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02 15:45:57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1

一般而言,财务管理目标是指在特定的体制和财务管理环境中,通过对财务工作的组织和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所要达到的具体标准。有关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有二个学派:一是以新古典产权学派,主张企业的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应当由出资者单方面享有,另一种是利益相关者学派,主张企业所有权应当由出资者、债权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分享。与前者相对应的、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有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每股收益最大化,与后者相对应的主要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是基于企业的选择,同企业目标多元化一样,受企业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是一个多元利益的组合体,其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这就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一个多元化协调、多层次结合的有机体系。如果仅仅因为股东是企业产权的所有者,而提出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制度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确立多元化协调、多层次结合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1.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回顾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起来的。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的企业理论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政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甚至是社区居民,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西方学者真正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1963年,美国上演了一出名叫“股东”的戏,斯坦佛大学研究小组受此启发,利用另外一个与之对应的词“利益相关者”来表示与企业密切关联的所有人。他们给出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虽然这样的界定是非常狭义的,但毕竟使人们认识到,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就是为了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乎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学家早期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有很大的局限性。弗里曼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做了较详细的研究,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是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是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拓宽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然而,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解释无法得到实证研究或者是令人信服的结论。布莱尔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并在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所有权与控制》一书中指出,公司应该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而不应该仅仅是股东的利益服务,股东只是拥有有限的责任,一部分剩余风险已经转移给了债权人和其他人,而且股东所承担的这种风险可以普遍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化解。布莱尔认为因为利益相关者专用性资产的存在,利益相关者也就可以根据其资产的多少和它们所承担的风险来获得企业对其利益的保护,这样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分享公司利益也就有了依据。

2.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权

2.1责权人的要求权

债权人是公司借入资本即债权的所有者。债权与股权不同:第一,债权的义务人(即债务人)必须是特定的;第二,债权必须要由特定的义务人协助才能实现。公司债权主要通过以下三条渠道形成:第一,公司贷款。这种债权要求公司按期还本付息,并履行贷款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如担保、抵押、接受贷款机构监督等等。第二,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这种债权享有利息请求权和偿还请求权,即公司必须按一定利率偿付公司债券的利息和按期偿还公司债权。第三,商业经济活动的赊欠。这种债权要求公司必须履行交易合同中规定的义务。

公司贷款是公司为弥补自有资本的不足而向银行等机构进行的借款,具有有偿性和限定性的特点。所谓有偿性是指公司只能在一个限定时间内支配这笔资金,到期不仅要如数偿还,而且不论公司经营状况如何,都必须按事先规定的利息率支付利息。限定性是指贷款只能用于特定的用途,公司不能任意支配挪用。如果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这笔资金的情况,有权收回贷款。各国公司法都规定,公司利润要首先偿还贷款,公司利润只有在偿还应付贷款后才能用于偿还公司债、发放股息和红利等。公司如到期不能偿还贷款,债权人有权按合同规定要求对公司资产进行清理变现或展期。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而形成的债务叫做公司债。公司债和股份一样,都是公司筹资的方式,所不同的是:第一,公司债所表示的只是一种债权,债权人无权过问发行者的业务;第二,公司债收取利息,是公司的固定支出,应在股利之前支付,当公司破产清算时,必须首先偿还公司债;第三,公司债券的持有者(债权人)风险较小,除了获得固定的利息外,到期还可以收回本金;第四,公司债的利息可以进入费用,从而冲减利润而少交所得税。总的说来,债权人和公司是一种合同关系,包括正式合同和非正式合同。由于债权人要承担本息到期无法收回或不能全部收回的风险,债权人和股东一样,拥有监督权,并在非常情况下拥有控制权,如在破产清算时。

2.2雇员的要求权

公司员工作为公司人力资产的所有者,在现代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首先,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都归结为人力资源的竞争,拥有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是公司竞争致胜的决定性因素。无论产品的开发研制也好,还是生产销售也好,都需要依靠员工的智慧和经验。脱离了员工,企业寸步难行。其次,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将这种潜力发挥出来,必须给以一定的诱导和刺激,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否则会影响公司的利润流量,甚至会使公司陷入深渊。再次,公司员工作为一种人力资产,具有一定的专用性。这种专用性将员工个人的命运与公司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他们与公司共荣辱,同患难,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只有保护和利用好这种热情,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公司,在这些公司中,员工不仅成为人力资产的所有者,而且成为物质资产的所有者,即公司的所有者。员工作为公司重要的资源和人力资产的所有者,应享有所有权。具体地说,应有以下权利:(1)剩余索取权。公司员工在按劳动合同和其他规定得到工薪报酬的同时,有权以奖金或其他形式参与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2)剩余控制权。公司决策对公司员工的切身利益有重大影响,因此员工应享有一部分剩余控制权,一旦某些决策损害自身利益便于及时采取对策。不能背着员工搞暗箱操作;(3)监督权。公司员工作为内部所有者(人力资产所有者),了解公司真实情况,掌握真实信息,能有效行使监督职能。(4)管理权。从人力资产所有者的意义上说,员工是公司的主人之一。因此应享有一定的管理权,如提供合理化建议,自主管理,共同决策等等。

2.3客户的要求权

客户是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公司价值和利润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的选择,这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另一方面,客户选择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也就获得了一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第一、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安全权是消费者应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在许多国家的立法中得到体现。第二,知情权。消费决策的作出,一方面取决于其需要,另一方面依赖于其对商品或服务状况的了解,两方面因素的结合,才使消费者与经营者进行交易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可满足某需求的商品或服务也是多种多样的,消费者往往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偏好、消费知识等,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消费者要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必须对有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为此需要享有知情权。从保护消费者的一般利益出发,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日期、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等有关情况,或者要求经营者提供服务的、规格、费用等情况。第三,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选择商品或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2)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3)消费者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4)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第四,求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等等。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公司产品和服务令消费者满意,通常消费者会形成一种对公司产品的较强的偏好,要改变或取消这种偏好往往会给消费者带来负效用。为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利和利益不受侵害,消费者应拥有对公司的监督权。

2.4供应商的要求权

供应商是公司生产经营所需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即生产资料的供给者,这些生产资料包括:机器设备和工具;厂房、仓库、道路等基础设施;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等。供应商是引致投资者,即他们的投资是由公司的产量或规模决定的,因而与公司休戚相关。供应商与公司利益相关的程度,取决于以下三个维度:第一、交易规模,包括交易额度和交易频率;第二、合同期限;第三、资产专用性程度,一般说来,交易规模越大,交易合同期限越长,供应商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供应商就越是与公司休戚相关。公司运营良好,产量增加,规模扩大,对供应商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供应商的日子就好过。反之,公司减产,停产或破产,对供应商会产生联锁反应,直接损害其经济利益,如生产线闲置、人员过剩、产品积压、货款收不回来等等。特别是对那些做了专用性投资的,与公司签订了长期合同的大宗供应商来说尤其如此。因此,供应商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应当享有对公司营运的监督权。

2.5社区居民的要求权

公司的经营不仅直接影响到所有者、交易者的利益,而且对公司所在社区的居民亦有重大影响:第一,公司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公司经营好,当地就可以有较多的就业岗位,居民收入会增加,福利会提高;公司经营不好,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第二,公司的生产经营直接影响当地的环境,对居民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如有的企业单纯追求盈利,忽视环境保护,大量排放废水、废气、废物,产生各种噪音;有的企业管理不严,跑、冒、滴、漏各种有害物质,对当地居民构成威胁;第三,公司的扩张亦会对社区居民带来影响。譬如公司扩建可能要动迁居民,上新项目或许会带来污染,大量招雇外地工人会加剧当地公共、、住房、用水、用电、饮食等方面的矛盾,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诸如此类。所以,社区居民为维护自身利益,应享有监督公司活动的权利。

2.6政府的要求权

严格说来,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从经济方面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运用经济、法律等政策和手段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调解不同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之所以把政府看作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因为:第一,政府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就业,而公司是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部门,公司景气与否直接关系到“产业后备军”的多寡,从而关系到和政局的稳定;第二,维持政府这架机器运转的主要“燃料和动力”是税收,而来自公司的各项税是政府税收收入的主要源泉之一,公司经营不善或偷税漏税都会减少政府的收入流,从而使政府的运转失灵;第三,政府庞大的购买清单和公共工程开支计划也需要公司来满足或实现,如何保证质量并按期交货是政府所关心的。如果公司出了“大麻烦”,势必影响政府的“政绩”。

