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好词好句范文

时间:2023-12-05 16:09:00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篇1

1、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2、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3、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4、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5、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6、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7、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8、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9、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

10、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11、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一身是胆(赵云):攻取汉中时,赵云偃旗息鼓大败曹操,得到刘备赞扬,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形容胆量极大。

14、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5、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16、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17、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8、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篇2

1、是年蝗虫忽起,食尽禾稻。关东一境,每谷一斛,直钱五十贯,人民相食。曹操因军中粮尽,引兵回鄄城暂住。吕布亦引兵出屯山阳就食。因此二处权且罢兵。

2、曹操追至南皮,时天气寒肃,河道尽冻,粮船不能行动。操令本处百姓敲冰拽船,百姓闻令而逃。操大怒,欲捕斩之。百姓闻得,乃亲往营中投首。操曰:“若不杀汝等,则吾号令不行;若杀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军士擒获。”百姓皆垂泪而去。

3、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名不虚传、吴下阿蒙、手不释卷、旦夕之危、如鱼得水

4、正走之间,见一将手提铁枪,背着一口剑,引十数骑跃马而来。赵云更不打话,直取那将。交马只一合,把那将一枪刺倒,从骑皆走。

5、留郭嘉于易州养病,求向导官以引路。人荐袁绍旧将田畴深知此境,操召而问之。畴曰:“此道秋夏间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楫,最难行动。不如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前近柳城,掩其不备:蹋顿可一战而擒也。”操从其言,封田畴为靖北将军,作向导官,为前驱;张辽为次;操自押后:倍道轻骑而进。

6、卓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毕,卓命扶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卓所立陈留王协,表字伯和,灵帝中子,即献帝也;时年九岁。改元初平。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7、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玄德。正是:高贤未服英雄志,屈节偏生杰士疑。

8、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张昭曰:“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权乃收泪。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

9、正言间,百姓发喊,又撞出一枝军来。赵云拔枪上马看时,面前马上绑着一人,乃糜竺也。背后一将,手提大刀,引着千余军。乃曹仁部将淳于导,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献功。赵云大喝一声,挺枪纵马,直取淳于导。导抵敌不住,被云一枪刺落马下,向前救了糜竺,夺得马二匹。

10、且说董承自刘玄德去后,日夜与王子服等商议,无计可施。建安五年,元旦朝贺,见曹操骄横愈甚,感愤成疾。帝知国舅染病,令随朝太医前去医治。此医乃洛阳人,姓吉,名太,字称平,人皆呼为吉平,当时名医也。平到董承府用药调治,旦夕不离;常见董承长吁短叹,不敢动问。

11、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12、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玄德大喜。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邰。邰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云乘势冲杀,却被邰兵守住山隘,路窄不得出。正夺路间,只见云长、关平、周仓引三百军到。两下相攻,杀退张邰。各出隘口,占住山险下寨。玄德使云长寻觅张飞。原来张飞去救龚都,龚都已被夏侯渊所杀;飞奋力杀退夏侯渊,迤逦赶去,却被乐进引军围住。云长路逢败军,寻踪而去,杀退乐进,与飞同回见玄德。

14、时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

15、却说玄德引十数万百姓、三千余军马,一程程挨着往江陵进发。赵云保护老小,张飞断后。孔明曰:“云长往江夏去了,绝无回音,不知若何。”玄德曰:“敢烦军师亲自走一遭。刘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见公亲至,事必谐矣。”孔明允诺,便同刘封引五百军先往江夏求救去了。

16、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17、却说曹豹见张飞只十数人护从,又欺他醉,遂引百十人赶来。飞见豹,大怒,拍马来迎。战了三合,曹豹败走,飞赶到河边,一枪正刺中曹豹后心,连人带马,死于河中。飞于城外招呼士卒,出城者尽随飞投淮南而去。吕布入城安抚居民,令军士一百人守把玄德宅门,诸人不许擅入。()

18、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不在话下。

19、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

20、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22、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惇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操回寨,重赏典韦,加为领军都尉。

23、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一声,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

24、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却说卓将赵岑,见卓已弃洛阳而去,便献了汜水关。孙坚驱兵先入。玄德、关、张杀入虎牢关,诸侯各引军入。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篇3

1、是年蝗虫忽起,食尽禾稻。关东一境,每谷一斛,直钱五十贯,人民相食。曹操因军中粮尽,引兵回鄄城暂住。吕布亦引兵出屯山阳就食。因此二处权且罢兵。

2、曹操追至南皮,时天气寒肃,河道尽冻,粮船不能行动。操令本处百姓敲冰拽船,百姓闻令而逃。操大怒,欲捕斩之。百姓闻得,乃亲往营中投首。操曰:“若不杀汝等,则吾号令不行;若杀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军士擒获。”百姓皆垂泪而去。

3、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名不虚传、吴下阿蒙、手不释卷、旦夕之危、如鱼得水

4、正走之间,见一将手提铁枪,背着一口剑,引十数骑跃马而来。赵云更不打话,直取那将。交马只一合,把那将一枪刺倒,从骑皆走。

5、留郭嘉于易州养病,求向导官以引路。人荐袁绍旧将田畴深知此境,操召而问之。畴曰:“此道秋夏间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楫,最难行动。不如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前近柳城,掩其不备:蹋顿可一战而擒也。”操从其言,封田畴为靖北将军,作向导官,为前驱;张辽为次;操自押后:倍道轻骑而进。

6、卓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毕,卓命扶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卓所立陈留王协,表字伯和,灵帝中子,即献帝也;时年九岁。改元初平。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7、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玄德。正是:高贤未服英雄志,屈节偏生杰士疑。

8、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张昭曰:“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权乃收泪。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

9、正言间,百姓发喊,又撞出一枝军来。赵云拔枪上马看时,面前马上绑着一人,乃糜竺也。背后一将,手提大刀,引着千余军。乃曹仁部将淳于导,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献功。赵云大喝一声,挺枪纵马,直取淳于导。导抵敌不住,被云一枪刺落马下,向前救了糜竺,夺得马二匹。

