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可归的中学生范文

时间:2023-12-01 05:21:32

无家可归的中学生

无家可归的中学生篇1

进入21世纪以来,当代中国文化借经济和技术全球化的发展强势,呈现出空前未有的繁荣。说它是一种空前未有的文化繁荣,是因为“创新”以分秒替换的速度和方生即死的更替制造出这种繁荣。这种繁荣给予我们的是一种一切都不缺少、而又一切都没留下的空泛的厌足感。当前中国文化好像一列高速飞旋的过山车,它把我们束缚在腾空的座位上领略“新世界”的奇观异景,却只在我们心中留下离心力产生的失重的空白。

因为这种失重的空白感,我们在内心深处就有一种归家的渴望。现代人是天生的无家可归者,归家是现代人最深沉的渴望,是他致死不可泯灭的乡愁。早在200多年前,德国哲学家谢林就在他的《艺术哲学》中哀怨地指出:“现代世界开始于人把自身从自然中分裂出来的时候。因为他不再拥有一个家园,无论如何他摆脱不了被遗弃的感觉。”[①]而与谢林同时代的诺瓦利斯则说:“哲学就是乡愁——是无论何地要归家的渴望。”[②]对这种现代性的无家可归感,过去长期处于禁闭状态的中国人是没有感觉的。在刚过去的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人的内心所渴望的是“走向世界”。只有进入21世纪之后,完成了由封闭体制走向“入世”的历程,从而存在于全球化的“在世”状态的时候,中国人才开始对现代性的乡愁有了切身的感受。

余虹的《艺术与归家》正是一部正视新世纪中国文化乡愁的扣题之作。作为一位身处当前文化繁华的人文学者,余虹对当前生存中的根本性的“离家”状况有深切的感触并且怀抱着探寻“归家之路”的使命感。在这部书的结尾,余虹说:“在家的人有福了,而现代人则是一群离家出走的漂泊者。正因为如此,现时代的诗与思都禀有一种天命或责任:引领人们归家。”[③]这个结语明确地道出了余虹的心迹和写作这部书的初衷。

但是,在这部书中,余虹并有直接考察当前中国文化“离家”的现状,而是背离这个现状,返回到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世界文化的三位欧洲哲学家的思想之中。余虹之所以要走这条“背离”的“归家之路”,是因为他认为“离家”的总根源就是作为西方现代性核心的人文精神。他说:“作为现代性之核心的‘人文精神’,由反对和清除古代尤其是中世纪的各种迷信而演变成了‘人类独尊自大的精神’,一种遗忘和漠视自然与神圣存在的精神,这真是人类的不幸!更不幸的是人们在人本主义的自恋中不仅看不到这一不幸,还将不幸当幸运来狂欢了,这就是现代社会致死的盲点与疾病。”[④]诚如此言,“将不幸当幸运来狂欢”,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世界是如此,当前的中国社会不也是如此吗?具体讲,当前中国文化的“繁荣”,不正是“人类独尊自大的精神”支配下的“无限创新”的失重的“繁荣”吗?我称余虹此书为当前中国文化乡愁的扣题之作,根本在于它以“背离”实现了对中国文化“离家”现状的“进入”。

余虹选择的三位欧洲思想家是尼采、海德格尔、福柯。这三位思想家的共同特点是:第一,坚决批判现代人本主义;第二,以古希腊为回归的“家园”原型;第三,以艺术为回归之道。当然,这三者更为根本的共同点是认为现代人没有居住在“应当”居住的“世界”中,即没有“在家”,而是处于“深渊”(海德格尔)、“兽栏”(尼采)、“监狱”(福柯),因此,突破现代性的处境,寻求回家之路,就成为最根本的哲学使命。对这些共同点,余虹心契如符,不过,他也看到了三者的归家之路和“家园”的深刻差异。“人应当居于期间的世界在海德格尔那里是天地人神和谐共在的‘自由关联’或差异与亲密的‘中间’,在尼采那里是由强健者所肯定的充满野性与毁灭之血腥的‘原野’以及生命于痛苦中不断再生的‘梦与醉之乡’,在福柯那里则径直是自杀与死亡的‘极乐之境’。”[⑤]这样概括三位思想家的精神旨归在学理上难免失于简略偏颇,但是,余虹的目的不在于学理,而是要从精神上完成他的进一步选择:他认为“尼采和福柯的思想在根本上乃是对现代性立足其上的权力关系的认同”,他们所追求的“家园”不过是颠倒的现代性的“主奴关系”或“权力关系”;与他们不同,海德格尔的思想“则以艰难的方式探索着一条彻底超越权力关系而走向自由关系的道路”。余虹认为,最基本的生存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神圣、人与他人的三大关系,正当的生存关系是非权力的自由关系,“归家”就是要回归到自由关系状态下的生存世界。因此,在三人中,余虹最终选择了海德格尔的“归家”之路。

海德格尔的“家园”是天地神人四方共建的诗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天、地、神、人,每一方的“成己发生”(自我实现)都是对另外三方的呼唤和承担,它们依据“命运”的召唤前来相聚。“命运”决定了四方的本原性关联,而“相聚”则构成了一个没有中心的平等的“中间”。这个世界的诗意,是由四方响应“命运”的召唤在“本原性关联”中的“成己发生”,是四方对没有“中心”的世界的平等“中间”的共建。海德格尔的“家园”,是反人类中心主义的天地神人“同一”的“家园”,在其中,他既强调四方的非强制的平等,又强调四方的本原性关联。余虹完全赞成这种“家园”观念,他说:“人类真正的家园是天地人神四方游戏而没有任何中心的世界,现代人则自诩为天地人神的‘中心’,人的中心化导致了天地神的边缘化,也导致了天地人神之自由关系的破坏。人站在他自己构造的世界的中心,却远离了他归属其中、并只是在其中才能成为自己的那个无中心的世界,正因为如此,现代人才在存在的根基处感到自己是‘无家可归’的。”[⑥]

为什么人的中心化必然导致他的本原性家园的丧失?海德格尔认为,人的中心化将人自身从四方共建的诗意的世界抽身出来,使人作为失去世界保护的孤独的主体站立在世界的对立面。正是基于这个对立,人单方面建立了他和自然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他通过发展计算理性和征服性的技术施展对自然的掠夺和控制。海德格尔指出,技术的本质是人的自负推出的无条件的建制,通过技术将世界建立为一个客体,人就阻断了自我存在的开放之路——他的存在被技术遮蔽了,他作为独立的存在者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现代人的无家可归,本质上就是人的存在意义缺失的状态:我们面对万物,但万物对我们缄口;我们生老病死,但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归根到底,生命的本质被保举给技术生产了。”[⑦]因此,海德格尔认为,摆脱现代性存在危机的归家之路,不可能是一条理性设计的哲学之路,不是用一种技术代替(控制)另一种技术,而是通过艺术对存在世界进行诗意地重建,恢复天地神人四方共建的诗意的栖居。在这个意义上,艺术(诗)就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消遣和娱乐方式,而是关系到“存在的意义”的本原性的存在方式,更直接讲,“艺术是真理的自行发生”。[⑧]

将艺术作为解决现代存在问题(危机)的基本方式,甚至以艺术为现代哲学的出路,海德格尔并不是第一人;实际上,自康德以来,在宗教衰落的背景上,通过艺术的方式,寻求审美化地解决现代性问题,始终是西方哲学家的一个主要思路。海德格尔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将艺术的本质定义为“存在的真理的自行发生”,而又将“存在的真理”定义为“天地神人四方共建世界的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说,一切艺术本质上是诗,而诗的根本含义(诗意)就是“真理的创建”:授予、奠基和开启这个诗意的四方世界。在这个艺术定义下,海德格尔既反对模仿论、又反对天才论,他认为诗人本质上是对存在深渊中的至深无名的“命运”的倾听者和发送者,“诗意”就是发送出人作为历史性的存在者被投射其中的大地的敞开的信息。作为一个艺术家,就是要成为一个懂得倾听“命运”的无声召唤的诗人,他因为倾听而敬畏“命运”,并且承担起发动天地神人共建诗意世界的使命。归根到底,海德格尔的诗人(艺术家)是自愿地敬畏命运的神性的呼唤者,他用自己的呼唤“引领人们归家”。

余虹在海德格尔的诗人观中找到了深刻的共鸣,他说:“由于人在命运中生成为人,由于人必须在对命运之声的聆听中响应自己的命运,因此,传达命运之声的诗是人生存的基础。所谓人的‘生存是诗意的’指的就是人以创诗的方式生存于命运之中。”[⑨]这种共鸣与余虹对当代生活中的无命运感(无神性意识)的否定是相联系的。在考察了三位哲学家的思想后,余虹得出了“诗即自由地创建”的结论,但是,他又明确指出:“然而,须留意的是,‘自由的创建’在尼采与福柯那里是‘人的创建’,对海德格尔则是‘命运的创建’,人是应命运之召而参与此一创建。”[⑩]在三人中,余虹是赞成海德格尔的。那么,命运是什么?如果将“命运”理解为人之为人生应然的归宿——归家,那么,对于海德格尔,“命运”可以理解为作为必死者的人(诗人)对于天地神人四方本原性关联的历史性承担和呈现。余虹似乎在下面这句话中表达了他关于人的命运观:“居于生存之诗性本质的人既不是‘主人’也不是‘奴隶’,他是一种既维护他者尊严又守护自身尊严的‘自由关联者’。这种人是在‘家’的,这个‘家’就是人与他者的自由关联。”[11]将“家”定义为“人与他者的自由关联”,而不是“天地神人共建的本原性世界”,余虹在这里表现了他与海德格尔不同的关注点,他关注的是这个世界中的人(与他者关联的人),而不是四方共建的世界。

