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处人家范文

时间:2023-10-19 02:34:29

竹林深处人家

竹林深处人家篇1

一、竹资源分布现状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有竹类12种,其中,既有散生竹类的重要经济栽培竹种毛竹、水竹、斑竹等的分布,又有丛生竹类的慈竹、麻竹等竹种,还有混生竹类的筇竹、方竹、箭竹等竹种的分布。

二、 竹林发展现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现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山林作业人员逐日减少,加之,当前毛竹销售价格低、销售困难,自2013年以来,毛竹出售价格日益下跌,由原来收购价36-38元/担下跌至22-24元/担,交通稍不方便的毛竹林,砍伐后的毛竹销售价保不住砍伐工资,导致目前许多毛竹林十几年未曾抚育砍伐,部分小班毛竹开始出现病虫害及败园现象。

三、 竹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有竹业专业合作社1家、加工企业4家。分别是青艺竹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从事毛竹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480万元,生产基地3800亩,加工基地4家,带动当地竹农一千多户,年均增收一千多万元。2018年以来竹制品行业转型,市场不景气,毛竹原材料及加工产品的大幅降价,现有价格回落到2003年时的价格水平,竹农积极性锐减,加上劳务成本上升,基地建设严重滞后,采伐及运费成本的升高,导致了竹农收入效益逐年减少,严重影响合作社的生产和发展,目前该合作社处于停止发展状态。

青龙湾竹艺位于青龙乡入口,原从事毛竹半成品和成品加工,近年来因受毛竹价格和市场行情的影响,企业入不敷出,目前承租给浙江人从事毛竹拉丝加工。

梓业竹制品有限公司位于青龙村渔塘,近年来基本处于勉强渡日状态,随着今年新冠疫情影响,错过了最佳生产期,原储存的毛竹由于疫情延期两月复工复产,毛竹已经变黑变坏,使企业雪上加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余万元。

能信毛竹加工厂创建于2011年,位于龙阁殿村民组,有工人40余人,年产值达380余万元,近年来解决了当地的农村劳动力,也方便了农户毛竹销售,今年的新冠疫情也使该加工厂遭受了重大打击。

艺帘竹木制品加厂创建于2018年,承租原祥龙竹业加工厂,主要从事竹拉丝来料加工,生产竹帘产品,因受疫情影响,外贸定单受阻,严重影响工人就业和竹拉丝销售。

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发展竹产业认识不到位,缺乏主动性

工作中发现,部分群众重栽轻管现象突出,尤其是退耕还林项目实施中表现明显,导致眼睛只盯住国家补助,不管种下的竹子死活,心里只有一种想法“国家给我的补助一分不能少,哪管竹子死多活少”。

二、竹种品种单一

天业属典型的立体气候,适宜多种竹种。天然分布较宽、品种优良的竹种有筇竹(罗汉竹)、刺竹(方竹)、水竹等,这几种竹种是的乡土竹种,其竹笋历来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适宜大力发展。

三、选种育苗工作滞后

纵观人工种植竹林的历程,有着深刻惨痛的教训。从九十年代引进甜龙竹、麻竹、杂交竹,到前几年引进毛竹、苦竹,除部分品种不适宜外,其失败的主要原因集中体现在我们的选种育苗工作滞后上。长途运输失水、烧苗、损伤,不能按时栽种等问题严重,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下、保存率不高、效益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造林积极性。

四、竹产品加工能力弱,产品单一,附加值低

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仅限于对竹资源定位在“农副产品”格式上开发利用,缺乏规模化、高层次的“商品生产”。基本由分散的中、小企业或个体户进行资源粗加工销售,综合开发利用不足,产品单一效益低下。

五、实用技术推广及产品研发缺乏科技支撑

主要表现在:一是栽培管理实用技术推广人才缺乏。我市人工种植竹子起步晚,经验和技术缺乏,尤其是缺乏将我国其他省区和本省区竹产业发展的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吸收的能力,缺乏组装配套并加以推广的技术人才;二是竹产品研发缺乏人才。

六、竹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竹产业基地建设单位投入标准不一,总体每亩造林单价偏低,缺乏后续(2~3年)抚育经费;二是缺乏科技推广经费及竹笋加工利用、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专项经费。

七、经营管理粗放,低产低效竹林多

近年来,由于林农认识不足,大部分竹林存在重栽轻管的现象,加之以往国家实施工程造林缺乏后续抚育管理等必要资金投入,致使部分竹林生长不良,严重的处于荒芜或半荒芜状态,难于正常生长和发挥应有效益;天然竹林中的竹笋因市场需求量大而出现采笋过度,只采不管的问题,竹林衰退种群退化严重。全乡笋用竹林平均每亩单产仅为26.61斤,每亩产值93元;全乡有低产低效竹林XX万亩,占全乡竹林的XX%。

竹产业发展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市人民政府成立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竹产业指导、检查、督促工作。涉及竹产业发展的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市直部门是主要责任人,林农是竹产业发展的主体,各级领导要动真情、思良策、出实招,群众要苦拼实干,市、乡联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环环相扣、共同发力”的良好态势,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在全县上下形成推进竹产业发展的合力。

二是实施挂点帮扶制度。建议市竹产业发展领导组指定一名成员挂钩联系竹产业大的乡镇,指导和督促竹产业发展工作,建立“市级样板林”、“乡级样板林”,打造示范基地竹林,影响和带动地方群众积极参与竹产业基地建设;市资源局选派技术精湛、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员挂钩扶持竹产业发展,并在评先评优、职称聘用中给与优先考虑。

