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主人公范文

时间:2023-10-30 15:06:05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1

关键词:蔺相如 德行 才能 现实意义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把蔺相如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倾注着自己的心血着力刻画,廉颇只是作为一个陪衬式人物时隐时现。蔺相如作为赵国的人才新生力量,其德行和才能在赵政治舞台上凸显。

先说蔺相如的德。我们在论述蔺相如德行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春秋战国,诸侯兼并,那是一个“礼崩乐坏①”靠拼实力的无义战年代,“戎事以杀敌为礼②”,不是讲德行的年代。赵国相对于秦,属于小国弱国。蔺相如作为弱国之相小国之使,在政治环境非常不利的情况下,还能讲究个人德行,施展个人才干,跻身于名将行列,显露出个人锋芒。可见人才的成长,还是需要德行的。德行是人才的灵魂。

先说爱国护主之德。赵国处在秦赵矛盾中弱的一方,被兼并的前夜。志士仁人,良将忠臣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实属自然。所以,爱国主义成为贯穿《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一条红线。蔺相如的言行,智勇的发挥,三个故事,都表现着蔺相如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氏璧事件,赵国是否应该出使?渑池会赵是否应该出君?在秦强赵弱的情况下,不出,示其怯弱;出了,既占了理,又显示赵弱而不怯,将能守其土,臣能护其君,有足够的办法对付秦国。正是由于将相二人在,秦不敢加兵,赵则能稳定,廉蔺故事正是基于此。至于护卫君主,国君代表着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整体形象,所以,爱国之臣就应当表现为:内为君主谋划,外为君主护驾。和氏璧风波,赵王与廉颇诸大臣谋了半天,计未定,使未得,束手无策。一旦蔺相如出现,便云开雾散,让赵王吃了定心果。蔺相如的办事速度和效率,可见一斑。蔺相如出使成功,完璧归赵,使满载而归;可见蔺相如无论谋事之才,还是办事之能,能够为君分忧,实为国之栋梁。渑池会也是展示蔺相如护君能力的绝好机会。赵王本不想去,后经廉蔺劝说,方肯与会。但见了秦王,好像老鼠见了猫,唯唯诺诺,随意被捉弄。蔺相如实在看不下去,便奉盆跪请秦王,让其击。秦王怒而不击,相如语出惊人,欲与拼命。秦王左右欲上,“相如张目叱之”,张目,射一束寒光;叱之,发一声闷雷。令秦王左右视之心惊。可见,卫士退却的直接原因是蔺相如的目叱,间接原因是秦王欺赵王在先,相如奉盆跪请在后,“奉”是“止于礼”的举动。只要秦王击了,就完事了,并没有人身安全问题。卫士的认识归于理性,于是就形成了秦王受到威胁而左右无人相救的尴尬局面。于是就不高兴地击了一下。其盛气凌人之势因蔺相如的举动而失去威严,同时,也给了赵国一个礼节平等的台阶。蔺相如的举动是赵王所亲见的,所以,赵国在渑池会上的外交平等地位,是蔺相如一个人用生命智慧勇气换来的。蔺相如是赵王最为得力的保驾人。

先国后私之德。由于蔺相如地位的提高,引起廉颇心里不平衡,于是,就开始了个人名位之争。廉颇作为军事重臣,舞枪弄棒、排兵布阵,还是可以的。性格倒也直来直去,但见识短浅,扬言羞辱相如,显出咄咄逼人之势。而蔺相如与门下的一席话,令廉将军悔恨之极,负荆请罪。于是,二人结成志同道合同生共死的朋友。赵国因有廉蔺二人共同辅佐,才能使秦不敢加兵与赵。若将相离心而内讧,势必造成外部入侵而国家破灭。另外,相如昔日做缪贤门客时,总是从国家实力对比和与王亲疏关系出发,向缪贤做出忠诚的谋划。今日,相如对自己的门客,面对他们的“羞而请辞”之疑惑,以诚相待,以理开导。真诚宽容的君子之见,一扫门客的庸人之见。他的与人合作共事、尊重忍让和以理服人的处世态度,也是传之后人的君子德行。

蔺相如在国与国之间关系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原则。这就是诚实守信、坚明约束、尊重礼敬、以礼相待。反对欺诈,据强而贪,反对空言、佯装、戏弄。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反对霸道,提倡国家平等。和氏璧事件说到底,就是秦王据强而生贪,想利用自己的实力加谎言,把赵国的璧骗到手,或者至少看一看。国书、按图、割城,都是空话,找借口驱兵侵赵,才是目的。赵国的立场是,看看,可以。但易璧必须先割城,蔺相如就是在这种揣测中使秦的。秦王一纸国书,空言求璧;赵王斋戒五日,显示诚笃。秦国历代君主,从未坚明约束;赵国奉璧使秦,显示守信真诚。秦国见臣列观,礼节傲慢,得璧传之美人,是对赵使的欺辱戏弄。如果真有以城易璧之意,就应先斋后以九宾之礼迎接,然后派使至赵割城,让赵王落袋为安。不必召有司按图,以诈佯为。如:赵失言,愿以当诛受刑作为承诺。蔺相如的话,揭露了秦国欺、贪、诈、佯、空、戏的嘴脸,阐明了国与国之间诚信、尊重、礼敬、守约的原则。

渑池会是在秦大军压境,赵军事失利的情况下,召开的双边会议。赵王本来就不想去。后来果如所料,会上秦王令其鼓瑟,让御史作记,近乎当面羞辱。蔺相如一气奋起,为赵国挽回了面子,也维护了外交平等的原则。国运有盛衰,强弱有变化。如果以国家实力来开会,弱小之国肯定不想与会。要想把会开好,与会各方必须“礼尚往来③”,机会待遇,对等均等。不显示君主国格的高下,除东道国外,地位一律平等,尊为贵宾。赵王的不想与会和蔺相如的会上发火,是对秦王恃强欺弱霸道作风的否定。只有礼节上各方平等对等,机会均等,大家才能在自愿和心平气和中商量解决问题。礼节上的等贵贱,是蔺相如崇尚的召开双边多边会议的一个重要原则。

