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掩埋的秘密范文

时间:2023-11-28 09:51:22

时光掩埋的秘密

时光掩埋的秘密篇1

“三九一”高地是方圆几十里的制高点,工事坚固,火力严密,12道密麻麻的铁丝网,以及星罗棋布的地堡和地雷。为了出其不意地攻击“三九一”高地,我军派500名志愿军战士利用黑夜作掩护先秘密地运动到“三九一”高地,潜伏在一片开阔的草丛里,待到第二天黄昏突然向敌人阵地发起冲击。接受了任务,与战士们一起秘密地潜伏在草丛里,他们班埋伏在整个部队的最前头,距离敌人工事只有20米,不能互相说话,不能站起来坐起来,一直伏在草丛中,屏声息气,注视着高地上敌人的动静。

到第二天早晨,他们已埋伏了一个夜晚,觉得十分疲乏,腰腿酸痛得厉害,露水全打湿了衣服,大家坚强地坚持下去,一动也不动。大约中午时分,狡猾的敌人对阵地的情况有所警觉,几架敌机尖叫着飞到草丛地上空,在不断盘旋,接着扔下一排燃烧弹,落在潜伏区附近,一时间黑烟滚滚,大火熊熊。“不能动!一定要严守潜伏纪律!”战士们暗暗下决心,用目光互相鼓励。500名英勇无畏的战士纹丝不动,阵地依然像没有一个人那样平静。敌机又一阵疯狂扫射,临走又扔下一排燃烧弹。一颗燃烧弹在身后爆炸了,燃烧着的汽油溅到身上,身上的伪装、衣服立刻烧着了。“哇——哇!”他的左侧,传来了急促的蛙叫声。“叽——叽!”他的右侧,传来了紧迫的鸟叫声。这是战友们用暗号发出的呼唤,他们不住地向示意,赶快将大火弄灭。但却异常平静,他向战友们摇摇头。

他当然知道,身后就是一条流水的小沟,滚进去,火马上就会熄灭;或者,踢开腿上的伪装物,就地一滚,也能将火熄灭。但他心里清楚:此刻,山上山下正有几十架望远镜向燃烧点了望,自己只要出现一丝动静,敌人的万门火炮就会在顷刻之间把潜伏地炸成一片焦土。自己的战友就会全部牺牲,攻击“三九一”高地的战斗任务就不能完成。他安静地卧在那里,任凭火舌爬上自己的脊背,爬上自己的双肩,任凭火舌燃烧着他的眉毛、头发……他没有呼喊,没有流泪,只是使劲咬着嘴唇。他慢慢地将爆破筒递给了附近的战友,将冲锋枪、弹夹,还有一份入党申请书递给了附近的战友。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滴下来,他的双眼被烟火烤得睁不开,呼吸急迫。他的双手深深地插入泥土里,像一尊巨大坚硬的石像横卧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火慢慢地熄灭了。

复仇的烈火随着这个光辉的名宇,在同志们的胸膛里燃烧着。大家在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那用火和血祭奠英雄的时刻。下午5时30分,攻击“三九一”高地战斗开始了,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埋伏的战士们勇猛地发起冲锋,打得敌人乱成一团,终于全歼守敌,夺下了高地。

时光掩埋的秘密篇2

小时候,常常能得到一些零花钱,我会去买些小小的东西放在身边,妈妈不喜欢臭美的我,而我就喜欢买些饰品放在身边。久而久之,东西越来越多,我需要一个地方储存它,一个只有我知道的秘密地方我一直在苦苦寻觅那个地方,但一直没有找到。也许是我足够真诚,也许是我机缘巧合,真的让我找到了这样一个地方。

当时,我立即将这个伟大的发现和同样这个伟大的想法告诉了我的伙伴们。他们像我一样既激动又兴奋,那个秘密的地方是一个只属于孩子们的世界,这个世界与所有大人们无关。我们当即找到了些树叶撒在上面做标记,然后就开始憧憬未来......

