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不竞范文

时间:2023-11-04 14:49:22

南风不竞篇1

一方面,南地区正好处于国内和中越国际两大旅游市场的交会处,是中国与东盟两大旅游经济圈旅游客流的结合点;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南地区旅游的发展与东盟一些旅游强国相比仍处于发展初期,其旅游竞争力不高,很容易被东盟旅游强国将其旅游替代或分流。

一、合作竞争概念

“合作竞争”的概念由布兰登勃格教授(a.m.brandenburger)和内勒巴夫教授(b.j.nalebuff)在其合著《合作竞争》中提出,他们用博弈论描述了包含合作与竞争两个组成部分的现象,且基于波特行业结构分析模型上提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于合作、竞争为一体的第六种力量互补者[1]。可见,合作竞争并非是完全相互矛盾的,在利益主体的实际发展中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合作竞争是以利益主体自身的竞争力得以增长为目标,充分考虑到各种竞争关系中的矛盾、问题所在,并且也充分认识并发展各种合作关系,找寻一个合适的尺度,选择最适宜利益主体发展的联合竞争模式,实现更有效的竞争和发展。

二、“共生”概念的旅游延伸

旅游“共生”是指在旅游市场环境中旅游地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寻求双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互赢,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从而获得任何单个一方无法达到的高水平和整体的最大利益。其本质就是合作竞争思想的旅游延伸。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合为主,促进对称性兼容和一体化互惠共生,实现旅游个体或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扩张[2]。但也并不排除竞争,不摒弃自身性质和状态,这种竞争是通过参与共生的各旅游地内部结构和功能创新以及它们之间功能的重新分工定位和合作实现的。

三、南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一)南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南地区地理范围较广,旅游资源类型、数量丰富多样,这样不容易形成规模游客量,游客的游览都被分散。年以花山岩画为中心的花山风景区被定为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成为与桂林漓江、桂平西山齐名的三大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其知名度随之有所提高,吸引了主要来自省内、广东自驾车、台湾及越南等国内外游客。

南区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旅游资源组合有所欠缺,区域范围内的旅游开发不平衡;要告别单独旅游地的零敲碎打或旅游景区景点无重点的叠加,要重视整体品牌的建设;区域范围内的旅游产品构成单一,旅游消费较少,综合效益不高。

四、南区域旅游实施“互惠共生一体化”模式策略

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互惠共生是一个逐步完善、逐步发展的过程,其中存在着由旅游发展地区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屏蔽阶段,旅游落后地区寄生于发展地区,逐步提升到两方相互依存发展的共生,到最后实现区域旅游的多赢发展局面。这其中包括屏蔽阶段,寄生向共生的转变,共生意识的培育,共生单元的匹配、融合和规模的确定、合作方式、合作阶段、合作资源或项目的选择,合作契约的签订以及利益和义务的对称稳定分配等[3]。

(一)空间形态的集聚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是利用、优化与重组现存的旅游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协同、放大区域旅游的吸引力,达到旅游资源单体无法达到的效果。南地区以区内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为基础,以交通为纽带,以资源类型和文化内涵为依托,实施空间形态的集聚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形成2轴6区1个核心3个节点的空间模式:

2条旅游轴线靖西大新南宁东西走向,南宁崇左龙州宁明凭祥南北走向;

6个功能互补旅游区左江花山区、凭祥边关区、德天黑水河流域风景区、小连城弄岗区、靖西、崇左市区;

1个核心南宁;

3个节点城市大新、宁明、凭祥

围绕“一个中心”、“三大品牌”、“四大特色”,实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具体来说,即以南宁大新宁明凭祥旅游成长轴线为中心,以百越壮都南宁、花山崖画、德天跨国瀑布为品牌,以喀斯特奇观、亚热带山水、民族风情和边境边关为特色,实现各类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区域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

根据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分工,各个地区都有自己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既能各成地区旅游体系又能共同组合实现区域内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构建具有南地域文化特色和适应新时展的旅游产业链和产业体系。根据遵循核心主导、紧密辐射、网络联动原则,提升产品的资源功能承载单元之间的空间联动性,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产业集聚的合作性竞争两个层次,突出民族风情和边关风貌,生态和喀斯特自然旅游资源为重要补充。整合左江花山风景名胜区,将其三带六片周围广泛分布的独具特色的风景资源形成以下产业链(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与线路)。喀斯特秀丽山水观光游专题、壮民俗、民族风情游专题、边境旅游专题、中越边境跨国旅游专题(包括整合两国的革命文物资源,联合开发追踪中越革命领袖足迹旅游,跨国民族风情旅游线路,跨国边贸旅游线路)。

(三)行业综合性、区域联动式旅游竞合开发

为支持南区域旅游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旅游行业为核心,南区域内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行动。这种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最大程度地减少旅游要素区域流动所付出的成本,产生最高的旅游业合作与发展效率。建立战略联盟,组建由南宁牵头的区域旅游管理公司和区域旅游集团,通过资本重组的方式,发挥南宁的投资和管理优势,促进相对落后地方的旅游企业发展和升级,实现旅游要素一体化经营和旅游价值链重构,形成开发、销售、服务一体化,包括吃、住、行、游、娱、购等相关产业的联合,旅游上游供应商(资源、原料、设施设备等)价值链、旅游企业价值链、销售渠道(旅游经销商、零售商)价值链和旅游者价值链的重构,形成完整的区域旅游产业体系,真正实现南旅游圈一体化互惠共生。

注释

[1]nalebuff,brandenburger,co-opetitioncambridge[m]ma:harvardbusinesspress,1996

[2]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1):105

南风不竞篇2

关键词:中唐贬谪文学湘楚色彩

贬谪,指封建时代官吏降职,被派到远离京城的地方。中唐时期湖南成为唐代文人主要的贬谪之地。如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柳宗元被贬永州(今湖南永州)、令狐楚被贬衡州(今湖南衡阳)、元结、吕温被贬道州(今湖南永州道县)、戎昱被贬辰州(今湖南怀化沅陵县)等等。此外,也有在贬谪途中经过湖南或在贬谪中联想到湖南风物而抒发感慨的文人,如韩愈、元镇。湖南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如山川湖泊、神话传说、风俗民情等都给贬谪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触发了他们无穷的创作激情,而将这些美好的事物生于笔端,便产生让后人传诵的众多具有突出的湘楚地域特色的作品。

