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情为话题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08 01:07:05

以真情为话题作文

以真情为话题作文篇1

一、拟题的基本要求

新颖别致、文采飞扬的标题,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首先,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合理出新,也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对主标题加以限制。其次,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再次,拟题时要善于联想,联想能加深阅卷教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

以“友情的力量”为话题拟题,可以拟出如下让题目:《友情的跑道》《友情的呼唤》《友谊,给我动力》《友情伴你人生路》《友情・力量》《这是为什么》《新龟兔赛跑》等。这些题目,能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令阅读者产生遐想,还有助于作文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评卷教师的青睐。

二、拟题的具体方法

(一)定文体,扬长避短。

话题作文也只是要求文体不限,并非不讲文体。紧扣话题,调动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写作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例如,作梦,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梦的内容却是异常丰富,形式是异常多样的。以“梦”为话题的话,《这一幅风光,如梦》《比梦更美》等,宜写成抒情散文;《美梦成真》《想起了那个暑假》等,宜写成记叙文;《说说课文中的“梦”》《梦的成因》等,宜写成说明文;《梦想中国足球》《让美梦成真》等,宜写成议论文。又如,树,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园林绿化都离不开它。以“树”为话题的话,如果想写记叙文,标题宜为《树下》《记一次特别的植树活动》等;如果想写成抒情性的散文,可拟题《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等;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就要拟这样的题目:《给我一片绿阴》《植树,为了子孙后代》《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

(二)善补题,以小见大。

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是最常见的快速审题和拟题技法。例如,语文课不单是语言训练课,更是人生教育课,它使我们明白许多道理,提高做人的修养。以“语文课”为话题,可拟出以下几种标题:感受激情,《多味的语文课》;发挥想象,《虚构的语文课》;片断组合,《语文课剪影》;联系实际,《语文课之我见》;等等。又如,手,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真正得力的助手,是我们吃、住、穿、玩的主要工具,纤纤玉手,是女性美的象征。可这样拟题:《一双灵巧的手》《一次难忘的握手》《对手》《精巧的手工艺品》《从手指的长短说开去》等,这些文题从各个角度缩小了写作范围,选材范围更明确集中,极利于学生写作时从小处着眼,从而顺利展开思路。

(三)妙用修辞,匠心独运。

灵活巧妙地使用比喻、拟人、设问等修辞手法,不仅可以使文题生动形象,精练传神,还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使文章含蓄隽永,余味无穷。例如,以“音乐”为话题作文,就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拟题。(1)利用比喻拟题,可以使题目新颖生动,收到过目难忘的表达效果。如,“心灵变奏曲”“生活中的阳光”“锅碗瓢盆交响曲”等。(2)运用对比拟题,可以使对比项各显其妙。如,“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一个没有指挥的乐队”等。(3)借用设问拟题,往往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刘禹锡何以调‘素琴’而恶‘丝竹’”等。

(四)巧点化,妙趣横生。

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句以及成语、俗语等适当点化,进行套装、借用、仿造之后作为文章的题目,常常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是考场中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以“我”为话题,可活用歌词《真我的风采》《我想唱歌不敢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等。以“假日”为话题,可引用歌曲名《自从有了你》等。以“同学”为话题,可拟题目《长相忆》《别时容易见时难》等。写教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诗句《夕阳无限好》作题。

(五)捕捉新视角,别开生面。

考场作文的拟题,要克服思维定势,利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拟出能让阅卷教师一见钟情或怦然心动的好文题。

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违反常情式。例如,以“学校生活”为话题作文,可以拟题为“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等;(2)借用数字式。例如,抒写音乐情怀,可以拟题为“1234567i”;以“品德”为话题作文,可以拟题为“忍让≠懦弱”;等等。(3)想象拓展式。例如,以“传统文化”为话题作文,可以拟题为“8与发”;以“弘扬民族精神”为话题作文,可以拟题为“‘雷锋’出国了”;等等。这些文题不落俗套,展现了新视角、新思路,容易迷住阅卷教师,使他心甘情愿给高分。