艺术(诗)是怎样实现四方世界的创建的?或者说,艺术是怎样将人的存在带上归家之路的?海德格尔认为,艺术通过呈现存在物之真(去蔽),而建筑起天地神人汇合的世界。对于海德格尔,艺术不是静态的、封闭的实物,而是一个持续创建的、开放的过程。他将这个过程揭示为艺术品的物性和意象世界之间永恒冲突的运动,即所谓大地与世界之间的遮蔽与去蔽的斗争。“世界要将大地中的涌现者去蔽,使其作为某物呈现,大地则要将那被世界之光照亮的物收回到它的黑暗之中,它对世界的去蔽说‘不’。世界告诉大地:‘此物是什么。’大地则对世界说:‘此物不是你所说的那样。’”[12]海德格尔在这里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矛盾,即艺术品的质料与形式的矛盾。他认为这个矛盾是不可消除的,相反,恰是两者的冲突构成了艺术品存在的真实。这是非常深刻的美学洞见。但是,正如他用大地与世界的冲突作隐喻,他在这个艺术矛盾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人作为创建者在大地与天空之间的命运:他的存在正是创建世界与沉沦大地的永恒戏剧,而在这个戏剧中人之作为人获得了呈现,并且“神”来与他相遇。

“神”是什么?海德格尔没有定义,相反,他援用荷尔德林的诗,“神是什么?未知,但它的神圣充满天宇。”因此,对于海德格尔,“神”是无名,甚至本身就是“无”。这种神性观念表现出东方神秘主义的泛神论意识,它近于老子所谓“道”。但是,海德格尔通过艺术要揭示的“神”,是物(大地)对于人的持续的封闭性——人不能穿透物性(大地),和意义(世界)对于人的非完成性——人不能创建客体化的(非存在性)的意义(世界)。换言之,“神”就是被艺术性地启示出的人在大地与世界的永恒冲突之中的存在的命运。因此,海德格尔不仅揭示和强调了艺术的存在本原性,而且艺术性地揭示和强调了人的存在本原性地属于大地的意义。这个大地,首先是承载人类生命的自然世界,其次也是人类的现实生活世界。余虹在此看到了海德格尔艺术观中的生活原则。他说:“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坚决反对那种将艺术与现实生存分离开来的现代艺术论,在他的思路上,艺术不仅与现实生活有关,而且是现实生活得以可能的基础。”[13]

海德格尔的美学可以概括为倾听大地上的有限生存者的生活深处的无名神意的“静默”的美学。他对荷尔德林、里尔克、特拉克尔的诗歌以及梵高的绘画和希腊神庙的阐释,都表达了他的“静默”美学观念。这种“静默”的美学,主张在普通人平常的生活世界中,倾听命运的召唤,感受神圣的恩惠,它因为渴望天空而忠诚大地,在最粗陋的器物上发现-创建世界。海德格尔将“静默”的艺术定义为“归家”。

这种“静默”的美学是与尼采最后留给我们这个世界的美学,即以艺术为一种强力意志的形态、即生理-审美的“陶醉”的美学是不同的。尼采说:“陶醉的本质是力的提高和充溢之感。出自这种感觉,人施惠于万物,强迫万物向自己索取,强奸万物。”[14]尼采美学是充满矛盾的,但是他身后的20世纪的现代艺术却成为这个“陶醉”美学的泛滥的实践,在其中感性、生理、欲望和意志获得了对理性、心灵、神圣和信仰的全面胜利,并且摧毁了一切秩序。20世纪艺术实践证明,尼采的“陶醉”美学是不能引导一种“回家”的艺术的,诚如余虹所言,它引导的是一个“由强健者所肯定的充满野性与毁灭之血腥的‘原野’”。

因此,在“陶醉”的美学主导现代艺术百年之后,一个基本的美学课题就是艺术如何归家?今天,正如全球文化产业的兴盛所展示的,我们并不缺少艺术,而是被“离家”的艺术所围困和挤压。在“陶醉”美学鼓舞的神圣的艺术疯狂之后,今天的艺术更多地以娱乐伺候我们的胃口。娱乐艺术的繁荣正是我们在过山车上看到的风景,它那些令人眩晕的方生即死的“新”景象留给我们失重的空白。我们需要给予我们“家”的感觉的艺术,即需要“归家”的艺术。在当前文化状况下,艺术如何成为“归家”的艺术,即艺术如何归家?我认为,余虹的《艺术与归家》给中国读者做了一个很好的引导,循此引导,我们会穿越尼采和福柯而到达海德格尔的“静默”的美学世界。

是的,在尼采式的“陶醉”艺术百年之后,我们太需要海德格尔式的“静默”艺术了!这是我读《艺术与归家》得到的根本启示,它印证了余虹在该书结尾时所言:“用海德格尔的话说,现时代一切真正意义上的诗与思都是‘归家诗’与‘归家思’。不同的只是:家园各异,归途有别。这是我们在尼采、海德格尔和福柯那里看到的景象。”[15]

Novalis, Philosophical Writing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7.

[①] Shelling , The Philosophy of Ar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9,p.59.

[②] Novalis, Philosophical Writing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7,p.135.

[③]余虹:《艺术与归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297页。

[④]余虹:《艺术与归家》,第4页。

[⑤]余虹:《艺术与归家》,第2页。

[⑥]余虹:《艺术与归家》,第176页。

[⑦] M. Heidegger,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tr. A. Hofstadter, Harper & Row, 1975,p.112.

[⑧] M. Heidegger,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tr. A. Hofstadter, Harper & Row, 1975, p.39.

[⑨]余虹:《艺术与归家》,第176页。

[⑩]同上书:第296页。

[11]同上。

[12]同上书:第160页。

[13]余虹:《艺术与归家》,第163页。

[14][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第60页。

[15]余虹:《艺术与归家》,第297页。

无家可归的中学生篇2

当“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日前由中央15家新闻媒体评选揭晓的时候,”海归”以占半边天的风光再度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再加上此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领衔执手国家科技大奖的”海归”时刻,国人再次感受到了“海归”的分量。

但是尽管如此,“海待”留在人们心中的忧虑甚至阴影仍然个分浓重。难道真是因为“海待”的出现,――

“海归”分量下降了吗?

“海待”问题不是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破土出现的,但”海待”一词却是从那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的,在”海待”一词出现后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有关“海归”与“海待”的问题占用了多家新闻媒体大量的空间和时间资源。一时间,”海归”变“海待”虽非是当时留学界的最主要问题,但却成了受人关注的最热门话题。一些留学界人士尤其是留学人员纷纷对这一现象表示了关注,甚至忧虑。

难道“海归”真的会变成“海待”吗,这是一个不容回避并且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但绝不是普遍的,而且要具体分析。

从现实情况看,“海归”概念最早的起源,现在已经难以查究,但“海归”概念风生水起最为热闹的当属互联网登陆内地之时。从1997年开始,很多海外韶学人员携带风险投资归国,当时舆论称“海归”为吸引风险投资的梦幻团队。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外知名大学的归国留学人员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海归”成了一块晌当当的招牌。社会舆论对于“海归”随之也几乎进入了一个顶礼膜拜的阶段。凡是“海归”无不顶着闪亮的光环,受到外界的热情追捧。于是,一段时间以来,即使不能携带项目和技术自己创业,”海归”也能在进入外资或本土企业中获得不菲的待遇:与之相对应.形容土生土长的“本土派”的词汇,“土鳖”被放到了另一面。

但是,随着”海归”概念的延伸和泛化.

“海归”的分量

经过一番可以说是部分媒体几乎连篇累牍的轰炸式的“渲染”之后,关于“‘海U刁’变‘海待”’的报道以及有关“海归”与“海待”问题的探讨或者争论,目前进入了平静期。但是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造成的社会舆论似乎一度让有些人对“海归”失去信心,“海归”的形象和在中国社会中的分量也似乎大打折扣。那么,“海归”在中国社会和人们心目中的分量真的下降了吗? “海归”在中国的未来又将如何?……结合这些问题,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当“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日前由中央15家新闻媒体评选揭晓的时候,”海归”以占半边天的风光再度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再加上此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领衔执手国家科技大奖的”海归”时刻,国人再次感受到了“海归”的分量。

但是尽管如此,“海待”留在人们心中的忧虑甚至阴影仍然个分浓重。难道真是因为“海待”的出现,――

“海归”分量下降了吗?

