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言壮语范文

时间:2023-11-12 04:38:15

豪言壮语篇1

1、我摇晃着向前走,哪怕血与骨散落一地。

2、只有波涛汹涌的大海,才能创造出沙滩的光洁与柔软,而平静的湖边,只好让污泥环绕;只有狂风暴雨,才能洗涤污泥浊水,而和风细雨,只能留下泥沙;只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与娇美,而孤独的树木,只好任狂风摧残。

3、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

4、不要哭,哭也不会有任何改变,这个世界从来不曾对任何人温柔。

5、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萎靡的音符;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热烈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人生如一棵树。应该多一些新鲜的翠绿,少一些凋零的枯萎。

6、人生就像一条河,经历丰富,才能远源流长。伟大的一生,像黄河一样跌宕起伏,像长江一样神奇壮美。

7、人生在世就应该像柯南那样,有一种我走到哪就让别人死到哪的霸气。

8、希望大路平坦笔直,却常常有岔路和崎岖;希望江河一泻千里,却常常有旋涡与逆流;希望庄稼茂盛丰收,却常常有旱劳与虫害;希望人生幸福美满,却常常有挫折和失败。事物总是由对立的两方面组成的,希望万事如意是不现实的。

9、失败,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成功,是把有价值的东西包装给人看。成功的秘诀是不怕失败和不忘失败。成功者都是从失败的炼狱中走出来的。成功与失败循环往复,构成精彩的人生。成功与失败的裁决,不是在起点,而是在终点。

10、用不朽的“人”字支撑起来的美好风景,既有“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的执着吟哦,也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跌宕胸怀;既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崇高追求,也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放气魄。

11、用不着立刻判定自己不行,而混入茫茫的人海,太俗地活着,点不亮一盏霍霍燃烧的生命之灯。我的喊声或许有些微弱,我的脚步或许有些盲从,但我的热血却自始至终咆哮奔腾。命运没有什么可怕的,惊涛骇浪的海上不是常见扬起的帆影!

12、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它微风拂面;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它屋檐滴水;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它萤火流逝。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13、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14、人生就像一座山,经历奇特才能蔚为大观。伟大的一生,像黄山一样奇峰迭起,像泰山一样大气磅礴。

15、经历就是人生的硎石,生命的锋芒在磨砺中闪光;经历就是人生的矿石,生命的活力在提炼中释放。

16、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17、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候,只是永远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

18、嫉妒乃无知,模仿即自杀;无论身居祸福,均自我主宰;蕴藏于人身上的潜力是无穷的,它能胜任什么事情,别人无法知晓,若不动手尝试,他对自己的这种能力就一直蒙昧不察。

19、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20、当生活心怀歹毒地将一切都搞成了黑色幽默,我顺水推舟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流氓。

豪言壮语篇2

期末考试,上午考语文。有几位"21世纪新时代好少年"在那里"豪言壮语"着。说什么"这次考试的年段前十名我一定包一个"、"我自信我能进军班级前三名"之类的话。其实他们这些话只是"吹牛大王"的"豪言壮语"。一旦考试结束,他们就默默无闻了。

考时:借我一双慧眼吧

6面的语文考卷,120分钟的考试时间,对于大部分的优等生(是指语文成绩在80分以上的同学)来讲,那是游刃有余;可对于刚才考前"豪言壮语"的"吹牛大王"----"忧"等生来讲可能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信你瞧,那群"忧"等生们现在个个拿笔当香,乞求上天借他们一双慧眼或是让他们变成天生斜视也行,至少可以偷看其他同学的答案。可上天不帮人,非但没有把慧眼借给他们,还把他们最不愿听到的收卷铃给请了来。看看他们的"战果",作文卷几乎除了姓名之外原封不动地上交;基础卷也只答了一半多一些。

考后:默默无闻

豪言壮语篇3

1、英雄所见略同: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2、豪言壮语: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4、一世之雄: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5、巾帼英雄: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

6、虎啸风生:啸:长鸣。猛虎长鸣,则大风四起。比喻英雄人物顺应时代潮流而出现,并且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亦指豪杰奋起,大展宏图。

7、霸王别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8、英雄入彀:入彀:指进入弓箭的射程以内,比喻就范。天下英雄均已就范。

9、盖世英雄:盖世:压倒当世。超出当代所有的人。用以形容非常杰出的英雄人物。

10、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已:停止,衰减。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11、乱世英雄:乱世:动乱的不安定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

