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3 03:43:05

耕作技术论文

耕作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林业技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0引言

退耕还林是关系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对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可以调整我国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保障我国农业和林业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在个别落后地区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据此,以下笔者将从各个角度分析目前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深入地探讨利用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1进退耕还林工作中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

在当前的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着部分地区的农民群众,甚至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对退耕还林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林业技术推广不重视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部分政府部门,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工作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这样的宣传工作显然无法改变落后地区,人们存在的思想观念保守僵化的问题,导致部分农民不愿意接受先进的林业技术,不配合甚至是阻挠退耕还林的相关工作,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速度和工作效果。

1.2相关人员缺乏理论知识,农林技术培训能力不足

目前,部分农村和林区居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在接受新信息和新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一情况,导致了部分贫困落后地区的居民,甚至是当地的领导干部,缺乏对退耕还林工作的相关政策和理论知识的基本理解,对林业技术知识更是知之甚少。这不仅不利于林业技术知识的推广,更阻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1.3技术与退耕还林脱节,科技创新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林业技术推广与退耕还林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些沟通障碍。林业技术与退耕还林之间不协调统一。在推广林业技术的过程中,部分地区的技术发展程度无法满足退耕还林的需求,林业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技术创新的成果并不完善,准确性有待提高。这种技术支持上的缺陷,会影响到退耕还林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2利用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措施

2.1提高对林业技术的重视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推广方案

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部分落后地区出现因当地相关部门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导致的林业技术难以推广,退耕还林工程进展缓慢,退耕还林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相关部门机构要提高对林业技术的重视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推广方案,转变当地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将林业技术运用到当地实际的退耕还林工作中去,推动退耕还林工作的进展,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效率。例如,关于林业技术推广的方案问题。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提高对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视程度,履行本部门机构的相关职责,大力推广林业技术的宣传工作,促进相关思想观念和技术知识的普及。相关科研部门和机构要发挥带头作用,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研究国家退耕还林的相关政策,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林业技术推广计划,和具体细致的退耕还林实施计划。相关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动员林业科学技术人员,参与目前正在进行的“耕地退耕”调研工作,做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各方面的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技术支持方案,并将林业技术支持落实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各方面,推进科学技术高效地转化为退耕还林建设的动力。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还要注意林业技术的知识更新,用理论知识联系退耕还林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困难,推动科学的退耕过程发展。在退耕的同时,有计划的不断提高山林的面积和林业的效益工程,最终实现把耕地还给山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其次,相关宣传部门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加大退耕还林工作政策和林业技术的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当地农民对相关技术和政策的认识程度,使农民在思想上接受退耕还林政策,认识到退耕还林工程对其自身生活的益处,促使广大农民能主动去学习相关的林业技术。目前,大部分退耕还林地区属于经济落后地区,人们生活水平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和保守,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农田对他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农民的当前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甚至是阻挠。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把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放在首位,加大宣传力度,针对农民困惑的问题和误解的政策,给予准确而切实的解答。从实际上改变农民的陈旧观念和落后思想,做好广大农民的思想动员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林业技术宣传活动,为农民了解退耕还林,学习林业技术,创造必要的条件,鼓励农民主动参与退耕还林的相关工作。发动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基层干部可以组织当地的群众参与退耕还林的讨论和建设中来,以提高广大农民对退耕还林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2.2建立退耕还林技术推广示范点,切实做好林业技术培训工作

针对当前退耕还林工作中,由于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导致的退耕还林工作进展缓慢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在农村和林区建立专门而固定的林业技术培训机构或学校,对当地居民进行必要的退耕还林知识培训,和林业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当地居民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例如,关于林业技术的培训工作问题。首先,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合理位置设置固定的退耕还林示范点,进行退耕还林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工作。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林业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关的林业技术知识以及政策知识做基础支撑。在林业技术推广宣传的基础上,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农民、林区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关系到退耕还林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情况。在缺少学习资源的落后地区,建立固定的退耕还林示范点,通过示范点向农户进行退耕还林的成果宣传工作,理论知识教育工作和技术培训工作,不但能给退耕还林工作打好基础,还能提高当地居民农业和林业相关的知识水平,促进当地农林业的长远发展。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大林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投入,保证林业技术培训学校正常的运转。研究发现,在实践中,由于资金短缺,许多好的科学技术没有办法被落实,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基层的林业技术宣传工作也进行缓慢,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进展。因此,当地政府部门一定要保证专项资金的投入,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资金,保障基层人员的基本工资待遇,确保林业技术推广示范点的正常运转。最后,相关部门要加大林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注重示范点的教学水平和教师水平的提升,提高农民的林业技术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为了提高林业技术培训的效果,需要加强对林业技术培训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注重示范点的教育教学质量,要鼓励教育人员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高效学习方法,提高农民的学习观念和意识。此外,培训教师还要多组织林业技术现场操作的培训,组织学习的人员参观退耕还林的现场,提高农民的直观经验认识。此外,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引导,在讲授林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让农民认识到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退耕还林不仅可以体现林业技术的实用性,同时也可以促进相关经济产业链的发展。退耕还林的目标是为了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培训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使其认识到退耕还林对他们自身生活的好处,使农村居民能主动加入到退耕还林的工作中来。示范点可以通过设立先进农民代表的方式,以点带面的调动起当地居民参与退耕还林建设的积极性。另外,相关部门和示范点一定要注重加强,对林业技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再安排这些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去示范点授课,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水平。

2.3推广数字林业技术,运用新技术促进退耕还林

针对目前,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林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不到位,退耕还林过程中科技含量水平较低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可以运用数字林业技术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此办法可大幅度提升退耕还林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依托于大数据库的数字林业技术,还可以关注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林业发展的模型,在提高林木数量的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来说,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根据相关市场的变动调整退耕还林的计划细节,强化林业技术信息的设施建设,同时根据当地的现实需求建立重点退耕还林区域,发展林业经济,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此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要全程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严格把控数字林业技术的具体使用过程。其次,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要学会应用数字林业信息技术,对“退耕”和“还林”两大环节的具体细节,和意外情况进行监控,尽量避免自然意外或人为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例如,利用数字林业技术来完成“还林”工作。一方面,对于林业相关的自然灾害,数字林业技术可以用来预警,在问题发生时制定适当的工作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比如,在数字林业技术中,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可以与定位信息系统相结合,这样能妥善监测森林火灾的发生,捕捉火灾的原因和情况,分析火灾造成的损失,并及时制定恢复的计划,减少农户的损失,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通过数字林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信息,相关部门可以对“退耕”面积进行适当的预算和研究,找出“还林”过程中,种植树木的最合理的种植数字与距离。同时通过对林业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树林中占优势的树种和树种分布,根据树林面积、环境和气候变化,选择树林中种植的规划。这种稳健而科学的“还林”计划,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林木的健康生长。

3结语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代价,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长久稳定的有效措施。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环境问题,尤其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退耕还林问题。利用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退耕还林工作的高效发展,解决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在更好地改善环境问题的同时,可以提升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保民.依靠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探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1):196.

[2]宋光禄.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作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408(11):141-142.

