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抗疫范文

时间:2023-11-27 13:27:46

在一起抗疫篇1

【关键词】免疫调节;教学;构思

一、知识结构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调节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免疫学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和监控清除功能)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资料“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分析艾滋病的成因、HIV和T细胞变化关系

(三)情感目标

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

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以外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的杀灭作用

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

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特异性免疫是保卫人体第三道防线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

2.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

3.免疫物质: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

(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三)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

抗原进入机体后,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一段时间后,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就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抗体与抗原结合,抑制细菌的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抗体与病毒结合,可以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消化。

(四)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刚开始与体液免疫的开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同时,效应T细胞还释放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来加强免疫效应。

(五)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六)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疾病,如免疫功能过强时,会引起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过低时会引起免疫缺陷病。

1、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1)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破坏正常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过程:过敏反应发生于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细胞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

(3)分布:过敏反应中的抗体分布于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体液免疫中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在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4)预防: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是找出过敏原,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5)过敏原

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有几百种,它们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等方式使机体致敏。常见的过敏原有以下五大类:

①吸入式过敏原。如粉尘、螨虫、动物皮屑等。

②食入式过敏原。如牛奶、抗菌素、香油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③接触式过敏原。如冷空气、化妆品、霉菌、寄生虫等。

④注射式过敏原。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⑤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原。

(6)花粉引起组织液增多的原因

过敏反应时组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血浆中的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结果增加了组织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而降低了血浆中蛋白质的浓度,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吸水。

2、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

病因:抗原的抗原决定簇与自身的组织和器官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导致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不仅向抗原进攻的同时,也向自身的组织、器官发起进攻.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等。

3、免疫缺陷病:机体免疫功能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疾病。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具体有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等。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HIV是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菌、病毒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六、板书设计

(一)人体免疫的三大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粘膜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系统对内:监控和清除功能

2.免疫系统对外:防卫功能

(四)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

2.自身免疫病

3.免疫缺陷病

(五)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2.寻找抗原

在一起抗疫篇2

【关键词】感染与免疫 作用与关系

中图分类号:R3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245―02

感染是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方法之一,不管是隐性感染还是显性感染,感染后机体都会产生特异性免疫。感染过程中产生免疫,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病原微生物具有致病性又有免疫原性,致病性与感染致病有关,免疫原性与抗感染免疫有关。感染具有它的两面性,一方面感染提升机体免疫力,另一方面感染会给机体造成损伤,有的感染也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1 细菌感染与免疫的相互作用及关系

1.1 免疫力减弱是感染发生的前提。

免疫防御功能是细菌能否感染以及引起什么类型感染的重要前提. 免疫力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人的一生中,它始终与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肿瘤以及机体的衰老过程相抗衡,免疫防御功能受损就会使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有利于感染的发生和发展。

1.2 细菌感染可刺激机体产生不同的免疫,不同的免疫对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作用。

病原菌侵入机体后,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物质的不同,机体对它们的免疫反应也就各有差异。(1)宿主的天然防御功能对各种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防御作用;(2)抗毒素免疫:许多病原菌的感染,主要是以外毒素致病,如白喉、破伤风、气性坏疽及肉毒毒素中毒等,机体的免疫主要表现为抗毒素抗体中和外毒素的毒性作用。(3)机体的抗菌免疫:病原菌感染可分为胞外菌感染和胞内菌感染两类,对胞外菌机体主要通过体液免疫清除细菌,对胞内菌感染的防御功能主要靠细胞免疫。

1.3 细菌感染与免疫相伴随。

人类对结核杆菌的感染率很高,但发病率却较低,这表明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可获得一定的抗结核免疫力。抗结核免疫力的持久性,依赖于结核杆菌在机体内的存活,一旦体内结核杆菌消亡,抗结核免疫力也随之消失,这种免疫称为有菌免疫或传染性免疫

1.4 细菌感染能提升机体免疫力。

感染后是否一定患病,则取决于每个人的免疫力。免疫力低的人感染后,可能生病而成为病人;免疫力强的人,则人体可不受损害或损害很轻,不产生任何症状。隐性感染后,机体会产生抗体,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一次隐性感染或一次活疫苗接种就好比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锻炼了机体免疫系统,增强了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

1.5 免疫也可成为细菌致病的帮凶。

1.5.1 在结核杆菌感染时,细胞免疫与迟发型变态反应同时存在。⑴首次感染虽然出现的炎症反应缓慢但溃疡深而不易愈合,说明机体尚未建立起抗结核免疫力;⑵再次感染发生的炎症发应快,但溃疡浅而易愈合,细菌不扩散,说明机体对结核杆菌已具有一定的细胞免疫力,而溃疡迅速形成,则说明在产生免疫的同时有迟发型变态反应,表现出对机体有利又不利的一面;⑶过量的结核杆菌进行再次感染,则引起剧烈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说明迟发型变态反应对机体不利的一面。人类的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严重而恶化的肺结核,相当于第三种情况。

1.5.2 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就与链球菌引起的交叉免疫反应或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如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2 病毒感染与免疫的相互作用及关系

2.1 免疫机理参与病毒感染细胞的损伤和死亡

许多病毒感染细胞的结局为细胞死亡,而细胞死亡的机理有:1、病毒直接损伤宿主细胞。 2、病毒引起免疫病理损伤,发病机制可能为:①病毒改变宿主细胞膜的膜抗原,②病毒抗原和宿主细胞的交叉反应,③淋巴细胞识别功能的改变,④抑制性T淋巴细胞过度减弱。

2.2 病毒感染可引起暂时性免疫抑制

麻疹病毒感染能使患儿结核菌素阳性反应转为阴性反应,持续1~2个月,以后逐渐恢复。近10~20年来,观察到许多病毒感染都能引起暂时性免疫抑制,如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登革热、委内瑞拉马脑炎、单纯疱疹、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急性期和恢复期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特异性抗原和促有丝分裂原(PHA、ConA)的反应都减弱。同时对结核菌素、念珠菌素、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原的皮肤试验反应转阴或减弱。

2.3 机体免疫反应的强弱及免疫调节机能是否正常与乙型肝炎临床类型及转归有密切关系。

2.3.1 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机能正常的机体,受染肝细胞被效应细胞攻击而破坏,使感染终止,临床表现为经过顺利的急性肝炎,且由于病毒数量的多寡及毒力强弱所致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不同而表现为急性黄疸型或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2.3.2 若机体针对HBV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损或呈免疫耐受或免疫麻痹,受染肝细胞未遭受免疫性损伤或仅轻微损伤,病毒未能清除,则表现为无症状慢性病毒携带者。

