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知识范文

时间:2023-09-28 13:50:04

星空知识

星空知识篇1

一、对小学生宇宙空间概念建构前概念的分析

地球、宇宙飞船、星球等词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已经熟知;无边的宇宙、闪亮的星星是儿童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但是儿童的宏观空间想象能力有限,使得其理解星球空间位置关系也有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

1.对空间概念认识的模糊性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虽然通过各种途径已经获得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但很少有人能够说出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笔者曾就《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这一知识做过调查,学生大都会说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了这个现象,而对自转的方向、公转的方向却知之甚少。对于空间方位的变化规律,宇宙空间的层次建构,更是缺少系统认识。

2.对空间概念缺少认识的实证性

现在学生大都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地球的运动方式,但是对地球运动的证据和运动的方向缺少实证意识。他们不知道傅科摆是怎么证明地球运动的,更不知道地球四季的形成为什么会和地球公转有关系。虽然知道有一定的关联,但是不知其所以然。

3.对空间概念建构的不规范性

学生对日月地的认识缺少整体的空间建构。他们大多数只知道太阳最大,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但对整个宇宙空间的建构模式比较模糊,甚至有错误的概念(如太阳最大),整个知识框架具有很大的不规范性。

二、对小学生宇宙空间概念建构特点的分析

在方位知觉方面,由于方位本身具有相对性,儿童从具体的方位知觉上升到方位概念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指导。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相符合,都有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过程。这个过渡的困难在于,在感性水平上,空间方位比较固定;而在理性水平上,空间方位比较灵活多变,有较大的相对性。学生在三年级数学和科学课程中已有了简单的关于平面方位(东西南北)的知识接触,能够大致利用太阳或指南针知道实际方向,而当实际方向和地图方位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还是需要借助一定的转换,立体空间想象力还有待建构。

鉴于以上几点分析,“地球宇宙”知识模块对小学生来说是神秘而有吸引力的,他们内心有着强烈的认知渴望。同时整个宇宙空间概念的合理建构又需要教师去帮助健全完善。有效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该知识模块的学习中初步建构起合理科学的宇宙空间概念,需要教师的巧妙引领和指导。

三、帮助小学生建构宇宙空间概念的教学策略

策略一:多媒体再现,化抽象为具体

小学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思维的展开还是以具体形象为基础的。地球宇宙主题学习内容都是不易见到的一些事物,许多运动无法通过常规操作来展示与描述,在学习中学生会感到比较费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须大力加强直观性。其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堂课开始时放映一些与新课的学习内容相关的多媒体片段,或者难理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视听结合、欣赏讨论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印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使其顺利进入教学情境。

如《北极星的秘密》一课,可导入观察星座的变化。现在的学生很少对星座有所观察,更不用说星辰的运行特点了。星辰到底如何在天空中发生位置变化?北极星为何不动?这些现象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来呈现。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星辰图片和动画,让学生了解一些主要星辰的特点,如启明星、织女星、牛郎星等。用这些耳熟能详的星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星辰在空中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规律地变化着。通过思考其中的原因,唤起学生的前概念(地球自转引起星辰变化)。

策略二:建立宇宙空间模型,化宏观为可见

空间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从教学内容来看,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宇宙的时空是宏观的、抽象的,而我们生活的时空是微观的、具体的。很多知识光靠灌输只能让学生了解情况而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更无法让他们感受到宇宙浩瀚无穷的魅力。笔者尝试通过多种手段、途径帮助学生建立宇宙空间模型,从而理解宇宙运行变化规律,建立空间概念。

如教学《太阳系》,笔者用一幅常见的太阳系示意图投石问路:这是不是真正的太阳系的照片?然后组织学生在百米操场上,根据书本提供的有关太阳系各大行星的数据,用身边大小不同的球体,一起动手建立太阳系模型,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太阳系有行星;太阳系行星间的距离分布不均;行星有大有小,差别很大;太阳系还有矮行星、小天体等科学概念。最后得出书中那张图只是太阳系的示意图,而不是真正的照片,纠正并梳理了学生关于太阳系的很多错误的前概念。

另有一些抽象复杂的概念,如果只采用看视频或图画的方式,对学生来说还是一知半解的,不如也通过建模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如《在星空中(一)》一课要让学生明白一个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从不同角度观察,其图形不同。为此,笔者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把七个乒乓球用线先后垂挂在教室里,再用幻灯机的光从侧面照射,旁边白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北斗七星的模型,学生一下子惊呆了。笔者趁热打铁,转动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星座在白墙上的投射效果。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星座中的恒星之间其实距离相去甚远,只是由于离我们地球太遥远了,我们看过去才会觉得是在同一平面上,而且从宇宙的不同角度去观察,它们之间的组合图形其实并不相同。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客观真实地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起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有一些现象也必须通过建模的方式在课堂上“重现”。如在教学《月相》时,让学生在实际中去观察月相是有一定难度的,时间上也不允许(下半月的月相在下半夜才出现)。于是,笔者利用幻灯投影,外罩一个星空镂空灯罩,就在课堂上建立起了一个完整且能运动的月相模型,从而让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关于月相的空间概念。

帮助学生建模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哪一种更能说明事实,学生自有选择,让他们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理解、去解释、去思考,把抽象的空间概念具体化,这不正是我们科学课堂上所需要的、所追求的吗?

