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5 10:46:49

新网工程论文

新网工程论文篇1

(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兴起,对物联网工程的人才培养逐渐提上高校人才培养的日程。本文结合产业需求的实际,论述了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工程实践、就业引导等,全方位阐述了当前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为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物联网;IT产业;需求导向;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58-02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而开设与逐步发展的新专业,从其专业覆盖的范围来看,物联网工程专业是目前机、电、控制、通信等专业的融合,其专业特点即是对现有的专业技术和领域的整合,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并与行业应用密切联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立足社会需求的实际,重点培养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规划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市场为依托,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产业急需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为目标,在这一培养目标引导下,学生应能够了解物联网的发展历史,掌握物联网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素养。物联网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多专业知识的融合渗透,更要注重提高学生对国外最新文献、新技术应用的获取技能,培养学生对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从多领域、宽口径提高培养质量。

在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可以按照分块设置思路,依据学生四年学习时间内的自身特点,按照通识课程、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脉络进行课程规划。通识类课程以宽、广、新、全为设置依据,在课时内使学生对物联网的整体产业获得较为全面的了解。公共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为目标,引入日后工作必需的数学、物理、英语、工程类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类课程应着眼于专、精、深,以点带面,在课程规划上,应密切联系物联网的专业应用,以实际案例为依托,深入掌握物联网在行业中的应用。实践类课程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践类课程设置应面对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和总体规划实施能力。

在课程规划上,应注意突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新、全、专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中,既要反映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多学科综合特点,又要突出物联网专业的深入、综合的特点,将传统的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鼓励自编教材,以弥补已有课程的宽泛、繁杂、陈旧等不足,突出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易理解等要求,从实际需求的角度,加强学生的应用技能培养。

二、需求导向的理论课堂教学

物联网工程是一门新兴学科,在物联网工程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市场应用和行业背景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取舍、与时俱进,才能使教学与实际密切联系,做到所学即所需、所需即所学,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需求导向的理论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密切联系产业需求的实际,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并通过具体深入的分析,使学生就某一知识点深入掌握其在市场中的实际应用,以做到与市场同步,与需求对接,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因此,在教师队伍配备上,要突出对业务知识的深入把握,适当增加在一线工作的业务精、目光新的具有前瞻性的技术人员担任教学工作,将需求与教学直接对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理论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是知识点众多,并且相互之间的衔接性不强,学生难以把握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学的效果难以凸显。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旨在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分类,将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可以直接对接的章节知识列为着重讲解的部分,结合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较短的课时内使学生获得实用性强的理论和技能,同时对其他知识点进行梳理,以需求为主线,将课堂教学进行组织和串接,使学生始终能够把握教学的重点,始终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实际密切联系和结合,并能够通过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提升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需求导向的实践技能培训

物联网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密切结合需求的实际,着力加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具体来讲,就是在实践技能课程的设置上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与需求结合,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实际的项目案例为依托,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联网技术也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专业涵盖宽广,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较高,可以在相关的专业课程中增加课程设计学时,在课程设计中引入需求目标,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在编程能力培养上,通过程序设计,引入工程需求实际项目,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编程训练,掌握面向对象进行开发的思想。在掌握网络指令和协议设置上,通过路由交换课程设计,熟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熟悉路由协议。在传感器应用设计中,结合具体的行业需求目标,引入各种物理传感器的应用设计,掌握常用传感器应用设计、信息处理、显示和传送等。

结合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对目前嵌入式设计的市场需求有一个直观全面的了解。深入学习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方案要求、软件硬件设计、综合测试等多环节应用。结合网络技术,深入学习以物联网实际需求为主的网络架构知识,重点掌握Zigl)ee协议的基本原理和组网规范,通过实际操作搭建有效的无线物联网络。在毕业实习和设计环节,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需求,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分析、设计、编程任务。

四、结束语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产业需求的实际,开展立体化教学。既注重理论课程的教学,又强化应用实践,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物联网工程的人才培养需要学校、社会、企业多方面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培养出物联网产业的可用之才。

[

参考文献]

[1]于翔,基于物联网的大学信息化教学辅助实验平台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3(5)

[2]孙冠男,高校物联网创新实验平台建设探索[J]软件导刊,2013f 9)

[3]刘晓晶,吴海燕,案例教学法与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4]耿才华,物联网技术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8)

新网工程论文篇2

1工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的不足之处

1.1课程设置不够理想从内容上看,课程的实用性、前沿性不强,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形式上看,由于工程硕士是一种在职教育,因此在课程安排上,除在学校本部教学点上课外,同时更多会在校外教学点(或基地)集中授课,从而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教材上看,其在前沿性、实用性方面尚有欠缺,甚至部分教材内容较陈旧,针对性差。

1.2信息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由于工程硕士在生源的年龄、职业背景、工作年限以及大学阶段受信息素质教育情况等不尽相同,信息素质现状表现出明显差异性。[1]有的在大学阶段学习过《科技文献检索》等相关课程;有的接受过信息素质的相关内容培训;有的仅会使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而有些年龄较大的在职工程硕士甚至对信息素质相关内容一无所知。总体来看,工程硕士对信息的敏感意识普遍不强,信息素质能力参差不齐。

1.3表现出较强的学科专业性工程硕士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联系紧密,职业需求的目标性强,对学科专业知识的需求明确。同样,工程硕士的信息素质教育也表现出明显的学科专业性,他们对本工程领域的信息表现出了极强的需求倾向。这在年龄偏大、已具有丰富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实验经验的在职工程硕士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1.4应用性是根本要求工程硕士教育是为了培养其掌握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某一工程领域或工程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实施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连学位论文都要有工程技术背景。因此,基于工程实践的应用性是工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1.5对信息源需求的多样性解决工程实践难题就是创新的过程。在这个工程中,占有信息并将其融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方面可以通过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行交流,获得同行专家的经验、理论指导等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正式途径获取信息,尤其是获取规范标准、专利文献、科技报告等,通过吸收消化将其变为自己的知识,实现创新的目的。可见,工程硕士所需信息源不仅仅是图书馆购买的各类文献,他们需要的信息类型和获取信息的途径要广泛得多。

