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9-22 14:49:50

秋天的散文

秋天的散文篇1

一、艺术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熔铸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他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散文观念,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饱含着作家的个性、独创性的艺术表达程式:其一,从理性回到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其二,本世纪末期散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研读余秋雨散文,我们发现,这一特征在这位作家的文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现出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

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同时而来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改造与征服已尽最大限度,即大自然在今天基本上已是人化的自然,人们对之至少在心理上已不如过去那么陌生,而是相当熟悉。因此,古人在探索大自然奥秘时所特有的那份新鲜、惊奇、困惑、激动在今天基本上已不复存在。

游记偏重于临摹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态,再挤逼出一两点主体感悟的表达程式已相当陈旧,再也激不起读者的审美兴趣,等等。诸如此类,均使得今天的游记越来越不好写了。因此,必须另辟蹊径,而余秋雨的探索,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经验。这就是,突破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将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

另外,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二、美学特色

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此一切散文文本。从意蕴上考察,余秋雨散文集中探讨的是中国文化问题,因此其文本情感符号系统主要由下述三个方面构成:一、在蒙昧的历史途程中艰难跋涉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二、镌刻着无数历史人物的足迹与印记的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域场所等空间存在。三、已经上升为某种象征符号,凝聚着厚重文化内涵的物象。作家常常将上述三方面内容交错起来,扭结到若干著名或无名的人物活动轨迹中,通过他们的奋斗与失落,中兴与末路,得意与苍凉,质言之,通过他们的生命亮色划破历史隧道的黑暗,展现了一幅漫长的中国文化演进的巨幅面卷。

从艺术上考察,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对当代散文美学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第一、作者所选取的景观或物象都曾参与了作者主体的精神建构。第二、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结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第三、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掩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面卷。像余秋雨这种大规模地、整体地运用想象修复一段历史运动的轨迹则不多见。第四、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余秋雨散文常常从感性叙述轻松自如地切换成理性评析,或从理性评析自然地转人感性叙述,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一种交融着感性与理性的具象式理论言说。充分显示了一个在理论研究、艺术鉴赏与创作中浸淫了多年的文化学者的优势,从而远远超出前此若干纯感性抒情、叙事或纯理性议论的文本,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新型的范例。

余秋雨能将自己的散文写到了这个程度上,实在也是一个奇迹,靠的是他多年的心血、多年的思考、多年的积累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求,这不能不说跟他毕生的行走、思考有关,他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上,即使写点什么都能够随便写出点什么来,但是他通过散文,把自己塑造成了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形象,完全可以说是,被一些外在的东西逼出来的,被媒体和杂志逼出来的,是被他的朋友们推出来的,既可以说是被爱护他的师长朋友们推出来的,保护出来的,又可以说是被他的那些论敌满天飞的言论、无形的攻击和有形的言论逼出来的。我们知道,一个社会塑造人,有时就是这样,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力量把你塑造出来。有了这样正反两方面的力量,还得靠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性的思想去完成自己,塑造自己;如果没有自己足够的力量,你早就被打倒了。假如没有自身强大的思想力量和一手绝活,那么你也很难完成这个任务;而一旦有之,则会水涨船高,风浪行舟而不沦。我们由此可以看见,余秋雨他在这样的过程中,实在也是自己把自己的才力逼发出来了,所以他的散文风行天下,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余秋雨的散文以他的思想作后盾,以他的才华作支撑,对这些众多的文化现象、文明现象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思考,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需求和必然。如果没有余秋雨呢?那么会不会也有别的人来代替和弥补这个空缺?我不知道。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是可能的,是存在的,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余秋雨出现了,实在也是一种文化的必然。因为他刚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适合了这样的需要,做出了这样的成绩,因此无论什么人反对他都无法回避他的存在了。

秋天的散文篇2

郁达夫的作品在文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文学作品涉及多种题材,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词,都散发着作者本身独特的魅力。它的文笔深刻,语言热情,总能把读者带入文章的意境之中。本文主要分析《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故都的秋》;审美趣味;分析

郁达夫具有自身独特的散文风格,他曾经讲过“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其散文多描写得是自身的亲身经历或者切身感受,文章中强烈的表达个人的感情。它的散文是忧郁而又坦荡的,说出了众多知识分子想要表达的。《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散文的代表,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受当时社会中多种因素的影响,郁达夫从繁荣的上海移居到恬静的杭州,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在山水之中,在淳朴的民风下《故都的秋》映入人们眼帘。贯穿《故都的秋》的感情基调是忧郁。全篇没有直接写“思”却又在每句的字里行间透漏出“思”。秋在大多数文人墨客的笔下多是以悲凉,感伤的笔调出现的,《故都的秋》并未过多流露出寂寥景象,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本文主要把分析重点放在《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一、作者笔下与众不同的秋

秋在不同人的眼中所代表的象征意味是不同的,在大自然的眼中秋是收获的季节,经历了懂得雕琢,春的洗礼,夏的考验,生命就要在秋天绽放了,秋是丰收,是喜悦,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在众多的游子眼里,秋是悲凉的,“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唤起了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在秋天游子们想起了有着和土地一样颜色的父老乡亲。在一些文人的眼中,秋还被赋予不一样的色彩,或喜或哀,都皆由心生。在凉风习习的秋的季节里,所有的植物都开始换上新装,他们以金色的盛装来迎接这个季节。在诗人眼中随风飞扬的黄叶,早晨植物上的霜,阵阵凉气,都在把秋的悲凉之色渲染的淋漓尽致。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关于描写秋的文章层出不断。文章内容也不尽相同,有歌颂秋天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有感伤秋天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黄色的秋在不用人的眼中具有不同的色彩,有单一色有五彩斑斓。众多画家彩笔下的秋都是一种金黄色或者具有衰败色彩的黄。在生活中提起求,映入脑海的也是一片片黄。同一种颜色在不同人的眼中也具有不同的以为,悲伤者的眼中,黄色的秋是忧伤的,是寂寥的,是能够唤起内心最深处的忧伤的,它的颜色和它的镜像总能够轻易的浮动敏感人的心弦,引起他们对难过往事的回忆。黄色的秋在乐观人的艳丽,是收获,之付出的诸多努力终于获得了想要的成果,秋是一个具有魔力的季节,它给了诸多人希望。

