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范文

时间:2023-11-24 12:33:44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篇1

“没有!”当时真的没有犹豫。

“我们这里的高中老师说,小时候感觉不到有用,等上了高中你会发现有用的。”

“是的,高考的名句默写或许用得着,写作文时引用名句或许用得着,除此还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吗?”没等老师说话我又接着说,“小时候,我们就背《春晓》这首诗,就背《咏鹅》这首诗,哪怕到了今天,除了会背,我们真的能理解它们美在哪里吗?”

“不能。”

“那就别学了。”

后来在很多地方讲过这个故事,当然也被很多“国学派”批评。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的国学教育仅仅限于儒学或者等同于儒学是一种悲哀的话,那么用远离孩子的方式来教国学,那就是更大的悲哀。从人的创造力发展规律来看,小时候“填充”的知识越多,越对孩子未来创造力的发展局限。正如一个空空的碗里,你放的黄豆粒数目越少,晃动碗的时候,黄豆粒之间的组合方式就越多样;放得越多,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就越少。同理,人的大脑子早期被“填充”的东西越多,那么将来孩子的创造力就越弱。这或许就是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知识能够超越西方国家,中小学生能够在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屡获金奖而我们的孩子成年后在创造力方面远逊西方的原因所在吧?

我之所以在上文中重复提到“填充”,是指很多知识不是孩子们发现的,就国学来说,往往不是孩子们理解的, 却是被“国学爱好者”塞给孩子的东西。之所以那么强烈地塞给孩子们,一则他们相信,多记点东西以后会有用的;一则总想把孩子培养成类似《论语》《弟子规》里要求的孩子。

以贴近孩子的方式学国学,才能让国学成为血液,和孩子的灵魂交融在一起。

应该是5年前,那时女儿5岁,幼儿园中班。一天回到家里就很委屈地对我说:“爸爸,我们班一个男生欺负我,你帮我打他。”

“他怎么欺负你的?”

“吃饭的时候,他总是抢我凳子,我换一个地方,他还抢我凳子。”女儿的语气里满是委屈,还差点伴随着泪花。

“那你怎么办呢?”

“我和他抢,但我抢不过他。”

这是肯定的,一个小女生肯定是抢不过男生的,我也知道这么小的孩子的灵魂里是没有善恶的概念的。于是,那天给宝宝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和尚叫仰山慧寂。一天他问三对慧然:“你叫什么名字?”

慧然说:“我叫慧寂。”

慧寂说:“不对!慧寂是我的名字。”

慧然说:“好吧!那我就叫慧然吧!”

后来,慧然成了一个很有名的高僧,因为他从来不和别人计较什么,也不去和别人争,他相信每个人都是好的,别人跟你争你以让就显得你是个比别人好的人,时间长了,你也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好吧,明天他再抢我的凳子,我就让给他。”

后来,就再也没了争凳子的事情了。

剥离了孩子的生活去告知道理,道理就永远徘徊在孩子的灵魂之外,而契合了他的生活体验的道理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道理。

孩子遇到不快了,我会给她讲“放下”的禅宗故事;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我会告诉她“吃饭睡觉”的典故;孩子不懂得感恩时,我会给她讲“背妹妹”的公案……她也在这些故事的熏陶下,自己捧起了《禅是一枝花》《轻轻松松禅一会儿》等书。读这些东西,不是因为让孩子信佛,而是能从这些禅宗小故事中吸取营养,获得智慧。

三年级时,一次小测验没考好,她就赌气,拼命去学习。看到她拼命学习的样子,我真有些为他担心。于是就和她讨论起了下面的公案――有一位少年渴望练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高人。这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功,拜见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10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傅说:“这样大概要30年。”少年大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30年?”师傅不答。少年又说:“我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炼。”师傅说:“这样你就得跟我学70年。”

“姑娘啊,你告诉老爸,这个公案是什么道理?”

“越勤奋就越学不好呗!”孩子的理解,就是这么单纯。

“那你的意思是,人家是告诉我们不要好好学习啊?肯定有正面的道理,我们要学会从好的方面来理解问题啊。”

后来我们逐步深入的聊天,让她明白了“用无为的心做有为的事”、“无欲则刚”、“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真的,她很小的年纪就懂得了详细有计划地去安排自己的事情,从来不会考虑下次要达到什么目标或考多少分的问题,她总是认真地做好每一天的事情。我的很多朋友问我:“你家女儿怎么做什么都不紧不慢的?”我总是告诉朋友说孩子是个慢性子。其实,我明白一个最终成就自己的人不一定是理想远大的人,而可能是一个能够用平淡的心走好脚下路的人。

由禅宗的故事,她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素材的同时,也明白了众多的生活道理;由禅宗故事开始,她逐步去涉猎老庄学说。这点和别家孩子不同的地方。因为别家孩子总是从《三字经》《弟子规》和《论语》等开始国学启蒙的。熟知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真正进入封建社会之后,除西汉和唐王朝之外的几乎所有朝代都是儒学治国的,而恰恰这两个用黄老学说治国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生命力的朝代,这点是值得思考的。诚然,我们让孩子从“故事”入手的目的不是学什么学说,而是想用贴近孩子的方式了解点中国经典,而不是用成人的“要求”来束缚孩子的路程。