总之,蔺相如总是在工作和与人交往中表现其德。与赵王交往,表现爱国护主之德;与秦王交往,表现诚信礼敬,反对欺诈;礼遇平等,反对霸道之德。与廉颇交往,表现先国后私,与人和合之德。与缪贤交往,表现忠厚待主之德;与门下交往,表现真诚宽容之德。忠信为义,和合为德。这些德行,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道德传统,至今,仍历久不衰,熠熠生辉,成为观察是非的标准,处事行为的规范,为后人仿取。

蔺相如的才能首先表现在,他善于从国家战略弱势中,寻找外交舞台上的个人战术强势。以个人之长,长国家之威。但这种个人优势是暂时的、偶然的、局部的、近距离的、有条件的,因而影响也是有限的。这种个人优势的时机并非信手拈来,而是稍纵即逝。捕捉到时机,就能从国家实力对比中,找出国家应对策略和个人应对策略。从而实现在弱国之臣与强国之君的较量中,克敌制胜。但发现时机凭个人的睿智和敏感。完成,则凭个人的智勇才能。蔺相如在回答赵王璧“可与否”的问题时,答道:“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典型的实力论观察问题。作为拥有璧的弱国一方,不给,既输理又怕秦兵之来,当然要去。关键是赵国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使者。收到“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的结果。这就为蔺相如使赵,彰显个人与秦王计谋与勇力的较量,从而以个人近距离优势克敌制胜,打开了用武空间。蔺相如在成功收璧后,引璧睨柱,欲碎于庭,破坏秦王的爱玉之雅兴,然后逼秦王延缓献璧日期,并趁机完璧归赵。五日以后,无璧一身轻,斗胆骂秦王二十余君,并告之于归璧实情。终使秦王无可奈何,厚遇归赵。由此观之,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只要头脑清醒,适时创造出个人的优势实力,就能变小胜为大胜,以个人的胜局扭转国家的胜局。我军在游击战中敌强我弱情势下,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积小胜为大胜,就是这种方法的灵活运用。这种近距离的个人实力优势,在渑池会上又上演一次。相如以五步之内的近距离与秦王拼命,委婉的说法叫“以颈血溅大王”相威逼,最终使秦王为之一击,从而获得了渑池会赵国的外交斗争胜利。可见弱的一方要想打败强敌,只需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已。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不胜枚举。

蔺相如的才能还表现在能把握和吃透对手上。比如:对秦王的估量,既有负强而贪,空言求璧,诈的一面;又有爱璧如命,让人观赏,实的一面。既有恃其强,杀使夺玉,暴的一面;又有鞠于外交礼节,顺势收场,礼的一面。对于这些,蔺相如了如指掌,应对从容。章台宫列观献璧,在于麻痹对手。尔后于秦王乘兴忘乎所以之时,得之易如反掌。然后提出“斋戒五日”拖延时间,争取归璧与赵的空隙。最后,告诉秦王璧已归赵,让秦王放一把,落个顺水人情。最终璧归而使不伤,两全其美。可见蔺相如对秦王心理性格的揣测和分寸把握得端底而透僻,知根又知底,令人佩服之至!

第三,对敌斗争做到有理有利有节。相如章台宫献上璧,为赵占了理。又发现秦王无诚意,收璧后就变脸,以玉碎使亡相威胁。“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因为占据了有利地势。有节,威胁归威胁,但终归弓张而不发,鞭扬而不打,故作声势而有所节制。在节制中进行新一轮更深层次的斗争。因为相如深深地懂得,璧在则使在,璧碎则使亡。秦王要璧不要使,但只要璧使不分开,自己的生命在秦是安全的。“持璧睨柱”只是故作姿态,不会造成璧碎使亡事实。渑池会上五步之内与秦王拼命,也是故作姿态相要挟。因为拼命并非相如的追求,将鞭扬而不打,有所节制。以更有利的个人优势位置,对秦王个人生命构成威胁,求得更好的外交斗争效果才是目的。另外,蔺相如在秦的语言也是有所节制的,有礼貌的。开口言必称“大王”,公开承认秦强赵弱,自称“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赵王恐,不敢不献”,自述自己是亲秦主献派。承诺如欺大王,愿当诛受刑。其阿谀迎逢之态,到了“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④”的地步,确有一个弱国之使的悲凉、无奈与辛酸。这是一个弱国使者的节制之语,礼貌之语,灵活之语,违心之语。老百姓认为,蔺相如的话“活道,能成事”。成功决定一切。从追求办事效率的角度出发,相如的话是得体的,赢得秦王好感的成事率最好的语言。这里过分讲究尊严,未免书生气。

第四,当勇则勇,当谋则谋,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勇、谋、进、退,皆依从情势,随机应变,应对自如。复取璧时,用谋。派人改装抄小路归璧与赵时,用谋。秦庭斥秦王,用勇。渑池会上欲与秦王拼命,用勇。与秦斗争,用进。与廉颇的思想斗争,属于内部矛盾,同为爱国臣子,用退。兵来将挡,水来土屯。视情势而确定,料事应对如神。也是蔺相如临场发挥的应对才能。

第五,蔺相如的才能还是多方面的。既有外交斗争的使才,又有行政管理的相才。既有谋事之智,又有办事之勇。既有弱国之使在对敌斗争中的以其进求其退,又有在将相矛盾中的以其退求其进。既有昔日作为门客对主子缪贤的忠诚献策,又有今日作为主子对下属门客的真诚开导。蔺相如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今天,我们研究蔺相如的德行和才能,不仅仅是为了发现司马迁的关于人才的标准,更重要的是为了借古喻今,做好我们的干部培养工作,从而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千秋万代,后继有人。