郁达夫笔下的秋被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一改以往的悲秋之色,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对秋的无比喜爱之情。郁达夫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好的。这句话吧他对秋的感情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秋在郁达夫的笔下是可爱的,是动人的,是散发着无穷魅力的。他笔下的秋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色彩。文学作品中赞美秋的文章并不少见,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所以能够吸引很多人,是因为他的秋有着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故都的秋》并不是仅仅是赞美这些表面的事物,迷人的红叶,各种花的香味,他笔下的秋是以“悲”的基调展开描写的。秋的悲凉,寂寥,正是他所赞美的地方。家乡的秋天是静谧的,一切都呈现出美好的状态,这种静,有着宁静,安静,还有着净的味道。“悲”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不美好的姿态呈现的,而郁达夫喜欢的赞美的正是这静,凉的秋。与众不同的入笔,正是作者秋的魅力所在。

二、悲凉事物呈现出富有生命力的景象

《故都的秋》中写道“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这种秋的景象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宁静世界。晴天的秋的天空是纯净的,这种纯净,让整个悲凉的心境可以得到放空。秋天是晴空万里的,抬头作者看到了碧蓝的天空。人在无事的时候便会莫名的倍感,作者写秋并没有刻意忽略这种悲感,即便是简单的天空,也可以描绘的具备生命色彩。泡一碗茶,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在秋的景象的环绕下,秋本身的悲也彰显出别具一格的风采。

《故都的秋》中出现的景象有槐树秋蝉、秋雨、果树。古老的槐树给人带来静谧的同时又让人感觉很舒服。秋蝉是秋夜里的歌唱家,它给秋天的夜晚增添了生气。北方的秋雨是作者热衷的事物,他偏爱这雨,因为雨给了秋更深沉的意味。

三、深刻的感悟

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价值。《故都的秋》中郁达夫流露出无尽的喜爱。从秋映入眼帘的景物再到对秋的思考,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有了变,才有了色彩斑斓的世界。郁达夫笔下不仅仅写的是秋,还有人生。

结语:《故都的秋》整篇文章中流露出的都是作者对秋的无尽喜爱。作者似乎在借秋告诉人们,生命中衰败与挫折都是不可避免的,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要在寂静的空间里给自己思考的机会。作者能够在秋的悲凉笔调下,对秋展开了一系列的描绘赞美,勾勒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秋景图。《故都的秋》以一种独特审美趣味征服了千千万万读者。

[参考文献]

[1]吴晓东. 中国现代审美主体的创生――郁达夫小说再解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7(03).

[2]张义顺. 《故都的秋》写作特色浅析[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3]唐芳. 《故都的秋》的语篇功能分析[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秋天的散文篇3

涂万作的散文文字灵动畅达,感情自然流露。他写的多是些身边的事情和事物,人、山、水、动物、花草,都可以成为他与之交流和思考的对象。没有无谓的喧嚣,尽可能地保持着真实的自我。这样的散文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欢畅地在山间流淌,寻找蕴含在生活里的重量和诗意。

像写塞北的风光不能不写雪一样,写南国的景色怎能不写水呢?我们果真在作者的散文中看到了这样的描写:“贵州是山的王国,这王国离不开水的滋养”,“贵州之贵,除了山有山的性格,水有水的柔情,人有人的精神之外,那就是中国革命把走向成功的‘拐点’留在了贵州,使贵州高贵的气息在国酒茅台的醇香里引人人醉。”尽管他也写到了山也写到了人,但是我还是能隐约地感觉到作者对贵州的水是情有独钟的。何况在他的笔下总是让水围绕着山和人流转,字里行间让人能读出水的无处不在处处在:河水、溪水、江水、潭水、泉水……贵州的水是智慧的水,是灵性的水,“智慧因水而在,灵性因水而动。”水有共性,更有个性。个性孕育了共性。

作者说:“江口是水做的。水好比江口的‘洛神’,掌管了所有的风景,她藉着晶莹的脉络,让江口的山川、村寨、田野、树木、小河,一年四季都流淌着迷人的色彩。”“掌管”二字用得何等精妙,把水人格化了。水早已渗入“村民们的灵魂深处。他们不满足于只在潮涨潮落之时,静候天气的阴晴变化,而是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采竹于山,取水于泉,化露为浆,制造出一摞摞精美的纸张”。用水制造出了精美的纸张,这样的夸张在这里显得那么的恰如其分。因为它既源于生活的真实,又是作者对真实生活的美丽想象(见《水色江口》)。

作者又说:镇远的“半个身子泡在水里”。他继续采用拟人法写水,多么形象!让我们跟着作者的笔迹游览镇远一趟吧:“从步行街穿城而过,再借一叶渔舟在舞阳河上放飞思绪,那肃穆的天后宫、庄严的四宫殿;那虎踞一隅的北门城楼、檀香四溢的紫阳书院;那鳞次栉比的仿古建筑、祥和恬静的传统民居,像一面巨大的、色彩丰富的展屏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几乎醉了,我为古城人临水而居的惬意而醉!”文尾:“水是镇远的血液。”这句话与文前那句“半个身子泡在水里”呼应得多么自然,深刻(见《水:镇远的灵魂》)。

作者还说:甲茶是“‘小桥流水’过后的豁然开朗,那是瞬间惊喜之余的长久回味。”他在题为《旖旎甲茶》的散文里,一改过往直接写水的惯用手法,而是借用竹、岸、洞为依托写水,别具一格。竹“将碧云潭外的皎皎清波揽入怀中,化作竹溪”,使得甲茶河两岸竹浪翻滚,延绵起伏;水边的岸“是绿色的,绿得纯正,绿得品位极高”,一眼望不到边的岸,让人领会南国绿茵水色互映相融的独特美景。

