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的名字范文

时间:2023-10-14 19:25:06

战士的名字篇1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当我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引用父亲当年形容二战老兵心境的这句话。据夷陵区多位抗战史专家的介绍,75军预备第四师曾在此地与日军对峙、鏖战近四年,牺牲将士超过三千人。该师在当地驻军期间,曾为地方做了不少实事,采取禁烟、禁毒措施,并创办小学。对于这片遗骸开启的一段历史来说,遗忘是比死亡更深的痛。这种痛,甚至超过了“对于世界,你不过是一名士兵;而对于我,你却是整个世界”中所蕴含的亲人的无尽悲痛与哀伤。

同样的无名将士遗骸,让人想起了去年流落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几百名抗战将士魂归故里的事件。去年这项迎接战士忠骨归国的活动在网上汇集了逾十万网友签名。一段历史过去后,以一种庄严的形式铭记是接续记忆的最好方式。设纪念日也好,建纪念碑也罢,但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另置他处,缺少与英雄忠骨相称的庄重安排。六十多年前,他们为了国家的尊严流血牺牲;六十多年后,今人有责任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荣誉。

对那些为国牺牲者的遗体和遗骸以英雄规格进行安置,是很多国家延续的价值取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两年以后,一具法国无名战士的遗体从他的暂时安息地运往巴黎,安葬在凯旋门下,作为国家对牺牲将士致敬的象征。同一天,英国将一具无名战士的遗体安葬在西敏祠教堂,与历代先贤和民族英雄们长眠在一起。美国也做了同样的事情,1921年11月11日,一个美国无名战士被安葬在阿灵顿公墓,这就是后来的无名战士墓。墓上刻着一段文字:“这里长眠着一个士兵,无人知晓他的名字。”

也没有人知晓夷陵工地上无意间出土的这三千多具将士遗骸的名字。但从当地抗战史专家的考证中可知,原来是有的:预四师驻扎的四年时间里,陆续牺牲的三千多将士,凡排长以上的军官都单独刻了小石碑,凡士兵都把姓名刻在几块大石碑上,其中一块石碑上就刻有八百多士兵的姓名(2010年9月2日《三峡晚报》)。世事沧桑,这些名字被湮没在时间之中。

但他们的遗骸不应再被湮没。虽然青山处处埋忠骨,但给这些无名的将士们一个安息之地吧。让这种记忆连接起过去与未来,这是一架历史的桥梁。在这里,没有其他附加的含义。惟一留下的,只是民族英雄的光荣与尊严。一个尊重自己的英雄的民族才能凝聚起国人的爱国主义热情,才能深刻地懂得坚强、尊严、光荣与和平的所有含义。记住英雄,不仅是给予英雄的尊严,也是我们给予自己的尊严。

【选自《红网》】

插图 / 如何纪念 / 阿萨约瓦・坎

战士的名字篇2

“铃铃铃。。”闹钟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可是这对丁晓白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还是从昨晚说起吧。。。

昨天夜里,丁晓白并没有马上去睡觉,本来子夜封神禄就已经够让他头疼的了,半路又杀出个赵爽,使他更加难以入睡,他悄悄地爬了起来,再一次拿起了子夜封神禄,用自己的灵力制作出了一小片光芒,翻开了它。关于使用灵力,那是4年前一位高级术士临死前教给他的,三道连共和国所毕业的学生,都将成为战士或术士。战士是拥有强大的物理攻击,强壮的体魄,高等的敏捷,作为丁晓白的体格,连扛一袋米都费尽,更别说做一名战士了;至于术士,则是开发自己体内的潜能,将体内的“灵力”运用自如,可以制作或召唤出火焰,寒冰,雷电,光能等等,高级术士则可以控制空气,气流,甚至制作空间,或制作出幻象来迷惑敌人。而三道连共和国之所以要培养战斗人员是因为要与异界的各个国家一起对付一年一次的魔族入侵,三道连共和国在异界中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国家,但是由于这里盛产一种特殊的密银矿石而十分有名气,在异界中比较有名气和实力的主要分为五大国家,位于西北方的猩蓝帝国,南方的西厢共和国,东方的赫皖共和国,西南方的海音帝国,以及位于异界中心的联邦政联共和国。丁晓白对于灵力的接触和掌握比常人要早6年,按共和国规定18岁,也就是成年以后的人们才能接触战士和术士的最基本知识,而丁晓白却提前掌握了使用灵力,他现在已经能轻松的凭灵力制造光,水,不过他还不会制作火焰和雷电,因为他的觉醒力太低。要锻炼觉醒力,必须使身心安静,然后从深呼吸的过程中闭上眼感受周围的环境。丁晓白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术士,他这4年的锻炼使他长进飞速,现在让他去考术士1级考试,他简直可以轻松的满分通过考试,可惜他的年龄不够,还不能去考试。

丁晓白把书仔细翻了翻,眼前突然一亮,他看到在最后一页的右下角有一个方框,里面似乎写满了名字,第一个名字是逍遥,紧接着最后一个名字是流云。

“这,这应该是持有人的签名吧,看来这本书就是这个叫流云的人扔掉的。。。”丁晓白思索着,犹豫了一会,他拿起水性笔,在方框中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哗!只见一道金光瞬间一闪,属自动翻到了第一页。

丁晓白看着第一个图鉴框中渐渐显现出一张图片,0001号数字顿时变成金色的,0001号图鉴的每一个选项都用金色的宋体字渐渐出现在纸上。

战士的名字篇3

国际护士节是为纪念19世纪英国的杰出护士、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费劳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的。

