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就困的睡前故事范文

时间:2023-12-09 01:07:45

一听就困的睡前故事

一听就困的睡前故事篇1

小时候,喜欢搂着大姨的手臂,喜欢将小小的脑袋贴在大姨肩膀上,喜欢每次睡觉前,小声地说:“大妈,讲个故事。”大姨不会再多说什么,就会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给我讲一个高玉宝的故事。待到大姨讲完了故事,我就会说:“大妈,再讲一个。”大姨无奈地摇摇头,绞尽脑汁,又讲一个三只小狗的故事。

渐渐地,我在大姨的故事中长大,大姨的故事不多,但是总让我得到满足。

讲故事时,大姨喜欢在每一处停顿的时候加上一个“啊”,听着特别亲切。大姨讲故事时总是困得低枝倒挂,讲起故事来,也是睡意连片,这种语气可是谁也编制不出来的。

昨晚,我依旧搂着大姨的手臂,将长大的脑袋贴在大姨的肩膀上,我轻轻地说:“大妈,讲个故事。”大姨拍了我的脑袋,说:“多大了。还听故事啊!”我抿嘴一笑,说:“就要就要嘛!”大姨无可奈何,只好给我讲了一个高玉宝的故事。我听着听着,仿佛回到了从前每个晚上都听故事的小女孩,那张可爱的睡脸。

我突然突发奇想,说:“大姨,我也给你讲个故事吧!”我模仿大姨的口气,讲了一个罗伯特医生的故事。讲完后,我转过身看着大姨,她的内陷的眼睛射出无限慈爱的目光。凝视了一会儿,她吟吟地说:“再讲一个。”

一听就困的睡前故事篇2

也许很多家庭到了晚上都会有这样的情景:

“晓晓,快收拾玩具,该睡觉了。”

“妈妈,我再插一个机器人。”

“好了,故事讲完了,睡吧!”

“爸爸,再给我讲一个故事吧!”

……

每天到了晚上,许多三四岁的孩子都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不肯洗漱,没完没了地磨蹭。让孩子睡觉似乎成了家长的一大难题。

幼儿到了三四岁,都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他们总喜欢尽可能地显示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们不希望被命令着上床睡觉,当然更不愿意被抱上床了。

他们无休止地拖延上床睡觉的时间,可能是不愿意一个人单独呆在黑暗的房间内。随着孩子不断地长大,他的想像力逐渐地丰富起来,他们总觉得有一个怪物藏在屋子的柜子里或躲在床底下。害怕睡觉,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

然而,对这么大的孩子来讲,睡眠对他们身心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就会容易疲倦、焦躁,对他身心、智力的发展不利。大多数的孩子早晨不得不早起上幼儿园,白天在班里又是上课又是活动,消耗还是挺大的。但也有少数精神头大的孩子,午觉时间都会瞪大眼睛就是不睡。如何让孩子愉快入眠呢?

专家给家长们支了这么几招:

减少兴奋活动时间,让孩子保持较安静的状态。

有些上班的父母,见到分离了一天的孩子,总觉得应该表达一下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因此就不加限制地由着孩子的性子玩,一玩就是二三个小时。回到家还无节制地让他看电视、玩各种各样的玩具,上床了还和孩子逗一会儿。孩子总是处于兴奋的状态,怎么可能说睡就睡呢?

