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望乡范文

时间:2023-11-13 07:50:40

边界望乡篇1

孔庆东在讲鲁迅《故乡》时,曾经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

我想读过《故乡》的学生,可能对教师归纳的中心思想都忘了,但是忘不了小说里的那个画面: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一个少年戴着银项圈。这个画面是永远忘不掉的。其实如果写在别的小说里,也不见得这么难忘,为什么《故乡》里的这一段这么难忘呢?我觉得这一段是故乡的灵魂,就像诗歌有诗眼一样,这是题眼。为什么说它是题眼呢?因为《故乡》讲的是一个希望的主题,这个“望”字的本义恰恰是月圆(农历每个月的十五叫“望”),鲁迅恰恰是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使用“望”这个字的,他精心描画了一轮圆月。……《故乡》其实在讲希望,这就超越了具体的时代。鲁迅就是这样来使用这个“望”字的。

孔教授认为“《故乡》讲的是一个希望的主题”,且认为圆月照耀下的海边小英雄的画面(即少年闰土守瓜田的画面),是“故乡的灵魂”,是整篇小说的“题眼”。但他没有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为什么这个画面能成为全文的“题眼”,更没有深入分析这种“希望”本身的特征与元素,以及为什么这一“希望”会产生如此强大而永恒的召唤力量,让读者印象深刻。这种“希望”对于文中的主人公“我”,乃至文本背后的鲁迅,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笔者试结合文本来回答上述疑问,以挖掘出《故乡》背后不一样的内涵。

一、“圆月”与“希望”在结构上紧密呼应

细读《故乡》,我们不难发现,海边圆月下的小英雄的画面,与主人公“我”的“希望”深深纠缠在一起,成为“希望”的象征,并在结构上紧密呼应。《故乡》是写在卖掉老屋之后,“我”回故乡接母亲和宏儿去外地一起生活。多年没有回到故乡,本来“我”对故乡充满了想象与期待,但现实中的故乡竟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完全打破了自己的期待和幻想。“我”甚至感叹“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于是陷入失望之中。虽然总是想着“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想象与希望中的故乡无法在自己的记忆中成形。这种失望和无语的状态最终又被打破了,那是母亲提到闰土要来看“我”,于是“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海边圆月下的少年闰土的画面才开始忽然闪现在我的眼前,接下来便是回忆自己少年时与闰土的深厚友谊,叙述那段多姿多彩的少年生活。这个时候,希望重新闪现在“我”的内心,“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自己想象中的理想故乡开始“苏生”,这也就是希望的“苏生”,与“苏生”连在一起的,是圆月下小英雄的画面的重现。

但看到现实中的家乡人“我”的期待又落空了,故乡的人大多如豆腐西施杨二嫂那样“辛苦恣睢而生活”,这已经让人“无话可说了”,只能“闭了口,默默的站着”,与现实的故乡拉开一个尴尬的距离。成年闰土的出场最终完全打破了“我”对故乡的希望,这已经“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脸色“灰黄”、眼睛红肿、皱纹深布、“浑身瑟索”,还有“又粗又笨而且开裂”的“像是松树皮”一般的手。外形的衰败还不是失望的根源,更可惊的是精神上的隔膜与麻木: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希望自此破碎了,幻灭了。现实的故乡在“我”的眼中彻底显露,它是封闭的、麻木的,故乡的人民在封建礼法制度和沉重的生活压力之下,已经丧失了精神上的生命力,少年时的好友闰土也已经和我“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希望”破灭的时刻,也就是海边圆月下的小英雄的画面消失的时刻。作者写到“我”离开故乡时的感受: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希望彻底消失了,故乡不再能够引起我的期待和希冀,我不再有精神上的留恋,“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更可怕的是,我与故乡之间完全隔离了,我陷于孤独和绝望之中,“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本来是非常明丽地闪现在我眼前的,但又“忽地模糊了”,那个浓缩着希望的画面在心头消失了。

耐人寻味的是,在这样的绝望之中,希望又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照临了。“我”在离开的过程中意识到“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个象征着希望的画面重新展现在眼前,“我在蒙陇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很显然,海边圆月下戴银项圈的小英雄的画面,与《故乡》的“希望”紧密相连,甚至融为一体。希望浓时,画面便很明丽地闪现出来;希望淡化乃至消失时,画面也就消失不见。作者心头关于故乡的美好回忆全部凝结在这一画面和形象之中。可以说,整个《故乡》就是一个寻找“希望”,但是“希望”破灭,只好离开故乡,在离开之后又最终找到“希望”的故事。当然,这还只是圆月这一画面与“希望”在结构上的呼应。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消失了的希望和画面,又会重新出现在本已绝望的“我“的心头?文末有几句令人费解的话——“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到底该怎么理解?这个转化过程如何产生的呢?转化后的希望还是原来的希望吗?要理解这一转变的过程,就必须分析、理解这一画面(即“希望”本身),才能真正了解作品结尾暗含的意旨。

二、“圆月”代表的是怎样的“希望”

小说中写道,“我”从未去过海边。圆月下的小英雄的画面显然是“我”的想象。这种想象发源于少年时代闺土为我描述的海边生活,它多姿多彩,充满着浪漫的诗意与天真的意趣:五颜六色的贝壳、夜间守护西瓜、用胡叉驱赶猹、潮汛来时的鱼跳……值得注意的是“我”对此的感叹: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原来“我”的少年生活是封闭在“高墙”之内的,“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才是“我”少年时的真实生活。闰土带着他的故事来到“我”身边,为我打开了另一个完全不同于“高墙”之内的生活视野,引起了“我”无穷的想象与希望。说到底,这个“希望”,是少年时代起就产生的对一种自由而精彩的生活的期待,这种生活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之外,是另一种不曾真实存在过的广阔生活。这种生活通过少年的“我”的想象与提炼,最终凝结成了圆月下海边沙地小英雄的画面。《故乡》结尾写到“我”将希望寄托在后代(宏儿和水生)身上,期望他们过上一种“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的生活”,其实仍然是对少年时代就确立的“希望”——一种自身经验之外的广阔而自由的生活的期待——的发展与坚持。只不过少年时代那个凝结成画面的“希望”朦胧而优美,年少的“我”对此还没有清晰的理性自觉,而成年的“我”的“希望”,多了一种理性的思考与自觉而已。