3.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是的必然选择

3.1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缺陷愈加明显

一是受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所决定,企业是一个多元利益的共同体,这使得以“股东至上”为基础确立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缺陷愈加明显。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其地位是至上的,而人力资本则利小势微,获得授权的经营者只有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使控制权才是企业有效率的保证。因而这种治理结构的出发点是,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如何设置一个最优的可以对经营者行为进行激励和约束的机制,使其为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努力工作。但是,由于经营者有着不同于所有者的独立利益目标,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条件下,经营者在获取企业控制权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其自由处置行为往往有损于股东利益。至于债权人、雇员、客商、政府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因在企业中的“声音”弱小,相应的权益也难以得到保护,这样就为经营者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创造了有利的生存环境。为了克服这种财务管理目标的内在缺陷,就需要扬弃“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逻辑,扬弃“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二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多元化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元性。任何一个企业仅仅有股东是远远不够的,必然要由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投资者要求的是权益资金利润率最大化,经营者要求得到提升加薪,雇员要求工作稳定,工资水平高,等等。任何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就必须兼顾好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否则是“死路一条”。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只唯股东利益而不兼顾相关者利益是其最大的缺陷。

3.2企业所有者范围的扩大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奠定了现实基础

迄今为止,几乎世界各国的公司法都认定,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且是唯一的所有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可以亲自参加公司经营,也可以委托他人经营;他们拥有选举权——选举董事会及公司其他高级官员的权力;也拥有被选举权——被推选为董事会成员或其他高级官员的权力;他们可以就公司重大事项进行表决,并检查监督公司经营活动,包括查阅账薄等,还可以弹劾或不称职或违法的公司领导人;他们既拥有初始所有权,又拥有剩余控制权。然而所有者的范围扩大使得和现实的发展超出了当初的预料:公司的所有者不仅包括物质资本所有者——股东和债权人,而且包括人力资本所有者——劳动者,并且随着知识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公司运营不仅到在公司做了各种专用性或通用性投资的所有者利益,而且影响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顾客、供应商、当地社区居民、政府等等。正是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如果试图通过损害一方利益而使另一方获利,结果就会导致矛盾冲突,出现诸如股东抛售股票、债权人拒绝贷款、职工怠工、政府罚税等不利现象,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损害了企业的价值。

3.3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企业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创造了客观环境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6年提出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替代经济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对的影响比工业经济替代农业经济更深远、意义更重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形成并发展于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在许多方面显示其不适应性,因而必须考虑其创新与发展,而泛财务资源观念的提出和利益相关者作为泛财务资源配置的主体正是适应了这一需要而产生。

泛财务资源是指对企业有用或有价值的所有部分的集合。从形态上划分,泛财务资源可以分为硬财务资源和软财务资源两大类。其中,硬财务资源是指客观存在的、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企业利用的有形资源,其构成主体是自然资源和传统的财务资源;软财务资源是以智力为基础的或无形的资源,包括知识资源和时间资源等。根据现有的,知识资源通常被划分为四类:(1)市场资源,即企业通过其所拥有的与市场相关联的无形资产而获得的潜在利益的总和,包括企业品牌、商誉、顾客信赖度、营销与渠道等;(2)知识产权,包括生产技术原理、专利权、商标和服务标识、版权、土地使用权、技术诀窍和商业秘密等;(3)人力资源,即企业中每个人优秀品德和能力的总和,包括领导和职员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开拓能力、管理技巧及团队精神等;(4)组织管理资源,指企业采用的技术、工艺、生产流程和管理等,用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的知识因素,如企业文化、管理和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系统和网络体系、财务结构和融资关系等。

在知识经济时代,泛财务资源配置的主体是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而不仅仅是股东。在产权理论的研究中,将企业视为一种治理和管理着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和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本(包括人力资本),这些专用性资本构成企业剩余生产的物质基础,而任何控制着这些专用性资本中任何一种的一方,必然会要求获得由整个企业所创造财富中的剩余,从而成为企业的产权主体。换句话说,企业在配置财务资源时,必须考虑其全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这就必然从“股东至上”向“利益相关者”转变,利益相关者成为泛财务资源的配置主体,而作为配置主体也就拥有了剩余的索取权与控制权,追求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也就成为必然。

4.结论

现代企业理论越来越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就是为了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乎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正是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才使得企业健康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传统财务管理出现了许多不适应,财务管理目标不能再唯“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了,必须转向“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文献

[1][美]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与经济组织》(M)(中译本1999),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72年版

[2]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周首华、陆正飞、汤谷良:《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2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下构建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股东的“单边治理”,现代企业中,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同时也分散了一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而都拥有企业所有权。企业在其经营决策和治理架构中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发言权,否则他们就会威胁撤出其投资,从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②利益相关者理论“把企业看作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利益集合体”。全球企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普遍遇到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环境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与企业经营时是否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密切相关,迫切需要企业界和学术界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③实例证明,在这些方面处理得当的企业,往往在赢得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赢得社会价值,而且后者较之前者来说,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石。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一)公司治理目标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向“公司价值最大化”转变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传统的“所有与控制框架”的突破。现代企业中,公司的股票往往分散掌握在众多股东手中,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在很大程度上分离,经营者实际控制公司运作,债权人、职工、社会也为公司提供了一定的专用性资本并承担公司运营的风险。这些主体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甚至经常存在冲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不等于公司价值的最大化,甚至还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如恶意收购。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的目标也应考虑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职工、供应商、顾客、政府和社区等,公司治理应当是这些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平衡协调利益冲突,使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二)公司治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

公司治理广泛关系到各相关者的利益,公司的存在和运行需要股东、职工、债权人、供应商等相关利益人的投入和支持。尽管他们的投入在法律性质上不同,支持的出发点也有异,但他们的共同投入和支持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公司。缺少任何一方,公司都难以正常运转。玛格丽特·m·布莱尔认为,公司应该承认利益相关者的所有权并吸收其参与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的主体已不局限于股东,而是越来越多元化。虽然如何确定相关利益主体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远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有许多实践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例如,职工持股计划、职工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结构的重构以及发挥机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作用等等。有些措施也已得到立法上的认同与重视。比如德国的“主银行制”,日本企业的“交叉持股”。

(三)公司权力在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过程中重新分配

现代公司的特点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公司的经营者掌握了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但是二者利益并不一致,而且经营者由于“内部人”的地位,往往会滥用职权,损害股东利益。这样就必须建立一种对经营者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随之又产生了“成本”问题。公司治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既有效地监督和制衡经理人员,又使成本最小化。传统的方式有调整董事会的维度结构,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提高股东的控制权,加强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发展机构投资者,从而有效行使股东权利。①但这些主张只能从一个方面部分地解决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公司治理的现状,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另觅他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治理改革的要点在于:不应把更多的权利和控制权交给股东,相反,公司管理层应从股东的压力中分离出来,将更多的权利交给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如职工、债权人。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方案就是增加职工的所有权和职工对公司资产的控制权,赋予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进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权利。②公司实际上是每个利益主体为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载体,正是这种利益驱动机制的存在,才使公司有了直接的发展动力,各利益主体都试图在公司治理中掌握“话语权”,从而在博弈中达到一种力量的均衡,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

(四)人力资本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传统理论认为,向公司提供资本进行投资的人是公司的所有者,公司的目标是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这里所说的“资本”仅限于物质资本,而不包括人力资本。如果说这种“资本强权观”在早期的机器大工业时代还具有说服力的话,那么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无论是经营者掌握的经营企业的才能,还是工人掌握的先进生产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代的立法不仅允许投资者以技术入股,而且管制日趋放松,在高科技企业,技术等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更是远远超过物质资本。公司治理中表现在经营者地位的提升和职工参与公司治理。

二、如何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在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了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绝大部分的研究者都将目光停留在主流企业理论的框架之中。“股东至上主义”实际上支配了我国企业改革的进程,有学者称这种改革思路“既违背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原则,又过于简化,甚至扭曲了现代公司的制度特征”。③

任何制度安排,包括公司治理制度的安排,都是特定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历史、文化等环境因素的产物。各种类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之所以能够长期共存,正是它们能最好地适应各自的环境,平衡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选择合适的公司治理模式对于像我国这样正处在转型期的国家来说更有现实意义。与英美等国相比,我国现阶段的公司治理外部市场还很不发达,证券市场、经理人市场、劳动力市场、接管市场的发育情况都存在多种问题。与此同时,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社会舆论监督机制也不完善。所以,从我国企业外部市场的发育程度、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立法传统与社会文化习俗、转轨经济的路径依赖程度等维度来看,日本和德国的利益相关者模式也许能够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一)国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制度设计