南丁格尔于1820年5月12日出生在意大利佛洛伦萨城一个富裕的英国家庭,少年时代受过良好的教育,通晓英、意、德、法四种语言。但她的志愿却是当一名护士。后来她在德国凯诺兹修道院接受护士教育,又去巴黎的医院考察护理工作。1853年她在英国一家私人医院做了护士主任。由于工作出色,显露了非凡的组织能力和业务才干,她于1854年被极有名望的帝王大学医院聘为护士主任。此时爆发了俄国与英法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战场伤亡惨重,英军伤员死亡率高达80%。南丁格尔受英国政府委派,带领38名护士前往战地医院工作。她不仅救护伤员,而且以极大的精力与官僚机构和渎职官员做斗争,整顿了医院的管理制度,短短的几个月便取得显著成绩,拯救了成千名濒于死亡的英军伤员。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对南丁格尔十分钦佩,曾为德国的《新奥德报》和美国的《纽约论坛报》写专稿,赞扬南丁格尔敢于向官僚制度作斗争的精神。马克思写道:“在当地找不到一个男人有足够的毅力去打破这套陈规陋习,能够根据情况的需要而不顾规章去负责采取行动。只有一个人敢于这样做,那就是一个女人,南丁格尔小姐。”

战争结束后,英国政府为南丁格尔向全国募集4.4万英镑捐款。南丁格尔用其中一部分于1860年在伦敦圣多马医院创建了第一所近代护士学校。南丁格尔于1910年逝世。1912年5月12日,国际护士会倡议各国护士会在该日举行纪念活动,学习南丁格尔为病人服务的崇高品德和救死扶伤的献身精神。

南丁格尔奖章是护士的国际最高荣誉奖,系国际红十字会为纪念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的,每两年由国际红十字会颁发一次,授予各国最优秀的红十字会护士、助理护士和护理工作组织者,已经颁发了32届。我国自1983年第29届起,已有11人荣获此项荣誉奖章,她们是:

第29届(1983年)

王瑛,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

第30届(1985年)

司范,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护士长。

梁季华,广州红十字医院医护部主任。

杨必纯,四川泸州红十字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第31届(1987年)

陈路得,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顾问,中华护理学会理事,中华护理学会天津分会理事长。

张云清,辽宁省肿瘤医院副主任护师。

史美黎,上海市红十字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和胸外科护士长。

第32届(1989年)

林菊英,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

陆玉珍,上海遵义医院护理部主任。

周娴君,湖南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副院长。

战士的名字篇4

1. 学习生字词。

2.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程序】

一、 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同学们,2003年的春节前后,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一些地区流行,我们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在这次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些白衣天使因抢救病人,不幸感染,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永远的白衣战士叶欣就是其中的一个。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朗读来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展示你们课前的预习水平,感受叶欣的伟大精神。

二、 指导朗读,学习生字词

1. 请看: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47岁的护士长叶欣却永远地走了。她倒在了与非典型性肺炎昼夜搏斗的战场上。

(指名读,范读、齐读)

“非典型性肺炎”简称为“非典”。抗击非典,“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出示第二句,齐读这两句话)

2.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叶欣是这样做的――“随着……”(指名读)

“身先士卒”中士卒指谁?叶欣身为护士长亲自带头,处处冲在最前头,句子中的士卒还指士兵吗?

(女生读)

3. 我们再来具体看看叶欣抢救梁先生的情景――“原有……”

这个句子中生字比较多,大家先试着读读,一时读不准还可以看看课后生字表。

(指名读第一句)

(指名读第二句)叶欣娴熟地将病床摇高,娴熟可换为一个什么词语?熟练。

叶欣让患者呈半坐卧位,是一种什么样的姿势?(教师演示:拳头就是人头,这是上半身,这是下半身,这是坐,这就是卧,半坐卧位)谁演示给大家看看?

(指名读读第二句。正音:给ji)

(指名读第三句)

请给“疲惫”换一个词。这可不是一般的“疲倦”啊。(指名再读)

4. 叶欣心中时刻装着他人,唯独没有自己,请看这一段,出示――“为了……”

同桌互相合作,你读给我听,我再读给你听,读得好的地方互相学习,读得有问题的地方互相提醒。马上我请两个同桌一同展示。

(请两个同桌读,一句一句轮着读)

(指名读一、二两句)通畅还可以说成什么?畅通。

教师解释斩钉截铁:斩,斩断;截,截断。(指导朗读:“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师生共解:悔、包揽。“尽”正音,第3声)

(解释“声色俱厉”:俱,全、都。指导朗读:“有时……”)

(引读,听老师读的语气填空)

5. 叶欣,她就是这样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永恒的微笑留给了人们。(出示――“遗像中……”)

(解释遗像,死者留下的照片)死者留下的物品叫什么?死者的身体怎么说?死者曾经说过“这里危险,让我来吧”,这话又叫什么?

“永恒”就是?(齐读)

还有其他的生字词不会读、不理解的?

三、 出示问题

为什么说叶欣是一位永远的白衣战士?下节课我们一起再学习。

四、 指导写字

1. 过渡:生字会读了,还要会写,不仅要会写,还要能写美观。

2. 练习:把课后生字先用钢笔描红,再在旁边临写两个字。请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各写两个字:疾、恒。

3. 写后评议:黑板上的字美不美?

(板书:读写)

五、 布置作业

1. 带着课后第四题朗读课文。

2. 在练习册上练习写字。

战士的名字篇5

烈士陵园内,大约在中间的位置矗立着高十几米的辽沈战役纪念塔,塔身两侧是展示战争风云壮烈场景的花岗岩浮雕,纪念塔顶站立着一个提着枪保持冲锋身姿的战士塑像,他就是解放锦州战斗中牺牲的英雄梁士英。

1948年10月14日的上午,攻打锦州的战斗打响了,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碉堡里,当他转身离开时,爆破筒又被敌人推了出来。梁士英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躯死死地顶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梁士英壮烈牺牲,年仅26岁。建国以后,锦州市人民政府将他牺牲的那条街改为“士英街”,以永远纪念这位不朽的英雄。

站在远处仰望纪念塔塔顶上英雄的身影,记忆里应该时常会响起那个上午爆破筒的轰鸣,每逢黄昏时,夕阳的霞光笼罩着英雄塑像,烈士年轻的生命原来早就在当年的那一片火光中永生。