12、战天斗地: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13、横槊赋诗:槊:长矛;赋:吟。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14、云起龙骧: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豪言壮语篇4

提及李白我们自然就与浪漫主义联系起来,的确他的诗文以浪漫著称。杜甫曾用“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称赞他,并在《春日忆李白》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由衷的赞美了李白诗歌创作的飘然思不群,认为他的诗歌天下无人可比。李白生活在盛唐那个时代,诸多因素锻造出了他狂傲自负、豪迈奔放、自然烂漫、桀骜放大这样的个性,使得李白的文学创作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李白诗歌中融入了鲜明个性特征,其文学创作呈现出个性化的特色,无论是意象群的构建,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的运用,还是语言特征、布局谋篇,都体现了他的狂傲自负、豪情万丈、自然烂漫、桀骜放大的主观色彩,这种李白式的文学表现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1 在表现诗人强烈的感情上采用雄奇壮美的意象

李白善于选择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意象来表现诗人强烈的感情。他笔下的黄河、长江、昆仑、王岳、清风、明月、大鹏等意象,经常用来参与作家人格的塑造,带有诗人的个性气质,是诗人精神品质及性格的外化形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等,把黄河特有的粗狂雄洪的气势,把它奔腾激荡、掀起狂澜的伟大力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是充满着伟大的追求与抗争的河流,是不屈不挠,具有坚定意志和无穷生命力的河流。在黄河这一充分人格化意象中,可以看到诗人崇高的理想、壮伟的胸怀和无以伦比的伟大精神力量,诗人在描写黄河的同时在写自己,即使写景也是抒情。在黄河咆哮的惊涛中,听到了世人的充满激情的呼喊。李白的是在构思的过程中,就创作角度而言,受性格、感情特征的影响,其实构思基本特征是跳跃式的,具有发兴无端、思如泉涌;天马行空、想落天外;从大处落笔大起大落;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峰断之恋,奇幻多变的特点。

2 凸显诗人主观抒情时用强烈的自我意识

李白毕生追求独立自由及个性自我张扬,与他炽热的感情和自信豪迈相适应的,“他在感情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他的大部分诗作都是诗人的直接介入,具有相当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天生我材必有用”表现诗人高度自负、自信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他也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本文由收集整理望用世的积极的思想感情。李白重激昂豪迈而少细致描述,“以气为主”,重书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事件做细致描述。在他的诗中无处没有“我”的存在,对客观事物的全部描写,都是为了抒发“我”的情感,这就是他的诗塑造出极其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3 以独特的抒情方式显示情感特征

3.1 起兴无端、想落天外的结构特征。李白的诗篇《蜀道难》劈头就是连声惊叹,“噫吁嚱,危乎高哉”,就像是郁积已久的思想感情突然迸发而出,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将进酒》开端便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两组排比反问长句凭空而起,仿佛作者思从天外而来,把黄河之水写的来有气势,去的悲壮激昂,表现完全超越个人局限而上升为普遍意义的人生感叹,又迥异乎于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种平和的境界,而让人感受到更多的伤感与无奈,读之使人喘不过起来,甚至有窒息之感。起句以其巨大的张力令人呼吸不畅,根本不给读者留有吟咏。咀嚼的时间,使其难以在此逗留,不得不迅速往下读去以求舒展,获得一石三鸟的艺术效果。这样的语言表到效果不仅完全符合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张扬个性,更在深层次上暗合了李白狂放不羁的思想模式。李白在读者由习惯和常规维系的日常生活世界之外,开辟了一个完全不同得让人陌生、使人惊奇的诗意境界。

3.2 语言清丽自然、清水芙蓉、清秀明快。“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李白的诗如行云流水,非常自然,有民歌化和口语化的特征。《越女词》之三写到“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歌词活泼自然,语言质朴率真。李白十分崇尚清丽自然的语言风格,故他可在诗中大力赞美追求,“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谢眺。在对“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赞美中体现了他对清秀明快自然语言的追求。“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行》),同样语言率直,浑然一体,毫无雕琢的痕迹。李白为了更真实、更直接、更迅捷地表达一时的情感与愿望,将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信手拈来及入诗,有一种彷佛语言在说话而不是诗人在做诗的奇绝效果,让人感受到语言活泼的生命特征。李白诗歌语言上返璞归真,诗句的口语化、民歌化,不仅增强了其诗歌的表现力,而且无形增添了其感染力。