注释:

①清•张炳麟《与简竹居书》。

②《左传•齐晋之战》公曰:“为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注疏。

③《礼记•曲礼上》。

④宋•苏洵《六国论》。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2

要素之一是蔺相如拥有超越常人的个人素质。他以敏锐的政治知觉洞察到燕王结交自己的主人宦者令缪贤的用心,救缪贤于危险之中,从而令缪贤刮目相看。他勇于担责,在国家面对棘手的外交问题时,主动出使秦国。他利舌如剑,随机应变,在看出秦昭王不想补偿赵国十五座城市后,以“璧有瑕”为借口拿回和氏璧,并果断地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他勇敢如虎,视死如归,三次以命相搏,第一次准备“头与璧俱碎于柱”,第二次“请就汤镬”,第三次“请得以颈血溅大王”,只为捍卫赵国的利益和赵惠文王的尊严。他宽容如海,顾全大局,对廉颇百般退让,“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蔺相如的“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博大胸怀,终于感动了刚烈如火的廉颇,两人结为刎颈之交。

要素之二是蔺相如有一个从谏如流、知人善任的好领导赵惠文王。赵惠文王认真听取了缪贤的汇报后,立即召见蔺相如,亲自考察,“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在赵国外交处于被动的紧要关头,赵惠文王任命地位卑微的小门客蔺相如担当出使秦国的重任,可见赵惠文王不仅有一双能识人的慧眼,更有敢用人的胆略。蔺相如完璧归赵,“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渑池会盟后,“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两次超越常规的任命,在最大程度上肯定了蔺相如的品德、才能和贡献,更进一步激发了蔺相如对赵王的忠心和对赵国的忠诚。

要素之三是蔺相如有一个好的队友上卿廉颇。廉颇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的存在极大地提升了赵国的国际地位。廉颇老成持重,深谋远虑,对赵国和赵惠文王赤胆忠心,力劝赵王与秦昭王在渑池会盟,为避免赵国政治混乱而被敌国趁火打劫,提出赵王“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并得到赵王的首肯。廉颇“盛设兵以待秦”,是赵国在渑池会盟中不落下风的重要保证。对赵国而言,廉颇与蔺相如,一文一武,珠联璧合,互为掎角,相得益彰。蔺相如也说:“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要素之四是蔺相如有一个好的对手秦昭王。秦昭王提出“以十五城请易璧”,应该是一种外交试探和政治讹诈,能轻易得到和氏璧当然好,得不到也无伤大局,秦昭王作为一个胸怀全局的政治家,绝不可能为一块和氏璧而真的舍弃秦国的十五座城池。蔺相如“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的行为,欺骗了秦国君臣,损害了秦国的尊严,使群臣意外和震怒,但秦昭王保持了高度的克制,难以置信地宽容了蔺相如,“厚遇 ”“毕礼而归之”。充分体现了居于强势地位的大国领袖的风范。渑池会盟时,蔺相如“以颈血溅大王”相威胁,秦昭王“为一击缶”,除了避免被无谓伤害之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维持秦赵两国表面上的盟友关系,来方便秦国获取更大的战略利益。

要素之五是蔺相如恰逢好的历史机遇。蔺相如登上赵国政治舞台的时期,秦国打击的主要国家是楚国而不是赵国,秦国在伐赵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情况下,主动提出在西河外的渑池会盟,是因为在秦赵交战之际,南方的楚国对秦国大举反攻,秦国为避免两线作战,无心再与赵国相争,迫切需要与赵国罢战言和,赵国此时也需要腾出手来对付齐国。所以,渑池会盟时,秦国首先挑衅,蔺相如争锋相对地予以反击,尽管在言辞和行为上未免过激,但是,秦昭王和赵惠文王都不会因为口舌之争而改变秦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的既定方针。公元前279年秦赵渑池会盟后,秦昭王先后派遣大将司马错和白起攻打楚国并攻占了楚国国都郢,楚顷襄王被迫举国东迁,并向秦国卑辞求和。这一时期,赵国在对齐国的军事斗争中也取得极大战果。

以上的五个要素互为补充互相推动,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可能导致事态向另一方向发展。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领袖人物理性务实放眼全局面向未来,外交人员不卑不亢机智灵活,往往能形成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3

这本书主要记载的是有关于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历史。它凝聚了各个时期的故事,将它们编成一本具有历史价值的书——《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完这本书,让我对“历史”充满了兴趣。

书中的历史故事我们很多都耳熟能详,例如大禹治水,陈胜吴广起义,赤壁之战,郑成功等等。其实我觉得,作者在写此书的时候不仅是想让读者了解历史事实,而且还想让我们体会古代人们的智慧与勤劳。其实每个故事的发生一定会有它的起因,而有些历史典故还会让现代人赞叹不已,甚至作为借鉴,在当今社会还有着同样显着的效果。这些,无不证明古代人们的智慧。

在这本书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完壁归赵。当时,赵王有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而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十分乐意,但又怕被欺骗,顿时束手无策。为了以防万一,赵王派蔺相如去保护“和氏璧”。但是,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却毫无拿城换壁之意,见大事不妙,蔺相如急中生智,说:“这璧有点瑕疵。”于是秦王信以为真把“和氏璧”给蔺相如看,秦王上了当,没办法,只好拿出地图把交换的城指给蔺相如看。这次蔺相如为了不再上当,在举行换璧仪式之前,蔺相如叫人偷偷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最终蔺相如战胜了秦昭襄王,成功地完璧归赵。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蔺相如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急中生智,转危为安。这除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础,还要临危不乱,学会观察别人。而这些都是现代人难以实现的,要不遇到挫折就不再前进,要不就胆小如鼠,看见大场面就紧张,语无伦次。所以我们要从别人的成功中获取经验,择善而从,勇于挑战自己。

自古以来,多少以弱胜强的故事,像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些都证明了弱者对强者不一定是以惨败告终,很多时候,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兵力的多少,而是比拼将领的智慧。

慢慢地阅读完最后一页,一个个历史故事犹如放电影般的在我的脑海中不停地浮现。《中华上下五千年》让我了解了历史,体会到古代人的智慧与辛勤,更促使我努力学习。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4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廉颇和蔺相如之所以能千古留名,除了他们那种顾全大局、热爱祖国的精神外,就是他们机智勇敢、英勇善战!让我给你说说这几千年前感人至深的故事吧!

