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日记范文

时间:2023-11-22 07:30:10

悲伤日记

悲伤日记篇1

心情像天气一样。灰蒙蒙的,压的让人觉得连会呼吸都很难受。在宽广的马路上,我拖着沉重的步伐漫无目的地跟着前面那个男人不停地走。我并不知道我将会带去哪里,但我很清楚,我转校了、又转校了。我真的不想去那个所谓的学校,那里太吵,那里的人太闹。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看书,一个人静静的写只属于我的文字。我早已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4月17日

终究还是拧不过他。无论我躲在哪里,她都能找到。我的挣扎、逃脱,最终又变成了屈服。对于我来说,成长总是伴着难以言喻的伤痛,除了接受,我做什么都只是徒劳。

当我第二次站在这个陌生的教室前,我发现它并不太吵、并不太闹。他们都在默默的写、默默的看。我从走道里穿过,不起理会他们投以的不怎么的目光。我想,这一切都与我无关。当我停驻在那个属于我的空桌子前,惊讶的发现几天前原本布满灰尘的桌子变的净白了,原本摇荡不定的凳子不在摇荡了,原本放满杂物的角落已经不再杂乱了。我环视着周围的一切,我的心微微的颤动了。

4月22日

太阳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过了十六年一个人的生日。想必,今年也是如此吧。我在包里装了《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我喜欢七堇年伤感的文字。

当我像以往一样走进教室时,里面竟然一个人都没有。他们去哪了?我在过道里停了片刻之后,又低下头向走进的座位走去。他们,和我没关系。

在我坐下的那一刹那间,我似乎听到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我抬起头,看到一个女生正向我走来。我确定她是在叫我了。然后我看到在她的身后还有很多人。他们手里握着好多气球,还有一个很大的蛋糕。他们走向我,然后齐声的对我说:“生日快乐。”他们又唱了生日歌给我听。那个声音好大好大,我被吓到了。对于眼前所发生我一切,我很惊讶,那种感觉却很温馨。他们切蛋糕给我,然后一个个自我介绍。他们让我也说,可我却不想说太多的话。最后我还是说了。他们给了我决定介绍走进的勇气。

“我叫吴雨秋,十七岁。喜欢看书。不喜欢太吵、太闹。我有自闭症…。”

我说了好多好多。我第一次说了这么多的话。

那个先前叫我的那个女生告诉我:“以后我们说有人都会陪着你,不会让你在感受到寂寞。我们会让你很幸福很幸福。我们都是你的朋友 …… ”

这个十七岁的生日,过的很温馨。我相信我应该是幸福的。

4月23日

太阳

今天我比平常都要到的早一些。当我到的时候,看到桌子上多了一瓶小雏菊和一张写满字的卡片。卡片上写道:小秋,要开心哦!我们会永远陪在你身边的。你不再孤独……

然后我笑了。

悲伤日记篇2

1、生活它有时让你觉得渺茫,有时让你又很痛苦,有时却也会给你带来快乐,生活就是一张网,而爱情就像似在被网在生活中的一种特别的东西,总之酸、甜、苦、痛、伤、笑、悲、喜、哀、怒都被牢牢的网在了里面.

2、心情很沮丧、心里的难受远远超过了身上的伤!不想流泪、就算咬破嘴唇!都希望能强忍着!

3、你要坚信,你的笑容并不差于冬日里温暖灿烂的阳光……

4、收割之后的麦田,如果你曾经有站在上面过,如果你曾经有目睹过那样繁盛的生长在一夜之间变成荒芜变成残留的麦秆与烧焦的大地,那么你就一定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心情。

5、生命被书写成潦草和工整两个版本。再被时间刷得褪去颜色。难以辨认。

6、有些故事不需要讲给别人听,有些悲伤不是谁多会懂,其实每个的生活都多少有点苦涩,我只想少点悲伤,多点快乐.

7、伤感的文字演绎悲伤的曲调,敷衍的话语诠释懵懂的青春……以忙碌来麻痹那道看不出的痕迹。

8、不想再从别人那里感受到那么多的痛。那么就不要再去对别人付出那么多的爱。

9、擦干眼泪,掩饰悲伤,只因明天我想要坚强。

10、世界很小,让我遇见你,上帝骗我,让我失去你,我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可以我在还你一个拥抱唉…悲伤的恋歌一定会发生,天使会因自己而放弃飞向天堂,不懂得珍惜,那是多么可悲…失去的将永远失去,无可挽回!

11、雪花在美也不及你在我身边,落叶在枯寂也不及你离我而去,悲伤在悲伤也不及你说不在爱我……

12、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模样,因为爱情简单的生长,所以依然随时会为你疯狂。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所以我们还是年轻模样。因为爱情在那个地方,所以把悲伤打包简单的收藏。决定看见的,记住的,懂得的全是美好。

13、不知是谁说过:——回忆是一座桥,却是通往寂寞的牢,这是我听过的最悲伤的句子。每每回忆往昔,午夜梦回,总要为人生中那回不去的时光欢年——永不再现经历体验,乐-悲-离-留,物。情。感。流下心头的热泪。今夜,不知又困往着谁。

14、左耳听见悲伤,右耳述说心疼,心中珍藏爱与希望。听一曲悲伤恋歌,希望爱真有天意,只愿我亲爱的人健康,平安,幸福,快乐!

