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语录范文

时间:2023-10-15 06:47:25

汪涵语录篇1

综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综的是诗一样的语言,书一样的曲折和悬念,礼一样的节制,乐一样的律动,《易》一样的变化和《春秋》一样的分明。所以我的主持会有一些距离感。这是礼的距离,我希望有礼,执礼相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希望达到一种温和的状态,“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你会觉得你的成功侥幸吗?

木心先生说过一句话,比不幸我不参加,比幸福我也不参加。有时回想这一路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个地方的,你会想可能是自己的诚恳或者是谦和。但是当你把眼光再放远一点,会发现有好多人在帮你。当你再把眼光再放远一点,你会发现好多事情似乎有一些莫名的联系,说是命运也好,贵人相助也罢,自己努力也好,我想都有。

很多年前,汪涵用令狐冲自况。这句话怎么听,怎么透着股自夸的意味。令狐冲有两大特点:天资高,一学就会;运气好,一到后山就碰到了风清扬。

仇晓是汪涵的风清扬。仇晓是湖南经济电视台的当家花旦,是王牌娱乐节目《幸运九七》的主持人之一,节目形态和后来大红大紫的《快乐大本营》并无二致。剧务汪涵暖场很有天赋,一开机录影,主持人就能感觉到观众给回台上的巨大反馈。仇晓是个爱才之人,两年的合作她也看到了汪涵的潜力。1998年,湖南经视准备档新节目《真情对对碰》时,仇晓向导演提出让汪涵试试做主持,导演答应了。

1998年5月的一个周五,汪涵又蹦又跳地高唱着《热情的沙漠》蹦上了《真情对对碰》的舞台。“大家好,我就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无与伦比、天下第一、武功盖世、玉树临风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吕念祖和仇晓的搭档汪涵。”

《真情对对碰》是个情感调解类节目。仇晓是个浅眼睛,很容易被讲述者的故事所打动,泪流满面。汪涵则不一样,虽然经验不足,但他始终保持着深情下的冷静观察,努力把全场痛哭的局面拉回到正轨。在煽情主义盛行的中国电视圈,他的克制和理性,是非常难得的。

在后来接受采访时,汪涵认为能保持理性思考,是因为自己是从最底层做起的。“因为我以前抬过桌子,所以(主持时)没有在高处的感觉。我现在依然可以帮大家抬桌子,以前这些事情我都做过,从摄像、导播、策划,到抬桌子、订盒饭。”

全国的大多数电视观众知道汪涵,是从《超级女声》开始的。可是在三湘大地,人们早就开始叫他“策神”(策是能侃能聊的意思),人人都知道他,都能说出一两件他的轶事。汪涵真正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是在《越策越开心》里。《越策越开心》是一档以方言为主的节目。汪涵把方言当成主持人必备的一种能力,认真地研究和模仿。苏州话、四川话、东北话,汪涵张口就来。在湖南本地,他也可以很细致地区分长沙话、湘潭话、常德话、邵阳话、宁乡话等。制片人张一蓓曾说,当时的汪涵就像后来《天天向上》里的欧弟,什么事都可以豁出去,在舞台上打滚,活蹦乱跳都OK。

除了方言,汪涵主持的另一个独门秘诀是自嘲。自嘲和牙尖嘴利的刻薄完全不同,是一种“内心充满自信的展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疯狂和恶搞之后,他逐渐开始用自嘲来创造幽默。对语言和幽默,他有一连串的思考:说话是技巧,会说话是头脑,怎么说话是情怀。幽默是爱,爱这个环境,哪怕这个环境充满了悲愤。

29岁那年,他出了本书,《三十岁的汪涵――仅此而已》。现在回想,他也承认,这个“仅此而已”还是带着点不甘。这时,他已经乘着“05超女”那班带有传奇色彩的快车,名动全国了。

36岁时,他又出了本书,《有味》。这本书像是日本作家盐野米松《留住手艺》的湖南姊妹篇,用记录片式的文字,把做香干的师傅、做木盆的爷爷、做油布伞的伯伯们的故事写了下来。7年,他和自己和解了。

在节目中,汪涵很少用业界常见的套话。他觉得讲套话是失礼的:“语言应该简短、优美,我希望我的节目像《春秋》一样分明、磅礴,所以你看到我会有所谓的态度,我希望保持这样的状态。”

汪涵语录篇2

1993年,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会谈,开启了“汪辜会谈”――两岸高层人士公开接触,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由此,汪道涵也结识了一些台湾人士,彼此结下了深厚友谊。

2005年12月24日,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的汪道涵因病在上海瑞金医院辞世,享年90岁。据悉,这一天刚好也是原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农历忌日。

2008年11月3日上午,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领海协会协商代表团,开始海协会领导人首次访台行程。抵台后,当天下午即前往拜会原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的遗孀辜严倬云。辜严倬云表示,当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未能亲自来台,“是一个非常非常遗憾的事情”,今天陈云林访台弥补了这个遗憾,令她感到非常高兴。

在新加坡和上海举行的两次“汪辜会谈”,因为辜振甫与汪道涵的先后仙逝而成为历史绝响。如今,两位老人为着两岸统一的共同愿望,也许正在另一个天地里继续着他们的“汪辜会谈”……

两次“汪辜会谈”因二老骑鹤西归而成为历史绝响

1993年4月27日,在海协会的积极倡议和大力推动下,经过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备受瞩目的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上午10时5分,汪道涵和辜振甫分别从两部电梯里同时走出,步入海皇大厦4楼会议厅。走向相对而坐的会议桌后,两人站立起来,两只右手跨过桌面、跨过了台湾海峡,握在了一起。两位老人面带微笑向中外记者致意。这时,记者们激动不已,连连呼道:再来一次,再来一次……汪道涵和辜振甫善解人意,便一次又一次地握手,那场面真是感人至深。

4月29日,新加坡海皇大厦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汪辜会谈”的最后一项议程在此进行。上午10时40分,辜振甫和汪道涵同时进入会场。两人先是走到签字台前互相致意,两位先生的夫人及海协与海基会出席人员依序分排坐定;然后,两人郑重地在协议上逐一签上自己的姓名;在签署前两项协议后,双方互换位置继续签署另外两项协议。10时52分,4项协议签署完毕,众人举杯同贺,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在经过长达40多年的政治对抗后,终于迈出了关系缓和、合作加强的崭新一步。为庆祝这次历史性会谈的成功,在董宫夏莲厅,汪道涵宴请了辜振甫一行。晚宴上了9道菜,汪道涵把对台湾同胞浓浓的骨肉之情巧妙地融进菜名里:情同手足(乳猪与鳝片)、龙族一脉(乳酪龙虾)、琵琶琴瑟(琵琶雪蛤膏)、喜庆团圆(董园鲍翅)、万寿无疆(木瓜素菜)、三元及第(三种海鲜)、燕语华堂(官燕炖双皮奶)、兄弟之谊(荷叶饭)、前程似锦(水果拼盘)。

第一次“汪辜会谈”时,汪送给辜一个很有意义的笔筒,谐音“必统”,让辜振甫印象深刻,珍爱不已。

尽管首次“汪辜会谈”只局限于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和功能性的范围,但其本身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深远。汪道涵和辜振甫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从“可敬的谈判对手”发展成为惺惺相惜的挚友,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95年5月28日,两会事务性商谈时,初步达成于7月20日在北京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并确定会谈中的8项议题。然而就在此时,台湾当局在国际上大搞分裂活动,美国政府亦出尔反尔地公然允许李登辉于6月间访美,这极大地恶化了两岸关系。鉴此,汪道涵于6月16日致信台湾“海基会”,推迟会谈。

之后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及推动下,两岸关系气氛有所缓和。1998年10月14日,辜振甫偕夫人严倬云踏上了祖国大陆的土地。辜振甫先生一到下榻宾馆,就向等候在那里的中外记者说:“在这里看到许多老朋友,感到很温馨;一路上见到今天的上海并了解到两岸经贸现在很旺盛,十分高兴。”谈到此行的目的及希望,辜振甫说:“这次到上海访问,本人与汪先生将有数度晤谈的机会,至为难得,相信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努力中,营造相互信任、为人至善的基础。本人希望两岸都能尝试从更宽广的角度看问题,在建设性的对话中,找寻开展两岸关系的正确做法。”

辜振甫此时虽已81岁,仍耳聪目明,谈吐风趣。有记者问:“请问辜先生这次和汪先生见面,与1993年‘汪辜会谈’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辜老先生回答说:“最大的不同,是这次会面没有在‘第三国’,也就是说,在自己的地方谈,解决自己的问题。”

上海和平饭店是一座欧洲宫廷式建筑。14日下午5时35分,在8楼“和平厅”,汪道涵和夫人孙维聪特地在电梯口迎候辜振甫和夫人。汪道涵满面红光,笑容可掬;辜振甫精神矍铄,风度儒雅。当两位老先生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的时候,全场几百只镁光灯频频闪烁,照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

汪道涵热情地欢迎辜振甫率海基会参访团来访,他首先说:“我本人和海协全体同仁对辜先生夫妇及海基会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自1993年新加坡‘汪辜会谈’以来,我和辜先生已经5年没有见面了。这次辜先生能来上海,我十分高兴。辜先生率贵会各位来祖国大陆参观访问,是两会共同努力的结果。辜先生和各位先生来访,可以促进两会的相互了解,推动两会的交流和沟通。我也愿就此机会,与辜先生及各位就双方共同关心或各自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换意见。”

针对两岸在“一个中国”议题上的争议,汪道涵提出了著名的“86字箴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目前尚未统一。双方应共同努力,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平等协商,共议统一。一个国家的和领土是不可分割的,台湾的政治地位应该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进行讨论。”并指出大陆加台湾就等于一个中国,两岸在谈判中的政治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应一起努力,共同来缔造一个统一的新中国。

10月15日下午,上海新锦江大酒店四楼白玉兰厅。汪辜两位老先生均身着深色西服,显得清癯健朗,两人悠闲品茗,相谈甚欢。辜振甫1945年离开上海时年仅28岁,而此时已是耄耋之年。言谈间,他十分感慨:“53年后旧地重游,感触至再。见到上海今天的荣景十分高兴。”他还邀请汪道涵隔年到台湾访问。

