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唐婉范文

时间:2023-09-27 15:45:34

钗头凤唐婉篇1

曾记得,半个世纪前,我们这个小县城上演我国第一部彩色戏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全城顿时炸开了锅,影院连演了三十多场,场场爆满,有的连看三十多场,一场不撂。我那时还是个穷学生,也顷其所有,享受了三场。

我是被彻底震撼了,才懵懵懂懂地知道了情为何物。记得影院的喇叭是高强音的,梁祝的哭腔响彻了半个县城,我家的北窗正对着影院,当时正值数九寒冬,呼呼的北风吹得破窗纸瑟瑟着响,伴着这哭腔直捣我耳鼓,撩得我青春萌动,唉!少年维特的烦恼,真难熬啊。

随着岁月的增长,对斯已见惯不惊了,早炼就成了铁石心肠。

昨晚看了《唐婉》,我又如当年一样燥动,早过了“知天”之年,还如此轻浮?

也许是我太太崇拜陸游了,更崇拜他那脍炙人口的《钗头凤》。

也许我太太太崇拜唐婉了,更崇拜她那更脍炙人口的《钗头凤》。

也许我太太太太崇拜陸游唐婉这对有情人了;更崇拜他们都写出了这么脍炙人口的《钗头凤》。

东风恶,欢情薄。他们分开了吗?否!他们早已心心相印,十个百个东风也休想分开。

他们会像梁祝那样化蝶吗?否!他们留下了千古绝唱《钗头凤》,岂是化蝶这些虚幻东西可同日而语的。

他们在用他们那饱蘸鲜血的心,对着浩瀚的天宇,发出心灵的对话。听!

陸游:红酥手,黄滕(代)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晚风干,泪痕殘,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陸游: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篇2

一纸戏言,唯愿真情不再负。

――题记

《钗头凤》,一首爱情绝唱的古词赋,总让人感到心酸落泪。也是因了这词赋,在江南园林中并不出众的《沈园》才让人牵挂。在《沈园》,我们可以跟着历史的足迹,去感受陆游和唐婉的心酸无奈,去悲呜爱情的凋零和屈服,去抨击封建礼教的无情和吃人,去假设如果历史不是这样……

也不知什么原因,我两次去《沈园》都是小雨纷纷,是否这块伤心地注定了要让人感到忧伤凄凉,因而连老天也常幽泪涟涟。不过,迈进不大的《沈园》,草亭、石径、池水、房屋显得有点拥挤,游人也是摩肩接踵,少了落寞的景致,依依杨柳,和着游人的嘈杂声,扰醒了千年的凄清,多少让人觉得不太相宜。穿过细雨润滑的石径,斑驳陈旧的砖墙横亘在前,大多数游人在此匆匆留影后,即刻逃离,倒使得此处情生凄凉,地留泪痕,没有《沈园》大门前的车水马龙,更多了些静谧和思量。我看着那三个和着血泪的“错”字,一时也心酸起来,砖墙上的《钗头凤》,字字断肠,不由得让人心生恨意,叹古人的愚从。

正在长喻短叹期间,身边不知何时多了一对情侣,看样子两人都是《钗头凤》的忠实读者,肃立了许久,看见我回望他俩,不好意思地请我为他们在此照几张照片,以作留念。原本想为他俩拍完照后,我也带着满腹的不解离开此地,不料无意中听到了他俩的一席对话,令我同感同思。

那个圆脸的男孩带着探讨的口吻说:“真想不明白,陆游这样一位不畏权势的爱国诗人,为何不能主宰自己的婚姻,偏听他母亲的话休了唐婉,真是愚从。换了我,决不可能!”

长着娃娃脸的女孩说:“那是古人,听父母的话是孝!”

男孩不服气:“这跟孝有什么关系?!好好跟母亲说道理不成吗?”

“跟你说不明白,你个现代人的思想跟古代人搭不上界!”

过了一会儿,女孩又说:“不过,我也没想明白,论“四德”,唐婉那一点都不少,为什么婆婆就不喜欢她呢?她对陆游爱得深也是错吗?”

“就是嘛,真心相爱才能长相知嘛。”

女孩忽然忿忿然地说:“这古代把丈夫的不如意都怪罪在女子身上,好没道理!要说“三从”里也没个从婆婆的,换在现在,我才不让呢!”

