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1-16 04:56:16

雨水节气的诗句

雨水节气的诗句篇1

关键词: 唐诗 俳句 中日自然观

对待大自然,中日两国人民都认为要与之和谐相处,在自然的怀抱中生活。与此同时,两国人民的自然观也各有特色。本文拟从唐诗和俳句的对比来看各自的特色。

一、日本人喜欢纤细而朴素的自然,中国人偏爱雄伟华丽的自然

中国的自然景观华丽而巨大。日本的景色美丽而纤细。对于自然景物,日本人认为小而纤细的东西最美,中国人还是觉得大山大河最具美感。

唐开元年间山水诗人孟浩然的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又如诗圣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唐诗也为我们再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色。再来看看日本俳句名家的俳句作品。

小林一茶的俳句:

せ蛙 负けるな一茶ここにあり。?摇?摇?摇?摇?摇

やれ打つな ハエが手をする足をする。?摇?摇?摇

瘦青蛙,别输掉,一茶在这呢。

不要打哪,苍蝇搓它的手,搓它的脚呢。

周作人在《苍蝇》一文中,曾对小林一茶的俳句十分推崇,因为他觉得小林一茶能“以一切生物为弟兄朋友,苍蝇当然也是其一”。①从上面的2首俳句可以看出,俳句作者对于自然界的任何微小的生物都有怜爱之心。作为日本的传统,对于朴素单纯的事物评价非常高,越简单细小的东西越美。

又如,日本著名俳人松尾芭蕉的俳句也经常描写小的事物。

て死ぬ けしきはえず 蝉の声。?摇?摇?摇?摇?摇

海士の屋は 小海老にまじる いとどかな。?摇?摇

不曾见过频死的秋蝉还在拼命地叫。

渔夫家,小虾盛满平箩里,混入一只小蟋蟀,形似小虾在鸣唱。

二、日本人对于季节的感受更为敏感,俳句中经常会出现季语

生活在岛国的日本人对于季节的转换和天气的变化非常敏感。这种敏感通过俳句的“季语”表现出来。说到俳句,首先要提的就是“季语”,只有充分理解了“季语”的含义,才能欣赏俳句。当人们读到季语时,就会联想到当时的季节,进而理解这首俳句要表现的内容及情感。例如:山吹を 踏んでく 雀かな(正冈子规)(「山吹指棣棠这种植物,是这首俳句的季语,意指春天)。这首俳句让我们联想到盎然的春意,一只飞来的雀鸟落在了柔软的棣棠枝条上,枝条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重量晃动弯曲了,这突然的晃动又让雀鸟大吃一惊,自然与动物的和谐,充满生机的春天,让人为之感动。

大多数俳句都有季语,例如:

春雨や 小の小 ぬるるほど

春雨细细落 润泽沙滩小贝壳(与谢无村)

五月雨を あつめて早し最上川

五月雨纷纷 汇集名江最上川 奔腾向前方(松尾芭蕉)

菊の香や 奈良には古き たち

奈良秋菊溢香馨 古佛满堂寺庙深(松尾芭蕉)

初雨 猿も小蓑を 欲しげなり

初寒降雨 猿要小蓑衣(松尾芭蕉)

在这四首俳句中,“春雨、五月雨、菊、雨”分别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季语。

三、两国人民都非常善于捕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声音

唐诗和俳句有很多都描写了大自然的声音。打开王维的诗集,我们在欣赏一幅幅色彩明丽的山水风景画时,仿佛还听到自然界各种奇妙的声音。这里有风雨的啸吟:“阴风悲枯桑”(《送陆员外》)、“飒飒松上雨”(《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有鸡犬的喧闹:“朝日众鸡鸣”(《晓行巴峡》)、“犬吠寒林下”(《过李揖宅》);有猿猱的啼叫:“秋月听猿声”(《送杨少府贬郴州》)、“可宜猿更啼”(《送张五归宣城》);有鸟儿的鸣啭:“园庐鸣春鸠”、“雉响幽谷”(《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还有深山古寺的清磬疏钟:“鸣磬夜方初”(《饭覆釜山僧》)、“秋雨闻疏钟”(《黎拾遗听裴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时而,飞流直下的悬泉瀑布声如雷吼:“瀑泉吼而喷,怪石看欲落”(《燕子龛禅师》);时而,秋暮山中的蝉鸣蛩响撩人愁思:“草堂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愁”(《早秋山中作》)等。大自然的各种天籁,万千景物在运动变化中发出的音响,都被诗人一一收摄进诗中,组成一幅幅有声画,一章章交响乐。②

