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2-05 06:59:47

伤逝读后感篇1

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其思想内涵往往大于作品本身,他笔下的许多人物形象,如“阿Q”、“狂人”、“闰土”、“涓生”、“子君”……,已深深地烙在国人的脑海中,成为“他们”的代表,时时惊醒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

记得十二岁那年看过一部电影叫《伤逝》。也许看不大懂,至今的印象只记得有个男子, 在烈火面前紧握双拳在呐喊。上师范时,学习《伤逝》,只觉得鲁迅先生突破了其它作家写婚恋问题的窠臼,没有让年轻恋人因为封建制度而“鸳”、“鸯”单飞,让人遗憾、愤怒,而是直接从“已婚”状态入笔。后来,经过二十年的社会、家庭生活体验,尤其是一场失败的婚姻,使我对鲁迅先生的《伤逝》有了新的思考,我感悟到他的文章要用生活实践去解读。有了相当的生活经历,再读他的作品,他的文章的穿透力将会直达我们灵魂深处,给我们以启迪与指引。

我手头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文集》,其中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全部文稿。《彷徨》一册中对《伤逝》一文作如下解读:《伤逝》于1925年10月20日作,这篇作品以描写涓生与子君从恋爱、结合到离弃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的生活为内容,恋爱阶段并非小说的重心,在他们身上分明带着“五四”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显著特点,他们在时代潮流里勇敢地接受了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爱情自由等新思想,为了争取获得个人幸福,他们勇敢地向封建势力展开了挑战,家庭的束缚、社会的非议全被他们置于脑后,但是子君在结婚之后,便一头沉入小家庭的琐事之中,慢慢地走上了一条旧社会为妇女安排的老路上去了。而涓生则在为生活的奔忙中挣扎——失望——颓唐。当子君走后,没有人再“捶”他的衣角,他有出路了吗?仍然没有,无非离开玄北胡同又回到先前借住过的会馆里去罢了。

鲁迅通过小说的艺术形象告诫青年们,不能将自由婚姻作为自己奋斗的终极目标,在获得个人的爱情幸福之后,必须向更高的理想境界奋斗,如果不解除旧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压迫,个人的幸福是没有保障的,涓生和子君的爱情苦果正包含着这样的人生哲理。

《鲁迅文集》此段关于《伤逝》的导读解析,是大多数导读解析文章的代表,笔者在此并不否定以上观点,只是试图用现代人的视角来分析“涓生与子君”婚姻悲剧的症结。这些解析与说明,较多地强调了“封建制度”、“旧的礼教”、“黑暗社会”、“民众的麻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等社会因素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当然,这些解读是的确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因为文学本身是反映社会现实的。然而,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若能弱化当时的社会背景,以更纯粹的眼光更鲜明地感觉“形象”,去重新审视故事中的人物(及其生活),似乎更易产生共鸣,能更分明地感觉到这些人物还鲜活地生活在我们之中。下面是笔者试图以当代社会作背景,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解析《伤逝》里主人公的爱情所得,请专家指正。

一、纯洁的爱情意味着彼此为对方牺牲与担当。涓生没有做到,当生活中柴米油盐真出了问题的时候,他没有去想更好的办法来挣钱养家糊口,而是在“节俭”上下功夫,亏他能想到少一个活物便少一份开销,先是放掉了阿随,接着又用那知识分子固有的藏掖不住内心的苦瓜表情与知识分子的推理与叙述逼走了子君。而子君呢?她的奋斗目标似乎就是幸福的婚姻与生活,资产阶级贵妇人的习气被模仿的真像,养庞物小狗、小鸡,且什么事也不做,只会空谈爱情与个性解放,自尊与敏感导致自卑,当涓生放走了阿随,她被刺疼了,加之涓生的颓唐表情和词不达义的叙说,使她的希望幻灭,便知趣地离开了涓生,离开了曾给她带来欢乐与不幸的家。从这个角度看来,他们没有谁会为对方着想,没有谁会为对方担当。如此,爱便是苍白的,最终必然走向毁灭。