在交往中,汪辜二老发现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的业余爱好――京剧,这让两人惊喜不已。两人均是京剧迷和票友。1993年在新加坡第一次会谈时,二老一上来就先聊了半小时的京剧,再谈两岸关系。1998年会谈时,京剧行家的汪道涵,对招待辜振甫所安排的京戏剧目,一一进行细心推敲。他们一面看戏,一面交头品析,三言两语交换着对折子剧目与演出的看法。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共同认知,使得二老能有更多的心灵交流,如果说白天二人更多的是谈两岸问题,那么晚上更多的是有关京剧的私人会晤。

汪道涵的家中,至今存放着一盘盘辜振甫从台湾寄来的录影带。身边人士介绍,辜振甫去世后,汪老时常会翻出影带,欣赏昔日老友的京剧表演。

在汪道涵和辜振甫两次会谈之后,两岸关系一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然而,这一大好的局面再次遭到了“”势力的蓄意破坏。汪辜两老对隔海峡,咫尺天涯,无缘再见,抱憾终身。

一段“原版录音” 温暖一个寒冷的冬日

1995年春节的前三天,时任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的焦仁和先生,在结束了北京会谈之后,专门从北京取道上海,拜访当时人在上海的汪道涵,由于北京会谈因种种因素最后没有签署任何书面协议,焦先生带着心中的“一丝遗憾”当面向汪道涵汇报了这次两岸“两会”的会谈情况。

这次“汪焦会面”的地点设在上海市南京东路上的和平饭店“和平厅”。现场的氛围就像是“老友重逢”。当焦仁和说到尽管这次会谈大家都有诚心,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还是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时,汪道涵对焦仁和说:“我觉得总的气氛还是好的,大家都有诚意。一是有诚意,二是要气氛是商谈,谁也不想强加于谁,在这样的前提下,无非是再见、再会、再议。”当汪道涵说到这三个“再”时,焦仁和一度比较紧张的情绪松弛了下来,第一次发出轻松的朗朗笑声。

焦仁和随后表示:“目前的环境,两岸的互动,必然朝这个方向发展,这样对两岸都有好处。我们两会每次经过多一次的协商和沟通,双方的了解就多一点,误会与隔阂就会少一点,现在逐渐在化解。”汪道涵表示赞同:“我也很同意你的意见,两岸事务性的会谈,逐渐地在进一步的推动,共同考虑的是两岸经济利益的事情,这是重要的。因此我们两会之间今后更要加强了解。所以确实是大陆的每一次到台湾去的人,回来之后,都告诉我过去他没有了解台湾的情况。我看台湾的一些文艺团体、文化团体、学术团体到大陆来,也逐渐地了解大陆,所以,彼此都在发展当中。”

焦仁和接话说:“在您的指导下,这几年的发展是‘日新月异’。台湾的经济当然也在发展。如果两岸的气氛趋向缓和的话,到台湾去看的地方也是很多的。”汪道涵感谢焦仁和在回台之前专门到上海来看望他,认为两岸“两会”要继续努力,特别是在一些事务性的议题上要多会面、多商谈,在会面商谈中增加了解,建立共识,特别是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这段只有七八分钟的会面谈话录音,后来被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独家播发,它历史性地记录了一位海协会会长对台湾来宾的尊重,对两岸关系的关切,以及对两岸关系走向的深刻思考。

进入新千年后,汪道涵一如既往,专注于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大业。然而,他的身体状况已使他力不从心。20世纪90年代中叶,汪道涵患胃癌动过大手术,后来又不幸罹患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病情严重。而他的夫人又先他而逝,更是雪上加霜,双重打击。但是,病中的他仍在为祖国统一和两岸和平鞠躬尽瘁。

2005年1月3日,比汪道涵年轻两岁的辜振甫先生在台北病逝。汪道涵立即派出他的个人代表、海协副会长孙亚夫和秘书长李亚飞于2月1日前往吊唁,并转交汪道涵信函给辜严倬云。信中句句凝咽,字字清泪:“惊悉振甫先生遽归道山,哲人其萎,增我悲思。……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而今风飒木萧,青史零落,沪上之晤,竟成永诀。……两岸之道,惟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表现出的沉痛不仅是对老友的哀悼,更是对历史的感慨,其生命最后时刻仍在牵念两岸关系。

强撑病体会见连宋

2005年5月2日上午,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久未公开露面的汪道涵经医生“特许”,与中国主席连战在这里会面。

宾主就座后,连战说:“今天是特地来给汪道涵会长请安问候的。访问团到上海,汪老能拨出时间与访问团人士见面,非常感谢。”汪道涵说:“这几天从电视、报纸上看到连先生在各地的访问非常成功,感到非常高兴。”

连战说:“汪老是为两岸和平交流中创造历史的人物,我对此十分感佩。”“实在不敢当,为我们中华民族、为两岸做点事是应该的。”汪道涵说。双方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谈起12年前那次举世关注的“汪辜会谈”。

连战说:“1993年辜汪二老在新加坡的会谈受到肯定,1998年辜振甫先生又来到上海与汪道涵会长会晤,两岸不需经第三地就可以交换意见,对两岸关系是很大鼓舞。”提起辜先生,汪道涵语调悲伤:“我们是老朋友,很谈得来。对于辜先生的去世感到十分悲痛,他一贯认同‘九二共识’的主张。”连战告诉汪道涵,原来访问团曾邀请辜夫人辜严倬云女士一起来,她也很愿意,但医生让她休息,她只好委托自己带了一封信和一幅辜老先生生前的画作送给汪会长。汪道涵说:“可惜辜严倬云女士没来,请代我问候她。”

对于这几年两岸关系的发展,连战“感到忧心”。不过,他表示,当前是一个历史契机,两岸应秉持辜汪二老当初建立的一个总的方向继续努力。汪道涵表示,汪辜两次会谈的基础是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只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谈起来,台湾方面关心的问题都可以找到妥善解决的办法。

最后,宾主互赠礼品。巧合的是,双方准备了一份同样的礼物――连战祖父连横所著《台湾通史》。不过,汪道涵赠送的是1983年和1991年大陆出版的两种版本,连战回赠的是线装的台湾版本。汪道涵还赠送了一位北京老画家的作品《江山如画》,连战回赠台湾艺术家的琉璃作品《宏图》和他自己的书《改变,才有希望》。

6天之后,汪道涵不顾病体,又出现在上海虹桥迎宾馆二号楼。这一天,他身着白色衬衫和深色西服,还整齐地系着深色花纹领带,迎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

当天的会见气氛融洽,汪、宋两人谈笑风生,原先设定的10分钟会谈时间,后来延长了一倍,在工作人员提醒下才得以结束。

当时,汪道涵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他体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他是在强撑着病体为两岸和平事业奔走。细心的人会发现,汪道涵的头发稀疏了许多,这是多次化疗的结果。会见连、宋后不久,汪道涵就又经历了一次大手术,很长时间卧床不起。

汪、辜未竟的事业正留待后人继续努力

2005年12月,汪道涵在沪逝世消息传出,台湾各界一片悲声。时任中国主席、荣誉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分别致电海协,对汪道涵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对其家属表达深切慰问。唁电:“惊悉道涵先生逝世,令人痛悼!道涵先生长期致力两岸关系,以温和理性创意之风格,扮演关键角色,对增进和平交流,贡献卓著。敬请先生亲属节哀顺变。”连战唁电:“遽闻道涵先生仙逝,至感哀悼!道涵先生致力两岸关系,德高望重,所做努力和贡献,永为各方景仰,足令两岸人民永远怀念!谨向先生亲属诚挚慰问。”宋楚瑜唁电:“惊闻汪老先生于今晨辞世,不胜悼念,特电敬致哀忱。对汪老先生长期沟通两岸事务之付出和贡献,深表敬佩与肯定。今年五月间,个人及亲民党大陆访问团成员代表一行蒙汪老先生拨冗于上海会面,先生之精辟见解及对两岸和平之企盼,令人景仰。遽遭大故,伤痛逾恒,尚祈节哀珍重。特电专唁,敬颂礼安。”郁慕明唁电:“惊闻汪道涵先生辞世,慕明率新党同志同申哀悼: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哲人其萎,民族同悲;风木萧萧,典型长存!”

汪道涵逝世后,辜振甫的夫人辜严倬云、儿子辜成允、女儿辜怀群,专程从台湾前来送汪道涵最后一程。神情哀伤的她率子女在汪道涵遗体前深深三鞠躬。

第一副主席吴伯雄上前,向汪道涵遗体三鞠躬。他说:“我们是发自内心地表示哀悼之情。”前来参加丧礼的还有连战先生的个人代表林丰正,他说:“连先生每每念及沪上一会,他感到与汪道涵先生在两岸关系上的看法有颇多共同之处,无奈汪老驾鹤,不能再次与之展望美好未来。”在送行的人群中,还能看到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新党主席郁慕明以及岛内知名人士许信良等……

2005年12月的上海异常寒冷。汪道涵先生虽然走了,但留下的是两岸人对春天的期待!正如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汪道涵逝世的电文中所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2005年以来,连战、宋楚瑜和郁慕明先后访问大陆,受到了中共中央和大陆同胞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充分表明两岸关系的新局面已经开始出现……

汪涵语录篇3

牵手,《玫瑰之约》

清纯、美丽的女孩儿杨乐乐自四川师范学院毕业后,进入四川电视台担纲节目主持人。2001年10月,应湖南卫视编导的诚恳邀请,杨乐乐来到了湖南长沙,开始了新的主持人生涯。在台里,杨乐乐以谦虚、认真的工作形象深得同事们的赞赏,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乐乐”。

高大、帅气的汪涵也是杨乐乐的同事。因两人初次谋面,彼此作了自我介绍,汪涵一本正经地问杨乐乐,“你的名字很特别,应该是人生一世都快乐的意思吧!?”汪涵的幽默使得杨乐乐颇感亲切,她知道汪涵是台里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可是却丝毫没有什么架子,于是杨乐乐微笑着回答:“汪老师,您猜得真准确。”就在他们相视一笑之间,汪涵觉得眼前的这个女孩儿,浑身上下都散发出青春、活泼的气息,特别是一双清澈的眸子流露着真诚的快乐,不自觉中对她很有好感。