15、暗之痕因悲而伤由伤而寒,身由心死,为寻那丝模糊的温暖,却忽略了旁边的一切…当醒来那一刻发现自己好陌生

16、烟里来酒里去带一身尘埃情也冷心也伤悲也好喜也好醉一场是非恩怨随风逐留。

17、用心感受,悲伤的恋歌,不仅仅是眼泪划过面庞,更重要的是在心头的痕迹放大,加深…相信雨后的彩虹很美丽,黎明的光亮很耀眼,生命的转身很华丽,你会一直陪我到最后,快乐的,迷惘的,感伤的…

18、像那些沉重的悲伤巨大的爱和巨大的恨在生命年轮里刻下的凹槽回路逆流成河。

19、每个女生的生命里,都有着这样一个男孩子。他不属于爱情,也不是自己的男朋友。可是,在离自己最近的距离内,一定有他的位置。看见漂亮的东西,会忍不住给他看。听到好听的歌,会忍不住从自己的MP3里拷下来给他,看见漂亮的笔记本,也会忍不住买两本另一本给他用,尽管他不会喜欢粉红色的草莓。在想哭的时候,第一个会发短信给他。()在和男朋友吵架的时候,第一个会找他……但这样的感情,永远都是超越爱情的存在。

20、夜阑人静,却毫无睡意…想用音乐去驱赶寂寞,一首忧伤的乐曲,却把我带进了悲伤的世界里…!夜阑人静,却毫无睡意…想用音乐去驱赶寂寞,一首忧伤的乐曲,却把我带进了悲伤的世界里

21、夜释怀悲伤,黯淡也魂殇。黯淡、魂殇我的专属。蹲在黑暗角落的黯淡、魂殇已成悲伤。为啥你的谎言多过誓言。呵呵,可笑的我既然会相信你多次谎言。

22、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是一定可以伤害到你的事情,只要你足够的冷酷,足够的冷漠,足够对一切事情都变得不再在乎,只要你慢慢地把自己的心,打磨成一粒光滑坚硬的石子,只要你把自己当作已经死了,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东西可以伤害到你了!

23、经的年少青狂、现在的多虑悲伤。幼时的无忧无虑、成人的压力肩抗。一场无眠的夜晚,掀起心中的旧伤。伤?它已不再是伤,伪妆下早已面目全非。痛?它已不再是痛,肉体上早已毫无知觉。爱情?友情?它已不再单纯,如今早已脆不可摸。

24、天使都是比别人多一对翅膀,多一些责任,多些坚强。可天使也会累。天使也会那么容易受伤。可谁懂天使的悲哀类?

25、过去的美丽隔着时间的薄纱缭人思索,静静的像等一朵花开,记忆中没有凋零时的颓败只有盛开时的璀璨。时光之机器总爱把记忆诗化,一个人的时候静静翻看记忆的诗集,傻傻地笑过,将一切喧嚣和嘈杂隐去。

26、烟花绽放是一时的美丽,而没人去看烟花背后是什么!是一片寂寞!它把最美丽的一面献给了观众,把悲伤、寂寞留给了自己!所以请所有在恋爱中男孩女孩,不要让寂寞,悲伤!走进他们的心中去了解他…吗?

27、当孤单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心在流泪寂寞只是一个人的悲伤悲伤却是所有人的痛苦。

28、人都有悲伤,无助,冷漠的时候,而音乐是我们抒发自己心情的最好方式。请你将悲伤随着音乐的演奏一点一点的。

29、处在这不悲不喜的状态,笑,却无头绪!伤,已不在悲!自我的微笑是心灵的静化剂!安静在自我里

30、脸上的快乐,别人看得到。心里的痛又有谁能感觉到。

悲伤日记篇3

??你可曾知道,他们身上都有我们的影子。让他们演绎我们的故事,我便在他们背后起伏的岁月里,喑哑的哭泣。

??因为,我唯一抓不住的便是你。

??永远无法忘记,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你温柔而清冽的笑容,比你身后盛开的樱花更加灿烂。从那以后,你底首垂眉间的浅笑,俯仰转身时的感叹,都化作隽永悠长的旋律,一丝一缕,撩拨我的心弦。

??因此,我变得贪婪,想要无时无刻独占你的笑容。

??从此,我一直陪在你身边,看着你的笑容。我以为这样,可以天长地久。

??可是,有些事,我们注定无法掌握。

??当最盛大的一场樱花雨过后,她便出现在了你身边。美丽而高傲的独翼天使,隐匿了翅膀,从满是落花的树林走过,冷漠而无视。只有你,聪明如你,看到了她那隐藏在坚强外表下的寂寞和无助。

??从此,你的眼里便再也少不了她的影子。我的心,在你一如即往的笑容里尖锐的疼。

??总是可以在与她的地方看到你。你有时候只是在远处默默的观望,有时候会在她抬头是目光相对的瞬间对她温暖而灿烂的笑。终于,你走过去对她说话。

??你好。这是你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声音温和清雅,十分好听。而她只是缓缓的抬头看你一眼,没有回答。你不气不恼,仿佛早知道有这样的结果。你笑了笑,在她身边坐了下来,说,好漂亮的樱花,你一定没有见过吧。她再次抬头,看了看你,再看樱花,神色变幻,轻轻一笑,说,的确很漂亮,从来不曾见过。

