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良童话范文

时间:2023-11-07 10:53:19

光良童话

光良童话篇1

关键词:王尔德、童话、美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戏剧家、童话家、小说家、散文家。他创作的童话想象丰富、文辞优美、诗意浓郁、哲理性强,堪与大名鼎鼎的刘易斯·卡洛尔齐名,被称为“近代英国文学的一大伟观”。王尔德的童话自问世以来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他也因此被誉为“童话王子”。他一生共创作了九部童话:《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少年国王》、《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渔人和他的灵魂》、《星孩》,几乎篇篇都是耳熟能详的佳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童话奠定了王尔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王尔德童话最突出的特征是美,无论从内在的“二美”:爱、善,还是从外在的“二美”:语言美、幻想美来看,王尔德的作品无不散发着美丽的光彩。“艺术家是美的作品的创造者”,王尔德在他的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如是说。而他的童话也践行着这一口号,成为了王尔德美的宣言书。

一、 内在美

美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究竟是什么?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王尔德在自己的童话中也在不断地探索着美的内涵。

1、 Beauty is rooted in love(因爱生美)

爱是人类最高贵的情感,没有爱的世界将会比坟墓更可怕。而美,也深深的根植于爱。在《夜莺与玫瑰》中,作者借夜莺之口道出了他对爱情的认识:爱情真了不起,她比绿宝石更珍贵,比猫眼石更有价值,就算用珍珠石榴也无法买到她,因为她不是陈列于市集的商品,更不是用黄金珠宝可以衡量的。在夜莺眼中,爱情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为了帮年轻人赢得爱情,她不惜用玫瑰的利刺扎进自己的胸膛来染红玫瑰。夜莺也曾犹豫过:以死亡来换取爱情,这样的代价会不会太大了?可终究,它选择了死亡。因为在她眼中,爱情比生命更可贵。在她行将就木之时,她依旧不停的歌唱,歌唱那不朽的爱情,就连死亡也无法阻挡。这样的结局,让人潸然泪下,但夜莺对爱的歌颂与向往,却让她美丽纯洁的心灵跃然纸上,纵然悲凉,却也凄美。

王尔德的爱并不拘泥于异性之间。仔细阅读《快乐王子》我们不难发现,“王子”与“燕子”都用的单词“he”(他)。小燕子与王子告别时想要亲吻王子的手作为告别礼,而王子却以“我太爱你”为由让燕子亲吻了他的嘴唇。当燕子被寒冷的冬天冻死之际,王子的心也碎了。没有了爱,王子的也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我们姑且不从伦理的角度上评判王子与燕子的行为,单从王尔德这种博大、宽容、开放之爱来看,已让他的童话美不胜收。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后世的崇拜者才会在他的墓碑上印满吻痕吧。

2、 Kind is beauty,beauty is kind.(善即是美,美亦是善)

衡量一件事物美否,不是看他华丽的装扮、漂亮的容貌,而应看他的心灵是否善良且富有同情心。真正的美在于内心的善,反过来,内心的善又点缀着个人的美。在《自私的巨人》里,当巨人拒绝让善良纯真的孩子来公园玩时,原本繁花盛开、鸟鸣蝶舞的花园被冰雪封冻了,春天、夏天、秋天再也不愿住进花园,只有冬天、北风、冰雹、寒霜和大雪等一干好友愉快的在花园里穿梭。终于有一天,巨人醒悟了,明白了只有善良的孩子才能让花园恢复原来的美丽。于是,他拆掉高墙,让花园重新成为孩子们游戏的欢乐天堂。在这个故事里,孩子是善的化身,也是让花园恢复美的关键所在。巨人曾说:“我虽有许多美丽的花,但孩子才是最美丽的花朵。”那些美丽的花朵只是外在的点缀,而善良的孩子们才代表了真正的内涵美。

《西班牙公主的女儿》里外表其丑无比的小矮人却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对鸟儿们很要好,在寒冷的冬季,当树上的果子落尽,地面坚硬如铁,而狼群纷纷进城寻找食物的时候,他未曾淡忘这群可爱的朋友,无论自己的早餐如何匮乏,小矮人都会将它仅有的黑面包屑与鸟儿们一同分享。善良的小矮人与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相似,外表的丑掩饰不住他们如金子般闪亮的心,正是外表的丑陋,让他们的心灵显得更美。雨果在《序言》中提出了这样一条美丑原则: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美与丑是相互依存的,雨果与王尔德共同塑造的这种形式丑与内涵美的形象,为美开辟了更宽阔的道路。

二、 外在美

王尔德对美的追求并没有停留在对内涵美的挖掘上。他曾在《谎言的腐朽》中说:“形式是一切,它是生命的奥秘。”对语言、形象、画面等形式美的追求上,王尔德也显示出了高超的技艺。

1、 语言美

读王尔德的童话,我们总会被他睿智的哲语、精美的言辞、浓郁的诗味深深折服。他的童话,小到三岁孩童,大到耄耋老人,都能从中读出自己的喜爱。

当夜莺快被玫瑰刺穿心脏时她喊出了这样一段话:“年轻人,快乐一点!快乐一点,你就可以得到一朵红玫瑰了。我要在月光下用音乐培养她,用心脏的鲜血来染红她。我不要你的任何回报,只希望你能做一个真正忠实的情人。因为不管哲学如何充满智慧,爱情却比它更有智慧;不管权势如何伟大,爱情却比它更伟大。爱情的羽翅和身体都像火焰一样灿烂璀璨。她的双唇如蜜糖一样甜美,她的气息就像乳香般馨美回溢”。这样的句子,不同年龄段的人一定会读出不同的感悟,三岁孩童可能会问:“为什么快乐一点就可以得到红玫瑰呢?难道是因为爱吗?”;学生可能会看到王尔德生动的画面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应用;青年人则不由得会引发对爱情和无私奉献的思索。这样睿智优美的句子在王尔德的童话中比比皆是。