二、家庭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似乎与第一个观点相似,但本质有所不同,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往往与其“经济收入”与“家庭贡献”成正比。尤其反映到夫妻二人的地位上,谁的经济收入多,谁的地位就高,说话就有底气,否则,只能低三下四看人眼色行事。涓生被子君累赘,子君依附于涓生的原因 ,就是因为涓生在报馆里做翻译,多少能挣几个钱,如若是子君在报馆当翻译,涓生在家当家庭主男,那又怎样呢?我想,其结果无非是悲剧角色的互换,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带有浪漫色彩的爱情。

三、物质的贫困必然导致精神的贫困,精神的贫困必然会腐蚀婚姻的基础。早先,涓生和子君在争取爱情幸福的时候,他们的眼中只有“自由与爱”,当进入“婚姻状态”,社会的黑暗与他们自身的弱点把他们逼到只有“半株白菜”的时候,爱是那么的苍白,“个性自由”是那么的空洞乏味,他们不再说雪莱,不再谈《诺拉》、《海的女儿》,他们只能不得不“筹钱吃饭,吃完饭筹钱”。物质的贫困改变了他们的思考方向——必须想吃饭问题,当吃饭真成了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神情——只有沉默,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他们的精神状态——就如蜻蜓在恶作剧的坏孩子手里一般,被系着细线,尽情玩弄、虐待……这一切,不就是物质的贫困导致的精神颓废,接下来“子君离开”,也许就是他们唯一且最好的选择。

简而言之,爱情需要付出,爱情需要基础,爱情更需要培育。离开了这些,爱情只能是虚幻的,即使有了,也是昙花一现。这可能是人性的必然。

以上便是笔者以《伤逝》为例感悟鲁迅文章给人的思考,可能会贻笑大方。但是,反观现代人对鲁迅文章的理解与把握,仍大多停留在文学性、艺术性、社会性等方面,其它关于人性的剖析,由于害怕误读或引发争议,而一直在人云亦云。其实,文学作品中作者主观意图或许就是前几段文字解析,然而,客观结果给予人们的思考却远不止于此——不是深度,而是宽度。许多读者很容易用文学作品中人物对照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大家看到悲苦女人,便想起祥林嫂;大家看到自欺欺人,能自解自嘲的弱者,便想起了阿Q;多年在外不回家,回到老家见到儿是的玩伴,便想到了“闰土”;遇到做事没有原则的人,就想起了方玄绰的“差不多”、 “都一样”;遇到读死书教死书的老师便想起“孔乙己”……

鲁迅的伟大,正是因为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在更多国人心中活着,虽然阅读者的文化层次、生活经历、个人体验参差各异,但在更长的时间里被人讲述着,在更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被人对比着,念叨着,能使迷惘者找到曙光,清醒者愈加清醒。

“子君”还活着,子君、涓生、阿Q……他(她)们身上的人性光芒,让生活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抬头凝望着、对照着、反思着、前行着。

在此,笔者认为赏析鲁迅先生等古今中外优秀作家作品时,可以尝试用以下的解析方式:弱化原作的社会背景,渗透现代意识、背景,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去揣摸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精神状态、规划他们的生活轨迹,我们便能从除却“社会因素、时代因素”的人物命运中找到人性本身的诸多问题。“他们”身上的风采与污垢在我们的身上或多或少的残存着,有些甚至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我们同样可以被“他们”牵引着,以对比的方式来审视我们自己,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

参考文献:

伤逝读后感篇2

【关键词】纳兰,约翰弥尔顿,悼亡,凄婉,爱别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所谓“哀莫大于死别,悲莫大于生吊”,“多情自古伤离别”,爱情中有甜蜜也不乏痛苦,而最痛苦的莫过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死别,正如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逝者已去矣。纵观《浣溪沙》与弥尔顿《悼亡妻》,二者都浸染着诗人对亡妻的刻骨铭心的爱恋与思念,但不同的文化,哲学,宗教背景使得伤逝的主题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和色彩,体现出异样之美。