??你们相视而笑。那一刻,我悲伤如海。

??你给她温暖给她笑,那些我原本以为只属于我的东西,你都毫无遗留的给了她。也或许,那些从来都不属于我。

??我看见她在你那温暖而灿烂的笑容里,神采流转,美丽如花。

??她曾问你,这也是我想知道的答案,你为何可以笑得如此温暖。你说,曾经有人告诉你,只要无论何是都可以笑的灿烂,就回有天使来到身边,给你幸福。

??我突然想哭,她是天使,可以给你幸福吗?而我,注定成不了天使。

??你们并肩从我面前走过,我张开嘴,想说些什么;我伸出手,想抓住些什么。却始终没有,我们之间,隔着无法逾越的世界。

??我们什么都无法掌握,和当初一样。

??盛大的樱花雨过后,悄然离开的独翼天使,让你的世界瞬间灰白。

??你依旧一如即往的笑,笑容中那些深深的悲伤让我痛彻心扉。只有我感觉的到,只有我知道,你的心如死灰。就如同你当初感觉得到她的寂寞一样,因为,我爱你,你爱她。

??我突然前所未有的恨她,那个占据你心,将你的笑容染上悲伤的独翼天使。可是,我无论怎样痛,怎样恨,都无计于事。

??你日复一日的悲伤,我看着你的悲伤更加的悲伤,我们似乎掉进了一个叫悲伤的旋涡里。

??可是,无论我们怎样悲伤,你都从来没有怀疑过那个关于天使和幸福的故事,你一直希望有一天那个独翼天使会带着幸福再次来到你身边。我一直都知道,只不愿去相信。

??樱花在我们独自相伴的日子里开了又败,我们共同度过的十个四季,当初那些热烈的情感仿佛都已淡去,剩下的只有悲伤,你的,我的,纠结在一起,要侵蚀整个世界。

??谁都无法掌握命运。

??当她再次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我清楚的感觉到,你所有的悲伤都在那一瞬见如云雾般消散,你的笑容,温暖而灿烂。

??你再次把笑容给了她,把悲伤给了我,可这次我希望你幸福,因为我无法想象再让你的笑容沾上悲伤。

??当她走向你的时候,我看到她眼底的悲伤竟也是那样深刻。原来她也一样么?

??纤长而细白的手指轻轻抚上你的面容,如测量尺寸的巧匠,将你的笑容刻进记忆的最深处。然后,我听见她说,我要你,忘了我。

??我要你,忘了我!!!

??纯白的光芒一闪而过,关于你和她的记忆便如划落的指间沙,了无痕迹。共2页,当前第1页1 文/绯炎

??我突然忘记了悲伤,强烈而悲愤的斥责她,怎么会这样,她为什么这么做。她有什么权利,取走你的记忆,那么你的这十年算什么。既然她不能给你幸福,为什么还要回来?

??她怎么可以!

??她没有听到我说的话,只是静静的注视着你,背后洁白的羽翼悄然展开,原本残缺的独翼,此刻竟是前所未有的美丽与丰满。

??谢谢你给我力量,让我可以展翅。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永远做你身边的独翼。但我们注定不能结合。我,不愿伤害你。

??还有,樱花真的很漂亮。不见。

??当你醒来的时候,她已不见。你笑得一如从前,缓缓伸出手,在虚空中握一握,再放开,一片洁白的羽毛停在掌心。

??我分明听见你轻轻的唤,独翼。

??突然之间,我们一起,泪流满面。

??

??

??

??

我的故事,我就是哪个守望者。(作者自评)

悲伤日记篇4

何谓悼亡诗?“抚存悼亡,感今怀昔之诗也。”[1]“悼亡”本指对亡者的哀悼之意。但在我国古代,并非所有悼念亡者的诗都能称之为悼亡诗。自西晋潘岳首先以“悼亡诗”为题,抒发追悼亡妻的伤逝之情后,悼亡诗才成为了特指悼念亡妻的诗,从此作为历史过程中文人们约定俗成的界定。所以,应将悼亡诗“视为夫妻间丧偶后,生者哀悼亡者的诗篇”。[2]

既然悼亡诗词取材于伤逝亡妻的主题,那么就决定主宰其间的是一种感伤之美。死者与世长辞,生者的悲哀却缠绵不去,故以天下至语写天下至情!悲哀的情感贯穿于字里行间,以寄托诗人不能排遣的感伤。

一、

抚今追昔,以内心哀婉的悲情和妻子高贵的品格渲染其感伤美。

悼亡诗词的感伤美,首先源于夫妻间共同生活中所产生的鹣鹣深情。恩爱夫妻,本该白头偕老, 可亡妻的现实又是诗人不能不接受的, 于是抚存感往, 巨大的悲痛从作者的心底涌出, 使得作品染上了一层浓郁的悲情色彩。如江淹《悼室人》之六:“牕尘岁时阻,闺芜日夜深。流黄夕不织,宁闻梭杼音。凉霭漂虚座,清香荡空琴。蜻引知寂寥,蛾飞测幽阴。乃抱生死悼,岂伊离别心。”;又如李商隐《房中曲》:“忆得前年春, 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 锦瑟长于人。今日涧底松, 明日山头檗。愁到天地翻, 相看不相识。”诗人们或表达佳人早逝, 空留遗迹, 独帏凄寂之苦;或抒发追思迷离, 呜咽难绝的心绪, 其情其境, 哀怨动人。

“为文造情不容易,为情造文更艰难”。[3]所以悼亡诗词在情感真挚这一点上, 比其它任何诗歌都来得严格, 可以说容不得半点虚假。它往往以爱情为经, 以死亡为纬, 在表现人生爱与死这两种生命的极端情感时,句句带泪,曲曲传情。而贯穿其间的主线,就是作者丧妻后无法排遣的一怀愁绪、满腹心酸。如元稹《六年春遗怀八首》其五:“伴客销愁日长饮,偶然乘兴便醺醺,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悼念亡妻, 流泪的应该是诗人自己, 可诗人偏偏不写自己伤心落泪, 只写旁人哭泣, 从旁人的感泣中表现出自己的伤心, 以醉里暂时忘却丧妻之痛, 写出永远无法忘怀的哀思。其蓄情之深,含情之真,令人赞叹。象这种化解不开, 挥之不去的感伤之情,在悼亡诗词中可谓俯抬皆是:元稹《遗悲怀》:“昔日戏言身后世,今朝都到眼前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残夫妻百事哀。”;纳兰性德《浣溪沙》:“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这些读之令人喉喧气塞的悲妻诗行, 是作者丧妻后心灵伤痛的自然流露。一首首悼亡诗词,就如同一个个喷射口。诗人郁结于胸, 无法排遣的悲伤,在字行间得到渲泄、转移、疏导。使人“一读则改容,再读则泪下,三读则断肠矣”[4], 其打动人心的魅力, 正源于它所独具的感伤美。

