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经典语录范文

时间:2023-11-08 03:47:04

万峰经典语录

万峰经典语录篇1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未来精英最系统的习惯养成工程!智新超越《习惯宝典》的“波澜”引起了各行业的震惊!是每位男孩最炫酷的宝典;是每位女孩最珍贵的嫁妆;是每位成功人士最难得的成长史!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个哈利波特,“她”让每个孩子的天性灿烂绽放!“她” 迅速找准孩子成长的“发动机”!

一个“骰子”带来开心家务,一次“收书包”让作业飞速完成,一册《弟子规》实践考级,伴感恩天天增慧!时间管理等习惯顺而成型……

“她”见证了每个家庭的和谐温馨,“她”记录了每个活动的欢声笑语,“她”被称为“家庭教育的(习惯)导航仪”!

一个签字、一个印痕践行着素质教育的使命;“她”让老师省心、校长开心、局长欢心;“她”又被称为“家校联谊的链接器”!

一年 365个感动瞬间、365个经典引领、365次心灵鸡汤……十二年 十二册,成就人生小《史记》!一个记录, 一段回味, 一片情怀……日填写,周总结,月计划,年回顾。

是谁,让曾被贴上“神经病”标签,将被抛弃的女孩成为“家中宝”?是谁,让十三位对高考失去信心的孩子考上一本甚至南开、复旦?是谁,让教育大家们提起她的名字都啧啧赞叹?

她就是:全国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中心秘书长、《习惯宝典》总策划、习惯家族一员――余佳惠博士后。

她小学一年级跳级到四年级,15岁考上北大,23岁成为博士后,精通四国语言,一天组织八个部委会议……她带领以“习惯”为终身使命的智新超越教育团队,让万名学子受益!她就是被顾明远、李希贵、关鸿羽、崔其升等教育家常常赞叹的“余司令”!

伴随着亿万家长的呼声:中国第一部好习惯行动指南――《习惯宝典》横空出世!唤醒一个孩子,温暖一个家庭,和谐一座城市,影响整个社会!

各有识之士不再迷茫!有根之木将成就千名领袖讲师,成己达人!各培训机构不再彷徨!有源之水将助力万名英雄伟业,惠及家乡!各专家理论落地生金!《习惯宝典》实现人生夙愿!亿民欢呼!

这不单是一个习惯,而是一批习惯,采撷一支即可成就人生硕果;这不仅是一个宝典,更是一座宝藏,每一处都绽放价值的光芒!这不只是一个决定,则是智慧感知,高能量生命力的相互吸引……

2015年2月7日在美丽的清华园,在第五届“习惯情・中国梦”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因习而冠・导航人生”暨《习惯宝典》新闻会上,已启动“我为习惯代言,亿人计划”,掀起“好习惯养成”落地狂潮。

3月28、29日,在第六届“习惯情・中国梦”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期待结缘更多有志之士参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的落地教育,一起“认真实施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稳步实施素质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时间】2015年3月28日――2015年3月29日

【地点】清华大学清华园会议厅

【费用】课程免费,茶歇+资料+场地费 AA,200元/人/天

【会务热线】4006-198-001

参加本次峰会的十大理由:

1、 年前规划,决定全年成就,2015年最佳的事业规划剖析

2、每个孩子都可“优乐美”!【卓越父母的“导航仪”训练】(是高考、偏科、厌学、叛逆等孩子最难得良机!)

3、引起教育行业震撼的《习惯宝典》后续产业,零风险及千倍增值产业模式

4、未来十年最具投资的“习惯”产业专家齐聚,高端人脉好机遇

5、国际最系列的培训项目展示及价值呈现【智商、灵商、情商、财商】

6、今年春节,您的孩子将成为家族骄傲【脑力特训营和灵商特训营】

7、今年春节,家乡以您为荣!【“习冠”精英家长密训】

8、五万背后隐藏的千万秘密【有能力帮人的资本】

9、《之江新语》“深、实、细、准、效”五字实践的巨大价值!

10、有机会加入习惯家族,携手共建美丽家园,共享五福人生!

如果您也愿意为“习惯事业”伸出温暖的手,让2015年成为您精彩人生的里程碑!来吧,“习惯家族”欢迎您!

北京智新超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网址:

电话:4006-198-001

010―51295007

万峰经典语录篇2

一、下力气办好新闻栏目

坚持“新闻立台”理念,办好新闻栏目,是赤峰广播电视台传播力建设的职责所在。全台新闻栏目主要有电视蒙汉语《赤峰新闻》,民生新闻《直播生活》,与红山区、松山区合办的《走近红山》和《今日松山》;广播主要是蒙汉语广播两个综合频率。为了办好以上栏目和频率,赤峰广播电视台一是加大改版力度。针对不同程度存在的内容不活、形式不活、语言不活的问题,为不断增强广播电视可听性、可视性,对《赤峰新闻》演播室、主持形态、节目内容进行了全新改版、包装。《赤峰新闻》周末版改为《赤峰新闻周刊》,加大深度策划和精心统筹,增强目的性、语言的亲和力和评论的引导力;民生新闻《直播生活》由20分钟录播节目改为50分钟直播节目,栏目强化民生理念,反映民生诉求,突出本土化、平民化,努力使“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成为报道的主要形式,做到报道内容真实、媒体反映迅速、记者感情真诚、宣传形式新颖。汉语综合广播构建起了以新闻滚动播出为框架的节目形态,全天设9个档正点新闻播报节目,蒙语广播强化黄金时间段节目新闻报道力度,以充分发挥广播“快”、“新”的媒体特色和作用;蒙语电视、广播新闻节目进一步拓展新闻领域,增加新闻厚度,提升新闻质量。二是加大节目评审力度。建立“早会”和“周会”选题和节目策划制度,建立播前评审、播后抽查、节目听评等制度,健全节目质量监督体系,不断提升节目质量和节目影响力。在内蒙古新闻奖和影视奖评比中,赤峰广播电视台选送的作品获奖数量、获奖档次每年都有所提高。三是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全台实施职工素质和栏目质量提升工程,实行全员参加、全年培训,采取讲课、举办研讨会、赏析会、策划会、评审会、技术竞赛等形式对职工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努力培养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四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采取设置专职外宣记者、建立外宣目标责任制和奖惩机制、提高广播电视外宣发稿量措施,电视广播外宣发稿量不断提升。

二、探索广播电视优势资源互补双赢

赤峰广播电视台的成立,为广播、电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利契机,也为传播力建设创造了新条件。经过有益探索,现已初步实现了“三个共享”:一是新闻资源共享。建立赤峰广播电视网,网站设立新闻传稿平台,做到广播电视蒙汉语新闻稿件当天上传到平台,供广播、电视新闻共同使用。二是人力资源共享。重大新闻采访,广播电视统一派出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全台统一调度使用,优秀的主持人兼作广播、电视主持人工作;重点培养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兼通的技术人员。三是节目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民生热线节目、民生新闻节目经过整合,重点民生问题统一采访、统一报道,栏目资源共用。目前,正在探索电视民生新闻《直播生活》节目,在广播频道同步直播问题。

三、探索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途径

拓展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空间,将可经营部分的资产剥离出来,实行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是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正在探索的新路子。赤峰广播电视资成立了赤峰金典广电传媒有限公司,公司下设专题节目市场营销部和大型活动市场营销部。专题节目市场营销部将电视经济服务频道部分时段资产剥离出来,开办了《宜居赤峰》、《车行天下》、《生活无限》、《印象赤峰》和《健康有约》五档市场化运作栏目。栏目制片人通过竞标产生。大型活动市场营销部的主要工作是把大型活动推向市场,做好大型活动的营销及大型活动的策划、演出、录制、播出工作。同时,还将向会展业等广播电视延伸产业方向发展。

不断改进广播电视广告经营机制,提高广告收入水平。实行广告经营招标制,实施广告合同、广告时间、广告内容、广告制播、广告费减免和广告监督管理“六统一”,实现广告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预计2012年,全台广告收入和市场化经营收入达到3000万元,比2009年增长1800万元。

四、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技术装备水平

现代广播电视技术装备水平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传播力建设的技术基础和保障。自2009年赤峰广播电视台组建以来,累计投入技术设备更新改造资金1600万元。购置了广播直播车和电视直播车;对电视制作播出网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更新;新上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对演播室、播音室和广播电视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通过技术设备更新改造,提升了广播电视装备的档次,完善了设备系统的科学配置,提高了节目制作播出水平。

赤峰广播电视台合并两年有余,各项改革发展才刚刚起步,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还有很多。赤峰广播电视台将继续努力探索,扎实工作,不断把广播电视事业推向前进。

