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升华范文

时间:2023-10-12 13:38:00

母爱的升华

母爱的升华篇1

爱的芬芳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石门中学 王闯

关于爱的感受,来源于生活,结束在生活。我是这么想的。因为在生活中我在不断地接受被爱和爱别人。

很早就读过李密的《陈情表》,里面的许多佳句至今清晰地记得:“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读这些肺腑之言,总是感由心生,古今中外,多少因孝义感天动地的故事?数不胜数。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辉。孝,这个流传千年的精神,也被追问了几千年。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回应,他把身体的一部分捐赠给了病危的母亲。田世国,用身体传递着爱的芬芳。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了慰藉。

2004年6月,洛杉机的一幢民宅发生了火灾,火势迅速蔓延。火警及时赶到组织楼下的人用床单接住从楼上窗户跳下来的人。人们一个接一个跳下来,最后只剩一个年轻的妇女,面对人们的催促,她犹豫再三,头朝地跳了下去,结果撞破床单,伤到了额头。当人们责怪她太笨时,她却高兴地摸着腹部说:“我的孩子保住了。”

在北京郊区顺义马头庄村的一个院落里,生活着103名失去家庭温暖,流浪街头的儿童。孩子们在那里重新获得了关爱,每天还能接受文化教育。这个家的“大家长”叫石青华,安徽金寨县人。后来在全国各地同步上映的“芬必得”创意广告,讲述了石青华老师在北京郊区创办“光爱学校”、救助103名因种种原因无法接受教育的儿童的故事。石老师长期辛劳,浑身肌肉和关节异常疼痛,却仍然全身心地教育和帮助孩子们。

有一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爱的花朵永不凋零,爱的芬芳飘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升格指导]

作者力求通过“孝义”“母爱”“无私的爱”三种爱来展现爱的博大,爱的芬芳。原文中作者依次写了田世国捐肾救母,火灾中美国洛杉机母亲救腹中胎儿,石青华救助103名儿童三个例子。遗憾的是,作者只是单纯的列举了三段看似并没有联系的材料,材料间缺少过渡,例子间的层次也不清楚,其次是开篇没有很好地点题。使文章的色彩大打折扣。

这篇文章升格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文章开头应照应题目,明确中心。可在开头添加排比句式,以此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并照应题目“爱的芬芳”。

二是通篇考虑,材料顺序要进行重新排列。将母爱排在第一位,孝义排在第二位,因为这不仅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而且能使文章衔接自然。

三是材料内部层次需要调整。原文中第一、三两个材料内部结构比较混乱,要使其层次清晰,能够更好地体现主题。

四是材料间需要过渡。原文纯属罗列材料,呆板生硬,可通过添加过渡段将材料衔接在一起,使文章形成一个整体。

详细到每一段的安排上,应该这样升格这篇作文:

首先,文章开头添加两个排比句,然后用“生活中处处充满爱的芬芳”直接照应题目,引领读者理解文章的主旨,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其次,调整材料一、三的内部结构,并对材料进行融合、凝练,使材料语言、内容更加生动,更具表现力。

再次,巧妙得运用古诗词添加三个过渡段,使三个材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文章沿着清晰的思路向前发展。

最后一段仍沿用原文,再次照应题目,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

[升格佳作]

爱的芬芳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石门中学 王闯

爱,不是某个时期的标志,不是某个民族的语言,不是某个地域的专有;而是几千年来不灭的话题,是一种永恒不变的语言。

爱是不能弄虚作假,不能埋没于地;而是流露于外,感受于心。生活中处处充满爱的芬芳。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2004年6月,洛杉机的一撞民宅发生了火灾,火势迅速蔓延。火警及时赶到,组织楼下的人用床单接住从窗户跳下来的逃生者。人们一个接一个往下跳,最后只剩一个年轻的妇女,面对人们的催促,她犹豫再三,头朝地跳了下去,结果撞破床单,伤到了额头。当人们责怪她太笨时,她却高兴地摸着腹部说:“我的孩子保住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对母爱的最好见证,父母对儿女的爱散发着永恒的芬芳,而沐浴在芬芳中的儿女们,又是如何报答的呢?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古往今来,因孝义感天动地的故事数不胜数。而2004年田世国用身体做出了回应,把肾脏的一部分给了病危的母亲,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他用身体传递着爱的芬芳,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了慰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儿女对父母的爱,被追问了几千年。亲情的芬芳已融合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孝义长河中,而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人对爱又是如何诠释的呢?