一、不同的身世,相似的不幸

根据史载,卢氏因难产匆匆离世,纳兰容若与卢氏三年的夫妻生活,举案齐眉,恩爱非常,这样的恩爱生活也只能叹一句“只道当时是寻常”,这种别离之苦令容若的哀伤入骨,容若此后的九年人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亡妻卢氏。这首《浣溪沙》便是其中一首在痛失爱妻之后,追忆往日,哀叹今日的沥血之作,其文中悲字贯穿始终,悲痛之情如同长风推浪,滚滚向前。

弥尔顿《悼亡妻》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悼亡诗,也是弥尔顿所作的唯一的一首爱情诗。第一个妻子病故后,他在1956年又娶凯瑟琳伍德科可为妻,两人婚后极为恩爱,不幸的是两年后她死于产褥。于是弥尔顿写下此诗通过叙梦来表达失去爱妻的深切痛苦以及对她的无限缅怀。

二人的作品从字面意义看所表达的主题是相同的,即都是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二人对亡妻的思念追忆一样的情深意切,在作品中诗人都流露出自己的悲切之感,表达了伤逝的主题,同样地寂寞难奈与凄凉。

二、两种别样哀叹,一样刻骨心酸

1. 意象选择:“身边事,儿女情”与“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由于意象上的差异受,中西文学的艺术风格有不同取向,中国多为现实主义,而西方多取浪漫主义。从纳兰和弥尔顿悼亡诗的意象选择看,二者各呈特色。纳兰的《浣溪沙》一词中意象选择带有极普遍的特征,用平白话语道出他们伉俪二人平常的生活场景。如“沉思往事、读书、泼茶、当时只道是寻常”,读来直如白话,用在词中形成其平易流畅的特点,“以浅语写真情”,用最细微最容易忽略的生活细节来突现最朴实最体贴的深情。而弥尔顿的悼亡诗中则意象多为幻想和想象性意象,意象选择自由,范围极广,想象丰富,绵延古今,没有局限于生活中的现实意象。

2. 内容侧重:“善”与“美”

中国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评判也多是道德品德这一角度去加以定性的,而西方评判女子的角度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聚焦在道德伦理层面,它主要注重女子的貌美才美。“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中纳兰以细腻的笔触追忆了妻子与自己相濡以沫,休戚与共的人世间最体贴的情谊,从而表达了亡妻走后自己无限的情思和对永逝之爱的绵绵追忆。

而在《悼亡妻》,弥尔顿歌颂妻子则侧重突现一个“善”字,他不仅歌颂亡妻的德美,更关注赞扬她的貌美与才美。诗中他对妻子的外貌和品质进行了细腻的描绘:他仿佛看见爱妻“穿着心地那样纯洁的白衣”,心灵与外貌都纯洁如初,像天堂里的圣女。这种美是其他任何人不可比拟的,给他带来的愉悦之情也是无法代替的。

3. 感彩::“他生未卜此生休”与“在天愿作比翼鸟”

纳兰词中的“悲痛欲绝”与弥尔顿诗中的“悲中有望”的感彩究其原因是中西文化不同的生死观所致在感彩上,纳兰在词中传达的是一种悲情,面对无情的“西风”、飞落的“黄叶”、黯淡的“残阳”,不由地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全词哀伤凄婉,出语悲苦,可谓一字一泪,不由得让人黯然神伤,正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读者只能沉浸在诗人的巨大悲痛和深切哀伤中。

而弥尔顿悼亡诗传达的情感则是悲中有慰,痛苦中还有一线希望,相信来生彼世,把乐土天堂看作幸福的归宿,给读者的感受是哀而不伤,情致相对纳兰的《浣溪沙》较为温和,在《悼亡妻》中弥尔顿在悲伤的同时流露出一种安慰,一份宁静,一线希望。虽然是在幻梦中,却分明看到平和善良美丽的爱妻死后已升入天国,她短暂的生命已上升到永恒的新生。