男孩笑了:“嘻嘻,现在的婆婆怕媳妇。”

“你坏,叫你坏!”女孩抡起小手打了男孩两下。女孩接着说:“讲起来还是你们男的不是的多,你看祝英台为了追求幸福能抗父命,忿然跃入山伯的坟中,与山伯化为一双蝴蝶永世不离,怎么就不能学学祝英台呢?”

男孩无语,思忖了半天说:“讲来讲去你也是恨陆游不争,让唐婉忧郁伤心而逝,我跟你的想法是一样的。”

“……”

听着他俩的争论,我也觉得不无道理,突然明白了一点,那陆游的愚孝,懦弱,生生地把自己一生的幸福葬送了,留下这千年的叹息,为后人做个警示。《钗头凤》交错出来的爱情悲剧,直让人叩问一个“错”字!错了真情,错了真爱,错出了千年的悔恨,也错下了千年的眼泪和惆怅,怪不得老天老让《沈园》细雨蒙蒙,它是哭伤心欲绝的唐婉为了爱情的弱者陆游而逝不值啊。

在《沈园》,也许已寻不到陆游和唐婉呆过的老亭台,千年缠绵后的花草也易了容颜。然而,《沈园》的那块土地是真实的,它记录下了这个千年扼腕的悲剧故事,也让今人唏嘘和思考。历史到了今天,普通的我们很难体会那时的人和事,只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人间真情常在,真爱要知惜,莫再错,不能错,即牵手,就要风雨同舟走到头,人生短皆,无悔药,不能空留文字图悲叹。文友流萤小扇曾说过:爱情,用来喂养灵魂的,它若强壮,充满力量。我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如果爱强壮,就会拚弃一切世俗,灵魂就会升华,就会有壮美的蝶变!反之,则遗憾唏嘘……望着墙上的《钗头凤》,我也禁不住赋词:

真情多,人言恶,风起云涌情难落。

光留斑,字阑珊,难语心事,今人评说。

烁,烁,烁!

古今各,今非昨,一样魂牵难求索。

幽情淡,怨泪沾,情缘今问,嗟《钗头凤》。

钗头凤唐婉篇3

2012年4月初春,正是江南草长莺飞,花红柳绿,芬芳竞艳,风和日丽的好时景。某日早晨,我走进了心仪已久的故事发生地——浙江绍兴市区东南的洋河弄沈园。

据载:此地原为沈姓旧业,在宋代池台极盛,是南宋时越中当地名园。现园中有芦池,上有石板小桥,连同池边假山、水井,均为当年旧物。

一个宋朝的园林,之所以能够留传至今,且还依然赫赫有名,也许只有绍兴的沈园了。沈园的出名,并非因为它的园林设计布局是如何的精巧别致而出众,更多的则是因为诗人陆游和表妹唐琬在此演绎的一曲爱情悲剧而闻名于世。

徜徉沈园,在断垣前,听到导游小姐对园壁上题写的两阙《钗头凤》声情并茂的解说和朗诵,多情善感的我竟情不自禁得泪水涟涟!我久久凝视着、回味着这两阙词而不舍离去,意欲穿越时空去追寻他们的身影。

这里,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他们的个中滋味吧。【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回到家中,唐婉愁怨难解,忍泪含悲,也和了一阕【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追思南宋英俊豪爽的诗人陆游,二十岁时初娶从小青梅竹马才貌双全通晓诗词的表妹唐琬,志趣相投,尽享鱼水之欢,成为生死相依的恩爱夫妻。婚后的日子,多少个花前月下,两人诗书唱和,绣花扑蝶,谈论诗词歌赋,海誓山盟,成为传诵至今的才子佳人经典故事。然而,夫妻恩爱却为陆母所不喜,“二亲恐其惰于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二人的幸福就如烟花、流星般绚丽而又短暂。陆游被迫与唐琬分离后,唐琬改嫁赵士程,陆游再娶王氏。十余年后他们春游沈园相遇,“执手相看泪眼”的陆游伤感之余,在园壁题了著名的《钗头凤》词,唐琬见了不胜伤感,也和词一首,不久便忧郁而死。唐琬至死都没有想通,相爱也会是一种罪名。不过她更没想通的是,那个才华过人的诗人,后来又横戈跃马抗击金兵的表哥,竟然违不了父母之命,在一纸休书上签下了羞答答的大名。