接触老庄,是从庄子故事开始的。例如“庄周梦蝶”、“子非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曳尾于涂”、“骷髅头骨对话”等等。在这些充满生趣和智趣的故事中,孩子的头脑不断得到丰富,思维不断得到提升,灵魂也不断在丰盈。更重要的是她开始在白话故事的基础上去找白话故事的文言版本。例如: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因为知晓该段文字的白话故事,在读文言版本的时候,她会自己去会主动揣摩一些文言词语的意思,也就是在这种慢慢的揣测中,她的文言阅读水平得到了提升。再学习课本上的古诗时,她就显得比别的孩子轻松了许多,而且也能初步理解诗歌的美好了。

诚然,就是在这样的阅读中,逐渐由我的引导转向了她的自主要求。她开始读《庄子》的其他短篇什,开始了对《论语》《增广贤文》等的阅读和记忆。我知道,此刻她的记忆就多了些理解的成分,或者说,她正是因为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而开始喜欢那些经典中的美好东西。具体到这些经典中的哪些东西,凭的是她自己的筛选,基于是她自己的爱好,而不是我、我们所认为的应该让孩子去读的东西。

今年,上四年级的孩子,每次作文都会让老师在课堂上表扬、宣读。因为她稚嫩的手写出的富有风趣的故事和富有哲理的文字总能让人忍不住叫好。我知道这是她国学积淀的一点点呈示而已。

就是在刚过去的暑假。她开始了阅读西方三大经典――《圣经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和《古罗马故事》。看到她痴迷而幸福的样子,我忍不住去想:国学,或许不应该限制为中国的古典文化吧?西方的经典何尝不是他们的“国学”?是不是我们也该接触一下?

以贴近孩子的方式学习国学,应该是让国学成为灵魂最好的方式吧。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篇2

有一本经典的绘本叫《猜猜我有多爱你》,很轻松,让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对话。图画书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表达爱和感情,且会变成你和孩子共同的记忆,这是无价的。将来孩子想起你时,他不会知道你花了多少钱帮他进最好的学校,请最好的医生给他吃最好的补品,但是他可能记得你某一天在什么地方和他读的某―本书,而那本书是他快乐的个记忆,什么事情是跟你一起却能创造不同的回忆呢?书,共同看的书,因为书里面有不同的故事。迪斯尼只有一种游戏是云霄飞车,不论是木偶奇遇记还是白雪公主,游戏只有一种,但是你经历不同的场景,是鬼屋还是海盗船,我要说的是,宝宝要创造最丰富的记忆,阅读是成本最小收效最大的。

创造爱的记忆,“好绘本”如何选

创造爱的记忆,首选“好绘本”,我们如果没看过郝先生的《好绘本如何好》,又该如何选?

1 别怕,信任直觉最重要

家长最重要是信任自己的直觉,你的直觉一定是累积出来的。你不要怕,你即使将来知道再多有关这个的知识,发现自己的品位提高了那就提高吧,之前的那个也没错,只代表你当时喜欢的风格。比如你听古典音乐,最初的时候听贝多芬、莫扎特,之后你听柴可夫斯基或者德彪西,没有什么问题的,前面的让你进阶容易,它的境界也没有不好。所以,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你才敢买。否则你就很彷徨,别怕别怕。

2 选绘本不会比选名牌更难

平常多去关注图画书相关的知识,看口碑,看有没有得奖,作者是不是你熟悉的。这跟买名牌很像,像有Gucci, Armani等等,你先了解这些牌子的特点,这些牌子是专给什么样的人设计的。比如你喜欢Issey Miyake的东西,但胖一些的女生就不要穿Issey Miyake哦,因为它的特殊的皱褶,身体胖把它撑开了,身材的缺点就暴露无遗。衣服你很容易分辨好坏,那么图画书你为什么不能?因为如果你买一个品牌的衣服,要花很多钱,你就特别认真,生怕自己不懂,图画书也一样,多去了解,多买多读多看,你的直觉自然越来越准。

3 书店选图画书三要诀

我们在书店选书,可以比较注意的是,第一,它的装帧、图画是不是很精美,仔细看,好的图和不好的图有很大差别。第二,你要念一念,因为我们最后还是要给小朋友念。这样就知道是否通顺。是否押韵,是否有节奏感。第三,图片是否能说故事,如果你从图画里面看出越多东西,就表示它越扎实。(我们做书的时候,要先要做一个Layout,拍电影的时候也会这样,这就是所谓分镜表。我们打好草稿后通常找一些小朋友来,让他们看图说故事。如果他们看着图讲的故事,和我们要表达的差不多,那么就表示画是成功的;如果他看着图讲不出来,那就表示不知道图的哪里漏掉东西了。)

4 选择那本颠覆你的

尽量选择风格不同的东西给小朋友,孩子现在接受的风格就是你习惯的风格,平时你家里的摆饰,或者你平时为他选择的铅笔盒和衣服,这都是你会喜欢的。你平时都穿黑色,为什么不换个颜色穿呢?无聊就是不变,所以如果你看到一本图画书一下子冲击了你的视觉,那么你就该仔细看,搞不好这就是你应该选择给孩子的。

绘本故事,以他的方式告诉他

你不要先设想孩子应该是怎样,要“无我”,不要把你既定的印象和价值放进去,那你就可以用比较开阔的心胸。你如果是只会遵循既定观念的毛毛虫的话,你怎么期许你的孩子变成蝴蝶?

