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的功效与作用范文

时间:2023-09-30 22:01:34

氨基酸的功效与作用篇1

一、亮氨酸。亮氨酸具有促进睡眠、降低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缓解紧张焦躁的情绪、防止身体功能失调和预防中毒等功效,适合患有失眠症、偏头痛、神经痛等疾病的患者或情绪不佳、工作紧张、嗜酒(尤其是急慢性酒精中毒)者经常补充。富含亮氨酸的食物主要包括脱脂白干酪、牛奶、羊肉、兔肉、鱼肉、火鸡肉、香蕉、花生、玉米和豆制品等。

二、赖氨酸。赖氨酸具有防治单纯性疱疹感染(如热病疱疹、口唇疱疹)、提高人的注意力、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等功效,适合患有疱疹病、多动症等疾病的患者和伴有消瘦、身体增长缓慢的儿童经常补充。富含赖氨酸的食物主要包括鱼肉、牛奶、酸奶酪、啤酒酵母、蛋类和豆制品等。

三、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具有减轻饥饿感、增强、增强记忆力、提高思维灵敏度、振奋精神和消除抑郁情绪等功效,适合患有减退、记忆力下降、产后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梅雨季节精神忧郁症等疾病的患者经常补充。富含苯丙氨酸的食物主要包括全麦面包、蛋糕、米粉、面条、大豆及豆制品、脱脂白干酪、脱脂牛奶、杏仁、花生、南瓜和芝麻等。

四、异亮氨酸。异亮氨酸是人血红蛋白形成所必需的成分,具有调节人体血糖(主要是提高血糖水平)和能量水平、提高人体体能、修复破损的肌肉组织、辅助治疗肝功能衰竭和促进生长素分泌等功效,适合患有低血糖、肝脏疾病、外伤、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等疾病及手术后的患者经常补充。富含异亮氨酸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的肝脏、鸡蛋、鸭蛋、黄豆、黑豆、玉米、黑米、糙米、杏仁、花生、小麦、鱼肉和各种奶制品等。

五、缬氨酸。缬氨酸的功效、作用与异亮氨酸基本相同。富含缬氨酸的食物主要包括玉米、花生、黄豆、黑豆和鱼肉等。

六、苏氨酸。苏氨酸具有促进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利用、预防脂肪肝(可防止脂肪在肝脏中积累)、促进人体内抗体的生成、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等功效,适合患有脂肪肝、免疫力低下(如易感冒的人)、蛋白质吸收不良等疾病的患者经常补充。富含苏氨酸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的肝脏、脑髓、肉类、蛋类、蘑菇和灵芝等。

七、蛋氨酸。蛋氨酸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具有促进脂肪分解、清除人体内的铅、汞、锡等有害物质及防治脂肪肝、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重症肌无力、风湿热、妊娠尿毒症等疾病的功效,适合患有脂肪肝、动脉硬化、冠心病、肾炎、风湿病、妊娠尿毒症等疾病的患者经常补充。富含蛋氨酸的食物主要包括黄豆、黑豆、青豆、鸡蛋、鸭蛋、鱼肉、猪肉、牛肉、大蒜、番茄、洋葱和酸奶等。

八、色氨酸:色氨酸具有促进睡眠、减轻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等功效,适合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症、偏头痛、考试前紧张症等疾病及情绪抑郁、精神欠佳者经常补充。富含色氨酸的食物主要包括糙米、大米、玉米、小米、牛肉、羊肉、鱼类、牛奶、羊奶、香蕉和苹果等。

氨基酸的功效与作用篇2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门冬氨酸;鸟氨酸;肝性脑病

[中图分类号] R741.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6(c)-0081-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lyene Phosphatidylcholine combined with 0rnithine Aspartate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hepatic encephalopath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9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1 cases).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were given Polyene Phosphatidylcholine combined with Ornithine Aspartate for treatmenton the basis of routin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valley ammonia acid sodium (potassium) combined with Glycyrrhizic Acidon the basis of routin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fter treatment was compared.Results TBil,ALT,AS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33.3±10.4) μmol/L,(100.2±22.1) IU/L and (110.3±23.5) IU/L respectively,and they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P

[Key words ]Polyene phosphatidyl choline;Aspartic acid;Ornithine;Hepatic encephalopathy

肝性脑病是一种神经功能失调综合征,病变位置为中枢神经系统,严重肝病和代谢紊乱是该种病症形成的根本原因,肝性X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时常及昏迷症状[1-3]。肝性脑病需及时治疗,否则极易导致病死事件[4-6]。肝性脑病的临床可见率较高,多发于肝硬化患者群体,占比达30%~45%[7],生存率较低。由于肝性脑病的详细发病机制尚不确切,因此针对此病症的特效性疗法尚未出现。本研究探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药物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肝性脑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其中实验组:男31例,女18例,年龄33~67岁,平均49岁,肝性性脑Ⅰ期12例,Ⅱ期21例,Ⅲ期10例,Ⅳ期6例;对照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31~67岁,平均48岁,肝性性脑Ⅰ期13例,Ⅱ期20例,Ⅲ期11例,Ⅳ期7例。所有患者静脉血氨值均在35 μmol/L以上。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发展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调整饮食结构,以解决体内水、电解质发生的酸碱平衡紊乱问题,清除肠道积血,控制感染,并口服乳果糖或者醋酸保留性灌肠等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治疗手段如下。①实验组:10%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多烯磷脂酰胆碱465 mg,静滴,1次/d;10%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门冬氨酸鸟氨酸10 g,静滴,1次/d。②对照组:10%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甘草酸二铵150 mg,静滴,1次/d;10%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谷氨酸钠或谷氨酸钾23 g,静滴,1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10 d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肝功能变化,采血分离血清后,利用全自动生化型分析仪检测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

观察总有效率。显效:各项体征及症状全部消失,并且肝功能有明显好转;缓解:各项体征、Y状及病症分期有所改善,并且肝功能有一定好转;无效:病症分期、肝功能及各项体征等无任何改善,或者有所加重。总有效=显效+缓解。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的TBil、ALT、AST分别为(33.3±10.4)μmol/L、(100.2±22.1)IU/L和(110.3±23.5)IU/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为86.2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约70%由肝硬化病症发展所导致,其余类型包括门体分流脑病、亚临床肝性脑病、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与药物性肝炎应急性或者暴发性的肝功能衰竭[8]。除此之外,部分患者是由严重胆道感染、原发性肝癌以及妊娠期内急性脂肪肝症所引起的。目前关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9-10],现存理论有假性神经递质、氨中毒以及氨基酸代谢失衡等多种病发机制理论观点,一般病理学认为,肝细胞衰竭是慢性肝性脑病产生的生理基础,因源自肠道的大量毒性代谢产物未能清除,肝脏也未能发挥解毒功效,这些毒性代谢产物经由门腔静脉之间的侧支分流直接进入人体体循环,进而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行至脑部诱发疾病。由氨代谢紊乱所致的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11],此理论受到广泛认同,而降低血氨疗法是通过降低氨形成并减少其吸收、促进体内血氨代谢,进而使肝细胞功能恢复实现的。

