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送我范文

时间:2023-12-12 17:05:48

别送我篇1

自己可以佩戴别人戴过的玉,只是在佩戴前,要先将玉放在温水里浸泡30分钟,再用刷子将玉刷洗干净,接着将玉放在热水里浸泡至凉透,重复3次。在佩戴玉时,建议换上一根不掉色的红绳或黑绳,可以将玉的表面打磨的光滑透亮。

可以佩戴别人戴过的玉别人戴过的玉自己是可以佩戴的,因为这并没有什么限制,不过在佩戴别人的玉之前,先要将玉清洗一下,以免玉将别人身上的细菌传染给自己。

在清洗玉的时候,先将玉放在温水里浸泡30分钟,之后用刷子将玉的表面刷洗干净,接着将玉放入热水中浸泡,直至热水完全凉透,然后再次浸泡,一直重复热水浸泡过程3次即可。

将玉清洗干净佩戴时,建议换上一根红绳或黑绳,绳子要不掉色的那种,这样在佩戴的时候就会避免绳子掉色这个问题,也能将玉的表面打磨的光滑透亮。

(来源:文章屋网 )

别送我篇2

高小白的穿越笔记:十里长亭折柳别

“哎哟,痛死我了!”太久没坐“时光之旅”,跳出来的时候竟然摔了个大马趴,我一边拍着裤子上的灰一边直起腰来。抬眼的一瞬间,我立刻被眼前江南水乡的风景彻底征服了。远远望去,碧绿的湖水依偎着黛色远山,如丝的细雨给世界织了一张薄如蝉翼的网,杨柳穿过呢喃的烟雨,将柔美身姿舒展在微风中。

正在这时,我看见一位老伯伯走到柳树前,折断了几枝柳条。随后,他又携着柳条颤颤巍巍地向不远处的一座长亭走去。长亭那头围了一些人,隐隐约约地传来了音乐声。我觉得很好奇,就跟在老伯伯身后。走近了我才看清,原来这音乐声是演奏者用竹尺敲击一种像是古筝的弦乐器而发出的。乐声抑扬顿挫,周围的人轻轻唱和,哀而不伤。老伯伯走过去,将柳条递给一个背着行李的中年男子。他们拿起面前那一对前尖后翘、口沿外撇、圆腹略深的青铜三足杯,低声说了些什么,然后一饮而尽。

晚风吹进长亭,顿生凉意,看着碗里冒出的腾腾热气,我不禁产生疑问:这么凉的天,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喝酒奏乐,还要折柳枝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周博士的历史小课堂

高小白遇到的其实是送别的场景。这“折柳相送”,是古人送别朋友的一种方式。古时候“送别”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折柳送别、饮酒饯别,还有音乐相送。而且,古人对于送别的地点也非常讲究,走陆路的一般在长亭或者短亭里,走水路的则在渡口边。在渡口送别时,又多在“渭阳”“南浦”。看到这里,不少同学又会问了:“这‘渭阳’‘南浦’是哪里?这些送别方式又有什么文化意义呢?”不要心急,让我来告诉你吧!

折柳赠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诗经》中的诗句,充满了离别的伤感之情。在我国古代,亲朋好友分离时,送行者常常折一枝柳条赠给远行者。“柳”与“留”谐音,赠柳表达的是“惜别”的意思。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生命力顽强,具有“随地可活”的特点,这正好可以用来祝愿远行的人,希望他们随遇而安,到了异地他乡能够一切顺遂。

音乐赠别

音乐赠别,常见于古代的文人之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代诗人李白的这首《赠汪伦》,就是一首描写音乐送别的典型诗作。

先秦有一首逸诗(即先秦古籍中出现的除《诗经》305篇以外的诗歌),名为《骊驹》,是人们在离别时所唱的歌。后来“骊歌”就被人们用来泛指有关离别的诗歌或歌曲。而现在,毕业季时毕业生们常唱起的《骊歌》(又叫《送别》),则是一首流行于我国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学堂乐歌,由李叔同作词,美国人奥德维作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音乐赠别这一方式从古时候起,经历代代演变,沿用至今,用以寄托人们离别时的不舍情感和美好祝愿。

渭阳、南浦

渭阳指的是渭水的北边。“渭阳”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在这之后,“渭阳”也就渐渐用来指代人们送别的地方。唐代大诗人杜甫用“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明”来赠别友人,一位叫栖白的僧人也曾写过“寒空金锡响,欲过渭阳津”的诗句。

“南浦”是另一个诗中常见的水边送别地点,与“渭阳”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屈原的《九歌・河伯》中有诗句“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从此诗人们也都喜欢用“南浦”来指代在水边送别,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五言绝句《南浦别》中就写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长亭

别送我篇3

这位“神秘人”既可以是刁霞的工具:你看,别人家的小孩考试永远考第一,又乖又孝顺;别人家的老公多金又潇洒,帅气却专情;别人家的父母体贴又开明,年轻又有趣。也可以成为怂恿人的精神力量:眼瞅着这教师节、中秋节,双节结伴踏歌而来,送不送礼呢,送什么礼呢?会不会太市井呢?矛盾着矛盾着,一阵电话铃声响起:“过节了,给您准备了一点小礼物!”猛一拍脑门――别人都给你送了,你为啥不给别人家送?

这最近的两个节,节日气氛没见多少,送礼气氛却相当浓厚。在教师节前一周,某大型超市被媒体曝出怂恿学生向老师送礼的丑闻。因为其公然在超市入口处的标签上呼吁道:“教师节到了,别忘记送XX卡给你的老师!”嘿,大惊小怪了吧,这有什么呢?无非就是太过直白了一点。看看其他广告商,人家就写4个字:“感恩你我”,管他教师节还是中秋节,通通可拿来做广告软文,就4个字,多有文化。

临近中秋的那两天就更恐怖了。为了规避“月饼税”,公司调侃地发给员工一张“甩饼票”,众人便纷纷涌至市内各大酒店、蛋糕店排起长龙领“甩饼”。如果这些月饼是自家吃,那估计至少可抵1人份半年的早餐,但其实,这些“甩饼”都是“别人家”的。多少人手里的月饼袋还没提热,就风风火火地将其热情转送了。“过节了,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几番推脱不过,客气收下。“老婆,别人都给我们送礼了,我们是不是也要给那谁谁谁送?”“对的嘛,这不现成儿的吗,你马上跑一趟,给那谁谁谁送去吧。”这盒蹉跎的“甩饼”哟,还来不及在好人家中过个夜,赏个月,又马不停蹄地上路了。最讽刺的结局是一阵辗转蹉跎,绕了一大圈后从某个“别人家”又回到最初主人的手里,还真有点实验电影的趣味。