2.3.3 若机体免疫功能(主要是清除功能)低下,病毒未得彻底清除,肝细胞不断受到轻度损害,则表现为慢性迁延型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

2.3.4 重型肝炎的病理损伤机制主要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严重失调,特异性免疫反应过强,自身免疫反应明显,通过肝内免疫复合物反应和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造成肝细胞大块坏死。

2.4 有的病毒直接损伤免疫细胞

HIV选择性地侵犯带有CD4分子的免疫细胞,主要有T4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细胞表面CD4分子是HIV受体,通过HIV囊膜蛋白gp120与细胞膜上CD4结合后由gp41介导使病毒穿入易感细胞内,造成细胞破坏。

3 寄生虫感染与免疫的相互作用及关系

3.1 寄生虫感染症状的出现受多种因素影响

3.1.1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程度主要与双方相互适应程度相关,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寄生关系历史愈久,两者愈相适应,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程度愈轻,反之,宿主受害愈重。

3.1.2 寄生虫的致病作用也与寄生虫的种类、数量,宿主的营养、健康与免疫状态相关。如少量钩虫寄生,而宿主营养状况差,便可引起症状,但有时宿主营养好,即使虫数多也不一定引起症状。

3.2 寄生虫逃避宿主免疫有方

宿主对寄生虫产生的特异性免疫,远不如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有效,这可能与寄生虫的体积较大,结构、抗原性较复杂有关,也可因寄生虫逃避宿主免疫有方所致。

寄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有:

3.2.1 解剖组织隔离 寄生于肠道、生殖道或细胞内的寄生虫,如蛔虫、阴道毛滴虫或疟原虫等,难以与抗体或T细胞接触,从而避开了宿主的免疫作用。

3.2.2 寄生虫改变表面抗原 寄生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可具有不同的特异性抗原,由于抗原不断更新,宿主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不能与其结合,逃避了免疫攻击。寄生虫的体表可镶嵌或合成宿主抗原,使宿主的免疫细胞不能识别,如血吸虫。

3.2.3 寄生虫可溶性循环抗原的封闭作用 寄生虫在宿主体内产生的可溶性循环抗原可与血中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使抗体失去作用,还可封闭致敏T细胞的细胞毒功能,如疟原虫、血吸虫等。

3.2.4 抑制宿主免疫应答 如杜氏利什曼原虫可释放一种抑制致敏淋巴细胞物质,使宿主免疫力减弱。旋毛虫幼虫的分泌物具有损伤淋巴细胞的作用。

3.3 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特异性免疫以非消除性免疫为主,抗感染能力有限

非消除性免疫是寄生虫免疫中最常见的类型。如血吸虫病时的伴随免疫、疟原虫感染时的带虫免疫。此外,人对蛔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一般不产生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力,对再感染也无抵抗力,因此人容易重复感染此类寄生虫。

3.4 宿主感染寄生虫以后所产生的免疫反应也有两面性

一方面可以表现为对再感染的抵抗力,另一方面也可发生对宿主有害的变态反应,又称超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的变态反应也可分为Ⅰ、Ⅱ、Ⅲ、Ⅳ四型,分别称为速发型,细胞毒型、免疫复合物型,迟发型或细胞免疫型。

3.5 虽然寄生虫总是令人感到恶心与不健康,但根据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医学部的教授藤田一郎的研究,寄生虫有时却能抑制人体的过敏性疾病;甚至还可以透过“生物减肥法”,让需要减肥的胖哥与胖妹能在肚子里安全地养一条“减肥虫”,就能轻松地达到减肥目的。

总之,感染与免疫的关系是多方面的:1、有的感染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免疫力较强者常常不发生感染或发生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又可进一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正常菌群有营养作用、拮抗作用、免疫作用。有些“正常菌群”,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寄生在肠道中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建立在此理论基础上的免疫接种和正常菌群都可以增强抗感染免疫功能。2、有的感染会削弱免疫功能。如麻疹患儿、流感患者有容易并发肺炎的倾向;风疹、水痘、脊髓灰质炎、巨细胞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可使免疫力下降,易继发其他感染。艾滋病毒感染会严重破坏免疫系统,从而继发感染或肿瘤。3、有的感染会造成免疫功能紊乱或免疫病理损伤,引发超敏反应(俗称“过敏”)及自身免疫病,如有些人在链球菌感染后会引起风湿热,有些则在感染过后数月甚至数年出现风湿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甚至发生肾炎。4、有的寄生虫感染能引起过敏反应,而有的寄生虫又可以用于过敏反应的辅助治疗。用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也是目前最好的过敏反应治疗方法。5、不同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其结果各不相同,而有时同一种感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也因人而异。6、某些活疫菌接种后有引发致病的潜在危险,有些会在一段时期内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有的活疫苗与死疫苗会发生接种后反应。

参考文献

[1]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主编 许正敏 供五年护理专业用

[2]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主编 张建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在一起抗疫篇3

关键词:抗疫精神;思政教育;高校

中华民族在面临危机灾难之际总会赋予民族精神以特定的时代内涵。中华民族在这场无硝烟的抗疫战争中展现出的抗疫精神为新时代民族精神做出了生动诠释。抗疫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高校思政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大大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抗疫精神的内涵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国人民在这场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在抗疫大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不漏掉、不抛弃每一位患者,全力以赴的对待每一个生命,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举国同心诠释了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在抗疫过程中,全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疫情动态,积极配合国家的抗疫指令。全国人民都团结起来,共同取得抗疫斗争的成功。舍生忘死诠释了中华儿女同困难做斗争的顽强意志。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战争中,广大医护人员是挡在病毒与人民群众中间的防护墙,他们永远在奋斗的最前线,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站在疫情的风口浪尖出,为人民群众撑起生命的蓝天,铸就了疫情防控的巨大力量。尊重科学诠释了中国在抗击疫情中对科学精神的坚守。“中国成为疫情暴发以来世界上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些成功经验,都来自于科学技术正确运用。命运与共生动地诠释了中国秉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疫情肆虐之时,中国毫无保留的共享中国方案,分享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展现大国担当。

2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思政教育必须结合社会现实,与时代同步,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效,才能更好地指引学生成长。高校思政教育是一个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将抗疫精神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是必然要求,更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职责与使命。

