种渗透于骨血的亲情互爱在苏轼与苏辙的一生中丝丝缕缕、连绵不绝,兄弟二人之间的挚爱情深,在苏轼岁时节日民俗诗中体现的更为浓厚。

如《中秋夜寄子由三首》,在普天同庆、赏月玩月的中秋之夜,苏轼连写三首望月抒怀之诗。“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憔悴去年人,卧病破床中。”(其一)“六年逢此月,五年照别离”(其二)“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回顾座上人,聚散如流萍”(其三)同题三首均围绕“月”来写,通过“赏月”这一习俗活动,月成为诗人创作的诗歌意象,成为诗人感悟抒怀的载体。中秋之夜,皓月千里,它是弟弟与亲人的象征,诗人月夜对弟弟的离别思念、牵挂都寄寓千里明月,兄弟手足深情随着明月的升降展露无遗!“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诗人对弟弟的眷念怀恋祝福与其中秋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的《中秋见月和子由》《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等其他岁时节日民俗诗作,亦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域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对弟弟子由的关心、牵挂,兄弟情深感人至深。“四海知心弟与兄,连床夜雨忆同听。东窗读《易》互师友,饱啜藜羹灯火青”(谢启昆《读全宋诗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二百首•苏轼》)。二苏向以文学、政事并显于世,其兄弟友睦之情亦堪垂于青史。苏轼岁时节日民俗诗蕴含的人文精神,一方面是对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弘扬,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人文精神内涵的丰富完善,它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用巨大,意义非凡。

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篇7

杨仁恺先生乃文博界一代元老,著述无数,贡献昭然,而对晚辈后学历来宽厚扶携,谆谆以教。回想从前,蒙先生器重,以葱老(张珩)、谢(稚柳)老、徐(邦达)老、黄(胄)老等信函相赠,并细述艺坛故实,深意托付,勿令文献荒埋。

此番受杨仁恺先生委托,负责整理出版《沐雨楼友朋书札》,始于丙戍初春,竣于仲秋。兹节选部分书札,以飨读者。

仁恺同志:

奉廿五夜手书敬悉。因忙致病,近日想已痊愈,为念。你暂时脱不了身,不妨从缓,思老并不着急,他之要还债,不过自己如此想,中华并未来索债也。辽宁出版社的袁闾琨,是吉大历史系毕业生,但我并未教过他,不敢承认为高足。关于辽史的事,前吉林出版社倒是派人来谈过,我也与之见面,我不赞成和学生同搞,考古有人主张请古代史教师来帮助学生,如古代史无暇,则叫我搭配,我可以直言拒绝,商之系领导,似领导亦未做出决定,出版社同志则说如你们系不能担任,则由出版社出头另组织班子,但至今未再来,他们办事向来拖沓,我也很少和他打交道,能不拉我最好,至于说由我主持,则更属不根,果尔,我亦决不敢承担,将置党员、工人师傅与工农兵学员于何地耶?

考古新生中有旅大文物店张景晖,来找我过,说和你相熟,听你提到了我,他年纪青,在文物店四年,见过市面,可期深造。来后就去农场上劳动课去了。

龙朔写经归旅(冖博)编者案:“博物馆”三个字的合体字),其中有一段故事。这件东西,我本单独放置,后内人放入文物书籍箱内,箱子因无地可放,遂放在儿妇床底,时,儿妇因其家庭有历史问题,被其单位(建筑设计院)检查,发现箱子和他(她)的东西一齐拿走,当时不容分说,无法制止。后来向其交涉,说物是我的,与被检人员无干,理应发还,不知因何为文化局人察知,令设计院故意留难,交涉再四,算是还了一半,而文物则多数未还(说是执行中央和辽宁省的通令,凡文物概不发还),龙朔经和唐宋两研为其中翘楚,他皆次案,至黄石斋《榕檀讲书册》,因置别处,得幸免。此纯属池鱼之殃,因在长各物无―损失也。

最近传达大寨会议精神,恐不久又将派出大批人等去支农。日来法律系通过系找我帮他们修改所编政法思想史稿,要费些时间,这部稿子是他们和天津法院等两个单位合编,东钞西撮,读之头疼。江陵方面无消息,不知进展如何?即覆,并颂著祉!

