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毅力范文

时间:2023-11-15 13:37:49

论毅力篇1

林毅夫:我们知道,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变迁的速度加快,新产业不断涌现,就像维迎讲的,两百年前亚当・斯密的时代,产品只有十的2次方,不到3次方,现在是十的7次方、8次方。这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没有讨论的。

维迎谈企业家精神,我认为企业家精神也非常重要。但是企业家怎么出现?除了他天生的对市场发现的敏感度以及风险判断外,还需要什么?

所以我要补充一下,维迎对企业家精神的重视,我是承认的。然后企业研发新产品,同时政府给予充分的自由和产权保护,我也承认。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家要发展新产品,此前的那些公共知识,要是没有国家的投入,实际上也不会出现。

张维迎:亚当・斯密研究的是两百多年前,工业革命发生之前,这没错。但是科学并不总是在进步的,我不认为今天的思想一定比上个世纪先进。为什么呢?因为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是免不了犯错误的。所以我认为不能说因为亚当・斯密那时候不具有现代的技术,他的理论就比现在的差。

我们看美国,在产业革命时候,大量新产品的出现,没有什么国家支持,我们看英国,包括科学的出现,很多没有什么国家支持;然后我们看很多基础的研究,美国最好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

如果我们研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中国,所有事情都离不开国家,但不能证明没有国家参与这个就不会有,反而没有国家参与,我们有可能更好。政府要做的最重要的是,创造自由的环境、法治,包括产权制度的保证。

论战二: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林毅夫:谈到政府和企业家,大家说我强调政府的作用,这是一个误解。现在我一直强调的是有为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有效的市场当然是靠竞争、靠企业家。但因为现在大家不讲有为的政府,所以好像说我强调政府。其实我两个方面都看,因为有效的市场要竞争和企业家的精神。

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企业必须要政府,因为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也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必须改善人力资本,也必须改善金融和法治,这些都不是单个企业家可以做的,需要很多企业家做,需要协调。或者协调很难,必须政府供给。我所看到的少数几个成功的经济体,都是政府跟市场共同努力的结果。

张维迎:首先,我认为发现比较优势,利用比较优势,恰恰是企业家最擅长的。而我们国家恰恰是政府经常乱点鸳鸯谱。如果论比较优势,政府和市场相比,市场更擅长解决比较优势。没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还能持续存在的,只有那些政府管理的企业才能做到。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经常用“发展阶段”说事,认为中国目前所处在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很多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是不是就应该更多的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有一定道理。但是为什么现在不具备条件?是因为我们消灭了这些条件。

论战三:政府干预能不能更有效

张维迎:很多经济学家经常把保护市场当做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其实,市场并不是一个效率工具,认为市场有效率就支持,没有效率就反对。市场实际是一种基本的人的权利的保障。我们只有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就是自由、人权、财产权,市场经济才有一个稳定的基础。我们过去总是说理想的状况就是市场出问题了,政府就能解决问题。毅夫认为我们应该研究政府怎么做得更好,但有大量的理论和事实证明,政府怎么做都不可能做得更好。

谈到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科学家只是一人之见,而且经常带有自己狭隘的、领域的偏见。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公平、公开的争论,然后让每个人去思考问题,任何情况下政府都不应该运用政权的力量来强加某一种思想,这也是我一直反对的。

林毅夫:首先来讲,中国过去35年我们必须承认政府绝大多数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绝大多数正确,不可能连续35年每年9.8%的增长,也不可能是现在唯一的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我们应该认为95%以上都是正确的,可能有5%的改进空间,这个我们必须承认。第二点谈中国模式并不是说固定不变化,也必须要不断改革。包括美国、英国也必须要不断改革。

论毅力篇2

身着条纹衬衫,金丝边眼镜下,目光犀利,不寒暄,直奔主题。6月18日,林毅夫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行了其“新结构经济学”的学术演讲。从世界银行卸任后,这是林毅夫回国后的首次公开演讲。

顺利完成在世界银行4年的任期后,林毅夫于2012年6月10日载誉归国。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办公室人员晓峰对《小康》说,林毅夫将在休息一段时间后,继续从事北京大学的科研教学工作。另外,有未经确认的消息称,林毅夫将担任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主席。

世行的“毕业论文”

林毅夫的开场白是:“4年前我参加完北大的毕业典礼,马上到世界银行就职。当时,我的心情很像一个在农村长大的高中生,考上了大学,可以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读书了。现在4年过去了,总要交一份毕业论文。我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就是这4年的毕业论文。”

何为“新结构经济学”?就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结果的决定因素和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变迁,以及政府、市场在此过程所起的作用,以弥补当前发展经济学的不足。林毅夫认为,从1950年到2008年,世界上只有28个经济体能够以十个百分点或者更快的速度缩小与美国的人均收入差距,其中只有12个非西方经济体。与此同时还有150多个国家被困在低收入或中等收入的状态中,其原因就是没有有效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

在“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一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其经济结构不断发展变迁的过程。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其产业结构。发展中国家要具有竞争优势,就必须根据要素禀赋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发展。

林毅夫用370页共计七个章节的著述《新结构经济学》了结构主义和华盛顿共识,他认为那是发展经济学1.0版本和2.0版本,他说世界需要发展经济学3.0。而他的人生历程,也经历了由1.0版本向更高版本的过渡。

从台湾到美国

1952年10月15日,林毅夫生于台湾省宜兰县,父亲林火树给他取名叫林正义,是希望儿子长大后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林毅夫据此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毅夫”。

1975年,林毅夫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陆军官校正期生四十四期步兵科,随即留校担任学生连排长。1978年获政大企管硕士,随即返回军中,派赴金门马山播音站前哨担任陆军上尉连长。

按其时媒体的报道,1979年5月16日傍晚时分,林毅夫“假传演习命令”,不准驻防马山播音站的官兵在夜晚点名后走出营房;若发现有人下海游泳,严禁开枪射杀。其实,游泳者不是别人,正是下达宵禁令的林毅夫。林毅夫失踪的那天晚上,金门全岛鸡犬不宁,所有驻军出动,连夜展开全岛水陆两域地毯式搜索。

林毅夫于1980年在给表兄第二封长信之中,详细道出他为何要到大陆的心情以及到大陆后的观感:“虽然总的来说,大陆在经济建设方面还相当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准也还很低,但基本上每个人是可以吃得饱、穿得暖的,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项突出的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上,中国应该有更高的成就,但是十年的混乱,使整个中国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现在中国从上到下正在实事求是地检讨建国三十年来的经验,从中吸取教训,以便为现代化的中国之建设而努力。自从以后,整个大陆正在以一个飞跃的速度向前进步,人民充满朝气和信心。”

投奔大陆不久,林毅夫便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政治经济专业。在北大,林毅夫以其既谙熟西方经济学理论、英语口语又非常流畅的优势,很快在同学中脱颖而出。

1980年,刚刚对外开放的大陆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西奥多? 舒尔茨。当时,林毅夫成为给舒尔茨做翻译的惟一人选。这个意外的机会,为他打开了通往世界经济学最高殿堂的大门。舒尔茨对林毅夫的翻译非常赞赏。舒尔茨回美国后不久,正式将林毅夫推荐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1982年,林毅夫从北京大学毕业,远渡重洋,来到了现代经济学的大本营芝加哥大学,师从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

从“林比较”到“林发展”

1987年,林毅夫回到了中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从海外归国的经济学博士。林毅夫先是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工作,任副所长,3年后调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

1990年,林毅夫关于的论文《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在国际顶级经济学杂志之一《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引起强烈反响和争议。1992年,他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成为一段时间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这两篇文章一举奠定了林毅夫在国际发展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界的地位。

四年后,林毅夫联合多位海外留学归来的经济界人士,共同成立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出任主任一职。如今,该中心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大本营。