以真情为话题作文篇2

话题作文选材自由,构思空间大,但必须要自拟一恰当题目,并在此题目下淌出精美文思。审题时要做到“能放能缩”,首先是放眼看话题内容,抓住话题核心进行发散思维;其次是聚焦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点”,切入进去,集中笔力加以突破。例如:以“门”为话题,头脑中会闪过家里的门、学校的门、商店的门、足球球门、还有国门、心门,然后细想一下,哪一种门有话可说。也许这个“门”让你喜怒哀乐,曾牵了你的魂魄不知多少日子,它是别人所没有面对过的、没有体会过的。找到了这个“点”等于成功了一半。

当然审题立意并非说的那么容易,关于某个话题你心里有很多话可以说,但是不能成文也是有的。这里我们要借助一些技巧来做到事半功倍。首先可以回忆自己阅读过的名篇来触发灵感。例如:以“月亮”为话题,自古以来文人骚客留下的文字不算少,远有李白的《静夜思》,近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当代还有贾平凹的《月迹》,如果在平时有一定的积累,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借助这些优美文字来寻找你的“月亮”。她可以是头顶铭刻思念的明月,她可以是荷塘边流动的月光,她甚至可以长着脚留下一串月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仿照他们的立意和模式,或者截取其中的一个部分来做立意胚胎。只要写出你的趣味和见解来,也就可以了。

其次是带着生活来审题立意。最近发生了哪些令你感慨的、兴奋的、震惊的事情呢?这些事情发生在你的身边,你还亲身经历了,让你记忆犹新,那它就是你的创作源泉了,这称之为“生活里的活水”!例如:以“非典”为话题。你能说的很多,因为信息来源多,但是真正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是最值钱的素材。因为它最真实,因为它最深刻,你写出来了,就是“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东西”了。

过了审题立意这个关键的槛,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是不要把话题当标题。话题是面,标题是点、是你文章的眼睛,它传出文章的神情。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可以让读者耳目一新。例如:以“书”为话题,有人的标题是《躺着读书,站着做人》,《书途同归》,《书海拾贝》。

第二是防止跑题。虽然话题作文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也不要让人家找不到你,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回看自己的标题,调整方向。

第三是防止虚构。要有真情实意才能感动人,不要漫天胡言,宁愿在朴素中见真情,也不要夸大其词,让人一看就是在唱大戏。

以真情为话题作文篇3

题目: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

【思路点拨】

一、仔细认真审题

今年的上海中考作文仍然是一个命题作文。“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这个命题,在审题上没有设置任何障碍,题目中的关键词“心里话”也应该是老师平时在训练学生作文时强调过的内容,陈述主体“我”容易被学生在审题时捕捉到。“心里话”强调了内在感情的抒发和作者对生活的自我认知,这样的命题对擅长抒情和平时注重“自我解剖”的学生有一定优势。从去年的“心里美滋滋的”到今年的“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显现了上海中考作文命题 “大众化”的趋势。也许命题者不希望人们把对中考作文的关注放在命题本身上,而是希望老师、学生能很好地关注真实的写作过程。

二、写出真情实感

中考作文命题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考场作文的成败。“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是一个能让每一个考生抒发心灵需求的佳题,能触发考生的动情点,掀起考生情感的波澜,体现了作文教学的人文关怀,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写作情绪。题目中的“今天”,并非参加语文中考的“今天”,而是指抒发心声、“说说心里话”的那个“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中的“我”是倾诉者,“心里话”是倾诉的内容。所倾诉的内容必须是“我”真情实感的流露。行文的重点在于“心里话”,“心里话”必须写实在、写具体,或抒发内心的喜悦,或表现心头的苦恼,或吐露心中的秘密,或追求心中的梦想……

三、回看展望皆可

以真情为话题作文篇4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大力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①指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②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③不限篇幅和数量;④强调写真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3.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真情实感,还有自己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经典”,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刻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的逐步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

二、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写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童话作文的训练就是要放飞他们的想象,让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雏鹰;遨游于大海的鱼儿!充分享受作文带来的快乐。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1.提供想象条件,鼓励大胆幻想

童话作文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间。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话中得到映照;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在童话中得以体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选材。在训练中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就再也没有那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才得以充分发展。

2.教会构思方法,提倡个性表达

通话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人们,所以在训练学生写童话时的讲究巧妙的构思。同样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构思不好,也不会吸引人。童话寓言独具特色,写童话比写一般记叙文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方面独优势。学生具有广阔的表现空间,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其次,童话是学生内心思想情感的真实的反应,它折射出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这使得学生在语言的表达上富有个性化。