耕作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水土保持耕作 运用

一、项目教学法在水土保持耕作课程运用的必要性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在水蚀和风蚀的农田中,采用改变微地形、增加植物被覆、地面覆盖和增强土壤抗蚀力等方法,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改良土壤、提高产量的技术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基本原理、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技术、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补灌农业和生态农业等。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系统地掌握各种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特点、布局、技术设计和效益评价等,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该课程教学方法目前主要以教师授课讲述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大部分的知识来自于课堂,而课堂上教师多讲述的是教材及措施设计的理论知识。尽管学生在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下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一定的课堂效果,专业认识实习也涉及部分课程内容,但形式多为参观,学生动手的机会较少,在熟悉掌握了教材及措施设计理论知识后,却无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缺乏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缺乏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教师讲得再好,学生未必都能听得进去,结果往往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学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工作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水土保持耕作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广泛涉及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三大防治措施之一,是水土保持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等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性,项目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项目的完成,鼓励学生以主角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促进学生勤于思考,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独立思考与互相讨论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引入水土保持耕作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水土保持耕作课程项目教学法教学设计

学生作为项目教学的主体,对教师给出的项目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参考书本知识或向老师提出,边做边学,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项目完成后在同学互评和老师点评的基础上最后对项目做出总结,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项目准备

鉴于项目教学法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项目准备工作大体上可划分为教师准备工作和学生准备工作两方面。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教师要为项目教学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建立相应的工作组织。具体来讲,教师要为学生协调项目实施所需的场所、准备必要的实训材料,同时根据项目任务的分解,将学生划分为若干行动小组,建立小组的组织体系和行动规则。这样对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查阅相关材料选择项目,丰富自身的动手能力和项目设计经验,在准备好项目材料之后教师应该对项目进行一定的设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顺利完成教学工作。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项目实施前要积极主动地围绕项目任务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储备,独立完成工作项目设计方案。对于水土保持耕作来说,针对学生的生源地不同,教师可以准备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中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的项目,学生可以查阅《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3453.1~6-2008)等相关规范自学,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对第一类改变微地形为主的保水保土耕作、第二类增加地面植被被覆的保水保土耕作、第三类增加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的保水保土耕作、第四类减少土壤增发的保水保土耕作等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二)项目执行过程

1.前期展示

在水土保持耕作教学前期,展示几个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土保持耕作设计的项目,引导学生思考项目中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设计依据、设计原则等。同时将准备好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规范作为自学材料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个人结合设计规范分析案例,了解项目中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否符合规范。通过让学生结合项目规范分析项目,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设计规范,并通过项目学习为后期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2.后期实践

在水土保持耕作教学后期,可以分小组安排项目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某一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设计,设计提交的内容应包括设计文本和相应的标准图件。教师针对学生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辅导,使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用,通过实践掌握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更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掌握本门课程的精髓,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三)项目总结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要边教边做,边做边学,同时针对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如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中,要注重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封禁措施的整体配合。在水土保持措施图件的制作过程中,需按照《水利水土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的要求制作,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的能力。

三、思考与建议

项目教学法在水土保持耕作课程是很有必要的,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任务作为驱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设计工作,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够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实践能力,项目完成后,并进行点评、总结和最后的消化,这样学生才能够深刻的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做到得心应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加强综合性实践内容和学习方法,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发启,史冬梅.水土保持农业技术[M].科学出版社,2012.

[2]荣浩.项目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6.

[3]方荣杰,代俊峰,徐勤学.项目教学法实践与探索――以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教学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10-111.

耕作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 退耕还林;设施农业;增收致富;主导产业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2-

一、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设施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截至2010年,宁夏共完成退耕还林1272万亩,涉及宁夏32万户153.02万多退耕农民。其中退耕造林471万亩,荒山造林737万亩,封山育林64万亩,退耕户发展设施农业6.98万亩,占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的0.58%,完成农民创业就业技能培训25.29万人次。设施农业建设分布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完成退耕任务的各市县区,生产种类以番茄、辣椒等果类蔬菜、西芹、甘蓝等叶类菜、西瓜、甜瓜等为主。

二、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效

(一)增加了退耕农户收入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使退耕还林的各项政策得到有效延续,确保了退耕还林成果的进一步巩固和退耕农户收入的稳定增加。设施生产日光温室亩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拱棚蔬菜达到3000-8000元,亩效益达到种植粮食作物的10倍以上;据调查,全区退耕还林农民人均来自设施农业的纯收入300元。发展设施农业已逐步成为退耕还林农户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二)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退耕还林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通过发展后续产业设施农业,开展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使项目区农民熟练掌握了农业实用技术,造就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大部分的农民劳动获得技能证书1-2个,农民家庭1到2个成员到非农业领域的工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每个农民工的年收入增长占退耕前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

(三)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为促进退耕还林区设施农业的发展,自治区各级政府、各部门在政策、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项目区设施农业得到较快发展,从传统的露地种植调整为现代设施生产,促进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及现代农业发展,培育了绿色产业,加快了这些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

(四)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退耕还林区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设施农业的发展,节约了灌溉用水,提高了土地生产力;结合农村能源沼气项目的建设,粪便循环综合利用,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设施产量,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和卫生环境。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合力推进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按照《宁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要求,自治区及各市、县(区)分别成立了退耕还林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指导、协调后续产业建设工作。发改、财政、农牧、林业、科技、扶贫、水利等部门分工协作,形成了以市县建设为主体,多部门协作,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发展格局。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宁夏退耕还林区主要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干旱少雨,地貌类型多样,水源情况复杂且水资源总量不足。退耕还林县、市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对专业技术人员仔细分析如气候,水,土壤条件的组织,因地制宜、因水而建,固定在水下的布局,根据水的规模,根据农民的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设备的类型。设施在大,中型拱棚,温室二手工程。从施工任务,区域布局,组织协调,资源配置,结构调整,落实责任,目标,具体措施,年度实施计划。通过规划,目标,进度,确保有序的工作。

(三)整合项目,多元投入

为了切实把设施农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后续产业,自治区整合了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项目等,重点对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退耕还林户设施农业建设予以扶持,相关部门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部门提供贷款支持,对基地、预冷库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开拓、品牌创建及龙头企业予以扶持,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吸引企业、大户等社会力量,投入设施农业建设。

(四)坚持标准,提高质量

日光温室按照《宁夏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标准》建设,选择NXW-4型、NXW-5型日光温室,按照“三材五度”的要求,严格把握建设质量关,保证温室温光性能良好;塑料拱棚推荐PYSDP2008-3型水泥拱架竹板结构和PYSDP2008-7型钢架竹板结构拱棚,达到稳定性能、通风性能良好,操作空间大,使用年限长的要求,做到建成一座、利用一座、见效一座。

(五)提升科技,提高效益

农田实际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技术薄弱,组织“设施农业科技指导山川结对帮扶活动”农业和畜牧业,自治区、科学和技术部、局林业、林业科学院宁夏大学的专家、停滞点村、部在所有城市和县在对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发送灌区,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市场驱动的山区农业发展。建设的设施农业技术支持体系,依托的科研力量和技术资源优势创建设施农业技术示范,显示优良新品种、高高效栽培模式、成熟的技术。强化对退耕农户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栽培水平及效益。