中英由于宗教和文化上的差异具有不同的生死观------哀死和乐死。纳兰哀痛极甚,而弥尔顿认为死亡与生存之间有连续性,西方社会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故他们走的道路是先恋爱后结婚,人生的幸福与快乐是建立在对外在世界的无限追求之上的。所以西方人结婚之后,夫妻双方依然是各自独然的,你依然是你,我依然是我。他们的这种文化氛围亦更能清醒地认识到死亡乃人生之必然,也更能激发他们对外在世界的探索对真理的追寻,这多少使弥尔顿在爱妻亡去后减轻了悲哀,增加了幻想。

三、结论

约翰弥尔顿《悼亡妻》与纳兰容若的《浣溪沙》两首血写的文字、发自灵魂深处的痛哭,真实地展示了生命的底蕴,让我们产生强烈地共鸣------ 一种伤逝,两处悲愁,同一棵缠绵藤,开出两朵凄婉花!通过在意象选择,内容侧重,感彩的比较,本文发现纳兰的悼亡诗多用日常生活的现实性意象,悼亡内容突现“善”字,歌颂妻子的美好品德,词文情感倾向于悲痛欲绝,如泣如诉;而弥尔顿的悼亡妻则多用想象型意象,悼亡内容突出“美”字,诗歌感彩悲中有望。同时,通过中西这两篇悼亡诗的比较,我们还可以欣赏到他们各自的独特魅力,看到它们所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差异。

参考书目:

[1] 《英美文学精要问答及作品赏析》胡宗锋.[M]. 西安出版社,2001

[2]《读诗有智慧 》赵仁 主编. [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

[3]《20世纪英美诗歌导读 》张礼龙.[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4]《英美经典诗歌阅读与欣赏》NICOLAS H. NELASON.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 “纳兰词漫笔 ”张宗刚.《古典精读》.[J].200805期 第27页

[6]《人间词话》王国维.[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伤逝读后感篇3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新课程理念已经走进我们普通课堂,在师生阅读对话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个性得到了解放,个人体验得到了深入。怎样让阅读更为自主,更加有效,让学生读出“本我”,读出“超我”呢?读了毕闫学老师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课堂教学实录,我颇受启发,现在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一、在观察学生的“本我”中扩充内容

案例描述

课程伊始,闫老师从跟学生聊童年趣事入手,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眉飞色舞地交流着童年发生的趣事,课堂笑声不断。闫老师告诉学生:童年的记忆,也是财富,值得回味和珍藏。闫老师接着问:读了课题中的三个词组,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互相启发中形成了清晰可感的画面。但闫老师并没有满足于此,她巧妙地肯定了学生:你们描述的画面,就是无数次浮现在林阿姨脑海里的童年记忆。然后,她呈现课文结尾,配以充满历史意味的黑白骆驼队图片,在《送别》的背景音乐中轻轻朗读。

童年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是怎样的?从闫老师的课前谈话中,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快乐、天真无邪。但是,童年留给我们的仅仅是这些吗?当然不是。在了解了学生的“本我”之后,闫老师不动声色地扩充了内容:一是告诉孩子们,童年的回忆是值得珍藏的财富;二是通过图片和略带伤感的音乐,形成一种深深的怀旧情思——童年留给我们的,除了快乐,也有逝去的伤感。这样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孩子们变得凝重了,可见闫老师已经将他们拉进了林海音笔下的文字氛围中。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是联系学生与文本的桥梁,应立足学生和文本,引领学生尽快融入文本。

二、在反复诵读中凸显主题

案例描述

在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之后,闫老师先帮助学生扫除文中名词术语的理解障碍,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汇报了作者争辩骆驼为什么挂铃铛、情不自禁地学骆驼咀嚼、想给骆驼修剪不整齐的毛等趣事。在汇报中,闫老师巧妙穿插了重点句——“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如果说通过导入,闫老师奠定了一个基调,那么,这里的阅读交流,就是给每个孩子的心里涂抹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的过程。闫老师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就是把阅读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他们。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孩子们畅所欲言,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表达出自己真实而独特的见解。在对重点句的朗读中,我发现孩子们已经入情入境了,这说明他们不再游离于文字情感之外,作者那份遥远的美好的童真童趣已感染了他们。