那是一个地坑,是我所藏秘密的地方,它在一个无人利用的地田边缘。靠近它的是一排小树,树干十分纤细,让人害怕他们会被折断。远远的地方站着一排大树,看上去与那些小树像一对父子。父亲为孩子遮风挡雨,可儿子们却拼命地去寻找那份本该属于他们自己的阳光和雨露。

时间慢慢流逝,我的秘密储藏地没有了-一个地坑被永远的掩埋了,那群树也被伐光了,梦因此破碎。回忆被扔在那里,永永远远只是回忆了。这是我们的地坑,它像是被我珍藏在相框里的照片,虽然沾满灰尘,但轻轻试去,却是我生命里最珍贵的东西。时光带走的只能是时间,而记忆,他永远存在,它弥足珍贵。

这是我童年记忆储存的地方,我的梦开始的地方,好怀念那个地坑。

时光掩埋的秘密篇3

-----题记

用指间的葱茏,去生成一种意境,或有风,或有雨,纠结与释然,都无需刻意的书写。用唇边呢喃的语言,去轻触一段流年,或精致,或平淡,清晰与阴暗,都只丰盈于半亩花田。当岁月之沙泛滥,当隔江烟雨疏离,我只在云水之湄,面朝天宇,背卧苍穹,用心阳做暖,采清露为泉,植下一朵花,在每一缕晨起的风中,将馨香开遍。

倘若此生,只能以一种方式守望,让我们,各自于天涯为安,凭借一缕光的影像,隔着岁月相携相暖。直到,走过了时光的花海,走过了秋水长天,你逐渐老去的容颜,依旧在我心里,辗转成念!

若人生,在凄风苦雨的背离后就此不再相遇,你还是你,我亦是我,生命的轨迹没半点交集,我便不会于秋风起时,一再的探寻你的世界,是否藏有我不得而知的秘密。若心情,依旧平淡若水,于潮涨潮汐的水面闪烁着波澜不惊的华彩,我有我的充盈,你有你的极致,交织也只是偶然的碎语,你就不会在暗夜里寄出期许,用清浅的笔迹,摇曳我成倾城的美丽。

隔江的烟雨,正极致的凄迷,只是掩不住,那漫长夜里爱的呼吸,我在一缕秋光里,软软的,读出你昨夜遗落的字迹,浅浅的话语宛若指尖爱的讯息,风拂过的额头,从此滞留一抹笑意,那是为你!

心里,一直有一种感觉,可不可以,依着一米阳光的暖,将所有的念都放下,只关注自己和眼前。就像一朵花,不张扬,不碎裂,伴一滴冷露,于薄风过处,安静的存在,默默的将芬芳收拣。曾在清浅的岁月里,聆听着舞动的弦音,供养着心,轻偎寂寞,用素手,晶莹成清瘦的文字,均是水月镜花,一嗔一怨一凌乱。

飘零的人生,匆匆又辗转,也不过是数十载云烟,埋于手中的那个永远,也许只是心里不肯舍弃的贪恋,途径岁月,点滴随缘,谁还念,那最初的明艳?

时间,一路摇摆,总是将季节的脉络生生的分散。河川无语,掩埋了众多风花雪月的画面,只是,怎么都掩不住,记忆里那一抹深藏的微蓝。曾在无数的心思里,凝结成殷红的朱砂一点,在光阴悄然走远的瞬间,似微微荡漾的涟漪一片。生命在路上,你我的交集,不再是黯然落泪的一次擦肩。

指间芳华无限,是我为你盛放的锦瑟华篇,和泪晕开,用吻封缄,要留待沧海换成桑田,你与我的传说,依旧是红尘中无法割舍的痴念。爱一个人,守一座城,念一颗心,望一方天,手心里的岁月,握一路温暖,于天涯的彼端,流光做弦,请许我,一世风烟俱净的安然!

秋意深邃,秋情渐浓,悠远的心念中,又逢一场秋雨的滋润,如风中一朵飞落的花瓣,伸展情意,伴一缕思念,飞扬。雨,已酝酿多时,终于在夜半淋漓而至,听细密的雨滴借着风力敲打着玻璃窗,弹奏出不规律的和弦,于干涩的土地,却也是醇美若怡,美如天籁。

淅淅沥沥的雨丝,只一个回旋,就湿了树木,湿了花朵,湿了致密的心思,湿了蝴蝶的羽翼,湿了万物的光华。如薄雾般扬扬洒洒,是雨的浪漫,如柳丝般念念絮絮,是心的低語,如云影般悠悠绵绵,是风的徜徉。隔空,将想念开成花朵,依着雨丝款款行走,于光阴深处,爱的脚步,不急不缓。