悼亡诗词都是以一种追悼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妻子生前留给作者的恩爱与温馨只能成为美好的回忆。妻子的美丽与贤惠在诗人伤感的思念中显的更加无可替代,往往是“见尽世间妇,无如美且贤。”(梅尧臣《悼亡三首》);“我辈钟情故自长,别于垂老更难忘。不如晨牡兼狮吼,少下今朝泪几行。”(陈祖范《悼亡》)而更有细述者如元稹《遣悲怀三首》:“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又如王海洋《悼亡》“ 千里穷交脱赠心,芜城春雨夜沉沉。一官长扬吾何有,却捐闺中缠臂金。”这里作者从生活小事忆起, 前者回想当初家境拮据时,妻子勤俭持家,体谅丈夫,粗茶淡饭,却毫无怨言。后者则回忆妻子生前为人大方豪爽,急丈夫好友之所难,不惜将腕上金镯相赠。平凡的锁事,衬托出妻子贤惠、无私的品格,清贫的生活更显出夫妻的患难情深,而诗人平和的叙述, 却充满了对贤妻的赞叹与怀念。

陈寅恪说:“韦氏(元稹妻韦丛)不好虚荣,微之(元稹字)尚未富贵,贫贱夫妻,关系纯洁。”[5] 正因如此,元稹才会在《离思五首》中吟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样的千古名句来表达妻子韦丛在他心中无可取代的位置,从而更加渲染了诗歌的感伤之美!

二、

触景生情,睹物思人,以眼前的凄凉景致和妻子的生前旧物衬托其感伤美。

触景生情是我国古典诗词常用的表现方法之一。触景生情,即先有景,而后生情,情与景合而为诗。悼亡诗词正是常常通过景物表达情感, 赋物以情, 移情于景, 使景物人情化。 这时景物已不再是客观的自然物, 而是移入自然物中诗人的自我情感, 景物成了诗人悼念亡妻悲凄情感的象征。试看以下作品:李商隐《正月崇让宅》:“ 密锁重关掩绿苔, 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 尚自露浓花未开。”;史达祖《过龙门》:“一带古苔墙,多听寒螀,箧中针线早销香。”;沈叔培《山花子》:“ 碧柳千条露未干, 金衣百啭晚风寒。”这里绿苔寒露, 晕月晚风, 残蝉啼莺, 都是渗入作者主观悲情的景物。 句句写景, 又句句含情,它是作者怀悼亡妻悲伤孤寂心灵的写照, 是凄清落寞处境的再现, 作者虽未直接言悲说愁, 但悲愁之情自见。

悼亡诗词的作者本来就敏感多思, 偏又遇上丧妻的人生巨痛, 所以眼前之景、触目之物从悲伤的心灵滤出, 一切都染上了伤感的色彩, 睹物思人的文字比比皆是。如潘岳《悼亡三首》: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其一)

“展转盼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仿佛睹尔容。”(其二)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其三)

潘岳借助对亡妻故物进行铺叙状写,以表达对亡妻沉痛哀悼之情,感情真挚,读罢不觉泪已湿襟。无怪后人陈柞明夸赞地说:“安仁(潘岳字)情深之子,夫诗以说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6]又如李商隐《房中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再如梅尧臣《悲书》:“有在皆旧物,唯尔与此共。衣裳昔所制,箧笥忍更弄。”诗人们以悲愁之眼观物, 使所见皆愁, 即使是美好的景物, 在他们的笔下也被摧残、毁损, 他们的诗词始终透着一股睹物思人的悲痛之情。因此这不仅仅是外在世界的悲凉,更是作者内心的悲凉。悼亡诗人们正是借眼前景物, 渲泄出丧妻后的万念俱灰,其无法掩抑的沉哀茹痛, 令人回味不巳。

三、

情含事中,以往昔夫妻间的平凡琐事对比如今人去屋空、孤独寂寥的处境,展现其感伤美。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潘岳《悼亡诗》)作者的妻子杨氏已经离他而去,只留下作者独自一人。回想起曾经和妻子的幸福生活,而如今却是人去屋空,如此强烈的对比下不难想像作者在感情上承受着怎样的痛苦。妻子似乎在存亡之间, 想象中的形影不断在眼前出现。当诗人从幻想中清醒过来, 痛定思痛, 就不能不接受冷酷无情的现实---自己已经与妻子阴阳永隔,留下的只是对妻子无尽的思念和自己的孤独!

这种人去屋空的感伤之情,在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金缕衣·亡妇忌日有感》中更显出孤独凄凉,可称之为此中绝唱。一首词,悼尽人间悲情!

“此恨何时已? 滴空阶、寒更雨歇, 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应久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个惧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这是作者在妻子亡故三周年的忌日写的一首悼亡词。作者怀念亡妻,表现了沉痛孤寂的心情,写得哀婉凄恻。这首悼亡词以决绝表情深,说妻子魂梦不回,是因她觉得“不及夜台尘土隔”,想结再生之缘,却“还怕两个俱薄命”,又希望死者复生“湘弦重理”,成为连理枝,幽魂相守。整首词充满了孤独之感,格调低沉凄婉。作者对妻子的失去产生的生者徒伤悲,死者长已矣的慨叹用人去屋空、孤独凄凉的情感模式来表达,更显示出作者对妻子的情深,也更加映衬出了作品的感伤之美。