2.1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程的建设

令人感动的故事在抗疫过程中层出不穷,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故事作为自己课堂上的生动案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抽象的理论课程变得更具亲和力。不仅是思政课,专业课程也可以按照自己专业独有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结合抗疫中的真实案例,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和弘扬抗疫精神,使学生深刻感悟疫情防控这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把爱国情怀的种子深深埋于学生心田。高校教师也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充分参与到学校的防疫实践中,亲身感受抗疫防疫的第一线,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内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高校教师可以在防疫实践项目中积极探索抗疫精神的元素,而后进行抗疫精神的讲解,引导学生在防疫实践中,加强对抗疫精神的深刻理解,在此过程中实现课程思政建设中实践育人的教学体系的建设。

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儿女面对危难不惧艰险、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当民族面临危难之际,中华儿女心连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同凝结起抗击疫情的伟大爱国力量。新时代的爱国情怀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抗疫过程中涌现了无数个令人感动的故事:签下请战、最美逆行者、捐款捐物……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抗疫故事,它贴近每一个人的生活,每一个故事都充满着感染力,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情感共鸣中产生。可见,抗疫精神所具有的爱国主义蕴含在抗疫战场的各个角落,甚至就在我们身边,高校教师应带领学生多去体会,使爱国主义情怀深埋在学生的心里。

2.3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在抗击疫情最紧迫之时,全国众多满怀责任和使命的医务人员、党员、干警、基层人员舍身投入战“疫”当中。特别的是,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我们看到了无数的年轻身影。他们是父母眼中孩子,更是心头肉。但是在国家、在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签下请战书,学着前辈的样子,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安全。曾说:“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正因为我国青年心里有着一份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在这种危机时刻,毅然决然的选择去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高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讲好中国青年的抗疫故事,不仅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无私奉献、责任担当的优秀品质,还可以使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对国家、对人民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3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3.1将抗疫精神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更是弘扬抗疫精神的主战地。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正向引导的作用,也对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可见,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与抗疫精神相结合。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疫情的主题征文比赛,如讲述身边的抗疫英雄或是写下自己对疫情中的爱国情怀的理解等,让学生在文字中感受抗疫精神;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防疫志愿活动,如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生宿舍消毒工作、帮助老师统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等志愿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切身体验防疫工作,真正地把抗疫精神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各个学院也可以小范围的组织学生一同观看抗疫相关的影视剧,分享观看感受,深化对抗疫精神的理解与认识;学校还可以通过举行抗疫知识问答比赛、设计疫情宣传标语、张贴疫情相关的宣传海报,使学生在校园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抗疫精神带给我们的力量。学校通过组织各项文化活动将抗疫精神与校园文化融合,不仅能够拉近学生与抗疫精神之间的距离,更能让学生在践行中领会抗疫精神的力量,潜移默化的让抗疫精神扎根心底,进而践行伟大的抗疫精神。

3.2将抗疫精神与课程思政相结合

课程思政的建设应坚持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统一。专业课老师在课堂上不能仅仅利用一定的时间机械的讲思政,如此下来,只会导致学生把思政教育看成专业课程的附加甚至是累赘。“专业课程+抗疫精神”不应该是简单的加法,而是要将伟大抗疫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入课程,打造富含抗疫精神的课程教学体系。融合在一起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既具备专业性又是有温度的。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深层探究各类专业课程中埋藏的思政元素,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要做到旗帜鲜明,又要润物无声。伟大抗疫精神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因此,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3.3讲好抗疫故事,激发爱国情怀

在一起抗疫篇4

1

乙肝疫苗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乙型肝炎疫苗经历了从血源性疫苗到基因工程疫苗两个阶段。血源性疫苗是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中经纯化灭活等严格工序制备乙肝表面抗原,作为疫苗使用。因恐有引起其他血源性疾病之虞,目前血源性疫苗已基本被淘汰,代之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然后转染相应的宿主细胞,如酵母、中国仓鼠肾细胞(CHO),生产乙肝表面抗原蛋白。由于并非完整病毒,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但保留了免疫原性,即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目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技术已相当成熟,国内使用的有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经多年观察证明安全有效,都可以放心选用。

2

接种乙肝疫苗前为何要化验乙肝两对半?

乙肝两对半是一组常用的检测乙肝感染状况和免疫状况指标的简称,包括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代表已感染乙肝病毒,伴e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即俗称的“大三阳”,伴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即俗称的“小三阳”,此时再注射乙肝疫苗无效。表面抗体阳性代表已有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以是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此时其他指标均阴性;也可能是自然感染已经康复的标志,此时伴有核心抗体阳性。这两种情况下均不需要再接种乙肝疫苗。因此乙肝疫苗接种前一般先化验乙肝两对半,可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由于乙肝疫苗安全性非常好,根据各地携带率的不同,也有地方推荐不化验,直接接种乙肝疫苗。

3

乙肝两对半是定性好还是定量好?

定量检查优于定性检查,因为定量检查除可判断阴性或阳性外,还有助于判断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一般认为,健康人乙肝表面抗体10单位/升,表示有免疫力;乙肝表面抗体>100单位/升,表示有很好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持续时间较长(父母为慢性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子女为高危儿童,应除外)。

定量检查的缺点是价格高,许多基层医院不开展。此时定性化验也可粗略判断。

4

是不是所有儿童都可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全国范围内,所有的新生儿都可免费接种乙肝疫苗。近年来,国家扩大了免费接种范围,既往未接受过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也可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5

乙肝疫苗能纳入医保费用支付吗?

各地的情况不同。大部分地区对易感人群都免费接种,因此不再需要医保支付。

6

老年人要不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可感染各年龄人群,包括老年人。因此老年人也需要打乙肝疫苗。最初规定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因为当时疫苗的生产能力有限;其后又将免费接种人群扩展至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是基于财政负担能力的考虑。实际上,所有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及未感染过乙肝的人群,在经济条件许可时都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7

孕妇能打乙肝疫苗吗?

可以。孕期和哺乳期并不是乙肝疫苗的禁忌证。实际上由于乙肝病毒可在家庭中传播,并且母婴传播是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因素,对家庭中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高危孕妇和乳母应推荐乙肝疫苗接种。可在接种前先化验乙肝指标,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妇,尽快注射乙肝疫苗。已感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不需注射乙肝疫苗。

8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打乙肝疫苗吗?

一般讲的乙肝疫苗是预防用的乙肝疫苗。健康人注射这种乙肝疫苗会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可预防乙肝感染。而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有大量的乙肝病毒,对乙肝疫苗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会产生我们所需要的抗体或细胞免疫,即乙肝疫苗对这些人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故不必注射乙肝疫苗。目前,治疗用的乙肝疫苗正在研制过程中,经过严格临床试验后可望用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起到治疗作用。

9

有慢性病的人能打乙肝疫苗吗?