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就要减少过于激烈的活动,合理地安排傍晚户外游戏的时间。傍晚的活动应该比较安静―在家里看看书、画图画、玩玩插片等游戏,保持睡前这段时间的安静,使孩子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

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每天晚上孩子应该干什么,家长要心中有数,不能玩起来没节制,一看时间晚了又手忙脚乱,大喊大叫,应引导孩子跟着自己的安排走。这样孩子既不会感到束缚,又有规律可循。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就会养成习惯,形成生理反应,到睡觉的时候就会感到困倦。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协商列出一些活动内容,并制出表格。如:6∶00~7∶00在室外游戏;7∶00~7∶30看电视;7∶30~8∶30玩玩具、画图画;8∶30~9∶00做睡前准备:洗澡、听一个故事、两首摇篮曲等。由于活动内容是孩子参与制定的,就使他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增加了他自我控制的因素,到家长提醒他该睡觉时,他就没有理由再拖延时间了。

不要随意改变计划和要求。

刚制定出活动规则和要求后,孩子不会马上就乖乖地按照要求去做,他会不断地找理由,要求多玩一会儿,多看一会儿电视,让你多给他讲几个故事……家长要坚持住,不可随意答应。

如果孩子安静上床后还要求你和他一起躺下,你可先答应他,过一会儿跟他说明你有事要先离开一会儿,5分钟后就回来。别看这短短的5分钟,许多家长都可以从中获益。你的孩子可能在你回来之前就睡着了,但你必须记着回去看一看他是否真的睡了。

如果孩子从床上爬起来,你应平静地把他放倒,不要呵斥他。开始几个晚上,你也许要放倒他十来次,反复几次后孩子就会明白,他

讲各种理由都没用,他必须要躺在床上睡觉。

如果他还睡不着觉,你可以肯定地给他两个选择的机会,在床上多听一个故事或多听一首乐曲。不可以让孩子任意提要求,这样你就会失去对他的控制。

保持舒适、安静的环境。

让孩子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会使孩子感到安全与快乐,他会喜欢待在那里。这就要求家长在布置、美化孩子的房间时,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如小布熊摆在哪儿?你的画贴在什么地方?孩子准备入睡时,家长应尽量保持安静,在轻音乐的伴随下做些事情,让孩子既欣赏了美妙的音乐,又感到父母的陪伴,让他感到安全和塌实。

有的孩子可能害怕独自待在黑暗的屋子里,家长在关灯之前,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柜子里或床底下,确定这里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以便消除孩子的恐惧感。另外,可以给孩子开一盏低度数的床头灯,让他安心地入睡。

及时鼓励,强化自信。

培养孩子的良好就寝习惯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一个过程。作为家长不可急于求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与变化。如,昨天你提醒他5次,他才离开电视,今天你提醒他3次,他就离开了;昨天他从床上爬起来4次,今天只爬起来2次,这就是孩子的进步。这就是你坚持教育、培养的结果。做家长的应该肯定孩子的进步,让他知道自己的改变,知道爸爸、妈妈在为他的进步而高兴。

家长在讲故事、选择故事时应注意这么两点:

1.故事内容要简单、舒缓,带有一点重复,以避免激活孩子的兴奋点。

一听就困的睡前故事篇3

被孩子入睡问题困扰

我的儿子点点4岁8个月了,在之前的日子里,我每天晚上都陪他入睡。每天晚上我都在“孩子应该早点睡觉”的育儿理念中早早地给孩子洗好,再把自己迅速弄好,便关灯陪伴孩子入睡。我们聊聊天,然后我就得无奈地忍受他的兴奋。他在床上蹦来蹦去,翻着跟头,而我则一边制止一边催促他快点睡觉。墙上的时钟指针规律地转着,借着微弱的夜灯,我看见它转了两圈或者三圈,慢慢地时间已经接近深夜。过长的入睡时间消耗掉了我所有的耐心和经历,夹杂着对他睡眠不足的担忧,最后的我忍无可忍,通常以暴怒收场――儿子在哭声中慢慢入睡,而我却在黑夜中焦躁地等着怒气消散睡意袭来。

陪睡陪出了问题

按说孩子小,家长陪睡是应该的,这对于培养孩子良好依恋、建立孩子安全感很有好处。可是随着他一天天地长大,我蓦然发觉曾几何时,陪睡给我和儿子都造成了不良影响。陪睡影响了孩子的睡眠。因为每天陪儿子睡觉,儿子不自觉地变得兴奋,他总想着让我讲故事或者陪他玩游戏,玩那种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就能玩的“角色游戏”,比如扮演下黑猫警长,一只耳朵什么的,然后他会突然站起来打两枪……我忽视了,其实睡觉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早就应该自己面对,我认为这一年龄在两岁半左右比较合适,儿子开始独自睡的时间太晚了。