作为政府倚重的经济决策智囊,林也是“十五”计划起草人之一,对中国的经济决策,尤其对农村经济和国企改革等领域的政策,极具影响力。林毅夫曾说:“从1994年成立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以后,国内主要政策的制定与讨论我们都参与了,包括电信改革、加入WTO、金融改革、农村发展、社保体系、农民工、粮食问题,等等。由于研究中心提出的许多政策建议独树一帜,一直都是比较受重视的声音,许多思想和观点都成为改革的主要内涵。”

鉴于林毅夫对中国经济现象的独到研究和见解,以及他在世界经济学界的地位,一些著名学者预言,他将是中国最有可能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峰说,林毅夫最早讲比较优势,被称为“林比较”,到马歇尔讲座(2007年年末林毅夫成为首个登上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的中国学者),又将其升级为理论,现在新结构经济学又出来了,下一步就是将这个理论变为诺贝尔奖项。

卢峰说:“马歇尔讲座几十位主讲人中,有十几位后来荣获经济学诺贝尔奖。因而从统计相关性证据看,毅夫教授向诺贝尔奖走近了一步,也是与诺贝尔奖距离最近的中国经济学家。从林比较到林结构再向林发展转变,就功德圆满了”。

世行四年:“好戏连台”

2008年5月31日,林毅夫上午出席北大毕业典礼,下午就径直飞赴华盛顿就任,成为世行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

2008年赴任之时,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粮食危机和石油危机,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挑战,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可以“看到很多,想到很多”。“在世行可以用国际视野了解危机爆发的背景原因,然后思考应对之策,这对我个人来讲非常难得。”林毅夫说。

带着对中国30多年经济发展的深入了解,林毅夫开启世行历程。4年任期里,西方对中国乃至亚洲经济的种种误读时常让他反思。例如,过去30多年,国际经济学界不时预测中国经济何时崩溃,但中国经济非但没有崩溃,反而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测中国经济崩溃的是著名经济学家,不能说他们不了解经济理论,关键是他们的理论有没有问题?”

2008年,上任不到10天,林毅夫就去了非洲。在莫桑比克的农贸市场,一个卖芒果的小女孩眼见警察来了,撒腿就跑,篮子里的芒果撒了一地。他伤感地说,“一个未来这么好的企业家,只能卖芒果?世界银行就是要帮助这样的穷人。”去非洲之前,他曾广泛阅读相关书籍,亲自去过后,发现书本与现实差距很大。上世纪60年代,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非洲比亚洲更有希望,但半个世纪过去了,非洲还在原地踏步。这种现实,让林毅夫慨叹,他说,“我发现全世界的穷人都一样可爱,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和下一代的命运。非洲人民和中国的农民一样,他们那种期待的眼神,让我震撼。”

早年间很多经济学家相信亚洲是最没有希望的一洲,认为非洲比亚洲有希望,拉丁美洲更有希望,结果却是亚洲国家经济普遍发展得较好,将拉美和非洲甩在身后。林毅夫说,这些误读让他推动后者反思,因为“世行的目标一直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多年来取得不少成就,但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今年3月,林毅夫在任内最后一次访问非洲。

展望即将“重启”的北大生活,林毅夫说4年前自己以了解中国经济为主,即使试图了解世界经济,也是从中国视角出发,而今可以站在世界经济舞台,带着中国过去积累的经验了解世界。

“我在世行这4年,看到全球经济从繁荣鼎盛到突然爆发危机,我想回国后会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也可以帮助国内学者及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国外的经验教训。”林毅夫说。

林毅夫对中国的经济前景保持其惯有的乐观。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林毅夫表示,未来20年中国有潜力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增长。他从历史的角度解释说,目前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状况仅相当于1951年的日本、1977年的韩国和1975年的台湾地区。在随后20年中,这三个经济体保持了9.2%、7.6%和8.3%的增速。无论是实际状况还是发展潜力,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相似,所以未来20年中国有潜力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

林毅夫还列举了现实的理由:中国有较强劲的投资、广阔的国内市场,以及充足的国内储蓄和外汇储备,所以有条件实现持续快速增长。林毅夫认为,中国现在面临最大问题是收入分配问题,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经济结构,使收入分配趋于公平。

北大演讲结束后,记者问林毅夫给自己的世行4年打多少分,他说:“打分应该由别人来打,我只能说,我已经尽力了。”

(链接)

林毅夫用370页共计七个章节的著述《新结构经济学》了结构主义和华盛顿共识,他认为那是发展经济学1.0版本和2.0版本,他说世界需要发展经济学3.0。而他的人生历程,也经历了由1.0版本向更高版本的过渡

鉴于林毅夫对中国经济现象的独到研究和见解,以及他在世界经济学界的地位,一些著名学者预言,他将是中国最有可能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

林毅夫简历

论毅力篇3

[内容]

三册(人教社义务教材)《吃墨水》一课,主要写了陈毅看书的时候,蘸着墨水吃饼的故事,表现了陈毅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的刻苦好学精神。教学本课,建议抓好下面三个方面:

一、扣题设问,激发兴趣。“吃墨水”,这一违背生活常理的课题,本身就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和心理趋势,顺水推舟,扣题设问:墨水能吃吗?谁吃墨水?为什么吃墨水?怎样吃墨水的?进一步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以问促读,边读边思,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直奔重点,训练词句。全文一共四个自然段,其中二、三、四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教学时,可分两步进行。

(一)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课文哪一段写陈毅爷爷吃墨水?”设问,引导学生直入课文第二段的学习。

1.这一段一共几句话?哪一句写的是陈毅爷爷吃墨水?让学生勾出句子,并读一读。

2.引导学生理解“竟”的含义。“竟”在课文中指的是出人意料,使人无法相信。为什么呢?因为芝麻酱与墨水,无论从功用上、颜色上,还是味道上都不相同,照理,怎么也不会出错的,可是陈毅偏偏弄错了。

3.陈毅为什么会弄错呢?学生找出表示原因的句子,再结合二、三句讨论:陈毅为什么会把饼蘸到墨盒里?为什么吃得那么香?在讨论中使学生明确两点:一是“一边……一边”,表明陈毅“看书”和“吃饼”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说明陈毅分秒必争,抢时间看书,挤时间看书;二是陈毅在“看书”和“吃饼”这两件事情上,并非平均用力,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读书上。集中精力,认真读书,这是陈毅错吃墨水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为他看书太专心了,眼睛没看桌子,所以才会把饼蘸到墨盒里而没能发现,也正是因为他看书太专心了,所以吃的是什么东西也没能发觉,仍吃得很香。

4.理解第一句时,不但要引导学生从妈妈“端来饼和芝麻酱,叫他蘸着吃”的行动中,明白陈毅看书看的时间长,肚子应该有些饿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从反面推想出陈毅由于专心读书而忘记了吃饭的时间,忘记了饥饿,以至于让妈妈亲自送来。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陈毅读书不是一般的专心,而是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二)在学完第二段之后,教师再以“他是怎么发现自己吃墨水的?他知道自己吃墨水后,说了什么话?”两个问题,转入第三、四段的学习。学习第三段时,首先让学生看哪一句写陈毅发现自己吃的是墨水?陈毅从吃墨水到发现吃墨水,时间怎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才)再次体会陈毅忘我读书的情境。然后由“他是怎样发现自己吃墨水的?要是妈妈不来,结果会怎样?”反顾前句,让学生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侧重于第二句话的理解。这是全文的重点句,也是理解难点所在。但由于有前面两段的学习,无疑化解了难度,学生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教学时,可辅以以下要求,帮助学生理解:

1.课文中前后两个“墨水”,意思相同吗?它们各指什么?