我们可以说,这个“希望”从一开始就具有想象性与象征性。在想象中,这种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我和闰土之间没有等级和隔阂,两个年少的友伴心心相印,充满诗意和希望地生活着。“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风景如画,给人以优美、壮阔而又皎洁肃穆的美感;“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以及“项带银圈”的“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钢叉向猹刺去的画面,则充满了少年人的朝气与希望,有一种清新刚健的气象,洋溢着无穷的生命力;由于那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是我的好朋友闰土,就便整个画面带着一种友情的光泽与气温,带着人心的温暖与淳朴;最耐人寻味的是偷西瓜吃的猹没有被小英雄叉中,反而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我以为这其中有一种少年人的天真与童趣,又带着一种人性的温暖与厚实。这画面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是和谐的温暖的,人的形象富有生机、充满希望,而作为背景的大自然,则是优美而宏大的。

很显然,“我”,并没有真正到过海边,圆月英雄的景象不是亲见的,它只存在于回忆和想象之中,它是一种想象性和象征性的存在。少年闰土的到来,让“我”发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而且还赋以这个生活明丽的画面与形象,成了内心的美好象征。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理解为什么小说末尾写到的“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这一句话。因为这个“希望”,一直是由自己想象与虚构出来的。

虽然具有虚构的和象征的特性,然而,这个画面所代表的“希望”却产生了一种批判性及超越性。正是在对另一种精彩而自由的生活的想象中,“我”发现了现实的封闭与鄙陋,少年的“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不足与遗憾:终于知道这个世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我”和朋友们原来“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种对比及其诱发的想象,在少年的心中已经慢慢成为一种批判的力量,借此否定了“我”和朋友们原来的生活,而生出一种对于新生活的期待。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虚构和对比的特征,、让这各画面所代表的“希望”远远超越于现实之上,变成一种恒久的批判力量,变成一种永远难以褪色的心灵的召唤。这个“希望”本就不在现实之中,而超越了现实,在现实之上,它永远那么优美、精彩、自由,充满了诗意与生机。这颗少年时就种下的“希望”的种子,任凭时光流逝,风吹雨打,依然在顽强地发芽、生长,以致诱惑着成年的我回到故乡,带着多年的想象与期待,去验证心目中那个“美丽”的故乡。从这个角度来说,“希望”象征了人本身具有的精神上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的渴求是长久的,难以轻易被现实所否决。如果少年时的“我”的希望只是一个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希望”,则有可能在暗淡的现实面前褪色。然而,“我”之所以在接触故乡的现实并感到绝望之后,最终依然能够生出希望,不就是因为从小就种下的这样一种超越性的精神渴求么?那个美丽的、浪漫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充满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友谊与善意的画面,不就成了埋藏在我心底的一种超越性的期待么?

三、为了“反抗绝望”的“希望”

现实可以暗淡,让人绝望,而期待却顽强存在着。小说末尾写道:“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并说“我的愿望”很“茫远”,比闰土“崇拜偶像”的希望还要茫远得多。希望虽然“茫远”,但有着强大的召唤的力量。因为从少年时代以来,圆月下海边沙地小英雄的形象就深深地植根于“我”的内心,让我永远难以心安理得地在“高墙的四角”之内生活。这个形象与画面成了二种永恒的召唤。鲁迅在其诗剧《过客》中曾描写过客的耳中永远传来的那“前面的声音”,召唤着过客永远向前,永难停下,义无反顾。鲁迅没有点明这“前面的声音”的来源与成因。而在《故乡》中,这“前面的声音”,这永远引诱人向前的召唤,却是当年由少年闰土所带来的期待与希望。它绵亘在“我”的生命的内部,早已化成了“我”心灵的一部分;它在消沉与绝望时会变得朦胧、模糊,但又总是会在心头响起,因为它是“我”的批判性的动力之源,更是“我”的永不沉沦的精神故乡,它扎根在儿时就有的记忆之中,永难磨灭。正如文中所描述的:“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这个“美丽的故乡”,这个经由闰土触发而想象的“希望”,永远存在于自身之外、现实之外,从一开始,它就是“我”所未曾经历过的另一种广阔的生活。既然它在自身之外,就永远不能凭借一己的经验将之彻底否定,因为自身之外的广阔世界,是一个有着无穷可能性的世界,是一个待于众人探索和改造的世界。这也就为“希望”留下了重生的可能。无论自己如何绝望,感到“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乃至模糊了“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感到了希望的虚无,但毕竟不能彻底否定希望。因为希望在自身之外的,是在于将来的,它存在于人们对外在世界的实践和探索之中。这就可以理解《故乡》结尾那句名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参考文献:

①孔庆东《鲁迅是语文的金钥匙》,《语文建设》2013年第11期。

②朱正《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981-1936》第121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7年。

边界望乡篇2

沈从文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颗明星,哈代是十九世纪末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将这两位生活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文学大家相提并论并非无稽之谈,因为二人都以故土故人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小说,并分别建构了各自独特的文学世界—“湘西世界”、“威赛克斯”王国。不但如此,二人更不约而同地关注着新旧文明撞击下的人、社会、文化。所以,对二人进行比较不单可以分析二人作品的异同,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东西方作家在乡土文学这一共同母题之下不同文化心理的窗户。

一以人性为核心的文化批判

人性,是人类普遍的、共同的本质。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都在作品中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永恒的主题作了风格各异的阐释,沈从文与哈代也不例外。这两位文学大家不谋而合地将目光投向了生活在现代物质文明淫威之下的人,关注生命存在的健全与缺失。人性是他们文学创作的核心和归宿。