2对学位论文教学的调查

工程硕士生要兼顾工作、家庭及学习,负担很重,时间不够用,这个矛盾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是个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表现在学位论文环节。学位论文是指完成一定学位必须撰写的论文,其对格式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是研究生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以说是研究生本人带有总结性的学习成果,也是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然而,在现实的工程硕士学习中,学位论文环节的矛盾特别明显。我们从上海交通大学夏天娟的论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2]中可以看到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工程硕士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学位论文选题认为“困难”和“有点困难”的超过一半,认为“较容易”和“很容易”的共约占40%。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要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同时要求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创新性。如何把握工程硕士论文的理论性、创新性及实用性,是导师、学生及管理部门普遍感觉到困难的问题。

2.2学校导师的作用反映学校导师对论文指导“有作用”和“很有作用”的人数约占90%,远高于企业导师。在双导师制中,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是有明确分工的,学校导师对学生的学位论文负主要责任。但是由于工程硕士生是在职攻读学位,学校导师与其联系和交流的时间有限。

2.3学位论文成果在企业的应用学位论文成果在企业“已应用”和“正准备应用”的分别为51.7%和5.6%,共占近60%;而“由于计划改变,单位近期不一定用”的约占30.9%;“其他”为11.8%。企业为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研究提供实验支持,同时学位论文成果应用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这对工程硕士生和企业是双赢的结果。

2.4学位论文对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学位论文写作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46.4%的调查对象认为完成学位论文对工作能力提升“有帮助”,认为“很有帮助”的占17.5%,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位论文使自身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3工程硕士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为了使信息素质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做到保证学生学业的完成,同时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我们提出了基于学位论文的工程硕士信息素养教育运行机制,其贯穿于工程硕士教育的整个过程。

3.1合理实用的课程设置

3.1.1教学内容信息素养教育要培养工程硕士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课程设置上,一方面应当考虑到工程硕士的生源变化,其在知识结构、素质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不同。比如早期的工程硕士生要求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开设课程,如今的学生在本科时已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不再需要此类课程。另一方面,虽然基础理论不会变,但在信息爆炸的网络环境下,随着信息更新速度加快,实用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教师应当跟进这些新变化,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必须是高度浓缩的精华,是对信息素质教育具有指导性、总结性作用的难点和重点。

3.1.2人员结构和教材图书馆应该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同时他们还应协助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为工程硕士提供参考文献来源,指导他们熟悉各种资源,最终使学生能够熟练获取和提炼符合需要的信息。对于教材建设,在国家主管部门的倡导和支持下,各工程硕士专业领域都在积极进行,很多培养院校也很重视工程硕士的教材改革。另外,研究生的教学也不可以只局限于教材本身,还应鼓励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补充一些讲义,及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参考资料。

3.2利用网络实现教学辅助

3.2.1建立学生交流平台工程硕士生是在职读书,在校时间很少,又来自不同的工作单位,学生与老师之间、同学之间面对面交流时间少。利用网络建立沟通交流平台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开发针对不动层次、不同学习阶段的信息素质教育课件,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信息素养及专题讲座,使之成为大家互动交流、相互学习、自主学习的平台。为此,本馆自主研发了网上“自导式”信息用户系统、文献检索课“自导式”教学系统,提供针对不同用户的自助式学习系统,方便了广大师生。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孤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利用学科导航模块列举信息源在图书馆网站的显著位置设置学科导航模块列举信息源。列举信息源要做到求全、求专、求精的高度统一,不能拘泥于图书馆已有的或仅仅是著名的数据库、网站等,要杜绝孤立地讲解具体数据库的使用、具体文献类型的特点等做法,应对各类资源进行分析、比较,按照评价标准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总结使用各类资源时要注意的问题;重视总结如何选择信息源,针对不同的问题,懂得从哪里获得最佳信息,强调信息吸收利用能力的培养,综合比较信息的筛选、分析、整理等各种方法,强调培养将搜集的信息批判性地转化为自己知识的能力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网络信息咨询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完善,高校图书馆进入网络时代。信息咨询工作应全面了解掌握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特点,了解工程硕士的需求,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和馆藏资源优势,将传统的纸质文献、电子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加以结合,以网络技术(可以通过QQ、邮件、电话等方式)为手段,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努力提高信息咨询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工程硕士。

3.2.4利用网络课堂开展专题讲座图书馆应该采取讲座、培训等方式完善工程硕士的检索技能。由于工程硕士是在职教育,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课堂来解决该项问题。利用网络课堂开展的数据库培训专题讲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决定听课时间,对于某些内容感到难懂的,一次没有掌握,可以再次选听,直到学生认为自己完全掌握检索的技巧。一般来说,图书馆应该开设“开题讲座”、“课题查新”、“信息分析”、“毕业论文写作”等专题讲座来满足工程硕士在学习的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

3.3加强导师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

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不同于大多数工学硕士的学位论文标准,其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内容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其中的一部分,或工程技术类或应用基础研究。在选题阶段,多数工程硕士生感到选题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工程硕士生的经验和知识面比较有限,如果这时导师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工作内容以及所在企业的生产实际,帮助学生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炼,有利于形成适宜的学位论文课题。此外,应该加强工程硕士与学校导师的学术交流活动,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工程硕士生参加导师所指导的工学研究生的研讨等活动。

3.4学位论文模拟教学法

教师应在讲授文献检索课程的最后,设计一个比较复杂、与学生所学工程领域尽量相关的问题,作为具体教学案例,整个查找信息的过程应围绕解决这个问题来进行。让学生面对一个全新的课题知道如何制定检索策略,如何巧妙地综合运用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教学内容应涉及信息检索的各个方面,如同时讲授一次文献的获取、科研课题检索实例及策略技巧等,使工程硕士阶段能够具备综合而全面的信息检索技能。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一种由全面到具体、由总体到个体的教学思路,对工程硕士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3.5信息道德的培养

作为信息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道德,也是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即培养网络信息利用者的信息道德意识与道德责任感,使其养成文明的信息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其信息道德判断、选择的能力和道德自律精神。与传统伦理相比较,信息道德更加注重“慎独”[3]。在网络环境下,既要做到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的鉴别能力,又要做到道德自律,要结合现实中有关知识产权争端或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和报道,强调信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4结论