一、湘楚风俗

重巫祭是湘楚历来的风气。湘楚人信鬼、崇巫、好祀,他们生活在充满神奇传说的地方,繁茂的丛林、纵横的江河、广袤的原野以及多民族杂处的神秘的生态环境,这些无一不孕育出湘楚先民崇尚自然、敬畏鬼神的传统意念。《国语?楚语》记载:湘楚先民“民神杂糅,家为巫史”;《汉书?地理志》也有记载,在楚国,从宫廷到民间,历来“信巫鬼,重淫祀”。在最初的贬谪文学作品《楚辞》那里,我们更能看到一个与巫风关系密切的神话世界。屈原作品《九歌》中保留着对自然多神祟拜的痕迹,《离骚》等作品中,也能够看到其对远古神话传说的大量承袭和运用。

赛龙舟是湖南另一个为众人所知的风俗。《荆楚记》云:“传记端午俗谓是屈原死汨罗日,人伤其死,并以舟楫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

“重巫祭”、“赛龙舟”的楚俗在元稹的一系列作品中有突出体现。元和五年四月,由于政治失利,元稹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元和九年二月,元稹应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张正甫之邀渡洞庭,在湖南游历一月有余,其间创作了一系列诗歌,如:《赛神》、《竞舟》、《楚歌十首》等,都对楚地习俗有所涉及。其《赛神》诗云:

楚俗不事事,巫风事妖神。事妖结妖社,不问疏与亲。

年年十月暮,珠稻欲垂新。家家不敛获,赛妖无富贫。

杀牛贳官酒,椎鼓集顽民。喧阗里闾隘,凶酗日夜频。

岁暮雪霜至,稻珠随陇湮。吏来官税迫,求质倍称缗。

贫者日消铄,富亦无仓。不谓事神苦,自言诚不真。

岳阳贤刺史,念此为俗屯。未可一朝去,俾之为等伦。

粗许存习俗,不得呼党人。但许一日泽,不得月与旬。

吾闻国侨理,三年名乃振。巫风燎原久,未必怜徙薪。

我来歌此事,非独歌政仁。此事四邻有,亦欲闻四邻。①

《竞舟》云:

楚俗不爱力,费力为竞舟。买舟俟一竞,竞敛贫者赇。

年年四五月,茧实麦小秋。积水堰堤坏,拔秧蒲稗稠。

此时集丁壮,习竞南亩头。朝饮村社酒,暮椎邻舍牛。

祭船如祭祖,习竞如习雠。连延数十日,作业不复忧。

君侯馔良吉,会客陈膳羞。画四来合,大竞长江流。

建标明取舍,胜负死生求。一时欢呼罢,三月农事休。

岳阳贤刺史,念此为俗疣。习俗难尽去,聊用去其尤。

百船不留一,一竞不滞留。自为里中戏,我亦不寓游。

吾闻管仲教,沐树惩堕游。节此淫竞俗,得为良政不。

我来歌此事,非独歌此州。此事数州有,亦欲闻数州。②

可以看出,湘楚“巫风”很重,民都“事妖神”。因为相同的信仰,不管是否关系紧密而“结妖社”,很有某种宗教性质。与一般单纯咏诵习俗、表达对屈原的怀念等历来的主旨不同,元稹《赛神》的着眼点在于对重巫习俗的理性认识: “十月暮”“珠稻”要收割了,而人民却还纷纷在进行“赛妖”,导致“岁暮雪霜至,稻珠随陇湮”,更奇怪的是在因为赛妖导致贫困后楚民还“不谓事神苦,自言诚不真”。再如《竞舟》,元稹也表示“竞舟”“费力”。赛龙舟在每年的四五月间进行,赛神一般在每年的十月月底开始,元稹认为竞舟之时正是农忙季节,赛神之际是收割稻子的农忙月份。这两个活动使得农事尽废,诗人不无担忧。元稹发现“岳阳贤刺史”的巧妙安排:“不得呼党人”,“但许一日泽”。既允许两个活动继续存在,又将赛神活动的时间从“数十日”缩短为一天,将竞舟活动以“百船”选出“一船”的规模参加,比赛也以一次为限,元稹对此大加赞扬,同时“亦欲闻数州”,将精力用到正经的农事活动上。尽管元稹的这两首诗表现了他对楚俗的理性批判,但也客观地描绘出了湘楚独特的风俗。

此两种风俗在被贬的作家作品中屡见不鲜,另外还有如刘禹锡写的《竞渡曲》等。

二、湘楚景观

湖南地域广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岳阳楼、洞庭湖等景物让被贬到湖南的作家感叹其壮丽,二妃泪洒斑竹等神话又让他们心生悲凉,在被贬湖南的作家作品中,这些典型的楚物随处可见。

洞庭湖这个意象在湖南贬谪作品中反复出现,已经是湖南贬谪文学的一个经典意象了。洞庭湖在湖南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占地面积广大。洞庭湖在这些作品中主要表现为与愁的联系,“愁”是洞庭湖赋予被贬作家的情感基调。洞庭湖是行人过往之地,尤其在湖南则成为一个典型的离别之处。在这么波澜壮阔使人感到自身渺小人生短暂的地方要送别自己的亲朋好友,就更是让人心感凄凉。刘长卿《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云:

洞庭秋水阔,南望过衡峰。

远客潇湘里,归人何处逢。

孤云飞不定,落叶去无踪。

莫使沧浪叟,长歌笑尔容。③

送别诗自身就会多愁,特别是送人南贬。这首诗中洞庭湖起首,“洞庭秋水阔”,“秋水”、“阔”让洞庭湖成为一个使人生愁之地。

岳阳楼则是湖南风物中另一个典型。很多诗人都将它写入诗中,如白居易由江州(在今江西省)调任到忠州(今四川忠县)的贬谪途中经过湖南,登岳阳楼而作的《题岳阳楼》: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④

诗一开头就紧扣题目,写他一个人登上岳阳楼的高楼,独自凭依着曲折的栏杆,俯视城下的湖水,波光粼粼,浩淼无际。中间两联更是写了在岳阳楼上看到的美丽风景,随后笔端一转点题表达出自己的悲伤心情,与前面描绘的美景形成了鲜明对比,岳阳楼在诗中就成为诗人寄托情感的载体。同样描写岳阳楼的还有韩愈的《岳阳楼别窦司直》、吕温的《岳阳怀古》、元稹的《岳阳楼》等等。

再如衡山之南几百里的九疑山,是湖南一座著名山峰。元结于永泰丙午年作《九疑图记》:

“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之;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若度其高卑,比洞庭、南海之岸。直上可二三百里,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⑤