《了不起的火箭》中,王尔德用丰富的想象让火箭们发表妙语哲思。“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你喜欢它,它就是你的世界”,“爱情是永远不会死的,它如同月亮般永远长存。”《西班牙公主的生日》中有这样一段唯美的画面:紫色的蝴蝶拍打着洒满金粉的翅膀,在花丛中婆娑起舞;小蜥蜴钻出墙壁的缝隙,躺在明朗的阳光下做日光浴;石榴受热开绽,露出了泛着血色的红心,就连在棚架上沿着阴暗拱廊向前、垂挂着累累果实的淡黄柠檬,也因着灿烂的艳阳镀上了鲜明的色彩。玉兰树也开出满树的球形花苞,让浓郁的香甜弥漫在空气中。这样的句子,色彩鲜明、诗味悠然、生动活泼,读来总是让人兴奋不已。

2、 幻想美

王尔德的童话幻想丰富,而幻想的本身便闪着美的光彩,美亦存在于幻想之中。像风向标一样漂亮的快乐王子,是真正的王子死后铸成的雕像,但这尊塑却与别的塑像不同,他不但有着灵与心,还和人类一样充满着爱。童话的最后虽然王子心碎而死,但这个幻想的善良且有爱的快乐王子却深深吸引着大家。

三、 结语

不妨用王尔德童话扉页的一句话来作为该文的结语:如果不是终神宠爱的天才,还有谁能用珠玉般圆润的诗文,写出人世间的至纯至美。(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上)》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马力 《世界童话史》 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

[3] 王尔德 著 刘清彦 译 《快乐王子(王尔德童话全集)》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2

光良童话篇2

关键词 多媒体;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教学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099-02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是现代教学环境下最为科学的、常见的,带有启迪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娱乐性强、富有教育意义,能够培养学生多种爱好、兴趣。尤其是它的动画功能、音乐功能和个性化的思维活动指向,是其他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也正是如此,它才能较好地应用到学前教育中去。

学前教育中的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多以引导、启迪和娱乐为主,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多种兴趣爱好,激励儿童学会欣赏、学会会话、学会做人、学会参与活动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个性品质,为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几年来,寿光市市直机关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中大胆引进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从幼儿的管理到学习引导,从对幼儿的说教到形象化激励,从简单的、单一的手把手教育到声像影响,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得到同行的高度赞誉,为在幼儿园大面积实施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奠定基础。

1 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手段,激励儿童学会欣赏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特殊的群体是需要激励和培养的,更需要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欣赏意识,并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以后的学习、生活、做人。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欣赏意识需要培养,更需要通过有形的动画、人物、片段、行为和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形态来进行教育与培养,离开了有形的素材,是不可能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的。这些有形的素材,不仅仅是培养儿童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欣赏水平,调动儿童的个性化思维活动,进行全面教育。虽然儿童的智力还处于发育与开发阶段,但由于受网络媒体的影响,特别是家庭教育、电视媒体教育与周边环境的影响,儿童的欣赏能力正逐步形成,而且随着“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的逐步深化,这种教育的影响力正在扩大,直接或者间接地推动了儿童教育的快速发展。

例如,每天利用简短的5分钟,让儿童欣赏网络媒体中的优质动画资源。在播放时,教师边带领儿童看边教育儿童学会分辨与欣赏,效果很好。一个晴朗的天空,远处的薄云、阳光、旺盛的植物、欢快的动物和忙碌中的人们,有的远而静,有的明亮照人,有的颜色对比明显,有的奔跑和跳跃,有的穿梭往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分明,和谐有序。特别是植物的颜色,红、黄、绿、蓝一一呈现,既是美的享受,更是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儿童进入这种意境中,不仅是对颜色的分辨与对比,不仅是对人物的比较,不仅是接受阳光温暖般的关怀,重要的是通过画面学会了欣赏,学会了比较,学会了自我的激励,学会了与人的和谐相处,学会了爱护环境,学会了怎样去欣赏美好的自然世界,这种教学的意境是教师在黑板上、在教室内、在课堂上、在学校里、在家庭教育中无法实现的。

计算机的动画与多媒体的再现,加上教师的点拨,一方面扩大了知识的层次,另一方面进行了欣赏的另一种教育,这就是欣赏的整体性。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教育应注重整体性原则,以整体带动个体,以个体影响整体,全面实施对人的教育。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再现,更是实施可持性教育的重要动力源泉。

2 通过动画等载体,引导儿童会话

会话是儿童教育中重要的任务之一,因为儿童虽然在受家庭教育时已经学会了会话,掌握了基本的会话技巧,但儿童的这种会话意识是传统教育的结果,有时他的发音不够标准,重要的是他们的会话能力受到了限制。所以说,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对儿童的会话教育,其意义深远。

在进行儿童会话教育时,除教师手把手教育外,大胆引进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将平时儿童喜爱的会话语言加上动作制作成辅助教学软件,及时播放给儿童观看;有时从网络上下载相当规范的会话节目播放给儿童,进行集体会话欣赏与语音训练。活泼的动画会话语境,加上教师的指导和儿童整体的欣赏与应用,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例如,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像打电话、逃生等,注重个性化教育,更注重形象化教学,将一些电话的号码与播音程序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模拟成动画,边演示边与儿童进行沟通,他们一学就会,一看就明白,并且牢牢地记在心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另外,像儿童对父母、长辈的尊称,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语音系统进行认知,既有人物,又有会话的场景,双面教育,立竿见影。