三是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将竹产业发展纳入全市创业竞赛和绩效考核内容。根据各乡镇年度任务,市竹产业发展领导组召集有关部门对其任务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促检查,定期公布考评成绩,据情给予相应的奖励或通报批评或处罚。

四是加大对毛竹林基础设施投入。一是建议市政府出台竹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扶持竹加工群体发展全竹利用和精深加工;二是建议加大对毛竹抚育、复垦补贴;三是林区道路严重制约着竹产业的发展,建议加大对竹林林区道路修建的补助力度;因公益林区特别是库区不允许新建林区道路,建议相关部门重点向库区倾斜,提高国家一级公益林的补助标准,同时实施资金整合,集中资金加大库区休闲林道、观光林道建设,促进森林旅游发展和林农生活改善。

竹林深处人家篇2

竹不仅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给人留下完美的印象。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更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性和独特品格给了人们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美文赏读一】

竹林深处人家

黄蒙田

穿过一处最密的竹海,我们便来到一处较高的竹坞,在这里可以越过先前路上的竹树顶看得更远,更高。举目四顾,除了竹子,还是竹子。前面是一座接着一座的山,但你不可能看到绵延的山势和一点泥土,也不可能看到竹坞深处哪里有缺口通到山背后去,因为你能看到的只是竹子。和我一同去的是一位画家,他说:“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实在束手无策。你看,那样密的竹林,简直找不出一点层次,仿佛整个大自然就是竹林构成的。”陪我们来的当地的朋友却满意地笑了,他不是从画家的观点去考虑问题,画家的话只说明了这里的竹林旺盛,是名副其实的竹乡,而这不正是意味着这里的竹材和竹笋的丰收吗?这当然是件好事情。他是以竹林为家的护林员,是专管栽种竹树和保护竹林的。

在竹坞里面对着辽阔的竹的海洋,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回过头来,发现山麓的竹林上出现了缕缕轻烟。那是雾还是山岚?都不是,那是竹林深处人家的炊烟。那位当地朋友说,那里有村庄,有人家,只是在竹海上面连一点痕迹也看不到,如果不是烧饭的时候,就连这一点炊烟也没有。朋友,我们竹海里的村庄可热闹呢。

于是我们便向深藏在竹海里的山村进发。先前看到的炊烟轻绕竹林,仿佛就在不远之处,但是从山坞再钻入竹海里,越山涧,过竹桥,爬石路,比想象的要远得多。后来逐渐地听到鸡鸭一类家禽的叫声,知道山村近了,再后来又看见孩子们赶着山羊回来,我们已经踏进村庄的街道上了。在路边,在空地上,在人家的门口,几乎全晾着新鲜的笋干和晒着黄色带着斑点的竹箬。竹乡里的竹材早就运到外地去支援经济建设了,只有这两样东西留在乡里进行加工。

有一点我是猜到了,竹乡里的房子,尽可能利用本地出产的竹材,栋梁是竹的,天棚是竹的,连板壁、地板、门窗也无一不是竹的。家家户户用的,不论家具和器皿全都是竹子做的,这是走进任何一家人家首先得到的鲜明、突出的印象。放眼望去,凳子和椅子、台子、凉床、碗橱、衣柜、茶几、摇篮,鸡笼和兔笼,还有斗笠和各种用具,全都是各种竹子制成的,接山泉用的水管是竹子,甚至穿的鞋子也是竹箬做的。在这样的人家里,我呼吸到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感到非常舒适。主人从门外抓一大把晾在匾箪里的盐笋子来招待我们,又用山泉水沏上一杯碧螺春,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的新竹的气息——事实上这里连空气也充满了竹的清香。我想,在竹林深处人家,在到处是竹具的环境里,再也没有比用山泉沏当地出产的碧螺春和吃新晒的尖笋子更和谐更有情调了。

品读

文章色调柔美,清丽动人。大概因为作者是一位画家,所以写文章也表现了他巧于设色、构图的特色。文章以竹林的嫩青色和墨绿色为基调,充分表现出大自然美的和谐。然后描写竹坞、村庄、农家,都是一个接一个的清丽画面,有如一幅幅色调柔和的图画。

【美文赏读二】

一株湖北的竹子

龙应台

五月初回到欧洲的家。孩子们争相报告季节的消息:“快点来看,妈妈,竹子开花了,好漂亮!”

竹子开花了?

放下行囊,我们走向花园西角的竹丛。啊,真的开满了花穗,鼓胀地包在红褐色的苞瓣里。我摸摸那仍旧滑绿的竹杆,发现地上已经落了一园枯干卷起的竹叶。

孩子们不可置信地听我的解释:怎么会……怎么会呢?这竹子怎么会开了花就死?

我也不明白。竹子不是每九十年或一百二十年才开花死亡吗?这丛与玫瑰花比邻的竹子才来我们家三年,来时还是一丛年纪轻轻的嫩竹。

翻看前两天的报纸,完全没有预料到,一翻开就是竹子的新闻:欧洲竹子全面开花,濒临死亡。

原来欧洲的竹林来自一根竹子。1907年,英国人威尔逊从中国湖北用船运了一株竹子回到英国,并且以他钟爱的女儿之名为竹子取名:Muriel。原本无竹的欧洲从此就有了竹子,德国大约就有五百万丛竹子分散在大大小小的花园里头,在九十年后的今天,默默地开了花。