从边城走来的沈从文,接受了湘西文化的熏陶,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契合。他始终从人性的角度去打量世界,表现理想中的人生形式。柏子率真而又粗犷;翠翠纯真而又温柔;萧萧勤劳而又单纯;天宝和摊送胸襟坦荡,洋溢着原始的生命强力。这一系列人物形象投射出了最本真的人性和最自由的生命情态。而且,他还大胆地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媚金渴望得到性爱,花脚苗族寡妇追逐性爱,青年男女自然野合,形象地淦释了人性的深层内涵—原始的、自由生命力的勃勃生机。在他的笔下,“湘西世界”是一个充满人情美、爱情美、生命力旺盛的化外之境。另一方面,对于扭曲变形的人性,他也予以了强烈的批判和鞭答。《龙朱》、《柏子》、《萧萧》、《丈夫》演绎了在异质文明的挤压下,乡下人灵魂的堕落史。

哈代的“威赛克斯”小说创作始于《绿茵下》,在这部作品中他已有意识地将叙述重点转移到人性这一主题。在其《小说与诗歌总集序》中,他曾谈到:“在威塞克斯也有十分丰富的人类本性,足够一个人用于文学。我对这种想法一直坚持不舍,所以,即使有时本来比较容易超越国界,使故事叙述带有更多的世界性色彩,我还是固守在威塞克斯界限之内,不越雷池一步。”①他塑造的人物,特别是早期作品中的,都表现出坚毅、刚强、勇敢的品格。虽然他们接连不断地遭受打击,但却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低头屈服,为实现人生理想排除万难。随着创作的深人,哈代惊异地发现现代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扼杀,也目睹和感受了人与社会之间的种种矛盾和对立。在《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自在的生活、古朴的民情已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取而代之的是以苔丝和裘德为代表的广大的乡村人民在现实与理想、灵与肉的冲突中被压垮、被撕裂。于是,在《绿荫树下》和《远离尘嚣》中,哈代苦苦地找寻着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家园,反复吟唱着美好自然和完美人性的挽歌。

表面上看来,二人的作品都反映了生活在“湘西世界”和“威赛克斯”王国里人物命运的变迁与完美人性的失落。归根究底,这些变化的深层原因在于浸润和滋养这些乡村居民的文化土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化内涵的核心部分是由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构成的,人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哺育其成长的文化的变化。所以,通过考察人物命运和关怀生命本真,二人将笔触延伸到了现代文明重压之下急速蜕变、衰败的传统乡土文明与文化。而有特殊的时代语境使两位作家一致采用了文化批判的姿态:沈从文的创作高峰期是中国从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文明演进的蜕变时期。哈代生活在维多利亚王朝末期,即新兴的工业社会蓬勃发展,宗法制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被取代之时。

恩格斯说过:“任何进步同时也就是意味着相对的退步,这时一些人的幸福与发展是用别一部分人的痛苦和受压抑为代价而实现的。”②在二人眼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乡土文化的现代化是一场及其痛苦的变革,现代文明俨然是一种践踏传统美好价值、扭曲人性的异己力量,宗教、法律等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束缚、阻碍着人对理想的追求,人沦为了现代文明的牺牲品却浑然不觉。为此,二人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文化批判。

沈从文构建了“湘西世界”的对立面—“都市世界”。他挥动手中的笔,剥去都市人的楚楚衣冠,尽情展露他们的虚情假意。他们或是油腔滑调的市井之徒,或者是趋炎附势的卑鄙小人,又或是自欺欺人的愚昧大众。总之,在这类小说中,我们可以窥测到都市人的种种丑态。在湘西的边城小镇,现代文明的浪潮滚滚袭来,在人们头脑中尊严和耻辱之间的界限已不那么分明,“利”与“义”之间的天平慢慢倾斜,勤劳、质朴、正直等传统美德以及原始的生命强力正加速离开古老的湘西世界。翠翠和摊送的爱情在“渡船”与“碾坊”的较量中最终是走向了悲剧。因此,乡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生,以及为理想人性寻找“诗意”的寄居地就成为了沈从文边城小说最重要的主题。

哈代身为乡土文明的产儿,他的小说敏锐地反映了19世纪末英国农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迅速崛起的工业文明给农业文明以及深深植根于其中的乡村居民带来的极大伤害,也无比痛心地披露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悲剧命运。盖布利尔(《远离尘嚣》)、克莱姆(《还乡》)、苔丝等人物都是传统文化的血肉化身。通过他们,哈代揭露了现代工业文明践踏传统文明和反人性的一面,描述了在新旧两种文明的双重压力之下,人类精神世界里的分裂和危机,使现代与传统间的交战得以形象化、具体化。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以道德的沦丧、人性的压抑为代价的。两位作家将人性作为创作的起点和归宿,在各自的艺术世界中深入地探讨了现代社会里的人与乡土文化。在向人类本性深处开掘的过程中,发现了生命的不确定性里具有永恒价值的人性本真,也洞察了现代文明对乡土文明的蚕食、扼杀。

二持有双重价值尺度的精神流浪者

综观二人的小说,乡土世界与现代都市的二元对立是其文化批判的主要模式。在朴拙宁静的乡村世界与纷繁嘈杂的现代都市的夹缝中,立足人性这一基点,由乡土世界观照城市,或从城市反观乡土,城与乡形成了两个独立的、被隔离的世界。尽管二人力图站在边民或村民的立场来展开叙述和描写,但实际上不论是野蛮神秘的“湘西世界”,还是封闭落后的“威塞克斯”王国,都在一种双重目光的审视之下。

具体说来,沈从文凭借着“乡下人”的高尚品德和原始生命强力,在心理上蔑视、鄙薄都市人,大力颂扬在扭曲变异的现代环境中,生活在边城的人们保留了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本质,实现了生命的自主自为。但是这种“乡下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并未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可。这样,秉持“乡下人”评判标准的沈从文就只是都市人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而已,他依旧孤独。同时,他也发觉边城其实是一个古旧的未开化的世界,而他引以为骄傲的精神后盾在异质文明面前是如此地不堪一击。他开始反思古老的乡土文明。虽然,他清楚地知道挽救这种自然、纯美的乡村人生形态的唯一途径是唤醒沉睡中的生民们。然而,他却不敢呼唤现代文明的到来,他犹疑了,退却了。