策略三: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循序渐进建构空间概念

从天圆地方说到地球中心说,还有一年四季的形成和太阳的远近关系假说,错误的理论也曾经在人类认识地球学说中占据过非常重要的位置。有很多人追捧,信奉,因为它太贴近人的感觉认识了。这些认识也很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学生的诸多认识,就和早期人类对地球及其运动的认识十分相似。

深入地了解人类认识地球与宇宙空间的历史和过程,可以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提醒学生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训练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如笔者在教学《昼夜交替现象》时,发现学生都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在表扬了他们科学知识丰富后,笔者话锋一转,创设了这样一个场景:假如你是生活在古代的一位古人,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后请学生从这样的认识出发,试着推理:太阳和地球两者做怎样的运动才会出现地球上“昼夜交替”这种现象,把自己的想象用图画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模拟图顷刻间都展示在了黑板上。在引导学生对上述模拟运动进行归类后,以组为单位,用手电筒和小地球仪模拟日地各种运动,推测哪几种运动形式可以形成“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这样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寻找一个正确的答案,更是关注学生对这个现象能否展开更多的空间想象力,希望学生能踏着古人探索的足迹,通过猜测、想象,在头脑中建构地球和太阳相对圆周运动的空间模式和知识概念,从而形成更加清晰的日地运动的方位和空间概念。

当然,帮助学生建构宇宙空间概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观察和积累,培养他们持续的探究能力,拓展认识空间,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逐步建立完整的宇宙空间概念,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提高科学素养。

星空知识篇2

在新教科版的五、六年级教材都安排了天文方面的知识,有天体的产生、天体间的运行,也有星座的变化等。这些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朦朦胧胧的,很难真正掌握,但它却是学生今后了解宇宙天体的基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好差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天文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兴趣。如果引导得好,学生的兴趣将被激发,反之会产生厌烦情绪。但据笔者了解,现在小学科学教师对天文这块教学内容都是有苦难言。通过走访了解,当前小学天文教学开展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备欠缺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跟天文教学有关的实验器材,整个实验室就3个地球仪,更不用说望远镜、星座图之类了。没有器材,老师教学时只能照本宣科,老师教得累,学生听得更是一头雾水。

二、时间冲突

天文教学尤其是观察星空这部分内容,实验起来也有困难。观察星座只有在晴朗的夜晚才行。绝大部分学校没有寄宿学生,如果实践起来,就必须安排在晚上,这样就要求学生晚上到校或某个地方。教师不得不考虑安全因素以及校领导是不是支持,这就让部分教师退缩了。

三、氛围不浓

由于上述两个原因,天文教学这方面的内容,在小学科学课开展起来就有困难。一是知识不能很好地落实。二是学生的积极性、兴趣不够。久而久之,在纸上谈兵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遭扼杀,兴趣锐减,对天文知识的观察氛围逐渐减弱。

我们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点个人对天文知识教学的粗浅看法:

1.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电教教法以其丰富多彩,声画并茂,突破时空限制,跨越了宏观、微观之间,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实验教学趋向深入性,更具趣味性和实践性。一堂科学课,实验教学毕竟有限,一两个实验只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而大部分内容是要在课前或课后去实践、去掌握,这就使知识的掌握具备了不确定性。而通过运用教学幻灯片、教学碟片、自制flas等一些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观看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在短短课堂40分钟内更多、更全面地去学习,去掌握知识,实验教学也更加轻松,更加全面。在讲解星座部分知识时,我下载了立体星图这样一个软件,这里面有每一天某时的星座图,并伴有星座知识,学生看得比较清楚,星座故事让学生趣味更浓,且利于记忆,这样晚上回家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观察星空,既衔接了知识与实践,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天体的积极性和兴趣。

2.利用双休日,联合家长

小学生由于年龄等特点,独立观察能力不足,必须在老师的带领下才能开展。在晴朗的双休日,我挑选了部分对天文知识比较感兴趣的学生,让他们去找家长一起来,这样安全就有保障了,且不懂的地方回去后家长顺便也可以指导自己的孩子。家长工作做好后,在一个晴朗的周六晚上,我带上小天好者以及他们的家长,来到野外,从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找到春季大三角,并仰望土星,然后介绍狮子座等等。这些小天文学家都听得入迷了,连家长都融入了观察讨论中,还说回去后买个望远镜给孩子用呢。我利用这次观察星空的机会,让学生既了解了星座知识又培养了天文兴趣。

3.探索外太空,培养兴趣

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正是兴趣和求知欲的萌芽,教师要很好地保护,并不断引导使之成为学习科学知识的动机。能让孩子们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探索,有利于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进行尝试、改造或创新,这才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的。既能激发兴趣又能直接切入主题的捷径是围绕课堂教学核心所创设的演示实验。如我在教学《日食和月食》时,考虑到学生能听懂但是难以真正掌握。为了使教学更加形象具体,我让学生进行示范表演,让开着的灯当作太阳,一个学生拿着乒乓球当作月球,另一个学生的头当作地球,拿着乒乓球的学生绕着“太阳”转当“太阳”、拿乒乓球的学生和另一个学生的脸在同一条线时,一个学生说看不见“太阳”,其他学生也从阴影中看到这一点。通过示范情景的创设,学生在愉快中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知识。

星空知识篇3

学习策略是促进学习者更有效地存储、提取、组织和理解的心理行为,是可用于不同学习领域的通用技能,是“学会学习”的标志。教学策略则是教师用以促进学习者为有效获取知识所采用的各种措施,大多数用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其实就是学习策略。

“应用数字星球系统变革地理教学”为初中地理课堂带来了重大变化,开创了教学策略创新的广阔前景。本文将结合相关教学案例,阐明“任务驱动、支架引路、学以致用”三种教学策略的创新应用。

1 课程标准关于地理空间能力发展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努力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初步理解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将促进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发展作为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

什么是地理空间能力?袁孝亭等人认为:地理空间能力是在地理空间认知的基础上,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能力。包括分析、理解其中的诸事物和诸现象的相关位置、空间分布、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变化和规律等方面的能力。

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等要求,我们将初中生空间能力发展目标分为以下三个维度:形成基本的空间定位能力;形成地理空间分布的觉察能力;形成简单描述和分析空间关系的能力。