“海待”问题不是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破土出现的,但”海待”一词却是从那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的,在”海待”一词出现后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有关“海归”与“海待”的问题占用了多家新闻媒体大量的空间和时间资源。一时间,”海归”变“海待”虽非是当时留学界的最主要问题,但却成了受人关注的最热门话题。一些留学界人士尤其是留学人员纷纷对这一现象表示了关注,甚至忧虑。

难道“海归”真的会变成“海待”吗,这是一个不容回避并且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但绝不是普遍的,而且要具体分析。

从现实情况看,“海归”概念最早的起源,现在已经难以查究,但“海归”概念风生水起最为热闹的当属互联网登陆内地之时。从1997年开始,很多海外韶学人员携带风险投资归国,当时舆论称“海归”为吸引风险投资的梦幻团队。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外知名大学的归国留学人员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海归”成了一块晌当当的招牌。社会舆论对于“海归”随之也几乎进入了一个顶礼膜拜的阶段。凡是“海归”无不顶着闪亮的光环,受到外界的热情追捧。于是,一段时间以来,即使不能携带项目和技术自己创业,“海归”也能在进入外资或本土企业中获得不菲的待遇:与之相对应.形容土生土长的“本土派”的词汇,“土鳖”被放到了另一面。

但是,随着”海归”概念的延伸和泛化,

“海归”数量急剧增多,“海归”概念的含金量开始降低,良莠不齐的问题凸现出来;”海归”表现不佳、创业失败的案例也开始出现,并尤其在2003年集中显现出来。随着一批”海归”的折翼,求职场对于”海归”的认识也渐趋理性,”海待”一词随之出现。昔日职场上的宠儿,也开始有了“海待”的担忧:

从历史上看,“海待”或准“海待”字已出现。在中国早期的头几批留学生中,由于当时的清政府对他们不关心不重视,使得许多人在回国后不得不改操他业。而有的因为政府不管他们的死活,甚至连生计也难以维持。便不得不辞去公职,从事别的谋生之路。如一名叫罗国瑞的留学生写信给美国友人:”自我归国.我曾跋涉内陆,远及蒙古,饱经艰辛。”

从清朝的“海待”或准“海待”来看,“海待”的出现是由于清政府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所致,是朝廷腐朽、社会落后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不正常现象。而当代“海待”的出现,是人们对人才的认识渐趋理性所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远可不必大惊小怪。

但“海归”变“海待”的现象真如某些媒体所描述的那样严重吗,事实未必如此。

作为新闻媒体,“海归”变”海待”的报道是份内之事,本无可非议,但让人费解的是,当”海待”一词在某家媒体首先出现时,蜂拥而起的多家媒体迅速跟进,其中有些媒体关注的程度近乎“疯狂”,报道的力度”炒作”,并且几乎都是有关”海归”受挫职场的讯息,再加上此前有关海外“留学垃圾”的报道,使整个社会舆论马上出现逆转;有人甚至以“‘海归’臭满大街”来形容当时”海归”的遭遇: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某些媒体的报道出现失实现象。

所谓真实分为现象真实和本质其实。现象真实指的是片面的偶然的真实而本质真实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真正的真实。而有些媒体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总是有意无意地把镜头对准个别或少数一时没有找着合适工作的“海归”,有时还刻意加以渲染,而没有把报道

放在整个社会发展和“海归”就业的大背景下,以至于出现现象真实而本质失实的不实报道,造成了几乎海归”都要变“海待”的社会舆论,使“海归”的形象出现滑坡。

总之,当今社会,个别或少数”海归”变“海待”不可避免,属正常的社会现象,所以,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海归”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应由此而低估;“海归”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分量,也不会由此而降低。

“海归”的分量到底有多重?

让我们先来重温几个重要的历史片断:

1957年,到苏联访问,在莫斯科亲切接见―了留学生代表。鼓励大家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听取教育部关于清华大学工作问题的汇报时指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的,在珠海亚洲仿真公司对留美回国创业的游景玉说:“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

1989年,在接见留学回国人员代表时说: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希望。1993年10月23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上,表示相信:广大年轻的朝气蓬勃的留学人员,必将以老一辈留学人员为榜样,……在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中发挥聪明才干,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3年9月30日,在接见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单位代表时说:广大留学人员是国家的宝贵则富,党和国家历来是重视留学工作的……。2003年10月引刁,在欧美同学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在亿万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伟大进程中,广大留学人员完全可以大有作为,也一定会大有作为。

以上节选了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关心会留学人员及韶学工作的几次重要讲话。其实,他们关心”留学”的行动和指示远不止这些。由此可以看出,”海归”在国家领导人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分量。

让我们再来看几组数据.

日前,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中美富布赖特项目25周年纪念大会上说,超过60%的大学校长和科研单位领导都有过出国留学经历。

据日前有关媒体报道,81%的中国科学院院士、54%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海归”。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曾谈到一个有趣的“50%现象”:在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有50%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是归国留学人员在政府科技部门司局级领导中,有50%以上的是归国留学人员。

此外,更为引人瞩目的是,一些“海归”进入政府高层,其中,副部级以上官员就不乏其人,地市级官员则更多:

无论是政坛,还是实业界;也无论是教育界,还是科技界,数目不等的“海归”,都在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海归”在中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的分量。不仅不可忽视,更是不可估量。

让我们再来看看当前社会对“海归”的关注程度:

国家从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的举措,并于日前制定印发了《关于在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指导意见》,尤其引人关注―

各有关留学人员的交流会和创业洽谈会纷纷“上演”;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中国海外学子辽宁(大连)创业周、中国海外学人黑龙江创业洽谈会……

媒体对“留学”的关注依然热度不减;许多媒体纷纷推出留学专页或开辟留学频道,专门报道留学人员。尤其是网络媒体,留学频道都占据重要位置。

由此看来,“海归”在国人心中的分量依然沉重,

可以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使中华民族能迅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就有了学习先进发达国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留学”情结,并在改革开放后加快了留学工作的发展步伐,”海归”一直备受尊崇。那么―

“海归”的未来又如何?

随着的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对“海归”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海归”在中国社会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也只会愈来愈重要?

首先,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更多“海归”。

通过“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一个重要执政理,也是我国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美好期望,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然要做到对内和对外的有机统一,也就是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有机统――。留学工作无疑是对开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贯中西的”海归”是中国社会“内外”有机统――、“土洋“有机结合的基本元素,承担着学习并运用外来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本国发展的历史重任-所以,在未来中国社会,“海归”任重而道远。

而据教育部今年2月份公布的留学统计数字:从1978年到2004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814884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97884人; 以留学身份出国, 目前在外的留学。人员有61.7万人,其中, 42.7万人正在国外进行学习、合作研究和学术访问等、再加上改革开放前留学归来的,目前我国”海归”总数约有20多万人,与中国13亿人口相比,其数字非常之小。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无疑还需更多”海归”。

其次,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更多“海归”。

中共十六大报告号召全国人民,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具备各种有利条件,也面临各种制约因素,其中最;《的制约因素之一是我国高科技人才的严重缺乏。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我国目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我国适龄劳动人口的5。2%,而1995――1997年,美国的这一比例是46.5%,加拿大是46.9%,全国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仅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7%。而广大留学人员,都受过高等教育,大多数还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且与“本土派”相比还具有外浯好、视野广等优势,所以,从提高整体人口素质和高科技人才的需求看,建设¨、康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海归”;

第三,“海归”发展有广阔空间。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随之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就如何进一步吸引留学人才提出了要求,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吸纳“海归”的主要部门之一:如教育部通过”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国科学院通过”百人计划”。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地吸纳高水平留学人才:令人兴奋的是,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拿出一些央企正职岗位、中国某些金融部门拿出重要管理岗位面向全球招聘甚至一些政府机关部门也拿出公务员岗位面向全球招贤纳士。

留学人员创业园是吸纳“海归”的又一主要基地,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110多个,其中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24个:虽然入园企业已达到6000多家.吸引留学回国人员15000多人,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各地的”胃口・。近年来,尤其是近两年来,各地各施”奇招”,拿出各种优惠政策,争抢”海归”: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吸引”海归”的又一地域性品牌。除此之外:中部地区、长江三角训、珠江三角洲等地,也纷纷结合本地地域发展战略,以地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入抢夺”海归’、抢夺人才大军―

无家可归的中学生篇3

关键词:“归去来兮”;元散曲;继承;新变

有元一代,仅百余年,而元代文学在文学史上自是辉煌而独具特色的一笔。作为代表文学之一的元代散曲,内容贴近生活和大众,具有真情率性、不琢雕饰的美感。文学从庙堂走进了民间,带来了一股清新自然的气息。元人生活的吃喝玩乐、情感的喜怒哀乐、思想的思考认识都在元散曲中得到了反映。元散曲是世俗的,追求的是世俗里最真实的幸福。元散曲是豁达的,对名利绝不耿耿于怀。元散曲是深刻的,清醒地认识浮生如梦。元散曲存量比较丰富,隋树森编《全元散曲》搜集了3853首小令和457首套数。在这些散曲中,“隐逸”是一个重要的题材,除了大量向往归隐、咏唱田园之作,更有直接以陶渊明为榜样,歌咏他“归去来兮”,包括在在文本中提及“归去来兮”或者模拟创作“归去来兮”,成为“隐逸”题材中较为明显的特点之一。本文探究的范围属于后者,具体分析“归去来兮”的文本,结合时代背景,认识这一现象下对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继承和新变。