2.两个“墨水”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吃点墨水好哇”,好在哪儿?后面的“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是前面“吃点墨水好哇”的原因。“吃墨水”的真正好处并不在于这件事本身,而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实质。就是要能多读书,多学知识,多长学问,即使“吃点墨水”(也就是上点当,闹点笑话)也毫不在乎。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陈毅勤奋刻苦,如饥似渴的读书精神。

3.抓住陈毅“笑”的表情,指导感情朗读。读中生情,读中明意。

三、凭借插图,强化主题。教材配设了一幅与课文重点内容相对应的插图,其图意是:陈毅正坐在书桌前,边看书,边吃饼。妈妈吃惊地站在书桌旁边,为陈毅倒水。这幅插图不单是重点内容的形象化显示,而且它对于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主题的变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插图,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图文结合,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

1.书桌上那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说明了什么?从读书量上,突出了陈毅“非常喜欢读书”。

2.从书桌上的大墨盒和笔,你看出陈毅是怎样读书的?从那本夹有很多标签的书中,你又看出陈毅是怎样读书的?这就从认真、仔细的读书习惯上,突出陈毅“非常喜欢读书”。

3.当妈妈吃惊地发现陈毅“吃墨水”,并倒水让他漱口时,陈毅是怎么做的?从他并不急于去洗手漱口,仍就端坐在椅子上,认真看书,表明一切意外情况,甚至连让人无法理喻的“吃墨水”这样的荒唐之举,也丝毫不能影响陈毅读书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在陈毅看来,这些事情远不及读书重要。 这是从读书的态度上,突出陈毅“非常喜欢读书”。

4.从课文中可知陈毅吃饼的时间很长,可是从图上盘子中饼的数量和他手里拿着的饼,又说明他吃得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看书上而忘记了吃饼,所以很长时间,却只吃了少量的饼。这又从读书专心的程度上,突出陈毅“非常喜欢读书”

论毅力篇4

“一朝成名天下闻”。一时间,被媒体带离低调,林毅夫优雅谦和、彬彬有礼、笑意盈盈的学者形象不断聚焦和放大在公众好奇的目光中,他背后的传奇人生也不断被人们挖掘、阅读和探究。

林毅夫说过,他喜欢历史,现在和过去是高度相关的,而个人历史是时代历史的一部分。可以说,他的故事,同时也是时代的故事。

胸怀大中华别亲渡海峡

1952年,台湾省宜兰县的冬山河畔,一个胖大小子“呱呱落地”,父亲给其取名“林正义”,希望儿子今后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至今,林毅夫说起自己的父母兄弟,仍然感激他们在自己身上留下很多精神财富。“小时候,我们是很穷的,但是我们非常强调一个人如何定位自己,都是以他人的需要为主,要为他人担当。当自己和别人利益冲突时,先别人;当小的单位的利益和更大的群体利益冲突时,放弃小的单位利益……这种教育,是耳濡目染形成的。”

在他出生和成长的那个年代,就接受以祖国大陆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台湾省学校里,学生诵读的国文中大多蕴藏着传统的士大夫情怀,他的血脉中早已默默流淌着“六经”的要义,如何去忠于国家,孝于父母,义于友朋,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老师教给他中国五千年的灿烂历史、锦绣河山和先贤先烈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大中华思想完全影响了林毅夫,也让人不难理解他在27岁那年以台湾军官的身份毅然泅过海峡回归大陆的举动。

上世纪70年代,身为台湾大学高材生的“林正义”弃笔从戎,成为了一名“模范样板”军官,被派赴金门马山播音站前哨担任陆军上尉连长,负责接待外宾参观第一线连的任务。马山是全金门距祖国大陆最近的据点,退潮时离厦门直线距离只有2300米。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林正义”通过自己买的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悄悄地收听大陆电台,遥望对岸的点点灯火沉思良久,咫尺天涯让这位热血青年胸怀中的“大中华思想”汹涌澎湃。

经过深思熟虑,一个大胆的念头冒出来并付之行动。1979年5月16日傍晚,“林正义”“假传演习命令”,下达宵禁令,命令士兵若发现有人下海游泳,严禁开枪射杀,即便听到枪声,也不准一探究竟。当晚,他悄悄地抱着两只篮球跳进黑暗笼罩下的台湾海峡,凭着强健的体魄,沉沉浮浮间越过重重鱼雷,踏上了遥望已久的厦门,并改名为“林毅夫”。

当时的祖国大陆刚结束,整个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而台湾经济正处于上升时期,林毅夫的举动令许多人吃惊。到大陆后,在给东京的表兄李建兴的信中,林毅夫详细道出他为何要到大陆的心情。“整个大陆正在以一个飞跃的速度向前进步,人民充满朝气和信心。我深深地相信,中华民族是有希望、有前途的。……那么台湾到底应该往何处去,这个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是我心中思索的主题。基于对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认识,我觉得回归祖国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最佳的选择方案。……如何在不损害台湾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促使中国早日再度统一,是我辈有志青年无以旁贷的责任。”

跨越了海峡,林毅夫从一个上尉蝉蜕成一个经济学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然而那道浅浅的海峡也割断了林毅夫长达30年的回乡之路。台湾当局以“叛逃”大陆的“罪名”,声称不放弃对他的追诉。1996年、2002年林毅夫母亲和父亲先后病逝,他却接连遭台湾当局的阻挠而未能奔丧,后来只能通过互联网现场连线直播方式向父亲灵位跪叩告别。年过半百的林毅夫曾在凤凰卫视上失声痛哭、哽咽难言。他说自己并不后悔当年回归大陆的选择,谈起忠孝,他说,“人生哪有完美?不能什么都要。鱼和熊掌,只能有所取舍。我个人当然有很多遗憾。但是,我的追求也一直是我们家庭的追求,我们考虑得失一向不以儿女私情为出发点。所以我相信,我父母是能谅解我的――小时候,他们就用类似的故事激励我。他们应该不会要求儿女绕膝,日日嘘寒问暖,他们会因我对社会的贡献而幸福的。”台湾与大陆分离,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悲剧,而亲逝却不能奔丧是个人在特殊时代下的悲剧。

结缘舒尔茨赴美学经济

“我当学者有偶然性,要是没有碰到舒尔茨的话,大概也就不见得会真正地成为经济学家。”如今的林毅夫对当年舒尔茨的“知遇之恩”仍心存感念。

投奔大陆后,几经辗转,林毅夫进入了北京大学研习政治经济学。1980年,林毅夫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经济教授舒尔茨。当年,舒尔茨到访北大宣讲他的经济学理论。凭着出色的英文和经济学功底,林毅夫被选为舒尔茨惟一的随行翻译,他的表现和才气赢得了舒尔茨的赏识,被其推荐到现代经济学圣地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2年,怀揣北大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证书,满腔热血的林毅夫踏上了赴美留学的征程,这位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首批公派美国的留学生,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师从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学。

将近80岁高龄的舒尔茨已经10年没有带过任何博士研究生,却破例将林毅夫招为关门弟子。对一生致力于研究农业经济学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舒尔茨来说,来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林毅夫无疑是继承其衣钵,让其经济思想和学术成果得以实践和造福人类的最佳人选。舒尔茨教授治学强调经验事实,并以解决现实的贫困和发展问题为出发点来研究经济理论,关门弟子林毅夫很好地传承了导师的这一治学研究思想。

四年后,林毅夫不负期望,在芝加哥大学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他的论文植根于中国农村的现状,极为关注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的农村改革,对中国的农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有独到的见解和论著,因而被舒尔茨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迄今,林毅夫是1970年代后第一位在国际最权威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美国经济评论》和《政治经济学杂志》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也是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最多的一位。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美国经济评论》和《政治经济学杂志》的两篇论文《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强烈的反响和争议,特别是后文成为一段时间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获得了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经典引文奖。这两篇文章一举奠定了林毅夫在国际发展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界的地位,一些欧美的中国问题研究机构视林毅夫为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问题的权威。