所以,不要以为很多书很深,孩子不会懂的。像桑达克画的《亲爱的小莉》,有关战争和死亡的话题,但它其实是威廉・格林写给一个8岁小女孩的信。还有这本《森林大熊》,它探讨的是人和自然、工业文明之间的三角关系。这个故事有些哀伤,可它是不是给小朋友看的?是。你说小朋友看得懂吗,当然看得懂了,小朋友可以理解的东西是非常复杂的,只要你以他的方式告诉他,他是可以理解深刻的东西。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篇3

你也可以把这些话都说的一清二楚。

其实你不知道,在你没有长大的时候我们也一直都在想,如果等你长大了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

是像你的母亲一样,一如既往的美丽,还是继承他的优点,发挥他的优势变成另外的一种样子呢?都去一帆风顺哦,却和你的母亲完全不同。

其实这些故事都与我们讲起来的时候,也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反应,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听习惯了这些故事,很扯,但是也不是太脱离现实生活。

其实他们所理解的那种生活从来都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环境,所以他们经历的所有一切,似乎对于我们而言,都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

你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其实也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的,因为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科技那么迅速。你从一些小细节方面就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其实有很多地方都值得你去学的。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篇4

“什么样的导购才是真正优秀的导购?”

很多人认为,只要产品知识熟悉就能卖好产品。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很多导购经常以一种“小学生背诵课文”的方式进行产品讲解,滴水不漏地将产品卖点讲述一番,最终得到的却是顾客不置可否地离开。

看似完美的讲解为什么得不到顾客的认可呢?

因为你的产品演说没有吸引力。

销售的学问就在于你怎样跟顾客做沟通,是停留在产品的层面上还是深入到感情的层面上。那些表现活跃、善于跟人打交道的导购员不仅天性乐观,思维敏捷,更重要的是她们每个人都有非常出色的口才,都善于讲故事。

为什么讲故事特别重要呢?

我们知道,顾客走进店里后,通常要经过注视留意、兴趣、联想、欲望、比较权衡、信任、采取行动和满足的八个心理阶段。而在顾客对产品产生兴趣以后,如何帮助她产生联想从而产生购买欲望,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讲故事就是帮助顾客联想的最好方式,通过讲故事可以让顾客插上想象的翅膀。

那么导购员应该从哪里讲起呢?

品牌故事

很多时候,顾客走进你的专卖店,并不是因为你的门店形象多么的与众不同,而是因为在来之前就已经听说了这个品牌,是奔着你这个品牌而来的。任何媒体对品牌的诠释都是片面残缺、苍白乏力的,只有走进专卖店里,顾客才发现了有血有肉的品牌,这个时候他才看到组成品牌的因素――产品、服务、人员、陈列、推广物料等,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但顾客没法看到品牌的过去,而这个过去常常值得回忆。一个百年老字号,让现代人充满了怀旧情怀和对历史的无限遐想,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顾客同样对她的过去充满兴趣,渴望探究。导购员无疑是这个品牌故事的最佳讲述者。她应该了解这个企业的发展里程,远景规划,应该了解这个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经历的风风雨雨,更应该了解这个企业里英雄人物的杰出贡献。

在还不确定顾客真实需求的情况下,品牌是一个最好的谈论话题。“先生,您听过我们这个品牌吗?”导购员的问话充满了骄傲和自豪,顾客也就自然有了兴趣。“我们的企业是整个照明行业最早开始实施品牌战略的,拥有整个吸顶灯市场10%的市场占有率,我们这个品牌就是吸顶灯的代名词。您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吸顶灯销量这么大吗?”“先生您说得很对,我们的确是靠吸顶灯起家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老板在创业初期就把我们的品牌定位在为大多数人提供优质的光环境上面,而吸顶灯产品最大的卖点就是对光的充分利用。”这段话术巧妙地实现了品牌与产品之间的嫁接,水到渠成地开始介绍起吸顶灯产品来了。

一个没有故事的品牌必然是空洞稚嫩的,而一个缺少品牌故事的销售过程同样是没有说服力的。很多导购人员不喜欢了解企业的历史,在她看来,她卖的是产品,只要能够把产品卖出去了就是最大的成功。这种想法是幼稚的。松下幸之助有一个著名的产品经营理论叫做“嫁女儿理论”,我想补充的是,这个女儿的身价如何,可不仅仅取决于女儿的长相,还跟她的娘家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大家闺秀,一定身价不菲。

品牌认购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信任的表现,顾客选购产品的时候可不是理性动物。任何人决定购买某个品牌时,都有她内心深处最独特的情感体验,甚至都保守着关于这个品牌的属于她自己的秘密,关键是导购员能不能用顾客想要的方式把品牌故事讲给她听。

产品故事

“你是在卖东西给顾客吗?”如果回答是的话,你很难成为一名优秀导购。

有人曾经问过比尔・盖茨,“你一天可以卖掉多少台电脑?”比尔・盖茨的回答是:你应该问我一天帮着顾客买多少台电脑。

你不是在卖东西,而是在帮着顾客买东西。明白了这一点,你就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是冲动性购买的时候多,还是理智性购买的时候多?

既然冲动性购买占了大多数,那么你觉得冷冰冰的产品讲解能够留住顾客匆忙的脚步吗?