有慢性病的患者,往往容易感染乙肝病毒,且感染后常会引起更严重后果,因此一般情况下,如果慢性病患者病情稳定,应及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由于某些慢性病还会影响免疫功能,进而影响疫苗效果的持久性,因此还应定期监测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及时加强接种。个别专家提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不接种为宜,但多是基于理论上的推测,并无确实的依据。但须注意,疫苗说明书中注明:患有慢性严重疾病患者(如心、肾疾病等)、严重脏器畸形、严重皮肤湿疹等患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

10

感冒发烧能打乙肝疫苗吗?

感冒发烧时最好不要打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生物工程方法制备的乙肝表面抗原,疫苗注射是为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或细胞免疫。虽然乙肝疫苗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疫苗之一,但也偶有接种者有发热或不适的反应;在发热时注射,很难将原有的感冒发烧和疫苗引起的发热相鉴别。再者,乙肝疫苗注射全疗程要3次乙肝疫苗接种,第一针一般在新生儿生后立即进行,第二针和第三针在1月和6月后注射。有研究表明,第二针和第三针适当推后对免疫效果无影响。因此感冒发烧时最好不要打乙肝疫苗,可待痊愈后再注射更安全。

11

接种乙肝疫苗后可保护多长时间?对于新生儿而言,目前推荐的免疫程序为0、1、6月,也就是说,半年内打3针,从打第一针的当天算起,满月时打第二针,满半年打第三针。儿童和青少年剂量为每次5微克(ug)。国外研究表明使用2.5微克或10微克的酵母乙肝疫苗可在正常儿童体内诱发产生抗体,但10微克剂量可诱发更高水平的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完成全程免疫后1~6个月最高,以后有逐渐下降趋势。接种酵母乙肝疫苗的婴儿在10岁时约有一半儿童的血清抗体滴度降至10单位/升以下,但抗体滴度降低或转阴的儿童在加强注射一针后可快速产生高滴度的抗体。因此,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对正常儿童的保护效果一般认为至少可持续10年以上。

12

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所生婴儿怎么办?

母婴传播是我国形成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原因。酵母乙肝疫苗5微克,0、1、6月程序的保护效果达60%~80%,其第一针免疫要尽早进行,最迟也不要超过生后24小时。若母亲携带乙肝病毒,国内外专家多要求对其婴儿采用主被动联合免疫的方法,即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至少100单位(IU),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

13

全程打完乙肝疫苗后多久可以抽血验抗体?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正常新生儿和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成年人对乙肝疫苗应答良好,因此接种后不需常规监测乙肝表面抗体。而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婴儿和其他有潜在危险因素的人群(如家里有乙肝患者等),应在完成3针接种程序后1~6个月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对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或抗体滴度低于10单位/升者应及时加强注射,以保持其乙肝表面抗体在保护水平之上,尽可能减少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生。对乙肝表面抗体、抗原均阴性者,也应加强接种以使其产生免疫力。

14

接种乙肝疫苗后无抗体怎么办?

医学上把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仍阴性,称为乙肝疫苗无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并不是“真正”的无反应者,经加强接种后多数仍能产生保护水平的乙肝表面抗体。若仍不产生抗体,建议定期随访,防其感染乙肝病毒。

15

乙肝疫苗多久需要复种?

接种后5~10年,虽然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有相当部分的人乙肝表面抗体消失或低于保护滴度,但发生乙肝病毒感染的情况极少见,因此多认为无复种的必要。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婴儿、免疫功能抑制或受损的人群、大量受血者因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增加,且感染后容易成为慢性,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对这些高危人群进行抗体滴度监测,必要时复种,使乙肝表面抗体保持在10单位/升以上。

16

乙肝疫苗剂量越大越容易产生抗体吗?

目前国内使用的乙肝疫苗规格主要有酵母重组乙肝疫苗5微克和10微克,以及中国仓鼠肾乙肝疫苗20微克。早期的研究发现,不同剂量的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的预防效果相当,但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会有区别。国外曾比较过酵母重组乙肝疫苗5微克和10微克用于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每次10微克剂量的抗体滴度显著高于每次5微克,但还没有大规模权威调查研究证明,每次乙肝疫苗注射量和免疫保护效果成正比。对于加大注射剂量的方法,没有试验证明对人体有害。

17

乙肝疫苗剂量小儿与大人一样吗?

根据疫苗种类和使用人群的不同,疫苗剂量也是不同的。最初的血源性乙肝疫苗,一般儿童按0、1、6月,每次注射10微克/次;成人接种可按0、1、6个月,每次注射20微克/次。基因重组疫苗的一般剂量为5~10微克/次,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及18岁以上成人,疫苗剂量应大一些,可根据对象不同给予10~20微克为宜。对成人剂量国内通常用每次20微克,美国的推荐剂量为每次20微克。

18

打乙肝疫苗会过敏吗?

乙肝疫苗过敏罕见。少数过敏反应可出现各种类型皮疹,以荨麻疹多见,也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但国内用的乙肝疫苗都含有防腐剂硫柳汞,难免会残留微量的酵母成分,少数对酵母成分或硫柳汞过敏者,在接种后可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对以上疫苗成分过敏者禁用乙肝疫苗。

19

还有其他哪些不良反应?

人体对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有很好的耐受性,一般无严重的副反应。其他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非变态反应和精神性反应。一般反应包括接种部位出现红晕,浸润并有轻度肿胀和硬结,稍有压痛;部分人接种疫苗后8~24小时有轻度发热。非变态反应大多与自身存在免疫机制有关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精神性反应包括晕厥和急性休克反应,这类反应并非疫苗直接引起,而是精神或心理因素所致。

20

如何应对乙肝疫苗的不良反应?

对于一般反应大多无需特殊处理,注意适当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对于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清洁毛巾热敷每日数次,可以帮助消肿减轻疼痛,2~3天后即消退。对于晕厥要保持安静和空气新鲜,平卧,头部降低,解开衣扣,注意保暖,口服温开水或温糖水。对于精神反应,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大多用针灸、暗示疗法即可恢复。由于极个别人可有过敏反应,疫苗接种后最好在接种地点观察半小时以上,无异常后再离开。

21

漏打乙肝疫苗多久需要从头复种?