《九疑图记》描写出九疑不仅山峰雄伟峻直,林木青翠茂密,溪水隽永灵动,而且地控南粤,名垂青史,“海内之山”能与九疑相比者仅凤毛麟角,已不多见,表现出诗人对九疑山的激赏之情。

南岳也常出现在被贬文人作品中,如吕温曾奉敕祭告南岳,写下《奉敕祭南岳十四韵》:

皇家礼赤帝,谬获司风域。致斋紫盖下,宿设祝融侧。

叫涧惊宵寐,清猿递时刻。澡洁事夙兴,簪佩思尽饰。

危坛象岳趾,秘殿翘翼。登拜不遑愿,酌献皆累息。

赞道仪匪繁,祝史词甚直。忽觉心魂悸,如有精灵逼。⑥

南岳即今湖南衡阳,衡阳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素有“寰中佳丽”之美誉,就连皇帝也要选择这里“礼赤帝”。坛“危”“殿”耸,“涧”清“猿”鸣,人在其中“心魂悸”,感到“如有精灵逼”。而多样的礼仪、正直的祝词,更让诗人把它当做可以祈求神明的地方。

三、湘楚声乐

声乐无疑是湘楚贬谪文学中大量涉及的湘楚特色。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贬谪诗人屈原所做的《楚辞》,在语言上的特点就是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音乐上,楚人善歌而音乐比较忧伤。不管是语言还是音乐,湖南的地域特色都包含在内。

在湘楚语言音乐上描写最多的是刘禹锡。刘禹锡《洞庭秋月行》云:“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⑦从这里得出,楚地音声较杂,有巴歌楚调,也有商贾的吹奏;《采菱行》云:“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⑧《竞渡曲》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何在,斯招屈之义。事见《图经》”,诗云:“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⑨湘楚有自己的音乐传统和表演体系,唐代民间的楚舞楚歌仍然有古楚乐舞的遗存。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并引:“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者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之,附于末,后之聆巴,知变风之自焉。”(刘禹锡《刘禹锡集》卷二十七)刘禹锡认为民间娱神之作“词多鄙陋”,故屈原作《九歌》,改变其格调;而刘禹锡作《竹枝词》,在音乐上仍沿用当地楚乐,只是在情感格调上有所改造,使巫祭之曲变为诉说自己情感体验之曲。故刘禹锡自称“变风之自焉”。楚声广泛出现在被贬湖南的作家创作中,不仅使作品表现楚浓厚的湖南特色,而且也对民歌体诗歌的发展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元稹:元稹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曹寅: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刘禹锡:刘禹锡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4]董诰: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刘禹锡:刘禹锡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马茂元:楚辞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7]王友胜:贬谪与湖湘古代文学[J].求索,2001,(06)

南风不竞篇3

河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河南省位于南北自然过渡带,地跨海、黄、淮、江4大水系,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数量众多。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全省共有旅游资源单体39,802个,其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占24%,优良级旅游资源(三、四、五级)16,249个,占40.82%,是国内旅游资源大省。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来培育,并大力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河南省旅游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河南省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突破5.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7283亿元,相当于全省GDP的15%。力争将河南建成现代旅游经济强省。在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各个城市的旅游发展状态各异。按照旅游产业竞争力划分的主要维度,选取河南省23个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为具体研究样本,搜集整理了近五年的国民经济增长率与旅游收入增长率发展情况数据(数据来源:各地市年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根据2006~2010年河南省各城市的旅游收入增长率水平和GDP增长率水平的统计分析情况,可以绘制出各个城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走势图,按照其发展特征,与旅游产业竞争力阶段划分曲线相拟合,得到各个城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布情况(见图3)。可以看出,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的特征。河南省大部分旅游景区(点)处于竞争力平稳增长阶段,代表地区有许昌、周口、驻马店、信阳、开封、鹤壁、平顶山、禹州、巩义、漯河等。另一部分地区如濮阳、沁阳、汝州、商丘、郑州、新乡、南阳等发展势头良好,处于竞争力增长阶段。处于发展初始萌芽阶段的主要是安阳地区。而旅游竞争力还很衰落的只有登封地区。可以看出,目前河南省虽然已成为全国热点性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但各个地区处于旅游业竞争力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且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的洛阳、焦作、登封等城市其实已经处于竞争力发展的末期阶段,现有的发展潜力已经很有限。那么作为全国人口和旅游资源大省,河南省如何运作各个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就成为向旅游强省迈进的关键。

河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根河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结合“十二五”河南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区两带四板块”主体思想,可以看到,在以郑州、开封、洛阳、安阳为龙头的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建设中,可以有效带动各个城市重新规划定位,寻求定位于不同竞争力阶段的发展方式,并通过这样的规划定位进行区域之间的联合,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助力。安阳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主,但是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并不占优势。作为安阳这样旅游产业竞争力仍然处于萌芽阶段的城市来说,应该充分挖掘现有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继续开发新的、特有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把“殷商文化游”和“山水风光游”打造成为拳头产品,走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之路。对已有的经典红色游、自然风光游、历史文化游等线路的进一步优化开发,势必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安阳,走进安阳,进而促进、带动安阳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处于缓慢增长阶段的城市旅游产业就应该积极寻求特色的发展道路,在努力保持已有山水风光、文物古迹、饮食烹饪优势的同时,开发新型的、符合游客需要的旅游产品,民风民俗、节庆会展、医疗保健等类型产品,成为旅游业新增长点。比如,濮阳市可把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在开发城市生态旅游,着力打造毛楼生态旅游区,并开发一批新型旅游产品,注重开发民风民俗、节庆会展等旅游产品等。沁阳市的神农山目前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应该注重将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相结合,重点打造成为一个综合性强的旅游产品。汝州市旅游资源的优势性不强,但旅游文化非常独特,应该加强对曲剧、汝瓷等在旅游产品中的渗入度,以旅游文化带动旅游产品。商丘、郑州、新乡和南阳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为了引导城市旅游产业的进一步提高,这四个城市需要树立“大产业、大旅游”的思想。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旅游协调体系,注意旅游业与其它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其次在旅游业内部,在支柱产业适当超前的条件下,全方位开放旅游市场,奠定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体制基础。同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旅游资源的整合重组。目前商丘、郑州、新乡和南阳的旅游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内源融资能力有限,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外源融资需求迫切。平稳增长时期的各个地区也呈现不一样的状态。许昌和驻马店属于增长幅度比较大的。平顶山和禹州的增长幅度虽然有波动,但长期来看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开封和巩义的增长幅度甚至还有下降的态势。而周口、信阳、鹤壁、漯河四市均呈现前期竞争力突降,然后缓慢增长的发展趋势。针对这四类不同的变化,应该采用不同的发展策略。许昌和驻马店地区应该加强对旅游产品的促销力度,加大对主要客源地公众促销的力度,把有限的促销费用都用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地方。平顶山市应实施政府主导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对一些影响力小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封有条件发挥北方水城的魅力,加快投资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城市。而巩义市需继续加快南部旅游通道建设。周口、信阳、鹤壁和漯河近几年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曲线来看,他们都经历了从高峰直跌低谷,然后逐步上涨的这样一条发展路线。这些城市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加快对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力投资,挖掘新项目、新产品、新特色。三门峡、焦作、洛阳、济源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应该着力提高其环境因素。首先,要重视城市绿化的建设问题,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人均绿地面积提升到近15平方米。其次,重视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和建筑物的艺术风格,克服当前城市建筑风格呆板,无特色的缺陷。再次,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综合整治,改善大气、水环境质量,加快市区河道治理;加强烟尘、机动车尾气和噪声治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营建碧海、蓝天、绿色、清净的环境。洛阳要突出旅游特色,提升旅游品位,不断增强城市旅游吸引力。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登封市的城市旅游产业亟待进行改革,而这一阶段最为突出的就是创新能力的发展。登封市大胆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依托河南省级登封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对文化旅游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创新文旅管理机制,坚持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相统一,彻底打破景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培育高素质、高质量的旅游人才。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为提升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提供保障。