万峰经典语录篇3

巴厘岛如今虽依然美如诗画,但那份曾经的淳朴与天然却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人工刻意设计后干干净净的商业气息。无处不在的高档酒店与各种SPA和美食是游客的最爱,碧海蓝天是新人拍婚纱照的天然背景墙。许多原住民脱离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纷纷加入赚钱滚滚的旅游业,做起了开心的服务小生。

这个神奇的岛屿最初为何能成为各国旅行家和艺术家聚集的宝地?它真正的原生态魅力在哪儿?还得从六七十年前远道而来的画家和他们的作品说起。

话说上世纪初,巴厘岛所属的整个印尼已是荷兰的殖民地。当时随着地图学等现代文明为旅行带来便利,欧洲探险家开始游遍东南亚,带回种种神秘异乡故事。从1940年代开始,巴厘岛成为欧美游客的重要景点之一,大抵是因为墨西哥插画家柯瓦卢毕亚斯(Miguel Covarrubias)出了本名为Island of Bali《巴厘岛》的书。这本图文并茂的书,在美国和欧洲广为流传。岛上迷人的风光以及丰富的文化所形成的高度视觉张力,吸引了不少欧洲人的移居。一些艺术家被那里的亚热带地貌和浓郁灿烂的人文气息所折服,创作了大量反映当地风情的画作。

来自比利时的勒迈耶、德国的史毕斯、荷兰的邦尼、墨西哥的柯瓦卢毕亚斯,是这群旅居艺术家中的佼佼者。他们日后成为东南亚现代艺术有趣而丰富的一个特色板块,拥有良好的国际市场,也为这里吸引欧美游客做出了不小贡献。

比利时亚德利恩・勒迈耶

老大叔邂逅小鲜花点燃缤纷创作

旅人画家勒迈耶大概是曾于巴厘岛从事创作的所有外来艺术家中最知名的一位。

一心想成为艺术家的勒迈耶(A d r i e n J e a n L e M a y e u r d e Merprès,1880-1958)出生于比利时,母语是法语。他最初从后印象派大师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笔下的大溪地中深受启发,但不久便发现那些群岛早已失去了画中那种原始的迷人味道。他日后游访巴厘,才终于找到梦中向往的那个世界。

“除了几次前往远东的旅行,我都没有离开过这座岛。我为什么要离开?我是个印象派艺术家,生命中有三种元素是我所热爱的,那就是美、阳光以及宁静。除了巴厘岛,有其他能够让这三个元素更完美存在着的地方吗?”背井离乡的勒迈耶显然在巴厘找到精神上的归属感。他还说:“我的画作无论在哪里都不难被理解。这小小仙境的一切都如天造地设,为我作画而生。”

勒迈耶1929年初次踏足巴厘,那年他49岁。他被当地天然纯朴的美景打动,估计也被上身的亚洲面孔的美女所打动。“小小仙境的一切”让这位欧洲大叔思如泉涌。1932年,他终于决定移居于此。他从北巴厘岛的辛加拉札港口着陆,然后往南行。一路上,他所观察到的巴厘岛传统文化的绚烂色彩以及各种美丽的事物,尤其那毫无污染令人倾心的环境都深深地吸引着他。

在他抵达巴厘岛不久,便与当时年仅15岁的雷贡舞者妮・帕洛(Ni Pollok)相识。这位美少女日后成为勒迈耶的缪斯、模特与妻子。巴厘岛人的古典舞蹈典雅多姿,在世界舞蹈中具有独特地位,也是印尼民族舞蹈中一枝鲜艳的奇葩。帕洛的曼妙舞姿给勒迈耶带来无穷灵感。他笔下绿意盎然的花园里,那些千变万化的舞者,原来画的都是帕洛一个人!

勒迈耶所创作的一系列以帕洛为题材的画作于1933年在新加坡基督教女青年会展出。展览受到好评,同时也受到市场的欢迎,全部作品售罄!那次展览之后,勒迈耶有钱啦。他买地盖房,结婚定居,作画归隐,过起了惬意的晚年生活。

他特意在比较偏远隐秘的沙努尔海滩旁买了一大块地,适于潜心创作。并于1935年与帕洛举办了传统的巴厘岛婚礼。雷贡舞者的习俗认为16岁之后便年纪太大不适合继续跳舞,因此帕洛婚后结束她的演出生涯,只担任老公的专属模特。

帕洛在他们相处的25年间在勒迈耶所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摆出各种不同的舞姿。所以勒迈耶的画作中,那些少女们完全置身于理想安宁的国度,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画面温暖情炽,由衷地反映出小岛和帕洛给予艺术家心灵的彻底释放与无尽喜悦。最终,勒迈耶用作品幻化出心中的世外桃源,记录了一段发生于20世纪,一位欧洲大叔与巴厘鲜花之间奇妙的际遇。

然而,勒迈耶去世时,帕洛才40岁。不再有老公为她作画,帕洛后来过得怎样?她能为自己舞出新的人生精彩么?答案不得而知。只能肯定的是,她把最美的年华献给了画布。

墨西哥柯瓦卢毕亚斯

担心原生态消逝用画笔记录出书

由于印尼曾是荷兰殖民地,所以荷兰、德国、比利时这些欧洲邻国的画家来此旅居,很好理解。但是当时从美洲来巴厘的画家,少之又少。米高・柯瓦卢毕亚斯(Miguel Covarrubias; 1904-1957)是其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

他1904年生于墨西哥城,最初在政府的地政部门担任绘图师。面对繁琐乏味的工作,他开始按同事的形象画夸张的幽默漫画人像,聊以自娱。1923年,柯瓦卢毕亚斯考取政府奖学金前往纽约进修。当时他仅受过极少的艺术教育,可谓全凭天赋得到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在纽约,他得到赏识,绘画名人漫画,作品常常登上《名利场》《Vogue》和《纽约客》等刊物封面。

1930年,他与新婚妻子、舞蹈家罗莎・洛兰达蜜月旅行,从纽约来到印尼,住在一个巴厘家庭。他开始着迷于当地生活方式,原本打算3个月的旅程,延长到9个月。米高把巴厘人们神秘的习俗、生活、礼仪、庆典等详细记录并画出来。罗莎则专于摄影,拍得的照片后来在米高1937年出版的《巴厘岛》一书中成为人类学记录的珍贵资料。此书收入米高描绘巴厘的90幅素描与罗莎拍摄的120帧照片,至今是该专业领域的经典之作。

首次巴厘之旅结束后他们踏上归航。在悠长航程中,柯瓦卢毕亚斯根据自己写生的手稿,创作出水粉和油彩作品。《每夜皆节庆》就是他首次巴厘之旅的代表作,表现出巴厘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灵性、匠艺、音乐和社会制度的共存。画中浪漫化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这里的幻想与向往,处处彰显他对巴厘人的爱。这幅满载美好回忆的佳作以248万港元为拍场带来如画中烟花般的惊喜。

后来,艺术家回到纽约并于1932年1月在亚斯瓦伦丁画廊举办个展,一年后获得古根海姆奖金。于是他和妻子又不远万里来到巴厘,继续研究与创作一整年。画作《巴厘典礼筹备》,正是创于这个时期。在米高眼里,巴厘或许是最未经机械化,而又最文明的一片沃土。他打心眼儿里觉得当地岛民过着悠然恬淡的日子,这种感受如实反映在这幅描绘典礼前为女子上妆筹备的场景中。先知先觉的米高,担心巴厘“注定将在现代社会商业与标准化的侵袭底下黯然消逝”。这个担心,现在已然是眼睁睁的事实。

德国沃特・史毕斯

以魔幻现实主义描绘热带传奇

史毕斯(Walter Spies,1895-1942)的名字经常出现在与巴厘艺术有关的书籍当中,为传统的巴厘艺术带来崭新的现代感。

这个19世纪末生于莫斯科、后来前往德国发展的艺术家,是个富二代。他父亲是圣彼得堡成功的商人,所以孩子们很早就有机会接受绘画和音乐熏陶。从小就有很好绘画天赋的史毕斯,在欧洲殖民浪潮中长大,从不同旅行者口中认识亚洲。在阿姆斯特丹的热带博物馆,他见到来自荷兰殖民地的艺术品后,就对东南亚更加醉心,而且当时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的原始主义艺术也大行其道。史毕斯被这位法国艺术家笔下的热带丛林所吸引,也尝试把这种风格融入自己的创作。

1923 年,带着他在欧洲所学到的现代哲学思想、早期电影文化的熏陶,以及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软禁于俄罗斯乌拉尔地区时所接触的游牧民间艺术的印象,史毕斯越洋前往印尼。四年后,史毕斯搬往巴厘岛定居。