2 数字星球系统促进空间能力发展的优势

空间能力是人类智能的一个基本维度,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地理空间与认知心理学研究之“空间认知”研究的小尺度空间(桌面空间)略有不同,地理空间通常指大尺度空间(环境空间),这是一个无法“搬”进教室的巨大空间,教师只能通过相关教育装备向学生展示学习对象,传统教学中使用的挂图、板图等即是这样的教育装备。虽然这些传统装备对学生空间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结构功能简单、信息化程度不高,在实际教学中普遍感到其对学生空间能力的培养效能不高。

数字星球系统强大的三维情境创设能力,为创设促进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发展的教学情境提供了强力支持,其“促进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基于“数字星球”3D展示优势,有助于空间定位能力发展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是指学生在认识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时,运用地图、略图、星相地图作空间透视,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得出相关的解释与结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地理学习的必备基础。在初中地理学习入门阶段,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掌握“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的方法与技能。但这个关于空间定位能力要求却常常成为初中地理学习的“滑铁卢”。究其原因,与地理教具设计水平落后有关。近百年来,我们的示教地球仪面貌没有大变化,存在着球体尺寸小、球面色彩对比不鲜明、地理信息模糊等问题。课堂上,教师通常会用32厘米地球仪演示经纬网,前排学生还可以观察到部分经纬线,后排学生只能看到球体的大致轮廓,具体的经纬度的数据等等根本就不可能观察到。这些从来没有从观察地球仪过程中,获得过经纬网直观映像的孩子,当然不可能在脑中建立起以经纬网为基础的球面坐标系统,也就没法掌握“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的方法与技能,空间能力发展的起始阶段就“输在起跑线上”。

数字星球系统的出现,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数字星球系统独有的3D展示优势,为学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数字星球系统可以用数字化的“突出显示”功能,展示球面坐标系统,凸显经纬度信息,学生看得清楚、读得轻松、记得牢靠。此外,数字星球系统还可以演示球面动画,引导学生通过娱教游戏,熟习在地球仪上进行空间定位的方法,掌握空间定位技能。

数字星球系统独特的可视化优势,有助于空间分布觉察能力发展 地理空间分布的觉察能力,是学生在观察确定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空间展开范围和排列现状等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科能力品质,是认识空间分布格局所必备的能力。初中生年龄小,缺乏正确的空间观察技能,空间想象力、空间分布规律的概括能力也不够,因此,“观察确定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空间展开范围和排列现状”,也成了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

数字星球教学系统独特的可视化优势,为突破这一难点创造了条件。数字星球系统有强大“模拟现实空间”优势,可以展示多种地图,还可以将大尺度、动态、难以直接观察的地理过程(模拟大陆漂移、大气运动等),通过仿真模拟演示生动地呈现出来。有了数字星球教学系统,学生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观察地理事物空间状况,自主建构知识,有助于空间分布觉察能力发展。

数字星球系统强大的“可视化、数据分析”优势,有助于空间关系分析能力发展 空间关系分析能力是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发展的高级阶段。学生空间关系分析能力的形成,一般需经过“建立地理表象——觉察各地理要素空间的联系——发现空间分布规律——形成意义建构”这一认知过程。

数字星球系统中的数字视像圆球体屏幕可展示数十张地图,系统内部装备的软件系统支持跨平台、跨媒体服务,装上Google earth客户端、连上互联网,几乎可以呈现初中地理学习所涉及的一切地理信息,还能运用高亮显示、动态变幻等方式凸显关键地理信息,用数据分析工具帮助学生分析地理信息,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发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技能,提高空间关系分析能力。

3 促进空间能力发展的地理学习策略创新

综上所述,数字星球系统在促进学生空间能力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实践,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基于数字星球系统创新教学策略的主要途径,在于落实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发挥系统优势;从任务驱动、支架引路、学以致用三个方面入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内驱力,促进知识建构,推动学生空间认知能力发展。

任务驱动,提高空间定位能力 任务驱动的主旨,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习内驱力。我们在应用任务驱动策略方面的创新实践,体现在有一个设计学习任务的独特视角——整合的视角,要求贯通课程要求、激发兴趣和发挥数字星球系统助学优势,使每个任务都具备目的明确、生动有趣、促进学习的效能。

案例概述:应对“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这条课程标准的学习任务设计,主要包含如下关键环节。第一步,前端分析,包括课标分析(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把“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这条课程标准分解为4个微型知识点和能力点,由此确定评价标准,并将它们凝练成一个情境主题)、学生分析(包括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学习环境分析(理解数字星球系统的教学优势)。第二步,任务设计,按上述情境主题设计任务——角色扮演活动“2016,条条大路通里约”。以2016里约奥运会为背景,要求学生扮演俄罗斯、法国、几内亚等20多个国家的代表,应用数字星球系统支持学习,找出自己出发地的经纬度,说出由出发地到里约,穿越的主要大洲和大洋。第三步,教学实施,包括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

教学反思: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学生对学习任务很感兴趣,很乐于和同学一起努力思考用经纬网定位的方法,当听到同伴提出不同意见时,他们会邀请对方一起再次观察球面地图,或上网搜查资料,寻找确切的论据,完成学习任务。课堂实践令我们感悟:应用任务驱动策略,引导学生基于数字星球系统展开有意义的地理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动机,引发主动学习,不但能引导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空间定位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有益于空间能力可持续发展。

支架引路,提升空间觉察能力 地理空间分布的觉察能力的形成,是地理空间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结果,而地理空间观察方法与技能,则是生成地理空间分布的觉察能力的基础。与教师相比,学生是地理空间观察方面的新手,相对缺乏地理空间观察方法与技能,为此,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空间观察方法与技能,促进地理空间分布的觉察能力的发展。我们应用“支架引路”策略的创新实践,是用学习任务单做学习支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掌握有序观察、合理想象、发现规律的技能。