三、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的反应,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训练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从作文教学过程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为了使学生能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及时地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达出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训练中的即兴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生活、获取做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美好的人和事。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逃逸而学生的情操。

2.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地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组织学生开展“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农村,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这样,可激起学生表达欲望,产生作文兴趣。

通过我们多年的努力我校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部分学生作文在省、市、县举行的作文大赛上频频获奖,取得优异成绩。

作者简介:

以真情为话题作文篇5

关键词:写作;写真话;想象力;真实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25-01

写作一直是令老师和学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写作,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学生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我通过反复研究,反复思考,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浅谈如下:

1.立足于学生个性心理差异,写真话发展素养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它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文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1 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1.2 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1.3 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2.立足于学生身心特点,写童话发展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小学生的想像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像力激发出来。因此,训练学生写童话,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帮助。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2.1 提供想像条件,鼓励大胆幻想。童作文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话中得到映照;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在童话中得以体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选材。在训练中我们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想像、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就再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才得以充分的发展。

2.2 教会构思方法,提倡个性表达。童话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人们,所以在训练学生写童话时得讲究巧妙的构思。同样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构思不好,它也不会吸引人。童话语言独具特色,写童话比写一般记叙文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方面具有优势。其次,童话是学生内心思想情感真实的反映,它折射出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这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富有个性化。

3.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写真实作文

3.1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

3.2 组织学生参与生活。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组织学生开展"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巢湖、教堂,小丰寺,深入田间地头观察美丽的油菜花……

参考文献:

以真情为话题作文篇6

一、讲真话遭遇尴尬

某报载文称,学校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写出老师的缺点》。为让学生大胆去写,教师安排学生都回家写,不用署名。第二天,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令老师们陷入了沉思。有的写:“语文老师最大的缺点,就是太不注意休息。她每天一大早都站在班门口迎接我们;每晚放学后将教室检查一遍,才离校。回家后,还得批改我们的作业”;有的写:“我们老师不太讲卫生,有点邋遢。比如她的衣服上,总是沾满粉笔灰,或沾着批改作业留下的红墨水”;有的写:“老师的声音越来越难听了,沙哑、干枯。你刚教我们时,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可你每天不停为我们讲课;课后,还要苦口婆心地开导我们,才把你的嗓子讲坏了啊”,等等。学生作文“假大空”,令语文教师不堪忍受早已不是个例。学生不敢讲真话,像成人一样拐弯抹角、违背意志地去说,这才是更让人担忧的,才是教育的悲哀。

语文课标中明确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生活是七彩的,有冷也有暖,但大多学生过多地注重暖色,如父母勤劳、同学互助等,而常常不敢涉猎冷色。只有启发、引导学生敞开心扉,才能使生活中真切、鲜活的素材滚滚而来。

二、敞开心扉文自宽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此话启发我们思考:生活中的不快、不幸等是永不枯竭、且绝不雷同的素材之源。如果能把学生的这扇心门打开,作文的真情实感、内容的新颖独特自然会呈现在读者面前。如在一次以“——,我想对你说”为题作文时,一女生便讲述了自己周末回家的“不愉快”:晚饭后,妈妈撇下自己就到邻居家打麻将去了,自己独自在家很害怕(爸爸外出打工去了),便去邻居家找妈妈。妈妈被叫回来后,对自己就是一阵喊骂,并声称打麻将也是为了挣个零花钱,贴补家用。面对妈妈“朴素”的解释,自己只有以泪洗面了。在农村,打麻将人们早就习以为常,因为打麻将,造成夫妻不和、影响孩子的矛盾也时有爆发。学生中有此经历者决不是个别的,只不过对此“家丑”大多避而不谈罢了,所以,该生敢于把此事写出来,是需要教师引导和足够勇气的。这篇作文从学生的小视角人手,却反映了一个很普遍的社会问题,情真意切,生活气息浓郁,耐人寻味。该作文随后在某中学生报纸上刊发。

