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自赏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9-26 22:37:47

孤芳自赏的诗句

孤芳自赏的诗句篇1

一、寒江独钓图

师:“蓑笠翁”(板书)怎么念?什么意思?

生:蓑是蓑衣、笠是斗笠。“蓑笠翁”就是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

师:蓑衣斗笠有什么用呢?

生:是用来遮雨遮雪的。

师:见过蓑笠吗?

生:(齐)没有。

师:蓑衣斗笠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消失了,但在诗歌中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却给我们独特的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那位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渔翁在哪里?请结合诗中语句加以解说。

生1:在船上。

生2:在孤单的船上(孤舟)。

生3:在江面上,从。“寒江雪”三个字中看出的。

生4:在乌飞不到的地方,在人的脚印消失的地方。

生5:不是鸟飞不到,而是雪太大,小鸟都躲在巢里不出来了;“万径人踪灭”也是说雪太大了大家都不出来,因此,雪地里就没有了脚印。(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师:不错。那么这么冷的天,连鸟儿都不出来,这个老翁跑出来干什么呀?

生1:钓鱼。生2:能钓到吗?

生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生笑)

生3:钓雪。因为诗歌的原句就这样写——“独钓寒江雪”。

生4:不对!这句话应该是说“在大雪纷飞的寒冷的江上独自钓鱼”。

师:不管钓什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老翁在。“钓”(板书),而且是——

生:“独”钓(齐声)。

师:大家对这个“独”字怎么理解?

生1:应该是孤独,因为没有人钓,只有他一个人在钓。

生2:不仅孤独,还有一股傲气与清高。这么大冷天,谁都不愿意钓,但他却独自来钓。

生3:应该是特立独行,因为他一个人来钓很独特,他是故意要来钓的。

生4:我觉得应该是孤苦,因为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在这样的天气来钓鱼。他可能是为了生计而钓,或者是为了逃离别人而来到这个安静的地方。

生5:我觉得是孤芳自赏,因为读诗歌时,没觉得钓鱼翁很苦或孤独,也看不出他是否特意来钓,而是觉得他在这样的环境中,虽然无人理解,但他自己却好像很愿意在那里钓,而且好像不需要别人理解,他自己能理解自己就行了,而且很自在的样子。

师:是的,大家理解得都很有道理。老师也有刚才这位同学的感受,诗歌中的老翁也许由于什么原因,他觉得别人理解不了他,就干脆不要别人来理解了。

师:古人说,好诗经常有个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根据刚才大家的赏析,哪位同学描绘一下自己在读这首诗时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生1: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

生2: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生3:我看到的是寂寞江雪图。连绵的群山连个鸟也没有,千万条的路没人走,江面上有一叶孤舟,有一个披蓑衣戴笠帽的老头,独自在钓鱼,此刻天寒得很,江面的雪花在飘落。

生4:我看到的是一幅孤芳自赏图。漫天大雪覆盖了千山万径,天地之间迷蒙一片,鸟不飞,人不行。在这宁静幽独的环境里,穿蓑戴笠的渔翁独坐舟中,垂着鱼竿悠闲地钓鱼,忘记了尘世中的一切忧伤和悲痛。

二、诗人心境图

师:假如把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文字画成一幅画,画面的中心应该画什么?

生:(杂声)蓑笠翁。垂钓者。

师:蓑笠翁到底是指谁呢?在文字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个人。

生:这首诗歌是作者被贬到永州时写的,所以可能指作者自己。

师:让我们了解一下作者吧。(教师发放作者生平资料)从柳宗元的生平中,我们是否会读到更多的东西甲结合资料与诗歌,说说。“鸟飞绝”“人踪灭”这样的环境,仅仅是指自然环境吗?

生1:有可能指政治环境。仕途的落寞与改革之路的绝灭。

生2:还可以指身世环境。文中说是作者身世坎坷、命运多舛、晚年生活凄惨的人生之路。

生3:也可以是社会环境。当时社会混乱,朝廷腐败,他不但不被别人理解,还遭到诽谤。

师:好!有这么多的理解。请问:你站在作者的角度,结合诗歌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中垂钓的渔翁呢?他要表达些什么呢?