其实过节送礼并非就是市井,它曾经是让人直起幸福鸡皮疙瘩的“真情催泪弹”。我还记得小时候过教师节,几个班干部很早就在课间时间向同学们做“动员讲话”,几十人一起密谋送礼活动。9月10日当天,老师们无一例外都被满满一桌子的手工卡片活生生逼出了眼泪,梨花带雨地上了一天课。我还记得小时候过中秋节,那时哪有现在这么多华而不实的“甩饼”?都是5块钱一大包,硬皮儿上撒芝麻,里面夹着糖心的薄月饼。爷爷奶奶,爹妈舅嫂,孙儿孙女儿,一家人围在一起就着开水,啃着月饼,倒也团团圆圆,开开心心。

都怪那“别人家”,没事儿捣什么乱!孩子亲手做的卡片就有那么不好?非得给老师递什么XX购物卡――庸俗!中秋节不回家给自家爹妈做顿家宴,非得提着几盒“甩饼”四处“孝敬”别人爹妈――算啥?

别送我篇4

如此看来,要让宝宝学会合理分享还真是因人而异。以下,我们就为您回放几个经典案例,看看过来人是怎样解决困扰,开好“给”与“要”的大门的。

我要,我要,我就要

经典案例:什么都要的蒙蒙

蒙蒙上幼儿园第一天就在园里出了名,上至园长、下到保育员,老师们没有不知道他的。怎么会出名如此之迅速呢?蒙蒙从小深得良好基因遗传,个子比同龄孩子都要高些、身体也更壮实些,力气也特别大。不管他手里拿着几样玩具,只要看到其他小朋友手里有别的玩具,哪怕一模一样,他也一定要抢过来,最终的结果就是动用武力、大打出手。蒙蒙妈每天被宝贝儿子搞得一个头两个大,特别害怕别人告状,每天接蒙蒙回家,都会有老师或某个家长来找她谈话。时间久了,只要有人在幼儿园主动找她谈话,蒙蒙妈第一反应就是:蒙蒙这次又打了哪个小朋友,抢人家什么东西。

其实,蒙蒙妈在家也时常创造机会教育孩子,可仍然不见起色。偶尔家里来了小朋友,他还是会把人家打哭。软得不行就来硬的吧,蒙蒙妈使出儿子惯用的伎俩,采取“武力镇压”,试图从儿子手里把玩具抢出来,结果毫不见效,蒙蒙死死地攥住玩具就是不撒手,大有一副“宁可划破双手”也要斗争到底的架势。

案例分析:霸道成自然

其实,蒙蒙很清楚自己轻易就抢来别人玩具的“优势”所在,才会越发有恃无恐,倚仗着自己力气大,伸手就抢。这样的孩子,很少有受欺负的经验,也很少有受伤的经验,因此很难有机会知道对方的感受,自然没办法调整自己的行为。爸妈应该耐心地向宝宝说明:“第一、抢别人的东西永远是不对的;第二、等宝宝长大了,就会遇到力气比自己大的人,早晚有一天就抢不到了,有可能自己的东西还会被抢走。”

蒙蒙属于典型的小霸王,被宠惯了的宝宝自然吃定妈妈只是吓吓自己,就算真的把玩具抢走了,也会还给自己的。所以,“以暴制暴”显然不是什么好办法,不用也罢。

成功经验:坚持原则,反复强化

对宝宝分享意识的培养的确需要一点时间,重点在于坚持原则、反复强化。宝宝有分享表现时要赞扬,抢了别人的玩具要主动带孩子道歉,不合理的要求需严格限制。

在宝宝还没有是非观念的时候,你每天都告诉他“这样做是对的”,时间久了,宝宝自然就认同了。不妨多鼓励宝宝跟其他小朋友们起玩,和大家感受一起玩的乐趣,然后把别的孩子的玩具让他玩,并对这位小朋友加以表扬,使他感觉到别的小朋友很大方,大家都很喜欢大方的小朋友。最重要的是,也要表扬自家宝宝,说他也是特别大方的小朋友。每个孩子都想得到赞扬,宝宝慢慢就会接受别人的表扬,将玩具给其他的小朋友玩了,抢夺的习惯自然也就改掉了。

“你喜欢就送给你!”

经典案例:什么都给的沙沙

沙沙从小就“万绿丛中一点红”,不仅大人们都喜欢,小朋友缘也相当不错。只是最近妈妈发现:自从沙沙进了幼儿园,家里的玩具越来越少,每天沙沙带到幼儿园里的玩具,都有去无回。开始妈妈只是以为,沙沙忘在了幼儿园,哪天一起带回来就好。询问过幼儿园老师才知道:原来沙沙每天带去的玩具现在已经变成了“别人的玩具”。沙沙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喜欢就送给你!”然后就真的大方地把玩具送给人家。

沙沙妈很正式地问过宝贝女儿送礼物的原因,沙沙的理由也很有道理:“是妈妈说的,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要谦让,吃点亏没关系。而且,我们家不是有好多玩具的吗?”这样的理由着实让妈妈哭笑两难,总不能专制地没收沙沙的玩具吧。

案例分析:

物权意识差

沙沙从小就被捧在手心里,玩具一大堆,也没有人会抢她的玩具,她自然也就没有保护自己玩具的意识,谁喜欢就送给谁了。

这样的宝宝,分享意识过重、缺少物权意识。身为父母首先应该纠正宝宝的错误观念,告诉宝宝:“分享很正确,但分享并不代表谁一定要吃亏,分享应该是每个人都可以玩到才对,而不是送给别人。”同时,还应该告诉宝宝:“玩具都是长辈送给自己的,别人送的乐曲是不能随意送出去的。而且买这些玩具需要花很多钱,宝宝如果送了别人,就不会再有新的了。”让宝宝明白自己的玩具得来不易,懂得珍惜。

成功经验:强化宝宝物权意识

像沙沙这样物权意识比较差的宝宝,爸妈平时就更要做尊重孩子物权的有心人。

给宝宝添置一件物品时,要向她说明:“这是送给你的,以后就是你的了。”同时,一定要介绍这件物品的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使用时应注意什么,帮助孩子给新物品找个合适的位置摆放,让孩子真正感觉到“它很重要,它是我的”。如果宝宝稍大一点,还可以帮宝宝做一份“个人物品登记表”,强化宝宝的物权意识。

“我送你打我,还给我!”