一、“归去来兮”的生活范式和价值体认

自古以来文人追求物不我违的强烈主体意识和桀骜耿介的个性,使他们无法在需要“机心”的官场上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心安理得。陶渊明仅仅作为一介文人,只是因为性格不适,便毅然辞官归去。陶渊明并不是第一个在思想和行动上双重归隐的文人,更古远有许由洗耳、接舆高歌的故事,但他的《归去来兮辞》把“归去来兮”刻画地令人无比神往,诗歌蕴藉的感情和散文般流畅的美感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归去来兮”的欣喜和享受,他让田园生活变得妙不可言而最贴合人的本性。“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开首的一句不是反问,是一种本我的呼喊和自我的肯定。“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这一句也不是反问,是自我为了契合本我而与外界抗战的决绝。“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这是自我契合本我后的诗意栖居。在这篇赋里,人的本我得到了最充分的尊重,自我因此获得了最舒适的生活。“归去来兮”成为了理想的生活范式,它告诉文人,若世界不合你意,你至少可以选择像陶渊明一样,“归去来兮”。

而“如果进一步从世界观和生命意识的角度,结合其所处的特定社会时代予以观察,陶渊明的‘归去来兮’似乎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情趣、一种心理状态的抉择,而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他对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终极追求”。[1] 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就是一种价值认识和认可,因为它意味着对于另一选择的抛弃,连同抛弃这一选择后面所树立的价值体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抛弃了复杂黑暗的官场生活,而选择对田园生活的价值体认,此时他追求的生命意义就与这一选择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绝非高官厚禄、争名夺利,而是田园生活的自由闲适、不违本心。“归去来兮”因此又是一种自愿选择的价值体认。

二、元散曲对“归去来兮”主题的继承和新变

元代作为第一个异族统治的朝代,实行了民族歧视性政策,且科举不兴,知识分子地位低下,襟怀难展,有着不满现实、反抗黑暗统治的强烈情绪。借元代特殊时代背景的酒坛,文人佐以散曲通俗自由的文体特征,酝酿了“归去来兮”这一文学主题的十里飘香。这些散曲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相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对于“归去来兮”主题的继承,极力刻画田园生活的闲适,这与《归去来兮辞》是一脉相承的。

盍志学是元初散曲家,其《蟾宫曲》如下:“陶渊明自不合时,采菊东篱,为赋新诗。独对南山,泛秋香有酒盈卮。一个小颗颗彭泽县儿,五斗米懒折腰肢。乐以琴诗,畅会寻思。万古流传,赋《归去来辞》”,极其欣赏陶渊明“归去来兮”的气节和闲适,盛赞《归去来兮辞》千古不衰。

名曲家马致远则在重头小令[南吕・四块玉]《恬退》中描述了青山绿水、竹柳酒诗的田园生活:

“绿鬓衰,朱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 绿水边,青山侧,二顷良田一区宅,闲身跳出红尘外。紫蟹肥,黄菊开,归去来。 翠竹边,青松侧,竹影松声两茅斋,太平幸得闲身在。三径修,五柳栽,归去来。 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作者“归去来”背景与陶渊明类似,都是“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从红尘中跳出,归来故居。除了反复吟唱“归去来”,全曲还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菊”、“三径”以及《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意象,“菊”和“五柳”象征着隐士高洁的品质,这都是马致远追慕陶渊明人格风采的体现。

张可久是元后期散曲家,一生沉抑下僚,生活在辛劳窘迫中。据隋树森《全元散曲》所辑,张可久现存散曲数量为元人之冠。他的散曲多为向往归隐和描写归隐生活的悠闲之作。他有四篇小令是描写“归去来兮”的,分别是[中吕・普天乐]《次韵归去来》、[中吕・朱履曲]《归兴》、[中吕・红绣鞋]《次归去来韵》、[双调・水仙子]《归来次韵》,简易的语言写尽归隐生活的闲适和安逸。

在继承《归去来兮辞》对田园生活的描绘时,有一点值得说明,即元散曲出现了模拟《归去来兮辞》的长篇套数,这是篇幅上的新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正文399字,而李致远的套数[中吕・粉蝶儿]《拟渊明》却达到了573字,除了大量化用原句,而且对场景采取更加细致的铺陈叙述,并且反复自我表明归隐心态。

第二是对于“归去来兮”的哲学认识在继承中有所新变。元人的“归去来兮”大多直接建立在生命短暂、淡视名利的认识基础上,呈现出哲学意义上的新变。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表达了对于生命的思考,“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以生命短暂、不求富贵、不求化仙为要点,表明了在田园生活中安放灵魂、自由隐居的决心。相比较而言,一方面元人对于人生的思考更加具体和世俗,个体的生命不必因为外界名利而郁郁寡欢,而要去尽情地顺应本性、享受生活,并且散曲家不断加以突出和强调。这与元代社会俗文学发展以及大多数文人无法进入仕途而混迹下层的浪子心态有关。另一方面,元人的思考融入了历史兴亡、人生无常之叹,更加沉甸和悲观,洋溢着对现实不满和落寞的情绪。虽然陶渊明所处的东晋并不是清明之世,但是文人地位比元代要高,陶渊明辞官的直接原因也只是个人性格与官场的抵触,但是元代文人是一种集体潜隐,已经成为一个朝代不予重用儒士的社会问题,而不是个人问题。两者的时代背景不甚相同,因此产生了元散曲对《归去来兮辞》的哲学认识上的新变化。

元初作家滕斌的散曲[中吕・普天乐]以“酒色财气”联章,对于人生的思考具象而细微,不再空泛和浩大,而切切实实关注人平常日子里的生活,表明了不贪杯、不恋色、不贪财的“酒色财”观,“气”章则反复吟唱“归去来兮”,以期远离是非,静享美景,安度人生。

张养浩是元代做官比较大的散曲家,曾任礼部尚书,后辞官退隐,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他的经历使他对宦海风波、世态炎凉有深切的体会。散曲[中吕・普天乐]《辞参议还家》:“昨日尚书,今朝参议。荣华休恋,归去来兮!远是非,绝名利。盖座团茅松阴内,便稳似新筑沙堤。有青山劝酒,白云伴睡,明月催诗”,表明了放弃荣华、远离是非、安于隐居的心态。

散曲家曾瑞志不屈物,故不愿仕,因号“褐夫”,[中吕・山坡羊]《叹世》显露出作者对人生深刻的思考,感慨富贵荣华一场,美景不等人,劝导世人及时行乐。尾句想象着陶渊明归来时的喜悦情景,“归来笑杀彭泽令。孤云野鹤为伴等”,认为这才是人生应该度过的方式,而不是营营于蜗角虚名。

张可久的散曲 [中吕・满庭芳]《感兴简王公实》则借历史兴衰之叹抒心中归去之块垒,“光阴有几?休寻富贵,便省别离。相逢几个人百岁,归去来兮!羊祜空存断碑,牛山何必沾衣?渔翁醉,红尘是非,吹不到钓鱼矶”,表达了生命短暂、人生无常,只要远离红尘,安逸自适即可。

汤舜民是元末明初散曲家,他的[南吕・一枝花]《赠钱塘镊者》:“三万六千日有限期,一百二十行无休息。但识破毫厘千里谬,才知道四十九年非。这归去来兮,明是个安身计,人都道陶潜有见识。谁恋他花扑扑云路功名,他偏爱清淡淡仙家道理”,明确表示“归去来兮”是“安身计”,无关功名,不理尘俗,在并不契合的社会统治中寻找自己的立身之地。

三、总结

“因为辞官,陶渊明造就了一个大气磅礴、灿烂嘹亮的文化符号―“归去来兮”。[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集中反映了他的隐逸思想,描绘了不染尘非的田园生活,给予后世文人强有力的精神养分,“归去来兮”已成为知识分子守望的精神家园,在文化史和文学史上不断在被再提及、再抒写。元散曲中的“归去来兮”主题篇目表明了他们对于“归去来兮”这一生活范式以及价值体认广泛地接受和实践。在继续歌咏田园生活的美好基础上,由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他们在“归去来兮”的哲学思考上有一些新变,表现为更加具体、世俗,同时也更加深刻、悲观。

注释:

[1]鄢化志. “归去来兮”辨. 文艺研究,2001(3)

[2]高建新. 陶渊明彭泽辞官及其文化史意义. 天中学刊, 2013年4月

参考文献:

[1]《全元散曲》(全二册),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64年

[2]《全元散曲典故辞典》,吕薇芬著,湖北辞书出版社,1985年

[3]《元代文学史》,邓绍基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4]《元散曲概论》(修订本),赵义山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5]《混同与重构:元代文人画学研究》,刘中玉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

[6]《陶渊明的文学世界》,孙晓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7]《元散曲的时代旋律与元代文人的生命感悟》,王建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6月

[8]《“归去来兮”辨》,鄢化志,文艺研究,2001年3月

[9]《陶渊明彭泽辞官及其文化史意义―以“归去来兮”为研究对象》,高建新,天中学刊,2013年4月

无家可归的中学生篇4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第二段是这样写的:“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可见过去归家在空间上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家庭的和睦已经荡然无存,诸父分家,用厚厚的墙隔开了手足情。更有甚者是“东犬西吠”,家家都养起了狗,养狗的目的是看院防贼,弟兄们之间已经不信任,彼此之间防范如防贼,在这样一个虽没落但诗礼传家的家庭里,竟落得个“客逾厨而庖,鸡栖于庭”的地步。按照中国传统,君子远庖厨,就是不忍心厨房的杀生,况且厨房是一个家庭的私密空间,对客人无遮拦开放就多有不便,尤其昔日祖先们会客议事的厅堂,今天成了鸡鸭栖息的地方,可见家族的破败到了何等程度。虽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但关系始终处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实在让归有光难以启齿,真真是家门不幸,家丑不能外扬。对祖母、母亲、妻子,乃至老妪,作者都直接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对母亲的事迹他听老妪叙述后,他“(妪)语未毕,余泣”,对祖母关爱的回忆,他“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但对诸父的所作所为,归有光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只能客观描述,即便如此,那种弥漫于字里行间的悲凉之情依然挥之不去。