新网工程论文篇3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项目应用 物联网 教学设计 实训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223-01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物联网技术的认可,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也逐渐增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态势较好。《物联网工程项目应用》课程是连接物联网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纽带,我们通过调研各院校同专业课程体系发现物联网工程项目应用课程已成为各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必备课程。虽然各院校对应此课程的名称有所区别,但内容大同小异,这也就说明大家对于该课程的重要性具有统一的认知,但是该课程相对于传统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训实验课程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我们所在学校已连续四年开设了《物联网工程项目应用》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实训实验课程设置方面已进行了一些探索,积累了部分经验。

一、课程特点及课程定位

《物联网工程项目应用》是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嵌入式开发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应用课程,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的纽带课程。该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科交叉,从单片机编程到上位机开发、从设备安装到设备布线、从方案设计到整体项目调试,每一步都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知识面有较高的要求。并且由于物联网工程均要落实到具体的应用,所以要求学生对于行业规范标准要有一定的认知。总的来说,此课程具有面向应用、注重实践、强调实用技能的特点。

高职院校《物联网工程项目应用》课程一般_设在第四学期,此课程的前导课程有《电子技术基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嵌入式开发》、《传感器技术》和《网络综合布线》,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物联网工程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面工程应用做好铺垫。《物联网工程项目应用》这门课程不仅仅是物联网技术技能的出口,同时也是连接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项目的桥梁,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理论教学设计

《物联网工程项目应用》课程的特点使得此课程理论内容覆盖范围较广,所以在进行理论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知识基础和学校实训条件。通过上文介绍,我们通过对学生前导课程的学习,基本能够掌握物联网工程应用的理论知识。我们物联网工程实训平台为凌阳公司生产的物联网智能家居实训平台,智能家居工程作为物联网工程的典型代表,具备物联网工程的大部分特点,同时涵盖市场需求较大,所以《物联网工程项目应用》课程以智能家居工程项目应用为主,理论内容包括智能家居理论基础、智能家居相关技术、控制设备理论、安防报警及监控理论和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涉及到的传感器知识、编程知识等内容将在授课过程中进行穿插讲解,这样方便学生活学活用,效率较高。

针对理论课程存在理解困难、复杂枯燥等问题,我们利用分组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来提高课堂的互动和趣味性。将完整的物联网工程分解为一个个小工程,由同学扮演甲方和乙方,在提出需求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入理论知识,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互动,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效果较好。

三、课程实训教学设计

课程的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联系又存在很大不同,本课程的实训教学特别重视对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通过物联网项目的设计、安装、调试来锻炼学生对完整工程项目的把控能力。为完成课程目标,我们将此课程的实训分为两部分内容:上位机软件实训和智能家居平台实训。

1.上位机软件实训。上位机软件是物联网工程项目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主流的上位机大部分采用C#开发,但是随着工业智能化改造的加快,工业物联网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工业组态屏这一新型应用也逐渐普及。为适应产业需求,我们在进行上位机软件实训的时候,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适当的调整了C#开发时间,增加了组态屏上位机软件开发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尽快的接触新应用,为以后的岗位需求做好铺垫。

2.智能家居平台实训。智能家居平台实训是本课程实施的核心,主要可以分为终端节点实训和综合项目实训两部分。其中终端节点实训包括光照探测器、温湿度探测器、烟雾探测器、灯光控制器、家电控制器等16个实训项目,通过这些实训学生能够掌握常用传感器、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具备独立调试设备、网络布线以及参数配置的能力。综合项目实训包括门禁控制系统、灯光控制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和情景模式控制系统等五部分内容,每个实训项目都是综合传感器、控制器和上位机软件的完整项目,学生从项目的设计、安装到实施都亲历亲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团队协作同时也能够积累部分项目经验。我们在指导学生实训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文档写作能力,让学生注重保存过程材料,积极撰写项目实施方案,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

四、结论

《物联网工程项目应用》课程是连接物联网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纽带,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地位。我们结合最新的项目需求和实践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增加了工业组态屏开发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充实。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智能家居实训平台为基础注重学生实际技术技能的培养,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健.高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市场,2017(2)

[2] 赵良,金星,郑芳.无线传感器网络创新性实践教学的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0)

[3] 刘涛,钱良,王新兵,田晓华.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教学方法实践与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2)

(作者单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新网工程论文篇4

【关键词】三维驱动;网络工程;价值创新;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创新理论的提出,关于创新的驱动力一直是创新理论的一项重要的讨论内容。它为创新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企业看来,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能够提升其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从而提升客户的竞争力。可以说,网络质量是影响移动营运商服务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各大企业纷纷致力优化网络质量,不断扩大网络规模,促进企业获得优势。

要提升网络质量,就必须要不断提高网络工程建设水平。这是网络工程师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网络工程师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包括外部和内部需求发展的挑战。为了能够不断提高网络质量,本文主要深入分析网络工程,并提出三维驱动的网络工程价值创新研究。通过建立评估体系,对网络工程做好评估工作,从而为提高网络工程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

1 三维驱动网络工程价值创新理念的内涵

1.1 三维驱动创新理论

在传统的技术创新理论中,主要将理论分成基础理论、应用、开发研究等。随着近年来,网络的设计日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已经成为一种网络的战略资源。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设计是企业的一种竞争性资产,它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维驱动中的网络工程价值创新的基本内涵主要指:为了能够实现网络价值创新,企业不断完善工程建设,通过完善工程建设,从而实现企业的转型。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以战略、实施路径以及空间界定为重点,从专业的角度实现网络的优化改进,从而不断推进网络建设的进度,实现网络价值的创新。

根据三维驱动中的网络工程价值创新理念,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几个方法构建思路,其中包括:一个概念、两项转变、三维驱动以及四方面架构。其中一个概念主要是管理人员创造出杰出的网络价值。两项转变指的是管理人员不断提升网络的管理制度,实现进度和质量相结合,管理和规范相结合。三维驱动则主要是企业各个部门不断改进其管理方针,部门之间做好协调工作。四方面指的是战略目标、空间界定、战略举措以及目标的实施这四个方面。下文主要对三维驱动模式及其管理理论进行详细分析。

1.2 三维驱动模式以及知识管理理论

设计驱动创新主要是对产品的语言和意义进行创新,通过语言上的创新,并利用市场的力量不断拉动前进。根据Verganti的研究表明,产品的符号和当时的社会文化知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产品符号能够有效将信息传递给客户,相反,客户也能够向企业表达自身的意愿和相关需求,这是在相同文化下所体现的优势。因此,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断提高对客户需求的认识。第二,不断提高对产品语言的认识。第三,不断提高技术方面的知识。

