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范文

时间:2023-12-08 02:21:49

金岳霖先生篇1

金岳霖曾任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著有《逻辑》、《论道》和《知识论》等,构成了他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哲学体系,可以说是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金岳霖晚年深居简出,曾经对他说:“你要接触接触社会。”金岳霖已经80多岁,怎么接触社会呢?据做过金岳霖学生的汪曾祺回忆,金与一个蹬平板车的车夫约好,每天蹬着他到北京最热闹的王府井转一圈,接触社会,体验生活。汪曾祺说,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在人们的印象中,金岳霖不治经济,不善理财,这样的故事挺多。金岳霖请了一位厨师,将一张五千余元人民币的活期存折交给他保管支用。梁思成先生见到后,惊疑不已,找到金岳霖问其缘由。金岳霖答曰:“这样方便。”梁先生曰:“若不慎遗失,岂不枉哉?”金岳霖依旧说:“这样方便。”梁先生说:“这样吧,存个死期,存个活期,两全其美——而且‘死期’利率高于‘活期’”……谁知金岳霖连连摆手:“使不得的,本无奉献,那样岂不占了国家的便宜?”梁先生无奈,只得为其细述储蓄规则。述毕,金岳霖满脸欣然,停有片刻,说:“你真聪明。”“改存”之日,金岳霖几欲打退堂鼓,理由是他预备在自己死后留一千元钱酬谢厨师——“如果将剩余的钱都存了死期,万一某日我突然死了,钱不就取不出了?”这回梁先生不能不笑。笑罢,梁先生又将如何将那一千元酬金抽出为厨师另立户头之类细细讲演一番……末了金岳霖重又孩童般喜作一团——“你真聪明!”以上故事,出自黄集伟《再说金岳霖》一文,颇为生动传神。

金岳霖后来在回忆录中说:“我没有学过经济学,唯一靠了一点边的是上了一位有名的经济学家所讲的课。”那时他在伦敦大学经济学院进修,“可是这位教师所讲的那门课碰巧又不是经济学,而是英国农民史,他所着重讲的是烟囱。我在英国的时候是凯恩斯出风头的时候,可是我不认识他。”①

银行家资助游学欧美

不过,金岳霖虽对经济学没有兴趣,但还算有所涉猎,从新发现的上海市档案馆所藏金岳霖书信看,他的经济学根底还是很扎实的。笔者以为,假如他没有成为一名杰出的哲学家,或许也能成为一名杰出的经济学家。

从清华学堂毕业后,金岳霖先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商科,可他说,“这玩意引不起兴趣”。继而转到哥伦比亚大学读政治学,硕士论文的题目,却是《州长的财政权》,这篇文章与其说是政治学的范畴,还不如说是经济学的范畴。此文为美国的州长打抱不平,认为他们是“人民的公仆”,但完全没有财权。1920年金写了《T.H.格林的政治学说》一文,才算转到政治学范畴,并以此文获哥大博士头衔。

金岳霖在海外求学经历,主要有两段时间,一是前述1914年至1920年留学美国,二是1922年底至1925年在欧洲的游学。因为他在写《T.H.格林的政治学说》过程中,开始对哲学发生兴趣,兼之政治腐败,他的政治学派不上用场,也不屑为之,因而再去欧洲读书,专心研究哲学和逻辑学,可说是他治学的转折点。

金岳霖到欧洲游学是在1922年春,金的年谱统称他到英国“留学”,进了伦敦大学经济学院。他已经得了美国名校的博士学位,还有必要再留学?或许还是游历访学更贴切,那就类似于当下的访问学者。不仅如此,他沿途还考察各国经济状况,所写书信多有议论。那么,经费何来,为何兴趣全在哲学,仍一路考察欧美的经济社会情形?这两个问题令人费解,金岳霖本人从未说明,回忆金岳霖的文章也均未作过解释。

该组书信写于1922年2月至同年9月,共计15封,其中第一封注明时间为1922年2月16日,金岳霖已到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深造。他在函中说 “霖此次之能入而复出求学者,全赖先生(周作民)赞助,在京时未曾面谢,深以为恨,现在既已离国,只得实心求学,求无负先生之期望”。

原来金岳霖赴欧洲深造的经费,出自于周作民任总经理的金城银行。周作民既资助金岳霖赴欧深造,作为银行家总有回报的想法。在金岳霖一头,也须要做点事情,才好心安理得地拿这笔经费。因此金岳霖一路上,对欧美经济社会状况十分留意,并不时写信报告周作民。这在他的一生中,是极为难得的经济考察活动,显示出他极为优异的经济秉赋和见解,成为金岳霖经济思想的一个观照物。

对欧美经济状况

作多角度考察

顺便一提,各家所编《金岳霖年谱》,说金岳霖于1921年12月“赴英国留学。在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听课”。据该组书信,金到英国的时间,实际上还要晚一些。因其得到周作民的同意,到英国之前,先赴美国考察经济状况,然后再到英国。金在1922年2月16日函中说:“去年十二月十五号由上海动身,道经美国,正月五号到旧金山,十一号到芝加哥。……正月廿六号由纽约动身赴英,二月四号到英,即日到伦敦。”因此可知他于1922年2月4号才抵达英国伦敦。

1922年4月22日,金岳霖又写信说:“岳霖到英已近三月,此信到京时当在六月初,彼时半年费已用尽,恳请先生将下半年费寄下,不胜感激之至。”可见金城银行的资助费用,是半年拨付一次,因为没有见到周的复函,具体的资助数目尚不清楚。不过金的每封来函上,周都阅过签字,仔细保存在金城银行的案卷里。

金在欧美,对欧美经济状况作多角度的考察,或亲历,或耳闻,或来源于报端,不定时地写信报告周作民。金在美国仅逗留二十余天,但对美国经济极为留心,到欧洲后仍关注大洋彼岸的经济情势,他刚到英国,就在2月16日一函中涉及美国,说,“据云大战之后,关于战争之实业停止,因之工人之失业者多,工资亦因之减少,其影响及于各界,亦不外减少各人之所得,故人民消货之能力较战时为少,消货之能力小,故商业亦因之不振。此就其大致言之,美国之情形如此”。以后也多有报告,如3月4日金函称:“美国在大战之前,国内商业为十之九,国外商业为十之一,现人民对于国外商业非常注意,商部中人言,每礼拜关于国外通商之信平均约一万零五百封,可见要求大矣。”