一般情况下,清除体内血氨主要有两种途径,第1种为尿素合成,利用鸟氨酸将来自机体肠道的大部分氨在肝脏处转化成尿素;第2种途径是在脑、肝、肾等机体组织处,通过三磷酸腺苷供能作用,对氨进行利用及消耗,进而合成谷氨酸或谷氨酰胺等[12]。在特定生理及病理条件下,鸟氨酸与门冬氨酸以及其他二羟基化合物会对尿素和谷氨酰胺的最终合成产生一定影响[13]。患者在使用门冬氨酸尿酸后,其体内会产生鸟氨酸与门冬氨酸两种不同氨基酸物质,能为尿素与谷氨酰胺提供合成底物。另外,当门冬酸参与到肝细胞内核酸机体内合成时,被损伤肝细胞能得到更有效的恢复[14],其原因在于,门冬氨酸对肝细胞内部三羧酸的循环代谢可起到间接的促进作用,可促进肝细胞内相关能量的生成,从而令受损肝细胞相应细胞功能逐步恢复。门冬氨酸同鸟氨酸的联合应用又能发挥增进滑面内质网功能与高尔基复合体功能的功用,可有效促进机体胆红素代谢,使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得到相应控制和降低;两者的协同应用还可使溶酶体、肝细胞膜及线粒体膜进一步稳定,减少机体肝细胞中的ALT、AST,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15]。多烯磷脂胆碱的应用价值在于能供给较多的多烯磷脂酰胆碱给肝性脑病患者,这些物质与内缘性磷脂化学结构相同,在进入肝细胞后,以完整分子形式同肝细胞膜、细胞器膜发生结合,可直接作用于膜结构,令肝功能及酶活力逐渐向正常水平靠拢,肝脏能量得到平衡性调节,肝脏组织也得以再生,最终实现肝脏器官的功能性恢复和功能加强,促使体内血氨浓度在发生异常升高后得到初步控制和进一步降低,所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可起到双重解毒作用和双重降氨作用,对肝性脑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功效。

综上所述,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合军.益生菌联合乳果糖、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5):1645-1646,1694.

[2]Olson A,Diebel LN,Liberati DM.Phosphatidylcholine and the intestinal mucus layer:in vitro efficacy against 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 activation[J].Am J Surg,2015,209(3):493-497.

[3]杨军雄.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对血氨浓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1):53-54.

[4]杨昆政.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6,35(6):118-120.

[5]刘联平.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西南军医,2016,18(3):261-263.

[6]李文,谖某.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8):54-56.

[7]郭芳,谭诗云,吴鹏波,等.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6):1165-1171.

[8]杨玉芳,冯欢,米娜,等.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粉针存在配伍禁忌[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6):696.

[9]丁凯,方,谢渭芬.肝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J].胃肠病学,2015,20(2):65-71.

[10]侯环荣,尚佳.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4):85-86.

[11]韩少伟.精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3,33(8):47-48.

[12]Arendt BM,Ma DW,Simons B,et a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hepatic and erythrocyte ratios of phosphatidylcholine to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J]. Appl Physiol Nutr Metab,2013,38(3):334-340.

[13]蓝兰,曹青文,李成建,等.多烯磷脂酰胆碱不良反应文献概述[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6,22(5):123-124.

[14]Stremmel W,Schmidt KV,Schuhmann V,et al.Blood Trim?鄄ethylamine-N-Oxide originates from microbiota mediated breakdown of phosphatidylcholine and absorption from small intestine[J].PLoS One,2017,12(1):e0170742.

[15]周静.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6):127-128.

氨基酸的功效与作用篇3

引发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因素

引发肝功能异常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疾病因素

各种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均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而肝功能检查也是这些疾病的诊断依据之一;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感染寄生虫(血吸虫、华枝睾吸虫、阿米巴、肝包虫)、钩端螺旋体、细菌、病毒等均可造成肝脏损害,表现为肝功能异常;一些胆道阻塞性疾病,如结石、肿瘤、蛔虫等使胆汁淤积,如时间过长,可因滞留的胆汁对肝细胞造成损伤,肝内扩张的胆管对血窦压迫造成肝缺血,引起肝细胞变性和坏死,成为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药物因素

化学药品中毒往往可破坏肝细胞的酶系统,引起代谢障碍,或使氧化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ATP生成减少,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功能异常;有些药物,如氯丙嗪、对氨柳酸、异烟肼、某些碘胺药物和抗菌药物,即使在治疗剂量下也可以引起少数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是常见的一过性肝功能异常的原因,这可能与药物过敏有关,多数患者停药后几天内肝功能就可以恢复。

肝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

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AST持续升高,当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血清总胆酸CCA与血清铁也是反映肝细胞有无受损的指标。

反映肝排泄分泌功能的指标

反映肝排泄分泌功能的指标 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铜等。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可以出现上述指标升高。溶血性黄疸时,可以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及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动度(PTA)等,长期白蛋白、胆碱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补充维生素K不能纠正时,说明正常肝细胞逐渐减少,肝细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脏储备功能减退,预后不良。

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肝功能异常的治疗首选要找到病因 除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前提。如结石导致胆道阻塞而引起肝功能异常,必须首选通过手术或其他方式取掉结石让胆道通畅,药物治疗肝功能异常才能成功。药物治疗前还需要熟悉肝脏功能的实验室检查,以获悉肝脏具体是哪些功能异常;同时要清楚目前每一种肝功能异常治疗药物的作用机理和特点,以便根据肝功能异常的情况正确选择治疗药物。

保肝药是指具有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作用的药物。目前,这类药物种类繁多、作用各异,大至可以分为降酶药、退黄药、解毒护肝药、肝细胞膜保护剂等。

以降酶为主的药物

1 联苯双酯 在我国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中有许多有降酶作用的药物,如:五味子、垂盆草、茵陈等。联苯双酯正是我国科学工作者根据中药五味子的有效成分五味子丙素的结构人工合成的一种降酶药。其突出的特点是降酶快速,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罕见轻微胃刺激。其作用是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减轻肝脏的病理损害,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适量应用可减轻心理压力,改善自觉症状。适用于轻、中度肝病的辅助治疗,但不能代替抗病毒治疗。