其后,林毅夫去美国耶鲁大学攻读了一年的博士后,积极促成中国的农村研究专家和舒尔茨等国外经济学者的交流。一系列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农村人口转移、社会保障、粮食贸易与安全等方面的论文在这些学者手中发表出来,中国农村的改革研究在不断地推进中。

“我总觉得我这一辈子过得很顺利,并没有太大的困难。有困难的话,其实就是锻炼自己意志的时候。”林毅夫去美国的时候已经31岁,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努力去克服中国经济学教育和美国的巨大差异。与此同时,分别了多年的妻儿循着他的踪迹,自台湾来到了美国,给了林毅夫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当年林毅夫突然离开台湾之前给身怀六甲妻子陈云英留下了一句话:“如果我不见了,你可能要像王宝钏一样,苦守寒窑十八年……”。带着三岁的大儿子,妻子倔强地守着那句话,终于在三年后携子女辗转赶到美国与丈夫团聚,还攻读了特殊教育博士学位。夫妻俩相互鼓励和打气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求学岁月,只因心中存着一个中国。

家人非常理解林毅夫“希望完成中国大陆经济改革的梦想”,从当年林毅夫在外求学到功成名就的今天,他们一直是其不断前行的助力。长兄林旺松不仅资助林毅夫创立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还出资在北大设立中国经济研究奖,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国“经济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选拔人才继续深造。而在台湾当局阻挠林毅夫赴台奔丧时,是妻儿兄姐的谅解与支持,抚慰了他内心极度的苦痛。

神州大时代廿年磨一剑

“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能够以自己的研究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那也是非常大的幸福。”林毅夫如是说,他永远也存着一份担当社会责任的儒家情怀。

1987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的林毅夫毅然回到神州大地,成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他带回整整30箱的西方经济学术资料,为中国的现当代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

当时的中国,经过了六年的经济改革和转型,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制度经济学的试验场,给了立志做真实世界经济研究的林毅夫更广阔的舞台,而且他坚信,对中国经济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中国的进步和未来。林毅夫说,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大时代为他提供了素材,让他在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外受人瞩目的经济学家。

从1988年起,林毅夫用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研探中国经济现象的20年,是他以独特的视角提出新的发展、转型理论影响国内外学术界,并以官方或者半官方智囊身份影响中国经济政策的最重要的20年。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林毅夫联合多位海外留学归来的经济界人士,共同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出任主任一职。其后,在创立之初只拥有两间半格子式的办公室里,林毅夫和他的团队在粮食问题、电信改革、银行改革、WTO、通货紧缩、宏观调控、土地问题、农民工问题、住房问题等几乎所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中发出了诺大的声音,共同作用和感受了中国经济改革、转型和发展的脉动。如今,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大本营和前沿阵地,同时被视为中国政府举足轻重的经济智囊机构之一。在此阵地,他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穷人经济学”等一系列理论,都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经济政策。

作为研究农业经济学的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穷人绝大部分在农村,解决了农村的问题,就解决了中国的贫困问题,也就解决了世界贫困问题的一大半。在1999年通货紧缩的形势下,他首次提出了“新农村运动”的概念,即由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以实现农村自来水化、电气化、道路网化为核心的新农村运动,加快农村地区和生活消费有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启动广大的农村市场,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以摆脱通缩困境,这为中央在后来 “十一五”规划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学术支持。林毅夫以杰出表现步入了国家决策的“高级智囊库”,参与了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

同时,林毅夫还以制度经济学研究享誉国际。他强调制度的内生性,主张市场取向改革。他认为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改革国企才能够给民营经济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而国企改革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实行市场经济,理顺市场价格体系,培育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针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问题,他指出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在于动员资金和配置资金,资金动员的能力取决于配置的效率;他最早提出和阐述了被国内学界经常引用的制度经济学的两个基本概念――诱发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他主张中国应继续实施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利用较低成本引入先进技术,快速积累资本,然后再实现产业升级。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林毅夫表示乐观。他坚信,当下中国,是一个空前的好时代,中国能够在2030年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去年10月,作为首位中国学者,他受邀到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这一国际经济学界顶级论坛发表了《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主题演讲,是其20年致力于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的一次“最引以为豪”的总结。

“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研究经济之余,教书育人是林毅夫耕耘的一块神圣领地。一直为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忙碌的林毅夫每个周末还坚持讲公开课,他开的《中国经济专题》公开课非常受学生欢迎。每逢开课,500人的课程总是爆满,大教室的座位和台阶上到处都坐满和站满了人。林毅夫经常连续讲两个小时不休息,还爱拖堂,下课后总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以极大的耐心和宽容事无巨细地解答了学生们的所有疑问。在当年的非典时期,他一直坚持讲课。“只要有一个学生来,我就要讲课。”林毅夫说,他没想过要做教育家,他只是在尽一个教员的本分。

到世行上任前,林毅夫还坚持为北大学生上好春季的课程。谈及心愿,他说,“能够教出一批好的学生,让我自己的学生看到这个时代所给予的机会,然后来努力,创造一个更好的时代。”21世纪将会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他希望他的学生好好努力,这绝不仅仅是一个老师的劝勉,而是中国的时代走向决定的。

中国大背景从世行出发

去年10月,来自法国的前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弗朗索瓦・布吉尼翁卸任,世行行长佐利克并没有按照传统惯例从欧美国家的著名经济学家中选择这一职务的人选,而把目光聚焦在中国的经济学家林毅夫身上。

从台湾到大陆,后赴美学成返回大陆,林毅夫以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为阵地耕耘20多年。世行行长佐利克当面向他抛来橄榄枝,给予他一个广阔的天地来运用自己的学问,施展自己的抱负。可以说,林毅夫当选于转型期的中国,当选于转型期的广大后发国家,当选于变化之中的全球,当选于整个时代对他的需求。

近年来,新兴市场正在崛起,发展中国家经济日益壮大,世行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机构,非常需要深入了解发展中国家真正的需求、面对的限制、机遇和挑战。但是世行并没有及时跟上趋势,一直背负着“缺乏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核心管理层人员,不能更好地适应新兴市场发展”的批评,欧美成熟市场体系的运作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涵盖那些处于变化中的新兴市场。

世行是一个政治意味浓厚的经济组织,行长都是美国总统提名的美国人,身居高位的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经济学的造诣可以让一个人成为经济学家,但是想在世行占有一席之地,还需要一个有影响力的祖国。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中国已经进行了将近30年的经济改革和转型,经济成就为世人瞩目,为第三世界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与此同时,中国外汇储备高达15000亿美元,从过去接受世银捐助,到去年首度认捐援助贫穷国家,中国经济的全球地位日益重要,其成功经验对世界银行服务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中国经验的可贵在于它更广泛的意义――农村问题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要面对的最大问题之一,在众多发展中国家迅速实现了经济自由化,短暂繁荣后持续动荡的时候,中国持续发展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这是世行打破惯例首次任命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的关键所在。

在中国一流宏观经济学家中,专注研究农村问题、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林毅夫具备了与国际接轨的较高的学术档次,其纵横中国经济改革和转型30年,作为智囊级学者在政策决策方面的参与程度甚至主导地位有目共睹,对中国经济政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世行行长佐利克认为林毅夫非常适合世行的职务,“林毅夫是一位很富有经验的经济学家,任命他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有助于推动世界银行与中国之间合作。林毅夫在农村发展领域经验非常丰富,他的到职将会给世行带来一套独特的技能和经验。”