纪念塔东西两侧是由首碑、英名录碑、尾碑组成的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纪念碑的碑林,纪念碑由高2米宽1.2米的黑色大理石制成,上面雕刻着我们今天知道名字的辽沈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一共是8975人。实际上在辽沈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远远不止这些,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为共和国的建立,长眠于地下,谁又能将他们忘记呢。每次从那片碑林旁边走过的时候,我总是喜欢用手指轻轻摩挲那一个个仿佛鲜活的名字,猜想着他们的模样,他们当中有的人牺牲的时候,年级和也许自己相仿,一想到这些心中会有许多感叹,唏嘘不止。

烈士的英灵护佑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每逢休息的日子,这里还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地方,这个时候,总有孩子在那一条条幽静的小路上奔跑、玩耍,有的家长会提醒孩子们安静下来,好像怕吵醒烈士们睡梦,其实大可不必,烈士们长眠于此,不正是为了看到我们今天快乐的生活吗?

战士的名字篇6

关键词:天主教;东正教;罗斯

一、历史背景

罗斯西北地区,即现在的拉多加湖地区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分布着人口众多的部落。

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接受了基督教,991年诺夫哥罗德也接受了基督教信仰。此后,在罗斯西北地区基督教也得到了传播。

罗斯受洗后不久,基督教的西方教会与东方教会,由于各自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尤其是对基督教最高领导权和势力范围的争夺,在1054年终于彻底决裂,形成各自独立的教会。西方教会成为天主教,东方教会成为东正教。由于在地域和经济文化联系上、在宗教从属关系上,罗斯地区都与拜占庭帝国过从甚密,自然属于东正教系统。

天主教的德国也想在罗斯西北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在12世纪中期,不莱梅的德国商人来到了这一地区,并在西德维纳河河口建立了两个设防的居民点。1200年,德国在德维纳河河口建立了里加城,由德国军队守卫。与此同时,丹麦王卡库特六世也使爱沙尼亚沿海地区居民受其保护,并利用权力在那里推广天主教。

在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的支持下,阿尔贝特·布格斯根夫金主教从德国为新城带来大量移民,还带来本来准备前往巴勒斯坦地区的德国骑士。经教皇批准,1202年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成立了圣剑骑士团。1224年,圣剑骑士团猛攻尤里耶夫市。这座城市是楚德地区罗斯人最为古老和坚固的据点,由智者雅罗斯拉夫所建。虽然未能攻克,但这表明此时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天主教势力已相当强大。与此同时,天主教的瑞典势力也在加强。自1221年起,伏里库戈夫家族的亚尔德·比尔盖尔开始统治瑞典,他是一个野心勃勃、力图对外扩张的统治者。

而此时的东正教世界,则处在空前的危机之中。1204年,第四次东征的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建立了拉丁骑士统治的国家。东正教中心遭到十字军疯狂掠夺和破坏。1236年,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领下越过乌拉尔山西征,第二年渡过伏尔加河,侵入罗斯。蒙古人破坏并洗劫了梁赞、莫斯科、苏兹达尔、弗拉基米尔、罗斯托夫、雅罗斯拉夫尔、特维尔、基辅等罗斯城市。罗斯各公国都丧失了独立,王公们被迫臣服于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

二、13世纪罗斯西北地区的宗教战争及其影响

罗马教皇注意到罗斯在遭到蒙古人入侵之后出现的有利时机。他打算利用这一机会组织对东正教的宗教战争,把罗斯西北地区变成天主教的势力范围。罗马教皇宣布对芬兰地区的多神教徒和罗斯的东正教徒进行十字军远征,对参与远征的天主教徒赦免其罪,并给予永恒的祝福。在罗马教皇的号召下,一支天主教十字军在瑞典集合,其中有贵族、骑士、军人、冒险家等,他们准备在1240年之前入侵罗斯。这支十字军的统帅是瑞典国王比尔盖尔,由他护送天主教主教和其他神职人员。

此时在诺夫哥罗德执掌政权的是31岁的大公亚历山大·雅罗斯拉维奇·涅夫斯基。他精力充沛、有勇有谋,深得诺夫哥罗德人民的信任和支持。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他意识到此时诺夫哥罗德所面临的最大敌人是天主教的十字军。为了孤立敌人,他派人带着贵重礼品到金帐汗国京城萨莱拜谒大汗,获得了蒙古人的支持。作为报答,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协助蒙古人对诺夫哥罗德居民进行人口登记造册,而这种人口登记造册正是蒙古人征收赋税的依据。