由于工作任务紧,汪涵和杨乐乐所在的节目组经常加班至深夜。每当此时,作为节目组中“大哥”的汪涵总是担当起后勤主任的角色,大家的夜宵都是他先去微波炉里加热,而后送到每个人手中,杨乐乐被他的真诚和谦逊深深地打动。在日常的交流中,两人渐渐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那时杨乐乐刚结束了一段感情。有次下班后,杨乐乐一个人独自走着回家。夏季的天空就像孩子多变的小脸儿,此刻突然间下起了雨,正当杨乐乐惊慌地用手提包遮雨时,突然发现身后一辆小轿车停在身边。“乐乐!快上来!”汪涵打开车门,撑着雨伞,担忧地看着她。像一个老友般的汪涵在车上叮嘱杨乐乐:“有什么不开心的,可以和朋友分享痛苦。注意身体,别着凉了……”一席话,令正处于孤独失恋中的杨乐乐顿时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随后几天里,汪涵为了开导杨乐乐,还对她讲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热恋中女孩每天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去和男友会面,3年中从未中断……然而,他们结婚后却因丈夫在移民国外的前夕使得姻缘走到了尽头。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打垮女孩,她通过努力成了一位优秀的房地产老总……临了,汪涵有些伤感地说,也许每个人在年轻时,都不懂得化解一些矛盾,不知道珍惜,更不懂得天长地久的意义。“乐乐,一定要学会从痛苦中自己走出来啊!”此刻,汪涵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杨乐乐。杨乐乐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心中有种奇异的感觉。

2004年初,《玫瑰之约》进行升级、改版,可“涵乐”组合却雷打不动,默契就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锋中悄悄滋生。台里的领导对改版的《玫瑰之约》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杨乐乐与汪涵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几乎形影不离。

一次,在一期探讨“办公室恋情”的节目中,两人要表演一出情景剧。其中有一句台词,汪涵要对扮演“上司”的乐乐说:“我喜欢你。”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那几个字,实在不容易。汪涵含糊带过,导演心领神会地喊“Pass”,没想到副导演临场发挥,“补充”了一句:“没听明白!你说什么?”汪涵被“激将”,竟大声喊道:“我喜欢乐乐!”引得众人无不侧目,杨乐乐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闹了个满面绯红。

温暖,爱如潮水

作为湖南卫视的“一哥”,汪涵以其机智、幽默的主持风格备受观众喜爱,私下里汪涵还是一个很“搞笑”的人。一次,在录制一档节目时,汪涵和杨乐乐配合默契。对于杨乐乐,他也是赞不绝口:“乐乐很聪明,我很幽默,我们在一起是最佳拍档!”其实除了《玫瑰之约》,杨乐乐和汪涵同时还一起主持《音乐不断》,用杨乐乐的话来说,她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的工作和汪涵联系在一块。这时,两人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悄悄地转变。

此后,杨乐乐发现汪涵和自己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彼此都喜欢小动物;喜欢湖南的特色小吃;喜欢大海、阳光、沙滩。当杨乐乐知道汪涵一直在默默地捐助“希望工程”时,那一刻,她被彻底感动了。

5月,新的《玫瑰之约》播出以后,赢得全国观众一致好评。反馈信息像雪片一样飞来。当台领导告知该消息时,节目组的同事们相互拥抱欢呼。激动的汪涵抱住了杨乐乐,顿时她的脸变得绯红,害羞地低下头,一种莫名的情愫在空气中默默地传递。

当晚,节目组的成员一起举行宴会庆祝。席间,杨乐乐穿着红色外套,配着红色丝巾,周身像一团火焰一般。这时,汪涵手举酒杯紧挨着她坐下来,说:“我提议,我们应该一起唱首歌来庆祝这一美好时刻!就让乐乐开个头吧?”“好啊――”众人异口同声答道。

杨乐乐痛快地站起身来,唱起了自己非常喜爱的刘若英的《蝴蝶》:“人为什么凭感动生死相许拥抱,离别后是否魂梦就此相系,人为什么有勇气一见钟情,人海里这一步走向另一段长旅,给你承诺一句如果生命在这里化灰烬,可还我原来天地在相爱的那一季,梦里蝴蝶翩然舞起……”杨乐乐即兴演唱的这首歌,在汪涵听来却觉得如醉如痴,禁不住轻轻地跟着哼起来。

汪涵用一双炽热的眼睛凝视着正在唱歌的杨乐乐,直到她演唱结束时,他仍在低声附和着。此时,他们之间已经有了一种默契,杨乐乐也感觉到了来自汪涵的目光。那一瞬间,杨乐乐突然觉得,是汪涵的目光让她再次看到了爱的光芒,让她继续坚持着自己的爱情信仰。

聚会结束后,两人相约漫步在霓虹闪烁的十字街头。汪涵突然停下脚步,含情脉脉地对杨乐乐说:“你的歌真好听,感觉是唱给我一个人听似的。”杨乐乐轻轻地点了点头,随即两人相拥在一起。那一刻,或许在那个湿漉漉的雨天,她的心已经不知不觉地沦陷了。杨乐乐觉得这个外表幽默大大咧咧的男人其实有着温柔而细腻的内心世界,令她怦然心动。

自那天敞开心扉交流后,杨乐乐重新获得了对爱的勇气,沉浸在幸福中。然而,由于工作日渐繁忙起来,两人经常出差在外,忍受着分离的思念。分开的日子里,杨乐乐和汪涵就通电话、短信保持联系。汪涵变成了“短信狂人”,从工作到午饭的内容、季节变化提醒杨乐乐多加衣服。每次汪涵发给杨乐乐的短信,她都要看好几遍,一直保存在手机里舍不得删掉。

其实,汪涵和乐乐的恋爱关系,在湖南卫视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之所以没有所谓的“知情人”向外捅破,就是因为所有人都抱着“爱护”的心态,希望两人能够在爱情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这些在台里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只是大家对于媒体和公众却选择了保密。

秘密一直到湖南卫视2005年的最新台历中,有汪涵向杨乐乐“跪地求婚”的照片,自此便有汪涵与杨乐乐热恋的消息传出。最初,媒体曝光了“汪涵与杨乐乐之间的恋情”时,汪涵还有些回避,汪涵表示现在已经理解大家,“我也是做媒体的,知道媒体喜欢挖一些别人家的事情,只不过刚开始我觉得我们两人都是主持人,一个小圈子里的事情,知道的人太多不太好,怕人说闲话。”汪涵非常重视这件事产生的影响,网上的一些评论他都看了,大部分都没有说不好的,这让他很放心。现在乐乐与汪涵已经跟一家人一样,汪涵的父母也非常同意两个人的事情。

然而,在一些公众场合里,两人也会偶尔透露出对对方的感情。杨乐乐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谈到,“我认为两个相恋的人不必要每天粘在一起,给对方适当的空间,这样更能加深两人的感情。但甜言蜜语还是必要的。虽然天各一方,但总有个人是牵挂着你的,多温馨啊。”当时,她是在谈对湖南卫视播出的《半生缘》的看法,其实,那正是杨乐乐在表达自己和汪涵之间关系的心声。而汪涵也对媒体说过,“乐乐很乖,特别直爽,是个简单的女孩。”无论是同台主持,还是携手相伴,她都是一个让人感觉很舒服的“拍档”。

未来,心心相映

2005年2月,《玫瑰之约》突遭“寒流”,台里传言汪涵和杨乐乐这对“黄金搭档”可能被拆散,《玫瑰之约》可能被停播。杨乐乐对这档节目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感情,当知道可能将不再主持这档节目,情绪很低落。汪涵安慰她,千万别小孩子气,每个主持人都会面对与自己心爱的节目分离的时刻。接下来,由于观众的支持和湖南卫视对品牌节目的重视,台里领导经过仔细研究后决定,《玫瑰之约》不取消,进行再次升级、改版。

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杨乐乐和汪涵的感情慢慢地成长起来。和过去的恋情不同,杨乐乐觉得和汪涵在一起,更多体会到的是家的感觉,他的臂弯温暖而安全,他的生活简单却温馨。休息的时候,杨乐乐和汪涵喜欢一起去打保龄球;或者一起去品尝美味的咖啡,这一切简单的幸福让彼此都心醉不已。

杨乐乐曾无数次和汪涵说起自己的家乡,山城重庆,又麻又辣的火锅,以及她最想念的爸爸妈妈。在她的内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想把自己和汪涵的事告诉父母。2005年9月份,趁着台里节目暂时调整的时机,汪涵决定和杨乐乐一起回重庆一趟。为了讨两位老人的欢心,汪涵专门拜师杨乐乐学了两天的重庆话,离开长沙前,他还特意买了许多湖南特产带给两位老人。

刚一进杨乐乐的家里,汪涵问候的重庆话溜得令两位老人惊讶不已,同时他们也被汪涵文雅的言谈举止吸引。随后,汪涵还在环境幽雅的餐厅定了一桌酒席,将两位老人接到那里,吃饭前,汪涵突然站起来,向两位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真诚地说,我和乐乐都经历过感情波折,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我发誓会好好照顾她、呵护她一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好吗?汪涵对杨乐乐的深情二老看在眼底,他们抛开对汪涵的成见,杨乐乐的爸爸举起酒杯,对他们说,希望你们珍惜这段感情,在以后的日子里幸福快乐!两人的重庆之行,使得汪涵和杨乐乐感情更加深厚了。

2005年国庆节期间,一档以母亲为主角的亲情娱乐节目《金牌妈妈》亮相央视国际频道,而该节目的主持人则是湖南卫视的当家主持人汪涵。汪涵在接受一家北京媒体采访时,畅谈了自己主持《金牌妈妈》之后,对于家庭、爱情的新认识。在谈到与杨乐乐的恋情时,他称:我觉得真正的爱情是两个人的心,是一个永远的承诺,走过风风雨雨,对于爱,我们坚持爱情至高至上,相信爱情天长地久。

汪涵语录篇4

2005年12月24日晨7时12分,九十高龄的汪道涵在上海瑞金医院溘然睡去。

5年前,汪老被确诊为胃癌,首次手术;3年前,妻子离世;2005年年初,台海对岸的老友辜振甫驾鹤西去。一位老友说:“那以后他的精神明显不如以前了。”2005年冬,癌细胞终于在全身扩散,这位儒雅的老人,最后时日在上海市瑞金医院11楼度过,病房里堆满书籍,斯人虽去,书香绕梁。

“以书相伴,以儒为师。”这是一位故人慨叹汪老一生的词句。

何谓儒者?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此言观之,汪老的识人远见,乃至此后的安然隐身,颇有羊祜、鲍叔牙之遗风。

2005年12月30日,在上海龙华殡仪馆的灵堂里,汪老的悼念仪式持续数小时,前任国家主席,深鞠了一个长长的躬,送别半个多世纪来亦师亦友的莫逆之交。

至此,江汪二人的友情已历时56年之久。

1949年9月,汪道涵担任华东工业部部长,在上海益民食品一厂的车间里遇到了时年23岁的副总工程师,很快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后者的潜力。“我觉得他前途无量。”55年后,年近九旬的汪道涵对《他改变了中国――传》的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回忆说。