南风不竞篇4

关键词 文化广西;城镇特色;城镇特色风貌规划;城市竞争力

一、引 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加深。在这个“同一化”过程中,城市作为推动、承接和体现全球化影响的主要载体,呈现出“千城一面”的趋势。其结果,不仅违背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也极大地削弱了城市自身的竞争力。广西地理位置独特,自古多民族文化融合,成为特色文化区域。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广西传统民族文化也被现代化的强势逻辑裹挟。原生态的民族聚落形制和城镇人文景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城镇形态风貌日渐趋同,个性逐步淡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的城镇竞争力。因此,如何在广西的城镇化进程中继承和发扬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彰显广西文化的魅力、增强广西城镇竞争力便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提升城镇竞争力:“文化广西”建设的战略目标

(一)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的灵魂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与其他城市比较,在资源要素流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抗衡甚至超越现实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城市价值的系统合力。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一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城市魅力是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加速器,是现代城市的灵魂。而一个城市的魅力,又来源于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民族传统文化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城市的演变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以物质的痕迹记录下来,形成城市的文化“骨架”,并在塑造、彰显和维系城市精神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城市文化。进而表现出各自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就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又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突出。

(二)文化反哺经济:云南的启示

过去,云南是个典型的边疆、民族、贫困和高原山区四位一体的省份,经济发展受到诸多局限,各方资源都远远不能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提并论。然而,云南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却令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艳羡不已。特别是2004年,由杨丽萍担纲,的《云南映象》刮起了一股“云南文化旋风”。以此为契机,云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和经济现象,更有专家、学者将之概括为“云南文化现象”,因为文化不仅正在云南发展壮大成为一种“新经济”,而且对云南经济产生了强大的“反哺力”。“云南文化现象”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即: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完全可以率先实现突破,“云南文化现象”实际上就是西部“文化新经济”的一个缩影。在西部大开发中,应该树立起“文化新资源”的全新观念,文化资源的开发应该优先于森林、矿产、水力等自然资源的开发。

(三)“文化广西”建设:广西城镇发展的战略决策

就当前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广西的主要任务是要看到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共进作用,从思想上重新认识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从时代的高度、从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迫切性,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把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新的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努力建设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广西形象。建设“文化广西”,是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作为构建和谐广西重要内容之一而提出的宏观决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部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文化广西”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广西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对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城镇特色塑造:“文化广西”建设的重要载体

城镇特色是一种自然特色、环境特色、形态特色、建筑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景观特色等等的总和,是城镇之间相互区别的城镇个性差异,尤其是城镇物质形态和“势位”的差异。在广西城镇建设过程中,只有进一步强调“文化广西”和地方城镇特色的塑造,才能有利于广西各种城镇资源的整合,才能发挥广西的后发优势,进而产生城市发展的动力、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目前这种因果效应已在广西几个城镇中初显端倪。

(一)绿城南宁:以特色促城市发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首府南宁市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其文化形象塑造也越来越重要。基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南宁市打造了“中国绿城”的特色风貌和城市品牌,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实效:2000年,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了南宁市“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称号;2002年,南宁市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2007年,“联合国人居奖”又花落南宁。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筑巢引凤工程为南宁市的整体飞跃创造了优良的条件,为国际民歌节、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等城市重要“事件”提供了硬件基础。把握种种有利条件,南宁的发展呈现出跨越式态势。

(二)风情西街:以特色促旅游发展

阳朔西街是一条典型的桂北传统街道,有着较完善的历史风貌。但上世纪90年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阳朔西街内部及周边的街区出现了不少新建筑,没有很好地与传统建筑风格、山水环境相结合。街区环境质量也不断下降,破坏了街区的整体风貌。为了保存地方风貌特色,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从1999年开始,对西街进行了《阳朔西街历史地段保护详细规划及西街保护性整治设计》。规划在继承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注重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将“旅游地形象策划与规划”的方法引入城市规划的编制中,结合城市设计的方法,对西街这一传统街区进行整体规划与风貌设计。经过保护性整治后的阳朔西街,成功地将地域文化与旅游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当前国内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三)魅力兴安:以特色促文脉继承

桂林兴安县,地处“湘桂走廊”要冲,古为“粤楚咽喉”之地,境内的灵渠作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闻名遐迩。从旅游方面来说,在历史资源的支撑下,兴安的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在2000年“乐满地”游乐项目推出后,其旅游业更是得到了空前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彰显兴安自身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发挥兴安在区域经济区中的作用,这就需要城市的特色创新。在《兴安城市战略规划(2003年)》中,兴安将城市特色塑造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凸显了兴安的地方风格和特色,为兴安的发展规划了蓝图。经过有效的城市规划设计,兴安的城市形象进一步改观,城市特色更加突出。2005年,兴安被列入“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之列。其中“水街”就是在“灵渠复兴”和塑造城市特色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它充分挖掘了桂北民族文化资源,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了千年灵渠的魅力。