林毅夫在学成归国后,最早研究的领域就是中国的农村问题,他长期致力于新农村的发展,对一般农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着深入的了解,在理论的准备和经验的积累上有相当的把握。他对记者说道,“到世行工作后,可以从更高、更具全球化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发展的问题,对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会有所帮助。在世行期间,将推动世行与中国的合作,比如推动中国和世行在解决非洲发展问题上携手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5月底,林毅夫将在世行正式走马上任,他计划到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调查研究,增加第一手的了解,将借助世行这一平台,把中国的经验变成其他国家的经验,努力帮助这些国家找到富裕之路。目前,非洲是当今全球反贫困事业最紧迫的领域,因此林毅夫调研的首站定在了非洲。

论毅力篇5

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庄宗得失天下、先盛后衰来证明论点属于(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2.《论毅力》一文中列举了五种人的五种结果,其目的在于( )。

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

B.阐明有无毅力的重要意义

C.显示毅力大小结果的差异

D.突出只有毅力至强方能事业成功

3.《论毅力》的核心观点是( )。

A.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

B.小逆之后必有小顺

C.人生历程顺境亦居十三四

D.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4.《论毅力》中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说理方法是( )。

A.归纳法

B.正反对举

C.层递

D.演绎

5.在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学生们大多数就读( )。

A.文科

B.理科

C.法科

D.医科

6.《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提出大学性质是( )。

A.为做官提供方便

B.研究高深学问

C.有利于学生得到毕业文凭

D.为发财提供方便

7.蔡元培教育当时北大的青年学生不要( )。

A.以诚相待

B.敬礼有加

C.不敬师友

D.互相亲爱

8.《容忍与自由》中陈独秀的例子证明的观点是( )。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年龄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D.批判“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观点

9.《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勿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D.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10.《容忍与自由》中宗教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证明观点的方法属于( )。

A.例证法

B.类比法

C.对比法

论毅力篇6

薪火相传结缘中医

林毅生于医学世家,祖籍福建古田。1942年3月20日晨,林毅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赣州城里的一军营中。当时,父母双亲正投奔在当时江西赣州叶挺将军的部队49军。林毅出生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父亲为女儿取名为“毅”,并说:“孔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希望她能传承医道,以仁心仁术大济人世苍生!”

林毅多次说:“我这一生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认真用心去做,多是成功的,大概与我的名字有关吧。”悬壶济世52年,林毅收到过很多感谢的锦旗和称赞的条幅,但她最欣赏的条幅是1995年初,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处黄祥续处长特意赠送给她的一块匾,“杏林奇葩,坚毅挺拔”。条幅巧妙地把林毅的姓名融入其中,也是林毅一生行医为学的写照。

继承创新主攻乳腺疾病

进入大学后,林毅扎进浩瀚的中医海洋,打下坚实的中医基础。直到今天,每谈及经典方药时,她都会不假思索地背诵出医书典籍的原文与论述。中医的博大精深与神奇疗效让她深深热爱上了中医。

林毅不死读书。1965年在桂林市人民医院实习时,科室接诊了一个奇怪的病人。患者因剧烈头痛,高烧不退,颜面潮红,肩背颈项痉挛前来求医,经治疗病情未好转。林毅决心用中医试试。结合中医整体辨证施治的原则,认定其为伤寒夹色症,选用“五虎汤”。病人服药后不仅明显烧退,而且头项痉挛也得到缓解。次日主任查房,林毅低头进去承认后准备接受批评,没想到却获得了主任的表扬,指示她继续给患者开药。一星期后患者痊愈出院,胆大心细的林毅立即出了名,她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中医药学的独特优势和神奇魅力。

毕业时,林毅放弃了留校的机会来到桂林市中医院,很快成长为医院的骨干。在临床中,她开始关注乳腺病。由于卫生条件差,当地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非常多。西医以手术切开排脓引流治疗,患者必须停止哺乳,切口大,术后愈合时间长。由于手术会遗留疤痕,严重者造成畸形及泌乳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家庭和母婴健康都带来了严重影响。林毅感受到患者的痛苦,为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她想到华佗“火针”。通过继承创新“火针洞式烙口+提脓药捻引流”的方法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在临床中获得显著疗效,达到了无需住院、创伤小、出血少、瘢痕小、疗程短、不影响哺乳、保持外形的效果,明显缩短疗程,减轻病人痛苦。看到众多患者的病痛被解除了,她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医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一个想法在她心中萌生。1980年,她提出组建乳腺专科团队、成立专科专病的申请得到了桂林市中医院的批准。同年,全国中医系统第一个乳腺病专科成立。

从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浅到深,从局部到全面,林毅带领现代中医乳腺病学科的发展。把创建一流乳腺学科,攻克威胁妇女健康的乳腺炎性、增生性疾病,良性恶性肿瘤及疑难病症等,定位为主攻方向,开始了几十年的研究与探索。

关注医学发展做现代中医

立足于提高临床疗效,不断挖掘中医特色疗法、创新治疗手段,是林毅治学的根本,“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是其成功的精髓。对中医药的无比热爱及坚定信心,是林毅不断继承创新的力量源泉。有人问:“为什么你觉得现代医学的难点与盲区可以成为中医治疗的切入点?”她说:“我的把握来自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她常说,身为中医,必须首先吃透、消化、汲取祖国数千年中医药精华,了解前人的学术精髓,在继承上创新发展。”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遍览古籍、熟读经典、熟记方药,不断探索。林毅提出要做现代中医,不做坐堂中医,她从不拒绝现代医学技术。关注现代医学发展。她提出,中医临床上以“识病为本,辨证为用,病证结合,标本兼治”为指导思想,坚持“中医优势病种能中不西,疑难病种衷中参西,急危重症中西结合”的治疗原则。她时刻站在学科发展最前沿,把握乳腺病中医切入点,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冲任为气血之海,上荣为乳,下行为经”,冲任血海在肾的主导与天癸的作用下由盛而满、由满而溢、由溢而渐虚、由虚而渐复盛,具有先充盈后疏泄的特点,使乳腺小叶发生生理性增生与复旧。林毅认为中医学的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与西医学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环路有相似之处,首次提出系统的“乳腺增生病中医药周期疗法”诊疗体系。在辨证、辨周期的基础上,以法定方,随症加减,各有侧重。经后顺冲任需充盈时益之,补肾活血调冲任,补虚治其本;经前顺肝经需疏泄时导之,疏肝活血消滞散结,泻实治其标。经前治标、经后治本,标本兼治。中药周期疗法正是吸取了传统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及方药的优点,又顺应乳腺的生理、病理变化,分别谴方用药,有效调整乳腺增殖复旧规律。由此研制的消癖系列口服制剂,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女性生理病理特点,以“消、补、散、活、泻”为法,为乳腺增生病中医周期疗法注入了活力,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此基础上优化形成的“消癖颗粒”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研究批件,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完成全国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试验。

乳腺炎是中医治疗独具特色与优势的病种,林毅本着“驱邪不伤正,祛腐可生新”的治疗原则,认为其中医病机相似,遵循中医“异病同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平衡脏腑、提脓祛腐”的综合疗法,包括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术、提脓药捻引流术、搔刮捻腐术、拖线疗法、垫棉绷缚、中药敷贴等多种外治法,辅以内服软坚散结、托毒消痈、益气和营之中药,全程中医药治疗,具有创伤小,疤痕小,术后外形好,复发率低,疗效确切等优势。