诗人们追思往事, 最令其悲痛欲绝的是永远失去了妻子的温柔体贴, 这一痛苦倾注于笔端, 一首首催人泪下的诗词便由此产生了。如元稹《六年春遗怀》其二:“ 检得旧书三四纸, 高低阔狭粗成行, 自言并食寻常事, 惟念山深驿路长。”全诗仅叙述一件小事, 即翻检到亡妻生前曾写给自己的书信, 信上妻子淡淡诉说对“并食”而炊的清苦生活早已习惯, 唯一惦念的是在外奔波劳顿的丈夫。又如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 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 回梦旧鸳机。”隆冬时节, 诗人从军边塞离家远行, 旅途中顶风冒雪,自然盼望妻子寄衣御寒, 可妻子已逝, 还有谁能记挂我的冷暖?追思往

事, 诗人们情不自禁地记起妻子曾给予自己的关心温暖, 对比眼前孤寂无助的处境, 怎能不感慨系之, 黯然神伤呢?再如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 同在晴窗。谁念我, 今无裳。”;邵曾鉴《金缕曲·到家》:“年时握手揩双泪, 两相看, 千头万绪, 从何说起?任是纤腰墉无力, 强要瘦扶花倚, 强要做, 欢颜破涕。” 一个由今日的“无裳”, 引发对当初的绵绵怀想 , 一个由往日的生离 , 抒发今天孑然一身的愁怅 , 貌似客观平淡的叙述中, 包含着诗人对亡妻不能自已的深情。

如果说回忆夫妻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 使作者对亡妻的贤德更加敬重、赞叹的话, 那么回忆夫妻间曾有过的欢情趣事, 则更令作者柔肠寸断、痛苦万分。如纳兰性德《浣溪沙》:“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记绣榻闲时, 并吹红雨, 雕栏曲处, 同倚斜阳”;“最忆相看, 娇讹道字, 手剪银灯自泼茶。”当日夫妻把盏对饮的欢乐, 剪灯泼茶的趣事, 红雨斜阳的诗情画意...这些令人心醉的情景, 在作者的脑海中仍记忆犹新,可情投意合的妻子却撒手而去,作者越是回忆, 越是陷人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 内心交织着悲戚、依恋、痛苦等种种复杂的情感, 其中悲伤的滋味只有诗人自己心中明白。

四、

以梦托情,以虚驭实,借虚幻的梦境返照现实的残酷,深化其感伤美。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借梦的意象来表达情感,表达悼念,就更显的生动、真切。古代悼亡诗词中,以“梦”为题的作品很多。如:韦应物《感梦》“岁月转芜漫,形影长寂寥。仿佛观微梦,感叹起中宵。绵思霭流月,惊魂飒迴飚。谁念兹夕永,坐令颜鬓凋。”另外,元稹也有《感梦》诗一首:“行吟坐叹知何极,影绝魂销动隔年。今夜商山馆中梦,分明同在后堂前。”两首同题诗主题相同 ,但表达方式却各具特色 ,前一首将悼亡与自悼相结合,表达无可挽回的情感;后一首却反映了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还有苏轼的名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两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作者写自己梦中还乡, 梦中夫妻相会, 梦醒后的愁怅, 几经转折, 表达出对亡妻不绝如缕的思念。这些形形色色的梦境,作者们写来都是锥心泣血,读之则令人气阻声噎,感伤之情萦绕心头,久久不能自已。

悼亡诗词经常包含作者的自悼成份。所谓“自悼”,“是个体对生存状态面临命运摧折时的一种情绪反映。”[7]命途多舛, 政治上的失意, 使悼亡诗词的作者加深了对爱与死的情感体验, 对生命的思考也就不仅仅围绕亡者来展开, 而是扩展为对自我生命的悲思。首先,作者经历了妻子死亡全过程后,对自己的死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有所准备。其次,经过了一次爱人失去后的情感埋葬过程,作者心身受到剧烈的创伤,诗词中不免带有人世沧桑之叹。悼亡作品中的自悼成份,又使悼亡作品倍增凄切感伤成份。如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全诗表达了作者由悲妻而转为悲己,沉浸于绝望的苦思冥想之中;又如韦应物《月夜》:“浩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也表达了作者面对美丽的春色伤往昔,叹人生,景虽好、愁难消、人易老,怎不让人伤悲呢? 再如梅尧臣《秋日舟中有感》:“天乎余困甚,失偶泪滂沱。世事随时远,秋风顺水多。鳏鱼空恋穴,独鸟未离柯。岁月都无几,存亡可奈何。儿娇从自哭,婢騃不能呵。已觉愁容改,休将旧监磨。弊衣留暗垢,残药恨沈痾。斗厌驱驱役,终期老薜萝。”表现了一种在孤寂凄凉的环境中苦度残年的自伤自悼之感;还有蒲松龄《悼内六首》其一:“迩来倍觉无生趣, 死者方为快活人。”这里, 有对百年人生深思后的自悲, 更有厌弃人世、羡慕死者的情怀,格调虽然低沉、消极, 但它是发自古人心灵最深微处的生命思考和命运悲叹, 是古人对人生的感知和确认。悼亡诗词的作者们一面藉着手中工愁善怨的笔抒发哀情, 对现实进行苦苦的排拒, 一面则又不得不直面人生, 将自己深深的锲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无论叙事还是抒情, 悲人还是悲己, 贯穿其间的始终是凄楚辛酸的情感。

总之,古代悼亡诗词传达的是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 未语泪先流”的悲情;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哀婉;是“人死如灯灭”的巨痛与感伤。古代的悼亡诗词的意象选择带有一种极普遍的特征: 多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 即多是柴米油盐的生活小事, 平淡无奇的家庭琐事, 多是诗人妻子生前活动的闺阁庭院中的种种物象,诸如冷火残灯、沉香旧筐、孤帐空床、未完针线、娇儿索母之啼等等。这些一物一景、一事一情平凡的意象组成了一首首凄美绝伦、催人泪下的悼亡诗词。因为失妻之痛是陈情不竭的,无论富贵还是贫贱,与妻子的相濡以沫是失去妻子之后的悲痛之源,而正是这潺潺不绝的悲痛成就了悼亡诗词至情至深的感伤之美。

参考文献

[1] 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674.

