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和朱丽娅范文

时间:2023-12-06 07:48:01

朱丽和朱丽娅篇1

一、勇于抗争的紫罗兰

“美国梦”的雏形早在17世纪欧洲移民远赴美洲大陆就已经孕育。当时那些为了逃离宗教压迫、经济制裁、政治迫害的美国人祖先来到这片土地时,就悄悄地把“美国梦”烙印在心中,这也构成了“美国梦”追求自由平等的基调。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利坚合众国的创建者们将“天赋人权”的信念,和“人人生而平等”的观点写入了美国的《独立宣言》。自从那个时刻开始,美国人心中便有了两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平等和自由。在这种建国理念的驱动下,长期处在性别歧视中的女性开始重新追求自己的平等地位和自由空间。面对长期以来以男人为中心的男权社会,美国女性开始了觉醒运动,而这种思潮在《美国紫罗兰》中得到了体现。

《美国紫罗兰》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围绕一个叫作迪?罗伯茨的黑人女性展开。迪?罗伯茨是一个四个孩子的妈妈,居住在得克萨斯州。在一个蒙蒙亮的早上,迪?罗伯茨莫名其妙地被一些未被证实的证词牵连到一起贩毒案件中。而检察官诱使无辜的迪?罗伯茨承认罪责,这遭到了迪?罗伯茨的断然拒绝。随后,迪?罗伯茨用自己的一切与得克萨斯州的权势和法律做了不懈的斗争。在斗争过程中,她体会到了强权压迫下的窒息,也深深感到追求平等和自由的艰辛。恐惧、担忧、寂寞、孤独没有使迪?罗伯茨停下追逐正义的脚步,最后在美国公民自由协会的律师的协助下,她完成了逆袭,终于公理战胜了强权,她重获新生。《美国紫罗兰》中迪?罗伯茨的故事所要表现的是,一个身份很普通甚至卑微的黑人女人一旦决定为了自由和平等而奋力反抗时,也能爆发出无限的力量。迪?罗伯茨开始拒绝强权的摆布,开始像那些以男人为核心的法律机构发起挑战,她俨然如电影的名字一样,成为追求平等、挑战强权、动摇传统的一朵美丽的美国紫罗兰。

相比于《美国紫罗兰》中的迪?罗伯茨的抗争过程,《永不妥协》则更注重美国女性精神力量的展现,主要体现了美国女性在社会中的价值。《永不妥协》也改编自真实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有着三个孩子的单亲母亲爱琳迫于生计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工作过程中,爱琳无意中发现了一些蹊跷的医学票据。爱琳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这与一家公司的环境污染行为有关,并且附近居民的疾病皆与这些有毒的排放物有关。于是,爱琳在老律师艾德的帮助下,积极取证,并得到了周围居民的信任。最终凭借着爱琳的顽强和坚持,她替自己所的600名原告赢得了官司,而这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赔偿案。爱琳作为一个平凡的女性,并且对于正义的担当和对梦想的坚守都反映了新时代美国女性的特征。爱琳通过这起案件的胜诉,树立了信心,证明了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

《美国的紫罗兰》讲述的是美国女性对自由和平等的坚守,《永不妥协》描述的是当代美国女性社会价值的实现。而校园题材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体现了对女生教学方面的思考。《蒙娜丽莎的微笑》中,教师凯瑟琳常常被当成卫斯理女子学校的“另类”。她挑战传统教育体制的主张,以及对于“相夫教子”“男权至上”等观念的抵制,让她在这所以保守著称的女子学校中显得格格不入。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不守规矩”的凯瑟琳依旧凭借自己的努力反抗权威。凯瑟琳最后胜利了,她的胜利虽不能改变依旧保守的教育体制,但她的胜利在于通过她的宣传和启蒙,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触和理解“妇女解放”的意义,这将是促进女性解放的中坚力量。凯瑟琳的微笑正是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是自由的微笑、平等的微笑。

《美国紫罗兰》《永不妥协》《蒙娜丽莎的微笑》分别讲述了迪?罗伯茨、爱琳和凯瑟琳等现代美国女性为了女性的自由和平等而斗争的过程,这些斗争过程体现了美国当代女性的觉醒,也体现了美国当代女性挑战传统、实现自我价值的价值观。

二、美国女性的新人生

《时尚女魔头》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励志电影。影片中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安迪在一家顶级时尚杂志社实习,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了工作狂人米兰达,作为米兰达的助手,安迪不得不夜以继日地为了满足米兰达的苛刻要求而工作着。这期间,为了完成米兰达布置的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安迪疏远了朋友,逃避了家庭,离开了男友,但是她依旧坚持着。最终安迪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米兰达的助理,并且出席了巴黎的时尚周。但是,当安迪马上就可以在时尚杂志领域大有作为时,她选择了全身而退。艰辛的工作历程和现在的光鲜艳丽,让安迪开始思考自己失去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在经历重重的思考后,安迪选择了回归简单和平凡。和那些为了自由和平等抗争的美国女性不同,安迪的故事正在说明美国女性不再只为了自由、平等而抗争,而开始思考自己价值实现的方式。安迪在虚荣与理想、现实与物欲中最后选择了自信和自立,选择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风雨哈佛路》是一部催人振奋的励志电影。影片的主人公丽兹出身贫寒,家庭的千疮百孔令丽兹绝望,母亲酗酒,父亲进入收容所,年少的丽兹不得不独自面对凄惨的人生,她开始乞讨,开始流浪,开始经历无穷无尽的苦难。随着年龄的增加,丽兹愈发感到只有知识才能让她改变命运,走出泥淖。从此,丽兹依靠自己的坚持和顽强,感动了高中的校长,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随后,丽兹在她的求学之路上开始征程,她勤工俭学,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四年的课程。为了顺利地念完大学,她加倍努力,最终获得了《纽约时报》的全额奖学金。影片的最后,她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世界顶尖大学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对改变命运所做的努力,以及努力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执著信念都深深地令人感动。她也反映了美国女性对于改变自我的强烈愿望,体现了美国女性的人生观。只要你努力,你就能改变,这就是《风雨哈佛路》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时尚女魔头》和《风雨哈佛路》这两部影片都讲述了当代美国女性的奋斗历程。前者讲述的是美国女性价值观的实现方式,后者表现的是美国女性自我价值观实现的历程。两部影片都表现了为了梦想不懈奋斗的精神,也凸显了安迪和丽兹追求自由和独立的价值观。

三、阳光下的美国女性

乐观精神是美国的名片之一,这种精神由来已久,它既继承了中世纪欧洲的幽默精神,也体现了美国的特色。这种乐观是支撑欧洲移民在美洲继续生存下来的精神力量。也正是依靠这种乐观精神,美国人开始依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命运,从而成为生活的主宰。而美国女性的电影也反映了这些主题。电影《朱丽与朱丽娅》正是反映了这样的主题。