归有光写“诸父分爨”,是为下文写其他人事作铺垫的。归有光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父亲是一个穷书生,无任何功名。可想整个家族弥漫着一种没落寒苦的气氛,这与文中祖母所言“吾家读书久不效”相吻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写母亲、写祖母、写妻子,都充满悲情,再加之自己科举的不顺,不能光宗耀祖,振兴家族。据《明史・归有光传》记载,归有光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家文。35岁时,乡试中举,但以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这段科举经历,让归有光觉得上怍于归家列祖列宗,有愧于冀读书振兴门风的祖母,有愧于家族发展赋予一个男丁的使命。在一个重视家族发展胜于一切的传统文化环境中,归有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见识了诸父的所作所为后,觉得更加迫切和必要,正因为这些,他的肩上扛上了沉重的负担,或许导致他八次会试都未及第。带着这样的心情写骨肉情深,自然有对比的意味在里面,一边是手足相残,一边是骨肉难舍。这种对比更增添了“诸父异爨”所带来的痛苦、抱怨和愧疚色彩,如浓雾挥之不去,使全文充满着一派悲凉。本来窄小破旧的项脊轩给归有光带来了快乐,可以“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可以享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美景,但“诸父异爨”破坏了这一方的宁静,更破坏了心中的一方净土,在这样的一种气氛下,与之有关的一切人事都染上了一层悲凉。可见在宗法观念盛行的中国封建社会,家族成员的反目对家族的发展是毁灭性的,对后代留下的痛苦是无法抚平的。

祖母对归有光这个孙子的感情是复杂的,而这也是基于她对众儿子种种劣行的无限失望上。母亲尚在,儿子异爨,母亲看见的是儿子之间无恩无义、无孝无悌的表现。孝悌是家族发展的基础,这种目无长辈,目无兄长的行为就是不读书、不知礼的结果,所以祖母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孙子身上,她既怕孙子读书太苦,“久不见尔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又寄予厚望,希望努力学习,振兴家族,甚至连珍藏的祖父太常公上朝的笏板也拿来交给孙子,认为“他日汝当用之”, 儿子用不上,便寄希望于孙子。祖母内心是痛苦的,教子无方,才致“读书久不效”,才致儿子反目“异爨”,无法与孟母教子相比,愧疚之情无法表露。归有光听懂了祖母的悲凉,所以在“瞻顾遗迹”时,“长号不自禁”。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如果放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去读,读出的不仅仅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有家族破败后无法言说的悲凉之情。

无家可归的中学生篇5

(1)解读诗意,感受诗人陶渊明丰富的内心情感。

(2)与王维田园诗作比较,突出诗人伟大人格。

(3)理解并感受陶渊明及其田园诗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初解诗意:“归”去乃必然

师:现代著名学者林语堂说,陶渊明是照彻古今的烽火,他永远是最高格的象征,他的简朴是令人敬畏的,他会使那些聪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今天我们就通过《归园田居》,来认识陶渊明,了解陶渊明。

生:齐读《归园田居》。

师:诵读时,我们的脑海里要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象和情境。请大家把语速放慢一点,感受诗歌的节奏,意境。

生:再读《归园田居》。(语速慢了些)

师:这首诗的题目是《归园田居》,诗人为什么用“归”?换成“去”和“来”,可以吗?请结合诗文谈谈你的见解。

生1:陶渊明原本就生活在田园,他从田园出来,现在回归田园,不是一般的“来”或“去”,而是一种精神回归,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的解脱:而“来”和“到”不能表达这个意思。

生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中的“性本”,表现出陶渊明本好自然,所以用“归”。

师:理解很确切,同学们认为必须用“归”,那诗中哪些诗句表现出题目必须用“归”?

生1:“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个“误”字表现诗人不适合官场,厌恶官场,他本性向往自然,向往自由,所以要“归”田园。

生2:“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句也表现用“归”好,“复得返自然”中的“复”字是又一次,“反”是返回,“复”和“反”都是对“归”的强化和补充。

生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句中“旧”和“故”都是写对过去生活的向往。而诗人向往田园生活,要回归以前的生活。表明一个心爱自然,本性纯真的人回归田园,是一种必然。

师:非常好,同学们从“恋旧林”和“思故渊”看出必须用“归”。谁能解释一下“羁鸟”“池鱼”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

生1:“羁”我说不好是什么意思,但“羁鸟”“池鱼”都是不自由的生活。

生2:“羁”比喻束缚,诗人用“羁鸟”“池鱼”暗示诗人备受束缚的官场生活。用“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来表明自己的本心,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现自己回归,所有的这一切都指向“归”。

(教师板书:归)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那么,陶渊明“归”去之后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读一下诗中描绘归去生活的诗句。

生:(诵读)“方宅十余亩……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师:诵读的语气是不是紧了点啊,听他读完,大家觉得陶渊明还可能“归”去吗?怎样才能读出田园生活的美,表明陶渊明“归”的欢欣呢。

(学生自由诵读,然后请一个同学诵读)

师:读得很好。不过,这次好像跟你平常朗读不太一样,平时声音铿锵有力,今天怎么变得柔和了,你为什么这么处理?

生:这首诗歌颂田园生活,而田园生活轻松、清新,淡雅,要读出这种和谐之美,语气应该缓和而自然,让人听了感到很温馨,很轻松。

师:嘿,把旁边的女生说笑了。(对女生)说说你怎么看待他在朗读时这么处理?

生:他读得很感人,语气柔和,舒缓,读出了田园生活的自由、纯美与恬静。

师:我有同感,诵读诗歌时,一定要感受内容,注意节奏、语速的的处理,那我们一起再体会一下。

(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

师:对田园生活的描绘,你们觉得哪一句诗最能表现诗人的精神品质?

生1:“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最能表现诗人洁身自好。环境洁净,内心就悠闲。

生2:“暧暧远人村”这一句最能表现诗人的精神品格。远处的村落很昏暗,这是说官场生活的肮脏,诗人要远离它。

师:(笑)诗人不是要回归田园吗?村落是暗示官场?

生3:我也认为“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最能展现诗人品格,但我不同意他的看法,远处的村落氤氲在暮霭里,炊烟袅袅,这里描绘了黄昏时的田园生活,而这种生活只有心境宁静、平和的人才能体会得到,所以这一句展现了诗人的品格。

师:我赞成你的分析,但是不是这一句最能展现呢?注意是“最”。

生1:我还是觉得“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最能展示诗人品格。在纷繁扰乱的世界,诗人迫切追求内心的宁静,在空阔辽远的环境里更能显现诗人的安然。陶渊明就是在这样的归隐世界里找到了精神的寄托。所以说这一句最能表现他的精神品格。

师:很有见地。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一个内心纯净的人,他生活的环境一定是整洁有序的。“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句不仅仅是说归隐后的生活没有世俗的琐事来打扰自己,生活闲适,也表明诗人心灵的清洁和自由。

(二)解读心灵:守“拙”是本心

师:请同学们继续思考,诗人归隐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诗人厌倦了官场阿谀逢迎的生活,不愿意过那种虚以委蛇的生活,他向往自由洁净的生活。用诗中的句子概括,就是“守拙归园田”。

师:概括得比较好,还用了“虚以委蛇”这个成语。既然田园生活是“无尘杂”“有余闲”的,这么美的田园生活,诗人为什么要说是“守拙归园田”,而不是“欣然归园田”呢?结合课文和同学们的知识积累,谈谈“守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先讨论一下。

(教师板书:拙)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1:可能是官场上要求处事圆滑,而诗人不适应,我觉得“守拙”是对仕途上那些所谓“识时务”的人的讽刺。

生2:“守拙”二字表明诗人和别人不一样。别人在官场见风使舵,阿谀逢迎,而诗人不能这样丧失人格,守拙就是回归田园,过符合自己本性的朴拙的生活。

师:说得好。别人见风使舵,阿谀逢迎,这就是诗中所说的“俗韵”,那么,回归田园的“守拙”生活就一定是快乐怡然的吗?