金岳霖先生篇2

他是一个有成就的男子,我说的不是成功,因为仅仅成功委屈了他的境界。他是哲学家、逻辑学家,一生都在做这件事,做得蜚声海外,而淡泊从容。“坦白地说,哲学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游戏。游戏是生活中最严肃的活动之一,其他活动常常有其他打算。政治是人民追求权利的领域,财政和工业是人民追求财富的领域。爱国主义有时是经济的问题,慈善事业是某些人成名的惟一途径。科学和艺术、文学和哲学可能有混杂的背后的动机。但是一个人在肮脏的小阁楼上做游戏,这十足地表达了一颗被抛入生活之流的心灵”。仅这一句话,我想真正拥有自由灵魂的人都已知道他拥有怎么样的内心与情怀。他不是一个陷在所谓事业与名利里的男人,他只是一个有热爱的男子,有着自己从容不迫而绝不允许打破的坚持。

可我想说的不是这些,我只想说他作为一个男子的一生,或者只是他些许的经历与心绪。因为漫长的一生,只有他自己懂得自己曾经怎样心碎与幸福过。

他一生挚爱林徽因,从不辩驳,亦从不回复世间的猜测。即使他们相识时,林徽因已经嫁作他人妇,是梁思成的妻子。可是他还是爱上她,以至林徽因有一天对自己的丈夫梁思成说,怎么办,我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梁思成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金岳霖,祝你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凡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大是大非,婚姻情爱,便在这两个男人的情怀里沉淀清澈。林徽因是怎样的女子,一生拥有这样两个深爱她的人。想来不需我说,那个天生优雅,一生清澈的女子,就是林徽因。仅仅是漂亮或美丽根本不足以概括她。

退出的金岳霖,仍与林徽因梁思成毗邻而居,他甚至为他们夫妇题下“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嬉笑玩话。从此梁思成与金岳霖再无人提起这个话题,仍旧是至交友人,甚至一生未婚的金岳霖在年老后与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一起住,他们称金岳霖为“金爸”。林徽因,于1955年过世,几十年过去了,人们想重新提起这段陈年往事,实在因为这才子佳人的故事,于今天已经稀有不可能了。可是人们想,金岳霖太老了,根本不记得事情了,有一个金岳霖的友人说:“那个老金呀,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现在的事情是古代史。”

一位要重新编写林徽因作品的编辑陈钟英拜访金岳霖,看见他真的老了。甚至说十几分钟的话,他就会累了,会瞌睡过去。他取出一张泛黄的32开大的林徽因照片,想问金岳霖是否知道拍照的时间。他接过手,大概以前从未见过,凝视着,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他的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他一语不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他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地对我们说:“给我吧!”。

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当编辑陈钟英再次拜访取出编好的林徽因诗文样本请金岳霖过目时,金岳霖摩挲着,爱不释手。陈钟英先生趁机凑近他耳边问,可否请他为文集写篇东西附于书中。然而,金岳霖金口迟迟不开。陈钟英事后说:“我等待着,等待着,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我无法讲清当时他的表情,只能感觉到,半个世纪的情感风云在他脸上急剧蒸腾翻滚。终于,他一字一顿、毫不含糊地告诉我们:‘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了一下,显得更加神圣与庄重,‘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垂下了头,沉默了。”

像金岳霖先生直言不讳对评价林徽因“极赞欲何词”,他的满腔热爱,都无处交付,惟一在沉默的世间始终沉默。林徽因过世时,他题写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人间万古四月天”。这是他一生深爱一个女人,在她过世时发出最强的音符,所有的爱不舍、执着、坚持,都在这一句话中。这样的男子,已经在1984年过世,走完他90岁的人生,一生未娶,淡泊从容。这样的男子,已经不仅仅是让我们感动,是让我们动容。

难的并不是我爱你,而一生从未与你亲密相伴,甚至在你离开人世几十年之后,我仍爱着你,这份爱从不曾因为岁月或时间而被磨损。难的是,你已不知道我爱你,我仍旧孤自在世间,为你苦苦守候,一生保持缄默,只为配得上你这样一个我深爱的女子。

这样的男子,我们只能仰望,可是至少他来过世间,已经可以让世间女子动心动容,心生感慰。罢,罢,罢。

金岳霖先生篇3

早在清华读书时,沈有鼎就以才华出众令师生刮目相看,他的业师金岳霖与“哈佛三杰”之一的哲学家汤用彤都认为沈生才气非凡,日后堪当大任。而沈氏自己也感觉良好,且不免自负。金岳霖的得意门生王浩曾有这样一段回忆:台湾出了一本金岳霖在西南联大的学生殷海光临终话语的书《春蚕吐丝》,书中多处谈到殷海光与金岳霖交往的经历及对老金的评价,其中有一段讲到抗战前北平逻辑研究会。说的是在一次聚会上,有人提起果德尔工作的重要,“金岳霖说要买他一本书看看,他的学生沈有鼎对金先生说‘老实说,你看不懂的’。金先生闻言,先是:哦,哦!哦了两声,然后说:‘那就算了。’”殷海光在一边看到他们师生两人的对话大为吃惊。学生不客气地批评,老师立刻接受他的建议,这在内地是从来没有的。时在美国的王浩读罢这段记载,认为此事“大致不假”,而且觉得“大家都该有金先生这种‘雅量’,如果在一个社会里,这样合理的反应被认为是奇迹,才真是可悲的”。