千万丛的竹子,在我驻足凝视的此刻,点点滴滴绽开了花穗;每一粒花穗里埋藏着种子,每一粒种子里埋藏着时间,回走的时间里埋藏着1907年湖北的土壤和雨水。谁又能向我解释所谓基因的哲学意义?三年前我自园丁手中买下的嫩竹,虽然年纪极轻,虽然竹叶新绿、竹杆初挺,但是它已经承继了1907年以来的岁月,一日亦不稍减。即使是昨日培植而成的新枝,今天也已到了开花的时辰。原来每一粒种子里不只埋藏着过去,还隐藏着未来。

剪下几枝竹花,插在瓶里,放在案头。孩子们追逐嬉闹的声音随着风飘进来,使5月的春光明媚又增加了天真烂漫的欢快。孩子与竹花之间,一定存在着一种关系。让我在这竹花前坐上几分钟,我可以听见极其细微的遥远的声音。

品读

文章半叙半议,讲述了作者由一株本未到时间却开了花的竹子引发的思考。竹子开花是因为它来自1907年的第一株,虽然才来到作者庭院中三年,却落户欧洲大陆整一个世纪,在这潜藏的关联里,世纪初与世纪末就这样牵扯上了。就是如此,一样事物逝去,总会有新事物来取代。正如竹子虽消亡了,可种子明年会发芽,再次茁壮成长。

【美文赏读三】

翠竹清音

李四平

流连在赣南的山水间,常常被一种生命的景象所打动,那就是随处可见的丛丛翠竹。

翠竹,是赣南山岭上不会褪色的衣裳。

翠竹,是赣南江河边舒展大气的图画。

翠竹,是村头屋舍边忠诚友善的陪伴。

“翠竹江村缭白沙”的美景,曾使坡以为是梦,当然“酒醒风动竹”的深夜,他又从随处生存的竹子身上,获得了心灵的莫大慰藉。

赣南的竹子,是一种平常可见的景观,更是与山水同在的生命。

每一棵竹子,拥有着坚韧不阿的骨气,任凭风雨吹打、霜雪欺压而不屈的筋骨,颜色不改、根柢不移的性格。

每一竿翠竹,都有对家园的挚爱。它们守持故土,不为疾风流云所动。

每一竿翠竹,都是威武不屈的英雄,富贵不淫的丈夫,贫贱不移的君子。它们忠贞其志,不改其节。

作为和睦融洽的群体,翠竹是一种清雅的生命,平和的风景。

它们相依共存时,可以漫山遍岭地同生长,一起把生命的青颜翠色延伸到天高地远。

有了翠竹,莽莽山岭就不会荒芜。

有了翠竹,蜿蜒河流便有了生动的坐标。

有了翠竹,宁静村舍就多了希望的生气。

翠竹摇风,在赣南山水间挥扬起生命的旗帜。

潇潇竹林、淡淡清风,曾使多少客居赣南的人心生诗情雅意。

摇曳竹影、淅沥雨声,曾使多少学者灵光闪现,意解心开。

在赣南的清风竹影中,周敦颐开蒙课徒,传道授业,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注入人们的心灵。

在赣南的山岚竹韵间,一学宗师王阳明先生,不仅力倡“知行合一”,更用“正心”与“良知”的至理,感召着世道人心。

赣南的竹子,让苦难者找到坚强,让思想者受到启示,让智慧者得到顿悟。

翠竹,是坚韧而灵动的生命,在它的悠长清音里,原本就有一番境界。

品读

《翠竹清音》一文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对翠竹的景观、生命、骨气、雅意、精神以及对人们的启迪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让人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意境深远。

结束语

竹林深处人家篇3

六月的夜,刮着风,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闲逛。街道两旁的树木还是“沙沙”的做响。不知是因为什么,今晚没有开灯,再加上月亮又被云遮住了,所以此时此刻街上特别的阴暗。行人也不多整条街都静悄悄的。然而这使我想起了我家乡的那一片竹林,也是黑漆漆的,静悄悄的。

那是一片不大的竹林,但里面却随时都有事发生。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由于家乡那边地势比较平坦,周围很难见到山,有的也仅仅是座小丘罢了。所以这片平地突起,三四楼高的竹林便成了我们孩子的小天地。记得那时,我经常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进入竹林探险。有时被竹林深处的几声低沉的鸟鸣便吓得屁滚尿流的,场面甚是狼狈。有时也因掏到一个竹尖上的鸟蛋而高兴得手舞足蹈,为那位勇敢的小功臣拍手叫好。

这些大都是白天所发生的事了,我们从没有在晚上进过竹林,或许是因为害怕的缘故吧。一天晚上,天阴沉沉的,竹林外风呼呼地刮着。不知是谁提议进竹林探险,因为当时也闷的无聊,便都同意了。于是提着手电筒进去了,刚开始时还不怎么怕,可能是因为离外边近的缘故吧。接着便深一些了,此时我们都手牵着手,徐徐渐进。忽然手电筒的光线射到一个碑文,同后面隆起的部分连起来活像一座坟墓,我们都惊得毛骨悚然。但还是继续向前行,周边没有一丝风。我们都知道已经进入竹林深处了,不时的又有一声鸟鸣传入耳朵,在夜晚听起来怪怪的。不知怎么的忽然有人惊恐地尖叫了一声,我们定睛一看,心不由地慌了。眼前有两个绿绿的、发着光的东西在晃动。左边、右边、左边……我们不由地“哇!”了一声往林外跑去。终于见到出口了,出了竹林大家都直径往家里跑去,然而我们都不知道那是什么,直到现在……