参考文献

[1]蒋学勤.大学生危机干预及其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J].中国农技推广,2012年1期

[2]陈晓光.浅析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作用[J].新农村(黑龙江),2013年10期

[3]王根华.山川秀美工程:再造西部"江南"——访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赵艾司长[J].新西部(上旬刊),2007年5期

[4]孔祥丽等.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以桂西北河池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11期

[5]范云峰.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3期

[6]周晓艳等.浅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9期

[7]赵仕碧.论完善的后续政策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前提[J].现代园艺,2011年9期

[8]黄文清等.试论新形势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J].林业建设,2005年1期

[9]李淑新.《退耕还林条例与生态环境建设[J].绿色中国A版,2002年12期

[10]龚发武.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08年2期

[11]张洪明等.落实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思路及措施探讨[J].四川林勘设计,2009年1期

[12]张斌.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情况[J].科技与生活,2012年24期

[13]王琳.罗甸县退耕还林工作取得的成果及巩固措施[J].农技服务,2011年12期

[14]焦居仁.对西北地区退耕还林的认识和建议[J].中国水土保持,2003年11期

[15]李育材.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十周年总结[J].林业建设,2009年5期

作者简介

耕作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发展,综述

近代保护性耕作始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美国因大面积开荒并使用机械作业,土壤结构遭到严重破坏,风蚀、水蚀日益严重,多次出现黑风暴。造成农田肥沃表土大量损失,生产能力下降。1935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土壤保护服务机构。1940年R.L.库克提出了耕播法(low lant system)以减少作业次数。50年代初免耕法试验成功,并发现少耕和免耕法具有保持水土、保蓄土壤水分和增加土壤肥力等优点,但草害、虫害等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1]。60年代随着阿特拉津除草剂的应用,免耕法在美国得到了广泛推广。70年代,以不改变地形、覆盖播种,施用除草剂为特征的旱作少免耕栽培开始风行全球,现如今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对其省工、节能、增产的效果作了研究。但绝大多数为旱地作物覆盖免耕。如英国比较成功的免耕栽培作物是冬小麦和油菜。稻作免耕的试验落后于旱作,最先是日本将水稻直播作为耕作制度和栽培措施来研究,随后马来西亚、印度也相继作了大量的研究[2]。现在常用的稻作免耕栽培方式有少免耕直播、少免耕抛秧、少免耕小苗移栽、全年免耕覆盖厢式栽培等。

我国传统农业中有很多保护性耕作经验,如华北地区铁茬播种、东北地区垄作、西北地区砂田种植等,但翻耕一直为土壤耕作技术的主流[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相继开展了免耕或少耕的试验研究和示范。90年代中期免耕技术开始在华北两熟地区夏玉米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小麦及其他作物种植中保护耕作技术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4]。我国稻作免耕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杜金泉的“免耕稻作高产的技术与应有”和侯光炯的“自然免耕”理论最为系统,并于80年代在南方稻作区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广东、广西、四川、江西掀起了稻作免耕研究的热潮,水稻免耕面积在不断扩大。

水稻免耕栽培作为一种新型的栽培技术,在生产上有广泛的需求,但在技术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没有形成栽培技术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完善。预计今后水稻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将有如下发展趋势:一是由水稻保护性耕作向稻田保护性耕作发展,实现稻田全年免耕,形成一种新的稻田耕作制度,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二是保护性耕作栽培的生理生态基础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将得到加强,以形成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栽培的技术体系;三是保护性耕作栽培的配套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将引起重视,以促进免耕栽培中关键技术的解决,如新型化学除草剂、土壤疏松剂、保护性耕作秸秆催腐剂等的开发;四应走农机一体化道路,保护性耕作栽培应有与其相应的机械;五是栽培与其它高效栽培技术结合将更紧密,形成适应不同种植制度、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种植方式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参考文献

[1]侯光炯,谢德体,水田自然免耕可获高产,农业科技通讯,1986,第11期

[2]侯光炯,赖守梯等,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综合研究报告,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增刊),1987,4期,46-65

[3]贾树龙,任图生,保护耕作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3):152-154

[4]杜金泉,方树安等,水稻少免耕技术研究I,稻作少免耕类型,生产效应及前景的探讨,西南农业学报,1990,3(4):26-32

耕作技术论文篇5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6-0078-09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获得了迅猛发展,农业产值从1980年的1 922.6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0 844.74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在农业产出增加464.15%的同时,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投入要素播种面积和农业劳动分别增加11.64%和-11.56%。在投入要素增长有限的条件下(农业劳动甚至出现负增长),技术进步成为解释农业产出增长的最主要源泉。此外,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大的国家而言,农业技术进步还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并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的投资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1]。因此,合理解释不同时期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的主要途径和作用机制,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减缓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现有研究来看,中国尤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土地制度创新带来的农业TFP的提高解释了农业产出快速增长的绝大部分[2-3]。而制度因素的作用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在此之后,关于中国农业TFP的研究则关注于制度以外的增长来源。其中,部分研究关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测度,如Yao 等[4]基于中国30个省的农业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Jin等[5]对中国1985―2004年23种农产品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解和比较分析。钱良信[6]对1978―2008年中部6省农业技术效率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内中部地区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46,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另一部分文献则关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如石慧等[7]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1985―2005年中国地区间农业生产绩效的动态表现,发现生产要素流动是农业TFP波动的首要推动力。Ito[8]利用SCD生产函数对中国农业BC和M技术进步率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方鸿[9]运用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Tobit模型实证研究地区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与农业科技力量的加强对技术效率的改善具有正效应。陈飞[10]基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功能性特征及随机前沿理论,对影响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变化的各类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此外,少数学者考虑到生产决策单元(DMU)可能会面对不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Tian和Yu[11]利用Battese 等[12]提出的共同边界生产函数(Meta-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在对全要素增长率测算的基础上,对目前中国生产率增长研究中存在的争论问题给出解释。杜文杰[13]采用时不变面板随机前沿模型,考虑地区间的生产技术差异性,测算不同阶段的农业技术效率。梁流涛和耿鹏旭[14]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共同边界框架下,测度了中国31个省(市)农业生产的共同边界效率、群组边界效率以及达到整体理性最佳农业技术效率的追赶程度。

上述文献对于分析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但在多数研究使用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耕地规模使用的前沿生产技术可能不同,因为农场式的规模经营允许大范围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并降低单位产量的平均成本,而耕地规模过小或过于分散使得大型机械设备无法投入使用。这使得研究者不能确定较大耕地规模的高农业产出是由于使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是在同样的技术水平下仅仅是更有效地利用了投入要素。共同边界分析方法虽然能够考虑到,当耕地规模不同时生产决策单元将对应不同的技术前沿面,但该方法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将所有样本合理地划分为k个子群组,这在实证研究中是一个挑战。而门限面板随机前沿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为解决由耕地规模差异造成的前沿生产技术的异质性问题,本文采用门限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中国农业前沿技术和技术效率的变动机制。