那时,秦国最强。当赵王听说秦王要拿十五座城池换自己的宝贝和氏璧却并无诚意的时候,命蔺相如去对付秦王。结果蔺相如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以这块璧有点小毛病和要举行盛大的典礼为借口,不仅没有让自己受到伤害,又保护了和氏璧的安全,使秦王无理进攻赵国。在渑池会上,蔺相如又以如果不答应,我就和您拼了相威胁,维护了赵王的尊严。接着,大将廉颇看蔺相如职位比他高,很不服气,蔺相如以国家的利益要靠自己和廉颇一起维护为理由,告诉廉颇如果两人闹不和,赵国会灭亡,使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这个故事可分为三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每一节都体现了蔺相如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读完这篇课文,我感到了团结一致才能打败敌人的道理。

妈妈寄语:昊旻,文中重点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蔺相如的大度、包容之心,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大局意识感人至深,妈妈希望你能学习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及为人处世的包容之心。这篇读后感比以往有进步,妈妈为你喝彩!

将相和读后感500字(二)

《将相和》是一个历史故事,所讲的是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今天我们就学习了这个有意思的历史故事。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四个,分别是:蔺相如、廉颇、赵王和秦王,我对这四个人物都有些意见和看法。

就先从秦王开始说吧。我认为秦王属于那种争强好胜、唯我独尊的人。就拿拿城换璧这件事来说吧,明明是赵王得了个无价之宝,可秦王却写信要求用15个城换赵王的璧。秦王也太目中无人了,根本不顾虑别人会怎么想,就做出这样的行动,让人觉得有点横行霸道的感觉。

再说赵王,虽然他是战国末期七个比较大的诸侯国之一,但我认为他是一个缺少主见、一遇到紧急情况就手足无措的人。做一个皇帝,不但要有智慧,还要有谋略和主见。遇事首先要冷静下来,好好地思考,这样才像皇帝,不会有失皇帝风范。在渑池会上,秦王这样侮辱他,他居然还没有蔺相如的反应快,所以我说他是个遇到紧急情况就手足无措的人。

廉颇,是一个多么憨厚的人,一个知错就改、坦率正直的人。廉颇起先为了个人的名利而闹,有居功自傲的缺点。但他后来能知错就改,一位堂堂的大将军,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便不顾个人荣辱,毅然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这种诚恳、坦率、直爽的性格,作为古代将军,实在不可多得。

最后再说蔺相如,每一个看了这个故事的人都会说他是个勇敢机智、顾全大局的人。因为蔺相如面对秦王不但没有胆怯,反而更加理直气壮、义正言辞。特别是在给璧举行典礼时说的那些话,表现出了他那种人璧共存的凛然正气。

这几个主人公各有各的特性,但是我最喜欢蔺相如和廉颇,他们爱国的心一直在我的印象里,蔺相如勇敢,廉颇知错就改,我要向他们学习遇到困难不退缩、爱国的优点!

将相和读后感500字(三)

这个星期,我学完了这篇课文,从中受到了许多教益。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表现了蔺相如的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可见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才有利于国家。

学完以后,我想到我们的学校、班级,一个大集体,都能像蔺相如和廉颇一样,同心协力,宁可让自己让自己吃亏,也不要破坏了集体的荣誉,那该多好啊!平时,同学们为了自己,而不顾班级荣誉,为了芝麻大的小事而争执不休,大打出手,非置人于死地不可。这样,既破坏了班级的荣誉,伤害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有带来了不少麻烦,又有什么用呢应该像蔺相如那样宽容,让人三分,以大局为重,向共同目标前进。廉颇大将军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当他知道蔺丞相的用意后,很是惭愧,主动上门负荆请罪。不像我们现在的有些同学,干错了事情,事实摆在眼前,就是不认错,还是一意孤行,最终还是低头认错。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5

军事堡垒“完璧楼”和抗倭战斗

全身白衣白裤的奇怪婚礼

在福建省漳浦县偏僻的山区里,隐匿着一座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城堡。据说,那是赵宋皇族后裔流落闽南后建造的“微缩版”都城。令人更为惊喜的是,古堡里至今还保留着皇家内府当年不为人知的风俗习惯……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皇族,但可以有永远的赵家堡。

发现赵家堡:700年前流落异乡的皇族

1982年,当时福建省漳州市正着手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专家组在巡查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被当地人称为赵家堡的古城。那里不仅保存有结构完好的城池,而且城内的生活及防御功能齐全,协调而古朴的建筑风格在闽南当地十分少见。

这个发现让专家学者们惊叹,经过全面鉴定,确定出赵家堡的建造年代应该不晚于明代后期。这之后,一系列谜团开始相继出现:城堡中生活的居民大多姓赵,自称来自一个同姓同源的大家族,但是,赵家堡的所在地原来是一个畲族乡,而畲族的姓氏里并没有赵姓,那么,一个汉姓家族何以会扎根在畲族人聚居的闽南地区呢?

