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英文范文

时间:2023-10-15 14:27:41

大象的英文

大象的英文篇1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输入 语言输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许多重要外交场合发表讲话,强调在平等交流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2017年,教育部颁发最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要求。同时鼓励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强调大学生通过学习和使用英语,了解世界优秀的文化和文明,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国家的语言实力,有效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而且,四六级翻译题型也越来越侧重考查中国文化的内容,例如“汉语演讲比赛”、“丝绸之路”、“中秋节”、“四大发明”等,让考生无从下手。有考生将“火药”直接翻译成“TNT”,把“指南针”译成“GPS”。且2016年再次考到中国文化中“功夫”、“旗袍”、“黄色的象征”等内容。可见,母语文化的传播和习得是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内容。而在中国目前的外语教学中,却出现了忽略中国文化的局面。

中国文化失语症是指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不能用英语很好地表达母语文化的现象,该现象最早由南京大学从丛[1]教授在《光明日报》中首次提出。此后,许多学者对中国文化失语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调研。2002年,张为民、朱红梅[2]基于对清华大学126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测试和访谈,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本族文化。随后,刘世文,蒋亚瑜等[3-4]人针对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测试,结果表明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足。刘长江[5]阐述了外语教育中本族语文化被忽略的现状,提出了目的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兼容并举的策略。曾洪伟[6]强调在教材、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有必要对目前的大学英语考试进行改革,适当增加文化知识的考题。汪秀芳、牛倩倩[7]等人就2014年英语四、六级翻译题改革提出大英语教学改革及内容的调整。彭熠[8]对CET翻译题改革进行对比和总结,发现“中国风要素”日益突出,因此,他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在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必须拓展文化传播能力。

总体来看,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的研究虽然研究时间、对象、测试内容、样本大小不一,但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大部分受试者不能用英语恰当地表达中国文化,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十分欠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逐渐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对其现状的研究也逐渐系统深入。

综上所述,虽然彭熠、李长华[9]等人就CET翻译改革提出如何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我国文化教学,但未对四、六级真题中涉及文化含量的部分进行分析,也没有对翻译题改革后学生得失分情况进行实证调查研究。且自2014年12月四、六级改革以来,就CET翻译题型改革谈“中国文化失语”的文章少之又少。因此,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收集数据,运用SPSS23.0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调查了兰州理工大学(属工科类院校,其中英语专业招生名额占招生总额的1.064%,c相关类高校及全国英语专业人数招生比例皆相近)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堂中中国文化的输入与语言输出的现状,基于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斯纳德的输出假说理论,分析大学英语课堂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此次研究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1.兰州理工大学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中文化输入现状如何?

2.非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语言输出现状如何?

3.从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斯纳德的输出假说理论分析学生语用输出能力差的原因。

(二)研究目的

1.通过课堂跟踪观察、问卷和访谈等方法调查兰州理工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堂中中国文化的输入与语言输出的现状。

2.基于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斯纳德的输出假说理论分析大学英语课堂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对象包括兰州理工大学168名非英语专业大二本科生及30位大学英语教师。

(四)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由学生及教师完成。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填答方式,问题项均采用描述性语句,测量尺度为: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有些同意;4=同意;5=完全同意,并依据此作为每项分值。问卷由代课老师在课堂发放并按规定时间收集,时间平均在15-20分钟。详情可参照附表。

2.访谈,由学生及教师参与。访谈是对问卷的补充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利用访谈提纲作为访谈依据,以比较弹性的方式提出问题,面对面了解受访者的真实想法,进行了全程录音,时间平均在15-30分钟。访谈结束后,对录音材料进行文字转写和整理,以便对数据信息进行后期的归纳和处理。

三、研究结果数据分析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主要原因分析

首先,借助SPSS23.0软件,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N―回收问卷数量;Min―单份问卷相关问题最低分值;Max―单份问卷相关问题最高分值;Mean―单份问卷相关问题平均分值;Deviation―分值偏差;具体结果如下:

表1:影响“中国文化失语”的主要因素情况表

由表1可知,教师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了解不足,均值仅为6.30(1

此外,学生对学习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兴趣和积极地态度,均值为20.29(14

其次,用SPSS做因子分析,将多个影响文化教学的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提取,进而确定影响中国文化教学的主要因子,获得以下的因子负荷矩阵。因子载荷矩阵中的第j列(j=1,2)的各元素的平方和记为aj,称为公共因子Fj对Xi的方差贡献。它是衡量公共因子相对重要性的指标,aj越大,表明公共因子的贡献越大,或者说对X的影响和作用越大。

表2:因子荷矩阵(教师)

因子负荷矩阵是各个原始变量的因子表达式的系数,表达提取的公因子对原始变量影响程度,通过因子负荷矩阵可以得到原始指标变量的线性组合。并在某一公因子上得分高,表明该指标与该公因子之间关系越密切。由表2可得出影响“中国文化失语”的因素有教师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了解情况(X1)、教师自身中国文化知识掌握情况(X2)、教师对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认识(X3)以及教师文化教学方法的理解(X4)。并依据因子得分高低与影响“中国文化失语”密切程度大小,可知其中为教师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了解情况X1(方差贡献值为0.7762=0.603)和教师文化教学方法的理解X4(方差贡献值为0.7082=0.501)为两个最主要因子[10]。故无需加以回归分析及方差贡献率分析[10]。

由表3得出可得出影响“中国文化失语”的因素有学生对学习中国文化的认识和态度(X1)、学生对增加中国文化渗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看法(X2)、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X3)以及学生对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观点和看法(X4)。并依据因子得分高低与影响“中国文化失语”密切程度大小,可知影响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最主要的因素为学生对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观点和看法X4(方差贡献值为0.7402=0.548)以及学生对学习中国文化的认识和态度X1(方差贡献值为0.7342=0.539)。

(二)教师和学生对文化学习时间分配及“中国文化失语”原因的看法分析

表4:文化学习时间分配及“中国文化失语”原因总结

由表4可知,教师希望英语课堂时长每周均值为4.47小时(即268.2分钟),补充讲解有关中国文化知识的时间为0.35小时(即21分钟),所占的比例为7.8%(即1/13),分配文化教学的时间较短, 可见有限的教学时间使得文化教学内容很局限,并存在部分教师课堂上未曾补充讲解有关中国文化知识的情况,需引起重视。同时,可知对中国文化本身不了解;词汇量不足;翻译水平有限是导致该状况的主要因素,分别占比为22.3%、21.4%、19.4%。其中对中国文化本身不了解因素所占比率最大,说明教师也认为学生自身对中国文化知识不了解是导致其输出欠缺的主要原因。