《朱丽与朱丽娅》讲述了两个女人和厨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思想朴素而纯净。故事中的两个平凡的女人的生活都因为对厨艺的热爱而发生了巨大改变。其中朱丽娅只是居住在法国的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很平凡,爱好美食是她唯一的爱好。出于兴趣爱好,她开始去专业的美食学校学习烹饪和料理。作为生活在法国的美国人,朱丽娅身上有着美国人的乐观精神和自我实现的追求。于是朱丽娅开始学习制作法国大餐,这对于一直由男人霸占的法国厨房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最终,朱丽娅成功了,她积累大量的食谱,她所著作的《掌握烹饪法国菜的艺术》获得了万千美国家庭的追捧。而朱丽则是一个生活在纽约的文员,终日烦琐的生活令她感到身心疲惫,而每天的烹饪和享受美食的时光总能让她缓解工作的痛苦。她研读朱丽娅的著作,并在自己的博客上面将朱丽娅的528道食谱进行了烹饪,结果赢得了一大批粉丝的追捧。一部电影,两个任务,两个空间,整部电影在两个主人公之间切换着。她们的人生都经历了困惑、热爱、挫败和成功四个阶段。影片中的朱丽娅乐观、开朗,具有典型的美国乐观精神。她用自己爽朗的笑声赶走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将自己的乐观豁达表现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正是如此,生活不是很惬意的朱丽可以从朱丽娅的作品中获得力量,从而放松了自己的情绪,重新培养了对生活的热爱,也由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场女性,变为大众传媒的宠儿。

影片《托斯卡纳艳阳下》正如其名字一样,也体现着美国现代女性的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影片《托斯卡纳艳阳下》的主人公佛朗西斯在她35岁时遭遇了婚姻和事业的低谷,丈夫的背叛和灵感的缺失折磨着这位年轻的女诗人。生活的残酷打击令佛朗西斯变得憔悴。好心的朋友为了帮助佛朗西斯渡过难关,将她送上了前往意大利托斯卡纳的旅程。意大利托斯卡纳的旅程对佛朗西斯来说的确是一场疗伤之旅,在这里,眼前的美景令她忘却了失败的婚姻。托斯卡纳的秀美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在托斯卡纳,佛朗西斯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她开始变得乐观和开朗。但是,当她打算在托斯卡纳永久定居时发现,想要修缮自己购买的别墅并非易事。她疲于应付邻居的阻挠和当地习俗的打扰,在她几乎要放弃在托斯卡纳定居的想法时,一场罗马之行令一切发生了改变。在浪漫之都的罗马,她遇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帅气的古董商人。一见钟情的两个人很快陷入爱河,一段奇妙的露水姻缘后,两人开始了甜蜜的爱情生活。于是,佛朗西斯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从前的一切,从过去婚姻失败和灵感缺失的痛苦阴影中走出,开始迎接新的生活。

《朱丽与朱丽娅》《托斯卡纳艳阳下》都讲述了处在琐碎、忙碌和失意中的美国女性通过发掘自己爱好,改变生活空间获得新生的故事,从中体现了当代美国女性乐观开朗的价值观。

四、结语

朱丽和朱丽娅篇2

制片:John Cheng ....exec..

编剧:雅各布・格林 Jacob Grimm ..

主演:莉莉・科林斯 Lily Collins ..

类型:剧情,喜剧,奇幻

级别:PG(动作、粗鲁的笑话)

地域:欧美

国家:美国

片长:105分钟

发行公司:相对论传媒

出品年份:2012

上映日期:2012-03-30 美国

剧情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魔法城堡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莉莉・柯林斯 饰演),她的皮肤白净如雪,秀发黑如夜晚,人人都爱她,倾慕于她的美貌。唯独她的继母皇后克莱蒙蒂娜(朱莉娅・罗伯茨 饰演)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她不过是发色深了点,少晒了些太阳,人们太过小题大做。皇后每天晚上都会对着魔镜,询问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而答案总是:白雪公主。这让一心想要留住青春美貌的皇后非常愤怒。她不仅盘算着派手下,把白雪公主赶进暗夜的森林,让其被野兽吃掉,还计划嫁给英俊多金的安德鲁王子,以便解决国家财政问题,一手掌控天下。为了引诱王子,皇后精心打扮,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舞会,还往酒里下了爱情灵药……

幕后

一直都以华丽画面和瑰丽想象著称的印度导演塔西姆・辛,继去年的《惊天战神》后,再度推出一部风格迥异的新作《魔镜魔镜》。这将是塔西姆第一部PG级的家庭片。好莱坞大嘴美女朱莉娅・罗伯茨是第一个被导演亲自敲定的演员。塔西姆并没有把皇后设定成人们印象中的邪恶人物,而更像是一个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的女人。他希望观众能从这个人物身上感受到更多共鸣,比如她对美貌的追求,对青春流逝的紧张和恐惧,还有对权力的追求。在最初的童话中,皇后每天和镜子对话,被虚荣心驱使,想要成为最美的女人。在塔西姆的版本中,皇后不只是看着镜子,而是进入镜子里的世界,就像进入一个思维空间,在那里有一所大房子,里面有许多面镜子,在那里,她只是同自己进行一次心灵对话。她其实本身就是邪恶的,却又希望将所作所为推卸到镜子的身上。当然,不管过程如何风光,皇后还是会为自己的做法得到应有的惩罚,那一刻在塔西姆看起来非常震动人心――“她精心打造的一些东西瞬间破碎,真实的年龄显现出来,这不是像‘我快融化了!’那么简单,而是真的有点令人作呕。”

有了朱莉娅坐阵,塔西姆心里就有了底,这让他觉得拍起片子来更容易、压力更小,因为“朱莉娅站在我这一边,大家都不会反对她”。他也成功通过朱莉娅,让皇后摆脱了童话中一如既往的继母形象,晋升为讨人喜欢的邪恶女王。做过之前的几部充满幻想和犯罪的电影后,塔西姆非常想做一部纯粹的家庭片,当然,制片方会希望他能做得更有之前的特点,更“前卫”一点,但他拒绝了这个提议。早在拍《惊天战神》的时候,他就在和制片人讨论如何将其拍成PG级别的电影,能让更多年龄层的观众走进影院,但是,后来他们发现除非把电影剪成10分钟,否则很难成行,也就此作罢。

朱丽和朱丽娅篇3

欧美十大最美不老女星 1.莫妮卡贝鲁奇

2.娜奥米沃茨

3.朱丽安摩尔

4.苏菲玛索

5.哈利贝瑞

6.凯瑟琳泽塔琼斯

7.凯特布兰切特

8.伊丽莎白赫莉

9.妮可基德曼

10.朱莉娅罗伯茨

1.莫妮卡贝鲁奇 莫妮卡贝鲁奇生于1964年9月30日,是意大利著名演员、模特,于1990年出演处女座《后妈难当》,凭借1996年7月主演的《非常公寓》获得了第22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新人女演员提名。她曾先后获得第4届世界女性奖和第65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2.娜奥米沃茨 娜奥米沃茨出生于1968年9月28日,1993年进入好莱坞凭借2001年十大烧脑电影之一电影《穆赫兰道》而走红。曾先后获得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威娜女性特别奖、第15届华鼎奖全球最佳电影女演员等奖项,还曾多次获得奥斯卡影后提名和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3.朱丽安摩尔 朱丽安摩尔出生于1960年12月3日,是美国著名影视女演员,凭借着在《当世界转变》剧中良好的表演获得了艾美杰出新人奖,也是影史上首位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和奥斯卡金像奖影后大满贯的女演员。代表作品有《时时刻刻》《远离天堂》《依然爱丽丝》等。