我很喜欢《明湖秋韵》这篇散文。明湖自然也是水了,但是作者着力写的不仅仅是水,它给人留下的是一个“韵”字,回味绵长、向往无限的秋韵。作者采用诗文相间又相融的新颖形式,描绘明湖平静而充满情味的秋韵。文的凝练诗的意蕴放大了作者要表达“韵”的愿望,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明湖的深远之美。散文的开篇就这样写道:“天蓝水碧,阳暖云淡,一派高原的明快。也许是远离都市喧嚣,明湖格外幽静……所有关于秋的描写、秋的比喻以及咏秋的诗句,都可在明湖找到相应的背景。”秋韵在哪里?一对即将步人婚姻殿堂的情侣,和一片落叶,成为作者寄托明湖秋韵的载体。请看那短短的6行诗里就让人读出了这对情侣这片落叶所蕴含的意味:“枝头那片叶子/是一枚/飞往秋天的机票/在它染红的时候/也许是/相拥的热烈。”把即将进人秋的要红未红的叶子比作飞往秋天的机票,这种情味饱满的奇思妙想,没法不让人拍案叫绝!秋红来了,是相拥的热烈。不是吗?那片叶子,兴奋,但是它不会忘记保持沉默。因为它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坠落。作者走在湖畔小径上,偶尔,一片飘黄的叶子带着秋的执意落在他衣襟上,“落叶是生命最后的风景,它有一种苍凉的美,它将青春许与太阳之后,又把筋骨奉献给了养育它的大地,它用彻底的回报完成了作为生命的神圣。”作者感叹:“人生一如草木,枯荣一季,这是自然的规律。但是人在飘落的时候是否也有眼前叶子般的诗意与从容呢?”这是走进秋的深层之后的发问。此时,作者听着在晚风扑面中从新郎新娘的轿车里传来邓丽君委婉的歌声,心头竟然好不怅惘——“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这篇为明湖写情状景的散文到此刹住。这个悲凉意味的结尾并没有削弱散文的意境,也没有削弱明湖的秋韵。恰恰相反。古往今来,多少个文人墨客颂秋,多少个有志之士爱秋,只因为严冬始于深秋,还因为春花源于落叶!

秋天的散文篇4

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

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

……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的兴趣。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深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

作者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为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之后去西方留学多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等职。主编《论语》半月刊,创办《人间世》 《宇宙风》 《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著有《吾国与吾民》 《京华烟云》 《风声鹤唳》等。

在《秋天的况味》中,作者开头并没有大肆渲染秋景之美,而是通过一段香烟烟气的描写,把读者带入秋天那宁静、淡泊的气氛中。“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轻松,一样的自由。”烟气轻盈,缥缈,变幻莫测。作者把自己的思绪比作轻烟,巧妙体现出心中无限的遐想,打开了文章的内容,从而引出对秋天的感悟。

“秋天,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凄草。”这句话是作者对古代诗词中秋的评价的阐述。这看似与作者爱秋的思想相悖,但经过作者进一步与其它三季对比描写之后,却显出秋的古气磅礴。在作者的笔下,春是娇媚的,夏是热情的,冬是冰冷的,只有秋是最成熟与稳重的。

接着,作者又将秋天之美深化,突出表现初秋之美。文中用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突出了初秋美的特点。“初秋的温和,如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秋天的温和、沉醉、成熟、韵律。

之后,作者又将文章回归到开头意境,进一步表现自己沉浸在“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秋之中。将秋景比喻成“慢为熬炖回锅肉,古老却完整的旧字典,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大书法家苍劲雄浑的笔迹”。让读者慢慢去品味。

文章最后感叹到人们常在意春天的美好,却总忘记秋天的“华丽、恢奇”。这使文章发人沉醉,韵味意长。描写季节,人们大多从自然景物着手,但作者另辟蹊径,着重于秋天的“况味”,把“秋”比作“过来人”,比作“烟上的红灰”,比作文人笔下成熟的文章,比作又醇又老的酒,还有雪茄、鸦片、用过二十年的破烂字典,甚至一只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发出的声调,都是作者用来传递秋天“况味”的道具或者媒介。当读者细细品味蕴含其中的秋的丰厚和醇美时,你就不由得进入作者巧妙营造的秋的境界了。

一烟在手,独对黄昏,在一片宁静、惬意的氛围中,林语堂的思绪如白色飘渺的烟雾,悠然地飘忽着,如无缰的野马,秋的温润便在心中悠悠无羁地荡漾开来,秋成了代表成熟的内蕴、古色苍茫的过来人,成为烟上的红灰,又如又老又醇的酒带一股熏熟的温香,散发着一种纯正的意味深长的气息。秋被比作雪茄、鸦片、用过二十年的烂字典、用过半世纪的书桌、一块老气横秋的招牌,甚至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徐吟的声调。

作者写秋天,不是登山远眺或临海感怀,决不同于在秋景之中赏秋,见一叶落而知秋色。在许多名家笔下的秋大多为悲凉、凄惶、萧瑟、肃杀,而作者的意图是写秋天的况味,是写秋天的味道。秋是丰硕、成熟、收获的季节,可林语堂没有对秋的丰腴、肥美过多着墨,而是以一种怡然的心态,写秋的一种绵延细节的意味。

整个文章毫无绚烂之彩绘,但笔锋过处浓情四溢,透出浓阳袭人的醇美与丰厚。“人的一生无论成败,他都有权休息,过优哉优哉的日子”,林语堂这一人生格言在文中洒脱地飘逸出来,人生之秋的丰厚,人之生命的厚重底蕴在林语堂的笔触下从容潇洒,充满了睿智。