生1:作者有一种冷眼看世事的清高和孤独。这是由于作者仕途的失败与寂寞造成的,但他又不想与腐朽的政治同流合污。所以他很孤单,他要保持人生的理想,决不向现实低头。

生2:结合材料可知,作者与外面世界隔绝的自我孤闭,是由他的仕途很不顺利造成的。

生3:诗歌写出了老渔翁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一切,悠闲专心地垂钓。从材料中,可看出作者即使没有任何人理解自己,即使现实社会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他也要在孤独中坚持自己的信仰。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形体虽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他在孤芳自赏。

生4:这里作者的孤苦是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因为政治斗争太黑暗,改革失败后他既逃避又抗争,有一种很复杂的心态,他没有像陶渊明一样完全脱离社会。

师:很好。背景的无限广阔,环境中了无的生命气息,白茫茫雪的世界,作者在纤尘不染的世界里孤芳自赏。客观世界的寒冷更衬托出了精神世界的孤傲。除了孤独,作者还有一种心情是——寒(板书)——这仅仅是自然环境之寒冷吗?

生1:也是社会环境、政治改革的失败令他心灰意冷。

生2:他命运多舛,身世凄冷。

生3:他的人生抱负与志向不被人理解,是一种彻骨的寒心之冷。

三、寄语柳宗元

师:最后让我们对柳宗元或者对自己说几句话吧,或劝慰或自嘲或激励,或知音般的嘘寒问暖,都行。

生1:柳宗元,从《江雪》中,我读出了你有大江东去浪淘尽般的人生幻灭感,读出了你有西北望千山可怜无数山的无奈。

生2:柳宗元,从《江雪》中,我读出了你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与孤傲,读出了在“高处不胜寒”的江面上你有壮志难酬的苦闷。我也知道了怎样不让自己在困难面前趴下。

生3:柳宗元,从《江雪》中,我还读出了你有屈原般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愤。你在不被人理解中独钓,你在绝望中垂钓希望。因此我知道了如何珍惜自己所处的幸运时代。

孤芳自赏的诗句篇2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意思: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鉴赏: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赏析: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孤芳自赏的诗句篇3

一、从题目了解诗歌

在诗歌鉴赏中,首先要对诗歌的题目进行关注,从诗歌的题目中首先对诗歌的基调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这些题目,不但让我们认识到,这是一首送别类的诗歌,还让我们了解到送别的原因。再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乡诗歌。由此可见,对诗歌题目有了一定的关注度,对读懂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二、从作者了解诗歌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帮助我们读懂诗歌的另一条重要途径。了解了一首诗的创作背景,就可以找到通往诗歌灵魂的途径。南宋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不思抵抗激起了爱国人士的愤慨,南宋时期的有识之士在文学作品中,无不流露出抗金报国、收复失地的情感,给那个时期的作品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因此,当我们遇到岳飞、陆游、辛弃疾等南宋诗人的作品时,我们就要想到,诗歌中一定有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感。

三、抓住意象,了解诗歌

在我国的古典诗歌创作中,很多意象都已经被赋予了比较稳定的感彩,例如,月亮代表了思乡的情感,浮云代表了四处漂泊,梅花代表高洁,柳树代表送别的不舍等。在读诗歌中,善于抓取这些意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比如,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诗歌中集中了长亭、古道、芳草、夕阳几个意象,长亭、古道是古代送别的场所,芳草因其绵绵无尽而成了离恨的代名词,所以从这些意象我们很自然就可以把握诗歌的离别情感。

四、抓住关键词,了解诗歌

在诗歌中,常常会有透露作者感情的词语,例如,羁旅诗中“孤”“悲”“无情”“怜”“空”“独”“相思”“故园”“归”“客”“旅舍”“驿站”等,这些词的出现,已经让我可以将作者的思想感情紧紧地把握住了。比如,张继《枫桥夜泊》中“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的“客船”二字,就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诗人现在正处在旅途漂泊中。白居易诗句“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当我们看见“邯郸驿”知道诗人是在驿站中,“影伴身”告诉我们诗人是多么的孤独,将这些加起来,佳节时刻人在驿站客宿,只身孤独,诗歌中过节思念家人的情感,漂泊的孤独感就得出来了。