3.3 具有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表现特色。赵翼称赞:“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李白在诗歌中熔铸神话传说,借神仙、大鹏、天马,历史人物来抒发喷薄而出的激情,形象鲜明,奔放无比,有着神奇的魅力。“白发三千丈”一句,传颂千古。因为愁而生白发,不仅满头的白发,而且竟有“三千丈”之长,可见忧愁之深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人用镜子一照,满头白发,恰似落了厚厚的一层白霜。反问句仅扣首句,用秋霜作比,是诗意加深。《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使人驰骋想象,运用夸张,借古代神话传说,“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和雄奇。当想象、夸张不足以表达其奔放激越的情感时,李白便借助于富有浪漫色彩的梦。他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便是以梦游来驰骋想象,梦中的神仙世界,绚丽多彩,令人神往。想象丰富惊人,夸张极为大胆奇特,正是李白豪迈狂放的个性所要求的。

3.4 鲜明的意象和雄伟气势特征。李白的自信豪迈是他的诗呈现出意境恢弘雄奇、气势磅礴的特点,像泰山崔嵬,如大海的无涯,是天空的广阔。已经恢弘源于李白思想的随心所欲,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李白诗中有很多吞吐山河、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歌咏的对象,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雄奇壮美的的意象组合,给人以一种崇高感。所以在乔象钟、陈铁民称李白的诗歌“感慨深沉,表现了他所特有的奇雄、奔放、壮丽、多变的艺术特征,英风豪气流灌其间。足以代表盛唐时代的精神”甚为准确。

豪言壮语篇5

【关键词】正能量歌曲;类型分析;动力和情感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86-01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后来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现在“正能量”引申义为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健康乐观的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情感。我们所熟知的很多歌曲就包含和传达着“正能量”的动力与情感,这些歌曲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表现民族情感、爱国情怀、伟大理想

炽热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感情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人们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歌唱着自己的祖国与家乡。如《我的祖国》和《我的中国心》这两首歌曲采用象征的手法,歌唱拳拳爱国之心,让人听后激情澎湃。《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类歌曲足以引起人民大众的精神共鸣,让他乡的游子思乡念家的情感油然而生。而《梦想星光》《大梦中国》《美丽中国梦》《美丽中国》《中国抒情诗》《我有一个梦》《梦在心上》《祖国,母亲》《感动》等歌曲,则淋漓尽致地唱出中华民族追梦圆梦的豪情壮志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如《中国梦》:“中国梦啊文明梦/中国梦/啊和谐梦/沿着梦的方向触摸幸福/我们走向新的征程/中国梦啊强国梦/中国梦啊富民梦/跟着梦的引领脚踏实地/我们走向伟大复兴。”歌曲讴歌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勾勒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二、表现英雄主义精神,讴歌崇高情怀

很多歌曲在反映时代精神的同时,紧紧联系民族命运,蕴含着奋发团结、昂扬向上的积极精神力量与崇高情怀,无论是演唱还是欣赏这样的歌曲都会让我们热血沸腾。如《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画面凄美壮丽,让我们对革命英雄肃然起敬。《小白杨》《当兵的人》《热血颂》《军营男子汉》《两地书,母子情》等歌曲,将音乐文化与祖国命运、民族情感紧紧相依,以小见大,大处立意,小处入手,一句句充满真情实感的、质朴无华的语言,充满了使人奋发、昂扬、向上的力量,让人们在音乐中找到最积极的精神归属。

三、表现亲情,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音乐中的某些歌词贴近生活,能引导听众情境交融地感受音乐,将听众的情感调动起来,既可以激励听众的斗志,又可以有利于进行亲情、友情、感恩教育,从而激发听众的正能量,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表现亲情的歌曲中,如山的父爱与如海的母爱是歌颂最多的,而且这些作品的共性是语言朴实,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情感细腻,让欣赏者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有所感悟。如表现母爱的《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歌词内容贴近生活,让人感到亲切,情感被激发乃至自然外露,不着痕迹,却激荡心灵。表现父爱的《父亲》:“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的形象无需豪言壮语,父爱无需华词丽藻,运用对比与形象的比喻将父爱的伟大刻画得恰到好处。