1240年夏季,以瑞典人为主力组成的十字军在涅瓦河南岸登陆。比尔盖尔计划先进攻拉多加湖附近地区,肃清那里的罗斯军队之后再南下夺取诺夫哥罗德。比尔盖尔认为自己会相当轻松地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他派人告诉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如果你敢于抵抗,那就来与我交战,我现在就在你的土地上等着被俘”。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收到对手傲慢的挑战之后,他一面不断派人去监视敌军行动、获取情报,一面积极准备作战。他命令,集结了诺夫哥罗德所有的罗斯军队。他还前往诺夫哥罗德市中心的圣索菲亚教堂,在那里领受了诺夫哥罗德主教斯皮里东的祝福。出征之前,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对诺夫哥罗德军民发表演说:“弟兄们!上帝不崇尚武力,而是崇尚正义!让我们回忆起大卫王的话吧:‘拿起武器,跨上战马,上帝会给我们以奖励……’尽管敌人数量众多,但上帝与我们同在!”他的话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比较分析了双方力量,看到天主教十字军比罗斯军队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他认为只有快速和突然地对敌军进行袭击才能够取得胜利。1240年7月15日——圣弗拉基米尔大公的纪念日,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到达涅瓦河沿岸地区。当时这一地区居住着信奉多神教的伊若拉人,他们中有一名信奉东正教的缙绅,名叫别尔古西(Hearycn),他向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报告了关于天主教十字军的可靠情报。得知十字军营地的确切位置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对敌军发动突然袭击,步兵在中路,骑兵在两翼。出其不意的进攻在十字军营垒中造成很大惊慌。瑞典国王比尔盖尔在激战中受伤,仓皇逃窜。由于攻击突然和战术得当,罗斯军队仅损失20人。瑞典人的损失则大得多,有3艘战船被击沉,200多名指挥官战死,阵亡的士兵不计其数,只有一小部分人上船逃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获全胜。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打败了瑞典国王比尔盖尔领导的以圣剑骑士团为主力的天主教十字军,这引起罗马教皇极大不满,他紧急命令立窝尼亚骑士团向罗斯进行扩张。杰尔普特主教国的主教格尔曼响应罗马教皇的号召,召集了一支军队。他们未经宣战就攻入普斯科夫地区,随后准备进攻诺夫哥罗德。当来自瑞典的威胁消除之后,由于同诺夫哥罗德贵族关系恶化,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不得不一度离开诺夫哥罗德。正当立窝尼亚骑士团准备进攻诺夫哥罗德的时候,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佩列亚斯拉夫利一扎列斯公国建造修道院,闻讯后他立即返回诺夫哥罗德。1241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率领诺夫哥罗德军队以强攻占领科波里耶要塞,接着又和随后赶来的苏兹达尔人一起,夺取了普斯科夫。骑士团组建了规模更为巨大的军队,准备一举消灭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面对这支敌军,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楚德湖迎击,当时正值冬季,湖水已经结冰。

1242年4月5日,立窝尼亚骑士团与诺夫哥罗德的罗斯军队在冰上展开激战。立窝尼亚骑士团部队成楔形攻入罗斯军队中,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率骑兵包抄了立窝尼亚骑士团部队的后方,最终击败了他们。立窝尼亚骑士团在会战中遭受严重损失,约500名骑士和数千名武士战死或被俘。楚德湖大捷对罗斯和东正教世界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它遏止了天主教立窝尼亚骑士团为占领罗斯领土并使其殖民地化而进行的侵犯,在许多年内保障了罗斯西部边境的安全。1243年,立窝尼亚骑士团求和。双方以交换战俘和骑士团不再继续东侵为条件缔结了和约。

至此,罗马教皇妄图通过武力使罗斯接受天主教的计划彻底破产。但是他并未死心,企图设法使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接受天主教。1248年,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向诺夫哥罗德派去教廷使节,企图劝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其他诺夫哥罗德人改宗天主教。但这一做法也没有取得任何成效,诺夫哥罗德人拒绝改宗天主教。

1266年,普斯科夫爆发内讧,来自立陶宛大公国的王公多夫蒙特·季莫费夺取了王公之位。在当上普斯科夫的王公之后,他因保护普斯科夫不受圣剑骑士团、立窝尼亚骑士团的侵犯而出名。在这一时期,这两个骑士团曾想再次扩大天主教的领地。在他统治的最后一年——1299年,他打退了天主教骑士团的进犯。

虽然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多夫蒙特·季莫费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天主教骑士团的统治仍然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巩固下来。里夫人、列特人、楚德人被迫接受了天主教,东正教会由于实力相对弱小,被从这些地区排挤出去。

三、对斗争结果的分析

综上所述,13世纪的大环境对于天主教方面来说是较为有利的,而东正教此时则处于空前的危机之中。天主教的圣剑骑士团、立窝尼亚骑士团的军队数量也多于诺夫哥罗德和普斯科夫。虽然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一些部落被迫接受了天主教,但天主教妄图使整个罗斯西北地区接受其信仰的企图却破产了。整体而言,13世纪天主教与东正教在罗斯西北地区的这场斗争是东正教取得了胜利,其原因何在呢?

从战争的性质而言,天主教方面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东正教方面则是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各部落居民采取各种措施反抗天主教十字军的侵略行径,使天主教方面不得不增派大量援军去镇压当地居民的反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正教方面的正义战争则得到人民广泛支持。在作战中,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所率领的队伍表现相当英勇,击退了强大的对手——立窝尼亚骑士团。正因为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为东正教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在1574年被俄罗斯东正教会宣布为圣人。

从具体的战术看,天主教方面也存在相当多的失误之处。例如,天主教方面的瑞典军队与德国军队、圣剑骑士团与立窝尼亚骑士团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在战争中未能采取有效的协同。这样容易被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多夫蒙特·季莫费所领导的罗斯军队各个击破。在战役中,瑞典军队不重视营地周围的警戒,以至于被罗斯军队突袭得手;立窝尼亚骑士团未有效进行阵型两翼的防御,所以在战斗中被包抄后路而大败。而相比之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多夫蒙特·季莫费是那个时代的伟大军事家,他们能够在战斗中创造性应用已有的一些作战方法,在进攻中力争作到突然与快速,充分考虑地形特点和敌我双方军队状况,各个击破敌人,巩固军事和政治胜利成果。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多夫蒙特·季莫费的统帅艺术是俄国军事学术史上的精华。

战士的名字篇7

【教学目标】

1、结合诗后注解,自学古诗,了解大意。

2、抓住重点字词,启发学生联想,读懂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学生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西域沙漠,人烟稀少,战争频发,这就是唐朝的边塞重镇,凉州。当地歌曲中夹杂有少数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许多诗人以此为曲,以边塞的生活见闻为词,写下了一首首豪迈大气的边塞诗。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

2. 齐读课题。

二、分环节教学,确定学习古诗的标准。

1.读古诗,正字音(确定读的标准:节奏分明)

(1).自由读古诗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 生试读,师相机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更正字音,读准节奏;

(3)教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

(4)男女分读,全班齐读;

2.说古诗,明诗意(确立理解古诗的标准:结合注释,适当想象)

(1)请学生分句解释诗句意思,师相机引导;

(2)同桌互说整首诗意思;