3 定时、定期播放影视素材,教育儿童学会做人

教育儿童是一个复杂的影响过程,而学习、生活和活动中的一切都会对儿童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有些影响会直接相伴于儿童一生。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突出对儿童做人的教育,教育儿童从小就学会做人,做好人,做父母、老师喜欢的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贯彻,使得儿童做人教育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深受家长的好评。

例如,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定期组织儿童观看国产儿童电影和电视剧,通过儿童的观看与教师的讲解,让每一位儿童认识到进步儿童的生活特点和做人意志,特别是像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和人物,做到不仅要儿童看,重在让儿童去模仿与学习,并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说讲普通话、讲究个人和集体卫生、节约每一粒粮食、不随意吃零食等活动、要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对做人的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4 利用多媒体,指导儿童参与活动,形成良好的自我参与与教育活动意识

活动是对儿童教育的一种最为常见的教育方式,这是由儿童的心理所决定的,因为儿童对事物的认可与好奇心比成人强烈,特别是儿童的欲望,对某一事件或者人物特别感兴趣。因此,加强对儿童的教育活动,就必须从活动入手,通过儿童的活动参与性,去教育儿童,培养儿童良好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对儿童进行活动教育时,首先将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要求和整体效果制作成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先让儿童观看、模仿与思考,然后组织儿童进行编排,目的是让他们从有形的个体走向集体。像“六一”儿童节,编排一个小小的节目,虽然节目小,但整体要求比较好,对于儿童的协调能力要求相当高,特别是语言与动作的配合、伴舞与说唱的配合,都需要严格的训练。为此,先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有效的设计,经过加工后,组织儿童观看,让儿童在观看的时候掌握其基本的动作要领,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这样,在组织儿童排练时就省心多了,而且儿童的自我约束能力也大大提高。

5 结语

光良童话篇3

关键词: 安徒生童话作品 基督教信仰 基督教主题

丹麦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童话大师,其在一生中,共创作发表了168篇童话作品。关于安徒生童话作品的研究日益增多,但以往大多是从语言风格、人道主义思想及社会批判性等角度来研究,较少涉及其宗教思想在童话中的渗透和影响,而他本人的基督教信仰,以及其作品的基督教主题往往为人们所忽略。

一、安徒生的基督教信仰

安徒生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信徒。首先,他是在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创作其童话的,这种文艺充满基督教精神,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其次,安徒生从小就受到宗教思想的熏陶。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鞋匠家庭,其父母笃信上帝,宗教氛围很浓,父母信仰的耳濡目染使安徒生从小就将上帝当做自己灵魂的庇护和拯救者。他奉行宗教仪式,14岁时进入慈善学校学习,功课之一就是宗教,因而宗教意识与信仰在他的创作中自然而然地有所渗透。安徒生对上帝的信仰极为虔诚,他有一个著名的祈祷:“上帝,请让我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在赞美你!”曾有一件他童年的逸事,那时还是穷苦人的孩子的安徒生到别人家的地拾麦穗,被一个性格暴躁的管家追打,当棍子要落下来时他大叫:“你敢当着上帝的面打我吗?”结果那个管家不仅没有打他,反而奖励了他。这件小事给安徒生的成长和人生观造成了重要影响。安徒生一生曲折坎坷,经常受到别人的排挤、攻击。正是宗教精神支持着安徒生,这不仅表现在安徒生的生活之中,而且影响到他的童话创作。安徒生在在自传《我的一生》中就深刻表达了对上帝的情感和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自传中他还回忆了自己在14岁受坚信礼时的一段给他留下永难泯灭的经历,并创作出了《红鞋》。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安徒生都会祷告祈求上帝给他勇气和依靠,因为他深信自己是特别蒙受上帝祝福的人,也深信在任何苦难的背后,都会产生美好的结果,这种信念,使得这位敏感、内向的诗人,对人生之未来、世界之明天,都充满了信心和盼望。

二、安徒生作品的基督教主题

安徒生认为,上帝就像一位深爱着人类的父亲一样,在每个人心里都种下了善良的种子。正是源于对上帝的热爱、眷念、感恩和坚定的信念,基督教文化深植于安徒生的心灵深处,给其生活和创作带来极大影响,成为其精神支柱和创作动力。在安徒生的童话中,赞美诗、主祷文等基督教特有的词汇有着惊人的重复率,个别作品甚至直接摘录圣经诗句,具有强烈的基督教意识与气息,表达了安徒生的宗教情怀和宗教理解。研读安徒生童话,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基督教文化完全融入他的童话故事中,上帝的力量战胜了邪恶,真善美战胜了假恶丑,人性的光辉改变了贪婪自私的行为,真诚与博慰了凄凉寂寞的心灵。