案例概述:在海陆分布这一节,应对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这一条课程标准,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数字星球系统展示的大陆漂移3D球面动画,将观察结果填入空白的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在他们经过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以后,让他们凭记忆画出概念地图,比较填充图和概念地图的差异,并能够说明用什么方法更简洁清晰地表达板块分布特征。

教学反思:应用 “支架引路,提升空间觉察能力”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迅速领悟地理空间观察技能要领,学会有序观察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展开范围,概括地理事物排列现状特点,从而促进空间觉察能力发展。

学以致用,提升地理空间关系分析能力 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方法和技能,借助工具和软件,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在提高学生空间关系分析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引导学生展开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

我们从两个方面实施“学以致用”的教学策略。第一,深度开发系统应用范围。我们将数字星球系统的球面信息展示功能和网络互连功能相结合,创建可视化分析工具,支持学生用不同的方式阅读、分析和交互地图信息,支持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第二,设计学习情境。我们选择了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PM2.5空间分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认识身边的地理现象,提升地理空间关系分析能力。

【案例概述】应对内容标准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设计了以“探究PM2.5分布规律”为主题的学习任务,基本流程为:第一步,空间定位,学生观察全球PM2.5分布图,找出PM2.5浓度较高区域,将它们记录在空白地图A上;第二步,收集信息,用数字视像圆球体屏幕展示带经纬网的大洲地图,让学生们找出PM2.5浓度较高区域的经纬度,继续标注在空白地图A上;第三步,收集信息,用数字视像圆球体屏幕展示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让学生们找出PM2.5浓度较高区域的气候类型,再次标注在空白地图A上;第四步,收集信息,应用互联网,查询PM2.5浓度较高区域的工业部门分布,再一次标注在空白地图A上;第五步,数据分析,列表,分析叠加在空白地图A上的地理信息,寻找PM2.5浓度升高与某区域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人文环境(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第六步,画思维导图,概括PM2.5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第七步,小组合作,制作PPT,展示学习成果;第八步,交流学习成果,各组发表自己的观点,同学间、师生间讨论、辨析,汲取不同观点,形成有个人特点的知识建构。

【教学反思】“学以致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直接经验和与他人交流的间接经验进行知识建构。我们观察到,源于生活的任务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当学生投入到有导向性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活动中时,他们会看到更多不同的地理现象,这些现象会引发更多的疑问,使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探究话题,为了解决问题,他们会主动应用数字星球系统的多种功能搜集地理信息,通过主动发现、分析和可视化更多的数据,建构自己的知识。学生们还会通过可视化作品(填充图、PPT、Word文档等)与老师、同伴讨论自己的问题,汲取建议,帮助自己建构知识,掌握空间关系分析技能。最后,通过全班交流,可以促进每个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丰富空间关系分析思路,提升关系分析能力。所以说,“学以致用”是基于数字星球系统,提高空间关系分析能力的有效策略。

4 总结

数字星球系统在促进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提出“任务驱动、支架引路、学以致用”的创新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动机,引发主动学习。有助于学生迅速领悟地理空间观察技能要领,学会有序观察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概括地理事物排列现状特点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空间能力发展的培养效能。

参考文献

[1]袁孝亭,王向东.重视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与地理观点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

[2]徐志梅,袁孝亭.运用GIS培养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0(8).

[3]单昭伟,数字星球系统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5).

[4]索耶.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星空知识篇4

记得我小的时候,总会坐在奶奶家庭院里的苹果树下,仰头望着天空中那闪烁的明星。

天空中的星星啊,五彩缤纷,一闪一闪地向我眨眼睛,温柔的陪我说话,我常常在星光下睡着了。但是,每当我再一次睁开双眼,天上的星星就消失了。于是,我有了一个隐秘的想望——想摘下一颗星星放在小盒子里,让它一直陪伴着我,当我有什么快乐的事或不开心的事,可以跟它述说。

于是,我开始想方设法地实现我的愿望。

天黑了下来,我搬来一个小凳子,站在上面使劲儿往上跳,可是怎么也摘不到星星。绝望中,我突然想到古诗《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一句。哦,原来我太小了,不够高才摘不到星星。想着想着,忽然听到“啪”的一声,猛地一回头,原来是电视天线出了点儿故障。不一会儿,爷爷骂骂咧咧地搬了把椅子上房顶修天线。这时,我茅塞顿开,爷爷这么高,一定能摘到星星,因此,我朝爷爷喊道:“爷爷,摘颗星星给我好不好?”爷爷笑笑回答说:“太高了,摘不到。”我听了之后,心想:哼,我长大以后,一定可以摘到星星。

在天空的明星中,我最喜欢的是每天晚上第一颗出现在西天边的星星,它会伴随着一抹晚霞挂在地平线上。奶奶告诉我那叫“长更星”。它又大又亮,伴随着奶奶的歌声送我入眠。每天早晨,当我睡眼朦胧时,看见这颗星星又出现在东边,它比太阳起得还早,照亮着奶奶劳作的身影,奶奶说它又叫“启明星”。现在,奶奶已离我而去,从那时起,我认为那颗星就是奶奶的化身。因此,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摘下来,让它像奶奶一样陪伴我

后来,我长大了,知道那颗星星叫“金星”,是地球的邻居。我知道星星离我们很远,是摘不到的。但是,如今的科技发展十分迅猛,人们已能乘坐太空飞船去太空中遨游,相信,有一天,我也可以乘着太空飞船来到太空,访问这颗美丽的星球。

如今“神州七号”载人航天圆满成功,让我离的梦想的距离又近了一步。我也知道要想成为遨游太空的宇航员,需要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头脑,强健的体魄,超强的心理素质,可以说是万里挑一的精英。看看我现在还差得远呢。不过,只要我从小坚持不懈的锻炼身体,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将来学会操作宇宙飞船,我就可以飞上蓝天和星星作伴。