(3)请一位学生当堂展示,并总结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借助注释,适当想象)

3.抓诗眼,悟诗情(确定明悟诗情的标准:抓诗眼,品悟诗情)

(1)品味“酒美”

a.同学们,经过刚刚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第一行诗写的是庆功宴上热闹欢乐的气氛,那么这种气氛是通过诗中的哪一个词写出来的?

b .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酒美?

c .酒在我们中国的诗歌文化里,是一种重要的意象,就是助情物,它往往是作者情感宣泄的出口,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酒在不同的环境里,分别代表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d .对于戍边的战士来说,美酒意味着什么?(大胜之后的庆贺,以酒助兴。越是美酒越是说明将士们的心情非常高兴,越是高兴就更该喝更好的酒)

(2) 品味“催”

a .多好的美酒啊,战士们喝到了吗?那是因为一个字:催。从这个字里,你能联想到什么?(战争开始了,胡人犯边,劫掠百姓)

b .是啊,一个催字,写出了边疆战事的无常。战士们过的是怎么样的一种生活?(朝不保夕,敌人随时来犯,清晨,正午,深夜,琵琶声起,将士出征)

c .如果你是战士,此时你愿意在军营畅饮美酒?还是外出保卫百姓?

(3) 品味“醉”

a .到了第三行诗,它的关键词跟第二行诗有密切的关系,找出第二,三行诗的矛盾之处,我们就找到了关键之字:醉。

b .为何说“醉”字矛盾?“醉”字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将士倒在沙场的样子像喝醉了)

c .死可不可怕?但在将士们眼中,有没有将死亡放在眼里?(视作醉倒,请君莫笑,尽显对生死之淡然,豪迈)

(4) 品味“回”

a .为什么将士们能将生死看淡,原因在最后一行诗中。来,同学们,找一找最后一个关键词:回?

b .能回吗?几人能回?自古以来,从秦到唐,戍边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胡人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行踪成疑,边疆的战士不知道下一次战争是什么时候发生。只知道逢战必失手足,生死之事见多了,便看得淡了。

三.强化主题,总结方法

1.从刚刚的学习当中,我们了解到了边疆苦寒,生死无常,而且还要跟亲人长久分别,如果是你,你愿意成为一名戍守边关的战士吗?

2.那么自古以来,为什么还有无数的将士甘愿留守边关,挥洒热血?因为他们的身后的国家的安危,是百姓的幸福。他们退一步,无数家庭将破碎,孩子们会失去爸爸妈妈,城市会由繁华变得破败,国家会由完整走入衰亡。

3.出示课外资料,加深体会;

4.带着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诵读全诗。

5.学生通过表格进行自我评价,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过程】

酒美 大胜之喜

催 战事无常

将士 家国天下

酒 生死之淡然

战士的名字篇8

今天国人提到岳飞时,在提到他的“报国”时,总是对“尽忠”和“精忠”弄不清楚。大众媒体因为不了解岳飞的历史掌故,因此介绍岳飞的时候将岳飞的“尽忠报国”写成了“精忠报国”。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错误。

问题之所以会产生,主要因为两个原因:

原因一:绍兴三年九月,岳飞在率领所部剿灭吉州、虔州的民变叛乱以后,于临安朝见宋高宗。有鉴于岳飞从建炎年间开始收复建康,到绍兴年间南征北讨,为南宋朝廷消灭内乱,在剿灭了吉州地区的民变以后,岳飞在此次朝见中被宋高宗授予“精忠岳飞”锦旗。

“九月十三日,入见,上慰抚再三,先臣顿首谢而退,卒不言其功。上以其长者,益重敬之,赐衣甲、马铠、弓箭各一副,捻金线战袍、金带、手刀、银缠枪、战马、海马皮鞍各一。赐宸翰于旗,上曰‘精忠岳飞’。”

“精忠岳飞”四个大字是宋高宗亲笔所写。锦旗被做成一面大旗,作为岳飞此后行军作战的行军大纛。绍兴三年岳飞收复襄汉六郡的第一次北伐战役中,进攻随州的战斗中,岳飞便携带此面大旗作为行军大纛。史书记载,岳飞两日内便攻克了在伪齐有“万人敌”之称的荆超镇守的郢州城,第一战便取得了开门红。战斗中岳飞在城外的高地上指挥战斗,他拿了个胡床坐在上面,胡床之后便是那面“精忠岳飞”的大纛。“攻郢州城,建旗偃盖而坐,忽一炮石堕其前,左右惊避,先臣独不移足”。皇帝亲授的作为行军大纛的锦旗,正是上面所书“精忠岳飞”四字,因此,这成为混淆“尽忠”的重要原因之一。

原因二:得自清人钱彩的历史评书演义《说岳全传》。该书第二十二回“结义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训子”记录了岳母姚氏给岳飞背后刺“精忠报国”四字。当然,钱彩描写得相当生动,不但将岳母刺字的流程描绘清楚,将岳飞被刺字时候的表情描写到位,就连岳飞此前与母亲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讨论都做了详细的描写。描写详细给予人真实的感觉,然而,钱彩的描写只是文学想象,确实不是真实的历史记录。

然而,钱彩的《说岳全传》较正统的史籍记载来得更具有文学可读性和更大的民间影响力。这当然得归功于评书的形式,以及中国自古以来百姓受教育的知识来源问题。只是,《说岳全传》毕竟不是正规的历史,而只是一本小说罢了。

钱彩对岳母刺字的描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也让很多中国人确实将岳飞背后的刺字认定为“精忠报国”。

以上两条原因是岳飞“尽忠报国”被国人传为“精忠报国”的主要原因。也是至今文字研究所能触及的数据。

那么,岳飞背后的四个大字到底是什么?