(四)山水工业柳州:以特色促产业调整

柳州是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也是我国中南和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广西前列。20世纪90年代,柳州的工业发展曾经造成了城市环境的严重污染,给柳州工业发展的后劲和城市竞争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此,柳州市提出了“再造一个最美丽的山水工业城市”的战略构想,力图扭转过去柳州工业“一条腿走路”的状况,发扬柳州历史文化,改善和保护柳州人居环境,用“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两条腿”走路,在促进柳州工业长足发展的同时,人居环境也得到较大改善。近几年来,柳州着力整治城市环境,创造生态和谐的城市形象,营造城市人文环境,城市面貌和特色大为改观,“山水生态城市”的框架已基本确立,为柳州成为“工业城市中最美的山水城市,山水城市中最发达的工业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转贴于

四、城镇特色风貌规划:“文化广西”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径

城镇风貌规划的目的在于挖掘、分析城市风貌特色及其信息载体,并应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合理地组织各项风貌特色构成要素,提出指导控制原则和指标体系,形成和完善城市风貌特色系统;其目标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景观艺术水平,形成既具有地方性、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和现代感的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及规划建设部门只有加强对城镇特色风貌规划的认识,切实做好城镇特色风貌规划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广西”建设的整体目标。

(一)规划地位

在广西以往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风貌规划作为其中的一项专项规划或多或少地受到关注,但缺乏系统性与理论总结,总体上处于可有可无的规划“边缘”状态。在城镇风貌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一些城镇已经开始以“城市特色风貌研究”的方式对城镇特色风貌进行积极塑造,但这种“研究”往往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来宾市城市风貌特色研究》,虽然该研究经过了专家评审并得到了一致好评,但却没有规划批文,这给城镇风貌的实施和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不管今后我们是以“研究”的方式还是以“专项规划”的方式对城市风貌进行规划,都必须给它一个合法的位置,或通过总规,或通过地方行政规章,把它变成具有法律效力的一项规划,保证科学合理的城镇特色风貌规划的控制和实施。

(二)规划重点

1、城市空间特色

城市的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构成了城市空间形态的物质基础。城市的平面结构包括城市的街廓空间、开放空间和道路。街廓空间依据街廓的尺度、类型、界面连续程度和其中的活动特性而有不同的面貌,如南宁的民族大道、桂林的正阳步行街、柳州的五星街等等;开放空间包括公园、绿地、广场、水体等,它们不仅能够改善、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更是市民活动、社交的场所,是城市较有活力和较易记忆的部分,如桂林两江四湖、南宁民歌广场、北海银滩等等;道路空间是城市物流、车流、人流的运行空间,担负着城市交通运输的任务,联系着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城市的立体结构是指城市的竖向空间结构,人们可以从城市地形与建筑群所形成的体量关系、城市的天际线等较为直观地辨识城市的立体结构和特色。从广西大多城市来看,它们的城市形态不像中原城市那样呈方形、矩形和中轴对称的格局,而是更多地强调因地制宜,因而呈现出“带型”、“组团型”、“散点型”等形态各异的城市。因此,在对城市进行风貌规划时,首先要总体把握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特征,才能避免城市景观雷同的现象,营造出适时、适地的城市景观风貌。

2、城市景观特色

城市景观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自然景观包括山体、水域、植被等等。山体既可以做城市景观的良好背景,也可以直接参与城市景观与城市轮廓线的组成;水域是体现滨水城市特色、活跃城市空间的主要因素,如何充分利用不同水体的特色,塑造城市开放的亲水空间和景观特色也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重点。人文景观包括历史景观和现代人工景观。城市历史景观主要反映在城市的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上,如桂林王城、北海老城等等,它们体现了城市的传统肌理,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与城市文脉延续的物质要素,是城市风貌规划的重要依据、源泉和组成部分。节庆、休闲、商业、观光等城市活动是城市人文景观的重要环节,活动的性质和形式体现出场所不同的空间布局与意义。因此,在进行城市风貌规划时,必须先把握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活动等景观资源,发掘城市中别具视觉意义的轴线、空间对位、空间关联性,分析对景、地标、视廊、视轴、天际线等控制视觉景观的形态元素,在此基础上,形成城市风貌规划的整体景观意向。

3、城市建筑特色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印象主要是对建筑的印象,城市中具有一定特色的建筑或建筑群体往往成为城市的标志,如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梧州骑楼城等等。因此,建筑风貌是城市风貌规划的主要内容。形成和影响建筑风貌的因素很多,如建筑的造型、体量、色彩、材料、细部装饰、布局、组合等等。在城市建筑特色风貌的规划中,我们应该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推敲出能够满足人们功能上、习俗上、精神上和审美上要求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一般而言,建筑风貌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类,大多城市的建筑特点是传统和现代并存。所以,在城镇建设中,应该充分挖掘传统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内涵,在保护好传统建筑的同时,创作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塑造既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建筑景观。

4、城市标识特色

城市标识的内容包括形象性标识、公益性标识、小品类标识、广告性标识等等,是城市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识的信息通过文字、绘图、记号、图示等形式表达。它们不仅能够迅速、准确地为人们提供各种环境信息,给人以愉悦的视觉感受,而且还能传播城市的理念,充分展现城市形象。在城市风貌规划中导入“城市标识”特色的理念,将会使整个城市风貌锦上添花。广西的城镇可以通过挖掘传统图案、民族色彩、地方材料和特色造型。创造出形状、尺度及形式等都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的、地方化、简明化、艺术化、多样化的城市标识,丰富城市空间,渲染城市特色。

五、小结

南风不竞篇5

关于南和马的成语 :

马放南山、南船北马

马放南山

拼音是 mǎ fàng nán shān

解释: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出处:《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示例: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

用法:作定语;用于社会局面

【拼音代码】: mfns

【近义词】:马入华山

【反义词】:兵荒马乱

南船北马

[nán chuán běi mǎ]

基本释义

1、南方人善于驾船,北方人善于骑马。指各人均有所长。2、指南北交汇之地,南人北上改骑马,北人南下改乘船。

出 处

唐·孟郊《送从最校书简南归》:“北骑达山岳,南帆指江湖。”

近义词

舍舟登岸 辕楫交替

关于南的成语

南冠楚囚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

南面称孤

南面:面朝南;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

南山之寿

南山:终南山。寿命像终南山那样长久。

南征北伐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亦作“南征北讨”。亦作“南征北战”。

不竞南风

不竞:指乐音微弱;南风:南方的音乐。原指楚军战不能胜。后比喻竞赛的对手力量不强。

北去南来

有的从北往南,有的从南往北。也泛指来来往往。

北辙南辕

①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②车子北往南来。喻人行无定迹。

斗南一人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留犊淮南

原指寿春令时苗离开淮南时,将来时带来的黄牛所生的一牛犊留在淮南。后比喻为官清廉。

荆南杞梓

荆:荆山,在今湖北省;杞梓:杞树和梓树,都是优质木材。荆南地方的杞树和梓树。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