近几十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增高,中国的增长速度高出发达国家,防治任务艰巨。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不仅是乳腺癌细胞的存在,尚需依托宿主内环境的失衡状态。林毅提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二元理论”:一是肿瘤细胞(种子)的存在及其增殖生长;二是机体内环境失衡状态下自身抗肿瘤能力的减弱。由局部与患者机体平衡状态共同决定的,就像“种子”与“土壤”的关系。乳腺癌的发生就是乳腺局部病变与全身机体功能失衡共同作用的长期演变过程。如果治疗上对整体关注不足,就不可能完全反映“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理念。根据乳腺癌现代医学综合治疗手段特点,考虑不同治疗阶段患者病机、证候具有鲜明的特性,林毅2006年首次提出“因期制宜,分期论治”的理论,在全国运用改良德尔菲法对乳腺癌分期辨证规范化进行研究,确立了乳腺癌围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及巩固期的分期治疗体系。各期中医药治疗原则不同,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西医治疗均为祛邪手段,此时中医治疗应扶正以维护内环境平衡,巩固期则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乳腺癌分期辨证,符合乳腺癌临床病机变化特点,便于临床操作。经多轮专家研讨修善,2009年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上达成共识,形成行业标准公布执行,充分发挥中医药参与治疗乳腺癌的阶段优势。中西医学优势互补,构建中西医结合诊治乳腺癌的合理综合方案。

此外,林毅运用“子午流注纳支法”理论结合“健补肾脾生髓法”防治乳腺癌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与骨髓抑制症,中药介入治疗乳腺导管炎性溢液等,体现出她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上融会贯通、推陈出新的境界。她还致力于专科专药的开发,先后研制了消癖系列口服液、癌复康、提脓药捻、土黄连液、益肾生髓液等乳腺病专科14种纯中药制剂。

重临床也重养生治未病

1997年,55岁的林毅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卫生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批准,广东广西两地带徒,受邀到广东省中医院工作,肩挑两广乳腺学科带^人的重担。在她的带领下,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迅速发展。1999年成为校级重点专科,2000年评为广东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2002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06年进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十一・五”重点专科强化建设单位,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二五”强化建设专科。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毅提出规范乳腺增生病诊断、疗效判定与乳腺癌分期辨证行业标准。为表彰她为中医乳腺病学术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她“中医乳腺病学术发展杰出贡献奖”荣誉。她先后获得“桂派中医大师”、“羊城名医”、“岭南名医”等多项荣誉。

众多光环未能阻止林毅前进的脚步。林毅将目光投向中医药宝库,将中医“治未病”理念结合到乳腺疾病的防治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早治”,她注重情志因素和饮食起居对人体影响,认为七情所伤与乳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关系密切。她重视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将心理治疗列为首位。林毅亦重视养生之道,常告嘱患者“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注意膳食调养,多食绿色果蔬及粗粮,改善饮食结构,调整合理饮食。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根据经络、气血、脏腑相关的理论结合意、气、体创立了独特的“养生导引功”。此功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纳清吐浊、平衡脏腑、调和阴阳之功,对乳腺增生病、乳腺癌患者也有较好的康复作用。为扩大受益面,林毅还将“养生操”制作成教学光碟发行,深受百姓们的欢迎。

林老常告诫身边的医生,为医不仅要有仁术,还应时刻有一颗“仁心”。她年过七旬,有严重的腰椎疾患,但仍坚持每周六天工作,从不间断。求医者不论贫富、老幼、远近皆悉心诊治,由于众多患者慕名求诊,门庭若市,林老总是不辞辛劳,尽力满足患者要求额外加号。为此,中午从不休息,虽然七、八个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她依然耐心细致地收集病史,查体观色望舌切脉合参,洞察精微。她常说:“看病是我最大的乐趣,竭尽绵薄,聊尽吾心”,“我现在能够有事情忙是好事,说明民众需要中医,说明中医有生命力”。林老的高尚医德、崇高情操和精良医术,不但解除了无数患者的疾苦,还树立了济世良医的楷模。

论毅力篇7

1.义理训诂交相明———唐君毅哲学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唐君毅所说的“义理训诂交相明”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训诂明而后义理明;二是义理明而后训诂明。就前者而言,清儒已经作了大量而卓越的工作,但清儒“由训诂以明义理,重在由单字以通辞、由辞以通章句而明义理;乃不知吾人亦可本义理之当如是者,以还通章句与辞。清儒之研究之缺点,在只知由零散之字义,以知全体之义理,而不知先明义理之大体,亦可助成吾人之知彼零散之字义,”[3]102即其只知考核为义理之源,而忽略了义理也是考核之源。再则,“清代人之所重之训诂,唯是汉唐以前之训诂”。[3]102“盖文字所表之义,时在演变之中。用旧名以表新义,乃学术之常。固不能以汉唐儒者之训诂即是,宋明儒之训诂即非。纵宋明儒之训诂不相当于古,吾人亦尽可由其不当于古之处,以见其所立之新义理之所存。”对旧名辞表现新义理这一点上,唐君毅格外注意,用力至勤,这在其《中国哲学原论》系列著作的表现最为典型。就后者而言,唐君毅自认为是对清儒所言“训诂明而后义理明”的补充与纠偏。唐君毅这一方法的提出得益于他长期的思索和哲学史教学实践中的真实经验与感受。在《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自序中,唐君毅深有感触地写道:“近二十年来,任教中国哲学史一课……唯时感中国哲学中,环绕于一名之诸家义理,多宜先分别其方面、种类与层次,加以说明;而其中若干数千年聚讼之问题,尤待于重加清理。说明与清理之道,一方固当本诸文献之考订及名辞之诂训,一方亦当克就义理之本身,以疏通其滞碍,而实见其归趣。义理之滞碍不除,归趣未见,名辞之训诂,将隔塞难通,而文献之考证,亦不免徒劳寡功。清儒言训诂明而后义理明,考核为义理之原,今则当补之以义理明而后训诂明,义理亦考核之原矣。”唐君毅“义理训诂交相明”的方法是在现代话语背景下对清儒“以训诂明而后义理明”方法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唐君毅对中国已有学术态度与方法作超越的反省之后提出的,这一方法论原则实际上体现了唐君毅融合汉学与宋学的精神与气魄④。唐君毅所提倡的“义理训诂交相明”方法的前提,就是视中国哲学为一独立系统。这一点是唐君毅所特别强调的,但这并不是说,在运用义理训诂交明的方法时拒斥西方哲学,恰恰相反,即“亦时须旁通于世界之哲学义理,与人类心思所能有,当有之哲学义理以为言,方能极义理之致”。“义理训诂交相明”与其说是一种方法,毋宁说是其哲学史方法论的总原则,在这种总原则下,一切有助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都可以加以吸收,为我所用。2.八步研究法在“义理训诂交相明”总的方法论原则下,唐君毅认为可以通过具“辞义”、“义涵”、“义系”、“义旨”、“义趣”、“义用”、“义比”、“义通或义贯”的研究八步来成就其所说的“客观的了解研究的态度”。唐君毅所说的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八个步骤,前两步即“辞义”、“义涵”研究,侧重于历史层面,其中所谓的“辞义”研究在形式上就突出地体现在其“原”的哲学史叙述方式上。因为辞义研究的重点就是要弄清楚同一哲学名辞的字源意义及它在不同哲学家思想体系中的演变轨迹。这在客观上就要求研究者在对哲学名辞的考察时首先要探根溯源,然后再顺藤摸瓜,弄清其在不通义理系统中的真实含义。唐君毅从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首先就是从分析哲学名辞的含义开始的。早在唐君毅上中学时,“即注意孟荀用‘性’一名之异义,而有文发表”。后入大学时也有,如在1930年6月唐君毅以唐毅伯的署名发表了题为《研究中国哲学所应注意之一点》,在该文中唐君毅首先指出了中国哲学史研究从分析哲学名辞开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说:“中国之学问,本无严格之划分。文学哲学,尤冶为一炉难寻畋域。文学上之名词主含蓄藴藉,哲学上名词主清晰确切。中国以文哲不分之故,于是哲学上名词均带文学上之色彩。其无一定之意义,驾欧洲印度而上之。孔子正名,是证名分;荀墨正名,和之者少。故中国哲学史上之名词恒以用者异而歧义生。研究中国哲学者于此须特加注意。”而后,唐君毅以“名”、“欲”、“知”为例以“证明学者不注意名词之殊义,则必妄解妄评古人之哲学”。以哲学名辞为契入点,对其进行探根溯源式的研究成了唐君毅中国哲学史的主要表达方式或叙述方式。后六步,即“义系”、“义旨”、“义趣”、“义用”、“义比”、“义通或义贯”研究,侧重于哲学层面,特别是最后一步“义贯”研究实质上已经是哲学创作了。所以,唐君毅的哲学史方法论内在含有历史—语文学和哲学方法两个方面。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方面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具体哲学问题的研究时,它们往往是交叉在一起的。