2 三维驱动网络工程价值创新的方法

上文说到,网络工程价值创新主要包括:优化空间创新、创新战略举措等方面,下文进行详细分析:

2.1 空间优化创新

2.1.1 建立评估指标

网络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了能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企业管理者应该根据客户的需求,设置客户亲近指标。为了能够实现网络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创新指标,准确地反映单位之间合作的合理性。为此,工作人员可以设置不同的卓越类指标,不断优化人类资源、网络资源、财务资源等各类资源指标。

举个例子,某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建立评估指标,将三维驱动的网络工程价值创新中的评估指标分成:创新优势、优化资源、卓越运营三个指标。其中创新优势可以细分成知识培训、创新决策两方面;优化资源可以细分成职能定位和资源管理等;卓越运营则可以细分成组织支持、投资管理等方面。

通过这样的细化,企业各部门能够更好地传递工作指令,不断优化建立的评估指标。

2.1.2 价值创新提升空间

除了建立评估指标之外,企业管理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整个网络工程的价值创新评估体系,利用评估体系分析各种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价值创新提升空间。

举个例子,某大型企业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价值创新空间的提升。为此,工作人员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统计,总结出网络工程价值创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详细分析如下:

第一,设计方案精细度和精准度有待提高,各种设计专业之间缺乏沟通。

第二,施工模式比较落后,一些相关的工序之间整合不合理。

第三,机房布局不合理,物资现场利用和管理不规范。在工程验收的时候,各个专业之间的界定模糊不清,彼此之间缺乏协调合作。

第四,网络信息覆盖不全面、信息传递不及时,无法对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及时监控。

从上述总结出的各种问题中,不难发现,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缺乏沟通是常出现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应该加以规范管理。

2.2 价值创新的方法

根据上文某企业总结出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现象提出网络工程价值创新的方法,其中包括:提高部门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针对网络建设专业内设计和施工,提出精细化设计以及可视化设计攻略、工程管理设置专业验收三个方面。此外,还对可视化现场管理、工程物资管理和基站储备等方面进行嵌入,管理人员制定合适的行动计划,并确保计划能够落实进行。下面对这几种创新方法进行详细分析。

2.2.1 精细化设计方法

精细化设计主要覆盖在室内工程当中,工程人员可以对WLAN(无线局域网)、TD(3G)、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等协同建设进行考虑。在建设的过程中,工程人员可以设计信号合路,通过设计信号回路,针对不同的地方,甚至一级或者二级回路的方式。

2.2.2 可视化设计攻略

工程人员不断优化施工工序,对具有相关性的工序进行整合施工。举个例子,一些城市的企业已经开始对一些相关联的工序进行整合、从而提出降低成本的方法。其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在现场利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可操控的量化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可以将可视化现场管理分成两个部分:第一,对关键控制场中的隐蔽工程进行可视化管理。第二,对整个流程的关键点进行可视化管理。

2.2.3 工程管理设置专业验收

专业验收工作主要进行分开验收和物资管理工作,其中分开验收是将主要设备和配套设备进行分开验收,在配套验收的过程中也对各个分专业进行验收,从而保证验收工作的专业性。

通过不断完善验收管理机制,有效保障设备验收和配套设备验收工作的专业性。此外,物质管理工作则是在保证物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出纵横向协同的物资管理机制。

举个例子,广州某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物资管理,主要将物资管理分成前中后三个阶段。前:企业进行需求管理,工程部门主要做好需求方面的测算。中:工程部门对物资库存以及现场进行记事管理。后:工程部门要做好工程废料方面以及转资的管理,其中工程废料方面的管理主要是做好回收、废弃的管理工作。为了能够提高管理的效果,工程人员应该注意对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和新建,通过全过程的管理,从而实现信息化水平,并保障工程物资能够为管理服务。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工程价值和创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为网络工程价值创新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技术、市场和设计驱动,对驱动组合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将繁琐的工程建设进行整理,通过确定工程评估工作,为日后的网络工程奠定基础和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灿.统一信息平台的研究与建设[J].华东电力,2010 (08).

新网工程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发现式教学 网络技术 工程应用

论文摘要:介绍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采用“发现式”互动教学方法,引进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重视实践环节,以网络技术构建网络课程教与学的互动平台,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

一、教学目标定位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基础课之一,也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智能科学等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或任选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懂得网络的总体框架结构,能建立网络的概念,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基本原理和核心协议,并熟悉最常用的网络服务和网络工具,了解网络技术的新发展。

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是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前提和保障,即明确教学是为培养什么类型人才而服务。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目标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1]网络基本应用、网络管理员或网络工程师、网络相关科学研究。其中,网络基本应用目标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可熟练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如浏览新闻、收发电子邮件和查找资料等,适合于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智能科学等非计算机专业;网络管理员或网络工程师目标要求掌握网络集成、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编程等知识和技能,并对其中一项或若干项有所专长,可以胜任如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架设各种服务器和网络软硬件产品的开发等工作,适合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网络相关科学研究要求具备深厚的网络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今后主要从事科研和深层次开发工作,适合网络相关的研究生。本文主要研究第二层次的改革与实践。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主要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2]

1.教材知识结构理论性偏强,教学内容偏离实际应用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计算机网络教材都是以OSI/RM为索引,分层次展开,全方位介绍各个网络层次的工作原理、相关协议、运行机制等,知识点较多且内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难以提高学习兴趣。OSI体系结构是一个较为全面的网络层次结构,但是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实际中的网络案例又不完全符合OSI体系结构,这往往会使学生对网络结构感到困惑。

2.教学模式落后

最初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黑板板书和语言描述向学生传授网络知识。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组织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便于系统地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网络协议这类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单纯的板书和描述难以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3.实践环节薄弱

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相对薄弱,实验设备落后,与实际应用的网络设备具有较大差距,且数量不足,无法保证每名学生具有较好的实验环境。另一方面,实验课程的内容过于流程化和简单化,没有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忽视工程应用

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缺乏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内容,与之相适应的软件建设滞后,难以将工程应用融入到课堂。

三、“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主要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1.教材选用与内容优化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必须选择相对应的教材。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而言,“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专业技术基础课之一,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网络理论和核心协议,还要求掌握更高一等的技术和技能。经过课题组成员比较,选择谢希仁教授主编的《计算机网络》;在外文教材和双语授课时选择Andrew S.T.的《computer network》英文教材。