经过多种分析和史料证明,最后揭开的谜底竟然是:这里的村民是700年前流落异乡的皇族后裔。据当地居民介绍,赵家堡里留存着一本已有几百年历史的《赵氏家谱》。笔者翻开家谱,看见题名写的是:“汴京国族——赵氏家谱”。

历史上的汴京,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曾经作为宋朝的国都。这本家谱的序言作者的署名是:宋魏王十一世孙赵若和。根据史料记载,宋朝历史上确有赵若和其人,封号是闽冲郡王,祖上是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弟弟魏王赵匡美。那么,闽冲郡王赵若和的名字为什么会出现在赵家堡呢?

赵氏家谱上是这样记载的:公元1291年初,20万宋军遭元军南北夹攻,丞相陆秀夫担心皇帝被俘受辱,背着当时年仅9岁的少帝赵昺投海殉国。而在南宋灭亡之际,闽冲郡王赵若和驾船冲出重围,几经周折来到漳州,并从此隐居下来。族谱中,甚至还清楚地记录了赵若和的逃亡路线:“不期年元兵且至,连日大战,吾知势已败,与许达甫、黄侍臣等以十六舟夺港而出……予冒至浯屿之东,船亦失其杠具,就于浦西登岸,后徙鸿儒积美居焉……”

为了躲避元兵的追杀,赵若和及其族人被迫隐姓埋名、流落异乡,这一躲就是百年之久。直到元朝泯灭,明王朝崛起,隐姓埋名的赵氏后人才得以恢复原姓。而促成此事的,竟然是一件著名的通婚案件,史称“黄氏同姓通婚案”。

资料记载,当时有个叫黄惠官的村民被告发与同姓通婚,按大明律例,同姓通婚有悖伦理,将被处以重刑。黄惠官的哥哥黄文官思索再三,最终将藏匿几代的《赵氏家谱》呈上公堂,证明他们其实是宋朝皇族传承的赵姓人。最终,朱元璋为保留赵家血脉,御笔一挥,不仅死罪全灭,还恩准了赵氏后人恢复原姓。

这个案子在当时引起社会上不小的轰动,一个灭国皇族竟然悄无声息地跨越了元朝,又存在于大明王朝之中。自此,赵氏后人终于可以像正常家族一样繁衍生息,为后来赵家堡的建造打下了基础。

据《赵氏家谱》记载,到了明朝嘉靖年间,赵若和的第八世孙赵淑宽善于理财,为教授其子赵范请来名师。而后赵范于隆庆五年以二甲进士及第,先后任无为州知州、磁州知州、吏部员外郎、贵州青吏司郎中、浙江按察使司副使等官职,漳浦赵氏家族从此开始中兴。

东南“小汴京”抗倭据点“完璧楼”

故乡是每一个游子的梦,赵氏子孙当然也不例外。尽管远在东南沿海,但赵氏子孙依旧思念曾经的故乡:汴京。所以,即使在最后聚居地赵家堡,他们也依照汴京的模样,建造起来一幢又一幢建筑,将乡愁寄托其中。

宋代地图记载,北宋都城汴京的中轴线两边,曾经有两个大湖,一清一浊,清的一边是杨家将的府第,浊的一边是潘仁美的府第,被称为潘杨二湖。而赵家堡在修建中,也参照潘杨二湖,建造出了两座荷花池。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向世人呈现了北宋故都汴京的繁华风采,画中的拱形州桥是当时城中的一大胜景——而在赵家堡的建造中,赵家子孙同样在莲花池中架设了一座拱形州桥,取名为“汴派桥”,就像是拱形州桥的翻版。

在个体建筑的设置上,赵家堡也明显仿照汴京。府第西侧的佛庙旁建造的聚宝塔高5.95米,正好是汴京西侧宋铁塔现高的十分之一。赵家堡府第门前竖立着5组夹杆石,象征着古代家族崇高的地位,同时赵家堡府第的规格也跟其他府第不同,正厅飞檐上竟然还雕有云龙彩凤——封建时代龙与凤只有皇家才可以合在一起使用,而在赵家堡的建筑中竟然同时出现了龙和凤的装饰,可见历朝历代统治者对这群皇族后裔的宽容。

赵家堡中最为著名的建筑,叫做“完璧楼”。完璧楼的名字比较高雅,是赵氏后人根据“完璧归赵”的典故来命名的。但是,在功能性上,完璧楼却不仅仅是一般建筑那么简单——它是一座军事堡垒,具有极强的防御能力。

据当地人说:修建完璧楼的时间是明朝,当时倭寇横行,赵氏族人聚居地屡遭侵扰,便建起这座堡垒,抗击倭寇。从史料上来看,完璧楼是赵家堡抗击倭寇的重要“功臣”,尤其在明崇祯初年,近1000名倭寇从海上登陆入侵到赵家堡,赵范、赵义父子率百姓据城坚守,将鲜肉、蔬菜等置于城楼炫耀,并从完璧楼地道暗中获得粮食支援,同时派人前往漳州府求援。倭寇久攻十日不下,军心涣散,适逢漳州府官兵抵达,赵氏父子遂大开城门,率领百姓与官军联手大败倭寇。

时至今日,完璧楼的东门还留有火烧的痕迹,据说就是倭寇围城时纵火焚烧留下的。笔者经过探访发现,这座古堡的建筑技术相当高超:楼平面呈正方形,楼体四壁均开有外小内大的楔形窗口,可以观察敌情或者向外投射标枪弓箭,楼中间的天井边,有一个平时用来排水的暗道,战乱时可通过暗道潜出城外。二楼设有一间密室,可供楼堡的主人贮藏重要物品或者进行秘密活动;三楼是没有隔墙的大通间,供家族中的男壮丁晚上站岗以应对突发事件;主体堡垒的前端建有平行相对的五栋二层小楼,使完璧楼成为了一个多重封闭的安全空间……