1.博爱主题

基督教教义的本质就是和睦、博爱和慈悲。人们应该彼此相爱,要爱人如爱自己。基督教最原始的蕴含即“爱和奉献”,再也没有比耶稣为拯救人类在十字架上牺牲自己的生命的爱更伟大。这种基督的牺牲精神深深地烙刻在安徒生的精神世界里,并体现在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中。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博爱思想也是其本质和灵魂:爱他人胜于爱自己,为他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既要爱亲人、爱朋友、爱素不相识的人,更要爱敌人。在其作品中,主人公大多是忘我地,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感情,即使是无所回报,也无怨无悔。例如《坚定的锡兵》:锡兵爱上“小小的舞蹈家”,自己被扔进火炉里去,仍望着那位心上人,眼睛一忽儿也没有离开她,对她的爱是那么的忠诚,最后锡兵化成一颗小小的锡心,表达了他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改初衷的伟大爱情;《野天鹅》中柔弱的艾丽莎为了救助哥哥,忍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日夜不停地编织着披甲,忍受着被当成巫婆烧死的惩罚;《海的女儿》中美丽的人鱼公主为了追求不灭的灵魂和伟大的爱情,忍受难耐的痛苦,成全了所爱的人,放弃了自己三百年的生命,平静而勇敢地面对变成泡沫消失的命运;《拇指姑娘》中娇小的拇指姑娘不仅勇于追求光明,而且乐于助人,细心照顾素不相识、生命垂危的燕子;《白雪皇后》中小小的格尔达穿越白雪皇后的寒冷宫墙,为了把具有邪恶力量的玻璃碎片从小伙伴加伊身上取出来,用温柔和爱融化加伊冰冻的胸膛,冲破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了重重困难,终于使小加伊得救;《犹太女子》中的骑士以宽恕和慈悲对待曾经羞辱和折磨他的土耳其人,等等。童话中的这些人物把基督教教义所蕴涵的“仁慈、平等、博爱、奉献”发扬光大,尽管他们柔弱,甚至渺小,但身上蕴涵着强大的力量和信念,这就是爱的力量和对上帝的信念。他们遵守着上帝的教诲,心中充满着爱与宽恕,即使受到了恶毒和不公正的对待,也能够以德报怨、以善报恶,用自己的博爱之心去感化那充满邪恶的心灵。对于这些善良、纯真、有着博爱胸怀的主人公们,安徒生设定了美好的结局:柔弱的艾丽莎在最后一分钟使哥哥们穿上了她织好的披甲,恢复了人形;美丽的人鱼公主通过善良的行为创造了一个永恒不灭的灵魂;拇指姑娘的善行得到了回报,小燕子引领她来到了光明和温暖的国度。安徒生知道,他的读者是儿童,儿童是最富于幻想,也是最善良、最纯真和最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们看到那些主人公悲惨的命运后流下的怜惜和同情的眼泪,这是人类善良天性的体现,也是基督教文化所倡导和积极建构的博爱思想的基石。安徒生之所以塑造了一个个具有纯洁心灵的使徒形象,是因为他们是真善美的化身,是上帝的使者。

2.原罪―忏悔―救赎主题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人天生就有罪,罪与生命同时诞生。如果人类忽视了人生来就有罪的事实,而放纵自己追求各种欲望,他们必将在罪恶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从而受到更大的惩罚。因此,人类需要忏悔与救赎。由于原罪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命运,是人性中无法克服的弱点,单纯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拯救自己,因而需要信仰上帝来拯救。“有浓厚的基督教意识的作家在宣扬宗教思想时往往把人物置于原罪―忏悔―救赎的发展格局中”。安徒生正是这样一位作家。他栖身的十九世纪,是牺牲与救赎的世纪。他的童话因此不免带有忏悔与救赎的思想,其中蕴涵的深层次的人性美及探询灵魂生命的语境往往能让人久久回味。惩恶扬善和劝人皈依上帝是《圣经》故事的一个基本主题,也是安徒生童话着力阐释的一项主要内容。所以,安徒生在把基督教的“仁慈、博爱、奉献”等思想融入童话世界中时,并没忘记把基督教的原罪意识与灵魂的忏悔和救赎思想传达给孩子。《踩着面包走的女孩》中的英格儿因为怕弄脏鞋子和衣服而在面包上行走;《沼泽王的女儿》中的赫尔珈白天是美女而内心却非常残暴,夜晚是青蛙却又温柔慈善;《红鞋》中那个可爱美丽的小姑娘不能抑制自己想穿红鞋子的欲望,忘记了唱圣诗和念祷告;《安妮・莉斯贝》中的母亲贪慕虚荣到贵族家当乳母而抛弃自己的亲生孩子,等等。通过这些人物,安徒生给孩子们讲述了人性中无法克服的缺点:自私、虚荣、骄奢、贪婪、邪恶、残忍等。这就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原罪,只有得到灵魂的救赎才能拥有孩子般的纯洁,从而接近上帝,进入天堂。于是,故事中的人物因为违背了上帝的神圣教诲而受到惩罚:踩着面包走的英格儿因为自己的傲慢和虚荣而陷入沼泽,与冰冷丑陋的癞蛤蟆、火蛇、苍蝇为伍;《恶毒的王子》中的王子被钻进耳朵里的小蚊虫弄得最后发了疯;《红鞋》中小姑娘未能逃脱严厉的惩罚,那双红鞋控制着她的腿,双脚不停跳着舞,好像整个人被控制住似的,没有办法停下来,只好让刽子手把穿着红鞋的脚砍掉。思索安徒生之所以对故事中的主人公发出如此严厉的责难,就是要让孩子们正视人性中罪恶的意念和丑恶的行径,自省自戒,远离邪恶,实现灵魂的救赎。安徒生对人性是充满希望和信心的。他在确定人类“原罪”本质的同时,也将人性的复杂多样性展示给读者,有罪性和恶性,也有善性和神性,这与基督教对人的看法是一致的。当人们对上帝充满了信念,焕发出人性的光辉时,正义就可以战胜邪恶,善良战胜残暴,仁爱消除恶性。在《野天鹅》中,巫婆的魔法之所以不能在艾丽莎身上起作用,是因为艾丽莎太善良纯真,本可以把艾丽莎变笨、变丑的三只癞蛤蟆,在她的额头和胸口上躺下后却变成了三朵美丽的花。凭着对上帝的坚定信念,《沼泽王的女儿》中的赫尔珈脱落了难看丑陋的青蛙形,落入沼泽中的英格儿也脱离沼泽回到了人间。同时,安徒生还强调自救在救赎中的作用,《踩着面包走的女孩》中的英格儿克服了虚荣和傲慢,在悔恨中得到了宽恕,变成了一只鸟儿,心中只有怜悯和慈悲,在寒冷的冬天里把不多的食物分给饥饿的鸟儿,她的灵魂也从沉沦中得到了超升;《安妮・莉斯贝》中抛弃自己亲生孩子的母亲通过忏悔,灵魂得到了宽恕,最终升到另一个境界中去;《红鞋》中的小姑娘面对困境,寻求上帝帮助,直到她断绝了欲望,净化了思想,要刽子手砍掉她穿着舞鞋的脚时,才停下脚步,不受舞鞋控制,最终得到“宽恕”,获得身心的解脱。通过这些作品,安徒生希望孩子们在基督教光芒的照耀下,克服人性的弱点,使灵魂得到救赎,进入上帝的国度。