日本描写声音的俳句也不逊色,俳人松尾芭蕉描写声音的俳句就很多。例如:

古池や 蛙びむ 水の音。?摇?摇?摇?摇?摇?摇?摇

寂静的古池塘,青蛙跃进池水中,扑通水声响。

ほろほろと 山吹き散るか の音。?摇?摇?摇?摇

风吹花落水声凉。

静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摇?摇?摇?摇?摇?摇

幽冥厉蝉声,悄然浸岩中。

在仅仅17音节的俳句中让我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青蛙蓦地跃入古池塘发出清脆的扑通声、瀑布的落水声、寂静庭院里的蝉鸣声等,万籁都可以从俳句中听到。日本人可以说是大自然的“知音”。

四、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想把个人寄托于自然,与自然山川融为一体

芭蕉的一生可以说是在旅途中度过的。正是旅行让他从自然中探求到艺术的本质。他悟到人应该顺应自然。从他的旅行日志「奥の道中,我们能够读到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强烈愿望。「奥の道着重描写了以“寂”为核心的思想,并表现了人对自然的归属感。他在开篇就写道“积日羁旅,漂泊为家”,表达出了他对身世的感慨和对旅行的执著。行旅中,芭蕉写出了大量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俳句和散文。例如:

夏草や 兵どもが の

夏天草凄凉,功名昨日古战场,一枕梦黄粱。

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

山色幽静透禅院,细听蝉声沁岑岩。

蛤の ふたみへれ 行く秋ぞ

蛤蜊壳离肉,此时分别去两地,秋日行迟迟。

野ざらしを 心にの しむ身かな

心悲壮,曝尸荒郊有何妨,秋风透心凉。

小林一茶的一生也是在旅途中漂泊的一生。从古代开始,日本人就认为只有把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才能发现真我,自我就意味着回归自然。

唐代田园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其诗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写出了山、雨、秋、月、松、石、竹、浣女、莲、舟等景物,体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再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诗中借描绘深秋辋川山水田园的恬静风光,通过寒山、秋水、柴门、暮蝉、落日、孤烟等田野乡村景物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诗人和裴迪两个幽居山林、诗酒自娱的隐者形象,表达出诗人的田园之乐和闲适心情。

唐诗和俳句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日自然观的异同。充分理解唐诗和俳句,对于我们认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自然观有所帮助。

注释:

①?si=1.

②陶文鹏.传天籁清音绘有声图画――论王维诗歌表现自然音响的艺术.文学评论,1983,(2).

参考文献:

[1]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郑民钦译.东瀛美文之旅丛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6.

[3]詹福瑞,葛景春.王孟体诗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4]陈铁民.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华书局,2005.9.

[5]周汝昌,周啸天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4.

雨水节气的诗句篇2

也许是受到刘熙载此语的影响,后人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唐宋词中的点染艺术上,而对唐诗中的点染艺术鲜有解说。其实,任何一种艺术都离不开前承后传,继往开来。

仔细品读唐诗,不难发现诸多点染密切配合的佳作。比如韦应物的《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起笔两句以极为平淡的笔墨叙写诗人一旬中九天为官务奔忙,迎来了一个休假日,去拜访友人王侍御,不料却扑了个空。第二联诗人笔锋一转,先是点,点出友人“诗思清人骨”;后一句则是染,用清澈的流水、清冷的白雪,渲染友人的诗情。诗的意境也由此而出。

唐诗中的点染,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先点后染

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诗的前两句从时、空两个方面落笔,写走马疾行,时过两月,既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又暗藏诗人绵绵的乡思之情。后两句“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前一句故意设问,是点,点明夜宿不定;后一句是染,荒凉大漠无际无涯,苍凉一片。点笔表情,染笔写景,融情入景,含而不露。

又如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上联的一句以设问起,下句出以慨叹,这是点,点明归思题旨,“方”字透出归思之心切。三、四两句是染,是以淮南的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寂寂高斋、凄凄雁声,渲染悠悠乡情。“归思后乃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沈德潜《高诗别裁》)