4.苏菲玛索 苏菲玛索是法国著名演员、导演及编剧,在1980年出演的《初吻》成为了一名儿童演员,代表作品主要有《勇敢的心》、《云上的日子》等,凭借自导自演的《当爱变成习惯》获得了第26届蒙特利尔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

5.哈利贝瑞 这位美国著名女演员导演及制作人出生于1966年8月14日,在1989年出演首部电影《玩偶》,《X战警》中的暴风女就是由她出演,曾先后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土星奖最佳女配角奖等荣誉。

6.凯瑟琳泽塔琼斯 这位英国女演员于1969年9月25日出生,在1984年拿到演员协会会员证成为真正的歌舞演员,凭借《第42街》崭露头角,曾先后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欧洲电影奖最佳女主角奖等荣誉,代表作品有:《芝加哥》、《偷天陷阱》、《佐罗的面具》等。

7.凯特布兰切特 凯特布兰切特最为人所熟知的昵称是大魔王,于1969年5月14日出生是澳大利亚与美国双国籍演技派女演员,凭借《优异女子》进入演艺圈,曾先后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等荣誉,代表作品有《辉煌年代》《蓝色茉莉》等。

8.伊丽莎白赫莉 伊丽莎白赫莉出生于1965年6月10日,是英国著名演员及制作人,在1987年出演的《华丽的咏叹》凭此进入演艺圈,代表作品有《魔鬼游戏》、《非常手段》、《巡弋悍将》等,曾先后获得showest年度最佳女配角奖等。

9.妮可基德曼 妮可基德曼在1967年6月20日出生,是澳大利亚女演员及制片人,1983年出演了处女座《丛林圣诞节》,凭借剧情片《时时刻刻》获得了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代表作品有《红磨坊》、《兔子洞》、《大小谎言》等。

10.朱莉娅罗伯茨 朱莉娅罗伯茨声誉1967年10月28日美国乔治亚州,是美国著名影视演员及制片人,1986年《血红》是她出演的第一部作品,凭借《风月俏佳人》而走红,以《永不妥协》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拍完《十二罗汉》渐渐淡出影坛,在2016年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十大最高收入女性中排名第八位。

朱丽和朱丽娅篇4

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我的心情始终难以平静。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主要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父亲死得早,母亲则在富人家当厨娘,

哥哥阿尔·焦姆是个铁路工人,受尽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和压迫人民的痛苦。在被迫退学后,他当过车站食堂的小伙夫,做过发电厂的工人,之后认识了冬妮娅——一个林务官的女儿。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苦难的生活练就了保尔一副不屈不挠的性格。十月革命爆发后,红色政权遭到了外国势力干涉和本国反动派的联合围攻。乌克兰的政治形势也空前的激烈动荡,保尔通过哥哥认识了朱赫来。朱赫来是个老布尔什维克战士,红军撤退时将他留在了镇上。朱赫来很友好,教保尔学会了英式拳击,还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一次,因为解救朱赫来,保尔自己被关进了监狱。而后愚蠢的敌人却很快把他错放了。出狱后的保尔慌不择路,跳进了冬妮娅家的花园。冬妮娅很喜欢热情、倔强、个性刚强的保尔,保尔也被漂亮、整洁、文雅、不像其他富人家的孩子一样瞧不起工人的冬妮娅所深深吸引。

后来,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成为了着名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他和他的战友们曾一天向敌人发起十七次冲锋。在战斗之余,他还喜欢读小说,一有空就讲给战友们听。一次激战中,他头部受重伤,被送进了医院;出院后,保尔住进了冬妮娅亲戚的家。因为他的一只眼睛失明了,所以不能再回前线了,但他不忘工作,立刻投入了地方上的各种已所能及的工作。

一次参加工友同志的聚会,保尔因带着穿着漂亮整洁的冬妮娅同去,遭到了工友们的讥讽和嘲笑。保尔意识到冬妮娅和自己不是—个阶级,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但却被她回绝了,两个人的感情不得不产生分裂,从此保尔便离开了这个文静的女孩。

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参加了铁路建筑。暴雨、泥泞、大雪、冻土,工作条件越来越恶劣,武装土匪的骚扰和疾病、饥饿也都威胁着保尔和同志们。但铁路还是如期修通了,已升为省委委员的朱赫来为他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他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由于成绩突出,保尔被任命为某铁路工厂的团委书记,女政委丽达经常帮助保尔,帮助他提高认识,搞好工作。保尔渐渐爱上了丽达,但又以革命为由放弃了自己第二次萌动的爱情。保尔因伤寒再次回乡住进了医院,而且得了肺炎,肺炎好了,但医生又在他脊柱上发现了一处弹片留下的足以致命的暗伤,于是保尔又回到家乡养病。

在家乡养病期间,保尔到烈土墓前凭吊战友,感慨万千,发出了感人至深、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有一次差点死了,但他想起了战友,觉得自己应该活下去,毕竟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病愈后,保尔又忘我地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在工作中,他坚决地和各种非主流思想和“歪风邪气”作斗争。

1924年,党组织不得不卸掉他身上的全部重担,让他长期疗养。他的视力越来越差。在海滨疗养时,保尔认识了达雅——一个出身工人家庭的女孩儿:在达雅家中,保尔鼓动了达雅对老顽固父亲的造反,并引导她加入了苏维埃,最后达雅和保尔结婚了。

1927年,保尔完全瘫痪,继而双目失明。他也曾一度灰心丧气,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但坚强的革命信念又使他走出了低谷。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保尔开始了创作。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人从小到大的经历,告诉人们一块“钢铁”是经历过许多磨难才能炼成的。

1934年,在母亲、妻子以及同志们的帮助下,一九三六年的十二月十四日,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

这本书讲述的是关于勇敢、顽强、希望的一本书,我十分敬佩书中的保尔,他从小投身于革命事业,到了后来,他一边抵抗着病魔的袭击,一边顽强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啊!保尔把他献身于革命事业,有着崇高的理想,并为此不断努力,在当今社会上,又是能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其中的内涵实在是太深太深了。书中有许多坚持正义的人,他们也像保尔一样,把自己献身于革命事业,即使面对敌人的威胁也毫不退缩。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整本书从正面描写了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其中不乏含有纳粹军队屠杀犹太人的暴行。让人看了不禁为那些无辜的生命感到惋惜,也会对战争感到无限的厌恶。

整本书中,保尔就像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其中包含正义、勇敢、善良、机智、顽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他的精神已经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今后一定要学习他的精神。整本书中蕴含着一种象征,共产主义终将会遍布全世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十分精彩的书!