《宋史·何铸传》中有这样的记载:“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何铸见了以后也很感慨,深深被岳飞感动,他觉得岳飞很冤,因此专门跟秦桧阐述岳飞的冤案。他对秦桧说:“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宋史》这段描述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岳飞背后所刺字的内容是“尽忠报国”。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史料中也对刺字内容进行过论证,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岳飞的从军经历和宋军的刺字规定

岳飞是宋军的高级将领,其生前最后职务是枢密副使和少保,领两镇节度使,这些是岳飞的虚衔,乃是罢兵权之后岳飞的实际职位。罢兵权之前,岳飞官居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和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大战区司令员。

岳飞头衔很多,但是在两宋之交的高宗朝,岳飞毕竟还是一名武将。宋人武将和武官有所区别。简单说来,范仲淹可以领经略使,作为文臣统帅军队经略河套。以文臣入武官;而岳飞发自行伍,即便官居少保,可他还只是一名武将而已。

岳飞从1122年,宣和四年,投军刘韐应征敢战士开始,除了短暂脱离军营,其他时间一直在军营生活和工作。然而,正是因为岳飞发自行伍,因此他不可避免地要遵守宋军刺字的规定。

宋军刺字的规定,由来已久。从艺祖建立大宋帝国开始,这个帝国就保留了五代军队的痕迹:

“宋太宗时,‘诏易禁军旧号,铁骑曰日骑,控鹤曰天武,龙捷曰龙卫,虎捷曰神卫’,后又‘改日骑为捧日’。捧日,天武,龙卫和神卫是北宋禁军的上军,通称上四军,其他各种番号的禁军都是中军和下军,其级别也各有等差。北宋禁军番号极多,大多是各代增加兵力而陆续设置的。其中资格最老的,沿用后周番号者,是殿前司的铁骑马军和控鹤步军,侍卫司的龙捷马军和虎捷步军,乃是后周的四支主力部队。”宋军刺字的规定也是从五代沿袭而来的。

为了防止士兵逃亡,唐末五代的乱世中,入伍的士兵普遍在脸上刺字。刺字内容大多是部队番号。这样一旦抓到逃兵便可以知道他的部队番号,也方便遣返归队。这一规定被北宋帝国延续。仁宗朝时期的名将狄青也是起于行伍,尽管他最后官至枢密副使,但是他依旧是面带刺字。也正因此,狄青在北宋有“涅面将军”之称。武将高位有若狄青者,在两宋并不多见,当然,岳飞也是起自行伍而最终位于枢密高官的一例。然而狄青面有刺字,这也说明,即便是狄青一般军事高官,也有面带刺字的可能,这多半是因为他们起自行伍。

然而史书上关于岳飞的刺字,似乎只有“尽忠报国”一例。此外,再也不见岳飞面部或身体其他部位刺字的记录。南宋画家刘松年,其作为“南宋四大家”之首,曾经创作过一幅“中兴四将图”。图中描绘了岳飞面貌。今天研究宋史的学者大多是通过此图来推测岳飞的面容。可是在此图中我们却没有发现岳飞面有刺字的情况。

既然岳飞起自行伍,那么为什么却没有看到脸上的刺字呢?究竟是岳飞没有被刺字,还是成名以后而将脸上的刺字用药水除去了呢?

《宋史·狄青传》记载了这么一段:“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犹存。帝尝敕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地,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不敢奉诏。’”

这段记录清楚地表明,狄青尽管后居高官,可却不以面部刺字为耻。他认为,让士兵看到自己面部有从军后的刺字,可以起到劝励士卒的作用。

岳飞在从军后,时常以关羽、张飞、祖逖一类的古代忠勇武将为学习对象。岳飞在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第一次北伐,大军渡江之时,便在船上中流击楫,以示己志。“先臣渡江,至中流,顾幕属曰:‘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这便是以东晋名将祖逖为榜样的例子。

对本朝的狄青是否崇拜,关于岳飞的史书中并没有做记载,但是我想,对于狄青这样一个跟自己一样起于行伍的高级将领,岳飞应该是心有崇敬的。

如此推理,岳飞果真面部刺字的话,应该也会以狄青为榜样,劝励士卒,完成北伐的重任。而不会以自己面有刺字为耻。因此,岳飞很有可能从军时脸上就没有刺字。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岳飞一生当中一共从军四次,那么岳飞为什么有四次从军的经历,却一直都没有被刺字呢?这还得从岳飞四次从军的经历说起:

第一次从军: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北宋朝廷组织北伐,联金灭辽。然而宋军精锐的西军部队在第一次进攻辽国的战役中被辽军击败。为了防止辽军可能出现的南下入侵的军事行动,时河北西路真定府等六州府最高长官刘韐,便在真定府六州府组织征兵。此番征兵的名称为“敢战士”。

此时的岳飞刚从韩家庄园昼锦堂返回家里。严重的经济困难,让岳飞和家人想到了从军吃皇粮这么一条路。岳飞在得知刘韐的征兵信息以后,来到真定府应募“敢战士”。

此番是岳飞第一次从军,敢战士在史书里也没有太多的记录。根据邓广铭先生在《岳飞传》中的介绍,“敢战士”应该属于一种特种部队。当然也有不同观点认为“敢战士”只是普通士兵而已,并不存在什么特殊性。岳飞在敢战士期间荣立战功,战功究竟是参加了宋军第二次北伐战役进攻幽州获得,还是因为剿灭相州周围的剧贼而获得,是有争议的。争议内容不在本文讨论范畴内,搁置不论。然而岳飞因父丧而回乡,“敢战士”部队也裁撤了,岳飞第一次从军也便无果而终。

第二次从军:岳飞结束了父丧守孝以后,宣和六年因为河北大水,岳家经济更加困难。宋廷通常大灾之后必有招兵。岳飞因此再次从军。此次从军,岳飞应募宋军的特殊兵士“效用士”。有的史书也将这种兵士称为“效用”,本文以下使用“效用”一词。