此外,学生希望每周英语课堂时间均值为6.21小时(即372.6分钟),课外学习有关中西文化知识的时间为2.92小时(即175.2分钟),相对于充裕的课外时间,学生自主关注并学习中国文化知识的时间较少。同时,学生课外自学英语时间较短,均值占比英语学习时间仅为24%,明显过于短少。此外,由表中可知自身英语水平有限;对中国文化不了解;缺乏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缺乏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学习是导致该状况的主要因素,分别占比为22.2%、20.6%、17.6%、15.9%。其中自身英语水平和词汇量不足因素所占比率最大,而由表一得知大部分(占77.4%)学生学习英语年数超过8年,但却无法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需引起重视。

(三)访谈结果分析

访谈进一步深入的调查了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失语”的了解情况及大学英语课堂中中国文化输入的情况。

1.教师访谈

87.5%的受访教师无法说清楚“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甚至有老师表示从未听说过这一现象,只有一人(即12.5%)能够较为准确地阐述这一现象。

62.5%教师认为因课堂时间有限、为赶教学进度使得文化教学时间受很大限制,且有3位教师(占37.5%)课堂上未曾补充讲解有关中国文化知识的情况。同时,教师仅限于课文涉及到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练习题等的大概讲解。此外,87.5%的受访教师一致认为时下文化知识考查并不多,教学目标仍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最后,教师自身文化知识储备不充足也是导致中国文化缺失的原因之一,如T2说:“英语教师以英语语言教学为主,多半接触的是英语文化,对中国文化知识谈不上专业,理解也不透彻。若再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得提前深入备课,且很少有老师能做到。”可见,教师对中国文化认识不足,因而所谓的课堂文化教学也只是老师知多少讲多少。且有一半教师很少用英语介绍母语文化。

2.学生访谈

36.7%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而63.3%的学生有时会遇到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电视节目、网络资讯、手机等信息源,而对于报纸杂志、文学书籍根本没兴趣。说明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低。由此反映出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很随意,并没有给予文化学习以足够的重视。

90%的学生持赞成在英语课堂中增加用英语讲解中国文化的环节。如S7说:“对于理工科学生,英语课堂本来就很无聊,加入介绍中国文化的环节,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把学到的中国文化用英语介绍给外国朋友”。而当问及“教师会经常讲解中国文化知识和一般以何种方式讲解”时,83.3%的学生表示老师会讲解课文涉及的文化知识,但只是简单提及。当问及是用英语还是汉语进行讲解时,63.3%的学生反映一般用汉语讲解。由此反映出几个问题:一是教师讲解文化内容太过于依附教材,拓展很少。二是教师与学生对待文化学习的态度很不积极。学生学习英语将近十年,但却听不懂用英语讲述中国文化,更别说自己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了。这与教师课堂教学密切相关,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同时尽量多用英语来讲解中国文化知识。因为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与文化不能脱节。若教师很少用英语输入母语文化,W生又如何能用英语正确输出呢?

此次调查,100%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中若能增加用英语讲解中国文化的环节会对四六级翻译题有很大的帮助。70%的学生反映翻译题中有关中国文化的专有名词和术语都不知如何表达,且遇到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典故等也不是特别了解,从而只是字面上的英译。可见,课堂中增加用英语输入中国文化的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积累有关中国文化的词汇,而且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翻译的准确性。

四.结论

通过对兰州理工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及大学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态度、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语言输出能力、英语课堂中中国文化输入现状以及“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等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兰州理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问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足。且通过分析问卷及访谈结果得知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存在的主要原因有:教师对“中国文化失语”和中国文化了解的程度以及在课堂中介绍中国文化的语言和方式;学生对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观点和态度以及学生对中国文化学习的态度。因此,教师和学生应对“中国文化失语”足够地重视,并加强在课堂中多穿插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输入和输出训练,以此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及应对四、六级新题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J].光明日报,2000(10).

[2]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3]刘世文.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1).

[4]蒋亚瑜,刘世文.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方法与途径[J].集美大学学报,2005(1).

[5]刘长江.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J].外语界,2003(4).

[6]曾宏伟.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5(4).

[7]汪秀芳,牛倩倩.CET4段落翻译新题型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高教探索,2014(11).

[8]彭熠.“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研究―基于大学英语四、六级新翻译题型的分析研究[J].云梦学刊, 2015(4).

[9]李长华,徐辉.浅析CET翻译题型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渗入的影响研究[J].2015(5).

[10]文秋芳,俞洪亮,周维杰.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2004(11):154-213.

大象的英文篇2

论文摘要:在外语教学中注重文化教学已成为外语教育的共识。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决定了文化教学应同时兼顾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教育中一味地强调目的语文化教学,忽视母语文化,造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因此,强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知识教学的必要性,探索如何通过教学实践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实现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同步融合,提高学生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以便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中国外语教学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尤其是进行跨文化交流。交流本身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跨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决定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同时兼顾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而决不是一方向另一方“一边倒”式的学习。

    在中国,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广大外语教师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这种成就的取得主要体现在目的语文化的教学上,却完全忽视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教学,导致了学生无法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英语逐渐成为国际性语言的同时,用英语向其他国家的人民讲述、解释中国文化已经成为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失语”的理论内涵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从字面含义上说,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起来并且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之中,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生命活力的东西。传统文化一方面通过历史继续发展、积累和传递,同时,另一方面又用潜移默化的不同方式加以继承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经过千百年封建社会积淀并成长起来的长期流传的观念形态的文化,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之外,还包括历史、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农学、天文、地理等等古籍文书。我们这种传统文化,是在世界文化丛林中独树一帜的最悠久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按照文化的结构来说,有物质文化、关系文化、观念层面。任何文化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文章论述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随着中国不断开放,异文化,特别是英语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进人我国。这些异文化的进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文化阵痛。在目前的跨文化交际中,过分强调对异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却忽视了本土文化的维护与传播。

    英语教育中一味地强调目的语文化教学,单向地导人目的语文化,片面地理解和吸收目的语文化,对母语文化很少涉及。这种做法使母语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轻视和冲击。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被忽视状态。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从丛就将这种现象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随着英语文化的大量涌进,对英美国家风俗习惯的了解越来越普遍。世界文化趋同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度不断减低。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学生们对圣诞节的了解和热情远胜于春节。正如刘魁立(2005 )所描述的:“现在看见了圣诞节穿红衣服的白胡子外国小老头,就感到某种亲切,而对于我们自己许多传统的东西,感觉到好像是已经落伍了,这样一种观念,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强势文化浸染之后的态度。

