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山寺李白范文

时间:2023-11-28 10:22:52

夜宿山寺李白篇1

“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最擅长于以情写景,以景抒情,这首《夜宿山寺》诗描写的是山中的一座小寺院。从诗的语句看,诗人只是写了一座小寺院,但仔细咀嚼,山寺的静穆,环境的净谧,以及超脱凡世喧嚣的佳境,都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味外之旨,正是作者抒发的厌弃世俗,向往自由的情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外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在苏州城西。张继在肃宗至德年间曾游苏,本诗当作于此时。寒山寺是佛寺名,在枫桥西一里处,传说因初盛唐时疯僧寒山曾住此寺,故名。全诗以“愁”为诗眼。写景写声,动静相应,由实写到虚伸,渺渺余意更在诗句之外,抒发了

夜宿山寺李白篇2

2、秋月斜明虚白堂,寒蛩唧唧树苍苍。江风彻晓不得睡,二十五声秋点长。唐李郢《宿杭州虚白堂》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日照香炉生紫烟,要看瀑布挂前川。

5、九月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6、偶乘青帝出蓬莱,剑戟峥嵘遍九垓。唐吕岩《绍兴道会》

7、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唐张祜《杭州开元寺牡丹》

8、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唐徐凝《观浙江涛》

9、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1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2、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13、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唐白居易《杭州回舫》

1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夜宿山寺李白篇3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唐·李白《题峰顶寺》

大概意思是形容楼很高,夸张的手法。在楼上的人(李白)不敢说一声话,就怕惊动了天上休息的神仙。

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来源:文章屋网 )

夜宿山寺李白篇4

我站在山脚,望着山顶的一座木阁。

昨夜下了一场小雪。一排排的樱花仿佛突然在一夜之间开花了,枝丫上盖着南国的细雪,白得耀眼。从山上蜿蜒下来的道路上,只留下了我身后一串歪歪扭扭的脚印。

我原打算上山去寺院里赏樱,怕错过了短短的花期。可这场薄薄的春雪,让樱花还能如期而放吗?我有些犹豫,在踯躅不前之时,望着山顶晶莹的薄雪,最后决定继续前行。

远远的,就看得到寺院后的松柏在雪中泛着苍青色,淡泊清冷。站在樱树下,我闭上眼,呼吸着山上湿润冰凉的空气。偶尔有树上的雪落到地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世界如此寂静,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

月 夜

古寺依山而建,夜幕降临的时候,连绵起伏的青山成了楼阁的背景,黑黝黝的,像是紫檀的木座。寺庙被重重叠叠的松树包围了,只在门庭前,用青石砖铺了一条窄窄的小道,绵延到山下。

每到夜晚,这条石道两旁就点亮了香客送来的长明灯。这两条明亮的光带,将松柏映出幽绿的微光。况且树缝里处处飞舞着萤火虫,小小的,像一颗颗绿宝石似的点缀,让寺院的夜宁静,安详。

寺庙的灯是彻夜不息的,引导灵魂寻找其归宿,并且这些明亮的温暖的淡黄色的光芒成了大山的佛印。月光下,几丛纤细的铃兰草开出小小的雪白的铃铛似的花。萤火虫钻进花蕊里,这些花就成了玲珑的小纸灯笼。村庄,在这些光影中,熟睡了。

花 开

樱花开了。一片热烈彤红的霞,将小小的院落淹没其中。彼岸樱、雨樱、夜樱、山樱、茶碗樱、丁字樱、八重樱,雪白、粉白、粉红、深红,远远望去,樱花泛着银光,那是每朵樱花上颜色最淡的部分,像是水珠在滚动。馥郁的香气笼罩着寺院,香云缭绕,恍如仙界。

院子里的砖地很干净,绝少尘土。在樱花掩映下成了赭红色,像少女颊上飞起的红晕,又像男子喝醉酒后,脸上的红光。一个小沙弥在扫地上的落花,在墙角处扫拢成一堆,但樱花并不曾枯败,依然朵朵完整,鲜艳。