生1:“开荒南野际”说明诗人要亲自下地劳动,“草屋八九家”说明诗人只能住草房,生活简朴。守拙的生活实际上是辛劳的、艰苦的。

生2:我们学过的《五柳先生传》中,有“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说明陶渊明归隐后经济拮据,生活贫困,而诗人却能“晏如也”。所以,“守拙”就是守住清白,而守住清白就要守住清贫,安贫乐道,追求心灵的纯净和精神的自由,往往是与“守拙”分不开的。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非常好,守拙是守住清贫,守住心灵的纯净,让精神回归。换一句话说,“守拙”就是守住诗人的本心。

(三)反思人生:“误”入是警示

师:“守拙归园田”固然远离了尘世的污浊,但也使陶渊明陷入了窘迫的生活,陶渊明义无反顾地选择归园田,这一行为是诗人对自我人生的再认识。诗中哪一句最能反映出诗人对自己以往人生的态度。

生1:“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字表现出诗人对自己以前生活的否定,对官场生活的否定。

师:“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里“三十年”,是概数,是虚写,实际上陶渊明宦海沉浮只有十三年,他五次为官,而最终选择了归隐。十三年,时间并不短,陶渊明为什么会“误”那么久?结合陶渊明另外两首诗《咏荆轲》《读山海经(其十)》,(PPT展示《咏荆轲》《读山海经(其十)》)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板书:“误”)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生1:陶渊明才华横溢,希望自己有所作为。他歌颂精卫,但社会黑暗,不允许他建功立业,白白虚度了13年。

生2:其实我觉得,陶渊明可能需要这些俸禄,陶渊明毕竟家境贫寒,他要不断地做官来获得薪俸接济家庭。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官场生活,由此可以看出,陶渊明宁可清贫也不愿意苟且于官场。这也是他“守拙”的性格所决定的。

生3:我查资料,陶渊明辞官是因为上级官员来视察,要他“束带相迎”,陶渊明不愿意委屈自己,“为五斗米折腰像乡里小儿”,所以就辞官了。

生4:陶渊明出仕,辞官,可能有家贫的原因,但这不是主要的,因为陶渊明不惧怕贫穷,“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但诗人仍然希望像荆轲一样建功立业。这一理想纠结着他,社会不允许,他又放不下,所以痛苦地挣扎了“三十年”。陶渊明的痛苦和不幸,是那个黑暗的社会造成的。

师:在黑暗的社会中就一定不能建功立业吗?同学们都知道曹操,生活在汉桓灵之时,那也是一个君昏臣奸的时代,曹操在诗中曾描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但曹操还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最终统一北方,可见社会黑暗并不能阻止一个人建功立业。

(学生讨论)

生1:曹操为了自己的目标可以曲意逢迎,可以采用谋略和方法与黑暗的社会周旋,甚至可以黑吃黑,陶渊明却不行,一心思“归”的人是不会玩弄权术的。

生2:陶渊明喜爱田园生活,喜爱大自然的纯净、自由,他不允许用污浊的行为玷污清白的内心,他的行为方式是“守拙”。

生3:像陶渊明那样精神上追求高洁的人,在黑暗的社会是不可能建功立业的。要逢迎苟且,要为五斗米折腰,这是诗人最大的痛苦,所以,回归对陶渊明是痛苦无奈的选择,更是快乐的选择。

生4:我理解陶渊明13年反反复复为官辞官的行为,他是在挣扎,最终他选择放弃“济苍生”的大志,忍受清贫也要固守灵魂的清白和自由。

生5:心灵上“无尘杂”的人注定会真诚、纯洁和清贫,注定在黑暗的社会中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不允许心灵蒙受污垢,就像屈原“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乎”,还有许多追求理想的人在混乱黑暗的社会中无法实现理想,都选择了归隐,而不是苟且偷生,迎合世俗。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见解,这很可贵。毅然选择“归”去,终身守“拙”,安于清贫的陶渊明告诉我们,人是可以拒绝金钱和权力的诱惑的,为了追求心灵的纯洁,就必然安于清贫。我们知道,在陶渊明之后很多士大夫在仕途遇挫后都选择归隐田园,来保全自己的操守,这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袁行霈先生这样说:“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但我们也要看到,同样是归隐,却表现出不同的人格。下面我们比较一下陶渊明和王维的两首诗,请同学们谈谈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山居秋暝 归园田居(其三)

王维 陶渊明

空山新雨后, 种豆南山下,

天气晚来秋。 草盛豆苗稀。

明月松间照, 晨兴理荒秽,

清泉石上流。 带月荷锄归。

竹喧归浣女, 道狭草木长,

莲动下渔舟。 夕露沾我衣;

随意春芳歇, 衣沾不足惜,

王孙自可留。 但使愿无违!

(学生讨论,发言)

生1:王维的诗优美宁静,新雨,明月,清泉,洗衣归来的少女,那么甜美,那么安闲。陶渊明的诗是劳动,让人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期冀。

生2:王维的诗是游玩,享乐。陶渊明的是平凡的生活,艰苦的劳作。

生3:王维的诗很精致,动静相衬,意象很美。陶渊明的诗是质朴的、平淡的叙述,不加修饰,淳朴自然,这是因为他本性就是淳朴、自然的。

师:很好的见解!那你们更爱哪一种生活呢?

生4:王维是朝廷高官,他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描写的是王孙公子对恬静生活的向往。陶渊明则不同,他的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田园,所以他描写躬耕勤作的生活。今人更多的向往王维,这是现实的。在精神上,我更佩服陶渊明,他更看重心灵的纯洁,精神的高贵。

生5:陶渊明更在意内心的清洁与自由,他清贫,他的诗表现的是艰辛、清苦的生活。王维半官半隐,过着休闲、富裕的半归隐生活,显然王维的生活更惬意。但是,陶渊明更让我们崇敬,尤其在当下这个追求名利,物欲横流的社会。

师:陶渊明追求心灵的清洁和自由,固守清贫,所以他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王维晚年过着半官半隐的优裕生活,享受田园风光的美丽,但他自嘲自己是“偷禄苟活”。人生似乎是不圆满的。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我们是否能保持心灵的纯净和自由,需要我们自己选择。陶渊明之“误”,也是对我们的警示,是我们应该记取的。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

【点评】

《归园田居》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经典的保留篇目。晁凌云老师的这节课对诗歌背后蕴含的深刻的人生体验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对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

《归园田居》这首诗似浅实深、似淡实浓。晁老师扣住“归”“拙”“误”三字,从而带动全诗,层层深入,找到了深入解读这首诗的钥匙。在读解与讲析中,诗人挣扎的灵魂完全呈现出来,闲适的田园生活的背后是诗人抹不去的哀伤,并非“浑身静穆”(鲁迅语)的陶渊明就这样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学生在课堂上,深刻地感受到了整首诗渗透着的陶渊明个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在今天这个疯狂追逐利益的时代,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清洁的精神品质的追求和他们痛苦的抉择,对于认识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现实的积极的意义。晁老师最后精心设计的王维诗《山居秋暝》和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其三)》的比较,独具匠心,不同的归隐给学生带来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帮助学生由对诗歌的理解延伸到对生命的思考,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二、关注学生体验,重视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体验,是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活动,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尊重学生的感情。由诵读入手,没有高深术语,只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田园生活之美。学生自由地读,并自己解说为什么这样读,营造出一种自由活泼的教学氛围。晁老师注意到了,教师不是裁判,让学生充分争论,学生自然就会有自己的认识和结论,这种平等的意识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入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人。特别是将陶渊明和曹操予以对比,学生兴趣盎然的讨论,对陶渊明诗句“户庭无闲杂,虚室有余闲”有了深刻认识,这显示出教师机智灵活的教学智慧,良好的教学功底和开阔的视野。

三、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咀嚼品味,展现活力与个性

无家可归的中学生篇6

1、既然选择郊区生活品质,但是早出晚归根本享受不了!

2、她很勤劳,一天早出晚归,没有空闲的时间。

3、图书馆社区服务在开放时间的选择上也应充分考虑到居民早出晚归的特点而加以合理确定。

4、尽管他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可他不辞辛劳地早出晚归,无怨无悔。

5、兰比斯这些年来在我的工作团队中任劳任怨,他跟球队里的年轻人一起工作,早出晚归,帮助球员提高水平。

6、我一人早出晚归忙着装修,没什么要求,只要干净安全,能晚上睡一觉就成。

7、他每天早出晚归,把中队的卫生工作做的井井有条。

8、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兢兢业业。

9、每天自己开车载水果到市场上卖,早出晚归,可是收入并不多,结果也不过卖几百元而已,让她感到很沮丧。

10、重视家庭生活的徐中雄,自参选以来,每天早出晚归,已经很久没有时间享受天伦之乐了。

11、人民法庭远离法院机关,早出晚归,可以说是一天两头不见太阳,顾大家,舍小家,风雨无阻。

12、每天挤公共汽车,早出晚归。

13、他们早出晚归,夜以继日,为别人的成功而辛苦奔忙。

14、工厂里的工人们早出晚归,却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15、我的爸爸妈妈是卖水果的,每天早出晚归,一天也赚不了多少钱。

16、他在邻村地主家扛长工,早出晚归不能整天看守娘娘庙,就给了我个鸡毛当令箭,叫我在放假时常驻他家,形影不离看管五斗四嫂子。

17、尽管热闹复员回来有二十多天,早出晚归,家里连个人影也见不着,可她却毫不在意。

18、小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的父母整天早出晚归,自己也有意无意地加入了上山下地干活的行列。

19、领导干部到新单位任职,理应扎下根来安心工作,不应早出晚归“走读”上班。

20、盖四方百姓早出晚归,汇聚于市集,需要填塞肚子,有些农民出卖了农副产品后,也要改善一下生活,这些因素都刺激了农村集市中饮食业的发展。

21、他每天早出晚归,但每次都两手空空。

22、总导演张子扬每天早出晚归,或者不归,干了许多小事,也干了许多大事。

23、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24、有些是早出晚归的,被称作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旅行。

25、他们在劳动中早出晚归,挑最重的活计干,仅两天的时间,他们就铲出了二千四百多亩地,()插秧一百六十多亩,给烟地浇水四十三亩。

26、就这样我们早出晚归过了一个月,我周围的人也走得差不多了,后面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本来我也可以逃之夭夭的,谁知道命运多舛,时运不齐。

27、他工作很忙,每天都早出晚归。

28、他们一起游山玩水,一起耕作,早出晚归,这一切农家姐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样过了一段时候小龙鱼说要带阿眉回老家一趟,阿眉高兴地答应了。

29、为保证调研时间和质量,教研室统一安排车辆接送,每天早出晚归,深受学校欢迎。

30、在交通不便的农村,农民要将产品送到集市上去卖,往往要早出晚归,这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收购难度,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1、工厂工人早出晚归不给工钱,周末安排的培训也没有补偿。

32、马寿芬的丈夫一直在外地工作,而她天天早出晚归跟车在外。

33、父母每天都在为自己的工作而忙忙碌碌,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难道他们容易吗?