金岳霖的雅量令后人肃然起敬,但沈有鼎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拘形迹的做法与口无遮拦的说法,并不能令所有的人都有如此雅量来对待。长沙临时大学南岳分校时期,文学院的钱穆、吴宓、闻一多三教授与沈有鼎合住一室。据钱穆回忆:“室中一长桌,入夜,雨生(即吴宓)则为预备明日上课抄笔记写纲要,逐条书之,有合并,有增加,写定则于逐条下加以红笔勾勒。沈有鼎则喃喃自语,如此良夜,尽可闲谈,各自埋头,所为何来。雨生加以申斥,汝喜闲谈,不妨去别室自找谈友。否则早自上床,可勿在此妨碍人。有鼎只得默然。雨生又言,限十时熄灯,勿得逾时,妨他人之睡眠。”

钱氏所言,显然有褒宓厌沈之意,对沈的言行,只是没有露骨地贬斥而已。但类似事情到了吴宓眼中就大不同了。在吴氏眼中,沈有鼎虽聪明,且甚用功,“然其为人极可鄙。毫无情感,不讲礼貌。衣污且破,服装如工人。饭时则急食抢菜,丑态毕宣。置父与妻于不顾,而惟事积钱。银行所储而外,小箱中存七八百元,一文不肯动用,而惟恐遗失。又或深夜扁户启箱,将银币一再清数,排列展览以为乐。”在嘲讽责备一番过后,吴宓又颇为感慨地说:“平心而论,诸君皆难得之好人,待宓亦甚厚,然不免为普通中国式之君子,而宓重感情而好负责整饬,本末兼治,群己并顾,时乃感其不足之处。”

吴宓观察人物心理行为之细致,描述之生动传神,几令人拍案叫绝。但在略显刻薄的指斥之后,又不失宽宏大量的挚诚以待。尽管学人之间各自家庭、教育背景不同,性格迥异,且有这样或那样在别人看来足以笑谑或诟病的地方,但毕竟“同是天涯沦落人”,为保存国家民族的读书种子而流亡西南边陲,日子还得过下去,团结互助不只是个人问题,更是民族大义之所需。因而,留住在“天南精舍”的七教授,在相互体谅包容中友好地度过了蒙自的最后一段岁月。而这段最后岁月,在诸位教授的记忆里,也自有跌宕起伏的情趣所在。

金岳霖先生篇4

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非常注重每节课的导入。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是的,好的导入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着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 

一堂课学生的注意力能不能被吸引,兴趣能不能被调动,与教师上课的导入和精神面貌是分不开的。教师运用自如的“教”,学生得心应手的“学”,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主要标志,也是教师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学效果。要做到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教师必须做到:课前认真了解学生,使所传授的知识符合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的理解、吸收和消化的实际水平;课堂上要仔细观察学生,善于敏感地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通过捕捉学生瞬间的语言、表情、姿势等方面及时地调控;课后要热情地关心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满怀信心地投入课堂学习情境之中。 

如在讲授《金岳霖先生》一课时,我讲了金岳霖先生“忘我”的故事:“金岳霖先生常常专注于学问,有时弄的连自己的姓名也忘记的地步。据冰心讲,有一次金岳霖告诉她一件事,说一次出门访友,到人家门口按了门铃,朋友家女仆出来开门,问金岳霖‘贵姓’,他却怎么也想不出来,没有办法,他对女仆说,你等一下,我去问问我的司机,惊得那位女仆半天说不出话来。告诉冰心这件事时,金岳霖还幽默地说,我这个人真是老了,我的记性坏到了‘忘我’的地步!”听完这则小故事,学生在快乐的笑声中明白了金岳霖先生是多么专注于学问,那么读了《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就更能了解金岳霖先生,更想学习这一课了。 

不妨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故事之中增添浓厚的兴趣,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和学生应该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都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进行来回多向交往。 

笔者在教《愚公移山》时,与学生一起来为愚公想想,他的做法好不好,放在现代应怎么办?同学们多说不好,并为他想了许多办法,我也想了一些。但最后总结这是不可能的,引入主题:我们应该学习愚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随后我又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由于我适时的激励和启发,同学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我又提出愚公移山是否可取?有的说愚公搬家不就可以了吗?更有想象力的同学说愚公不用移山,他可以利用大山的优势发展旅游业,造福子孙后代。同学们争论激烈,使课堂充满活力。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教学《扬州慢》这首词时,笔者让学生设想怎样拍摄一部音乐电视,学生们随着自己的设想逐步走进姜夔“淮左名都,荠麦青青”的世界,学生们不同的设想激发了不同角度的问题,引发了不同鉴赏点的产生。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幽默,培养兴趣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语言是完美的课堂不可或缺的元素,正是这适时、适度的小幽默,让学生和老师达成和谐共识,达到“爱教乐学”的完美境界。高中语文教师要调动幽默因素、借助多种手段,把喜剧因素融进语文教学之中。 

语文教师在平时不妨做个有心人,积累相关的知识,最重要的便是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样灵活地掌握好幽默语言艺术的运用。 

四、精设问题,培养兴趣 

教师要在教学策略与手段上下功夫,必须在备课时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恰到好处的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引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如笔者在讲解《我与地坛》时,当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或一句诗或一首歌表达你的理解?你能不能写一些你的亲身感受?”在提出问题后,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结果答案十分精彩。从一句话的角度:有的概括为儿行千里母担忧,有的概括可怜天下父母心;从一首诗的角度:有的概括为《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一首歌的角度:有的想到了《烛光里的妈妈》,有的想到了《母亲》……这堂课由于问题设置得好,特别生动,激发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能不喜欢吗? 