在北京郊区顺义马头庄村的一个院落里,生活着103名失去家庭温暖,流浪街头的儿童。孩子们在那里重新获得了关爱,每天还能接受文化教育。这个家的“大家长”叫石青华,安徽金寨县人。后来在全国各地同步上映的“芬必得”创意广告,讲述了石青华老师在北京郊区创办“光爱学校”、救助103名因种种原因无法接受教育的儿童的故事。石老师长期辛劳,浑身肌肉和关节异常疼痛,却仍然全身心地教育和帮助孩子们。他用仅有的双手为爱弹奏出了最动人的旋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说过,对世人无私的爱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让我们静静阐释那一缕爱的芬芳,不求有所回报,只希望所有的一切都能尽情微笑。

千年的余辉摇曳着爱的芬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爱的花朵永不凋零,爱的芬芳纷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升格点评]

修改后的作文通篇如行云流水,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主体部分精选的三个事例,衔接自然,动人心魄,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了人物的真挚情感。在表达上,排比句式、古代诗词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多姿多彩,别具情韵,营造了一种诗意的完美,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母爱的升华篇2

中国,多么悦耳的名字!她,是我们的母亲,我为我们伟大的母亲无比自豪!母亲,您那辽阔的土地、丰饶的物产,养育了中华儿女健壮的身躯;您那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造就了华夏子孙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性格!

且不说昔日四大发明的辉煌,也不必重复丝绸之路牵出的友谊和传说。那沉默的兵马佣,堪称古今杰作;那不倒的长城,让世界永远观赏、评说。华夏族的方块字,神州的独有瓷器……祖国的文化,令世界瞩目;祖国的光彩,令世界惊叹咋舌!

翻开近代史,鸦片战争中,帝国主义列强用炮火攻破我们的国门,一群群豺狼虎豹在我们的土地上,资肆胡作非为。母亲,您的儿女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你经历了多少磨难,承受了多少欺凌,却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眼看着我们的母亲伤痕累累,中华儿女岂能一忍再忍!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喊声呼喊着母亲。1921年,中华民族最优秀最伟大的儿子——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就像东方升起了启明星,它宣告中国的漫漫黑夜走到了尽头,亮丽的曙光在中国的上空出现了。为了驱赶践踏中国国土的群魔,拯救我们的母亲,拯救千千万万的同胞,红军抛洒的热血染红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途!革命先驱用血肉之躯筑成了牢不可破的万里长城。1949年10月1日,我们可爱的母亲——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又昂首挺胸,站起来了!

祖国,我的母亲,昨天,您从战火中走过来,带着胜利的欢笑,带着血的印记;今天,您从改革开放中升起来,焕发着新的生机,编织着希望的彩云,以你强健傲岸的身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明天,您将会从科技兴国中腾飞,带着你儿女的所有愿望,实现繁荣昌盛!

祖国,我最爱的母亲。我爱您秀美的山河,爱您悠久的历史,爱您灿烂的文化,爱您的不屈不挠,爱您的开拓进取,爱您的过去,爱您和平安宁的今天,爱您辉煌腾飞的将来!您质朴的儿女,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安居乐业,让您焕发出崭新的神采。看吧,古老的方块字,从竹帛走向现代电脑,在互联网上驰骋纵横;“神州”六号载着中华儿女的飞天梦遨游太空!

母爱的升华篇3

一、人性的升华与沉沦——两位典型男性形象 

雨果在小说中善于运用“美丑对照”原则,即“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巴黎圣母院》是这一原则的典型代表。在这部作品中出现了很多的男性形象。其中,伽西莫多和克洛德是才是两位中心人物。这两位典型的男性形象也充分体现了“美丑对照”原则。美的是伽西莫多,他虽然丑陋,但却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丑的是克洛德,他从开始的英俊、潇洒、宽厚、勤奋变成了一个伪善、邪恶的鬼魔,暴露了人性的丑恶。 

(一)敲钟人伽西莫多——从丑到美,人性升华 

伽西莫多先天的畸形,长相十分丑陋,活像个怪物。一出生,就被母亲抛弃了。后来人们在教堂左边的砌在地面石板上那张大床发现了他。一出生就被抛弃,不过幸运的是他被圣母院的主教克洛德收养,并被抚养成人。每天在教堂的穹窿的阴影中爬来爬去。看他那人面兽躯,就仿佛是天然的爬行动物。 

伽西莫多懂得感恩,对于收养他的克洛德,他总是百依百顺。后来可怜的伽西莫多被钟声震聋了。这使他和外面的世界更加的遥远。后来伽西莫爱上了爱斯美拉达姑娘。“他的心是封闭的,爱上姑娘是源于感恩。自从在广场的耻辱柱上,领受爱斯美拉达的施水之恩,伽西莫多的生命之门便向她訇然开启,渴望姑娘进入她的世界。”这时候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伽西莫多不是那个封闭只知道敲钟的怪物。作为一个自然人,他也有了微妙的心理活动。后来,爱斯美拉达被判为死刑。姑娘被送上绞刑架,在即将失去生命的那一刻,伽西莫多不顾自身的残疾,英勇地将姑娘救下来,带到圣母院保护起来。可是他太丑了,姑娘看见他便惊恐不安。伽西莫多也因此绝望、伤心。但是他却依然为了心爱的姑娘无私付出,他一点也不怨恨姑娘。让我们看到伽西莫多美丽和纯真的心灵! 