再有赵嘏的《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前两句写早起临水梳发,水边看到寒秋。深秋是最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而塘边梳洗,以水为镜,又暗含岁华将暮。楸木人老,加之漂泊异地,一触即发的自然是客子心中蕴积的愁情。“乡心”句是点,点明身在客中,“无限”二字加重了其分量;“一雁”句是染,是以一雁飞过南楼而归,浸染人不得归的苦意。宋词“渐一声雁过南楼也,更细雨,时飘洒”(陈允平《塞垣春》),即从此句化出。

二、先染后点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发端两句直叙秋山经过一番秋雨洗涤之后一派清新之气。接下来先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有韵,一切和谐而恬淡。后写“竹喧”现“浣女”,“莲动”出“渔舟”,则更显淳厚之民风。这两联是染,是从“物象”和“人事”两个方面生动而具体地展现秋晚“空”山别样的魅力。结句点出诗人的“留”之情,诗人先以染笔营造出一个清新的山居环境,然后再以点笔把题旨点出来,景与情的结合自然而紧密。

再如贾至的《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首句用嫩绿、鹅黄两色描写出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春景;次句又以“桃花”“乱”、“李花”“香”,暗笔为明媚的春光添上嫣红、洁白两色,花枝披离、花气氤氲,使得春光更加艳冶,春意更加浓郁,此处是染。后两句是点,是以反笔出之,是以东风不遣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别样的愁绪。“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诗意的表现也显得更有深度,更为曲折。

三、点染交织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船儿停泊在暮霭笼罩的小沙洲边,渲染了羁旅的特殊背景;第二句先写暮色茫茫,随即点出题旨:“客愁新”。三四两句进一步渲染: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沉落在近处的树木之下;明月高挂在天,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诗从渲染烟雾朦胧、暮色沉沉着笔,接着点出客子漂泊之愁,最后再以空旷原野、江上明月渲染,构成一个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点染穿插,情景交织。

再如戴叔伦的《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诗的起句先点出地点,然后用野草茁长,遍地青青来染。暮春之景,引发而出的自然是怨别之情。二句用问句点出“倚阑人”,人何以倚阑?三四两句再染:燕子未归,春光已逝;烟雨迷离,杏花失容。倚阑人无故的怅惘,不尽的哀愁便具体而又婉曲地传出。情景融合,如羚羊挂角,了无痕迹。宋人点染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似乎在这首唐诗里也能找到影子。

点染,在唐诗中还有很多。一般说来,抒情、说理多用点笔;状物、写景多用染笔;叙事则既可点,也可染。它既可以用来写景状物、叙事明理,也可以用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雨水节气的诗句篇3

通过诗词中“雨”这一意象,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要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不同诗词中写雨句子的赏析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雨是天空的眼泪,雨是河流的源头,雨也是诗人的笔墨。

雨从《诗经》中姗姗走来,传送着悲欢离合;雨从唐诗中款款走来,寄托着爱恨离愁;雨从宋词中纤纤走来,蕴含着人生况味。她,曾在王维的笔下飞舞;她,曾在陆游的梦里放歌。志和在斜风细雨中沉醉,元稹在寒窗冷雨中哀叹。因了雨,迁客骚人多了一份情感的寄托,才子佳人多了一份浪漫的情怀。雨中飘洒着浓浓的诗情画意。

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飘洒在远古天空中的一场雨。

一.阅读欣赏《诗经・风雨》,领会“以哀景写乐情”的妙处。

诗经・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1、指名读。思考:诗中描写了生活中的一个什么场景?

描写了一位女子与久别的意中人相聚的情景。

2、女生读。思考:诗中的风雨起什么作用?

以哀景写乐,渲染了阴沉昏暗的气氛,烘托出了女子忽然见到久别意中人的欣喜心情。

3、研讨:

(1)“以哀景写乐情”的妙处。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后一句都是“以乐景衬悲”,诗句脍炙人口,给读者留下了深切的感受。

(2)反复吟咏的好处。

本诗一咏三叹,逐层递进,反复咏叹,更加突出女子见到意中人的欣喜之情。

4、齐声读。

小结过渡:

《诗经》中的雨凄凉而幸福,深深影响了后来的诗人,撩拨着他们的才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从唐代和宋代天空飘落的两场雨。

二.比较阅读欣赏《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和《约客》,理解先叙事后写景与先写景后叙事这两种不同的写景形式。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指名读。男女生各一名,看谁读得更有韵味更精彩。

2、研讨:

(1)“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闻》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用“残灯”“冷雨”“寒窗”等意象,融情于景,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及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2)《约客》中的雨是“焦躁”的雨还是“闲适”的雨?