两阙词出自不同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沈园情梦。唐婉是一个极其重情的女子,与陆游完满的婚姻毁于世俗的风雨中,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感情世界的最深处,至死都难以忘怀。以至于自看到陆游题词后,终日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息无奈世事,竟抑郁成疾,在秋风萧瑟的季节化作一片落叶悄然逝去,令后人喟叹不已。此后,陆游几十年都一直无法派遣心中的眷恋,为此哀痛至甚,又多次赋诗忆咏沈园。他在63岁时写到:采得黄花做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73岁重游沈园,当他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怀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浦龛一炷香。七十五岁时,蒙受金紫绶还乡,浪迹天涯几十年,唐婉的影子仍然环绕心头,常常在沈园幽径踽踽而行,追忆这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不能胜情。又写下“沈园怀旧诗”两首:其一: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做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其二: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沈园是陆游怀旧的地方,也是伤心地,风烛残年的陆游虽不能亲至沈园寻觅往昔踪影,然而那次沈园偶遇,伊人那哀婉的眼神,多情而又欲言又止的模样,使陆游终生难忘,81岁时又写下“梦游沈园”诗:其一: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其二: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陆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到沈园凭吊唐婉,82岁又作悼念唐婉的绝句: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来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土墙?陆游85岁春日一天,由儿孙搀扶又至沈园,写下最后一首沈园情诗: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做土,不堪幽梦太匆匆!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沈园亦由此而久负盛名数百年来,饱经风雨沧桑。

近年来,绍兴重建了沈园,在其东部建双桂堂,内辟陆游纪念馆,展出了陆游在沈园的经历,以及陆游的爱国史迹和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中部为宋代遗物区,这里的葫芦形水池、池南的假山、池西的古井,都是宋代遗物。园西为沈园遗迹区,以气势雄浑,形制古朴的孤鹤轩为中心。正南用出土断砖砌成的断垣上,刻有当代词学家夏承焘书陆游的《钦头凤》词,点明了造园主题,东南有俯仰亭,西南有闲云亭、登亭可揽全园之胜。孤鹤轩之北,有碧池一泓,池东有冷翠亭,池西有六朝井亭,井亭之西为冠芳楼,底楼设茶室,供游人品茗。整个园林景点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有序,花木扶疏成趣,颇具宋代园林特色。

2001年5月,沈园增添新景。主要有:陆游纪念馆、连理园、情侣园等三大部分,十多个景点。沈园与绍兴博物馆合二为一后,按规划还将沈园不断扩充修复,以重现宋时“池台极盛”的风采。

如今的沈园,虽然早已是人非物旧了。唯有这不老的沈园故事,虽历经千年沧桑后,依旧在草木苍翠和亭台楼榭间散发着无尽的淡淡幽香。出得沈园,陆游与唐琬这段凄美的经典爱情故事的悲情在我的脑子里总是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我既为陆游愤愤不平,又为陆游畏惧封建礼教的软弱而遗憾,更为唐婉这个痴情女而痛彻心扉。俱往矣,但愿800多年前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剧,不再重演!也希望生活在滚滚红尘中的痴男怨女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你拥有的每一份感情,不要轻易言弃、道别离,以免亦酿成无奈终身悔!

钗头凤唐婉篇4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今非昨,人成各,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钗头凤》

这么些天来,一个人身处闹市,或是独处一室的时候,脑子里总是一片空白,仿佛是在寻找个什么东西。但是,我实在想不出,数弄着时间过日子的我,究竟在寻找什么?

很多时候,我都在一遍遍地问自己: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可以做些什么?

在众多答案都被否定的时候,我想,我其实就是一株木米花。

以前浮躁的时候,就喜欢听些节奏感快,接近于疯狂状态的歌曲,比如郑秀文的《眉飞色舞》和《独一无二》。这样可以让骨子里的血流加快,在疯狂中忘掉自己的种种不快。这无疑有些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以后的这个时候,我又转向喜欢听些节奏感较慢,如泣如诉的那种,比如唐磊的《丁香花》和陈慧琳的《记事本》。如此境地,也只会让人徒增一份忧愁。

就这样苦苦挣扎了好久,我始终都没有找到一种真正适合于自己的歌曲。缘由很简单,因为那年我还很年幼。

年幼的花不一定结出年幼的果,但是年幼的你,一直以来就生活在我眸子里的某个角落。这是我曾经给白丹萍的一句话。这话,我写了很久。然而,直至今日,我仍然记忆犹新,仿佛逝去的音容和笑靥,就在可以清晰看见的昨天。只是我们面前还隔着一堵墙。

我曾在一本较为古老的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记得有一位颇具才情的女子说过,女人好比是一盆木米花,放在荫处,你不动她也罢;一旦拿她去阳台晒,再放回去,她就活不长了。

这话说的是陆游的表妹唐婉。

其实像木米花的人,又岂仅仅一个唐婉?