故事的后来,当伽西莫多知道心爱的姑娘死去时,他搂着姑娘的尸骨,也死去了。一个一直都不被人们当成人的伽西莫多,一个人间的怪物,没有人同情他,没有人尊敬他。可是他却像我们展示了美丽的心灵,实现了从丑到美的蜕变,谱写了人性升华的赞歌。“在爱情的追求中,伽西莫多散发出灵性与善性之光,它们遮蔽了他丑陋的躯壳,芍药这一种纯净的灵魂之美”他丑,但是他没有放弃存在的价值,他失去爱情,他心通却没有恨,没有报复,只是默默地付出。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得永生的爱情。伽西莫多在爱情的付出中,一步步走向了崇高。他的丑顿时变成光环,将他的心灵照的更美。从丑到美,人性升华。 

(二)副主教克洛德——从美到丑,人性沉沦 

克洛德出生在一个贵族的家庭。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父母为他做主,决定为神职现身。他是一个严谨、庄严、勤奋的孩子。而且文质彬彬,从不会大声嚷嚷。他喜爱知识。“求职是他人生中唯一的目标。二十多岁时,他便当上了副主教。为人宽厚、善良、富有激情。后来他的父母在一场瘟疫中失去了生命,剩下了他和弟弟约翰。他非常的负责人,精心地照顾弟弟,亲情浓厚。他在抚养弟弟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满足和快乐。他极富有同情心,当别人都在伽西莫多身边挖苦着,他却收养了他,并把伽西莫多抚养长大,让他当了圣母院的敲钟人。“他生活在圣母院的高墙内,他好学虔诚无休止地沉浸在知识的探索中,无暇顾及身外的世界。”虽然这样,他却没有觉得痛苦反而感到了无比的满足和快乐。他让自己做的一切都符合上帝的心意,宗教的教条。他决定一辈子都不结婚,树立起强烈的禁欲意识 

“可是一切都在变化。克洛德在慢慢成熟。压抑人的欲望是他的职责,但在神的压抑之下,他身上依旧存在未泯灭的人性。”他爱上了一个姑娘。但他不能靠近女人,他要努力把所有的爱情的欲望锁起来。因为他不能做上帝的敌人,他不能亵渎了这神圣的职业。可是,克洛德他也是个人,人间的情感他都有。他抵挡不了“童年生理和血液”的觉醒。他感到很恐惧。他一面要禁欲,一面情欲又开始萌芽、滋长、蔓延。他开始加强禁欲的意识,一旦他觉得自己松懈了,让情欲占了上风,他就感觉痛苦不堪,就觉得罪恶重重。然而,谁都违背不了生命的规律。“他作为神甫变得越来越严峻,作为人变得越来越忧郁。”他真的太爱这个姑娘了。后来当他发现爱斯美拉达姑娘没有死时,他彻底疯狂了。他趁夜去姑娘的藏身之地凌辱姑娘,跪地上求着姑娘爱他。他封锁的灵魂、压抑的欲望终于透不过气,爆发出来。然而姑娘还是不爱他。他自己得不到,也不会让别人得到。于是克洛德再次把爱斯美拉达送上绞刑架。这一回姑娘被残忍的杀害了。克洛德变成了杀人的恶魔。从一个严峻、洒脱、宽厚的人变成了伪善、狠毒的魔鬼。一步步走进了深渊,人性沉沦。 

二、论人性升华与沉沦的原因 

同样都是生活在圣母院的高墙中,与社会隔离,爱上了同一个姑娘,都没有得到姑娘的爱,却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走向:伽西莫多走向了崇高,克洛德却走进深渊。其实,更让我们关注的是克洛德命运悲剧的原因,这背后的原因正是作者隐藏起来的深意。 