10、且说董承自刘玄德去后,日夜与王子服等商议,无计可施。建安五年,元旦朝贺,见曹操骄横愈甚,感愤成疾。帝知国舅染病,令随朝太医前去医治。此医乃洛阳人,姓吉,名太,字称平,人皆呼为吉平,当时名医也。平到董承府用药调治,旦夕不离;常见董承长吁短叹,不敢动问。

11、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12、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玄德大喜。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邰。邰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云乘势冲杀,却被邰兵守住山隘,路窄不得出。正夺路间,只见云长、关平、周仓引三百军到。两下相攻,杀退张邰。各出隘口,占住山险下寨。玄德使云长寻觅张飞。原来张飞去救龚都,龚都已被夏侯渊所杀;飞奋力杀退夏侯渊,迤逦赶去,却被乐进引军围住。云长路逢败军,寻踪而去,杀退乐进,与飞同回见玄德。

14、时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

15、却说玄德引十数万百姓、三千余军马,一程程挨着往江陵进发。赵云保护老小,张飞断后。孔明曰:“云长往江夏去了,绝无回音,不知若何。”玄德曰:“敢烦军师亲自走一遭。刘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见公亲至,事必谐矣。”孔明允诺,便同刘封引五百军先往江夏求救去了。

16、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17、却说曹豹见张飞只十数人护从,又欺他醉,遂引百十人赶来。飞见豹,大怒,拍马来迎。战了三合,曹豹败走,飞赶到河边,一枪正刺中曹豹后心,连人带马,死于河中。飞于城外招呼士卒,出城者尽随飞投淮南而去。吕布入城安抚居民,令军士一百人守把玄德宅门,诸人不许擅入。()

18、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不在话下。

19、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

20、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22、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惇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操回寨,重赏典韦,加为领军都尉。

23、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一声,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

24、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却说卓将赵岑,见卓已弃洛阳而去,便献了汜水关。孙坚驱兵先入。玄德、关、张杀入虎牢关,诸侯各引军入。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篇4

摘要: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和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本文以英国汉学家泰勒的英译本为例,从选词,造句方面进行赏析和评价。

关键词:《三国演义》;泰勒;选词;造句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137-01

一、《三国演义》英译本综述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关于《三国演义》的英译,目前比较有权威的有两个英文全译本: 一个最早的译本是由英国汉学家泰勒( C. H. Brewitt-Taylor) 翻译的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1925 年由上海别发印书馆出版。另一个译本是由美国汉学家罗慕士( MossRoberts) 翻译的Three kingdoms, 1992 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外文出版社联合在美国出版, 1995 年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在中国首次出版,是目前译界最主要的研究文本。本文作者选取泰勒《三国演义》英译本Three Kingdoms Romance 第一回,从选词和造句方面进行分析。

二、《三国演义》英译评析

2.1、词的选取

长期以来,主导中国翻译思想的是严复的“信”、“达”、“雅”。但是作为传承语言文化的载体,词的选取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文是否成功,词的翻译的准确性是译文能否达到“信”、“达”、“雅”基础。但是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刻把握民俗文化的差异,慎重翻译。

本译文节选自《三国演义》英译本第一回,涉及的帝王封号有“汉高祖”、“光武帝”、“献帝” 、“桓、灵二帝”、“汉景帝”;涉及的年代有“建宁二年”、“光和元年”、“中平元年”。文中将以上分别翻译为:“Liu Bang the Supreme Ancestor”,“Liu Xiu the Latter Han Founder”,“Emperor Xian”,“ two predecessors of Emperor Xian---Emperors Huan and Ling”,“Emperor Jing”。涉及的三个年代分别被翻译为:“Established Calm (AD 168)”,“Radiant Harmony (AD 178)”,“the first year of Central Stability (AD 184)”。

作者在翻译时使用了直译,异译,增译的翻译策略,采用直译翻译策略的有“Emperor Xian”和“Emperor Jing”,异译翻译策略: “Liu Xiu the Latter Han Founder”,直译兼增译翻译策略:“Liu Bang the Supreme Ancestor”,“ two predecessors of Emperor Xian---Emperors Huan and Ling”, “Established Calm (AD 168)”,“Radiant Harmony (AD 178)”,“the first year of Central Stability (AD 184)”。这样翻译的优点在于:使用直译兼增译的翻译策略能使读者清楚的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以及人物身份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且能保留原语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尽量“忠实”。不足之处:文中“光武中兴”指的就是光武帝刘秀重兴汉室,其被异译为“Liu Xiu the Latter Han Founder”,缺少封号显得平淡无味,因此这里比较理想的译法是采用直译兼增译的策略译为“Emperor Guangwu Liu Xiu”。

2.2、句子的翻译

前面讨论了词的翻译,因为词的选择关系这整个译文的准确性,也就是关系着译文否忠实。在谈及文学翻译的标准时,党争胜(2008)认为:对于不同类型的原文应遵从不同的翻译标准,不能等而化之(p164)。

对于诗歌的翻译,许渊冲先生(2003)基于自己丰富的文学翻译经验,提出“美化之势”的翻译理论:意美、音美、形美(三美论)是文学(尤其是诗词)翻译本体论;优势、均势、劣势(三势论)是两种语言关系的认识论;深化、等化、浅化(三化论)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知之、好之、乐之(三之论)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论。第一回描写关羽、张飞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的诗:

[hip, hip, hip]

英雄露颖在今朝, Two heroes new to war"s alarms,

一试矛兮一试刀。 Ride boldly forth to try their arms.

初出便将威力展, Ride boldly forth to try their arms,

三分好把姓名标。 Their doughty deeds three kingdoms tell.