[2] 尚永亮.血泪哀歌生死恋情---中国古代悼亡诗初探[J].江汉论坛.武汉1989,4:52.

[3] 苏勇强.元稹悼亡诗之悲缘.[J].汕头大学学报,2003,19:3.

[4] 刘洁.浅论古代悼亡诗词的悲怆美[J].兰州学刊,1999,2:01.

[5]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C].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106.

[6] 王运熙.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Z].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67.

悲伤日记篇5

【附带一首诗】

在天边的你,

是否还记得我?

我的记忆,

有些泛滥……

但始终无法忘了你,

只因我对你的思念。

你我的友谊,

是否就此破灭?

。 . . . . .

泪水顺着脸庞流淌,我不愿去擦拭,只愿它无尽的流淌,填满我心中的痛、我心中伤、 我心中的回忆、我心中的思念……

忘记了你 忘记了我自己和她

忘记了夏天秋天 和冷冷的冬天

你已经离开多少时间 我不想回忆

我摘一片树叶 就体会到春天

啊……离开多少时间啊

我快忘记

还有多少日子啊

让我回望

也许我已经忘记了何时回家

也许我已经不懂何是悲伤

悲伤日记篇6

——题记。

就快要记不起来,自己到底经历过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悲欢离合。多少个春风的温暖、夏日的狂热、秋风的寂寥、冬日的寒冷。在每一个季节都有着不一样的心情。春天的安静、夏日的浮躁。唯独在秋的寂寞的季末,心里总是铺上厚厚的悲伤,直到悲伤逆流成河,才用冬天纯洁的白雪将它唤醒。细细体会秋之殇。

秋天的殇,殇在一份凄凉。

秋天的风,一尘不染。像是被落寞渲染,变得悲伤。吹过脸颊,那么冰凉。萧瑟的秋风呼啸着,吞噬着世界上所有人的心灵。继续吹,吹落了死死拽住树枝的枯叶,叶子眷恋着树,风儿却不顾它的想念。最纯净,但也最凄凉的秋风,带给了人们阵阵凉意,勾起了心中的回忆。被遗忘的曾经。

秋天天空中的闲云,耐人寻味。它们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无声的在天空中,远离尘间的是是非非。对世俗的悲欢离合,保持着无动于衷的冷漠。抬头仰望着天空中的云,上一秒,这一秒,下一秒。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意境。

秋天黄昏时的落日,楚楚动人。那火红如醉的颜色,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夕阳渲染着落寞,是一种艳丽的凄楚之美。落日下的世界,在黑夜中上演了伤的独幕剧。

秋天傍晚时的小道,点缀悲伤。回家的路上,路灯好像没了力气,微微发出一点亮光,我身后的影子,从来不肯试着像谁。秋天的风又一次在吹,无情的吹翻了我心中的灰暗,丑陋的现实再一次摆在我面前。逃不开。 一路跑回家,回想起秋天时的那条和他走过的小道……秋风洒过几条街,我又要受悲伤威胁。

寻秋、走过,伤心。落幕在殇的立秋。

-写后感想。

看过栗秋日志的同学都知道,我这篇文章抄袭了一些他的东西。比如……题记。咳咳。这是上个学期老师让写的季节,大家不用想也知道我最喜欢秋天了……嗯。

很多人写秋天都是写“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丰收的田野……”咳咳,敢问你们,你们长这么大见过麦田么?就开始乱写。况且我也没发现秋天有什么好丰收的!

自己觉得写的还不错。可惜老师和我班那群弱智同学的欣赏水平太低。同学写评语的时候还把秋天写成夏天,真TMD犯贱。侮辱我的文文……哭。

那么就这样。大家一定一定要仔细看。嘿嘿。

悲伤日记篇7

    何谓悼亡诗?“抚存悼亡,感今怀昔之诗也。”[1]“悼亡”本指对亡者的哀悼之意。但在我国古代,并非所有悼念亡者的诗都能称之为悼亡诗。自西晋潘岳首先以“悼亡诗”为题,抒发追悼亡妻的伤逝之情后,悼亡诗才成为了特指悼念亡妻的诗,从此作为历史过程中文人们约定俗成的界定。所以,应将悼亡诗“视为夫妻间丧偶后,生者哀悼亡者的诗篇”。[2]

    既然悼亡诗词取材于伤逝亡妻的主题,那么就决定主宰其间的是一种感伤之美。死者与世长辞,生者的悲哀却缠绵不去,故以天下至语写天下至情!悲哀的情感贯穿于字里行间,以寄托诗人不能排遣的感伤。

    一、        抚今追昔,以内心哀婉的悲情和妻子高贵的品格渲染其感伤美。

    悼亡诗词的感伤美,首先源于夫妻间共同生活中所产生的鹣鹣深情。恩爱夫妻,本该白头偕老, 可亡妻的现实又是诗人不能不接受的, 于是抚存感往, 巨大的悲痛从作者的心底涌出, 使得作品染上了一层浓郁的悲情色彩。如江淹《悼室人》之六:“牕尘岁时阻,闺芜日夜深。流黄夕不织,宁闻梭杼音。凉霭漂虚座,清香荡空琴。蜻引知寂寥,蛾飞测幽阴。乃抱生死悼,岂伊离别心。”;又如李商隐《房中曲》:“忆得前年春, 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 锦瑟长于人。今日涧底松, 明日山头檗。愁到天地翻, 相看不相识。”诗人们或表达佳人早逝, 空留遗迹, 独帏凄寂之苦;或抒发追思迷离, 呜咽难绝的心绪, 其情其境, 哀怨动人。