星空知识篇5

“天文学家无国界”组织主席西蒙斯给出的评语是:“悬在上空的银河系在历史悠久的长城建造前很久就已存在,在长城崩毁之后,银河系仍会长久存在。”“天文学家无国界”组织(AWB)推行的这个名为“夜空下的世界”(TWAN)的项目,通过拍摄并展览一系列夜色星空下的美丽照片,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进而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看星星早已成为了一种奢侈。而这正表明,我们的星空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美丽的星空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去欣赏和保护它。而星光旅游,正是一种美好而有力的方式。

对话麦克・西蒙斯:

T:请你简要描述一下“天文学家无国界”组织在保护夜空中的使命。

M:“无国界天文学家(AWB)”是一个世界性组织。它跨越地理、政治和文化的界限,通过对夜空的关注将人们连接在一起。

无论在哪里、无论是谁,我们都在分享夜空。一个人抬头看到的星星,其他不同国家的人也同样可以看到。夜空是我们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保留这一份遗产是非常重要的。

100年前,电灯发明以后,夜空逐渐成为人们的回忆。只是一个很短的时间,许多人就失去了与夜空的连接。我们的文化遗产正处于危险之中。

T: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夜间旅游是空白的。如果星光和旅游相结合,将是一个新的出行方式。你怎么看待星光旅游?

M: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少看到星空,因为确实没有真正的暗夜。星星依然存在,依然能给我们愉悦,但它们被耀眼的灯光遮蔽了。

只有迈开双足远离城市,在星星自己的自然环境中去观看――那里是没有人工照明污染的暗夜。这是每个人都应有的经历,不仅观看风景,还要发现什么正在被遗失。现在许多人从来没有看到过银河 ,就像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家的后院,不知道所在城市之外还有更大的世界。我们生活在群星中之中的一颗行星上,与其他的行星一样移动着,这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

但是,在黑暗的天空中还有许多比星象更值得探索的。将望远镜安置在一个黑暗的位置,人们可以看到更远处的目标,比如星团和其他数百万光年远的星系。天文是对每一个人开放的,在我的国家,有许多人作探险旅行。但有什么能比通过时间隧道进入广袤的宇宙更值得探险的呢?

T:你想对中国的普通读者和广大市民说什么?

M:中国正在通过发展星光公园和星光旅游来普及天文知识,推动对光污染的认识和对星空的保护。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很可能成为一种可以推广的模式。希望中国朋友在户外和旅游活动中,更多地欣赏和关爱美丽的星空。

麦克・西蒙斯简介

星空知识篇6

关键词:图书馆 第三空间 休闲空间 社交网络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5-0099-03

社会发展带来的丰厚物质享受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等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能缓解压力、修身养性、消除矛盾的精神放松方式成为人们追求的休闲途径,构建一个能带给人们平静、安全和愉悦的“第三空间”也便成为了服务机构的目光所在,在酒店、写字楼、商场、公园等场所,一个环境优雅、服务周全、气氛宽松的小型休闲吧、咖啡屋等已可谓司空见惯,以知识存储、组织、利用、服务为其核心价值体现的图书馆也敏捷的捕捉到了读者在享受平等、公平的图书馆基本服务时潜在的休闲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在其场馆内开设了咖啡屋、电影院、休闲学习区等休闲空间,图书馆成为了社会“第三空间”营造的重要载体和践行者,营造图书馆“第三空间”也似乎成为了图书馆建设的一种趋势。

1 第三空间:从星巴克到图书馆

1.1 “第三空间”概述

在第三空间里,没有等级意识,没有家庭角色的束缚,没有职场的等级压力,它是自由、宽松、便利的,人们可以自由地释放自我。最早提出“第三空间”概念的是美国地理学家爱德华·索雅,他在《第三空间》[1]一书中以洛杉矶的都市研究为分析背景,讨论了后现代世界中日常生活与都市问题,并重新界定了城市空间的历史地理和标识了后大都市的六种话语。他认为第三空间既不同于物理空间(第一空间)和精神空间(第二空间),它包容两者,进而超越两者。之后,在奥地利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期望的概念》一书中,克里斯蒂娜·米昆达对“第三空间”进行了目前被民众更为广泛接受的定义,他认为:第一空间是居住场所,第二空间是工作场所,第三空间是情感精神之所,如图书馆、咖啡馆、公园等[2]。这个解释与美国雷·欧登伯格在《绝好的地方》一书中对“第三空间”的定义如出一辙,也即:“第三空间”是居住空间(第一空间)和职场空间(第二空间)以外的、不受功利关系限制的公共空间[3],如咖啡店、博物馆、图书馆等。日本社会学家矶村英一也提出过类似的概念。

1.2 星巴克的“第三空间”成功实践

营造“第三空间”最为成功的践行者当属星巴克。1971年的时候,星巴克还只是一家开在咖啡豆集贸市场旁边以出售高级咖啡豆为主的小店铺,而现在星巴克已经是在全球拥有11000多家咖啡店的上市公司了,并以年增长率为30%-50%的速度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迅速扩张,成为了过去十余年全球成长最快的公司,被誉为21世纪的美国企业神话。星巴克的成功之处就是定位为介于顾客家中和办公室之间的休憩场所的“第三空间”,重视伙伴与顾客的互动,在提供完全放松的气氛及优质咖啡之外,还提供的可带走的咖啡服务和突出的门店风格亦提升了星巴克顾客体验。?同时,在星巴克,顾客不但可以品尝到星巴克所提供的美味咖啡,还可以倾听咖啡师傅细心的讲解咖啡知识,他们还会推荐合适的咖啡品种,让顾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咖啡。星巴克甚至在中国的400多家门店内开设了定期的“咖啡教室”,邀请顾客积极参与,向他们讲解咖啡知识,分享经验。但星巴克几乎从来不打广告,也不做传统的营销活动,其成功依赖于“顾客”对品牌衍生的忠诚度。此外,星巴克在门店设计、地方食品和饮料供应等方面,也非常重视将当地习俗融合到星巴克顾客体验之中,还特别重视食品饮品本土化,以提升星巴克顾客体验的品质与满意度。以至于有顾客感叹“全世界最美妙的咖啡体验与休闲文化似乎都能在这里找到”[5]。