朱丽和朱丽娅篇5

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的退位牵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这不仅因为她的主动让贤展示了一代女王的智慧与气度,更意味着作为当今世界仅有的三位女王之一,她的退位或将预示一个女王时代即将落幕。

 

无论是英国的伊丽莎白二世、荷兰的贝娅特丽克丝,还是丹麦的玛格丽特二世,当代的女王虽然在数量上寥若晨星,但却无一不闪烁着熠熠光辉。在现代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体制下,相对于男性君主,她们深刻且生动地诠释了才华横溢、品德高尚及举止优雅的内涵,而在团结民众、倡议和平以及促进世界文化交融方面,也当仁不让地发挥着国民精神领袖的作用。

 

人们因此而留恋女王时代。

当然,我们无须过于感伤。随着民主、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国际舞台,展现她们的风采。特别是以欧洲为主导的、越来越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正陆续通过修订王位继承制度,使得女性王室成员有机会与男性享有平等的王位继承权。这意味着,女王时代只是暂时与世人告别,并未终结。

 

当然,最能抚慰拥有“女王情结”的人的消息是,或许下一个女王时代,将由深受瑞典国民爱戴的维多利亚公主拉开帷幕。

三位女王,各有各的范儿

2013年4月30日,一则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正式宣布退位、将王位传给长子威廉·亚历山大的新闻将世界的眼光聚焦在了这个美丽的风车之国。而作为当今世界上“硕果仅存”的三位女王之一,荷兰女王的退位也牵动了人们对其余两位女王的关注之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巧合的是,在当今世界28个保留君主制的国家中,仅有的这三位女王均来自欧洲,而未来将(或已经)接替王位的王室子嗣又都是她们的长子王储。这意味着,在三位女王之后,世界各国的王室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清一色为男性执掌,曾经以优雅、高贵与细腻妆点世界舞台的女王时代或将成为人们的记忆。

 

贝娅特丽克丝:将荷兰“戴”在帽檐上

很难想象,失去女王的荷兰民众内心是怎样的感受。从1980年4月30日登基成为荷兰第六代君主,贝娅特丽克丝和她头顶那变戏法般的帽子在荷兰人的心中烙下越来越深的印记。人们可以从这位女王头上的“火山”、“ufo”、“风暴骑兵”或“黄色奶酪”上看到荷兰这个国家历史发展阶段的故事、态度与玄机,当然,也能看到女王的心情与个性。通过33年的王位历练,这名曾经的“微笑公主”已经成为荷兰名副其实的象征,成功地塑造了荷兰王室“现代、精干”的形象。

 

贝娅特丽克丝女王全名为贝娅特丽克丝·威廉明娜·阿姆加德,1938年1月31日,在荷兰中部小镇巴伦的苏斯特代克宫出生。遗憾的是,这位公主的童年并没有美丽的童话。贝娅特丽克丝2岁时,纳粹德国入侵荷兰,她被迫随母亲以及祖母流亡到英国,后又前往加拿大。直到1945年8月,7岁的她才得以回到荷兰。1948年,贝娅特丽克丝的母亲朱丽安娜继承王位,成为拿骚王朝的第二任女王,而她也成为荷兰的大公主和王储。

 

纵观贝娅特丽克丝的一生,可以说,风浪从未止歇。而其中最大的三次风浪,都发生在她人生的三个重要节点。

1965年,27岁的贝娅特丽克丝公主邂逅了爱情。她与德国贵族、外交官克劳斯·冯·阿姆斯贝格在瑞士滑雪地度假时一见倾心,很快,两人便相恋订婚。当时,这一消息激怒了许多荷兰人。因为克劳斯曾是纳粹组织“希特勒青年”的成员,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荷兰占领军中服役。曾经饱尝纳粹占领之苦的荷兰国民强烈反对贝娅特丽克丝与德国人结婚。在她婚礼当天,不少人上街游行,抛掷催泪弹,手举 “克劳斯滚出荷兰”的标语。公主是以什么手段应对非难的呢?坚定的微笑、谦恭的表现以及适当的牺牲(克劳斯婚后辞去德国高级外交官职务,全力支持妻子的王室事业)。几年后,这对夫妇逐渐赢得了民众的好感,贝娅特丽克丝被民众誉为“微笑公主”,而克劳斯成为最受民众爱戴的荷兰王室成员之一。

 

根据荷兰1887年修改后的《宪法》规定,现任国王的长子将继承王位。如果国王没有长子,则国王的长女继承王位。1980年4月30日,42岁的贝娅特丽克丝登基继承了王位,成为荷兰拿骚王朝的新一代君主。然而,当时的荷兰正饱受经济低迷的困扰,在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加冕仪式上,人们高呼“没有住房就不要女王”的口号聚集在大街小巷,并和警方发生了大规模冲突。面对成年后的第二次严峻考验,贝娅特丽克丝在加冕仪式上语气坚定地说:“王室传承的不是权力、个人欲望和利益,而是服务社区的渴望。”

 

贝娅特丽克丝并不是在空喊口号,她立即着手改革,以与前任截然不同的风格履行君主的职责:遵循礼规,避免混乱。

为了改变母亲朱莉安娜女王建立的“居家型”的公众形象,贝娅特丽克丝有意识地拉开了王室和民众的距离,同时也注意树立自己的精神威望。朱莉安娜女王极为平易近人,常被民众亲昵地称为“夫人”,而贝娅特丽克丝则坚持被尊称为“陛下”。

 

贝娅特丽克丝还恢复了接受各国使节向她呈递国书活动的礼仪。在仪式上,女王一定身着隆重的典礼服装,这些与她母亲朱丽安娜女王在位时那种平易的“骑车人”的形象截然不同。

 

当然,这些举措并不意味着女王决定背离母亲曾努力塑造的亲民形象;相反,她希望在亲民基础上添加一些“现代、精干”的元素。贝娅特丽克丝的三位王子以及三位外甥均与平民女子结婚,这当然得益于女王对王室成员择偶条件的观念更新。

 

女王不愿公众过多关注自己的私人生活。但在适当的时机,她会主动向民众展现自己。其中,最重要的展现方式,莫过于她头顶的帽子。无论是出国访问还是在国内亮相,贝娅特丽克丝头顶的帽子都会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制造出层出不穷的话题。人们甚至凭其揣测女王的心情、态度以及访问的主要议题和结果是否乐观等玄机。可以说,荷兰民众因为爱女王而爱上了她头顶的帽子,也因为其头顶的风尚标而更加爱戴这位古灵精怪、极具现代个性的女王。

 

必要的时候,女王会斩钉截铁地维护国家名誉。1996年,她到南非进行国事访问的前夕,忽然下令将荷兰驻南非大使鲁埃尔调回国内,因为这位大使先生携女友在南非就任,而把他的合法妻子甩在荷兰的家里。女王不允许如此伤风败俗的人作为国家的正式外交代表并陪同她进行国事访问。

通过在位多年来的改革举措,贝娅特丽克丝彻底虏获了荷兰民众的心。大多数民众在民调中表示,如果荷兰进行总统选举,女王完全有机会成为总统。当然,挫折似乎从未轻易远离这位女王。从2002年开始,贝娅特丽克丝人生中的第三段低谷来临。

 

2002年,克劳斯亲王去世,终年76岁。两年后,女王的母亲和父亲又相继去世。2009年4月30日,贝娅特丽克丝出席“女王日”活动时遭遇袭击。一辆轿车冲撞其乘坐的巡游花车,她本人躲过一劫,却有7名观礼民众因此而丧生。而

几乎令她精神崩溃的是,2012年,她的次子弗里索在奥地利滑雪时遭遇雪崩,至今昏迷不醒。

 

有传闻认为,王室屡遭变故是女王萌生退意的主因。但在2013年1月28日,第一次向公众宣布决定将于4月30日退位时,女王用自己坚定的眼神、平和的话语否认了种种猜测: “我退位的原因是我认为我们这个国家应该交给新的一代。”

 