人的一生,有多少年华是可以挥霍的,就如一程渐渐老去的时光,风一般的记忆,在心底,凝成雨滴,顺着指缝流走,怎么也掬不起。安静的日子,听歌,写字,看一段老故事,然后随着剧情哭的梨花带雨。世间的事,多半是不尽如意,经历了各种风雨的侵蚀,早已是叶落花殇的冷凄,一抹烟火色,终是明暗的苦涩,不得不隐身藏匿。

岁月疏离,光阴已不如从前的美丽,发丝凝霜,眉宇间平添了沧桑的痕迹,回眸,我还在这里,素净女子,是尘世里一朵寂寞的烟火。

时光掩埋的秘密篇4

2、相对于春的繁丽,夏的浮华,冬的死寂,秋是一位洞明世态炎凉,又还未至垂垂已老的中年伟男。

3、万山逶迤足下,一水洪峰踏过,站在山冈高坡,看秋风落叶如一片片迭落的时光,观云起云涌如人生天地匆匆过客。

4、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5、拾一枚吻过秋水的卵石珍藏,是珍藏一种秋天的情怀。

6、秋雨打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7、秋天是一种廓然空阔的心绪,秋天是一种淡然惬意的闲适。

8、秋天来临,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仿佛在告诉人们夏天已经过去,秋天开始。阵阵秋风的到来,树木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叶子的颜色也在不断变化,渐渐地变成红色,然后,开始落叶。

9、秋天的阳光,覆盖了春季的“温暖”,覆盖了夏季的“炎热”,送来了一丝丝“爽意”,秋天的阳光醒来都是挺晚的,消失得也快。算得上“晚出早归”。但并不妨碍它的质美。它不单单照射到万物,同时把人类心灵深处照得通通透透。我想,秋天的阳光是了解我内心的秘密,我不用向谁倾吐。因为秋天的阳光已经告诉大自然,它们会和我一起同喜同忧。

10、秋天的风,秋天的叶,秋天的色调,秋天的阳光,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图画中埋藏了许许多多的秘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可以揭开;图画中蕴藏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只要我们积极求索,就可以领悟。图画中展现了许许多多多姿的人生,只要我们端正态度,就可以拥有。

11、秋天,白日里你掩饰自己的伤感,痛苦,让我们享受你的美,让我们感到幸福,而夜里你释放出你真正的情感,偷偷哭泣,凄风苦雨还在无情地折磨你,拍打你,人们却不理会。

12、秋草有情,径自凋敝;黄花无意,引领南山远眺。阡陌相交,炊烟袅袅,那是秋天里写不尽的诗情。

13、清风涤荡你的肺腑,天籁拨动你的心音。一泓流水,一弦丝竹之音和鸣,你便知道,你该去看看秋天了。

14、凉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发红的火星在星空中为我们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近来每晚八点钟以后,火星就从东南方的地平线升起。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星星都亮,不论你在哪里,都很容易找到它。

15、或是晨光初照,或是山街夕辉,独坐秋天,高天、淡云、远山、近树、鸟鸣,幕天席地,一曲幽远的天籁交响在你的心底里升起。

时光掩埋的秘密篇5

不过也有人说,画“秘密花园”不是要体现一个艺术家有多深的功力,或者作品有多美丽,而是他的作品偏执程度有多高,从整理狂魔ursus wehrli(一个网络红人)爆红于微博微信就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当代艺术创作已经受到了某种猎奇消费倾向的严重影响。

所以存在即合理,我还是想去“秘密花园”的原型那座秘密花园去看看,因为亘古不变的真理是,眼里面有花园,心中才会开出花来。

一时间,好像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秘密花园”,好像那是一个埋藏已久的宝藏,在过街天桥底下,已经有老太太摆地摊卖《秘密花园:一本探索奇境的手绘涂色书》(Secret Garden: An Inky Treasure Hunt and Coloring Book)了。有人说,这是一本失传已久的武功秘籍;有人说引爆的不仅仅是潮流而是诗意;有人说,涂色的过程是修行,一边可以思考人生中主角和配角各自的意义是什么。