“有约”点出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用貌似内心焦躁的动作,反衬出诗人闲逸的姿态。约客不来,听夜雨沙沙,蛙鸣池塘,也别有一番风味。宋代文人追求闲适淡泊,从下面一些诗文中不难发现: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之一

闲人闲处住,载酒荷高情。崖前未有桂花开,观里闲寻道士来。――赵师秀

松江几闲客,日夕听波鸣。――赵师秀

(3)两首诗一首后写雨一首先写雨,各有怎样的妙处?

《闻》诗先叙事后写景,情景交融,在凄风冷雨中蕴含着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担忧与挂念,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约客》先写景,后叙事,缘情设景,在雨落蛙鸣的背景中,引出诗人的闲适人生,韵味绵长。

3、朗读背诵。

小结过渡:

宋代的雨飘洒进崇尚闲适、淡泊的文人心中,迸发出他们的创作热情,催生了许多写雨的华章,而其中独步词坛的则是宋末元初的词人蒋捷写的《虞美人・听雨》。

三.阅读欣赏《虞美人・听雨》,理解相同的意象在同一首词当中表现的不同的情感。

虞美人 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指名读。思考:词中写了几幅画面?

三幅画面

2、听录音。思考:词中写了哪三幅画面?(可以从时间、地点、境况三个角度概括)

少年寻欢作乐享受陶醉;壮年四处飘泊触景伤怀;老年寂寞独居孤独悲苦。

3、集体读。各用一个词语概括三幅画面的特点。

浪漫,沧桑,无奈。

4、总结这首词的精妙之处。

高度的浓缩性,鲜明的画面感,高超的技巧性。

小结过渡:

雨滋润了诗人的心田,雨激发了文人的情怀,雨浇灌了诗歌的原野。雨洒落在诗的国度上,汇成了一条大河。

四.拓展延伸。

1、还知道哪些写雨的诗句?

2、朗读并选择背诵下列写雨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赏析交流。

运用这样的句式:我喜欢“ ”,因为这一句中的雨 ,表达出了诗人 。

示例:我喜欢“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因为这一句中的雨清新、细腻,雨中融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

小结过渡:

中国现代的诗人也钟爱写雨,酷爱吟雨,其中给后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戴望舒的《雨巷》了。

五.欣赏视频《雨巷》,感受现代诗歌中雨的意象。

淅沥的小雨,悠长的雨巷,淡淡的哀愁,惆怅的姑娘,诗人用这些朦胧优美的意象,为我们营造出诗意盎然的境界,也为自己留下了“雨巷诗人”的美名。

六.课堂小结。

下雨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带着情感把它采撷到诗里,创设成了优美的意象。“一切景语皆情语”,相同的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传送出不同的情感。雨和风、花、雪、月等美好的事物一起,都成了诗人的心爱之物,汇成了诗意的海洋,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诗意的栖居,尽情享受着诗意的芬芳!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我非常喜爱的校园歌曲《三月里的小雨》,与大家一起分享。

七.播放视频《三月里的小雨》。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古诗词阅读欣赏课,旨在通过对五首诗词中“雨”意象的赏析,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不同情感,进而掌握“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要义。

雨,飘洒着诗情,流淌着画意。雨是富有浪漫气息的一种物象,为迁客骚人钟情之物,也倍受普通百姓青睐。触摸春雨,感受爱意温情;沐浴夏雨,享受舒心酣畅;凝望秋雨,涌动才思诗情;品味冬雨,回眸人生况味。听雨、观雨、吻雨、品雨,都能给你心灵的悸动。选择“雨”作为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切入口,无疑为学生找到了一把打开写景诗歌大门的钥匙。学生在读雨、赏雨、品雨中读出了雨的多情、赏出了雨的浪漫、品出了雨的意境。一节课,学生畅游雨中诗海,愉悦地读、尽情地赏、快乐地品,在诗中乐而忘返。身为语文教师,愿做那位永远的“丁香”,在诗巷中带领学生尽兴踱步。

本节课也留下了些许遗憾:贪多求全,课堂容量过大;蜻蜓点水,作品赏析嫌浅;重赏轻练,语言训练略少。好在上课和拍电影一样,是一门留有遗憾的艺术。有了遗憾就有了追求,就有了新的目标,也就有了新的梦想。在诗意的天空中逐梦,是一份多么美丽幸福的事业!

