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古诗范文

时间:2023-12-07 10:36:46

牧童古诗

牧童古诗篇1

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天底下,一碧千里,但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牧童赶着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那些羊儿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牧童们边放着羊,边嬉戏、玩耍。他们把羊群赶到了一个地方吃草,自己就在旁边一会儿捉蚂蚱,一会儿玩游戏。就这样,很快夕阳西下了。其他小伙伴都回家了。只有这个牧童将羊儿赶回羊圈后,又坐回到草地上,拿起笛子在晚风中缓缓地吹起来。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时而清楚时而模糊,给静寂的黄昏增添了几分快乐情趣。不久,牧童的妈妈看到天快黑了,就喊牧童回家吃饭。他吃饱了饭,就已经是黄昏之后了。他再次走到原野上,连蓑衣也不脱,就仰面躺在了草地上,抬眼看着天上那皎白的月亮,回想着白天自己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情景,有时玩倒立,有时翻跟斗,可真尽兴呀!他放佛又听见了那愉快的欢声笑语,不由得沉入更美好的遐想:明天,自己和小伙伴们该玩些什么呢?就这样,牧童在草地上不知不觉的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五年级:神爱世人

牧童古诗篇2

一、 比较读:老师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

初读诗文,认识生字是必不可少的;加之古代诗文的朗读讲究节奏,因此教师的范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帮助学生正确朗读的方法。然而,仅仅让学生听着老师读,照着老师的样子读,这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教学效果势必低下。换个方式,让学生主动来构建“正确朗读”的方法:听老师读,请你比比看,老师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学生们的探知欲、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镜头回放】

师:真好,题目读得既正确又清晰。那么今天我们的学习从倾听开始。听老师读,请你比一比,老师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生:老师读得很慢。

师:是的,读诗就得边读边思考意思。你来试试。

(学生慢速有节奏地读诗。教师纠正“振林樾”三字读音)

生:老师“意欲捕鸣蝉”这一句读得很流利,我读不好。

师:这句话的确不好读。跟着老师读读。(教师慢速范读,学生跟读,其他同学同桌对读,要求读正确)其实你已经很了不起了。这句诗中的“鸣蝉”是个新词,前后鼻音都读正确了。见过“鸣蝉”吗?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课件出示蝉停留在柳枝上,并配上清脆的蝉声,学生纷纷表现出喜爱的神情)

师:看着它,你心里真想干什么?

生(露出激动的神情):我真想抓住它。

生(做出捉蝉的动作):我真想抓到它。

师:心里真想抓到这鸣蝉,是哪句诗的意思?

生(齐):意欲捕鸣蝉。

(之后教师随机指导“忽然”“闭口”等生字新词的读音)

整个“初读感知”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同桌练读、个别朗读、全班齐读等平时常用的教学形式,也显得更有实效。笔者以为,不同的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优劣、上下之分,关键要看学生是否乐意接受,还要看是否能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同桌互读这样巧妙的组合,学生的学习劲头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二、 表演读:让我们边读边想象,也来当一回牧童

“诗有境”,读诗不入境,重复读个三两遍自然就味同嚼蜡了。这首诗歌的意境恰恰都是围绕着“牧童”这一人物形象构建的。为了让学生能够走入诗歌的意境,笔者引导学生三步走。①呈现画面:通过朗读,将学生“所见”的人和物运用多媒体一一呈现出来;②回到诗歌:将这些人和物在诗歌中找到对应的词,画下来读一读,边读边联想;③想象意境:让一个个孤立的“东西”,通过教师的伴乐读,学生闭眼想象,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动画片”。

【镜头回放】

师:古人云:诗中有画。读这首诗,你看到的画面有些什么人、事和景物呢?

(学生分别回答:牧童、黄牛、林樾、鸣蝉,教师根据学生说的贴画)

生:老师,还有歌声!