继祖

十一、二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乃白居易诗七律之一联,题失记。

案:据考证,此信写于一九七五年。信中思老指于省吾。龙朔写经,龙朔是唐高宗年号(661―663年)。黄石斋即黄道周。

仁恺同志:

到连后,因老亲笃疾加甚,迟至本月初始返校。见思老知驾去京而未到连,现思老又去京矣。亲病致妨步履,扶持需人,而弟有课不得不返。

此次检理箧底,书有明思宗御书及崔青蚓《洗象图》、马瑶草《雪山》(小幅)、钱箨石《绣球花》(裱本已破)、《郑司农像》(画手无名。有严铁桥、孙渊如、包慎伯、许印林、鲁通甫诸家题)诸件,不知足下能否代作蹇修?明帝工书者但闻思宗,实在清康、乾之上,虽帝王未尝不可作标本。青蚓为绢本小幅,六五年在京,启元白以为真,欲为售故宫,后见故宫藏本比较又退回,此公胆小未必果为赝品也。但此非目验不能定。

辽大开史学讨论会,看来尚胜吉大一筹。即颂

撰安!

继祖

十月廿四日

案:据考证,此信写于一九七七年。

仁恺同志:

尊函一寄复旦,一由张海同志面交,先后奉到。返沪后社会活动较多,作覆稽迟为歉。

“平陵”不见于《纪年》、《国策》、《史记》等书。顷据杨宽同志见告,则马王堆三号墓所出帛书《战国策》中亦有此名,所指当与《孙膑兵法》中之平陵同为一地。惟杨公据帛书《国策》中记载否定平陵即襄陵,骧则以为平陵不可能不是襄陵,帛书记载,适可以佐成此说。此外对东阳、桂陵,亦略有所见。鄙见除录附杨公对所提问题所作的答复之后径寄张海同志外,特附呈一份,即请指正。

平陵即襄陵之说既尚未得学术界公认,东阳应在濮阳东南,桂陵应从《括地志》估在今荷泽东北,亦仅为骧个人的看法,至少暂时尚不能画入此间所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关于燕秦长城调查工作,何时能实现?希随时以成果见告,不胜感祷!专复。即颂撰祺!

谭其骧

二、二十,一九七五

仁恺我兄赐鉴:

九月廿一日大札奉读已月余。上月(十一月三十日)宋后楣博士又寄下七月十日手书,欣慰奚似。此次《艺苑掇英》专辑,多赖我兄及稚柳先生赐助,以达满意之成果,不胜感谢!又承两位及元白、畅安兄赐文以光篇幅,尤其我兄以生花之笔描绘莱溪雅集,深足纪念。弟之《雅集图》仍未完成,现已决心在年前竣事,自当摄影奉上,以博一朵也。今春去黄山三日(五月廿一日至屯溪,次日上山,廿四日下山),则大驾在六月到时早已错过,怅甚怅甚!上海四僧讨论会,弟未克参加,又错过请教之良机,亦憾事也。惟年近古稀,体力大不如前,飞越太平洋已感觉疲倦。以是,只好一年一度,再多恐不支矣(除非有事必须身临,则亦当“勉为其难”。一笑)。