经典案例:给了又想要的乐乐

乐乐和洋洋只差一岁,身为弟弟的洋洋非常喜欢和姐姐一起玩,因为姐姐总是让着自己,不管什么玩具,乐乐都从不吝啬。用她自己的话:“反正,弟弟的玩具也是我的。这样我就有了更多的玩具了。”小丫头每次讲到这里,都很是自豪。

这样,一直玩到乐乐上幼儿园。上了幼儿园的乐乐开始变得独占起来,就连很久以前送给洋洋的魔术拼图,都嚷嚷着想要回来。上个周末,战争更是升级:乐乐硬是抓住两个月前送给洋洋的小哑铃死活不放,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我送你的,还给我!”洋洋急得哇哇大哭,不肯松手。

两个家长只好出面干预,结果自然是哑铃归了洋洋、乐乐闷闷不乐。

案例分析:不懂“送”的含义

乐乐入园以前,每天和洋洋玩在一起,即便是今天送出去的玩具,明天仍然还能看见,自然不会有明显的“失去”的感觉,同时还能听到妈妈“真懂事,知道让着弟弟”之类的表扬,何乐而不为呢?一旦进入幼儿园,再也见不到自己曾经心爱的玩具了,自然就舍不得把玩具送给别人;即便是送了,也是为了几句表扬。现在乐乐后悔了,产生要回玩具的举动非常正常。这主要是因为,宝宝并不知道“送”的含义,更不知道“送给别人的礼物,就是人家的了”这样的道理,妈妈只要向宝宝讲明,宝宝自然不会再有这种“送完要回来”的举动。

成功经验:认识“送”

这里说的认识“送”,不仅要让宝宝明白“送”的含义,更要让宝宝知道“送”的最终结果。要反复向宝宝明确“自己决定送给别人的礼物,是不能要回来的”这一观念。

别送我篇5

问题由此产生:相别时刻既为日暮时分,那么行人与送者别后即当寻觅逆旅歇宿。行人始行即宿,岂不耽搁了途程?岂不违背了趱行的初衷?况且,就个案而言,《送武判官归京》写武判官于暮雪中离边返京。轮台之东为千里荒漠,他日暮发轫,岂非始行即陷自己于日暮途穷境地?《雨霖铃》中所写情人夜航而去,古时水路多无航灯,又兼港汊多绿林君子,此去岂非陷其于险地?这是否说明,日暮送别仅是一种文学表达,而非生活实际?假如情况确系如此,那诗人选择日暮送别的表达主要基于什么艺术考虑?

首先要明确的是,日暮送别,在今日看来,或有不科学之处,但在古代,却是不得不然之事。原因或证据列述如下。

因交通不便,行旅艰难,出行向被古人视为大事。一人出行,往往扰动整个家庭、家族乃至乡党。富贵者、广交游者尤其如此。《汉书・疏广传》记,疏广与侄子疏受辞官归里,因贤德博学,“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辆),辞决而去。”①所谓“设祖道”,是指祭路神饯别;“供张”,是指备办酒食及张设帷幕。送行者要完成这些礼仪上必备的程序,需要大量的时间。设若清晨送别,送行者的准备势必捉襟见肘。或许有人会说,疏广、疏受如此排场,大概是官场样式,仅是个案,并不具备普遍性。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看诗词歌赋及史传中众多的帐饮、祖道的记录就可明白(《晋书・石崇传》、杨炯《送徐录事》等都有相关描写)。所以,从方便送行者送行的角度考虑,日暮送别是合宜的,是符合生活实际的。

从旅人角度而言,日暮出行还是一种遵从择吉风俗的变通性选择。古代人们的出行活动受到诸多不可知因素的限制,旅途吉凶难卜,为趋吉避凶,完满完成旅行,人们不得不在选择出行时间上慎之又慎。这使得卜行择吉成为行旅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说,凡有行,必有卜。这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多有记录。比如,冯梦龙《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记:“那时兴哥决意要行,瞒过了浑家,在外面暗暗收拾行李。捡了个上吉的日期,五日前方对浑家说知。”②这种习俗,身在其中者,往往不加注意,认为事属当然,但是局外人看来,便颇觉骇怪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描述杭州风俗时好奇地说:“如有一人欲旅行时,则往询星者,告以生辰,卜其是否利于出行,星者偶若答以不宜,则罢其行,待至适宜之日。人信星者之说甚笃,缘星者精于其术,常作实言也。”③旅人既然虔信择吉,那么吉日既定,则必依时而行。吉日到时,不管你囊箧是否充盈,行装是否完备,家事是否都已安排,亲友是否都已道别,你必须移居家外、城外(村外)。他所能拖延的最后时限,不过是当日傍晚或夜晚。对于恋家者、恋友者乃至恋酒者,在傍晚时分(吉日的最后时刻),在离城最近的酒楼或航船上与亲友道别,诗酒酬酢,既完成了遵奉天意出行的程序,又达到了与亲友热闹话别目的,同时又满足了恋家的心理,真是一个一石多鸟的举措。当晚相知设宴饯别,次日亲友挥手道别,也就是一次出行,多次送别的情况也并不少见。陆游离开故乡绍兴入蜀任夔州判官时,就曾这样演出自己的人生戏剧。他的日记《入蜀记》开篇即记:“乾道五年十二月六日,得报差通判夔州。方久病,未堪远役,谋以夏初离乡里。六年闰五月十八日,晚行,夜至法云寺。兄弟饯别,五鼓始决去。十九日黎明,至柯桥馆,见送客。巳时至钱清,食亭中,凉爽如秋。”④当然,由于观念不同,不管日子吉凶,抬脚就上路的人也有。比如《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就驳回了大恩人甄士隐的黄道出行的建议,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但这是异数,而非常态。所以脂砚斋评贾雨村此举时说:“写雨村真是个英雄。”“写雨村真令人爽快。”⑤

相别时刻往往落在日暮时分,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主客双方共同造成的。说句难听话,那就是两人喝酒误时,废话误时。说得冠冕些,那是酒逢知己,情深意长,难舍难分。妇孺皆知的王昌龄名诗《芙蓉楼送辛渐(其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面上写作者清晨送别友人辛渐,但只要我们参阅作者就同一事件同一事间所写的《芙蓉楼送辛渐(其二)》“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寞寒江明月心”,便能还原作者送别的历史真实:当时王昌龄被贬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知友人辛渐将从润州(今江苏镇江,因属县有丹阳,故又称丹阳)渡江北上,返归洛阳,于是连夜冒秋雨赶赴润州为其饯行。次日天明,为辛渐设一宴于芙蓉楼上。酒逢知己千杯少,话到投机不嫌多。两人挥盏阔谈至晚始别。友人之间话别需要一整天时间,这在外人看来是天方夜谭,在当事者看来,却是势所必然。在很多时候,送别,已经衍变成了朋友相聚联谊的一个借口。曹植《送应氏(其二)》“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愿得展婉,我友之朔方。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等句,很清楚地说明了当事人借送别而行“嘉会”的情形。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诗句也说明了送别劝饮的风俗。嘉会、劝饮都是费时之事,酒意兜上头,情意涌上心,哪管光阴流逝时不我待,主客双方都是不到日暮不罢休的。更何况送双方还要搬演赙赆授受、诗文酬和的礼节呢!