不良反应可出现ALT反跳,AST持续异常,少数出现黄疸,病理改善不同步等。但多数降酶效果较好的药物,停药后均易反跳,所以应根据其降酶作用权衡利弊,不要因为害怕反跳而不敢使用,亦不可一味增加降酶药物或多种五味子试剂联用降酶。其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与患者病情有关,急性肝炎的疗效最佳,其次是轻度慢性肝炎,对重度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无效,甚至可加重肝损伤;治疗前AST和AST/ALT较低者疗效更佳[1]。不提倡湿热(黄疸、高血脂)及AST升高、肝硬化患者使用。

2 甘草酸制剂 甘草酸制剂有类激素作用。主要包括复方甘草甜素、甘草酸二胺、复方甘草酸单铵等。甘草酸制剂通过抑制磷脂酶 A2活性,减少炎性介质,选择性地阻碍使其产生炎性介质的脂氧合酶磷酸化而抑制其氧化,从而保护肝细胞膜,阻止肝细胞损伤的发生,有效快速降低血清转氨酶。其对肝脏内的类固醇代谢酶有强亲和力,能够抑制类固醇肝内失活,减慢其代谢速度。适用于各种急性、慢性肝脏疾病(如乙肝、丙肝、肝硬化、药物性肝病等)和急性肝内胆汁淤积。但此类药物只能防止肝细胞损伤的发生,不能直接修复肝细胞的膜损伤,不能从根本上阻止肝细胞内转氨酶的流失,因此停药后血清ALT、AST水平常会发生反弹。

不良反应常见高血压、低钾、水钠潴留等,所以应加强药学监护,严重低钾或高钠血症、肾功能衰竭、腹水的患者禁用,如发生中毒予甘氨酸、半胱氨酸解毒,抵消甘草酸苷的水钠潴留。

降酶为主的药物可以改善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但在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方面作用欠佳,且存在掩盖患者病情的可能,不利于临床及时治疗,所以从临床治疗角度不建议大量长期使用。

退黄为主的药物

1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腺苷蛋氨酸是存在于人体所有组织和体液中的一种生理活性分子。蛋氨酸是从食物吸收的一种氨基酸,蛋氨酸和ATP在腺苷蛋氨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了腺苷蛋氨酸。腺苷蛋氨酸在肝脏主要参与了转甲基和转巯基两大作用:(1)转甲基作用:腺苷蛋氨酸把甲基腺苷蛋氨酸供给了腺苷蛋氨酸肝细胞的质膜磷脂,使得肝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加,增加了Na+-K+-ATP酶的活性而刺激了Na+依赖运输泵的动力,最终增加了胆汁的流动,从而可预防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2)转巯基作用:供给甲基基团后,腺苷蛋氨酸被转化为S-腺苷高胱氨酸,并进入转硫化通路,合成半胱氨酸、牛磺酸,谷胱甘肽,硫酸盐等主要内源性解毒物质。谷胱甘肽是针对自由基,内外源性毒性化合物等的细胞内解毒剂,此外谷胱甘肽还可以防止与腺苷蛋氨酸合成有关酶的失活。牛磺酸作为一种氨基酸参与胆汁酸的共轭化,使其溶解性增加。牛磺酸供给减少可导致毒性胆汁酸的聚积。硫酸盐是硫酸化反应的底物,后者对于胆汁酸等代谢产物的解毒具有重要作用。现已发现,肝硬化时肝腺苷蛋氨酸的合成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腺苷蛋氨酸合成酶(催化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向腺苷蛋氨酸转化)的活性显著下降(50%)所致。这种代谢障碍使蛋氨酸向腺苷蛋氨酸转化减少,因而削弱了防止胆汁淤积的正常生理过程。因此,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就可以双效合一,起到退黄保肝的作用。其能有效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胆汁郁积,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及妊娠性肝损伤等,其迅速降低各种黄疸指标,使患者肝脏恢复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但是口服生物利用度仅5%,需整片吞服,静脉用药不可与碱性、含钙或高渗液配伍。

2 熊去氧胆酸(UDCA) 熊去氧胆酸属于利胆药,长期服用,可增加胆汁酸的分泌,同时导致胆汁酸成分的变化,使其胆汁中的成分增加,并可提高磷脂含量,还能显著降低人胆汁中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克分子数和胆固醇的饱和指数,从而有利于结石中胆固醇逐渐溶解。临床除用于不宜手术治疗的胆固醇型胆结石外,还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和慢性肝病伴肝内胆汁淤积。但研究其效果的临床试验证据不足。

解毒抗毒为主的药物

解毒保肝的药物可以提供巯基或葡萄糖醛酸,从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2],增强肝解毒功能,如谷胱甘肽、硫普罗宁、水飞蓟素等。

1 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还原性谷胱甘肽分子具有活性巯基(-SH)和γ-谷氨酰键,主要通过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和过氧化物及自由基(如羟自由基OHˉ、超氧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等)结合,以对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从而保护细胞膜中含巯基的蛋白质和含巯基酶,对抗自由基对重要脏器的损害[3];γ-谷氨酰循环转运氨基酸促进细胞蛋白质的合成,达到保护肝细胞的目的。但从整个过程来看,GSH只是防止肝细胞损伤的发生,而对于已受损的肝细胞则无能为力,因此,对于肝功能改善作用较弱。还原性谷胱甘肽适用于各种肝脏疾病、外科手术、心脏传导阻滞,肾衰,或作为化疗辅助治疗。其有效降低血清转氨酶,尤其对于药物导致的肝中毒,提供外源性谷胱甘肽以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

2 硫普罗宁 硫普罗宁含有巯基,能与自由基可逆性结合生成二硫化合物,作为一种自由基的清除剂,在体内形成一个再循环的抗氧化系统;通过活化超氧化物歧化酶,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稳定肝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此外硫普罗宁还可激活铜、锌-SOD酶以增强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硫普罗宁能直接抑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肝内的堆积,防止脂肪肝的发生。适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病,减轻放化疗副作用,升高白细胞等,改善肝细胞组织,降低血清转氨酶,可有效治疗和预防抗结核药诱导的肝损害[4],但不良反应多,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特殊要求贮存和配制,还要加强临床用药的监护。对低血压患者应慎用,初用者注意观察血压变化,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禁用。

3 水飞蓟素 水飞蓟素为菊科植物水飞蓟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50%~70%)为水飞蓟宾。由于水飞蓟素对自由基的捕获能力,水飞蓟素具有抗过氧化活性。脂类化合物过氧化的病理生理过程(造成细胞膜的损坏)可被水飞蓟素阻断或预防。水飞蓟素不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但是其限制某些肝毒性物质穿透进入细胞内部,具抗毒能力。它最大的作用是对肝细胞膜有稳定作用,虽不能直接修复细胞膜,但它能阻止或避免溶解性细胞成分的流失。通过刺激蛋白质合成增强细胞的修复和再生。适用于中毒性肝脏损害(除急性)、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支持治疗。对于出现黄疸的病例,应咨询医师。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需慎用。过量使用会使原有不良反应加大。