哈代与之类似。他的一生见证了英国农民阶级的逐渐消亡,亲身感受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乡村宗法文明的吞噬。作为知识分子,他在理性上认同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认为威塞克斯被带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是历史的进步。然而,身为乡土文明的杰出代表,他在情感上深深地眷恋着宗法制社会里的淳朴生活和传统美德。在金钱的腐蚀下,这些美好的事物或发生了质变,或走向消亡。而农民不仅在经济上陷人了贫困、破产的悲惨处境,精神世界也被无情地卷入了工业文明的体系,原有的秩序被打破,人在新旧更替的时代无所适从。如何去看待这样一种残酷的、违背人性的但却又是历史发展必然的变化趋势,哈代为此陷人了情感与理性的冲突,他一生中都在寻觅理想的价值观和信仰。

首先要归咎于,二人的双重身份和文化人格。二人集“‘乡下人”与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和文化人格于一身,这直接导致了双重价值尺度的产生。我们来看一下二人及其相似的生活经历。沈从文与哈代都出生在偏僻边远的乡村。童年时期的乡村生活既是他们文学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也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优美的自然。景色、闲适的田园生活、传统的风俗习惯、古老的传说故事,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年后,他们满怀希望地来到现代都市,而都市却并未向他们张开欢迎的怀抱。生活中,他们目睹了种种黑暗、不公平的社会现状,遭到了都市人有意无意的歧视和排挤,深感与现代都市生活格格不人。于是,在内心深处,对都市生活的反感与日俱增,而对故乡和童年美好回忆的眷恋也在不断滋长。为了宣泄郁积于心头的苦闷,为了发泄对傲慢的都市人的不满,二人以各自的故乡风土为背景和原型建构了“湘西世界”、‘“威赛克斯”王国,鞭挞践踏传统、违背人性的现代文明。但这两位经过了现代知识洗礼的思想先驱也清醒地意识到,时代的车轮不可逆转,现代工业文明和商业社会的到来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更不幸的是,当他们“逃回”故乡时,发现乡土社会也不是一块净土,朴素的民风逐渐瓦解,乡村居民的道德价值跌落,到处都是丑恶的现实,坚守乡土的理想随之破灭。于是,他们始终在都市与乡土之间摇摆不定。

此外,当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发生变更,人们就被迫遵循新的标准来重新评估自身。可当新的价值标准的根基尚未稳固之时,用现代知识武装起来的人们常常在接受这样一套全新的标准的过程中也萌发强烈的怀旧情绪。他们希冀在旧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寻找到某种精神上的支撑。所以,虽然他们一次次地重复着返回故乡的精神之旅,但他们认同和眷恋的乡土世界正在飞一般地离他们远去。更让他们伤心的是,他们的思想、气质与一心向往的现代都市生活之间有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这样一来,他们既不属于乡土也不属于都市,而是以一种边缘人的姿态远远地观望、审视这两种文化形态。所以,他们是游离、徘徊在乡土和都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精神流浪者”。

由此可见,二人在精神上都是不折不扣的“流浪者”。他们疏远和排斥以都市为中心的现代社会,也不愿亲近渐渐腐化、堕落的乡土世界。在双重的压力下,他们想为自己的灵魂找寻一片栖息地,却发现无处容身。这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失落感,也使他们开始以怀疑的目光审视、批判这两种文化形态。这可谓是二人在文化批判中持有双重价值尺度的根源,也是二人努力营造特异的艺术世界的原动力。但回过头来一想,也只有像沈从文、哈代这样的精神流浪者,才可能创作出在文学史上真正有深度、有价值的作品。因为只有他们才能洞察两种文化形态的冲撞给人类以及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和影响,只有他们才能清醒地在审视现代的同时又反思传统。

三不同的选择与出路

沈从文与哈代都试图找到解除逐渐消失的乡村世界和迅速崛起工业社会二者之间对立冲突的办法。但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看,“湘西世界”的蜕变还处于最初阶段,仅有沈从文这样的思想先驱才能意识到两种文明间的冲突、两种价值观的矛盾。而哈代“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中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是对英国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面对乡土社会受到现代物质文明的浸漫而颓然解体的现实,两位“精神流浪者”在各自的文学世界中不断求索并找到了不同的出路。

沈从文怀着人道主义精神积极投身于文学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使读者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③。他鼓起勇气,以完善道德和人性为宗旨建构他的文化故乡。湘西小说就是他这一哲学的艺术再现。他虚构了理想中的故土湘西,在这里,“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为了最高的审美批判标准。他努力挖掘故土人民的善良、淳朴、正直,而有意略去了乡村生活的落后、贫困,也忽略了乡民的愚昧、无知、鄙陋。他的力作《边城》就是这种“乌托邦”式的追求。小说不仅展现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宁静自然的生活环境,古朴淳厚的世风民情,而且人与环境、人与人的矛盾、对立因为爱而消解,一切都笼罩在友爱和谐的氛围里,爱成为了构筑社会、弥合人际关系的纽带。并且,他“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人到老边龙踵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④,从而“弓}燃整个民族青春火焰”。由此可见,沈从文坚持唯美主义的原则对边城、边民进行了审美化改造,表现了其理想的人生形式,也传达了其以爱与美的理想重建民族精神与美德的愿望。