三、结语

安徒生童话作品中强烈的基督教倾向,正是安徒生本人虔诚的、宗教情感倾向在其童话作品中的映射与体现。宗教是他理想追求与人生梦幻的交织,是他情感的流露和宣泄,也是他思想的集中体现。安徒生的童话生动活泼,充满着烂漫童趣,在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让他们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基督教文化的熏陶。可以说,安徒生成功地通过基督教文化,去慰藉、唤醒和照亮生活在“黑暗中”的孩子们,向他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爱与同情、善良与真诚、平等与正义的大同世界,告诉他们:人的灵魂“永远是神圣、幸福、善良和不灭的”。

参考文献:

[1]安徒生著.叶君健译.安徒生童话全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莫运平.基督教与西方文学典型[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2):73-77.

[3]浦漫汀.安徒生简论[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

光良童话篇4

 

关键词:X线摄影;儿童心理;迁移效应

 

在X线摄影工作中,往往因儿童的移动而造成废片,医此能取得儿童的良好配合非常重要。怎样才能取得儿童的良好配合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影响儿童配合的因素有哪些,及如何控制这些因素。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将影响儿童配合的因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对x线摄影不了解;②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易受不利因素影响;③迁移效应;④工作人员的表现;⑤儿童家属的表现;⑥其他患者的表现;⑦房间。下面我们就谈谈如何控制这些因素,使儿童从不能配台向配合的方向转化。 

 

1 对X线摄影不了解 

 

由于儿童对X线摄影不了解,而引起种种不利于检查能猜想和联想。如是否痛苦,是否像打针一样疼痛等。这样就会造成精神紧张而产生抵触情绪,也就不能进行配合。遇有这种情况发现越早越能争取主动,可先让儿童在一旁看别人受检的情况,当他看到别的儿童或成年患者受检时没有什么痛苦,他的安全感自然会增强。如果他的抵触情绪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增加很多困难,这是因为儿童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很差的缘故。 

 

2 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易受不利因素影响 

 

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其功能还不健全,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且以形象思维为主,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可利用儿童的这个特点对儿童施以有利的影响。用一些新鲜的、儿童感兴趣的动作、语言及其内容来吸引他,转移其注意,分散其精力,降低其对检查的恐惧心理。以取得配合。 

 

3 迁移效应 

 

所谓迁移效应,是指儿童将以往的、有痛苦的检查或泊疗的经验转移至无痛苦的投照中来。由于这种效应,使许多做过其他有痛苦检查或治疗的儿童,刚一看到穿白大衣的工作人员就先害怕了,由白大衣联想到过去检查的痛苦。由过去的痛苦又联想到现在的检查,因而使之不寒而栗。对于这种情况不能着急,比较好的方法是,先让其在旁边观看别人检查的情况,并不时与他说话,轮到他时他已看到别人没有什么痛苦,他对你已不是很生疏,并且由于你的态度和蔼可亲,语言风趣动听,很快他就与你熟悉了,基本上就能配合了。

4 工作人员的表现 

 

工作人员的态度在对儿童的摄影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有时甚至一个微小的表情变化也会引起儿童的不信任而导致工作失败,此项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取得儿童的信任,只有取得了儿童的信任,你所说的一切才能生效,否则全是徒劳的。要想取得儿童的信任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一个让儿童见了感到亲切、可信、有趣的脸。除要有一个好的态度外,语言的内容要选儿童熟悉的、爱听的,逐步过度到与摄影有关的话题上来,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恐惧感,增强了安全感,使他能够很好地甚至是很感兴趣地与你配合检查。 

 

5 儿童家属的表现 

 

儿童家长的表现如何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态度。儿童对一些事情不懂往往从大人的脸上间接地来了解。他首先看大人们对这件事是什么反应,然后决定舍取,因此在摄影前要向其家长说明注意事项,首先取得其家长的配合,然后才谈得上如何取得儿童的配合。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能看到有一些家长在一开始的时侯能积极配合工作人员来帮助儿童脱衣服、摆位置,并且对儿童说一些鼓励和安慰的话,可是当有些儿童由于害怕等原因而哭闹,进而不配合工作人员的时侯,他们开始还表现的不错,能帮助我们一起来对不听话的儿童摆位置或说一些安慰的话,可是当他们看到儿童还在不停哭闹时就有些不耐烦了,进而会说一些儿童不愿听的话,甚至有些家长更是直接动手打孩子。以至于儿童更不会来配合工作人员了。因此,对不懂得儿童心理而又不能很好配合的家长,可令其远离摄影室,以避免影响儿童的配合。