在诸多的语录中,我又听说《秘密花园》的原型来自布罗迪克古堡,是作者苏格兰女艺术家乔汉娜・贝斯福童年的花园,童年记忆是设计这座花园的灵感源泉。乔汉娜的祖父曾经是布罗迪克古堡(Brodick Castle)花园的首席园艺师,在那里度过的假期是美好记忆,也是丰厚的素材库:

“对于充满巨大幻想的小孩子来说,布罗迪克植物园是一个能够在其中漫步和玩耍的神奇地方。那里有一个正规的围墙花园,一个精密的花圃,忍冬植物爬满了藤架,中心还有一个美丽的日晷。对于藏在空隙中及墙壁里的蜂房,我无法记起那是真的存在,还是一个对于蜜蜂好奇的孩子的幻想。花园之外,数英亩的森林被盛开的杜鹃花覆盖,池塘里有多到足以站在上面的睡莲叶,半掩的别墅边上种着成排的松树……《秘密花园》中的大多灵感,就是源自于我在花园中玩耍,以及帮助祖父工作的童年时光。”

而可爱的漫画家Joana Avillez,以旁观者的审视的角度来看这个繁华的世界,在她的笔下,Marc Jocabs穿着粉红色过膝的背心裙,黑色的尖头鞋,她会在Marc 身边认真标注出那些配件的品牌出处,甚至不放过身上的纹身。“我喜欢画那些看似疯狂,并且对此欣然接受的人。”Joana说,这时候,画画和时尚这件事情成为非常有趣又具有“科技含量”的事情。

时光掩埋的秘密篇6

那是1941年秋,我们刚刚从滨海区转移到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就碰上了5万多敌人对我进行长达七十多天的铁壁合围和梳篦式拉网大“扫荡”。

敌人这次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在山东是空前的,在华北也是少有的。侵华日军总司令和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茨,都亲自出马到了临沂。山东日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更到前线督战。日军调动了第五、六、七、十混成旅团、二十一师团、十七师团的主力和三十二师团、三十三师团各一部分,加上各据点的守备队和伪军,总共 5万多人。另外带着坦克车、装甲部队和骑兵,几十门大炮和几百挺轻重机枪,在飞机协同配合下,分成11路,侵入我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疯狂进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日伪妄图一举消灭我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指挥机关及主力,彻底摧毁我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当时,沂蒙山区共有大大小小五百多个村庄和集镇,先后被敌人占领了四百多个。所有山区主要交通道路几乎全部被敌人控制。到处都是敌人修筑的据点和炮楼。白天,敌人分成一二十人、二三十人的小股武装,来回反复进行梳篦式拉网“扫荡”,搜山清剿,捕抓我抗日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抢掠粮食和牲畜;入夜,敌人则龟缩在据点、岗楼和碉堡内,燃起熊熊大火,狙击和防止我军民突围。许多村庄都被敌人烧光,只剩下石头砌成的屋框。

当时我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给宣传部长兼《大众日报》社管理委员会主任李竹如同志当秘书。敌人“扫荡”开始后,我就参加到编辑部主任白学光同志率领的《大众日报》战时第三新闻小组工作。在敌人四面包围当中,以报社第一印刷厂五六十个工人临时组成的武装战斗队为依托,在当地人民群众的掩护和支持下,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在东、西蒙山坚持打游击,并利用战争间隙,编辑出版《大众日报》战时油印版。

当时第三新闻小组,连同白学光同志在内,只有十三四个人,一部无线电收报机。既没有蜡纸、钢板、铁笔和油印机,也没有会刻蜡版和用油印机的人。经与印刷厂联系,才从他们已经疏散掩埋起来的物资设备中,找到了一块已经磨平了的旧钢板和一个满是麻点的油墨辊子、两支笔尖已经快秃了的铁笔和几筒蜡纸。没有油印机,就用高粱秆将蜡纸上下两头固定住,由两个人用手按好,另由两个人拿报、续纸。四五个人,一小时只能印二三百份。就这样,《大众日报》战时油印版在敌人四面包围和激烈的炮火中问世了。