师:真了不起啊!读着诗,你不仅能看见画面,还能听见声音。(教师随机播放《快乐牧童》)

师:这些人和事物,诗歌中是用了什么词呢?画出来。对于文章中的关键词,我们要学会圈画。读读看,能否边读边在脑中想出它们来?(学生自由朗读)

师:在你脑海中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牧童骑在牛背上,很开心。

生:我看到牧童想抓蝉。

生:我还看到牧童在唱歌。

师:真好。现在闭上眼睛,老师慢慢读,你在脑海中展现看到的画面、听到的歌声。(师伴乐朗读,学生闭眼想象。朗读完毕,学生睁开眼,大屏幕出示一幅完整的画面)

师:你刚才仿佛不是在读诗,而是在看什么?

生:我在看电视。

生:我像在看一部动画片。

师:你们想不想成为这部动画片中的牧童?那就让我们边读诗,边把自己放进诗歌动画片里去。(学生兴奋地齐读,教师指名学生读,学生读得很投入)

师:如果我们能边读边演牧童,那就更棒了。(教师让学生学着牧童的样子放松地坐着)

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师:注意下面一句动作要变了。

(学生有的手捂嘴巴读,有的站直了读——忽然闭口立,俨然一副小牧童的样子)

本环节笔者创设了“你们想不想成为这部动画片中的牧童”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表演读,全班同学边表演边读,想象诗歌意境。其间笔者随机采访几位学生:“你为什么不继续唱歌?”学生回答:“我想抓住鸣蝉,我再唱,它要跑了。”“我真想抓住鸣蝉,我望着鸣蝉就发呆了。”课堂上出现这样的回答,显然与学生全然进入诗歌意境是分不开的。

诗歌要读懂,但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枯燥的字词理解,显然并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明白诗歌意思,更不敢妄谈体会诗歌的情趣了。如《所见》这一类很有趣味性的诗歌,仅仅通过想象恐怕很难让学生感受古诗的妙趣,看画面读、表演读,让诗歌成为自己亲身体验的写照,学生自然读得情趣盎然。

三、 交互读:其实古诗还有更有趣的读法

在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表演,有情有趣地读懂了这首诗之后,笔者就引导学生自个儿拍着手带着节奏来读。之后,他们发现这样自得其乐的朗读还不够带劲,于是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开始和同桌运用交互拍手的方式来读。学生个个小脸通红,乐乎所以地读着这首五言绝句。最后,大部分学生都能自然而然地对这首小诗熟读成诵了。

【镜头回放】

师:其实,读诗还可以有很多种办法。

生:就像上课之前一样,拍着手来读。(课前小朋友已经会拍手读诗)

师:那就让我们拍着手读读看。

(全体学生有节奏地拍着手读)

师:其实,我们还可以同桌互相拍手读。

(同桌学生运用“你拍一我拍一”的形式拍着手读,之后请一对同桌展示读给大家看)

师:如果拍着手,能够你一句我一句背下来就更棒了。(学生进行“背诗接龙”)

师:老师发现有位同学能够一个人全都背下来了。

(一生边拍手边背诗,背完之后,其他学生纷纷表示:我也会这样背)

其实,《所见》一诗看似语言通俗实则情趣盎然,读之令人不禁失声一笑。如何让学生熟读成诵?让学生自由多读,然后背诵,当然是一条捷径。然而对于低段学生而言,显然这条“捷径”会让学生对古诗越来越失去应有的兴趣,最终即便积累了也是枉然。

古诗,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经典元素自然不必赘言,其对于培养学生语感、形成语言应用能力,同样大有裨益。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积累这样的文学形式,多读、熟读、背诵是必经之路。既要让学生“读好”,还要让学生“好读”,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

在低段古诗教学中,教师只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情境中阅读,把听、说、读、演、唱等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就会相得益彰,再给以多种评价方式,一定会使学生对古诗、对语文产生兴趣,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受益一生。

牧童古诗篇3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28

“诗眼”指古诗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词,是古诗中的点睛之笔,隐含着古诗的主旨和内涵。教学时,教师从挖掘“诗眼”入手,引领学生品味古诗的含义,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古诗的诗情,并充分挖掘其中的美学因素,可有效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一、 品析“诗眼”,咀嚼内涵

要让学生品味古诗的意境,就必须着眼于“诗眼”含义的挖掘,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品读诗句中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理解其描摹事物的精确性,体会其中蕴涵的深层含义和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

一是挖掘深层含义。如教学古诗《所见》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诗眼――“振”字的。

师:“振”字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字用得怎么样?