后来,才听有人说那里面经常挂着一些死猫,由于夜晚的关系便发出绿光。竹子一摇便左右移动,大概也就只有这样了吧。

夜深深地、静悄悄地,此时我又忆起了家乡的那片竹林,翠绿翠绿的……

竹林深处人家篇4

每当心烦了,心倦了,

我总会想起在四川之南有那么一片幽翠的竹海。

然后,宁静、安然。我的心仿佛又回到了蜀南竹海的静谧深邃之中。

那是一个春末夏初的时节,夏日和烦躁都提前来报到。因为一场电影中浩瀚的竹海场景,我的内心对四川之蜀南竹海产生了无限向往,遂约上好友一起去寻找那一片宁静的绿色海洋。

空气中酒香味道渐渐淡去,我们离开宜宾市区一路向南,过长宁县城不久,遮天蔽日的竹林迎面扑来,眼睛也因为这绿变得明亮起来。公路的两旁,全部生长着密集的翠竹,它们在我们的头顶弯下腰来,向内拱曲,撑起巨大的绿伞,又像是一种欢迎的仪式。这绿伞形成一条天然的竹生态隧道,仿佛将尘世所有的嘈杂与烦恼都隔离开去,引领我们前往竹海之中,车行其中,凉风习习,十分舒坦,连肺中积攒多年的尘埃也仿佛在一呼一吸之间被洗涤干净。

穿过长长的生态隧道,才算是进入了竹海,而这满眼都是葱翠的绿,已经让贪念这份大自然绿色的我应接不暇了,兴奋得想要大声呼喊,把所有的烦恼都呼喊出来,淹没在这翠绿的竹海之中。

“万竿翠竹扫去滚滚红尘,一派清流唱出淳淳韶音”,我拿着竹海的门票看着上面标注的“忘忧谷”,迫不及待地就拉上好友直奔第一个目的地,这不就是竹海之行的目的么。走进用竹子搭建而成的门楼,眼前除了绿色还是绿色,到处都密密地长着竹子,阳光在竹与竹的缝隙之间偷偷穿过,变得斑驳。据说,在蜀南竹海1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长有400余种竹子,除了漫山遍野高大挺拔的楠竹外,还有身黑如墨的乌竹、高挑耸立的鸡爪竹、娟秀文雅的观音竹,以及罗汉竹、人面竹等。这些不同的竹子,我们几人自然是无法分辨的,但就那满目苍翠,已是令人精神一振了。

路旁,一条小溪在绿色的掩映中,从一座小山潺潺而下。山并不高,水也不大,可就在这短短的距离当中,却出现了好几级瀑布,这些微型瀑布虽然不大,却异常精巧,好似盆景一样,放置在天地当中,也不知是天造地设,还是人工雕琢,顺着小溪拾级而上,流水从身旁欢快地流下。闻之,有流水潺潺之回音;相伴,有幽深秀丽之美景。在这灵秀幽翠的绿色竹林中,我们慢慢地安静下来,说话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打扰了这份幽静,而我们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找到了一种“幽而忘忧”的宁静,生出一份超凡脱俗之感,忘却了人间的忧虑。

徜徉在青山碧水间,穿行在竹的海洋,令人惬意非常。我们按照竹海居民的指引,准备前往竹山的深处。无奈“山里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天晴气爽的,一会儿就下起了雨,在雨雾中竹林变得朦胧而迷离,似一幅浓墨山水画,我们便是画中的人物,不由自诩染上了一点竹的风骨与仙气。

当天我们选择在一户农家客栈住下。虽说是农家客栈,却是酒店一样的标准与卫生,这让人异常惊喜。

据客栈的主人介绍,来到蜀南竹海,一定要品尝“熊猫大餐”――全竹宴,它是竹海美食中的一绝。鲜嫩细脆的竹笋,美味的竹荪、竹荪蛋,特色的竹简饭,各种与竹相关的美食,见过的没见过的,吃的几人都感叹想要在竹海做一个幸福的“大熊猫”。

饭后,雨早已停了。吹着林间飒飒清风,喝着竹根水,听客栈主人讲起竹海里关于竹的那些故事。

作为“四君子”之一的竹,自古以来总少不了文人骚客们的追捧,当然这浩瀚竹海更不例外。相传,当年已经一大把年纪、见识了不少名山大川的北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走到蜀南竹海时,依然没能把持得住,以致乡人来献酒时,竟说出了“秀色已使我醉了”这样的痴语;并连连赞叹:“壮哉,竹波万里,峨眉姐妹耳!”更即持扫帚为笔,在石壁上书“万岭箐”三字。

蜀南竹海之美在四季皆是不同,春发幼笋,夏消酷暑,秋含竹韵,冬赏雪竹。客栈主人介绍说,春发幼笋的时节是特别有趣的,要是在春天到竹海能听到春笋拔节之声,看到春笋拔节的奇景。春雨天晴过后,林中春笋破土而出,夜里竹笋拔节,在一片噼噼啪啪的竹笋拔节声响中,辨不清是雨声还是竹笋拔节之声,竹笋就像是童话中的小精灵,挣脱大地的羁绊,只在一个夜间就长起来了。而就是因为这个春笋拔节的奇景,一直让我心念念的,一定要再去蜀南竹海一次,不只看竹,而是听笋。

第二日,我们一行起了个大早,因为贪婪竹海清晨那新鲜的空气,也为见识那“百龟拜寿”的奇景。

置身观云台,近观脚下块块水田犹如片片明镜,拼铺在青山绿水间,座座浅丘又好似散落于地的颗颗绿色宝石,背绿“腹”白的山匠,若似千万只长命的山龟,朝贺而来;房舍、山丘也像缩小的沙盘模型。放眼远眺,是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盆周山区,层层山脉犹如翡翠竹海的幕帷屏风;一列长满了葱绿植被的青色的山岭和一列光秃秃的黄色的山岭纵横驰骋,好似一条“青龙”和一条“黄龙”并排游弋,掀起层层巨浪。