五、注重“杂音”,激发兴趣 

许多老师最怕上课突然出现与课堂不协调的声音即“杂音”,也是许多教师最讨厌出现的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意外出现时,有的老师装聋作哑,这就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老师严词斥责,这又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有的老师敷衍搪塞,这又使学生疑窦倍增,如坠云雾。怎么办?不如了解“杂音”背后的真相,继而因势利导,把学生的“脱轨”的思维引导到有价值的发现上来,继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笔者在教学《赤壁赋》时,当学生听完令人忧伤乐曲《赤壁赋》时,就询问同学们的感受,一位学生的回答却出乎意料,她没有感受到伤感或失意,而是觉得“很浪漫”,引得轰然大笑。于是,我因势利导,索性让学生们倾述了对浪漫一词的理解,又让学生们找到课文中能让人产生美妙感觉的句子以及他们脑海里与浪漫搭得上边的景致,慢慢地学生理解了在被贬黄州如此落魄的情况下,一个人还有如此闲情去吟咏风月,他必是一个浪漫之人。于是一个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观点脱颖而出:原来浪漫不只是风花雪月,浪漫还可以是一种性情,一种风骨,一种灵魂的诗意栖居,一种洒脱的生活方式……捕捉课堂上的一些“杂音”,采取恰当的措施,能收获意外的惊喜。 

金岳霖先生篇5

老作家高玉宝经常应邀去全国各地给孩子们作报告,他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全国16个省市327所学校聘请他为辅导员、名誉校长、德育教授等。由于高玉宝长期与孩子们在一起,因此他童心未泯,青春未逝,活得潇洒健康,看上去不像是80岁的老人。高玉宝经常收到全国各地小同学们的来信,向他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高玉宝用儿童视角看世界,博览儿童书籍,解答孩子们的提问,不仅增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又获得了“童眼”。他认为经常阅读儿童读物,是一种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可保持愉快的心情,促进大脑细胞新陈代谢,延缓人的衰老。

暮年,老作家高玉宝最经常、最大量的工作是给孩子们作报告,讲述他当年给地主周扒皮当童工而发生的半夜鸡叫等故事。有一次,一个天真的孩子听完他的故事后问道:“高爷爷,周扒皮半夜捅鸡叫骗你下地干活,怎么不看看手表?”还有的孩子问:“你饿了去垃圾堆捡西瓜皮吃不嫌脏吗?”“渴了为什么不去买饮料?”等等。孩子们天真的提问让高玉宝始料不及,他听后哈哈大笑,然后“童眼看世界”,解答孩子们有趣的提问。由于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高玉宝也始终保持着童心。

老作家高玉宝有一手绝活,会做木匠活和修理电器,孩子们的车轱辘不转了,经他一修就跑了;谁家孩子电动玩具坏了,他一摆弄就好了,随后他还会与孩子们玩上一阵,乐上一番。他说,经常同孩子们在一起娱乐,既获得了乐趣,又缩短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让生命充满着青春活力,自然不知老之将至。高玉宝还经常动手制作一些玩具赠送给小朋友,与孩子们一起同玩同乐,忘记了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

每年暑假,全国各地一些小学都会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举办夏令营活动,邀请“知心爷爷”高玉宝参加。白天,他参加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陪他们赏海观海赶海,晚上孩子们围着他听他讲故事,品尝自己打捞的海鲜,趣乐无穷。老作家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有些孩子向他讲述生活趣事,高玉宝听后捧腹大笑。通过经常性地与孩子们沟通,在心理上他感到自己年轻了许多,没有一点老气横秋之感,这也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使人延年益寿。

有些人经常打听老作家高玉宝的保健养生之道,他乐呵呵地说:“我的健康离不开孩子们,与他们在一起,就有一颗不老的心,童眼、童心、童趣使我以乐忘忧,生活得轻松愉快,精力充沛,身体健康。”

保持童趣是给心灵酿蜜

金岳霖先生是清华大学哲学系的创办者,也是最早把现代逻辑学介绍到中国的逻辑学家之一。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张申府先生赞其为“中国哲学界第一人。”

在熟悉金老的人眼中,他孩子气很重,是个顽童哲学家,而且越老越天真。他喜欢斗蛐蛐,还酷爱养犬斗鸡。他家里除了书以外,屋角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蛐蛐缸。他还花很多时间研究中国各地的鸡。邻家小孩都称他“金老头儿”,他不但不会生气,还不时扮怪脸和他们打招呼。和小孩子斗鸡比赛时,金老会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如果比输了,他就把水果给小朋友。令人惊奇的是,金岳霖家里还有几个大箱子,装满了小孩子的各类玩具。他平时自己玩,有孩子去他家,他就拿出玩具跟孩子一起玩,孩子们喜欢的,他就直接赠送。

金老在清华教书时,有一天突然给杨步伟先生打电话,说有一件十分要紧的事,请他赶紧到自己家里一趟,越快越好。杨步伟问他发生什么事,他却怎么都不肯说,只说事情办好了请杨步伟吃烤鸭。杨步伟不知道金老葫芦里藏的是什么药,又怕出了什么要紧的事,于是和丈夫赵元任火速来到金家。进门后杨步伟才知道,原来金老经常喂鱼肝油给鸡吃,结果他养的鸡有十八磅重,一个蛋生了三天还生不下来,金老很着急。知道这个情况,杨步伟哭笑不得,只好把鸡下了一半的蛋掏出来了,金老看后乐坏了,大加赞叹。为了表示庆贺,他便请杨步伟和赵元任去吃了烤鸭。

金岳霖在许多问题上的思维方式是非常孩童式的。20世纪60年代末,对金岳霖说:“金老,你要多接触接触社会。”年近80岁的金岳霖记住了这句话,于是他突发奇想,让人每天用三轮车拉着他在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上转悠。金老天真地认为“要接触社会”就得到人多的地方去,当时很多人每天都在王府井看到一个白发苍苍、身着长衫的怪老头。

金老早年留学英美,年轻时穿着和餐饮都很绅士化。他为人乐天知命与豁达开朗,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常使人忍俊不禁。1984年10月,金岳霖在北京寿终正寝,享年90岁。

不难看出,老年人保持童趣就是在给心灵酿蜜,心里甜美了,神清气爽,百病不侵,自然就会长寿。

金岳霖先生篇6

1 林徽因差不多是民国那个时代所有女人的敌人,因为她是那个时代太太客厅里的永远主角。

如今,她的名字,早已隔着时代的些许烟波,隔着那些时代男人的款款深情,绝唱成民国时代美丽的符号,成为西子湖边上一抹镂空的剪影。

她也是那个时代上空的临水照花人,因为她不仅仅拥有智慧、美丽、优雅,还有绝世无双的事业、爱情与友情。围绕在她身边的三个男人,他们纠结着她一生的美丽与哀愁:一个与她比翼双飞,成就“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佳话;一个因她而亡,成就诗坛金童双璧的凄美绝响;一个则为她终身未娶,演绎民国末世的爱情传奇。