孤芳自赏的诗句篇4

一、“意境情感”型

1.命题特点。此类题型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考查:一是分析诗中景(景中情)、诗中境、诗中形象(景象),并能概括其特点;二是考查学生对内容思想感情的整体把握情况。

命题点主要有:意象特点概括,意境再现与特点概括,形象(景象)及其情感的分析。

常见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这首诗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具体分析。”……

2.题型概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类的诗词占据了古诗词鉴赏题的半壁江山,无论是写景、借景抒怀,还是托物言志,都要注意景、境、情的有机统一。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是依托景物(意象)、环境(意境)而存在的,因此鉴赏此类题型可以从不同题材的诗歌(如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思乡诗、闺怨送别诗等)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内容的景、境入手去分析诗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意境情感”型是最为常见的题型。

3.答题步骤。分三步走:描摹诗歌画面、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步: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考生在描摹出画面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清……

第三步: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须特别指出的是,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注释来思考,避免出错。

4.答题模式。(1)描绘诗中的画面(景象)。(2)概括氛围特点(准确)。(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某某)的画面(景象),营造了一种(某某)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某某)的情感(心情、心境、情怀)。

【经典试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2012年高考山东卷)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

【解析】这首诗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诗人不由得又低头思量自己:“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为了排遣乡思,诗人便留心观看船的四周,发现了两个极有意思的景象,其一是“鸟避征帆却”:他所乘坐的这艘远行之船,在湖面上一摇一晃地前进着,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其一是“鱼惊荡桨跳”: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偶尔声音响了一些,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看着有趣,不知不觉间,夜已来临,尾联便写夜宿枫桥。枫桥在苏州城门外十里枫桥镇,原本称“封桥”,因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而得此名。天既已黑尽,诗人便盘算着: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他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夜宿此处,以一抒幽思。

【参考答案】(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串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2012年高考湖南卷)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䴙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䴙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诗。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

【解析】这首诗主要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不写战斗而写战归。取材上即以偏师取胜,发挥了绝句特长。通篇造境独到,声情激越雄健,颇得盛唐神韵。诗的头两句写部队凯旋越过破讷沙的情景。从三句所写“平明日出”可知,这时黎明还没有到来。军队夜行,“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时而兵戈相拨,时而铮鸣响。栖息在沙碛上的雁群,却早已警觉,相呼腾空飞去。“战初归”是正面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写其影响所及。首句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三句写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幅极有生气的壮观景象。风沙迷漫的大漠上,本来很难见到天清日丽的美景,而此时这样的美景竟出现在战士的眼前。同时,战士的归来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个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们的甲胄发出。这里,境与意,客观的美景与主观的情感浑然一体,物我不分。清人吴乔曾在《围炉诗话》里对这首诗解读说:“七绝乃偏师,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

【参考答案】(1)边塞。(2)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2年高考四川卷)

子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

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

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

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

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

【参考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二、“关键字句”型

1.命题特点。古人写诗十分讲究构思,十分注重炼字、炼句,往往一字一句关乎全诗主旨、思想感情,因此这一字一句便成了诗歌构思的线索甚至是关键。命题者抓住这一点以小见大来命题,可以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程度。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或句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或该句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命题点是要能悟出某字、词和句是全诗之关键,要求加以理解鉴赏。有时和评价性题目命题格式一样,要求先判断,再阐明理由。

常见的提问方式:①某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请谈谈它的表达效果。②有人认为某词语(句子)是全文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③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④某句包含了哪些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2.题型概述。诗歌的语言具有形象、凝练、含蓄的特点,在品味诗歌语言时应特别注意有象征意义的词和句,挖掘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抓住包含作者情感的传神字词和句子进行深入体味,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借助关键词句鉴赏诗歌是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方法之一。

3.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或该句在句中的含义(诗句总有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两层意思,要读懂诗句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2)展开联想,围绕该字或该句描述景象(形象)。(3)点出该字或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评价表达效果(突出了……作用)。

4.答题模式。某字(句)在诗中的意思是(某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某某)的情感。

【经典试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2012年高考湖北卷)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答:

【解析】本题是对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含义不难理解。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欲指人,没有,人为清廉。)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仅有学赋诗书满车,也只有学赋诗书满车!边雪就可以让你找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他所处的地方比较偏僻,徐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他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天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说明他还是住在灵州的,不可能是深山老林里面),家里的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向往宁静以致远,不理凡尘俗世,清远脱俗!