    吴利琴则这样描述:许多年轻人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喜欢“情人节”的浪漫,熟悉“复活节”的典故,知道莎士比亚的“悲喜剧”,有的甚至还通晓“潘多拉”的盒子,但不知道“清明节”的神圣肃穆,“端午节”的来龙去脉和“七夕节”的爱情故事,对孔子、孟子、《唐诗三百首》以及《古文观止》了解就更少了。对母语文化缺乏重视,不知道自己的根之所在,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和思想。在缺乏深厚的母语文化底蕴的情况下,急功近利地去突击英语的表层学习,其结果只能是对两种语言都一知半解,跟在他人后面行事。

    这些,都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不深思的问题。对目的语文化的侧重当然无可厚非,但人们普遍对本族语文化教学的避而不谈或一谈而过,客观上却很容易将我们引向一个肤浅的结论: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就是指目的语文化的导人。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为了更好地培养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理应同时兼顾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跨文化交际毕竟是一种双向活动,需要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如果本民族文化在这种交际中缺失只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不平衡,对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极为不利。

三、目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文化教学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到肯定,在外语教学中注重文化教学已成为外语教育的共识。在实际的文化教学中,学生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存在问题。当他们与外国人谈论到我们的母语文化时,他们不能清楚地表达出来。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得到平衡发展,也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本研究以南阳理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为对象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旨在检测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的情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求其原因,寻求解决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参加测试的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较低,尽管他们有学习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愿望和需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1.教材方面:虽然教材与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学生对中国文化掌握不足、缺乏系统的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资料,教材中包含的用英语表达的中国文化信息过少。

    2.教师方面:虽然教师对文化教学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但在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问题上存在认识上的分歧;文化教学缺乏系统性;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自身中国文化知识比较缺乏,同时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

    3.学生方面:学生对于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兴趣不大,这和学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功利主义”思想的现状有关。

    4.教学策略方面:课程安排不甚合理,测试内容不包括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以及大纲没有明确地提出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都是造成大学英语教学忽视母语文化的原因。

四、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

    关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及方法问题,束定芳和庄智象教授在其合著的《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了五种主要的方法:1.注解法;2.融合法;3. 实践法;4.比较法;;5.专门讲解法。目前,关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及方法基本上都采取了以上的方法。张红玲在其《跨文化外语教学》一书中,对传统外语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改革,从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1.通过文学作品分析来进行文化教学;;2.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3.阅读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4.听说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5.写作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这样的分类方法更适合目前教材各板块的编排,也给一线教师的文化教学提出了新的思维角度,很有借鉴意义。结合目前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现状,建议从以下方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人中国文化:

    1.教学目标方面:注重课程改革的文化取向。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应该明确地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纳人其中、从宏观上指导教学,从各个方面增加有关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分量,从而提高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2.教材方面:英语教材的编写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首先教材中实施德育渗透,应该包括传统人文精神的内容。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诸如:公益慈善、助人为乐、敬老爱幼等等。其次,教材中还应该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对文房四宝、四大发明、丝绸之路、龙、瓷器、旗袍等等这些有典型意义的东西,不仅要介绍词汇,还要涉及内在文化含义的表述。

    3.教师方面:教学行为应该具有系统性。教师首先要有进行文化教学的意识,在实施教学行为时,注解法、融合法、实践法、比较法、专门讲解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应该并用,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其次,教师要提高双重文化能力,具有对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理解能力,成为“会通中西”的老师。

    4.教学策略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师生对话、小组讨论、公开辩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把握“语际共性”,正确导人;进行文化训练法,教学内容上侧重于文化差异的主体介绍,向学习者进行本土文化信息输人。

    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可以借用一位普通教师的生动描述:“中国人吃饭可以用刀叉,但绝不能丢掉筷子;衣着可以穿西服,但绝不能忘掉唐装;交谈可以说英语,但绝不能不会汉语;盖房可以建大厦,但绝不能拆掉故宫;文具可以是钢笔,但绝不能不识毛笔;画画可以绘油画,但绝不能不懂国画;娱乐可以看电视,但绝不能抛弃皮影;信奉可以是圣经耶稣,但绝不能忘记孔孟之道。” 

大象的英文篇3

关键词: 西方文学 英雄形象 演变历程

引言

英雄主义是在西方文学作品创作中积淀而成的,可以说西方文化史就是英雄形象的演变史。从古希腊史诗中所向披靡的古典英雄形象,到实现远大抱负的骑士英雄形象,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王子英雄形象,再到现代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学著作过程中,塑造英雄形象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惯例。此类现象的出现与其特定的西方文化背景是息息相关的。西方人追求个性解放,强调自我价值。英雄类文学可以看做人类自信感与成就感的体现,是对自身价值的自我肯定和社会认定。

一、古希腊文学时期――古典英雄形象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的东北方向,是希腊文明的起源地,而古希腊神话是原始部落氏族的社会化产物,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之前。经过人们口语相传,后多次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古希腊文学充分反映了希腊人对这个未知世界的想象与探索,包含了他们对宇宙的理解,甚至是惧怕。在相关文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命运的绝对服从,顺应天命。然而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后,随着英雄时代的到来,文学作品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1]。

这个时期最经典的作品是:《荷马史诗》――希腊最早的史诗巨作,囊括了《伊利亚特》和《奥赛罗》两个部分。以《伊利亚特》为例,主要描写了特洛伊战役时期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有骁勇善战,但傲慢冲动的阿喀琉斯;有成熟稳重,英勇担当解救部族和守卫家乡责任的英雄赫克托尔[2]。虽以悲壮结尾,但成功地赞扬了古典英雄的坚强威猛、机智勇敢,讴歌了他们在战斗中展现的斗士精神及伟大的英雄精神。

二、骑士文学时期――英雄主义的骑士形象

骑士文学是描述关于骑士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歌、小说及传奇等。骑士文学产生于西欧,盛于法国。大部分骑士出生于小地主、富农及贵族阶层,他们彬彬有礼,具有牺牲奉献精神,随统治阶级打仗,获得功绩,享有声望并赐予土地。在生活上很富裕,闲暇时从事文艺创作,因此诞生了许多骑士文学作品,而最盛行的是《阿马迪斯・德・高拉》。