古韵遗风:“吃丁棹”、“考龟”、象头衣婚礼

赵家堡里的后人们仍旧保留着祖先流传下来的习俗。

每年过元宵节要举行“吃丁棹”仪式。也就是这一年里结婚、生子的夫妻都要到祠堂来大宴宾客,邀请全村16岁以上的男丁出席参与。虽然只是一场宴席,但却提醒着每个成员赵氏后代的身份,每增添一个人员都关系到赵氏家族——也就是曾经皇家血脉的延续。

“行社”也是赵家堡的重要习俗之一。每年正月十八,大家会把各个祠堂、庙里的菩萨全都扛出来,绕着村子游行。同时,自己的祖先也会当菩萨一样来敬奉,在每年正月十五还要祭“十八帝神像”——所谓十八帝神像,也就是宋朝历代帝王的画像,当年由赵若和掌管。这幅画像是赵家的传家宝,50年代还曾被借到漳州展览过,可惜在“”中遗失。

赵家堡还有别有兴味的“考龟”活动。每年正月,人们在场子里树起靶子,让赵氏子孙们参加射击比赛。前三名的奖品是用糯米粉蒸出来的既好吃又形神毕肖的龟形糕,小的10来斤,大的重达20~30斤,谁能把巨大的糯米龟扛回家,必定能引来许多羡慕的目光。村里的老人告诉笔者,“龟”与“归”谐音,体现了他们这群异乡人心中回归故里的美好夙愿,而比赛的目的,是鼓励赵家后代通过各种途径建功立业。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6

山,越钻越深;水,越行越幽。在这灵秀的山水间,我又一次回味起蔺相如的勋绩。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有《廉颇蔺相如列传》,从其中的记载看,蔺相如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完璧归赵、逼秦击缶、回车避让、直言上谏。

蔺相如平生办的第一件事是完璧归赵,这是他初出茅庐的第一次露脸。此前他仅是宦官缪贤的一位舍人。缪贤犯了罪,要逃亡燕国,蔺相如知道后劝阻他:“燕王过去亲近您,是因为您是赵王的宠臣,亲近您是为了讨好赵王。如今您犯了罪,燕国弱小,害怕赵王,绝不会收留您得罪赵王,说不定会活捉了您献给赵王。”缪贤听了蔺相如的话,茅塞顿开,立即袒露上体,伏在铡刀上前去请罪,因而得到了赵王的赦免。

时隔不久,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闻名天下的美玉――和氏璧。秦昭襄王知道了,也想得到这块美玉,便来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市来换和氏璧。如何处理这件难事,赵王一筹莫展。此时,缪贤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蔺相如就这么由舍人变为使臣,临危受命,出使秦国了。

果然不出所料,秦王在章台接过蔺相如呈上的和氏璧喜出望外,自己反复观赏,又送给后宫美人观赏,就是闭口不谈割让十五座城市的事情。见状,蔺相如对秦王说:“和氏璧有个毛病,我指给您看。”接过后,蔺相如双手握紧,连退数步,倚柱而立,声色俱厉地说:“大王若是威逼我,我就和美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怕他撞碎美玉,连声道歉,当即摊开地图,指画割让的城市。蔺相如却要他斋戒五日,方才交给美玉。五日后,秦王斋戒完毕,蔺相如怕他食言,早派人从小路上将美玉送归国内了。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接下来的故事该是逼秦击缶了。秦王和赵王把盏同饮,秦王微醉,对赵王说:“寡人听说赵王精通音乐,请弹奏一曲吧!”出于礼貌赵王弹瑟而歌。没想到刚刚弹毕,秦国的史官马上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命赵王弹瑟。这显然是有意侮辱赵王,当然也就是侮辱赵国。一旁随行的蔺相如怒发冲冠,挺身前去,捧起一个瓦缶要秦王击奏。秦王当然不肯。蔺相如逼近一步,怒斥道“如果不击,这五步之内我的颈血就会溅在您的身上。”秦王无奈,只好敲了一下瓦缶。蔺相如马上对史官说:“记下: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命秦王击缶。”秦王讨了个没趣,又见赵国军队森严,无可奈何的罢休了。蔺相如保全了赵王的面子,捍卫了赵国的尊严!这一来,他的名声显赫了。赵王感念他的功劳,拜他为上卿。这便惊动了一个人,这就是赵国的老将廉颇。蔺相如的突然暴升,让他憋了一口闷气。他扬言要是遇到蔺相如,非给他个下马威不可。这便有了后世家喻户晓的故事:负荆请罪。

一日蔺相如乘车外出,走在巷中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奔过去了。眼看就要与之遭遇,蔺相如慌忙吩咐车夫调头回车,廉颇得意洋洋地过去了。这退缩忍让的行为激怒了门客,大家纷纷辞行,说跟着他太受窝囊气。蔺相如在劝慰大家时说:“依诸位看,廉将军比秦王还强?”

门客说“当然比不上秦王了。”

蔺相如说:“那我为什么不怕秦王却怕廉将军?当今秦国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我与廉将军同时在朝辅政,倘若我们两人争斗不和,秦国就会趁乱而举兵伐赵,国家就会遭难。”

众门客点头称是,对蔺相如更为敬重了。

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廉颇的耳中,老将军大为感动,自愧不如蔺相如胸襟宽大,背负荆杖,跑到蔺府跪拜请罪。此后,廉颇和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

赵惠文王死后,赵孝成王即位。不久,秦军进攻赵国,老将廉颇坚守长平。秦军久攻难下,就采用离间计,散布廉颇已老,不敢应战,而秦人最怕的是赵括。赵孝成王轻信谗言撤换了廉颇,任用赵括前去接替。此时,蔺相如病体沉重,早就卧床不起,闻讯硬撑起来,前去向赵王进谏:千万不要撤换廉将军,他攻防有方;千万不敢任用赵括,他只能纸上谈兵。遗憾的是,赵孝成王没有听取蔺相如的诤谏。于是一场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长平之战大败,赵括被乱箭射死不说,被俘的四十万赵国士卒竟被秦军活埋,发生了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悲剧。可惜,历史不会逆转,它只能用血腥的事实证明是非曲直!