(一)艺术家塑造的必然结局 

母爱的升华篇4

关键词:情感 起点 发展 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

如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如何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如何使学生产生奋发进取的动力?如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如何使学生树立为国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崇高理想?这是我在教学中多年思考的问题,口头说教收效甚微。只有让情感教育渗透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获得健康的审美感受,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和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那么,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情感教育的起点--热爱父母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为抚育子女成人、成才,可谓呕心沥血;而学生身受父母慈爱,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实际,运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并适时给予点拨,使学生对父母形成正确的认识。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就应紧扣父亲疼爱儿子这个中心,重点剖析"望父买橘"的"背影"这一情节,充分体会父亲的用心和艰辛;并通过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分析,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切的爱子之心。又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写了母亲勤劳简朴的美德和对"我"的种种关怀,也写了"我"从小就帮着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写出母亲宽厚待人,和睦的妯娌关系。这些无疑给我们以启迪,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而我们今天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同学却不理解父母,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实在是不应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要充分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其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而激动不已;并对比自己的生活,进行认真的思考,从而形成对家庭关系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受到强烈的感染,并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加深理解,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情感教育的发展--尊爱师友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方面,教师、同学是学生生活中关系密切程度仅次于父母的人。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作品是反映学校生活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能激发其尊师爱友之情。

如藤野先生教学认真、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而有"求实"精神,是位师德高尚的长者;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的动人形象,他那炽热的爱国热情,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这类作品时,应该使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理解,认识"老师"的崇高品质;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老师。在"老师"的崇高品质感染下,激起他们尊师之情,并付诸到日常生活中,形成尊敬老师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又如少年周恩来的胸怀大志;阿发、双喜等的淳朴无私;小弗朗士的天真活泼;少年闰土的机敏可爱等等。这些少年形象动人可爱,他们那宏伟的志向、纯洁的心灵、助人为乐的品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学中,老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奋发进取的动力,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同时,这种美的环境氛围也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而教师的适时点拨,又能给学生以深刻的理性认识,以至逐步形成正确的师生观、道德观、世界观。

三、情感教育的升华--爱国爱民

如果说爱父母、爱师友仅仅是关联学生接触的周围人的话,那么,爱祖国、爱人民则是推己及人、广而大之"情感"的升华。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富强和国家的兴盛,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他们是民族的脊柱、祖国的骄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使学生在英雄形象的感染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美的享受。并通过点拨、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为祖国富强、民族兴盛而学习的正确学习目的。

如一身正气"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总理等等。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教材。教学中,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使学生在强烈的感染中产生对"英雄"的景仰与敬佩之情;在理解人物性格、品格特征的过程中,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向英雄学习"、为国富民强而努力学习的崇高理想,并在学习中化为强烈的内在精神动力。

母爱的升华篇5

“仁爱”思想青少年人格家庭教育“仁爱”是孔子教育的最高目的,他把“仁”概括为人的最根本的品德和衡量人是否有道德的最高标准。“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爱”,简而言之,就是与人亲善,仁爱教育就是教育人学会充满爱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爱”也是一种伟大的担当精神,仁爱教育也就是教育学生学会担当责任,学会关爱、帮助他人。

儒家阐述的“仁”,就是“爱”的演绎和诠释。这种爱包含三个大的层次,即家庭血缘关系的爱、社会人际关系的爱和宇宙万物之间的爱。以家庭血缘关系的爱为起点,推及社会人际之间,至整个宇宙自然。儒家的情感教育逻辑起点在家族,“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这都说明爱人要从身边最切近的人做起,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是爱人的着手处和根本点。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仁之实,事亲是也。”进而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地。“仁爱”思想要建立在血亲情感基础上,但又要超越这种血亲情感,爱人以亲子关系为基础,推及到天伦之乐,扩大到姻娅之情,进而提升到民族认同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爱”思想最后升华为一种关怀人类命运的激情。这种情感迁移体现为个体道德修养的逐步升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今天,尽管“家”的含义较之传统社会有了变化,但家庭关系对人的情感需求和亲子之情是任何德育内容都不可涵盖的。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情感最初体验是在家庭中得到的,家庭提供了孩子最纯洁、最简单的情感获得表达的舞台,它对孩子性格、情感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无论怎么改革,品德教育都离不开情和爱,父母是孩子的最早、最好的老师,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家庭的爱心情感体验是什么教育都替代不了的。

在家庭对子女进行爱心情感教育,关键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幸福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既慈祥温和,又严格要求,让孩子在一个充满关心、爱意、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这就是让孩子在家庭德育过程中体验儒家的“仁爱”,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要建立长幼有序的合理家庭关系。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父母要像个父母的样子,儿子要像个儿子的样子。各在其位,各尽其事。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成为家庭的核心。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应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星星”,这就为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温床,更谈不上培养礼让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不能颠倒主次。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的楷模。“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里仁》)。”孝悌是孔子仁爱教育理念的根本。家长既是家庭“仁爱”文化的建设者,也家庭“孝悌”文化的实践者,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现在一部分成年人冷落、慢待自己父母,不照顾自己的父母生活,更有甚者千方百计“啃”老,这样给孩子的影响就更不好了。假如父母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伯伯、阿姨、姑姑不友善,又怎么能教育孩子尊老爱幼。一个人对自己的亲人都没有亲情,更何谈对孩子同情心的培养。因此,作为父母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对纯洁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力量比伴随其成长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更能把他们引向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对父母来说这也才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第三,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然而当今父母过于惜爱自己的子女,使子女觉得这种爱理所当然,他们全然不懂得感恩。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挣来的,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理解、体谅父母呢?为此,父母应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工作和收支情况告诉孩子,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如果当家庭遇到困难时,要告诉孩子,让他和父母一起面对,使孩子认识到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员,应为家庭分忧解愁。这样,还可以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让孩子逐渐学会珍爱家庭、珍惜自己,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升华为孝敬的高尚品德。