兹有一构想,愿知我兄之反应及指示。回忆一九八零年,弟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成英文本Palace Museum:Peling一书(不知我兄有一册否?如无,请示知,自当奉赠一册),在西方国家反响甚佳。虽销路不如理想,以致弟个人负担相当之损失,但其图文互重,富参考用途,故仍能继续发行。弟有意计画同样大小的专书一册,称《辽宁博物馆》,在建筑方面加入沈阳故宫。书之大部包括书画、陶瓷等部,其体例与《故宫博物院》一书相同。弟知有关贵馆之出版物至今已有文物出版社与日人合作之大册(中国博物馆大系),但以图片为主,不能达到一般读者。其他藏画集等,更系专门性者,而且市场上不易购得,故与弟所构思者均无重复及冲突。至于合作条件,弟可以在得我兄初步反应后作一草拟提案奉上。基于上次之经验,弟必须取得此间文化基金会之支持。盖个人财力无法应付也。

至于时间方面,如一切顺利,明年春间可来贵馆面谈,及作初步之材料调查及选择,然后再定其他工作程序。如何之处,敬希赐教。不一一。Z此。敬祝新春多福!

附上莱溪居贺片,不知如兄所忆否?

弟万戈顿首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案:莱溪雅集,事在一九八五年五月,杨仁恺先生与谢稚柳、王己千、徐邦达、杨伯达、黄君实等六人,于参加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诗书画学术研讨会”之后,应翁氏之邀,前往其位于波士顿西北郊区的莱溪别墅作客,得以欣赏翁氏所藏中国古代书画作品。藏品中包括传为唐人楷书的《灵飞经》、 《莲华经》,南宋梁楷的道藏扉画,元代赵孟\的金书《道德经》,明代谢环的《杏园雅集图》、沈周的《谢太傅游东山图》等。一九八六年四月,先生撰写了《莱溪雅集读画追忆》一文,后收入《沐雨楼文集》。

仁恺先生左右:

去年贤者游成都,曾辱枉过,清谈雅兴,怀不去心。别后荷惠书及赐寄博物馆展览画册,览之欣跃。东北收藏之富,可为惊叹。惟所称文翁金马书刀未经展出,可否求一拓片(如不便拓,即请摹示如何),并将罗氏旧跋抄示?蜀中乃未见此物,故亟欲得观也。伏想近来搜访益博,暇希指示一二。匆此。即颂健康!

弟谢无量顿首

一月七日

案:据考证,此信写于一九五四年。

文翁金马书刀,见罗福颐著《待时轩传古别录》,中收录有罗振玉所作《汉广汉郡工官金马书刀》跋文。

仁恺同志:

来信奉悉。《池塘秋晚图》,前故宫印有单行本(原大连跋),此间图书馆存之。如欲翻照,可径与故宫秘书室连(联)系,定无不可耳!

后村《徽宗宸翰》一文,即论“东廊御笔”者,谨为抄呈,此文见于《后村大全集》卷一。三,略云: “世言裕陵书本薛稷,信然。于时奎划之出既多,外庭以有御押者为真,它旨挥琐屑,何啻千万纸,字虽逼真,然无御押,但以小红印印其上,云:‘违以大不恭论’者,皆弄臣杨球、张补辈为之,所谓‘东廊御笔’也”。 “御押”,当指“天下一人”草押也。张激之意或非张激,或为弟兄行,则未可知耳。专复上。致敬礼!

徐邦达手上

近日又写《卢鸿、鉴考》二文(顷见《辛丑》、《古缘》所记一伪图、半真跋本,房山画)。附告。

案:据考证,此信写于一九七六年一月,寄信日期为二十二日。

《辛丑》,指吴荣光《辛丑销夏记》。

《古缘》,指邵松年《古缘萃录》。

仁恺同志:

连奉二函,未及即复,有劳锦注,为歉。承关念拙稿,尤为感切!此书前时已暂告一段落(约五十四五万字,为初编也),全部交院审核,但手中仍在续写,以备编入续编。

近日,正撰《断代》一文,完成后,定即呈上求正。有关此碑三事,拟先请教,附后,待示也。它稿付(副)本,因大多数未与正本一样完全改正,故须仔细正(整)理后方能呈阅,且俟异日耳。

承询《景福殿赋》事,达以为,此卷原是南宋人写本,与吴郡之孙无涉。后人增加曾肇伪跋,称之为“过庭所书”,实无义理之甚,因书法全然不同也。未识方家以为如何?弟自近数月来长日在舍写作,来信仍寄小石桥可矣。专复上文席!