离开观云台向东,便是翡翠长廊。走进长廊,我们再次被竹林连绵不绝的气势打动。脚下砂石公路的颜色是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天然红色,两旁是迷境般的竹林,如拱门般向内合的楠竹伸向空中,竹叶相吻,仿佛是头碰着头的恋人。红色地毯式的公路与绿色屏风的竹交相辉映。置身于竹林中,望不到尽头的林子,茂密苍翠,郁郁葱葱,烟波浩渺,漫天的竹枝,一地落叶。阳光洒下,经过前一日的雨水冼礼,竹尖儿愈发翠绿欲滴。林间风声如老者喑哑的歌声,枝叶随之起舞。而地上的枯叶则是天然的柔软地毯,踩起来沙沙作响,让人脚下一软,只想存此处睡下。

我们乘车寻访另一处瀑布群,不择地而出的泉水,使得深邃幽深的竹海充满灵气;山岩跌宕处,每每作了悬泉飞瀑。山间数十条姿态各异的瀑布中,最为壮观的,当数七彩飞瀑。七彩飞瀑存两山之间的葫芦谷中,从深林里流出的水潦河,存同龙桥下分为四级泻下悬崖,落差近200米,每一级均不同,蔚为壮观。

一湖碧水映蓝天翠竹;湖水的宁静与瀑布的飞动相互映照。美丽的飞瀑缓缓地流向海中海,流向仙女湖。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存浩瀚的蜀南竹海之中,天宝寨的一系列景点是对这句俗语最好的诠释。从开在悬崖上的栈道一路走过去,左边是绝壁,常遇寺庙和佛像,右边是巨大的峡谷,烟波浩渺,宛若仙境,让人不由得幻想若是飞扑而下,定能找到武林秘笈。据说,天宝寨为古人躲避兵匪战乱所修筑,共有13道古寨门,石壁上刻有三十六计大型摩崖石刻,上为悬空险峰,下是千仞峭壁。

要领略竹海的壮阔无比,一定要乘坐缆车,空中观竹海。缓缓行来,万顷碧波如华丽乐章徐徐展开,让人沉醉;20多分钟的车程,足够我们惊叹,当竹成为海洋,竟会如此不同寻常。得五百多个山头、7万余亩的青青翠竹随山峦起伏,如浩瀚烟波一般呈现在眼前时,我不由得为之倾倒,看得痴了。我想当年黄庭坚站在此地时心情也大抵如此吧,但他却没有我们今天这般幸福,能够穿梭在竹海之中。

夕阳随着缆车一起慢慢坠落,天空一片暗红,更让人有了醉意。而在那碧绿的竹与竹之间,我仿佛看到一对白衣飘飘的男女大侠或飞来飞去、或立于竹梢纹丝不动,犹如电影里的场景――李慕白与玉娇龙的对峙。

竹林深处人家篇5

有!盛夏的竹笋就长在赣南的山里。

南方的夏天,骄阳似火,热浪蒸人。为避暑计,我们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周末,从南昌驱车前往赣南的石城,那里的自然风光令人陶醉,青山叠叠,绿水潺潺,尤其是那大片大片的竹林在轻风的拂动下,婆娑轻唱,给人送来快意的清凉,让人不禁想起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正是那一轮明月,几弯翠竹,缕缕清风,撩起了诗人的灵感。

石城凭借山清水秀、林茂草盛的原生态环境,成为夏日避暑的好去处。它是江西第一大江——赣江的源头,四处可见茂密的森林,耳闻潺潺的溪流而看不到它的踪影,且有巍峨如云的元阳峰,酷似男根雄伟无比,当地农人却直白地称它为石笋或石卵。古朴幽深的客家围屋,鳞次栉比的祠堂宗庙,傍水而建的乡间戏台,爬满青藤的石拱桥,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

除了避暑、旅游之外,石城丰富的土特产品也令人神往。而那远近闻名、被誉为“菜中珍品”的石城竹笋更加令人喜爱。石城竹笋素以香、甜、脆、嫩著称,深受食客青睐。山畔、河边、屋前、屋后都有青翠的竹林和破土而出的竹笋,正如杜甫在《三绝句》诗中所云:“无数春笋满村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以往一些人误认为竹笋没有营养,是一种“利口不利身”的食物,其实不然。据专家化验分析表明,每百克鲜竹笋含干物质9.79克、 蛋白质3.28克、碳水化合物4.47克、纤维素0.9克、脂肪0.13克、钙22毫克、磷56毫克、铁0.1毫克,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比大白菜高一倍。

正由于竹笋既美味,又富有营养,自古以来就是美食家和名人的喜爱。近代画家吴昌硕在一幅《题画诗》中写道:“客中虽有八珍尝,哪及山家野笋香?”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有诗云:“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古往今来,竹笋一直被誉为“菜中珍品”,有“山珍”之誉,既是美食又可入药。《本草纲目》、《本草经》《食疗本草》《齐民要术》等很多重要典籍对竹笋均有记载。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苦、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通、利膈爽胃等功效,常食可以降低胃肠黏膜对脂肪的吸收和积蓄,达到减肥健美的目的同时,还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去积食,防便秘,减少因高脂引起的疾病。

经调查证明,居于竹林丛生之地的人多长寿,且少患高血压病,这无疑是常食竹笋的好处。石城山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十分适宜竹笋生长。而且当地采用无公害方式种植,不施化学肥料及农药,所产竹笋天然、绿色、环保,产品早已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在石城,一年春、夏、冬三季均有鲜笋上市,夏季最盛,到石城食竹笋也应在这三个季节。

竹笋系竹之芽苗,幼时肉薄壳厚,老却脱壳为竹。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食笋》诗云:“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坼故锦,素肌掰新玉。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因此,食笋也要抓紧时间,抢上季节,要不南风一吹,笋就变为竹了,你还啃得动吗?