阿马迪斯是佩里翁・德・高拉国王的私生子,出生后就被抛入大海,成为骑士来到英国宫廷,因谗言被逐出宫廷,最后他揭穿了佞臣阿尔卡劳斯背叛国王的阴谋,国王退位后,他继承了王位。叙述了他在悲惨命运下的坚强勇猛、机智善战,通过努力实现抱负。作者成功地从骑士这一角度塑造了英雄形象,而阿马迪斯也被公认为欧洲中世纪封建骑士的理想英雄形象,表明了人们当时对骑士英雄精神的道德呼唤,成为这个时期特有的英雄形象。

三、文艺复兴时期――王子英雄形象

文艺复兴指14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后传播到西欧国家,在15世纪达到繁荣的文化思想运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文主义精神孕育,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极大地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倡导追求现世幸福与个性解放,崇尚自由,动摇神学的统治地位,同时为文学创作提供精神支撑,这也成为这个时代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产生的根源。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威廉・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主要讲述身为王子的哈姆雷特,美好的前途被现实打败。宫廷后,王位被窃取、父王被害、母后改嫁、宫廷恶势力相逼于他,使他不得已装疯卖傻,运用机智与计谋复仇,但他却成了这个动荡不安时期的缩影。从小说中可以看出莎士比亚把哈姆雷特塑造成一个典型的英雄形象:他机智果敢,在两难的境遇下,勇猛地做斗争,并敢于向恶势力挑战,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复仇目标。虽说《哈姆雷特》是一部伟人的悲剧,但成功地塑造了这个时代背景下的英雄形象。

四、现代个人英雄主义式英雄形象

个人英雄主义根据字典的解释,指为了实现全民族复兴及社会繁荣的伟大事业,机智勇敢地克服所有困难或障碍,推动社会良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无畏的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且体现在个人行为中,并赋予此行为伟大神圣意义,这时展现的便是个人英雄主义[3]。个人英雄主义着重强调自身价值体现及个人尊严,追求自由。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塑造的英雄形象不同于以往,其代表作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讲述了孤独平凡的老人出海打鱼,捕到一条大鱼,虽然被其他鱼吃得只剩骨架,但他没有放弃,仍把它拖到岸。老人说:“人只能被打败,而不能被征服。”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战胜自己就是英雄。很明显,不同于中国的顺其自然,西方倡导战胜自然,这体现了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西方文化把人看做独立个体,强调人的本质力量。这个时期西方文学作品包括电影《超人》展现的都是个人英雄主义式英雄形象。

结语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英雄始终站在历史的中间,掌握和改变历史的发展进程。由上所述,可以了解到西方文学对英雄形象的塑造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古典英雄形象、王子英雄形象、英雄主义的骑士形象和个人英雄主义式英雄形象。通过这些转变,可以看出英雄形象与西方文学作品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每一个英雄形象的塑造都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及文化背景,是人们道德呼唤及彰显自身价值的需要。同时英雄形象在西方文学著作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唐廷碧.试论外国文学中英雄形象的嬗变[J].当代文坛,2012(1)105-106.

[2]施晶晶,朱漱珍,等.《伊利亚特》艺术构思浅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大象的英文篇4

一 美学与英美文学翻译

作为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伊塞尔提出了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性的理论,而美学重要代表人物姚斯则提出了期待视野与审美经验的理论。他们二人对于美学的理解或许存在稍微的区别,但是他们都认为,英美文学作品主要宗旨是为读者而产生的,当英美文学作品没有被阅读时只是一种审美可能的存在,也就是说,当作家书写的英美文学作品只有在被阅读后才会具有存在的价值。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意义一方面源于文本本身,那么它价值的实现是读者所赋予的。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会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体系,它会充满内在生命和活力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意义。而英美文学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意义,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为的模糊性,却是连接创作者与读者接受意识的重要桥梁。在模糊性这一媒介的帮助下,读者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欣赏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这来源于他们对作品具有更多创造性的填补和想象性链接。

英美文学翻译作为一门文字的艺术,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原文作者的特殊感情。对英美文学进行翻译,不仅仅是对词与句的形式对应,更是对原文中语义信息和美感因素的整体吸引和重建。所以说,作为英美文学翻译就要非常重视译作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才能把英美文学转变为我国的翻译文学。因为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在作品中注重模糊性特征的表现,以达到读者解读、想象与反思之目的。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注重对模糊性的翻译技巧,可以引领读者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空间中浏览、促进读者的内心审美体验,获得一种空前是审美享受。

二 英美文学作品的模糊性特征

从模糊学的基本概念来看,“模糊”是事物的一个属性。语言,这个反应客观存在的方式,也存在于译语和原语本身,会带有模糊性特点。其中翻译语言也不例外。在翻译当中,模糊性不仅存在于译者对原文理解的不同所引起的差异,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往往包含着朦胧、含蓄的美学特征,所以分析英语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对于明白和演绎文学翻译的各种模糊因素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其美学特征往往是通过各种美学表象要素构成的,译者对原着的理解过程、描述过程和读者对译文的阅读和评价过程都带有模糊性的存在。这既包括类似于英语语言文本,也包括代表原文作品气质的非表象要素,翻译也是人类运用语言的一种形式,如文学作品的意象、意境、神韵等模糊性特征。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特征,主要是语言、意象和意境的模糊。

第一,是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模糊,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英语是构成文学作品的物质材料,更是作者表现其文学形象的重要物质手段,可以说英语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模糊性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反映。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模糊更多地体现为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例如,在莎士比亚的着名作品《哈姆雷特》中这样一句名言:“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在翻译为中文的过程中会多达十几中译法,这就是英美文学原文模糊和语义模糊的典型性特征。再如,在美国作家丹·布朗在小说《达·芬奇密码》中,关于兰登与发生在梵蒂冈所发生的那个事件直到最后才透露给读者,让读者恍然大悟:在梵蒂冈历史上,一次最具争议、最为不同寻常的选举会上,新一代教皇登上了皇位宝座,并获得了新的力量支持。但是,兰登在这次历史事件中究竟充当什么样的历史角色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交代,这就是英美文学作品语用模糊的典型用法,给广大读者留下了广阔而丰富的想象空间。广大读者一般都情不自禁地通过上下文进行大胆的揣测:兰登在这次秘密选举会上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呢,甚至险些丧失性命。