第四,强化孩子孝敬父母好习惯的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孝敬父母就是要求孩子亲爱父母之情,敬重父母之行,顺承父母之意,侍奉父母之心。父母儿女亲情,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形成的情感基础,是今后各种品德形成的基本前提,也是目前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孝亲教育,对改变目前家庭中存在的孩子专横、缺乏同情心等状况,有着积极的意义。“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礼记•曲礼上》)。”孝亲的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要在孩子刚懂事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孩子懂得孝敬父母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应从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做起,把基本要求变成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这就是对孩子最实在、最有效的“仁爱”教育。

如何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同时也关涉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目的是推进社会和谐、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的幸福。德育的核心是“使每一个公民懂得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民族、国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与国家正大力提倡的未成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相继推出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让人民生活的更幸福,更有尊严”等是相一致的,这些都正在重新开发和利用儒家伦理的智慧和资源,为“仁爱”教育注入了全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归根”“知常”――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中小学管理,2009,(9).

\[2\]让中学生保持阳光心态的128个故事.九州出版社,2008.

\[3\]曾国藩家书.万卷出版公司,2008.

\[4\]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

\[5\]“好父亲标准”期待父教事业回归.兰州日报,2010-6-20(4).

母爱的升华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渗透 感恩教育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陶壶,报之以琼浆”成为千百年来大仁大义者的人生信条,留下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佳话传说:司马迁发愤著书酬父志;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为蜀国临危受命,竭思殚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关羽系念“当日恩义”“故旧之情”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英雄壮举;岳飞“精忠报国”谢母恩的报国大志;钱学森历尽千辛回到祖国的高尚情操;邓小平“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人生信念……无不感染着,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因为有了感恩,祖国繁荣昌盛;因为有了感恩,华夏民族众志成城;因为有了感恩,社会和谐发展……我们的人生因感恩而精彩;我们的生命因感恩而美丽;我们的生活因感恩而幸福……学习感恩,学会感恩,炼就学生们的品格,升华学生们的情操,要从中学时代抓起,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感恩教育。

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胡适——《我的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称赞母亲既是慈母又是恩师。文章具体叙述了母亲给“我”影响至深的系列事件:1、教育“我”一日三省吾身。“每天天刚亮,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2、慈母兼严父,把孩子的人格尊严放在首位.。“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3、命运多舛,二十三岁的母亲便支撑起了整个家。4、母亲笑对人生,艺术处理婆媳关系。5、刚柔相济,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以上这些事实表现出了母亲宽厚、仁慈、勤劳、善良,教子有方的可贵品质。三十多年后的“我”良心发现,感恩母亲:“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作为大学者的胡适先生对母亲的感恩是如此的纯真浓烈!

同样,鲁迅先生也为我们唱出了一曲母爱的颂歌《阿长与山海经》。在鲁迅心里,阿长虽为保姆但视如母亲。一位地位卑下,心地善良的旧中国女性,却跟幼小的鲁迅演绎了耐人寻味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为“我”讲美女蛇的故事;摆成“大”字的睡相;过新年的种种规矩;教“我”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和学问;为“我”讲长毛的故事;竟然为“我”买来了《山海经》。在这些事例中,鲁迅先生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怀念和感恩。特别是买来《山海经》后,感恩之情非常浓烈、纯真。“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却有伟大的神力。”“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通过对这类文章的学习,我们要感恩母亲,感恩如母亲般的人。

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帮你树立了理想,为你鼓起了雄心,迈开了你坚定的人生步伐……我们想到了老师,感恩老师。《藤野先生》一文中的藤野,打破了国家界限,打破了民族的界限,打破了科学的界限,热心帮助中国学生,耐心指导中国学生,热情接纳中国学生,寄希望于中国学生。与在日本仙台留学的鲁迅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他的精神和品格鼓舞了鲁迅,激励着鲁迅,感动着鲁迅。“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血管里流出的是血。”鲁迅先生对恩师的敬重是尊师重教的先驱,是敬师谢师的旗帜。另外,海伦.凯勒的《在塑生命》也是感恩老师的好教材。