与沈从文重铸民族品德不同,哈代狠狠地撕碎了温情主义的面纱,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抨击,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他把爱情和婚姻生活作为探索社会的切人点,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去关注人。他的作品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在痛苦中挣扎,最后心力交瘁,或死于非命,或陷人孤独。苔丝作为他塑造的最为完美的女性形象,融坚定、热情、谦卑和刚毅等优秀品质于一身。但就是这样一位优秀女性,被人引诱,受辱后又被当成了伤风败俗的女人。苔丝的毁灭,使他的作品充满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厌倦了沉闷的荒原生活的游苔莎,最终死在了逃离荒原的途中;淑大胆地追求不受任何世俗形式约束的爱情。但当她与裘德同居时,却心生犯罪感和堕落感。在异教和基督的抗争中,她内心万分痛苦,最终为基督殉葬。哈代的作品表明,人是生活于“有毛病的”世界里,无奈、悲愤、绝望的情绪像影子一样跟随左右,而死亡和毁灭是人生的最终归宿。不单如此,在展现人物现实生存困境的基础上,哈代进一步地把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他由关注个体生命的悲剧性冲突上升到关注全人类的悲剧性冲突,从个人的迷茫去理解全人类的困惑。他设计了“小时光老人”这一独特艺术形象,并借他来表达对人类困境的哲学思考。

四结语

边界望乡篇3

关键词 《海角七号》 彩虹 思念

2008年8月22日《海角七号》在台湾上映,两个月的时间就创造了各种票房的奇迹。2009年2月14日该片在大陆公映,引起了众多影迷的关注。影片中讲述了时间跨越60年的两个男人的爱情故事,阿嘉是一个在现代视野中闯荡台北的歌手,影片一开始是阿嘉在失意中砸烂吉他独自骑摩托车返回家乡恒春的镜头:而另一个主人公日籍教师是以隐性的方式出现的,在整个影片中我们是在这个日籍教师伤感的书信中独白中看到六十年前的那场爱情,以及日本战败,他无奈返乡放弃自己所爱的人的痛苦离别。阿嘉仅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自己的爱情,而日籍教师却用几十年的时间来缅怀自己的爱情,他们的爱人都叫友子。两个男人的情感在几乎不可能的时空擦肩而过,一个抓住了幸福,另一个在无奈的放弃中苦苦的思念了近半个世纪。这两个不算新颖的爱情故事却为我们演绎了人间众多小人物的纯朴、卑微,以及他们情感中所寄托的希望与绝望、悲伤与美好。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部影片。

一、怀念与感伤

“怀念与感伤”是《海角七号》这部影片最能打动人的地方,也是该电影最重要的主题之

首先,《海角七号》这部影片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日籍教师写给自己所爱的人的七封信,这七封信在这个似乎隐匿的时代久远的男主角无奈伤感的静静的旁白中推动故事的发展。他所讲述的故事是那样的无奈与平静,在这种平静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平静的大海,巨大的轮船,和大海上空布满云层的灰暗天空。这与阿嘉的世界相比,完全是不相同的两个世界,阿嘉的家乡是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田园山水,这里濒临大海,平静安逸。有人流闲散的集贸市场,有到了半上午还没有开门的摩托修理铺,更有着淳朴的乡民和他们与现代接轨的普遍生活。在这个故事中两个最主要的人物――日籍教师和阿嘉却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那就是归乡,只是两个人的归乡之路是如此的不同。一个是60年前的沧桑背影。走在归乡的路途中,心中隐藏着因战败而失去恋人的深深痛苦;一个砸烂吉他,独自骑摩托车奔走在归乡的途中,因理想破灭的失意青年。一个因为失去爱情而失意,一个因为失去在台北这个大城市继续奋斗下去的勇气而归乡。他们两个人有着共同的归乡行为,也有着共同的忧伤,只是忧伤的内容不一样而已。日籍教师的忧伤是爱情终不能果,阿嘉的忧伤是自己所追寻的理想难以实现,更难以被人理解。

其次,整个电影画面中,另一个迎合这种怀念与感伤主题的是人物坐在大海边的面朝大海的一些镜头,阿嘉的面朝大海镜头最多的。阿嘉寻觅到了一份邮差的工作却没有好好做,而是每天独自一人跑到海边的岩石上坐着看海,海的无边和空旷似乎映射出了阿嘉的孤独和对于前途和理想没有着落,虚渺的内心世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就像这无边的大海,阿嘉似乎每日都奔走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在茂伯家人举行婚礼的那个夜晚。小女孩大大与小男孩坐在夜色中的海边,然后是醉酒后的警察在海边给这两个小孩子的哭诉,茂伯也躺在海边,这些孤独的人们都在海边。无论从电影画面的剪切上还是主题音乐的流动上,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在喧闹过后的淡淡的忧伤和宁静。

最后,那包因时光的变迁而无法投递的信,以及由这包信而起的伤感和追寻成为《海角七号》最能感动我们的地方。阿嘉无心干投递员的工作,但又迫于生计不得已而为之,然而这些被阿嘉无意拆开的信,在被日籍女孩友子无意间看到后。使故事的情节发生了转机,这包看似无处可去的信又有了可以投递的希望。这些感伤的信让日本女孩友子与阿嘉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影片也在即将结束时让友子得到收信主人的地址,老年友子在暮色夕阳中终于看到了这份迟来的思念。阿嘉也在高潮的音乐会中获得了友子的爱隋。这使得阿嘉虽然有着与日籍教师相似的被迫归乡的经历,但却有着与日籍教师截然不同的爱情归宿。影片在音乐会上阿嘉与友子确定爱情中达到高潮。却在老年友子孤单的背影和回忆中走向尾声,在六十年前少女友子一袭白色衣帽在码头送别的泪眼中结束。我们似乎又回到了影片的开头,听到了日籍教师的声音:“友子,太阳已经完全的没入了海面,我真的已经完全看不到台湾岛了,你还站在那里等我吗?”