石城竹笋的吃法很多,炒、烧、焖、煮、煨均可,随君选用,任意制作。家常菜常以五花腩炒笋片、油焖笋、笋烧肉、腊肉炒鲜笋 、竹笋鸡等,经济实惠且健身。

竹林深处人家篇6

一个年过五旬的男子望了望看守所的大门,转过身,对一旁的办案检察官来了个“黑色幽默”:“我进去后又可以主持召开党工委会了。”

说话的男子名叫马青明,是重庆市北部新区法制局原局长,因涉嫌在大竹林镇(现大竹林街道)任职期间受贿,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此前,马青明曾经的同事——大竹林街道党工委武装部长任家明、街道纪工委书记江智勇等10人已先后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随着马青明的落马,大竹林街道党工委10名班子成员中,已有6人被查处。

“一把手”如此“统一思想”

1996年,刚满34岁的马青明当选为渝北区大竹林镇镇长。

当时的大竹林属于农业镇。马青明凭着自己的才干,在镇长的位置上干了八年。

在经历了重庆直辖、划归北部新区、撤镇建街之后,大竹林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镇,迅速成为开发开放的热土。

当时的马青明年轻有为,组织上几次有意将其调整到其他乡镇任职。“但由于大竹林的干部群众一再挽留,马青明屡获连任。”一位在原大竹林镇工作多年的老同志说。

2000年12月,北部新区成立,大竹林镇由渝北区委、区政府委托北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进行领导和管理。大竹林镇由此进入大发展时期。

2004年,马青明被任命为大竹林镇党委书记。在2005年10月出版的《决策导刊》上,马青明以党委书记的身份,发表了题为《大竹林镇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几点体会》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马青明写道:“‘一把手’经常和班子成员进行思想沟通,统一思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马青明“统一思想”的办法,竟然是靠金钱拉拢。

2005年初的一天,个体建筑老板吴某找到马青明。

“请您帮我们协调一下,从B集团那里分一点工程给我做,事后我会表示感谢的。”吴某说。

原来,2004年到2005年期间,大竹林启动了楠竹苑工程项目。重庆某知名房地产公司B集团中标了大竹林楠竹苑小区教师住宅1—4号楼工程。

吴某想从中分一杯羹,于是找到马青明。

接到请托后,马青明没有单独行动。他找到班子成员——时任大竹林镇镇长程光良和时任副镇长、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副组长曹明仁,让他们共同为吴某协调工程。

既然“班长”发了话,程光良和曹明仁也就同意了。

随后的一天,马青明等人来到B集团,找到该集团相关负责人。

据时任B集团总经理助理杨某证实,碍于马青明等人的情面,该集团将二号教师住宅楼工程交给了吴某。

顺利拿到项目的吴某自然履行了当初的承诺。

2006年下半年的一天,在北部新区照母山脚下红绿灯旁,吴某将40万元现金交给了马青明。

马青明把钱分成了三份:将其中20万元给了程光良,给了曹明仁10万元,自己收了10万元。

为什么马青明给了程光良20万元,而自己却只拿10万元呢?马青明后来交代说,这主要是为了拉拢程光良。

这一次收钱之后,马青明成功地把大竹林两个主要领导拉下水,组成了“贪腐联盟”。此后的大竹林街道,出现了种种怪象:提拔干部不看能力看关系,选人用人不重实绩重“实际”;社会上的人需要结识主要领导,通过中层干部介绍,送钱;副职需要得到正职的支持,送钱;村支书需要寻求连任,送钱;街道某工作人员的儿子想当驾驶员,送钱……

“贪腐联盟”的末日狂欢

2006年,大竹林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大竹林片区征地工作领导小组,马青明任顾问,程光良任组长,曹明仁任副组长。

与此同时,马青明把与自己关系很铁的人陆续安排进领导小组和工作组。

时任街道武装部部长任家明、街道党工委委员江智勇、正处级调研员林世忠等人都被安排进各个征地清理小组。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吴某把大竹林作为自己的“掘金地”。

2010年上半年,大竹林金竹苑要修建一个停车场项目。

这个项目要上街道党工委会讨论。会上,马青明提议邀请吴某的公司来承接工程,曹明仁等人都表示同意。

在工程完工后,吴某送给马青明5万元、曹明仁5万元。

同年11月,大竹林街道要紧急整治大竹林农贸市场,在街道党工委扩大会上,马青明再次提议由吴某承接工程,并获得通过。

2011年初,农贸市场项目完工后,吴某请马青明、程光良和曹明仁在东海酒楼吃饭。

其间,吴某交给马青明50万元。这一次,马青明拿了25万元,程光良拿了15万元,曹明仁拿了10万元。

“上梁不正下梁歪。”马青明任命的亲信在征地工作中中饱私囊,干群关系异常紧张,征地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马青明召集党工委领导开会,大家一合计,美其名曰“引入社会力量推进拆迁工作”,将征地遗留问题“打包”给社会上“有能力”的人。街道出钱包干,承包人自负盈亏。这些承包人使尽浑身解数让老百姓搬迁,采用各种强征、强拆伎俩,严重损害老百姓的利益。一时间,大竹林征地工作乱象丛生。2009年初,部分群众开始实名向检察机关举报大竹林街道领导班子的贪腐行为。