[yip, yip, yip]

从形式上说,原诗在前两句进行了押韵,泰勒在翻译时使用了 “alarms”和“arms”在句末押韵,不仅保留了原诗句末的名词形式,而且也保留了其押韵的形式;原诗在后两句并未使用押韵,只是使用了两个动词,而泰勒使用了“tell”和“befell”不仅保留了动词形式,而且进行了押韵,可以说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按照许的理论来说,泰勒实现了这一的理论,在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其创作能力,实现了语言的音韵美和形式美。

泰勒并没有完全按照原文的意思翻译,而是对原文进行了改写,省译了“今朝”、“刀”、“矛”这些词,对“一试矛兮一试刀”意译为“Ride boldly forth to try their arms.”,这样反倒增强了原语的语言气势,让我们看到的是两个英雄正挥鞭驰向沙场。泰勒几乎将“初出便将威力展” 省译,而是在最后增译了一句“And poets sing how these befell”,这样的改写从意境上来说它更胜原文。所以这样的翻译不仅再现了原文,而且在原文基础再现了文学作品再创造的艺术美。

三、结语

总体看来,泰勒的译文可以称作一部较为完美的文学作品,作为一名外国译者能将我国古典传统文化译到这样的程度,实在是难能可贵,他主要采用了直译,意译,增译,省译和改写的翻译策略。从“信”、“达”、“雅”的角度讲,泰勒基本做到了,而且在文中值得称赞的是,他对于诗的翻译做到了许渊冲的“三美”,使读者看起来工整有形,读起来朗朗上口,联想时意境凄美。但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含有中国特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内容译的不够到位。

参考文献:

[1]、党争胜.论文学翻译的文学性―兼论文学翻译的标准[J].《西北大学学报》,2008.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篇5

【关键词】汝 《三国演义》 语境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70-01

一 《三国演义》及其翻译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迄今为止它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目前在我国流行的《三国演义》英译本主要有四种版本:第一种是由泰勒在1925年上海出版的San Guo,or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第二种1981年,由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翻译的Excepts from Three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在中国文学杂志社出版,他们只围绕着赤壁之战翻译了43到50章;第三种1985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张益文翻译的版本,他也只翻译了43到50章;第四种版本1991年在英国出版,1995年由外语文学社出版,罗慕士(Moss Roberts)翻译的Three Kingdoms,它也是现在最流行、影响最深刻的版本。本文将重点讨论Three Kingdoms中第二人称的翻译特点。

二 “汝”的翻译

在古代汉语中,常见八个第二人称代词,分别是尔、汝、女(ru)、而、乃、若、戎、子,而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使用了汝、尔、你这几个第二人称代词。本文只探讨“汝”的翻译方法。“汝”在《三国演义》出现的次数多达1138次,其中1096次被用作第二人称,其他则构成一些人物或词语,如“汝南”“汝阳”“汝川”(中国古代的一些地名)等。在Three Kingdoms中,罗慕士对“汝”733次翻译成了you,202次翻译成了your,25次翻译成了yours,118次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省略,还有18次翻译成了名词或其他形式。从中我们能够看出罗慕士并不是采取简单的直接翻译,而是根据具体的语境,结合英语语法,适当地采取了对应法、词性转换法、省略法、还原法四种翻译方法。

第一种翻译方法最容易理解――对应法,也就是对“汝”进行直接的对应翻译,形式上没有变化。在古代汉语中,“汝”可以用作主语、定语和宾语。说话的对象往往在年龄、教育、社会地位等方面低于说话者,或者他们之间存在夫妻、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亲密的关系。在罗慕士的翻译版本中,将“汝”进行对等翻译,没有词形的变化,使读者感觉更亲密。例如:

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

Now that you have it,spread its teaching far and wide as Heaven’s messenger for the salvation of our age.

在这个句子中,“汝”用作主语,罗慕士也把它对应翻译成you,没有词形变化。

天子使汝来辱我乎?我先斩汝头!

Has the Son of Heaven sent you here to slander me? I’ll have your head to begin with!

在这个句子中,第一个“汝”用作宾语,罗慕士把它直接翻译成you;而第二个“汝”用作定语,也直接译为your。

第二种翻译方法为词性转换法。由于英语和汉语语言习惯有所不同,所以在有些句子中,罗慕士不是直接进行对应翻译,而是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对词性进行适当的改变来适应英语的语言习惯,使得外语读者感觉更自然、流畅。

汝等再休乱言。

…so enough of your absurd arguments.

这个句子中,“汝”用作主语,作者把主语“汝”翻译成your ,使得译文更加简洁。

非汝言,吾实不悟。

You have shown me the way.

这个句子中,“汝”用作定语,罗慕士并没有直接翻译成your,而是把“汝”翻译成you。

第三种翻译方法称之为省略法。在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可以用在祈使句中作主语进行强调。然而在英语中,祈使句的主语经常省略。Quirk认为“很明显祈使句中省略的主语是第二人称代词YOU”。张道真也认为在英语祈使句中,对主语总是进行省略的。因此在翻译祈使句时,罗慕士省略了“汝”来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从而使目的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此外,有些情况下省略也可以避免句子冗长拖沓。

汝等误虑,我当保汝。

Have no fear. I shall protect you.

汝从这条路去救吾儿。

Take this road and save my son.

这两个句子都是祈使句,因此根据英语语言习惯都省略了“汝”。

第四种翻译方法是还原法。为了避免误解,有时候把“汝”直接翻译成所指代的人,借此来强调受话人。例如:

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

Let one and all obey Heaven and follow the true cause so that we may rejoice in the millennium.