梦里南柯

南柯:指槐树的南枝。比喻一场美梦。

南风不竞

南风:南方的音乐;不竞:指乐音微弱。原指楚军战不能胜。后比喻竞赛的对手力量不强。

南货斋果

南货:指闽粤一带产的食品;斋果:上供的果品。南方产的食品和上供用的供品。借指食物。

南来北往

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南面百城

南面:面朝南坐着,指居尊位;百城:上百座城。旧时比喻尊贵富有。也比喻藏书很多。

南面称王

南面:古代帝王临朝坐北朝南。指称王称帝。

南山可移

南山:终南山。比喻已经定案,不可更改。

关于马的成语

【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招兵买马】徵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秣马厉兵】磨快武器,餵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马革裏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南风不竞篇6

大家好!

迎着十六大的春风送走旧去的一年,我公司在现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各项工作蒸蒸日上,欣欣向荣,面对石油事业的明天,我充满信心,鼓足干劲。今天xx石油公司站长竞聘开始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驱使我勇敢地站在了演讲台上,不管成功与否,我相信,敢拼就是赢。

新鲜的事物总是伴随着全新的契机,伟大的企业、伟大的改革,通过这一制度的不断完善,必将对深化加油站用人分配机制起决定性的作用,为企业的做大、做强奠定良好的基础,又一次面对竞聘,我心中兴奋之情无以言表,去年的失利带给我深深的思考,激励我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通过这一年的不断自我更新、自我调整,我自感与去年相比,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处事能力都已提高,所以我决心在今年的竞聘中一展身手,完成我心中的抱负,让美梦成真。 今年我参聘的加油站是公司的标杆站--南站。面对竞聘我信心十足,自认为具备了应聘的条件,从南站建立开始,下管道、控地面、立罩棚……处处都留下我的足迹和汗水,我对南站的每条线路、每段管线甚至每处接头都了如指掌,烂熟于胸。开业以后,又因工作需要从维修调到南站,加过油、当过班长、代理过站长,将近一年的工作使我对站内站外情况十分熟悉,更跟左邻右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对我以后开展工作十分有利。

如果我竞聘成功,我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强化职工的优质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服务竞争越来越成为商家的主要竞争内容,只有不断的改善服务、创新服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述职报告提高服务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是每位干部职工的共识,可是为什么总是说的多做的少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还是人的因素在作怪,“不好意思、难为情、放不下架子……”只要这样的意识存在,我们的优质服务就是空谈,所以我决心,从我做起,从南站做起,星级服务,使“青年文明号”倡业、树德、争优、践诺、建制、创效的十六字方针真正落实到位,追赶先进,超越榜样。在去年的竞聘中我提出了站长前台服务制,加油员站位服务制、早晚点验制、服务评分制等具体措施,要坚决落实下去,严抓、严管,突出“严”字,从严治站,用两个月的时间使我提出的各项制度成为每位南站职工的行为规范,使之成为理念。在提高认识的的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实行站内、用户、公司三重监督,站内设监察站长一名,主抓日常服务、卫生工作,定立服务十分制,每日由站长组织抽车看服务,达不到标准扣减一分,每扣一分罚款1xxxx ,累计扣满十分者,予以辞退,交回公司。面向用户公布监督电话,站内设投诉处,对用油数量较大或有政治影响力的客户发放监督卡(附有样本),随时接受监督,无论谁发生有效投诉,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的,上报公司建议辞退。面向公司上至站长下至职工层层定立服务责任状,并上报公司,如工作中发现未能做到,自愿扣减全月工资,两次达不到我愿自动辞职。工作中推行特色服务、精神服务,建立健全用户档案,要求全站职工对三次来站的大用户要知其名,认其人,使他们真正找到上帝一样的感觉,向用户发放救助卡,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让他们信任我们,支持我们。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世上一切美好与辉煌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与变革中体现出来的,正如我们的工作一样,要不断的变换手段,出新出奇,才能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与发展。

第三,在安全工作方面,要加强培训,严格遵守各项服务规程,严抓、常管,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每月月末组织安全常识考试,如两次达不到标准予以辞退,交回公司。

第四,南站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是平泉石油公司的窗口站、门脸站,故环境卫生尤为重要,它代表了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时刻保持整洁舒适的站容站貌,使之成为平泉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第五,如果竞聘成功,我决心用人格魅力凝聚人,靠模范行为带动人,对工作主动热情,尽心尽责,尊重领导,爱护职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带出一支作风扎实、高服务、高素质的队伍,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石油是国家工商业的动脉,维系着国家肌体的健康。我如果竞聘成功,将把自己的满腔热血融汇到祖国的大动脉之中。让四通八达的车辆成为广告,把xx石油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创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传送到四面八方。

我参加今天的竞聘,不是最终目的,我不是为竞聘而竞聘,如果竞聘不成,我也无怨无悔,同样以主人翁的敬业精神,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为创造石油公司美好的明天而拼搏进取。

硕果累累的xxxx年即将过去,更加光辉灿烂的xxxx年正乘着十六大强劲的东风,快步向我们走来。

南风不竞篇7

关键词:跨国企业;发展模式;进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F7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7-0107-05

一、跨国市场进入竞争发展模式

跨国企业如何进入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区域市场是企业组织发展国际化、全球化很重要的策略。不同的进入策略对于公司资产或资源分配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其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列由小而大说明如下:

(1)出口。不论是直接出口或间接出口,对于国外市场生产或营销等活动皆不涉入,仅在本地从事生产。企业组织本身委托出口商来办理出口业务,企业可以先行了解与搜集出口国的商情,作为未来进入当地市场的基础。

(2)授权。授权者与被授权者借由支付特定的技术权利金作为费用,以利于双方交换专利、商标、产品配方或任何有价值的资产。授权者对被授权者的策略及经营决策仅有少量及间接控制,亦不参与授权技术运用的利润分配。此种进入国外市场方式不需任何资金投入,且可迅速进入国外市场。

(3)建立当地仓储设施,并设立直接销售人员。企业在本地生产,并在出口国家建构仓储设备与驻点,同时招募当地直接销售人员执行产品销售作业。此种进入国外市场方式要求企业必须在当地投入相当的资源与人事管理,对母公司的资产或资源分配多少有影响。