在那些善于发现的人眼里,每一款产品都不是冷冰冰的即将被交易的物品,每一款产品都有她自己鲜活的生命。产品的生命会因为人的不同而不同,或者精彩或者平淡。产品的生命在销售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导购员的演绎而背离了设计师的初衷,不过没关系,因为我们要的是这个说法能够让顾客喜欢上这款产品。

一位非常优秀的市场部主管为导购人员讲述了他对一款叫做“绽放”的新品的理解。他说:“你们看,这款‘绽放’像不像四朵盛开的玉兰花。你可以这样向顾客描述,每天打开这盏灯的时候,你就会想到早春四月盛开的玉兰花,你甚至可以感到自己的房间都飘满了玉兰花的清香,然后忽然间你就想起了关于春天的所有美好记忆。”

这就是讲产品故事的魅力,而在这之前,很多人说“绽放”的创意来自沙发。

个人故事

很多人在买东,西的时候,都相信“眼见为实”。产品到底好不好,不是靠导购员的嘴巴说,而是要看实际效果,所以现身说法举例子总是很能打动人。

一位非常优秀的灯具导购员有段时间是这样向顾客推荐产品的:“您看我现在怀着六个月大的孩子都大摇大摆地在我们店里忙活,不怕电子镇流器的辐射,不怕灯光对眼睛的伤害,那是因为我们的灯具是最健康的、无辐射,无眩光的。”

导购员这样的说法,可比干巴巴地说“自己的产品如何好”效果好多了,更容易让顾客相信。

如果导购员自己没办法亲身进行试用怎么办?问一问你身边使用过这款产品的朋友,实在不行,就问问那些曾经在你店里购买过产品的人。那些优秀的导购常常会用“我的朋友也买的这款产品,最初也有像您一样的疑虑,可用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喜欢上了这款产品”的说辞,来打消顾客在购买时产生的异议。

除了产品的异议,顾客还会对导购员产生不信任的感觉。这时个人故事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我家里装修的时候自己还没干这行的导购,结果我就买了一款花灯,您知道吗,现在我真的很后悔,花灯不但不好清洁而且真的挺费电的”,“您相信我准没错,我已经在这行干了八年多了,咱们市里的每个小区都有人从我这里买过灯,你们小区也有人从我这么买过,我这里都有记录的,我现在就可以拿给你看”……这个个人故事的运用一张一弛,锦上添花。

个人故事的讲述要求掌握火候,恰到好处,否则常常会给顾客“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感觉。

服务故事

在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顾客所购买的绝不仅仅是产品,他是否能够满意还包括了整个购买的过程,所以导购人员的服务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篇5

遥远

“孩子的心灵应该有一个基石:善良、爱、希望和梦想。我把这些长久以来一直思考的东西融入了自己的绘本,它便具有了感人的色彩。”

“吸吼,窝湿恭喜大爷(意为,你好,我是宫西达也)。”他讲中文时会如此介绍自己。再加上大眼镜、小胡子,讲故事时夸张的动作和语调,这个宝宝们都知道的“霸王龙的爸爸”简直是活宝一枚。

但他也会很严肃地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每三分钟就会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因为饥饿而死去,我们都应该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他不在工作室里,就在去往幼儿园给孩子们讲故事的路上(作为一个特别惧怕飞机的人,却如此不遗余力地进行阅读推广,凡有幼儿园邀请他从不拒绝),足迹几乎遍布日本的每一个县,也曾三次到访中国。

大师之路

母子健康:您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什么原因让您开始图画书创作?

宫西达也:我小时候,有很多很朴素的梦想,参加奥运会的游泳项目。做烤面包的师傅,或者画画。我的绘画梦想,直到我上大学的时候还萦绕在脑海。后来做兼职的时候有朋友问我要不要帮忙做图画书,就这样开始了第一次图画书创作。我第一部作品是27岁那年出版的《有一天,姐姐……》。说到梦想,现在的孩子都很现实,我不否认金钱的力量,也不否认现实的需要,但孩子的心灵应该有一个基石:善良、爱、希望和梦想。

母子健康:您在创作中,也曾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吧?

宫西达也:最累的要数画《1只小猪和100只狼》了。因为每一页都要画将近100只狼,其中有一页是真的有100只……

母子健康:您的作品普是有关父亲的题材,看了让人超感动。您有4个孩子,那您在现实中是个怎样的父亲?

宫西达也:我有一个弟弟(笑)。怎么说呢,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所以画的图画书里面也没有伟大的父亲形象。嘿嘿。

母子健康:据说您新创作的这几本有关青蛙的书,其灵感都来自童年的回忆?