二、唐君毅哲学史中的哲学方法

概括地说,唐君毅的哲学方法主要是以超越的反省法为核心,兼重比较法、层层转进法、回味法等,更以开阖法为其哲学思想的根本大法⑥。这些哲学方法可从“显教”和“密教”⑦两个方面予以简述。

(一)“显教”方面

1.比较法哲学上的比较法主要是指,着眼于一哲学思想本身的内容或系统,而与其他哲学思想的内容或系统之间的一种比较研究。唐君毅认为比较法在哲学研究中有很高的价值:“比较是兼较同与较异,然一切思想中恒有异,异中又恒有同。有似异而实同者,亦有似同而实异者……比较之价值,则在由比较,而使同异皆显出,同以异为背景,而同益彰其同;异以同为背景,异亦更见其异。由是而使同异皆得凸显,而所比较之对象之具体的个体性,亦皆得凸显。”同时,通过对不同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亦即使吾人之哲学思想本身,升进为能综合所比较之哲学思想,以成一更高之哲学思想者”。比较法贯穿于唐君毅哲学研究和思考的始终,在早年撰写的《中西哲学思想之比较论文集》中,唐君毅实际上已开中西印之比较格局,在具体的哲学问题的考察中比较法随处可见。在唐君毅后期的《中国哲学原论》系列中,他在对中国古有哲学进行梳解和诠释时,常就儒释道三家进行比较或就某一家内部不同情况予以比较,如在《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原心》章中,唐君毅经过比较分析发现孟、墨、庄、荀四家虽都言“心”,但其所说之“心”又各有侧重:孟子所谓心是性情心或德性心;墨子所谓心是理智心、知识心(并不是说墨子如西方的科学家只重求知识);庄子所谓心是灵台心;荀子所谓心是统类心。而这四类若从言说方式上看,又可发现其异中有同:孟子言性情心、墨子言知识心,主要都是从正面直指心的活动之所向以言心,而庄子言灵台心、荀子言统类心,则是兼心的正、反二面。综合四家所言之心可对心的认识有一更综合的认识,即所谓四心并不是四个心,而是一心之四面,心之性情方面的彰显,并不废弛心的其他方面。唐君毅通过比较研究不仅使自己的思想升进一层,也可让读者受教。唐君毅哲学研究中的比较,不管是中西比较还是中国哲学内部的比较,其总体上呈现出“异中求同”的特点。这一点自别于牟宗三的“于同中更求其异”,这也是唐君毅哲学思想的一个总体特征。这种哲学比较中“异中求同”的特点与其注重哲学贯通性的思想是一致的。2.契会法“唐先生用契会一词不少,然鲜用此词言其哲学方法,然此法为唐先生特别重视则无疑问”,从严格意义上说,契会法不算一种独立的哲学方法而应是一种态度。唐君毅曾指出:一切哲学上相互了解成为可能的必须条件是我与人愿意求相互了解的意志。在此前提下能够同情地了解对方,并对对方所说多有所领悟,便是契会。之所以把契会法作为一种哲学方法,主要是就其可以作为对治独断自大、闭目塞听、以一己之好恶去妄评别家哲学的妄心的一种方式,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和价值。在《中国哲学原论》中唐君毅对各家义理予以客观陈述和疏解,若无契会,是很难做到的,而这一疏解过程本身就是契会法的最好体现,如关于朱、陆异同问题的解答,若唐君毅没有对朱、陆之学有所契会,是断然做不到的。另外,在《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对各家哲学的评判,也是契会法的最好体现。3.层层转进法层层转进是唐君毅哲学思维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唐君毅的重要哲学方法之一。层层转进主要是指,在进行哲学运思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层层转进中的每一层并不是对前一层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义理上的超越。这种方法一般与超越的反省法连同使用,其在根本上是一种求关联贯通的方法。在《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唐君毅在将老子所谓道析为六义时也是采用层层转进的方法。在《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从万物散殊境到尽性立命境,每一境都是前一境之转进,总体上主观三境(感觉互摄境、观照凌虚境、道德实践境)是客观三境(万物散殊境、依类成化境、功能序运境)的转进与超越,而超主观客观境(归向一神境、我法二空境、天德流行境)又是前六境的转进与超越。在具体每一境的论述时,唐君毅也适时采用了层层转进法。4.回味法唐君毅1974年自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前对哲学系同学作的题为《民国初年的学风与我学哲学的经过》的演讲中,在回顾自己学哲学的经历时列举了自己曾经真实的经历及体验,说明一个人的学问与其真经验配合的重要性。其中,唐君毅回忆了他十七、八岁在南京时的一次经历和体验,他写道:“天上月食,很多小孩在打鼓,说天狗把月亮食了。许多孩子在打鼓要救那月亮。我看了心里难过得不得了。我想,这些孩子打鼓怎么可以救得了天上的月亮呢?一下子我有了感觉:像每一个小孩的心灵都向着天上的月亮,情感都挂在天上的月亮,好像无数的小孩,无数关连天上月亮的情感充塞于天地之间!我那时心里难过悲哀感动得不得了……这一类事情,在我年轻的时候,时时出现,这就成了后来学问的根本。这种经验好像过去之后就没有了。我后来的思想就是回顾这种我曾经自己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亲自受过的经验獉獉獉獉獉獉獉,去说明这种经验獉獉獉獉獉獉獉”⑧。以上的故事里暗含了唐君毅的一个重要哲学方法———回味法:即对以往经验的回忆和描写。当然,这种经验“完全是经验主义所说的个别的经验,我想也不是,我想是个情理合一的经验。”这一点,主要是就中国哲学的特殊性来说的。哲人悟道的心理状态和当时的体验往往是短暂的,要将这种短暂、稍纵即逝的体验以哲学的方式描述和说明出来,回味是必不可少的。回味不是简单的回忆,回味中饱含着哲学家的生命体证和实践。这一方法不为唐君毅所独有,熊十力、牟宗三等亦然。回味法所回味的对象即经验,这种经验不是根本,“经验后面是一个生命。这个我觉得还是个根本。”回味法在唐君毅的哲学史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如在《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中,唐君毅在论述罗念庵“主静之功与心之虚而通之仁”时,就采取回味法,根据自己曾有过的类似体悟来进一步应证念庵之说,这就真正达到了哲学家生命之间的契会。5.超越的反省法唐君毅说:“所谓超越的反省法,即对于我们之所言说,所有之认识、所知之存在、所知之价值,皆不加以执著,而超越之;以翻至其后面、上面、前面、或下面,看其所必可有之最相切近之另一方面之言说、认知、存在、或价值之一种反剩”唐君毅认为超越的反省法是一切哲学方法的核心,一切哲学方法中都预设超越的反省在哲学史研究中,唐君毅适时使用超越的反省法,使得一些争而未果,或者长期以来无善解的问题在唐君毅哲学内部得以善解。如唐君毅通过超越反省将儒家所说的爱分为五义,认为墨子的“兼爱”当属儒家所说爱的第五义,如此使得儒家所说的“爱有差等”与墨子所说的“兼爱”的关联之处明朗化。唐君毅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主要就是采取了超越的反省法。