“正得秋而万宝成”,林语堂的秋有着豁达的人生观,他的《秋天的况味》制造出一种温馨而富有人情味的氛围。

秋天的况味是什么呢?作者写出了秋天的味觉。由酒谈起,若之醇老为佳,又谈及烟,红光炙发。这些极言秋天的老辣味醇,而这老辣味醇能给人美的,隽永的回味。是“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龙之慨”,这是多么沉着的色彩,很像一幅图画中的浅绕山水,微闭上眼,便看到朦胧的秋色,一片古铜的秋色。这个色彩是沉着的,厚重的。古色苍茏,秋的神采和色彩尽收其中,大有苍茫厚重的气势,给人以旷达的感觉。但,这只是秋天的外在形态,真正秋的神采却是在作者的想象中,这里才是秋天真正的气质所在,这其中的美感的意味正是秋天的内涵。

然而,《秋天的况味》风格清淡甘美,笔调是闲适,由平淡而逐渐纯厚,对秋天新奇而独特的感受,给人留下一方想象的天地,使读者同作者一样,从沉静而闲适的遐想中过渡 到老辣之处,从静态的宁静中感到一种浑厚奔涌的秋天的气质。如果说文章前半部给人以阴柔之美,那么后半部则使人受到一种阳刚之美的陶冶。全文充满性灵闲适的特点,幽默而机敏,淡泊而深远,让人读后心旷神怡,回味无穷。他既不同于林清玄散文的文采华丽,也不同于席慕容散文的感情细腻,更不同于余秋雨散文的文化苦旅……而是以其独特的闲谈风格作为一种意趣去感化读者。

林语堂用散文告诉读者:一种最好的文化不是过于外在化、狭隘化、功利化的,而是心灵的,广大的与和平的。他也许算不上特别伟大,但他在百年文学史上独具一格,而独特本身就是一种贡献,不可重复就是一种永久的生命力!

秋天的散文篇5

摘 要:艺术都是有相同之处的,文学与电视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电视散文这种荧屏艺术,更以语言精致、短小精悍、艺术精湛的节目形态给五彩缤纷的荧屏增添了无限的魅力,甚至使电视艺术的文化品位获得了提升。本文试就余秋雨散文对电视散文的创作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进行思考,以求教于大方。

关键词:余秋雨;电视散文;创作;借鉴

一、引 言

电视散文具备浓厚的抒情色彩和丰富的文化韵味,是一种优雅、舒美的艺术表达形式。电视散文通过电视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双重表达和有机融合,再现和升华了文学作品中纯真至美的意境[1]。

在当今振兴文化的大背景下,电视观众在厌恶了一些低俗乏味的电视作品之后,就更加希望寻找一些深蕴有品质内涵的电视作品。众多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已经偏向于有思考内涵的节目。

电视制作者必须抓住电视散文的文学特殊性,把握电视的视听功能给这类散文带来的相应的艺术优势和特定的文学要求,把深邃的哲理,广远的意境,悠远的人生况味和深长的生命意蕴融于文字,经过文字、音乐、画面的唯美组合,才能有效地提高电视文化的品位,响应观众寻求心绪宁静、感受唯美艺术、品味生命真谛的要求。

另一方面,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提高民族文学素质的好途径,成为普及文学教育的好形式。而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写景与叙事之中渗透历史与文化、整合传统与现代、蕴含情感与理性,立意高远,雍容典雅,温良敦厚,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这种创作特点正符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受到了热捧。徐志摩和朱自清的散文曾被学者称作中国散文的第一代创作代表,余秋雨的散文则被称作中国散文的第二代精髓之作。

二、立意上以深远为取向

余秋雨的散文,立意上取大求深,“以小见大”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多是以文化、人格、民族、文明、生命等为主题,表现出一种跨越历史与现实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意识,以及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层关注。在《都江堰》中他从灌溉农田千年的都江堰中看到了李冰的身影和精魂,他肯定“中国真的有过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所以,他就心平气和地向现代官场的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 余光中先生说: “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

这篇文化散文一个时代的典型,他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用理性的思考融入智慧和情感,探索分析了中国现存的原始文化,去解析文化的生命,重新领悟和分析了中国文化。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下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

同样,一部成功的电视散文,无论它是记事、写景状物还是抒情,最根本的,它要有一个好的创意,最起码要有一个让创作者感动并渴望表达的对象,能够体现创作者对生涯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但须记“我手写我心”,创作者笔下一个个字符是饱含了他的思想感情的,这是散文创作的重要原则,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三、取材上广中求精

余秋雨的散文在取材上面一般采用比较广泛,比如秀丽的山河,深蕴的人文历史景观,高贵的帝王和文人,多方面显示了其散文作品的选材视野。在他的笔下,历史村落,文人墨客,遗迹废墟都可信手拈来,在与历史的面对中,在时间的沧桑流逝中,在辉煌的暗淡过程中,他总能让人感受到几分莫名可状的悲哀,谛听到心灵深处的几许久违的深深震颤,并且又能让人真真切切地感悟到天地之间那种隐约存在着的一种精气魂。

电视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短小、活泼、清新、积极的姿态渗透到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有着非凡的亲和力。同时电视散文的选材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无论历史题材照旧现代题材,还是是古代人物照旧现代人物等,均可以体现,其创作的自由度和创作的空间都很大。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文物古迹、芸芸众生、人间万象都可成为我们表达的对象,只要我们能够发现美和体悟真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小人物、小事件、小地方应该进入创作者的视野,成为极力挖掘的素材。比如我们创作的电视散文《雨中寻幽》,就是从偏处一隅的小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个重大的主题——镇巴渔鼓的变迁。由于事件地点就发生在老百姓日日生活的周围,因为地点熟悉所以有很高的收视率,又因为事件陌生又能产生更多的话题。

四、语言上求雅唯美

读余秋雨的散文,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数他的语言—“总是与别人不一样”,这应该是对他语言的第一印象。“他的语言是一种创意,有才情,有风韵,有智慧,有理性,有理直气壮,有问心无愧,有生命的穿透力和悲悯情怀,真正的反思意识。