尽管现在看起来,当年出版的那些油印小报,字迹歪歪扭扭,缺笔少划,模糊不清,但是它确实是我们用流血牺牲换来的,在反“扫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当我们的编辑、记者和交通员,把刚出版的一期期油印报纸,穿过敌人的包围和封锁,送到正在同敌人浴血战斗的抗日军民手中的时候,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因为他们能在敌人重重包围和连续袭击下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听到、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声音。一份份油印报纸,在抗日军民手中,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东、西蒙山一带各个机关和部队。有些分散在地方的领导和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冲破敌人的封锁和包围圈,找到我们驻地来要报纸。部队指战员看了报纸,更加坚定了粉碎敌人“扫荡”的胜利决心和信心;地方工作人员和群众,看了报纸,对大局有了底,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斗争方向。特别是当报纸将苏联红军向德国法西斯发动大规模冬季攻势,斯大林在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英、美等同盟国和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八路军、新四军为支援山东军民反“扫荡”纷纷向敌人出击,和新华通讯社的重要谈话等等传播到抗日军民中时,立即激起一股巨大的战斗力量。我们战时新闻小组的人,也从抗日军民的激昂斗争中受到鼓舞和激励。

这一年冬天,沂蒙山区特别寒冷,接连下了几场一二尺深的大雪。气温降到了零下十几度。我们许多人却还没有穿上棉衣,住的草屋又没有生火,石头砌的墙四处透风,蘸水钢笔尖上的墨水结冰了。大家披着薄薄的棉被和线毯,蜷缩在草铺上,用嘴里的热气,哈开结了冰的钢笔尖,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稿、编稿。实在冻得坚持不住了,就爬起来跺跺脚,搓搓手,活动活动身子,再继续工作。由于敌情紧张,不断行军、作战,加上缺油少盐,营养不良,不少同志都害了夜盲症。一到天黑,什么也看不见。夜行军时,要人在前面用一根绳牵引着,高一步低一步地跟着走。后来敌人封锁加剧,没有盐吃,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同志知道了,从抗大一分校配给他们的盐中分出了几斤,派交通员冲破敌人的包围和封锁线,送给了我们。当我们每一个人分到一小包盐时,谁都舍不得吃。只在吃饭时用舌尖舐一舐咸味。

敌人那次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持续进行了七十多天。我们《大众日报》战时第三新闻小组和第一印刷厂的几十个人组成的小小战斗队,一直在敌人的包围之中周旋。敌人占领了村庄,我们就转移到山顶上,在山头上抄收电稿,编报、印报。敌人占领了山顶,我们就隐蔽在山沟小村子里编报、印报。在敌人七十多天的“扫荡”中,我们这支武装战斗队,不仅没有受到损失,而且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编印了二十多期油印报纸,几次掩护群众安全转移,夺回被敌人抢去的牲畜和粮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我们被大家称为“蒙山王”。

一天上午,我们正在抄收延安新华通讯社播发的重要新闻稿,忽然接到侦察员报告,说距离我们七八里路的一个据点的三四十个日本兵,正在向我们驻地扑来。可是,这天新华社播发的新闻稿又非常重要,必须抄收下来,及时传播出去。于是,白学光同志经与印刷厂负责人商量,决定派出两个武装班前去迎击敌人,延缓其前进的速度,争取时间将新华社的电稿抄收完再转移。两个武装班的二十多个印刷工人,接到出击命令后,提着上了刺刀的枪,带着一束束手榴弹,飞速爬上山岗,去阻击敌人。走出六七里路,正当敌人转过一个山口,进入一条山沟里时,埋伏在左边山岗上的那个武装班工人突然向敌人开火,当场将领头的三四个敌兵击毙。余下的敌人慌乱冲向右边山坡,想抢占有利地形。没有想到在右边山岗上,早有我另一个武装班埋伏。又是一阵猛烈的排枪射击,接着一颗颗手榴弹顺坡滚下,在敌兵中开花。只见有几个敌兵应声倒下,再也没有爬起来。那个挎着指挥刀的日军小队长,头上钢盔被一枪打飞了,扑倒在地,手中的太阳旗甩出去老远。剩下的敌兵慌作一团,哇哇直叫,连滚带爬地被困在那条小山沟里的乱石头旁,欲进无路,后退不得。我两个武装班的工人,牢牢扼守住河沟两边山岗,敌人一露头就开枪。就这样,我们把敌人死死地堵截在那条小山沟里将近两个小时,直到电台将新华社当天播发的新闻稿全部抄收完,印刷厂才派人通知武装班撤出战斗。当山沟的敌人得到敌兵增援时,我们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可是,当我们穿过临蒙公路,刚刚进入东蒙山边一条山谷时,忽然接到前方侦察员报告,说我们原准备去的那个地方情况不明,需待查清敌情后才能前进,于是决定原地休息。大家都很疲倦,不多一会儿,都倒在地上睡着了。睡到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才发觉已被夜间大雪埋了一尺多深。