在我的记忆里,喜欢的明星几乎是没有什么的。但刘德华也许是个例外。塞上耳机,聆听他浑厚的男中音所散发出的声音……不喜欢孤独却又害怕两个人相处,这分明是一种痛苦。在人多时候最沉默,笑容也寂寞。在万丈红尘中找个人爱我,当避开你的柔情后,泪开始坠落……

如果这个时候,再去翻开陆游和唐婉写的《钗头凤》,看看那些字里行间散发出凄凉与愤怒的声音,也算得上是一种洗礼,一种灵魂最深处的洗礼。

陆游和唐婉都已不在,沈园墙上的两首《钗头凤》也已不在,甚至连浩阔一时的沈园也都不在了。在的只是他们流传下的两首《钗头凤》和世人的种种评说。倘若陆游看到唐婉为他写的《钗头凤》,或是他泉下有知,再见到如木米花一般气质若兰的唐婉时,我想他一定会亲口对唐婉说,谢谢你的爱!

其实在听刘德华那首《谢谢你的爱》的时候,我又何尝不想亲手解开佛头山那株梦花树上,当年由我亲手打的结。再诚心诚意地说一句:谢谢你的爱!

父亲的犁

犁是一种古老的耕田工具,山里人都喜欢叫它犁头。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总喜欢跟着父亲去水田边,看他犁田。那时候的父亲身材很魁梧,没现在这么消瘦。父亲去犁田的时候总喜欢赤着脚,高卷起裤管,肩上扛一把明晃晃的犁头,把拿着“牵牛索”的一只手搭在犁头上,另一只手则紧握着一根光秃秃的“使牛条”。每当我看到父亲这身打扮,就知道父亲要去犁田了。我便跟在父亲身后,等他在犁田的时候,我好躲在一旁偷偷地玩水,或是去捉父亲从冬水田里犁出来的黄鳝和螃蟹。 这时候的母亲也没闲着,她在一旁干着割牛草之类的零碎活。母亲看见我玩水,总忍不住要大声地斥责我,让我离水远一点。这响亮的斥责声也很自然地引来了父亲严厉的目光。每次听到怒气的斥责声,或是看到父亲严厉的目光,我便知趣地走开了。但等他们一不留神,我又回来接着玩。

就这样反反复复,一直等到了黄昏的时候,父亲才洗净犁头,扛在肩上,同母亲和我一起回家。有时候,我跑得很快,转过身去看父亲,只见他踩着稳重的步子,用充满丰收和喜悦的目光看着我。父亲瞧见我在看他,便稳了稳肩上的犁头,对我微微一笑:“快走呀,天都快黑啦!” 只可惜那时的我太年幼了,读不懂父亲满脸的笑容。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父亲和他肩上的犁头,加上母亲,再加上我,便是整个世界,一个完美的世界 。

后来,家境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便辞别大山和家人,只身去异地谋生。没想到父亲这一去,就是整整十一个春秋,我也因此整整十一年没有见过父亲犁田了。今年春天的一个周末,我回到老家,看见二叔也在像父亲一样,用亮锃锃的犁头耕犁着哗啦啦的冬水田。整块整块的田土被卷起,转眼间又倒落在水田里,飞溅起一朵朵美丽的水花。冬水田里的黄鳝和螃蟹也是有被犁出的,只是同辈的兄弟们都长大了,也自然的不会像我小时候那样守在水田边,等待着父亲犁出黄鳝和螃蟹。

看到这一幕,我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为什么每次打电话时,都要让我去看看当年他犁过的犁头,还有他翻犁过的土地。想到这些,我感到很幸运,也很悲哀。我那与土地为伴生活了半辈子的父亲,对于我,他没留下半句博大精深的训导,但他却用他耕耘了半生的犁,默默的教导着我。那些无言话语,哪怕是其中最不显眼的一个文字,细细地品味,都足够我受用整整一辈子。而我的那些小弟弟、小妹妹们,他们生活在这个太平的盛世里,只怕永远也读不懂父亲那首无言的“老犁之诗”,或许他们根本就未曾想过应该去读它。