从有如恒河沙数的日暮送别的文学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暮送别”并非纯乎艺术表达,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当然,由于族群不同,阶层不同,思想观念不同,情感态度不同,不在日暮相别的人所在多有,但就总体而言,日暮时分是送别的主要时间点断无可疑。艺术反映现实,这是文学史上出现大量日暮送别场景描写的主要原因。

但是,文学中“日暮”这一送别时间的选择,既是生活的,又是艺术的。可以说,对日暮送别的大量叙述、描写,是诗人们自觉的艺术选择。“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⑥正因为离别时双方感情丰富而微妙,难以表达,所以诗人们不得不借助某种特定的媒介。“日暮”这一既定时间、既成意象成为首选媒介。诗人们可以从此媒介中借得表达感情的景物、意境,即所谓借景、借境。

友人、亲人、情人离别时,涌上心头的怅惘、茫然之情极难描摹状写,但这种感情与黄昏时分的雾霭、烟岚有着某种神似,它们都弥然充溢却似有如无,都令人黯然神伤却让人心生祈盼,看不清,道不明,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得到。有鉴于此,诗人们便自觉地将暮霭、烟岚当作怅惘之情的表征,在艺术手法上借此写彼,借景抒情,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柳永“对长亭晚”,在艺术上是为下文写“暮霭沉沉楚天阔”做张本,而写“暮霭”正是写自己告别行人后的怅惘失意之情。“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见。”⑦同样,王实甫写崔莺莺、张君瑞日暮相别,在艺术上是为下文写崔莺莺唱词“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伏笔,而写暮霭也正是写莺莺的离情别绪。“青山起伏,疏林掩映,淡烟四起,暮霭沉沉……勾画出了一幅两情依依……的秋阳夕照图。”⑧高适《别董大》、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暮雪,其实是暮霭的别体,也是作者借以写茫茫离绪的载体。

在写送别诗词时,作者还有意识地借用日暮时分气温下降的客观情况来营造凄凉的送别意境,借以表达送行者或行人的“心凉”“身寒”的感受。此为“借境”。日暮送别诗词中出现频率极高的“寒”“凉”等词语,就是作者“借境”留下的痕迹,或者说是表现。作者或直接写气候之寒凉,以暗喻心中之凄惶寂寞,如前述《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柳永《雨霖铃》等诗词;或间接写物候特点来暗写气候之寒凉,以表达作者内心的凄凉落寞,如《长亭送别》之“西风紧,北雁南飞”及《琵琶行》之“枫叶荻花秋瑟瑟”等诗词。可以说,“日暮”这一意象为作者创设表达内心特殊感情的凄凉意境提供了有利、有效的机会。

了解送别时间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对我们鉴赏送别诗词,挖掘诗中的历史信息,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或将有所帮助。

注释:

①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040页

②冯梦龙著《喻世明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5页

③马可・波罗口述、鲁斯悌谦笔录、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352页

④陆游著《日记四种・入蜀记》,湖北辞书出版社1997年2月版,第41页

⑤曹雪芹著、脂砚斋评、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作家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93页

⑥江淹著《别赋》,转引自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四册),中华书局1990年3月版,第1285页

⑦唐圭璋、徐培均等撰写《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320页

⑧贺新辉著《〈长亭送别〉赏析》,转引自《语文(必修五)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82页

别送我篇6

论文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送别诗得到较大发展,不仅专门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歌多了起来,而且由于社会的极度动荡,玄学的兴起,以及山水诗的兴盛,此时的送别诗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内涵。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古人说:“悲莫悲兮生离别”(屈原,《九歌》)“有别必怨,有怨必盈。”“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江淹,《别赋》)古代交通不发达,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易会难,因而离别更为“古人所重”(《颜氏家训》语)。士大夫们在送别时,不仅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而且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作诗表达自己的离情别绪。诚如钟嵘所说:“若乃……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蠕妇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归……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诗品序)))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个重要的歌咏内容。

早在春秋时期,《诗经》中便有了送别内容的诗,如《大雅·蒸民》《秦风·渭阳》;战国时屈原虽然没有写过专门的送别诗,但在诗中不止一次地写到送别的内容:“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九歌·河伯》)“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汉代时有无名氏假托李陵送苏武南归时所作《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可以说也是一组送别诗,在诗中抒发了面对友人离去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饱满而又沉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从先秦到两汉时期,与送别内容相关的诗歌一直是不绝如缕的,但是,它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题材领域,其作者也多不可考。

然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诗人们创作意识的觉醒和对自我的定位,加上这一时期社会的动荡乱离,送别诗得到了较大发展,不仅数量大大增加,而且作者也大多可考,更重要的是从题材上也突破了传统的游子思妇离愁别绪的局限,将个人的离愁与社会、时代紧密联系起来,视野更开阔,境界更高远。如魏陈思王曹植作《赠白马王彪》,抒发了不能与白马王曹彪同行的悲愤心情;“建安七子”之一的王架作《赠蔡子笃诗》,抒发了客中送客的离情;晋人孙楚作《征西官属送于陆阳侯作诗》,抒写了与故人离别远行的悲伤。到了南北朝时期,送别诗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在诗题中开始标明“饯”或“送”的字样,如南朝宋刘骏《幸中兴堂饯江夏王诗》,齐王融《饯谢文学离夜诗》、阴铿《江津送刘广禄不及诗》等均在诗题中标出了诗歌的题旨。不仅如此.魏晋六朝时期社会的极度动荡.玄学的兴起,以及山水诗的兴盛,又使这时的送别诗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内涵。