在民国风云际会的变革中,也许只有林徽因这个名字配得上这样的殊荣。张爱玲、周璇等一大批曾经光耀照人的女人们,在她的面前都一一隐去。她的美丽与灵性可以让当时最有名女子都心生妒意。

她是民国这个乱世废墟中绽放的一抹红,她是那个时代男人们心中的女神。她丝毫不逊色于和她的名字纠缠在一起的那些男人们。

2 山色空蒙雨亦奇,也许从1904年她在西子湖边的第一声啼哭起,林徽因就浸润了西湖的灵秀与风姿,于是这才有了我们世人眼中的林微因,孤傲、轻灵。

良好的家世背景,给林徽因的成长提供了绝好的条件,也在她骨子里注入了天生的贵族气息。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1920年4月,林徽因随父一起游历欧洲。这年,林徽因生命中的第一个贾宝玉式的男人出现了。这个翩翩公子就是后来闻名诗坛的已婚男子徐志摩――她父亲的一位好友。

徐志摩的出现,是林徽因一生命运的转向。后来她的一生,不管她愿不愿意,都被这个风一样的男人纠结着,从此也打上了徐的烙印。这一年,他23岁,她才16岁。

刚开始,林徽因是带着敬畏之心结识徐志摩的,因为她父亲曾经和她说起过这个人,是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后来慢慢接触多了,他开始和她谈文学,谈诗歌,谈人生。

后来二人渐渐地谈到了感情,从徐志摩异样的眼神里,林徽因敏感的内心感受到了徐志摩的浓烈情感。

她先是拒绝,因为之前,按照父亲的心愿,门当户对,她已经和士林领袖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定了亲,尽管她对梁思成没有太深的印象。

后来在徐志摩的狂轰滥炸下,林徽因慢慢感受到了忐忑惊喜。一个16岁的少女总是有着浪漫的爱情梦想,被人宠着总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一个已婚的青年才俊,对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即便是今天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亦是如此。

林徽因知道,徐志摩是爱她的,爱得热烈,爱得疯狂,爱得忘记了海宁家里还有妻儿。

林徽因也忘记了两年前,她和梁家的婚约。

只是炙热的情感之外,林徽因还有些隐隐纠结夹杂的痛:一方面,她感动于他能够抛弃家庭追求自己;另外一方面,她也愤恨于徐志摩对家庭的无情。后来林徽因从徐志摩的朋友口中知道,他的元配张幼仪在徐志摩出国期间一直苦苦守候着丈夫的归来,同是女人,她能够理解张的固执。

林徽因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后来也娶了小妾,母亲因而一生悲痛。母亲的悲剧也是因为有颗敏感自尊的灵魂。

当过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的父亲林长民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林徽因,徐不过是个始乱终弃的才子,她也不过只是他生命中的一场流星雨。

其实林长民说得没错,后来在林徽因之后,徐志摩的生命里还将烙印着这些女人的名字:凌叔华、陆小曼、韩湘眉。

在父亲劝自己的那晚,林徽因整夜未眠。最后她叹了口气对自己说,算了吧。爱得太重便是负担。她决定放弃和徐志摩这段无望的爱情。这次她走得与她当初相识他的那一刻一样决绝。

林徽因当然不否认,是徐志摩把她领上了文学这条路,她感谢他的知遇。林徽因并不讳言她的作品里有着他的影子。

后来徐志摩离开人世两年半后,林徽因创作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横空出世。命定的邂逅便是那样的黯然流转,只有开头便匆匆刹尾。其实在徐志摩爱过的女人中,林徽因最能够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在她的《悼志摩》以及四年后的《再悼志摩》中都说,志摩整个的生命都是完全诗意的信仰。

林徽因两篇深情的文字与其说是祭文,不如说是对徐志摩阴阳相隔的真情告白。小心地拿放,温柔地擦拭。

流年太匆匆,许多年后林徽因致信她和徐志摩共同的好友胡适说:“徐志摩其实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像出来的林徽因,可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也许那一刻林徽因在想,他并不是真正的爱她,他只是太孤独了。而徐志摩在一连串碰壁之后给林徽因留下了这首后来一直传诵的《偶然》,并凄然留下了惊世痛彻的爱情遗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偶然》

徐志摩写得这样的无望,有自嘲,也有孩子赌气似的怨言。当然口气是真诚的,动静结合,一张一弛,倒也有几份男人的从容。语言是清丽柔软的。徐志摩把他全部的爱都装在文字里,是的,他和林徽因不过是一次生命的偶然,有着命运的定数,有着空结同心草,不结同心人的喟叹。

徐志摩骨子里终究是个诗人,林徽因就这样在风轻云淡中成就了他的诗情,她也成为他的诗魂。

据说,也只是据说,林徽因看了他为她写的这首《偶然》,只是淡然一笑。

在徐志摩离开人世的一个半月后,林徽因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

林徽困始终明白,徐志摩只是她生命中的惊鸿一瞥,只是一次美丽的错误。

而因为这场美丽的错误,世人对徐志摩的元配张幼仪充满了同情,而林徽因却为此一生都背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遭人非议。

但是颇值得回味的是,作为当事人的张幼仪却公允地评价过她的情敌林徽因,当张幼仪知道徐志摩所爱何人时,曾说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这一句是林徽因发自肺腑的对徐志摩的真情告白。她的一生也没有走出诗人的影子。

林徽因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年》中写道:“我们这一群剧中的角色自身性格与性格矛盾,理智与情感两不相容,理想与现实当面冲突,侧面或反面激成悲哀。”

看着林徽因这字间和泪的话,她繁华的背后,后人读到的却是寂寞与凄凉。

3 林徽因用她女人特有的心智,结束了和徐志摩一段无望的爱恋。林徽因终究是个平凡的女子,活在尘世的目光里。梁思成是配她的,他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的公子,他风姿飘逸,文采飞扬。 婚后梁思成更像是得了宝贝似的把林徽因捧在手心里,他一点都无愧色地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他对她的爱是彻底的,彻底到另外一个彻底地爱着林徽因的叫金岳霖的男子都遁形而弃。从而成就了一段“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佳话。他把她的名字用诗一般的语言一起镶入了中国建筑史的丰碑上。