二、彩虹与桥梁

彩虹是《海角七号》中另一个充满寓意的画面。彩虹首先出现于日籍教师的信中,在信中他写到:“海上气温16度,……友子,我把我在台湾的相簿都留给你,……但我偷了其中一张,是你在海边玩水的那张,照片里的海没有风也没有雨。照片里的你,笑得像在天堂……原本以为我能将美好回忆妥善打包,到头来却发现我能揣去的只有虚无,我真的很想你!啊,彩虹!但愿这彩虹的两端,足以跨过海洋,连结我和你。”信中的彩虹,日籍教师把它比喻为心灵的桥梁,连接两端的相恋之人:其实。在该片中音乐也是一座桥梁,是音乐让日本女孩友子与恒春的这些普通人相识,是音乐打破了国界让友子爱上阿嘉,并成就了他们的爱情。语言也是一座桥梁。友子接到公司的安排,要她帮助监督台湾本地歌手的排练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友子遇到了一系列让她烦恼不堪的事情。乐队乐手的选择,歌曲的创作,歌手阿嘉暴躁的脾气都让友子生气、愤怒。然而当友子拉着箱子愤然离去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先是大大的母亲突然开口用日语挽留她,希望她能坚持,然后是乐队乐手之一的老月琴手茂伯的盛情邀请,请她去参加家人的婚礼,而且也用的是日语。对于远离家乡的友子来说,语言的沟通与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用她的语言。她犹豫了,留了下来,本文认为影片中的彩虹暗含着的桥梁之意也在此显现。

边界望乡篇4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我是大邑县人,美丽多姿的西岭雪山自然是我故乡之地。我多次来到这神奇而神秘的南方的林海雪原。但,因道路原因,从未到过阴阳界。

据介绍这里是:“放眼白沙天不平,阴阳两界自分明。岗南万里晴空色,岗北浓云欲压城。”既然是阴间与阳间都在此相见,我是多么想看看。

2010年8月5日,我们“四川省散文学会大邑分会”在西岭雪山召开“西岭笔会”,我终于有了到“阴阳界”机会。8月6日,按行程:到“日月坪”和“阴阳界”。吃罢早餐,我们两度乘坐缆车终于到了第一个目的地:“日月坪”。但见,栈道己成,两旁尚有栏杆,我高兴极了。因为,我年过七旬,有恐高症。有了栏杆,上下坡我就无所畏惧。沿栈道而上来到了一个牌坊状的门,上写着“天景门”,上有对联一付,是以日月坪和阴阳界作对。我受其感染,转瞬间也思得一对,算是湊趣。今大胆写于下边,望诸君斧正:阴阳互映阴阳界,日月同輝日月坪。

再经过一番攀登,领略了云海、原始森林无限风光,来到了我极想观看的“阴阳界”。此地名叫白沙岗,约千米之长,嶙嶙的白云岩,光彩眩目,十分壮观。山岗的脊约2米多宽。岩壁千仞,宛如刀削斧劈。俨然是鬼爷神功,令人拍案叫绝!它既是东西两个部份的分水岭,又是这特殊气候现象的分界线。西岭雪山的山势是南北走向,我们坐在阴阳界上的凉亭内,面向阴阳界,右边是阴界——西面,左边是阳界——东面。原来,西部为青藏高原气候,寒冷而干燥;东部为盆地气候,湿润且温暖。二者差异极大的气候相遇白沙岗,形成了世间少见的奇特的气象:一边是万里无云,天空碧蓝,宛如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一边是阴风惨惨,愁云密布的混沌世界。不知有多少坏事做尽,作恶多端的恶人在此接受阎王的惩罚,活该!此地,故得了一个不祥之名“阴阳界”。黑白两界,势不两立,各有所持,互不相让,誓要一较高下,方肯罢休。两界变化无常,喜怒哀乐,全无規律,举世罕见。只因,阴阳相隔一线间,实在是个阴森恐怖之所,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

我站在阴阳界上,置身于西岭雪山的奇峰突兀和茫茫林海之中,感慨良多。等候多时,却未见想要看到的奇观。同在此地等者,除了与我同行的文友外,尚有十几个游客。有的失却了耐心,遗憾地离去了。

阴阳界的天,真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忽然间,西面云蒸雾涌,刚才还能见到树木葱茏、山崖陡峭的西边,转眼之间已被雾气弥漫,伸手难见五指。东边却是大好晴天。啊,我终于见到了这奇特的气候现象!我不由得站起身来睁大眼睛注视着阴界……

我那想像的翅膀仿佛飞回了几十年前的社会,似乎迷迷糊糊地看到了令人震撼的情景……

我看见了阎王殿内,黑脸阎王正橫眉怒目升堂高坐。同坐的还有一人身穿红军年代的军装、头载军帽,帽沿上的五星闪闪放光。这分明是一位红军长官,要与阎王共同审案。堂下两旁站着许多凶神恶煞的鬼怪:有的青面獠牙、有的口中吐火,有的舌头伸了三尺长,有的独眼独腿,有的大腸露于肚外……手中各持兵器,大喊:“威武——”堂下,跪在最前面的一人十分眼熟。仔细一看,才是臭名昭著的土匪头目汪子华。此人幼时读过私墪六年,小学一年。民国1910年毕业于邛崃巡警教练所,次年在邛崃警察局任职。清王朝覆灭后,潜回故土出江乡。1916年投川军刘成勋部队,历任哨官、连长、等职。刘成勋在军阀混战中被24军击溃,汪子华弃军回乡。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途经与西岭雪山的橫山岗时,汪子化纠集八个乡的地方武装,成立“民团指挥部”,自任总指挥。出江乡和双河乡的乡长杨殿荣与杨廷显任副总指挥阻击红军。在汪子华的背后还跪着七八个不知名的土匪小头目,他们皆是面色苍白、头发散乱,衣衫不整——个个皆是失魂落魄,既可惗又可悲。这些人,正是当年在橫山岗打过中国工农红军的的土匪大小头目。

这支红军是徐向前的部队。橫山岗一战,打得十分惨烈,敌我双方伤亡很大,真是血流成河,尸体滿山。因寡不敌众,红军战士在百姓的掩护下,被迫仍然退回西藏。全国解放后,汪子华等土匪头目被人民政府送上了历史的断头台。

此时,只听红军长官大声宣判:“你等恶贯滿盈,残害百姓,攻打红军。延误了红军北上抗日战机,祸国殃民,死有余辜。理当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言毕,扔下一支令箭。众鬼一见令箭,一拥而上,不顾土匪们哀号、哭叫,将众土匪拖进了十八层地狱。古语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此话,一点不假!