34、城乡结合部的居民,他们早出晚归的生活是劳动生存的需求,锻炼的倡导还不现实。

35、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

36、有的孩子住地离学校较远,早出晚归,孩子学习如何,做了什么,家长根本就不知道,也没有精力过问。

37、中青年居民忙于事业,早出晚归,无暇享受小区的种种设施。

38、由于家长工作忙碌,常常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辅导子女功课,加上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也难以在学习上为子女提供很多帮助,协助他们解决课业上的疑难。

无家可归的中学生篇7

1、既然选择郊区生活品质,但是早出晚归根本享受不了!

2、她很勤劳,一天早出晚归,没有空闲的时间。

3、图书馆社区服务在开放时间的选择上也应充分考虑到居民早出晚归的特点而加以合理确定。

4、尽管他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可他不辞辛劳地早出晚归,无怨无悔。

5、兰比斯这些年来在我的工作团队中任劳任怨,他跟球队里的年轻人一起工作,早出晚归,帮助球员提高水平。

6、我一人早出晚归忙着装修,没什么要求,只要干净安全,能晚上睡一觉就成。

7、他每天早出晚归,把中队的卫生工作做的井井有条。

8、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兢兢业业。

9、每天自己开车载水果到市场上卖,早出晚归,可是收入并不多,结果也不过卖几百元而已,让她感到很沮丧。

10、重视家庭生活的徐中雄,自参选以来,每天早出晚归,已经很久没有时间享受天伦之乐了。

11、人民法庭远离法院机关,早出晚归,可以说是一天两头不见太阳,顾大家,舍小家,风雨无阻。

12、每天挤公共汽车,早出晚归。

13、他们早出晚归,夜以继日,为别人的成功而辛苦奔忙。

14、工厂里的工人们早出晚归,却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15、我的爸爸妈妈是卖水果的,每天早出晚归,一天也赚不了多少钱。

16、他在邻村地主家扛长工,早出晚归不能整天看守娘娘庙,就给了我个鸡毛当令箭,叫我在放假时常驻他家,形影不离看管五斗四嫂子。

17、尽管热闹复员回来有二十多天,早出晚归,家里连个人影也见不着,可她却毫不在意。

18、小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的父母整天早出晚归,自己也有意无意地加入了上山下地干活的行列。

19、领导干部到新单位任职,理应扎下根来安心工作,不应早出晚归“走读”上班。

20、盖四方百姓早出晚归,汇聚于市集,需要填塞肚子,有些农民出卖了农副产品后,也要改善一下生活,这些因素都刺激了农村集市中饮食业的发展。

21、他每天早出晚归,但每次都两手空空。

22、总导演张子扬每天早出晚归,或者不归,干了许多小事,也干了许多大事。

23、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24、有些是早出晚归的,被称作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旅行。

25、他们在劳动中早出晚归,挑最重的活计干,仅两天的时间,他们就铲出了二千四百多亩地,()插秧一百六十多亩,给烟地浇水四十三亩。

26、就这样我们早出晚归过了一个月,我周围的人也走得差不多了,后面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本来我也可以逃之夭夭的,谁知道命运多舛,时运不齐。

27、他工作很忙,每天都早出晚归。

28、他们一起游山玩水,一起耕作,早出晚归,这一切农家姐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样过了一段时候小龙鱼说要带阿眉回老家一趟,阿眉高兴地答应了。

29、为保证调研时间和质量,教研室统一安排车辆接送,每天早出晚归,深受学校欢迎。

30、在交通不便的农村,农民要将产品送到集市上去卖,往往要早出晚归,这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收购难度,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1、工厂工人早出晚归不给工钱,周末安排的培训也没有补偿。

32、马寿芬的丈夫一直在外地工作,而她天天早出晚归跟车在外。

33、父母每天都在为自己的工作而忙忙碌碌,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难道他们容易吗?

34、城乡结合部的居民,他们早出晚归的生活是劳动生存的需求,锻炼的倡导还不现实。

35、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

36、有的孩子住地离学校较远,早出晚归,孩子学习如何,做了什么,家长根本就不知道,也没有精力过问。

37、中青年居民忙于事业,早出晚归,无暇享受小区的种种设施。

38、由于家长工作忙碌,常常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辅导子女功课,加上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也难以在学习上为子女提供很多帮助,协助他们解决课业上的疑难。

无家可归的中学生篇8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主要领导人和地方分会主盟人(孙中山、胡汉民、黄兴、邓家彦、、宋教仁、秋瑾、蔡元培、廖仲恺、徐锡麟、吴玉章等)都是留日学者。他们是辛亥革命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人。

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于1912年1月3日组建南京临时政府,核心成员12人中有8人是归国学者,占三分之二。

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代留学生――“留童”中的佼佼者。

从1912年至1928年,北洋政府先后更换了32届内阁,历任国务总理和内阁阁员中分别有四成和五成为“留学”出身,而20世纪20年代的24任外交部长,几乎全为欧美的“海归”。

1923年10月孙中山改组,临时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执行委员共15人中留学归国者13人,占87%。

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召开成立大会,出席代表13人中有8人是归国留学生,占三分之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10位开国元帅中有6位在国外留学或工作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政府委员共63人,在国外留学或工作过的42人,占三分之二。

20世纪初至20年代的第五批“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群体和第六批留苏学生群体,直接领导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成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在全国取得胜利的支柱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刘少奇、、、陈云、、邓小平7大常委中,除外,其余6人均有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先后在法国和苏联留学、工作过,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

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留学的、、李岚清,则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

不仅共产党方面是如此,其实也一样。1948年出版的《中国当代名人传》共收录198名党政军要人,其中有留学经历的就占了88位,就是留日学生。民国时期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也多由海归担任。政府时期,留学欧美、日本的留学生归国后多人服务于外交界。《海归时代》一书中写道,1935年版《中国外交年鉴》曾记载,当时外交部86名重要职员中,留学生出身的有73人。

学界的情况,也跟政界相仿。1928年南京政府建立中央研究院,首任院长蔡元培。1948年选举产生81位院士,数理组26人和生物组25人全为归国学者;人文组28人,除国学、中医、出版专业等5人外,都是归国学者。

中国科学院于1950年成立。1955年首届学部委员共172名,(不含哲学社会科学部)有158位是归国学者,占92%。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首批院士96人,留学专家46名,占48%。

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名受奖者中21名是归国学者。 一

上述的罗列,初看似乎很枯燥,但细细琢磨,很有点味道。

第一点,去日本、法国和苏联留学的海归,大都是文科生,去国外学的也多是文科,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学军事的,如等。按照今天流行的分类方法,当时的他们多数应该算是“文学青年”和“愤怒青年”。而去英美等国家留学的海归,却大多数是“理科男”,所学的以理工科为主,也有部分学社会科学的,纯粹的文科生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称当时的他们为“科学青年”。

第二点,去留学的国家不同,学的专业不同,归国后的发展路向也就大不相同。

留学时是“文青”和“愤青”的、从日本、法国或苏联归国效力的海归,回国后不是在军政两界发展,就是在文艺界厮混。更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20世纪激荡中国的革命浪潮,大都是这些出身“文青”和“愤青”的海归们回国鼓捣出来的。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主要领导人和地方分会主盟人(孙中山、胡汉民、黄兴、邓家彦、、宋教仁、秋瑾、蔡元培、廖仲恺、徐锡麟、吴玉章等)都是留日学者。两年内即有960多位学生加盟。他们回国后成了辛亥革命封建王朝的先锋队和中坚力量。在清末民主革命的进程中,归国留日学生们发挥了关键作用。

辛亥革命后,对中国发挥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中,不论是方面的、,还是共产党方面的陈独秀、、,以及文艺界的鲁迅、郁达夫等,都是曾经有过留日经历的海归。可以说,在20世纪前半叶,留日回来的海归们,是中国时代大潮的真正弄潮儿。

20世纪20年代左右赴法勤工俭学的、邓小平、、聂荣臻、李立三、蔡和森、蔡畅、李富春等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大业中,无疑有过重大的贡献。而徐悲鸿、肖三、冼星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曲者)等著名艺术家、音乐家,也都多半是在法国学习和工作过的海归。