(二)“密教”方面唐君毅论哲学方法时将哲学方法归结为超越的反省法,认为其是哲学方法的核心,但唐君毅认为超越的反省法并不是最根本的方法,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唐君毅所说的“密教”———开阖法。这不但是唐君毅《哲学概论》的写作方法,也是哲学方法的根底。唐君毅说:“作为哲学方法看;开就是思想的展开,思想的舒放;阖是思想之收卷,思想之凝聚。易经所谓‘放之则弥纶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亦可以说明此思想之开阖。”在唐君毅的哲学史研究中贯穿了开阖法这一最根本的大法,最明显的莫过于他用“性”、“道”、“教”等哲学名辞将不同的哲学义理收摄融贯起来。以“道”为例,道之展开遂有“孔子之仁道”、“墨子之义道”、“孟子之立人之道”、“老子之法地、法天、法道、更法自然之道”、“庄子内篇中之成为至人神人真人之道”、“大学之明明德与天下之道”、“中庸之诚道”等,这是开,收摄于道之一名辞下又是阖。在哲学史研究中适时灵活地使用哲学方法,一方面,客观上使哲学史免于下落为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学,保证了哲学史的哲学性。尽管唐君毅的哲学方法有些是对西方哲学方法的吸收而形成的,但这并没有削弱中国哲学的特殊性。其哲学史研究的集中性成果———《中国哲学原论》系列著作———既是哲学史著作,也是哲学著作,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著作。另一方面,哲学方法的运用,使得哲学史上一些长期争而未果的难题,在唐君毅的哲学史研究中得一善解,为其进一步的解答与诠释提供了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思路,如其对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异同、朱陆异同等的辨析等。

三、哲学与哲学史之间

唐君毅在《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自序中写到:“以本书之宗趣而言,要不外对唐以前种前哲所开之诸方向之道,溯其始于吾人之生命心灵原有之诸方向,而论述其同异与关联之际,为宗趣。故其性质在哲学与哲学史之间。其大体顺时代之序而论述,类哲学史;其重辨析有关此诸道之义理之异同及关联之际,则有近乎纯哲学之论述,而亦有不必尽依时代之先后而论者。”“哲学与哲学史之间”是《原道篇》的特点,也是唐君毅整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特点。这一特点与唐君毅对哲学史本身的理解有关。在对哲学史的基本理解上,唐君毅持著黑格尔的“即哲学史以言哲学或即哲学以言哲学史”的基本观念。唐君毅说:“所谓即哲学史以论哲学者,即就哲学义理之表现于哲人之历史秩序,以见永恒的哲学义理之不同形态,而合以论述此哲学义理之流行之谓。”但同时,唐君毅也强调“历史不过是使本义重新显现之条件,而非凌空而来随意制造新思想之主因。思想有流变,但不是无端而来。所以,唐君毅进而指出,即哲学史以言哲学,“要在兼本吾人之仁义礼智之心,以论昔贤之学”。所以,唐君毅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更加注重不同哲学义理之间的关联及贯通,但这并没有削弱其哲学史研究的历史性。有学者认为,“在新儒家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唐君毅在(哲学)理论与历史方面分寸把握得最好”,之所以把握得最好,这与唐君毅“义理训诂交相明”方法论原则的贯彻是分不开的。由“训诂明而后义理明”重史,由“义理明而后训诂明”重哲学。唐君毅哲学史方法论中的历史—语文学层面和哲学方法层面在方法上保证了其哲学史研究的这一特点。前者保证了其哲学史的历史性,而哲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其超越了一般哲学史著作,成为一家之言的哲学史,这实际上已经是一种以传统哲学为原料的哲学创构重建了。余言在20世纪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被誉为开风气之作,但胡适治哲学史,更多的是一史学家的头脑,胡适治中国哲学史其目的之一主要是为了向人们证明科学方法(即实用主义方法)的有用性。难怪金岳霖说,读胡适的哲学史像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不像是一个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劳思光认为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的根本缺点是:“这部书中几乎完全没有‘哲学’的成分。”

相比之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则明显有哲学的成分,而且冯友兰治《中国哲学史》首先是一个哲学的头脑,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虽有哲学成份,却仍然并未接触到中国哲学的特性”。从重建中国哲学的范式上看,胡、冯二人走的都是“援西入中,以西释中”的路向,从整体上来看,胡、冯二人主要是以西方哲学的标准来对中国哲学补足形式系统。与此相比,唐君毅本中国哲学为一独立思想系统的立场,以中国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与问题为中心对中国哲学进行了重新组织和梳理,使中国哲学义理重新被昭示,虽然其所涉及到的范畴有限,但这并不妨碍其哲学史研究具有通史的性质,其皇皇巨著《中国哲学原论》系列堪称20世纪下半叶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巨著,“是一座巍峨的学术高峰。”但同时正如韦政通所说:“他(唐君毅———引注)主要的目的是以传统哲学为原料,重建中国哲学,其中究竟哪些是古人的思想,哪些是作者自己的哲学见解,大部分很难分辨,虽然也具有哲学史的意义,但绝不同于一般的哲学史,它是一家言的哲学史,这种方法要是指别人是学不来的。”正因为如此,唐君毅的史方法论对一般的哲学史工作者来说,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唐君毅的哲学史研究虽然也具有以客观性为导向的对象性研究特点,但其重心在于通过传统来建构适应现代社会的“引导性哲学”,从而使中国哲学重新发挥民族文化和生命导师的功能,为人类的精神发展作出贡献。唐君毅一再强调研究哲学史时要持有客观的了解研究的态度,对研究者的身份定位也有明显的自觉⑨,虽然他本意是要以哲学学者的身份进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但由于“他携带着一种价值等第的观念去了解他人”,所以反而影响到了他的哲学史研究的客观性。

论毅力篇8

毅力,它的表现往往是一个人在挫折中所展示的一股力量,有了毅力,人们就不会向挫折和困难低头,而会更坚强地去面对。

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小时候的生活十分艰苦,不是被母亲责骂,就是受神父冤打。但他凭着毅力,仍然坚持生活,并立志要从军。保尔·柯察金长大后,终于实现了他的志向——当一名军人。从军期间,受到了老一辈的栽培和教育。自身又长期实践,他凭着毅力,在劳动、战斗、工作各方面刻苦学习和严格要求自己,终于锻炼成具有崇高理想、坚毅的意志和刚强性格的革命战士。他把整个生命和所有精力毫无保留的地奉献给世界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努力使世界和平!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啊!如果保尔·柯察金没有凭着毅力,他怎么可能炼成一个有崇高理想、坚毅的意志和刚强性格的革命战士呢?

读了这本书,我才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是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就拿这本书的主人公来说吧,他一生的命运非常坎坷,然而他凭着什么让自己活下去呢?是毅力,是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像他这样,十几岁就立足沙场,奋勇杀敌,在沙场上,他被砍了好几刀,仍然大难不死,为什么呢?还是因为毅力,年轻的他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依然忘我的工作着,有休假的机会仍然工作着,毅力真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遇到困难,只要勇敢地去面对,我们就会发觉,我们也是有毅力的。人的一生很精彩,有着酸甜苦辣,也有离别时的伤心,不然,怎么会有重逢时的喜悦呢?在我们的人生中,要想一步登天,那永远是不可能的——从古自今,有哪一个名人志士是一步登天的呢?没有,他们都是在挫折中锻炼了自己,使自己成为千古佳话。我们不要以为当一名作家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因为在写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只有这坚强的毅力才能够克服这困难和挫折。例如: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的时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司马迁编《史记》历史用了20多年……古今中外,有谁能够一步登天呢?

毅力也需要坚持,在坚持的同时也需要毅然断然的决断,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有毅力的人面对考验能断然初之,又有利于持之以恒。为什么说毅力也是成功之本呢?因为,只有坚强的毅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才能获得成功,所以坚强的毅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径。

上一篇:链家租房合同范文 下一篇:浮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