钗头凤唐婉篇5

读锦绣文章,阅人世繁华。文风无定,时嗔时喜,烟火与婉约并进,犀利伴温柔同行。

唐婉是宋代词人陆游的妻子。她和陆游是表兄妹,如果不成亲,她应该是婆婆乖巧漂亮的侄女。婆婆会温柔对待她,逢人还会夸奖两句。可惜,她们做了婆媳。

事情的经过已经被后世文人咀嚼得太多,这段故事放在当代,肯定能写成网络热帖,题目就是《扒一扒我那极品婆婆,变态恋子拆散了我的美满婚姻》。

陆游自小和表妹唐婉青梅竹马,情意甚笃,后来结为夫妻,非常恩爱。可正是这恩爱害了他们,古代的男人讲究出将入仕。一个男人太爱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成为了众矢之的。于是,婆婆逼儿子给唐婉写了一封休书,大家转身陌路,各自干净。

唐婉年轻美丽,又擅长诗书,气质风雅,哪怕成了弃妇,依然是有市场的女子。很快,她再嫁给了出身高贵的赵士程。赵士程系南宋宗室,是个风度俊雅的读书人。作为丈夫,他并不比陆游差,甚至对唐婉心怀大度,不计前嫌。唐婉再婚后在沈园和陆游相遇,一对旧情人相见,赵士程并没有小心眼。当时,赵士程正和唐婉在沈园的亭子用餐,正巧陆游也行游到此。唐婉心底坦荡,询问丈夫能否送前夫一壶酒。赵士程点头同意了。不得不赞一句,赵士程是个情商高的男人,过去的只是过去,无需介怀。

陆游接了前妻的酒,可遥望她给赵士程斟酒,玉腕轻扬琥珀光,那美好,却再也不属于自己。他心中不是滋味,提笔在墙上题下《钗头凤》:“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既然各自婚娶,前尘落幕,又何苦再生波澜?

如果唐婉是个明白人,那伤感一番也就过去了。可是她过不去,当即就眼含泪水,在陆游的《钗头凤》下面和词一首。

对旧情抱有幻想,甚至无法忘记前任,是女人的通病,这种心绪,有时候会影响到现任,对现任造成威胁。此后的唐婉,再也看不到赵士程的好处,也固执不愿意享受婚姻的美好,沉迷在对陆游的思念中,抑郁而终,没几年就去世了。

她忽略了现任丈夫的敦厚和现在家庭的美满,满心满眼都是过往的那份旧情。可她没想过,一个男人,如果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爱人,怎么说都不再值得自己去留念。

分别几年之后的这个黄昏,唐婉心神俱裂,独自倚在栏杆上,看雨打落花,听号角呜咽。而陆游却在遥远的驿站,看上一个能诗赋词的小女子,执意带回来纳为侍妾。没出半年,这个小妾又被现任妻子赶出了家门。他根本就是个负情的男人而已,母亲可以赶走媳妇,妻子也可以赶走心爱小妾。他诗文再好,又有什么值得去爱去留念的呢?

唐婉实在是傻。

赵士程对唐婉温柔有加,人也得体有致,可偏偏这位宗室公子就是俘获不了唐婉的心。和陆游的感情悲剧,成了幸福的障碍,她忘不了曾经和他生活过的点点滴滴,忘不了沈园的短暂相遇,忽略了身边人的温柔细腻,也忽略了最平静的烟火人生。

抛开门第身份不说,她是那么文雅细腻多情的女子,却生生将自己的人生幻化成陆游人生画卷中模糊的背景。他只是路过她的爱情,她却甘愿搭上一生,本来可以很好,却使结局太过荒凉,以至于失去了人们的同情。

唐婉像她的名字一样,是个温婉幸运、美丽如玫瑰般的女子,她应该得到世间的浪漫真情,却偏偏纠缠在旧情上,白白葬送了自己。

钗头凤唐婉篇6

——绍兴之旅沈园随笔

文/浪漫心旅

大凡烁古辉今的爱情,无一不是以悲情的结局书进历史。贾宝玉林黛玉如此,梁三伯祝英台如此,陆游唐婉如此。如此说来,大凡值得诗咏歌吟的爱情,无一不是婉约凄苦的伤情版本,真可谓无凄不美,无美不凄。如此说来,爱情指数不是和风细雨中轰轰烈烈、缠缠绵绵的朝夕厮守,而是急风暴雨中并蒂花分离、比翼鸟单飞、心相惜,情相随的忠贞不渝。如此说来,沈园的问世在于向世人破解爱情的密码,诠释幸福的真谛,用最真实的自己告诉自己,这个世界我这样来过。