《榕树下的两位巴厘少年》正是绘于1927年,被认为是史毕斯首幅作于巴厘的油画,极为珍贵。画家当年初赴巴厘,受乌布(Ubud)封王Cokarda Gede Raka Sukawati赞助及款待。而此画乃是史毕斯赠予乌布王的谢礼。乌布王对推广当地艺术不遗余力,其后更与史毕斯及荷兰籍艺术家邦尼共同成立名为Pita Maha的艺术团体,在推动现代巴厘艺术方面担当重要角色。现在的乌布,已是巴厘岛的艺术重镇,蜚声世界的艺术村。遍布大街小巷的工艺品商店和多个著名的博物馆,通过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纺织、摄影等多种形式,向世人彰显着巴厘岛数百年来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底蕴。

自从来到巴厘,史毕斯一生留在小岛上创作,直到1942年英年早逝。他在一封家书中写道:“一个巴厘人的人生是灿烂而神圣的,这有赖他们的原始纯洁本性和与大自然的紧密关系。那里的信仰如此鲜活,它引导人们相亲相爱;艺术也如此鲜活,它赞扬生命与信仰的圣洁。”

旅居巴厘期间,史毕斯积极举办美术展览、改编本土音乐、重编民族舞,同时,他自己也在不停地进行绘画创作,以西方的技法将巴厘岛的纯朴精神与勃勃生机展现于画布上。绘于1929年的《巴厘岛传奇》是其巅峰之作,展现了艺术家对疯狂动作的设想,并暗自表现出巴厘朴实生活中蕴藏的充沛情感和对生活的欲望。在201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此作以1690万港元成交。

在史毕斯生前的书信中,他兴奋地向朋友提及该画“充满幻想”,且有“与世上骤然不同的景观……作品完全是非自然的,但却是以近乎现实的风格画成,展示出俄罗斯壁画的元素,又或是与卢梭相关联”。这幅画作的熟练笔触、光影的巧妙处理、以至景观轮廓,都反映出他受贴近现代主义时期的战后欧洲艺术所影响。

他的作品集像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每幅画都是各种图像及象征符号组成的故事。史毕斯目前的成交纪录是2013年10月苏富比拍卖的《俯瞰》,以3148万港元易主。《俯瞰》中的农夫在角落歇息,余辉勾勒出他的剪影,他是史毕斯心中的那个“巴厘人”,欣慰地观望自己一天的劳作成果。远处可见其他村民踏上回家的路,组成一幅祥和冥想般的傍晚景致。

荷兰鲁道夫・邦尼

用古典技法画出岛民的优雅与庄严

与史毕斯同年出生的荷兰艺术家邦尼(Rudolf Bonnet,1895-1978)也是巴厘现代绘画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纵使离开荷兰家乡到欧洲各国及巴厘岛旅居很多年,他始终没有忘记在阿姆斯特丹国家艺术学院所接受的绘画训练。他的绘画比较自然主义,为巴厘带来解剖和肖像画法,在光影的晕染上更前进了一大步。

其巨作《市集》,描绘巴厘岛民赶集的热闹场景,人物众多、姿态逼真、构图严谨,早在2007年就拍至1153万港元。8年后的2015年11月,此作再次出现于香港佳士得,成交价高达 2588万港元。在艺术市场普遍低迷的时候,这幅壁画依然大卖,可见精品的超强增值力。

此幅完整表达巴厘市集场景的画作被视为邦尼最杰出的大作。相较于他惯常绘制的单一人物肖像,《市集》的尺寸相当宏伟(150×400cm),展现出邦尼对于人类形体的了解如同工匠般精细,表现的手法透出一股精巧的优雅与庄严。邦尼说:“我的作品也可以被解读为一个完整的单位,是一整个种族的肖像画。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农民阶层的故事;这个阶层还保留着古老经典的状态,其背景横跨数个世纪。”

邦尼的父母都是烘焙师,住在阿姆斯特丹。他们看到儿子的天赋,就把他送到技校学习装饰绘画。后来邦尼更成功考入国家艺术学院深造。他见到当时另一位艺术家 W.O.J.纽文康所画的巴厘民生与胜景,深受打动,下定决心要去亲身感受这个充满异国风情的殖民小岛,发掘它天然纯正之美。1929年,他终于踏上巴厘岛,并在当地的艺术中心乌布定居。邦尼与史毕斯在1936年共同成立 Pita Maha 艺术社团,希望在巴厘旅游业渐旺的时期把其固有的艺术形式推至更专业的层面,最终把它的着重点从宗教记录转移至巴厘的日常生活。

可以说,邦尼激励了巴厘岛艺术的兴旺与创作,启动了所谓的“巴厘岛画坛黄金年代”。

印尼李曼峰

向往心中的理想国把巴厘画出中国味

巴厘岛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一个纯洁的热带天堂。而对于华人画家,这里还多了一份亚洲血统的情缘。李曼峰是最典型的人物。他笔下的巴厘,一看就不一样。虽然也是油画,但画面轻盈水灵,意境悠远,颇有些水墨画的况味。

印尼华人画家李曼峰(1913-1988)生于广州,3岁移居新加坡,受中英文教育。少年丧父辍学的他,吃了不少苦。后来自学成才,接受东西方艺术的熏陶。1941年,李曼峰与徐悲鸿在新加坡结识。徐悲鸿对他的潜质与才华非常激赏,称他“才艺使人动心”,并鼓励他立志成为一位大师。同年,李曼峰初次来到巴厘岛。在这趟旅行中,他找到了心爱的创作主题。

李曼峰没有辜负徐悲鸿的赏识,他1946年荣获马力诺奖学金,前往荷兰学习,得以在西方美术馆亲身近赏古今名画。这对他绘画技法和风格的影响很深。那六年间,李曼峰勤练对油彩及类似材料的运用。伦勃朗等荷兰大师对其后来创作有颇多启发,尤其是对光影的分析以及用场景安排加强叙事效果的构图手法。

较为早期的《巴厘民采》中就重现了这种西方古典大师在历史题材油画上常用的戏剧效果。但同时也可见他已经尝试在巴厘的热带风情中融入传统中国美学理念。这个系列的多幅巨作,如今在拍场上都是估价待询的重磅,大多成交价都在两三千万港元的量级。作于1962-1964年的《巴厘生活》,长达2米半,是艺术家盛年时期的鼎力大作。成交价高达3596万港元,在2013年香港佳士得创下东南亚艺术世界拍卖纪录。

李曼峰用《巴厘生活》这幅作品实现了对巴厘岛班嘉最标准和最完整的描绘。“班嘉”是巴厘岛所有村镇都能够见到的一种公众组织,有点类似于咱们的村委会。艺术家对守护神图腾巴龙的描述很是罕见,令人想起中国的舞狮。精心策划的构图将姿态各异、各司其职的男女老少,甚至动物都诠释得淋漓尽致。画中这种自给自足、其乐融融的社群生活,也许就是李曼峰追求的理想国吧。

万峰经典语录篇4

拒绝广告的经营策略 发展产业链才是重点

《传媒》:2001年您创建CCTV-10(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并亲自策划命名《人物》《讲述》《百家讲坛》《探索・发现》《走进科学》《健康之路》《希望英语杂志》等栏目,这些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收视率很高。请问,创建科教频道以及策划这些栏目的初衷是什么?

高峰:1983年,我大学毕业就分到了中央电视台从事纪录片工作,做专题节目。当时电视台最重视的是新闻节目,其次是综艺娱乐节目,专题性纪录片在那个年代市场很小,也不太受重视,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创建属于纪录片的一个平台、一片天地。2000年,我在社教中心担任主任,当时中心是做一些好的栏目、好的节目在其他频道播出,比如《今日说法》《半边天》就是我们做的。社教中心变成了节目内容的提供方,当时真的很渴望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阵地。

记得有一次台里在丰台区体育馆开运动会,所有的中心都有成规模的队列,还有各种彩车。新闻队伍最庞大,文艺中心、少儿中心、经济中心也都很有特点。社教中心是唯一没有频道的中心,但我们的内心是最骄傲的,这里集聚了一批为数不多但很有才华的人。当时我做了一面蓝色的大旗,非常大,旗子上写着社教中心的定位――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我们一直抱着这样一种信念,希望巩固自己的阵地。“科、教、文”的理念及定位,促使台里办起了CCTV-10科教频道,大家的信心很足,也积蓄了一批力量。

《传媒》:科教频道的定位与其他频道相比,有何不同?