“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闫老师这种润物无声的引导方式,是对新课标理念的完美诠释。

三、在回归文本主旨中实现“超我”

案例描述

闫老师不满足于对眼前文本的解读,又拓展了《城南旧事》中“什么是贼”、“白鸡黑鸡下的蛋为什么都是白色的”等内容,结合“我也不会再问了”一句,使学生在会心一笑中对充满疑问的小林海音的认识更为深刻全面。

接着,闫老师安排了一次小练笔,让学生倾吐童年的趣事,学生在自我对照中体会到了林海音对逝去的童年的那份淡淡的感伤和无限的留恋。

最后,闫老师朗读自己的诗歌《童年,我心灵的故乡》,升华个性体验。

收尾也是一种艺术,好的课堂收尾,对孩子知识的构建、认识的提升以及兴趣的激发都有很好的作用。闫老师的拓展阅读,是对节选片段的情感和童趣的再一次品悟。“那些问题我不再问了”看似平常,实则再一次串起课堂,这些作者不再问的问题,代表的是一段消逝的童年,怀旧氛围再次袭来。

之后的小练笔以及诗歌朗读,则是对学生个性体验的再一次升华,既帮助学生走出了淡淡的忧伤,让伤感得以释怀,又与课文相得益彰,“心底流淌着深深的怀念/还有一丝淡淡的感伤/不管身处何地,走向何方/我依然执著地把美好珍藏”,犹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秋》中自我排遣的豁达。学生的阅读体验被激活,实现了阅读的“超我”。

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的情感之旅,学生的情思与课文的情境、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师起着不可忽视的点拨、引领、重组作用。我以为,闫老师的这一课,让学生从“本我”走向了“超我”,给了语文课堂很好的启示。

伤逝读后感篇4

从何起,我已经12岁了。对于那些,童真的一切,我是该摇手说再见了吧。

从何起,我又已经从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变成了一个有烦恼,并且很文静的女生,思想不再有童趣,只有,花飞花落的感情,和忧伤的思想。或许这就是“一地繁华,一地忧伤”吧。

每天的早晨,总是独自一个人,走在大街上,享受着风肆意的吹拂,和脸庞那丝丝凉意。太阳也照在身上,把整个人的惆怅都照出去了,得到的只是暖洋洋。风与热的交融,感觉甚深。到学校了,打开书包,拿出铅笔盒,就开始写作业。等老师来了,再拿出书认真地读。嘴巴是在读,心飘到了外面,和云一起漂浮,漂浮,漂浮……下课,整理书包,回家。还是独自一个人,走在街上,望着那些人,那些繁华。不禁感到,这个世界的可笑。

周末,上上电脑,写写小说,无聊的时候再看看书吧。也有那么一丁点的时间是属于我的。我把那点时间,拿去和朋友娱乐。虽然说童真逝去了,但是,可以有乐趣吧?那些时间,真的是一个星期最开心的时间。可是,那时间飘逝后,我不再奢望,等待着下一个星期。而且每次这个时候,我会抛开所有人,所有事,和阳光交融,在太阳下,散发自己的悲哀,把温暖照进心里。此时,我很开心很开心,把所有烦恼都忘掉了,眼里只有太阳,没有人,即使再重要的人,也没有。就算天塌下来,我依旧快乐。

寒假了,也是过年了。虽然算不上快乐,但是也算不上悲伤。只是,过年要开心对吧?开心了,又怎样,没人在乎我的感受,还束缚我的自由,这,我很悲哀,怎么开心得起来?过年,回味着一年,想一想喜怒哀乐,想一想以后要怎么过。再想一想,那些逝去的人和事,觉得撕心裂肺。一滴什么东西?流了下来?冰凉的,痛苦的,融在一起。傻傻地回忆着,那些人,那些事。呵,它们可能回来吗?笑自己的可笑和无知,那一刻才知道以前有多么纯真,幼稚。那一刻才知道,那些人,那些事不可能回来了。那一刻才知道,哭着笑,多么疼,多么痛苦,多么勉强!