本文的第二部分介绍耕地规模与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理论关系;第三部分构建基于门限面板模型测度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框架,包括门限面板模型估计、门限效应检验、门限值及其置信区间估计;第四部分利用2001―2012年我国20个主要农业省份275个地级市样本数据,实证研究耕地规模影响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门限效应及作用机制;第五部分给出了基于门限面板模型测算的农业技术效率汇总结果;最后给出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耕地规模与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理论联系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土地产权制度是由其行为主体为改变土地低效配置、获取潜在的组织效率而引发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其优势在于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了利益主体细化,避免了集体劳动监督成本,发挥了个体农户精耕细作优势和生产积极性,从而产生巨大的制度绩效。但受到土地资源限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可避免会导致单个农户所拥有的耕地规模呈现小型化和细碎化特征。当前,世界农业已经逐渐向机械化、技术化和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而中国小规模农业种植方式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如何调整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农业适度规模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土地、劳动力和机械等)之间实现最佳配置,从而保证各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或者整体经济效益达到最大的生产经营规模。在理论上,不同投入要素之间具有替代关系,生产者可以根据要素的相对价格和资源优势来选择要素投入数量。但由于土地是农业生产中的最稀缺资源,其他要素投入需要与土地相匹配,因此,农户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决定其农业生产规模。图1显示了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下耕地规模与农业产出间的理论关系,其中,横轴S表示耕地面积,纵轴Q表示农业产出,TP为总产出曲线,AP为平均产出曲线,MP为边际产出曲线。当耕地面积小于S1时,农业生产的机械技术效率、规模报酬收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均受到限制,因此,在此阶段扩大土地规模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产出(产出沿曲线OA变动)。当耕地面积处于S1处,边际产出曲线MP交于平均产出曲线AP的最高点A*,此时平均产出最大,即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最高。当耕地面积为S2时,边际产出曲线MP与横轴相交于点B*,此时总产出达到最大值,即整体经济效益最高,理性农户会根据生产决策目标(最大化要素产出效率或者是整体经济效益),在区间[S1, S2]内决定土地投入。区间[S1, S2]称为一定生产技术下的农业适度规模。当耕地面积大于S2时,总产出、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均处于下降阶段,资源配置无效率。农业适度规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各种要素投入量均会发生变化,农业适度规模也在不断变化。假设某生产者采用的农业生产技术用曲线TP表示,其拥有的耕地面积为S3,处于资源配置无效率状态。此时,该生产者的理性选择或者是出租土地(当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时也会出现土地撂荒情况),或者是采用由曲线TP*所表示的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生产,从而实现其收益最大化。可见,对于拥有不同耕地规模的生产者,不仅可能存在着技术效率差异,而且生产者所采用的技术前沿面也可能存在显著不同。

三、门限面板模型的随机前沿分析框架

由于技术效率估计依赖于一个同质生产函数定义的技术前沿面,而我们无法确定不同耕地规模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是由技术前沿面不同还是由技术效率差异所导致的。门限面板模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多个门限值的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基于格点搜索方法估计门限参数,并利用Hansen[15]提出的自助程序法和LR统计量检验门限效应的存在性。下面仅以存在两种前沿生产技术(对应一个门限值)为例,介绍门限面板随机前沿模型:

3.门限参数的置信区间

在门限效应存在的情况下,对门限参数提供一个置信集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这将增强结果的解释能力。然而,由于门限参数估计值的渐进分布是高度非标准的,导致对于有限样本,基于t统计量的置信集并不可靠。Hansen[18]提出了基于反转似然比检验的参数γ的置信集估计,考虑在零假设H0(γ0):γ=γ0下的检验,γ0是γ定义域内的任意给定值。定义LR统计量为:

LRF(γ0)=(SF(γ0)-SF(F))/2vF(13)

统计量LRF(γ0)的渐进分布为F(x)=(1-exp(-x/2))2,在显著水平α(0

CS(γ;α)={γ0:LRF(γ0)≤c(α)}(14)

单一门限面板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过程可以很容易推广到多个门限的情况,其基本思路为:在门限参数γ的定义域内,首先按由小到大次序搜索第一个门限值,其次对定义域内大于第一个门限值的参数γ的子集,继续按由小到大次序搜索第二个门限值,继续此过程,直到检验不再存在门限值为止。详细内容不再累述,证明参见Hansen[15]的文献。

四、农业前沿生产技术采用的门限效应

由于耕地规模会影响到农业生产技术采用,假设所有生产决策单元面对相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将导致模型设定误差[11]。因此,在经验研究中,利用实际数据检验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的存在性,并基于不同技术前沿面测算技术效率更具合理性。

1.变量选择及数据描述

为检验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门限效应,考虑到不同省份农业的相对重要性及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01―2012年20个主要农业省份(分别为江苏、浙江、广东、辽宁、福建、山东、河北、吉林、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内蒙古、陕西、黑龙江、山西、新疆、四川、安徽和广西。)275个地级市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数据集中共包括3 300个观测值。产出变量为农业增加值Y(亿元),用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2012年=100)对其进行平减从而消除价格因素影响;投入变量包括农作物播种面积S(万公顷)、农业从业人员数L(万人)、农用机械总动力K(万千瓦)和化肥施用量V(按折纯量计算,万吨),有效灌溉率x被用作控制变量,选择劳均耕地面积S(亩/人)作为衡量耕地规模的门限变量,数据来源于各省相应年份的《统计年鉴》。表1给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农业生产受耕地面积、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生产投入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中,耕地面积是影响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关键要素。然而,由于中国地级市领土划分主要依据于历史继承和行政管理的需要,致使不同地区的耕地面积差别很大。表1中的数据显示,最大播种面积为228.75万公顷(黑龙江齐齐哈尔),最小的仅为0.45万公顷(湖北神农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实行以户为生产单位的农业土地制度,农村家庭所拥有的耕地面积是由其所在村庄的耕地总面积按家庭人口数平均分配得到,这导致不同地区农户的生产规模亦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劳均耕地面积最大的为137.51亩/人(黑龙江大兴安岭),而最小的仅为0.59亩/人(四川南充)。由于中国存在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导致劳均耕地面积远小于世界发达国家,且其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左偏特征,除少部分地区耕地资源较为富裕外,大多数地区家庭耕地规模偏小,2012年劳均耕地面积3亩以下的占30.35%,劳均耕地面积3―9亩的占53.04%。不同的农业生产规模不仅导致要素投入和产出存在巨大差异,而且也会间接影响农户的生产技术采用决策。

2.门限效应检验与模型设定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门限面板模型。考虑到在现实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对耕地规模的依赖性较弱,因此,设定播种面积、劳动力和机械总动力三种投入要素为自变量,农田灌溉为控制变量。另外,门限面板模型形式的具体设定还依赖于门限值的个数,基于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首先,估计包含三个门限参数的门限面板模型(由于该模型与下文给出的两门限面板模型形式类似,这里不再给出该模型具体形式),以及式(9)给出的不具有门限效应的面板模型。其次,利用式(10)计算各门限参数对应的似然比(LR)统计量。最后,基于式(11)定义的自助抽样法过程和式(12)定义的p值计算公式确定LR统计量临界值,重复抽样次数B=500。门限效应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的最后三列分别给出了在10%、5%和1%的显著水平上利用自助抽样法获得的LR统计量的临界值,第二列为利用实际数据计算的似然比(LR)统计量值,第三列为各LR统计量对应的自助p值。表2中的结果表明,对于第一个和第二个门限值,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H0:不存在门限效应;对于第三个门限值无法拒绝