宫西达也:我创作的出发点全部来自童年时的感触、快乐、陶醉、悲伤。记得小时家附近的田野里有特别多的青蛙,《等等,等等!》《我才不放手呢!》《青蛙的水坑》《青蛙头上的包》来自于那时候的回忆。我就是以记忆中的这些青蛙们为主角,描述小时候怎么跟小伙伴们拌嘴、中午午休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的。

阅读经典《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甲龙宝宝出生了。无边无际的原野上只有他自己,霸王龙流着口水说:“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当他正要猛扑过来时,甲龙宝宝喊了一声“爸爸”抱住了霸王龙……

妈妈读吧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线条粗犷,很有“父亲”的感觉,故事却别有一番细腻味道。也许因为忙碌,儿子和爸爸总有些生疏,所以每天的睡前故事都是我的“任务”。儿子第一次听这个故事,就偷偷地把小脑袋往被子里藏,哭了。这本书也让我更深地理解“父亲”这个词,就像有一天偶然看到送儿子上幼儿园,老公远远站在街角时那一瞬的眼神。

《我爱你》

这是宫西达也恐龙系列最新的一本!住在北方的恐龙和住在南方的恐龙因为语言不通,才会有种种误解与纷争。我们人类的世界是不是也是如此呢?如果我们能怀有大爱,怀有一颗爱屋及乌的心,也许可以消解很多隔阂和纷争。看过这本书,就连小小的小鱼儿也开始懂得,凡事说清楚,才不会引起误解。

《我才不放手呢》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篇6

Free Store,并非免费商店,而是“Give what you can,take what you need”(舍你所弃,取你所需)的交换商店,当然,这种交换是免费的。交换商店遍布于国内外的大街小巷,虽然大多很简陋,有的甚至只是在路边挂一个大条幅做宣传,但是它却让生活充满原始的美好。如今,北京和上海也有交换商店啦!

Mary:这些货品不过是缺少一个合适的位置

在Mary看来,交换商店的意义更多在于分享,每件物品都有一个故事,每件物品都在等待一个懂它的人。只有分享才会得到,放下才能拿起,让自己的闲置物品得以重生,才能够带着新事物谱写下一个故事。

在2004年之前,Mary只是英国爱尔兰Clonmel小镇上的一名家庭主妇。有一天,Mary带儿子出去玩时,途经一个垃圾桶,她发现了一个七成新的泰迪熊,它正安静地躺在那里,双眼无辜地看着她——很显然,这是个被主人遗弃了的家伙。它曾经陪伴主人度过不少美好的时光,可是现在却只能待在这样一个肮脏的地方。想到这里,Mary不禁有点难过了。没想到这时,她儿子却说,妈妈,这个泰迪好可怜,我们带它回家洗个澡吧。看着儿子天真的目光,Mary答应了。

后来,那个泰迪熊成了儿子钟爱的玩偶之一。看到儿子和它玩耍时,Mary突然想到,说不定还有很多别人想丢弃,另一些人却觉得有用的东西呢,要是可以把大家不再需要的东西都收集起来,给另一些需要的人该多好。每个东西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价值,之所以被抛弃不过是因为缺少一个合适的位置。

2004年7月,Mary开始在自己所在的社区贴出了交换商店的告示,她选择了一个周六的下午,在社区中心广场上拉开条幅,摆上几张桌子就昭告开始了。原本以为参与的人会很少,没想到很多邻居都热情地拿来了许多东西,围着Mary所在的桌子,大家热闹地交换起了彼此需要的东西,同时也会讲述物品本身的故事。那些没有交换成功的物品,就寄存在Mary的交换商店里。

后来,Mary开始固定每个星期在镇上的某个地方开设流动的交换商店,这个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寄存到Mary这里的东西多了,到她的商店来换取物品的人也多了。

很多人的闲置物品东丢一件西散一件,一放就是很多年,不少都蒙了尘、落了灰,但是当它们被送到交换商店后,Mary总会细心地打理一番,先擦得干干净净,再弄个包装,等到商店开放日,在阳光下一照,原来不起眼的小零碎会在刹那间闪耀小光彩。有些人在几周后再次看到自己的旧东西,会诧异地说:“没有想到我的东西在这里变得那么好看,有一种想把它再买回去的冲动。”

Verky:只收你不需要的东西

和Mary不同,Verky还是在校博士生,看到交换商店的资讯后,远在大洋彼岸的她也在校园里玩起了这个。

与社区居民相比,美国的校园派显然更乐于接受这种环保且前卫的“购物”方式,不过 Verky更希望它促进回收和资源再利用。有一次,几个学生来逛店,有个女生头上戴了个漂亮的头饰,想用它换东西,不料却遭到了拒绝。Verky的解释是:“你既然戴着它,就说明你需要它,请一定带你真正不需要的东西来,用你要扔的换到你需要的才最有意思。”

Verky可不是因循守旧派,所以她并不会满足于Mary现有的单调形式,她还制定了一套新的交换模式——为商品制定一定的“价格”,每个拿到她这里来的东西都会被赋予一定的“价格数值”,然后可以换取相同或相近价格数值的东西。偶尔也会有顾客嫌Verky定的价格数值太高,她会耐心讲解它的价值所在,若对方还是犹豫,Verky就会让对方等等再过来,只要到时这件东西还没被其他人换走就可以降价。因为她的价格策略是“不断降价”,每一个物品的价格数值都会随时间推移慢慢降低,若一直没人买,最后可能会降到1美元不到。经常有客人淘到很划算的东西,看到客人满意而归,Verky比他们还开心。

最近,Verky又有了新点子——给交换商店登记会员,让商店的物品和图书馆的书籍一样,会员可以借用或者租用,会员交换走的旧物,过了新鲜劲儿不再喜欢的话,可以退回来,物品的故事并不会随着时间而变淡,相反还会愈加丰富。同时,她也把眼光投向了学校以外的地方,企图通过与城市里其他公益组织联系,将交换商店向更多的人推广,“这是个很好的活动,完全值得大家都参与进来。”Verky为自己是当地交换商店的第一个发起人而感到自豪。

请注意,这里并非废品回收站

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寄存在这里或者交换,也有些不少东西是不能交换的。按照Verky的说法,交换商店和垃圾站的区别就是“垃圾站结束一个产品的生命,交换商店则赋予它新生”。他们接受陈旧,但不接受破损,所以带有特殊气味,或者有明显破损,可能影响使用的东西最好还是不要送到这里来哦。同时还有一个原则:“所有的捐赠物品都是免税的!”所以,开发票更是不可能的啦!