在政府扮演所有者角色条件下,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形成了“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企业治理结构。这使国有企业改革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一是由于政府追求的目标是多元的,当由政府对企业实施所有权约束时便会陷入“管”则干预过多,“不管”则失去控制的两难之中;二是行使监督权的政府官员可能与经营者“合谋”,侵蚀国有资产;三是职工和小股东难以行使监督权,其利益易受到损害。为此须实现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其核心是扬弃“股东至上主义”的逻辑,遵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历史潮流的“共同冶理”逻辑。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权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不仅仅强调经营者的权威,还要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防止国有股“一股独大”,充分保护小股东的权益,给予他们更多“话语权”。第二,在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如职工代表、债权人代表等,重视和加强工会和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第三,政企分开,建立完善的经理选任机制,减少行政委派,聘任职业经理人,完善对其的激励约束机制,减少内部人控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制度设计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财务、审计、法律制度不够健全,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严格,存在虚假陈述、内幕交易等现象,严重损害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对于上市公司的治理,应注意:首先,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对于违反规定的公司给予严惩。第二,加强中小股东的“话语权”,防止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第三,完善经理人市场,改善经理选聘机制,减少和防止内部人控制,完善经理激励及约束机制。第四,建立和完善职工参与制度,由立法规定职工进入到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参与公司治理。第五,重视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建立“主银行制”。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三)民营企业(主要是家族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制度设计

近年来,民营企业的规模和影响日益增大。民营企业大多以家族企业的形式进行运作。因此这些民营企业涉及的相关者并不多,但是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很多民营企业也采取了公司甚至上市公司的形式,这些企业的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企业本身,在公司治理中应更多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第一,由于民营家族企业的股东与实际管理者基本上一致,或者两者之间具有血缘关系,因此大股东和经营者利益的实现不存在太大问题。可能受到侵害的是小股东利益,在公司治理中应当防止大股东与经营者合谋,侵害小股东利益,所以应赋予小股东权利行使与救济机制。第二,现代企业对经营者素质的要求已越来越高,因此民营企业应引进职业经理人,以克服家族经营的不足。第三,应当建立职工参与制度及银行监管制度,此原理同上市公司,在此不再赘述。

[参 考 文 献]

〔1〕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3.

〔2〕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2.

〔3〕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

〔4〕任海云,李丽.对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必然性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3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理论体系;分类;归结

作者简介:刘利(1971-),男,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读博士,湖南财政与会计研究基地教师,研究方向:金融投资与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4-0023-04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当前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理论。它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对主流企业理论的质疑和批判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缘于公司社会责任之争,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90年代初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它认为,企业并不完全是属于股东的实物资产的集合体,股东只是拥有企业的部分,而不是全部。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同时也分担了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或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而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拥有企业所有权。为了保证企业的持久生存和发展,公司治理安排必须恰当地考虑和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要给其他利益相关者留有足够的发言权。

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也涉及到管理基础、分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既有企业经营微观层面的研究;又有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的宏观层面的研究;研究方法既有纯理性的规范性分析,也有经验性的实证研究。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了它的理论体系。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却没有被很好地整合起来,尚未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经过相关研究后,笔者将它的理论体系分为契约说、产权说、资产专用性风险说等主要9类,并将其主要观点归结如下:

一、契约说

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联结,它是通过协商的方式来执行各种显性和隐性契约的,并由此规范其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物质资本所有权并非拥有与生俱来的天然强权,其他利益相关者同样可以左右企业的命运。为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中的契约必须依赖于一种在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协商机制。在这种机制中,有时股东的声音大些,有时候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大些。在企业契约联结体中,签订契约的主体远不只企业的所有者、经理人员和员工,还包括所有会影响企业生存发展或受到企业生存发展影响的个体和群体,如政府、供应商、分销商、债权人、消费者、社区等。这些利益相关者都与企业签订了契约,只不过有的签订的是显性契约,有的签订的是隐性契约罢了。经理人员和一般员工往往与企业签订有明确的雇佣契约,而供应商、分销商、社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所存在的是隐性契约。这些隐性契约往往容易被忽视掉。隐性契约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关系并非只是市场交易关系,而且还蕴含着以专用性投资为基础的利益和风险关系。在这组契约体中,由于每一个契约参与者都向企业提供了特殊的资源,而契约的本质就是保证缔约各方享有平等谈判的权利,要求对不同的缔约各方都要给予应有的“照顾”,确保其利益都能被公平、公正的被照顾到,因而作为利益相关者之间一系列契约联结体的企业应该为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公司治理应该给予利益相关者以充分的发言权。

二、产权说

企业产权是企业存在的前提,企业产权决定了企业归谁所有的问题。企业的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之所以应归利益相关者所有,企业之所以应当极力追求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这是因为:第一,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的一组合约,其中每个产权主体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对“企业剩余”做出贡献的不仅仅是股东投入的实物资产,还有雇员投入的专用性人力资产,以及债权形成的资产等。不能忽视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财富的创造;第二,产权与人权不可分离,在定义某人产权时不能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产权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权利不是毫无限制的……在任何法律制度下都是如此。一种对个人权利无所约束的制度将会是一种无须取得任何权利的制度”,企业产权是同其利益相关者相连的,而非仅仅是同其股东相连的,企业的产权对应着其每一位利益相关者;第三,在现代公司中所有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单独依靠某一个“个体判断”理论来描述产权是不完整的,只有基于多元理论中这些“多元个体判断”所形成的产权才更符合实际情况。财产所有权是契约达成的前提,所有权是这种契约达成交易的结果,企业财产所有权只是一种状态依存权而已,在不同的状态下,企业所有权分别归股东、债权人、工人或经理所有,股东只不过是正常状态下的公司所有者。社会应该从自由意志论、功利主义论和社会契约论等在内的多元理论的角度重新定义产权,同时,把企业的这种产权关系必须赋予不同群体不同的利益。只有这样,产权才能反映其本身固有的特征和属性。第四,企业财产是投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借贷形成的债权以及公司劳动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企业无形资产等共同组成的公司法人财产。公司是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的,并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永续的独立法人实体的。公司行为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的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股东并不是企业唯一的所有者,只是拥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中的一员,他们只拥有企业的部分,而不是全部,他们不能独享所有权,传统理论把作为所有者的一切权利和责任赋予股东,并非出于社会科学的规律,只不过是一种法律和社会惯例而已。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股东的利益会或者应该优于其他利益相关者。

企业的产权理论是一个多元“个体判断”的产权理论,它是从多元理论的角度来重新定义产权理论的。多元产权理论包括自由意志论、功利主义论和社会契约论等在内的多元个体判断理论,多元理论中的自由意志论是鼓励财产所有权人自由地使用他们所拥有的资源的,功利主义论是要求财产所有权人必须压抑自我的欲求,满足自己利益上的要求,社会契约论是强调个人和群体之间在私人财产的适当分配和使用上要相互表达和相互理解。

三、资产专用性风险说

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毫无疑问应该拥有企业所有权,但企业并非只有股东才投入了资产,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都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都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因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应与股东一样分享企业所有权。在不完全契约和有限责任制下,债权人由于对企业投入的资金专用性很高,在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下,容易受到股东的“虐待”,由于企业所有权是状态依存权,债权人实际上承担了大量剩余风险。雇员在“干中学”中获得的高度用于本企业的专业技能,一旦转为他用,其价值就会降低,甚至荡然无存,雇员的专用资产同样承担着企业的剩余风险。除股东、债权人、雇员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只不过有的投入的可能是信誉资产,有的投入的可能是关系资产。这部分专用资产同股东、债权人、雇员投入的专用资产一样,一旦改做他用,其价值同样也会降低,所以这部分投入公司的资产也是处于风险状态的。在有限责任制下,股东承担的只是有限责任,由于存在着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股东还可以通过市场分散其资产因被锁定而产生的风险,因而其对企业承担的责任是在日益减少,而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因资产的“锁定”状态,难以打破其利益的束缚,只能依赖于公司的运行状况。相比而言,在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中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真正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操心者。

在现代企业里,绝大多数现代公司创造财富的能量主要是以职工技术与知识和组织能力为基础的,在这些企业中,那些技艺只能专用于本公司的职工将不可避免地要承担部分与企业相连的风险,就像是公司赋予了他们一种“利害关系”,使他们与股东持有股票一样处于风险中。职工将可能像股东一样拥有极强的动机来监督公司资源的有效使用,甚至比那些“遥远的和匿名的股东”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对许多类型的公司来说,职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应当充任企业的所有者,或许就是如此。

四、人力资本说

在企业的参与者中,股东投入的是物质资本,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投入的是人力资本。在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相对短缺,企业对物质资本依赖性很高,物质资本在企业资源中最重要,企业属于物质资本所有者天经地义。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拥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成为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是当今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社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财富由知识资本创造。根据企业公理“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的真正控制者、所有者”这一原则,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当然有权参与公司的治理。

随着物质资本价值重要性的下降,知识技能等精神资产力量的上升,企业各契约的实力发生了明显变化,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地位开始削弱,拥有资源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力量在增强。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突破了原有的模式,股东利益至上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失去了赖于存在的经济基础。