我们来到老乡家里,各家各户为我们烧姜汤,烧火取暖。我们和老乡们聚在火旁,说说笑笑,亲如一家。

就是在这次七十多天血和火的反“扫荡”战斗中,我们通讯部长郁永言同志和他带领的新闻小组的三十几位同志,不幸于11月30日拂晓在沂南县大青山陷入敌人包围圈内。经过一整天激烈战斗,除了少数几个同志随部队突出重围外,其余同志壮烈牺牲。专程来采访的波兰籍著名记者汉斯・希伯,也在这次血战中光荣殉职,血洒沂蒙大地。

与此同时,在南沂蒙一带疏散坚持反“扫荡”的我《大众日报》战时第二新闻小组,和经理部、秘书处、第二印刷厂工人,也先后遭受到敌人的包围和袭击,有三四十个同志牺牲和失踪。第二印刷厂厂长肖辉、政治指导员魏爱民和印刷工人徐芳奎三人,在从沂南县依汶庄一带突出敌人包围合击圈后向北大山转移途中,不料与大队失掉联系,又误进了敌人拉网里。左冲右突,边战边走,始终未能摆脱追赶他们的敌人,最后被敌人紧紧包围在一个山头上。一队队日本兵端着枪,躬着腰,在大炮、机枪密集火力掩护下,从山沟隐蔽处爬上山来,嗷嗷直叫:“抓活的!”“抓活的!”虽然肖、魏、徐三位同志顽强抵抗,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但是终因寡不敌众,最后退守到一个大石头崖下,只得将枪支砸碎,在“中国共产党万岁!”“八路军万岁!”的口号声中,纵身跳下几十丈深的悬崖,壮烈牺牲。

《大众日报》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经理部长丁柱,与疏散在地方上的几个干部,被敌人拉网“扫荡”拉到沂水县南墙峪北大山上。丁柱躲在山坡下的一个大石头缝里,其余几个同志藏在对面山坡上松树林中。他为了掩护别的同志,不时地袭击进攻的敌人,最后,子弹打光了,壮烈牺牲。原来隐蔽在对面松树林中的几个同志得救了,当晚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在敌人撤退后的当天夜里,他们又匆匆回到了丁柱战斗的地方,在那条血染的大石头缝里找到了他的遗体。这才发现丁柱在临牺牲前,已将随身所带的文件、钱、粮票等一一撕得粉碎,又将打光了子弹的驳壳枪在石头上摔坏,没有留给敌人一点东西。他的遗体上除了十几处弹伤外,还有死后被敌人又捅了好几刺刀的伤口。大家面对这一壮烈的场面热泪夺眶而下,在悲恸中匆匆将丁柱同志掩埋起来。

什么是战争?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战争!

什么是阶级友爱和革命友情?这就是最崇高的阶级友爱和革命友情!

在我各地抗日军民的奋勇打击下,“扫荡”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中心区的敌人,因为其后方兵力空虚,原来侵占的城镇和交通沿线不断受到我外线作战部队的威胁,最后不得不从我根据地撤退,我们经过七十多天的浴血苦战,终于取得了这次反“扫荡”的胜利。

这一年的12月16日,当我们《大众日报》第三战时新闻小组和第一印刷厂的工人,奉命由东蒙山里转移到南沂蒙地区的东、西辛庄,同在那里的秘书处、经理部会合,准备恢复报纸铅印版时,报社秘书主任仲星帆和经理部长刘力子同志,为了庆祝这次反“扫荡”胜利和报社各部门同志重新汇集在一起,专门杀了两口大肥猪,从集上买了一大批大锅饼,招待大家,提前举行新年会餐。这一顿饭,有猪肉炖粉条,白菜烧豆腐,又有小米稀饭和大锅饼。大家都吃得特别香,特别饱。因为从敌人大“扫荡”开始,我们已经有七十多天根本不知道肉是什么味道了。