一、社会时代感强烈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乱世”,在这近四百年间,除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外,中国一直处于分裂、动荡之中。王朝更迭带来的争斗,以及南北朝对峙带来的相互攻伐,使这一时期战乱不断,少有宁日。战乱使许多人丧生,也带来了饥懂瘟疫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文人的心态与精神风貌。尤其是战争所造成的大量的人口死亡,使心灵敏感的作家和文人普遍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命运的多变难卜,人生的祸福无常,以及生命个体面对多变的时代风云时的无能为力,因而这时的送别诗突破了游子思妇离情别绪的局限,把个人的生活与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除了表现亲友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殷殷劝勉之意外,还表现了由于故人离去所触发的恋国思乡之情,对社会对国事的关注,以及动乱中对个体生命的忧患意识,等等。如“郁纤将何念,亲爱在离居”“仓促骨肉情,能不怀苦辛”“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曹植,《赠白马王彪》),“及子同寮,生死固之。何以赠行,言授斯诗。中心孔悼,涕泪涟而。磋尔君子,如何勿思”(王架,《赠蔡子笃诗》),“历捻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何逊,((}iw行与故人游夜别》)等都写出了临别之际与友人分手时的悲苦惆怅之情。沈约的《别范安成诗》:“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蹲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更是写出了暮年之别难以再会的悲苦之j清,真挚深厚,动人心扉。社会的动乱使众多的文人被迫长期的留居异地或他国,看到友人返归,在为之感到庆幸的同时,不能不触发起自己的思乡或思国之情。如王架的《赠蔡子笃诗》,诗人与蔡子笃在东汉末年中原军阀混战动乱连年之际,避乱荆州,一同依附在刘表门下,而如今蔡子笃得以返乡任官,自己却不得不继续留居异乡,那种强烈的怀归忧思可想而知,“虽则追慕,予思周宣。瞻望东路,惨j沧增叹”,对友人的归去充满了无限的羡慕,但在这送别之际又不能尽情地流露出来。遥遥眺望着故人归去的这漫漫长路,诗人在忧愁悲伤之中又不禁增添了无穷的慨叹。而庚信的《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向南飞。”空旷绝远、荒凉凄清的环境和北雁的南飞烘托出由于故人南归所引发的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之情。在送别诗中,诗人并没有把感情仅仅局限在个人伤感上,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对连年的征伐、社会的残破、国家的危难、民生的疾苦等现象也进行了描写。虽然这只是作为背景而描绘的一个侧面,但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个真实的写照,也能够反腆出诗人们悲天悯人的巨大情怀。如“洛阳何寂 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僻,荆棘上参天。不见旧首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中野何萧条,刁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曹植,《送应氏》类一),“蔚矣荒涂,时行靡通”,“悠悠世路,乱离多阻”(l聚,《赠蔡子笃诗》),都曲折地反映出战乱给人民造成合 巨大灾难,反映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感慨和同情而刘馄在他的《答卢湛诗并书》中,不仅对西晋的横遭几运哀痛不已:“厄运初遴,阳艾在六,乾象栋倾,坤仪井覆。横厉纠纷,群妖竞逐。火燎神州,洪流华域。彼黍禅离,彼樱育育。哀我皇晋,痛心在日”,而且为他在国破易亡之际,不能尽忠尽孝而罪己:“咨余软弱,弗能负荷。社衅仍彰,荣辱屡加。威之不建,祸延凶播。忠陨于国,孝效于家。斯罪之积,如彼山河。斯衅之深,终莫能磨”,感榨悲壮而沉痛。

二、生命忧患意识浓厚

魏晋六朝时期,社会的动乱、瘟疫的流行、自然灾霍的频仍,使得生命显得异常的脆弱,人或旬月而死,或多壮而亡;或亡于病逝,或卒于战祸;或今日一起游宴,再日竟为鬼录;甚或数年之间,亲故便多亡逝。“死者相袭,五垄相望”,“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j人肠”(曹操,《篙里行》)的现状连豪气万丈横架赋诗的英雄曹操也忍不住磋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生命的死亡展示得如此修烈。谁能把握生命?又有谁能留住生命?生命的迅速消迹催人觉醒,魏晋时人正是在如此惨烈的死亡面前开始觉醒,开始透悟到人生如朝露的生命内涵。“我们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最激动人的,便是那在诗中充演了对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和感情”(王瑶,《中古文学论集·文人与药》),更何况又是在离别的感伤之际,这种对生命的忧患意识表现得会更加强烈。“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自顾非金石,咄咄令人悲”,“人生处一世,取若朝露稀”,“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曹植,《赠白马王彪》)。兄长的速然离世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人非金石,又怎能不死,人生的变故是那样的突然,谁也无法阻拦,生命不仅必然死亡,而且随时随地都可能遭遇,“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其二),这又怎能不让人为生命焦虑、心悲呢?

三、离情与玄理的和谐之美

自魏晋以来,在哲学思想领域玄学兴起,西晋时更是盛极一时,清谈玄理成为当时非常流行的社会风气。降及东晋,玄风仍盛而不衰,加之佛学流行,玄佛合流,整个文坛也为玄风所笼罩,“永嘉时贵黄老,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然寡欲。爱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庚诸公,诗皆平典,以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钟嵘,《诗品序》)。受这种创作风气的影响,诗人们也把自己的玄学素养在送别诗中展现出来,如孙楚《征西官属送于陆阳侯作诗》:“晨风飘岐路,零雨被秋草。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三命皆有极,咄u}安可保。莫大于荡子,彭腆犹为夭。吉凶如纠绳,忧喜相纷绕。天地为我炉,万物一何小。达人垂大观,诫此苦不早。乖离即长臀,惆怅盈怀抱。孰能察其心,鉴之以苍昊。契在今朝,守之与偕老。”时西晋征西将军扶风王司马骏将远行,孙楚为其参军,随侍同行,乃记述属下官员相送于陆阳候亭之作。但是综观全诗,涉及离情者,仅发端两联,从“三命皆有极”以下,所云荡子为寿、彭腆为夭、凶吉纠超、忧喜无端、达人大观,诫此当早等语,尽是玄言玄理。这类送别诗将离情与玄理合并为一体,把抒写离情别恨作为体验人生的重要机会和媒介,用深奥的玄谈来超越别离的痛苦,借谈玄论理表达出对人生无常、聚散离合的达观和超脱。

四、渗透着山水自然之美

东晋后期以后,“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刘册,《文心雕龙·明诗》),山水代替了玄言成为诗歌的重要题材,对景物的描写成为此时送别诗的重要成分。如“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谢眺《新亭诸别范零诗》),以云去水流来寄托自己的离思之情;“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秋风两乡愁,秋月千里分”(范云,《送沈记室夜别诗》),以去留两地的景色之清澄美好,衬托出友情之温馨离别之感伤。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有一首《于王抚军座送客》:“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排。爱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洲诸四缅邀,风水互乖违。瞻夕欣良燕,离言幸云悲。晨鸟暮来还,悬车敛徐辉。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诗中胸中之离情与眼前之山水水融。又如阴铿《江津送刘广禄不及诗》:“依然临江诸,长望倚河津。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临。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林寒正下叶,晚钓欲收纶。”诗人追送刘孺但不及见,不能够亲自话别,只好目送帆影远去,一幅江畔送客图缓缓展开:开船的鼓声渐渐断绝,孤帆远影已没人江云,停船处只剩下归巢的鸟儿,送行的离亭也已经寂寥无人,枯叶在寒风中飘落,渔夫也要收起钓丝回家。四野如此空旷凄清,怎能不令人更加伤感。这里诗人通过对江边萧瑟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悲枪凄凉之情,生动地表现了友人远去后的寂寞怅惘之情。总之,随着山水诗的兴起,这一时期的诗人们往往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写来寄托自己的离思之情,用对大自然的亲和与欣赏来表现离别的痛苦。