雨水节气的诗句篇4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一、二句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雨水节气的诗句篇5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一、二句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雨水节气的诗句篇6

一、丁香结——回溯民国江南小巷深处的诗情

岁月流转,诗情依旧。所谓品千古诗画,与古人共鸣,就是说诗歌的意境永远无法被岁月掩盖。《雨巷》的触觉自然能将人带入大半个世纪前,民国江南的那个春雨淅沥的长长雨巷。作者的诗情缘起何时,源于何物,仍然是《雨巷》赏析的发端之处。除了所处的革命时代,还有诗人韶华时光的儿女情愫。

这首诗创作的时段,正值领导的国民政府“”之时,即“四·一二”反革命发动之后,其间有近4万中共党员被捕杀,同时有20万左翼青年被一同杀害,北伐之后的大好革命气象瞬间转入了血雨腥风的低沉阴霾之中。诗人作为一个左翼青年,正躲避反动政府的追捕,隐居于好友家中。目睹了“四·一二”的血腥大屠杀后,又身处四处笼罩的白色恐怖之中。此时,徘徊于雨巷中的诗人,一定感到前路的迷茫与无所适从,思想深处彷徨与危机,化为春雨中的愁绪。《雨巷》烙下了浓浓的时代痕迹。

徘徊在雨巷中的诗人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此时此刻,对应革命失败,对应白色恐怖的是对光明的向往和重整山河的希冀;而对应绵绵春寒、清清雨巷的也应是诗人对温暖的渴望,这份温暖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模糊向往,也可能是已有的期待,或是那条雨巷中邂逅的一个真实而美好的倩影。总之,它化为《雨巷》的“丁香结”,化为读来百转愁肠而又有丝丝暖意的雨巷诗情。

二、历久弥新——品读深远的《雨巷》

1.《雨巷》的诗情画意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的第一节便表现了“我”渴望逢着一个丁香姑娘,接下来的一节便是对姑娘神韵情致的描绘,她有着丁香的颜色、丁香的芬芳、丁香的忧愁,在“我”的心中丁香姑娘是纯洁高贵却透着丝丝哀愁的,第三节诗人的感情再次升华,他渴望丁香姑娘也和他一样撑着油纸伞,怀着寒漠、凄清又惆怅的情绪,漫步在这寂寥的雨巷。从这一节开始,诗人已不再是孤独者,他有丁香姑娘的陪伴,丁香姑娘与他似乎情感相通,彼此欣赏,诗人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不再感到寂寞了。“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丁香姑娘像梦一般地飘过,似镜花水月般,恍恍惚惚,若即若离,转瞬即逝的春光让诗人怅惋不已,她给诗人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这眼光让人意味无穷,是欣赏还是嘲讽,诗人没说。她就这样静默地远了远了,连带着诗人的理想与希望,消失在雨巷的尽头,这可恶的雨还消蚀了她的颜色与芬芳,甚至她太息般的目光、丁香般的惆怅,不给诗人留下一丝回味。诗的最后一节基本是第一节的重复,只是变“逢着”为“飘过”,但是却前后达成了呼应,这两个字的变动,给我们显露出一种希望的亮光,诗人虽已感到希望的幻灭,但还是在期待着,盼望着……

2.《雨巷》的浓厚意味

探访《雨巷》的诗情,便要深究其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将《雨巷》中的意象找到其象征对应点。在此诗中,悠长狭窄又寂寥的雨巷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的象征,“丁香姑娘”则是美好事物美好理想的象征,“我”是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下对前路感到迷茫的革命知识青年的象征,诗中,丁香姑娘是以“我”梦幻中的情人形象出场的,“我”对她的苦苦追求便是对理想的追求,但最后丁香姑娘消失在雨巷的尽头,就是“我”理想的幻灭。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把诗人心中的哀怨与彷徨,以及对理想追求破灭的悲伤表现得很透彻。