4月30日这一天是荷兰的“女王节”,75岁的贝娅特丽克丝在这一天的退位意味着荷兰延续了123年的女王统治的终结。从此,“女王节”将被“国王节”取代。

作为荷兰有史以来最年长的在位君主,贝娅特丽克丝选择让自己的长子、现年45岁的亚历山大成为欧洲最年轻的国王。这样的决定,浓缩了女王在位33年锤炼的气度与智慧。

 

玛格丽特二世:超凡的“普通人”

丹麦人有多爱他们的女王呢?一个答案是,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在位41年间,即使是最激进的党派,也从未提出要改变君主立宪制。丹麦人爱玛格丽特二世,不仅因为她可以亲民到骑着自行车在集市买菜,更因为她让世人看到了一位女人的完美:优雅、高尚、多才多艺。可以说,玛格丽特是为王座而生。丹麦《王位继承法》在1953年为她修改了内容,允许女性继承王位。

 

1940年4月16日,玛格丽特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阿美莲堡宫,是国王腓特烈九世和王后英格丽特的长女。

玛格丽特公主自幼便接受了全面、严格的教育。她精通法语、英语、瑞典语等多国语言,擅长写作和翻译。她还接受过绘画、剪纸和芭蕾舞专业训练。她掌握的这些才艺中的任何一项,都决不逊色于该领域里的杰出艺术家。长大后,她还攻读了考古学和社会学。

 

丹麦王室历史上一直有“传男不传女”的传统。腓特烈国王没有儿子,身后应将王位传给他的弟弟。但那时,丹麦的民意强烈要求修改王室继承制度,让玛格丽特拥有王位继承权。1953年,经过全民公决后,丹麦修改了《王位继承法》,13岁的玛格丽特成了丹麦王储。

 

腓特烈九世73岁时去世。1972年1月14日,32岁的玛格丽特登上王位。因为丹麦历史上曾有一位不被承认的“九日女王”也叫玛格丽特,丹麦人称如今的女王为玛格丽特二世。

 

继位后的年轻女王表现出卓越的才能。每逢新年前夜,丹麦国王都要向国民发表新年祝词。与众不同的是,对于这种要求很高的特殊讲稿,每次她都亲自起草和修改,强调自己的个人风格。

 

玛格丽特二世还以平易近人称誉北欧。丹麦王宫是清水衙门,是丹麦节约水电的模范“单位”。在王宫开支特别拮据的时期,女王靠翻译文学作品赚取稿费补贴日常费用。而据坊间传闻,被女王称作“我的公民们”的丹麦人,时不时地会在哥本哈根的某一条街上,认出从容不迫地骑着自行车的女王去集市为家人采购食材和日用品。

 

成为女王后,玛格丽特二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1981年,丹麦最大的书商出版了法国作家西蒙·德博瓦尔的著名诗作《所有男人都会死》的丹麦文版。该书出版后在丹麦引起轰动,许多挑剔的批评家都觉得这部译作翻译精确,非常切合原意。几周后,人们才得知,译本出自玛格丽特二世和她丈夫亨里克亲王之手。

 

女王爱绘画,直到现在,每周四下午都是她上绘画课的时间,多年来很少间断。英国作家托尔金的小说《指环王》三部曲在丹麦翻译出版时,女王的画被用作书的插图,并获得好评。此外,女王还应邀参加剪纸,设计邮票、圣诞贺卡和银器图案,还为丹麦皇家芭蕾舞团设计服装。

 

玛格丽特对考古异常痴迷,她曾随她的外祖父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在丹麦和意大利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除此之外,女王对芭蕾舞也情有独钟。至今,她仍坚持每周跳一次芭蕾舞,欣长的身材、优雅的舞姿让许多人折服。

 

迄今为止,玛格丽特二世已在位41年。41年来,她从未出现任何丑闻或受到任何批评,而她颇大的烟瘾在丹麦民众眼中也成为可爱的小习惯。她既是一名亲民的女王,又是一位超凡的“普通人”。至高无上的地位与多才多艺的气质、平易近人的态度交相辉映,使她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而正是这种魅力,让她每每说出“我是丹麦”这句唯她有资格说的话时,丹麦人都甘之如饴。

 

伊丽莎白二世:恪守传统显神圣

英国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全世界民众最熟悉的一位女王,描述她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她在位已经60多年,她把女王的身份当成自己一生的职业,恪守传统,处处以宗教、道德和国家的各种标准要求自己和他人,不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情感,一生不接受记者采访,深受英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伊丽莎白二世于1926年4月21日生于伦敦,自幼在皇宫内接受教育,主修宪法史和法律。她在历史、语言和音乐方面均有造诣,能流利地讲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

1952年2月6日,伊丽莎白二世登基。至今,她是英国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在位时间第一长的是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3年。伊丽莎白二世继位时面对的是一个分崩离析、逐渐衰弱的松散的英联邦,这决定了她毕生都要为保持前殖民地与英国的特殊关系而努力。

 

伊丽莎白二世的政治立场比较模糊,与所有政党中的许多政治人物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只有在那些可能影响英国统一的议题上,女王才公开她的立场。

伊丽莎白二世在宗教、道德标准和家庭事务上非常保守,她曾利用自己的权威阻止了她的妹妹玛格丽特嫁给一个离过婚的男人。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她也拒绝承认她的儿子查尔斯王储与情人卡米拉的关系。

伊丽莎白二世深受英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不过,她在公开场合中不愿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几乎不与媒体记者交谈,更不在公共场合斥责别人,即便是在私下场合也如此。这使得她保持了一种神秘感和神圣感。虽然伊丽莎白二世已步入耄耋之年,但她仍然保持着自己坚持了一生的习惯:不接受任何采访。她允许你观察她,却不会回答你的问题。

 

退与不退,女王说了不算

在荷兰女王退位后,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是目前世上仅有的两位在任女王,她们的动向令公众关注。

传承第一,态度第二

就在荷兰女王退位当天,英国媒体发表报道调侃称:“女王将传位于儿子。哦!对不起,查尔斯,不是英国的女王,而是荷兰那个。”

英国媒体的调侃不无来由。伊丽莎白二世今年将满87岁,今年是她在位的第61个年头。而今年将年满65岁的查尔斯王储因此成为英国历史上待位时间最长的继承人(1952年,3岁的查尔斯被确立拥有王位继承权),超过其曾曾祖父创下的59年零2个月的纪录。连查尔斯王储本人都无奈地拿自己“开涮”称,说不定自己还没当上国王,就已离开人世了。

 

如今,荷兰女王的主动退位再一次引发了各国媒体对英女王退位可能性与时间的猜测,甚至有媒体认为,英国女王可能更倾向于退位时直接传位给年轻的威廉王子。面对种种传言,英国王室不止一次作出回应:英女王目前健康状况良好,对传位十分谨慎,短期内不会考虑退位之事。

 

同样,面对荷兰女王掀起的

女王退位的讨论热潮,丹麦女王也表示暂时不考虑退位。由于欧洲各国的王位继承制度虽均规定王储必须等到现任国王驾崩或不能履行王室职责才有资格登基,但同时,也都不反对在位国王主动退位。因此,在三位女王的退与不退之间,主动让贤与恋栈宝座的对比被人们刻意强调起来。

 

那么,退与不退,真的只是态度问题吗?