1.3 图书馆“第三空间”:被民众欢迎的图书馆建设方式

图书馆作为非功利性的文化服务机构,因其服务具有自由、平等的特点,故早在半个世纪前,阿根廷著名诗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就作诗“这世上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随着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所带来的图书馆知识共享、交流空间能力凸显,图书馆作为区分家庭空间、工作空间之外的第三空间已成共识,打造“市民的大书房”、“市民的第二起居室”也已成为现代城市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并得到世界各国图书馆的响应,也引起了国际图联的关注。在2009年意大利都灵市举行的国际图联年会上,所召开的卫星会议主题就是“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6]。国外图书馆也正在掀起着一场名为“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运动,意在吸引大众走进图书馆并参与其中。如伦敦陶尔哈姆莱茨区(Tower Hamlet)地方议会在2004年底关闭了原有的12 所公共图书馆,取而代之的是建设了7 所地处闹市的 集购物中心、成人教育、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于一身的综合性社区服务场所——“概念商店”(Idea Store)。把原本分散的公共服务功能集中起来,成为一个功能完善的公共空间,受到了公众的欢迎[7-8]。

2 图书馆“第三空间”的营造途径

2.1 营造休闲、愉悦的“第三空间”环境

休闲、愉悦的服务空间环境是图书馆“第三空间”营造的基础,也是图书馆“第三空间”的物理基础保障。图书馆的“第三空间”环境设计既要根据建筑布局营造轻松、舒适、和谐的氛围,还需注重在功能布局上实现顾客的主要需求,即主要以读者为主的顾客所需的兼顾学习、社交、休闲等多种需求。以丰富的纸质化与数字化馆藏资源、轻松的交流空间、休闲的服务环境,以保证读者在图书馆既有安静阅读的空间,又有交流的独立场所或短暂歇息的去处,也能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互动。

2.2 科学划分图书馆物理格局

要实现集休闲、学习、社交为一体的图书馆“第三空间”,就必须对图书馆的物理格局进行科学划分,传统的以学习为主的单一物理划分格局就需进行重新整合。但如何在传统的借阅室、自修区格局划分基础上科学的加入以休闲为主的电影院、咖啡吧、动漫城及以社交为主的讨论区、上网区将不可避免的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2.3 以多种服务带动整个空间服务水平

图书馆除在提供传统的借阅、咨询等工作基础上,开展时展所需的个性化服务、知识服务等成为必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等服务内容变得容易与简洁,开展一站式信息服务如信息共享空间(IC)服务更是成为了现代图书馆主要的服务方式之一。笔者以为,在当前信息环境下,开展如下服务将带动整个图书馆“第三空间”的服务水平。(1)基于Web2.0的信息服务。目前,博客、微博等Web2.0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之中,图书馆还应加大这些信息工具技术的应用范围、力度,在读者社交、信息咨询、信息推送、书目推荐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2)基于学科互动平台的学科咨询服务。根据读者的学科背景及学科知识需求开展学科服务是近年来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的一大服务创新,去挖掘、组织、分析隐含在学科信息中的深层知识进而提供学科服务,将提高图书馆“第三空间”的服务水平,也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品质。(3)基于知识构建的知识服务。图书馆以丰富的馆藏和互联网信息查询、整合为基础,有针对性的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知识、解决方案。(4)基于移动图书馆的全天候服务。移动图书馆的出现及发展解决了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时空限制,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可以全天候、随时随地的提供给读者。

2.4 以多种活动打造图书馆“第三空间”社交平台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要更加积极地举办各种读者活动,一方面读者可以通过活动学习新知识,进而增加对图书馆的归属感,另一方面,读者可以通过活动获得社交的机会,拓展社交范围。目前我国的图书馆特别是一些发达地区的基层图书馆,除了每年在4.23世界阅读日期间开展大量的读者阅读活动外,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主题展览、送书上门、阅读比赛等成为了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活动在吸引读者、提高图书馆人气等方面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但笔者还是发现了存在的一大问题,即活动的主要策划者、组织者都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读者大多只是被动的参与。而如果让更多的读者互相认识、锻炼自我,图书馆还需给予读者更多的参与表现机会,如可以提供空间支持,让读者策划开展一些诸如读书经验交流会、好书分享等服务活动。此外,图书馆应重视网络虚拟社区的构建,网络的发展使得网络信息获取成为人们的主要信息获取途径之一,但图书馆构建的网络信息交流空间还并不普遍,缺乏多边、无障碍的互动交流机制。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大多只是读者可以实现在其网站的留言或咨询,达到读者-馆员的交流,而无法实现读者-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2.5 以多样化的休闲服务体现图书馆“第三空间”休闲功能

图书馆“第三空间”作为读者以学习、社交、休闲为主要目的活动空间,应开展多样化的休闲服务来吸引读者。如杭州图书馆在一楼开设有书香咖啡吧,读者可以在学习、生活之余,来到这个环境清静、悠闲的咖啡吧享用所提供的咖啡、饮料及面包,宣泄工作生活的压力。一些高校图书馆如福州外贸学院图书馆、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等也都通过这种咖啡吧的形式向读者提供休闲服务。笔者还以为,除以咖啡吧的休闲服务外,诸如电影欣赏、讲座交流、主题展览、名著赏析等也都是可以提供的休闲服务内容。