高峰:科教频道一直坚持不懈地提升文化品位、扩展市场空间。我感觉中国的所有电视节目特别是央视,有两种类型,一种特别火、广告特别强,如新闻节目、娱乐节目;另一种则特别冷清,在广告问题上没人搭理,科教类型纪录片就属于后者。我在10套的策划报告里写了一句话――科教频道拒绝广告。为什么要拒绝广告?比如同样的广告,在央视1套价值1000万元,在2套是500万元,到10套就是50万元,要是靠广告生存永远都会陷于被动。但如果把目光放长远,它总有一个市场――产业链市场,凡是广告不发愁的栏目,就少了这个市场。《百家讲坛》是绝非黄金时期播出的栏目,你要谈广告是绝对不可能的,整个儿《百家讲坛》这些年来,培育的讲座明星、产生的收益利润都比较大,但和央视没有一点儿关系。如于丹《论语心得》一书有8000万元码洋、《庄子》一书有6000万元码洋。这些码洋每年至少有几个亿,远比广告的收入多,这也给节目的产业链开发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战。无论产业如何发展,绝不能让广告牵着鼻子走,以降低品质为代价,你会变得很俗气。

《传媒》:您从业务型领导转变成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这种角色的转变带给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高峰:我是主动要求来中央新影集团的。文化市场很有魅力,也很有意思,可以换一种方式促进市场的发展,尽管自己还没有做出太多的成绩。过去大家觉得这个地方比较老旧、缺乏活力、难以经营,几任厂长都走了,但我本人有浓重的纪录片情结,这里也是新中国纪录片的发源地。如果有一天你去参观西山的“山洞”,恒温恒湿的山洞里面全是老胶片、老素材,你就会肃然起敬,纪录片的开拓就是从那儿开始的,我对这些有一种天然的热爱,经常也会梦到关于纪录片的种种,我想纪录片事业应该从这儿做起来。

我国纪录片应该先“精”后“大”

《传媒》:从1983年的《岫岩的满族》到2011年的故事片《永生羊》,平均每年一部,其中不乏有上百集的大型纪录片。这些作品中,您不只担任导演、出品人,还会给作品写解说词,甚至担任配音。并多次获得“华表奖”“飞天奖”等国内外各大奖项。请问30多年来,我国的纪录片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您怎么理解如今的纪录片市场?

高峰:30年来最大的变化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懂得了纪录片是什么。这个很重要。以前做纪录片,包括我在最初都不是很懂,但特别要感激我刚步入这行的门槛基础特别好,老一代领导特别开明,总在引导我们。80年代初我们开始和外国合作,特别是与英国凌洋公司合作的纪录片《中国人》,当时观摩这个纪录片,觉得也没有什么解说词,但那种纪实的认知,就像剧情一样特别生动,我们才知道纪录片还可以这样做。过去做纪录片要把解说词说好,一定要把一个观念传达下去。现在还有这样的片子,好在大部分人已经走出来了。另一方面,纪录片逐渐找到了商业化模式。我在10套这个平台之所以做出166集的《极地跨越》、108集的《走进非洲》,是因为有这个平台,我只利用栏目经费就可以完成。比如《极地跨越》不要求集集出精品,但在过程中,不但完成了所需素材,最重要的是完成了经济责任,汽车、服装、日用品等都在这里呈现,通过栏目的鸣谢都完成了。最后制成166集的栏目版、30集的经典版,后续还出版图书,这就是商业化运行的规律。平台非常重要,能让纪录片和商业结合在一起,这对纪录片的发展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传媒》:《舌尖上的中国》一直比较火,也是很有口碑的纪录片,它给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可借鉴性?

高峰:《舌尖上的中国》是很好的纪录片类型,能把中国饮食做得有文化、有品质,能把人的思想、人的命运结合起来,拍摄手法也有提高,毫无疑问是进步了。但我觉得它只是个案,无法类比。这部片子调动了央视所有的宣传手段,比如各频道的梯形播出,广告方面的运作也是很成功的,但电视台不可能为所有的纪录片都这样运作,所以很难得到复制。

《传媒》:您认为未来我国纪录片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高峰:我觉得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呈现多种类型。现在央视9套播出的大部分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和影响力,并不是我们中国纪录片要发展的类型,比如《狂野非洲》《亚马逊》这些大制作的科教类纪录片,都好像不是中国纪录片该有的特点,中国从人力、拍摄水准、资金等情况都不是这样的。现在有人文气质、人文情怀、百姓生活故事的作品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追求豪华制作,风光旅游、历史探索、自然奇观,接触社会的内容反而减少了。其实,我们有好多反映人文生活的纪录片在世界上影响很大,范立欣的《归途列车》反映中国民工生活,几乎获得所有纪录片的基金支持,所有世界纪录片的奖项,两获艾美奖,还获得了纪录片最高荣誉――伊文思奖。现在的市场还很浮躁,应该更多地鼓励和创作出讲述老百姓故事的纪录片,而不是商业化的东西。要是拼大制作,就像我们的电影故事片和好莱坞去拼是不可能的,还不如走亚洲韩国、伊朗的电影之路,多出几个阿巴斯,凸显东方的魅力特色,更亚洲化、更民族化一些会更好,这是中国的经济状况和我们自身水准决定的。

《传媒》:有人把纪录片人比作“老手艺人”,相对于如今产品过于包装化的时代,手艺人如何给自己定位从而寻求发展?

高峰:首先要实事求是,要认清自身优势,要考虑怎么去经营这个“老手艺”,怎么去经营“老宅子”,这些是“城里人”没有的。总有一些非新闻化的、讲究质地的、动作缓慢的作品,需要这些“老手艺人”来打磨,所以不在于这个主业好不好,而是要知道适不适合自己。

我特别不主张做电视栏目的输送方。那样做往往资金有限、利润低,几万元一集,新影做的栏目往往收视率比较低,经常受到警示,也有被撤下的。我们要做经典,把市场瞄准社会。拍社会现象的、反映社会新闻化的、需要花很长时间熬出的作品,别人做不了,并且这些一是有作品感,二是利润比较高。比如去拍一座大山,或者去拍一件文化事物,就需要你的手艺、需要你的摄影艺术、需要你对镜头的感觉,这些事情往往电视台没有人做。一部9集的纪录片《问道武当》拍了1年,播出的效果很好,武当山方面又邀我们制作9集的记录片《太极武当》,接着在新影网上还要开武当频道。我们正在做的大型纪录片《长城》和3D电影《长城》,延续的产品是建立新影网长城台,准备与长城沿线所有城市合作,一个省或者一个旅游点打造一个频道,现阶段做新影网应该纵向经营,把文化做的有深度,通过和方方面面的合作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

将沉重变厚重 把边缘变核心 扎根主业探发展

《传媒》:中央新影集团是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新影”)、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科影”)合并而来,他们各自有何优势?您对集团是怎样定位的?

高峰:新影和科影是在2010年合并的,新影是做社会类纪录片,科影是做科教类纪录片,这两个有互补性,能整合相互的力量,是很厉害的,另外,他们都是有部分制作力量,但都没有出口的空间,所以中央新影集团是两个“难兄难弟”结合在一起办成的集团。

讲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上任的前几天,总是梦到新影集团的事,产生的思考比较多。我想包袱肯定是有的,但如果换一种思维,把沉重变成厚重,利用好厚重的历史资源去经营历史,是我对集团定位的思考。所谓经营历史就是经营历史留下来的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这些胶片和记录,空间就是集团的建设,如何能把这些历史元素释放出来,得到有效发挥,我觉得还是挺有挑战性的,也很有意义。

《传媒》:集团在经营上有哪些设想?如何发展?

高峰:记得来这儿1个月的时候,单位组织几百位离退休老同志开会,看到这么多传承纪录片的老前辈,场面很感人。我想即使是做房地产、新媒体,都不能离开我们的主业,只有把这个原则驾驭好才能有发展。将来我们建楼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做大做强,否则你就只是收租,和主业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影视基地方面,集团在全国各地的影视基地紧紧围绕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建设,洛阳、武汉、贵州六盘水、安徽都有影视基地,沈阳也将要建影视基地,全面开发最后进行合并。电影与制作方面,我们培养新的导演,8月份上映的《绣春刀》就是新影集团制作的,投入3000万元,现在票房已达9300万元,还没算海外市场,《绣春刀》是今年戛纳节唯一卖出去的电影,获5项金马奖提名。正是纪录片这片扎实的土壤才培育出这些优秀的电影人及作品。微电影方面,新影集团几乎成了微电影中心,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视频(微电影)专业委员会就设立在新影,新影网现在每个台都有很多频道,并和许多地方展开合作,比如云南亚洲微电影节、金丹若国际微电影艺术节、杭州微电影展、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办的培训中心等,通过这些社会活动,实施了很多微电影项目。电视剧方面,新影制作的《星火》收视率是12.36,是央视有史以来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所有的电影集团,都没有我们这么多制作力量,只有新影集团拥有实实在在上千人的制作队伍。人多就是沉重的包袱,要把这种沉重变成动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传媒》:今后,在集团化发展方面将有什么新动态?

高峰:产业和事业要结合好,尽早地建立起自己的电影院线,使我们的作品有通道播出。打造实体的电影院线,上百块荧幕推我们的电影。一个大的媒体或集团要有话语权,否则永远是边缘化。我在大会上也说过我们是被边缘化的,但你不要在意你的边缘化,任何边缘都是中心,把自己的位置作为一个中心点,多创造几个中心。

《传媒》:今年8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请问您怎么理解的讲话?