是江上青烈士的养子,而在早年的新四军系统中,汪道涵与江上青亦有渊源。另外,当时还是汪道涵夫人的下属,因此二人渐渐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汪道涵后来回忆说,他和夫人把当“小弟弟”看待。

1979年,汪道涵担任新成立的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中国投资管理委员会的副主任,很快就把从一机部外事局副局长的任上调来担任委员会的秘书长。因此获得了在当时极其难得的经贸和投资领域内的工作经验,在国家转型期中得以充分发挥。

1985年,汪道涵年满七十,即将卸任上海市长之际,汪道涵向时任副总理的万里举荐了远在北京的电子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的,使其在几个“很有竞争力的人选”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市长。

1989年,临危受命,获选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赴京前夕,与汪道涵作竟夜之谈。就在此时,汪道涵送给了前者那句后来闻名遐迩的林则徐的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两岸关系“白手套”

1991年12月,汪道涵出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开始受到举世瞩目。看上去他是这一职位的不二人选。他有着76岁的高龄,被看作是独到的优势,因为两岸需要的不是少壮的胆魄,而是长者的温厚。汪道涵温和、练达、涵养深厚,仅以其年龄和性格,台湾方面就不得不给予足够的尊重。

海协会的日常工作由副会长唐树备负责。汪道涵留在上海的寓所里,不必去北京办公。他的主要任务是出面会谈。

两番“汪辜会谈”或许是中国当代的政治生活图景中最为雍雅从容的一页,打上了汪道涵和辜振甫两位老者的浓重的个人印记。二人执著于各自利益,又以情调化解刀光剑影,以务实的态度一再表达对和平的珍视。

汪道涵在会谈中的作为,固然体现国家意志,其个人的灵活理性也有充分表现。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在香港,海协会与海基会就两岸事务性(公证书使用)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讨论,海协提出了5种文字表述,海基会则提出了8种,两方立场互相印证,最终形成通常所说的“一个中国,两种表述”,也即著名的“九二共识”。迄今为止,这仍是两岸在政治会谈方面取得的最大成就。

甚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一“共识”当年却在大陆引发了颇多微词。很多人对于谈判取得的成效不满。汪道涵自然“压力很大”,学者葛剑雄说:“但他还是很认真地做着去台湾的准备”,并将此行未成引为平生最大遗憾。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首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这是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在长期隔断之后的首次正式接触,两岸及国际社会对会谈普遍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具有相当深刻的政治意义”。

然而首次会谈之后,春天却倏忽而去。1994年3月发生了千岛湖事件,紧接着李登辉开始高唱“两国论”,台海风云由此突变。在表面的和风细雨背后,两岸和谈的基础已是危机四伏。

1995年,美国众参两院通过了邀请李登辉访美的决议。在康奈尔大学,李登辉把大陆与台湾的关系称为“国与国的关系”。一时台海波涛急,刀光剑影陡然丛生。1995年7、8、11和1996年3月,分别在台湾海峡以及海峡附近举行4次军事演习。其中最后一次的三军联合演习,竟在美军两个航母编队的密切注视下进行。

在贯彻国家的对台政策方面,汪道涵自然谨慎从事,不过在理性当中,他似已觉察到自己的使命已有不得已的变化。

1998年,第二次“汪辜会谈”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谈举世瞩目,两位老者的政治舞蹈充满了仪式感,体现出中国传统的风度。在政治角力之余,他们保持闲情逸致,平添了一段佳话;在“各自表述”之后,二人满面春风,仍能享受绍兴酒,在京剧表演中体会韵味深长的乐趣。

对于这样的举座皆欢的特殊会谈来说,汪道涵正是再合适不过的剧中人。不过在内心中他仍然非常清醒,曾私下对辜振甫说,在如此时局之下,二人以顺应时世为好,可以不贪图进展,但求会谈能够延续下去。

送别辜振甫时,汪道涵表示自己期待着第三次会谈。然而对于他自己来说,再没有第三次的时间了。

如今,两岸话语的焦点已非京剧唱腔那么简单,亟须折冲之处也要多得多。这是被国际化的复杂年代,是既有熊猫,又有“飞弹”、军购和宙斯盾巡洋舰的多元年代,世间已无汪道涵。值其逝世,人们均悼念其为和平做出的努力,哪怕功业尚需努力。

置酒言咏式的会谈方式,恐怕由此成为绝响。汪道涵的独特魅力,则为未来的台海旅程标注了航标。

1997年11月,台湾进出口商业联合会代表团团长张清丰受到汪道涵的接见。在他的印象中,除了温文儒雅、和蔼可亲之外,汪道涵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汪道涵使用了英文innovation(创新)一词来表达对企业家和知识产权的评价。

开明,无疑是汪道涵受到对方推重的关键元素。台湾相关人士的评价是,汪道涵理性而注重沟通。善于找到与对岸人士的共同话语。

可惜的是,包括汪道涵在内,任何一人都难以左右台海全局。曾任台湾“陆委会”主委的苏起对记者说:“汪道涵成功扮演了温和的角色。只可惜辜汪二人壮志未酬,就像白手套,要有手握着才有用,不握就没用。”

即便如此,汪道涵仍广受尊重。“在这样的对立环境下,他的去世在台湾引起那么多正面的评价,连内部都发出遗憾的声音,真的是相当不容易。”苏起说。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的主任冯绍雷,与汪道涵相交20年。他说:“汪道涵很早就提出,海峡两岸的人民,共同来缔造一个新中国。今天,这个观点已经付诸海峡两岸的实际事务中。但以当时的背景,这样的提法还是很不容易的。”

汪道涵的老伴那时偶尔开玩笑:“不就是个弹丸之地?”汪道涵笑笑回答说:“那是国家的千秋大业啊。”

学政两界的桥梁

平素里,汪道涵性格儒雅,酷爱读书,曾有“读书就是生活”之论。“那种真的喜欢,是装不出来的。”冯绍雷说。

学者葛剑雄的《中国移民史》出版后,汪道涵曾向他提此书,令葛剑雄略感吃惊,因为那是个六卷本的大部头。汪道涵给出的回应是:“当然要读。”拿到这套书的那一天,是汪道涵85岁的生日。

汪道涵对经济学大有兴趣,1988年曾把美国图书《MBA速成课程》推荐给出版社出版。

以他的年龄来看,他绝对算得上新潮人士,在年轻人的帮助下,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在北京的女儿联络。

对知识分子他一向颇多礼遇。在上海市长任期内,他把同济大学的建筑学大师陈从周引为知己,每年春节均赠送大蛋糕作为贺礼,其中一年还送了一只母鸡。

汪道涵既亲近学界,又身在政坛,自然可以成为两界之间的摆渡者。“十五大”以前,葛剑雄等学者再次被他约到了一起,谈了很长时间。“我们之所以那样认真,”葛剑雄说,“是因为相信他能把我们的想法直接带到最高层。”

“我们不应只看到汪道涵在两岸关系上的贡献,还应该看到他在大政方针上发挥的作用。”学者温铁军说。

1999年,在农村基层坚持了十数年考察的温铁军,首次在《读书》杂志上发表文章,汪道涵就注意到了他,并把他推荐给了中央。2001年,温铁军向政治局做了专题汇报,“三农”问题由此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他改变了中国――传》的作者认为,开明是汪道涵最显著的特征。《汪道涵传》的作者则推断,孜孜不倦的阅读、独特的仕途经历和聪明灵活的头脑,是汪道涵形成开明思维的重要原因。由于岗位关系,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上海,汪道涵都得到了比同时代的官员多得多的接触外界的机会,这使他成为了改革开放年代能够“放眼看世界”的官员之一。

东欧剧变之后,汪道涵很快召集专家开展俄罗斯研究,冯绍雷就是在这时候成为汪道涵的座上宾的。1989年,汪道涵在上海主持召开座谈会。让学者们吃惊的是:座谈会的主题依然是怎样进一步改革。

能够担当此等角色者,唯有汪道涵。“这与他自身的风度、学识、经历和特殊地位分不开”,更因为他“有坚实的基础和政治条件,有能力也有空间”。葛剑雄说:“历史就是这样,很多事情是唯一的、空前绝后、没有替代的。要集中那么多合适的特质在一个人身上,不容易的。”

何谓儒者?“不偏谓之中,不倚谓之庸”。如今,汪道涵已逝,成为了一个独特而难以复制的历史人物。早年他曾走过的新四军营地或许已经湮没,而台湾的波涛仍在。人事代谢,中国翻过了这一页,而属于他的时代他并未亲自记述。在其晚年,曾有几位密友私下建议:“汪老,写回忆录吧!”汪道涵笑着拒绝了。

(1月5日《南方周末》)

相关链接:

汪 道 涵 年 谱

1915年,出生于安徽嘉山,父汪雨相。兄妹共五人,为导字辈,汪道涵为老大(导淮)。弟妹依次为导江、导湖、导海、导洋。

1932年(17岁),考取上海交大,就读于理学院之物理系。

1933年(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23岁),与父同奔赴陕西延安。

1950年(35岁), 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财政委员会委员、华东文化用纸管理委员会主任。

1952年(37岁)8月,调北京,出任一机部副部长。

1964年(49岁),调外经部任副部长。

1966年(51岁),“”爆发,一度赋闲。

1972年(57岁),回到北京,重返一机部。

1979年(64岁),出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正部级)。

1980年(65岁)9月,调上海出任市长。

1981年(66岁)4月,正式就任上海市长。

1982-85年,先后出访美国、英国和朝鲜等国。在美国结识辜振甫。

1991年(76岁)12月,海协会在北京成立,汪道涵出任会长,正式参与两岸事务的咨询和决策。

1993年(78岁)4月,在新加坡和辜振甫举行首次汪辜会谈。

1997年(82岁)9月,参加中共十五大,提出“两岸同胞共同缔造新的中国”。

1998年(83岁)10月,辜振甫访问大陆,汪辜在上海第二次会晤。

2005年(90岁)5月,在医院分别会见连战、宋楚瑜。12月24日,病逝。

台 湾 媒 体 反 映

台湾《联合报》以大幅版面报道汪道涵的逝世。文章说,辜振甫在年头辞世,汪道涵在年尾病逝。既是对手又似老友的两岸大佬相继故去,像是一种默契,又像是两人共同留给两岸的沉重提醒。

《联合报》刊文指出:“有人受到寄望,有人令人失望;有人受到怀念,有人遭到咒骂。辜汪二老永远退出了两岸的舞台,但台下的观众却没有散去;空荡的舞台,何时才有新星登场?”