【参考答案】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问题。(2012年高考辽宁卷)

初见嵩山

张 耒[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

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

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解释该句的意思。(2)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句子描述的景象。(3)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三、“表达技巧”型

1.命题特点。诗歌的表达技巧很多,通常包括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艺术手法等。诗歌鉴赏题命题点考查表达技巧的方式主要有判断技巧名称、分析技巧用法、比较技巧异同、评价技巧效果等。

常见提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这样做有何效果?(4)指出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5)某句(某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2.题型概述。表达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分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通感等)、表达方式(抒情、议论、描写等)、表现(艺术)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衬托用典等)三大类。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表达技巧”型在高考诗歌鉴赏题考点设置中也是热门之一。

3.答题步骤。(1)先对表达技巧进行定位(具体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何作用(效果)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4.答题模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经典试题】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2012年高考广东卷)

余杭四月

[元]白 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

【参考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闲适之情;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地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文后问题。(2012年高考浙江卷)

未展芭蕉

[唐]钱 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

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

【解析】本道题目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生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从修辞、写景的手法、顺序、角度等方面作答。第一首: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第二句写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诗人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三、四两句又另外设喻。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第二首:诗句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心,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参考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手法,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孤芳自赏的诗句篇5

法雄寺东楼

张 籍

汾阳旧宅今为寺,

犹有当时歌舞楼。

四十年来车马散,

古槐深巷暮蝉愁。

经汾阳旧宅

赵 嘏

门前不改旧山河,

破虏曾轻马伏波。

今日独经歌舞地,

古槐疏冷夕阳多。

【注】①汾阳:“安史之乱”平定后,郭子仪以功封汾阳王,故称。②马伏波:东汉初名将马援被封为伏波将军。

(1)两首诗在情感上有何相同之处?

答: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内容的能力,关键是要捕捉并领会诗歌意象的内涵。中国古代诗歌一般非常重视含蓄,力求“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诗人的情感往往不是直接述说出来,而是附丽于外在的景与物上,这就需要读者用心去涵泳,去揣摩,才能体会到诗作丰富的意旨与复杂的情感。其次,这两首诗都是“怀古”诗,因此也要注意到诗中有无“伤今”的意蕴。

【答案】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面对汾阳王旧宅时内心的凄凉、萧瑟之情。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瞻仰遗迹,情何以堪。

(2)在表现手法上,两诗有何异同?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一首诗的表现手法可能是很多的,在做对比性阅读时,一定要注意答题的全面性,多考虑一下还有没有什么手法没有留意到。答题时既要突出重点,又不可遗漏次重点。

【答案】相同的手法有:①对比。都以旧宅犹存与英雄已逝作对比,又以昔日繁华与如今冷落作对比,从而引发了读者的感伤怅惘之情。②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两诗结句以“古槐”、“深巷”、“暮蝉”、“夕阳”等迟暮、衰飒的景象,来烘托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情感氛围。

不同之处是赵诗运用了典故,通过一“轻”字衬托出郭子仪的豪情壮志,更胜当年伏波将军;而张诗“暮蝉愁”则运用了拟人手法(也可阐释为“暮蝉”的嘶鸣声使人听了为之忧愁),借“蝉”之愁表达了诗人之愁。

(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先生挽词

参 寥

峨冠正笏立谈丛,

凛凛群惊国士风。

却戴葛巾从杖屦,

直将和气接儿童。

过定林寺谒荆公画像

参 寥

古木苍藤一径缠,

我公畴昔所回旋。

萧萧屋底瞻遗像,

杰气英姿尚凛然。

【注】参寥:又号道潜,宋代诗僧,为东坡挚友,与“荆公”王安石也有过交往。

(1)通过这两首诗,可以看出苏轼与王安石的形象有何异同?