陪睡影响了大人的睡眠。尤其是最近,我甚至回到了儿子刚出生那时候的睡眠状况,有时候他还没有睡着,我就已经睡着了。但这种睡着显然是浅睡,等他睡着我却又彻底清醒了,或者半夜突然醒来,想想自己的事情,第二天自然精神不佳。

陪睡影响了亲子关系。你可能会觉得每天晚上临睡前给孩子读书、跟孩子交流会促进亲子关系。其实并非如此,一开始的入睡场景的确是温馨的,一起看书、一起玩游戏、一起躺在床上,但是渐渐地就不对劲儿了。面对儿子的调皮,我很难控制自己,会对儿子说“快点睡”“再不睡我就发火了”“你是个多动症患者吧”“你不听我的,以后我就不听你的了”,到最后可能就“急不择言”了。儿子听见这些话自然是反抗、哭泣、发作,好好的一晚上就这样糟蹋了。

痛定思痛之后,我决定不再陪睡

第一天,九点钟给儿子洗好上床之后,我就跟他说:“你今天自己睡觉,我还有工作要做。”他说:“妈妈,我等你。”我赶紧说:“我可能要很久,等不到我就别等了,你自己赶紧睡吧。”他没有说话。等他躺在床上之后我来到书房找了个电视剧看,心里美极了,但也有点忐忑。果然,一会儿就传来了儿子的催促声:“妈妈,你弄好了吗?快点来睡觉!”我说:“还没呢,你先睡吧。”就这样,他隔一会儿就会叫一声,我一直不为所动。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等不到我,好像自己又很困,很快就大声哭泣起来,就像第一天入园那样,持续了很久,最后还是睡着了。

第二天,儿子学精了,睡觉之前问我:“妈妈,你今天晚上还要工作吗?”他仿佛想看看有没有商量的余地。我赶紧正色道:“当然啦,开学了,我就是有很多事情要做啊。”后来,他躺在床上依然很难自己睡,总是问我“妈妈,你怎么还不好呀”。我坚持不让着自己心软,我知道这是必经的阶段,必须要坚持。他哭了一阵子就睡着了,不过比第一天哭的时间明显变短了。

第三天,临睡前孩子突然流鼻血,我按着他的鼻子帮他止血,心里想,今天晚上要不就陪他睡吧,好观察鼻子情况。就在这个时候,儿子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突然也问了一句:“妈妈,我今天流鼻血了,你陪我睡好不好?”我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突然改变了主意,我心一横说:“不行,你的鼻血已经止住了,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自己一个人入睡。有什么需要可以叫我,我就在隔壁。”儿子咧咧嘴,想哭,可是最终还是忍住了。我想今天非常关键,如果妥协会前功尽弃,而今天流鼻血恰恰又是非常好的契机,可以让孩子知道在睡觉这件事情上大人的坚持。果然,自此之后儿子独自入睡变得非常顺利。他每天的入睡时间比以前提前了一到两个小时,我对他睡眠的担心也一扫而空了。

儿子习惯独睡后,母子睡前交流质量高

等儿子习惯独睡之后,我在他睡觉之前会去陪他一会儿,然后我们就聊幼儿园的事情。因为我规定只陪他10分钟,所以他非常珍惜和我的这一段聊天时间,每天都搜肠刮肚地跟我说幼儿园的事情,而以前当我问他的时候他都是以“我忘记了”来搪塞我。也许是不愿意说,也许是真的忘记了,总之交流的欲望是远没有这时候强烈。