在中国成语的宝库中,有不少都是赞美蔺相如的写照。比如: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义愤填膺、面不改色、智勇双全、不辱使命、顾全大局……等等。这些成语既活化了他的行踪,也摹写了他的精神品格。若是更简略地概括蔺相如精神,我以为他具有超常的智慧、过人的胆略、宽阔的胸怀。

超常的智慧使蔺相如每遇大事都能审时度势,提出最佳的决策。经过事实的检验,他的决策总是合乎实际,克敌致胜;总是进退自如,胜券稳操。可以说,他是一位智慧的化身。

蔺相如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期,狼烟烽火,兵戎干戈,时时在纷争。试看完璧归赵,蔺相如要回美玉,靠近柱子,痛斥秦王,那需要何种胆略?试看渑池相会,蔺相如举起瓦缶,逼进秦王,喝退侍卫,那需要何种胆略?谈到胆略,谈到对蔺相如临危不惧的敬慕,真可用一个成语:五体投地!

不过,最让人称颂的还是蔺相如宽阔的胸怀。这自然体现在他对待廉颇将军上,他恭谦地忍让回车,这又是多么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他创造的精神峰峦,几乎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

蔺相如的大智大勇来源于他置国家利益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一点是为了私利。他身为赵人,一切从赵国兴盛出发:智慧,为赵国生谋;愤怒,为赵国生威;忍让,为赵国生和。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公而忘私,顾全大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蔺相如不朽,他的精神不朽,人格不朽!

胸中翻江倒海,汽车已过重叠山峦。过了北平镇环曲不远,就进了一个山谷。山谷中有个村落,这就是蔺子坪。蔺相如的墓冢就座落在村前。穿过岁月的风尘,历经人世的沧桑,墓冢仍然高巍在霍岳的怀抱。据说,这座墓丘是赵国将士庶人送葬时从远方捧土堆成的,从顶到底都是黄色胶土。而这一带的山上沟中,是绝无这种胶土的。仅此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蔺相如是何等的崇敬。墓前有一棵树,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看着它那老迈的枝杆,少说恐怕也在千年以上了。据说,先前这里大树很多,葱笼蓊郁,有一年狂热的人们昏乱了头脑,要平坟垫地,要伐树用材,可采伐到此树时,锯质口中不流清水,竟然流出了鲜红的血汁。伐木者大惊,扔了工具,仓惶而去,方才留下这古老的苍绿。树木不会滴血,但是,人会有良知。也许是人的良知喷出了血液般的红色,才使狂热的年代幸存了一株历史的绿荫。

如今,荒谬的时光远去了。古县人民将蔺相如视为最为难得的文化资源,精神财富。他们已经将蔺相如墓做了规划,要按照原貌进行修复,要树立他的雕像,要陈列他的业绩,要以蔺相如为载体推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我为这一切欣喜,希望墓地重光,希望能尽快看到一个辉煌的未来。我明白面对坟丘的时候,人们会感受到墓主人那种难得的精神。这精神可以陶冶品格,可以净化心灵,可以催发民族振兴的新芽绿树!

我在蔺相如墓冢前肃立、鞠躬,默默祈祷:

蔺相如,永恒的生命,不朽的精神!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7

第一课时,借课前,学生自己探究。《史记·魏公子列传》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读本④〉》中的课文,由于学生刚学完《必修④》中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积累了《史记》和古汉语中的一些知识,在文句和写作技巧上也有一些感受,他们有经验,知道怎样去弄懂一些字词句知识,于是我要求大家看注释,借前文和以往学过的文言课文,查阅词典和其它工具书,自己译句,自己划分文章层次,自己熟悉情节,把握人物性格。少数疑难先讨论,顽固疑难由教师解答。这样,人人动脑,个个动手,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他们一是留心将初中所学词语与《魏》文中词语进行对比,温故知新。例如初中所学《愚公移山》中的“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和《魏》文中的“今吾且死”之“且”均译为“将要”,《陈涉世家》中“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与《魏》文中“公子怪之”之“怪”均用作意动动词“认为……奇怪”。二是既读注释又能将注释弄懂弄透。有些动词的用法在《魏》文中只是一般注释,若死记这些注释则不易触类旁通,我就引导学生利用古汉语知识把它弄懂。例如《魏》文中的第二自然段“仁而下士” “争往而归之”注释中分别为“对待士人”“归附他”,“皆谦礼而交之”“以其富贵骄士”中的“骄”字没注释。学生们经探究发现这些词语动用的特点:动词后均是省略了一个介词,分别加上介词“于”并将“于”译成不同的介词:“仁而下于士”(仁而对士下),“争往而归于之”(争往而向他们归附),“皆谦礼而交于之”(皆谦礼而同他们交),“以其富贵骄于士”(以其富贵对士骄)。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动词使动用法很多,如“负秦曲”“完璧归赵”“恐其破璧”“毕礼而归之”,《魏》文中的“修身洁行”“却秦存赵”等均由学生自己翻译出来。对《魏》文中“坐定,公子从车骑”,同学们根据文意和生活实际, 发现“从”不是一般动词“随从”,而是一个使动动词“使……从”,因实际生活中只能是车骑跟随公子而不会是公子跟随车骑。根据文章具体内容,他们能区别同词异义。如《魏》文中“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与同文中的“让魏公子曰” 中的“让”,前为“让出”后为“责备”。有人初读《魏》文后,就略知文中的信陵君和廉颇、蔺相如一样具有很多优良品质,是值得我们赞赏的人物。