生1:“振”字在这里的意思是“振动”“振荡”,是说牧童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可见,牧童的歌声多么嘹亮!

生2:通过这个“振”字,我仿佛看到了夏日的午后,一个天真可爱的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牛背上,唱着一首悠扬悦耳的歌曲。

生3:其实,“振”还可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好――精神振作、奋发的样子。牧童嘹亮的歌声响“振林樾”,勾画了牧童精神抖擞、朝气蓬勃的样子。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先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诗眼――“振”字的表面含义,进而咀嚼出“振”字表现出来的牧童的精神面貌和天真烂漫的形象,品析出诗眼蕴藏的深刻内涵。

二是辨析古今词义。要准确理解“诗眼”的含义,还必须辨别古今词义的区别。汉语发展到今天,许多词语的读音和意义与古代相比都发生了变化。如《清平乐村居》中“无赖”一词是指“活泼可爱、可喜”,常用来形容小孩;而现在,常用它来形容那些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或者奸刁、撒泼等恶劣行为。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品味“无赖”的含义,体会“小儿”的天真烂漫。

二、 紧扣“诗眼”,体会意境

“诗眼”能够体现出诗人在炼字炼意、雕词琢句上的能力。教学时,教师要从对“诗眼”的理解入手,对其精当讲解,适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完成对诗歌意象的建构和对意境的体会。

一是品味意境,再现画面。如古诗《望洞庭》中的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中的“和”字展现了月下和谐的美景以及湖面、湖光、秋月、君山等意象组成的优美意境,教学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和”字的。

师:“湖光秋月两相和”中的“和”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融合、和谐的意思。

师:是什么“融合”在一起呢?这个“和谐”又怎么理解呢?

生1:在朦胧的月光照耀下,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生2:我想起了一个成语――“月光如水”。

生3:开阔辽远的洞庭湖面,水波不兴、澄澈空明;月亮渐渐升上了天空,洒下一湖的清辉,洞庭湖水与月亮的清光交相辉映。

师:好美的意境!好美的“和”呀!

二是含蓄留白,余韵悠长。诗歌含蓄凝练,有时“诗眼”以留白的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从而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中“云深不知处”中的“深”字时,我引导学生联系前后诗句的描写展开联想,仔细体会、想象它的韵味――描绘了云海茫茫的画面和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变化:满怀希望来寻访,隐者不在大失所望;云之“深”又让人迷茫――云海茫,隐者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三、 挖掘“诗眼”,感悟诗情

“诗眼”是读者深入理解古诗的突破口。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准确把握古诗中的“诗眼”,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从而真正走进文本,体会诗歌的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

一是体会古诗的历史背景。如孙双金老师执教古诗《春望》时,紧扣诗句“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深”字的字义“茂盛”入手理解“草木深”即为“杂草丛生,草木茂盛”之意,再将这种情景与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进行对比,进而揭示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剖析了造成“草木深”的原因,在对历史背景的回顾和体会中,使学生加深了对诗人复杂心情的理解。

二是体味诗人的内心情感。“诗眼”是在古诗关键处画龙点睛的字词,因此抓住“诗眼”,就能抓住古诗的脉搏,领悟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的情感。如教学《枫桥夜泊》时,我抓住诗眼“愁”字,结合“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建构和想象古诗描述的意境,感受诗人漂泊在外、四处奔波的寂寞之愁和思乡之愁。

“诗眼”是古诗生命和价值的体现,其多彩的灵光往往令读者心驰神往。因此在教学古诗时,教师应紧扣“诗眼”,让学生在反复的吟咏、咀嚼和锤炼中发现“诗眼”中蕴藏的无穷奥妙,进而深刻领会古诗的无限魅力。