每天的聊天时间,儿子会主动关掉故事机,发起话题,而以前我陪睡的时候,故事机夺都夺不下来。他会跟我说“有一位园长特别好,中午来幼儿园陪我们入睡,读书给我们听……”,再跟我说“儿歌就是说出来的,没什么音乐感,而歌曲就会有音乐感,最近我们学了……”,还跟我说“今天蒋老师讲了个故事《香蕉船》,讲了第一遍我们全班都没有听懂,讲了第二遍,只有我一个人听懂了,老师夸我聪明……”当然我也会夸他,偶尔给他讲讲故事。

一听就困的睡前故事篇4

给晚睡找找原因

已经是晚上11点了,可两岁的丽莎还是很精神。她的爸爸妈妈都是80’s,年轻的他们平时习惯熬夜,看到女儿和他们一样不肯睡觉,一开始小两口还乐滋滋的,觉得女儿精力充沛。可时间一长,丽莎脸有菜色,个子也比同龄人显得矮小,整个人萎靡不振,夫妻俩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妥。

晚上不肯睡觉的宝宝其实还真不少,除了家长们错误的“以身作则”外,究竟还有什么原因让宝宝睡得越来越晚呢?

困倦过头

宝宝虽然已经很困了,但是因为没有及时就寝,或者在困倦中受到了特别的刺激,导致他困劲儿过去了,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持续亢奋

如果宝宝在入睡前玩了过于激烈的游戏,看了特别好看的动画片、图书,或者玩了某个特别有意思的玩具,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宝宝还是会惦记着刚才那些他感兴趣的东西,翻来覆去睡不着。

心有所思

对小孩子来说,好玩的新鲜玩意儿实在太多了,可是用来玩的时间却总是那么少,虽然已经躺在床上了,可宝宝心里却还惦记着那些来不及玩的东西,牵肠挂肚,怎能入眠?

唱唱反调

既然爸爸妈妈都还没有睡,为什么我要先睡呢?宝宝渴望能够自己掌握作息时间、主宰活动内容,来表示他已经具备独立能力。如果爸爸妈妈一定要他上床,他就会千方百计来唱反调。

白天睡多了

小宝宝一般都有午睡的习惯,如果白天睡多了,自然影响到晚间的休息。不妨试一试在保证宝宝充足睡眠的情况下,尽量控制午睡的时间,采取饥饿睡眠法让宝宝早早上床。

晚睡晚期=早睡早起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晚点儿睡没关系,只要第二天迟些起床,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就行了。实际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人体的生长激素在前半夜分泌得比较多,如果宝宝每晚10点以后才睡觉,就错过了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段。生长激素分泌减低,身高便会受到影响。此外,睡眠不足的孩子大脑容易疲劳,易烦躁不安、食欲不振,还可能造成机体抵抗力低下。

哄宝宝上床的诀窍

如果小时候不养成良好的睡眠规律,长大了也会“麻烦”不断。可有些宝宝似乎天生精力旺盛,要哄他上床睡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来看看其他的家长们是如何对付家里的“小夜猫”的吧

睡前不能看电视

卧室是睡觉的地方,最好别放电视机。越越睡觉前我一般都不给他看电视的,假如给他看了他会没完没了的。我们一般8点半给他洗脚,洗脸,然后就让他上床,给他讲讲故事,唱唱歌,9点一定要关灯。现在越越已经养成自己睡觉的习惯了,到了9点左右,他就会很自觉地跟我说:“妈妈,晚安。你出去吧!”

――我爱越越

关灯也要讲技巧

要想好好睡觉,就一定要关灯。以前女儿总有各种各样的借口要开着灯睡觉,后来我就跟她说:“国家缺电,我们要节约用电,虽然关了灯比较黑,但妈妈会一直在你身边,不用怕。”女儿就很懂事地答应了。

――布布妈咪

睡觉小故事

睡前给宝宝讲故事可以让他安静下来,但是最好能把每个故事的结尾尽量修改成跟“睡觉”相关,弦子听了会很有共鸣的。

――柳柳

做个好榜样

小孩最容易看样学样,看到爸爸妈妈睡得晚,他又怎么甘心早早上床呢?所以,不如陪宝宝早点睡觉吧,早睡早起的生活规律不但对身体有益,大家同步作息,还能增进家长和弦子间的感情交流呢!