从军效用后,岳飞被禁军骑兵部队,驻扎在河西路平定军的广锐军招募,成为骑兵。岳飞此番从军是在宣和六年到宣和七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此后岳飞参加了宋廷解救太原的战役。但是,随着太原和东京的相继陷落,岳飞二次从军的生涯也告一段落。此后岳飞带着母亲姚氏,妻子刘氏,长子岳云和次子岳雷回到老家相州。

第三次从军:岳飞第三次从军是在靖康元年,公元1127年。岳飞目睹了金军南下给祖国和同胞带来的苦难,于是毅然决定再次从军,抗击侵略。1127年的冬天,刘浩在相州征兵。岳飞得知消息后再次应征。岳飞的经历让刘浩非常赏识,将其留在身边。此后刘浩成为赵构河北兵马大元帅府的前军统制,实际上此时岳飞也便隶属于赵构大元帅府的前军编制。

此后岳飞经历了大元帅府的分裂,以及间接追随宗泽在两河流域与金军多次交锋,从士兵升迁至从七品小官。岳飞一意要抗金,而赵构则坚持南逃政策,因此岳飞以从七品的级别上疏皇帝请求他不要逃跑,坚持抗金。岳飞也因为越职言事而被朝廷贬斥出军营而结束了第三次从军生活。

第四次从军:岳飞被贬斥出军营以后,并没有脱掉军装。相反,他来到河北抗金前线,投奔了北京大名府的河北西路招抚司,归隶张所。张所开始并不重视岳飞,后因为张所参谋赵九龄的推荐,岳飞得以跟张所阐述自己的想法,介绍自己的经历,因而得到重用。此后岳飞被张所任命为统制官,跟随王彦出兵作战。卫州之战王彦被金人击败后,岳飞脱离了王彦部队在太行山地区独立抗金。此后岳飞投奔宗泽的东京留守司继续抗金作战。东京留守司南撤以后,岳飞隶属江淮宣抚司参加马家渡之战和建康保卫战。此后岳飞再也没有离开过宋军正规军,直到冤死狱中。

以上四次从军乃是岳飞从军的全部经过。若仔细考虑,我们会发现,并不是这四次从军都有可能让岳飞因从军被刺字。简单分析如下:

第一次从军“敢战士”。因为北伐失利,刘韐以为辽军会随时南下而仓促组建“敢战士”。以邓广铭先生的说法,既然敢战士是一支与其他禁军略有不同的特种部队,那么这支部队应征的士兵应该都是身怀绝技的。岳飞便是身怀绝技的士兵,《行实编年》记载岳飞学箭周同,学枪陈广,并获得不俗的成绩。对于这样的一支部队,或许征募之时确实存在不同标准。

此外,这支部队本也是一支短命的部队,从刘韐在1122年农历的九、十月间组建,到当年冬季被裁撤为止,这支部队建立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仓促组建后旋即解散的一支特种部队,可能连刺字的时间和机会都没有。

第二次从军效用是岳飞的自主行为。这得益于岳飞在首次从军中对宋军刺字规定的认识。他知道以他的情况,完全可以应募不用刺字的效用。宋廷从宋仁宗时期开始出现效用一词,后经过宋英宗时期的发展,到宋神宗时期,宋廷诏令给西北的环庆路规定了效用的正式地位。

效用作为一种特殊的士兵享有普通士兵所无法享有的诸多特权:待遇优厚,不用驻扎在军营中,朝廷给予全部的物资补给(包括战马),不用刺字等等。《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8《诸军效用》中说:“效用者,诸军有之,不涅其面,廪赐厚于正军。”这里说的不用刺字,主要是不朝脸上刺字,但是也有的效用是刺字在手臂上的。

岳飞此番从军效用,很大可能便是基于不刺字在脸。至于岳飞是否在手臂上刺字,史书没有记载。这里便不得而知了。

第三次从军和第四次从军有类似之处,岳飞从军后都被高级将领所赏识,从入伍之初便不是普通的军士,而是有一定指挥权的小头目;第四次从军的时候,岳飞尽管没有立刻得到张所赏识,然而张所在得知岳飞的情况以后,立刻将岳飞提拔起来。而此前,岳飞也是张所帐前听命的一个效用。

有鉴于上述分析,岳飞四次从军中,唯有第一次从军具有面部刺字的可能。而岳飞却又因为部队仓促成军、组建时间短等原因而没有被刺字。此后因为投军后岳飞的级别升高,或是效用,或是低级军官,而也无刺字的可能。

因此,我认为,发于行伍的岳飞是没有被刺过字的。

尽忠报国刺字辨

然而,前文所说,岳飞背后确实有“尽忠报国”四字刺字。就现有的史料,我们很难确定岳飞背后的字具体是在什么时候被谁刺上去的。但是,关于“尽忠报国”刺字的说法,民间较多的,还是认为岳飞背后的字是岳母给他刺上的。民间说法,多来自钱彩的《说岳全传》。前文已经对《说岳全传》中岳母刺字的部分做了简单介绍。这里不再赘述。然而,尽管如此,钱彩认定岳飞刺字的内容是“精忠报国”,而非“尽忠报国”。

按照钱彩书中的介绍,岳母刺字的时间是在赵构称帝之后,这与历史不符。根据历史记载,赵构根据钦宗皇帝诏书建立河北兵马大元帅府之后并没有挥军开封,救援京城。此后二帝北狩,赵构则从张邦昌手中接过政权,时间在1127年的四月。是年,赵构将靖康二年改元建炎元年。北宋历史上第一次未满一年便行改元之事是在烛影斧声后的太宗即位;第二次未满一年改元便是在建炎元年。两次都是由于国家非正常变故。

赵构即位的历史记载很清晰地告诉我们,赵构即位的时间晚于岳飞第三次从军,也就是从军元帅府的时间。钱彩的《说岳全传》很明显是靠不住的。岳飞从军和赵构称帝的先后顺序的混淆便是明证。