在这个句子中,罗慕士把“汝”翻译成one。

三 结束语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篇6

关键词: “认定”义双宾动词 “传播”义动词 “语义配价”

一、问题的提出

邵敬敏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将双宾动词分为“给予”义、“取得”义、“认定”义三类,属于“认定”义的动词有“告诉、回答、教、问、选”。[1]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以下简称《词典》)给出“认定”的两个义项分别是:

①确定地认为:我们~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②明确承认;确定:审核~技术合同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定、充分、足以~。

而“告诉、回答、教、问”等不具有“确定地认为、明确承认、确定”等涵义。因此,“告诉、回答、教、问”属于“认定”义双宾动词的观点是我们不能苟同的。

那么,如果按照《通论》给出的例词,合格的“认定”义双宾动词就只剩下“选”这一个了。不过,我们认为“叫、骂、认、封”等词可划入“认定”义动词。对于“叫、骂”等词,学者们有不同的概括和论述,如:

赵元任先生划分出“叫”类动词:叫、骂、当、封,其例句是:“骂他坏蛋”、“当他好人”。[2]

熙先生认为“叫、骂、封”等“表示等同:近宾语和远宾语的所指在某一方面有同一性。例如:

叫他老大哥

骂他傻瓜

当他好人[3]

邢福义先生认为:“叫、骂”本身不表示“给予”,在“大家都叫他大力士”、“大家都骂他老狐狸”等例句中有“给某人某个称号”的意思。[4]

刘叔新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理论教程》将其概括为“表称动词”,“常见的有:称、称呼、选、封、定、安排、认、评、算、叫、喊、说、骂、夸、以为、当”等,这类动词能形成表称类双宾语构造。表称类双宾语构造一般都可以变换为“A被V为(做)B”,如:

人家称他呆霸王他被称为呆霸王

人家都叫她狐狸精她被叫做狐狸精[5]

由上我们看到,虽然“叫、骂”等词被赵元任、邢福义、刘叔新等先生称为“叫”类动词或“表称动词”,但它们在语义上都符合熙所概括的“表示等同”,都具有“认定”义。

以上我们对“认定”义双宾动词作了界定。而“告诉、回答、教、问”等不能像《通论》那样划入“认定”义双宾动词,就得为其重新建立范畴。

二、“传播”义动词的界定

《词典》对“告诉、回答”等词的解释是:

告诉――说给人,使人知道:请你~他,今天晚上七点钟开会。

回答――对问题给予解释

教――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小孩儿识字ㄧ师傅把技术~给徒弟。

问――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

可见,“告诉、回答、教、问”均属于言语动词,表达信息的传递,我们可称之为“传播”义双宾动词。至此,双宾动词就可划分为“给予”、“取得”、“认定”、“传播”义这四类,它们可以通过[+/-外向]、[+/-改客]、[+/-实体]等区别特征区分开来。“改客”是“改变客体”,“实体”与“信息”相对而言。

鲁川先生在《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中划分出“传播”(communication)类谓词,并给出范围不同的定义和分类。广义的定义:“传播是事件主体显示、传播或交流信息内容之活动”,可分为:

①有意志主体可以单独进行的传播信息之活动:

说 唱 教 讲 告诉 解释 表示 表现 宣布

②有意志主体必须共同进行的交流信息之活动:

吵 聊 合唱 商量 讨论 议论 争论 辨论 谈判

③无意志主体显示信息之活动:

显 露 流露 预兆 表示 显示 显露 显出[6]

狭义的定义:“传播的语意是信息从信源传到信宿”,实则是对广义定义中的第一类的重新表述,并细分为六小类:

①类:出声、吭气、发音、发言

②发表类:颁布、广播、报道、论述

③褒贬类:歌颂、称赞、讽刺、批评

④道歉类:发誓、讲演、赔礼、问好

⑤讲解类:汇报、传达、解释、介绍

⑥告诉类:报告、答复、回答、转告[7]

根据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传播”的直观理解,以及我们在上面提到的[+/-外向]、[+/-改客]、[+/-实体]等区别特征,我们采用鲁先生提到的狭义的定义。

三、“传播”义动词的价数

关于“价”,学者们有“词语配价”、“句式配价”(也叫“句法配价”)、“语义配价”和“语用配价”等不同观点。这里我们从“价”的原始定义入手。法国的Lucien Tesnière最早把化学中的“价”引入语言学中,指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种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或被表述为“主要指动词(V)在句中最多能支配的名词性成分(NP)的数量”,即“价”“是根据动词的组合能力而聚合成的一种语法范畴”。

这里,我们考察了鲁先生列举的24个狭义“传播”义动词,以及上面提到的“告诉、回答、教、问”等,从每个动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句法组合入手,通过检索语料库及作者的内省来判定每个动词最多能支配的名词性成分的数量,按其配价数目分类如下:

1.一价“传播”义动词

有“发音、发言、广播、讲演、赔礼、问好、出声、吭气、宣布、发誓”等词,均能进入“NP―V”句式,例如:

她发音有缺陷。

我自觉无资格就此问题发言。

主席的讲话将向全国广播。

接着他就开始讲演。

我们应该为此不停地赔礼。

2.二价“传播”义动词

有“颁布、报道、论述、赞颂、称赞、讽刺、批评、汇报、传达、解释、介绍、报告、转告”等词,能进入“NP1―V―NP2”句式,例如:

国王颁布了一项命令。

他们说印度是唯一一个报道该类手术的其他国家。

演讲者头头是道地论述了一系列问题。

诗人们赞颂国王,歌颂他的英勇业绩。

3.三价“传播”义动词

有“告诉、回答、答复、教、问”等词,能进入“NP1―V―NP2―NP3”句式,例如:

我要告诉你一个天大的消息!

你介意回答我几个私人的问题吗?

现在我不能答复你什么。

四、“传播”义动词的语义配价框架

上面我们对“传播”义动词的配价分析是在“元”层面进行的。因为汉语缺少形态,V和NP的组配方式复杂多样,仅仅确定其最多能够支配的NP的个数还不够,于是学者们引入了“配价层级(valence hierarchy)”的概念:

这是一个包含“联(link)”、“项(item)”、“位(position)”、“元(arguement)”四个层次的分析系统。“联”指一个动词在各种句子中所能关联的语义角色不同的名词性成分的数量;“项”指一个动词在一个句子中所能关联的语义角色不同的名词性成分的数量(包括介词引导的名词性成分);“位”指一个动词在一个句子中不借助介词能关联的语义角色不同的名词性成分的数量;“元”指一个动词在一个简单的基础句中所能关联的名词性成分的数量。[8]

“元”与我们上文所述的“价”相当。“联、项、位”的引入要求我们对与动词所关联的名词性成分的语义角色进行考察研究。既然“传播”义动词用来描述传递信息的言语活动,就可以借鉴言语交际理论和传播学理论。

言语交际理论认为言语交际包括言语交际的主动者和受动者、环境和方式、目的和内容这六要素。

在传播学史上,H.拉斯韦尔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为人们称之为“五W模式”,即: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后来,英国传播学家D.麦奎尔等将这个模式制作了如下图示:

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我们认为言语交际的构成要素与传播过程的五要素大致形成这样的对应:

主动者――Who;

受动者――To whom;

方式――In which channel;

目的――With what effect;

内容――Says what。

如果就一个我们拟构的“传播”义句子而言,这几种要素与句子成分的对应关系如下:

晚上[环境]你[主动者]能在电话中[方式]回答[目的]我[受动者]几个私人问题[内容]吗?