四、表现豪情壮志,催人奋进

《蜗牛》《真心英雄》《中国人》等流行歌曲,不仅歌词老少皆宜,而且契合了大众的心理需求,因此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刘欢的《从头再来》:“心若在梦就在/天地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告诉我们要胜不骄败不馁,笑对人生的成与败,坦然面对一切。《壮志在我胸》:“莫以成败论英雄/人的遭遇本不同/但有豪情壮志在我胸。”一方面劝导我们“勿以成败论英雄”,同时也告诉我们“时势造英雄”,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我们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豪情壮志,歌词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一句句朴素的歌词,一曲曲动人的乐曲,让听众置身音乐歌词营造的情感意境中,沉醉在乐曲的优美旋律之中,心灵得到净化,正能量得到激发。

五、歌颂无私奉献精神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泰而民安,民富而国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每一个人既要胸怀天地又要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做扎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梦想前进。《我为人民扛起枪》《为了谁》《天路》《问边关》《妻子》《祖国不会忘记》等军旅歌曲即是如此。如《说句心里话》:“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实在话/我也有爱/常思念(那个)梦中的她/梦中的她””通过细腻而丰富的心理描写,军人的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便在充满人情味的歌唱中深入人心。

总之,正能量歌曲的歌词可以是豪言壮语,也可以是家长里短,旋律可以慷慨激昂,也可以深沉平缓,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力量则会让人豪情万丈,不断奋进。

作者简介:

豪言壮语篇6

你我不怕网络的虚拟都以真诚的心交往!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的人生会是怎样?

无人知晓吧

与你相识后!让我知晓什么的爱、什么是心、什么是情、

与你相处的每一天将是我难以忘怀的每一天

我对你的承诺天地作证永久长存

虽然你是我在网络里的干妈但是我想把这首歌献给你我爱您

如果有个人一直坚强隐忍

再苦再累也无怨言

如果有个人一直独自承受苦痛

为我们着想永远比自己多

如果有个人含泪打我们

然后还为我们擦药

如果有个人整夜守候着我们

为发烧的我们擦体温

无论我们犯下怎么不光彩的错误

只有这个人会原谅

无论嘴上怎么责备嫌弃我们不如别人

但内心对我们的爱从不变

感谢上天,让我们身为你的孩子

独一无二的母爱,我们从未在别处得过

只有你,可以为我们舍弃生命

没有豪言壮语,只想发至内心的说一句

我们爱妈妈

如果有个人时刻为我们忧心,

即使我们已经长大和谐社会

如果有个人偷偷委屈的哭

当我们对他一脸嫌弃的时候

无论我们犯下怎么不光彩的错误

只有这个人会原谅

无论嘴上怎么责备嫌弃我们不如别人

但内心对我们的爱从不变

感谢上天,让我们身为你的孩子

独一无二的母爱,我们从未在别处得过

只有你,可以为我们舍弃生命

没有豪言壮语,只想发至内心的说一句

我们爱妈妈

感谢上天,让我们身为你的孩子

独一无二的母爱,我们从未在别处得过

只有你,可以为我们舍弃生命

没有豪言壮语,只想发至内心的说一句

没有豪言壮语,只想发至内心的说一句

我们爱妈妈

豪言壮语篇7

关键词:教学语言 风格之美

一、豪放的美

豪放就是气势浩瀚、激越高昂、豪壮刚舰英武奔放的语言格调,即人们常说的阳刚之美。形成豪放的语言风格的要素,主要表现在对词语声音色彩的大量选用上,“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刘大槐:《论文偶记》)。博大高远、气势恢宏、色彩鲜明、胸襟开朗是豪放的主要特征。豪放的语言风格能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给学生一种豪壮英发的动感美。例如:

在讲初三《思想政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这一问题时,我是这样说的:“我国的宏伟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目标,集中代表了全国人民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愿望,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同学们想一想:虎门销烟,,辛亥革命;

同学们听一听:‘五四’怒吼,‘八一’枪声,芦沟惊雷!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都在做着同一个强国梦,一代又一代,不懈努力,奋发追求,寻找强国路。

这个梦,好久好久!这条路,好长好长!