此外,利益相关者理论体系还包括:

1.经济民主论。经济民主是经济领域内的民主,是民主从政治领域向非政治领域的延伸,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成员有权力选择他们所要追求的经济目标及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它有利于企业劳资双方间的稳定与和谐,有利于公司的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制度设立、角色定位,运营和管理应当充分体现有关公司利害关系人(投资者、劳动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的利益和意志。

2.参与论。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的关系,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对组织系统是必要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有助于公司系统的良好运行,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有利于维持公司系统稳定性。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相互影响有助于解决公司面临的社会问题。

3.组织论。个人或团队为实现目标与公司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基础。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影响或控制的程度取决于其所提供资源的价值,资源依赖的程度决定了利益相关者在公司中的地位,而组织的生存有赖于其获得和保持资源的能力,与关键资源的提供者保持良好的关系是组织存在的关键,因此组织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社会责任说。企业只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工具的观点是错误的。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还要承担法律责任、环境保护、道德和慈善方面的社会责任。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缘由是经济社会中贫困、失业、种族歧视、城市衰败和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的产物。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诸如产品安全、与消费者的关系、与雇员关系等等所涉及的道德问题已成为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经济社会中市场经济体系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只能从政治、经济、法律以外的企业社会责任途径寻求支持。那些只顾自己赚钱,不关注相关者利益的企业行为都是短视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是非道德的或不道德的行为。社会责任是企业履行与利益相关者长期隐形契约的内在要求。企业作为“一种治理和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必须以社会责任为依据,认真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行对利益相关者负社会责任的经营管理活动。只有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企业才能真正做到负社会责任的经营,才能保证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因而,企业获利活动的同时,必须关注社会公众、社区、自然环境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

5.企业财富创造说。对企业财富创造做出贡献的不仅仅是股东投入的实物资产,还有雇员投入的专用性人力资产,以及债权形成的资产等,没有理由忽视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财富的创造,因而利益相关者应当分享企业的剩余,企业应当考虑和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2] 任海云、李丽.对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必然性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4).

[3] [美]布莱尔著,张荣刚译.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12-213.

[4] 郭利华等.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理论[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38).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4

内容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近年来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研究热点领域之一,对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系统科学有关原理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系统特征进行了研究,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诠释了该理论产生的渊源、演进,利益相关者拥有企业所有权的正当性基础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企业理论价值取向的研究领域中逐步分化出两大理论: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前者是建立在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之上,是主流企业理论的价值取向。而后者是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企业理论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取得了长足进展,被认为是能够帮助我们真正认识和理解现实企业的有力工具。但长期以来,股东至上理论还是占据了当今企业理论价值取向的主流地位。系统科学是从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以及层次结构关系这个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发现,无论是纵向考察其产生的过程还是横向看理论本身所包涵的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系统科学思想。本文就是立足于新制度经济学范式,从系统科学的视角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系统特征。

系统整体性

现代社会几乎成了“公司社会”,大量处于统治地位的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恰恰是偏离“股东至上”逻辑的。从理论上说,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的出资者购买股票,成为公司股东,其资本所有权就转变为股权。股权是公司赋予股东的权利,无论适用范围还是自由度都大大弱于原先的资本所有权。这意味着股权的运用受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约,所以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权威是不存在的。再者,出资者投资形成的物质资本、雇员投入的人力资本与债权人的债权以及公司营运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公司的法人财产,公司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永续的独立法人实体。显然,公司行为的物质基础是作为整体的法人财产,而不是整体一部分的股东的财产,其权利基础是作为整体的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因此,公司的目标只能是确保法人财产的保值与增值。谁享有法人财产的收益呢?是那些构成整体的利益相关者,这就不仅仅是股东,债权人、雇员等等都为法人财产的保值与增值做出了贡献。

整体性是系统的最为鲜明、最为基本的特征之一,系统之所以成为系统,首先就必须要有整体性。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为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的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该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该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它的发展离不开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的企业理论最主要区别在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整体性,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公司应归利益相关者整体共同所有是系统整体性的体现。

成序机制

(一)企业的产生过程就是在成序机制作用下系统的形成过程

系统科学认为,序,就是显示出某种规则,有序,就是有规则的状态,而规则是一种约束,有约束才能形成规则,因此,有序显示为自由度较小,带有某种确定性。相反,无序就是无规则或者规则被破坏的状态,无序则显示为自由度较大,常与不确定性、不可测性相联系。无序可以向有序转化,其条件是增加约束、降低自由度,反之亦然。

给定一个企业没有产生之前的初始状态,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是自由的、平等的,处于无序的自然状态。企业的产生过程就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通过谈判来分配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的过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契约的形式进入企业,契约就是各参与者就其补偿的条件以及保障这些补偿免受签约后被没收的制度安排所进行的讨价还价的结果,契约本质是一种约束,约束显示为一种强联系。因此,企业作为一种强联系体,就显示出某种有序,企业内部的各生产要素放弃对市场价格信号的反应,听从服从企业“权威”的指挥。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因子间的协同,这种协同也是因子间的约束,在企业中表现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契约约束。由此可见,企业的形成就是一个从无序的因子到有序的系统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契约作为一种规则约束,作用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使他们各自的自由度变小,同时使得企业这种契约形式相对于市场而言,在一定情况下交易费用更小。

(二)利益相关者拥有企业所有权的理论基础的序因子解释

在系统成序的过程中因子有很多,这些因子具有不同的位势,决定整个系统序的因子往往是一个或少数几个,我们将处于支配地位的、决定序的因子称为“序因子”。在整个系统中,序因子处于支配地位,其他众多因子处于次要地位或伴随地位,整个系统的宏观有序态显示为少数序因子支配所规定的规则状态。一旦序因子失去支配作用,意味着序因子的消失,于是这种序也消失,这就是系统的解体和混沌的出现。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从利益相关者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过程,这其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生存;然后是利益相关者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或公司的经营活动能够影响他们;最后,从对企业的专用性资产的角度来考虑利益相关者,从而为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提供了可参考的衡量方法,这里为便于分析,我们将利益相关者划分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两种类型。从序的形成过程来看,起先因子的位势是平等的,然而环境在竞争中常造就一种“不等势”状态。历史地看,之所以“资本雇佣劳动”是与特定的环境相联系的。按照企业理论的发展逻辑次序,几种资本雇佣劳动的主要理论有:主观风险偏好差异说、团队可监督性差别说、资产专用性、讨价能力差别等。基于这些理论,物质资本很长时间以来充当着序因子的角色,支配着人力资本。从系统形成的成序机制看,契约达成之前,参与博弈的各个产权主体(因子)的获利机会至少在原则上是平等的,结果的不平等正是产权主体理性选择、谈判实力与技巧及所处特定环境的反应,它并不否认利益相关者的客观存在及分享契约的所有权。

竞争与协同决定企业演化

竞争与协同产生的内在原因是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和结果,在自组织系统的演化中,始终存在着系统因子的相互作用,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才有了系统的演化。

我们指出“序因子”及其“支配地位”,总是在一定层次的系统中实现的,序因子及其支配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一个发展和竞争替代的过程。

竞争的发生与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有关,只要系统内部或事物之间存在差异,就会存在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或事物之间的竞争。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实际上是竞争存在的基础。系统要素或不同系统之间对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适应与反应不同也是产生竞争的一个原因。

同一系统内的不同要素存在差异,其适应和反应程度不尽相同,竞争就自然而然产生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进行谈判时,双方作为产权主体的地位至少在形式上是平等、独立的,具有同等的获利机会。但是,双方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即存在资本的外生差异。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本的难以度量性及受劳动力市场完善程度的制约,雇员难以显示其人力资本,而物质资本作为一种实体存在,是一种确定性的信号显示机制,且物质资本具有可抵押的性质。因此,雇主在企业开始合约的谈判过程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谈判发生在雇主与单个雇员之间,单个雇员的人力资本与雇主所拥有的物质资本相比太小了,谈判的结果是雇员不得不暂时放弃对企业所有权的要求,成为一个固定的收入者,作为初始合约的企业治理结构表现为雇主对企业所有权的独占。这就是古典资本主义企业的真正含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兴起,拥有专业知识技能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那种单纯强调物质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忽视人力资本价值的行为必将以经营失败而告终。此外,内部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发展降低了信息成本,使人力资本得以有效地显示,人力资本所有者存在的共同利益促使他们采取集体行动,这些都使得人力资本增强了与物质资本抗衡的竞争力,从而为分享一定的企业所有权参与企业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竞争与协同共同承担着系统的演化,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种联系体现在竞争和协同共同决定系统演化的方向。马歇尔早期的研究认为,企业是一个不断演化的组织,演化的动力有两个: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即企业作为整体必须适应所处环境及其变化,适者生存;来自内部的利益冲突,把企业看作是一组契约,就是要承认利益相关者具有平等的权益要求,随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相对地位发生变动,这种权益要求也会发生改变,导致资本所有者不断修正自己的利益目标,从而产生了利益摩擦,组织的变革正是这种冲突的结果,当事人通过制度创新来重新界定各自的责权利,以实现新的稳定性均衡。一旦边际上的调整仍无法满足要求,那么超边际的变迁就会发生,即从一种企业制度转向另一种企业制度。静态地看,企业就是利益相关者要求各自权益所形成的企业所有权结构;动态地看,企业则表现为所有权结构的变迁过程或路径,这些结构及其变动的形式即是契约的调整,也就是企业的治理结构或企业制度。