他不追求那水平如镜般的清澈,而追寻一种潮样的激情和诗意”。《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的清丽、典雅、细腻;《道士塔》、《废墟》、《都江堰》的厚重与精粹,让人第一眼就知道这是余秋雨的文章。电视散文也要如此,把美的语言做到极致。

余秋雨散文的读者都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同的是,电视散文也有特定的受众群,有其固定的收视范围。

其次,但凡美的事物总会吸引人的眼球,电视散文不仅仅美在精湛的文字,也在于绝美的画面镜头和优雅的音乐,虽然电视散文的受众群未必都有文学素养,但唯美的画面镜头,唯美的音乐却具有神奇的魅力,它像一首婉转动听的歌曲,激发着人的内心产生共鸣,因为对美的追求都是一样的。

五、结构上以巧取胜

电视散文短小精悍,结构自然天真,好的作品以巧取胜。情节性的电视散文,一定要增加内容和底蕴,抒情的电视散文则要注意整体的内容连续性,随感式原作在电视化上尤其要关注画幅间的信息相续。

余秋雨“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这种结构模式对于电视散文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六、句式上求和谐上口

余秋雨的散文体现了他扎实的语言功底,且不说他灵活跳跃的散句,就是对仗整齐的句式在文中也颇为常见:“向往颠峰,向往高度,结果颠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另外像排比、节奏等在他的文中都有很好的表现。

作为电视散文来说,它最终是要以声画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因此,整齐的句式、磅礴的气势、上口的节奏都是必须的。

七、描写上简洁传神

在欣赏余秋雨的散文时,经常发现其散文描写运用比较广泛,描写运用技巧比较娴熟,总是偶尔几笔,就可以把人物情景表现的活灵活现。意境的美需要仔细入微的描写来烘托,但在电视散文中作者又必须给观众留下想像的空间,所以,简洁传神的描绘是激发观众互动的钥匙。“漫步在苏州的小巷中是一种奇特的经脸。一排排鹅卵石,级级台阶,一座座门厅,门都关闭着,让你去猜想它的蕴藏,猜想它以前、很早以前的主人。

想得再奇也不要紧,2500年的时间,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在作者看来,那一扇扇紧闭的门,里面都有久远的绝截,这里的描写传达出作者眼里的苏州小巷,是那么的神秘而富有魅力。

在我们创作的《雨中寻幽》里,为了突出镇巴渔鼓的古老,我们特意选取了老街、老大娘、老奶奶作为我们的背景,寥寥几笔做了勾画,为后文叙事做了一个铺垫。艺术的创作永无止境,我们去用独特的眼光来发现,我们用赞许的眼光来评价。永葆创造快乐的精神,给别人带来享受,这是我们电视人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李日新,黄秋菊.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J].时代文学,2009 (15).

[2] 张厉.冷僻与承载——试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用语“陌生化”现象[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4).

[3] 李瑞龙. 极致的魅力—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浅谈[M].文教资 料,2007(12).

[4] 刘华.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创作风格[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12).

[5] 白晓明.优雅而深邃——余秋雨散文语言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2003(9).

[6] 杨永敏.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艺术魅力[N].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5).

[7] 彭丽.电视专题片的艺术品位浅析.[J].管理学家,2008(9).

秋天的散文篇6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苦旅;主体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330-01

余秋雨曾经说过:“我写那些文章,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过文体,但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 对余秋雨来说,散文创作是一种心灵抒怀,是他个人的情感表达,与郁达夫所提倡的散文创作“散文的心”相通。“散文的心”,即行文中所蕴含的主体精神,而散文的主体精神,是决定散文价值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领域重技巧轻内容,散文领域亦无例外,模式化十分严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少散文创作由于深受模式化的影响,“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显得生硬刻板。以往的散文传统一直延续至新时期而仍有余威。到了新时期,散文创作虽然也有了一些创新,但总体上仍未形成自觉的主体意识。到了20世纪90年代,散文领域才开始慢慢改变单一的抒情言志模式,进入深层的思考;渐渐放下姿态,剖开生硬的外壳,并由感性表达进入理性思考。散文实践逐渐走向实际,并兼顾优美崇高;新格局日趋形成。在这个新格局当中,余秋雨散无疑标志着一种强健的主体精神的确立。《文化苦旅》中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心灵体验,即这种主体精神的表现。散文中涌动着的广阔的精神内涵,来源于他的学术背景和个人经历。作为知识分子,他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特有的诗性情怀,即一种诗意审美的人生观,它使人虽生于现实,又能挣脱羁绊,在柴米油盐的生活生活中探寻出生命的意义,能动地构筑人类精神家园。

他将着眼点放在传统与文化上,试图通过对传统与文化的剖析与反思作用于现实与人生。作为知识分子,他走出烦乱的现实生活,行万里路,在名山大川中倾注自己的热情和感怀,生山水,这是作者对人性的关怀、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他的散文多是先到一处,让自己置身于自然山川景物之中,在感受大自然的伟大之时,生发出无限感慨,他的思绪飘飞到缈远的古代,从而与古人进行一番对话,将眼前的自然山水上升到他所关注的“人文山水”,对中国古代文人进行一番历史性的关照,表达自己最深切的悲悯。如在《道士塔》中,作家写出了道士王圆农民式的保守和愚昧、批判了当时政府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完全没有文物保护意识,痛惜辉煌灿烂的敦煌文化被掠夺的痛心同时,并没有过分丑化欧美学者,而是通过对比让我们体验到了文物遗失的复杂和心痛,也能敲响读者保护文物保护文化的警钟。在余秋雨生动丰富的历史叙述中,我们也得到了这样的启示:人的灵性和自由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性不应压抑和禁锢,而应充分尊重。在余秋雨笔下,名胜古迹实际上是历史和文化的映照,烙着深深的文化基因。作者的探寻与思辨凝聚成了独特的思想精神,使其散文创作文化底蕴深厚,耐人寻味。