牧童古诗篇4

一、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对小学生而言,中国的唐诗宋词虽然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教师可以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如在讲解叙事诗之前,教师可以引入与诗歌相关的故事或者自创一些色彩浓厚的故事情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讲解苏教版《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时,教师可以用一段故事独白的形式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人王昌龄当时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印象。比如,生活离不开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可以是我们的眼睛,带领我们领略世界的变换;朋友可以是我们的双脚,引领我们走进多彩的世界;朋友可以是我们的耳朵,带领我们聆听世间的美好音乐。人世间最伤感的莫过于许久没见的朋友在短短相聚过后各奔东西,从此天涯海角。因此,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朋友。本文作者王昌龄在送别好友之后,通过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衬托作者内心的孤寂以及伤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无限的思念之情。对小学生而言,他们还不能够理解朋友之间的伤感之情,因此,教师要以简单明了的故事对白带领学生理解作者的思念之情,感受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进而使学生把握诗意、领悟感情。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描绘画面,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加快,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是信息化时展的主流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比如,教师在讲解《清明》一诗时,首先,教师先用语言描述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之为踏青节,也是人们纪念祖先的节日。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主要通过祭祖和扫墓等形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之情。清明节从古至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由来主要与我国的气候密切相关。古时有“清明风”之说,来自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一文中指出:清明节是将寒食节习俗与上巳节习俗融合的一种节日,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之习俗。通过语言描述,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还让学生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中华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扬。

其次,教师回归古诗主题,《清明》一诗主要讲解诗人杜牧在清明节这天不能回家,使远在他乡的杜牧感受到浓厚的悲哀之情。但是杜牧的诗词都具有积极向上的作用,他并不过渡沉溺于悲伤中,而是努力调整心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最终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因此,教师以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有效载体,在多媒体计算机上让学生自主地画出牧童、牛、杏花村、杏花树、天空、诗人、行人、道路等形象,帮助学生形象具体地理解古诗情感。“清明时节雨纷纷”点出这篇古诗的写作背景、写作时间、当时写作的气候环境条件等,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打开清明节的相关网址,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清明节知识;“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点明作者内心的悲伤情感,在路上诗人看见路人在坟墓旁边烧纸钱、扫墓等祭祀先祖的行为使他思想情绪高涨,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描绘出路人吊念亲人,伤心欲绝的情景;“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是全诗的关键人物,是帮助作者走出伤感情绪的指引人,因为“牧童遥指”把杜牧带入了一个鲜明生动的画面。因此,通过学生在多媒体设备描绘出牧童以及牧童指路的画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将学生的情感与画面融为一体。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教学,提升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质量。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与清明节有关的视频或者电影,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入殓师》和《岁岁清明》都是有关于清明节的电影素材。但是《入殓师》这部电影对小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不易看懂,因此教师可以播放《岁岁清明》这部电影。总而言之,视频教学不仅可以起到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语文古诗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展现了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还体现了我国古人浪漫抒情的艺术情怀以及饱满的思想情感。因此,作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转变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利用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把握诗意、领悟感情,促使古诗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立志,于永华.锤炼古诗经典,丰厚文化底蕴――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138.

2.马玲棉.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17:147.

3.窦昕.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14:172.

牧童古诗篇5

江南的清明,少有的无雨时节。阳光照在桃花和杏花竞相开放的枝头,点染出许多魔幻色彩。迷蒙之中,现实与历史时空交汇,日月与时光顺序倒流。我依稀看到,牧之先生在一千多年前的今天,沿着光黄古道一步一步走来,棱角分明的脸庞上写满了落寞抑郁,飘飘舞动的长袍里带着一路风尘。岐亭古镇旁边,人困马乏;杏花村道当头,牌楼沧桑。天公亦不作美,泪雨纷纷洒。离开繁华的京城到还有些蛮荒的黄州任刺史,难怪牧之一路脸色漠然。

青石牌楼很有些年头了,不像今日光鲜明亮;黑色的苔醉满布其上,昭示一个湿润的江南!一条小径蜿蜒向内延伸,在雨雾中显得幽深莫测。牧之硕长的身躯探入牌楼四处张望,忽有歌声伴着牛铃的叮当,一步一摇穿透雾霭传来:“三里桃花店,五里杏花村;店里有美酒,村里有美人。”

声音稚嫩,带着童趣;反复吟唱,别有韵味!牧之精神一振:在这个冷雨浸淫的时候,酒可是暖身的上品!