Tips:若你想了解更多

交换商店网站——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与交换商店相关的资讯,可以登录http:/// 进行了解!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篇7

家意味着什么?究竟是一栋房子,一纸婚书,还是另一个人?如果是房子,它可能会倒;如果是一纸结婚证书,它也有可能变成离婚证书;如果是一个人,有可能会分开。即便是有血缘关系的人,如果他去世,也意味失去。那么你一生中究竟为什么活着。

“十二三岁的时候,收过同班女生的纸条,现在想想,是很有童趣的经历,长大后,我是真的没有写过信,因为认识的人都特别近,好像恋爱经历用三个字形容一下,都是在‘楼下等’,等她出来。写信的等待太漫长,当然,也怕家长收到。”吴秀波很应景地讲了自己的情书经历。甚至,也提起了自己的儿子:“我听说剧组的同事收了儿子的情书,我就想,我的两个儿子很帅啊,不知道是他们没有收到还是没有被我翻到。”

说道应景,因为他和薛晓路导演以及汤唯合作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就在这个月底上映。在这个片子中,他一反现实中的自己,拿起笔纸,坐在了情书的一端。

《北京遇上西雅图》在2013年刷新了国产爱情片的票房纪录,吴秀波饰演的Frank和汤唯饰演的文佳佳在帝国大厦的楼顶定情后,依然给人很多想象空间。这一次的《不二情书》,虽然延续着上一部的爱情主题,但却讲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爱情故事”:吴秀波饰演生活在洛杉矶的华人房地产经纪人Daniel,汤唯则饰演人称“姣爷”的澳门公关。不同的生活际遇,同样的漂泊感,还有一本《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牵起了两个陌生人的书信缘分,但也有着很多的擦身而过。

在提前一些的媒体看片中,我的旁边,坐着一位姑娘,“眼神太迷人了”“身材太好了”,我听她念叨了好几句,在故事的推进中,我也听到了她微声的啜泣,看哭了的她说,“这片子不错。”

抛开影片,让一个女孩子不喜欢吴秀波,是挺奇怪的事情,无论是 《黎明之前》、 《心术》 、《离婚律师》 ,还是他蓄起胡须,甚至是彰显白发树立起的大叔形象,都圈粉无数,当然,我之前一直以为,这些粉,多半是女生。

后来,我问了一些男性朋友,他们也不讳言对吴秀波的喜欢,甚至说,“他还会唱歌,还会主持,你看《欢乐喜剧人》了吗,简单说,看了,就会喜欢他。”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是投射,一种说者的内心世界。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用吴秀波的表现,映射着自己的欲望,我把这看作是男性对吴秀波的一种认可,颜值之外的认可。

我问吴秀波,你怎么看自己的全能?毕竟他做过音乐编辑,不仅给别人写歌,自己也出过唱片,做过活动策划,做过节目制片人,也出版过自己的文集。在电视剧和电影上收获口碑的时候,他也涉足综艺变身“主持大咖”,但他却一点没有给自己贴金,甚至直白地说“不是成名了,以前的经历就都能变成值得炫耀的资历,简单说,就是之前啥都没有干成,才做了演员。”

即便做了演员,吴秀波也依然有着抽离的心,他说自己很宅,可以几个小时不讲话,但却不能没有书。他也被称为娱乐圈的哲学大叔,回忆拍摄《不二情书》的8个月,他说印象最深的是转场中,自己开车行进的三千公里路,“你是一个中国人,开着一辆美国产的车,在美国的公路上看美国的风景,你要在那个公路上找一种家的感觉,确实是挺异位的感受,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当你进入故事环境后,会很强烈。什么人才会想家?出去呆太长时间的人会。只有真的深入那种环境,才知道人多么缺乏归属感。”

家与漂泊感,吴秀波说,看完这部影片,你一定会有感触。

Q = 《北京青年》周刊A = 吴秀波

写情书,是因为孤独

Q:大家都在期待看到大叔Frank和文佳佳之后会发生什么故事的时候,没有想到《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却并没有以故事续写的方式出现,你在知道这个故事的时候,有没有觉得有些意外?

A:这次合作不是基于之前的故事,而是基于之前合作的人。上一次,大家合作地非常开心,编剧兼导演薛晓路对作品表达的态度和温度,我非常认可。印象里,第一次“西雅图”合作的时候,她的剧本已经是完全成型的作品,不需要再改动了。这一次,接到她的电话,立刻决定跟她合作的时候,剧本还在打磨阶段,并没有完全定稿,但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Q:不二情书,你怎么理解不二,怎么理解情书?

A:这个名字有趣,大家可以诠释出很多蛮高深的意味,不过,我想说得简单,按照薛晓路导演的意思,这一次拍得不是“北京遇上西雅图2”,那么我们就叫它“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至于情书,和每个写过情书的人,发心是类似的,因为情感,因为孤独而产生。

Q:这一次你不当医生,却成为一名卖房人,角色的这种设置,是为了配合怎样的表达?感到薛导之前的作品,主人公都有一种漂泊感,这个感觉也会在你这一次饰演的角色中统合吗?