《中华时报》发表题为《辜汪绝唱》的社论称:台湾对汪道涵印象最鲜明的事迹,是多年前万众瞩目的辜汪会谈。而在汪道涵访台叫停、两岸关系跌入冰点、‘海基’‘海协’两会协商中断后,辜汪两老隔着一道海峡,如咫尺天涯般无缘再见。如今两人先后辞世,或能在天上再叙,但对人间,终究是留下了一些遗憾。”“遗憾的不只是失去了两位长者,更是因为某些人的狭隘、自私、恐惧、仇恨,可以抵消掉许多人努力出来的宝贵成就,进而圈限住整个民族的志气。辜汪会晤于一个两岸愿意握手的年代,当时台湾对彼此的未来有想像的勇气,才能相逢一笑泯恩仇;后来的台湾,失去了对未来的想像,陷溺在过去的恐惧阴影里,走不出过去,也走不向未来。辜汪走了,台湾,又要走到哪里去呢?”

台湾《中央日报》称,“汪辜两老对两岸关系而言,是在海峡两岸冰封近半世纪时,官方接触尚难成形,两老以个人的方式在两岸当局授权下,开启了两岸协商对话的管道。如今,辜汪留下的历史空白该如何填补?就看执政当局如何能真正面对‘九二共识’的历史现实。”这篇题为《辜汪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的文章说,事实上,辜汪两老在14年之间,只见过两次面,一次是1993年在新加坡,一次是1998年在大陆。但辜汪这两位老先生,在海峡两岸的背景、地位与理念,有着令人惊讶的相似,以至于两人虽然是由公务而相识,却有着难以形容的默契。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第1期)

背景资料:

第一次“汪辜会谈”

1993年4月27日至30日,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在祖国大陆一年多来的积极推动下,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举行第一次“汪辜会谈”。这是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在长期隔绝之后的首度正式接触,是两岸走向和解的历史性突破,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会谈达成了四项协议,包括《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和《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

第二次“汪辜会谈”

1998年10月14日,受海协会邀请的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赴上海、北京的“参访”活动终于成行。辜先生是近五十年来第一位踏足祖国大陆的由台湾当局正式授权的代表,祖国大陆对此次参访十分重视,并给予很高的礼遇,总书记、钱其琛副总理分别会见辜先生一行,这是海峡两岸自1949年以来最高级别的公开接触。

10月15日,辜振甫与海协会长汪道涵会面,这是两岸两会自1995年6月中断商谈以来的首次高层对话,是汪道涵先生和辜振甫先生1993年新加坡会谈之后的第二次握手。双方在会谈中达成了四项共识:

一、两会决定进行包括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对话,由两会负责人具体协商作出安排。

二、进一步加强两会间的交流,包括两会负责人等多层次的互访。

三、涉及两岸同胞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两会将加强个案协助,相互委托。

四、辜振甫先生邀请汪道涵会长访问台湾。汪道涵对此表示感谢,愿意在适当的时候到台湾访问,加深了解。

汪涵语录篇5

大约十年前,刚刚冒起的湖南经视主持人汪涵,没有牛掰背景,又貌不惊人,却凭着一档方言脱口秀《越策越开心》,逐渐红遍湖南并波及周边省份。当年的节目要求每三分钟让观众笑一次,制片人于是准确地找到汪涵,―“策”在湖南方言里就是“逗“的意思,而瞎聊、乱侃正是他的性格。坊间关于他能策的段子很多,比如说曾经到街上小摊买个鸡蛋灌饼,跟摆摊的老太太都能策上二十分钟。又比如后来在超级女声的录制后场,后面两个粉丝在讨论长沙哪里的臭豆腐最地道,已经算得上是个腕儿的他,居然猛地回头跟人家策上半天。

回忆起当年在节目上的闹腾,汪涵的内敛中流露出一种得意,“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之中,每天都特别高兴,就想推什么点子”。那时他和拍档马可说着湖南各地的方言,又策又演又闹,“就像两个狙击手一样,每天都趴在那,路过一个人我们就‘啪’一枪,一颗笑弹打在他身上”,“子弹打光了你能拼刺刀”,感觉挥洒自如、酣畅淋漓。制片人张一蓓曾说:“那时他(汪涵)的心态就和现在欧弟一样的,什么事都可以豁出去,在舞台上打滚,活蹦乱跳都OK⋯⋯”而当年的搭档,是他推荐的新晋帅哥主持马可,后者主要负责幽默地耍帅,他则全力耍幽默、放冷箭、海侃胡策,由此两人不仅俘获了一大批师奶粉丝,还得到了本土观众由衷的认同。

予人欢喜,功德无量

直至如今,他已成了大半个中国公认的策神,但本地人对他的这种认同感始终不变。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更多是顺手拈来的机警笑料,十分接地气,完全达到了湖南人心目中对幽默的要求:灵泛。说到自己心目中幽默、搞笑的本质,他忽然正经起来,这反而是个严肃话题:“不是恶搞,我觉得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笑点,每个人有哭点,只看你能不能够点到那个东西而已。点到的方式有很多种,就像禅宗有很多种方式去点化别人,棒喝啊,机锋啊,骂啊,乱七八糟的都有。(在台上)看你怎么样让别人在那一刻就笑了,就顿悟了。”

现在虽有更大的舞台,汪涵回过头去,仍兼任着那档老节目的主持和制片人。从过去单兵作战到如今团体战役,动辄飞机大炮,他也曾感觉“疲于奔命”,因为“要应付了,节目又做长了,又是卫视了,收视率有压力了”。但他仍尽量活得潇潇洒洒,包括当制片人,他语带双关地自我调侃是精神领袖,“我只是扛大旗的那种人,我还有一个执行制片人,其实我又不怎么管事,一天到晚吃喝玩乐的。”而就在采访的当天下午,尽管前面已经接受了两三个小时的采访,他在新修的培荣书屋里换了个待客厅,呷了一口好茶,又陪着我们聊上两三个小时。不仅不显疲态,还站在湘江边上的24楼窗前,指点江山,各种嬉笑怒骂,一样自得其乐。

从前年开始,汪涵要退隐的消息就传了出来,理由很简单:太忙,忙得身体大受其累。两年过去了,他到底没有退隐。像很多不甘寂寞的名人一样,他食言了?他的老师、百岁高人虞逸夫跟他讲,你现在做的事情是予人欢喜的,功德无量啊,为什么要退一步,这就是逆天而行了,不觉得手上拿着东西不就行了吗。于是豁然开朗。

进退腾挪,皆是幽默

如今在喧嚣的长沙城里,在以林立的酒吧著称、无数红男绿女夜夜笙歌的解放西路,汪涵在某大厦的24层上,临着湘江安下了自己的书屋。窗明几净,古朴淡雅,他从流光溢彩的舞台下来,就跳到这里来,看看古书玩玩古印,十分开心。“过去焦灼,是因为只知道路只有一条,只有进退,现在知道了,蹲下了也是一条路,你让别人从你头上过去了,前面就没有人挡了, 那就是路了。”他摇着扇子,神态怡然。

今年新做的一档节目《非常靠谱》,更贴近他心目中的人文路线,他想以另一副面目示人,不再大张旗鼓地高呼“有请亚洲第一天团”。曲高自然和寡,八点档的节目收视并不理想,于是挪到了深夜十二点,他觉得也挺好。毕竟从喧闹转身,走向更有深度的娱乐的想法,在这个时代总有点格格不入。就在这档节目中,曾经他一边正正经经介绍某某事,另一边《only you》的音乐就放出来了,屡屡遭到年轻编导的戏谑化处理。“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各自有各自的。他们比我想那么多,他们想要的和我想表达的本身就不一样,这有什么办法。反正他们就坚持着《only you》⋯⋯最后的剪刀又不在我手上,但是我有机会来讲,我就要讲,就是这样。”汪涵说。

对于和年轻新团队的磨合,汪涵在豁然中带一点自嘲:“你如果有能力就去影响他们,如果没有能力你就去接受他们。”他觉得要跟人家撕破脸很难,彻底离去更难,到那时台领导一定又跑出来:“别咯,《天天向上》收视率这么高,1.33个亿嘞,这怎么⋯⋯”他一听到领导们这么一念,脑子里蹦出来的就是“only you⋯⋯”。他觉得自己一定会烦,然后就好吧好吧地答应。如此双方一退,一让,空间又腾出了一点,“之所以腾出来空间,是为了下一步挤得更紧。其实这就是娱乐,又是情绪。”在工作的进退腾挪之间,他看透了本质,在无奈的现实面前,反而有一套自己的幽默感。

当年曾传他与何炅为一哥席位明争暗斗,他曾自嘲两人可是“金枝欲孽”。当下与小年轻偶有意见之争,他也在谈笑间显出一份豁然:“有什么好争执的,‘水’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夫唯不争’嘛。”他说不怕有天不再懂得年轻人,变成落伍的怪蜀黍,“科技是可以说进步的,文化不能说进步,文化只能说繁荣嘛。所以你就让他这样去呈现就好了,有人喜欢就好。我就是这样的,红尘看不破就不看,不看就破了。”

对话汪涵:幽默是一种“核武器”

记者:主持风格是怎么演变成幽默风趣的格调了?

汪涵:我对幽默一个初浅的认知是,说话、行事有趣又有深意,值得回味的一种状态。这样的话,幽默不是天生的。首先,它是有趣,这个“趣”比较有意思,是“走”+“取”,是人们在人生行走的过程中,所获得所有的情感上的感知,比如说,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所以这个有“趣”,不仅仅是单纯的愉悦、幸福,它甚至还有痛苦、焦躁,但是这所有东西综合在一起,就形成这样一个“趣”字。而我们现在对这个趣字的理解,就是很快乐、有意思、好玩。

我因为站在湖南卫视这个平台,背后又有《天天向上》、《越策越开心》这样的团队,给我支撑,所以让大家因为喜欢这个节目而接受这个主持人,人一旦被接受之后,掌声这个东西很奇妙,它可以让你的优点愈发突出,也可以让你的缺点更加的顽固,这样的话,就可以更加容易去找到迎合大家的一种表达方式。具体来说,《超级女声》2004年、2005年算是一个结点。

记者:说说男人和幽默的关系。

汪涵:好像一说到幽默,就跟男人的关联比较大一点哈。幽默是男人魅力当中闪亮的一束光。所以男人长得帅不帅不重要。关键是要让周遭的人因为他而感到快乐。让人觉得有意思,比如像宋柯、冯小刚、王朔、葛优。男人的魅力应该是女人评价出来的,其他的男人也不会也别去关注这个男人的魅力或者帅气呀。因为他们都把眼神盯在了另外一半的身上。是一种“核武器”。

记者:你如何区别幽默和搞笑?