伤逝读后感篇5

今朝,今时,放学了,我的心情格外沉重,因为这次考试再次失误,考砸了,就在刚才那一时刻,我眼前一黑,悲伤、心痛,是我的感受。青春,悄悄逝去,不告一声离别,已过去了很多时光,读着“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句话,心中略显一丝惆怅,又有一些伤感。

来到小区,发现花儿慢慢凋谢,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不由有些失落,百花纷落,唯有一枝独傲,那虽是高风亮节,却有些孤独,有些伤感,风儿吹去,那一枝也落了,不引人注意,随着伙伴告别这美好的世间,飘落而下,无人注意它,还是以往孩子的欢声笑语,徘徊在孤枝间,不禁有些悲伤,吟道:“静伤,花逝去,遗忘流年。”这时,突然发现这也是一种美。

我忽然明白:以后只应该珍惜眼前该珍惜的,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恨,随风而去,生命结束,恩怨了结,一个人,一场梦,一座空城,一生奋斗,满怀豪情壮志奔向生命的终点!

菏泽牡丹区二十一中初一(7)班初一:魏征

伤逝读后感篇6

自称“日剧爱好家”、撰稿人。有剧必看,曾在豆瓣、个人网站撰写日剧评论,每季度同时收看的剧集达20多部。现固定于新浪微博( /raynlaw/)更新剧评。

罗越的秘密花园Vol.5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朵花

美恰恰是无法持久、无法完满、让人倍感无力的存在。

在这个意义上,美与樱花别无二致。

3月底,我与同伴前往京都赏樱。

每到三四月间,当寒冷的冬季过去,空气变得暖和起来,花朵开放,虫子从泥土里爬出来,原该是像“春节联欢晚会”给人的总体印象那样,带点昂扬奋发、朝气蓬勃的情绪吧。然而,在日语中却有个非常特别的词语——“切ない”,通常被解释成悲哀与寂寞的结合体,译成英语的话,大约近似于heartrending或者heartbreaking,即心碎、忧伤之意。用“切ない”来形容春季樱花开放时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因为樱花花势虽然绚丽壮烈,但花期却很短,边开边败,从盛开到凋谢不过一周时间。因此,有赏樱情结的日本人心里也许就自然而然生出了某种心碎、忧伤之情。樱花是面死而生、轰轰烈烈的代名词,也是悲哀宿命、独自飘零的象征物。

其实,由于共享东亚地缘文化的关系,中文里能找到一个与“切ない”更为贴近的词语:感伤。与英译heartrending、heartbreaking等不同,“感伤”并不像“心碎”那样着重强调悲伤的程度,也不会像“多愁善感”那样直接对情感脆弱进行批评,甚至与“伤感”之间也有着细微的差异。感伤是个人化的情感,与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的“伤春悲秋”一脉相承。日本脑科专家茂木健一郎表示:在科学上,感伤属于的范畴,来源于一种对外部世界的敏锐感应力。

最近读到日本诗人八木重吉的诗,堪称感伤派的代表作。有一首《云》写的是:“有云的日子/云朵/充满忧伤/无云的日子/天空/兀自孤寂”。他的作品一般都在10行以内,在词句和大幅的留白中,淡淡的感伤四散开来,弥漫纸面。文字的直白浅近丝毫不影响他的诗歌散发永恒的魅力。

放眼整个文学领域,不仅感伤情怀源远流长,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好作家都感伤。不仅“感伤主义文学”作为一种特定的文艺思潮在18世纪后期兴起,英国作家劳伦斯?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为这一流派开山,法国作家卢梭、德国作家歌德也无不受其影响。普鲁斯特的鸿篇巨著《追寻逝去的时光》则始终氤氲着一片对时光流逝不复返的感伤情绪。感伤俨然成了文学作品的重要内核。

影视作品中,感伤同样是核心之一。法国经典电影《红色气球》、李安的大片《断背山》、动画电影《WALL?E》……无数作品都营造出了微妙的感伤情绪。就连广受亚洲观众欢迎的韩国电视剧,也完全以感伤作为百试百灵的收视利器。