学校生活也是如此。通过教师引导,在作文中,诸如师生间的某些恩怨,学生潜出校园上网的各种秘密等,便会尽收眼底。如在以《课间》为题作文时,多数学生把目光投向了人们十分熟悉的校园:打球的、投包的、嬉闹的;也有把视线转向教室的:学习痴埋头写着,游戏狂忘我地活跃着大拇指,等等。而有一学生却独辟蹊径:下课了,老师还没讲完课,要求学生们坚持五分钟,好把课讲到节骨眼上,可有多少学生听得进去呢?沸腾的校园,怎能使学生安心?老师强调再坚持一下,可听了一节课的学生需要放松一下,有些必要的事情要做,怎么能不分心呢?五分钟过去了,下一节课的老师已提前向教室走来。课间十分钟就这样被“无偿”占用了。该生选取教师“拖堂”这一令学生敢怒不敢言的事,真实地展示了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尴尬现象,读罢确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课间却在上课,在有些学校也不是个例,这确实值得某些教师和领导警醒。学生敢写了,素材有了,真情实感融入其中,自然易于打动读者。

三、营造氛围诉真情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不敢讲真话,是有其原因的。一是教师启发、引导不够。受“家丑不可外扬”等观念影响,学生认为写这些事,是耻辱,易得罪人。教师要循循善诱,告诉学生把生活的真实叙写出来,是自己感情流露的需要,也是与人交流、促使问题解决的需要;另外要帮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尊重学生的表达权,保护学生的隐私,根据学生所写问题实际,只在特定范围内公开或摘要表述作文内容。当然,家、校的有些问题经过教师反映得以改进或解决,这又是对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最大鼓励。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便是多彩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生活,当学生认识到作文正道是讲真话、诉实情时,当学生能无忧无虑地敞开心扉时,素材空间充实了,他们“东拼西凑”的困扰没了,作文回归真实、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以真情为话题作文篇7

关键词 对话教学 对话误区 对话之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说“对话”,看“对话教学”

对话作为一种常见的交流途径,对话的方式、技巧、场合、主体都会影响传达与接收的有效性与价值度。就单纯的“对话”来说,学者们对它的界定各不相同,“狭义的对话指与单个人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形态,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广义的对话已经超越了原始的以口头语言交流为特征的语言学意义,而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社会和文化的意义。”关于教学,其本身就是一个对话与交往的过程,是师生以对话、交往为媒介共同创造精神价值的过程,因此,对话型语文教学不仅为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可能性,也是学生审美品位、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得以升华的重要路径。所谓对话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以教学文本为中介进行沟通和对话的独特情境中,展开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反思性学习,从而奠定学生基础能力,健全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这种对话教学主要由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四种类型组成,其中教师、学生、文本就是三个基本主体。

2了解实际,透视语文对话教学的“误区”

2.1脱离文本的对话让教学背道而驰

师生对话是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展的,但假如讨论的话题脱离了文本,教学就会在无关紧要的话题上越走越偏。如有教师曾在《致橡树》一文的教学中问“你心中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于是学生便就“爱情观”展开了信马由缰式的讨论。实际上,该教师没有引导学生直面文本,也没能带领学生体会现代诗的语言和情感,而是由着学生在脱离文本的“爱情观”上徘徊,使整堂课处于低效状态,最终课堂只能徒留对话形式,而丧失对话“语文”的精神实质。

2.2没有实质的对话使教学惨白无力

没有实质的对话通常指即问即答式的对话,其特征往往表现出封闭内聚而又支离破碎,课堂看似师生互动热闹而默契,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并能在即问即答中体会到成就感与喜悦感,但实际上这种对话并没有实际意义,随意的问答,无法真正做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缺乏思维驱动力,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另外,缺乏梯度与深度的问题过于浅显,学生不仅体验不到探究与创新的乐趣,反而会在这种无趣死板的课堂中形成思考惰性而散失学习热情。

2.3圈套式对话让学生无端入套

圈套式对话是教师精心包装出来的伪对话,在设套之前教师通常已有固定答案,却让学生胡猜答案,这种对话思维的专断单一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开放生成,反而会让学生对原问题产生模糊混乱的困惑。

3找准“症结”,破解对话低效之谜

3.1教师专业素养偏低,缺乏教学经验

“对话型”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从关键言辞中挖掘作者的情思,而且还要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探求文意。但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视野狭窄,人文素养底下,很难得出真正“源于吾感”的个性化解读,也懒于认真备课,更无需谈“以文本为中介的思维碰撞”,再加上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只能在学生面前宣读或转述那些干瘪苍白、简洁浅薄的他人之言,于是便出现了脱离文本、游离主题的对话。