高峰:我觉得这个时代已经到来了,必须得这样做了。我从事传统媒体30年,前面我说到的央视10套拒绝广告、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其实是与之一脉相承的,这是媒体的自然发展规律,我们以前没有重视这个发展规律,所以做不强大,唯一的重心总是搞广告,靠广告发展,就需要向广告商低头,在一条羊肠小道上走得很辛苦。如果能够把产业做起来,把产业链延伸延长,终有一天不依赖广告,甚至广告收入只占媒体总收入的10%左右,那么这个媒体就做大了,也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走到世界级媒体的阵营当中。

万峰经典语录篇5

【关键词】石涛;一画论;溯源

石涛云:“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

石涛提出的“一画论”,取自佛教的“佛性即一”、“不二之法”、“一真法界”,“佛性”即“本心自性”,“一画”即对其隐称,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是觉悟,悟道,即洞明意识之根源,“―画论”即以本心从事绘画之法。玉琳通曾问本月:“一字不加画,何字?”本月答曰:“文彩已彰。”赵州亦云:“如空中书字,虽然不成,而文彩已彰。”当“一”字只是在概念上存在而并还没有出现形象的时候,它应该是什么字呢? 回答是:既然概念先于形象而存在,那么即使形象没有出现,也已经是文彩彰显了。

石涛深受佛教的熏陶,以佛法指导绘画当然是很自然的事情,从《画语录》中充益的大量佛学用语和参禅语句以及石涛大量传世作品中,不难看出石涛积极入世的精神。他把本心自性作为人生和艺术创作的出发点。石涛“一画论”的提出,是以佛法贯通画法的具体运用,是以身作则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总结。

石涛所提出的“一画论”,受到尊师的影响,并运用到绘画之中。所谓“一画”并不是指的一幅作品,按禅理来解释,应该是明心见性。因为一切法理不离心法,心能生万法。《法华经》云:“一法藏万法,万法藏于一法,万法即一法,一法通万法,万法在一法中”。所谓“一”指的是心,“一画”就是“心画”,石涛提出“一画论”中的“―”指的就是人心。人若能达到明心见性,即可达到“一”,其万法就在其中。石涛根据“一法藏万法,万法藏于一法”的辩证关系,在《画语录》中引出了“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的结论。

石涛云:“画之理,笔之法,不过天地之质与饰也,山川脱胎于予也,子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绘画的道理,用笔的方法,皆与宇宙的真理有关。质与饰的本质也都包含着天地之道理。“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是以佛学的理论阐明心与境的关系。山川即是境,予即是“我心”,脱即是“缘起”。因此“山川脱胎于予”是境中有心,“予脱胎于山川”则为心中有境。所谓“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是“一画”的神来之笔,即彻见本性之心,而达到心境交融的意境,方可终归于大涤,也就是归于“一心”,终将客境化为禅之意境。石涛所用的“大”是指得到大我之意,所用的“涤”字是“洗”之含义。石涛以“涤”代“心”正是用字玄妙之处,即以此字表示一个经过洗涤,除掉妄念的无我之心。而“搜尽奇峰打草稿”,同样是以心之能缘生境之所缘,或由境之所缘生心之能缘,而产生的对心与境的深层次的认识,否则就不可能见到石涛所指的哪些是真正的心境相依的奇峰。

石涛的“一画论”与道家老庄的思想也极为相似,受其影响甚远。老子云:“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云:“泰初有无,无忧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老子所说的“道”和庄子所说的“泰初”,与石涛所说的“太古”、“太朴”可视为大同小异。而老子所说的“一”与石涛的“一”都指的是“心法”。“一画”是从无到有、以一治万的根本,是万物产生的必经之路。从“太朴”到“万物”的过程中,“一画”起到了“立法”的作用,而庄子所谓的“有一而未形”,也是一种抽象的涵义,而由此衍生的“万物”则是对这一抽象涵义的具体化。

庄子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道家讲求“天人合一”,石涛的观点与其类似。所谓“一画”,其实是“天人合一”的产物。“一画”是万物产生、存在和变化的根本法则,也是作为审美创造的法则。但是具体到每一实物,万物亦有自己的具体法则,审美创造活动自然也有自己的法则。“一画”是这些具体法则的根本。石涛云:“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一画落纸,众理随之;一理才具,众理付之。审一画之来去,达众理之范围……。因受一画之理而应诸万方,所以毫无悖谬”。“一画”在万物由“太朴”到“万物”的过程中起到一种“立法”的作用。万物的具体审美法则,即为“众法”、“众理”,掌握了“一画”这一“众法”、“众理”的根本的审美法则,就可以成功驾驭万物的具体法则,从而“应诸万方”使“众理随之”、“达众理之范围”,做到“用无不神,而法无不贯也;理无不入,而态无不尽也”。

“一画论”也可追溯到儒家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孔子云:“一理分为万事,万事归于一理。有入世者,有出世者。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以一理贯穿万事,则万事皆有其理”。石涛云:“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儒家学说是以“仁”为思想的伦理哲学。在其经典著作《论语》中,孔子及弟子多次论及“仁”的内涵,这里所谓“吾道”即指仁道,“一以贯之”者即是贯穿一切,所以儒家以“仁”论人生,宇宙人生不可或分。宇宙和世界乃是人生的活动。所以世界的进化,全基于志士仁人的努力创造。所以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语。可知宇宙人生均当“一以贯之”,才能达到人生创造中无人而不自得的圆满境界,在儒家眼里,“一”不是单一的数字,不是个体的人或物,而是一个过程,一个仁的精神贯穿万事万物中的过程。陆游云:“无端凿破乾坤秘,祸起羲皇一画时”;王微云:“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郝经云:“万象生笔端,一画生太极”。祖先伏羲在观察天地自然时,创造的第一个字就是一,一画开天,开天辟地,开创了中国文字。石涛“一画论”中“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的思想,明显可以看出受儒家哲理思想的影响。

石涛融会贯通佛、道、儒三家的哲理,创造性地将传统文化思想用之于中国画艺术理论,阐明画学诞生与“一画论”的成立,这是极为精微透彻的论证。“一画论”不是“世外立法”,而是“浅近功夫”。“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之耳。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为绘画之基础,自然世界之美都由“一画”中体现出来,它始于“一画”,又归于“一画”。“一画”不仅仅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也是绘画艺术的最基本的法则和技法,是绘画万物形象的根源。“一画论”根据佛、道、儒的太极美学思想,构成了一个辩证、完美的阴阳太极图。

【参考文献】

[1]吴冠中.我读石涛画语录[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6.

[2]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万峰经典语录篇6

溯望南京城市发展史,我们明了,朝代更迭、政权变换只不过是整个历史长卷中的标点,在不同时期点顿过地理版图的扩张,休止过不合时宜的政治乐章。但是,却从来没有阻断过镌刻在南京城市肌体上的中华文明的发展。也正因如此,南京的文化虽历尽沧桑,却历久弥新。

千百年来,无数骚人墨客在南京抒怀吟唱,激扬文字,并创作出数以万计与南京有关的不朽名著,留下了属于这座城市的文学瑰宝,也赋予她无愧于中华文化,并跻身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林的独特神韵。魏晋时期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让无数文人至今仍仰慕昔日魏晋名士的潇洒风流:《文心雕龙》提出的“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令后来者管窥刘勰创作思维的博大精深。唐宋时期,无论《建康实录》还是《景定建康志》,都为续接南京的历史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清以来,南京传世名著的创作更是迎来了继六朝时期以来的第二个高峰。创作于明代,被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像一艘庞大而华丽的“宝船”,把中国14世纪以前的文化统统装入其中,带给人们太多的惊奇和赞叹,它的亡佚也带来了同样强烈的悲伤和遗憾。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生活原型来自于南京的《红楼梦》,更是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悠悠金陵,几千年文脉绵相传;寥寥文字,数万部经典难尽陈。千百年来,人们可能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些文化瑰宝与南京城市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但事实上,这些传世名著一直以其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南京城市文化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时至今日,面对这些曾经被奉为经典,而光芒未能尽放的传世名著,我们该做些什么?

2014年,在江苏考察时提出了“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的要求,并在讲话中提到《世说新语》《文心雕龙》《红楼梦》等多部与南京有关的传世名著,这给我们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因此,为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传统经典中蕴含的历史、科技、文化价值尽情释放,2015年4―12月,南京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了“南京传世名著”评选等系列活动,经过专家初选,先从近万部作品中初选出50部候选名著;接着,由名家推荐、大众点赞;2015年11月11日,最终由专家评审,从初选出的50部作品中评选出24本“南京传世名著”。

每一部巨作在历史长河中虽饱历风霜,但最终都发扬光大并泽被后世。其中,有的著作以南京为创作背景,从不同角度、跨不同时期,向后人展示了南京悠久的城市发展史、璀璨的文学艺术以及发达的科教资源等内容;有些著作看似与南京并无交集,但经过考证有明显的“南京元素”,有确凿证据证明它们或背景与南京有关,或在南京创作,或首次在南京出版。让我们跟随作者平实的笔触,去探寻古圣先贤曾经在南京留下的点滴印迹,去追忆那些定格南京人物风貌的历史片段,去体验深刻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肌体中的“南京基因”吧!