生活中的类似感情同样比比皆是。其中我个人最喜欢的当属夜幕缓缓降临。天色将暗未暗的当口,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开始打开尾灯的时段。虽然我们还能依稀看清街巷的面貌,然而那种旧旧的、带点萧瑟感的图景转瞬即逝,最多只有半小时、一个小时。吞噬这座城市的漫长黑夜就要来了。

说了这么多,忽而意识到,美容何尝不是充满感伤的呢。此刻正在阅读杂志的爱美女性,即使对“美”的无法持久心知肚明,不也还在不断追寻着她的踪迹么?美恰恰是无法持久、无法完满、让人倍感无力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美与樱花别无二致。

话说回来,还有比在今年的3月底前往日本赏樱更令人感伤的事么。

比起沿着河堤竞相开放的樱花,独一棵的古老花树让人倍添感伤。

?策划 荣儿

?撰文&摄影 罗越

伤逝读后感篇7

时光裹挟着一段段往事流逝,也许从心底来说,我们都是愿意留下满庭的花香在记忆里的,但每份记忆不会都是繁花似绵,花香四溢的,要不怎么会有那渐行渐远的脚步?风吹花落,爱已成殇之时,执着并不一定会带来圆满。袁机的执着,就亲手把自己送进了火坑。婚前,在高家因高绎祖品行太差,本着不耽误她的本意要求退婚时,她天天抱着那块定亲的金锁痛哭,认为女子只能从一而终,一定要嫁入高家。婚后又一再的忍让,任由高的打骂,甚至火铬,直至性命不保时,才被父亲接回家,由官府判离。袁机用血泪换来一块贞洁牌坊,别说现在的人为之不值,就是当时她的兄妹都同样为之婉惜。

执着在这里,只换得声声叹惜,当断不断,遗憾更深。可叹她在听说高绎祖已逝的消息时,抚着一身旧伤,却仍吟出“只记花开不记年”的诗句,此时让人痛惜的是她的宽容。

袁机的命运与她熟读的诗文有关,与她对封建礼教的愚忠有关。因为读了书,深陷于“节义”二字,才误了自己。不过,抛却那不值得的执着,她那从诗文中学来的宽容之心,真是非平常读书人能拥有的。常常一段感情的结束,都与一个伤痛有关,是选择因伤成仇,因爱成恨,还是抚平伤口,对过往心存感激,重新开始生活?袁机的智慧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她选择用任花开花落,顺其自然的心态,接受事实,最多也只是将她在家人面前掩饰的寂寞,无法排遣的悲伤写在诗里。我想也只有她这种心地仁慈的人,才善于删除伤心的情节,复习浪漫的爱情,对过往选择性地遗忘,才能写出“只记花开不记年”的名句吧。

岁月更迭,我们是不用做袁机那样的烈女了,只是应该懂得,世事如烟漂渺,一辈子很短,与恨为伴的日子看不到花开。既然曾经爱过,就记着爱里的那些鸟语花香,橙红紫绿吧。那些曾经的,生命里的喜悦,会芬芳我们的一生,温暖每一个花开的时节。面对伤痛,留一些温暖的刹那在记忆里,用一片馨香漫过仇恨不更好吗?

其实袁机对高绎祖也不是没恨的,但她更懂得忘记。恨往往是由爱转换而来的,爱是需要感情的事,其实恨又何尝不是呢?人生这么短,爱都不够时间,再恨就来不及了。

伤逝读后感篇8

海涅一生写得最多的是爱情诗,但是他的爱情经历说得上悲惨。他的恋爱史从他爱上两个堂妹开始,这场恋爱从一开始就是无望的,两姐妹因为他的贫寒而从未把他放在眼里,先后与凡夫俗子成婚。