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分为3次,在0、1、6月进行,一般认为每次延后1~2个月不会对免疫效果有任何影响。美国有学者曾研究发现,将3次乙肝疫苗每次间隔1年接种,对抗体产生无太大影响。实际上,0、1、6的程序是当时根据大多数接种者的反应以及当时的成本-效益分析得出的。每个人对乙肝疫苗的反应都不大相同。少部分儿童注射1次就可产生抗体,也有部分儿童多次注射都不产生抗体。因此并无漏打疫苗后多久一定要从头复种之说。可去医院检测一下血液中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抗体呈阳性且滴度高,可以不再接种;如果抗体滴度不高可以接种1次;如果抗体持续阴性,则可重新接种2~3次。

22

有抗体后多久需要打加强针?

在一起抗疫篇5

关键词:猪瘟 免疫失败 原因 对策

一、猪瘟免疫失败原因

1、猪瘟疫苗方面

(1)疫苗剂量不足。我国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是以能预防临床感染为标准,应用这一标准进行免疫,常有部分猪的抗体水平达不到预防亚临床感染水平,这部分猪感染强毒后常可引起亚临床感染。免疫注射时漏液、打飞针,导致实际注入猪体内的疫苗剂量不足。

(2)疫苗的贮存、运输设备简陋,未达到规定要求;运输环节过多,疫苗瓶破损,运输过程中温度过高,造成疫苗污染、失效。

(3)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或置于高温环境下,都会降低疫苗效价,影响免疫效果。

2、免疫操作技术不规范

防疫人员操作不规范,注射部位不准确,药液注入脂肪层;免疫器械消毒不严格,针头未及时更换和消毒,无法达到免疫效果。

3、免疫程序不合理

(1)每头猪都要接种四种疫苗(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但由于基层兽医队伍力量薄弱,补免工作很难实施,有的猪仅接受过一次免疫,有的在集中免疫行动后出生或补栏的猪很容易漏免,出现免疫空白,导致猪瘟免疫抗体难于达到有效保护水平。

(2)超前免疫,即在仔猪出生后吃初乳前进行免疫注射,注射后2h让仔猪吃上初乳,但在实际操作中困难很大,如母猪深夜产仔或分娩过程过长,仔猪出生后已吮吸初乳又免疫,或疫苗稀释后放置时间过长,疫苗效价不高等。

(3)仔猪断奶时与母猪同时免疫。猪场多采用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仔猪的断奶时间为21-28日龄,如果母猪出现繁殖障碍问题(如流产、死胎等),此时进行猪瘟免疫,就会出现首次免疫失败。

4、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细小病毒等的感染或混合感染本身除可引起猪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外,还直接侵害猪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免疫器官受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抑制,免疫功能下降,对猪瘟等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低,甚至不产生免疫应答,造成免疫失败。

5、药物因素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不仅可引起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淋巴结出血和水肿,严重破坏体内的免疫器官,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还会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影响抗体产生。饲料中混杂其他化学物质,如农药、重金属等也能导致免疫抑制。

6、猪瘟持续性感染

部分母猪经猪瘟免疫后抗体水平低下,在妊娠期间感染猪瘟病毒时多呈亚临床经过,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免疫抵抗力,不表现明显的发病症状,这些感染母猪所产仔猪往往发生胎盘感染导致先天性免疫耐受,对猪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很低,接受猪瘟疫苗免疫不能产生高滴度的抗体,受到强毒攻击时易感染温和型猪瘟。

7、母源抗体的干扰

母源抗体对仔猪有保护作用,但也会影响仔猪的免疫效果。仔猪免疫效果的好坏与母源抗体滴度有关,当母源抗体滴度高时免疫接种,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

二、猪瘟免疫失败的对策

1、保证疫苗质量

要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的规定保存、运输和使用疫苗。猪瘟疫苗的储存条件要求较高,应在冷藏条件下运输,在-15℃以下保存。

要注意避免疫苗在运输过程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应选择在气温相对较低时运输,同时行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停车,缩短行车时间。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免疫时要配备疫苗专用冷藏箱,疫苗保存要做到“苗随冰行,苗完冰未融”。

2、疫苗的剂量

有专家指出,我国每头猪1头份的猪瘟疫苗免疫剂量显然不足,应加大首免疫苗用量为4头份/头。每猪使用4头份的免疫剂量,可帮助猪体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达到保护亚临床感染水平。

3、规范免疫操作

免疫前要对各种器械进行彻底消毒,注射一头猪要更换一次针头。疫苗注射时要避免注射到脂肪层,以免影响疫苗的吸收。仔猪选择9号针头注射,中猪用12号、大猪用16号针头较为适宜。

4、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仔猪应在25-30日龄时进行猪瘟首免,60-70日龄时进行二免。首免日龄过早,疫苗与母源抗体发生中和反应,不产生免疫保护作用。母猪的免疫要在配种前进行,妊娠母猪不宜免疫。

乳前免疫可避开母源抗体的干扰,迅速提高初生仔猪抗体水平,发挥主动免疫作用,剂量为4头份/头。要注意的是应控制仔猪在免疫后2h才可吮吸初乳,并在仔猪35日龄和70日龄时各再注射猪瘟疫苗4头份/头。

5、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合理使用兽药

接种疫苗前后,应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口服或肌注亚硒酸钠维生素E等免疫增强剂来增强免疫效果,也可用乳酸菌、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免疫接种前后12h禁止投喂抗病毒类药物。在饲料中添加霉菌吸附剂,吸附黄曲霉毒素、F2毒素等霉菌毒素,降低或部分消除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

6、建立免疫抗体监测系统

定期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对于免疫后抗体未达标的仔猪要及时补免,补免后抗体水平仍未提高,若疑为先天感染或免疫耐受,应予以淘汰。结合猪瘟抗体监测,应坚决淘汰隐性感染或潜伏感染的种公猪和母猪,消除引起仔猪先天感染或免疫耐受的传染源。

7、做好消毒工作

选择高效消毒剂,定期对猪场内外环境彻底消毒。禁止用碘酊或消毒剂消毒器械,注射器、针头清洗干净后用高压灭菌锅消毒至少15min,注射部位用碘酊消毒后用干棉球擦干再注射,以免造成疫苗灭活。

8、加强饲养管理

在一起抗疫篇6

【关键词】 阴阳学说;促、抗炎细胞因子;脓毒症;免疫平衡

Abstract: Yin-Yang theory is the summary about the related and opposite things and phenomena in nature,that is,the conception of the unity of the opposites.The effects of the pro /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 immune balance of Severe Sepsis also embody the Yin-Yang balance theory of TCM,especially has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with Yin-Yang theory,including: Opposition and Restriction,Interdependence,Wane and Wax,andmutual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Yin-yang;pro-inflammatory;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epsis;immune balance