万峰经典语录篇7

PART I 前戏

颁奖礼前先办Opening Party,国内首开先河

9月25日晚,第13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颁奖礼举行前夜,主办方特意在颁奖礼举办场地惠州江北体育馆率先举办了一场Opening Party。这是华语音乐传媒大奖13年来首次设立的一项活动,它相当于颁奖礼前夜举办的一场预热音乐节。

据主办方介绍,这种做法是参考台湾金曲奖于颁奖典礼前一周举办金曲音乐节的形式,邀请两岸四地音乐人齐聚一堂,以此作为颁奖礼的暖场热身。音乐奖旨在倡导褒扬音乐人对流行音乐事业的贡献,而Openning Party同样承继了大奖对各个地域、各种类型音乐的多元化发展的鼓励,它致力于在庄严的颁奖礼殿堂之外的公共空间,为来自的主流及独立音乐人提供一个尽情展现自己的舞台。据悉,在颁奖礼之前举办这样的opening party,对于国内举办的各大颁奖典礼尚属首次,而据前来参加颁奖的某媒体人士透露,已经有其他的颁奖典礼今年将效仿这一做法。

颁奖典礼历来是以颁奖领奖为主,中间会穿插一些获奖艺人的表演,但艺人表演的空间和时间毕竟有限,而这样的opening party,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给了前来参加典礼的艺人更多的表现机会和空间。当晚,一众原创歌手成为了这场派对的主角,张悬、恭硕良、林一峰、林二汶、曹秦、阿肆以及RubberBand、MATZKA、戏班、五条人四支乐队尽情玩“乐”,带来了风格迥异的精彩演出。由于当晚没有奖项的直接竞争,所有参与表演的艺人的状态就更为放松自如。

一开场,拨着三弦、吹着竹笛、弹着吉他、敲着锣和各种打击乐的戏班乐队带着一堆平时少见的乐器惊艳亮相,一下子就带热了全场的气氛。主唱竹马和其他4名成员用印度班苏笛、手鼓、锣、彝族口弦等现场“玩一段”,接着他们带来了一首《就是这个调调》,三弦的音伴着秦腔的调,声音里透着苍凉和玩世不恭,引来一片尖叫。

“香港创作女歌姬”林二汶用《北京道落雪了》《惊人》,在她的老公乐团的乐声中,让歌迷们感受到了她的力量。林二汶现场还请出哥哥林一峰,并为两位幸运歌迷送上有兄妹俩10岁、4岁照片的限量CD,两人还合唱了一首《好天气》。

有着“澳门鼓王”之称的恭硕良这次没有打鼓,而是弹着吉他用粗犷的嗓音连唱了《Sunshines down》等3首歌,直唱到额头冒汗拿T恤擦去。

来自台湾的雷鬼乐团MATZKA主唱甩着满头的脏辫唱《17岁女生的温柔》时,问台下哪里有17岁的女生,结果台下四处摇起荧光棒,随后,乐团邀请两位幸运的女歌迷上台PK模仿马斯卡唱台东原住民童谣,并送了一把木吉他给胜出的歌迷,让小姑娘惊喜到捂嘴尖叫。

压轴登场的张悬没有太多花俏,吉他自弹自唱《宝贝》《玫瑰色的你》等歌曲,简简单单已足以令歌迷为之动容。

PART II 正本:

52项大奖实至名归,林忆莲成最大赢家

26日晚7点半,第13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颁奖典礼正式在惠州江北体育馆拉开帷幕。随着本届评审团主席高晓松致词完毕,本届52项大奖一一颁出。纵观所有奖项,香港老牌歌手凭一张蛰伏多年的专辑《盖亚》继在台湾金曲奖上斩获金曲歌手之后再度发威,一人横扫“年度国语专辑”“最佳国语女歌手”“年度艺人”“最佳制作人”(与常石磊携手夺得)等四项大奖,其歌曲《无言歌》还为常石磊带来“最佳编曲人奖”,成为最大赢家。而凭一曲《我的歌声里》红遍整个2012年的新歌手曲婉婷则紧步其后,连夺“最佳国语女新人”“年度国语歌曲”和“最佳作曲人”三项大奖,成绩十分出彩。担任本届传媒大奖形象大使的张靓颖则获得“年度最受瞩目女歌手”及“最受欢迎女歌手”两项大奖,另一位形象大使汪峰亦拿到了“年度最受瞩目艺人”和“年度最受瞩目音乐人”两项大奖。

第十三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获奖名单

【公开奖】

最佳国语男歌手:空缺

最佳国语女歌手:林忆莲《盖亚》

年度国语专辑:林忆莲《盖亚》

年度国语歌曲:曲婉婷《我的歌声里》

最佳国语男新人:曹秦《繁星未泯》

最佳国语女新人:曲婉婷《我的歌声里》

最佳新乐队/组合:戏班《就是这个调调》

最佳乐队(并列):MATZKA《089》、五条人《一些风景》

最佳组合:棉花糖《不被了解的怪人》

最佳摇滚艺人:恭硕良《Playback Is A Bitch》

最佳电子艺人:尚雯婕《最后的赞歌》《The Doom Remix》

最佳民谣艺人:五条人《一些风景》

最佳爵士/蓝调艺人:丝竹空爵士乐团《旋转》

最佳嘻哈/说唱艺人:MC HotDog《贫民百万歌星》

最佳民族音乐艺人:戏班《就是这个调调》

最佳R&B/Soul艺人:方大同《回到未来》

最佳舞曲艺人:MIC男团《色.COLOR》

最佳器乐专辑:窦唯&不一样《笛音夏扇》

最佳影视原声专辑:陈建年《山有多高-电影概念音乐篇》

最佳合辑:群星《摩登天空7》

最佳专辑设计:拷秋勤《发生了什么事?》(设计:萧青阳工作室、耀霆、乌正、李宗翰)

最佳企划创意:达明一派兜兜转转演演唱唱会

年度艺人:林忆莲

【粤语奖】

年度粤语专辑:Rubber Band《Easy》

年度粤语歌曲:RubberBand《睁开眼》

最佳粤语男歌手:陈奕迅《...3mm》

最佳粤语女歌手:林二汶《林二汶 Eman Lam》

最佳粤语男新人:冯允谦《今天开始》

最佳粤语女新人:陈僖仪《Crazy Love》《Let Me Find Love》

【技术奖】

最佳作词人:黄伟文(刘浩龙《脏话阿七》)

最佳作曲人:曲婉婷(曲婉婷《我的歌声里》)

最佳编曲人:常石磊(林忆莲《无言歌》)

最佳制作人:林忆莲/常石磊(林忆莲《盖亚》)

最佳录音:Tomas Lo/于逸尧/Simon Li/Sheta Chow(林二汶《林二汶Eman Lam》)

最佳HIFI专辑:林二汶《林二汶 Eman Lam》

【评审团奖】

评审团推荐奖:张悬《神的游戏》

【百家传媒奖】

年度最受瞩目艺人:汪峰

年度最受瞩目专辑:曹格《荷里活的动物园》

年度最受瞩目歌曲:王菀之《留白》

年度最受瞩目男歌手:方大同

年度最受瞩目女歌手:张靓颖

年度最受瞩目音乐人:汪峰

年度最受瞩目舞台演绎:达明一派

年度超越大奖:C-AllStar

年度展望:卢凯彤

年度新势力:艾怡良

【最受欢迎奖】

最受欢迎男歌手:杨宗纬

最受欢迎女歌手:张靓颖

【其他】

年度贡献奖:中国好声音

殿堂作词人:黄伟文

殿堂作曲人:伦永亮

PART III旁敲侧击

主流歌坛阴盛阳衰,恨男歌手们不够争气

当晚的颁奖典礼,女歌手们称得上是百花争艳竞相绽放。除了林忆莲独得四奖、曲婉婷连夺三奖外,张靓颖亦有两个重要奖项的斩获,而来自香港的创作女歌手林二汶自从AT17组合中单飞后,凭首张创作专辑《林二汶Eman Lam》在本届传媒奖上斩获甚丰,除了“最佳粤语女歌手”,她的专辑团队还包揽了“最佳录音”“最佳HIFI专辑”两项大奖。在提名阶段凭9项入围大获风光的台湾才女音乐人张悬,亦获得了当晚分量颇重的评审团推荐奖。