三、大爱无言

反法西斯战争使全世界人民站在了一起,抗日救亡凝聚了中华民族之心,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坚定了中华民族之志……其间涌现出的无数英雄,仁人志士用自觉的行动证明了人间的大仁大爱,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同样有大爱,大爱无言,大爱无私。杨绛女士的《老王》便是例子。老王生活艰难,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文中交待了“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1、无亲无依,靠一辆破三轮活命。2、因眼瞎,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我”给他鱼肝油吃。3、住所环堵萧然。4、为我们家送冰不要钱。5、为“我”送钱先生看病。6、重病在身还送香油和鸡蛋给“我”。7、“我”后来打听老王的下落。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七件小事,其间包含着关爱和被关爱,饱含着同情和感恩。文章最后写道:“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母爱的升华篇7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名称有所不同。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国72周年国庆演讲稿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建国72周年国庆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豪情颂盛世,青春报祖国》。矫健的苍鹰扇动着双翅,无畏的目光点亮前行的道路。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在漫漫长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__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__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__年,我们迎来了祖国母亲的__年华诞!

__年,祖国呵,您如一叶希望之帆,从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中驶来;从__脚下三弦琴动人的琴声中驶来;从黄河长江激越澎湃的涛声中驶来;从城市改革振兴的蓝图和乡村富裕文明的畅想曲中驶来。于是,我看到春风吹进亿万扇幸福的门窗,听到了“春天的故事”响彻华夏大地。辽阔的海疆飞驶英雄的战艇,西部边陲又腾起冲天的火箭。漫漫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有过辉煌,有过挫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四代领导人和党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振兴中华,壮我国威”的经济建设。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军中,华夏儿女创造了无数奇迹,在世界民族之林让世人刮目相看。你看,__,__,__等一批特区崛起座座金山,__区挺起胸膛,骄傲地抒写振兴中华的醒目标题。钢铁巨龙大京九腾飞南北,展示中国的雄姿。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华夏儿女无不扬眉吐气,豪情万丈。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时光来到了__年,我正在电视机前,收看着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落成的新闻。又是一个重大的成就,我开始浮想联翩,我想起了祖国成功举办的第__届夏季奥运会,想起鸟巢,想起了奥运健儿们的英姿;我想起了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想起太空,想起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我想起了改革开放整整__年里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想起新中国历史,想起了新中国成立__年来闪光的足迹!

豪情颂盛世,青春报祖国。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应拥有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树立远大理想,并为此而坚持不懈的奋斗。把青春献给祖国,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永远向前进。

把青春献给祖国,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为祖国建设事业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任重而道远。

让我们脚踏实地,挥洒我们的青春,为祖国奉献我们的一切。“冲决历史桎梏,浩荡历史之积_,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危机。”是我们青年的使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下定决心为祖国奉献一切,奔向未来,用饱蘸智慧的画笔去描绘祖国未来的宏图。

亲爱的朋友们,你听:新时代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你看:奔赴小康社会的航船已经扬帆。让我们高举青春的火炬,迸发出青春的激情吧,用激扬的青春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谢谢大家!

建国72周年国庆演讲稿2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爱国要从小事做起》。

当我们站在这里,唱着雄壮激昂的国歌,目睹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不禁感到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

再过几天就是我们祖国母亲的__周岁生日,这不禁使我们想起那些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无私奉献的英雄们!回顾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有无数的爱国志士至今依旧活在我们心中:有岳飞、郑成功、孙中山、李大钊等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是有许多杰出人物,如邓稼先、华罗庚、钱学森等等。他们放弃国外荣华富贵的生活,回到贫穷的祖国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人的光辉形象和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奋发向上!

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爱国是什么?爱国是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维护祖国的尊严,在危难时刻英勇战斗等等。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祖国并不需要我们上战场。我们应该如何来爱国呢?是不是只有这些惊天动地行为才算是爱国。其实不然。做好每件小事也是爱国。让我们先不妨审视一下我们的生活,我们习惯了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吗;我们习惯了公共场合在吵吵闹闹吗;我们习惯了上课要听讲吗,我们习惯了学生要完成作业吗……我们习惯了太多太多,正是这些太多的习惯,有些同学养成了一些陋习,也正是这些陋习,让我们这些同学在学习上变得缺乏上进心,没有责任感。

我们试想一想,一个不热爱自己的学校,连老师的教诲都不爱听的学生,又怎么可能爱自己的国家呢?学校是你们成长的摇篮,没有理由不去热爱自己的学校。希望大家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我们龙凤小学的形象和荣誉;真诚地尊敬我们的老师;自觉地保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创造高雅的人文环境,使我们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的花园、乐园!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富强,爱国更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音!让我们先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爱自己、爱老师、爱学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崇高理想。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前程似锦。