――龙明

培养时间观念

应该让孩子了解一下时间的概念,要让宝宝每天看钟(这只是一个为内容服务的形式。看不懂也不要紧),提醒他睡觉的时间快到了。

――nancy

博取同情

每次我家芊芊不肯睡觉时,我就和她说妈妈上班一天好累啊,要睡觉休息了。如果你想玩,就自己出去玩!芊芊一般都比较体贴我,乖乖地就睡下了。

――芊宝贝

安静游戏

有些孩子被妈妈硬拉上床,难免又哭又闹大发脾气,我觉得那是因为他还没有从游戏阶段过渡到睡眠阶段。我儿子曾经有一段时间也这样,后来,我在睡觉前尽量只和他玩些安静点的游戏,然后开始讲故事,讲着讲着,就试探着问他:“和灯说再见,跟妈妈一起钻到被窝里讲故事好不好?”他就非常痛快地答应了。

――yongyong

坚持立场不动摇

一听就困的睡前故事篇5

走出院子,我来到小河边。我拔了一根狗尾草衔在嘴中,躺在那柔软的草地上,仰望明亮的夜空。天暗下来,空中出现了一轮明月,轻而薄的云朵,笼罩着深蓝色的天空,像一位带着面纱的少女,一会儿,云朵飘远,渐渐消失在夜空。一闪一闪空中出现了一颗星星;接着出现了第二颗、第三颗……天空便热闹起来。那一颗颗小星星,像眼睛一眨一眨,像灯火照亮了大地。看!星星们正围着月亮妈妈,原来它们在听月亮妈妈讲故事。有的小星星极认真的听妈妈讲故事,一动不动,非常听话;有的小星星却四处逃窜,非常淘气。

晚风吹着我的脸颊,我的长发便随风飘动。夜晚的小河非常安静,只是缓缓的流动,一阵微风吹过,它就起了皱纹,像位老人。河边的柳树在风中梳理着长发,像一位正要入睡的少女。杨树妈妈唱起摇篮曲,鸟儿听着动听的歌声慢慢入睡。

夏夜是那样安静,晚风吹着小草,发出“沙沙”的声响,让我感到有些荒凉;一条条乡村路上上没有一个人的影子,人们大概都已经睡着了吧!

看着看着,我有些困倦,便快步走回家。睡觉前我还在想着夏天的夜晚。

在梦中,乡村夏夜的景色又出现在脑海里……

一听就困的睡前故事篇6

我们也想过不少笨办法,比如让她晚间9点就上床睡觉,早晨在枕边给她播放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用热门的儿童电视连续剧诱惑她,将美味可口的点心当作奖品,甚至给她买回一只遍体金毛的泰迪犬……每种花样都不具有持续的效用,真是伤透了我们的脑筋。

近两年,伊美更是变成了典型的夜猫子,一到晚上就特别兴奋,做完作业后迟迟不愿上床睡觉,还要听几段故事,看几页童话书,画几幅画,变着法子不肯上床。翌日早晨呢,她就雷打不动,变成了千呼万唤叫不醒的睡美人,我们去哪儿找个白马王子来吻醒她呢?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伊美睡着了就很难醒来,醒来了就很难睡着”。