动态平衡态势

动态平衡态势作为自组织系统有序化运动的普遍规则,是相对于平衡而言的。所谓平衡是指对立的各方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相等和相抵,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从而使各个力相抵消而导致物体的静止状态。动态平衡则包涵了两层意思,即既有平衡的一面,又有不平衡的一面,但总体上是平衡的。或者说,不平衡作为瞬间和过渡维系着平衡。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系统运动的状态和趋势。如前所述,“序因子”及其支配地位,总是在一定层次的系统中实现的,由于认知能力和交易成本的约束,不同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组合,往往可能导致次优的选择,存在多种均衡结果,对应着一定层次的系统,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多种多样的企业制度,这些组织模式各有优缺点,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有着适应性的效率。利益相关者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自身的权益,通过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牵制、约束,形成动态平衡态势,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5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利益相关者与财务治理的理念

(一)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源于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的一份备忘录:那些没有其支持,组织便不复存在的集团。之后,学者们对利益相关者的解释有很多版本,迄今为止,对利益相关者定义的共识是:利益相关者就是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被公司目标所影响的集团或个人。

(二)财务治理。随着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凸显。目前,财务理论界对财务治理的内涵研究得比较少,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并没有给出明确完整的财务治理定义。本文借鉴《北方经贸》2006年第2期战略观点对财务治理加以定义,即倾向广义财务治理:指公司财务共同治理,即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对公司财务进行治理。可定义为用以协调公司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财务关系、平衡财务权利的一套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或机制。

(三)利益相关者与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与公司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影响关系,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影响公司的财务决策、政策实施手段、财务监管策略等等;另一方面公司的财务活动会给利益相关者带来收益或者造成损失。

二、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治理

财务治理是对公司财权的合理配置,而公司财权分为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治理权,在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中,股东、债权人、经营者与员工属于公司的财务主体,享有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治理权。

(一)股东与公司财务治理。股东为公司投入权益资本,是公司的出资者,包括国家、公司出资者以及自然人三种类型,无论是哪种出资者,股东都有权利参与公司财务治理。

作为出资者,股东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所发挥的作用包括:1、股东以严格的监督,约束经营者财务行为,来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通过投入的权益资本实现价值增值;2、股东参与财务治理可以起到调控的作用。

(二)债权人与公司财务治理。现实生活中债权人的利益时常受到侵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公司财务治理权配置中没有债权人的位置,债权人无法有效参与公司财务治理。债权人参与公司财务治理的作用主要有:1、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2、可以有效防止经营者道德风险;3、重塑银企关系。

(三)经营者与公司财务治理。经营者包括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公司的财务决策尤其是长期财务决策一般由经营者制定。

经营者参与公司财务治理的意义在于:1、经营者在公司中居于特殊的地位,他们可以凭借在信息占有上的绝对优势,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促使财务治理科学高效;2、经营者在公司成败中担负特殊责任,他们控制公司经营,监督股东行为,保障利益相关者利益。

(四)员工与公司财务治理。就我国而言,公司让员工参与财务治理的途径是通过员工监事制模式,即员工代表进入具有财务监督功能的监事会,分享部分财务监督职能和权限。

员工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关注公司管理的学者认为员工必须被定位成公司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员工参与公司财务治理不仅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财务效率,还有利于财富分配的公平化。

三、利益相关者参与财务治理实践中的问题

(一)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非常普遍,各利益相关者在财权配置方面缺乏约束,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完善的财务治理结构。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对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说,外部力量的干预能力很弱,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造成大股东、经营者决策随意等问题,侵害利益相关者利益,使其参与财务治理成为空谈。

2、财务治理权配置有失公平。财务治理权是对公司资金进行计划、调配、使用、监督和控制的权力,如果股权高度集中,会使得大股东利用控股地位几乎完全支配了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在缺乏外部力量约束的情况下,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无法保证。

(二)公司财务治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公司财权安排是通过财务治理机制来实现的,要使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都能够现实,就必须在公司财务方面建立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机制。

1、公司财务共同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公司财务治理过程中共同治理机制的问题包括:①财务经营者的报酬结构单一,缺少长期激励项目,可能导致经营者的短期行为;②员工董事所占比例仅为1/10左右,无法起到应有的制约作用;③银企实行“两业分离”,阻碍银行参与公司财务决策,不利于稳定银企关系,无法保障小股东利益。

2、公司财务相机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在现实公司中,监事会虚化现象严重、债权人在财务治理权配置中没有地位以及员工无法对公司财务产生控制,种种弊端使公司经营出现危机时,财务相机治理机制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无法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四、缓解或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的基石:财务治理目标的确定。考虑到我国国情,最适合作为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目标的是实现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即: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市场竞争为导向,力求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如果将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治理目标,则可以有效地建立公司内部的利益制衡机制,解决公司目标与国家目标的统一问题,同时对于解决我国公司经营者及员工的隐性收入问题也会有所帮助。

(二)公司财务治理结构视角下的对策。从根本上来说,为了规范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的财务行为,使企业财务活动更理性化,更符合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首先需要完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

1、完善资本结构。合理的资本结构不仅是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财务治理效率的关键。依据财务治理目标,公司通过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明确各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协调好他们的财务关系,建立有效的财务治理结构。

2、合理配置财权。公司财权配置就是把公司财权在各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加以分配,以发挥公司财权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合理地配置公司财权,对于完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提高公司财务治理效率、促进公司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以财务治理机制为出发点的解决途径。财务治理机制的安排,决定于利益相关者为公司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力量格局,这种格局又依赖于特定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因此,提高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效率的途径需沿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这条主线来探寻。

1、完善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①建立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行为;②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

2、建立健全财务相机治理机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由监事会中的股东代表行使事前和事中监督职能,一旦监事会无法制止董事和经理的不良行为时,则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进行表决。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利益相关者逐渐成为公司治理的热点话题,利益相关者是建立一个具有竞争力而且盈利的公司的宝贵资源,因而在财务治理中建立创造财富的合作关系是为了公司的长期利益,只有认识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他们对公司长期的贡献,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财务治理。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

[2]吕洪雁.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对策研究[D].省略.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6

关键词:股东治理观;利益相关者治理;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理论中核心问题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关系问题。到目前为止,围绕公司治理的目标、公司治理安排如何影响公司的业绩及公司治理的规则应如何变革等系列问题,学者们在公司治理领域形成了两种主要派别:一种是偏重以股东利益为中心的治理理论;另一种是偏重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共同治理理论。

一、股东治理理论

股东治理理论认为股东是企业的真正所有者,其他潜在的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被严格限定了,“剩余”的权利——控制权和收益权两方面都是股东的。据此,这个理论有一个显然的推论:假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被很好的界定,则股东会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样一来,他们就使社会效率最大化了。这个“以股东为中心”的理论,当它明确指“剩余控制权和所有权的持有者”时,常常被称作“股东至上”或“股东”理论。它把股东利益放在首位,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把经营者放在为股东打工服务的位置。

(一)股东治理理论的优点。英、美国家主要采用股东治理理论。股东依靠庞大且发达的资本市场,根据公司股票的涨落,通过股票买卖方式或是“用脚投票”的机制,在实现其对公司影响的同时,掌握对公司的控制权,并以此对人形成间接约束。这种通过外部的控制权市场方式比较好的解决了股东与经理人的委托问题。而且它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保障信息的披露。使投资者与经营者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使经营者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得到遏制,从而进一步解决了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这样,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通过外部控制权和外部法律体系得到了强化,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刺激了投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公司由股东所有,所以公司应该按照股东的利益来管理。在有效市场理论下,公司的价值可在金融市场得到体现。根据这一理论,金融市场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股东治理理论的缺陷。以股东利益为中心的治理观,有非常明显的优点,但股东中心理论忽略了包括政府在内的许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把问题想象得过于简单。虽然它目前仍是英、美国家的主流理论,但近几年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已充分暴露出它的缺陷:

1.在“股东治理模式”下,公司把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公司目标,忽视了企业对员工、对债务人、对社会的责任,甚至促使公司管理层缺乏诚信,为追求公司利益而不择手段。安然、施乐、世通等公司发生的假账丑闻充分暴露出“股东至上”理论的重大缺陷。同时,由于此理论强调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使得以资本市场、并购市场、产品市场、经理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外部治理机制功能缺失,外部治理者治理职责懈怠。然而,外部治理是良好的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缺少外部市场的监管,公司治理结构的天平就会失衡,公司治理结构的效果就会减弱。

2.虽然股东是公司所有者,享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并承担公司的经营风险,但由于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只承担投入资本的风险,并不承担公司全部风险,债权人、经理人、业务合作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都承担了公司的风险,但股东至上理论并没有赋予这些利益相关者应有的权力。

3.股东拥有公司股权,但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股权相当分散,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收益、监督成本不对称,股东“搭便车”行为普遍存在,不能对公司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因此股东难以对公司实施有效的控制。因为监督收益与监督成本不对称,众多分散的中小股东没有参与公司治理的意愿和能力,大多数中小投资者都采取了“搭便车”的行为。他们只能采取买卖股票这种“用脚投票”的方式实现对企业的间接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利用手中的权利侵犯中小股东利益就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而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企业外部,依据此种公司治理理论构建的公司治理结构都很难对大股东这种“侵略”行为有所监督和抵制。所以,“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就变异为“大股东控制”的公司治理结构。

4.股东至上理论强调股东至上,忽视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股东至上理论是建立在委托——理论基础上的公司治理理论,强调“资本雇佣劳动”,认为股东利益至高无上,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从属于资本。企业的惟一所有者是股东,公司治理的目标就是要约束经营者侵犯股东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股东变成了企业的“外部人”,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由经理人来担任,企业价值创造的重任落在了经营者的身上。企业的价值创造主要靠人力资本来推动,所以人力资本才是主动性的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最重要源泉。而企业创造财富只能依靠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因此公司的技术创新者和经理人应处于公司的中心地位,而不应仅是被动激励或被雇用的对象。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认为,公司存在的目的不是单一地为股东提供回报。这种观点又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吴晓求:《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9页-21页):一种观点认为,公司应是一个社会责任的组织,它必须服务于一个较大的社会目的,这种观点在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初普遍被消费者的倡导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等接受,并于20世纪80年代为部分公司经理人员用来支持其反接管政策;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司的存在是为社会创造财富。股东们实际上十分了解他们拥有资本的自我利益。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同整个社会的财富最大化不一致,也就是说,公司政策可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却未必形成最佳的社会总财富。

1.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的优点。首先,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模式强调了合法性、权威和责任的平衡。罗伯茨和米勒认为,民主社会中公司享有巨大权利,实践中,公司对政府产生的影响已至少同政府对企业的影响一样大。具

有政治言论权的公司“市民”,对影响它的法律已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如,它可以说服政府,通过立法设置竞争壁垒或减轻负债,帮助他们应付自由竞争。但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否则就失去合法性和可信任性。因此,公司在“合法性、权威和责任”之间必须达成平衡。其次,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模式

注重制度系统的内在平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的特征和方式要受到制度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公司治理属于一种制度安排,它同样要受到历史文化、法律规章等制度环境的影响。制度因素 (包括法律环境、产业规则等)对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中的地位具有重要影响。因为,正如鲍威尔指出,制度模式影响了什么是合法的行为,道德合法性与一套宽泛的、社会的、标准化的判断和价值观紧密联系,这些判断和价值观能增进道德合法性,并推动社会福利。这样,随着社会环境对道德合法性的关注,组织需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地位,以提高其对社会道德标准的认同。最后,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模式符合组织(企业)系统的互动和开放式网络。阿可夫把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放到组织系统内部来加以论述,他认为将利益相关者置入组织系统内部,来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安排,可形成一个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和开放网络,从而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2.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不足。首先,传统的企业理论假设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是一元的,即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而利益相关者模式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定义为多元的,其中既有社会性的、政治性的,也有经济性的。这样的企业实际上是一个政治经济目标合一的组织,带有很强的公益色彩,其结果必然引起企业经营效率的损失。这样便会导致一个两难困境:任由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提高社会成本、造成社会福利损失;采用各类管制手段,包括通过外部调控方式和利益相关者的内嵌方式,虽能部分地解决市场失效或降低企业活动的负外部性,但会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其次,该模式涵盖的权益主体过于宽泛,不便于实际操作。在现实操作中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是建立在所有权集中分散对称配置给所有利益者的基础上的。而实际上,把企业所有权集中分散对称分布给所有利益相关者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做企业将会面临着相当高昂的成本,从而与经济主体的本性相违背。(2)容易导致“公地的悲剧”。企业所有权作为契约不完全的产物,其本质是一种剩余要求权,应该是每一个产权主体都应有份,但这样将会酿成“公地的悲剧”,将企业的所有权看成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有份的公共蛋糕,而当一项产权被作为公共地,未加以明确界定时,必然会导致过度使用而无效率(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载《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第12页-22页)。(3)企业多重目标的存在可能会使政府所关心的问题与企业所关心的问题之间产生混乱。它也可能使得那些达不到任何类似目标的公司经理仅仅追求部分目标,如企业扩张或技术改善,而忽略了这些目标与效率或价值之间的平衡。让高级经理们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负责任相当于让他们对谁都不负责任。(4)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忽视了治理主体的主导力量。并未从定量的角度去回答谁是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利益相关者,因为从一个广泛的角度来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看成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而不能给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清晰的方向。

三、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发展意义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与股东治理理论都有着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股东治理理论是目前的主流公司治理理论,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却代表公司治理理论发展的一种趋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上意义。

1.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理论意义。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学者首先对传统公司治理理论关于企业所有者提出质疑,认为股东并不是企业唯一的所有者。把股东作为唯一所有者完全是源于这样的认识:公司是属于股东的实物资产的集合体,而经理和董事们则被视为雇佣的工具。这样的认识无助于人们真正认识企业是如何创造财富的。事实上,公司并非是简单的实物集合体,而是一种法律框架,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在企业财富创造过程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梁能:《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第116页-121页)。其投入并不限于股东,供应商、顾客、债权人都作了特殊的投资,这些投资的价值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与公司持续长久的关系。企业从本质上来看,可看成是上述利益相关者缔造的一种契约。其中每个产权主体向企业投入了专项资产,构成企业剩余生产(财富创造)的物资基础。可见,对企业财富创造作出贡献的不仅仅是股东投入的实物资产,而且还有雇员投入的人力资本,债权形成的资产等等。按照谁贡献谁受益的原则,这些产权主体都有权参与剩余分配,都是企业的所有者。其次,可从产权的角度来论证新所有权观的合理性([美]亨利·汉斯曼:《企业所有权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66页-69页)。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及公司营运过程中的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构成企业的法人财产。公司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形成人格化的永续的独立法人实体(肖元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所有权边界研究》[J],载《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3期,第55页)。显然,公司行为的物资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因此,忽视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财富的创造是没有好处的。

2.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现实意义。如何在公司、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公众及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与监督机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人们对公司价值的判断有了新的理解。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作为一个责任主体,不仅要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且还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公司的价值不只体现在股东利益方面,还要体现在整个公司的社会价值方面。一个公司如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7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 公司治理模式 公司治理主体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自从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的学者首次正式命名并给出定义后,就出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所奉行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展开进行,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理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所谓公司治理,就是用来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责、权、利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这既包括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在过去几十年里,大部分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相信:股东作为企业资产的实际出资者,承担着边际上的风险,但由于经营才能和财富的不对等分布,实际拥有财富的资本提供者往往并非企业最终的经营管理者,从而造成了所有权和控制权事实上的分离,但基于二者的风险偏好、目标函数的不一致以及不对称信息的存在,经营管理层有很大的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损害股东的利益为代价为自己谋求私人收益,因此,公司治理更应该关注出资人如何保证收回自己的收益,从而形成了股东主权模式下的投资人资本主义。

利益相关者理论向传统的“股东主权”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一,并非只有股东才承担剩余风险,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其他参与者,同资金供给者相比处于相同甚至更难转移的风险之中。第二,从所有权来看,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以及公司营运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第三,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联系的是一种“受托人模式”。该模式强调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是公司资产的受托管理人,而不是股东的人,其职责是保持公司的资产,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起到制衡作用。以此理论为指导构建的公司治理结构彻底改变了“单边治理”的治理模式,强调了一种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共同治理”的模式(见图1),避免了主流治理理论的理论缺陷。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共同治理”模式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第一,完善法律法规以保障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第二,提高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和可能性。第三,建立董事长与总经理职能分离机制。