牛铃近了,歌声停了。横坐在牛背上的牧童,好奇地打量着面前的陌生人。

牧之趋前一步:“仙童,借问何处有酒家?”

牧童回身一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这样被刻在了麻城的历史上。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庵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荫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踏着宋代词人谢无逸铺就的诗情画意,我走进了词人笔下的杏花村。一路寻觅,一路思量,你无法不陶醉其中。古风依旧,新景似乎更胜一筹;真想留些文字,只可惜,空有词人心境。人说,一个地域,只有历史载得久远,一方佳壤,没有文化难以传承。是的,杏花村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辉耀在湿流流的江南,靠的就是她的历史文化!

她的历史是厚重的,厚重得随便抓一把土都带有历史的养分;文化是丰富的,丰富得空气中都流动着文化的元素。杜牧千年问酒,一曲《清明》,让杏花村与天地同在;东坡三访故友,五吟《岐亭》,令挚友情共日月齐辉;陈季常埋名隐居,仍得东坡三访,“河东狮吼”成千古佳话;于成龙清廉据守,御赐一代廉吏,高风亮节尽显风流;乾隆帝六下江南,两游杏花,挥豪题写“杏花古刹”;甘望鲁弃官归隐,穷研理学,时光造就一代大儒。一桩桩,可彪史册;一件件,万古传流。

沿着水泥铺就的道路慢慢向前,一路好景让你目不暇接。山水田园格局自然天成,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不高,丘陵一样;水不阔,秀美而已;更有田园点缀其间,或曲线优美,或锦鳞层叠,处处炫耀着乡村大美。路旁、坡地,就是花的海洋。那一陇陇的菜花,金灿灿、肆无忌惮地绽放;那一树树杏花,玉生生、洁白无瑕地盛开;桃花更不甘落后,红艳艳、妖冶无姿尽展芳容。花香伴着酒香,醉了游人心房。

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熊召政先生多次到过杏花村。庚寅年清明时节,先生游完杏花村,诗兴大发,连赋三诗,其一诗云:“我今来此又清明,寒食人家酒半醇。一勺晚唐烟雨梦,尽催花事醉游人。”为杏花村又添一段佳话。

走进古岐亭,你会迷失在岐亭的美景里;走进杏花村,你会醉倒在杏花村的历史中。

牧童古诗篇6

一位牧童横坐牛背,一手持绳一手挈帽,牛自奋蹄尾正摆;还有一牛斜卧绿草中,耳朝前、眼圆睁,不知是不是远方传来的牧笛引起了它的注意。这是村口的一组乡村牧牛图塑像,雕像后面的牌楼顶上书着“杏花村”三个大字。

终于见到杏花村。查验了门票,我径直走进村中。

村中有湖,名叫醉仙湖。仙人来此尚醉,何况凡夫如我呢!湖边一组群雕引起了我的兴趣:三层阶上,安有酒坛十余个,上层一个独大,直立摆放;下两层的酒坛体小,或立,或斜,摆放错落,更有趣的是坛中有“酒”细细流下,许是当年诸仙尽兴而饮,终至酒具旁落吧。

岸边垂柳临湖弄影,树下小舟随波轻摇,湖心有情侣划船共渡自在逍遥。

沿着湖岸右侧的水泥道信步前行,首先看到的是六朝长廊。六朝长廊中展示的是具有代表性的21位诗人的作品。它们以不同艺术形式展现了“千载诗人地”、“千年黄公酒”、“千古杏花村”的独特魅力。我觉得廊内三块匾上的题字就很好地诠注了杏花村的迷人风韵:诗魂、酒韵、村色。