第二,是英美文学作品的意象模糊,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是作者经过其审美体验的刷选,通过语言这一媒介表现出来并注入作者思想感情的人或物的形象。而英美文学作品意象的模糊,则是作者通过其抽象的语言对文学意象进行描述,并引导读者在借助其期待视野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描述,从而使读者产生良好的审美享受。例如,在people的名句“Soft is the strain when zephyr gently blows,/and the smooth stream in smoother Numbers flows”中,通过模糊词语“soft”“gently”“smooth”“smoother”的运用,描绘了一幅微风轻拂、溪水潺潺的柔和景象。

第三,是英美文学作品的意境模糊,英美文学意境主要指作者运用其形象思维进行艺术构思从而在作品中反映生活画面、艺术情调和艺术境界。英语文学中的各种自然景象往往是一种“人情化”了的景物,是自然之美在人们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和回声,更是构成英语文学作品模糊美学的重要表现元素。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意境,主要借助形象去传达其文学意蕴和文化境界,因而其必然会与模糊形成十分紧密的关系。由此可见,意境模糊作为英美文学模糊美学的重要要素,作者通过意境模糊的运用,可以为广大读者创造各种含蓄美、朦胧美,也就是模糊美。例如,R.Frost在《Dust of Snow》中,通过“snow”“dust”“crow”“hem lock tree”等模糊词的运用,表现出明显的模糊意境,极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情感。

三 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的翻译技巧

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审美构成的模糊性因素,因而译者在翻译英美文学的作品时,应该从美学的角度去理解表达作品原文,用中文的语言艺术形式再现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美学意蕴,先就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翻译及其分析如下。

第一,采取对应、求似法以保留原文中的语言美。对应的翻译技巧就是用模糊翻译模糊,从而保留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信息,这是再造英语语言美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卷首引诗:Let me lie drunken with the dreamer’s wine/Let me not see this soul2house built of mud.在其中文译本中,译作者将其翻译为:让我在醇酒般的梦幻里醉沉!/莫使我眼见这泥塑的肉身。译作者采取了模糊译法,对原文中“醇酒般的梦幻”“这泥塑的肉身”这一模糊语言美做了很好的保留,可以很好地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译文语言更具生命活力。因为,“醇酒般的梦幻”很好地表达出了主人公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而“这泥塑的肉身”却较好地彰显出作者对于有限生命在奋斗过程中的艰苦与无奈。由此可见,对应翻译是对于原文模糊语言的还原最为完整的一种翻译技巧。当然,在英美文学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中英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不可能在语言上做到完全对等,此时求似是一种较为准确的翻译技巧,它是主要通过模糊翻译精确 或者通过精确翻译模糊,从而达到保留原文语言形式效果美之目的。例如,孙梁运将Spenser的名句“Make hast,therefore,sweet love whilest it is p rime”翻译为:“钟爱的情人,行乐当及时”译作者采取了求似的翻译技巧,较好地保留了原文的韵味。

第二,采取模糊描述,再现意象美的翻译技巧。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对于文学意象的模糊性翻译,必须注意在译文中再现原文文学意象模糊所创造的美学效果,对其进行充分的模糊描述,从而让广大中文读者深入体验到原文的意象之美。例如,在小说《达·芬奇密码》中,丹·布朗运用了一系列类似于“a heavy toll”“sharp blue eyes”“a dark stubble”形容词,以表现兰登被接待员的电话吵醒后,面对镜子,发现自己头发乱蓬蓬的、一副疲惫不堪人物意象,而这一系列词语的使用,这些意向性描述修辞手段的运用,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模糊性特征。在中译本《达·芬奇密码》,对描述兰登乱蓬蓬、疲惫不堪的人物意象所使用的一系列词汇,更多地将其翻译为“雾浊而憔悴”“一片暗色的胡碴”,由此可见,译文作者对兰登这一人物意象,更多地采取了模糊性描述、再现意象没的翻译技巧,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意象美。

第三,采取最佳关联、保真意境美的翻译技巧。最佳关联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原则,在对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意境进行翻译时,应该考虑到这一原则的重要应用,同时,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对于意境保真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译作者用形象的语言艺术,再造原文的意境美,从而使广大原文作者的意图与中文读者在审美期待上存在较好的吻合。例如,R.Frost在《Dust of Snow》中,译文作者将“snow”“dust”“crow”“hem lock tree”翻译为:“大雪”“乌鸦”“寒林”由此再现出原文中静穆、悲凉的文学意境,表达了主人公对他一天中的淡淡哀愁。

四 结语

大象的英文篇5

关键词:英汉象形字;翻译转换;表意

象形,即象其形,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象为模仿,在古书里“都用作效法形状的意义”,而《说文解字》把象形解释作“画成其物”,其实是作“图像”的意义,而形为实体、样子。根据象形的内涵,本文将着重分析英汉象形字在性质、数量、构词以及构句方面的差异,讨论英汉象形字的类型并归纳英汉互译时象形字的翻译处理方法与技巧。

一、英汉象形字的特点及对比

索绪尔认为世界上只有表意和表音两种文字体系,表意体系是指“一个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古典例子就是汉字。”表音体系的文字“目的是要把词中一连串连续的声音模写出来。表音文字有时是音节的,有时是字母的,即以言语中不能再缩减的要素为基础的。”[1]据此,西方各语言的文字都是表音文字。虽然汉语文字和英语文字属于不同的文字系统,其在表示含义时有很大的差异性,但两种文字的源头却有着很深的渊源。中西文字都起源于原始图画和符号。汉英文字都可以借助象形和会意来表达文字的意思。在象形文字之后的造字阶段,中西方文字表意表音之别开始出现。然而汉字即使到了形声阶段,也还是着眼于记录相应的词所表达的概念,表意为主,表音为辅;而西方文字在进入形声阶段后即开始侧重于表音,是表音为主,表意为辅。汉字的表意方式大体可分为四种包括象形、会意、形声和指事,其中以象形为基础,而英语表意手段中的象形表意手段主要体现在用字母来表示形状相似的物体。由汉字和英文字的性质可以得出,相比于汉字,英文字中的象形字是极少的。然而在一些语言素材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单词当中的字母在整个单词的含义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英语单词“V-neck”(V字形领)中的“V”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表明了其象形的表意功能。

除了由性质决定的数量差异,汉语和英语象形字在构词和构句层面上也存在着差异。汉语为表意文字,多数词语保留有象形文字的形象特点,如明月。英语词汇由失去了象形意义的字母组合,其象形意义似乎已经消失。然而,正如上述,在诸多的语言素材中还是能找到有着英语字母本身构形的形象特点的词汇,如“U-Turn”(180度转弯/掉头、回转)。在构句层面,象形字不但能起到象形表意的作用,而且使得句子更为生动与具象。例如下面的句子:

1、争论虽在,但定论未下,所以,代表着时尚、自由、活泼和快乐的“人字拖”依然是年轻人的最爱。

2、三个人品字式坐了,随便谈了几句。(矛盾:《子夜》)

3、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地横着。(鲁迅:《药》)

在英文当中也存在着这样的句子。x out 意为cross out,如She x-ed out most of the thing s in her schedule.(她打叉划掉了日程表上的大部分安排。)同样,在构句层面,汉语中的象形字运动地更为广泛、多样。虽然英语语句中象形现象较少,但其作用不容忽视。在学习英语时,尤其需要掌握此类用法,既便于理解同时也可以运用使得写作更为出彩。

二、英汉象形字的对应类型

在英汉象形字的类型比较中,通过两种语言中象形字的比较研究可以归纳得到两大对应类型。一类是英语和汉语中对应相似度高的象形字,而另一类即为相似度低的。相似度即是指两种语言当中不同象形字的象形对应度,相似度高即是两者表现的形象类似程度高,容易联想。反之,相似度低则是类似程度较低,与相似度高的一类相比,不太容易使人联想两者之间的象形相似性。但是,相似度低的一类并不是意味着牵强的对应,它们之间同样还是存在相似性。相似度高的一类当中,我们可以列举出许多例子。如A(塔形或者锥形)、D(半月形)、I(工字形)、O(罗圈形或者圆形)、S(蛇形)、T(丁字形)、U(马蹄形)、V(鸡心形)、X(十字形)、Y(三岔)、Z(之字形)等。从这些例子当中可以看出,在象形表意时,许多的英文字母可以很好地用汉语进行转换,其表现的形相似度极高。而相似度低的一类则如C、G(耳朵形)、E(梳子形)、F(带柄梳子形)、L(折形)、M(山形或波浪形)、P(旗形)、W(倒山形)等。这类对应当中,过渡地没有上面提及的一组自然,然而每组的两种形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相似性。如一看到英文字母M,可以比较自然地联想到山的绘画形状,或者想到的是海面上波浪的形象。掌握英汉语言当中象形字的对应类型,对象形的翻译转换有很大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使得一种语言当中生动的形象在翻译过后仍然很大程度地保持着其形象的原汁原味。然而,在真正的翻译转换当中,还需要灵活处理,而不是死记这些象形对应类型,生搬硬套。下面就来谈谈象形翻译转换的灵活处理。

三、英汉象形字的翻译转换

对于英汉象形字的翻译转换,许多人可能会认为非常的容易:在英语翻译成汉语时将字母对应过来,如U-turn翻译为U形转弯;在汉语翻译成英语则可以使用拼音或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翻译为“like the Chinese character...”。殊不知,在这样的翻译处理时,已经失去了翻译最初的意义,它没有使得译入语充分体现原语的形象内涵,翻译枯燥而无信服力。同时,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两国文化上和语言上的差异,这样的翻译会造成译入语在理解时存在偏差甚至障碍。因此,在英汉象形字的翻译转换时,需仔细揣摩,灵活处理。

大象的英文篇6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策

高校英语教育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法,也要将英文文化、英语的语言背景等一并传授给学生,以使学生真正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但在此过程中,多数高校英语教师并未重视中国本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价值,加之高校其他课程对我国本土文化教育的忽视,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被动接受信息和文化的一方,而无法成为主动输出文化和信息的一方,最终造成“中国文化失语”想象。

1.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

跨文化的交际是一种双向交流,学习和了解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认同中国文化,以保证跨文化交际的平等互动。但目前,高校在进行英语教育时,多将重心放在语言知识、英语文化的教育上,而忽视了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进而导致许多大学生扎实的掌握了英语词汇、语法,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了解英语文化背景,却不能平等、主动地参与到跨文化交际中去,更无从谈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外语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掌握表达方法,更重要的是实现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交流中,一旦中国文化失语,就意味着中国语言影响力的降低,长此以往将威胁中国文化的地位。因此,积极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工作的当务之急。

2.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解决对策

2.1树立端正的语言文化观

在跨文化交流中英语文化并不应影响中国文化的地位,而只有树立了端正的语言文化观,才能真正学会理性的看待和吸收英语文化、中国文化。为了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化观,高校英语教育中应有意识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将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文化,以英语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表达方法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并鼓励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平等交流的姿态,并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国本土文化精髓。

2.2培养学生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于特定文化历史内的人,对其自身文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并充分了解自身文化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能够使他们在学习英语、接纳英语文化的同时不断联想、了解、反思本民族文化,进而减少“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发生。对此,高校英语教育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特殊性,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势,并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将中英文化结合在一起。

2.3优化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在英语教育中积极渗透本土文化,应将中国本土文化内容纳入高校英语教育大纲,在教材选择过程中,不应一味选择全英美文化的教材,而是应增加、补充包含中国文化的英语教材。对此,我们在教材编写或日常教学中,一方面应继续将英美文化类的课文或阅读材料作为教学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应积极搜集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历史、中国经济等相关的英语文章,并将其作为课文或阅读材料。若现有材料不足,则可组织专家、教师通过编写、翻译等方式丰富中国文化教学素材,进而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化氛围,增加其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水平。

3.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跨文化交流和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均十分不利,积极剖析和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于提升高校英语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可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文化自觉、优化教学内容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进而减少和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使学生在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形成独立的文化人格,具备局良好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陶霄.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失语现象探析[J].山西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216-217.

[2]王德易.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3):16-17.

[3]赵葵.探析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即应对措施[J].教学实践.2016(81):53-56.

[4]肖龙福,李岚.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39-47.