诗的字里行间都和当时的时代没有任何联系,表面是诉说着对丁香姑娘的渴望,对丁香姑娘离去的心伤,但联系到当时诗人的处境,全诗流露出一种诗人心中的幻想与期待在时代面前化为泡影的失落与惆怅的情绪,而民国江南的小巷承载着这慢慢的恋情、诗情与悲情。

3.《雨巷》的艺术气息

在这首诗中,诗人采用重叠复沓、顶针、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句回环往复,让人读起来有一咏三叹之感,诗人在不断的叠句中升华感情,“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采用排比,叙述这丁香姑娘的神韵情致,“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近了,近了”,“远了、远了”等运用重叠复沓,读起来有种韵律感,朗朗上口,节奏变化自然,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全诗句子长短不一,参差不齐,但每隔几句就重复一次韵脚,像“雨巷”、“芬芳”、“姑娘”、“眼光”,伴随着轻柔的乐曲朗读,给人一种宛转的乡间夜曲的感觉,句调宛转悠扬。

全诗以丁香为意象,具有象征主义色彩。丁香是初春的浪漫,在唐宋时期,丁香结曾被诗人广泛使用,作为愁思的象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句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作《代赠》的后两句,李商隐最擅长抒写含蓄朦胧情致的诗,这首诗将芭蕉喻情人,丁香喻女子,全诗把“丁香”与浓浓的愁绪联系在一起。南唐诗人李璟将“丁香结”与雨中的惆怅联接在一起,在《摊破浣溪沙》中写道:“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而戴望舒更是把这种丁香般的愁绪延续到了雨巷,创造出了一个“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对丁香情结的升华,似是诉述着诗人对丁香姑娘深深的思念,又透露着诗人理想幻灭的无尽哀思。它既有着丁香转瞬即逝的特性,又融入了新时代的气息,传达着美好、凄婉、哀怨的朦胧美。

《雨巷》这首诗于1928年发表至今,已近九十年的光阴,但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它既有诗歌的音乐美与旋律美,又包含着浓重的时代气息与深刻的情感意蕴。它就像一颗恒星,在浩瀚广阔的天际中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位像丁香一般结着愁怨的姑娘,那条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那位期望破灭但还在等待的青年,会永久的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雨水节气的诗句篇7

朗读时,要把握好节奏、音调,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讲周邦彦的《苏幕遮》时,就采用了朗读教学法。可以说,整堂课就是以读代讲、以读代分析。

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课前让学生对照注解,进行了预习,并尝试朗读。上课后,先让两个学生起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而老师不要急于评价,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彼此评价;然后就和学生逐句分析朗读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语速,何处轻音,哪里重读。

是这样引导学生解读这首词的:

“燎沉香,消溽暑”声音要低沉缓慢,传达出一种郁闷烦躁的心情,因为连日的阴雨天气,使得诗人长时间地闷在家中,再加上南方的夏季尽管下着雨但仍然酷暑难耐,这种潮闷的天气,自然使得诗人郁郁寡欢。如此的心情,又怎能以欢快的声音读出呢?“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一句,自然应该以一种极为欢快的语调读出,外面的天晴了,鸟雀最先感知,所以鸟雀们在屋檐下转动着小脑袋叽叽喳喳,呼朋引伴报告着天晴了的好消息,这样的叫声也吸引着诗人走出屋子,来到野外。放眼望去,“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终于见到了久违了的太阳。阳光滤去了荷叶上的雨水和露珠,荷叶经过雨水的洗涤是那样的碧绿,挺立在清澈的水面上。让人不自觉地就会吟诵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句子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所以,这几句的朗读,就应该语调优美,声音中传达出一种欣赏、仰慕、陶醉之感。同时,因为是面对一片开阔的荷塘,还要把这种深远的意境读出。而“一一风荷举”中的“一一”,要读出节奏,让人们似乎能够看到荷叶、荷花的错落有致。“举”字自然要重读,否则难以传达出周敦颐《爱莲说》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那种花中君子的孤傲气质了。