3 结语

保存人类文化成果、提供知识服务是图书馆的本职工作,但作为社会积聚资源、提供公益服务的服务性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读者的消费需求转变,图书馆的功能已不应只是原来单一的收藏、借阅图书了,图书馆实现信息交流、分享互动及休闲娱乐已成为时代的发展诉求,因此,图书馆成为了社会营造“第三空间”的重要载体。但要有效推进图书馆“第三空间”的营造构建,理念、制度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将决定图书馆“第三空间”的营造效果。首先,图书馆“第三空间”的营造需要先进的服务理念作为引导和指引。因地制宜的开创不局限于传统思维、传统服务模式、固有物理空间的空间营造理念,所营造的“第三空间”都将会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新加坡将很多的图书馆开办在商场中,图书馆并无桌椅板凳,人们在逛商场逛累之后就可走进图书馆选择喜欢的书随地而坐进行的休闲学习,真正实现学习、生活与休闲的无缝链接。其次,图书馆“第三空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去实现。“第三空间”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图书馆基础业务能力,还要有“以用户为中心”的职业素养,以实现人性化的休闲与学习服务。第三,制度是营造图书馆“第三空间”的最关键因素。“第三空间”的营造需要多项制度的保障,如经费制度、服务制度、管理制度等,制度保障也将成为图书馆“第三空间”能否营造、营造水平的最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索雅.王志弘译.第三空间[M].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

[2]沈栖.城市的“第三空间”[J].国际市场, 2008,(4): 70-71.

[3]第三空间:寻找失落的世外桃源[EB/OL].[2012-06-12]..

[5] 星巴克 完美你的第三空间[EB/OL].[2012-06-12]. .

[6]吴小林.图书馆成为“第三空间”[N].人民日报,2009-09-02(13).

[7]许建业.从信息共享空间建设谈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定位与对策[J].新世纪图书馆,2008,(5):3-5.

[8]李浩.免费开放后的公共图书馆要逐步走向天堂──借鉴星巴克理念打造“第三空间”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1,(10):80-82.

星空知识篇7

有一天下了雨,晚上晴了天,雾霾散去,我欣喜地看到了天上的星星,北斗七星与北极星遥遥相望……星空本应该是这样灿烂的!

那天晚上,我不由得想起我参加天文小组的情景: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的班长王国佩问我参不参加天文小组?我问怎么参加?他说想参加下午就跟他到北海公园的少年之家去考试。

我们站在北海五龙亭对面大殿的高台阶上等 着。

“快告诉我点天文方面的知识,我什么都不知道呀!”我焦急地对王国佩说。“对!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同来的伙伴也瞪着企盼的眼睛,渴望班长给传授点应急的知识。于是他告诉我们:天上一共有88个星座,那个像W形状的叫仙后座,我们平常说的北斗七星或者叫勺星的属于小熊星座……

我被叫进去考试了。迈过高高的木门槛,只觉得屋子很大很黑,只是窗外射进的一束光照在两个老师的脸上,其他空间都显得黑洞洞的,深不可测。我有一种站在舞台上的感觉,紧张的心情可想而知。

“你喜欢天文吗?”一个老师开了口,我忙说喜欢。

“知道什么叫黄道吗?”一个老师问我。

我傻了,我从来没听说过什么黄道,我只知道地球上有个赤道。我只好说我不知道。

“去过古观象台吗?”

现在我当然知道古观象台就在北京的建国门,可那时候我连有个古观象台的事情都不知道,我如果再说我没去过,是不是太露怯了。可是我要说我去过,老师要是问我那里什么样子,有什么东西,我可怎么办?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突然想起了一套黄底色的邮票,那上面画的都是古代的科学家,一共四个人,祖冲之、张衡、僧一行和李时珍。于是我连忙说,我知道张衡,他发明了地动仪和浑天仪,还有祖冲之,他计算圆周率……

“你说说地球的经纬线是怎么划分的?”老师开始问我第四个问题。

我的脑海里出现了那个蓝色的地球仪,上面的经纬线都清晰可见,但我怎么也找不到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只好摇摇头。

“好吧,你可以走了……”

我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我说我还知道天上的星座。老师微笑地让我说说。我刚刚说了小熊星座之后突然发现脑子里一片空白,王国佩告诉我的其他星座通通忘记了,可我怕说得太少,于是按照逻辑推理和联想功能,心想,既然有仙后座,就一定还有什么仙帝座、公主座什么的,于是又补充了一个仙女座和一个皇帝座……

出门以后,向王国佩“汇报”了刚才的情况,他哭笑不得:你发明的!哪有什么皇帝和仙女呀!

第二天,王国佩到少年之家去看了录取名单后回来告诉我,他被录取了,我没考上,但老师说我可以跟着旁听。那时候不像长大以后这么要面子,于是我就以“少年之家天文小组编外组员”的身份跟着王国佩去参加活动。后来我发现我的“待遇”和正式成员一点区别也没有。可惜自己不用功。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到北京天文台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土星。当我在望远镜里看到土星那美丽的、椭圆形的“腰带”时,心中非常激动。那个神秘的苍穹并不是我们平时用肉眼所看到的那样,只是在黑色的天幕上缀满了蓝色的宝石,当时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我看到的是一幅画或者是一幅照片,几乎不能相信那块小小的蓝宝石居然那么大、那么圆,白色的身体上还有一个悬浮的清晰的“玉带”。我心中像打开了一扇窗,科学是这样神奇,这样有力量地把一个肉眼凡胎几乎不能相信的景观拉到你的眼前,使你心有所 悟!