原假设,即不存在第三个门限值。本文基于两门限面板模型(即整个样本集合中存在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第三个门限值)。因此,本文基于两门限面板模型(即整个样本集合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生产技术前沿面)来测度农业技术效率,模型的具体形式由式(15)给出:

lnYit=α+βVlnVit+(βS1lnSit+βL1lnLit+βK1lnKit+βx1xit)I(sit≤γ1)+(βS2lnSit+βL2lnLit+βK2lnKit+βx2xit)I(γ1γ2)-ui+vit(15)

其中,i=1, 2, …, N表示个体;t=1, 2, …, T表示时间;Yit为农业增加值,Sit为播种面积;Lit为农业从业人员数,Kit为农用机械总动力,Vit为化肥施用量,xit为有效灌溉率,劳均耕地面积sit为门限变量。参数βSj、βLj、βKj和βxj,j=1, 2, 3,分别为不同模式下的投入要素产出弹性,其他相关说明与式(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3.门限面板模型参数估计

本文利用2001―2012年中国20个主要农业省份275个地级市的农业面板数据,使用格点搜索方法,基于式(5)和式(6)估计模型(15)中的参数β,基于式(7)和式(14)估计门限参数γ及其95%水平上的置信区间。由于样本量较大NT=3 300,在整个定义域内优化搜索门限参数γ对运算过程有很大限制,本文在这里采用一种简化但对结果几乎没有影响的搜索方法,可以大幅减少搜索执行回归分析的数量。对门限参数的搜索仅限于劳均耕地面积sit的特定分位数,实证中使用的网格{1.00%, 1.25%, 1.50%, 1.75%, 2.00%, …, 99.00%}共包括393个分位数。使用Matlab程序估计模型参数,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的结果显示,第一个门限参数值为4.76,第二个门限参数值为10.54,两参数值均在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两个门限参数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影响机制区分为三种情况。上述结论符合经济学直观,当一个劳动力需要耕种的土地面积较小时(小于4.76亩),由于其可以通过传统方式来完成生产,出于降低投入成本角度考虑,他将选择减少农用机械投资的决策(当耕地过于细碎时,使用大型农用机械也是不可行的);而单个劳动力耕种土地面积较大时(大于10.54亩),通过传统方式来完成生产已经不再现实,且规模化生产诱使农民对投入回报具有较高预期,其有必要也有动力采用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化肥施用量对产出的影响作用与门限变量无关,影响系数为0.22,且统计显著,这与理论预期相一致。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从业人员数、农用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率对产出的影响作用被门限

变量区分为三种机制。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在三种不同机制下对产出影响均显著为正,表明对于三种区制,农业生产在各自的技术前沿面下均未达到土地投入的最优点,因此,增加土地要素投入有助于提高产出。当4.7610.54时影响系数最小为0.48。对于拥有中等耕地规模的农户而言,已经具备使用先进生产技术的自然条件,但生产规模相对不足限制了农民的增收能力,需要根据预期的收支情况有选择性地增加技术投入。因此,当其有条件扩大生产规模时,将同时产生资源配置优化效应和技术扩张效应,有利于促进产出增长。当农户拥有的耕地规模较小时(sit≤4.76),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要求耕地投入增加与劳动投入增加相匹配,否则将造成耕地的粗放式经营。而此类农户的农业收入已不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更愿意将劳动投入到回报率更高的非农活动中,从而导致土地的回报率下降。当农户拥有的耕地规模较大时(sit>10.54),土地已不再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土地的产出效应更多取决于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而这恰好是中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大规模农业生产的资源配置无效率是导致土地产出弹性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三种机制下,农业从业人员数增加对产出具有负向影响(或者不显著),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过剩情况仍较为严重。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53公顷,日本为2.64公顷,美国为63.82公顷,加拿大为132.36公顷,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耕地资源短缺将是长期抑制中国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农用机械总动力在三种机制下的作用效果差别较大,对于大、中等耕地规模的农业生产情况,机械资本投入能够显著促进产出增加,且有Sit>10.54时的资本产出弹性(0.33)要大于4.76

进一步,本文利用估计的门限值对样本城市分类,表4中给出了2001―2012年样本中国275个地级市劳均耕地面积变动的统计分析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对于情形Ⅰ,地级市数量虽然在总体上呈现出略微减小的规律但波动特征也较为突出;对于情形Ⅱ,地级市数量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在整个样本区间内城市数量共减少53个;对于情形Ⅲ,地级市数量从2001年的65个增加到2012年的131个,整体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2000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业劳动力为获取更高的要素回报开始向二三产业部门流动,部分农村家庭由于缺少劳动力导致了土地的粗放经营甚至撂荒现象,这是劳均耕地面积增加的一个原因。同时,在中国耕地资源总体趋紧的大前提下,农民基于理性考虑会选择租赁方式来重新配置土地,种粮和养殖大户为追求规模效益和提高生产效率向其他农户承租土地,这是导致劳均耕地面积增加的另一个原因。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大力倡导土地流转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各地区纷纷出台相关的土地政策和措施,并对土地流转进行经济补贴,各地区的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一些地区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模式正逐步形成,为先进生产技术采用提供了条件。

五、农业技术效率测算结果的汇总分析

本文利用表3中的门限面板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以及式(8)计算不同耕地规模情况下的农业技术前沿(经过标准化处理)和技术效率,汇总结果如表5所示。另外,在表5的最后一列还给出了利用线性面板模型测算的技术效率汇总结果,用来对比分析基于不同技术前沿假设和基于单一技术前沿假设下,测算的技术效率结果的差异特征。

表5中的统计结果显示,情形Ⅰ、情形Ⅱ和情形Ⅲ的技术前沿面分别为0.56、0.91和1.00,越大的劳均耕地面积对应于越高的技术前沿水平,上述结论与本文的理论预期相一致。情形Ⅰ的技术前沿水平要远低于情形Ⅱ和情形Ⅲ,表明耕地规模过小确实对农户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1世纪以来,随着非农收入占农村家庭收入比重的大幅提升,农户(尤其是耕地规模偏小的农村家庭)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非农生产经营活动中,这一方面有利于农民增收,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土地流转市场还有待完善,农民很难将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转出去,使得农村“半工半耕”、“男工女耕”的农户兼业化现象较为普遍。兼业生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发展,削弱了农民对生产投资和先进生产技术采用的积极性。规模化生产有助于促进前沿技术采用,但相比较而言,情形Ⅲ的技术前沿水平仅略高于情形Ⅱ,表明与更大规模(情形Ⅲ)农业生产相匹配的技术采用情况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长期偏低,为降低成本并减少风险,农民对投资量大、见效时限长且预期收益不确定的现代农业技术采用的动力不足。