对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智能科学等专业而言,“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专业限选课或任选课之一,侧重于网络基本理论与应用。经过课题组成员比较,拟选择乔正洪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针对教材内容太多、偏重于介绍理论、欠缺实践环节、与工程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在讲授的时候略去了部分内容,比如安全方面的内容(另外一门课讲授),增加了一些实践相关的内容,如WinSock编程、路由器基本操作等。在教学内容上力求推陈出新,引进和精选当代网络技术新发展及新应用作为网络基础的指向,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优化课程体系,将基础知识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意愿。

2.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1)贯彻基础课的教学必须和科学技术同步发展的教学观念,[3]建立终身教育的观念。科学发展与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相结合,以学科建设推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又支撑新型专业建设与学科的发展,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优化课程体系,将基础知识与现代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将专业基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实施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教师努力研究课程的基本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好信号、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和传输特点;研究重点理论和实践知识点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师采用“发现式”互动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提出问题+要求解决方法”、“引导思考+适当提示”、“找出学生思路正确部分引申”、“扩充认识解决问题的条件”等方式,把握课程的进度,活跃课堂气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从应用的角度思考网络通信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

3.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1)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使理论和协议架构分析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同时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课堂画图既费时效率又低的问题。再辅以现场概要线图等,让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时心中有网络体系大框架,便于知识定位。

(2)建立网络教学环境。目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已有四个相关网上资源供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使师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网络辅助教学平台(Blackboard):向学生提供资源下载口、作业提交口、讨论区等;思科网络技术培训网站(http://cisco.netacad.net)作为思科网络技术培训基地之一,目前为部分优秀学生开放思科培训网站,让学生参与全球交流,直接接触最新网络技术;教师FTP:作为系统冗余,从教师FTP中学生也可以下载课件等。

4.加大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网络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目前国内外计算机网络相关教材一般都偏重于理论的讲授,而忽视了动手实践方面的引导,为此应实验单独设课,独立考试。实验课学时占总学时的25%,并要求课外1∶1配套。实验内容根据学生的层次、学生的兴趣分为基础层、提高层、综合应用层三个层次。同时,补充了教材上没有的相关内容,如利用套接字进行网络通信编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而且把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实验教学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开放性实验,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增加大量的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为学生近一步提高动手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在课程教学的各环节中大力开发和应用网络技术,以网络技术构建网络课程教与学的互动平台,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和实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贯彻教学理念,引用网络发展历史背景故事和实际应用具体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专业素养。教学采用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验课程开设、实际网络系统参观和课程设计三个渠道将相关网络技术的应用充分融合到课程教学之中,使同学们接触到真实的网络世界,提高实践运用能力,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

实验课程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是使学生获得对网络的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佳途径。

实际网络系统参观是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安排并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网、学院局域网和企业的网络系统,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感性认识。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设计一个网络应用系统或者分析企业已有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为企业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结束语

本课程已建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和工程应用交叉融合的教学结构,各教学环节相辅相成、互相交融,实现“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创新”的目标,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互动平台,使教与学进入互动沟通的最佳状态。不仅使教师实现了教懂、教准、教活,学生达到了乐学、善学、活学,而且增强了学生日常使用网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绍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8):16-18.

[2]李津蓉,蔡伟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72-73.

新网工程论文篇6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一、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功能研究

明确界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功能,是准确把握工作方向,切实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就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作过精辟论述,为明确界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功能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指导。据此,结合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技术特性,课题组认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应具有宣传教育、舆论导向、文化服务和民意反映四项主要功能。

1、宣传教育功能。互联网的产生和广泛普及,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它具有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强等特点,这些特性决定了它能够承载海量的内容资源,并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快速高效地传递给网民,使他们从思想意识到行为实践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进一步明确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宣传教育功能,才能增强网络宣传教育的针对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2、舆论导向功能。互联网的产生和广泛普及,不仅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舆论格局的深刻变化。虽然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在舆论引导格局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已异军突起,它们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地信息,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知情权需求,对舆论的形成和走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引导舆论的重要阵地。只有进一步明确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舆论导向功能,才能及时把握网络舆论的先机,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导权。

3、文化服务功能。在现代社会,由于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工作高度紧张、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普遍需要通过文化娱乐消费来获取信息、更新知识、愉悦身心,网络媒体的勃兴正好适应了这种需求——网络新闻提供了新鲜、及时、快捷的资讯;网络学习提供了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提升自我、继续深造的机会和条件;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带来最时尚流行的视听节目;网络游戏丰富了闲暇时光,有效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只有明确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文化服务功能,才能够在工作中从网民的精神需求出发,真诚地以人为本,创造出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开展健康丰富的网络文化活动,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二、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

1、改进传播方法,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感召力

2008年6月20日,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关于党的新闻和宣传工作讲话时,提出“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和“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的创新要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和感召力,就必须按照规律办事,围绕着创新的要求进行不懈探索实践。一是要力求创新。观念创新,首先的是“信息公开”,“第一时间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强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内容创新,前提是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方式方法创新,就是要从网络的技术特征出发,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善于运用符号形象等丰富的表现手段,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既根源于其所表达的观点的正确程度,也依赖于真实、生动和具体的符号形象。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说话,用讲述故事的方式信息、传播思想;善于利用多样鲜活的网络表现手段搞好宣传教育;善于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去引导广大网民:善于换位思考,尽力满足受众需求。

2、做大做强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体实力

国家大力扶持中央、地方政府和高校重点新闻网站,使其成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力。进一步增强互联网发展的实力,按照2009年6月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2009—2020年我国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总体规划》(中央24号文件)的有关精神,坚持意识形态职能与市场职能相统一,政治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做好四项工作:一是要为网站新兴业务的开展提供政策、行政审批等诸多便利;通过政府和高校投入资金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加大对主流网络媒体的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壮大实力。二是借鉴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转企改制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地方政府控股的重点新闻网站实现转企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组建地方新兴媒体传媒集团等形式,加大联合发展力度,通过市场化手段做大做强网络媒体;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积极主导国家控股的大型国有资本参与重点新闻网站建设,通过合资、合作、共同控股等办法,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实现上市目标,从而通过资本运作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瓶颈,迅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网络媒体。