后来,当我听到有人说“不要过分相信你的眼睛”,我就明白说话人的用意。多少电磁波在空中“飞翔”,你的肉眼却视而不见;当你看到一个美丽的工艺品忍不住想去抚摸的时候,你发现这是个全息摄影……这些理性的思维对于我来说,都是起源于那次对土星的观测。

再后来,我在中学还参加过在什刹海举办的业余航海学校的轮机班,当我坐在舢舨上握着那沉重的桨奋力划水的时候,双脚蹬在前面座位的底部,身体全部拉直,屁股只是贴在座位的前沿上,它让我体味到我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根本无法体味到的,与大自然那种既是亲近而又搏斗的精神。我那时候知道了什么是旗语,什么是灯光信号,什么是航空母舰……

现在,每当我看到一位母亲提着或长或扁的乐器盒子,旁边跟着一个低眉顺眼的孩子,往老师家里走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与此同时,在我们这个国家不知有多少孩子正在学钢琴,正在学画画或者正在学着为将来上学找工作的“艺术”的时候,我就想,我的那种“课外活动小组”不知道还有没有?

时代不一样了,生活条件好了,现在的少年可以说肯定比我那个时候的少年知识要丰富多了。但知识多并不等于眼界开阔,更不等于工作和生活的本领就大;知识丰富也不能完全说明其内涵和修养怎么样,内心幸福不幸福。

星空知识篇8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世俗强指摘,一一立名字。

南箕与北斗,乃是家人器。天亦岂有之,无乃遂自谓。

迫观知何如,远想偶有似。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叹喟。

仰望星空的坡

古代因为没有手机、电视,所以欣赏月色、夜景成为古诗文常见的主题。苏轼的前后《赤壁赋》都是通过写月下江景以抒发人生感慨,成为了千古名篇。苏轼的这一首《夜行观星》,虽然不如《赤壁赋》那样有名,但读来也另有一番意味。

为了便于理解,先简单地翻译一下:夜色中天空显得高远又威严,星宿依次排列开来。明亮的大星光芒四射,数不清的小星星热闹非凡。天上星空与人间诸事没有什么关系,可叹人们却并不清楚这回事儿。星宿各有其名,箕宿在南,斗宿在北。箕和斗都是家人常用的器具,天上哪有这些东西呢,只不过是我们起的名字而已。要是靠近去看,星星会是什么样呢,我们离得太远只能偶尔想想罢了。星海茫茫,可我们对它们了解太少了啊,这种茫然无知我徒叹奈何。

苏轼对星空的描写是相当形象的。所谓列宿,就是星座划分,中国叫星宿,西方叫星座,目的都是为了辨认星空而将其划分成小区域。天上非常明亮的星星数量不多,但非常显眼,星光交相辉映;小星星虽然没有那么明亮,但数量很多,古代没有雾霾,夜空看上去布满密密麻麻的群星,热闹得很。“闹”字是宋代诗文中常用的通感修辞。最让我感叹的,还是苏轼在这首诗里提出的独树一帜的观点。

真知灼见“天人不相干”

苏轼在这首诗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天人不相干”,对于古人来说,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且这跟中国古代流行的观点“天人相干”(或称为“天人合一”)是针锋相对的。

在中国古代,皇帝自称“天子”,用“天”的名义来证明其神圣性。孔子也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把“天”认为是有人格化的神灵。在天文中有“星宿分野”之说,即认为天上星宿与地上列国州郡一一对应,地上的政治清浊会在天上反映出来,反过来上天也会通过星空变异来警示人间帝王未来的命运。北天极附近的紫微垣象征朝廷,所以古代史书和演义小说里,一旦有权臣乱国,皇权衰微,就会说“紫微星暗”;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

虽然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但传统社会中的神灵崇拜还是免不了的。尤其是苏轼所生活的宋代,更是迷信大行其道的时代。出于政治考虑,宋代朝廷和道教合谋,把许多民间“灵异”都封了爵位,比如关羽被封为“显灵王”,妈祖被封为“灵惠妃”;就连天文学上的二十八星宿,也一一被描绘成了神灵,塑成人像在庙宇中进行崇拜。在这样“神仙满天飞”的时代背景之下,苏轼作为正统的儒家学者不从俗流,没有认同“星宿”是神仙。我们给星星起的名字“乃是家人器”,正如《诗经》里说的,“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它们可不是我们在地上见到的那些日常的东西。否定了“天人相干”之后,苏轼进而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问题意识”最可贵

最后几句诗中,苏轼想象了一下“迫观知何如”,近看星星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脑洞,即使在古代天文学者之中也是非常少见的。虽然不可能做到,但苏轼居然想到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三思。爱因斯坦就曾经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苏轼这首《夜行观星》让我想到了如今脍炙人口的儿歌《小星星》,但我把中英文版本进行对比的时候,却发现中文歌词并没有忠实地表达英文歌词的本意。中文歌词虽然顺口,却失去了原版的追问精神。我们来看一下两个版本的歌词吧(括号里是英文直译)!

英文歌词: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一闪一闪小星星)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我多想知道你是什么)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高高在世界之上)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就像天上的钻石)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一闪一闪小星星)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我多想知道你是什么)

中文歌词: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英文歌词来自19世纪初英国女诗人兼小说家简・泰勒(Jane Taylor,1783-1824)和她姐姐编写的歌词集《摇篮曲》中“The Star”。在这首儿歌中,女诗人用“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这一句表现了非常强烈的问题意识。弄清楚星星究竟是什么,是自古以来哲学家和科学家梦寐以求希望解决的问题。甚至直到1842年,法国哲学家孔多塞在他的《实证哲学》中还认为“我们永远不可能了解恒星的内部结构”。

不过此时天文学家也逐渐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19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恒星光谱。1864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金斯(William Huggins)发现太阳和恒星光谱跟实验室里气体光谱可以对应起来,因此他推断太阳和恒星也是由和地球上同样的物质组成的,而不是古人想象的神奇物质。到了20世纪,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们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础上,终于弄清了恒星的结构和演化。

上一篇:读书小报怎么做范文 下一篇:圆柱圆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