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建国72周年国庆演讲稿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明天更美好”。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伟大祖国__岁的生日。万民同庆,举国欢腾,神州大地,普天欢庆各族人民的伟大节日。

__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伟大领袖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迈开巨大的步伐,意气风发地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展翅翱翔,祖国插上了改革开放的翅膀,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的生活质量年年提高,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世人瞩目。

是啊!仅仅__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那条通往家乡的路,我五岁时还是一条泥路,十岁时变成了柏油路,现在成了宽阔的水泥马路,两边不再是简陋、低矮的平房,而是一排排花园式的别墅。中国的变化难道不使全世界人民刮目相看吗?!

今年是世界反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__周年,中国人民不会忘记,__年前那些难忘的荧幕形象: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红岩中的江姐、许云峰、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红莲……不仅唤醒了一代人对过往历史的怀念,而且呼唤着和平年代中的英勇和坚贞。__年可以让一个豆蔻女儿成为一个耄耋老人;__年,可以将一个呀呀学语的孩童变为已过花甲的老人;__年,可以让两代人先后走过“而立”……

记得__年7月13日的晚上,那是一个不眠之夜。当宣布北京作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时,中国人赢了!流泪了!谁会容忍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谁会容忍日本教科书随意改写“南京_”的事实?一个具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国,它受过非人的侮辱,使它变得更加坚强,更加长盛不衰。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民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能够经受住百年的磨难,又怎会害怕挫折呢?

建国72周年国庆演讲稿4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有一种情意,使人心心相印;有一种情意,让人牵肠挂肚;有一种情意,将人紧密联系……这样的情意,是绿叶与根的情意。

绿叶就是我们,根就是我们的祖国母亲。我们从小就生长在根的保护下,吮吸着甘甜的乳汁,品尝着爱的味道。如今的我们,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老迈的母亲,又需要谁来保护呢?是我们,我们要以炎黄子孙的名义撑起这个东方大国!努力学习,将自己发展成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当我们还幼小的时候,是祖国哺育我们茁壮成长,而我们长大了,翅膀硬了,可以展翅高翔了,难道就可以忘记我们对母亲的恩情吗?不,这样做的人是卑鄙无耻的,是忘恩负义的。我们要用我们的行动,来证明这种感情,让这种情感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去。

根给叶以无限生机,给叶以青春活力,给叶以无私关爱……直至将自己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叶!这就是根对叶的奉献!这种爱是多么的高尚!这种爱是多么的伟大!“__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我们是国家的栋梁,我们将背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以报效国家为己任,以发扬光荣传统为信念,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让中国不再是东亚病夫,而是东方巨人!同学们,我们一起努力吧!

月是故乡明,祖国是母亲。我们是母亲的骄子,是新时代的宠儿!风华正茂的这一代啊,怎样用双手打扮祖国妈妈?怎样迈开跨入新世纪那坚定的步伐?我和你,和他,和大家,都来刻苦求知识,潜心学文化,把满腔爱国的情和对母亲积热的爱,化为报国的力,献给我亲爱的中华!最后,伟大的祖国妈妈,您的儿女祝您__岁生日快乐!

建国72周年国庆演讲稿5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蓝天下,迎着初升的太阳,我们举行这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我们仰望着国旗冉冉升起,耳畔回荡着气壮山河的国歌,我们为这一庄严的队礼而自豪,我们因肃然于国旗前而激动。我们即将迎来祖国母亲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响彻北京,荡破了东方的天空,世纪伟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也就是从这天开始,在世界的东方大地上树起了一面令世人嘱目的旗帜——五星红旗。从此,野蛮的舞台在摇晃中缥缈,文明的强音在奋进中升腾。

曾几何时,贪婪的侵略者纷纷来到,从此,文明褪色了,强盛衰败了,整个神州浓雾蔽日,贼寇横行,曾几何时,无数的革命先烈又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抱出了地狱,送上了幸福大道,用拳拳赤子之心,抹去了祖国母亲凄苦的眼泪,换来了她幸福的微笑……曾几何时,五星红旗,在人类的旗海里闪烁起独树一帜的绚丽!曾几何时,五星红旗,在地球的面庞中照耀起的光辉!__年的风吹雨打,她容颜未改;半个多世纪的火烤日灼,她风骨不衰。今天,我们在她的辉映下由衷的欢呼:五星红旗,您好!