3.2错把“课堂问答”理解为“对话教学”

问答式对话在现实教学中运用频率最高,然而其缺陷在于不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只是一味地带领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相反,对话教学中的“对话”关注的是如何展开教学沟通,这其中涉及到对话的平等、尊重、信任、关怀,而且对话教学旨在健全人格、训练思维,绝不是简单的“寻答案”,因此,把“对话教学”理解为“课堂问答”的谬误,在于把“对话”看做讨论、会谈,而这种谈论、会谈只是惨白无力、支离破碎、封闭内聚的“边角对白”。

3.3设问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

课堂提问是开启师生对话的一把关键钥匙,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不仅要追求灵活多样、独特新颖,更要在提问过程中充分锻炼学

生的探知能力。然而,目前不少课堂充斥着许多“虚假提问”,师生都可能为对话预设方向和范围,教师借助参考书获得现成的问题,学生借助学案获得固定答案,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生成有价对话,因为老师的提问或学生的回答都不可能引发新的问题,所以这类虚假提问的荒谬之处就在于没有真正的提问者,缺少真诚的思考者。

4点亮“对话”,挖掘语文教学之策

4.1提高语文素养,认真研读文本

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人文内涵,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才能从文本中挖掘深刻的文情内蕴,从而更好地启发学生“乐思欲语”。广泛阅读和深刻精思是人文素养、文学感觉和文学情趣的重要来源,是提高语文素养良好途径。

4.2注重提问的启发性与趣味性

对话教学中“提问”是打开对话匣子的金钥匙,有什么样的问题就有什么样的对话,真对话需要“精问题”,只有具备启发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才能被称作是“精问题”。因此,就需要教师吃透文本、嚼透教材,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直击关键,才能创造有话可讲、有言想发、有情欲表的殿堂。

4.3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

以真情为话题作文篇8

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只是简短的八个字,可它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说明美被人们所喜欢。我们知道,学生在作文中要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打假丑恶。不仅如此,学生的写作也是在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因此,作文中说真话,述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这与新课标对于作文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说真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是相吻合的。然而,在学生的习作中,我们却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描写:我扶老奶奶过马路,帮老爷爷提东西,我让座给老奶奶,我的心情真高兴……这些充满“假大空”的内容。在作文的世界里,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是否被淹没在我们应试教育设定的习作套路中呢?试想,如果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不会成为这“假大空”的复制品吗?当学生的人格被扭曲,个性的健康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学生作文求“真”求“诚”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真、诚”感呢?经过十几年教学摸索,我认为可以从几方面努力:

一、身临其境,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如何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呢?教师就要引领学生“常回家看看”。告诉我们的学生,作文并不是有了华丽的词汇、优美的语句才是“好作文”、“真作文”。只有感人的故事,真实的感受,这样的作文才是好的作文。而且只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那才是“真正的作文”。引领学生“常回家看看”,就是要引领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是自己的感受,什么样的都可以写。如“妈妈正在烧菜,糟糕,酱油没了!”这种发生在许多学生身边的小事,经过老师巧妙地点拨,也能写出好的习作。“妈妈见我帮她买来酱油,对我微笑,还高兴地说:‘谢谢你。’妈妈真是客气,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在平时,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多少事呀!我总觉得他们似乎理所应当的,我不会在意的,今天……”当学生娓娓道着自己的“家常”,述说着自己的感悟,这难道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作文吗?教师要让学生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到使自己动心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此,引导学生学会真实地习作,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