3、整合与培植互联网多元主体力量,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

当前,互联网整个行业呈主体多元态势,除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之外,还有一批影响力较大的商业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网站,以及大量具有人气与知名度的社区网站和高校校园网站。这些网站直接面向市场,更易受到社会大从和高校师生的亲近。在这种情况下,少数人借助网络等媒体故意炒作社会热点问题,借揭露社会阴暗面之机散布错误政治观点、传播有害言论、煽动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同时手机、网络的普遍使用大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以及所传播信息的信任度和不信任度,等等,都是高校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对此,一是在大力培植新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体的同时,需要整合多元社会力量,切实发挥重点新闻网站的主力军作用和知名商业网站和校园网站的独特功能,探索并形成组织高校师生、引导师生正确信息的有效办法,形成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合力,造就网上正面舆论阵势。通过加强行业引导,使其在国家法律规定的框架下健康发展,坚决不为违法信息提供生存空间,不为有悖社会伦理道德的信息提供传播渠道,不为蝇头小利失去公信力,不为不和谐的声音提供市场,把依法办网、文明办网;合法上网、道德上网的要求落到实处。二是积极探索网络社会和高校多元主体力量整合联动的途径和办法。通过不同性质间网站的联合、互动等多种方式,以重大主题、重大庆典、重要节日等契机,积极开展吸引师生参与的网络活动,形成焦点合力;通过在产品、技术、宣传、推广、品牌等层面实现校地资源共享和深度合作,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三是大力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在广大受众中享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而新媒体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多元的传播渠道和广泛的受众,使其传播的信息具有海量性、时效性和互动性等优势。

作者简介

曹伟,男,张家口市交通局通泰房开集团副总经理,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工程。

王华彪,男,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组织部组织科长,副教授,硕士。

新网工程论文篇7

一、党的群众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等新媒体既是先进的技术载体,也是活跃的思想阵地,表现出的是虚拟世界,反映的则是现实社会,给党联系服务群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成为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一把“双刃剑”。

网络等新媒体已成为大众化、社会化的媒体。网络新技术、新业务的广泛运用推动了网络主体的强劲增长。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拥有网民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手机网民达到3.88亿。江苏省是互联网大省,网站数量、网民、手机用户、微博用户等均居全国前列。截至2011年底,全省拥有网民3685万,占全国的7.2%,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8%;手机用户逾7000万,其中,手机网民2624万,占71.2%,全省每3人中就有一人使用手机上网;全省备案网站350931个,活跃网站达到245773个,网吧8300多家,网民平均上网时长为每周18.5个小时。随着移动宽带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媒介的发展速度也相当惊人,仅微博用户就有1893万,在网民中普及率达51.3%。这些数据表明,网络等新媒体已成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和活动空间,覆盖了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并逐步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

网络等新媒体为党的群众工作带来的新机遇。网络等新媒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使党的群众工作面临“四大机遇”:首先,为及时把握社情民意开辟了新通道。在开放的环境中,新媒体日趋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工具,各种信息随时都可以上传到网上,群众可以自由真实地表达愿望或诉求。普通民众可以跨越层层环节,直接把信息传递给上层,有利于党和政府及时了解民情、掌握民意、汇聚民智。其次,为加强舆论引导提供了新阵地。“自媒体”的发展壮大使信息来源多、覆盖广,网络舆情扩散呈裂变式增长,群众诉求能够更清晰、更直接地被党和政府了解,为科学民主决策、有效实施舆论引导提供了重要依据。再次,为服务群众搭建了新平台。新媒体具有便捷、高效、超时空和资源共享的优势,有利于构建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涵,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最后,为接受群众监督打造了新利器。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不仅使信息公开化、行政透明化,而且拓展了群众的监督空间和渠道。

网络等新媒体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当前,网络等新媒体舆论空前活跃,关注的议题正向社会议题、政治议题快速转化,使党的执政环境空前复杂,党的群众工作面临“四大挑战”:一是给掌控舆论话语权带来“引导”挑战。网络等新媒体大大加速了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趋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难度不断加大,催生了许多非理性、非制度化的网络政治参与现象,对传统舆论引导格局带来了深刻冲击。二是给维护社会稳定带来“安全”挑战。网络等新媒体舆论已具备社会动员效应,组织化、落地化成为现实,社会问题网络化、网络问题社会化相互交织。特别是病毒式传播的情绪舆论极具感染力和煽动性,加上敌对势力利用网络鼓动渗透,容易引发群体性、政治性突发事件。三是给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带来“信任”挑战。随着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民意表达、社会动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网络热点事件层出不穷。2012年发生的哈尔滨桥梁坍塌、什邡事件、周克华身份之争等事件,都是经过网络披露扩散,引发了群众对公共权力的质疑,使党和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损。四是给党员干部网络执政带来“能力”挑战。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民主参与度、信息公开度越来越高,仿佛一切都被置于放大镜之下,许多干部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同程度存在“网络恐慌”心理,影响着党群关系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提高同网络等新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严峻考验。

二、江苏积极探索和创新网络条件下

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近年来,江苏全省各地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积极探索和创新网络环境下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初步形成了群众工作网上网下双向推动、党群关系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搭建网络社情民意平台,打造党群联系“连心桥”。依托网络等新媒体,推动互动交流,让群众诉求表达畅通高效。第一,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各地通过设立书记市长信箱、网络发言人、政府论坛、在线回复,开展文字、音频、视频等在线访谈活动,让网民充分表达意见和诉求。第二,积极推进网络问政。及时开展意见征集、网上调查、社会听证活动,推动科学民主决策。对医疗、教育、社保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问需于网、寻策于民。南京市建立政务微博,对涉及民生民情的决策部署和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实时,广泛征求网民意见。第三,推动网上网下对接。促进网上诉求与实体服务、矛盾调解无缝对接,推动网上问题网下解决。南通市统筹网上与网下两个阵地,将在虚拟社会发现的矛盾与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对接,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每年通过网络发现和调解矛盾300余起,及时化解群众怨气、纾缓群众情绪。