红军长官审毕,调头看了阎王一眼。阎王竖起姆指,对红军长官点头微笑……

“走,转去了!”有人拍了我的肩膀一下。我这才回过神来,若有所思地与文友们一道而返。

我想,应在阴阳界立个“红军碑”,以纪念1935年在橫山岗一战时牺牲的红军战士们。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不朽功绩,让他们安息于阴界,也让西岭雪山记住:红军曾在西岭雪山中的橫山岗经过血与火的洗礼!

边界望乡篇5

我一直觉得,屋顶是最自由最浪漫的地方,因为这里离白云最近,离天上宫阙最近,可以让自己的思绪随着空中的云朵四处流浪。

记得小时候,每当我觉得孤单的时候,或者被父母训斥的时候,总要登上房顶去看看。母亲总说我:“难道你是属猴子的吗,眨眼的功夫就爬到屋顶上去了!真是奇怪了,屋顶上有啥?咋那么喜欢往屋顶跑?”

对我来说,屋顶上的世界太丰富太生动了。我的家乡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屋顶是乡村的“制高点”。我家在村子的最北面,坐在屋顶上,村庄背后的原野可以尽收眼底,还可以把视线推到远方,遥望远处黛色的山。大平原开阔无边,绵延而去。土地上的庄稼和树木是忠诚的坚守者,它们一岁一枯荣,守望着沉静而简朴的乡村。远方的世界是朦胧的,有连绵起伏的山。山那么多,那么大!山上会有什么呢?山的那边还是山吗?

我久久地坐在屋顶上,总觉得一颗小小的心变得开阔起来,渐渐有胸怀激荡之感,所有的小烦恼都烟消云散了。我想,因为屋顶上是纯净简单的,除了无边的风景,就是轻轻荡漾的风,所以屋顶能够收留一个孩子所有的寂寞和忧伤。屋顶上安静空旷,好像能够让人触摸到梦境的衣衫,让所有的心愿都有一个归宿。

我在屋顶上,随意地哼起自创的歌,觉得时光真的像水一样清澈,而且这样的时光永远不会老去。屋顶上风光无限,无论哪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魅力。院子里的几棵树,都紧挨着屋顶。春天香椿长出了新芽,我小心地揪下来,慢慢地嚼出春天的香味。夏天槐花开了,香味弥漫,我轻轻地摘下槐花,品尝着甜丝丝的味道。秋天的屋顶上晒满了收回家的果实,玉米,花生,高粱,芝麻,我随手捡起一粒花生吃,满口生香。冬天的屋顶最寂寥,却也最安宁,风肆意地吹,真有“天地之悠悠”的味道。

有时,我会招呼同伴小燕一起在屋顶上玩。我们仰面躺在屋顶上,聊聊远方和将来,就像说梦话一样。小燕说:“咱们要是能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多好,能腾云驾雾,一下子飞得老远老远。”我说:“我想像一片云一样,想飞多久就飞多远!”乡村的屋顶,让我们看到了远方的世界,萌生了飞出的愿望。

屋顶上的时光,真的是太快了,转眼我上了中学,却依然喜欢去屋顶。风轻轻地吹着,云淡淡地飘着,一切都是轻松怡然的样子,感觉非常舒适。人在屋顶上,总有很多复杂的情绪。有时,我有“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感慨与伤感,觉得苍茫天地,人像微尘一样渺小。有时,我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和激情。人在屋顶上,觉得自己成了离远方最近的人。

时光飞逝,往事依稀。多年过去了,我真的飞出了乡村,飞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我怀恋着屋顶上的旧时光,怀恋那些风轻云淡的日子,怀恋那些年少的情怀与梦想。

边界望乡篇6

退职不退休 站好最后一班岗

我叫聂绪炳,十六岁当兵入伍,转业后先后在乡镇和民政部门工作,曾任乡镇主要领导和县民政局副局长多年。40多年转眼过去,现在,我已经在开始办理退休手续了。我常常用“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这两句诗来激励自己。

20xx年,由于年龄的原因我从县民政局副局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退居二线后,我也像大多数退下来的同志一样,爬山、逛街、养花、钓鱼……享受着从未有过的清闲和乐趣。但这种清闲的日子才过了几个月,由于当时民政局主要领导因病长时间在成都住院,局里工作急需有人帮助,所以县委、县政府领导便找我谈话,希望我以一个老同志的身份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我二话没说就爽快地答应了。

回到家里,告诉老伴和孩子们,又要天天上班了。在乡镇工作的女儿担心地问我:“爸爸,你现在不是副局长了,还要从事副局长的工作,人家还听你的吗?况且怎样来处理与领导和同志们的关系呢?”我细细一想,女儿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我更加自信,我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只要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工作,一定会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理解与支持。

回来继续工作后,我接手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地名勘界。县域边界勘定是当时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我县8条县域边界大多不通公路,有些地方甚至离公路达三四十里,步行要三四个小时,但所有这些边界都要求必须做到实地勘察。

喜神乡八牌村与通江接壤,既远又不通公路,从我们**过去路更难走,我们便开车绕道通江,从通江地界走路过去。走了4个多小时到达八牌村,现场了解到从1949年解放到现在,几十年来这里从未划清过边界,刚解放的时候交界上的几户人家,今天愿意接受通江的领导,他家的山林和土地就是通江的,明天愿意接受**的管辖,他家的山林和土地就是**的。为此,几十年来边界纠纷不断,家庭与家庭,村社与村社经常发生矛盾,甚至流血冲突。看到勘界人员,两县双方群众都围了上来,要求把有争议的地方划到自己一边,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态势。

看到这种情况,同行的年轻人有些傻眼了,好在我有十多年乡镇工作经验,便立即依靠当地干部逐家逐户了解情况,认真听取他们意见,详细宣传相关政策。从中午忙到晚上11点过,座谈、协调、解释……用尽了各种办法和手段,我的大嗓门也说得嘶哑发疼,才终于达成一致意见。