(二)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绩效评价的影响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绩效评价要素有以下特征:

评价主体范围扩大。引入利益相关者,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评价主体多元化,理论上全体利益相关者都可以作为企业绩效的评价主体,但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参与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绩效评价的真正主体。所以有必要将利益相关者从评价主体角度进行分类。

评价对象更加复杂。企业经营是参与治理的利益相关者,以各自的谈判能力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结果,监督的是所有资源的使用情况。传统理论下的绩效评价以监督投资者即股东的物质资本为重点,利益相关理论下的绩效评价监督的是不同投资者投入的不同性质的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交织共存,专项资产绩效和企业整体资产绩效互动,评价对象更加复杂。

评价目标多元化、明细化。多元评价主体势必导致多元目标,企业目标细化为参与管理的利益相关者的各自目标。绩效评价要促使各利益相关者协调一致又不损失自己利益,同时激励管理人员积极工作,故评价目标表现为各种专项评价下实现的目标,或某种具体行为的目的,评价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化,指向性更强。

评价指标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目标的明细化,使评价主体真正发挥了评价工作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促使评价指标摆脱财务指标体系的束缚,更多的依赖于市场,从人力资本市场、产品市场、股票市场等提供的大量信息去粗取精,评价指标直接指向企业所在的网络中与企业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指标导向性增强。

评价标准以竞争对手的绩效为主要标准。在利益相关者模式下,各个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不同,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不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更不可能相同。行业比较标准因缺乏比较基础而被淡化,而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评价报告个性化。评价报告将摆脱固有模式而完全取决于评价的需要,大量的评价指标和语言描述用以说明评价结果,时间、数量等不同单位将会与货币单位一同出现在同一份绩效评价报告中。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管理的正负效应

1.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管理的正效应分析。第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现代公司的有限责任原则和合约不完备的性质,决定了资本所有者常常在资本市场上扮演“投机者”的角色,他们可能只关心市场上资本价格差所隐含的套利机会。与此相反,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与广大职工,则向企业投入了大量专用性人力资本,如果企业被兼并重组或破产倒闭,人力资本随着其所有者的失业会大幅贬值。因此,当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治理时,它会比“股东至上”模式更有助于追求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二,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助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在企业中,一些资源的价值依赖于其他相关的资源,也依赖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持久合作,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实施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对方的利益遭受损失。因此,为了保护依赖性资源免于遭受损失,团队成员只有缔结长期合约,以确保一个可预期的补偿。

第三,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助于降低企业管理的成本。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中,经理人会利用控制权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发生成本。由于信息不对称,处在公司外部的股东很难监控经理人的行为。而债权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具有信息优势,企业既有动机也有能力监督经理人的行为;员工则在企业内部,能直接观察到经理人的行为。

第四,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力。现代企业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有足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只能来自人力资本。即使企业维持现状,若没有富于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和一批忠诚职工的支持也是不可能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地位的变化,增强了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力,从而使得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治理越来越具有可能性。

2.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管理的负效应分析。实际上,利益相关者理论真正所反映的思想,就是经济理论中激励理论的反映,这是为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或“赌注”以公司为载体,只有确保公司持续、健康运营,这些利益或“赌注”才能兑现,而股东以及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是这一逻辑过程的必备前提。从长期来看,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协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不一定存在冲突。为了股东的长期利益运营公司,管理层和董事必须考虑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日常指导管理层决策的最高准则必须是股东预期回报的最大化。

尽管在公司的发展中其他利益相关者为股东财富的增值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这不能成为将这些主体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并驾齐驱的理由;尽管所有者有时不愿或不能积极地保护他们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利益相关者就有权利对公司的财产为所欲为。因此,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应该是公司正常运转的一个有效手段,而不应该是公司存在的目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传统的企业理论不是替代,而只是一种补充,它的最大贡献在于提醒公司应该更多地关注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以确保实现公司价值长期的最大化。西方企业理论演进的趋势印证了以上判断的合理性。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公司治理模式

从企业产权契约演进的角度来看,公司治理模式的创新应体现多元产权激励的原则,各个企业产权契约主体的利益都应得到尊重和保护。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对传统的股东主权治理模式和经理主导型治理模式的重大修正,既突破了股东至上、资本雇佣劳动的单边契约治理逻辑,又修正了工人自治、劳动雇佣资本的单边契约自治逻辑,体现了企业治理模式从一元激励到多元激励的转变,反映了企业是一个作为各个参与者共同创造价值的契约连接体。一般而言,德国的公司治理模式被看作最为典型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在德国,企业一般都下设2个委员会: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监事会是控制实体,其半数代表由股东选举,半数代表由雇员选举。股东大会选举股东代表。2/3的雇员代表是公司雇员,另1/3是工会代表。管理委员会由监事会任命,没有人可以兼任两会会员,也限制兼任不同公司委员会的委员,这就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权力的滥用。管理委员会对公司运行负责,监事会监督其活动。

从总体上来说,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不外乎两种类型:一是主要由股东和职工构成的二元治理结构。二是由股东、工人、债权人、关系客户等共同组成的多元治理结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体现了激励和约束的多元导向,通过对企业所有权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配置,激励各个契约主体对企业高管进行监督,从而提高公司治理绩效。

结论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也并不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治理模式。多重目标可能会使得政府所关心的问题与企业所关心的问题之间产生混乱;它也可能使得那些达不到任何类似目标的公司经理们,能够很容易找到掩盖其行为的借口;可能会导致企业经理仅仅追求部分目标,而忽略了这些目标与效率或价值之间的平衡。公司治理属于企业制度范畴,它是企业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受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和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公司治理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公司治理的实践证明,理想的公司治理模式仅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相应的影响公司治理的政治、经济、法律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发展变化,每个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作为这种演化过程中的产物,其存在和发展反映了也注定了要面临进一步演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苏鹏.西方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与评述.当代经理人,2006.4

2.王浙琴.以利益相关者理论重构会计等式.湖北社会科学,2004.2

3.张静远.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分析.计划与市场探索,2004

4.张宝权.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3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8

论文摘要:“股东至上主义”是盎格努一萨克逊体系公司治理模式的核心,但由于它忽略了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从而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管理悖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则认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地处理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而股东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在以知识化、信息化和社会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条件下,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情况对企业经营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必须抛弃“一切为股东利益服务”的经营理念,而应充分重视培育和发掘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恰当地满足企业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尽管美国的法律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逐步承认企业中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利,然而在上个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股权至上观”统治了整个盎格努一萨克逊体系国家。然而,现实中的企业管理实践却与这一理论并不合拍,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决不是依靠股东的权力和一系列的委托——链所能够解决的。事实上,正是由于忽视了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当今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正面临着许多悖论。我们的观点是:在激烈变化的环境中,尤其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持续参与才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一、企业面临的管理悖论

从科学管理到供应链管理,学术界和实业界始终都在孜孜不倦地探求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方法。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时候我们都是手忙脚乱的。尤其是在新经济条件下,我们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正面临着许多进退两能的窘境:

1.开展“人本管理”还是“解雇职工”。“以人为本,开展管理”是我们都十分熟悉的一句口号,也是许多企业的经营哲学。然而,市场竞争是无情的,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压力下,许多企业不得不将“解雇员工”作为其逃离困境的主要方法之一。这样一来,员工在企业中积累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就在一夜之间付诸东流了。据统计从1980年到1993年,进入美国财富50o强的公司就裁员400万人,仅通用汽车公司就裁员l0万人,并节约了20亿美元的成本开支。但与此同时,这些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年平均工资却增加了92%,高达375万美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被解雇的员工不得不加入失业大军,但“人本管理”却仍然还是企业领导人高呼的口号和奉行的经营哲学。

2.“一切为股东服务”还是“一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在盎格努一萨克逊体系中,“股东至上”(shareholder primacy)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诊断。然而,崇尚利益相关者思想的德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反思企业应该为谁服务的问题了。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委员Wlalman先生在其“理解公司的目标”(Undertanding the purpos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通过案例驳斥了“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的观点。他指出,“尽管董事应该最大化股东财富的观点已经在学术界很盛行,但这一观点却并非,也从来就不是一个对美国公司法律的精确描述。……法律应该准许董事们在形成企业战略的决策判断时,除了考虑股东的利益之外,还要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为此,他进一步建议美国企业法的精神应该是给予董事和高管们这种灵活性,从而提高企业团队整体的经济绩效。正如克拉克森指出的那样,“传统的衡量一个公司是否成功的方法是看它是否仅仅满足公司的一个利益相关者——股东的要求,并是否为之创造了最多的财富。这种单一的方法已经被证明只会弄巧成拙。……公司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就是为其所有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和价值,并在他们中分配新增的财富和价值,而不能以某些相关者的利益为代价而厚此薄彼”。