徐邦达顿首

五月十六日

上月曾病,故使奉复更迟耳。

一、上边唐人题名“进士卢”,下缺名,此处绢有破损否?是否原止于“卢”字。

二、忆“越州石氏”宋刻本,其“王叵”字作“王 ”(缺末笔),然否?

三、乔跋云,四角有绍兴“内府图书”印,影印本上看不出,到底有否?

以上三者,均盼即日示复,以便写入文中也。又及。

案:据考证,此信写于一九七七年。

《景福殿赋》,魏明帝在许昌建成景福殿,何晏受命而作此赋。此指宋人草书《景福殿赋》手卷,曾传为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所书。

乔跋,指乔篑成题跋。辽宁省博物馆之楷书《曹娥碑》绢本曾经乔氏收藏并题跋。

仁恺同志:

来示奉悉。关于《水磨图》照片,已供给建筑科学院,嘱代致谢意。高其佩画已检出,经冶秋同志同意,即拨交你馆。俟你馆有同志来京之便,请来弟处洽取可也。此高其佩中上品之作(纯用彩色画成,与一般不同,绝精。所惜者题材少差耳),归诸东北可谓得所。其余各家,局存画件所无,已代注册备案,遇有机缘当留供你馆也。此事一切顺利,并无任何困难,请转告拙之同志释注。最近闻悉旅大方面有人藏有东北画件数事,吉林方面正在进行,不知兄处亦有所闻否?黑龙江收得徐铉篆书《千字文》一残段、杨桓书《无逸》一残段。近来东北之物渐有动意,可喜也。弟因在家留守,故近日基本在局办公,并闻。专致敬礼!

拙之、文信、子方、文效诸公请代问好!

弟珩皂

四、廿一

案:据考证,此信写于一九六三年。

《山溪水磨图》,元代佚名画,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明》(商务版中译本)之《机械工程学》卷下(第九册),即以此幅水磨图作为水磨的插图。

拙之即张拙之(1917―1966),黑龙江省双城县人,一九五年调到沈阳东北博物馆(后更名为辽宁省博物馆),时任馆长秘书,后曾担任辽宁省博物馆馆长。

文信,指李文信。子方,朱子方,东北史、辽金史学家。金玉黻弟子。文效,即胡文效,胡沁园之孙。齐白石即为沁园弟子。

仁恺同志:

年底去上海时,和上(冖博)交换了一下关于出版目录性图录的意见。他们认为目录性图录特别应当印入题跋,因为大型图录不可能把题跋印入。因此,上寄目录性图录要印入题跋。我同意他们的意见。为了使将来能够大体上比较一例,辽宁似也以补入题跋为好,不过数量会减少一些。我看问题也不大,辽宁的明清比较软弱,特别是清代,其中减去一些不必要的普通东西,只有更精彩些。不知馆方意见如何?上次曾托李致琴同志转告,以未见来信答复,虽然存京之件均已照了题跋,但还需补照一部分,没有把目录能肯定下来,希望您考虑一下,那(哪)些可以减去。此外,还有一些我对于画的看法问题,一并奉告,以供参考。