肝细胞膜保护为主的药物

1 多烯磷脂酰胆碱 多烯磷脂酰胆碱为大豆油中提取的一种磷脂酰胆碱,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大部分为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需磷脂;该药进入肝脏,能补充肝细胞膜丢失的磷脂,有效修复细胞膜及细胞器膜,恢复肝细胞膜的完整结构。提高肝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和活性以提高肝脏解毒功能,多烯磷脂酰胆碱的长期应用能有效降低血清转氨酶不反弹,亦能提供肝细胞所需能量。适用于各种急性、慢性肝脏疾病,怀孕导致的肝脏损害、肝硬化、前驱肝昏迷,手术前后的治疗,也可治疗银屑病、放射综合征,预防胆结石复发。可提高治疗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的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降低早期病死率和防止肝组织学恶化的趋势[5]。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肝功能异常的首选药物。

2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 是一种细胞保护剂。它通过消耗、转运肝脂肪,抑制肝脏甘油三酯、脂肪酸、胆固醇等合成,治疗脂肪肝,改善脂代谢。通过促进膜磷脂的序贯甲基化,增强肝细胞膜的流动性,提高作为胆汁分泌和流动之主要动力的Na+-K+-ATP酶的活性;促进受损肝细胞的功能修复,提高组织细胞呼吸功能及氧利用率;提高脂肪酸的代谢活性,加速脂肪酸的氧化,为肝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促进受损的肝细胞再生。适用于急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特别是适宜伴有血脂升高的肝功能异常患者。静脉滴注时需减慢滴速,并使病人卧床,低血压者慎用。

小结

药物分类

肝功能异常的治疗药物及辅助用药很多,本文对临床常用药物按作用机理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介绍。此外,临床用于治疗肝功能异常的药物还有其他一些类别,如基础代谢类药物[6](维生素及辅酶类)、中药制剂(如从青叶胆、女贞子中提取的齐墩果酸和茵陈、栀子、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茵栀黄制剂等)、生物制剂如促肝细胞生长素等。

目前肝功能异常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作用各有特点。研究其治疗效果的临床试验证据多为以上分类介绍的药物和基础代谢类药物,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剂临床试验证据相对不足;所以临床应用较多的是以降酶、退黄、解毒、肝细胞膜保护为主要药物。安全性较好的是多烯磷脂胆碱和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FDA明确推荐可以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治疗作用

肝功能异常的治疗药物多为辅助用药,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如果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或肝功能严重衰竭,这类药物并不能逆转病情治愈患者;病人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应尽快明确其发病原因,在去除病因的同时,合理选用适当的药物能够有效地阻止肝细胞继续破坏,促进肝细胞修复,使患者恢复健康。肝功能异常治疗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作用机理,选择恰当的药物;在肝功能受损严重时,不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可以考虑联用以增强疗效。虽然多数肝功能异常治疗药物安全性较好,毒副作用轻微,但如果选择和用药方法不当,就会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甚至导致肝功能受损加重及产生其他不良反应。不同肝脏疾病及其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临床用药需结合辅助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及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保肝药物。

氨基酸的功效与作用篇4

关键词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Q5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4-0200-02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较快的第3代新型微量元素添加剂,它是动物生长的必需微量元素金属离子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配位化合物或螯合物。由于其接近于动物体内的天然形态的微量元素补充剂,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高的生物学效价、溶解性较高、易消化吸收、抗干扰以及无刺激、无毒害等特点,目前被认为是一种较理想的添加剂,已在畜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1]。本文就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特性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1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基本结构

螯合物是指1个或多个配位基团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反应所形成的环状结构产物,金属氨基酸螯合物是可溶性金属盐的金属离子与氨基酸以一定数量的摩尔比(通常为1∶1~3)共价化合的产物。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与金属微量元素离子螯合,是以氧和氮作配位原子,配位体2个配位原子之间相隔2个或3个以上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共同形成螯合环。螯合环的形成导致螯合离子比非螯合离子在水溶液中稳定性提高。水解氨基酸螯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50,如果分子量大于800,则螯合物在肠道内不经水解不能直接穿越细胞膜而被吸收[1]。

2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生物作用

2.1提高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

无机盐形式的微量元素,其利用率易受pH值、纤维、草酸、维生素、磷酸及植酸等的影响,而氨基酸螯合物形式的微量元素由于其化学性能稳定,分子内电荷趋于中性,在体内pH值环境下,可有效防止微量元素离子形成不溶解的化合物,或防止其被吸附在有碍元素吸收的不溶解胶体上,因而有利于机体吸收。大量研究表明,经氨基酸螯合的微量元素吸收率是无机微量元素的2~6倍。同时螯合元素可有效避免在饲料中添加过多的无机元素所带来的中毒及浪费现象,并在机体需要时它可有效地释放出来,以满足机体需要。

另外动物对氨基酸螯合物的分子量限制较宽,一般情况下分子量低于800的均有利于通过肠道黏膜,同时氨基酸螯合物是一种接近自然界的盐的形式存在,在机体环境条件下溶解性好,可借助肽或氨基酸的吸收途径,而不必先同其他物质结合,因而它比无机的吸收要快30%左右。

2.2维持体内恒定的环境

添加无机盐、简单有机盐形式的微量元素会影响机体肠道内的pH值和体内酸碱平衡,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刺激作用;而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位体的反应则形成了一个缓冲体系,机体通过控制肠道及组织中pH值来控制缓冲体系的反应,保证金属离子浓度的恒定。另外,氨基酸螯合物为机体正常中间产物,很少对机体产生不良刺激,有利于动物采食和胃肠的吸收,促进动物生长。

2.3增强免疫力

有机微量元素接近于酶的天然形态而有利于酶的吸收,被吸收的形态更容易被机体结合到自身的生物学组分中,由此可加强动物体内酶的激活与产生,提高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利用率。

2.4减少抗营养因子

一般的无机微量元素适口性较差,有机微量元素克服了这方面的缺陷,它具有氨基酸特有的气味,使动物易于接收,减少抗营养因子[2,3]。

3氨基酸螯合物吸收代谢的机理

氨基酸螯合物对动物产生效应作用机理的研究尚处于探讨阶段,现在一般认为,络合强度适宜的有机微量元素螯合物进入消化道后,可以避免肠腔中拮抗因子及其他影响因子对矿物元素的沉淀或吸附作用,直接到达小肠,并在吸收位点处发生水解,其中的金属以离子形式进入肠上皮细胞并吸收入血。因此,进入体内的微量元素增加。这种理论强调的是适宜稳定常数的有机微量元素在消化道内的状态与无机微量元素不同,其生物学活性高的主要原因是有机微量元素到达吸收部位并被吸收进入血浆的量比无机形态的多[3]。