一个不能忽略的现实是,各国王室的传承传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在位国王的选择。贝娅特丽克丝女王是荷兰拿骚王朝的第三代女王,而在她之前的几十年间,荷兰王室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退位的传统。1948年,贝娅特丽克丝68岁的奶奶威廉敏娜在统治了荷兰半个世纪后,主动让位给了贝娅特丽克丝的妈妈朱莉安娜。朱莉安娜女王在1980年4月30日的71岁生日那天,将把持了32年的王位主动传给了贝娅特丽克丝。算起来,75岁的贝娅特丽克丝已经是荷兰最年长的在位君主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王室和丹麦王室几乎一直都严格践行着王位终身制。伊丽莎白二世和玛格丽特二世都是在她们的父皇逝世后接掌的王位。要想打破这一传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时,由于英国历史上形成的众多联邦和殖民地,英女王不仅是英国最高君主,还是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巴多斯等18个国家和英联邦(52个成员国)的君主,其任何一个重大决定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难以效仿的“退位”

退与不退,更实质性的一个原因是,根据当今世界各君主立宪制国家宪法的规定,国王或者女王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元首,政治上中立,象征性作用大于实权,主要功能是对外代表国家出席一些典礼仪式,对内担当团结统一的象征。因此,各国王室的存在和其成员的交替一般并不会导致政治危机。但不得不说,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是一个例外。

 

“假如荷兰人也有总统选举,女王绝对能赢得不费吹灰之力。”这是荷兰历史学家汉·范·霍斯特对贝娅特丽克丝的评价。贝娅特丽克丝在位33年,除了成为荷兰王国的象征,更通过自己的改革成为团结各执政党派和民众的凝聚核心。从即位之初,她便积极参与国事,敢于批评不正之风,塑造实权领袖形象。她把位于海牙的诺德恩德宫改为供她料理国事的女王办公机构所在地,她在那里用亲切又正式的态度接见各国元首。在国家首脑的互访中,她的发言往往也不仅限于礼节性的客套话,人称“荷兰大使”。她定期与首相会面,讨论政府事务,又被称作“荷兰首席执行官”。而根据荷兰宪法规定,女王是最高国务协商机构枢密院的主席,可向政府提出立法建议。她还可以签署法律,通过任命“组阁人”在荷兰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为促进荷兰经济发展,贝娅特丽克丝还经常率贸易代表团出访,推销荷兰制造的军火。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入境荷兰,她倡导移民群体之间多元文化融合,被赞为多元文化的“黏合剂”。

 

因此,有专家指出,虽然荷兰女王自愿退位会对其他在位君主的选择形成影响,但是,类似情况是很难效仿的。这不仅是个人性格、皇室背景、家庭状况的差异,更涉及国家进程和宪法赋予皇室的职能等。简言之,荷兰国王是具有一定政治职能的国家元首,其主动退位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国家职能。

 

总而言之,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不同皇室国家选择不同的道路,归根结底,是由国家职能决定的。

延伸阅读

各国王位继承法面孔

在当今世界199个国家中,只有28个国家仍然实行君主制。其中,大部分国家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这些实行君主制度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因其不同的体制和传统,这些现存王室呈现各异的面孔,他们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也不尽相同,这些均体现在各国的王位继承法当中。

 

英国 英国王位的继承是根据长子继承权决定的,即王位应先由现任君主的长子继承,然后才依次序轮到其他儿子,最后才轮到女儿。并且,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有意思的是,由于欧洲各国王室通婚的结果,一些欧洲国家的君主和王族也有权继承英国王位。比如,荷兰刚刚退位的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排在继承权的第806位,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排在第208位。

 

比利时 从1991年起,比利时王位继承人不分性别。如果继承人未经国王(或者在国王不在的情况下,根据宪法有与国王同等权利的一方)同意结婚,则自动失去继承权。

 

朱丽和朱丽娅篇6

关键词: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绿色世界;喜剧效果

中图分类号:J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128-01

莎士比亚于1595年创作了《仲夏夜之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戏剧。《仲夏夜之梦》的场景以如梦似幻,精灵出没的绿色森林为主。绿色森林是莎士比亚喜剧中经常出现的场景,同绿色旷野一起被称为莎士比亚喜剧中的“绿色世界”,是莎士比亚喜剧的一种特色。通过对比莎翁笔下著名的爱情悲剧《仲夏夜之梦》中的“绿色世界”作为莎士比亚喜剧中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在化解戏剧冲突和剧中暗含的悲剧元素,创造滑稽而又富有梦幻色彩的喜剧效果方面得以凸显,决定了该剧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完全不同的喜剧氛围。

一、化解戏剧冲突,抑制悲剧元素

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年轻人与代表社会权威的家族长辈和法律规范发生冲突是一种常见的戏剧矛盾。在《仲夏夜之梦》中,赫米娅和拉山德私奔到雅典城外精灵出没,宛若仙境的森林——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绿色世界”。一方面,森林成为存在于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之外的乌托邦,是“剧作者用于表达自己的理想而虚构的艺术境界……这里,世俗的法规和意志鞭长莫及,失去了效力。”另一方面,森林场景又是解决现实世界矛盾的场所。在森林里停留的仙王借助仙草成功解开四位青年的恋爱纠葛。虽则赫米娅的父亲仍想将她许配给德米特律斯,无奈德米特律斯在仙术的作用下已爱上海丽娜。拉山德和赫米娅之间的恋情因而得到了公爵的首肯,两人得以结合。“绿色世界”中的仙境,仙术和仙人是解决戏剧矛盾的关键。“绿色世界是莎士比亚对理想社会美好的憧憬,也是全人类的美好愿望与向往。”幻想中的理想世界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

反观《罗密欧与朱丽叶》,现实的城市场景取代了梦幻的绿色仙境。出逃在曼多亚期间,罗密欧并没能解决暂时回避的矛盾与冲突,反而使情况恶化。与《仲夏夜之梦》的情节相似,剧中也出现了带有特殊功效的草药,但没有出现仙术或精灵。为了同罗密欧相聚,朱丽叶试图借助由普通神父提炼的药剂诈死。该剧场景中的城市维洛是意大利一座卫生条件有限的普通中世纪城市。正是一场瘟疫隔离了送信的使者,使得他的信件未能及时到达罗密欧手中。没有仙术的神父无力修正计划进行中的新变化,两人最终双双殉情。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上的转换,即事件在其内在可能性及必然性的范围内向着与目前状况相反的方向转化”是悲剧的一大特点。事实上,在《仲夏夜之梦》出现了类似的走向。在迫克错误地将药水使用到拉山德身上以后,四人之间不平衡的恋爱关系变得愈发混乱:海丽娜与赫米娅交恶,拉山德和狄米特律斯为了争夺海丽娜甚至拔剑相向。这种局面恰好是仙王原计划的反效果。两剧的重要区别在于,作为“绿色世界”超自然力量的代表,仙王得以修正计划外状况,从而抑制了《仲夏夜之梦》中的悲剧元素,使剧本情节发展重回喜剧路线。

二、僵化共鸣,使人发笑

法国著名哲学家亨利·伯格森在解析喜剧结构特点时认为喜剧让人发笑,感到欢快的原因在于观众与剧中人物情感的共鸣受到阻隔。“正是因为剧中人的整个身心都在激动,观众也才会随之激动起来。相反,如果某种感情并不会使我们动情,反而会使我们感到滑稽,那么肯定存在某种僵化的东西,阻碍着心灵之间的沟通。”在《仲夏夜之梦》中,阻碍这种情感交流的因素就在于“绿色世界”。“绿色世界”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出离剧中矛盾和人物命运的场所,使他们能以旁观者的心态审视人物命运起伏,体会滑稽的喜剧效果。