比较门限面板模型在三种情形下测算的技术效率,我们发现小规模农业生产(情形Ⅰ)的技术效率均值(0.93)最大,且分布较为集中(极差为0.13),这一结果与中国农业现实并不违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小农生产方式经过多年发展,在小规模耕地上的技术应用基本上已经成熟,接近技术前沿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潜力相对较小。大规模农业生产(情形Ⅲ)的技术效率均值(0.77)最小,且分布的离散程度更高(极差为0.45)。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适用于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急需政府支持,此外,大量农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使得生产中的管理问题较为突出。而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以及地方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农业投入和技术应用的巨大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技术采用受到诸多限制,对整体技术效率提升具有负向贡献,是造成大规模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进一步,考察三种情形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定义为技术前沿面与技术效率的乘积),其值分别为0.52、0.73和0.77,这表明尽管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偏低,但由于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前沿技术,导致其对农业产出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并且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表5的最后一列给出了利用线性面板模型计算的技术效率结果,其技术效率均值(0.51)要远小于门限面板模型的测算结果,且分布的离散程度也最高(极差为0.73)。出现这一结果并不意外,因为线性面板模型假设不同耕地规模对应相同的技术前沿面,而对于具有低的技术前沿面的个体而言,这一错误设定使得测算的技术无效率项中不仅包含效率损失,还包含了两个技术前沿面间的技术差距。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测算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时,在横截面或者面板数据集中耕地规模的异质性已成为影响估计结果准确程度的一个主要问题。笔者通过构建门限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框架来解决这一问题,统计推断方法是由Hansen[15]提出的,该方法允许有多个门限值存在。影响门限效应检验的主要问题是门限参数在零假设下没有定义,笔者利用自助法来模拟似然比检验统计量的非标准分布,并基于检验反转方法确定门限参数的置信区间。

利用2001―2012年中国20个主要农业省份的275个地级市样本数据估计固定效应门限面板模型,发现门限效应确实存在,两个门限值(4.76和10.54)将农业生产规模区分为三种情况。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化肥施用量、灌溉率和播种面积等要素投入对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动力要素对产出具有负向影响,资本要素对小规模农业生产的作用不显著,但对中、大等规模农业生产具有正向作用,且耕地规模越大作用效果越显著。第二,总的来看,各地区的农业生产规模均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变动趋势,劳均耕地面积大于10.54亩的地级市个数从2001年的65个增加到2012年的131个。第三,越大的耕地规模对应于越高的技术前沿面,但同时也具有更多的技术效率损失。在整个样本期间,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还不完善,因此,造成技术效率损失是在所难免的。但总的来说,耕地规模越大则农业TFP对产出的拉动作用越强。第四,基于线性面板模型测算的技术效率要远远小于门限面板模型,这是由线性面板模型设定所有地区的技术前沿面均相同所导致的。

为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促进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基于此笔者给出如下政策建议:

1.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以家庭农场为生产单元的现代农业模式

通过土地流转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使承租土地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从而提高种粮收益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为此,政府应该实施和完善以下内容:第一,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建立与土地流转相关的评估、咨询和公证机构,为土地供求双方提供信息服务,降低土地流转成本。第二,为吸引更多农民进入流转,财政应该对流出土地的农户进行补贴,相当于国家承担了一部分地租,从而增加土地流转供给。第三,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土地流转与金融领域改革相结合,为农户实现土地流转提供资金支持。

2.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上,着力于提升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管理能力

第一,充分发挥各级农业研究机构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持功能,鼓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基层,负责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工作。第二,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注重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更需要注重提升农民的规模化经营意识,以及与现代农业生产相匹配的生产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生产技术采用成本

耕作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

“免耕”就是指在确保农作物的产量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不对农田实施耕作,将农作物的根茬以及其秸秆添置在土地表面,防止土壤被水蚀、风蚀,保证了土壤的肥力,增加了土壤的抗旱能力。这种技术首先被重庆市所采用,不仅有效地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农作物的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是提高复种指数的有效途径,该项技术正在被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的推广,无论对农业还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有效地保证生态平衡。

1 免耕栽培推广现状

(1)完善技术。农民在使用技术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而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对其进行调整,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更新。例如:将免耕栽培技术使用在运玉米种植方面的时候,其耕种技术具体表现为定期追肥、化学除草、板茬直播、低茬割麦等;但是将其应用在小麦更茬的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截然不同,表现为及时播种、开沟去湿、齐泥割稳等。德国在农业种植上推行“免农药、免草、免耕”的政策,效果特别好,为此我国在耕种上也积极地实施这一政策。(2)更新及时。将免耕栽培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上,成效很大,正在被广泛的推行使用。现在这项技术已经被用在多种作物的种植上,涵盖了马铃薯、水稻、玉米、小麦等。重庆市是这个技术的试点,在这项技术使用后,不仅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还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加努力的参与到农业生产中。(3)方式先进。免耕栽培具有其他耕种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由于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因地适宜,不断地更新技术的使用方式,农业部门在积极推广新技术的时候,注重农民对技术的掌握情况,在具体实施之前应该先进行试验,这样能够保证落实的效果。同时,要将“试验,示范,推广”等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农民对新技术的了解掌握。先进行样板示范,举行现场会,共同组织进行集体观摩等,这样有助于免耕技术的推广;将相关的技术资料发放到农民的手中,并举行相关的讲座讲解有关技术的知识,这样有利于新技术的普及。

2 推广新技术所遇到的问题

(1)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人员和农民对于技术的理论知识缺乏了解,有些先进的技术不能被他们接受,这样在新技术落实的过程中也能与理想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不能将精耕细作稳定的落实,这是种植农作物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所以,免耕培植技术在落实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其的正确认识。(2)水平较低。免耕栽培在具体落实后成效非常显著,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秸秆覆盖在土地表面,当夏季来临的时候会出现秸秆腐烂的状况;农田草害问题日益严重。有机肥料的使用还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肥料基本上全部留置在地表,雨水过多会使得肥料流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3)支持不完善。由于资金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够支持到位,这就使得很多先进的技术无法真正的引进,或者是落实不到位,影响力技术的更新。研究经费是技术落实的一个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其出现问题,所以使得农业发展滞后,制约经济的发展。

3 改进免耕栽培的方法

(1)宣传工作有待加强。免耕栽培是农业种植领域的一个全新的种植方式,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技术宣传工作一定要到位,不仅要在技术上予以指导,还应该与农民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真正的了解这一新技术应用在种植方面所能带来的好处,然后积极的引进这种技术。(2)做好示范工作。组建农业实验田,为保证新技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能够高效稳定保证农业产值,所以应该先进行试点,在取得一定成效的时候才能够被推广使用,这样将良法、良种、良田三者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可以通过使用新技术进行实验种植来让人们看到新技术的优势,从而建立三配套,尽快实现农村建立“示范方、示范片、示范田”,可以保证新技术的有效落实。(3)改变观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越来越越先进,应用在农业上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免耕栽培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现在农业的发展理念已经转换成“安全、生态、高产、高效、优质”,这是耕种方式以及耕种技术的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不仅有利于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还有利于生态平衡。这种种植技术将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一项关键性的技术,所以现在应该全面稳定的落实。(4)完善试验。免耕栽培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的降低其所造成的损害。例如:各地区的肥料、土壤、作物的条件有所差异,所以在进行技术推广的时候应该区别对待。(5)共同协作。在新技术实施的时候仅仅依靠一个部门是不能够全面落实的,要各部门彼此协作。技术部门不仅要与农业部门建立恰当的联系,还应该与工业部门、服务部门存在联系。(6)充足的资金。资金投入是技术正常运行的保障,政府要积极地进行资金扶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要大力扶持农业,加强技术投入才能够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在农业种植的技术上,免耕栽培是一项关键性的技术,也是技术史上的一次变更,在对其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应定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将所有的措施全部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新技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蔡派.中国免耕栽培技术推广现状与展望———兼论粮食生产重大技术补贴政策[J].世界农业,2007(5):30-31.