4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制备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可由2种方式合成,1种是由可溶性金属盐与氨基酸螯合而成,金属和氨基酸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另一种是可溶性盐与氨基酸可水解蛋白螯合而成,称为金属蛋白盐。由于相对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和金属蛋白盐而言,单一氨基酸螯合物价格昂贵且生物学活性专一,应用范围也窄。所以现今国内外的研究方向多偏重于后者,也可以说金属蛋白盐是今后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产生的一个方向。在我国蛋白质水解抽取螯合盐常用的方法有4种:酶解法、酸解法、酸碱水解法和综合利用法,其中酸碱水解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2]。

5几种常用的氨基酸螯合物

5.1氨基酸螯合铜

铜是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铜是血浆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赖氨酸氧化酶、酪氨酸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在体内发挥重要功能。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200mg/kg氨基酸螯合形式的铜,效果优于同剂量的硫酸铜,赖氨酸铜与蛋氨酸铜对鸡的生物学利用率为硫酸铜的110%~120%与88%~96%,能促进生长肥育猪增重和改善饲粮转化率,且育肥前期优于后期,肝脾中铜含量也升高。

5.2氨基酸螯合铁

动物体内的铁约有60%~70%存在于血红素中,而血红蛋白是动物体内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的主要载体。其他的铁存在于铁蛋白、细胞色素和多种酶中而发挥重要生理作用。不同来源铁的生物有效性差别很大。日粮中VC、果胶、植酸和其他矿物元素都会影响铁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表明,与添加同剂量FeSO4比较,添加复合氨基酸螯合物显著提高了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浆铁水平,肝、脾的铁血黄素和铁蛋白含量以及肌肉中总铁含量、血红素铁浓度均显著提高。

5.3氨基酸螯合铬

铬是畜禽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铬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表明,铬能促进生长、改善胴体品质与肉质、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动物应激状态、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调控体内的激素代谢水平。目前研究较多的铬为甘氨酸铬,结果表明,甘氨酸铬使肉鸡仔采食量、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都有提高,腹脂率降低,对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代谢率都提高在10%左右。

5.4氨基酸螯合锌

锌是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锌的功能包括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性、参与细胞膜的复制、加速伤口的愈合和减少皮肤病变。另外,锌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氨基酸锌对雏鸡的生物学效应由高到低依次为蛋氨酸锌>EDTA螯合锌>硫酸锌,螯合锌表现出明显的抗植酸和抗高钙效应[1,4]。

6氨基酸螯合物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6.1氨基酸螯合物在养牛中的应用效果

大量研究发现,犊牛和杂种肥育牛饲喂蛋氨酸锌和蛋氨酸锰后,生长率显著提高,母牛受胎率提高15%,犊牛断奶体重提高5%,蛋氨酸锌可降低放牧母牛腐蹄病的发生。

给奶牛饲喂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可增加奶牛泌乳量,减少疾病发生。试验表明,补充氨基酸螯合物(铁、锰、铜、锌等)的青年母牛,其腺周纤维化比例明显低于对照青年母牛,卵巢机能改善,胚胎死亡率降低。在奶牛饲料中加入锌后测其表现吸收率,根据产奶量以及奶中锌含量,蛋氨酸锌的添加量以20mg/kg左右为宜。

6.2氨基酸螯合物在养鱼中的应用效果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适合鱼类营养需要的理想营养添加剂,它对于促进鱼类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和鱼的成活率具有显著效果。研究表明,用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养鱼与无机饲料对比,增生重量提高18%左右,饵料系数改善9%左右,元素的吸收率提高25%左右。

6.3氨基酸螯合物在养猪中的应用与效果

仔猪贫血症是养殖业中急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仔猪每天需要7mg铁,而母乳中只能提供1mg,通常仔猪在产后第40天即出现贫血症,导致黄白痢,死亡率高,增重慢。给母猪饲喂氨基酸螯合铁,通过胎盘和母乳向仔猪转移,从而防止乳仔猪缺铁性贫血。研究表明,在母猪产前2周、产后3周采食甘氨酸铁的口粮(含铁150mg/kg),仔猪生后不补任何铁剂,可获得与肌肉注射右旋糖苷铁相同的增重和预防贫血效果。同时研究发现,母猪日粮中用蛋氨酸螯合铁替代硫酸亚铁,母猪首次配种受胎率平均提高7.2%,胎产活仔数增加0.73头,死胎率降低2.1%,断奶至产后配种的间隔时间平均缩短1.35d。

6.4氨基酸螯合物在养鸡中的应用效果

用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饲喂蛋鸡,可明显提高产蛋率,增大蛋重,改善蛋的品质。对饲喂氨基酸螯合物的产蛋鸡下的鸡蛋进行分析,发现其蛋壳结构比无机盐组紧密,蛋黄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无机盐组,其中铁含量是无机盐组的122%。这不仅能使破蛋率下降5%,而且无疑是生产高营养蛋的一个好方法。

饲料中添加氨基酸螯合物,可促进肉鸡生长,降低饲料消耗,提高饲料转化率,并且能降低鸡的软腿病和臀结痂等皮肤病。用氨基酸螯合锰、锌替代无机硫酸盐饲喂肉仔鸡,可使日增重提高6.6%,饲料消耗降低5.7%,腿病发生率降低9.94个百分点[4,5]。

7氨基酸螯合物毒理学

氨基酸螯合物毒理学研究表明,CuSO4和FeSO4对大鼠的半致死量LD50分别为117mg/kg和319mg/kg,而氨基酸螯合铜与氨基酸螯合铁的LD50分别为235mg/kg和825mg/kg。氨基酸螯合物对大鼠的毒性约为相应硫酸盐的1/3~1/2。而氨基酸螯合锌、锰和铬的LD50比相应的无机盐小得多[5]。

8影响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作用效果的因素

8.1添加水平

添加的水平从15~5000mg/kg范围不等,从而导致了在生物学利用率结果上产生较大的变异性。而在高剂量水平,螯合物在不同组织中的代谢与沉淀可能会达到其饱和点,从而使得相应敏感指标对超水平的补充变得不太敏感,即使不同,最终也显示相同的利用率。较为合适的方法是先确定动物相应的敏感指标对添加水平的反应曲线,然后在拐点以下的有效添加水平内进行。

8.2动物种类

总体来看,氨基酸螯合物对单胃动物与禽类的作用效果好于反刍动物。另外,与动物的生长阶段也有关,即对幼龄动物比成年动物的作用效果好。

8.3检测指标

对于氨基酸螯合物,其生物利用率与所测的指标有关,如生长性能、掌骨、尾脊骨、胫骨及血浆与组织(肝、肾)中的浓度等。相对而言,对于锌、铜、铁和锰,评价其利用率的指标分别以骨锌、胆汁铜、血红蛋白和骨锰为宜。