6 其他患者的表现 

 

其他患者的表现对儿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效果。假如其他患者的表现有利于儿童配合,可让其在旁观看,以取得好的效果。若其他患者的表现不利于儿童配合,甚至给儿童留下不良后果,如一些重症患者,开放性骨折、严重外伤等,则不让儿童观看甚至要远离摄影室,以免儿童听到患者的痛苦喊叫声。 

 

7 房间 

 

房间的布置、灯光、墙壁的颜色、室内温度等对儿童的情绪亦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在一间阴凉的房间里,暗淡的灯光,冷色调的墙壁会给人阴森的感觉。再如在一间闷热的房间里,刺眼的灯光,暖色调的墙壁,会使人易于烦躁,不愿进去。甚至暖色调中的红色成分会使人联想到血液而产生恐惧感。再如室内多余的器具只能使室内显得杂乱无章。总之这些不利于儿童配合的因素都应去除。室内温度适中,墙壁色调不要过暖或过冷,灯光明亮而柔和,室内布置整洁而简练。 

光良童话篇5

【关键词】《 教育漫话 》 儿童礼仪教育 启示

一、《 教育漫话 》中礼仪教育的基本观点

洛克十分重视礼仪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礼仪是绅士所必须具备的四大品质之一。他在《 教育漫话 》中写道:“礼仪是在一个人别的一切美德之上加的一层藻饰,使他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成就就会被人看成骄夸、自负、无用或愚蠢。”他还认为,国家的幸福和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礼仪教育。因此,为了将儿童训练成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绅士,洛克对礼仪教育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阐释。

1.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在《 教育漫话 》中,洛克对礼仪教育的阐释与论述往往被研究者忽略,然而并不妨碍其本身已有的光辉。首先,洛克十分重视礼仪与教养。洛克认为,礼仪不仅是绅士四大品质之一,而且是第二种美德。他对礼仪与德行和才能的关系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把德行与才能比作是未经打磨的钻石,将礼仪比喻成为对钻石的琢磨与镶嵌,礼仪是使德行与才能熠熠生辉的方式。虽然洛克没有给礼仪下明确的定义,但是从他论述礼仪的句读之间可以窥见:礼仪与教养是一个人找到了符合于自身地位并且把自己内心对别人的尊敬、重视与爱恰当地表示出来的举止。即使一个人有胆量,有学问,有才智,率直而温和,如果没有良好的礼仪与教养,那么这些品质是不容易发光来吸引众人的,有时反而会对他不利。因为“没有教养的人有了胆量,胆量就会带有野蛮的色彩,而别人必以野蛮来看待;没有教养的学问则变成了迂气,才智变成了滑稽,率直变成了粗俗,温和变成了谄媚”。礼仪表现的是对人的一种态度,一个人若能够娴于礼仪,那么“他凭着这一点点成就,门路就可以更宽,朋友就可以更多,在这世界上的造诣就可以更高”。此外,洛克著名的“白板说”是其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他认为孩童生下来就是一块纯洁的蜡,任凭你将它打磨与塑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是可以通过训练在儿童心灵中留下痕迹而逐渐显成效的。因此,礼仪教育是可能的。

2.礼仪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洛克看来,礼仪是绅士所应具备的重要品质之一,是德行的外显。在《 教育漫话 》中,洛克用了不少篇幅讨论绅士的礼仪教育问题。毋庸置疑,洛克礼仪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娴于礼仪”,即使所有人都能够具有良好的礼仪与教养,成为实实在在的绅士。他十分重视绅士良好礼仪的养成。他说:“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良好的礼仪主要表现为尊重别人、懂礼节、讲礼貌、有风度,“容貌、声音、言词、动作、姿势以及整个外表的举止都优雅有礼”。一个人若是具有良好的礼仪,坦白、公正、明智,则人人都会为他让路。

3.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

根据洛克散落于《 教育漫话 》中关于礼仪与教养方面的论述,要使一个人具有良好的礼仪与教养,必须有以下的认识与做法。

(1)需要有明确合理的礼仪教育意识。礼仪与教养的重要性毋庸赘述,然而在教育过程中往往被忽视。要正确实施礼仪教育,就应该抛弃平日里因为重视字句与知识而忽视礼仪的行为,更应该摒弃排挤礼仪的那种态度,把礼仪与教养放在合适且应有的位置。为此,家长应该及早让儿童具有一种尊重与爱戴别人的品质,让儿童心中存有一种礼貌的意识,使他们知道敬重他人、怀抱善意、温良恭敬是能够得到人们称誉和喜爱的。

(2)需要及早教育。洛克指出,要在儿童很小的时候就请一个良好的导师来教导,避免儿童被不良的同伴影响而做出种种恶劣粗俗的行为。导师要循循善诱,使儿童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和品质值得称誉,哪些行动应该得到制止与惩罚。导师教导儿童的是切实的品质与态度,而不是琐碎的规则与教条。因为琐碎的规则与教条是会让儿童多吃苦头而对合乎礼仪的举止产生厌恶的。在儿童还小的时候,只要他们有礼貌,对身边的人知道敬重,怀抱善意,知道应该做什么就可以。他们生来就有好模仿的天性,会对身边的榜样细心观察,长大后自然就知道合乎礼仪的举止而改掉一些细微的错处了。