但在马青明的“率先垂范”下,大竹林街道党工委的部分成员依然沉浸在贪腐的狂欢中。他们不仅自己中饱私囊,还相互送钱,利益均沾。比如,街道办事处原副主任杨再安(已判刑)在收取别人钱财后,于2011年两次送给程光良共3万元。街道原纪工委书记江智勇(已判刑)伙同程光良,关照自己的哥哥在大竹林承接工程,并在2008年年底送给程光良10万元。

发人深省的忏悔与告诫:“不守法,你就成了我……”

2010年3月,检察机关开始调查大竹林街道征地工作中的职务犯罪问题。征地一组组长、大竹林街道武装部长任家明,二组组长、大竹林街道党工委委员江智勇,三组组长、大竹林街道正处级调研员林世忠,以及组员共计10人先后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案发后,上级党组织果断采取措施,一方面派出工作组对大竹林街道进行职务犯罪工作专项整顿,另一方面对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进行诫勉谈话。马青明在谈话时拍着胸脯向领导保证:“身正不怕影子斜。”

2010年8月6日下午,大竹林街道党工委中心组全体成员进行集中学习。马青明在学习会上要求全体成员务必保持共产党员的操守,坚决杜绝一切违法乱纪行为,强调街道党工委要继续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不过,马青明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上级领导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如果“湿了鞋”,请主动点,“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此时的马青明的确“湿了鞋”,但他没有选择回头,而是痛痛快快地跳进河里洗了个澡——就在诫勉谈话的2010年,马青明累计受贿65万元。

2011年2月,负责老街拆迁的大竹林街道办事处常务副主任杨再安落马。马青明不仅没有收敛,反而错误地认为“最危险的时候也是最安全的时候”。2011年,马青明在工程建设领域累计受贿45万元。

2012年春节期间,已经调任北部新区法制局局长的马青明,还在其办公室收受王某的5万元钱。

随着检察机关对大竹林街道贪腐窝案调查的深入,马青明、程光良、曹明仁等人的贪腐事实逐渐浮出水面。

感到末日临近的马青明、程光良、曹明仁,最终选择了投案自首。

2012年7月17日,渝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马青明受贿案,北部新区管委会组织了200余名党员干部旁听此案。

2012年10月18日,马青明因受贿161.5万元及,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同一天,程光良因受贿132.5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同年9月5日,曹明仁因受贿25万元及,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五个月。

在法庭上,面对公诉人举示的一份份证据,马青明当庭认罪,并对自己犯下的罪行追悔莫及。庭审结束,在法警押解下即将走出法庭的马青明迟疑了一下,转过身来,面向坐在旁听席上的领导、同事和亲人,真诚地给大家三鞠躬,忏悔道:“我辜负了大竹林广大群众对我的殷切期望,辜负了党组织多年来对我的辛勤培养,对不起往日与我一起战斗、兢兢业业工作的同志们。请大家务必保持清正廉洁,务必依法办事。不守法,你就成了我……”

【点评】

大竹林街道贪腐窝案的警示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集体贪腐案件受到查处,但像大竹林街道这样主要领导全部落马、党工委领导班子多数成员均被查处的案件,还是比较少见的。透视大竹林街道的集体贪腐现象,不难发现,尽管这一窝案有其特殊性,但也带有一些普遍性的原因,值得深入剖析。

“一把手”的堕落,是导致班子塌陷的首要原因。作为党工委书记的马青明,不是带头遵守党纪国法,模范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是率先腐败、带头腐败,甚至直接拉拢、腐蚀班子成员,结果导致“上行下效”。大竹林街道贪腐窝案警示我们,选准用好“一把手”,始终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管,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监管制度的缺失,是导致班子塌陷的根本原因。大竹林街道之所以有这么多人落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混为一体,马青明等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在工程发包、征地拆迁等工作中为所欲为,权力运行极不规范,更不透明。就连本应是规范权力运行、实行集体决策的街道党工委办公会,竟然也成为马青明等人谋私利的工具!大竹林街道贪腐窝案警示我们,必须把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作为反腐败的关键,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反腐败的根本,真正构筑起牢固的制度防线。

竹林深处人家篇7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城南小学五(3)班 刘焯莹

比起城市的发达,我的家乡可就逊色多了,它既没有城市的高楼大厦,也没有城市的繁华夜景。但是,家乡的一处处乡间美景,一片片葱郁竹林,可迷人呢!

我的家乡清远英德,是个只有一间间小矮房组成的小镇。而祖父住的小村落,更是只有几间稀稀拉拉的平房组成。但是我爱它,因为没有城市高楼大厦的拥挤,没有汽车喇叭的喧闹,也没有城市中被污染的空气。有的只是一片片树林,一处处田野,一缕缕轻柔的炊烟。

我爱我的家乡,爱它的乡间野景。家乡的小村落有一片片的田地,一条条清澈的小溪。要是到了傍晚,一抹红日落在竹林旁的空地上,家乡的人们会扛着大锄头,结伴的从田上回来,不时还说说笑笑的。那一缕缕细细的炊烟,仿佛在呼唤着人们的归来。