A:这一次当上了纽约的房产经纪,是个卖房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上都有一些大体的共性,如果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家。这个家到底是什么?这个片子多多少少就是在讲家究竟是什么。所以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把主人公设定成一个卖房子的人,因为他是帮助别人安家的。但是他本身却有一种漂泊感,如你所言,薛晓路的片子,从《海洋天堂》到《北京遇上西雅图》再到这部《不二情书》,这种漂泊感一直都有。

我想,一定也会有人觉得,把主人公发配到国外,可不就漂泊吗?薛晓路是个非常极致的人,她不会做简单的“可不”的事儿,她想到一个念头,想好一段缘分,再让它们落实为可行的框架,会去做很多实地的踩点,和物料准备。这一次拍摄我们去了澳门、香港、温哥华、洛杉矶、拉斯维加斯、伦敦、还去了重庆,大概取了八个地方。故事串联了这些地方,我特别想提伦敦,这部片子中重要的道具是一本书《查令十字街84号》,地名作为书名,孤独也好,连接也罢,这本书是游走在中间的魂。

站在女性立场有态度地去放歌的文化人,很少

Q:这本书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一端是爱书成痴、穷困潦倒的性情女人海莲,一端是矜持稳重的英伦绅士弗兰克,他们通信20年, 一段从未谋面的情缘却给双方带来异常珍贵和温暖的欢乐。那么,想一下,这部片子,你和汤唯就有些像“海莲和弗兰克”?这个角色对自己而言,是一种怎样的延续或者颠覆?

A:每一次塑造不同的角色,你依然会看到相同的一些特质,比如,他的鼻子眼睛,他的音色表情,包括他所有感受事情的态度和方式,都会让人“似曾相识”却又完全不同,演员,要把原来的自己,生活中的自己放下,体味故事环境里所有的一切,然后尝试着变成那个人。当然,完全投入,也并不是说,明确地给自己和角色一个区分,也没有那么复杂和麻烦。演戏等同于任何一个游戏,当你达到忘我的程度时,那就说明这个游戏规则和状态产生了。

Q:哈哈,是不是也有一些戏谑?

A:一千个人,就可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游戏本身没有一个准确的规则,因为我们每个人对词汇的理解不同。我们生命中学会的第一个词叫“妈妈”,但是你闭着眼想的妈妈和我闭着眼想的妈妈,人不一样,年龄性格也不一样。从这一个词的不同,就可想而知,我们对所有词语的理解都可能不同。我总觉得很多看似客观的事,其实都是一个唯心的游戏。

Q:于是只做情绪感应?

A:我们讲什么是演戏,或者什么是看戏,第一层所谓的共鸣就是情绪共鸣。比如我现在猛地拍一下桌子,你会吓一跳,别人也会吓一跳,这是情绪共鸣,不需要任何语言沟通,大家就感受到了。第二层是情感交流,两个人生活了两年,和两个人刚认识,或者已经生活了二十年,肯定不一样。戏剧的情感交流,是更深层次的。第三层是态度沟通,你可以把它简称为生命态度或者信仰。一个大字,加上那个点,就是无限大,底下放一颗心,就是你的心可以无限大,所谓“态”。其实演戏就是这三种沟通。

Q:拍薛晓路的这部片子,三层沟通,都做到了?

A:是的,薛晓路的电影之所以好,因为她自己是一个非常单纯和善良的人,她所有的故事都讲述着善良的、温暖的、舍己利他的态度。这跟她做人一样,你看她是很有名的导演,但她每年都坚持在电影学院给学生上课,一直都做着老师,她两年才写一部电影剧本,也不多拍,然后每部片子都亲力亲为,其实从赚钱来讲,这是一个特笨拙的做法,但是按照生命态度来讲,她是一个特别强大的女性。我觉得现在能站在女性立场拥有态度地去放歌的文化人已经很少了,薛晓路是其中不可多得的一个人。她的创作态度,让我不会拒绝她的任何影片。

关于拍戏,我特别不赞成用输赢心去看待,它就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甚至和聊天一样,你总是愿意和能懂你的人,多说几句,能懂,不代表你们所有对于故事的理解要完全相同,那只是具体技术,我更强调所有之上的那个态度。

我就是什么都没干好,所以最后当了演员

Q:在2015年,你就只接了这一部戏,如果我们从理念的高度,转到细碎的拍摄中,有哪些故事,令你印象深刻?

A:我们一共拍了八个月,从温哥华转场到拉斯维加斯的时候,我是开车去的,自己开了三千多公里,在沿海的公路上飞驰,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开着一辆美国产的车,在美国的公路上看美国的风景,你要在那个公路上找一种家的感觉,这个确实是挺异位的感受。因为我们每个人出去,大部分是旅游,除了新鲜和享乐以外,没有体会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当你进入那个故事环境后,这种感觉却会很强烈。什么人才会想家?出去呆太长时间的人会。只有真的深入那种环境,才知道人多么缺乏归属感,这些场景给我的印象还挺深的。

Q:如果可以带着一个问题看电影,你希望让大家带着什么问题?