然而,正是这场单相思成了他的诗才的触媒,使他的灵感一发而不可收,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奠定了他在德国的爱情诗之王的地位。可是,虽然在艺术上得到了丰收,屈辱的经历却似乎在他的心中刻下了永久的伤痛。在他诗名业已大振的壮年,他早年热恋的两姐妹之一苔莱丝特意来访他,向他献殷勤。对于这位苔莱丝,当年他曾献上许多美丽的诗,最有名的一首据说先后被音乐家们谱成了250种乐曲。

对两姐妹的爱恋是海涅一生中最投入的情爱体验,后来他就不再有这样的痴情了。我们不妨假设,倘若苔莱丝当初接受了他的求爱,她人老珠黄之后下巴上那颗带硬毛的黑痣还会不会令他反感?从他对美的敏感来推测,恐怕也只是程度的差异而已。其实,就在他热恋的那个时期里,他的作品就已常含美易消逝的忧伤。不过,在当时他的眼里,美正因为易逝而更珍贵,更使人想要把它挽留住。他当时是一个痴情少年,而痴情之为痴情,就在于相信能使易逝者永存。

对美的敏感原是这种要使美永存的痴情的根源,但是,它同时又意味着对美已经消逝也敏感,因而会对痴情起消解的作用,在海涅身上发生的正是这个过程。后来,他好像由一个爱情的崇拜者变成了一个爱情的嘲讽者,他的爱情诗出现了越来越强烈的自嘲讽刺的调子。嘲讽的理由却与从前崇拜的理由相同,从前,美因为易逝而更珍贵,现在,却因此而不可信,遂使爱情也成了只能姑妄听之的谎言。这时候,他已名满天下,在风月场上春风得意,读一读《群芳杂咏》标题下的那些猎艳诗吧,真是写得非常轻松潇洒,他好像真的从爱情中了。可是,只要仔细品味,你仍可觉察出从前的那种忧伤。他自己承认:尽管饱尝胜利滋味,总缺少一种最要紧的东西。那就是“那消失了的少年时代的痴情”,由对这种痴情的怀念,我们可以看出海涅骨子里仍是一个爱情的崇拜者。

在海涅一生与女人的关系中,事事都没有结果,除了年轻时的单恋,便是成名以后的逢场作戏。唯有一个例外,就是在流亡巴黎后与一个名为玛蒂尔德的鞋店女店员结了婚。我们可以想见,在他们之间毫无浪漫的爱情可言。海涅年少气盛时曾在一首诗中宣布,如果他未来的妻子不喜欢他的诗,他就要离婚。现在,这个女店员完全不通文墨,他却容忍下来了。后来的事实证明,在他瘫痪卧床以后,她不愧是一个任劳任怨的贤妻。在他最后的诗作中,有两首是写这位妻子的,读了真是令人唏嘘。一首写他想象自己的周年忌日,妻子来上坟,他看见她累得脚步不稳,便嘱咐她乘出租车回家,不可步行。另一首写他哀求天使,在他死后保护他的孤零零的遗孀。这无疑是一种生死相依的至深感情,但肯定不是他理想中的爱情。在他穷困潦倒的余生,爱情已经成为一种遥远的奢侈。

即使在诗人之中,海涅的爱情遭遇也应归于不幸之列。但是,我相信问题不在于遭遇的幸与不幸,而在于他所热望的那种爱情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在他的热望中,世上应该有永存的美,来保证爱的长久,也应该有长久的爱,来保证美的永存。在他51岁的那一年,当他拖着病腿走进罗浮宫的时候,他在维纳斯脸上看到的正是美和爱的这个永恒的二位一体,于是最终确信了自己的寻求是正确的。但是,他为这样的寻求已经筋疲力尽,马上就要倒下了。这时候,他一定很盼望女神给他以最后的帮助,却瞥见了女神没有双臂。米罗斯的维纳斯在出土时就没有了双臂,这似乎是一个象征,表明连神灵也不拥有在人间实现最理想的爱情的那种力量。当此之时,海涅是为自己也为维纳斯痛哭,他哭他对维纳斯的忠诚,也哭维纳斯没有力量帮助他这个忠诚的信徒。

上一篇:关于云的诗句范文 下一篇:童话作文4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