第二天完成勘界临走时,当地干部群众感激地说:“要是你们早来,我们也不至于发生这样多的矛盾和怨恨了。”同行的年轻人也感慨地说:“聂局长,你真有办法和耐心,要不是你,说不定我们早与群众吵起来了。”

返回时,天空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又时值深秋,我的衣服也在近5个小时的步行中打湿了,还在路上就感觉头痛发烧,嗓子更是痛得说不出话来,回来便住进了医院。孩子们在病床前埋怨我:“你们这个年龄的人就是‘中毒’太深,太把工作当工作,现在的人哪个像你们?要知道身体才是自己的。”老伴也对我说:“都快要退休了,坐在办公室上上班就行了,又不会少你的工资……”

我默默地听着他们的数落,我知道他们说的也许很对,我也时常在内心问我自己,都这把年纪了工作还这么认真干什么?但我非常清楚,只要是我负责的工作,我就一定会认真负责绝不马虎,这已是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勘界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与技术人员共同坐烂了一辆越野车,每人穿烂了4双胶鞋,来回的路程加起来绝不低于一次万里长征,终于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为**划了一个完整的“圈”。**如期完成勘界工作,并得到了全省表彰。

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领导考虑到我是快要退休的老同志,加之已百岁高龄的老父亲身体每况愈下,我和哥哥、妹妹正轮流在老家照顾,就没有给我分配任务。但当我看到局里的所有同志都下乡查灾,看到电视上那些让人泪流不止的画面,看到老家农村那些老党员把刚刚收获的油菜籽卖了也要为灾民捐上50元钱时,我,一个有着十多年军龄,四十多年工龄和党龄的人还坐得住吗?我把家里的事简单地向妻子和哥哥、妹妹做了交代,就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单位。

十多天的时间,我与同事们冒着酷暑,顶着烈日,起早贪黑,一个院子一个院子,一户一户地查看灾情,跑遍了驷马、澌岸、粉笔3个乡镇的近50个村和居委会,深入116户重灾户进行详细的调查登记,并对他们安慰鼓励,以一个民政干部实实在在的行动,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带给灾民生活的希望。

记得澌岸乡民主村7社,有近10户村民的房屋都出现了严重受损甚至垮塌的情况,且大多是贫困家庭。那天我们来到这里时,头天晚上刚刚下过一场大雨,好几户受灾村民正一身湿漉漉的站在自己垮塌的房屋前发 呆,看到我们来了,这些平时再苦再累也从不哼一声的人,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一位年龄比我都大得多的大娘杵着一根竹竿,一边流泪一边拉住我的手说:“看到你们来了,我们就知道还有指望,就知道共产党还是为老百姓的……”

那段时间,余震和各种传言不断,我一边在乡下查灾,一边还担心着家人和子女的安全,牵挂着父亲的病情。由于当时通讯设施受损,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我不得不一有空就拨打电话,了解他们的情况,倾诉着儿子对父亲的牵挂,丈夫对妻子的关心,父亲对子女的深情。许多夜晚,我也会匆匆赶回家与他们相聚,但天一亮我又会义无反顾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病中的父亲说话已很是吃力,经常断断续续喊我的小名,而不说一句其它的话,我知道父亲是想我时刻陪在他的身边,但我只能在在心中默默地为他祝福,许愿退休后一定天天陪他。因为我知道,此时此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民政干部,我代表着什么?我的岗位应该在哪里?

查灾、救灾、灾后重建,一跑就是几个月脱不开身,那天,当我接到父亲病情加重的电话急急忙忙赶回老家,用颤抖的双手紧紧抓住父亲的手掌时,那双熟悉的手掌已经变得冰凉、冰凉……竟离我而去。

望着父亲逐渐僵硬的身体,想起父亲幸苦操劳的一生,回忆起十几天前离开父亲时他那恋恋不舍的目光,几十年的父子情分,最后的离别竟一句话也没有说上。此时,我的心如刀绞,咚地一声长跪在父亲的遗体前,嚎啕大哭,父亲啊父亲,作儿的不孝,忠孝不能两全,请原谅儿子不孝。

但几十年来,我认认真真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我始终记着父亲的一句话 “娃儿,一个农民的孩子有个工作不容易啊,一定要把工作当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向你们汇报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也格外珍惜,因为我只是做了一些普普通通实实在在的事情,就得到了大家这样的肯定,我也知道,我就要退休了,向大家汇报工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但是,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站好最后一班岗,更加认真地做好每一天的每一件事情。

我热爱我从事过的每一个岗位!

边界望乡篇7

家乡的小河 我的家乡在后官村,村前有一条小河,小河弯弯曲曲,流向远方。 春天来了,天气暖起来了。百花盛开。小河边长满不同颜色的野花,小河成了花河。放了学,小朋友们来到河边,在沙滩上,有的堆房子,有的挖水塔,有的捉小鱼…… 夏天来了,天气热了。河岸上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就像一把绿色的大伞,罩在小河上,小河显的格外清凉。小朋友一个个跳进河里,有的洗澡,有的打水仗,有的学游泳…… 秋天来了,天气凉了。小河两岸的玉米熟了,一眼望不到边。农民伯伯看见玉米长得好,乐得眉开眼笑。 冬天来了,开始下雪了。雪花像蝴蝶一样在空中翩翩起舞,小河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小河边变成了小朋友的乐园。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像生活在童话世界里一般…… 家乡的小河四季都是美丽的,我爱家乡的小河,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边界望乡篇8

中国南方边境省份有:浙江、广东、广西、江苏、云南等省份。边境地带为紧靠边界线内侧的较窄的区域,一般最宽处为2000米,最窄处不小于500米。边境管理区为靠近边界线内侧的乡、民族乡的行政区域,最宽处一般不超过20千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南宁,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广西界于北纬20°54′-26°24′,东经104°28′-112°04′之间,东界广东,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隔海相望,西与云南毗邻,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南与越南接壤,广西陆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走在回家的路上范文 下一篇:国庆节手抄报资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