十月一日是洗刷耻辱的日子,是庆祝胜利的日子,在老一辈已逝,新一辈正茁壮成长的时期,我们应谨记这个参和着血与泪,欢乐和痛苦并存的日子。十月一日,更是我们缅怀先烈勿忘国耻,励志图强,报国卫家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国旗,是用鲜血染成的,国旗的光辉伴随着我的成长,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国歌,那坚强不屈的声音,那宏伟强大的声音,激励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激励着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自强不息!

同学们:我们要自觉行动起来,珍惜学习的机会,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勇往直前,战胜自我;我们应该发扬中华美德,学会宽容,学会以礼待人,学会遵纪守法,学会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让自己成为一个珍惜光阴、热爱学习的人,成为一个德智两强,身心两健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值得老师信赖能让父母放心的人,成为一个具有理性、有智慧、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母爱的升华篇8

关键词:“孝”文化;学校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085-01

做了那么多年的老师,经常会看见或听到一些不孝子的“逸事”:有的学生家里条件很差,却逼着父母为他买名牌衣服;有的学生因为嫌父母灰头土脸,怕来学校丢了他的面子,因此不允许父母来学校;有的学生在家因父母不能满足他的愿望而同父母大吵大闹,个别学生甚至因此走上轻生路,给父母留下了无尽的痛苦……联想到媒体中所报道的社会上一些不孝子女的恶劣行径,笔者认为在学校大力弘扬“孝”文化教育,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情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孝道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孝文化是几千年来的民族伦理道德的精华。《孝经》中记载:“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这句话的意思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孝行,是德行的根本。也就是说,看一个人怎么样,首先看他孝不孝。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意为尊敬自己家的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家的孩子,同时也爱护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管理天下的事情就易如反掌了。孔孟二位先贤的言论一直成为炎黄子孙尊崇笃信的美德,也被视为为人处事的人格体现,是不可缺少的立身之本。在今天他们的言论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弘扬“孝”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当今学校德育工作中孝道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忽视了孝道教育,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很多都是人格不健全的学生,因此也就不难理解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孝的现象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的应试教育,把教师和学生培养成了考试机器。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把教师的职称和评优同学生的考试成绩挂钩,因此,教师们只为成绩而工作,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造成了部分学生性格的扭曲。2、学校德育目标的“空、大”。长期以来,学校制定的德育目标太空、太大,甚至有许多不科学的东西。殊不知,一个不懂得爱父母的孩子怎能爱祖国;一个不知道从小事做起的孩子,长大后怎样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3、独生子女教育的困难性。当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这不自觉造成了他们唯我独尊、自私狭隘的性格缺陷,这些也间接的催生了一些不孝子女。

三、学校德育工作中孝道教育的重要意义

1、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保全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生病,更不能陷自己于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也就是说保全身体、保全名望是为了不要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这些对当代青少年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当代青少年普遍存在情感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这与许多青少年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娇生惯养,少受锻炼不无关系。如果现在的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孝文化,培养自爱精神,并在实践中践行孝道,那么很多现实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成由勤俭败由奢。在我们的优良传统中,“勤俭”是一种重要的美德。而“勤俭”这一美德显然是由孝衍生出来的。没有人会认为一个挥霍无度的人是在践行对父母的孝道。勤俭也不是一种时尚,它是永恒的一种美德,不仅在古代,在现代更是如此。

一个青少年能否成长,最终要看他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取得了多少成就,要看他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多少贡献,还要看他的道德品质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如果没有勤劳俭朴的品德、艰苦奋斗的精神,他就不可能有所作为,不可能做出贡献,也不可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一句话,他就不可能成为于国家、社会、人类有用的人才!

3、弘扬爱国精神。儒家思想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践行对家、对社会的孝道之后,还要对民族、国家行大孝,这个大孝,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孝文化的升华,也是孝文化的精华。孝是爱国心的根源。中国人的爱国心不仅包含着对故乡土地的情感,而且包含着对祖先的崇拜。中国人不管走到世界哪里,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爱国也就是爱祖,这也是家国同构血缘文化的主要特色。在中国,爱国心与孝联系在一起或者说孝是爱国心的根源。故强化孝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

4、和谐社会的根基。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基本细胞的,国家的和谐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孝”是家庭伦理关系的根本纽带,父母生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是人自然的天性。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近年来“遗弃双亲”、“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有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当今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关于“孝道”讲得太少了,与古代社会相比,可以说是教育的缺失。而这一切无疑从学校教育做起方能从根本上加以改观。而只有青少年学生将孝道的合理成分内化为自己的修养,那么其家庭方能和谐;而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方能和谐。

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青少年,这个群体思想活跃、个性强,虽具有一定的叛逆性,但可塑性强,因此在学校弘扬“孝”文化教育,把中国传统“孝”文化中的精华转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对于我们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低碳环保手抄报范文 下一篇:安全伴我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