下面我们从语义的角度来分析“传播”义句子。

“环境”在句中是“处所”、“时间”等语义角色。“因为任何行为动作的发生或进行总是伴随着某个时间和处所的,这些表时间和处所的名词性词语跟一价动词、二价动词、三价动词也都能一起出现。所以凡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处所的名词性词语一般就不计算在动词的成分之内了”。[9]

“主动者”在句中是“施事”这一语义角色,是信息的传播者。

“受动者”在句中是“对象”这一语义角色,是信息的归宿。

“方式”在句中是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或“工具”等语义角色,一般是副词性成分。

“目的”在句中已包含在“传播”义动词的词义中,如上面提到的鲁先生的分类,“歌颂、称赞、讽刺、批评”是为“褒贬”,“汇报、传达、解释、介绍”是为“讲解”,“报告、答复、回答、转告”是为“告知”等。同样,奥斯汀很早就发现,“意义或用法包含在言语行为之中”,有些包含他称之为“程式用语”的语句,如“我宣布第春季运动会开幕”中的“宣布”就是程式用语,说出该句运动会就开幕了,这也是这个词语实际产生的后果(With what effect),所达到的目的。

“内容”在句中也可命为“内容”这一语义角色,是信息本身。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在“传播”义句子中,要考虑“传播”义动词的语义配价,“处所”和“时间”、“方式”和“工具”等语义角色不计算在内,“目的”又已包含在动词词义本身中,因此要考虑的就只有“施事”、“对象”和“内容”这三个语义角色了,其语义配价框架我们可以表示为:

①“传播”义动词(施事,内容,对象)。

五、“传播”义动词的价数与语义配价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传播”义动词的价数和语义配价框架等角度出发来探讨二者的关系。

首先,如果从“传播”义动词的价数出发,我们发现“告诉、回答、答复、教、问”等三价“传播”义动词完全符合“传播”义动词的语义配价框架,如:

告诉(我,一个天大的消息,你)我要告诉你一个天大的消息!

回答(你,几个私人的总是,我)你介意回答我几个私人的问题吗?

教(他的叔叔,法语,他)他的叔叔教他法语。

“颁布、报道、论述、赞颂、称赞、讽刺、批评、汇报、传达、解释、介绍、报告”等二价“传播”义动词有两种语义配价框架:

②“传播”义动词(施事,内容);

③“传播”义动词(施事,对象)。

符合②的有“颁布、报道、论述、汇报、传达、解释、报告”等,如:

颁布(国王,命令)国王颁布了一项命令。

论述(演讲者,问题)演讲者头头是道地论述了一系列问题。

汇报(风琴,情况)风琴马上向上级汇报这里发生的情况。

符合③的有“称赞、讽刺、批评、介绍、转告”等,如:

称赞(他,他的女儿)他总是称赞他的女儿。

讽刺(他的漫画,当今的政界要人)他的漫画无情地讽刺了当今的政界要人。

批评(他,我的冒险活动)他批评了我的冒险活动。

介绍(她,她的朋友)她把我介绍给她的朋友。

转告(你,她)你转告她要注意身体

“发音、发言、广播、讲演、赔礼、问好、出声、吭气、宣布、发誓、转告”等一价“传播”义动词也有两种语义配价框架:

④“传播”义动词(施事)

⑤“传播”义动词(内容)

符合④的有“发言、赔礼、讲演、问好、出声、吭气、宣布、发誓”,如:

发言(我)我自觉无资格就此问题发言。

赔礼(我们)我们应该为此不停地赔礼。

问好(我父亲)我父亲向你问好。

宣布(老师)老师宣布她将惩罚那个坏学生。

发誓(他们)他们发誓要向绑架者报仇。

符合⑤的有“广播”等,如:

广播(主席的讲话)主席的讲话将向全国广播。

其次,如果从“传播”义动词的语义配价框架出发,即将介词引导的名词性成分也算作配价成分,这相当于引入“联”和“项”,那么“传播”义二价动词也会进入。

①“传播”义动词(施事,内容,对象)

等三价语义框架;一价动词也会进入。

②“传播”义动词(施事,内容);

③“传播”义动词(施事,对象);

⑥“传播”义动词(内容,对象)

等二价框架,前者如:

介绍(2)[10](对象)她把我介绍给她的朋友。

汇报(2)(施事,对象,内容)风琴马上向上级汇报这里发生的情况。

后者如:

发言(1)(施事,内容)我自觉无资格就此问题发言。

问好(1)(施事,对象)我父亲向你问好。

问好(1)(施事,对象)我父亲向你问好。

广播(1)(内容,对象)主席的讲话将向全国广播。

最后,如果不考虑动词关联的是否是名词性成分,单从语义框架的角度出发,那么不只是二价动词,即使是一价动词也会形成三价语义配价框架,如:

宣布(2)(施事,内容,对象)老师宣布她将惩罚那个坏学生。

转告(2)(施事,对象,内容)你转告她要注意身体。

发誓(1)(施事,内容,对象)他们发誓要向绑架者报仇。

通过以上探讨的“传播”义动词的价数与语义配价的关系,我们发现如果二者没有有机的对应关系,这种混乱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鲁川先生建立的“传播”动词的范畴并不合理,尽管他为其建立了句模,但是动词在语用中有着更为复杂多变的用法,并不完全中规中矩;二是“语义配价”是走不通的,我们觉得国内学者关于“语义配价”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并发展了C.J.菲尔墨的“格”语法。由于语义格的鉴定缺乏统一的标准,以及被普遍接受的操作程序,因此语义格如何确定,一个动词到底有多少语义格,哪些语义格与动词的关系是最直接的?这些问题一时难以被解决。这就导致了“语义配价”存在着先天不足。关于这个问题,菲尔墨运用“场景”和“透视域”的概念来说明:

有多种动词……它们的语义集中于某一个过程的一个时期或阶段。但是那一个时期必须理解为一个更大的场景的一部分。

在描写一种语言的作用方式时,我们所需要的词汇信息不仅包扎相关场景的性质的信息,而且包括可以使用该词汇的那些句子的语法形式信息。具体地讲,如该词项是个动词,我们就需要知道在跟它相联系的场景之中,在数目可能很多的一些实体中,哪一个要被表现为动词的主语,哪一个要成为直接宾语(如果有直接宾语的话),其余实体将具有什么语法形式。[11]

菲尔墨还以商务事件为例详细图示他对场景、透视域和语法关系的初步设想。

由此,我们知道“语义配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菲尔墨的论述也会引起我们的思考:动词的必有成分是否必须投身到句法层面?必有成分会充当什么样的句法成分?有的学者认为:“因为人类认识事物的原因、语言表达的原因等因素,必有成分可以不投射到句法层面。必有成分的不完全投射并不影响句子的语义和形式的完整性。”[12]是否投射到句法层面,似乎能让人联想到显义学说,蒋严先生提出了“语用配价”,即:

汉语中不乏价多位少的“隐性配价”的句子,将隐性配价充实为显义的过程就是“显谓”,又称为“语用配价”,而焦点化、话题化在这一框架里也常成为服务于显谓的一种手段――话题或焦点位置可以用来放置因位少而被挤出必要论元位置的成分。[13]

“语用配价”是一个比较新的理论,还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应用它分析“传播”义动词的配价。

参考文献:

[1]邵敬编.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95.

[2]赵元任著.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1979:162.

[3]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119.

[4]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5.

[5]刘叔新主编.现代汉语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32.

[6]鲁川.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M].商务印书馆,2001:86.

[7]鲁川.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M].商务印书馆,2001:176.

[8]北大汉语语言学百科[EB/OL].2009-12-10./wiki/srcshow.asp?title=“配价”与“句位”.

[9]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1.

[10]下脚标表示动词的价数.

[11]C.J.菲尔墨著.胡明扬译.“格”辨[M].商务印书馆,2002:168.

[12]罗梦鹿.双宾语句式的动词[J].科技经济市场,2006.12.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篇7

一、兴国山歌的表现形式

兴国山歌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漫长岁月的流逝而广为传唱。兴国山歌有很多种形式,其分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以为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情歌。情歌,是兴国山歌百花园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朵奇葩,荟萃兴国山歌的精华。兴国山歌中的情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山野田头之中相互唱和的山歌,称之为谣唱体山歌。其最基本格式是七言四句体,四句中,开头一句或两句,俗称“歌头”。歌头过后,第三句称为歌腹,即歌词表达的主要内容。第四句称为歌尾,为画龙点睛之笔,点出山歌的主题。然而,由于四句山歌受篇幅、声韵等方面的制约,歌头、歌腹、歌尾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其作用、排列、位置常常互为颠倒。情歌中另一大类即叙事体山歌。由于这类山歌大多在室内公共场合演唱,人们称之为室内山歌。这种类型的山歌,演唱者常常扮演某种特定身份的角色,演唱内容大多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歌词长短不限。叙事体山歌从演唱形式上说,有独唱、对唱。此类情歌,或情节生动,委婉动人;或诙谐幽默,风趣活泼。此外,还有三人唱、多人唱等各种形式。

兴国山歌的情歌中,还有一种是其它各种山歌中绝无仅有的独特演唱形式,即“丢关音”。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谜语,有自己独特的结构方法。“丢关音”,要求双方有丰富的阅历知识,才思敏捷。因而演唱起来,形成环环紧扣,情趣盎然之感。

2、民俗歌谣。客家人有着强烈的宗教观念和保守思想,因而形成了他们自己特殊的社会生活区域,成就了他们固有的文化礼俗。民俗歌谣是流传在兴国民间礼俗和各种祀典上演唱的兴国山歌。

在兴国山歌的民俗歌谣中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是“跳觋”(觋是指男巫),这种用于“祈福穰灾,降妖驱鬼”的活动,据史料记载,早在周秦时,便在中原大地流行,应该说“跳觋”是中原文化的活化石。觋公是由有较好的声音、音高和节奏感觉的半职业歌手演唱,除掌握一整套跳觋活动的程式外,更重要的是需会演唱大量的民俗山歌及各种类型的兴国山歌,其演唱形式有相互对唱、有唱有说两种。兴国的民俗歌谣除大部分来自跳觋活动外,也有一部分来自一般的民间歌手、清乐班的鼓师、工匠师傅、和尚道士等人的祝赞、劝诫。

3、杂歌。兴国山歌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其“杂歌部分”便杂得饶有情趣。它那生动丰富的群众语言,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夸张、辛辣的创作手法,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就其内容具体可分为:

叠字山歌:包括叠字、叠词,有每句两叠的,也有每句三叠的。其结构排比工整,叠字叠词而不叠意,主要起强调作用,强调歌词中的某些关键成分,使中心更加突出。

乱弹歌:这是戏谑性的山歌,以供人娱乐为主。通篇看来全是谎诞无稽的不经之谈,唯给你逗笑取乐而已。

黄鳅咬尾巴:又叫“尾驳尾”、“连锁歌”,它是兴国山歌对唱的一种独特方式。对唱的双方,彼此接过对方的结尾句作为自己应答的开头句,取韵接意,前后呼应。这种唱法,可以围绕一个中心意思,阐发、深化主题,尽情抒发各自才智和感情,以达到难分难解的地步。

逞强歌:有逞强好胜、互不示弱、不甘居下风的特色。有逞歌才的、逞本领的、逞劳动的等等,语言夸张,颇有气势,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效果。