(3)重视榜样,防止沾染坏习气。为儿童树立榜样,并且将合乎礼仪与教养的行为指示给他们,让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反复练习。同时,要时刻提防儿童沾染与礼仪相背的四种坏习气――粗暴、轻蔑、非难、刁难。对于儿童喜欢插嘴与争辩的行为,要及早使他们知道这是不合礼貌的并且加以制止。通过学习良好的榜样与导师的教导,儿童可以避免礼仪不良――忸怩作态和行为轻慢。针对利益不良,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这句话的前半部分说的是一个人需要自谦但是不可以妄自菲薄。有些行动是我们的天分与能力所能够做到并且别人也期待我们去做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看得起自己,无论在谁的面前,都不要惊慌失措,要按照各人的地位和身份保持敬重和距离。一些儿童的言辞、思想、姿态在陌生人或者长辈面前显得局促或狼狈不堪,便是看不起自己的结果。要更正这种礼仪不良,是需要练习的。这句话的后半部分说的是必须有一个对别人表示敬重与重视的态度,有不愿意得罪别人的心态。自己时刻在心理暗示,逐渐就会表现得礼貌与得体了。

二、洛克礼仪教育思想对儿童礼仪教育的启示

1.合理利己,培养儿童正确的礼仪道德观

在论述德行与礼仪的关系时,洛克指出,礼仪是德行的外显,是使德行熠熠发光的原因。拥有良好的礼仪,门路就可以更宽,朋友就可以更多,在这世上的造诣就可以更高。洛克也承认人是有私欲的,“但这不是我们的错处”,关键是我们要用良好的礼仪来约束我们的欲望,对人道德,于己有利,“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就愈容易”,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不能看不起自己也不能看不起别人,避免任意妄为。每个人都有获取自己利益的权利,但前提是你必须尊重别人的利益,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否则就是不道德的,自己的利益也将得不到。每个人的举止都必须符合既表明自己内心的温和善良,又不侵害他人的自由,符合共同的利益,得体而合乎常理。

儿童的合理利己观念无害于儿童的温和善良、心地纯正。相较于社会倡导的学习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英雄牺牲精神,合理的利己观念更有利于儿童礼仪教养的形成,符合儿童的本性,更有可能让儿童亲身实践。

2.及早教育,提供和谐融洽的成长环境

洛克认为,礼仪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个具有良好教养、公正、平和、理智的人。这样的人即使没有智慧和大的学问,其他人也会为其让路,他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因为,通过良好礼仪教育的人,拥有合理的自我认识并且尊重别人的感情与需要。良好礼仪的人不粗暴,不专横跋扈,更不会肆意侵犯生命。良好的礼仪是除去自己的傲气,谦虚敛让,也是尊重他人,平和相处的重要前提。一个人在儿童成长时期受到的各种影响尤其需要重视。因此,要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应当以身作则,及早对儿童进行礼仪的训练与教育。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养成了温良恭敬、怀抱善意、尊重别人的品性,那么他长大后就不会只顾自己而使他人感到不快,更不会粗暴地对他人进行人身伤害。此外,学校也需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树立榜样,养成符合礼仪的行为习惯

在《 教育漫话 》中,洛克反对学校教育,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儿童进入学校后会受到各种影响,其中受同伴的影响最大。学校的学生鱼龙混杂,很难使学生不受到不良影响,因此要强调儿童需要有娴于礼仪的榜样,摈除伴侣不良之影响,通过明智导师的教导将儿童的不良礼仪扼杀在萌芽状态。另外,洛克将练习舞蹈作为礼仪养成的一种方式,他说道:“跳舞可以使一个人终身终世保持优雅的动作,而且它还能够使得儿童具有一种大丈夫气概和一种合适的自信力。”儿童通过舞蹈老师优雅的举动,在自己的反复练习中自能培养一种气概。因此,在对儿童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与导师要以身作则,时时注意与改正儿童的不良习惯,防止儿童沾染不良习气。

光良童话篇6

小时候,喜欢坐在外婆的身边,听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向窗外望去,总想找那条隔开两人的银河,总是想信他们会在每年的七夕,相聚在银河上百鸟搭筑的桥上。虽然街灯和霓虹灯的光芒虚化了星星的光辉,可我仍旧相信,在那深蓝色的天空中,有一条群星汇成的河。

我看了《狮子王》,相信有一种可以超越生死的父爱,相信离开世界的人会变成天上的星星照耀我们,看着世间的所有人。相信我们做的完美的事会让他们在天上感觉欣慰。

看《花木兰》,我相信一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拯救家庭,拯救一个国家。我相信女孩子也同样可以创造奇迹,我相信日久见真情。

看了《比诺曹》,我相信说谎的孩子鼻子会变大,相信有一个善良无欺骗的世界,相信一个女神会让世界变得公平而无瑕疵,相信恶有恶报,相信是天使就会被爱找到。

看了《美女与野兽》,相信世间也有非物质爱情,相信真情可以感动上苍,相信源于内心的眼泪可以换来遗失的感情,相信王子公主总有完美的结局。

看了《冰河世纪》,相信群体的善可以感化个体的恶,相信,只要是一个集体,就不可以分开。相信人类与动物体可以和谐共处,相信弱小的生命可以激发出最初最深的爱。相信可以不用暴力解决自然界的冲突,相信爱与正义,是人类不灭的誓言。