金岳霖是一代哲学宗师。需要前缀的是,金系徐志摩生前的好友,他和林徽因的认识源于徐的介绍,他还曾是林徐联姻的积极拥护者。也许从徐志摩介绍他认识林徽因的那一刻,金岳霖就无可救药地爱上她了,只是他那时作为志摩的好友恪守着君子之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个和徐志摩一样的男子,注定是林徽因生命中的一场桃花雨。

在徐志摩离开人世四周年纪念日之际。一天林徽因对刚刚从山西考察古建筑回来的梁思成说,她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其中一个便是金岳霖。

天涯两隔后,也许林徽因骨子里还有对徐志摩的思念,对徐的亏欠。徐志摩的身影叠加在金岳霖的面庞上。

1931年,徐志摩为了去听她的演讲,在碧海蓝天中,他把他34岁的生命回报给了前世偶然的林徽因。后来,林徽因把他飞机失事的那块残骸永久地存放在她的卧室里,林徽因知道,她是最懂他的女人。

也就在这一年,她爱上另一个男人的苦恼来了。其实比她更苦恼的是那两个本是好友的男人。

梁思成痛苦至极,苦思一夜,比较了金岳霖优于自己的地方,梁思成说,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他会祝他们永远幸福。她又把这一切肯诉了金岳霖。金的回答更令凡人惊异:“看来他才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不知道梁思成愿意对林徽因的退出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金岳霖的决定又有多少来自理智。也许学哲学的金岳霖是个聪明人,他以他的退守,保全了他对林徽因完整的爱情,毕竟,他可能只是个替代品,林徽因这样的女子,离开了徐志摩,不论嫁给谁,即使看上去可以让男人骄傲,一旦被岁月侵蚀,剩下的只有悲凉。

从那以后,他们三人毫无芥蒂,金岳霖仍旧跟他们毗邻而居。而金则孑然一身,终身未娶。在他的心里,她是他人间的唯一,是他心中一朵永远盛开不败的莲花。

弹指容颜老,刹那芳华。即使在林徽因离去多年后,已经90岁的金岳霖仍要深藏心曲,他说,有些事情他只能和她说,现在没有机会了,他也不会说了。因为他知道,她是最懂他的。然后是长久的沉默。

大概,那是寄望大去之日后在另一个世界里两个灵魂的对语吧。此情只应天上有,今闻竟在人世间。

1955年4月1日,一代才女林徽因香消芳尽,绝尘而去。时年51岁。

她用她裹挟着自己一生的清冷婚姻,成全了无数男人心中的梦想。她只能冰冷地活在民国传奇里。

得到林徽因噩耗的金岳霖凄然写道:“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一次,他淋漓尽致,不再婉约退守。

由梁思成设计的墓碑上刻着她生前已千百次的自语:“这里长眠着林徽因,她是一位建筑师、诗人和母亲。”

她的墓志和她的传奇人生一样:别致、灵动、优雅、深邃。

世间再无林徽因。

金岳霖先生篇7

闲暇喜欢写点文字。其实,我是一个建筑设计师,更确切点说,是一个从事建筑设计的商人。日复一日的工作、劳碌,似乎已谙熟了在这一行生存的道理;却总是觉得这些年创造的一切,都不是属于自己的。一个人看着茫茫的远空夜色,凡世种种掠过心头:美酒、美食、美女;功名、成就、荣耀。。。。。。一念之间思绪已千萦百转;却叹了一口气,幽幽的低下头,任心头的滚滚红尘黯然消去。灭掉手中的烟头,依然静坐。一个人,静静的享受空旷的时光。这时候,仿佛全世界只属于我一人。。。。。。

曾经,听“先生们”说过他们的理想。一群商人,年轻时出来打拼,中年时功成名就;却发现生活并不如自己希望的那般如意。“先生们”议论:“成功之后才发现,成功并不是用来享受的,也不是用来满足的。一旦选择了一条路,就只有继续走下去,不能停歇。当追求成功的欲念已经不再是支持我们前进的动力的时候,也许能支持我们的,只剩下责任和承担。”

是的,当你的所得已超过你的所需的时候,能支持你的,也许真的只有责任和承担。曾经,听无数人坦率的跟我讲过:“我最爱的人还是我自己。如果我连自己都不爱,怎么能爱别人,又怎么会有人爱我?”有时,会为了这句话而困惑,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真的只有爱自己胜过爱别人,才能让别人尊重,让别人爱;才能让自己幸福、开心;让自己少受挫折和伤害吗?其实,也许并不是的。有时,爱自己胜过爱别人,恰恰只能让自己更受伤害;让自己错失很多获取爱的机会。让别人尊重的办法是自己正直;让别人爱的办法是自己努力;让自己幸福、开心的办法是广阔自己的心胸;让自己少收挫折和伤害的办法是迎着挫折和伤害去磨练自己。上帝不会因为你爱自己而眷恋你;只有当你无惧上帝的时候,上帝才会真正尊重你。

一个人走在路上已经很久了。经常会想,日复一日,夜复一夜,静谧的时空,有什么是可以一次又一次重复、永恒的思考而不倦怠的呢?爱?责任?承担?牺牲?给予?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最近有朋友说:“只愿一生爱一人。”一句话似乎勾起了我青春的回忆。第一次听见这句话,是什么时候?我朦胧而又清晰的记得,应该是我十五岁那年,一位同学向我们一帮朋友宣誓的爱情诺言。青涩的年龄,单纯的爱。记忆仿佛朦胧,是初次听见这句话已经太遥远;回忆依旧清晰,是多年以后那位可爱的同学简单善良的爱和愿望还能让我感动于心间。可惜随着年龄的增大,渐渐的已经明白,其实人不可能一生只爱一人。在网上看到一首散文诗,文言优美,正好摘抄几句,可以表达这样的意蕴:

人生就像一本厚重的书/只有翻到了最后一页/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自己心底爱着的那个人到底是谁/有时偏偏是那个已经错过了的人/却悄然改写了我们的一生/( : )

所谓爱教会了一个人成熟/就是学会了用岁月的风/掩埋掉心底一切的悲伤/然后将坦然平静的微笑挂在脸上/任何人都看不出/在你的内心究竟发生过轰轰烈烈的什么/

一生只爱一人,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也是一份美丽的单纯。可惜的是,我们往往在并不足够了解自己的时候,就已经爱上了别人。人应该最爱自己吗?其实应该“最了解”自己,”最爱”那个自己真正需要的那个人!