[2]张明学,陈亮树,程盛.曾都区免耕栽培技术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08,23(3):12-14.

耕作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现代机械;北方农业;结合;耕作问题

中图分类号: S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04-2

中国的农村改革从起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0多个年头的发展,它使我国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从现状来看,“三农”问题仍然作为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而存在,它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设。而作为“三农”中的基础,农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同样是至关重要。北方的农产品等作物在我国的农产品总量中占据着很大比例,但我们可以看到,北方大部分较贫困的地区在耕作问题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精耕细作”耕作方式,这对于我国城乡结合的实现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北方农业耕作机械化的必要性、运用现代机械的优势耕作机械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把现代机械融入到耕作中所应采取的策略入手进行简单的探讨。

1 北方农业耕作机械化的必要性

农业作为我国的一项基础产业在食品保障、原料提供以及生态保护方面有着多重的作用功能。而耕地作为农业中的后备保障其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据2009年我国国土资源部对外的信息来看,我国的耕地现状不容乐观。第一,我国北方的耕地总量较少,而且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北方较其他地区而言,幅员辽阔,但人口较多,可利用的土地有限,特别是作为农业生产的耕地更是贫乏。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是1.4亩,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第二,耕地的质量较差,退化问题较为严重。由于北方大部分地区对于耕地的保护意识淡薄,加之宣传不到位,致使水土流失严重,使得部分耕地变为盐碱地,不利于水土保护,被弃为荒地。第三,耕地的利用率不高。以上三种状况促使了现代机械化在耕作中的推广和运用。

2 运用现代机械的优势

2.1 有效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根据使用农机作用的农民反映,使用现代机械可以大幅度提高耕作的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的成本。除此之外,使用现代化耕作机械对于耕地的抗旱、抗灾的抵御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过去“靠天吃饭”的理念。

2.2 更有利于在耕作技术上引进科技化水准

农业现代机械化可以说是科技的物化,它作为一种载体确保了农业新技术新改革的落实和应用。比如当前耕作中普及的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以及相关的节约资源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还有诸如抢收抢种、产田耕作改造等农业生产运动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3 有利于农民致富。

在耕作中运用机械现代化,可以将机械的增产和增效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此外,运用机械代替原有的劳动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农民体力的消耗,创造了农民的身体财富。

3 耕作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农民的观念没有转变

在耕作中运用机械化是对以往耕作所进行的尝试和改革,而传统的耕作技术已经在农民的耕作理念中根深蒂固,要想替换或者改变非常不易。在现实耕作技术中,我们仍然能看到部分地区运用秸秆焚烧或者按传统的方式进行耕作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心中对于这种“精耕细作”的方式形成一种习惯或者说依赖,从而对于机械化保护性耕地的应用视而不见。从中可以看出农民对于耕作的观念没有得到转变,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相关部门对于机械保护性耕地的宣传不到位,力度不够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后期的监督管理没有落实到实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靠事实说话,通过事实的教育宣传让大家改变传统的观念,使得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得以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3.2 地理环境制约了现代机械在耕作中的应用

要想让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要配备一定的现代化农机,而且要建立在适度经营规模的基础上。从北方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一家一户拥有一套机械化的耕作农具是不现实的,因为绝大部分农户还没有脱贫,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购置农机,这只能放在各别的农机大户上实施。除此之外,北方的耕地大多都是依附于高原或者丘陵,进行机械化耕地不方便也不现实。因为机械化的耕地大多应用在连片的土地上效益才会显著。由此看来,地理环境是制约现代机械在耕作中运用的巨大瓶颈。

3.3 相关部门在机械化耕作方面的投入不足

北方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经济比较落后,要想使每家每户购置一套耕作农具不现实。据市场分析调查,一套完整的耕作农具需10万元左右,这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而言可谓是天文数字。假使有的农户家里可以承担起购置的费用,但后期的燃油、维修费用等也需要付出一大笔的投资。根据国家的政策,在购置农机方面国家一次性补贴30%,但这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购机需求。这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农民购置农具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提高农户在运用耕地机械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耕作的效率,相关部门需在补贴方面做出更大的投资,促使机械化在耕作方面的应用。

3.4 农具与市场需求不能相适应

随着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于购置农具的补贴加大,以及机械化耕作技术的广泛推广,有能力的农户都购买了相关的农具,但随之而来出现了配套机具与需求不相符的状况。比如缺货断档、“大马拉小车”等问题层出不群,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购置农具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机械化耕作技术的推广收到了限制和影响。因此,解决好农具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问题刻不容缓。

3.5 相关的市场机制不完善

由于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刚刚起步,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善的建立起来。不可否认的是,机械化耕作在经济、生态方面的效益已经初显成效,它的发展前景也是相当乐观。随着对其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强加大,它所带来的各方面效益也会越加凸显。为了确保对于机械化耕作技术的应用,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化的发展机制。

4 如何把现代机械融入到北方农业的耕作中

4.1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支持体系

北方地区大多发展的是旱作农业,而机械保护性耕地技术更多的也应用在旱作农业方面。近年来,国家对于保护性耕地技术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并且在旱作农业示范工程方面加快了实施的步伐。除此之外,还通过下发文件、成立专项小组、设立配套资金等措施来推动保护性耕地的健康稳步的实施。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后期的落实和监督也是必不可少,否则整个项目将会落空。据统计调查,如果一个项目政府对其的重视程度高、宣传力度大、投入资金足,其才能得以顺利的实施。因此,要将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技术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并且得以长久的巩固,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支持体系,这样才能从政策体系方面对其的发展予以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4.2 加大宣传力度和引导力度

任何一项技术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前期的宣传力度和整个过程中的引导力度。为了推广现代化机械的耕作技术,可以采取加强技术的推广、开展农机下乡、配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实际指导等形式让农民认识和掌握先进的技术理念。一方面因地制宜,确定每个地方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且确保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入田间地头予以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农机下乡”的形式,广泛传播相关的技术;要及时宣传一些典型经验在广大农民中进行运用。除此之外,多渠道的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同。