面对着人文山水,余秋雨的想象力也有如天马行空,任意驰骋,丝毫不受外界因素的制约。他并没有被某些历史和文化的定论围困住了思路,而是充分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感怀。这也使得他的散文更显性情。在《都江堰》一文中,作者以他谈到李冰的功勋,发出让人惊心动魄的论断,认为整个都江堰更是自它完工之日起就开始造福人类。在众人眼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而在余秋雨笔下,都江堰成了最激动人心的。作者对它的功劳给予了异常坚定的肯定,认为有了都江堰,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稳定的后方。实际上,因为都江堰抗日战争才有稳定后方这一论断的可靠性暂可不表,文学本就是意兴抒怀的艺术,《文化苦旅》中的想象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厚的审美对象,自为圆满可赏可品,这是文学的追求。余秋雨的颇多论断曾受到批判和争议,也是因为他选择散文这种文体进行艺术构思和创作。文体灵活多变且自由,余秋雨在散文中不可置否的论断语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散文的审美性,给读者造成了一种在读文史专著的错觉,因而甚至引来了众多史学家争相评议其散文的优劣。类似于文化论断类的智性语言与散文审美性在余秋雨散文中不断博弈,使得读者有时能够在“审美”与“审智”的双向互动中得到更高的心灵旨趣,在这点上,《文化苦旅》无疑是成功的。

余秋雨对散文的创新,在内容上突破了传统散文的狭小格局,用传统和文化拓宽了散文的境界。《文化苦旅》的横空出世及其成功使得散文继五四时期之后迎来了又一个兴盛期。尽管到了后来相继出版的散文中,余秋雨难逃散文体制固化、难以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的命运,但他在散文史上的贡献毋庸置疑。

注释:

[1]余秋雨.文明的碎片・题叙[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明的碎片[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秋天的散文篇7

难得之闲,往山中去走走。出发前还是晨霜初生,到达目的地已是夕阳遍天。正是秋时,山林别有韵味。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作文秋韵85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一作文秋韵850字1经过春雨的洗礼,烈日的拷打,秋风的吹拂和冬日的小步伐,使校园增添五彩韵味。尤其是它的秋衣,最令人陶醉,回味……

秋风瑟瑟,细雨潇潇,让人明显感受到时序交替。秋剪开彩带,携着笑声走进田野,跑于果林,飞入校园!

在我的印象中,秋天,悲寂的,凄凉的,情绪惆怅,完全没有兴奋之意,但在经过秋风洗涤后的校园,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绿中泛着小黄的爬山虎,缠绕于教学楼,如同孩子依偎在母亲怀抱,不忍离去。风一吹,便纵情跳起舞蹈,华尔兹,拉丁,芭蕾,各不相同,好比一场盛大舞会。有舞者便有歌者,静下细听,声音似风铃,但比风铃清脆,声音如风笛,但比风笛宛转悠扬。你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这歌的节奏美,旋律美,它就是天籁之音,让人舒心,让人陶醉……

淡粉的教学楼在秋色中增添了暖意,让人觉得和蔼亲切,如同一位母亲,用身躯遮挡寒冷,让孩子们在书海里尽情畅游,无私地奉献着……

鹅卵石小道两边站立着柔情淑女的桂花树,树皮虽粗糙,但让人感觉坚硬,顽强,根本不畏惧狂风暴雨的折磨,树枝向外伸展,上面睡着甜美可爱的桂花,白金交替,似黄金,胜白雪。轻轻抚摸,细腻而润滑,让人产生怜爱之情。她们不知柔弱还是调皮,风一吹,就随风飘扬,最后归属大地,花瓣散发出来的清香甚好闻,香而不浓,淡而不匿。夹杂着书本之香,弥漫于校园,让人陶醉其中,恍如仙境,沁人心脾……

树上的橘子蜡黄,泛着亮光,让人垂涎欲滴……

最美的还是那几棵枫树,直立在那里,亭亭玉立。树叶出奇的美,远望,如童话故事一般,梦幻,静谧。细瞧,树叶红黄渐变,恰到好处,如蜡油细致涂抹,光滑,精湛,赞不绝口。枫树无时不飞叶,歇于你肩,吻于你脸,它是多么喜爱你!

披着秋衣的校园如此诗情画意,穿着校服的我在这样的秋校成长。作为外校学子一员,我骄傲!我自豪!

高一作文秋韵850字2秋,有几分诗意,秋的韵味如同一阵清风,使人感到惬意,如同一部童话,散发着梦幻的气息。秋正是有着独特的韵味才会令人不由得去热爱它。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古人们常把秋韵写得诗情画意。从古至今,人们始终没有停止对秋的赞美。秋没有春的活力,没有夏的热情,也没有冬的寒冷,这不就是它的韵味。如果四季都是一种颜色,秋一定是金黄色,春是绿色,夏是红色,冬便是白色。

一叶知秋,当凉爽的秋风吹过,树叶就会渐渐地变为金色,原本新绿色的它们将离开树,出于自然,归于自然,当它们如蝴蝶般飞舞着落下,有些人会称赞秋日叶落的美,有的人会感慨生命的伟大。秋天也是丰收的季节,孩子们顽皮地摘下小区里已成熟的水果,用稚嫩的声音说:“这是秋的味道。”充满稚气的语句抒发了对秋的爱。

秋雨也有独特的一番韵味,秋雨掺杂着花草的香味,在窗外,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听雨人心中便会有一种愉悦和舒畅。

秋韵的独特是充满诗意的。当你仰望秋天的天空时,你将会发现秋的韵味。秋天的天空像水洗过一样透明,白云在空中像绽放的花朵,好像伸手就能摸到蓝天似的。

秋,有着它的韵味,无人不称赞。

高一作文秋韵850字3四季之美,美在轮回;春天之美,美在新;夏日之美,美在绿;冬季之美,则美在素。而秋?似乎很难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却又“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爱花者,自然见不得它的凋零,而偏偏是秋天,让这原本绿意葱茏的世界变得落寞寂寥。我并不爱花,甚至叫不出花的名字。而对于秋天,我也只是顺其自然,却总觉秋有神秘的色彩,