而相对于女歌手的满园春色,男歌手们则在颁奖典礼开始就收获一记闷棍,评审团主席高晓松宣布,本年度“最佳国语男歌手”一奖空缺。作为本届传媒大奖终审评委,本刊记者见证了本届大奖评审名单出炉的全过程。原来,当传媒奖进入终审阶段时,评委们特别头疼的是,入围“最佳国语女歌手”奖项的五位候选人黄韵玲林忆莲万芳张悬徐佳莹,每个人在2012年的作品表现都相当突出,可谓势均力敌,放弃哪一个都极为不舍,最终林忆莲胜出,除了作品本身在质量上的精良之外,评审团更加着意褒奖的点则在于:以林忆莲当下的年龄、身份以及在华语乐坛的地位,她仍然坚持在创新,仍然敢于与后辈合作,在融入潮流的同时,亦能保持自己鲜明的本色不被左右。而进入到“最佳国语男歌手”奖项评选时,评委们再次头疼起来,就觉得获得提名的五位男歌手曹格林宥嘉李泉赵传和韦礼安,每一位都还可以,但每一位都让人觉得还欠缺些什么,没有一位能像入围的女歌手一样给人一种该奖项“非他不可”的感觉,最终评审团主席高晓松提出,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的宗旨是奖励出色而不是奖励平庸,相对于女歌手们的精彩,今年的主流乐坛,男歌手集体表现保守中庸,不如女歌手们争气上进,所以“传媒奖不是工会奖,不能在一堆差的里面挑出相对较好的就得奖,如果真没有符合标准的候选,那就只能空缺。”

有零蛋有双黄蛋,传媒奖只奖音乐不奖名

终审刚开始就整出了个零蛋,给了今年主流歌坛的男歌手一记响亮的耳光,但这并不代表男性音乐人就没了拿奖的希望。进行到“最佳乐队”这一奖项的评选时,评委们又“打”起来了。继去年评委们为汪峰和林宥嘉谁拿“最佳国语男歌手”奖而打得不可开交之后,今年评委们又为五条人和MATZKA谁得“最佳乐队”奖争论不休,来回投票了几轮之后,两个乐队的得票数都是相等的。五条人是近年来口碑甚佳的一支本土民谣乐队,早在4年前就曾凭第一张专辑《县城记》在第十届传媒奖中获得过“最佳新乐队”“最佳民谣艺人”两项大奖,这次又是男歌手、音乐人方面获提名最多的乐队,成绩有目共睹;而MATZKA乐团则是来自宝岛台湾的雷鬼摇滚乐团,他们将自己天生的部落血统融入雷鬼摇滚中,奇妙的音乐碰撞带给听众无限的惊喜,并曾获台湾金曲奖“最佳乐团”奖的认可。僵持不下中,又是高晓松主席提出建议:我们不能随便奖一个差的,也不能轻易放过一个好的,既然能有零蛋,那同样可以有双黄蛋,可以让两支乐队同时得奖。这一建议获得终审评委们的一致认可。同样,最终张悬获得了评审团特别推荐大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虽然在“最佳国语女歌手”的评比中,她在综合意义性上略输给林忆莲,但2012年她潜心推出的这张《神的游戏》,绝对堪称这两年来华语乐坛最有品质最无法忽视的一张专辑,它值得向所有热爱音乐的人推荐。

可以看出,今年传媒大奖的选择倾向,仍然是只看重音乐的品质导向,而不管提名者的名气和地位,从专业奖项的入围名单中就可以看出,许多人气爆棚如日中天的主流歌手连获得提名的资格都没有,但许多无甚名气但却坚持做高品质音乐的独立音乐人却全面开花,无论是台湾的原住民音乐、国内的独立民谣艺人和摇滚乐队,还是港台主流歌手,以及香港本地的小众音乐,只要作品本身够过硬,都能够在华语音乐传媒大奖公平展开竞争。

以音乐专业性、前瞻性为首,坚持传媒在大众传播中的导向作用而不是一味追逐盲从于娱乐潮流,这正是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自2000年创办以来始终在做的事情,也是它始终能够获得音乐人尊重的理由所在。汪峰在接受采访时就说:“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奖的提名名单时,我挺吃惊的。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奖会去关注相对小众和比较纯粹做音乐的那些创作者和唱歌的艺人。这让我很敬佩。”

PART IV有料

有人:得奖者在场或不在场,都有身边男人上场

本届传媒大奖林忆莲一人独得四项大奖,但身为当晚“最大赢家”的她却因工作关系没能亲身出席颁奖礼,不能不说令人遗憾。但是有失就也有得,林忆莲虽然本人未到,却派出了两位她身边最重要的男人来替她领取这几个奖项。一个是她的重要音乐伙伴、音乐人常石磊,另一个则是她的绯闻男友恭硕良。这两位也都是本届传媒大奖的重要奖项得主,常石磊拿到了“最佳编曲”和“最佳制作人”两项大奖,他表示,得奖后第一时间就向林忆莲报备了,并曝料说,林忆莲对他十分照顾,“我去香港的时候,她总是带沙拉给我吃!”而恭硕良则拿到了“最佳摇滚艺人奖”,在台下被起哄上台帮绯闻女友领奖时,他还是只称林忆莲是“好朋友”,国语不大灵光的他还对大家说,林忆莲只教了自己几句国语,而当有记者追问与“好朋友”林忆莲的有关问题时,恭硕良则借故笑着大喊“时间到了”,跑跳着躲避记者问题,十分逗趣!

获得本届“最佳粤语女歌手奖”的林二汶,虽然亲自到场了,但亦有身边男人上台助阵,这位身边男人就是她的哥哥林一峰。这次,林一峰个人虽无获奖,却特地跑来支持妹妹,唱完一曲《谢谢侬》后,他又弹着吉他和妹妹合唱了一首《遇见》。当晚,林一峰亦是“最佳粤语女歌手奖”的颁奖嘉宾,主持人问他5名入围歌手中最喜欢谁,他装作很认真地想了想说,还是林二汶。而当自己亲口念出结果“林二汶”后,林一峰表现得比妹妹还要兴奋,并一再跟主持人强调,这是亲妹妹哦!

有话:汪峰离婚后首发言,称没人真正关注真相

虽然本届传媒大奖的最大赢家是林忆莲,但在颁奖典礼当晚,最受传媒瞩目的是同时获得“年度最受瞩目艺人”和“年度最受瞩目音乐人”两项瞩目大奖的汪峰。汪峰最近在微博上自曝离婚事件,虽然发微博当天撞上王菲李亚鹏离婚而风头受阻,但在没有王菲李亚鹏的场合,汪峰就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全场的焦点。虽然颁奖典礼举行之前,主办方就事先告知汪峰将不接受任何采访,但颁奖当晚,所有媒体都仍守在新闻中心苦等汪峰的到来。在领奖和表演环节都结束后,汪峰路过新闻中心,跟身边工作人员商量了一下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在2分钟后接受采访。

其实当晚的舞台上,汪峰在以代言人身份上台致词时,就出人意料地开口讲到了自己宣布离婚后的心态,他直言这次是他“第一次站在麦克风前感觉忐忑”,并称自己这些天之所以一直保持沉默,是因为“昨天我妈妈含着眼泪跟我说,汪峰,你要沉默,因为沉默是金。”

而在新闻中心面对媒体的追问,汪峰显然也是有备而来,只强调这是他的家事,选择沉默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大家,也保护自己最在乎的人。“选择沉默就一定做到,原因是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家人,还是对我在乎的人和所有的这一切,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在坚持不吐露任何关于离婚细节的同时,汪峰亦犀利地指出,他相信很多人并不是真的在关注真相到底是什么,而只是想多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事实上,谁难过和痛苦,在这个时代没有人真正关心,大家关心的只是谈资和吵闹得有多厉害。我不想成为一个娱乐的牺牲品,我一向不是这么去做事。”

有种:香港歌坛死没死,反正黄伟文没死

万峰经典语录篇8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国术语学建设的灵魂是理论,而理论建设需要的途径有四条:继承,借鉴移植,升华。

术语工作和术语研究。其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这大约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科技内部术语爆炸,每年产生一百多万个,仅化学术语就有几十万个,而且常常定名不一。另一个是术语大量迅猛向共同语渗进:例如,《现代汉语词典》从30多个学科中选收7 000多个术语,占总收词量的13%,而《现代汉语词典》编者中的四位(阂家骥、刘庆隆、韩敬体、昆继周)1987年出版了一本《汉语新词词典》选收术语已占了总词条数的56%:英国语言学家g.leech把这个趋势叫“行话化”这就迫使世界的科学家、语言学家、逻辑学家、心理学家、符号学家、信息学家、哲学家等都来研究术语。中国的术语研究,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当前急需的是理论建设。