一、戴进《六祖卷》,此画皆系真迹,绝无可疑,全部印入。

二、《宋人佚名花卉草虫册》是清代早期作伪,不能作元人,拟剔去。

三、《狮子狗》一页,是南宋画,需提入宋人。

四、《赵孟n陶潜像》,是后人配入。此卷三段东西是三件事。子俊隔水上题字,确是真迹,但此像则是明人《渊明故事》里的。经割装此处,故不拟印入了。

五、山狂草书,是真迹。此人名杜大成,与杜堇无关。可印入。

六、明人《清明上河图》,国内还有不少,此卷究非绝佳可资代表者,且印时太小就失去印的意义,太大又不相称,拟不用。

七、石溪《山水轴》,鄙见连边跋全属伪作,不拟收入。

八、马轼、李在卷,内有二段(似是第一、第八二段)是清代摹补,从画法看,似是金廷标一流人手笔,已把马、李、夏七段全部收入,而去其后补者。因马、李画传世不多,马尤少,宜可多介绍也。

九、仇英《太真上马图》是片子画,不拟收入。

十、吴雯书画卷,书二段,真迹无疑。但此二画恐非吴所画,现尚未作肯定。不知尊意以为如何?

十一、姜实节卷是清初人画,割去原款,伪添图章,非霍涧真迹,均不拟印入。

十二、石庄等小名家是否可减为二页,以便在增加题跋后,调节篇幅。

匆匆不尽,余俟再告。致

敬礼!

张珩

一月十七日

案:此札书写时间待考。

赵孟n字子俊,元代画家,赵孟烦之弟。官至知州。

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与融合;策略

新课标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与吸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学。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殊功能,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活动让学生在领略等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以及那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进行因材施教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典籍众多,或短小精悍,或长篇论着,或浅显易懂,或深奥晦涩。选择适合小学生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培养学生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教给学生做人做事之道理。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安排诵读内容:如: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百家姓》;三年级学习《千字文》;四年级学习《弟子规》,背古诗词20首;五年级学习《孝经》,背古诗词20首;六年级学习《增广贤文》,背古诗词20首。而《老子》是经典中的经典,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它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无法估量的作用。《老子》则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

二、诵读经典,在传承中有效渗透与融合传统文化教育

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中高年级的可读一些稍长的唐诗,宋词、元曲、歌赋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致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巧能生花”的道理。

三、创设情境,在传统文化渗透中提升学生思想素养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戈壁滩上古长城的变迁、木兰从军、造纸术的发明、7岁曹冲称象的故事……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从老庄到孔孟,从屈原到李白,从柳永到苏轼,从陶渊明到王安石……我们掬古典之泉,灌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四、加强老师在课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介绍及应用

我们要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兴趣,首先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比如我们要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首先得让学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时代,然后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阳节时因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所写,最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学生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它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

五、善于教学拓展,加强传统语文趣味训练

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中国的茶壶常饰以字画,让人们一边细细品茶,一边玩味壶上字画,增添乐趣。有一种茶壶壶腰(或壶盖)上一圈就写了五个字:“可以清心也。”可别小看这五个字,这五个字可以组成不同的句子,有不同的意境: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还有一个故事:据说纪昀编纂《四库全书》时,皇上曾命他题纸扇,纪昀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乾隆一看,沉着脸问:“怎么丢了一个‘间’字?”纪昀接过扇子,看了看,镇定地说:“没有丢字,皇上,这是一首词。”说完,就读了起来――请想一想,《凉州词》少了个“间”字,怎么通过改变停顿变成一首词?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这样读来别有趣味:“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项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语言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诗与词之间的区别。

六、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传统教育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节日本身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最佳时机,在此期间开展传统教育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如今洋节大行其道的现状下,这种方法会更加有效。例如,在重阳节的时候,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以及其相关的习俗包括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让学生知道这些习俗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都有体现;在中秋节的时候,组织学生赏月吃月饼,并朗诵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进行诗文的熏陶;在端午节的时候引导学生查询端午节相关的资料,了解屈原、伍子胥的事迹,用这些有趣的活动来让学生去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总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继承与发扬,尤其是在这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化更是不容忽视。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地渗透传统文化,创建书香校园,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在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中遨游。

参考文献:

[1]翟巧云.在Z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传统文化[J].考试周刊,2010(21).

上一篇: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范文 下一篇:坚持的爱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