二、尊重童心,引导倾吐。

小学生的作文与我们的观察角度不一样,他们的作文处处充满了纯真无邪的童真。学习了《小壁虎借尾巴》之后,学生中有些人早已萌生特‘想要写作’的念头,蓬蓬勃勃地几乎不可遏止了。你看!“小壁虎呀!你向老牛借尾巴,你是不能用的,太重了!小壁虎,你应该向你的哥哥姐姐们借,这样才能装上你的尾巴呀……”这充满童真的语言就是他们自己的。如在讲《农夫和蛇》时,一学生蹦出一句:“冬天农夫穿厚棉衣,蛇怎能把他咬死呢?”这样的问题,不禁让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赞同,有的随声附和:“是呀!”于是,我顺势引导:“是呀!同学们想象一下,蛇是如何把农夫咬死的?”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说:“蛇苏醒了,它用力一咬,一看是棉花,于是它顺着衣扣缝隙的地方钻到农夫的怀里,在他的胸膛上咬了一口,农夫就中毒死了。”还有的说:“不是,农夫为了赶快把蛇救过来,就用双手紧紧地拉住棉衣,蛇一醒,头探了出来,咬到农夫的手,农夫中毒而死……”多么大胆的想象,这如同续写了多个小故事。我们应该赏识孩子们那幼稚天真的语言,赞赏他们抒发自己的童真世界。为什么不能说花儿睡觉了,是不再与小蜜蜂做朋友啦?为什么不能说小蜜蜂飞进教室,它是来听我们上课的,看看我们有没有认真呀?赏识孩子的幼稚,让他们去写,去描述。在童言稚语中,不论孩子的想法多么可爱、天真、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应当加以表扬。因为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孩子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我们更清晰的感受着孩子们文章的生活性,趣味性,而教师能够去赏识、尊重他们,学生对作文就更感兴趣了。

三、尊重主体,自主创新。

在教学中,我们的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的积累不一致,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这样,学生的信息被深锁在大脑里,写作时就会无从下手。为此,应让学生参与命题,给学生写作的自,写出他们想写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真实性可言。 作文命题不在乎“大”与“小”,而在乎能否给学生抒发“真情实感”的空间,能否给学生提供“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情”的题目才关键。不造假是对作文的起码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从学生的主体出发,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哪篇作文,其题目不超过学生的经验范围,应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能定下题目来,万不可出一些离奇的题目,离开学生经验十万八千里,叫学生抓耳挠腮,心生怨意,毫无写作的欲望。学生自由命题的作文,在体裁、题材等不作要求的情况下,凡是学生感兴趣的、感触比较深的,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展示才华的都可以写。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喜好来说明自己想说的话,这样学生才能写出真实的感受。如学生作文《305室的女生》就有这样的描述:开始打水了,动如脱兔的小个子阿兰箭步上前,一手提桶,一手提瓶,五步并作半步一下子窜到队伍的最前头,“哗”白色的水流响起。熄灯了,寝室“管家婆”黄静“咳咳”两声,道:“盖好被子,静下心来,开始睡觉,不许讲话!”起床铃响了,“闹钟”杨圆圆特殊的铃声与学校起床铃同时撞击着每一张床:“喂,喂,快,小心迟到!”于是,“我的袜子怎么只有一只啦?”“我还有一只鞋呢?”“等我一会儿。”“把你的牙膏挤我点儿……”乱成一锅粥,好不热闹。你看,这活色生香的语言就这样诞生在孩子们的笔下。

其次是可让学生凝眸新语言,认识流行语。世界变化莫测,科技突飞猛进,语文视野日益开阔,作文视野日显变化,传统对话模式被打破,网络交流走向前台;新语词汇充实话语,流行语加倍提速,与网络对话,与流行语相融,语言更显勃勃生机。新词汇、新句式、新流行语、新仿词等,突出了语言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如一学生在《一件有趣的事》中写道:老鼠见了我,吓得没命地跑,突然一头撞到墙上,四脚朝天,躺在地上,不省鼠事。多鲜活的语言,好一个“不省鼠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吸收新词汇,积累当为首,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社会是所大学校”,引导向他人学习借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生活是多样的,每个人的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真实的反应。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应当是真实的。叶圣陶先生说过:“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乎事实的真理,切乎生活的状况。”这就告诉我们,摒弃假浮夸,才能写出真实之文,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说真话、诉真情”的机会和条件。就让每一个一线教师为学生在追“真”求“诚”的写作道路上插上健康人格成长的比翼之翅吧!让我们的学生茁壮成长,尽显生气勃勃的青春朝气吧!这一义务你我能少吗?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的(《论集》《〈文章例话〉序》)

[2]李家春(《让你的作文语言摇曳生姿》)

[3](《文心雕龙·知音》)

上一篇:门面房屋租赁合同范本范文 下一篇:最喜欢的明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