阴阳学说是中医的总纲,它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用来阐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用于临床实践。近年来医药学家研究认为,免疫系统受阴阳平衡规律的调节和支配,也是人体阴阳平衡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免疫功能失调或低下是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如脓毒症免疫平衡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与其发展及预后有很大关联[2]。脓毒症促炎性细胞因子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TNF),抗炎性细胞因子主要为白介素-10(IL-10)。本文试就促、抗炎性细胞因子在重型脓毒症免疫平衡中的作用与阴阳理论的联系加以探讨。

1 阴阳对立制约与促、抗炎细胞因子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一切事物都存在着阴阳(即矛盾),互相排斥、斗争,最终达到制约的功能,使宇宙万象或生物体(包括人体),体内相互协调。阴阳对立是阴阳免疫的基础,阴阳之间是对立统一的。阴阳的相互制约过程,也就是相互消长的过程,没有消长,也就没有制约。任何事物互相对立着的一方面,总是通过消长对另一方面起着制约的作用。免疫学中也无处不体现着这一观点,抗原性异物与机体免疫系统之间、抗原与抗体之间、抗原和吞噬细胞之间、抗原与淋巴细胞之间、Th1与Th2之间、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等等。比如抗原性异物与机体免疫系统之间就是免疫学中最重要的一对阴阳矛盾对立统一体。免疫就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性异物识别和排除的过程,任何免疫反应都必须针对特定的抗原,没有抗原就没有免疫,抗原可以是外来的致病微生物,也可以是体内突变和衰老死亡的细胞。如果是外来的致病微生物,就与中医学中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相吻合。“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促/抗炎细胞因子免疫平衡在脓毒症的免疫平衡中的作用与阴阳对立制约极其相似。在免疫或是炎症反应中,细胞因子常可根据其具体作用不同分为促进和抑制两大对立组分[3]:促炎性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和抗炎性细胞因子(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促炎性细胞因子通过释放“攻击性”炎症介质,启动或促进机体的炎症和损伤。而抗炎性细胞因子通过释放抗炎症因子,参与机体的自身防御,促进炎症消散和组织修复。“攻击”和“防御”的平衡决定炎性疾病的转归,两类细胞因子之间平衡失调往往又是外科感染后进一步发展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的重要原因。目前已知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主要有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一1(IL-1)、IL-6、IL-8等,抗炎性细胞因子主要有IL-4、IL-10、IL-13等。促炎性细胞因子能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而抗炎性细胞因子能抑制炎症反应,并且它们之间的这种作用会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这也体现着中医阴阳理论中的阴阳对立。

转贴于

2 阴阳的互根互用与促、抗炎细胞因子

阴阳既对立又互相依存,阴阳任何一方不能单独存在。任何一方必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如上为阳,下为阴,若无下阴存在,即无所谓上阳;阴阳互相滋生,我们以阴阳互根性来分析抗原与抗体的关系,抗原为阴,抗体为阳,没有抗原,就没有抗体,抗体的产生是以抗原为前提的,只有当体内出现抗原,抗原刺激免疫系统。淋巴细胞接受抗原信号后活化、增殖、转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细胞因子不是独立存在和单独作用的。它们之间可以通过合成分泌的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的相互调控、生物学效应的相互影响而组成细胞因子的效应网络。脓毒症的免疫平衡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在感染以后的产生,以及在病情中的变化也是相互调节、相互调控、相互影响的,也完全符合阴阳的互根互用理论。

3 阴阳的消长平衡与促、抗炎细胞因子

阴阳在相互对立、依存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变化过程,并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可以转化。阴阳的消长与转化在免疫学中更是多见。如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抗原与抗体有互相对立和依存的特性;另一方面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关系。免疫初期,抗原量多,但当免疫应答反应开始发生,抗体即逐渐增多。当抗体大量产生后,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不断地清除抗原,抗原量就会不断下降。抗体与免疫应答反应之间也具有消长关系,抗体是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对免疫应答又有反馈调节作用,抗体产生之后又可以抑制其后的抗体产生。脓毒症的免疫平衡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在疾病的变化过程中也同样存在消长平衡。脓毒症也是机体在刺激因素作用后,效应细胞在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同时,也会合成分泌大量的抗炎性细胞因子,两者之间互相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效应网络,而在致病因素持续存在,机体易感性变化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下,使促炎性细胞因子处于优势地位,导致机体炎性反应加剧,自身调节和抗炎能力下降,其最终结果必然将向脓毒症方向发展。脓毒症的免疫平衡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在疾病中的消长平衡与中医阴阳理论的消长平衡一样都存在于其全部过程之中。

4 阴阳的相互转化与促、抗炎细胞因子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方向转化。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的抑制与兴奋的互相转化也是如此。其转化极其常见[4],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可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这种病症的变化,即属于由阳证转化为阴证。这与脓毒症引起的休克相同,脓毒症患者的促炎性细胞因子(TNF)作用于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和白细胞,诱发炎症反应;TNF大量进入血流时可做为内源性致热原引起发热,甚至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发生脓毒症休克这也正体现着中医阴阳转化理论。

总之,各种免疫细胞及其亚型,有的起辅助作用,有的起抑制作用。抗体等体液免疫因素、多种细胞因子,它们既能促进免疫作用,有时又起着反馈的抑制作用,相互促进,相互约束,其间保持平衡则健,失去平衡则病,脓毒症中的促、抗炎细胞因子也要保持平衡,否则疾病则趋向恶化,其中关系与中医的阴阳学说恰恰相符合,阴阳保持平衡则健,失去平衡则病。这些对指导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尤其是重型脓毒症的治疗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育正,吕乃群.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于泳浩,崔乃强等.脓毒症患者促炎/抗炎反应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变化与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7:470-473.

[3]刘江文.炎性细胞因子和外科感染[J].华西医学,2003,18(2):274-275.