不由想起一段故事。就是林徽因和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翩翩才子,却多情泛爱。林徽因一代佳人,和梁思成本是天作地和、令人羡慕的一对神仙伴侣;可是前有徐志摩苦苦追求,后有金岳霖痴心相爱。林徽因也在婚后多年时爱上了金岳霖。记载中说,林徽因那时同时爱着梁思成和金岳霖。其实我不信。有一个哲人说:“如果你同时爱上了两个人,请你选择第二个;因为如果你真的爱第一个,那么你不会爱上第二个。”没有人能同时爱两个人;如果有,那么,只有一份爱是最真最诚的。林徽因死后,金岳霖终生不娶;梁思成却续弦了。究竟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多年的伉俪情深是真正的爱情,还是林徽因和金岳霖相知相慕才是真正的真情?我们已经无从知道真正的答案,只能缅怀前辈们的这一段佳话。男欢女爱终究随风而去,其实历史真正让我们记住他们的,是林徽因的文、徐志摩的诗、梁思成的建筑,还有金岳霖的学问。。。。。

电影《西游降魔篇》中有一段对白:菩提祖师问:“玄奘,现在你对大爱小爱,男女之爱是怎么看呢?”玄奘说:“男女之爱,也包含在所谓的大爱之内,众生之爱皆是爱,没有大小之分。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真正的痛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世间的爱,有无数种;没有大爱小爱之分,是因为真正的爱,都可以舍己为人,真心付出。俗话说:爱一个人,只是希望他(她)脸上永远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是真爱!无论何种爱,为了追求回报而爱,都是小爱;不求回报的爱,就是大爱。爱的意义是照顾,怜惜,责任,承担,牺牲,给予。。。。。。安妮宝贝写了一句话:世间万事万物,只有承诺和牺牲,会让我们彼此怀念!

夜,已深。渴求睡眠的头脑已昏沉欲睡。习惯性吃了一片安眠药。其实真的不知道每晚让我入睡的,究竟是这药的药性在起作用,还是心灵上的一种安慰在起作用——即心底深处对于药物能有效治疗失眠存在着一种意识的依赖。。。。。。人,时时处处都会有各种各样意识的依赖,或许,这就是佛说的“本性无明”吧!

金岳霖先生篇8

关键词:道 能 式 个体

金岳霖,字龙荪。曾留学欧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随后前往英国,突破政治思想的框架,转而研究哲学。罗素先生的《数学原理》和休谟的《人性论》对金先生的学术走向产生影响。

以鸦片战争为历史分割点,西方的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亦打破了明清以来的理学体系。社会政治的动荡,激发了爱国知识分子以救民强国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为了把国民从思想的深渊中解放出来,以金岳霖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努力探索逻辑在思想和制度层面给国民带来的影响,重新建构近现代的文化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国民个体化,国家现代化,发展科学与民主成为其目标。

在中西哲学的双重影响下,在关于休谟归纳问题的思考的影响下,金先生重新构建逻辑体系,对天人关系,道论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探索与见解,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元学观。金先生通过建构新道论,逐渐消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万物一体”“一以贯之”的思想和西方的“主客二分”。形成其崭新的个体思想,把“个”附之于“体”,使得个体思想的强化有了逻辑上和思想上的可能性,亦改观了一直以来的天命思想。一直以来,中国传统的文化架构是人性善为其宗旨和成圣成贤的逻辑起点,其政治哲学的基础便是“以德配天”,而在西方的视域之下,便是“主客二分”的,有超越意义上的形而上者存在,不同的体系和影响在同一时空中的相互影响和调和,形成一种新的逻辑体系,对此金先生有具体的阐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基点是“天人合一”。在“万物一体”的思想影响下,个体是有“个”而无“体”的,缺乏属于“个”之于“体”对“个”的对象和形式,也就是经验化和生活化。个体独立意识与独立性的缺失,主体与客体之间无法真正的割裂,主客二分的思想就会因为缺乏逻辑基点而无法建构。主体性的建立在传统文化中一直以来不曾明朗化,走向了“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理路。而西方从泰勒斯开始探索世界的本源问题,先后从本体论的不同特性去认识世界的本源,直至柏拉图形成其理念思想,某种程度上把本体属性化,通过“种加属差”的方法去解构,而留下了不可企及的,不可超越的领域。自此,形而上便一直存在,后来走向了不同的分化,自此主客便有了分界点。“能”与“式”的逻辑亦统摄其中。

同样,在西方个体虽然有“个”有“体”的。受原子论思想的影响,其“个体”之“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流射到社会制度领域,其民主与科学便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对“个体”的一力强调,很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张力关系。而张力如何调和与转化,一直以来是西方逻辑试图解决和面对的。因此如何规避两种不同的逻辑系统下的社会状态,民族心理和社会结构,建构独立的并且相融相和的个体关系在逻辑上的可行性是金先生毕生想要探索的问题。

一.个体逻辑基点

从“能”与“式”,也就是形式与质料,两方面建构其个体哲学的形上基础,《论道》中逻辑架构是这样的:可能底现实--共相地关联--个体底变动。从可能底现实这一逻辑层面一直到个体底变动,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层层递进,逐步推理的。可能底现实作为最基础的实体而存在,道统摄并且贯穿其中。其主旨符合一直以来的“道”,与“天道”有了逻辑上的某种共通性。有了“能”与“式”的逻辑设定,有了具体的统筹与分化,“个”之于“体”的通达与联系便有了现实的依附条件。