答: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应细读原诗,抓住一些关键词,以此作为突破点,来把握作者眼中的两位诗人形象。还可以联系平时的知识积累,比如苏轼性格豁达、乐观、平易近人,王安石被时人称为“拗相公”(脾气执拗的宰相),这些知识对答题也能起到辅助作用。

【答案】①相同之处:两人同是国家的杰出人才,都充满凛然正气,令人见之肃然起敬。②不同之处:苏轼除了凛然正气之外,性格中还有着“和气”的一面,即使是面对小孩,也能笑呵呵地同他攀谈。

(2)前一首诗是怎样表现苏轼的形象的?

答:

【解析】本题考查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种方法。正面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侧面烘托就是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出描写的对象。一般都是将两种方法巧妙结合,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答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先从诗人的穿戴(“峨冠正笏”)上来表现他在朝廷上的高洁(“峨”)正直(“正”);再从众大臣的反应(“凛凛群惊”)上侧面表现诗人深具国士之风;后两句又选取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平常画面——他头戴朴素的葛巾、手拄拐杖、和儿童倾心交谈,这就表现出诗人性格中还有平易近人的一面。

(3)后一首诗又是怎样表现王安石的形象的?

答:

【解析】同上。

【答案】本诗同样是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先借王安石生前盘桓之所的景物(“古木苍藤”)来象征诗人伟岸峻洁的人格,而后又以“杰气英姿尚凛然”一句正面写出诗人的英雄形象:英杰之气,凛凛如生,千秋万古,永不磨灭!

(三)阅读下面两首“三五七言”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风 清

[唐]李 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江 南 春

[宋]寇 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1)请简要赏析“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与“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这四句诗。

答:

【解析】本题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考生可以从艺术手法、思想情感、词句锤炼等角度入手。四句诗中共写了六种景物,显然是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因此可从景物与情感、景物与人物的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①“落叶”二句明写秋夜景象,实借“聚还散”的“落叶”来比况主人公与所思对象的相聚复又分离的情状;“栖复惊”的“寒鸦”是主人公自身形象的写照,在孤寂的夜里,她刚刚入睡,忽然又惊醒,因此更加思念远人。②“孤村”二句写暮春景象,“芳草”意象寄托着女主人公的离愁别绪;“斜日杏花飞”明写春意阑珊,暗写青春将逝、红颜渐老,委婉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孤寂独处的满腹哀愁。

(2)两首诗在抒情手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

孤芳自赏的诗句篇6

关键词:诗无达诂 中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5-0077-02

作者简介:邱凤莲(1973―),女,江苏邗江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特级教师,现为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教科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诗无达诂”,原作“《诗》无达诂”,本指理解《诗经》时,不要追求绝对确切的解释,也即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后来的诗论家们将“诗无达诂”作为诗歌欣赏的一般原则,泛指文学艺术鉴赏中审美的差异性。这一释诗赏诗的原则,合乎诗歌语言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的艺术特点,同时也与新课程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创新精神的理念相契合。但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这一原则并没有被广泛运用。

“诗无达诂”原则在古诗词教学中的缺位,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硬化了古诗词的面目

古诗词往往以简洁明了的词句表现丰富深邃的意境,虽尺幅而千里,让读者产生无限的时空遐想。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荡涤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审美能力。“诗无达诂”原则在诗词赏析中的缺位,使教学忽视诗词的丰富内涵,让原本丰满、多情的古诗词在学生心目中变得坚硬、僵化,何谈美感?

二、疏离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是建立在对诗词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基础上的。 “诗无达诂”的缺位造成了教学中的机械操作,使学生对古诗词的丰富情感缺少体验和感悟,最终导致了情感上的疏离。

三、束缚了学生的多元思维

新近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诗无达诂”的赏析原则重视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契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一旦将这一原则抛却,就让孩子误以为教参或教师古诗词的解读是唯一的、不可更改的,从而束缚了孩子的多元思维,扼杀了他们的个性化理解和感受。

新课程背景下,古诗词教学应如何从应试教育的泥淖中拔出泥泞的双脚,迈开轻灵的步履?笔者认为,适当运用“诗无达诂”这一美学原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打开诗词教学的别样空间很有助益。具体表现在:

一、有利于融入诗境

诗词以境界为上。境界,指的是诗歌意象传达的精神状态或心灵生存方式。有时候,古典诗词的境界是复杂微妙的,是诗人一瞬间“境与心会”的产物,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对这样的诗,我们当然不可去追求“达诂”。

如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这是一首行旅诗,诗人因心怀愁绪而长夜无眠,信手记事。全诗本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但是诗人却通过落月、啼乌、寒霜、江枫、渔火、寺庙、钟声等意象创造了一个清幽寂冷的“愁眠”之境,这正是这首诗的妙处。 诗中“霜满天”之句如果从字面去解释,就成了“寒霜满天”,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出现的状况,诗人何以如此着笔?这样一问,学生必有各种答案,教师不必强求一致,得意入境即可。

第二句有“对愁眠”三字,诗人为何而愁,是因为考试落第?还是思念家乡?抑或还有更深层次的难言之痛?教学中我们可以就此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境况和具体诗句进行讨论,这对于学生领会全诗的意境很重要,但可以不固定某个说法。既然那些专事考证的文人也无明确的解释,我们便没有必要难为学生,也没有必要硬塞给孩子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那样做只会扼杀孩子心中许多的猜测和联想,僵化诗歌灵动的意境。

二、有利于观照自我

新课程十分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越来越注意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引导。但是,在古诗词教学中,因为文本背景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比较久远,加之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学生的阅读往往有“隔岸观火”之感。“诗无达诂”这一欣赏原则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引领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穿越时空,观照自我,提升阅读感悟。

仍以《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为例:

师:朋友的小舟越行越远,终于消逝在蓝天下,诗人只看见长江水向天边不断流淌。再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映示画面、文字),你读出了什么特别的滋味?

生:我读出了诗人心中无限的离别之情,就像那长江水一样不断流淌。

生:这时候朋友的船帆已经看不见了,诗人还在看着那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他是多么舍不得朋友离开啊!

生:我从“孤帆”一词知道这时候江上没有别的船只,只有孟浩然一个人的船,越走越远。李白看见朋友走了,他不仅感到自己孤独,也感到朋友很孤独。

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满足于学生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而是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滋味。学生从自我的独特视角出发,寻觅到来自自我的独特情感体验。显然,这种观照自我的解读方式是寻求标准答案的教学所不能给予的。

三、有利于创新思维

在古诗词教学中,强求标准答案往往禁锢孩子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诗无达诂”,引导孩子在诗境追寻中探求诗人内心的心音颤动,感受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风采,不仅可别开天地,也可不断创新。

下面援引的例子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谁在说丰年呢,猜猜?

生:在稻花的香味中,传来了阵阵青蛙的鸣叫,它们仿佛在谈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生:在稻花香里,诗人听到了出来乘凉的农民们说着丰收的年景,还听到了田地中传来的阵阵欢快的蛙鸣。

生:诗人闻到了那稻花的芳香,一边走一边和自己的同伴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中传来了阵阵青蛙的鸣叫。

生:我觉得这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想象。在夜间,诗人可能没有听到谁说丰年,但是诗人闻到了稻花的芬芳,联想到人们一定会谈论今年的丰收年景,心中很舒畅,此刻,那夏夜的声声蛙鸣也传入了诗人的耳中。

答案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对作品进行多元解读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明白了原来古诗文可以这样解释,也可以那样联想。“诗无达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观念,对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理解古诗产生了有利影响。

孤芳自赏的诗句篇7

意象 :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

意境 :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体验高考:谈高考临渊羡鱼寻考法退而结网

1.【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

2.(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____________

3.(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杭四月

【元】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本诗中的“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析考点提纲挈领 理思路乱阵明途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 回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

高效作业: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从意象意境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答: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____________

8.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湖北卷)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①;泣寒,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寒蝉。

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

孤芳自赏的诗句篇8

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着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诗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红楼梦》一书让我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皆无完美,而人,也如此。

在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如意,这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环境无关,和观念无关,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上一篇: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 下一篇:请假条的写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