老僧未曾开口。然而,我一刹那领悟,俯身感谢,然后,下山。

夜宿山寺李白篇5

提起泰宁,第一反应便是大金湖,大金湖是“世遗”,散落在景区周边的村落,长期享受到景区外溢的经济效益。泰宁杉城镇的际溪村,靠近寨下大峡谷景区,在泰宁动车站开通后,便有了明显的区位优势,动车站20分钟车程,景区20分钟车程,都是“近水楼台”,加之村落内诸多岩寺――李家岩和络珠岩等丹霞地貌看点,便成了泰宁打造的乡村游“五朵金花”之一,台湾的乡建团队主抓“耕读”二字,正在恢复一个想象中的“耕读李家”。

际溪村小档案

村落概况:三明泰宁县杉城镇际溪村,全村人口924人,常住700人左右。因突出的区位优势,距离大金湖、寨下大峡谷等著名景点都在半小时车程内,交通便利,自2014年底开始,引进台湾上趣智业团队开始打造“耕读李家”乡村旅游,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耕读文化体验、养生度假、田园生活、岩穴苦读”的旅游目的地。 中国最长的丹霞岩槽,这里曾是村落学子岩穴苦读的地方,现在成了很好的观景平台。

资源优势:村落散居在竹林间,小而美;丰富的丹霞地貌,岩洞遍布山体;李家岩、络珠岩等岩寺众多,历来有“岩穴苦读”的风气;尚书故里,走出江日彩、李春烨、李纲等名人;骑行、村跑等户外运动便利;禅修净土;“李家菜地”农耕乐园;种植烟叶,有烤烟房特色建筑;已开发十多种特产伴手礼。

交通:位于205省道旁,距离县城12公里,距离泰宁县动车站15分钟车程,全程马路宽阔。环“耕读李家”景区村路有双车行道,全程7.5公里。

发展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目前需要能够符合深度体验的招商项目和返乡创客。

出了泰宁动车站,一扫雨季的阴霾,竟然是个艳阳天,15分钟车程便抵达杉城镇的际溪村。世界地质公园的样板景区――寨下大峡谷也在村落境内,“耕读李家”则在往峡谷的必经之路上。景区收益收归泰宁县旅游管委会,除了给村落带来外溢客源外,还有十多年前为了发展景区而被封为“公益林”的两万三千多亩山林,村财每年从中获得几万元资源费作为补贴。在食宿配套完善之前,从景区外溢过来的“旅游生意”还只是作为一种可能性,在际溪村旅游规划的坚实基础里,村落依然是大众旅行社喜欢加上的免费站点。即便这里的李家岩、络珠岩都有惊艳的丹霞岩寺,目前还未能实实在在变成收益,也没办法形成品牌。

际溪村,掩藏在无尽的毛竹林里,稀疏分散的民居,房前的桃李花绽放得恰到好处,村庄整洁,宁静,是传统村庄的小而美。走在宽阔的村道上,沿路竹林婆娑,遥望可见丹霞岩壁上的寺庙。 越过竹林,拾阶而上,就到了李家岩禅寺。

际溪村内,岩寺众多,又历来有“岩穴苦读”的风气。历史上的泰宁,囿于交通地理的限制,少有广袤的良田与活跃的商贾,但自然风光绝佳,山林物产丰富,偏安一隅的乡村,便靠山吃山,际溪村也是如此。当地青年学子唯有依靠科举才有更好的前景,于是,岩穴苦读之风盛行。际溪村历史最辉煌的时刻,是在明朝末期,出现了同窗联袂登第的江日彩、李春烨,前者因为为官清正以及举荐袁崇焕戍边御清等事迹为人称道;后者仕途通畅、平步青云,更是民间谈资里的励志榜样。这两位古人,连同他们当年苦读之地,在今天都变成了可以被挖掘的旅游资源与故事。