发挥网络超时空优势,开辟网络党建“新天地”。把网络信息技术引入党建工作领域,积极探索网络党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一是创新网络党建新载体。通过整合全省党建网络资源,构建贯通省市县乡四级党建网站体系,并链接全国知名的党建网站,为各级组织党建信息、交流党建经验、了解基层动态、适时公告公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平台。二是扩大网络党组织覆盖面。打破地域、时空界限和党组织间的壁垒,以行业、群体为单位,探索建立“网络支部”、“QQ支部”和流动党员网上支部,着力打造坚强的网上战斗堡垒。三是建设网络战线先锋队。组织引导党员在网上主动作为、创先争优,实现网内带网外、党员带群众,党群互动共促发展、共建和谐。洪泽县实施“网络党建跟进计划”,做到凡是占有网络空间、运用新媒体或设立网站的,党建工作及时跟上,党组织设置同步跟进,响亮地提出让党旗在互联网上高高飘扬。

链接网络便捷化通道,提升服务群众“满意度”。以网络等新媒体为依托,构建一体化、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以高效便捷的服务取信于民。首先,建立便民网络服务平台。普遍建立政府热线网络版、网上居委会、网上派出所等互动服务平台。目前,省级各部门网站在线办事服务500多项,省辖市政府网站在线办事服务300余项,在线申报、办事查询、在线咨询等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其次,打造网络服务品牌。各地遵循网络特点规律,高起点策划、高质量培育,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网络服务品牌。南京市着眼群众服务需求、发展需求和精神需求,倾力打造“微博问政”品牌,“南京”、“江宁公安”等一批全国知名微博,成为群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最后,创新网上服务模式。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利用互联网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和矛盾化解能力。镇江市全面推行“幸福社区网络工程”,在社区搭建“网上居委会”无形之网和“网格长”有形之网,虚拟与现实两网结合,形成了“管理到门口,服务进家庭”的管理服务格局。

释放网络媒体正能量,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净化网络传播环境,引导网上主流舆论走势。一是做大做强主流媒体。以“中国江苏网”为骨干的网络群和“微博江苏”等网上舆论阵地,在弘扬时代主旋律、实施正面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政府网站开通率达100%,公安微博群吸引“粉丝”超千万,“中国江苏3G”手机报用户突破230万,及时传递了党和政府的声音,广泛凝聚了社会共识。二是精心策划主题活动。近年来,省里连续5次组织50多个全国重点网站来苏集中采访报道,重大主题宣传坚持报台网联动、省内外网站互动,“道德模范网上千场宣讲”、“阳光网络伴我成长”等活动形成特色品牌。镇江市每年集中开展“网友看镇江”等大型宣传活动50多场,组织开展年度十佳网贴、文明版主、文明网民等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三是发展壮大网络积极力量。各地注重加强网络发言人、网络观察员、网络信息员、网络意见领袖、网络阅评员等队伍建设,着力培育主流舆论“指挥官”,打造“网上生力军”,基本做到涉情区域均有相关人员对应引导,最大限度消除社会负面影响。四是加强网上舆情热点引导。围绕网上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置,确保对网上炒作苗头第一时间发声、热点问题第一时间回应、不实信息第一时间澄清,全省年均稳妥处置重大网上舆情150多起。

拓展网络开放,实现群众监督“全方位”。积极运用网络推进政务公开,扩大群众网上参与。第一,加强权力运行监督。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固化为计算机程序,实现全程电子化运行和实时监督,确保行政行为依法、透明、廉洁、高效。第二,突出热点问题监督。对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劳资矛盾、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等热点问题,加大网络舆论监督力度。苏州市公安局以市局主网站为核心,链接5个县市局、11个分局“网上公安”,189个“网上派出所”,1596个“网上社区警务室”,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也为群众监督提供了新渠道。第三,注重干部履职监督。运用网络媒体对领导干部的人品官德、工作实绩、作风建设、清正廉洁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充分发挥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宿迁市推行述职报告网上公示模式,所有县(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述职报告除内容外,全部采取实名注册,由组织部门统一放在“网上宿迁”的干部述职述廉专栏,接受社会各界评议监督。

把握网络聚合式特征,增强文化建设“软实力”。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网络文化,不断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努力把网络等新媒体打造成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一是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推动网上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剧场等建设,努力构筑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阵地。盱眙依托县政法网等网站,开展普法网络宣传,做到网站每天都有一条法治内容的公益宣传广告。二是推进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各地大力创作和传播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积极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网民、贴近生活的网络文化主题活动,引导社会热点,弘扬新风正气。三是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全省大力实施网络文明工程,连续四年开展“文明办网”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树立了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注重行业自律和网民自治,部分省辖市建立了互联网协会,强化互联网企业和社会的责任。

三、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

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总体上看,全省各地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现代媒体意识尚未确立。不少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滞后,还停留在传统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主要表现在:有的视新媒体为“洪水猛兽”,必须封、堵、删,无需沟通回应;有的把所有媒体都当作是党报、党刊来对待,甚至把记者当成下级,让媒体按自己的要求报道;有的认为新媒体是虚拟世界,上面多数是负面报道和虚假言论,网上群众提出的意见不值得倾听和关注;有的对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和政治生活认识不够,对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不能及时回应。

网络执政能力存在短板。虽然网络等新媒体已经广泛普及,但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网络执政能力普遍较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络运用能力不足。尽管干部整体上网率很高,但多属浅层单向触网,绝大多数只是上网看看新闻,对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知之甚少,运用新媒体开展群众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网络利用程度不高。我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实施四年多,但完成率还不足两成。有的市(县、区)和部门虽然有自己的新闻网站,但常常几个月甚至数年不更新,网络问政摆“空城计”。三是网络舆论引导不力。有的干部发现不良网络信息时,缺乏警觉性和敏感性,见事迟、行动慢。四是“网络语言”掌握不够。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官腔官调”,不熟悉网言网语,不懂得网络交流的艺术与技巧,常常居高临下,语言生硬刻板,无法与网民自由互动沟通交流,往往给网民留下敷衍塞责的印象。

网管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和运用不断超出预期,但依据的仍然是原有的体制机制和运行规则,建设、运用、管理存在日益明显的局限性。从我省情况看,新媒体管理涉及十多个部门,存在职能交叉、管理分散、运转复杂、协调不力、重复建设等问题,不能适应网上舆论既能快速分散又能快速集中的特点。

媒体管理法规严重缺失。网络等新媒体已经异军突起,但是法律法规制定却远跟不上技术进步,立法和监管部门尚未对新媒体门槛低、发展快、管控难等问题快速反应,新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准入制度、监督约束等方面严重滞后。执法时缺少法律依据,而且不少法律规章对有害信息禁止性内容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执法队伍力量薄弱,执法力度不够。网络专业人才紧缺,导致对网络等新媒体分析研究滞后,使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缺乏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