词的下阙,主要表达的是诗人的一种难以排遣的思乡情怀,所以朗读时语速可以缓慢些,声调也不能够过高。如,“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做长安旅”,是眼前的荷花触动了诗人的乡情乡思,此时的诗人似乎在喃喃自语:“千里之外的故乡啊,何时我才能回到你的身旁?”“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此处作者用了巧妙的“对举”艺术手法,深情地对儿时的伙伴发出了殷切的询问。这里的朗读,如果不快速些,急促点,就难以把诗人那种期待之情表现出来。最后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唯有用一种轻柔的梦幻般的声音,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一个久居长安的游子对家乡的那种一往情深。

一节课,就是这样在师生一遍遍的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临下课时,又一次让开始朗读的那两个学生重新读,意料之中的,他们的朗读获得了阵阵掌声。

雨水节气的诗句篇8

苏轼这首诗写于杭州,记叙了盛夏西湖上的一场暴雨,虽然诗篇中并不能看出有雷打过的痕迹,但我宁愿相信这场暴雨是伴随着雷电的。看他的起句首字,就带着震震雷声。黑,一个入声字,短促而有力,一上来就将大量的力气喷涌出来。这种力气只属于盛夏,更准确地说只属于雷暴雨后的盛夏。春天太温柔,温柔得让你只能在莺声燕语中酣然入梦;秋天太肃杀,凛冽的商声只能让你的气力化作一片慷慨悲歌,而无法带上生命的活力;冬天太苦寒,屋外漫天的飞雪让你只能围坐在温温炉火旁窃窃私语甚至沉默不语。烈日炎炎的暑日正午也不会放出这样的生命活力,所以这里是暴雨之时,暑意稍退,万物被水滋润,自然能奏唱出豪越的生命之音。紧接着“黑”字的是两个平声字,声情略微舒缓了一下,但又以“墨”这另一个入声字收束起诗篇首句的第一个音步停顿组,这样的字声安排,不正是震雷的声情效果么?雷声不就是那样平地而起一震,在略带平和的几声宛转后又一下突然消逝么?“黑云翻墨”,字面上是描写雷暴雨来临前的云层翻滚的状态,而字音上则是模拟雨落前的阵阵雷声,四字之中容纳进形、声、色、动诸多元素,笔力之健,气势之壮,非夏日怎能生出?

当然,起首四字已经将声情拗怒到了极致,所以首句的后三字就不能继续拗怒下去,不然是要断弦的。“未遮山”,就是一个舒缓的调子,将前面的雄壮疏流向无尽的远方。中国的诗歌,每当将目光投向远方的时候,总是会带上一抹淡淡的忧伤。因为远方不是那迷离的烟草就是隔断人视线的远山,而烟草、远山之外,总是那已经见不到的情人与君王。这三字的舒缓一下子就悄悄地把豪壮内蕴涵着的忧愁给揭露与指出了。所以我觉得在读这首诗的首句的时候“黑”与“墨”二字应该略微读重些,前四字略微读快些,在“墨”字后带上一定的停顿,再以平和的调子将后三字缓缓读出,首句的声情与韵味应该就能传出了。

黑云与雷声之后,暴雨也如期而至,诗人的思绪也由远处的群山转向了雨落船间的眼前。白,又是一个入声起字,在声情上承继了起句的拗怒与雄壮,使其不至于被远山消泯,而始终贯穿于诗间。但是这句并没有像首句那样用两个入声字将音步组收束,因为这里只是再现,只是提醒一下,提醒得太多难免有不胜其烦之感,所以一字足矣。这句展现夏日的生命活力处并不在于音色,而是其所描绘的动态画面。“白雨跳珠”,雨点如珍珠洒落一般地跳跃,可见雨点之盛大,其实在这跳跃场景的背后,我们更能听见雨点哗哗啦啦、噼噼啪啪落地的声音。唐宋诗人在描摹声音的时候用珍珠落地来表现的例子太多太多,最著名的莫过于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了,不知道东坡在这里有没有借鉴乐天笔法呢?但我觉得东坡在这里以珠喻雨,可谓声形兼备,更加自然切合。四字之后,东坡又著一“乱”字,雨点之繁密就在这一字中道出,这与白居易以大小对举来表现繁促之声异曲而同工。可是这乱密的雨点落在哪里呢?它们当然会落在湖中,会落在楼前,可是苏轼偏偏不说这些,反而只说它们落在了船里。被这样繁密急大的雨点乱打的船儿会怎样呢?自然是在湖中无助地飘摇,随时都有翻没的危险。这下子,前面的珠玉声色的动听与雨点繁密的雄壮又随着这风雨中的孤舟而惆怅、无助起来。