首先,“绿色世界”借用剧中的喜剧角色,使观众能以旁观者身份看待剧中人物的命运。精灵迫克对处于仙术作用下的两对恋人持幸灾乐祸态度,迫克用他的旁观者姿态以类似舞台旁白的方式影响观众。从旁观者的视角出发,观众便丧失了对剧中人物的同情心,代之以强烈的滑稽感受。

其次,“绿色场景”阻断人物内心戏,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戏剧人物与其它人物,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纵观全剧,《仲夏夜之梦》中的人物很少向舞台下的观众传达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情。《仲夏夜之梦》缺乏《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著名的花园一幕这样情侣互诉衷肠,极富抒情性的场景。角色之间滑稽的嘲弄和诅咒使得 “这几位恋人之间的对话即机智又轻松,以至于我们都来不及注意他们所遭受的痛苦和沮丧。”《仲夏夜之梦》能够将剧中人物平面化,使观众与剧中人物形成距离感,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剧中“绿色世界”的存在。“绿色世界”本身带来绝佳的舞台效果。百花盛开,绿意葱葱的丛林世界,精灵仙人们光怪陆离的服装,极大地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观众很难察觉到《仲夏夜之梦》中人物的平面化倾向。从这个角度来说,剧中的“绿色世界”起到了转移观众关注焦点,阻断观众和戏剧角色之间出现情感共鸣,形成滑稽效果的作用。

三、增添绿色生机,渲染梦幻氛围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绿色世界”即是人物活动的地点、背景,又是一种自然现象,莎翁一方面让它服从于叙事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腾出笔墨展开描写。在他的笔下,‘绿色世界’充满了情趣、生机盎然,摇曳多姿,富有无限的诗意,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雅典城外的森林里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绿色景象。仙王奥布朗这样描述仙后日常就寝的地方:

“我知道一处茴香盛开的水滩,

长满着樱草和盈盈的紫罗兰,

馥郁的金银花,芗泽的野蔷薇,

漫天张起了一副芬芳的锦帏。

有时提泰娅妮在野花中酣睡,

柔舞清歌低低地安抚着她安睡;

小花蛇在那里丢下发亮的皮,

小仙人拿来当作合身的外衣。”

在这样充满浪漫气息和梦幻色彩的绿色世界里展开的故事必然是气氛欢快活跃,情节活泼而令人捧腹的。甚至连恋人间的争吵都让人觉得滑稽可笑:无论是狄米特律斯和拉山德把海伦娜奉若神明,进行夸张的追捧,还是拉山德对赫米娅进行过份的贬低,说她是一颗青豆,一粒珠子,都让人捧腹。即使是研究《仲夏夜之梦》中消极元素的评论者也不得不承认,和所有莎士比亚的喜剧一样,该剧中的恋人“经历的磨难是富有喜剧色彩的,除了大团圆或是破镜重圆类型以外,其它类型的结局都是不可想象的。”

值得一提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场景中也出现了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场景,比如第二幕第二场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在凯普莱特家族布满绿色植物的果园里互诉钟情。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剧中的场景逐渐黯淡,从果园里布满绿叶的阳台转移到教堂阴暗的地窖,再到流血的城市街道。场景上的变化暗示着恋人的悲剧命运。自杀之前,罗密欧来到卖药人处索取致命的毒药。他这样描述眼前让人毛骨悚然的景象:“他的寒碜的铺子里挂着一只乌龟,一头剥制的鳄鱼,还有几张形状丑陋的鱼皮;他的架子上稀疏地散放着几只空匣子、绿色的瓦罐,一些胞囊和发霉的种子、几段包扎的麻绳,还有几块成年的干玫瑰花。”将全剧推向高潮的最后一幕则发生在墓地里。墓地边上长着一棵紫杉树。就在这棵树下,罗密欧的同伴鲍尔萨泽梦见罗密欧与帕里斯决斗并杀死了帕里斯。此处紫杉树加深了墓地中阴森可怕的气氛,使得绿色植物在剧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出现的绿色植物是城市街道和建筑的点缀,随着不断转换的场景烘托出不同的氛围,因主体场景逐渐黯淡而失色。而《仲夏夜之梦》中的绿色植物则一直带给观众以梦幻美好感觉,“绿色世界”为全剧定下喜剧的基调。

四、结语

《仲夏夜之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故事情节的开头存在许多相似点。两剧在主线情节发展上形成迥然不同结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仲夏夜之梦》拥有“绿色世界”这一独特的喜剧场景。“绿色世界”对于该剧喜剧情节的发展和喜剧效果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仲夏夜之梦》中,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成为化解剧中矛盾的喜剧途径,使观众与剧中人物间保持必要的距离,提升了全剧的喜剧效果。其主要原因是“绿色世界”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存在距离的理想世界雏形,代表了普通人心目中诸如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绿色世界”是一种只能在喜剧作品中存在的独特艺术手法,对于莎士比亚喜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万隆.虚实相生,情趣盎然——《仲夏夜之梦》浪漫艺术探幽.台州学院学报,2006,第4期:44-49.

[2]洪增流.莎士比亚丛林喜剧初探.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5,第2期:70-71.

朱丽和朱丽娅篇7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佩托夫卡镇也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岁月。红军解放了谢佩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在此期间,鲍尔还从德军军官那里头了一把手枪。一次,朱赫来突然来找保尔,并在保尔家住了八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这便是保尔今后为什么会战斗原因。一天,朱赫来被白匪军抓走了。保尔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来的途中,保尔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一起逃走了。

后来慢慢的保尔也觉得冬妮娅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他们都感受到了朦胧的爱情。为了避难,他答应了冬妮娅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娅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他把弟弟柯察金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

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

以后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

保尔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与团委委员丽达在工作上经常接触,可是保尔以“牛虻”精神抵制自己对丽达产生的感情,后来他又错把丽达的哥哥当成了她的恋人,最后下定决心断绝了他们的感情,因而失去了与她相爱的机会。

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在海滨疗养时,他偶然认识了女民工达雅并相爱。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

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生活的铁环已被彻底粉碎,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便是我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存在着太多感动,我从保尔身上学到了一种品质——那就是坚持与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学习也是一样,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成功就在前方。

朱丽和朱丽娅篇8

出轨者之一:

贝克汉姆―寂寞难耐

从1997年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相识起,他们就被认为是幸福的一对。然而每一个模范家庭之下都会有各自不为人知的伤心事,如果说辣妹的绯闻还只是记者的捕风捉影,那么2003年秋天小贝与女秘书的应该算是证据确凿了。

当时贝克汉姆转会马德里不久,英国《太阳报》及其嫡系媒体《世界体育报》就先后捅出这样的猛料:“万人迷”背着妻子辣妹与私人助理丽贝卡经常在宾馆约会。随后的《世界新闻报》也在新闻大战中不甘示弱,增加了很多细节,甚至公开了贝克汉姆与丽贝卡之间的短信。据称,其实第一次与丽贝卡见面,维多利亚就凭直觉认为丽贝卡将带来麻烦。她当时就对贝克汉姆说:“离你的女翻译远一点。”