3.实行“伦理管理”还是“追逐利润”。“利润最大化”是几百年来经济学家对于企业经营行为的简单抽象化假设,但不幸的是,无数的企业将这一假设当成了最终的追求目标,甚至陷入到唯利是图的经营哲学中。由于忽视了伦理管理的要求,企业经营活动中以次充好、坑蒙拐骗、行贿受贿、恃强凌弱、损人肥己等不顾相关者利益、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据统计在美国的500家大型企业中,有ll5家曾因行为不良而被起诉。在这些企业名录中,埃克森石油公司、美孚石油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IBM公司、海湾石油公司、西尔斯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美洲银行等世界知名企业赫然在目。统计表明,1997年加拿大有数百家大企业从事了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平均每家企业遭受的经济损失达150万美元。事实上,企业伦理的问题经历了一个从逐步显现到备受世人关注的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伦理道德的范畴在不断地变化,伦理管理的内容也在随之改变。上个世纪50-60年代,西方企业开始普遍接受对企业员工的“社会人”假设,诸多不合人性的管理方式开始被认为是不道德的;70年代以后,欧美等国企业开始对“社会公正”、“消费主义”等问题予以重视;进入80年代,地球环境的恶化使企业对其“社会责任”问题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那些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企业行为遭到了人们的唾弃。而90年代以后,那些只顾自己赚钱,没有关注相关者利益要求的企业行为都被视作非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伦理管理也成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基本要求和思想精华。那些协调不好“伦理经营”和“追逐利润”之间关系的企业就会陷入无休无止的麻烦之中。

4.企业负有“社会责任”还是只有“经济责任”。从世界范围来看,并非是少数人坚持“企业只有经济责任,而没有社会责任”的观点,其中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可能是名气最大的一位。在他的一部被广泛引用的著作中,弗里德曼认为,“企业有且只有一个社会责任,那就是利用其资源从事各种活动,以提高企业的利润”。虽然20世纪60~70年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不得不对各种社会问题给出回应,也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认识到弗里德曼的观点过于狭隘,但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概念直到90年代以后才得到真正的广泛认同。今天,许多企业都认识到应该在承担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等社会责任之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均衡点。

二、从股东至上主义到利益相关者管理

这些管理悖论的产生和进一步泛滥,与英美国家自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盛行的股东至上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息想相关。但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全球的企业普遍遇到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环境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企业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20世纪6o年代左右,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Theory)在西方国家逐步发展起来,进入80年代以后其影响迅速扩大,并开始影响英美等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并促进了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

在20世纪60-70年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将企业看成是一个转换投入和产出的“黑箱”的思想受到了猛烈的批判,进而涌现出研究企业理论的大量文献。这些文献大多以交易费用、委托——、不完全契约、信息不对称等概念为核心而展开,使我们对企业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芝加哥大学的“法与经济学”学派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最充分的阐述,他们认为公司是契约的联结体;通过契约,不同的参与者发生交易。按照这一理论,公司的财产属于股东,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被看成是股东的人。这种观点坚持认为债权人、雇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仅仅严格限制于那些义务性的、契约式的和法律上的权利而已。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更是反映出在20世纪70-80年代英美公司的运作是受何种力量驱动的:他们注重的是如何维持股票的价格和红利的分配,而不管付出了多少代价;如果经理人员没有尽到提高股东价值的职责,公司就会随意地运用兼并和接管手段来约束他们。

然而,诸多学者研究的结果表明,“股东至上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使经理人员始终处于严重的短期目标的压力之中,无暇顾及公司的长远发展,最终却弄巧成拙,正好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得到好处的是股市上的投机者;而日本、德国实行的是内部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企业的经营活动注重的是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并充分融合了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在这种反差面前,英美等国的学者不得不开始反思其企业制度安排的合理性,西方企业界也开始从“追求卓越”转变为“学习日本”.

正是在这种理论纷争和实践发展的背景下,以弗里曼(Freeman)、多纳德逊(Donaldson)、克拉克森(Clarkson)、琼斯(Jones)、科林斯(Collins)、卡罗尔(Carrol1)、布莱尔(Blair)、米切尔(Mitchel1)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现代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发展归功于弗里曼(Ed Freemna)1984年的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方法》一书。美国管理学家多纳德逊曾经指出,“企业有许多利益相关者的观点现在已经成为了管理学学术性文献中的共识。自从Freeman出版了标志性的著作以后,已经涌现了l0多本书和100多篇有份量的论文将主要的研究重点放在利益相关者问题上”。在国内,许多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还在将“资本雇佣劳动”奉作“主流企业理论”的时候,利益相关者理论就已经成为西方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只不过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尚未引起我国学者的普遍重视而已。中国人民大学的杨瑞龙教授对此的判断是:“这也许与1995年以后我国许多学者都被吸引到‘主流企业理论’的研究之中有关,也许是缺乏文献的结果”。笔者认为前一个原因可能更为重要。

利益相关者管理(Stkae holder Mnaagement)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当地社区、媒体、环境保护主义等压力集团,甚至还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非人物种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他们或是分担了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或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企业是一种治理和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地处理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而股东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在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看来,企业的发展前景有赖于管理层对公众不断变化的期望的满足程度,也就是说依赖于企业管理层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回应质量。管理者必须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待企业,这样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三、新经济时代的管理哲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管理所面临的诸多悖论是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的。要想走出窘境,我们所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字面上的从“股东至上主义”到“利益相关者管理”,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企业的管理哲学。事实上,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许多企业开始认真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美国数据设备公司(Dis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在处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时所采用了一种前摄性的战略(proactive strategy),该公司将供应商纳入到其产品策划小组之中,使供应商对企业经营拥有了部分决策权。惠普公司和施乐公司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它们将供应商纳入公司的设计部门,和供应商共同决策,共同分享企业经营成果。而早在1987年,通用汽车公司(GM)就通过劳工管理委员会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分享其“生产力收益”。另外,有关学者关于瓦勒罗电力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案例的分析都表明,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否则,企业的经营就处在一种“脆弱的不稳定状态”。

可以肯定的是,在以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他们的参与情况对企业经营的成败有着越来越大的、至关重要的影响。经济学家蒂尔(Dil1)曾经这样描述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我们原本只是认为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会作为外因影响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管理过程……但现实的变化已经表明,企业管理正从利益相关者影响(Smke holder inlfuence)迈向利益相关者参与(Smke holder participation)”。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管理哲学必须注重向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股东的利益要求并不是公司最重要的目标,更不是公司的唯一目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和企业界人士不再将股东的利益要求看成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而是认为所有的拥有合法性利益的个人和团体参与到一家公司中都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定的收益,并不存在某一方的利益和收益要求比其它的参与者更优先。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在美国29个州公司法变革背景中公司经理接受的“恶意收购”行为,其实质是股东获利而员工遭殃,公司员工长期积累的专用性资产受到损害。而据此修改公司法的事实说明,公司不应该仅仅对股东负责,而应该对全体利益相关者负责,必须考虑其行为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雇员、顾客、供应商和社区)的影响。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其它利益相关者群体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和贡献,股东在公司经营方面的作用就日渐式微了,而利益相关者的持续投入则对企业的正常运营日益重要。

第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不只是股东的资本投入的贡献最大,也并非股东承担了企业经营的全部风险。事实上,离开了利益相关者的持续性投入,企业的经营活动就可能停止;只要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下注”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承担了风险,有的利益相关者承担的风险比股东还大。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尔曾经指出,“从大体而言,任何一个控制了这种‘共同专业化资产’一部分的参与者都可以套牢别的投资者,其办法是倘若他们无法满意的话,他们就威胁撤出其贡献”。正因如此,为了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应该以适当的方式与界定清晰的利益相关者来分享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而且,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物资资本显得相对不再稀缺,而人力资本特别是知识资本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1978年,美国公众公司的财产、工厂、设备的帐面价值额占企业市场价值总额的83%。1997年末,财产、工厂、设备的帐面价值额占企业市场价值总额的比例不足1/3。

第三,新经济时代IT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必须要谨慎、积极地回应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一般来讲,如果某一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威胁撤出其在企业中的专用性投资,从而迫使企业考虑其要求。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别,同一企业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也不一样,他们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紧急性也会有差异。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并不需要“等量齐观”,在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治理”才是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令人不安的是,一些利益相关者在无法得到企业及时、积极的回应时,很可能通过新型的媒体,如国际互联网来将其不满和抱怨加以扩散,由此对企业的形象和经营活动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企业在充分享用了新经济所带来的各种便利的情况下,也遭受到其潜在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上一篇:幸福人生范文 下一篇:留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