对沈园的向往,迫不及待的怦然心动记忆犹新的有两次,一是在榕树下天地红尘编辑文稿时,驾驭作者的文字神游这个爱情之园,走出文字后情不能抑,好想一睹芳容;一是与一位文友海聊时不知不觉涉入爱情,文友心血来潮即兴诵咏了两首《钗头凤》,并兴趣盎然地讲述了陆游和唐婉的前世今生,我好想肃立于沈园斑驳的墙壁前激情吟唱,以慰藉九泉下那玉骨化烬恋情依然的魂灵。

谁知心在哪里,哪里还真的就会有风景。这个暑气初消、爽风怡人的秋天,我真的走近了绍兴,走近了期待已久的沈园。秋雨洗过的沈园,显得格外清新,且散发着一股别样的幽香,也许这就是爱情的味道吧!我及目远眺,园内水榭如云,假山不断,池水泛波,野鸭嬉戏,娇荷摇曳,修竹婆娑,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相得益彰,让人自然会联想到沈园质本就是一首瑰丽的诗篇,一幅多彩的画卷。也许诗意的境界最适合的是静静品味,沈园里没有庞大臃肿的游览团队,没有挥舞彩旗尽情演讲的导游,零零总总的游人轻步慢行,默默不语,是怕打扰了那对陶醉在久别重逢后缠绵着的伉俪?还是怕踩碎心中那一帘幽梦?我不得而知。没有了导游,虽然有种朦胧之感,但随心所欲的自如也别具情调。

跟着提示牌步入东苑,这哪里是人为的园林景观,俨然是天上仙境落入人间哦!脚下心状的水池绿波荡漾,寓意一定是爱情的生命力永远活力四溢吧!再看周边那石山、石台、石亭、石桥,叠加起来的石景,写意的是永恒与不变,是海枯石烂的相守。怪不得那一对对情侣都忙着拍照留念呢!我也一时心血来潮,邀请老公让游客帮忙来张合影,老公淡淡一笑道:“都石头一样的年龄、石头一样的爱情了,还在乎这虚幻的东西吗?别和这些年轻人凑热闹了!”老公就是老公,财务行业冰冷的数字人生冻结了他炽热的生活激情,喜好文字与不喜好文字谱写出的人生曲谱就是不同,陆游唐婉的爱情火花不就是在舞文弄墨中越燃越烈的吗?在这催生诗情的爱之园,这对才子佳人你歌我和,为后人留下多少精神馈赠,那空前绝后的《钗头凤》,不就是相逢于此爱恨交加,欣然挥毫涂雅出的瑰宝吗?

告别东苑径直来到南苑。南苑与东苑的不同是,少了的是林园格调,多了的是墨香文韵。这里是陆游纪念馆,陈列的是这位爱国大诗人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部分作品与书法。那栩栩如生的雕塑、原汁原味的手迹、形象逼真的图片乃至实物等,我最真实的感受就是穿越八百年时空遂道,和这位南宋大诗人进行零距离的对话。陆游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人民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成为同时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对他以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为显赫的是,他强烈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对遭受异族压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当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毕生深切关注祖国命运的诗人。

走出陆游纪念馆,耳边传来一位游客颇富深情的感叹:“一桩悲剧婚姻居然把一个沈园炒作得名闻遐迩,生活中可以没有文字、没有音乐,但绝对不能没有爱情!”游人无疑是从古迹园而来的,我三步并作两步走近游人:“您看到那两首《钗头凤》了?”游人一脸凝重但甚是热情地指点于我,我顺着游人的方向飞奔而去,一方瓦灰色残垣断壁上果然镶嵌着那两首饱经沧桑的《钗头凤》,既像一对相互搀扶着的耄耋老者,又似一双展翅翱翔的雄鹰,不离不弃,不弃不离。站在这庄严而神圣、博大而精深的爱之魂诗碑前,一向对两首爱情绝句倒背如流的我,竟慌手慌脚不知如何吟咏才能无愧于这份绝美的爱情,才能无愧于这对恋人的诗心诗情。老公见我犹豫无奈的样子,打趣地说:“龙飞凤舞的繁体手迹,读不下来了吧?还整天在文字中陶醉不醒呢!求我读给你听吧!‘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怎么样?读得还可以吧?”我尽情地咐和着,心想,老公如何能读懂我?又如何能读懂陆游?我急中生智,顺水推舟,“繁体汉字,你的确读得不错,可你是否了解这诗文背后的故事?”