别送我篇7

摘 要:唐代送僧诗是唐诗送别、留别题材诗作中独具艺术特色和文化审美意义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特色在于以委婉、含蓄的方式抒写离别之时的留恋、感伤;具有佛教意蕴的诗歌语象的生成和广泛运用; 多元的时间构成模式在抒情达意中的运用, 使其与一般的文人间送别、留别诗作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诗中传达出唐代 文人对追求功利的世俗生活的厌倦、对僧人超迈隐逸而又充满禅趣的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送僧诗,抒情特色,文人心态

 

唐代帝王大都主张儒、道、释“三教谈论”[1],这种兼容并蓄的思想政策给宗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 , 佛教在唐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并对唐代的社会、文化产生了诸多影响。唐代文人中信仰佛教的诸如王维、白居易等不乏其例,他们习禅诵经,交游僧侣,写下了大量的与佛教、僧侣有关的诗文,其中包括许多送别、留别题材的诗作。[2]这些送僧诗在艺术上独具特色,与一般的文人间送别、留别诗作保持着一定距离,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唐代士人的心态,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意义。本文拟以贾岛送僧诗为例,参考其他诗人之作,探求送僧诗的独特内蕴所在。

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

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

(贾岛《送厉宗上人》。《全唐诗》卷572)

《唐才子传·贾岛传》载岛“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士耳!’”[3]考贾岛《长江集》中多载其与终南诸隐士、僧人的酬唱、赠答之作。如《怀紫阁隐者》云:“废寝方终夕,迢迢紫阁心。”(卷四)《寄白阁默公》云:“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卷三)将这些诗歌与《唐才子传》相互参证可以得知,贾岛与终南诸峰隐士确有非同一般的交情。此位厉宗上人应该也是终南山中贾岛的知交之一。《送厉宗上人》首句 “岷峨”一词并非实指蜀地的大山,而是僧人栖身深山的比喻。如《全唐诗》中所载唐求《赠行如上人》诗云:“不知名利苦,念佛老岷峨。”(卷724)齐己诗《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云:“虚负岷峨老僧约,年年雪水下汀洲。”(卷845载)齐己诗《寄蜀国广济大师》云:“终思相约岷峨去,不得携筇一路行。”(卷846载)详味诗意,则可知,“岷峨”实为僧人远离世俗之居所的代指。

这首诗首联出句用虚笔,写厉宗上人离开隐居之地,即对句所云“终南”,但是却不实写,一则是为避免重复;二则正体现出贾岛“苦吟”造句的诗风。对句“终南雨雪和”,看似实写上人离开之地的景色,实则化用《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意来叙离别之情。送别知交,自然是情深意重,依依难舍,而此两句却写得如此含蓄深婉,藏而不露。这是唐代送僧诗的特点之一。其他如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卷147)钱起《送少微师西行(一作送僧自吴游蜀)》:“天外猿啼处,谁闻清梵音。”(卷237)郎士元《赴无锡别灵一上人》(一作刘长卿诗,一作皇甫冉诗)云:“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寻。”(卷248)等,均写得含蓄蕴藉,韵味深长。送僧诗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风貌,原因可能是僧人乃方外人士,于世情、人事大都超脱出来,飘逸恬淡。他们“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李嘉祐《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全唐诗》卷206)不是一般士人所能比拟,因此,同僧人过从甚密的诗人们在与之惜别之时,因人而制宜,将留别之情暗含其中,委婉道来。而那些本来与所送的僧人没有多少交情的诗人,出于某种需要,或应制、或应时地写一些送僧诗以敷衍,更不会“为文而造情”。比如宋直问、李乂等人皆有《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诗(卷52、92),都写得中规中矩,平淡无可观之处。

元杨载《诗法家数》“赠别”条总结唐赠别诗做法云:“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咐,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前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要次第。末句要有规警,意味渊永为佳。”此诗首联叙说僧人离开终南,直陈送别之旨,正合此法。颔联即是叙写“人事”即山僧参禅生涯。《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高僧支遁爱鹤的逸事。[4]此联出句“漱泉秋鹤至”即是用此典,将对方誉为支遁一般的高僧。“鹤”在诗歌中,往往是高蹈脱俗、飘逸不群的象征意象。化用“支公好鹤”、“放鹤”的典故,将“鹤”与“僧”相联系以写其超逸、高雅,在唐诗尤其是题赠、送僧诗中不乏其例: 喻凫《题禅院》云:“无花地亦香,有鹤松多直。”(卷543)皎然《康录事宅送僧联句》云:“见鹤还应养,逢鸥自作群。”(卷794)李端《与道者别》云:“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卷286)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云:“新秋放鹤野田青。”(卷359)朱庆馀《送惠雅上人西游》云:“兴远常怜鹤。”(卷515)……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总之,从《世说新语》以后,“鹤”与僧人、隐士、道人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诗歌意象中象征隐逸、脱俗的重要诗语之一。对句“禅树夜猿过”,借用佛经“心猿”之语。《维摩诘经》卷八《香积佛品第十》云:“以难化之人 ,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5]将心意不定,放纵不羁的散漫心境谓之“心猿”。“‘心猿’进入文人的视野,大抵自中晚唐始。起初多出现于文人诗词之中,用以表现佛理。”[6]在这里,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将山僧的禅定生活描述出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唐代近五百首送僧诗中,“猿”、“心猿”凡出现35处,其中大多数是化用佛典,叙写僧人克服心障,因禅入定的。如戴叔伦《送少微上人入蜀》云:“乱猿心本定,流水性长闲。”(卷273)杨巨源《送定法师归蜀,法师即红楼院供奉广宣上人兄弟》云:“孤猿学定前山夕。”(卷333)孟郊《送超上人归天台(一作送天台道士)》云:“山兽护方丈,山猿捧袈裟。”(卷379)马戴《送僧二首》云:“来往白云知岁久,满山猿鸟会经声。”(卷556)皎然《送清凉上人》云:“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卷818)等等。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送僧诗的另一特点:具有佛教意蕴的诗歌语象的生成和广泛运用,使其诗意更加切合题旨。 二