(4)当地装配、包装作业。跨国企业在本地生产零部件后,将零部件输出至国外的仓储地点进行组装与包装。此种进入国外市场方式是将部分后组装工程往外移植,在出口当地已含少部分的生产功能。

(5)全部当地制造与营销。企业将本地模式复制到国外市场,全部由当地进行生产制造与销售。此种进入国外市场方式需要投入庞大的资源与资金、人力与物力,企业的风险管理也相对重要。

各种不同类型的跨国市场进入策略可依经营形态、参与程度、资本投入多寡与决策自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可以简要分类如图1所示。

二、台湾省跨国市场进入竞争的发展模式

台湾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萌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8年,因全球化的竞争致使台湾当局从法令、投资奖励等方面开始强化鼓励台湾企业进行全球化经营发展。加上台湾在1993年开始面临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因此跨国市场的发展加速形成(见表1)

1、台湾进入跨国市场竞争的驱动力

台湾自80年代以来,由于海岛型经济的因素,产业跨国市场进入全球化发展成为唯一延续经济发展的途径。加上当时台湾有利的贸易环境(韩战、越战的发生);美、日生产基地进驻;兼容的技术标准;相同的营销法规;有利的海外投资奖励政策,使台湾跨国市场发展的驱动力急速上升,在东南亚、美国强力扩张。自90年代以后,跨国市场版图逐渐以中国内地为重心,中国大陆已成为台湾对外投资最多的地区(见表2)。

2、台湾跨国市场进入竞争的发展模式选择体系

台湾企业在构建全球竞争行动中以美国、东南亚地区、中国大陆为主轴,而进入的构建模块中美国以契约方式所占比重较高,东南亚地区以策略联盟所占比重较高,中国大陆以直接投资方式所占比重较高。

(1)美国:契约方式

对于美国,在策略构面上,台湾企业较为依赖其全球市场参与全球营销的策略,因美国在全球营销的发展与全球市场参与之深度为其强项,台湾企业在跨国市场的竞争最需要美国的品牌授权和服务系统、整厂输出、管理系统等方面先进技术,而这些的取得,在跨国市场进入竞争的策略分类中,以契约方式的发展模式体系最为有利。因此,85%的台湾企业进人美国市场竞争,大多数选择契约方式体系进入,以符合台湾企业全球化策略竞争的有效利益。

(2)东南亚地区:策略联盟方式

东南亚地区的跨国投资基础以增进顾客的偏好,提升产品与计划的质量为主。台湾跨国市场进入竞争,对东南亚地区的策略较重视跨国市场产品及服务与活动区位以协助达到规模经济,并利用国际间要素成本的差异。这三项是跨国活动区位最重要之优点,而东南亚地区在这三项中是较具实施基础的。同时在东南亚地区的市场产品及服务上,可集中开发及管理资源,这也是台湾跨国市场竞争在东南亚地区会选择以策略联盟为发展体系的重要原因。

支撑东南亚地区的策略联盟选择体系的发展模式,最主要的因素为台湾与东南亚各国经济关系的属性是既竞争又合作,而策略联盟就是竞争性合作(competitive couaboration),口联盟合伙者本身就是竞争者关系。台湾与东南亚各国长期属于既竞争又互补之关系,如何在技术互补与市场联盟之目标上取得成果与利益,往往是台湾厂商进入东南亚各国投资最重要的评估项目,也间接造就了台湾与东南亚各国间的策略联盟发展体系。

(3)中国内地:直接投资方式

直接投资方式的特征为独资建立新企业、合并或收购既有企业、合资建立新企业三项。这三项特征在跨国策略层面上对产品及服务、商品竞争行动产生的效益性最高,经由直接投资方式在降低成本及增加竞争力的全球化利益上最容易创造,而中国内地的人力资源、内需市场资源、原材料资源、设厂资源、文化资源等对台湾而言是有吸引力的,加上民族情感、语言等各项因素的加强作用,造成台湾企业无不选择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内地。形式以合资建立新企业占大多数,经过政策演变与投资环境变化,转为独资建立新企业占大多数。

除了策略层面的因素外,在中国内地直接投资尚有三大支撑因素:第一项因素为1986年10月颁布的《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强调改革开放,三资企业、三来一补成为有利可图的投资模式,提升了台湾厂商的投资意愿。第二项因素为政治风险指数(Political Risk Index,PRI)。中国内地的外部影响因素、内部影响因素、潜在因素,在未来皆处于长期稳定的投资低风险系数。第三项因素为营运风险指标(Operations Risk Index,ORI)。中国内地长期被列为经济稳定的环境类型,其特征为有良好稳定的投资环境,外资企业经营上问题可以由政府效率、市场机会及财务基础所抵销。

3、发展模式选择体系的投资生命周期策略探讨

本节针对选择体系生命周期的演化过程进行策略制定的探讨,以利于竞争策略与接续发展模式选择体系的评估与制定。

(1)台湾跨国市场进入竞争的发展模式选择体系的生命周期探讨(见表3)。

三、结语

本文就台湾企业跨国市场进入竞争发展模式选择体系进行比较探讨,得到两项结论:

1、通过全球化的跨国市场发展,台湾的经济发展才得以维持,尤其台湾属海岛型经济,全球化乃台湾企业发展唯一选择途径。在1993年至2007年这14年间,台湾企业面临全球激烈的竞争,已发展出全球化的基础型发展模块,并建立了跨国市场经营的基础竞争力。

2、台湾跨国市场进入竞争的发展模式选择体系尚未建立共享的模块,往往是单一企业依其文化、组织、资源、决策团队而定的。台湾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透过整合供应链共享规则与利益关系来建立群组与商社的发展模块,来应对未来全球化竞争。

南风不竞篇8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聚焦市场;聚焦人才;聚焦市场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2

湖南省中小微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政策鼓励下,中小微企业数量成倍增加,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尤其是在解决就业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但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受规模小、资金缺乏、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中小微企业的经营面临诸多挑战。市场竞争的激烈,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加快,私人订制、个性化等市场需求多样性成为新的趋势,产品和服务不断推陈出新。技术创新作为改进、发明、创造新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市场与用户需求的重要手段,正不断演进。湖南省中小微企业未来应加快、强化聚焦型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企业。