“不就是南宋诗人陆游与他表妹唐婉的一段爱情故事?那都是上学时从老师那里得到的一知半解,这么多年了谁还在意古人的那些风韵情事!”

“今天之前你可以不在意,但来过绍兴、游过沈园如果陆游还是八百多年前的陆游,你还是今天的你,那实在是一生的遣憾!”

“是啊,咱们不是找导游了没找着吗?”

“其实,凭我的一点皮毛之见,你绝对会刮目相看沈园的。”

“呵呵,看来导游就在身边了,说来听听!”

“你说的陆游和唐婉是表兄妹没错,借着这份亲缘,便有了好多相聚的机会。相逢中相识,相知中相敬,相惜中相悦。尤其是才思互映这道心灵秀景,把两个情窦初开的年轻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长辈们见这天造地设的一双,成全了这桩美满的婚缘。谁知驾驭文字轻舟卷入爱情漩涡的新婚燕尔,整天沉迷于诗歌词和的狂欢中。陆母见此心如火焚,担心儿子远大的抱负会沉沦于香粉柔情中,再加上唐婉婚后两载始终没有为陆家带来一男半女,一气之下勒令陆游休妻另娶。封建礼教的清规戒律下成长起来的陆游,岂敢违抗母亲的旨意,忍痛割爱与爱妻唐婉天隔一方了。十多年后一个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陆游借着融融春意到爱情园重温旧好,恰巧唐婉也携夫春游赏园呢!四目对视,多少爱,多少恨,多少相思之苦,多少幸福的回眸,潮水般涌上心头。多情的唐婉还差使随从为他们的奇遇备了一桌美酒佳肴。酒后的陆游再也无法平静波翻浪涌的惆怅了,饱蘸满墙春色书下了这首《钗头凤》。当第二个春天如约而至时,唐婉重游沈园,希望能与陆游再次相见,最终以失望而归了。之后的唐婉旧情复发积郁成疾,不久便撒手人寰。从此,沈园就成了陆游心中永远的痛,成了陆游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虽然宦海沉浮、戎马征战,但对唐琬的思恋始终难以忘怀。六十五岁时陆游终于回到了故乡山阴鉴湖边的三山定居,与沈园近在咫尺,每每入城,总会临寺眺望。六十八岁时,重游故园,挥泪吟诗怀念唐婉。七十五岁时三游沈园,赋诗两首以表思恋之情。直到八十五岁高龄时在儿孙们的搀扶下再游沈园写下‘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的爱情绝笔。’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此时此刻的老公是为唐婉过早地离世而惋惜?还是为陆游无情未必真豪杰的热血男儿情怀而倾城?从我手中接过相机打开快门,“喀嚓咔嚓”拍下沈园让游人最是消魂落魄的亮点景观。

钗头凤唐婉篇7

一笑倾城,

换来的却是无尽的凄凉。

马嵬坡上,

杨玉环含泪别玄宗;

清冷江边,

范蠡忍痛别西施;

大漠风云,

昭君毅然离乡背井,

嫁于大漠之主;

一代红颜,

貂蝉计诱董卓、吕布,

最终却含恨而逝。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汉宫飞燕,徒留一片伤怀。

附注:《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

黄?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碰掮?浮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尝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妆欢。

钗头凤唐婉篇8

??苏轼《水龙吟》

今夜,又是一个悠长的深秋雨夜。

秋雨绵绵的静夜里,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如此的静夜,思绪最容易在无边的脑海中向四处蔓延。冷暗无月的深秋夜色中,只听得窗外滴答的雨滴声,在慢慢地浸渍着我的干涸、似乎失去了记忆的心灵。滴答的雨滴,敲动着我那没有旋律的心弦,那心弦似“大珠小珠落玉盘”般乱如细麻。