有一次,我跟伊美谈心,我说:“你给狗狗取名乖乖,可是你本人并不乖啊!”她白了我一眼,质问道:“我哪里不乖了?我的成绩不好吗?我能弹钢琴,会画画。”我说:“那你知不知道你的缺点是什么?”她头一仰、眉一扬,十分骄傲地宣布:“我没有缺点!”于是我言归正传:“你是天下第一赖床问题儿童!我给你量身定制了一首顺口溜,‘上床你就赖,因为你不乖,要是爱学习,你就能起来’。”伊美的反应还真是飞快,只过了十几秒钟她就把我这首顺口溜修改得面目全非:“上床我没赖,因为梦精彩,你们太野蛮,天天搞破坏!”瞧,按她的逻辑推导,我们倒是焚琴煮鹤,大煞风景了。

一天晚上伊美上床前,要我们别忘了定好闹钟,叮嘱一遍还不够,她又亲自检查我们的工作是否马虎。这真是破天荒头一遭,我跟她妈妈都觉得有点儿蹊跷,但强忍着好奇心没问她为什么突然有了这么强的自觉性。

第二天,闹钟刚响第一遍,伊美就一骨碌翻身起来,自己动手穿衣服,没有一点儿赖床的意思。我问她:“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她朗声答道:“我们曹老师说了,睡懒觉会没命的!”小孩子总是将父母的话当成耳旁风,将老师的话当成圣旨。伊美见我们在床边大眼瞪小眼,就反过来好心地开导两位大人:“汉朝有个赵王如意,他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年纪轻轻就当了皇帝,时时刻刻保护他,两人同吃同喝同住,太后要杀赵王如意,却找不到机会下毒手。有一天,皇帝哥哥早晨要出去打猎,叫赵王如意跟他同行,赵王如意想睡个懒觉,就说,‘你去玩吧,我还要睡会儿’。结果皇帝哥哥打猎归来,发现赵王如意已经被害死了。所以曹老师告诉我们,睡懒觉会没命的。”

听了伊美这番话,我们忍俊不禁。她很奇怪我们为啥笑得前仰后合,疑惑地问道:“这是个悲剧,很好笑吗?”我回答她:“对于赵王如意来说,这确实是要命的大悲剧,但对于我们来说,它是意想不到的大喜剧。要是很多孩子听了这个故事,肯改掉赖床的坏毛病,赵王如意就死得其所了!”

赵王如意赖床丧命的故事确实让我们轻省了一段时间,但好景不长。近来的情形显示,伊美已故态复萌。我们在苦苦地等待曹老师讲出下一个更具有药效的故事来,最好能够一劳永逸,帮助伊美彻底治愈赖床的坏毛病。但我们很清楚,这样的故事,就算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太难找到了。

一听就困的睡前故事篇7

例2:失眠折寿呵,我一直担心自己失眠,没想到终于出现,近来我每天晚上辗转反复难以入眠,痛苦死了。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其实对大部分中年人来说,最可怕的不是失眠,而是恐惧失眠。

失眠恐惧症是一种由自我心理暗示产生的,往往出现于高压人群,属于心理疾病。

恐惧失眠者主要表现是入睡困难。首先是因为平时的失眠,使内心很紧张,甚至恐惧夜晚的来临,于是思绪繁杂、情绪焦虑、肌肉紧张,因而入睡的潜伏期延长;其次长期睡眠不好,导致对睡眠心态紧张,这种紧张容易再引起自己兴奋, 难以入睡;最后,由于长期服药,对药物后果的恐惧和耐药性的缘故,催眠药的作用很差。

另一方面,白天精神萎靡,似睡非睡,实际上是一种代偿,是由于过分疲劳引起大脑的局部抑制。大脑的各个局部由于在白天相继得到适当的休息,因而在夜间的不同时间里便较易兴奋。这种不同步的兴奋与抑制,造成了大脑各部分之间睡觉状态与觉醒状态始终不同步、分布不均衡。表现为白天不是充分地觉醒,夜里也不是充分地睡眠。