第二课时,设问题,教师引导探究。解决课文中的宏观(人物、情节、写作技巧、文章主旨等)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像读现代文一样地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们做三件事:①指出对故事及写作技巧上的困惑;②指出学习文言词句的困惑;③像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评“蔺相如完璧归赵”一样,谈自己的看法。这三个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想。有的说,信陵君本来德高望重,为什么要用窃符的办法救赵?这不显得卑鄙吗?有的说,只因与赵是婚姻关系就去窃符救赵,而使魏国遭秦痛恨,这不有损魏国利益吗?有的说,魏公子只能留赵是罪有应得……多数人对信陵君提出了批评。也有的说,侯嬴的北向自刭,是否表现了他的愚忠?也有的把没弄懂的文言知识挑出来。有人问,句子“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中的“故”为什么是“故意”而不是“所以”;有的同学说,“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句中若不要“以便国家”就很不适合侯生忠于国家的境界,有犯自由主义之嫌。有的同学甚至对“袖四十斤铁椎”中“袖”的注释提出质疑,说“一个袖怎装得下四十斤的铁椎”?对同学们中提出的文言知识的问题,先让大家讨论一番,让学生作答,然后对一些难题以理服人地进行商榷性的解说。对于信陵君的为人争论激烈,说好说坏均有的现象,我肯定同学们能独立思考、发表见解的精神,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世上没有完人。本文主要是从赞扬信陵君的为人品质说的,所以作者持肯定态度在写,当然,从另一角度看也可以,信陵君确实有很多不足。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优点,摒弃不足。这样,作为信陵君这个形象对我们的启发就是多方面的了。关于对侯生的问题,也让大家讨论。对“袖”的问题,我解释说,战国时作战多战车,将士穿大袖衣,所以能装四十斤铁椎,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一文中,写赵武灵王学胡服骑射,自此才“小袖”。当然赵武灵王以后也有大袖的。总之,古人有穿大袖者,大袖能藏铁椎。

第三课时,利用课文作文,展开读写结合探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布置了一个开放的作文题。要求评价信陵君,因为学生对课文人物事迹较熟悉,因为各有见解,因为他们在课堂上的话还未说完,所以不少人不吐不快,所以有话可说。人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要求准确、鲜明、生动,所以,我为大家提供了一些作为范例的文题,如“信陵君,我的楷模”,“信陵君,你教我这样做人”,“信陵君,请你别这样做”。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又写出了不少的好题目:“信陵君,智勇者也”,“信陵君,我心中的偶像”,“不能苛求信陵君”;由于出自内心,所以行文如流水;由于引经据典,有理有据,所以论证有力。

这次的《魏》文课,除上得比较活泼外,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自己动脑动手,遇到了问题,驰骋联想,心游万仞;解决了问题,快乐兴奋,印象深刻;且做到读写结合,阅读和表达双丰收。课后甚至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你今后上课再不要苦口婆心了,让我们自己“走路”,走错了您指点一下就是!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8

约法三章解释约:商议确定;法:法律。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引申开来,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人们把“运筹帷帐之中”简称为“运筹帷幄”,用来指在后方策划战或研究战略战术。现引申为筹划指挥。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释义建:倾倒,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的形势。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焚书坑儒〖解释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对簿公堂〖解释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一狐之腋〖解释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

〖出处《史记·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招摇过市zhāoyáoguòshì〖解释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韦编三绝wéibiānsānjué〖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完璧归赵〖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怒发冲冠〖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刎颈之交wěnjǐngzhījiāo〖解释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处《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胶柱鼓瑟jiāozhùgǔsè〖解释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纸上谈兵〖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图穷匕见túqióngbǐxiàn〖释义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史记》中的成语 来自:

拔帜易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取而代之。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背水一战〖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跖犬吠尧zhíquánfèiyáo〖解释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各为其主。

多多益善〖解释益:更加。越多越好。〖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一饭千金〖解释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一言半语释义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修身洁行解释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九牛一毛人们用“九牛一毛”来比喻数量非常少,或者形容事物非常渺小。源于司马迁的《史记·报任安书》。

暴虎冯河bàohǔpínghé〖解释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画地为牢〖解释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董狐笔:指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在史策上直书晋卿赵盾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出自《赵世家》。

笔削:bǐxuē笔指记载,削指删改,古时在竹简、木简上写字,要删改得用刀刮去,后用做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出自于《史记。孔子世家》。

霸陵呵夜“霸陵呵夜”原指遭酒醉之霸陵尉呵斥。后喻失势者遭人欺凌或侵辱;亦以抒写失势后郁闷之情。典出《史记·卷一零九·李将军列传》

鲍子知我《史记·管晏列传》:“鲍子知我”谓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沐猴而冠mùhóuérguàn

〖释义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拔山扛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语出《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又:「力拔山兮气盖世。

杯羹之让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相争,汉军断绝楚军粮草,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放在高高的肉案上,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后因以「杯羹之让谓受人挟持,惹人讥诮。

搏牛之虻原意是说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仗。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不胜杯杓杯杓bēisháo:杯,古同「杯,酒具,借指饮酒。谓酒量有限,不能再饮。《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才气过人才能与气魄超过一般人。《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

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后遂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

冲冠眦裂chōngguànzìliè形容愤怒到极点。眦裂,睁裂眼眶。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锦衣行昼谓富贵须归故里。语本《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弃书捐剑《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后因以「弃书捐剑比喻立大志者不屑细事。

取而代之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语本《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后以比喻处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亡秦三户《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后因以「亡秦三户指不畏,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语本《史记·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后以「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於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后用为典故。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政由己出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彘肩斗酒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后因以「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作壁上观《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在局外旁观,不表示意见或态度。

抱薪救火出处:《史记》:“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含义: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穰穰满家拼音:rángrángmǎnjiā解释: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出处:《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上一篇:竹之语范文 下一篇:天冬的作用与功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