一、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

技术创新是一个新产品(新服务)或新工艺从设想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等一系列相关活动。技术创新往往与风险同在,而风险往往可能创造一个企业,也可能毁灭一个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缺乏、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中小微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时应考虑更多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政府支持、咨询服务,也包括与用户/供应商的合作与支持、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与大学的合作、与其他单位的合作等互惠因素;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远远大于咨询服务,用户的合作与支持可保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内部因素又分为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在中小微企业中,个人因素、尤其是创业者因素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更大,但同时不能忽视企业内部合作对创新的作用,更需要了解组织是如何有效支持技术创新的:包括企业战略、规划、经费安排、人员激励以及企业内各部门间的协作等。基于上述分析,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应从企业对创新技术的选择、企业内部资源的培养、外部环境的利用等要素来考虑技术创新及其管理的有效路径。

二、湖南省中小微技术创新路路径特点

1.政府积极引导企业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湖南省在政策扶持、项目立项、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激发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增强中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湖南省本级科技经费中70%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累计帮助中小微企业争取国家创新基金17亿元;依托中小微企业组建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通过实施企业创新创业团队计划、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委派入驻企业科技特派专家等行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不同层次的创新智力支持。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带动下,湖南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得到激发、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根据湖南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企业专利申请21676件、授权14673件,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1261、510件,同比增长6.2%、3.6%;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全省总量的比重分别达52.4%、60.2%;201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989.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3%,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额达116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5%,其中70%以上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自于中小微企业。

2.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主动意识逐渐提高、投入增加

湖南拥有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一批综合性高校和研究院所,培养了一批遍布于三湘大地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人员。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引导下,政府出台了鼓励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尤其鼓励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在湘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些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创业者,极大激发了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激情,为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

湖南省中小微企业成为湖南经济增长新的引擎,一方面得益于企业自身对高新技术主动创新意识的提升,一方面得益于科技投入逐年增加。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投入强度为1.84%,比规模工业企业强度高出1.16倍。分领域情况看,高新技术产业各领域投入强度均高于规模工业整体投入强度,其中最高的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达到2.46%,这是由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直接体现。

3.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风险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许多企业经营困难、濒临倒闭,产能严重过剩、资金严重缺乏、人才流失严重,处于内陆的湖南省,情况更严重。如何实现突围是湖南省中小微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不创新就无出路,创新又面临极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资金不足、创新人才短缺、自身积累不足等。

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分布广、底子薄、信用相对较差,资金来源明显不足。湖南省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包括企业自有资金(创业者投入资金)、同行拆借、民间借贷、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多种形式,其中企业自有资金、民间借贷、银行贷款成为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由于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大多底子薄,没有相应的抵押物,一般很难在商业银行贷到款。而企业自有资金主要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能进入技术创新的资金很少。民间借贷一般都是通过民间机构、典当行等进行融资,一方面融资成本高,另一方面湖南的民间借贷不像温州等发达地区活跃,绝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难以用民间借贷从事技术创新。因此,湖南省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来源严重不足。

尽管湖南省内集中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等一批高校,为湖南省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但真正留在湖南中小微企业的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很少。为此,各地州市出台了如长沙市“313人才工程”、“3635人才计划”等吸引人才的系列政策,湖南省出台了“百人计划”等政策,吸引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在湘创新创业,但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中小微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相比差距较大。新时期,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成为掌握核心技术或具有较高创新能力人才的竞争。人才缺乏已成为湖南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一大难题。

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是一场伴随诸多风险的尝试活动,高效益和高风险并存,风险主要来源于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由于湖南中小微企业受到技术能力较弱、人才缺乏、资金不足等影响,大多只能进行单一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多种途径的替代研究难以实施,技术风险加大。市场的变化难以预测,由于缺乏技术成果商业化及市场经验,加上技术人才不稳定性因素,给湖南省中小微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带来了很大影响。

三、聚焦型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研究

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在实现企业稳定经营的基础上,做强、做大,成为各自领域的引领者或佼佼者,就要克服规模小、资金缺乏、基础薄弱等诸多不利因素,通过高效利用各种创新资源,聚焦市场、聚焦人才、聚焦技术,实现技术创新上的突破,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1.聚焦市场

在以市场主导的市场经济,市场与用户的需求就是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没有市场需求,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源泉。市场和用户需求千差万别,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个性化需求、私人定制等将逐渐成为市场主导,中小微企业如何在迅速变换的市场中识别符合自身特点的用户需求,给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和战略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小微企业更要研究市场和市场行为,洞悉市场潜在需求,并将有限的资源聚焦在有潜力的市场需求上,一旦突破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前景。美国苹果公司将产品聚焦在少数几款智能手机、少数几款移动PC等产品中,研究用户的潜在需求,一举成功,成为目前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国内的小米公司聚焦少数几款智能手机,短短几年成为国内位于前列的智能手机供应商。可见,只有聚焦市场,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研究和洞悉用户需求,将给中小微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展。

2.聚焦人才

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在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下,人才会处于不断的流动中,这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应充分认识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流动的科学性,研究并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政策,聚焦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阿里巴巴创业初期用股权、战略和远景吸引了“十八罗汉”,凝聚了一批具有梦想的创业创新人才,甚至让人放弃国外70万美元的年薪,甘愿加入月薪500元的阿里团队,这些人才为“阿里帝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只有拥有了人才,中小微企业才拥有了参与市场竞争的砝码,才能在技术创新的路上游刃有余,创造奇迹,为实现企业的做强、做大装上飞翔的翅膀。

3.聚焦技术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亦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源泉。中小微企业聚焦市场、聚焦人才,就是高效利用企业内部资源满足外部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为市场和用户提供质量可靠、品质稳定、性能优异、价格适中的产品和服务。市场需求变化有自身规律,通过聚焦急需或特色技术创新,持续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借助于产品在性能、用途等方面的提升甚至开发全新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及时响应以致创造市场需求,赢得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定价主动权。强化技术壁垒,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使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湖南中小微企业自身资金、人才、基地等特点,不宜实施多角度、更不适合于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应着重研究并聚焦市场急需解决或者具有特色需求的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冬娥,朱静等. 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潜力及对策研究.湖南省统计局,2015年决策咨询28期.

[2]蔡冬娥,龙欢等.创新型湖南建设现状分析[J].湖南省统计局,2015年决策咨询32期.

[3]郑诗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与能力增强型路径选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9)Vol.24 No.5, 39-41.

[4]方金城,朱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及案例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11)Vol.26 No.6, 9-12.

[5]陈辉.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路径选择[M]. 南京理工大学.2004.

[6]冒乔玲,许敏. 技术创新驱动企业成长的绩效分析―基于创新型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2第4期(总第380期),17-23.

上一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范文 下一篇:节能宣传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