相信童话让我不会变老。我相信那份单纯的纯真的真实的内心颤动,相信善良无邪的童话世界,相信自己,相信努力,相信爱。

因为有了童话,我不会孤单;有了童话,我会变得坚强;有了童话,我会在失意时想起为真理而拼的小男孩;有了童话,我会在遭人鄙视后想起最终变为天鹅的丑小鸭;有了童话,我会在受窘时想起《玩具总动员》的“我们会在你最危难时帮助你”的你的朋友们;有了童话,我不会让你被世俗淹没;有了童话,你会留给自己一份童真。

光良童话篇7

幼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幼儿健康人格,塑造民族性格是我们幼儿老师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而这些民间文学瑰宝正是我们最好的素材。同时,民间童话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童话、民间童谣、寓言的形式存在,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间色彩。它以夸张、拟人、象征、神化、变形、怪诞等艺术手法得以呈现,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以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幼儿。幻想是民间故事的基本特征,借助幻想使我们常见的各种平凡的人物和现象发出不平凡的奇异光彩,在幼儿面前展开一个个“幻想世界”,揭示大自然的奥秘,为幼儿提供了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陶冶了幼儿的性情,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其成长有重要作用。

一、民间童话具有启智益思、开拓眼界的作用

幼儿身心尚未成熟,在成长中需要成人的关心和照料才得以成熟起来,如若利用呆板枯燥的方法教育幼儿,生性好动、思维活跃的儿童往往会出现耐烦,甚至产生逆反的心理。相比之下,在充满幻想和快乐的童话中学习,幼儿是非常快乐接受的。

例如,《咕咚》这则民间童话,它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向小朋友表述了一个道理:遇到事不要慌张,要问清楚,弄明白后再行动,不能盲目跟从他人。又如《长发妹》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美丽、善良、勤劳、勇敢的姑娘长发妹为了大家喝上水,勇于献身;善良的人们为拯救长发妹而以坚强的毅力和智慧终于战胜凶神的故事。这个故事使幼儿感受到真、善、美、假、恶、丑,了解到是与非。

再如《三兄弟牵金牛》的故事,通过三兄弟得到金牛后又失去金牛,使幼儿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各有私心必都吃亏的道理。这种把抽象的道理、是非的分明和强烈的爱憎情感以趣味盎然、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方式,让孩子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民间童话具有认知现实、发展想象和幻想能力的作用

运用民间童话可帮助幼儿认识现实世界,了解天文、地理、人情世故、民间习俗等各方面的知识。例如,为让幼儿了解过年时风俗习惯的由来,为幼儿讲述《除夕》、《年》等民间童话。《神笔马良》等一些故事,用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讲述生活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的生活及官僚的压榨、贪心和腐败,了解古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让幼儿对中华历史做到初步认知。还有一些对世界生命的起源以及种种自然社会现象的解释,比如童话中的雷神电母、海龙王等。这些通过丰富的想象和主观的幻象,把自然形象化、拟人化的优秀故事,让幼儿初步认知自然现象。故事中所表现出的古代人的聪明智慧、崇高品质和顽强斗争的精神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优秀品德。

三、民间童话具有娱乐和宣泄的作用

幼儿的心灵是需要多种营养和各种满足的,如果一味强调用教育来充满他们的心灵,他们不能娱乐,得不到宣泄,心灵反而会萎缩、死板、老化,而神奇的童话在思维方式上恰好在满足孩子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方面贴近幼儿。民间童话中所描绘的光怪陆离的情景,塑造神奇新鲜的形象,叙述荒诞离奇的情节上都深深吸引着他们,不仅可将幼儿带回悠远的年代,更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宣泄自己的情绪。

四、民间童话具有培养高雅性情的作用

好的民间童话往往是这样的,它能把幼儿引入一个美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符合孩子眼光的美,从而使孩子感受到美的力量。

如民间故事《樵夫和小鹿》,它通过故事中任务的进行,向幼儿敞开一个个高尚情怀和纯洁善良的心灵,从而深刻地打动幼儿那颗天真无邪的心;而那些揭露假、恶、丑的童话,也从另一个方面唤起幼儿对真、善、美的追求。

再如《七色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应该讲诚信,不要利用别人的善良,来满足自己罪恶的欲望;人人都应该有感恩的心,感谢所有给于你帮助的人,还应该有助人为乐的精神,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故事还告诉我们,那些背信弃义、唯利是图、恩将仇报的卑鄙小人终究是没有好下场的。

光良童话篇8

1、宝贝,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爸爸妈妈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希望你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为了你自己。在学习的海洋中,只要你能刻苦学习,我们相信你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你的每一个进步,爸爸妈妈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十岁成长寄语

2、宝贝,你就是爸爸妈妈心中较美丽的童话。你的童话还刚开始,以后的故事由你自己创造。童话里,会有乌云有狂风,但一定也会有灿烂的阳光,也会有美丽的彩虹!只要你健康快乐、聪明善良,你的童话肯定会非常精彩。你幸福所以我们幸福!十岁成长寄语

3、亲爱的孩子,爸爸妈妈生养了你,给了你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聪明的大脑,一个舒适的家、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父母,我们会尽较大的努力为你创造更好的条件。但你的学习我们替代不了,你的努力我们替代不了,你的未来更不是我们可以创造的。这些都是需要你自己去完成、去实现。

4、孩子你已经是一名小小少年了!少年时期是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时光。在这个时期,你应该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理想。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有了梦想就要大胆的去实现。你的目标里有你的童真,有你的希望,有我们共同的期盼。这是世界上较美妙的东西,祝你梦想成真。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给我三天光明范文 下一篇:高校后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