金岳霖引用“式”与“能”阐释其个体思想。也是道论思想的逻辑起点。“能”与“可能”是构成“个体”的两种最基本的状态,也就是圆满性与非圆满性,在三维视域世界中的“个体”是个体共相,需要时空秩序的依托和帮助才能实现,也就是序列化。处在时空视域下的个体遵循“理由固然,势无必至”的原则而呈现其动态性,其殊相不断的生灭。此外,处于时空视区域下的“个体”并非“个”之于“体”的理性之境,需要“情求尽性,用求得体”以达到“无极而太极”之境。

金岳霖在《论道》中赋予“个体”之“个”以“体”,把“个”的独立性由“体”来承担,无“体”不能“个”,是在当时的语义对话与情境框架中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背景。

在《论道》一书中:“式”被定义为析取地无所不包的可能。所谓可能,指的是逻辑上没有矛盾,包括共相和殊相的概念。把所有的可能包举无遗的尽可能的统一起来,具有某种程度上的选择性或者或然性。式是逻辑的始基。

能的定义为:可以经验得到的。对于体个兼有的个体,能自身不是个体,它是无个体的展现的,能是万事万物所同有的质料。

1.处在经验世界的认识之外,其状不可摹,其容不可形,不能用概念来表达。但是有共相和特殊相可以表达。2.“能”是变化中不稳定的状态,推动着“式”不断的变化,是一种潜在化。3.“能”是最基本的逻辑基点,自本自根的在运行。4.“能常动”,“能”是活动,是运动变化的,无论是作为怎样的一种状态,都能通过自身的变化最终达到推动共相的动态过程。

道是式--能,“式”与“能”是构成其道论的逻辑分析的起点。把能与可能联系起来,所谓可能是可以有而不必须有能的样式,在可能中不断的进行着能的活动。

金先生曾说“有能,即是表示经验的话,在经验中抓住了它,在所谓“形而上”学底范围之内,它也就逃不出去了”。

“无无能的式,无无式的能”对于“能”的思想可能来自于经验,但是并非完全依靠经验。“式或能无所谓存在”,“式”中虽有存在,而“式”无所谓存在;存在虽可以有“能”,而“能”无所谓存在。有无不是存在与不存在。是道底的内容则有,不是道底内容则无。存在固然是可能,不存在也是可能,它也在“式”中,它也可以有“能””。而能的活动就是不断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式;式与能不可分离。居式由能,莫不为道。从理论上保证了道与能和式的统一。

二.个体的“体”与“个”

“个体”的动力因是个体本身作用的结果。然而“个体”的变动便统摄于道中。“个体”之于“个”便是将形式与质料统摄其中,在时空中位置化而得到其具体的经验化的可被感知的对象。而“个体”之于“体”,是质料的形式化与动态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样一个过程是“能”出入于“式”的过程。也就是“居式由能”,“能”与“式”共同统摄于道中。

三.个体的流变

《论道》中提到“可能底轮转现实当然是有程序的。

在这个程序中,现实即个体化,而个体一方面即是综合的可能,所以总有综合可能底现实,另一方面既特殊化,所以总有综合可能底特殊的轮转现实。”也就是从共相的关联和殊相的变化两个方面来阐释个体的流变。

从共相的角度,个体的变动是无章可循的,要遵循许多“相通的普遍命题”,即共相的关联,固然的理,而从个体的变动来看是可以理解的,无论是对以往的推测还是将来的预测,都要根据固然的理,“自特殊的个体界而言之,任何时间底现实状态是偶然的现实状态”从殊相的角度,个体的变动是偶然的,即“势无必至”,这种不确定性是一种时空上的不确定性,也是一种生灭上的不确定性。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四维空间的不确定性,也是一个四维向更多维度空间转化的扩大化和不确定性。个体的变动是有极限的,在四维的时空观中,理势是合一的,是一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现实态度。

四.个体的变动性

“能之即出即入谓之几”“有理几,有势几,自能之即出入于可能而言之几为理几:自能之即出入于个体底殊相而言之几为势几。”

1.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个体变动的趋势是“几与数”“相干于一个体底数对于该个体为命”。2.从某个“个体”来看,个体变动的状态是趋势。“有知识而又有意志的个体底有意志的变动有手段有目标”“绝对的目标是综合的目标,此目标达,则几息而数穷。从宏观角度来看,个体的变动是有目的性的,也就是有了现实的依据。

五.无极而太极之境

“情求尽性,用求得体”是“能”与“所”之于道德最佳诠释。“体”之共相为性,“体”之殊相为情。事事物物皆有性情。性是不完满的,是个体的共相中“体”之表征。殊相分有模仿了共相的性。由此,斩断了西方固有的神学话语体系,以一种更直观更理性的方式去践行。另据“无共不能殊,无殊不能共,无性不能明情,无情也不能表性,无体不能明用,无用也不能正”,“情求尽性,用求得体,而势有所依归”,“性是情之所依,性表于情,情移于性”个体的变动,一方面看是情,从各种不同的完满或者不完满的状态中展现出来,是殊相的生灭。另一方面是性,是共享的关联,是一种逻辑上的共性。“情求尽性”,即势依于理。而“理由固然,势无必至”是从不完满到完满的过程,从不完满到完满的过程并不都是顺利的,其中有其必然与偶然的关联。《论道》中讲到,“从顺着一方面着想,尽顺即各性皆尽,各体皆得,自共相底关联而言之,所有皆顺,用不着有而同时也没有殊相生灭中属于顺的变动”“太极为至,就其为至而言之,太极至真,至善,至美,至如”生命的最后归属是向着道而生的,也就是“太极”,个体的变动从不完满到完满,顺境而来,尽性之情,得体之用,势归于理,到达太极自如之境。殊相便已逐渐消失,趋近于共相的过程。这样的逻辑观点与认识事物的方法一旦贯穿到人们的生活哲学与生活实践之中,必然影响到社会结构与伦理价值观的相应转变,从而为社会架构的变化提供了逻辑上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金岳霖.论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金岳霖.知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金岳霖文集.[M],甘肃人民出版色1995年版

上一篇:沙河公园范文 下一篇:羊角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