[4]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在一起抗疫篇7

免疫接种是防控鸡群传染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随着我国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禽病知识的普及,无论是集约化养鸡场还是农村小规模养鸡专业户,都十分重视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广大养殖户充分认识到了免疫的重要性及疫苗接种对预防烈性传染病的关键作用。免疫接种在大多数情况下可预防传染病的暴发,但随着免疫接种的普及,有关免疫失败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已成为令养鸡场和兽医工作者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因此,分析和了解造成免疫失败的各种因素及其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实施各种有效的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对保证鸡群免疫成功、养鸡赢利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按影响因素重要性顺序,对当前我国鸡群免疫失败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1免疫失败的常见原因分析

1.1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广泛存在

在鸡群中,免疫抑制病造成的免疫失败现象越来越普遍,已经严重危害到养鸡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种类不断增多,致病性越来越强。其病原有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ALV)、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A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及球虫等。这些病原能损害鸡的免疫器官如法氏囊、胸腺、脾脏、哈德氏腺、盲肠扁桃体、肠道淋巴样组织等,从而导致免疫抑制。特别是法氏囊病病毒感染造成鸡中枢免疫系统的破坏,导致B细胞的数量大大减少,严重影响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

1.2各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力差

使用的疫苗毒株与鸡场流行毒株不属于一个血清型,病原发生变异,超强毒株或新血清型的出现,使用常规弱毒疫苗的鸡群难以抵御强毒的侵袭而发病。如在传染性法氏囊炎流行的地区仅选用低毒力或单一血清型的疫苗;已接种传支H52疫苗之后,又再使用H120株疫苗接种;使用与本场血清型不对应的禽巴氏杆菌苗、大肠杆菌苗等疫苗接种。

1.3鸡群中广泛存在各种应激因素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调节的影响,在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拥挤、饲料突然改变、运输、转群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皮质醇分泌增多使胸腺和淋巴结释放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皮质醇能显著损伤T淋巴细胞,对巨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增加IgG的分解代谢。应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久,超出机体的适应能力,可能造成内环境紊乱,机体抵抗力下降。所以,当鸡群处于应激反应期时接种疫苗,会导致免疫不应答或免疫失败。

1.4疫苗方面的因素

1.4.1疫苗质量问题疫苗接近或超过有效期引起免疫效果不佳。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弱毒活疫苗中的活病毒会不断死亡,导致效价下降,抗原量不足。有的厂家生产的疫苗质量不过关,本身抗原含量不足,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有的厂家疫苗保存条件不够,无冷链运输设备,导致疫苗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高温失效。有的疫苗稀释液质量不佳,疫苗稀释后活病毒得不到良好保护,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病毒失活过快。冻干苗应存放于-20℃,避免反复冻融,每冻融一次,抗原损失近50%。灭活苗应存放于4~8℃,冷冻会使灭活苗油水分离,出现分层,温度高于30℃也会出现油水分层。

1.4.2疫苗使用问题

(1)饮水或气雾疫苗的稀释用水,应使用清洁、不含氯、铁、铜等离子的自来水或深井水,含有沉淀物质的水则不能使用。接种疫苗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因金属表面的铁锈和其他氧化反应都会影响疫苗的效价。另外,许多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例如镉、铅、汞、砷等,都可使淋巴细胞溶解,引起免疫细胞功能失调,影响特异性抗体的生成,导致免疫抑制。此外,用热开水或温水稀释疫苗,也可能导致免疫失败。

(2)剂量过小,抗原量不足,不能有效激发机体免疫应答,达不到免疫效果;剂量过大又会引起免疫麻痹,同样不能有效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很多养殖户为省事不做局部免疫导致免疫效果不佳。局部免疫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对激发黏膜免疫、封住疫病通过黏膜感染的途径非常关键。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接种途径也不同,如同样是喉气管炎疫苗,有的接种途径是滴鼻、点眼,有的是饮水、滴口,应严格按说明使用。

(3)免疫方法不正确。如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饮水,随意混用疫苗等。有报道养殖户用鸡痘疫苗与新城疫I系疫苗混合肌注,导致鸡群暴发白喉型鸡痘。有的养殖户忽视疫苗间的干扰作用,盲目联合使用疫苗。在临床上具体表现有:①新城疫单苗和法氏囊单苗同免。法氏囊疫苗经口服后在肠道吸收到达法氏囊产生抗体,而新城疫疫苗也能通过B淋巴细胞传导,如果二者同时免疫或先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后接种新城疫疫苗很容易造成免疫失败。②传支或传喉苗与新城疫苗同时使用。若先接种传支或传喉疫苗12d内再接种新城疫冻干苗,不论是点眼、滴鼻或饮水都会使新城疫抗体产生受到影响,因为传支、传喉疫苗对黏膜有吸附作用,从而使新城疫疫苗对黏膜吸附作用降低,影响其使用效果。③鸡痘与传喉疫苗同免。如果以点眼、滴鼻途径接种传喉疫苗后4d内再接种鸡痘疫苗很易引起黏膜型鸡痘。传喉疫苗的作用是刺激呼吸道黏膜细胞,若在接种4d内刺种很容易因为散毒造成黏膜型鸡痘,如果采用刷肛、滴肛的方式则可降低对鸡痘的易感性。④鼻炎疫苗与其他疫苗混用。鼻炎疫苗属于菌苗,疫苗反应较重,故鼻炎疫苗免疫后至少7d内应避免其他疫苗的接种,与接种法氏囊疫苗至少间隔5周。⑤多种灭活疫苗同免。多种灭活疫苗同时免疫可降低免疫力,导致机体免疫应答效应不佳,对免疫的多种病均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力,不能抵抗特异性病原的入侵。⑥单苗长期单一使用。一般养殖区的整个免疫程序中新城疫的免疫次数最多,需数次重复免疫,而用的较多的应是IV系和Clone 30。Clone 30使鸡抗体水平离散度小,但若长期单一使用,鸡群抵抗力降低,很难对鸡群形成有效保护;而IV系苗可使鸡群中抗体水平有效提高,但抗体离散度较大。若长期单一使用会使抗体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这两种疫苗要交替使用,不可长期单一使用。

实际上,大多数疫苗之间有干扰或拮抗作用,联合使用免疫效果不太理想,虽然进行了免疫接种,仍避免不了疫病的发生。因此,疫苗接种应单独进行,特别是当地流行的传染病,为了保证其免疫效果,最好是单独进行接种,以使其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不同疫苗免疫接种最好能相隔7~16d,以免互相干扰。

1.5鸡群机体状况因素

(1)遗传因素的影响。动物机体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遗传控制的,故不同品种的家禽对疾病的易感性、抵抗力和对疫苗免疫的反应能力均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之间对同一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其免疫应答反应也不同。

(2)母源抗体干扰。种鸡个体免疫应答差异,导致雏鸡抗体水平参差不齐,高母源抗体会干扰疫苗抗原的增殖,影响免疫效果。母源抗体的作用是保护雏鸡早期免受各种传染病的侵袭。如果疫苗毒株和免疫时间选择不当,抗原就会被母源抗体中和,不能产生预期的免疫力。