汪涵:幽默是一定有智慧含量的,但是现在信息交流迅速,需要短时间内达到某种效果,好比西医跟中医一样。搞笑好比手术刀,瞬间就能缝合你的伤痛。但幽默不一样,它像中药,喝下去以后很苦眉头一皱,当你仔细去吧嗒嘴之后却有些甘甜。回味起来,不一样的感受油然而生。

记者:幽默有哪些类型?

汪涵:有肢体上、节奏上、语言上的,比如说刘震云老师典型的节奏上的,永远一句话,你都不知道他下面说什么,前面那个包袱给你一层两层三四层⋯⋯突然间“啪”一声,那节奏感太好了。憨豆先生、卓别林是肢体上的;赵本山就是语言上的。

记者:生活和工作中你都带着幽默的吗?

汪涵:我觉得是幽默时常来找我,有时候就是灵光闪现。所以相声里面有个“现挂”!这种突然迸出来的,不是事先所准备好的,是幽默来找你的。

关于幽默,我所知道的……

你认为幽默的近义词是?

很难找,我不想把它跟搞笑放在一起,我宁愿选择智慧。

你认为幽默的反义词是?

严肃不是、迂腐也不是,是枯燥、乏味。

幽默感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吗?

应该难,就好比,你天天在吃好菜,但你不见得是个好厨师;很多人天天听相声,但不见得一句话就把大家逗乐了。但是有些相声演员,不说话往台上一站,他天生就能笼神。

如是,请告知培养的方法。

努力认真地去生活。因为所有的苦痛、幽默、欢声笑语、喜悦它其实都在生活里的。不过大可不必去硬造幽默,太幽默的男人有时候人们会认为他油嘴滑舌。但是如果把幽默比喻为一种吸引人的技能的话,那是对幽默的一种莫大的讽刺。大家都有幽默了,那就没有幽默了。女人一开始可能会被幽默感吸引, 但是最终被打动的应该是他的纯朴、踏实。人也要有时候甘愿去接受匮乏、枯燥,为什么不能去接受?

你心目中最幽默的人谁?

幽默有“最”吗?好玩吧,马未都先生就挺好玩的,而且自己也可以学别人说相声;郭德纲、葛优、姜文,湖南的大兵都挺好,而且周遭还有很多朋友,冷不丁的说句话把你笑死。

请给自己的幽默程度打个分?(10为满分)

没有给自己帅气打分的啊?但是却有给自己幽默打分的啊?好奇怪。这个问题好幽默;我还好吧,我及格,6分。(为啥?给自己那么点?我觉得挺高的呀?)我还不是想兜出你说这句话。哈哈⋯⋯

幽默教会了你什么?

汪涵语录篇6

关键词:满族剪纸;汪秀霞;萨满;教学资源

一、汪秀霞满族剪纸传承及发展

汪秀霞从小就接触剪纸,她的剪纸题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民俗生活题材,一类为神话题材。其中,神话题材是汪秀霞早期剪纸艺术的核心,民俗生活题材是近期着力打造的系列力作。2007年,汪秀霞成为国家级传承人,在此之前,她就已经剪出了许多形态各异、特色鲜明的神仙形象,比如“柳树妈妈”“山神”“雷神”“财神”等,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对萨满文化的传承

汪秀霞对萨满神话故事的传承是通过老一辈人的言传和自己梦境得来的。她从小就跟着母亲一边听故事一边剪纸,听着故事,想象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形象,用手上的剪刀剪出心中所想的形象。据她口述,小时候家庭遭到变故,她通过自己梦境中的一位老奶奶的指引重新坚持了自己的信仰,从那时开始,她剪的神仙更富有神秘色彩,形象更加鲜活。萨满文化体现了先民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祭祀活动成为先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祭祀涉及对太阳、雨神、人类生殖繁衍等多方面的崇拜。在众多人看来,汪秀霞剪刀下神的形象符合他们心中神的审美取向,大家认为这就是神的形象。尤其是她剪刀下的“柳树妈妈”,之前“柳树妈妈”的形象并没有清晰明确的定义,是汪秀霞定义了“柳树妈妈”的形象。汪秀霞对于这种原始生态剪纸的传承最直接、最准确,观赏者很容易感同身受,并从中感受到对萨满神的崇拜与期待。

(二)对萨满剪纸艺术发展的促进

汪秀霞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后,对于满族剪纸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她将满族剪纸这个民间瑰宝推向了全世界,她本人也在剪纸的过程中不断地突破自己,创新性创作。汪秀霞剪纸艺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嬷嬷人”为母题的现代化拓展方面。她以传统“嬷嬷人”形象为基础,发挥其造型自由的优势,进行了大量的现代人物创作,进而将这一古老题材所蕴含的形式观念融入现代生活的感受,实现了创作的转型。在剪纸艺术的传承方面,她不但全身心地把自己知道的满族剪纸与萨满文化教给自己的孙女,而且还广泛地在学校、文化馆等多地开展现场教学指导。

二、汪秀霞满族剪纸艺术特色

满族剪纸相较于我国其他地区的剪纸艺术,更强调实用性,作品通常被用作祭祀道具使用。汪秀霞的剪纸虽然也具有这些实用性的特征,但她更强调作品的原始本质中的审美特质,而且这一特质已经成为她的主观追求。纵观汪秀霞剪纸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剪纸作品,承载了她本人对每个时期生活特征的把握。

(一)意象的人物造型

在汪秀霞近期的剪纸作品中可以发现,她的作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但其语言又明显地高于现实形态。简单的一张纸通过她的剪裁,天地尽显,意象的主体造型贴切地表现出艺术形象中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剪纸如同中国绘画,注重写意、表现、意象,气韵生动是其旨归。作为民间剪纸艺术家,汪秀霞虽然没有受过专门的艺术创作训练,但是从她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她对于中国的审美意识有着准确的判断和主观的追求,同时,她不拘泥成法的高超特质也尽显无余。以作品《济公》为例,作品尺寸不大,长宽不超过13厘米,但是从整个作品的造型和形式感上看,无处不体现着夸张、表现的意象之美。这件作品虽然不是传统的萨满嬷嬷人形象,但是从她的入剪方式,剪痕和简洁的造型方式看,她还是秉持着自己剪传统嬷嬷人的基本规律。人物眼睛的变化,从之前的无眼珠到现在的有眼珠,以及阴刻阳刻的节奏把握,都脱离不了萨满文化豪放包容性对她的影响。毫无疑问,这件作品是属于当下的,是传统满族剪纸中所没有的,是汪秀霞把传统剪纸的方式成功地转换成为一种深具传统美学内涵的当代艺术。

(二)神秘氛围的营造

汪秀霞剪纸的风格、内涵一直在求新求变,题材、内容也丰富多样,因此,寻找作品中的共性因素,总结其特点则更为重要。她对各类题材进行创作表达时,总是呈现出丰富的戏剧性内容。除了透露着主题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之外,她还赋予自己作品一种或神秘、或惶恐、或崇拜的精神内涵。这种表达也正是源自她对于萨满文化深厚底蕴的理解和特殊的个人经历。正因如此,人们对于她作品的学习大多只能得其形不能得其神。汪秀霞剪纸作品的神秘属性,主要源于对本土萨满文化中神的故事的创造性解读和独特发挥。比如作品《萨满出马》[1],据汪秀霞本人口述,“萨满出马”只是一个名称,其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只要达到那种意境,能表现出是萨满出马的场景就可以了。例如,“萨满有骑鸡‘出马’的,有驾凤‘出马’的,还有骑牛、骑马、骑猪、骑龙……出马的,但萨满这些坐骑,只不过是像鸡、像凤、像龙和像驴、牛、猪而已,其实剪纸图像中,他们都是被变形了的”[1](85)。可见,《萨满出马》是对萨满祭祀之前动作的记录。在汪秀霞众多《萨满出马》剪纸作品中,她的画面形式比较统一,大多处于骑行状态,但骑行动作却不像正常人骑行那么规矩。萨满手持祭祀物件双手高举,一手指向前方,似乎在着急指挥坐骑去向某个地方,另一只手指向身后,从整体画面来看,像是在坐骑身上就已经开始祭祀活动。这一系列的萨满形象造型规律依然与“正面律”的创作规律相同,萨满脸部造型略有夸张,但是对眼睛的刻画只是简单的两刀阳刻。一刀眉毛,一刀眼睛,就将萨满跳大神时笃定坚毅的眼神刻画出来。这种眼神与萨满的手舞足蹈的动作配合,似乎让人更加相信萨满是有通天晓地的能力。仅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创造的作品,就能让观看者感受如此之多,这不单单是汪秀霞个人剪纸技艺的纯熟,更多的是她的阅历的丰富以及对萨满文化神秘感的尊崇。

(三)原始性与生活的融合

原始艺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包容量大,表现方式简单直接,所以当代许多艺术家都在作品中追求原始性的出现。他们追求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条件下探寻新的原始艺术的表现方式。查阅汪秀霞多年来的剪纸作品,她也在原始基础上不断地求新创新。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发展,原始艺术是最具力量的一种艺术表达,原始壁画、石刻等这些艺术品的表现力,因为没有过多的装饰性的存在,所以表现的内容更纯粹,更能直击人的内心深处。但是,每个时代创造的艺术品各有不同,我们不能因为原始艺术的纯粹的力量就忽略其后出现的艺术。诚如汪秀霞剪纸,就是把个人情感介入客观事物进行的艺术的再创作。在这里提到的情感,并非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是在艺术家内心深处对某一事物一时产生的情愫,是灵感,抑或是对某一事物瞬间产生的敬仰之情。汪秀霞在教授剪纸方法时,除了讲故事教技法以外,口中还时常念叨“剪随心动”,并且经常在剪的过程中会灵光一闪,别出心裁地剪出新东西,这就是她的“心”。她的“心”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艺术创作习惯,不是一时的情绪。这种内心情感的爆发,正是她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坚持信仰,并耳濡目染的一种结果。汪秀霞的满族剪纸不单单是艺术传承,更有对现实生活的融合。在她看来,满族剪纸一方面要满足对神的敬畏之情,另一方面还要让更多的人接受这种艺术形式,所以,她的作品时常表现出现代与原始相交融的画面形式。她的剪纸形象无论是嬷嬷人还是神仙鬼怪,都有一个特点———大鼻子(她亲口说的)。起初只是觉得就是单纯地想增加辨识度,与别人的满族剪纸做区分,但是后来发现,她的老伴就是大鼻子。而且炕头墙上的一幅山神像(一次即兴创作的作品),仔细琢磨,也好像跟她老伴有七八分相似,大鼻子特征很明显,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件艺术品的创造需要的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汪秀霞怀揣着对萨满文化的敬畏之情,寻找身边的事物与之结合并创作,具备了艺术家的素质。另外,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有幸看到汪秀霞剪的二百多张嬷嬷人,其形态各异,有的是完全抽象的创作,有的是神话题材,还有生活民俗类的题材。汪秀霞保持着满族剪纸原始的形态,简单且精准到位,没有过多的装饰性语言的出现。与她早期作品相比发现,她越来越注重身边的生活细节。比如近期的《卷发女孩》,就将现实生活中的现代女性的特征———卷发、露脐装、裙子,融合到了嬷嬷人的形象当中。又比如《熊大图》,直接将国产动漫《熊出没》中熊的形象用自己的符号语言表现出来,简单的几刀阳刻阴刻的组合,就将熊大的动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汪秀霞通过她的作品,结合个人特有的艺术符号表达方式,将更多生活中的东西融入剪纸艺术,让更多人了解满族剪纸,接受满族剪纸。