    “为文造情不容易,为情造文更艰难”。[3]所以悼亡诗词在情感真挚这一点上, 比其它任何诗歌都来得严格, 可以说容不得半点虚假。它往往以爱情为经, 以死亡为纬, 在表现人生爱与死这两种生命的极端情感时,句句带泪,曲曲传情。而贯穿其间的主线,就是作者丧妻后无法排遣的一怀愁绪、满腹心酸。如元稹《六年春遗怀八首》其五:“伴客销愁日长饮,偶然乘兴便醺醺,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悼念亡妻, 流泪的应该是诗人自己, 可诗人偏偏不写自己伤心落泪, 只写旁人哭泣, 从旁人的感泣中表现出自己的伤心, 以醉里暂时忘却丧妻之痛, 写出永远无法忘怀的哀思。其蓄情之深,含情之真,令人赞叹。象这种化解不开, 挥之不去的感伤之情,在悼亡诗词中可谓俯抬皆是:元稹《遗悲怀》:“昔日戏言身后世,今朝都到眼前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残夫妻百事哀。”;纳兰性德《浣溪沙》:“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这些读之令人喉喧气塞的悲妻诗行, 是作者丧妻后心灵伤痛的自然流露。一首首悼亡诗词,就如同一个个喷射口。诗人郁结于胸, 无法排遣的悲伤,在字行间得到渲泄、转移、疏导。使人“一读则改容,再读则泪下,三读则断肠矣”[4], 其打动人心的魅力, 正源于它所独具的感伤美。

    悼亡诗词都是以一种追悼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妻子生前留给作者的恩爱与温馨只能成为美好的回忆。妻子的美丽与贤惠在诗人伤感的思念中显的更加无可替代,往往是“见尽世间妇,无如美且贤。”(梅尧臣《悼亡三首》);“我辈钟情故自长,别于垂老更难忘。不如晨牡兼狮吼,少下今朝泪几行。”(陈祖范《悼亡》)而更有细述者如元稹《遣悲怀三首》:“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又如王海洋《悼亡》“ 千里穷交脱赠心,芜城春雨夜沉沉。一官长扬吾何有,却捐闺中缠臂金。”这里作者从生活小事忆起, 前者回想当初家境拮据时,妻子勤俭持家,体谅丈夫,粗茶淡饭,却毫无怨言。后者则回忆妻子生前为人大方豪爽,急丈夫好友之所难,不惜将腕上金镯相赠。平凡的锁事,衬托出妻子贤惠、无私的品格,清贫的生活更显出夫妻的患难情深,而诗人平和的叙述, 却充满了对贤妻的赞叹与怀念。

    陈寅恪说:“韦氏(元稹妻韦丛)不好虚荣,微之(元稹字)尚未富贵,贫贱夫妻,关系纯洁。”[5] 正因如此,元稹才会在《离思五首》中吟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样的千古名句来表达妻子韦丛在他心中无可取代的位置,从而更加渲染了诗歌的感伤之美!

    二、        触景生情,睹物思人,以眼前的凄凉景致和妻子的生前旧物衬托其感伤美。

    触景生情是我国古典诗词常用的表现方法之一。触景生情,即先有景,而后生情,情与景合而为诗。悼亡诗词正是常常通过景物表达情感, 赋物以情, 移情于景, 使景物人情化。 这时景物已不再是客观的自然物, 而是移入自然物中诗人的自我情感, 景物成了诗人悼念亡妻悲凄情感的象征。试看以下作品:李商隐《正月崇让宅》:“ 密锁重关掩绿苔, 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 尚自露浓花未开。”;史达祖《过龙门》:“一带古苔墙,多听寒螀,箧中针线早销香。”;沈叔培《山花子》:“ 碧柳千条露未干, 金衣百啭晚风寒。”这里绿苔寒露, 晕月晚风, 残蝉啼莺, 都是渗入作者主观悲情的景物。 句句写景, 又句句含情,它是作者怀悼亡妻悲伤孤寂心灵的写照, 是凄清落寞处境的再现, 作者虽未直接言悲说愁, 但悲愁之情自见。

    悼亡诗词的作者本来就敏感多思, 偏又遇上丧妻的人生巨痛, 所以眼前之景、触目之物从悲伤的心灵滤出, 一切都染上了伤感的色彩, 睹物思人的文字比比皆是。如潘岳《悼亡三首》: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其一)

    “展转盼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仿佛睹尔容。”(其二)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其三)

    潘岳借助对亡妻故物进行铺叙状写,以表达对亡妻沉痛哀悼之情,感情真挚,读罢不觉泪已湿襟。无怪后人陈柞明夸赞地说:“安仁(潘岳字)情深之子,夫诗以说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6]又如李商隐《房中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再如梅尧臣《悲书》:“有在皆旧物,唯尔与此共。衣裳昔所制,箧笥忍更弄。”诗人们以悲愁之眼观物, 使所见皆愁, 即使是美好的景物, 在他们的笔下也被摧残、毁损, 他们的诗词始终透着一股睹物思人的悲痛之情。因此这不仅仅是外在世界的悲凉,更是作者内心的悲凉。悼亡诗人们正是借眼前景物, 渲泄出丧妻后的万念俱灰,其无法掩抑的沉哀茹痛, 令人回味不巳。

    三、        情含事中,以往昔夫妻间的平凡琐事对比如今人去屋空、孤独寂寥的处境,展现其感伤美。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潘岳《悼亡诗》)作者的妻子杨氏已经离他而去,只留下作者独自一人。回想起曾经和妻子的幸福生活,而如今却是人去屋空,如此强烈的对比下不难想像作者在感情上承受着怎样的痛苦。妻子似乎在存亡之间, 想象中的形影不断在眼前出现。当诗人从幻想中清醒过来, 痛定思痛, 就不能不接受冷酷无情的现实---自己已经与妻子阴阳永隔,留下的只是对妻子无尽的思念和自己的孤独!