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强国之路,正在向这个宏伟目标挺进。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康乐的崭新形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这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以一个中心主旨贯通,承上启下,从时间到空间,从静态到动态,从对比到印证,层次清晰,描绘出一幅悲壮感人、恢宏奇伟的历史巨卷。加之句群以对称的词组沟通句子脉络,犹如连绵不断、响遏行云的战歌,传达出一种强劲的节奏,造就出一种雄健高昂的豪壮气势,启人心扉,长人精神,促人猛醒,催人奋进。

二、柔婉的美

柔婉是与豪放相对应的语言风格。柔婉的特点是语句优美,情意缠绵,韵味深长。柔婉风格的语言,大多来自于使用语句的变幻多姿,短句急而促,长句舒而缓,偶句匀称凝重,奇句绮丽洒脱。这些句式错落而谐调地结合起来,造成一种情调婉转的艺术效果,使学生久久难忘。

如在讲上例“怎样才能实现宏伟目标”时,我进一步阐述:“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今天的奋斗。强国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虽然困难多,毕竟在克服;虽然路遥远,毕竟脚踏地;虽然是梦想,毕竟能实现。”

这一语句,通过一波三折、一唱三叹的抒情格调,反复强调和逐层烘托出实现宏伟目标的希望、决心和感情,用语言声调描绘出奋斗之歌的多层次旋律,使学生在逶逶迤迤的情绪意蕴中,加深并巩固教材内容的深刻意义。

三、灵秀的美

灵秀就是绮美绚丽的语言格调。它能给学生以错落有致、轻松谐趣、色彩斑斓的优美感受。灵秀风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如何使用形容词和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它的节奏既充满着强烈、深厚的情感,又回荡着起伏不停的音律,能增强对教学内容的形象描述和抒情感。

在讲授高二《思想政治》(下册)“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一问题时,我引导学生说:“同学们还记得陶铸写的《松树的风格》一文吗?”(学生答,略)然后,我满怀激情地朗诵道:“我赞美你,松树,你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你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你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接着,我进一步引申道:“我赞美你,英雄模范人物,你们所追求的是无怨无悔的人生。从、英勇献身到焦裕禄、孔繁森甘做人民的好公仆,从徐洪刚、白雪洁见义勇为到徐虎、李素丽无私奉献、真情为人民……索取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有付出,绝不期待回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在这一语段中,我用松树的顽强生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来比喻那些在革命战争年代不顾个人安危,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顾个人得失,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开拓进取的人们的崇高品质。这绮美娟秀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形成跌宕起伏的音律和景外有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画面,恰如其分地把各个段落要表达的意思衔接起来,一气呵成,使教学情景交融、丝丝入扣、灿烂可观。

四、回环的美

回环就是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又回过头来用前一句的开头做后一句的结尾的语言格调。教学中一句优美的话语就是一颗璀璨的珍珠,把这些彩色的珍珠两端串结成圆圆的项链,就是回环。这种修辞手法通过语序回环往复的巧妙配合,表现两种事物或现象相互排斥或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它结构严密、上递下接、语势连绵、音律流畅,用之则可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在讲授初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一问题时,我是这样复习提问的:“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是什么?”(学生答,略)接着,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说:“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就必须有正确的路线做指导,这条正确的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这段语句,每句内部意思衔接,揭示了“宏伟目标――基本路线”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含义深刻,精辟警策。加之结构整齐匀称,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传递出和谐统一的美的节奏,使学生听后情趣横生。

豪言壮语篇8

一、为什么需要美

美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也是现代人格的基础,是形成现代化人格的理想条件。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关系到心灵美的塑造完善。

1.美是一种人格要素

构成人格的要素不少,但其核心是人的内在素质,即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这一切,无不与美相关。当今,社会环境的功利和人际关系的冷漠对学生影响很大。中学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阶段,如果缺少对美的感悟、理解和锤炼,又没有有效的引导,学生就会看不到美,或者不知道什么是美,有的甚至把丑当成美,这样的人格必将是残缺的,导致学生学习消极,学无所获,最后走向失败的人格,甚至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美是一种本质要求

新的语文课标明确提出:“语文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表达、交流,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能够借助其语言文字的功能去感受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感悟到语言的美。体会到语文的美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培养他们美好的思想情感。美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3.美是一种职业责任

冰心曾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教师要把希望与信心的种子播撒进学生的心间,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人格,参与塑造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折射出人类美好的信仰和情感,辉映出人类正向的精神风貌,赋予学生人生的品位和品质,让学生学会勇敢从容面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终极目标。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毕生追求。

二、美在哪里

在诗词教学中,要用内心的自然去认知美,要站在人类文化和个体人格的高度去体悟美,要从历史、文化背景上去理解美,知道美在哪里,才能真切地获知美。

1.美在字里行间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朵奇葩,文粹精华如颗颗珍珠,闪耀着美的光华,包含着美的因素。含蓄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式,和谐的韵律,精彩的文辞,或庄或谐的风格,或悲或喜的辞句,无不是美的化身、美的传递,给人一种精神的享受,震撼人的心灵,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成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最好的材料。学生在吟诵之中即能领略诗词的美,从而提升理性审美的能力,熔铸健全的人格。