“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虽说事大如天,醉后亦休,但又闻砧杵声而生感,见梧桐叶落而念故园之秋。而秋季,有的不只是乡愁。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秋天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鸦雀都心惊。到了秋季,随之而来的相思之情让诗人无可奈何,怪只怪当初相知相识,也只愿这思念别再牵绊人心。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仿佛是“凄美”的代名词。我常想象自己独自一人站在林间,目睹满地憔悴的落叶散铺在地上。抬头,只会望见零星地挂在树枝上的那些仿佛要滴落下来的树叶。太阳似乎也了生病,泛着若隐若现的光。风起,便卷起了一地的尘埃、落叶,仿佛是在舞蹈,但更像是在歌颂生命的轮回。而远处有汩汩的溪流,走近些,飒爽的秋风混合着溪水的清芬扑面而来。水面上漂浮着的落叶同着蜿蜒的小溪流向远方。溪水叮咚,清澈见底。由此又顿生一种美感。所谓“逢秋悲寂寥”,是因那落叶,这秋的萧条,又或是因秋的落寞而落寞;所谓“秋日胜春朝”,是因那清芬,这秋的飒爽,又或是因秋的“澄澈”而“澄澈”。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秋,似乎又是一种景致。起伏不大的山冈上,金黄的小麦混合着秋的气息扑入眼帘,稍远处低矮的树藏在余晖的阴影中。这天空仿佛比以前的都要透明,却被这落日映得“流光溢彩”,颜色由浅到深,由深到浅。就连远处的山冈也隐在余晖中,泛着微黄。一切如同一张画卷,画家只用简单的色彩,勾勒出了极美的景致。我想我定会沉醉于这景色,现实中也好,梦中也罢。若能亲眼一见,定是荣幸;且走且留,定是百般留恋。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哼着小曲儿,踏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树叶儿簌簌地落着,那落在头上的,便可拿来插在发中。加快脚步,小跑着,蹦跳着,声影穿梭在树林之间。那“嗒嗒”的清脆的声音,便是脚踏在青石板上奏出的声响。落叶被微风吹起,被蹦跳着的欢快的声影带起。那“沙拉沙拉”的微弱的声音,却响彻在我心里了。在小木屋前坐下,靠在木制的椅子上,手捧一杯温热的茶,茶香便也四溢了。

我似乎是爱上这秋了,爱上了秋的深沉,秋的孤傲,还有那秋带给我的视觉的盛宴。

秋没有春的美丽,没有夏的生机,也没有冬的素净,却又让人百感交集感悟生活的神奇力量。它枯萎了碧绿的原野,却也燃烧了漫山的红枫;它带来了惆怅,却洗涤着心灵。

高一作文秋韵850字4又一个已逝的夏天坐在秋千上,又一个秋天到来……儿时的我一直以为秋季到处是一片浓浓的金色,也认为祖国的南方没有秋天。小学老师讲作文时,我总是想象着一个金灿灿的、又或是叶落草枯的秋天,口中不觉吟诵起古人在秋中悲叹的诗句:“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直到长大后,我才知道作为一个南方人,秋对我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季节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四季中,我最喜欢的是秋。

而作为一中学子,一中的秋对我来说是最亲切的了。

清晨早早到达学校,走进教室,放下书包,托着腮享受那秋季早晨斜射进教室里的清亮的光。每每那光映在我的脸上,便心中清爽。它在困境中给我力量,即使独自一人,也可以去飞翔。它在黑暗中依然最闪亮。因为,它是我最温暖的光。

秋阳普照。坐在教室窗边,看窗外秋景。阳光透过树叶,便会叶影斑驳,散落路边,鸟雀随着心中的明朗,飞在树丛间、沐浴在阳光下,而教学楼外墙上“今日你以一中为荣,明日一中以你为荣”的大字便会一闪一闪的。傍晚,在操场上跑着步,也是能望见蓝蓝的天上有一轮白色的月亮,出校门后那月儿就黄了起来。

秋风习习。当我漫步在操场上,就会感觉到秋风轻碰我的脸颊,抚过窗边绿树,吹过绿地小花。每当秋日里操场上看绿树轻摇、小花齐舞、人群迎风,心中便不觉有些爽朗。

秋雨淅淅沥沥。每当雨落,我便与同学一起,站在教室的阳台,听雨淅淅沥沥、看雨模糊眼睛。雨水伴着翠色滴落路沿,从屋檐上滑下,似玛瑙手串断落。雨跳到叶片上,当一滴一滴的雨珠聚集在一起后,叶片便再也承受不住,大雨珠便不经意地从叶片上滑落,“啪”地落在地上、混入泥土中。

秋日的天,虽不似夏日的天那般湛蓝,却也有它的美。我喜欢在教室的窗边看着校园上方的天。耀眼的阳光挂在蓝天上,旁边的云熨帖着。那云时而充实,时而轻盈。充实时如同一团棉花糖,形状各异:有的像兔、有的似狗、又有的宛如池中荷花。而轻盈时,则能透过阳光。远处的云薄厚不一,而阳光斜射过后,便有大小不一的光束从云间散落,好似舞者在舞台上起舞时,舞台上方的灯光射下,和那朝霞相映着。秋日的火烧云更是美轮美奂。放学跑步时望见上空有火烧云,我会注意到火红火红的云变幻莫测,而云的背后焕出了更加鲜丽的光。

每当我在操场上、教室里、窗台边望着那天空,便会感受到被遗忘在另一个秋千上的一中的秋。

高一作文秋韵850字5秋天不像春天那样桃红柳绿,不像夏天那样姹紫嫣红,不像冬天那样银装素裹。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硕果累累的季节。

秋高气爽,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片淡淡的白云,让人真正体会到“天高云淡”的感觉。这时,你的心也会随着这景色所沉醉。火红的枫叶随风摆动,远远望去,恍若一片绚丽的晚霞,为秋景添上了神奇的一笔。松柏依然那样苍翠、挺拔,却显得更加成熟老练。还有扇子似的银杏叶,绿中透着黄。纵横交错的树枝上,长满了银杏果,一个挨着一个,一个挤着一个,就连树枝儿都压弯了腰。