    这种人去屋空的感伤之情,在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金缕衣·亡妇忌日有感》中更显出孤独凄凉,可称之为此中绝唱。一首词,悼尽人间悲情!

    “此恨何时已? 滴空阶、寒更雨歇, 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应久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个惧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这是作者在妻子亡故三周年的忌日写的一首悼亡词。作者怀念亡妻,表现了沉痛孤寂的心情,写得哀婉凄恻。这首悼亡词以决绝表情深,说妻子魂梦不回,是因她觉得“不及夜台尘土隔”,想结再生之缘,却“还怕两个俱薄命”,又希望死者复生“湘弦重理”,成为连理枝,幽魂相守。整首词充满了孤独之感,格调低沉凄婉。作者对妻子的失去产生的生者徒伤悲,死者长已矣的慨叹用人去屋空、孤独凄凉的情感模式来表达,更显示出作者对妻子的情深,也更加映衬出了作品的感伤之美。

    诗人们追思往事, 最令其悲痛欲绝的是永远失去了妻子的温柔体贴, 这一痛苦倾注于笔端, 一首首催人泪下的诗词便由此产生了。如元稹《六年春遗怀》其二:“ 检得旧书三四纸, 高低阔狭粗成行, 自言并食寻常事, 惟念山深驿路长。”全诗仅叙述一件小事, 即翻检到亡妻生前曾写给自己的书信, 信上妻子淡淡诉说对“并食”而炊的清苦生活早已习惯, 唯一惦念的是在外奔波劳顿的丈夫。又如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 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 回梦旧鸳机。”隆冬时节, 诗人从军边塞离家远行, 旅途中顶风冒雪,自然盼望妻子寄衣御寒, 可妻子已逝, 还有谁能记挂我的冷暖?追思往

    事, 诗人们情不自禁地记起妻子曾给予自己的关心温暖, 对比眼前孤寂无助的处境, 怎能不感慨系之, 黯然神伤呢?再如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 同在晴窗。谁念我, 今无裳。”;邵曾鉴《金缕曲·到家》:“年时握手揩双泪, 两相看, 千头万绪, 从何说起?任是纤腰墉无力, 强要瘦扶花倚, 强要做, 欢颜破涕。” 一个由今日的“无裳”, 引发对当初的绵绵怀想 , 一个由往日的生离 , 抒发今天孑然一身的愁怅 , 貌似客观平淡的叙述中, 包含着诗人对亡妻不能自已的深情。

    如果说回忆夫妻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 使作者对亡妻的贤德更加敬重、赞叹的话, 那么回忆夫妻间曾有过的欢情趣事, 则更令作者柔肠寸断、痛苦万分。如纳兰性德《浣溪沙》:“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记绣榻闲时, 并吹红雨, 雕栏曲处, 同倚斜阳”;“最忆相看, 娇讹道字, 手剪银灯自泼茶。”当日夫妻把盏对饮的欢乐, 剪灯泼茶的趣事, 红雨斜阳的诗情画意...这些令人心醉的情景, 在作者的脑海中仍记忆犹新,可情投意合的妻子却撒手而去,作者越是回忆, 越是陷人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 内心交织着悲戚、依恋、痛苦等种种复杂的情感, 其中悲伤的滋味只有诗人自己心中明白。

悲伤日记篇8

---未央之末。

1.

九月之末,告别一段流浪。结束自己这个盛夏剩下的日子。

一直想给自己找个安静的角落,静静仰望天空。仰望幸福。可是,这个夏日,一直找寻不到。只在公园的摇椅上栖息了片刻。抬头时,发现一滴眼泪落了下来。看着眼泪,才知道,这个盛夏。悲伤侵袭过。

看着那旋转的木马,突然好怀念王菲,怀念那首《旋木》。“旋转的木马,让我忘了伤,在这一个供应欢笑的地方…”。我却没勇气坐上去,我一直远远遥望。旋木不停息,我却始终站在同一个地方。盯着旋木,寂寂悲伤。“音乐停下来,你将离场,我也只能这样”。我,也,只能,这样。

2.

这个盛夏,犹如一部支离破粹的戏。上演过爱恨情仇,上演过生死离别。08盛夏,始于忧伤。终于流离。

这个盛夏,没听到蝉鸣。因为这个城市的盛夏,没有蝉。可是这个城市并没因为没有它而少了分喧嚣,相反,却似乎更为热闹。不喜欢盛夏的喧嚣,因为我的心本在盛夏就浮躁。曾问过自己,这坐城市,我还要留多久。我想,不远了。这个盛夏之末,我,要离开。

九月之末,开始告别。这段流浪,这分感情。随着盛夏,一起奔波流离。

3.

每个靠近回忆的夜晚,总在徘徊。不想去触碰搁浅在以往的夏日。那年的阳光犹记。那年的苦涩犹记。那年的迷茫犹记。那年的你我犹记。那年的盛夏,就这样。慢慢沉淀。

一场流离,一幕戏剧,一段流浪。夏末,盛世流年。最终,将会沉寂。不留一点痕迹。消失的无影无踪。

一场关于流浪的流离。这个夏末,我们开始告别。莫莫孤单,以离去结局。浅川夏末,盛世流离。

___九月之末,意微凉。

___浅川夏末,用微笑来沉淀回忆。

___盛世流年,以眼泪祭奠悲伤。

一切都以夏末为背景,单调的开始,单调的结局。---end.

一切都已悲伤为主体。落莫的开始落莫的结局。(end.

上一篇:元旦联欢范文 下一篇:如何应对高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