较之于送僧诗,一般送别、留别题材的诗歌往往情感浓郁,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读李白《送友人》,我们可以很轻易地从“此地一为别,故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体味出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眷恋、惜别之际的痛苦。读杜甫《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我们可以从“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情”中获得很强的情感共鸣……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诗作抒情色彩浓烈,还在于他们使用了很多传统的离别诗语,如“浮云”、“落日”、“班马”、“渭阳”等,而近五百首送僧诗中,出现的典型传统离别诗语是很有限的 ,不到总数的5%:“落日”这一诗语7处(薛能《送禅僧》、李节《赠释疏言还道林寺诗》、李频《送僧入天台》、慕幽《冬日淮上别文上人(一作酬和友人见寄)》、刘长卿《送惠法师游天台,因怀智大师故居》、卢纶《送惟良上人归江南(一作郢上人)》、张籍《送安法师》),“浮云”8处(岑参《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杜甫《别赞上人》、戴叔伦《送道虔上人游方》、熊孺登《野别留少微上人》、李骘《慧山寺肄业送怀坦上人》、皎然《送昼公联句》、《送维谅上人归洞庭》、无可《送清散游太白山》),“灞陵”1处(郎士元《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春草”6处(其中一处为地名,其余五处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重送道标上人》、贾岛《送僧》、皎然《送赟上人还京》、齐己《送林上人归永嘉旧居》),“西京”1处(姚合《送文著上人游越》)。送僧诗在抒情、意象营造与使用方面的特点,使它呈现出有别于一般离别题材诗作抒情意味较为浓烈、多使用传统离别诗语营造诗歌意境的风貌。

在一些离别诗中,有的作品“不是单纯描写送别现时刻的所谓一元的时间结构,也不是从现在的想象与别后情况的二元结构,而是三元的或者是四元的时间构成。”[7]这种二元、三元甚至是多元的时间构成,在送僧诗里也经常出现。如贾岛的绝句《送僧》:

池上时时松雪落,焚香烟起见孤灯。

静夜忆谁来对坐,曲江南岸寺中僧。(《全唐诗》卷 574)

这首诗歌并不是从当下送僧的时刻着笔,而是想象离别之后的某一情境:池塘边的松树上,不时地落下一些积雪;孤灯在袅袅的暮烟中闪现。在这凄清孤寂的夜里,我突然回忆起以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是谁在与自己对坐谈禅的呢?就是那曲江南岸中寺庙里的和尚。诗人假想自己在别后的某一特定时刻,回忆离别之前与僧友促膝而坐的情形,以想象的笔触,在诗歌中构建了三元的时空模式,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所送之人的不舍,并隐约透露了将在别后产生的思念。在贾岛和其他诗人的送僧诗中, 这种时间、空间模式是不乏其例的。如 贾岛《送无可上人》中的名句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想象离别后无可(其从弟)孤寂、凄清的行止;刘长卿《送少微上人游天台》诗中担心少微上人别后“乞食山家少,寻钟野路遥”;权德舆《送濬上人归扬州禅智寺》想象濬上人归去后,“扬州后学应相待,遥想幡花古寺前”的盛况等。诗人们不直截明白地表现心中的眷恋不舍,而是通过这种委婉、曲折、复杂的时空构成模式来寄托胸中情谊。惟其如此,方更见其关切之情的真挚、深沉。

当代学者认为,文人与佛教、僧人结缘,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在政治上失意时 ,事佛信佛,寻求精神寄托。[8]这种精神需求反映在文人们的送僧诗中,便是对追求功利的世俗生活的厌倦、对僧人超迈隐逸而又充满禅趣的生活的向往。史载贾岛连败文场,遁入空门,后经韩愈提携方还俗踏上仕途。(《唐才子传》,同前《贾岛传》。)他曾经为僧,熟悉空门生活,又经历了仕途的坎坷,所以他的送僧诗在表现厌弃名利场上的沉沦、倾轧上,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山僧们居住环境清幽而有诗意:“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送天台僧》),过着出处优游、清闲自在的日子:“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送僧》)。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生活,脱离了世俗的羁绊,没有种种世俗礼教、宦海礼数的制约:“涕辞孔颜庙,笑访禅寂室。步随青山影,坐学白塔骨。解听无弄琴,不礼有身佛”(《赠智朗禅师》),参禅悟道,吟诗作赋:“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送贺兰上人》),真是一种适意而又诗意的安居!

不独贾岛,许多文人都怀有这样的心境并通过他们的送僧诗表现了出来。其中最为明显的,当数晚唐诗人许浑了。他的《早发中岩寺别契直上人》尾联“行役方如此,逢师懒话心”,表达了在长期的功利生活中,其内心极度疲惫、厌倦的状态。在他的另一首送僧诗《送惟素上人归新安》中,诗人以出世、入世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进行比照:“寻云策藤杖,向日倚蒲团。宁忆西游客,劳劳歌路难”,更是传达了对僧侣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布满了艰难的仕途生活的厌弃:“独恨孤舟去,千滩复万滩。”(《晨别翛然上人》)

此外,李端也是其中显例之一。他“少寻道士居嵩岭,晚事高僧住沃洲”[9],其间又经历了折节苦读以求走向仕途的生活:“弱冠家庐岳,从师岁月深。翻同老夫见,殊寡少年心。”[10]他的经历,正是唐代大多数文人出入儒、道、释三教的写照。在看破道家求仙长生的虚妄、厌倦了儒家入世经营波折坎坷,遍尝人生悲苦后,他选择了自己的精神归宿——禅学,所以“晚事高僧住沃洲”。其《书志赠畅当》诗序云:“余少尚神仙,且未能去,友人畅当以禅门见导,余心知其必是,未得其门。”因为“未得其门”,所以才会像诗中说的那样:“少喜神仙术,未去已蹉跎。壮志一为累,浮生事渐多。”(卷285)可谓是诗人的内心剖白:厌恶浮生,向往禅佛。其 《送皎然上人归山》云:“法主欲归须有说,门人流泪厌浮生。” (卷 286 ) 同许浑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的诗主要通过对现实失意的正面表达来显现其企图通过佛教来排遣苦闷、压抑;更多的诗人则是委婉曲折地表现这种精神需求。如司空曙《送况上人还荆州,因寄卫侍御象》诗,不言世俗生活如何,只是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对鸥沙草畔,洗足野云间”的无尽向往。在这些文人笔下,僧人们“爱憎应不染,尘俗自依依”(崔峒《送真上人还兰若》),几乎达到了神秘的极乐世界,享受万物的润泽、护佑:“灵境物皆直,万松无一斜。月中见心近,云外将俗赊。山兽护方丈,山猿捧袈裟。”(孟郊《送超上人归天台》)正是这些超凡脱俗,近乎虚妄的想象,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向佛教、僧侣靠拢,寻求精神的慰藉,心灵的皈依。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唐代送僧诗的独特之处:从诗艺的角度讲,送僧诗以委婉抒情、含蓄蕴藉的抒情方式,广泛使用 具有佛教意蕴的诗歌语象而较少运用传统离别诗语,委婉、曲折、复杂的时空构成模式,构成了其在艺术上的独特风貌;从文化的角度讲,送僧诗 传反映出唐代 尤其是晚唐文人对追求功利的世俗生活的厌倦、对僧人超迈隐逸而又充满禅趣的生活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背景下士人的心态和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讲,送僧诗具有反映文人心路历程的文化意义。因而,唐代送僧诗歌具有其独特的艺术内蕴和文化审美意义。