际溪村内的“耕读李家”项目,占用了村落11个村民小组中的4个,被宽阔的水泥路面环绕一圈,7.5公里的范围内圈起了李家岩禅寺和络珠岩,主打禅修、耕读主题,由台湾的上趣智业团队规划、落地。邱羽伶是团队的驻村成员,90后的小姑娘,在际溪村驻村已经一年多了,完整领略了这里的春夏秋冬,和她一起的还有3个成员,定期在际溪村工作。闽台美丽乡村交流中心,作为团队在村落的第一个落地项目,被打造成文艺的简餐馆和书吧,同时也是他们的工作驻地。和我们艳羡的山居岁月不同,他们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要劳累。村民日落而归的时候,他们还是不变的城市夜猫子,应对着项目和文件。在村子里,他们变换着住宿和用餐的地点,定向帮扶村落业者提高自己的经营理念。 闽台美丽乡村交流中心里,台湾上趣智业团队所在的工作室。

“交流中心”是际溪村的新地标,而李家岩则是香火旺盛的村落明星。一年多来,邱羽伶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次带着来访的客人,穿过竹林夹道的层层台阶,登上禅寺。初来乍到的我们,则在山下久久驻足,仰望竹林。李家岩贴壁而建,最著名的是它拥有中国最长的丹霞岩槽,官至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的李春烨,便是于此穴中苦读。途中偶遇下山归来的僧人,步履轻盈,我们气喘吁吁地勉强一路同行,闲谈中得知寺中只有5个僧人,平日里也接待禅修的施主,为了满足住宿需求,寺庙边加盖了小楼房。站在岩槽里远眺,高山田野绿意不尽,在此读书修禅,如今看来,也未必就是苦事,反倒可以成全心境,一饱山川秀色。岩槽尽头,便是下山的路,丹霞岩穴遍布山体,诡异中带着奇趣,“穴居”的兴趣陡然被撩拨起来,“好想在这里住一晚”。“嗯,如果你不怕蚊子的话”,小邱笑言。因为是“世遗”,不能随意改造建设,想要体验一把,恐怕只能是帐篷+睡袋了。 团队为村落设计的农产品。

漆黑的夜晚来得很快,我们跟着小邱到林叔的“猪栏人家”餐厅蹭晚饭。这是新任村书记林永胜的家,他的父母受到村委鼓励,尝试将猪栏改造成餐厅,为村里的餐饮业态带头。林永胜原来在外经营旅馆,因为部队转业和党员的身份,加上多年经商的阅历,在换届选举中被推举为书记。村里发展旅游,也让他看见家乡环境和村民心态的变化,考虑到父母养老的问题,便把旅店交给妻子打理,返乡来当村书记。基层干部的工作并不容易,遇到修路征田,容易得罪邻里,林永胜的父亲很明白农村的利益矛盾,为儿子的决定感到忧心。他承接了村里卫生员的工作,每月领着固定薪水,妻子是餐厅的大厨,客人多的时候,林永胜也帮忙打下手。

林叔是个好客健谈的人,被小邱他们称为“爷爷”,为了表示年轻,我们也C脸叫着,换来了“爷爷”家的小酒喝。泰宁乡村的口味偏咸辣,一口辣椒一口小酒,就着这满天星辰嘬起来,美得很,忽然觉得,小邱在这“黑灯瞎火”的村子里待上一年,似乎也并不是什么苦差事了。林叔家是土木结构的老宅,有30多年了,邻居们在“建设美丽乡村”工程时,拆掉了老宅建起了新房,经营起了民宿“李家客栈”一条街。林叔庆幸自己的房子没有拆掉,比照着不远的老宅民宿“李家院子”,一边心疼旧房改造的高额费用,一边期待老宅也能做起特色民宿。餐厅的生意并不算好,因为接待量的限制,景区过往的团队并不在这里消费,大多依靠零星散客周末消费。“李家院子”是村里最受欢迎的民宿,老宅改造迎合了城市人的审美。主人期待村落的民宿和餐饮接待量能增加,以便水涨船高。而林永胜则筹划着利用村落烤烟房的特色,打造一些主题民宿。目前,台湾团队为村落规划了一片民宿中心,用现代的设计增强民宿品质,预计全村能达到100个房间,期待的年游客量为8-10万人。相比于团队游客,际溪村更希望有消费能力的高端休闲人群,在招商的过程中,他们也更倾向于拥有高品质体验的项目。太太口服液的创始人之一郭海婴,在际溪村投资了一座禅修中心,和李家岩相呼应,但目前只完工了接待大厅。