8.4日粮类型

含植酸与纤维相对高的日粮,氨基酸螯合物相对无机盐的优势要大得多。这是因为氨基酸螯合物可避免日粮中的植酸与纤维对于游离金属离子吸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3,6]。

9国内外开展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研究与应用慨况

随着研究日渐深入,人们对氨基酸螯合物的营养作用和代谢方式的认识也不断提高。由于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导致饲料添加剂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国内外关于螯合物的研究报道也与日俱增。1989年美国饲料监察局的官方出版物中,载入了多种金属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以及被称为“金属元素蛋白盐”的复合物。美国Albion公司、Zinpro公司和Alltech公司也有各种商品微量元素螯合物投放市场。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陆续发表不少文章。

我国东北农业大学腾冰等20世纪80年代末在实验室合成并制备了高纯度蛋氨酸螯合锌(Ⅱ),并通过红外分析证实其结构为螯合物。阎立新等在有关蛋氨酸螯合锌对雏鸡的营养效果的学位论文中,论证了各种锌源的综合平均相对生物效价。螯合锌在锌的利用方面明显优于硫酸锌。表现出显著的抗植酸和高钙的不良影响。以雏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胫骨、翼羽的锌浓度以及食入锌沉积率为判断指标,蛋氨酸螯合锌都显著优于硫酸锌。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动物营养和饲料界对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兴趣明显升温,发表了许多综述和翻译文章,介绍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饲料和营养功效。也有自行合成螯合物或申请专利,或提供材料用于动物试验。哈尔滨、无锡、西安、广州、上海、成都、长沙等地都有规模不同的企业先后上马,生产出各种螯合物产品投放饲料添加剂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饲用螯合物行业也面临与外国同行的竞争问题[5,6]。

10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发展趋势

从产品开发角度看,氨基酸螯合物的生产只有同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结合才有可能。为了保证一定的螯合稳定性,必须达到一定的配位比(配体氨基酸或肽和金属的摩尔比),单个微量元素必须结合上若干个分子量较大的氨基酸或肽,以微量元素有效量计成本必然大幅增加。但把配体氨基酸或肽作为蛋白质营养源计入饲料配方,则微量元素成本的增加可以忽略,并可以达到“1+1>2”的效果,即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都得到显著提高

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看,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是可以预期的。由于其毒性小,生物利用率高,它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改善饲料应用效果,提高饲料报酬;也可用于婴幼儿、孕产妇和老年人的保健食品,作为矿物质和蛋白质营养强化剂;另外还可用于农业生产作为叶面喷施或浸种。随着研究的深入完善,可用作医药制剂,用于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症的防治,还可起激素增效等作用。总之,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会获得长足发展,在诸多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

11参考文献

[1]汤芹,林映才,郑黎,等.金属氨基酸螯合物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2001(24):14-16.

[2]杨建成,陈静,王鹏.微量元素氨基螯合物研究进展[J].饲料世界,2002(5):1-4.

[3]苏纯阳,董仲华,香红星.微量元素氨基酸(小肽)螯合物的研究应用进展[J].饲料工业,2002(1):15-18.

[4]刘建华,张惠云.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研究应用现状[J].饲料与添加剂,2001(3):38-39.

[5]易正载.氨基酸螯合物的营养及应用研究进展[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1(6):26-29.

氨基酸的功效与作用篇5

【关键词】

食醋灌肠;肝性脑病

作者单位:450000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肝性脑病(HE)是由严重的肝脏功能失调或障碍所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和昏迷;主要病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其中以氨中毒理论研究最多,最确实有据。但目前对HE的治疗缺乏特异性方法,仍以综合治疗为主,其中降氨为主要治疗手段。本研究观察综合治疗基础上食醋灌肠治疗HE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住的符合HE诊断标准的患者68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 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42~71)岁,平均(550±38)岁,HE分级:Ⅰ级9例、Ⅱ级7例、Ⅲ级8例、IV级12例;对照组 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35~69)岁,平均(543±41)岁,HE分级:Ⅰ级10例、Ⅱ级5例、Ⅲ级7例、IV级10例;全部病例均排除妊娠、糖尿病、合并严重心、脑、肾等系统疾病。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减少蛋白摄入,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和精氨酸抗昏迷、护肝、控制感染、防止防治消化道出血、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加强营养支持等常规综合治疗措施。于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温生理盐水1000 ml清洁灌肠后再应用普通食醋30 ml保留灌肠1次/d,连用(7~14) 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清醒时间和治疗前后的血氨、肝功能变化等情况。

13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消失,住院期间无复发;有效:患者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明显好转,改善程度在HE分级Ⅰ级以上,住院期间无复发;无效:患者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症状改善不明显或住院期间多次复发。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做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 30例,有效4 例 无效 2例总有效率 944%。对照组显效19例 有效 5例 无效8 例总有效率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清醒时间比较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为(182±45)h,对照组为(267±56)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肝性脑病(HE)是严重肝病时机体复杂代谢紊乱的情况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临床表现主要是以意识障碍为主的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最根本的病因是急性、慢性肝功能障碍或/和门体分流,使从肠道来的毒性物质不能被肝脏解毒或清除,或通过侧支循环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中而引起大脑功能紊乱[3]。常常是在急慢性肝衰竭、肝硬化、自发或人为造成的门体分流基础上发生,也可发生在原发性肝癌、妊娠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的基础上。肠道来的毒性物质有多种,包括氨、硫醇、短链脂肪酸、假性神经递质、抑制性神经递质,此外,氨基酸代谢不平衡、星状细胞功能异常也受到重视。其中氨中毒被认为是肝性脑病发生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1]。血中的氨来自于肠道细菌分解蛋白质、氨基酸、尿素、嘌呤等物质产生,非离子形式的氨(NH3)容易透过脂膜被吸收并通过血脑屏障而影响脑的功能;氨对大脑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干扰脑的能量代谢,引起高能磷酸化合物浓度降低;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影响乙酰辅酶A的生成,干扰脑的三羧酸循环;氨在大脑中进一步代谢与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再与谷氨酸生成谷氨酰胺,消耗大量辅酶、ATP、α酮戊二酸、谷氨酸等,使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不能维持正常功能;谷氨酸是大脑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减少,大脑则处于抑制状态;此外,氨还可与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结合,直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在酸性环境下,NH3可形成离子形式的氨(NH4+),NH4+不容易被吸收、也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毒性作用。其他可能会造成肝性脑病的来自于胃肠道的毒性物质还有源于结肠特殊细菌所产生的苯二氮卓类似物及神经毒性的短、中链脂肪酸、酚等;锰在基底神经节的沉积可诱导椎体外系的症状;大脑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也可由肠道细菌产生,在肝性脑病时血浓度升高;酪氨酸、苯丙氨酸等可经肠道脱羧酶的作用形成酪胺、苯乙胺,进一步在脑内形成鱆胺与苯乙醇胺,该两物的化学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的结构相似但不能发挥正常的神经传递作用,故称为假性神经递质,当这些物质不能被肝脏有效清除时,高浓度的鱆胺与苯乙醇胺取代了正常的神经递质,则神经传导发生障碍,出现异常抑制、意识障碍、昏迷等[3]。

人体肠道中的氨50%产生于结肠细菌[1],本研究采用综合治疗基础上的清洁灌肠后食醋保留灌肠是清理肠道最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血氨、促患者清醒时间较短,改善肝脏生化指标明显,具有安全、高效、廉价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程程.吴扬肝性脑病综合治疗进展.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 26(1):9597.