注释:

[1]《佛祖统记》卷39载: 唐高祖幸国学释奠,“命博士徐旷讲《孝经》,沙门慧乘讲《心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博士陆德明随方立义,遍析其要。帝说,曰:“三人者诚辩矣,然德明一举则蔽。” 任继愈 先生认为唐高宗对待三教的方式为唐代诸帝普遍接纳。见其《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据笔者统计,《全唐诗》九百卷(《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版)中,送别、留别僧侣的诗歌大致有500首左右。本篇所引唐诗,均自此书,故行文中一般标注卷数。

[3]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1页。

[4]原文为:“支公好鹤,住剡东岇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陵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5]见《注维摩诘所说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6]见 陈宏《孙悟空别称之宗教性内涵初探》。《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

[7]见[日]松浦友久《唐诗语汇意象论》。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6页。陈植锷、王晓平译。

[8]胡遂《佛教与晚唐诗》,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刘宝才《唐代思想家与佛教僧人交往的原因--读刘禹锡送僧诗》,《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9]《戏赠韩判官绅卿》。《全唐诗》卷285 。

别送我篇8

1、给用户选择权

对于一款手游来说,即使经历千辛万苦在玩家的手机上成功安装,但要从QQ微信微博等众多软件中脱颖而出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消息推送服务在为玩家游戏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是厂商自我推广的必备方式之一。我个人比较喜欢活动提示类推送,因为日常生活比较忙碌,所以很少有时间去特意关注某一款游戏的活动日期或时间,消息推送刚好可以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消息推送是一种十分便利的服务功能,但因为功能不完善也很容易让玩家产生反感。首先很多游戏推送的内容十分单一,大多游戏会选择推送关于技能点、体力领取或者恢复的消息,玩家在消息内容上基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其次就是个别游戏的推送是强制性的,玩家想要拒收消息只能卸载游戏。总之用户的选择权是一个服务功能必备的重要元素,玩家想不想看推送,玩家想看什么推送内容,这些最好能够由玩家自己选择。反之一味强行的进行信息轰炸,再漂亮的文字组合也会有看烦的一天。所以想要能够获取双赢,建议厂商多给几个推送选项,多加几个开关按钮,让游戏者与运营者都舒服些。

2、未知的神秘感

我觉得如果一款游戏的推送消息能带给人未知的神秘感一定会很吸引人,如果换做是我的话一定会选择进去看一看。我的手机里装了不下十款手游,其中的推送消息也不在少数,更多的以早安、午餐体力、夜宵时间为主,内容形式上比较单一,没有多少吸引力。不过卡恩也曾看到过某款手游的推送消息中写道“宫洺在思南公馆订了座,请在半小时内赶到”。这样的消息为玩家增添了不少神秘感,究竟会发生什么?其实该推送消息的效果和午餐、晚餐等没有任何区别,只是文案上加了些许创意,比起其他推送消息更为亮眼。

不过长期如此也无法解决推送内容单一的问题,如果能推送一些降价、活动类型的消息卡恩会很有兴趣看一看。此外,消息的推送时间也是卡恩十分在意的,任何一条推送消息都不能打扰到玩家休息、或者工作。如果被一条推送消息吵醒的话如果换做是我我就会立刻删掉,甚至对这款游戏产生反感。

3、因为独特所以有趣

游戏推送消息,无非是想提高玩家登陆游戏的次数从而达到提高游戏活跃用户的目的,只能讲现在是世风日下,端游貌似从来就没有推送消息这一做法,从另一方面体现出手游的同质化内容太高,推送消息属于手游运营商无奈之举措。

现在游戏推送消息的现状是比较混乱的,无论是单机或还是网游,都会进行各式各样的消息推送,活动、公告、游戏任务或游戏事件,但玩家对推送时间不确定,推送周期也不确定,加上推的内容也不是很走心,至少我本人通过推送消息去打开游戏的行为少之又少。

对我说,怎样算走心的推送内容呢?不一定是丰富的游戏活动奖励,也不一定是定点需要领取游戏资源等,因为我若在一直活跃在这个游戏,是不会忘记去游戏直接看这些内容的。玩过安卓单机《勇敢的心》的玩家应该知道,该游戏推送内容非常特别,比如会是历史上今天发生过的事件或游戏背景一些解说等,因为游戏是战争题材,所以感觉特别有意思,起码我会很愿意看到这些周边内容。

4、通过数据去描述

关于消息推送一直是一个恼人的话题,一方面玩家有得到消息的需求,另一方面厂商也有推广游戏的需求,可是如何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又是一个大大难题。你推送慢,别人就推送满,大部分玩家也不会拒绝,嘴上说着不要不要的,身体却很老实被消息牵着鼻子走。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要的不是满天乱飞的卖萌消息或者营销信息,而是真正深入人心的关怀,在数据中去描述一个人的全貌。比如,我玩一个游戏在某个关卡被卡住,乃至流失。那么过几天我希望收到的是一封游戏难度调整的消息,已经其它玩家顺利度过的消息来帮助我建立信心,重新回归。

在这个年代,谁最会利用数据,谁就能成功。

5、推送有用的内容

对我来说,一个手机应用的推送消息绝对不能太频繁。偶尔让屏幕亮一亮,刷一点存在感还可以忍。但推送过于频繁的应用,我会直接卸载。如此迫切的刷存在感难道不是对自己的产品没有自信么?关于推送内容,当然希望尽可能推送对我有用的。比如游戏中定时要收获什么,时间一到就发条推送提醒我及时去收;或者游戏发布了新的活动,提醒我去参加,以防错过奖励;游戏中物品快过期,提醒我及时使用等等。这样的推送消息不会让我反感,反而觉得很贴心。

上一篇:季羡林谈人生范文 下一篇:迷糊的妈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