三、民间剪纸进校园和教学资源内涵的转化

汪秀霞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直致力于满族剪纸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她定期到北镇中小学现场授课,参与北镇中小学特色剪纸教材的编著,为满族剪纸规范化教学献计献策;另一方面,她大量参与社会宣传和文化推广活动,为剪纸艺术普及奔走各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满族剪纸艺术,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不可估量。汪秀霞对满足剪纸规范传承寄予厚望,希望满族剪纸更加普及化,让大众更加了解并喜欢它。“为了传承满族剪纸艺术,北镇市从2006年起,就启动了满族剪纸进校园活动,至今北镇满族剪纸已陆续走进了47所小学、25所中学。”[2][]汪秀霞的剪纸艺术作为北镇剪纸的代表形态已经进入课本教材,她剪纸中特有的题材类型也被作为典型和范本成为教学中的示范内容。汪秀霞主动教授剪纸文化与技法,只要有人愿意了解满族剪纸,只要有人想跟她学剪纸,她都会很开心地教他们。在家族传承方面,她注重对子女尤其是孙辈的影响,她的孙女王雪娇从小就跟随她学习剪纸,已经成为北镇满族剪纸艺术新一代传承人中的代表。汪秀霞剪纸教学注重满族文化与剪纸艺术的独特内涵的传授。汪秀霞的生活历经坎坷,她的剪纸作品也是她强大精神的一种高度集中的体现。汪秀霞在教学时会时不时地提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们了解自己是通过何种感受力才能剪出这样的作品,让学生感同身受,更快地掌握剪纸精神的内涵,从而“得其形而又得其神”。其次,汪秀霞的剪纸大多剪的都是“萨满神”,她的作品是萨满文化的集中体现,所以,要想深如学习满族剪纸,还必须了解萨满文化。于是,她在教学时还连同萨满文化中的神话故事的讲授,以便让学生了解萨满文化中神形象的来由和特征,从而对剪纸形象的形成与表达有一定的帮助。汪秀霞的剪纸技艺精湛,精神表达自信,她教学的剪纸形象从传统嬷嬷人一度转化到具有个人符号特征和当代社会特征的嬷嬷人,并且能对所剪形象来源自信满满。汪秀霞的这种文化自信给予学习满族剪纸的学生很大的鼓励。汪秀霞一般都是言传身教,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她经常先自己剪样,同时详细讲解剪纸形象的来由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剪。在程序上,她强调从头开始,讲究谋篇布局,无论纸张大小,她都有自己的一套熟练的方法。她还注重形象、动作及其象征意义的教授。比如,从人物形象看,人物的手一般都是一前一后,或者一上一下,这似乎在指天指地,表示人生活在天地庇佑的人间。她的教学方法既来源于个人经验,也来源于她在传承过程中对教学的独特思考,她的创作方法不是刻意的,而是灵活多变的。汪秀霞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她渴望对剪纸艺术的传承发展,体现了她浓厚的文化情感,以及艺术本身的广博的精神内涵。

结语

传统北镇满族剪纸的实用性特质,造就了其形象简约概括的特征,凸显了北镇满族剪纸的更为单纯、更为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镇满族民间剪纸艺术与其他地区剪纸艺术的风格存在差异,独有其原始神秘的个性。如何将北镇满族剪纸艺术传承并发展下去,作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汪秀霞在保持原始剪纸的艺术性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以达到以教学方式传承文化的目的。汪秀霞一直努力地把文化传承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创作,紧跟时代,让民间美术紧贴时代生活,并逐步进入高校课堂,实现文化传承方式的课堂教学的转化。这让我们看到了民间剪纸艺术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光.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传承人———汪秀霞[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81-82.

汪涵语录篇7

关键词:主持群 语言模式 相互作用 整体呈现

如今,相对于一言堂的灌输式传播方式,人们更加倾向于听取不同的声音,进行多元化的表达。与此同时,平台的多元化也刺激了表达的多样化,传播媒介发生了重大变革;社交媒介的广泛运用,让沟通更顺畅便捷,在QQ、微信、微博、论坛上大家展开群聊,同一时间可以对任何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电视节目在这样的背景下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综艺节目主持群就是其中产物,不同风格、类型的主持人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彼此取长补短,多种声音的组合、搭配使语言丰富多变,进而达到更强烈的传播效果和娱乐氛围。

主持群现象

在现有对主持群的定义中,大多引用陈昌辉和王梅在《综艺节目主持群的分工与配合》一文中的观点,“所谓主持群,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特点鲜明的主持人按照特定规律组合在一起的一种主持形式”。①定义中由三方面界定是否为主持群,第一是人数,第二是特点鲜明,第三要按照一定规律组合。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较早启用了主持群模式,1999年李维嘉以外景主持的身份出现,后期又加入演播室与何炅、李湘共同主持。2006年通过改版确立了“快乐家族”主持团体,由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杜海涛5人组成。2008年湖南卫视原创新节目《天天向上》推出国内首支男子主持天团――“天天兄弟”,主持人由最初的8人渐渐稳定为5人。除湖南卫视以外,国内多家卫视也纷纷推出采用主持群模式的综艺节目,像安徽卫视的《剧风行动》、北京卫视的《欢乐英雄》等。由此可见,主持群模式在综艺节目中得到广泛运用。

主持群的语言模式及其表现

个性、即兴、幽默、互动是综艺节目主持人语言的基本特点,业界也不乏一人能兼之的主持人,但对于主持群而言则可以通过“相互作用、整体呈现”的语言模式,将这四个基本特点展现出来并成倍放大,使传播效果大大增强。

合理搭配形成鲜明的“个性”碰撞。个性对于主持人来说至关重要,拥有个性才能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个性需要通过语言来展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吴郁曾强调节目主持人的本质特征是“个性化”和“人格化”,进一步提出个性应当体现在语言上:“个性是主持魅力的核心,语言又是主持人个性展露最重要的窗口。” 对于主持群节目来说,主持群模式不仅可以展现多位主持人的个性语言,同时还能让他们彼此碰撞出火花,造成更强烈的个性色彩。因此,主持群中的每位主持人不仅需要个性鲜明,在组合时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合理搭配。

在2014年2月15日那期《快乐大本营》节目中,何炅谈到岁月时说,“有一次我在主持节目中为什么哭,就是很感动,就是因为我突然看到汪涵头上的白头发”,谢娜马上接话说“那,那根没染好啊”,“好”字发音不正确,这时维嘉说“请说标准的普通话”,谢娜马上表情动作夸张地又字正腔圆地说了一次“那根没染好吗”。这段对话中,何炅是温情扮演的“何老师”,谢娜个性直率全然不顾何炅的温情路线,一下子把话题转到染发上,而维嘉在节目中总是以正义、对抗的个性出现,在谢娜发音错误时直接指出,这种假装的严肃使搞笑程度升级。由此可见,正是通过不同个性的搭配,让主持人在“群”的环境中能够相互碰撞制造冲突和笑点。

主持群节目中,语言“个性”特点的放大是通过不同个性的碰撞产生,由此让节目看点不断,笑点频出。个性本身很抽象,但落实到语言上就变得生动具体了,主持群的语言个性和其在生活中的个性不完全相同,它在创立之初就经过了合理的搭配,在之后需要通过与节目中的人和不同层次的观众以及与主持群成员间的不断磨合,最终达到整体呈现的效果后才最终确立,因此很多主持群成员的语言个性是在节目进程中逐渐形成的。

有序配合创作“即兴”精彩。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即兴语言发挥是一项基本要求,在节目制作前期,编导或主持人会制作一个主持方案,但在节目中常常会出现无法预料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主持人随机应变,迅速调整方案,即兴组织语言。而对于综艺节目主持群而言,主持人即兴发挥更是一项任务,他们要主动求变,根据现场情况主动发掘一些预先准备中没有的细节,迅速组织语言,即兴生发表达,用于契合现场气氛,提升节目质量,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在2010年9月24日那期《天天向上》节目中,来了一位小女孩,是周杰伦的粉丝。孩子的父亲说,女儿得知第二天会见到周杰伦时当场就哭了。汪涵接话说“喜极而泣,第一次在电视里面看到周杰伦,爸爸!(模仿女孩的声音哭着叫爸爸)”。周围的天天兄弟马上说“涵哥,不能乱讲”。汪涵又接着模仿孩子说“爸爸!我喜欢他!”,马上把话圆了回来。这一段是汪涵的即兴发挥,当得知小女孩这么喜欢周杰伦时,汪涵用模仿的方式开了一个玩笑,然后又把它圆回来。这个过程中周围主持人配合汪涵制造冲突,最后反转出笑点,这就是根据现场情况挖掘细节,即兴生发表达。

主持群模式中,主持人没有手稿,只有前方的一个提词器,提词器上只显示节目的主要进程和一些非口语化、介绍性的内容,其他部分的语言都是主持群共同即兴完成。因此,要达到即兴创作精彩不仅考验主持人的个人能力,也考验着主持群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

首先,即兴不是离题万里的任意发挥。主持群应该内部协作形成整体,每一位成员都要有团体意识,主持人始终要有一个共同点相制约,这个共同点就是节目的主题。主持人一旦进入录制现场,就必须沿着节目内容这条主线进行思维,克服以“我”为中心的随意性。