[2]张清俊,刘雁勇,刘赫,等.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2(1):2325.

氨基酸的功效与作用篇6

氨基酸摄入:适量很关键

食物蛋白质经过消化,以氨基酸形式在肠道被吸收进入血液。进入血液的氨基酸被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进行代谢,主要代谢途径有三个:一是构成体内各种蛋白质和多肽,以替代体内衰老、损伤的组织;二是转化为糖原和脂肪,也就是作为人体的能量来源;再者是合成其他含氮化合物,如嘌呤、嘧啶、多巴胺等。众所周知,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每个细胞都由蛋白质构成,脑细胞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研究表明,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蛋白质或某些特殊氨基酸缺乏,如色氨酸、牛磺酸(一种氨基磺酸)等,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视觉系统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不良影响;而在严重蛋白质缺乏的营养不良儿童和成人中,脑功能也明显下降;由氨基酸代谢产生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对维持正常脑功能也有独特的作用。

然而,氨基酸也不是越多越好。体内多余的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远比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困难,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并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如氨、尿素等,需要通过肝脏、肾脏的代谢才能排出体外。因而过多的氨基酸会增加人体的负担,当肝、肾功能不全时,还可能因血氨过高造成各种精神神经症状。此外,氨基酸代谢所产生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过量时也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因此,氨基酸是否能提高和维持人体脑功能,适量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其实,健康人群从每天的日常膳食中就能获得足量而平衡的氨基酸。

美丽的谎言:氨基酸增加记忆力

健康学生以“吊”氨基酸来增加记忆力,只是一种美丽的谎言,所起的作用只是心理安慰而已。然而,这心理安慰剂的风险相当大。

且不说任何的静脉输液都可能招致感染、静脉炎、静脉栓塞等输液风险。氨基酸注射液是一种处方药,在临床上绝对不是用于补脑,而是应用于因各种急性和慢性肝病、肾病、胃肠道疾病,外伤、手术,或其他特殊原因造成体内蛋白质不足时的补充。临床上应用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种类繁多,如按所含氨基酸种类分为3种、6种、9种、14种、15种、17种、19种、20种等,按总氨基酸浓度分为3%、12%,还有小儿专用氨基酸等。具体选择哪种氨基酸注射液必须由医生处方,必要时还需要主治医生与营养科医生会诊,选择合适的氨基酸注射液、决定氨基酸注射液输注的量和速度等。

临床医生在输注氨基酸注射液时非常在意输注的速度,若输注的速度过快,易产生心跳加快、心悸、胸闷、头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不良反应,甚至发生休克等急性严重不良反应。此外,较长时间使用氨基酸注射液或用量不当,还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伤,诱发精神症状等。私自、盲目“吊”氨基酸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至于以口服氨基酸来提高记忆力,同样还是美丽的谎言。虽然有人忽悠这样可以避免静脉输液的风险,又能获得优质氨基酸,还罗列了不同氨基酸的健康功效。其实,在人体摄入膳食蛋白质充足的前提下,额外口服氨基酸只能说是一种浪费,多余的蛋白质、氨基酸会随粪便排出,同时还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什么是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而必须由食物提供的,也称为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可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生成,如能由食物提供,则可减少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称为半必需氨基酸。另外几种氨基酸,人体可自行合成,不需要由食物供给,称为非必需氨基酸。精氨酸在创伤,如烧伤等特殊情况下合成不足,需要暂时额外补充,被称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谣言 孩子感冒、腹泻,输点“消炎药)”,肯定会好得更快。

氨基酸的功效与作用篇7

【关键词】茶氨酸;衍生物;合成;应用

茶氨酸(L-Theanine)是茶叶有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少且不易提纯。随着其在医药方面的作用被不断发现,人们对茶氨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日益深入。

自然界中存在的茶氨酸均为L型,主要存在于绿茶茶叶中。1950年酒户弥二郎首次于高级绿茶中分离提取得到L型茶氨酸,结构为N-乙基-γ-L-谷氨酰胺。茶氨酸是酰胺类化合物,结构与脑内活性物质谷酰胺和谷氨酸很相似。

1 茶氨酸的合成和提纯

1.1化学合成法

1942年,Lichtenstein在实验室首次用吡咯烷酮和乙胺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茶氨酸。目前茶氨酸的化学合成法为谷氨酸-乙胺合成法,该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等特点。

1. 2生物合成法

模拟茶树体内环境,利用细菌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提取物,在ATP提供能量的条件下,将谷氨酸和乙胺催化合成茶氨酸。该方法不需对α-氨基进行乙胺基化,副产物少,但酶活低,成本高。

1. 3植物细胞培养法

通过对茶树愈伤组织的离体培养基培养细胞,利用细胞中的茶氨酸合成酶合成茶氨酸,在细胞培养的第十天,茶氨酸的积累量达到最高。

1.4提纯

茶氨酸可用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法、膜法等方法富集提纯。

2 茶氨酸在医药行业的应用

2.1减肥作用

用含有0.028 %茶氨酸的饲料喂小鼠16周后,小鼠体重比对照群具有显著减少,胆固醇含量及中性脂肪分别减少15 %和32 %,肝脏中胆固醇减少28 %,这说明茶氨酸对减少体内胆固醇非常有效[1]。

2.2抗肿瘤作用

茶氨酸作为谷氨酰胺的竞争物,通过干扰谷氨酰胺的代谢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能增强多种抗肿瘤药物治疗效果。Sadzuka等发现茶氨酸可抑制肿瘤细胞中的谷氨酸盐传输,提高阿霉素在肿瘤细胞中的浓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2]。DOX与茶氨酸联用可明显减轻对DOX不敏感的肿瘤瘤重[3]。