2.美在深情厚意

古典诗词蕴含着深沉炽热的感情,国家情、父母情、同胞情,感人至深。在悠久的文化星河中有“碧云天,黄叶地”的闲情,也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之情……解读这些古典诗词时,学生情感潜能与之产生共鸣,以情悟文,以情动人,以情益智,以情促知,在探究诗人个体情感的深度上去感受、体悟,用情感的“眼光”去审视、理解美,进而在美的交融中形成健康的、审美的人格,成为自然的、和谐的人。

3.美在悠远绵长

诗词除了具有卓越的艺术魅力之外,主要还是作品本身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容,是作品背后精神世界的广博与深厚,映射着“明德”的道德之光,闪耀着“至善”的人格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那种坚持的品德和不屈的爱国信念;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这些闪耀着作者崇高道德品质之光芒,体现着作者巨大人格力量的诗文,涌动着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学生肯定会被这种人格魅力所打动,并且在思想的熏陶之中,潜移默化,促进其健全现代人格的形成。

三、怎样得到美

诗词的美随处可见,但绝不是随手可得。这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诗词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审美情操和审美创造力。重点是挖掘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多元感知。关键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1.阅读美:美读“五步曲”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吟诵,是一种能充分传达文章情意的自然读法,不求声音宏大,但求读得清爽自然,读出节奏。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该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该悲凉处还它个悲凉。使文中之意皆出于我之口,文中之情皆出于我之心。这种吟诵的读法,是体会文章意蕴情感的桥梁。”文学家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美读”是感知语文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教材,多次的吟咏,逐层深入,步步升华,从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如李煜《虞美人》是南唐亡国之君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笔之作。问世以来,以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传唱千古,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曾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要使学生体会到诗的味道,就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

第一步,正音(读2~3遍)。自由朗读对“雕栏玉砌”“恰似”这些学生易读错词进行纠正,再读明确读音。

第二步,正律(读3~4遍)。诗有着独特的旋律也就是诗的节奏。这一步中可以教师示范,可以学生示范,也可以学生对比朗读,但教师示范时只是点到为止读对节奏不要追求情感的准确,要给学生自己逐层理解的机会。让学生明确节奏既是诗歌的形式,也是诗歌艺术的内容,它应当与诗的感情保持一致。《虞美人》情感回环反复,一唱三叹,把握好节奏有助于情感的把握。

第三步,绘画(读2~3遍)。古人有一句话:“一诗一话一故事,一文一事一人生。”每一首诗都藏着一幅画,一个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能描绘出诗中的画面,“在诗中你看到了什么?”“诗中的文字让你想到了什么?”自此环节可以配合画面、音乐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沉浸其中。一个男子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一个过惯“雕栏玉砌”、锦衣玉食的人,面对“春花秋月”的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小楼昨夜“东风”带来春天的讯息,却反而勾起作者“不堪回首”的感慨,愁思似春水般长。一个无尽哀愁的男子的形象跃然纸上,也浮现在每个学生的脑海中。

第四步,知人论事(读3~4遍)。形象丰满了,学生就会发生疑问,为什么“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为什么怨恨的问上苍: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读来令人不胜好奇。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学生设身处地去了解词人的处境,交代当时的背景和诗人的遭遇,引导学生认真地体会着诗人的内心情感,“如果你是李煜,此时此情,口中只能发出一个声音,那只能是……”“一个‘愁’字!”“如果你是李煜,你的心中只能有一种感受,那只能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问一答间,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用心感受诗人的灭国之恨、亡国之仇。

第五步,释情(读1~2遍)。学生在一次次的反复体会中,情绪达到顶点,读懂了诗人的千般恨、万般愁,教师一定抓住契机进一步引导,进一步深入,教师可以范读和学生形成情感的共鸣,共同释放出情感,在诵读中回想感悟,理解文字所展现的形象与理性的美,以引导学生领悟人生要义,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

2.感悟美:鉴赏“四重奏”