一、理论是中国术语学建设的灵魂

技术和科学不同。技术,主要依靠经验、知识和技巧科学,主要依靠理论,它是理论框架中的知识体系:没有理论,就没有科学李约瑟博士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其中主要是技术,很少有科学。中国对哈雷彗星的记录,开始于公元前613年,到1910年共记录31次。其记录之早,早于阿拉伯人679年,早于欧洲人1 602年。其记录之详细,更是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所不能比拟的可是,后来这颗星居然叫做“哈雷彗星”:那是因为英国天文台台长哈雷用理论首次认识了它的利一学属性:从这两个悲剧中,我们应该冷静地实事求是地反思我们的传统:我们祖宗头仁,既有光环,也有伤疤:握住光环,自然会增信心但露伤疤,令人图强发愤:

没有理论,就没有科学同理,没有理论,就没有术语学:业内人士都了解,世界术语学有四个学派:德国一奥地利学派,俄罗斯学派,捷克一斯洛伐克学派,加拿大一魁北克学派它们之所以形成学派,主要不是依靠一般工作,而是依靠高超的理论中国术语学理论建设,已经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距离一个立足于世界的学派理论,还有一段较远的路程二要想达到这个目标,至少必须连续经过四条途径:一继承,二借鉴,三移植,四升华。

二、继承中国的有关术语学术思想

继承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外国学者的术语著作时常用作篇首语)和荀子的“正名论”:往下,在一些专业翻泽思想中闪烁了术语理论的晨曦:比较重要的有晋代的道安(314385)提出“五失本”。即五类译文允许跟原文不一致。唐初玄类( 602664)提出“五不翻”(见《翻译名义集》),即五类词语不能意译,只能音译。北宋赞宁(919--1001)提出“六例”,即详论了翻译的六类事例(情况)。再往下,到了近现代的严复:他1895年译完,1898年出版了《天演论》,其序说“译事有三难:信、达、雅。”胡以鲁1914年发表于《庸言》第二卷第一、二期合刊上的《论译名》认为,有十类词可以音译。1932年成立的南京国立编译馆于1933年公布了《化学命名原则》,此后至1983年上半年中国总共出版的920种术语工具书,其编撰“说明”都包含着术语学思想。而刘涌泉先生发表于1984年第一期《中国语文》的《略论我国的术语工作》一文,多半篇幅是谈术语理论,如术语的特征,术语的产生发展,术语的标准化,术语的数据库等。

1950年以后,国家有关部门做了许许多多术语工作,同时也总结了许多工作经验,特别是从中提取了一些术语学思想。这些都反映在《科技术语研究》等公开或内部书刊中。近来令人瞩目的成果是冯志伟教授的力作《现代术语学引论》(语文出版社,1997年):从理论建设的角度看,该书有二点贡献:一是中文单词型术语的结构模式,二是术语形成的经济规律.三是潜在歧义论。在《科技术语研究》2004年第2期,冯志伟先生又发表了《汉语同组型术语的结构》,对另一大类术语的结构做了补充研究一最近郑述谱先生出版的论文集《词典·词汇·术语》中有许多文章是属于理论建设的,例如《关于术语及术语学》《科学与语言并行发展的历史轨迹》《术语学与语言学减历史术语研究的启示》《术语学的研究方法》《术语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等等:以上这些,就是今后中国术语学理论建设的基础

三、借鉴外国已有的术语理论

欧洲术语学思想溯源,最早有a ristoteles的间接论述,较为直接的是18世纪三位科学家第一位是现代化学奠基人法国化学家1.l.lavoisie:的论断:“词保存并传达概念……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词语来传达概念,那么,他们表达的只能是错误的印象”第二位是英国科学史专家w. hewell的见解:“没有技术术语和硬性规定就不可能有可靠的或者不断发展的知识。”第三位是英国哲学家j.s.mill的观点:“所有致力于引人某一术语正确用法的人,都应当准确地熟悉这个词的历史以及它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表述的意义……”他还多次论述过术语和名称( nomenclature)的区别。(以上引语转自郑述谱,《词典·词汇·术语》2005)现代术语学理论可以借鉴的有以下四个学派的理论:

德国一奥地利学派的术语研究的逻辑思想、概念理论。

俄罗斯学派的术语研究的语言学思想、词汇理论他们认为术语是词汇学的现实问题俄罗斯学派的理论。已经有了一些译介,如黑龙江大学郑述谱教授的《俄国术语学研究掠影》、《俄国术语学产生的外部因素》、《俄国术语同典学理论发展概览》、《洛特怎样编德俄汽车词典》等:郑先生还将译介一些俄罗斯术语学理论。

捷克一斯洛伐克学派的术语研究的功能语言学思想,即把术语放在言语或社会环境(包括不同文本,不同专业语言以及计算机系统)中.研究它跟相邻因素的功能关系:

加拿大一魁北克学派的综合理论好在这个理论已经有了一个概要的译介,那就是其首领人物g.隆多写的《术语学概论》.1985年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许多理论,如术语的界定标准,选择标准,术语的特点,术语的研究方法等等。

现在见得较少的,是德国一奥地利学派和捷克一斯洛伐克学派的译介理论希望有关人士尽快做这方面的下作。

他山之石,不仅可以攻玉,而且能够提高攻玉的速度、水平,使我们少走弯路,尽快赶超。

四、移植相关相邻学科的理论

在一个学科诞生、发展,甚至成熟的过程中,都经常从相关、相邻学科那里移植一些新理论国外的四个术语学派的理论多数都是移植的,中国术语学理论建设还在起步阶段,更需要移植二那么,从哪里移植呢?从它的邻近学科—符号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以及语义学、词汇学那里移植。

这些学科的能指和所指、内涵和外延、聚合和组合、任意性和非任意性、标准化或规范化、结构和功能等理论早已被移植进来。而中国术语学还要移植更多的理论。可以这样说,词汇学、语义学的许多理论都可以移植过来。例如:词的分离性和术语的界定,词的同一性和术语的变体,术语的造词法,术语的模糊性,术语的国际化和民族化,术语的全民化和全民词的术语化,术语的语义特征,术语的比较,术语的分类,术语的演变,等等。

例如术语比较,可以开展许多方面工作:术语能指比较,术语所指比较,不同类型百科全书的术语比较,同类型百科全书术语比较.百科全书和语文辞书术语比较,语文辞书(如《现汉》、《简明牛津》、《拉鲁斯》、《俄语词典》)术语比较,等等。

不同学科的同一术语的比较,对澄清术语的混乱很有好处。众所周知,gems。和。pecies,属和种,都是逻辑学和生物学使用的术语,其拉丁文和汉字(即能指)以及所指不尽相同。五六十年代,绝大多数逻辑教科书和一般读物都采用了“种”指genus,“属”指species的译法。(王维贤《关于“种”和“属”的译名题》,《中国语文》1961年10-11期)大类叫“种”(genus),小类叫“属”(species) o(李世繁《关于“种”和“属”》,同上)到现在,逻辑学界趋于统一:用“属”译genus,指大类.即上位概念;用“种”译species,指小类,即下位概念。生物学界比较统一无论是c.linne的五级分类,还是他人的多级分类,都是“属”在上,“种”在下,而且两者的相对性比逻辑学上的相对性小得多。

语文辞书术语释义,一般的原则是“外行能理解,内行能认可”。可是在贯彻落实这个原则时,各国语文辞书选择术语的语义特征的多寡很不相同。

又如术语的分类,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可以分出许多类。这里要讨论的从术语的频率以及跟共同语关系角度,可以分出:最常用的,约七八千至一万,大多数出现在中学教材里,大多数已经进人共同语;常用的,各科技领域总共七八万至十万(除最常用的以外),大多数出现在大百科全书里,一般未进人共同语;次常用的,各科技领域总共几十万乃至上百万(除最常用和次常用的以外),大多数出现在各专科、专业辞典里;罕用罕见的,未在任何辞书中出现,少数见于巨型语料库中。分类研究,对于认识不同类型的术语的性质以及编撰各类有关辞书.都大有益处。

五、理论建设的高峰—升华新理论

上文所说的继承、借鉴、移植的理论,都是已有的理论,都是建设新理论的基础。而理论建设的高峰是新理论。新理论,从哪里来?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这从哲理本源上说,是正确的。但是,个人的实践.总带有狭隘、片面、直感等因素。而新理论,常常是由少数智者首创的。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而从直接来源看,有些理论并不直接来源于实践:因此,爱因斯坦在总结他的科学研究经验时再三强调:“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而不是从经验中直接概括的:”作为理论之一的概念如此那么作为理论另一内容的假说呢?它除了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的理论为基础之外,更突出的内容是想象、推测、推理:

即使都在同一个实践基础上,有人没能产生理论,有人产生了理论,而且产生的理论水平有高低之分:这是为什么?其主要原因是,知识积累的多少不同,理性思维(有时叫logos)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后者是更重要的。

上一篇:六一节祝福语范文 下一篇:女孩与男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