20世纪20年代赴苏联的留学生,归国后绝大部分成为优秀的革命家或军事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走向胜利的支柱力量。

说到这些最早从苏联回国的海归,就不能不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两年后,于1919年3月成立了第三(共产)国际,1920年5月决定建立莫斯科东方大学(全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招生对象是苏联远东各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的革命青年。中国共产党人瞿秋白、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肖劲光、王一飞、柯庆施、彭述之等,是首批去东方大学学习的。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东方大学中国部改名为孙逸仙大学,又叫中山大学。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由中央政治委员会选送一批人去中山大学,这些人中有、、王稼祥、秦邦宪、罗亦农、许光达、杨尚昆、、乌兰夫、廖承志、刘伯坚、谭平山、蒋经国、屈武、谷正纲等。1923年以后,、邓小平、赵世炎、王若飞、陈延年、聂荣臻、李富春等从西欧转到莫斯科东方大学。1926年中山大学在校生340人,1927年达到800人。到中山大学1930年关闭止,留学生总数当在千人以上。

而提起这个莫斯科中山大学,又有两个需要特别提及的重要历史细节:一是邓小平和蒋经国这两个到20世纪后期仍然对海峡两岸的中国发展有极大影响和贡献的巨人,居然在当海归前是同一所大学的留学生同学,可惜现在没有找到他们当年同学时有无交往的相关记载;二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的“28个半布尔什维克”,如、王稼祥、秦邦宪、杨尚昆等,都是出自这所大学。 二

从英美等国家回来的、留学时算是“科青”或“理科男”的海归,回国后大都在科技、教育和实业界发展,从政的不多,即使有从政的,也是在外交、财经、金融、法务等实务部门工作,专门去搞革命的则绝无仅有。

这里也有一些细节值得特别提及:

詹天佑(1861-1919),中国自己铺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是1872年“留童”中个别拒绝被中断学业提前归国的意志坚定者,依靠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考进耶鲁大学机械系,学成后才回国效力的。

1909年-1945年,留美学生达到三四千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庚款留学生”。叶企孙(物理)、吴有训(物理)、胡刚复(物理)、赵忠尧(物理)、朱光亚(物理)、胡明复(数学)、华罗庚(数学)、施汝为(物理)、秉志(生物)、梅贻琦(电机)、何杰(地质)、周仁(冶金)、高士其(生物)、周培源(物理)、竺可桢(地理、气象)、侯德榜(化学)、张钰哲(航空)、顾毓(电机)、杨石先(化学)、钱学森(航空)、钱伟长(力学)、梁思成(建筑)、张光斗(水利) 以及赵忠尧、郭永怀、李恒德、师昌绪、陈能宽、侯祥麟等,是其中最为著名的。这些人是开拓中国现代科技事业的一代,很多人成了学科奠基人和学术栋梁,为中国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人才。

胡适、赵元任等在美国虽然学的是文科,但由于受过严格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训练,其本质仍然要算是“科青”。胡适归国后成为对20世纪中国教育、学术以及思想文化有绝大影响的人物,跟他留学美国、师从杜威的经历有莫大关系,更与他的“科青”属性密切相关。至于写出过“叫我如何不想她”这样绝美情歌的赵元任,归国后虽然被聘为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但其一生仍然完全保持着“科青”本质不变。这与“弃医学文”的鲁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胡适和鲁迅,都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凸显出来的大人物。但一个一生坚持“多研究些问题,少谈点主义”,对各种激进主义的思潮始终保持着警惕和距离,1949年又拒绝的挽留,离开了大陆。而另外一个人鲁迅,则越到晚年越激进,去世后更被捧为思想文化革命的旗手。1949年后,两人在大陆的际遇更是天差地别,胡适被批得体无完肤,连当年的得意门生们也纷纷被迫“反戈一击”,而鲁迅则是越来越被尊崇,连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都充斥着鲁迅的文字。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中国最早的科学团体和科学学会,大都是留学英美的海归们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联络同志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为宗旨,以推进科学的传播和研究等多项事务为任务的“中国科学社”于1914年6月由留美学生发起,在美国绮色佳(Ithaca)成立。社长任鸿隽(1886-1966,化学),书记赵元任(1892-1982,语言学),会计胡明复(1891-1927,数学),编辑部长杨杏佛(1893-1933,矿冶);董事会成员由任鸿隽、赵元任、胡明复、秉志(1886-1965,生物学)、周仁(1892-1973,陶瓷)五人组成。1915年在上海出版中国历史上第一期《科学》杂志。

中国农学会于1917年在上海成立,由丁颖(1888-1964,东京帝国大学毕业)、邹秉文(1893-1985,1915年美国康奈尔大学毕业)、蔡邦华(1902-1983,日本鹿尔岛农学校、德国柏林大学毕业)等发起。中国地质学会于1922年成立,由丁文江(1887-1936,1906年留英)、章鸿钊(1887-1951,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帝国大学)、翁文灏(1889-1971,留学比利时)和袁复礼(1893-1987,美哥伦比亚大学)等人发起。

中国数学会1935年成立于上海。董事会、理事会与评议会主要成员有:胡敦复(1886-1978,美哈佛)、冯祖荀(1880-1940,日本)、姜立夫(1890-1978,美哈佛)、熊庆来(1893-1969,法国)、陈建功(1893-1971,留日、美)、苏步青(1902-?,日本帝国大学)、江泽涵(1902-?,美哈佛)、钱宝琮(1892-1974,英国)等。中国天文学会1922年建立于北京,第一任会长高鲁(1877-1947,布鲁塞尔大学)、副会长秦汾(1882-?,美、英、德留学)。

中国造原子弹的最早一批人都是留学美国的海归,如邓稼先等。其中李政道(物理)、唐傲庆(化学)、孙本旺(1913-1984,数学)、张瑞马先(化学)五人,还是亲自决定选派的。1946年找吴大猷、曾昭伦和华罗庚问为什么中国不能造原子弹。答曰,中国缺少人才。蒋委托三位科学家立即选派并护送一批最优秀青年去美学习,回来造原子弹。五人于1946年9月从上海起程去美国。美国政府以原子技术对外国保密为由,拒绝接收。吴大猷和华罗庚不得不宣布解散,请各位自寻出路。

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的钱塘江大桥,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设计寿命50年,超期服役25年不倒。被网民热捧为“良心桥”“放心桥”的典范。这座炸药放不对位置都炸不掉的“桥坚强”,其总设计师茅以升(1896-1989),就是1921年留美后归国的海归。 三

写到这里,可以说说为什么“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海归从政甚至一度是海归治国的历史”了。

第一,近代以来中国的确落后了,这个落后不是某些局部的落后,而是整个文明进程的落后。而要改变这个落后局面,重新崛起,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走老路肯定是不灵了。1840年后先后侵略中国的侵略者们,跟我们的老祖宗们碰到过的外来侵略者完全不同。首先打是打不过了,自己没有坚船利炮的时候打一次败一场,有了坚船利炮后还是打不赢,1894年的甲午战争居然败给了一向被视为“蕞尔小国”的日本;再者也不可能用“岁币”(即给点绢茶、铁器、金银什么的)“和亲”(即嫁几个漂亮或未必漂亮的公主给侵略者的头领)的老法子打发走;甚至是割地来委曲求全也未必有用了,1900年的庚子事变,更居然闹到了几乎亡国灭种的地步。

怎么办?只能“开眼看世界”,虚心向代表了先进文明的侵略者们去学习救亡图存之道。如果说这在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还只是少数先觉者如林则徐、魏源、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意识,那么到了八国联军进京迫签“辛丑条约”后,则成了举国上下体制内外几乎所有精英的共识。20世纪的中国,争论的焦点已不再是要不要向西方或日本这些曾经的侵略者学习,而是究竟要师法其中的哪个国家才能迅速见到成效。于是,出国留学就这样成了救亡图存的必由之路,而海归学成归国后被大用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第二,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精英当国和治国都基本上是通例和常态,很少有例外。中国这100多年来的海归们,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无疑都属于精英。即使其中的“拼爹”者,如方面的宋氏兄妹或共产党方面的“4821”留学生集体,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完全够格当精英。而且这些喝过“洋墨水”的海归们,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应该算是他们所处的那个年代精英中的佼佼者。从中国近100多年的发展历程看,留学兴以及随之而来的海归回国效力热,无一例外地都在某些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推动过中国整体的发展和中国人福祉的改善。而对外封闭、没有留学更没有海归的时代,往往是中国最没有生气、中国人也最郁闷无望的年代。

第三,从政乃至当国的海归们也是有门派、分师承的。中国在不同的时代先后效法过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即中国的现代化曾经有过“以美为师”“以法为师”“以英为师”“以日为师”乃至“以俄为师”“以德意法西斯为师”等尝试或发展范式,也曾经为此有过激烈的争论甚至是流血的战争(如国共之争)。往往是从哪个国家回来的海归得势,就以学哪个国家的发展模式为主。从这个角度看,20世纪中国的“主义或路线”之争,实质上是海归们的师承门派之争。争到最激烈的时候,往往会人头落地甚至血流成河。

上一篇:老奶奶也有需要范文 下一篇:岁月友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