时光掩埋的秘密篇7

青春,与其说是一场经历,不如说是一场回忆。明媚花开还是阴霾漫天,欢欣喜悦抑或惆怅凋零,都因为配得上这场盛大而漫长的生命演出,而显得意蕴久远,回味悠长。曾经的幼稚天真,忐忑不安、惆怅心酸都已回不去,也没有办法找寻,这些感情终究存在过的,即使不在拥有,也会让人心存温暖,一生回味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纪念我们的共同的青春和成长。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桐华的文章从一开始的《步步惊心》小说,再到《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还有《被时光掩埋的秘密》。这些东西都是我初中时代最喜欢的小说,也是我的精神慰藉啊。我不知道为什么看小说,原来也是分369等的。很多东西都是不能够用语言轻易的就表达出来,那样显得多不好啊,这好像一句话说的那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可是我却不喜欢一直对着我喜欢的人,或者是可以称之为偶像的人带一种探究的味道。我可以羡慕他们,但是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是这个样子,或者是根本就不想让别人去探究我。

我喜欢在一定程度上的坦白,但是不喜欢那样虚伪造作的方式。

时光掩埋的秘密篇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共中央派台湾彰化县花坛乡籍干部蔡孝乾(化名老郑)为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则于次年7月进入台湾,并正式成立“台湾省工作委员会”,蔡任书记。

朱枫是半年前从香港去台湾的。

20世纪40年代末,一场摧枯拉朽的风暴席卷中国大陆。继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之后,人民百万雄师挥戈南下,横扫各路顽敌。然而,兵败大陆的集团退守台湾后,加紧了对孤岛的高压控制。1950年3月1日,复任“总统”,特设“总统府”机要室资料组,资料组主任为蒋经国,总管全台情报特工。

由于的铁腕镇压,台湾的军政上层机关里的一些“内线”与中共的联系被切断。新中国的领袖们当即决策,尽J陕取回重要军事情报,为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这项任务藩到了朱枫的肩上。

1949年11月25日,受命人台的朱枫从香港维多利亚码头登上了一艘开往台湾基隆的“风信子”号客货海轮。

朱枫,又名朱谌之,早在1925年就在宁波竹洲女子师范(后为宁波二中)参加过爱国反帝学生运动。1945年2月,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调到情报战线,在上海、香港做地下工作。

朱枫这次赴台,是以探望女儿一家作掩护的。

朱枫女儿陈莲芳,自幼便由她的妹妹朱贻云抚养。朱贻云夫妇一直在的上层机关里做事,为莲芳找了一个官员做丈夫。大陆解放前夕,她们又一起随着溃退的国军来到台湾。早在3个月前,她们给朱枫寄来了“入口证”,希望她与她们在台湾团聚。“入口证”成了她这次赴台的一个最好的掩护。

“风信子”号海轮自香港启程3天后的11月27日午后,终于在基隆靠岸。女儿、女婿,还有妹妹和妹夫,早就在码头迎候她这个远客了。

为了取回并转送绝密军事情报,确保任务的完成,根据组织上的要求,她在台湾只能单独联系“两条线、两个人”。中共方面。是“老郑”蔡孝乾;方面,是时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中将。

完成任务

到台湾的第二天,按照预先的约定,朱枫与“老郑”接上了头。朱枫向他传达了华东局领导的指示。并把带来的一封密信亲手交给这位工委书记。

“老郑”很高兴,向她通报了台湾工委工作情况,还把工委掌握的一些绝密情报交到了朱枫的手中。

一个星期后,她又与吴石中将取得了联系。

吴石,福建闽侯县螺洲镇人,1894年生于一个累世寒儒之家。吴石曾于1911年参加了福建北伐学生军,后人选武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留学日本炮兵学校、日本陆军大学,成绩优秀。

抗战结束后,吴石任军国防部史料局局长。解放战争期间,他曾为中共地下组织提供了大量的绝密情报,同时还经常掩护中共地下党工作。后来,吴石赴福建就任绥靖公署副主任。上海解放前夕,又被调来台湾工作,代号“密使1号”。

入台后,吴石很快升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当时,他一直在收集绝密军事情报,等待着中共华东局秘密特派员前来直接联系……

在将军的书房里,朱枫带来华东局负责台湾地下工作的领导的亲笔信,信中对吴石将军近年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对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吴石看了信后,心情十分激动。