我爱我的家乡,爱他的葱郁竹林。在祖父的小屋旁,有一片葱郁的小竹林,它一直延伸到远方。那小竹林的绿啊,如一片茫茫的海,当有风吹来时,竹林会发出沙沙的声音,犹如一首田野交响曲,那一片片的碧绿的竹叶,犹如一个个跳动着的绿色音符,此时此刻,小草也为他伴舞。整个村庄,似乎都安静了,只有清脆的沙沙的声音,如同一首让人陶醉的音韵。

竹林深处人家篇8

而说到万竹园,还有不小的来头呢!万竹园位于趵突泉公园的西南部,前、东西三院成品字形排列,花园居于西部,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座兼有南方庭院与北京王府、济南四合院风格的古式庭院,因园内郁郁葱葱的竹林而闻名。

底蕴深厚,结缘名人雅士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泉城济南是山明水秀的地方,自古以来便与无数的名人雅士、文人骚客结有不解之缘,这历史悠久的万竹园也不例外。

万竹园始建于元代,因园内筑有“胜概楼”,著名书法家赵孟曾有诗描写其壮观,称“济南胜概天下少”。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则“狐嫁女”的故事,说的是一位胆大刚直的殷天官,在一处无人敢住的宅子里,邂逅一狐狸家族嫁女的场面。虽然这只是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聊斋故事,可是故事中的人物则是真实的,这位殷天官其实就是济南历史上的名人――明代大学士、礼部尚书殷士儋。殷士儋,济南人,明代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因其曾经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被尊称为“殷阁老”。明隆庆四年(1570年),殷士儋归隐于此,“筑庐于泺水之滨,讲学著书,一时从者如云。”他在园中修建“川上精舍”,并易名“通乐园”,取“与民同乐”之意,当时人称此园为殷家亭子、阁老亭。清朝康熙年间曾任成山卫教授、诗坛怪杰济南人王苹购得此园,在园内筑书室,又因园内望水泉居济南七十二名泉第二十四位而易名为“二十四泉草堂”。

到了清末民初年间,袁世凯授意山东督军兼省长张怀芝为其修建生祠,后来因为袁世凯忙于做皇帝,张怀芝遂建为私人住宅。张怀芝集江南江北的能工巧匠,历时10年,建成现在的规模,故又名张家花园。

巧夺天工,庭院深深深几许

当年张怀芝召用能工巧匠,对该园1.4万平方米占地,吸取北京城王府、南方庭院、济南四合院等设计经典,“采用对比、衬托、借景等法,利用墙、廊溪、桥,对空间进行分割”,构成层层叠叠的东、西、南3套院落。其中东套有4大院3小院,西套有4大院,两套相连;南套为两小院,计有186间房舍,经巧妙设计各院由精工细作的曲廊环连,园内还置4亭、5桥、1花园。

万竹园主要建筑物都规则地排列在轴线上。若门户洞开,自南而北形成一条优美的透视线。院中空间环环相扣,建筑庭院层层递进。室内以隔扇、花隔墙、屏风划分,院内回廊逶迤,起到了联系与交通的作用。院落之间多采用垂花门或异型门,门洞都能形成优美的框景,具有虚实对比的空间变化。关闭门户,各院自成一体。东院玉兰院最后一进有前后楼,为恒明楼。前楼是主人起居处,后楼是小姐闺房,也叫绣楼,仅有一座天桥与前楼相通,封建社会对女子的管制森严可见一斑。西院除各式客厅外,另有家祠、运动场、藏书楼等,院中建有六角水榭,是古时豪宅中独有的特色建筑,用于主人和宾客赏戏和听曲。园内简洁明快的明代木椅,珍贵的清代九龙王爷椅、透雕书案、雕龙大厨、镶嵌玉石的雕龙大床,明清时期的细瓷花球瓶、八仙瓷缸、雕龙照壁以及清花瓷盆等,分别安置在海棠院、木瓜院和杏院等处。石栏、门墩、门楣、墙面等处,分别有石雕、木雕、砖雕,雕刻细腻逼真,为万竹园“三绝”。“知鱼亭”作为廊的起点,南端以临泉而筑的白云轩作为廊的终点。花园东侧为自然式溪流,溪西岸林木葱郁,风景幽邃。溪水自南而北潺潺柳入,疏密相间的簇簇翠竹,自然起伏的草坪,宛若置身于碧草如茵的大自然中。

万竹园内建筑玲珑雅致,古朴清幽,颇具“清、幽、静、雅”的隐士之风。曲廊环绕,院院层进,空间一环扣一环,庭园一层,颇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景致。园内广植木瓜、石榴、玉兰、修竹、翠柏、芭蕉等花木,使这里成了一处绿茵、红花、修竹、游人品茗赏景的女子去处。

新貌新景,赏景集雅好去处

历尽风雨沧桑,这处近千年的古宅终于迎来了新的风貌。

1980年,济南市政将其划归市园林局管理,对其进行全面整修,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1985年恢复和改建了西花园,并正式启用原名――万竹园。

1986年万竹园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设此园为当代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李苦禅纪念馆,常年展出李苦禅画作。纪念馆共有14个展室,总建筑面积3752平方米。现展出李苦禅书画作品400余件,其中《松鹰图》、《红梅花怒放》等,为画家晚年佳作,另有楹联“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是李苦禅绝笔之作。此外,纪念馆中还展有李苦禅先生生前收藏的部分古字画及其生平照片、书信稿等。同时,纪念馆不定期举办各种书画联展,是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联馆会员之一。1993年,万竹园被收入《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集》。1999年,这座巧夺天工的园林被并入趵突泉公园,成为趵突泉公园的园中园。

上一篇:电视电话会议通知范文 下一篇:全国高考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