秋风吹过,遍地的菊花竞相开放。“秋月明霞”金黄金黄的,犹如黄金铸成,花瓣又厚又多层层叠叠。“金丝菊”那一根根金黄色的花瓣往里卷着,像少女美丽的卷发。“绿水清波”那丝丝花瓣碧绿如水,从中间喷涌出来,宛如湖里荡漾着的绿波,在艳丽的阳光照射下闪闪烁烁,分外迷人。

观望湛蓝寂静的湖面,你会忘却心中的一切忧愁。温暖的秋风犹如和颜悦色的慈母,轻抚着蹦跳不停的浪花,引导它们一排接着一排地轻舞着。浪花溅溅,和着秋风阵阵,泛起点点涟漪,它已不会像夏天那样波涛汹涌,而是平静得有些让人心醉。

秋的田野是金黄色的。田野上金灿灿的稻穗笑弯了腰,迎着微风,露出了醉人的笑容。放眼望去,田野上遍地金黄,金风送爽,轻轻抚摸着这金黄色的稻浪,这使得原来就美丽动人的秋天锦上添花……

秋的果园更像一个大自然的颜色盒。它把红色送给了苹果,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它把橙黄色送给了石榴、橘子,石榴绽开了甜蜜的笑容,咧开了嘴,露出了晶莹剔透的玛瑙般的籽儿,橘子哼着丰收小调,压弯了枝头;它把黄色送给了鸭梨,黄澄澄的鸭梨像一个个小金钟一样,悬挂在枝头上;它把紫色、绿色送给了葡萄,紫的如丁香,绿的如翡翠,一颗颗又大又圆,一串一串挂在藤架上……

秋天,连蚂蚱也换了黄外衣。我们在草地上奔跑、追逐、嬉戏,有的还忙着逮蚂蚱,欢快极了!

秋天的散文篇8

刘敬,安徽怀远人,现供职于芜湖市第四十三中学。平日,喜读书,爱写作,迄今在《中国教育报》《文汇读书周报》《羊城晚报》等百余家报刊发表散文、随笔、书评等近三十万字,部分作品先后被数十家报刊、网站转载,入选《2009年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散文》等多部丛书,并多次荣获各级各类征文奖项。辅导学生作品数十篇,发表于《新民晚报》《芜湖日报》《安徽青年报》等报刊。

创作感言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每个人都有他活在世间的快乐理由,我的快乐,就在于笔落心田,敞开心扉,文为我思,记忆的碎片,生命的断章,岁月的印痕……在人们业已熟视无睹的世俗荒园中总有一枝两枝含苞带露的花儿入我眼底,然后流泻于笔端。

生于乡村,居于乡村,我热爱着乡村的一草一木,还有那些纯朴、可爱的孩子们。我以生活为“圆心”,以感情为“半径”,记事抒怀,绘人描物,爱憎全凭他人说,我只乐得笔落心田勤耕耘!

我话我师

刘老师是我们的知心朋友,从来不摆老师“范儿”。他以自己的满腹诗书引领我们遨游语文广博精深又奇妙的世界,令人敬服。

——八(1)班 方 莹

课上,老师幽默诙谐,妙语连珠,让我们在笑声中增智长慧;课下,老师又像是一位“故交”,苦口婆心,刚柔刚柔相济,他的字,他的文,都是我们的典范。

——八(1)班 桂 芳

玉簪花开,秋风乍起。那令人慵懒如猫、百事荒芜的漫漫长夏,终于,还是走了,悄无声息地,就像一个闯下大祸而愧疚盈心的孩子,忽地转身跑远。无怪乎郁达夫先生会挥毫而赞: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是的,“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新秋,总是招人喜欢的吧。

老杜诗云:“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虽说蝉鸣高树,依然声嘶力竭如盛夏,但不管怎么听,都夹杂着丝丝缕缕大势已去的悲与哀,更像是孤注一掷的赌徒,再怎样的喧嚷叫嚣,也唤不回昔日的无限风光了。毕竟已是初秋,是“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的初秋。想想,酷暑炎夏,烈日熏蒸,又有多少人会贪之恋之?即便是那些丝裙曳地或短裙炫目的美眉靓妞,她们似亦更愿意在微凉的秋风中一展身姿,翩然而舞,却暗憎溽汗湿颊毁淡妆的无情之夏!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窃以为,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实非初秋之写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虽有梧叶知秋先落,有繁花无奈早凋,但大多数的草木庄稼,却值繁茂生长的冲刺期。到田野里去看看吧:大豆结荚,粒粒丰满,不输新婚妇人;玉米抽雄吐丝,坚挺壮硕,赛过村夫力臂。棉桃颗颗绿意正浓,甘薯个个膨胀欲出,中稻片片扬花结实……哪里有半点凛冽萧瑟、摇落萎地的气态,分明是孕育希望、储蓄丰产的时节。最好还是来点雨吧。有道是“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淅淅沥沥,清清凉凉,滋润焦土,浇灌田园,那真是秋野人尽望,风雨皆有情啊!

由是而言,自古及今,那些逢秋即黯然心伤的骚人墨客,委实是过于“远视”了——兀自洞穿晚秋时节的肃杀悲凄,闻雁啼而愀然,望叶落而泪下,却无视初秋的斜阳诗情与圆月画意,无视初秋的田园风光美与山水多欢笑。像“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的悸痛,像“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的思怨,像“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的怅恨……皆然。夏去秋至,秋尽冬来,原本自然规律。缘何“新秋偏易悲”,定是“平日本多恨”,这样说来,登高怀远也好,凭栏遥忆也罢,迁客之愁,闺妇之怨,皆与秋,或与四时光景,并无多少瓜葛啊。

上一篇:生活中的美范文 下一篇:小薇歌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