他把拍有《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等绝密军事情报的微缩胶卷装在一只小圆铁盒里,郑重地放到朱枫的手里。

三天之后,朱枫按照预先的约定,在基隆码头,把已经到手的第一批重要情报,交到了中共华东局情报部特别交通员的手中。

朱枫到台湾后转送的第一批绝密军事情报,迅速通过香港传递到大陆,传递到华东局情报部和总参作战部负责同志的手中。

遗憾的是,历史在1950年拐了个弯。朝鲜战争的爆发迫使共和国的战略重心北移,攻台战役被无限期延迟。吴石用生命换来的绝密情报没能发挥作用。

在安全地转送了第一批重要情报之后,她又与“老郑”有过几次会面,还与吴石中将六度秘密会晤。他们又陆续交给她一些重要军事情报。她通过从香港定期驶来基隆的“安福号”海轮上的一位大副――中共华东局情报部的一位特别交通员,一次次安全绕经香港,送回大陆,摆到了华东前线司令部及北京最高决策者的面前。

镇定出逃

不知不觉,朱枫到台湾已有两个多月。这一天是2月2日,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了。朱枫来台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按照上级的秘密指示,她准备尽快经香港。返回大陆。

就在此时,吴石派他的副官、陆军上校聂曦(中共党员)前来紧急约见,并告诉她,中共台湾地下组织被破获,“老郑”叛变并首先供出朱枫。

朱枫镇定地给女儿、女婿留下一张字条,然后便迅速离开,转移至吴石给她安排的阿里山大酒店。

到香港的空中、海上航线,已全部紧急封航。只有一架军用运输机后天飞往舟山群岛中的定海机场。那里离她的家乡镇海很近。还有她的一位老同学可以掩护

吴石冒险为朱枫签发了一张《特别通行证》。这样,她便以探视病亲的名义,于2月4日傍晚搭乘这架军用运输机,离开台岛,飞赴舟山定海(当时仍旧是军队占据)。

就在朱枫前往阿里山大酒店的途中,时任“保密局局长”的毛人凤亲自派人带着已经叛变的“老郑”,来到朱枫女儿、女婿家。

这时,在吴石将军的掩护下,朱枫已安全住进了阿里山大酒店,并在两天后飞到了舟山。

但已经叛变的“老郑”,此刻供出了吴石中将。下达秘密手令,于3月1日将吴石逮捕。在对其住宅的搜查中,查到了他亲笔签发的《特别通行证》,摸清了失踪多日的朱枫的去向。

朱枫到了舟山之后,便连夜从定海机场来到了沈家门,找到了一家由天主教会主办的“普爱医院”。她在宁波女子师范学堂时的一位老同学赵又侠就在这里。

这位被最高当局通缉、追捕的女“共谍”,在同窗好友的掩护下,安然地又度过了两个星期。

从容就义

但由于“保密局”挨村挨镇的日夜严密清查,2月18日,朱枫在定海被逮捕,此时,她离祖国大陆只有一步之遥。

朱枫被捕后,被关在沈家门的一个看守所里。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她取出随身佩带的金链、锁片,还有大衣衬垫里藏着的金镯,共有100多克。她把这些金器分解、折断,全部吞进肚里,然后平静地躺在地上,等待死神降临……

然而,第二天,巡查的敌人发现了她的异常,她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

1950年6月10日,朱枫被捕入狱已经是112天了。这天上午。毛人凤朝朱枫厉声叫道,“我们并不需要你的口供。不需要你提供任何材料……只想换个你回心转意、共赴国难。你应该知道,固执到底,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你说的是要判我死刑吧?”朱枫哈哈笑了。“我个人的死算得了什么?‘青山处处埋忠骨,人间遍种自由花’……”

毛人凤脸色骤变:“将共党女‘匪谍’朱谌之押出去!”

迟来的纪念

人民并没有忘记朱枫。她的许多战友没有忘记。烈士就义两天后,新华通讯社内部《参考资料》,对烈士就义的情况专门转发了100多字的外电报道。

1951年7月,也就是烈士就义一年之后,中共华东局组织部出具证明,向朱枫的家人颁发了《革命烈士光荣证书》。

1990年6月29日,在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的关怀下,由原国务院副秘书长罗青长主持,“朱枫烈士牺牲4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上一篇:关公的故事范文 下一篇:男人与禽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