消除恐惧

一个人害怕或恐惧什么,都可以从恐惧的对象身上找到他真正的“病根”。

有一个治疗失眠的故事,说某人患失眠10余年,找到一位治失眠的专家,专家告诉他:“要根治你的失眠,你必须听我的,能做到吗?”患者很高兴:“只要能根治,我一万个听你的。”专家说:“今晚开始连续3天,你必须做到不能睡着。”第二天患者找到专家说:“医生,我让你失望了,昨晚我喝了浓茶都不行,还是睡着了。”尽管这是个笑话故事,但它反映了信念所具有的动力与催眠效应。

时时担心睡不着,结果是睡不着;心里没了这些担心,不再想着睡不着会怎么样,反而睡着了。这说明恐惧失眠才是真正的病根。打消这种恐惧,坦然面对夜晚的来临,就可顺其自然地迎来睡眠。

放弃抵抗

因为偶尔的失眠,内心很紧张,甚至恐惧夜晚的来临。有位患失眠的中年人曾先生,自从有一次失眠后,心理特别紧张。在睡觉之前,他都要做一些有助睡眠的事情,窗帘换成隔音的,钟全都换成了没动静的,和妻子分房睡,儿女也不留在家过夜。事实上,即使是做了一切准备,但曾先生依然紧张、担心:今天我能睡好吗?结果,翻烙饼似的,越紧张大脑皮层越兴奋,越兴奋越紧张,还是睡不好。

视睡觉如临大敌的曾先生应如何对抗失眠?其实有个很简单的方式,那就是放弃抵抗!省点力气,反正什么都不好使,索性别再对抗了。啥也不想,啥也不做。几天后,心理逐渐放松的曾先生果然睡着了。

睡眠先睡心

大多数人都是情绪性失眠,因为他们的生活或者工作有心事,有压力,才会导致睡眠不好,同时因为偶尔失眠,有的因为很紧张而形成了“恐惧失眠”心理。

一听就困的睡前故事篇8

潇潇之前都是我抱着哄她睡的。1岁半后,二十几斤的小人呢,每天午觉和晚上都是这么抱在手里颠上二三十分钟,我自己也厌烦了。于是,独立入睡的训练开始了:

1 跟妈妈一起睡

先从午睡开始。1岁半后,我把上午的短觉给小妞儿去掉了,白天只睡下午的一觉,这样每天下午能睡3个小时左右,睡眠质量高。先是从抱着哄变成我们一起躺在床上睡,我告诉小妞儿,妈妈也很困,我们一起睡觉。一开始小妞儿不习惯,在床上爬来爬去的,一会儿就来骚扰我。有时候我真的睡着了,有时就算我还清醒着,也故意不做声。这样几次下来,小妞儿玩一会就困了,自己就会躺下来睡觉了。

2 跟妈妈再见

一段时间后,小妞儿已经习惯中午自己睡觉了,每次上床后。一般都会高兴地跟我再见、飞吻。我离开后,常常听到她自己念念儿歌,或说些听不懂的“潇氏语言”。当声音越来越小时,再去看,小妞儿已经甜甜地睡着了。等她睡醒后,我会遵守再见时所说的“你一醒妈妈就会来”的诺言,立刻出现在她面前。

3 看书

有一次洗澡后,我想起还有什么事情要做,便随手拿起一本绘本给潇潇,告诉她妈妈一会儿就回来哄觉觉。没多会儿我回来一看,书翻开放在一边,而我的娃已经睡着了。看来晚上独立入睡指日可待呀!

4 妈妈要梳头

从那以后,每次我们一起洗完澡,我都会跟她说妈妈要梳头、搽香香,你先睡,妈妈~会儿就过来。由于每天白天都玩得很尽兴,小妞儿已经很困了,当我做完这些事情回到房间,她一般已经睡着了。就算还没睡,她也渐渐不再依赖我。当然如果她强烈要求我抱,或者要发脾气了,我想这个时候她需要妈妈温暖的怀抱给她安全感,我就会抱起她哄。

5 反复

上一篇:春天的诗范文 下一篇:听海哭的声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