大象的英文篇7

关键词:小学英语 文化负迁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11-01

所谓文化负迁移,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文化上的不同而在世界观、人生观等多方面产生的一种差异,体现在英语教学中就是学生对英语学习会产生一种负面的情绪或思想,中国式英语就是受到文化负迁移的影响而养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学习好小学英语,就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文化负迁移现象,这样才能在跨文化的交流中令英语真正的成为一种沟通工具,下面,本文针对文化负迁移的现象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希望能够寻求有效的途径进行解决。

1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负迁移现象

首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负迁移现象主要表现在对他人隐私的侵犯中,例如在小学英语教材中,询问他人姓名与年龄的问题是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但是在学习的同时并没有对此类问题的出现场景作出过多的解释,当学生与外国友人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直接询问他人的年龄实际上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同时也是侵犯他人隐私的一种现象,但是在我国这可能是很普通很正常的问题,这就是文化差异产生的负迁移现象。

其次,在小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将汉语中的思维模式套用其中,造成中英混淆。英语中的疑问语句与汉语中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学习时,学生往往会按照中文的方式逐字逐句的将其进行翻译,但实际上英语疑问语句是要将疑问词提前的,所以在交际时就会笑料百出,不但外国友人听不懂,就连我们自己也不明白。

第三,在用语运用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失误。如果外国友人称赞你时,我们按照中国式的习惯就会谦虚的表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等,但是在外国的交流中,一句“Thank you!”就可以代表一切,并且这句感谢的话语基本上在任何场合中都可以进行使用,在中国就不同了,学生羞于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类似问题的出现会令人产生很大的误解。

2 形成文化负迁移现象的原因

在英语学习中造成上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文化的负迁移现象导致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英语产生了一定的干扰,由于小学生并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他们所获得的知识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对于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学习时一旦受到母语的影响就会扰乱正常的英语思维模式,从而形成一种母语化的思维,这就是典型的文化负迁移现象,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是经常出现的,并且在跨文化交际以及英语交流的过程中,这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造成文化负迁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学生的思维模式中产生的问题。因为学生长期生活在母语的环境下,对于英语环境并不了解,所以在学习时难免会将中国式的思维观念融入进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所以造成交流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二是在行为规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生在言行举止上经常以自己为标准对他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这种现象体现在英语学习中就会产生文化负迁移的现象,并且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形成。三是在语言逻辑顺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集中体现在汉语逻辑思维现象较为普遍,在汉语学习中往往都是先因后果的顺序,但是在英语中这个顺序恰恰相反,因此就会容易引起学习中的混淆,同理,在年月日的表达方式以及时间的表示方面也是如此,在这种影响下就会产生文化负迁移的现象。

3 避免文化负迁移现象出现的有效策略

首先,要加强对英语文化素养的培养,扎实基础知识,在小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是在教师处获得的知识,因此教师对于英语的文化积淀十分重要,如果教师的文化素养不深,就不能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对语言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语境,要让学生掌握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运用此类语言,这些都是与文化现象息息相关的,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以英语化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英语学习的能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不断对自身的技能进行充电,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收放自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体系。

其次,在学生方面,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也是相当必要的,只有跨文化意识得到提升,才能逐渐降低文化负迁移现象对英语教学产生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在文化渠道方面,应该将寓教于乐融入其中,尤其是在词汇教学中,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一,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局限在单一的抽象层面上。并且要想将文化因素渗透到教学中去,还需要教师注重做好词汇及其文化内涵的讲解,注意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负迁徙作用,这对于课程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第三,在避免文化负迁徙的策略中,还可以实现情感渗透教育。例如在母亲节、圣诞节等国外节日的教学中,可以课前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有关节日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课中让学生先介绍与节日有关的背景知识,包括节日的来历、节日的吉祥物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一些活动等,最后教师加以总结,让学生在了解节日的过程中获取文化知识,以及一些情感体验。

4 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负迁徙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很大的困难障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复杂性和多层次性。任何语言的形成都与当地的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就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有了解国外的文化背景,才能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在小学生母语文化尚未定型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排挤小学生母语负迁移的作用。只有做好文化教育,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才能实现文化的“超越”。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陈红梅.文化负迁移与大学英语教学[J].学术论坛,2006(09).

大象的英文篇8

一、 在演化中超级英雄电影的差异性

(一)初现端倪时期

在上个世纪中期,美国电影界开始反思电影类型,很多有能力、有水平的电影制片人以较低的成本开始制作电影,虽然电影没有大卖,但是也赢得了人们的一致认可,在这个时期内影片制作人开始注重影片内容的艺术张力、人文关怀,在电影中多处渗透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很多内涵丰富、技术高超的商业影片,这些商业影片的成功为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1978年,《超人》这部影片的产生,将超级英雄从漫画中搬到了银幕上,对整个电影界都起到了极大的震撼效果,英雄超人将人类所有优点汇集,对当时的美国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个时期内,还上映了很多其他超级英雄影片,可以说超级英雄电影的诞生,将漫画中的影响转移到银幕上,导演也在重新创设超级英雄形象,但这阶段内几乎没有女性超级英雄,只有男性超级英雄,即使有女性形象,也没有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

(二)锐意进取时期

超级英雄漫画对美国超级英雄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自从1985年后,超级英雄漫画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蝙蝠侠》为代表的超级英雄电影,呈现出一种病态化、黑暗化的超级英雄形象,但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与漫画中的超级英雄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在《超人》漫画中,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已深入人心,所以,电影中塑造的《蝙蝠侠》英雄形象和漫画里不同,在影片中的蝙蝠侠有一种强大、不可摧毁的力量。另外,在这部影片中,导演还刻意塑造了一个小丑形象,小丑杰克的光芒与影片主角对比而言,可谓是平分秋色。[1]所以,我们能够得到,在这部影片中,蝙蝠侠并不具有超人虚拟的能力,他所具有的超能力是有人性特征的,也正因为如此,让蝙蝠侠整个人物更加形象、饱满,在影片中揭示出只要不轻言放弃,就一定可以成功的道理。影片中,蝙蝠侠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无形之间拉近了与观看者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了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让观众有一种熟悉感。以《蝙蝠侠》为代表的一系列英雄类型电影的上映,代表着美国电影行业进入了新的境界、达到了巅峰,也正在这个阶段内,英雄电影人物导演开始思考如何在影片中加入反英雄人物角色,进而塑造出英雄人物更加高大的形象。

(三)飞黄腾达时期

在21世纪的今天,美国在“9・11”事件的严重影响下,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导致美国经济出现严重下滑,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促使了超级英雄电影实现了质的飞跃。在这个时期,以电影《蜘蛛侠》为代表的超级英雄电影类型再次走进了观众的视野,山姆・雷米导演借助于自身高超的拍摄技术、新颖的叙事风格和技巧,赋予了超级英雄电影全新的艺术张力,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喜剧特征。[2]蜘蛛侠和超人蝙蝠侠在叙事风格和手法上有很大的不同,蜘蛛侠是一位普通家庭的男孩,在不经意之间被蜘蛛咬过后,基因发生了变异,就拥有了强大、无敌的超能力。虽然他拥有超能力,但是他也会有烦恼,在保护人们和地球时,自己也在很艰难地生活着,这部影片在告诉广大观众,任何时候、任何人都要努力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唯有勇于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才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超级英雄电影达到顶峰状态时,好莱坞推出了很多类型的电影,很多英雄漫画都被翻拍成超级英雄电影,如《绿巨人》《钢铁侠2》等。在这一时期内,还出现了很多其他类型的超级英雄电影,超级英雄类型的电影在这段时期内受到了广大受众的一致认可和追捧,女性超级英雄也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在这个阶段之内,超级英雄电影种类丰富、风格多样,其创作空间也向多元化形式发展。