那么岳飞“尽忠报国”刺字,究竟应该在什么时候呢?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首先是刺字的内容。如我前文所记述,宋军刺字习俗由来已久,作为士兵,于其身上刺字本也属于常见情况。古人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忠孝观念。然而,我们不应该忽略宋朝文化大环境与唐末五代的不同之处。宋徽宗时候任用的宰相王黼便是通身纹身之人。尽管此人是个奸相,然而以他为例毕竟也可旁证,宋代对于纹身刺字的社会态度应该比宋之前更为宽容。岳飞之所以选择从军效用,只是不愿意在面部刺字而与囚徒相同。对于身体其他部位的刺字,也许可以接受吧。

岳飞后背刺字的内容是正面的,这四个字对岳飞的行为有励志的作用。以岳飞受教育的情况来看,这四个字很有可能是岳飞自己选定的。以报国自励,说明岳飞在后背刺字的时候,已经具有了为国效忠的思想观念,以其忠义许国。

可是,什么样的情况下,岳飞才能产生这样崇高的理念呢?我想,这绝对不是他参加“敢战士”平定相州几百人盗贼叛乱的时候,也不会是他为了吃上一口饱饭而参军的时候。这些时候的岳飞,并没有身负国仇家恨,也没有看到金军南侵给国家百姓和家乡带来的巨大破坏。那么岳飞又怎么会在那时产生忠义许国,为国捐躯的高尚思想呢?

岳飞在平定军失守之后,带领家人回到相州汤阴,一路走去,他所目睹的都是国破、城倾、人亡、妻离子散的惨相。原本幸福安详的生活因为金军南侵而被彻底破坏。此后岳飞第三次从军并不如前两次从军那样,是为了吃上一口饱饭而从军。此番从军,他唯一的目的是消灭金贼,驱赶女真侵略者。这也是他能够在高宗持续南逃而不用心东京,敢以小官指斥龙舆的重要心理动因。

所以,我觉得岳飞背后的刺字,很有可能就是在他从军元帅府之后,经过深思熟虑和慎重挑选,最终挑选了“尽忠报国”四个字请人刺在后背上。

其次,关于岳飞后背的刺字,究竟是不是岳母所为呢?

就这个问题,很难给予让人满意的答复。即便我们认定不是岳母所为,历史也很难给予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

岳飞家几代务农,按照岳飞孙子岳珂在《金佗稡编》中《鄂王行实编年》卷一中的记载,岳飞的祖上确实没有什么显贵之人。这个家族以前有人曾经做官,然而因为距离岳飞所在的北宋末年时间过长,这本身对岳飞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帮助。更何况,岳飞两次因为吃饭问题去从军,本也说明岳飞并不是出生在一个有钱人家庭。

岳飞的父母,岳和和姚氏是耕作一辈子的农民。岳飞的父亲岳和的去世便是因为常年劳作而积劳成疾所致。岳母虽然长寿,然而,她也是穷苦人家的普通女子。这样的母亲能有多少文化呢?

北宋的民间教育相对历朝各代来说较为发达,但是,那也只是对于农村的男童来说。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女子受教育的情况还是远不如男子的。

“尽忠报国”四个大字,除了“忠”之外,其他都是正体字,相对简化字来说已属极其复杂的字形,不太可能接受过文化教育的岳母姚氏能够掌握吗?

另外,纹身刺字是专门的技术活。岳母常年耕种,难道就凭着手里仅有的一点缝纫技巧,就可以给岳飞背后刺上如此复杂的四个大字?我以为,岳母给岳飞刺字一事,确实很难是历史真实。

不以史实论

岳母刺字“尽忠报国”(或者“精忠报国”)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定式被广大国民所接受。那么,对于上文所叙述的这些历史,我们应当怎么看待呢?

“尽忠报国”、“精忠报国”也好,岳母刺字与否也罢,尽忠和精忠,都是对岳飞人生的高度评价。岳飞以“尽忠报国”为自己的座右铭,而“精忠岳飞”却是高宗朝对岳飞功绩的高度评价。尽管岳飞此后蒙受重大冤狱,然而这并不能掩盖“精忠岳飞”对于国家社会的贡献。

“尽忠报国”是否是岳母所刺也并不重要。尽管传说中岳母将这一行为标准、理想作为座右铭刺刻在岳飞的肌肤里与历史史实相左,然而,这一说法可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们对于岳飞忠义许国的认同,以及岳母以身垂范教导儿子民族大义的钦佩和景仰。

同样的话题还有传为岳飞书作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这四字作品今天我们在杭州岳庙可以看到。此四字早已被考证为民国时期的托古伪作。尽管不是岳飞真迹,“还我河山”和“尽忠报国”都已经成为我们民族一种不屈文化的象征。即便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这是脱离历史史实的,然而,即便脱离史实,又有何妨?

我们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琢磨一个历史人物的动因是什么呢?就是要从他身上学到一点为我所用的精神,一旦这种精神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就可以成为促使民族积极前进的动力,永远号召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奋勇向前。

勿以史实论,是说也。

图:

《无双谱》中的岳飞阔面断鼻,实在难与电视上黄晓明扮演的俊朗帅气的形象相提并论,实际上,这也是想象之形。真正的岳飞其貌不扬,南宋画家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上的岳飞画像可能是与岳飞真实相貌最相近的一幅画像,亦可见其面阔眼小。明代郎瑛《七修类稿》中则称岳飞外号为“大小眼将军”,并且远播金邦。当宋高宗的母亲韦后被金人送回后,问:“何不见大小眼将军?”旁边人回答说:“岳飞死狱矣。”韦后从此愤恨皇帝,终身道服蔬食,以报岳飞。

清代杨柳青年画,《忠孝节义》。描绘的是南宋岳母刺字的故事。南宋抗金老帅宗泽病重,临死前将印信交给岳飞代管,随即呕血身亡。杜充奉旨代帅,暗地排挤岳飞。岳飞不悦,私自回家探母。岳母晓以大义,令其回营继续抗金,并在岳飞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以励其志。图/FOTOE

上一篇:艺术与生活范文 下一篇:落日怅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