夜宿山寺李白篇6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 作者: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 作者: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终南别业》 作者: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凉州词》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乌衣巷》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渭城曲》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塞》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黄鹤楼》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清明》 作者: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咏鹅》 作者:洛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秋浦歌》 作者: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古浪月行》 作者: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金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山中送别》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马诗》 作者: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一望二三里》 作者:佚名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越女词》 作者:李白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池上》 作者: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作者: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骆宾王《咏 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李峤《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夜宿山寺李白篇7

李白(唐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李商隐(唐代)——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张九龄(唐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李白(唐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刘方平(唐代)——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月

杜甫(唐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李白(唐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皮日休(唐代)——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秋瑾(清代)——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满江红·小住京华

李商隐(唐代)——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晏殊(宋代)——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中秋月

苏轼(宋代)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杜甫(唐代)——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白居易(唐代)——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高观国(宋代)——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孟浩然(唐代)——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秋宵月下有怀

米芾(宋代)——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中秋登楼望月

苏轼(宋代)——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念奴娇·中秋

辛弃疾(宋代)——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刘过(宋代)——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王建(唐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辛弃疾(宋代)——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史达祖(宋代)——斟酌娥,九秋宫殿冷——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夜宿山寺李白篇8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落榜生,当属唐代诗人张继,他仅仅因一首诗而名声大振。相传,张继落榜后想着同窗好友个个金榜题名,自己却名落孙山,因此心情非常失落郁闷,便前往苏州散心,投宿于寒山寺旁的客船。从傍晚到夜里张继一直站在船头望着苏州城的夜色,心境亦如那晚风凄清寒冷,于是他随口吟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不但使寒山寺出了名,而且让后人记住了怀才不遇的诗人张继。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共计落榜八次。他自幼十分聪明,9岁作文,10岁写出千余字的《乞醯论》。归有光虽发奋苦读,却考一次落榜一次。在他第八次落第之后,便徙居嘉定(今属上海市),开始读书谈道,招徒讲学。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造诣很深,著有《震川文集》四十卷,被后人赞为“明文第一”,是“唐宋派”中成就斐然的作家。他的散文平实简朴、感人至深,其《项脊轩志》还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同样难逃落榜厄运。蒲松龄19岁时考童子试成绩名列前茅,后来考举人、进士却屡试不中。这样的打击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潦倒终生;反而促使他更加苦读诗书,深入民间采集素材,写出了鸿篇巨著《聊斋志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便是蒲松龄的座右铭。

吴敬梓也是落榜生。他因落榜而怀疑科举制度,最终不再去参加科举考试,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创作出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也三次落榜。李时珍14岁考中秀才,之后的九年中,三次考举人都以落榜告终。于是他下决心弃官从医,潜心钻研医药。李时珍走遍大江南北,并参考了八百多种医书,历经27年的辛劳研究,完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堪称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当然,古代科举不顺、学术成就突出的落榜生,远远不止上述这些人。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风流才子唐寅,“唐宋家”之一的苏洵和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贾岛等等,都是科举考试中的落榜生。

在封建落后的古代,落榜生尚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么身处文明开放的现代社会,高考中的一次落榜又算得了什么?其实,落榜的只是考试中的一次失利,而不是你的全部人生!只要努力奋斗,人生未来的路依然宽阔和美好。

上一篇:国庆节英语手抄报范文 下一篇:戴望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