锁歌:又叫“猜问歌”。是由客家谜语、童谣演变而来。提问者曰“装锁”,回答者曰“开锁”。有一首猜一事物的,有每一句猜一事物的。装锁者要形象风趣,开锁者也要机灵准确,如此一问一答,即问即答,表现了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

此外,尚有猜诂歌、骂歌、劝世歌、书俚歌等等,各具特点,亦各有情趣。

二、兴国山歌的句式结构

兴国山歌的句式结构比较自由,有句俚语说“两句唔成诂,三句唔成歌”(“唔”即不的意思),也就是说兴国山歌多见于短小的“四句七言体”的词结构形式,这是大众化的曲体形式。还有不少的五言体、六言体、七言体,甚至是较长篇幅的叙事体裁的山歌。

兴国山歌还有一种“三句半”的歌曲组成形式,不过很少见到。如“捡烧,郎带斧头呃妹带刀,郎带斧头来砍柴,妹带刀子来割草”。

四句体的山歌从词曲的内部结构来看是“二上二下”的句式,如:打只山歌过横排,横排路上石崖崖。走过几多子石子路,走破几多子烂草嗨(鞋)。

五句体的山歌也是兴国山歌常见的曲体结构。兴国人民称为“三跌板”,是由四句体发展而来的。“五句体”的第五句往往是补充前四句歌词的不足,从结构可分为“二上三下”、“三下二下”两种。

兴国山歌还有六句体和“三加三”结构的山歌,以及非常少见的七、八、九句的曲体结构,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三、兴国山歌的演唱特点

1、兴国山歌的客家语言

兴国山歌具有以腔从词的特点,它是一种语调性的山歌。客家语言的口语化、随意性,带给了兴国山歌随意性和即兴演唱的特点。兴国客家语言吐音快慢具有一拍一音的特点,而兴国山歌的节奏和其独具特色的客家语言紧密相连,是由其语言的语速稍作处理变化而来的,在客家语速转变为旋律节奏的过程中,兴国山歌的节奏基本上保留了客家语速的框架。例如

在这首“四句七言体”的山歌里,共有二十八个字,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客家语速。它和客家语言是那样的相通,因此,在演唱时要注意其与语言节奏的关系。

2、特殊的衬词、衬腔丰富了兴国山歌的节奏

在兴国山歌中,特殊的衬词、衬腔给兴国山歌的节奏带来了更多的变化。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除了起句“哎呀嘞”外加入许多的语气衬词;“哎、格、就、崖就”这些衬词的加入丰富了山歌的节奏型式。这些词不属于词语结构,和语言含义没有直接联系,甚至是无意可解。它是为歌词内部衬垫加花,丰富其节奏变化,使音乐语言更富生活化,口语化,从而活跃了曲调,使音乐语言更加贴切,更加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3、旋律和演唱技巧

兴国山歌旋律音调简朴而精炼,起伏不大,拖腔甚少,音域不宽。音调与语言结合甚紧,如似说唱,朴实动人,擅长叙事,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因此兴国山歌在音律艺术上,一般音调高扬,声音绵长,其最高时往往在第一句中就出现,起到先声夺人或呼唤的艺术效果,然后逐渐行至主音结束。在修辞手法上,从诗歌最基本的“赋、比、兴”到双关、对偶、歇手、排比、顶针等各种修辞手法应有尽有。从调式上看,也是很丰富的,多为羽调式,也有角调式、徵调式等,具有较强烈的下属功能色彩,主音很稳定,多为三声腔612骨干音构成。在唱法上,有假嗓,本嗓和细嗓三种。除此之外,兴国山歌还善于运用反复演唱来加深对主题的渲染和强调,使兴国山歌的主题、形象、意境更加鲜明。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篇8

关键词:夫;这、那;指示代词;话语标记

一、前言

古汉语“夫”曾有指示代词到句首发语词的用法,现代汉语“这、那”也有指代词到话语标记的用法。前人对指示代词“这、那”的研究多集中在二者指代分布不对称上,而对古汉语“夫”代词到发语词的演变则论述更少。

本文将以“夫”为主,“这、那”为辅,着重比较二者的意义用法,分析其演变进程,进而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探究。

二、用法归纳比较

1.夫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释:虚词“夫”fú,作代词、助词、语气词①。

(1)代词

包含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用法,后者又分为近指、远指和泛指。

①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诗•陈风•墓门》

②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僖公三十年》

③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四》

④“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夫人愁痛,不知所庇。”《左传•襄公八年》

王引之释:夫,犹凡也,众也。杜预注:夫人,犹人人也。②

(2)助词

为指示代词用法的进一步虚化,仍兼有微弱指代作用。

A.句中助词。引进补语,舒缓语气,不具体译出。③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论语•阳货》

B.句首助词

标志被论述的人、事、物或动作行为。

a.后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所标志对象为人或事。

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b.后接动词或动词性结构,所标志对象为动作或行为。

“夫以信召人,而以济之。必莫之与也,安能害我?”《左传•襄公二十七》

c.所标志对象为小句或分句,谓语是对小句或分句的评述或说明。

“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左传•隐公四年》

(3)语气词

“夫”作语气词,常置句末。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2.“这、那”

(1)指示代词。指较近/远的人或事物,二者相对,亦可通指。

可惜那电话修好得太迟了一点。(茅盾《子夜》)④

(2)称代词。

A.转成称代。“这、那”后原有名词,后文再提及时省去,但量词(或连数词)须保留。

前几天我在一家店瞧见条裙子,和你那条一模一样。

B.直接称代。指代当前或说者听者都知其所指的事物。

这是从哪儿得来的?好奇怪!我从来没见身边人有这个的。⑤

(3)连词。

“那”表示顺着前面语意,或承接,或开启话题,或转折等。

这样既然不行,那你打算怎么办?