此刻,窗外的秋雨绵绵,细雨滴滴,滴滴答答地敲打着秋寒的寂静。已经供热还算温暖的室内,温暖的气息掩映着淡紫色的窗帘,点缀着我思绪中的浪漫点点。电视中戏曲频道中,正在播放着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当代越剧第一女小生”美誉的茅威涛主演的诗化越剧《陆游与唐婉》。

窗外滴答的雨声,内心世界里曾经的浪漫,在“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千古风流的诗句中,渐渐失曾经的色彩。“浪迹天涯三长载,暮春又和沈园来。”久演不衰的丝竹之声,让我仿佛听到了天籁般的哭泣之声。在夜的静谧中,深深体会着“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的感叹。心绪便随着茅威涛的深情演唱而翻滚着,两行酸泪也随着“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凄婉而轻轻滑落。我不知道深《陆游与唐婉》的童话是什么味道,深藏的是相思的苦还是思念的累,是生离的愁还是死别的恨,是爱到不能爱还是聚到终须散、繁华过后成一梦那有缘无分的感触……

轻拭了腮边那颗包藏着相思与思念的泪水,将雨夜飘飞的思绪收回。顺手在床头拿起一本宋词,在秋雨夜的寂静中,于静寂暖室的桔黄灯光下,慢慢翻看着。电视里《陆游与唐婉》的凄婉苍凉的曲调,诗化哀怨的唱词,演员淋漓尽致地表演,如声声啼血。我的耳鼓中充盈在那丝竹般的弦乐声中,我冰凉的双手和我慵懒的目光,却停滞在千古风流的、两阕传唱八百余年不衰的词作“红酥手,黄T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墨香中。

一幕《陆游与唐婉》,让我在那残红飘落的花树下,看到了唐婉的无力斜倚,暗暗咽泪的身影;一曲琴瑟相合、举世无双的《钗头凤》,让我在慢读与细听中,读懂了陆游的哀愁,听懂了唐婉的凄婉;人生的千般情,万般愁,尽在恍惚痴怔中。曾经的燕语呢喃,曾经的花前窗下听雨声,都成了昨日旧梦。

婉者,凄婉也。“雨送黄昏花易落”,好凄凉的名字。遥想八百年前邈远的昔日,草木菁华的沈园,在举案齐眉的日子里,她吟诗作画,鼓琴弄瑟。然夜雨绵绵,病榻上泪痕斑斑。悲情,宛如索命尖刀,一点点剜去残存的一丝声息,也许这声声呼唤已是“长条似旧垂“了。西子捧心,是风流婀娜;贵妃醉酒,是娇媚慵懒;而唐婉,更像风中飘落的杨花,单薄、赢弱、淡姿容、轻盈性。身在风中飞,半点不由人。两词交相吟唱如风吟、似惊鸿的演唱,音乐倦了,舒缓了,落英缤纷……

此时,秋夜窗外的雨越来越急了。孤独在万籁俱寂的夜,正如寂寞的我。我感觉我的世界,已经浓浓地涂上了凝重的颜色,那是夜的寂静。我仿佛能听到静夜是如何从淡紫色的窗帘后的窗台上滑落的。在连弯月都没有的深秋雨夜,细思那个泪流如河的傍晚,没有风雨大作,只有泪眼婆娑中那隐约看到一段文字。多少年之后,它们被锤炼成一首风千古的《钗头凤》。八百年后的今天,我目观传唱的《陆游与唐婉》,细数着几百年来春残花坠的时节,满天的柳絮与枫红,一遍遍的回忆着曾经发生过什么,永无休止。

深秋绵绵细雨的静夜,我挣扎了无数轮回的灵魂,在“雨送黄昏花易落”的轻吟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满目凄风细雨伴秋寒的清冷。依窗望雨滴,虽然尘世繁杂。此刻,我却心静如水。在爱作古、歌如故的曾经,我又想起了陆游的“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的诗句。

深秋的如水冷夜,电视中的戏曲频道已经出现了白色的雪花,我的思绪还随着唐婉那数不清的恩怨情愁中慢慢前行。遥想着草木菁华的沈园,陶醉于操碗持勺的琐碎中。“东风沉醉黄滕酒,往事如烟不可追。”在大雁南归的秋寒之际,用凄凉的悲鸣,告诉你,你的离去,让我依依不舍……

上一篇:美丽的心灵范文 下一篇:技术员岗位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