其次,主持群的即兴语言不是无秩序的七嘴八舌,而是有配合的整体表演。主持群的组合中通常都有明确的主次之分,有一个主控者负责把握节目进程,其他主持人作为他的辅助,积极与之配合以保证节目的有序运转。因此处于辅助地位的主持人既要甘于做配角,也要善于做配角。

固定语言埋藏“幽默”暗号。综艺节目主持人机智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是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主持群是一种配合默契、整体呈现的语言艺术,是一种集体创作。同样,在幽默上也体现出相互独立又彼此配合的特点。主持群的每位成员随着风格的形成会固定化一些标志性语言,观众通常把它叫做“梗”,出现时就会形成笑点。以《天天向上》为例,“天天兄弟”每人都有自己的固定语言笑点,汪涵作为老大哥,年龄一直是被大家戏说的,还有他的一句广告词“这酸爽”也常常巧妙地被拿来形容各种事情。欧弟的固定语言幽默很多,首先他能娴熟地模仿很多明星的声音,在一期节目中,嘉宾提到张学友,欧弟马上能用张学友的声音跟嘉宾对话。其次他的身高也是一大“梗”,在2014年3月21日那期节目,当说到走私话题时,嘉宾说“欧弟的鞋底比较厚,有鞋底的嫌疑”,欧弟马上接话,“不,鞋底没有,藏的是我的身高”。

主持群中每个人都是一个语言信息中心,彼此之间除了互动沟通之外,主持的整体性、默契性、配合度就体现在能否制造集体语言。成员之间固定的幽默语言就像埋藏的一个个暗号,每次出现都会刺激其他成员积极有效的配合。固定的幽默方式能够让成员彼此的默契加深,有利于锻炼成员间的配合,当它们成为随时能引爆的集体语言时,就能为节目提供很好的调味剂,语言的趣味性也大大加强。

融合传播提供多方位“互动”。主持群的语言互动一般来说包括了主持人与电视机前观众的互动、现场观众的互动、嘉宾的互动以及主持人之间的互动。除了第一种属于大众传播之外,其他三种都属于人际传播。主持群通过融合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种方式,让互动变得多方位、多样化。

例如,2010年9月24日那期周杰伦做客《天天向上》,节目一开始汪涵说,“现场难以抑制住内心喜悦的观众朋友们,您现在收看的依然是特步天天向上”,这句是对现场观众以及电视机前观众的一个问候,属于开场互动。接下来几位主持人开始了主持群间的互动,欧弟说“主持完天天向上我都喜欢喝奶茶,哎呦!不错哦”,田源接下说“你看喝奶茶可以看到他,吃薯片也可以看到他,就是到处都能看到他”,钱枫继续说“打个电话能看到他,骑个电动车也能看到他”。这里在一步步地增加悬念,提起气氛,观众都在猜他是谁,而且感觉离答案越来越近。这时田源转身对小五说“小五,你知不知道他是谁”,小五回答“我知道,就是不能说的秘密。”至此答案已经揭晓,通过成员间这样的互动式聊天问答,是一个很好的热场,让观众对嘉宾的期待逐渐升温,也让主持人的介绍生动活泼、自然流畅。观众感觉就在跟自己聊天一样,群体之间的人际传播通过电视媒介达到了大众传播的效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取人际传播之长补大众传播之短,“主持人形式是大众传播的个人化、人格化、形象化,它使观众在接受传媒提供信息的同时,感觉不再是面对冷冰冰的媒体,而是活生生的,可亲、可近、可信赖的,与自己‘相同’的人。这样,大众传媒便仿佛具有人情味,观众也似乎能从中体味到交流与沟通的快乐了。”②

结语

主持群的模式除了更加迎合当今人们对于不同声音的要求之外,多人主持之间的人际传播也让人们倍感亲切,接受起来没有距离感,参与感大大增强。因此,对于综艺节目而言,主持群模式确实在语言创造方面拥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主持群语言在整体呈现上虽然达到了能量增强的效果,但在这个过程中表达不清和表达不到位的现象时常发生,主持群往往在即兴幽默和成员相互配合时而忘记了嘉宾的存在,或者偏离了嘉宾所说主题,造成表达混乱、嘉宾在旁尴尬等待的情形,这种情况虽然娱乐氛围加强但传播效果减弱。因此,对于主持群来说,每位主持人的语言必须围绕节目主题和嘉宾进行。此外,主要主持人必须适时作为话题的引导者和终结者,关键时刻拉回主题,只有在明确一个中心的配合下才能把主持群语言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本文责编:邵满春

注释:①陈昌辉, 王 梅:《综艺节目中主持群的分工与配合―以〈剧风行动〉主持群为例》,《新闻爱好者》 (理论版), 2008(8)。

汪涵语录篇8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1994年春,安徽省教科所中学语文视导组赴安庆调研《纪要》中有这样几行文字:“潜山野寨中学汪南松等五位老师近几年来,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关于中学语文教研文章共43篇。一个学校的语文组取得这样成果,这在全省尚属罕见。”面对如此热情洋溢的评价,我们自然把目光投向该校语文教研活动的核心,“人课”教学观的倡导者、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汪南松老师。汪老师现任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教研员、安庆市政协常委。1996年5月、1997年4月先后被评聘为安庆市教坛新星和安徽省教坛新星语文学科评委。从教40年来,他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进行科学研究,潜心探索中语教学科学化、艺术化的一般规律和具体规律,博采慎取,提出了“人课”教学观,逐渐形成了实而不泥、活而不乱、朴而不涩和巧而不浮的严谨而又宽舒的教学风格,获得了一系列颇有分量的教学教研成果。概观汪老师“人课”教学观的内涵,即一个中心,三个支点。

所谓一个“中心”,即“语文学科是一门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基础学科”。汪老师认为,在教育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系统工程中,尽管各门学科都有其独特作用不可或缺,但语文学科居于前沿,是领头学科,在优化人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过程中,没有别的哪一个学科能像语文学科这样全面深刻地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因为成功的语文教学能直接促使受教育者在理智认识、思想意志、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调和发达”,从而养成“灵肉一致的人”。因此,“人”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立足点与归宿点,当然成为语文教学的“中心”。所谓三个“支点”,即“情意熏陶、思维训练和语文实践”,它们既是“人课”的基本内容,也是实施“人课”教学观的基本途径。

“情意熏陶”是指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材向学生进行情感、道德、意志、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教育的特定方法。汪老师认为,无论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中语教学效率,还是着眼于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完美个性的跨世纪建设性人才,情意熏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都要列为基本目标之一。在汪老师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他极重视语文教材对学生的情感、道德、意志和人格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他总是让学生主动地“披文入情”,在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精美得体的言语佳境中感悟。比如,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汪老师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课文提示反复诵读全诗,感受诗句的清新流丽及其节奏明快、音调铿锵的韵律美;再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两个疑点予以启发,将学生导入末二句构建的佳境,明确帆影远融碧空,长江流向天际的壮阔景象乃诗人所见,并由此想象出诗人在送走孟浩然之后长久伫立江边,极目凝望的痴迷形象,这样,诗人在孟浩然去后的惆怅情怀,诗人对孟浩然的浓烈深厚的友情,学生们就可感可触了,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相对“情意熏陶”来说,“思维训练”是个“热门”课题。汪老师反对那种受应试教育思想和“狭隘工具论”役使的思维训练。汪老师认为,思维训练的目的是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更好地发挥中语教学培育人才的功能。思维训练不能跟在高考语文试题后面转圈,而要根据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提供的范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汪老师还认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关系,忽视甚至取消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抑制学生大脑的联想、想象机制,给学生认识领域造成严重的智能障碍,限制了学生基本能力的发展。对于阅读和写作中常常出现的“越轨”现象,汪老师洞察秋毫,认为这是一种“病态思维”,是思维品质的异化,因而不能放任自流,应该根据内容与形式、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法则,承认差异,因势利导,纠正讹误,导上“正轨”。在其力作《导读三要》中,汪老师提出了关于导读技术应用的三条法则: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要导上正轨,这是完成导读任务的前提和关键;根据教学的需要,要导入佳境,这是导读的精微所在,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优质课文范例作用的基本途径;根据语文学习和“育人”的目的,要导出智能,这是导读法区别于“填鸭式”乃至“讲读法”的本质体现。

汪老师认为,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进行语文教育、发展语文能力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活动和主要任务,但语文教学不是“专管”学习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坚持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则,坚持培养语文整体素质和发展语文能力统一的原则。比如,汪老师引导学生辨析“白皑皑”与“白茫茫”这一对同义词,不仅有关于词形、词义静态语知的温习,而且超出一般动态的语用范畴,让学生进入“修辞以适应题旨和情境”的高层艺术空间中领略感悟。在作文教学中,汪老师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反映”和“表达”的观念,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口说笔写都力戒虚夸编造,无病呻吟,越是不起眼的地方越要提醒学生不可疏忽大意。比如《跛鸽》(《中学生作文指导》1995年第11期)原稿中有段话是这样的:

一天我正在屋里做功课,屋外突然传来一阵猫叫,不时还发出森然的“呜———呜——”声。“不好!莫非……”我冲出屋子。小鸽子正在树底下;不远处,一只大黄猫伏在那里,胡须银针似的根根翘起,粗粗的尾巴不停地摆来摆去,猛地,它向前一扑。“这下小鸽子完了!”……

这个场景描写,单从字面上看,语句通顺、叙事清楚,但用“反映”和“表达”的观点来审视,就觉得不够味儿,没有营造出小鸽子生命受到威胁时的紧张气氛,不能反映出与之相应的“我”的关切惊惧的心理状态。于是汪老师给习作者“说戏”,启发他们入境体验,考虑如何调整词句,经过反复商讨和斟酌,习作者删去了“莫非……”“银”“不停地”,将“粗粗”改为“又长又粗”,将“摆来摆去”改为“左右摆动”,将后面两句改为“随即猛地向前一扑———完了!”经过这样的语文实践,学生不仅能悟出遣词造句的某些规律,而且能提高对事物对生活观察体验的热情,养成作文做人的良好习惯。

汪老师“将语文课教成‘人课’”的语文教学观,是一个科学的命题。首先它合乎现代教育的总体要求,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其二,它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其三,它丰富了素质教育的理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因此,“人课”教学观不仅在语文教学实践上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且在教育理论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上一篇:销售冠军奖励方案范文 下一篇:小路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