为了让学生体味到作者在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美”,还可以立足于古诗词教材的基础上,旁征博引,推及其他。教师要从不同的作品中让学生获得不同的情感认知与体验,潜移默化的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便可与柳永的《雨霖铃》作比较,在比较中导入情境,带学生入境,自己感悟鉴赏。分别感悟两首词的内容和风格。一个是离别的伤悲,给人以婉约缠绵之感,一个是对古代豪杰的凭吊,展现了豪迈的气概。在题材上对比。《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的是古战场情形,表现作者对古代豪杰的凭吊,字里行间透露出豪壮雄浑之感,读来精神倍增;《雨霖铃》描写的是秋夜恋人离别,表现作者的依依之情,“怅饮无绪”,更突出作者因即将与恋人离别而烦燥、忧思之情。在主题上对比。《念奴娇・赤壁怀古》反映了作者建功立业、实现抱负的豪情壮志。拿周瑜和自己相比,喟叹不遇明主、壮志难酬,但词中并未露出哀婉之情,而是一种豪情壮志,道出人生易老,宜早建功业;《雨霖铃》表现的是凄凉的离别之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终日相亲相爱的恋人,一旦分别,留恋难舍,“泪流语噎”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表现出深深的爱恋之情。在表现手法上对比。《念奴娇・赤壁怀古》采用概括和抒情的方式,展开的是宏伟的画卷:古战场,抒发的是豪放的感情:建功立业,开头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整个词的豪放气势便跃然纸上,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更壮大了整首词的宏伟气势,展现一幅壮伟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描写周瑜的建功立业,发出功业难成、华发早生的喟叹,但这不是哀婉细腻的抒情,而是壮怀激烈的感慨;《雨霖铃》采用的是细腻的白描,委婉的抒情,恋人离别当然不可能是豪壮的场面。“寒蝉凄切”“怅饮无绪”衬托出离别的凄婉,描写了这样一个具体而细腻的画面:秋雨刚停,秋蝉在树上凄凄地鸣叫,天色将晚,即将分别的恋人,双手相执四目相对,泪流满面,哽噎无语,哪有什么心情在帐蓬内饮酒?渲染的完全是一种凄凉的气氛。在语言上对比。《念奴娇・赤壁怀古》表现的是崇高壮美的景象,读来豪气干云,壮丽之情油然而生,《雨霖铃》表现的是感伤柔美的意象,读者未免不受影响,读着读着自然而然便觉得自己也似与恋人离别。通过对两首诗的比较,总结两个派别各自特点。让学生感悟到在中国那悠久的文化长河中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威武,也有“疑是湖中别有天”的诗情;有“谈笑洗尽古今愁”的豪迈,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画意。

四个层面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无论是长亭送别的相思之情,还是忧国忧民的豪迈之情,无不来源于词人的情感体验。鉴赏中使学生获得情感的愉悦,智性的满足,使学生独具慧眼,培养心灵的敏感,学会诗意的生存,用豪迈阔大的胸襟,面对人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探索,这获得怡然自得的优美感受和上下求索的壮美体验。

3.创造美:拓展“回旋曲”

古典诗词鉴赏是以作品所提供的语言形象为根据的感受和体验,其本质是为了吸取它的有益内容来丰富自身的思维,陶冶思想性情,延伸美的体验。为此,对于诗词所展现出来的形象不应该是简单地接受,即不仅仅是对语言符号的解读和理解,而是应调动自身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想象画面、想象音响、想象身处其境的感受。改写、仿写亦或续写都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意境。如柳永的《雨霖铃》可以让学生把词改写为现代散文或小小说,通过改写把一个个景物意象穿连起来,还原现场说说诗人心中的话。学生对画面的描绘,语言的把握,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声音。船夫的招呼:“客官,天时已晚,该开船了。”二人心中万言但悲伤地无以成语;回忆与女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然后仰天长叹一声“唉――”甚至一丝雨一丝情都描摹的丝丝入扣。通过想象感知诗词“真景”,对诗词中艺术形象的有了初步的感受和把握,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要使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想象与想象能力,就得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的经验对作品情境进行再度体验。

总之,在诗词教学中,要让学生去吟诵感悟,去通过自己的心灵,通过联想、想象,调动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想象中对作家情感、作品情境进行体验,并为之心动、心醉。引导学生去感受发现诗歌中的美,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并且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轻松。

参考文献:

[1]王长俊,王臻中.美学基础.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5(1).

[2]谢文利.诗歌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10(1).

[3]语文美育的思考与实践.

[4]谈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5]范登清.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6]浅谈中学古典诗词教育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介绍英语范文 下一篇:外婆的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