A:让大家想想,为什么天天发朋友圈?朋友圈这个东西特别奇怪,你要是明确知道发给谁,你直接给他发微信就好,为什么不是一对一的直接发,而要在朋友圈?也许这部电影能让你有些思考。同样的,也像我上面提到的,想一想,家究竟是什么?

Q:有大家,也有小家,心理学上还特别注重原生家庭的影响,在你的成长中,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哪些地方?

A:很多很多,当然,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生命中每一个感受和体悟,最终都会影响你的表达。

Q:所以你做过的表达也是很多,中戏毕业后,稳定的体制内工作,没做多久就放弃了,做过唱片,出过专辑,做监制策划,现在在电视电影之外,综艺主持也拿得住,面向很多。

A:好像一个人出了点儿名,他以前所有的经历,都变成了他的资历。但我不想给自己贴金,我的那些经历并不都是光耀的,甚至可以说以前很多都没有干成,因为一直没干好过,所以换了好多行业,只是后来干演员干成了而已,我没有那么多本事,也不是全能的多面手,没有什么好隐晦的,我会跟所有问我的人,认真地说,我就是什么都没干好,所以最后当了演员。

想把所有拥有都扔掉,不想坚持

Q:你觉得一个好演员最该有什么?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篇8

1 了解绘本内容,能联系前后页面的信息,说说小蜥蜴发生了什么事情。

2 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与同伴讨论话题。

3 愿意在语言活动中大胆表达并使用完整的句子。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绘本,背景音乐,绘本PPT。

活动過程:

一、独自阅读绘本,初步了解故事人物和结果

1 阅读封面

师:我刚才在大家的椅子下悄悄地放了一本书,现在请每个人把你椅子下的书拿出来,仔细地看看封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结:书的封面上有一条小动物的尾巴,看着像蜥蜴或者变色龙,这条尾巴钩着一条红色的像短裤的东西,还有一根树枝。)

师:大家觉得这是一本关于谁和谁的故事呢?(幼儿自由表达)好,我们一起来读这本书,读完之后请大家说说:这个红色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故事里还出现了谁?

2 带着问题阅读全书

阅读要求:按顺序仔细阅读;看完一遍还可以看第二遍。

幼儿坐在桌子旁阅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了解幼儿在哪些画面上遇到了困难。

二、集体阅读绘本,理解故事情节

1 交流阅读结果

师: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这本书,封面上那条绿色的尾巴是谁的?红色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啊?是谁的?你们觉得他们三个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好,那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这本书,看看故事是不是像大家所说的那样。

2 集体阅读

师:我知道我们小朋友都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字,而且我们都读了这本书,谁能猜猜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呢?

教学心语:小班下学期的小朋友就已经对文字产生了很强的兴趣,也会在看绘本的過程中主动问起我们书的名字,然后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過去;而且对生活中出现的文字符号他们也很感兴趣,其实孩子们是把文字当成了一幅图画印在脑子里。

(1)①阅读第4~6页。师: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告诉大家画面中的小蜥蜴在干吗。

②阅读第7~9页。师:这时,晒太阳的小蜥蜴想要做什么?(必要时提醒幼儿观察第9页的画面细节——空的卷纸)

哦,原来小蜥蜴想要臭臭。可是臭臭完,小蜥蜴遇到了件麻烦事儿,你知道是什么麻烦事吗?

③阅读第10~11页。师:这时小蜥蜴发现了什么?你猜猜小蜥蜴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④阅读第12~13页。师:小蜥蜴发现这条小短裤上有破洞,心想一定是别人不要的,于是,小蜥蜴就用这条破短裤擦屁股了,擦完后,小蜥蜴随手一扔。你们觉得小蜥蜴做得对不对呢?

(2)①阅读第14~19页。师:果然小蜥蜴犯错误了,故事里说小蜥蜴错在了哪里?(小结:小蜥蜴错在没有经過允许就去碰别人的东西。)

师:小蜥蜴还说,那是一条有破洞的旧短裤,他以为是别人扔掉的。你们觉得小蜥蜴说得对不对?(小结:小蜥蜴说得不对,一些我们自己看起来觉得没用的东西可能对别人来说是有用的,说不定还很重要呢。)

师:小蜥蜴后来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呢?他又是怎样弥补这个错误的?我们再看看后面。

②阅读第20~21页。师:小蜥蜴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他在干吗?(小结:小蜥蜴知道自己做错了,并且能去积极地改正、弥补自己的错误,他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3)阅读第22~29页。师:这条有洞的破短裤是什么啊?

3 总结

师:故事看完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一件事情:别人的东西没有经過允许不可以随便乱动,一些我们觉得没用的东西可能就是别人的宝贝呢。

三、结合自己经验,积极与同伴讨论

1 提出话题,交流讨论

师:故事里的小蜥蜴没有经過允许就动别人的东西确实不对,可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确实很需要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办?你有没有遇到過这样的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请跟旁边的同伴说一说你遇到的情况,以及你是怎么处理的。

2 集体交流,总结方法

师:刚刚大家都讨论得很热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一下大家的好方法吧。

读后留言:

华华:我最喜欢里面的兔子,他好厉害,可以把短裤变成超人面具!

笑笑:图画很好看,吃早餐的椅子上还有一个小爱心,可是为什么要把壶放在椅子上而不放在桌子上呢?

上一篇:端午节周记范文 下一篇:职场励志名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