更有意思的是,世人在笑话贝克汉姆,但却在怒骂维多利亚。这是一种让东方人难以理解的西方文化。丈夫出轨之后,人们笑他不守夫道,然后掉头怒斥妻子不该让丈夫寂寞难耐以至红杏出墙。《旗帜晚报》的民意调查显示,伦敦大多数人认为“贝克门”事件的罪魁祸首不是贝克汉姆,不是第三者丽贝卡,而是被认为“未尽妻子职责”的维多利亚!天空电视台专访丽贝卡:“你内疚吗?因为你破坏了一个完美的家庭!”“不!我认为他们之间早有矛盾存在……维多利亚是个事业心非常重的人。她留在伦敦,大卫非常寂寞。”

贝氏夫妇很受伤,第三者也一样。“,,!”小报给丽贝卡戴上无数低贱的帽子。但作为雇员,她跟老板贝克汉姆之后,把这些故事卖给媒体就获得了至少百万英镑以上的收入,一举从白领跨入贵妇行列。初步估算,各类报纸、杂志、电视访谈以及商业活动已经为她带来了102.5万英镑的收入,超过了维多利亚一年卖唱片的所得。这一切还没有停止,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丽贝卡甚至为此特地聘请了一男一女两名经纪人:马克斯・克里福德和谢丽・巴里摩尔。贝克汉姆在她的家乡踢球,她却在贝克汉姆的家乡伦敦拥有了自己的办公室。

出轨者之二:

罗纳尔多―天生的者

最坦诚的应该是罗纳尔多,他有着巴西人的狂热,走到哪里偷到哪里,偷到最后连妻子米兰妮都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了。

罗纳尔多喜欢美女,他甚至敢于公布自己的选秀标准:金发,丰乳,最好是巴西女孩。根据巴西媒体的统计,罗纳尔多自从初恋以来,交往过的女性,有名有姓的就多达16个!如果说维埃里、穆图和大英扎吉各自都有14位绯闻女友的话,那么球技超过他们的罗纳尔多在情场上,也绝对不会输给他们!

罗纳尔多的第一个女人叫娜迪娅・弗兰萨,两人1995年在巴西结识,最终却在埃因霍温效力时抛弃了娜迪娅。原因呢?就是罗纳尔多与娜迪娅的玩伴布伦内里暗地。

除了罗尼后来的妻子米兰妮,在公众场合曝光最多的罗尼女友就是名模苏珊娜,而1999年导致他与巴西的著名模特苏珊娜分手的竟是另一名《花花公子》女郎法比亚纳・安德莱德。之后就是大罗的第一任妻子米兰妮了,他们1999年在中国香港结识,1999年12月24日结婚,并育有一子。但短暂的正常婚姻后,罗尼又搞出婚外恋,2000年结识的巴西模特丹丽泽・利马曾让他找不着北。紧接着,25岁的巴西法律系学生朱丽娅纳抖出了和罗纳尔多10年的爱情故事。罗纳尔多和朱丽娅纳的关系始于1994年世界杯后,作为罗纳尔多狂热球迷的朱丽娅纳在世界杯期间给罗纳尔多寄了480封情书。回到巴西后,罗纳尔多打电话给她,并和她约会,但罗纳尔多不想她当自己的正式女友。

与米兰妮离婚后,又有西班牙小姐瓦尼娅、埃斯特拉达,巴西模特吉赛尔・邦臣和罗纳尔多纠缠不清。2004年6月罗纳尔多回巴西度假的时候,在时装T台边结识了巴西模特茜卡蕾莉。23岁的茜卡雷莉被认为是新一代模特的代表人物,两人迅速坠入爱河。2005年2月罗尼与茜卡蕾莉订婚,并举行了订婚仪式,谁知3个月后两人就分道扬镳!

在球场上颠簸,在女人堆中沉沦,曾经有人预言罗纳尔多会被女人毁掉。幸而近来的罗尼似有悔意,他能否悬崖勒马?最近传出的消息是皇马要清洗已经没有斗志的罗尼,可罗纳尔多的反应是什么?天啊!竟然是和一个西班牙女牙医又好上了。曾经的外星人还能重生吗,只有天知道!

出轨者之三:

卡恩―德国“陈世美”

提到卡恩,必然会联系到2002世界杯;同样,也无法回避“陈世美”事件。有一点是肯定的:德国门神卡恩在自己造的这个“局”中玩得是焦头烂额,并且严重影响到自己的足球生涯―2006在年家门口举行的世界杯,他只是作为德国队的第二门将坐板凳上,德国人认为,这是对卡恩抛妻弃子的惩罚。

2003年3月初,德国发行量最大的《图片报》在头版头条转载了一条爆炸性消息―一直以恩爱形象示人的德国足球领袖卡恩,竟然在他妻子怀孕期间有了外遇。被卡恩“垂青”的女孩名叫维蕾娜,比卡恩小整整12岁,在宝马公司做顾客咨询。晚上的时候,她会在一家名叫“P1”的迪厅兼职做招待。卡恩和维蕾娜就是在她工作的迪厅相识的。

卡恩的婚外情使得一向严谨的德国媒体为之癫狂起来。德国是一个对婚恋相对宽容的国家,像贝肯鲍尔、马特乌斯的绯闻都没有影响他们在球迷心中的形象。可是卡恩不同,大家无法原谅他,因为他是在妻子即将临产的时候做出如此事情的。这一事件引发的巨大不满迅速蔓延全德国,卡恩在球迷心中形象一落千丈。广播电台展开了“卡恩婚外恋大讨论”,许多网站登出维蕾娜的照片,告诫卡恩她不过是一个专门“勾搭名人”的“派对动物”,希望他能“迷途知返”。

2003年3月7日,卡恩婚外情搅乱整个德国之后,他的第二个孩子降生了。妻子分娩期间,卡恩一直都在医院里守候,据说他在床边流着泪请求妻子原谅。但是在此以后,他一直没有停止与维蕾娜交往。到了2003年6月,人们似乎看到了卡恩与发妻西蒙妮复合的希望,因为他们在波罗的海的一座小岛上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此时维蕾娜的密友也透露,“最近6个月,他们不止一次分手,他们的关系会变得很糟糕。”

然而,事情并未向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到了2003年7月,卡恩出现在巴伐利亚州一个慈善高尔夫球赛的晚会上,他身边的女人竟是情人维蕾娜,更为严重的是,这是卡恩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介绍自己的“新女友”。7月19日,卡恩的妻子西蒙妮向法院提出了离婚申请。她说:“我现在要开始新的生活了。”但是之后,他们是否离婚就一直没有确切的消息了,看来他们只是分居,并未离婚。

2004年5月,卡恩出版了自传《一号》,书中花了大量的笔墨赞美西蒙妮。6月,又传出卡恩为西蒙妮购买豪宅的消息,人们不免猜测,难道卡恩与维蕾娜真的要分手?但是直到现在,他们还在一起。

到了2005年,西蒙妮在采访中透露她对卡恩的感情还在:“感情这东西不可能一下子就消退,即使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也说不清,我到底还爱不爱他。”而卡恩呢,一直不愿取下他的戒指,甚至在比赛中都是如此,“如果让我把戒指取下来,我宁愿不踢比赛。”他以此举表示对婚姻的尊重以及对妻子的尊重。

上一篇:羚羊木雕教案范文 下一篇:分手后的签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