环湖而建的杏花村以明清时期建筑风格为主,“怀杜轩”便是其中之一。古老的青砖墙体,白色的石灰勾缝,线条清晰。“怀杜轩”为纪念晚唐著名诗人、曾任池州刺史的杜牧而建。在这里,你可以领略杜牧的显赫家史,体味当年诗坛才俊,想像军事奇才的风采,同时也能从中管窥其风流倜傥的尘俗生活。屋外临湖有一组地雕,上刻 “杏花醉雨 诗村流芳”。旁边还有一本打开的书雕,一页是村志目录,一页是杜牧家谱,临湖而阅令人悦目赏心,自是感叹“一诗之功,千载不朽。”

村中景点颇多,诸如:演武场、望华亭、观澜桥、渔歌埠、青莲馆、焕园等等都值得一看。不过令我驻足时间最长的是一座古戏台。戏台古色古香,三层结构,翘角飞檐,上有镂空图案无数,加上栩栩如生的动物雕像使戏台显得气势非凡。台上有一女演员正在表演黄梅戏,引得观众阵阵喝采。想起先前在园内看到的那些傩戏的面具,我问她能否为我们来一段傩戏。旁边的导游说,大姐是黄梅戏专业演员,不唱傩戏的。导游小姐说只要我们有兴趣还可以上去唱一段,戏台下专门摆放着一条长凳子呢!但我们谁也没有上去,今年在这里举办了“三月三诗会”,余光中老先生在此吟诗,会不会有诗歌爱好者从这里上去与他合影呢?看看身后可容千人的空地,想像着当初来了数以千计的文艺爱好者,想着那盛大的场面,不禁想起那“千载诗人地,池州杏花村”的美誉来。村子不远处,便是繁华的街市。我知道高大的建筑里面有一些为生活劳碌奔波的人,他们会不会经常来这里逛逛,调节一下身心?要知道这里古朴与现实相映成趣,第一诗村正是适合忙碌的城市人休闲的精神家园。

牧童古诗篇7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给后人留下1000多首诗歌、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代表作:《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等。

主题:

《元日》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高昂情绪,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每家每户都在用新桃换下旧桃符。

注解:

元日:农历的大年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鉴赏:

诗的前两句:这两句写“元日”(春节)的传统习俗有放爆竹、喝屠苏酒,用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

诗的后两句:“曈曈”是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全诗将叙事与写景结合。通过对“爆竹声”“屠苏酒”“换桃符”以及开春送暖的春风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春节这一天的热闹景象,流露出诗人在除旧迎新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2、《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人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主题:

《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不能够回家扫墓的人落魄断魂,孤零零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笑而不答,用手指向远处的杏花山村。

注解:

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鉴赏:

诗的前两句:这两句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欲断魂”交代了时间、场景、心情。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心情,找个地方避雨休息,借酒浇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为后文问哪里有酒家做铺垫。

诗的后两句:后两句描写的是一个浑身已经被雨水打湿的中年男人站在路边,满脸疲惫,向着远方的路面眺望,恰巧有一个小牧童骑着牛走过来,这个人急忙上前打躬作揖请教哪儿有店家可以休息喝酒的?这个牧童却微微一笑并不说话,只是抬手指向远处杏花盛开的山村。

这首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写得自如之极。景象十分清新,意境优美、兴味隐跃。

牧童古诗篇8

1、《牧童》诗意: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没看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而来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饭后,已是黄昏之后,他连蓑衣也没脱,就躺在月夜下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中心:表达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2、《舟过安仁》诗意: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得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中心:表达了诗人对两个小孩子玩耍中透出聪明伶俐赞赏有加。

3、《清平乐村居》诗意:茅草屋又低又小,茅屋旁的溪边上长满青青的草。听见茅屋里有人带着醉意操着温柔的南方口音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是一对白发的夫妻。老夫妻的大儿子在溪的东边锄豆田里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小儿子调皮可爱,他正在溪边趴着剥莲蓬。

中心: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图,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表达诗人向往人情之美的生活之趣。

上一篇: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范文 下一篇:成长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