(4)助词。表示语塞。

这这这!你的胆子怎么比粟米还小(余上沅《兵变》)

综上,“夫”与“这、那”皆可代指人事物;有远指、近指、泛指(通指)功能;后“夫”可作结构助词,“这、那”可作连词、助词,皆有话语标记功能。

三、演变过程及原因分析

(一)意义的虚化

Heine在其《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中基于跨语言考察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隐喻范畴等级序列:

人>物>活动>空间>时间>性质

“夫”的意义虚化即遵循该轨迹。甲骨文“夫”为行冠礼的男子,后衍生“女子配偶”义,添加[+已婚],而“服劳役的人”除增加[+被强迫]、[+劳动]外,还使[+成年]变成了[±成年]的模糊形式,这将导致该义位脱落,使“夫”泛化成“人”的含义。

其代词义虚化过程为:类的迁移使其可代指动物、植物;数量扩大化使其可代指众人和事物。其后二者共同作用,使其脱离具体事物的指代,向时间、空间方向演变,最后当其可指代性质时,形式上也已统领全句,此时即变成结构助词。

“这、那”则体现在指代意义的泛化上,经历了“近/远指>中性>通指>无指”几个阶段。

最初“这”表近指,“那”表远指,而当二者不并举时,其指示性会弱化近于中性,后变为通指某类事物,例:

父母不图这,不图那,就图你能平安健康。

此处“这”“那”无确指,无明显对立,远近指并不绝对化,含有心理距离因素。⑥无指标记为其进一步虚化为连词奠定了基础。

(二)结构的语法化

1.指代内容的扩大

阶段一:“夫”指代前文出现的人。“这、那”也有此用法,但当其直接称代指人时,几乎仅作“是”的主语。所指人常在身边,句子表达时多伴以手势或眼神。例:

彼好专利而妄,夫见君之入也,将先道焉。《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那是谁?树下站着的那个。

阶段二:“夫”指代形式扩大到名词/名词短语,指代内容扩展到人或物。“这、那”同理。例: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史记•淮阴侯列传》

那孩子抓起书包,三步并两步就跑了出去。

阶段三: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共存阶段。此时“夫”和“这、那”既可解释为代词亦可释为助词,且去掉它们对句义无影响。

夫有余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忧过计也。《荀子•富国》

这百步穿杨的技术,可不是一天就练成的。

阶段四:“夫”由指代小分句到指全句。当指代边界扩大到整句时,边界消失,其指代义随之被架空。

“这/那”边界扩大化形式同上,但多体现为作定语从句标志。

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左传•隐公四年》

你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干,这才能有所成就。

2.位置结构的演变

“语言的发展史毫无例外地证明,使用频率越高、范围越广的强势语法格式是类推的源动力。”⑦可见,位置结构的演变固定也会影响到语法化的发展。

(1)“夫”位置结构演变

前文所述“夫”指代全句时,其所占句法位置恰与结构助词相同,且其指代意义被架空,在此条件下,“夫”就有可能通过句法位置来获得结构助词的性质。这期间“夫”曾出现于句首、句中、句末三处。

句末的“夫”通过句法位置获得了语气词性质,但因多个语气词的竞争作用,“夫”只少数在句末存活,转为语气词。

句中的“夫”若与其后名/动词性成分搭配,易使二者结构紧密,不利于指代作用消失;若领起小分句,则易造成“夫”向句首偏移。

句首“夫”:指代内容过长,回指无力,利于指代作用消失,且句首位置稳固,指代义被架空的“夫”易成为结构标记。

因此,“夫”在句首、句末出现较多,句末变为语气词,而句首则成为发语词,即话语标记。

(2)“这、那”位置结构演变

“这、那”的句法位置演变分析与上文同理,其指代义通过近/远指、中性、通指、无指最终被架空。此时分句或句首出现的“这、那”所占句法位置恰与连词相同,句法作用也近似,因此“这、那”也就有可能通过句法位置获得连词的性质。

综上,“夫”和“这、那”都有从“指事代词话语标记”发展的趋向。注:该过程中,语言竞争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但因本文篇幅不予详述。

(三)其他相关语料的现象

除在古汉和现汉中存在“指事代词话语标记”现象外,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现象。

如日语中的あの(最远指)常用在句首开启话题。“あの……その……”同汉语的这个……那个……”表不知如何开口的用法一样。

韩语中指词geu与话语标记关系重大。例:

jeogi, yissjanayo,geuge museum tteutyijyo?(那个,那是什么意思?)⑧

英语中指代词here、there也可用作话语标记,表引起注意或开启话题。例:There goes the bell.(铃响了。)

汉语一些方言中也存在这样的例证,可参看陆镜光的相关文章。⑨

五、结语

综上,本文以“夫”为主,“这、那”为辅,着重比较了二者的意义用法,分析其语法化进程,发现二者都存在“指事代词话语标记”现象。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同时,笔者也在汉语方言、日、韩、英语等材料中发现了相似现象。

Hopper&Traugott基于跨语言考察曾提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语法化斜坡:实义词>语法词>附着词>词内语素

根据本文的分析,本文语言材料的“指事代词->话语标记”现象是符合这一大方向的,而究其细谨,“指事代词>话语标记”作为一条语言演变规则能否成立呢?笔者不敢妄下结论,这需要更多语言材料的累积,及相关理论的证明,本文只在此提出这一思考,以期抛砖引玉吧。

注释:

①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156.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册).中华书局,1981 (3)

③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158.

④现代汉语大辞典.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

(12).623、1733.

⑤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

1985(7).

⑥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

1985(7).188等.

⑦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

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398.

⑧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中国

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5).

⑨陆镜光.汉语方言中的指示词.语言科学,2005(11).

88~95.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2]郭锡良.先秦语气词新探(二).古汉语研究,82.

[3]何乐士.虚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2),384~392.

[4]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2(5).

[5]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05(4).22~28.

[6]陆镜光.汉语方言中的指示词.语言科学,2005

(11).88~95.

[7]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

1985(7).

[8]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

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

[9]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6).

[10]王引之[清].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4(1).

[11]现代汉语大辞典.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0(12).623、1733.

[1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册).中华书局,1981(3).

[13]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1981(2),40~42.

上一篇:一场秋雨一场凉范文 下一篇:怀才不遇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