4.3 完善服务体系的建立

服务体系作为现代机械化耕作的保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区需把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支撑力量得以落实。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进行作业补贴,有针对性地培养部分机械耕作服务大户或者是专业性的合作社。一个优秀的农机手不仅能够带动整个村子的发展,而且可以带活周边的服务市场。第二,在发展专业的合作社方面以农机大户作为整个依托。合作社作为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以农机大户作为依托将其做大做强,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中介服务、技术服务、作业服务等功能发挥到极致,从而让机械化耕作技术得以健康快速的发展。第三,在服务体系的建立上坚持以“广范围覆盖,可持续发展”为方针理念来落实。

4.4 落实购置耕作农机的补贴政策

近几年来,中央出台了若干项惠农支农的政策,购置农机的补贴政策也是其中之一。农机部门应该将相关的补贴政策宣传到位,让每一农户都能够认清政策所带来的好处,调动起广大农民购机的热情,从而推广农机在耕作过程中的应用。除此之外,各级部门要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确保国家给予的补贴能够落到实处,争取让补贴的支出公开化、透明化,防止各级部门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从中挪用或者贪污,从而践行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广大的农民朋友真正得到帮助和实惠。

4.5 加强各乡镇的基层组织建设

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对于提高北方农村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而言意义非凡,这项技术能否得以落实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基层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如果基层领导班子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拥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就能以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利益为基点谋划全局,将各个项目落实到实处。因此,必须加强乡镇的基层组织建设,确保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技术顺利实施,从而为广大的农民服务。

4.6 推广跨区域作业

跨区域作业是指在操作各种农机时可以跨乡级或者县级以上行政区域。采取跨区域作业不仅可以将各地区在不同农时阶段的农机合理调配问题得到妥善的协调安排,而且可以解决部分地区在耕作过程中农机不足的情况。因此,大力推广跨区域作业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战略,需引起各部门和领导的广泛关注。

综上所述,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在北方的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它所带来的各项效益也是凸显可见的,这对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设以及全面落实小康社会来说举足轻重。由于对它的应用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需要解决,因此需要国家和地方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这个过程是艰巨并且漫长的,需要集大智、尽大力,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落实。

参考文献

[1] 李立军.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2] 张永民,赵士洞.近50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耕地变化及其政策因素分析――以赤峰市为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

[3] 齐成喜.天津耕作制度50年演变规律、2020年发展方向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4] 张林田,郭新荣.全方位深松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5] 李成文,马文萍.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 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之路[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耕作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 因地制宜 旱地保护性耕作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190-02

所谓的保护性耕作指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对农田的耕作,甚至是进行一段时间的免耕,除此之外还要用农作物的秸秆等覆盖住没有进行耕作的农田,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土壤被风蚀和水蚀情况,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例如美国,澳大利亚等等国家,都根据土地的情况采取了一定的旱地保护性耕作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在众多的保护性耕作措施中,少耕和免耕对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的效果最为明显。

我市境内土壤的土质情况各有不同,再加上农林牧渔等各个行业对耕地的制约情况,因此在我市推行旱田保护性耕作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只有如此才能做好旱田保护性耕作工作,从而实现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1 我市主要的保护性耕作的机械生产农艺

根据当前我市旱田作业的情况,想要因地制宜推广旱田保护性耕作,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1 秸秆覆盖

秸秆覆盖是指在土地没有进行耕作的时期,用各种农作物的秸秆将地表进行覆盖的措施。通过使用农作物秸秆对地表的覆盖不仅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增强土壤的肥力。秸秆覆盖使用玉米秸秆的情况最为常见,使用玉米秸秆进行覆盖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是使用收割机将玉米的秸秆进行粉碎之后,在将粉碎后的秸秆均匀的覆盖到地表上;二是不进行粉碎,直接将玉米秸秆整棵覆盖在地表之上。

1.2 土壤的耕作处理

对于旱田而言,无论是使用哪种土地耕作方法都需要遵循的原则是要以蓄水和增加耕作层作为土壤耕作的目的,并且在耕作的过程中不能破坏到土壤的地表覆盖。根据以上原则,当前我市的土壤耕作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免耕,即不对旱田进行耕作,直接在前茬农作物的的根茎上进行播种,其二是进行定期全面的深松,通常2到3年进行一次。

1.3 种床处理

种床处理主要是针对玉米种植而专门提出的一项措施,主要是为了提高玉米的出苗率,这种技术最优点是不破坏地表的秸秆覆盖。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直接免耕进行播种,其次进行浅松,主要是处理一下跟茬和杂草,接下来把秸秆和泥土进行混合,但是要注意不要破坏到地表,最后是浅旋处理。

2 当前我市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旱田保护性耕作在我市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民对旱田保护性耕作的认识不足

虽然旱田保护性耕作在我市已经推广了几年,但是由于宣传等工作的不足,我市的农民至今对于旱田的保护性耕作的认识仍旧比较粗浅。大部分农民还是习惯应用传统的耕作方式,没有认识到保护性耕作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自然也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这与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政府在推广工作上的投入不足都有很大的关系。

2.2 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不够系统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个系统的技术,包括了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病虫害控制和深松技术这四个主要的方面,并且这四个环节之间是紧密相扣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缺乏都不能称得上是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但是就我市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市对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精力几乎全部都放在了免耕播种技术上了,对于其他环节则几乎没有研究。

2.3 配套机具缺口大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实际上对机具是有一定要求的,适宜的机械化对于促进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来说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就我市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市与保护性耕地相配套的机具仍旧存在着很大的缺口,这一情况严重阻碍了我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2.4 缺乏专业的人才

想要让保护性耕作技术被广大的农民所熟悉、接受、应用就要做好推广工作。推广工作依赖于专业的推广人员,但是从我市当前的推广服务队伍来看,推广服务队伍中缺乏专业的人才。

3 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市当前推广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的问题,想要促进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就要及时的采取一些对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扩大示范范围,加强宣传力度

根据当前我市农民对于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认识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扩大示范范围,加强宣传力度的方法来改善这一局面。例如可以积极开展一些现场的展示会,向农民现场介绍保护性耕作的一些情况,为农民答疑解惑,让农民能够真正体会到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确实是一种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技术,并且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有重要的意义。

3.2 加强农机技术服务队伍的建设

正如前面所言,想要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农机技术服务队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加强农机技术服务队伍的建设不仅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提高农机服务队伍的机具、设备等各方面的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把现有的农机服务组织组成适当的联合体,加强农机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3 对机具进行改造

配套机具缺口大是制约我市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针对这个问题,就需要进行机具改造工作。机具改造不仅要改进那些落后的机具而且对于那些新兴的机具也有进行适当的引入,这就要求政府适当的加大这方面资金的投入。

总而言之,旱田保护性耕作对于实现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市虽然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进行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并且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分析这些问题,采取适当的解决对策,才能切实的做好旱田保护性耕作工作,从而促进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越会. 辽宁省旱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生产农艺及机械配备的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0,06:10-12.

[2]闫凤宇,翟长海,赵福胜. 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 湖南农机,2012,01:33-34.

上一篇:国际货币论文范文 下一篇:基金收益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