但是夏日终究是一个属于生命的绚烂的季节,它的活力与繁盛不会就这样让这叶扁舟沉没,诗人也不舍得让这叶扁舟就此沉没。因而平地里又卷起了一阵大风,这风也带着夏日特定的活力:秋风肃杀,罡风凛冽,它们吹在身上都让人疼;春风虽然吹面不寒,但它太轻柔无力了,又怎能突然卷地而起,怎能吹散去这繁密雄壮的雨点呢?“忽吹散”的“忽”字,又是一个短促的入声,在字义上表示时间的短促,说明这大风一下子就把乌云吹散开去,也吹散了繁密的雨点。在字音上,同样也有这样的效果。收尾短促,即是时间的短暂,而收尾有力,又是此风力道刚猛的体现,因此,在读的时候,这“忽”字应该相应地读得有力与短促些,前后都给予一定时间的停顿,此句声情的转折拗怒方能显现出来。

就声情而言,在“忽”字的引领下,第三句已经达到了全诗情感的顶峰,夏日的雄壮活力在这句也发扬到了极致,所以末句的声情也就舒缓下来。“水如天”,不仅仅是说水面因为刚才的暴雨而上涨,也是说明现在的水面已如天般平静而没有波澜。这是对上文大雨场景的一种舒缓,同时又是把目光投向了远方,投向了水天相接处的远方,而远方的迷离与惆怅又悄悄地升起在夏日雄壮的心头。纪昀在这首诗下这样评点:“阴阳变化,开阖于俄顷之间。气语雄壮,人不能及也。”云起,雷鸣,雨落,风生,静收,这些变化确实都发生在被那“忽”字所引领在俄顷之间,但这些变化所体现的“人不能及”,并非仅仅是气语之雄壮,更有“阴阳变化”之后隐藏着的、随之起落相生的那一抹惆怅。

如前所说,这首诗是苏轼通判杭州时写的。他此时的诗作总体上来看风格是闲适与平淡的,多是流连山水、与人燕酣的欢娱和惬意。林语堂在《坡传》中这样说到:

杭州像是坡的第二故乡,不只是杭州的山林湖海之美,也非只是由于杭州繁华的街道,闳壮的庙宇,也是由于他和杭州人的感情融洽,由于他一生最快活的日子是在杭州度过的。杭州人有南方的轻松愉快,有诗歌,有美女,他们喜爱坡这位年轻的名诗人,喜爱他的朝气冲力,他那潇洒的神韵,他那不拘小节的胸襟。杭州的美丽赋予他灵感,杭州温柔的魅力浸润他的心神。杭州赢取了坡的心,坡赢取了杭州人的心……他离开杭州之后,南方的秀美与温情,仍然使他梦寐难忘。

我并不否认苏轼在杭州的诗词以惬意闲适的温柔潇洒的风韵为主,但这首诗是否也如此呢?也许要打上一个问号吧。此诗的题目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注意这里有一个“醉”字。人在醉与梦的迷狂虚幻中,往往能吐露出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与想法。宋江在浔阳楼上大题反诗,也是醉后所为,这不啻是文学作品中的有力旁证。那么,苏轼在这豪壮的词句下蕴含的惆怅是什么呢?据孔凡礼所辑的《苏轼年谱》可知,此诗写于宋神宗熙宁五年,此时距苏轼始通判杭州的熙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不过半年有余。熙宁年间,恰是北宋中后期那次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王安石变法正轰轰烈烈进行之时。王安石变法不仅被后世争论不休,在当时也遭到了极大的反对,苏轼虽不是极力抵触如司马光者,但总体而言也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他于熙宁二年才到京师为官,熙宁四年上议反对王安石变科举、兴学校之举,并在神宗的召见中极论新法之不便。但是,由于神宗变法决心尚强,王安石个性又非常执拗,苏轼的意见并不能得到采用,反而行将卷入新旧两党的政治斗争,因此苏轼自请外放,离汴京而通判杭州,只在京城呆了两年不到。所以苏轼是带着惆怅来到杭州的,是带着政治上的失意与对国家、民众的忧虑来到杭州的。

上一篇:国旗下讲话六一范文 下一篇:那一刻我很幸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