2.3降压作用

茶氨酸通过影响神经末梢的血管系统降压血压,这一发现对开发茶氨酸衍生物为新型降压药极具意义。

2.4神经保护作用

茶氨酸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增加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影响细胞兴奋性,对人的情绪产生重要影响。茶氨酸也会抑制血清素的合成,增加其分解,或对血清素的释放起抑制作用。小鼠在腹腔注射给予茶氨酸后发现缺血再灌注之后的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小,说明茶氨酸对脑梗死有神经保护作用[4]。

2.5 保健作用

茶氨酸可提高小鼠回避反射实验中表现正确率,缩短其在水迷宫内抵达终点的时间,说明茶氨酸具有提高记忆力等保健作用[5]。

3 茶氨酸的衍生物及其应用

3.1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细胞和动植物中的三肽,化学名为γ-L-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

GSH为一种白色晶体,水溶液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其主要功能有:参与氨基酸的吸收及转运、清除体内毒物及其代谢物、辐射防护、抗衰老等[6]。

3.2 其他茶氨酸衍生物

γ-L-谷氨酰-L-多巴是测定人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活力的底物,也是人体内肾专性的多巴胺前体和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前药[7]。

γ-L-谷氨酰-L-牛磺酸有很多的生理功能,如影响电击引起的失忆症及抗癫痫[8]。

γ-谷氨酰-L-色氨酸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美国专利已公开了它的活性和结构关系[9]。

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GGC)与GSH具有非常相似的生理功能,可在胞外直接供给GSH,是一种市场前景广阔的抗衰老产品。

4 结论

茶氨酸及其衍生物广泛药理活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发新型茶氨酸类药物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茶氨酸类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不断深入了解,开发新型茶氨酸类药物已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吕毅, 郭雯飞, 倪捷儿, 杨贤强. 茶氨酸的生理作用及合成.[J]茶业科学, 2003, 23(1), 1-5.

[2] Sadzuda Y, Sugiyama T. Enhancement of the activity of doxorubicin by inhibition of glutamate transporter.[J] Toxicol Lett, 2001, 123(2-3), 159-167.

[3] Sadzuka Y, Sugiyama T,Sonobe T. Efficacies of tea components on doxorubicin induced antitumor activity and reversal of multidrug resistance[J]. Toxicol Lett, 2000, 114, 155-162.

[4] Egashira N, Hayakawa K.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gamma-glutamylethylamide (theanine) on cerebral infarction in mice[J]. Neurosci Lett, 2004,363(1):58-61.

[5] Juneja LR, Chu DC, Okubo T. L-theanine-a unique amino acid of green tea and its relaxation effect in human [J].Trends Food Sci Technol, 1999,10:199-204.

[6] Barbara L. Vogt, John P. Richie Jr. Glutathione depletion and recovery after acute ethanol administration in the aging mouse [J].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2007(73):1613-1621.

[7] Kumagai H, Echigo T. Synthesis of y-glutamy-DOPA form L-Glutamine and L-DOPA by y-glutamyl transpeptidase of Escherichia coli K-12[J]. Agric Boil Chem, 1988, 52, 7, 1741-1745.

[8] Tomita K, Yano T, Zhu J. Synthesis of y-glutamyltaurine by y-glutamyl-transpeptidase of Penicillium roqueforti[J]. Agric Biol Chem, 1989, 53(12):3239-3244.

氨基酸的功效与作用篇8

【摘要】 目的对芭蕉根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其含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芭蕉根所含游离氨基酸的总量为3 446 mg/100 g,氨基酸的组分为16种,其中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结论芭蕉根除能药用外,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 芭蕉根;氨基酸;成分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omposition of amino acids in Rhizoma Musae.MethodsTo determine the constituents and contents in amino acids by automatic amino acid analyzer.ResultsTotal free amino acid contents of Rhizoma Musae amounted to 3446 mg/100 g.The amino acid constituents came to 16 types,in which 7 types were essentiall to man.ConclusionIn addition to medicinal effect Rhizoma Musae also has high nutritional value.

Key words:Rhizoma Musae;Amino acid; Constituents analysis

芭蕉根为芭蕉科植物芭蕉Musa basjoo Sied.et Zucc.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止渴利尿之功效,主治天行热病、烦闷、消渴、黄疸、水肿及痈肿疔疮等[1]。芭蕉根除了药用,在民间也作为食用。文献报道[2,3],芭蕉根主要含有皂苷、氨基酸、多糖等化学成分。其中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缺乏氨基酸时,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或导致疾病。但芭蕉根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其含量研究未见报道,不利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开发该药食同源的药用植物。因此,本文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对芭蕉根中氨基酸进行分析,以期为芭蕉根药用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仪器

氨基酸分析仪〔(AAA)美国DIONEX公司〕。芭蕉根采自于贵州天柱坌处,由贵阳中医学院生药实验室王祥培副教授鉴定为芭蕉科植物芭蕉Musa basjioo Sieb.et Zucc的干燥根茎。氨基酸标准液(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

精密称取0. 4 g芭蕉根药粉,加入6 mol/L盐酸溶液20 ml ,移至水解管内,将水解管放入冷冻剂中冷冻5 min,然后充入高纯氮气,在充氮气状态下将已封口的水解管置110℃的恒温干燥箱内,水解22 h后取出,冷却。打开水解管,将水解液过滤后,转入50 ml量瓶中,用水定容。吸取1 ml水溶液于5 ml量瓶内, 于40~50℃的真空干燥器中干燥,残留物用缓冲液溶解并定容至5 ml量瓶内,作为测定总氨基酸的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混合氨基酸标准液,用的柠檬酸缓冲液稀释至5 ml,作为标准溶液。测定条件:LC25Chromatography Oven色谱柱(DIONEX公司);ED50 Electrochemical Detector 化学检测器((DIONEX公司);GS50 Gradient Pump梯度泵(DIONEX公司);流速0.3 ml/min;洗脱液:0.3 mol/L NaOH,1mol/L NaAc,H2O梯度洗脱。

3结果

精密吸取供试液一定量,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将试样氨基酸的峰面积与相应氨基酸标准液面积比较,计算各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见表1。表1芭蕉根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4讨论

氨基酸除了组成蛋白质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具有一些特殊药理功能[4,5]。因此,中药中的氨基酸往往是治病的主要有效成分或辅助成分。本文对芭蕉根中氨基酸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共鉴定出16种氨基酸并测定其含量,所含游离氨基酸的总量为3 446 mg/100 g,其中含有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测定结果显示芭蕉根是一种对人体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民族药材,为评价芭蕉根的药用价值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S].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346.

[2]孙宜春,王祥培,靳凤云,等.芭蕉根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2):360.

[3] 陈晓兰,王祥培,孙宜春,等.贵州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芭蕉根中总皂苷含量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1850.

[4]宋彦梅,尹秋响,王静康.甘氨酸的应用及生产技术[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3,25 (2):55.

上一篇:秋天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惊弓之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