(四)完善、平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超级英雄电影开始由个人英雄主义转化为团体整体英雄主义,体现出强大的团队力量。这一形式的转变,很大原因在于奥巴马上任后重视中东和平交往,结束了与其他国家的战争。在《复仇者联盟》这部影片中,其六大英雄人物的汇集、共同防御外敌,在充分彰显美国先进文化。在这个时期内超级英雄影片之中体现了多个主角叙事模式,这一模式锁定了更多观众,很多影片对超人形象重新定义,与美国移民文化相符,对超级英雄影片的自我完善和不断发展起到不断推进的作用,可见在这个阶段内,美国经济得到了复苏,电影事业重新得到了发展。

二、 超级英雄形象的嬗变

(一)超级英雄电影与多元化

在很多电影中,所塑造出的超级英雄形象代表着美国精神。众所周知,美国精神是融合的多种文化,与美国时代文化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在这里所讲的互动关系,也就是美国文化对超级英雄形象的变化起到影响的作用,这些在银幕上出现的超级英雄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变革又起到了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作用。在《孤独的人群》这部影片中,以理斯曼为代表的学者在美国人性格悄然无息中发生着转变,由“内在引导”转化成“外在引导”,也就是在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开始反思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可见,在美国超级英雄电影中,所塑造的英雄不但促进了美国社会的发展,也是美国新文化形象的代表。

在1979年,发生了“多元化”具体时代的转折,在一位白人学生被某学校录取事件里,有位法官提出建议,应构建起各民族统一、平等、公正的入学制度,这一建议提出之后,引起了当时美国社会很大的轰动,对整个教育体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政策形式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美国文化的发展,超级英雄电影也正是在这种多元化形势下发展起来的。超级英雄电影的发展和变革影响了美国文化的发展,促使在美国文化中充分体现着超级英雄电影的变革,直接影响着美国多元文化的建构。文化变迁作为研究社会变迁的另一种形式,文化内容、文化结构的变动,都会引发出新文化和旧知识的矛盾。在新时代的几天内,超级英雄电影在美国电影文化占据着无人可比的位置,这种电影类型影响着美国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对引导人们反思社会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在昭示着美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改革。

(二)从个人发展到英雄联盟

在开创超级英雄电影阶段中,电影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以白人男性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美国保守形态意识有关,女英雄或者其他种族的英雄人物基本没有。由此可见,中产阶级在美国社会文化中起到中坚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反映白人男性的价值观、世界观。在这个并不稳定的时代中,单个超级英雄很难满足美国受众对超级英雄电影类型的追求和热爱,也很难以让美国社会摆脱发展的困境。这时,超级英雄应运而生,甚至为了突出故事情节、塑造英雄人物伟大的精神,出现了英雄超级联盟。在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变革的各个阶段中,注重超级英雄个体能力和个人力量。[3]在后续阶段中,特别是在2002年后,超级英雄电影开始注重集体力量和集体能力。在《复仇者联盟》这部电影中,可以说这部电影的诞生是应美国文化需求而产生的,在美国所讨论和研究的个体多样性观点,在形成联邦国家这一过程中,就体现出了这一观点。“个体具有的多样性”,并不是在相互一致的基础上而形成,这一观点的提出受到了杰佛逊和林肯的质疑,联邦并不是由多个不同形式的州而组成的,而正是这些州的个性组建成为了联邦,对于超级英雄类型的电影,个体在有着相同目标的基础上,统一各方力量,使自身具有更加强大的力量,既强大了自身,也强大了整个团队。在《复仇者联盟》中这一观念充分体现。在超级英雄电影中,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观念所发生的转变,也正是美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另一种特征,在20世纪,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塑造出来的英雄任务,在肯定自身的同时,也在彰显出美国政府控制和管理各民族阶级的信念。但“9.11”事件直接冲击了这一信念,想要重新构建起这种强大的信念,需要将各方主体力量重新集合。美国电影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源自于平等、自由、法治的社会观念有关。虽然已经废除了不平等的奴隶制度,但是种族之间的歧视现象仍然存在,显然想要真正塑造出英雄人物,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美国必须要从根本上废除种族歧视制度,让各民族在和谐、公平、统一的环境下生活。

(三)反英雄人物的出现

在质疑叙事功能合法性的基础上,电影叙事风格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注重展示生活中的真实瞬间,“真实瞬间”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哲学家弗杰姆逊提出的,它将很多正在发生的故事描述出,显然一旦丧失主体,其社会生活精神主体逐渐被非中心化,显然“真实瞬间”就是对美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详细记录。随着时代的变迁,既需要英雄人物促进社会发展,也需要反英雄人物的出现引导着社会发展。在《守望者》中,这部电影与其他超级英雄电影的不同之处,在于体现了美国另一种文化历史以及价值观念。这是一部反英雄人物的电影,在电影里超级英雄很多时候都在善与恶之间纠结,打破了观众对英雄人物的看法和见解。导演将电影内容与现实生活相抽离,在无限放大这个抽离的社会。电影中将观众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和信任解构,让观众对英雄人物的看法开始有所不同,迫使观众开始反思和修正自身对英雄人物的观念。在反英雄电影中,可以说《守望者》这部电影比任何一部反英雄人物电影都要成功,它的成功并不在于导演颠覆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看法,也不是用单一形态来塑造超级英雄,而是导演采用独特的制作手法,塑造出多个反英雄人物,他们运用自身独特的方法去拯救这个社会,他们敢于与社会邪恶力量抗衡、敢于超越各项禁令,他们将内心世界释然、藐视不公平的规则,其实也是在侧面反映出在“9.11”事件后,美国人民内心世界的脆弱,渴望有一位反英雄人物出现,敢于将民众心理诉求表达出,也正是由于超级英雄电影导演看到了民众内心的渴望,开始在电影中塑造反英雄人物,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影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

结语

上一篇:计划生育晚婚晚育标准范文 下一篇:向日葵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