(3)营养因素的影响。抗原进入机体,产生不同水平的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它们都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缺乏或不足,均会影响免疫抗体的生成速度或生成的数量,从而导致免疫反应滞后或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免疫反应也会受到抑制,尤其在缺乏维生素A、D、B、E及多种微量元素、全价蛋白时机体免疫力下降。目前在饲料中存在的霉菌毒素对鸡群免疫力影响甚大,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尤其是在热带地区,饲料原料中含有的某些真菌产生的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引起淋巴细胞中毒,导致体液和细胞免疫抑制。

1.6免疫程序不合理

有的养鸡户缺乏免疫方面的知识,不按免疫程序免疫,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免疫程序是什么,乱用疫苗。如3~5日龄雏鸡用传支H52疫苗免疫,7~10日龄雏鸡用新城疫I系疫苗免疫,结果导致严重反应,造成很大的损失;有些人对雏鸡仅进行基础免疫,而不进行强化接种,结果疫病照样暴发。免疫程序的确立,必须考虑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种鸡免疫情况和鸡群抗体水平等多个因素。

目前免疫程序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免疫时间过早会受母源抗体干扰,过晚会造成野毒早期感染。免疫次数不够,导致免疫抗体滴度达不到保护要求。两种或更多抗原接种时间过近,引起相互干扰。发病季节与接种时间不吻合。漏免本地常发的传染病或因免疫引进新的病原。免疫次数过频,中和机体原来抗体,反而引起抗体水平降低,抵抗不了病毒的感染。

1.7药物因素

由于鸡群疫病种类越来越多,发病越来越频繁,养殖户在临床上大量使用各类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和痢特灵等抗生素。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作用。其中氯霉素可以使家禽发生可逆性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些抗病毒的药物也具有使家禽白细胞减少和可逆性贫血的副作用,低剂量氯霉素可抑制淋巴细胞的抗体生成,使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从而削弱机体的免疫力;卡那霉素对T、B淋巴细胞的转化有明显抑制作用;新霉素对家禽ILT疫苗、土霉素对ND活疫苗、四环素对巴氏杆菌疫苗免疫接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糖皮质激素有明显的免疫抑制效应。地塞米松可激发鸡法氏囊淋巴细胞的渐进性死亡,减少淋巴细胞的产生。在兽医临床上,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造成免疫抑制。细胞毒类(环磷酸胺和硫唑嘌呤)能抑制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阻止抗原敏感淋巴细胞转化为免疫母细胞,特别是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环孢素主要抑制T细胞的功能,主要作用于诱导期和T细胞分化增殖的早期并可抑制IL-2的产生及反应,还可增加T细胞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它是IL-2诱导T细胞增殖的强抑制物,也是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强抑制物。雄性激素对法氏囊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激素可使家禽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力下降,二氢激素可抑制免疫成熟早期型鸡的法氏囊生长,抑制免疫应答。

2免疫失败的预防

通过以上原因分析,在养殖中要预防免疫失败,就要做到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注意不从免疫抑制病阳性场进鸡苗;阳性鸡场要进行检疫净化;平时饲养中要注意饲料营养均衡,适时添加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小心保护鸡群免疫系统。

对于血清型众多的疾病,用多价苗免疫效果较好;最好能进行实验室分析,确定本场流行毒株的血清型,再有针对性的选择疫苗,做到有的放矢。

消除鸡群的应激因素,真正搞好饲养管理工作,改善饲养条件。

在一起抗疫篇8

教材中给抗原的定义是:当病原体进入体内后,由于它们含有特异性化学物质(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引起体内产生针对这些特异性化学物质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这些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叫做抗原。与人教版对抗原的定义有所不同,反倒类似于人教版中对抗原决定簇的描述。浙科版对MHC的描述是: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简称“MHC”,这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在胚胎发育中产生,所有的身体细胞上都存在,是每一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而在人教版中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浙科版对受体的描述为:成熟的B淋巴细胞合成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合成后便移到细胞膜上,呈Y型。每一种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当其两臂遇到相应的抗原并将它锁定在结合位点后,该B淋巴细胞便被致敏了。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也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它们的本质都是蛋白质。这三个概念描述很清楚,但是学生在做题时频频出错,一错再错。

例1:请根据免疫基本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 )

(2)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

A.灭活抗原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

(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

识别抗原。

(4)机体合成的数百万种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是由于抗体分子结构中的________不同。

答案:(1)C (2)A (3)受体(抗原识别受体) (4)氨基酸序列

这是上完新课之后第一次做有关这三个概念的简答题,学生在(3)小题中绝大多数答为:MHC,也即把MHC的概念与受体的概念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最大的区别是:MHC是作为身份标签,避免被自己的免疫系统所攻击,也因此可以识别出“非己”成分并攻击之。而B、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恰恰相反,去“识别”特异性的抗原分子,进而被致敏或者活化。课文中对两者的化学本质的描述也不一样,MHC为糖蛋白,受体为蛋白质。

例2: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相应的;当_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

②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____、存活率________。

答案:(1)活细胞 特异性化学物质 (2)①抗体 同种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②接种病毒 疫苗(含疫苗的接种物) 不同浓度;③低 高

这是在单元检测中做的,学生在(1)中的第二空再次出错,正确率极低。答案也五花八门:MHC、受体、抗原决定簇等,主要是对抗原的概念没有搞清楚。灭活的病毒作为疫苗必须确保抗原分子没有被破坏,这样才能被免疫细胞所识别而启动免疫应答,达到预防接种的目的。因此必须保留作为抗原分子的那些特异性化学物质。

例3: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________,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这说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 与Ach受体相似,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

答案:抗体 抗原分子

这是之后的期中考试试卷中的一个小题。学生错得最多的是该小题中的第二空。要答对该小题关键是理解抗原的概念以及什么是自身免疫病。抗原是指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自身免疫病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起作用,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一般都是由于自己的某些组织器官的细胞表面存在与病原体的抗原分子十分相似的物质结构,当人体感染这种病原体后,免疫系统不仅向病原体发起进攻,而且也向该组织细胞发起进攻,结果在消灭病原体的同时,该组织器官也受到了损伤。题中的抗体是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说明Ach受体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的抗原分子相似,于是被当成病原体而被自己的免疫系统所攻击。

上一篇:古典文学作品范文 下一篇:善意的谎言例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