四、努力探索完善新媒体环境下

联系服务群众的路径和方式

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面临的崭新课题。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以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努力探索新媒体环境下联系服务群众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

搞好顶层设计,夯实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的基础工程。着力抓好“三个到位”:认识到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网络等新媒体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善待新媒体、善用新媒体、善管新媒体,切实把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纳入群众工作总体布局,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之中,在全省上下形成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的浓厚氛围。规划到位。在加强与国家和省外媒体深度合作的同时,依托中国江苏网、新华网等知名网站,整合各类资源,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资源交流和共享。各市县要加强对网站建设的整体规划,依托本地区知名网站,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吸收,逐步形成覆盖全省、渗透城乡、延伸民众的网式新媒体结构。布局到位。统筹处理好网络等新媒体发展规模与质量、健全体系与优化配置、重点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关系,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新媒体传播网络。改造提升现有网络平台功能,加强微博客建设,强化手机报和即时通讯的运用,构建新媒体互联互动体系,广泛建立小型化、分散化、社区化的新媒体阵地。

把握特点规律,挖掘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的内生功能。大力实施“四个工程”:一是推进网络问政工程。善于运用新媒体动员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努力把网络群众变成我们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工作力量。积极推进网上政务公开,扩大群众参与,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常态化。加强网络接访工作,拓宽网上渠道。创新网络监督模式,推动依法行政。二是推进网上便民服务工程。健全市、县、乡、村(社区)四级上下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发展电子政务,开通商务信息查询专线,建立县信息服务中心、乡镇信息服务网站,与县级行政主管部门联网,实行网上审批、网上结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三是推进网络党建工程。把网络党建纳入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党建工作效能和水平的重要手段。积极构建网络党建的信息、学习、培训、交流等虚拟平台,总结推广建立“网上党支部”、“网上党小组”的成功做法,积极推进网上党务公开,不断拓展群众的民主监督空间。四是推进媒体舆论引导工程。把握舆论热点形成演变规律,实施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对舆论热点和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公布事实真相,以权威信息引导舆论;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公众人物等“意见领袖”的作用,增强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推广网络发言人制度,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互动,消除隔阂,凝聚共识。

注重规范管理,优化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的生态环境。重点突出“三个强化”:强化网络法律规范。加快相关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为新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用好现有的法规,通过适当的修改,将其适用范围延伸到虚拟社会。推进网络衍生领域的相关立法进程,完善法律体系,推动其更好地为联系服务群众所用。强化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推进网络实名制,建立完善监控举报体系。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等活动,引导网民遵守网络规则。鼓励和引导新媒体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赋予其制定和倡导行业规范、吸引公众参与、开展各种自律活动等职能,当好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强化网络监管规范。建立完善网络舆情的搜集、研判和反应机制,准确把握舆情动态,为引导舆论和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严厉打击恶意信息和非法内容的个人和网站,坚决遏制互联网不良信息的传播和蔓延。加快网络技术的研发,加强技术监管平台建设,增强技术防护能力,不断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强化培训考核,提升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素质。坚持做到“三个纳入”:把新媒体知识纳入党政干部必修课程。加快建立党员干部网络培训制度,推动相关知识进课堂、进教材;依托党校、知名院校和国外培训基地,每年分批次地对各级干部进行网络素质培训。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知名网站实地学习、现场模拟,熟悉网络流程和网络设施,掌握运用新媒体开展群众工作的时机、方法。把新媒体素养纳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内容。充分挖掘内部人才资源,对有媒体宣传经验的党员干部、网管人员和公务员进行系统培训,加大舆论引导的实际训练。把新媒体运用能力纳入干部考核重要范畴。完善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通过述学、考试、网民评议等形式,全面考评党员干部运用网络等新媒体的素质和能力,把考评结果作为干部选用、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做到工作部署和舆论应对“两手抓”,提高党员干部的网络执政能力。

建立长效机制,增强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联系服务的综合效能。建立健全“四个机制”:一是沟通协调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协调,通信管理部门负责行业发展,公安部门打击网络犯罪,统战部门和群团组织积极参与的工作体系。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要求,建立权威、协调、高效、完整的管理责任链。各市县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和公安网监要形成互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沟通,统一步调,形成合力。二是网民诉求督办机制。正确处理好“手指尖”与“脚指尖”的关系,把网上交心网下服务、网上问题网下解决作为领导干部执政的新方式,对网民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需求,层层跟踪督办,回访落实情况,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投入保障机制。积极为重点网站建设提供政策保证和财力支撑,加强对新媒体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四是责任追究机制。研究制定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在重大舆情中因工作失职、决策失误等问题酿成,或者判断失误、处置失当造成矛盾激化、事态扩大的,或者迟报、瞒报、压报信息贻误最佳处置时机,造成工作被动的,严肃追究责任。

新网工程论文篇8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 网络课程 学习策略 高职

[作者简介]刘彦臻(1964- ),女,湖南攸县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和教育管理。(广西 柳州 545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高职教、学、研、训一体化网络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JGZ102,项目负责人:刘彦臻)和2009年度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高职毕业论文(设计)网络课程开发与研究”(项目批准号:桂教人[2009]62号,项目编号:58,项目负责人:刘彦臻)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72-02

一、引言

学习策略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越来越重视学习策略,研究成果呈上升趋势,但国外学者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比较全面深入。Rebecca Oxford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促进习得、存储、提取和使用信息而采取的措施,可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成功的学习者会采用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需要和学习阶段的学习策略。O’Malley Chamot认为学习策略是个体学习者用来帮助他们理解、学习或记忆新信息的特别的思想或行动。他根据信息处理理论将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是学习者利用认知处理学习的知识,通过对学习的规划、监控和评估等手段来调节学习;认知策略用于学习活动之中,是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记忆、理解,进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步骤和策略;社会/情感策略知识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是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合作时所使用的方法和策略。元认知策略高于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研究采纳O’Malley & Chamot的分类方法,参照Oxford的学习策略量表编制调查问卷,对某高职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学习策略的应用情况展开调查和分析。

二、研究方法过程

1.研究问题。(1)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学习策略使用现状。(2)如何提高网络课程毕业设计(论文)学习策略水平。

2.研究对象。某高职学院2010、2011届商务英语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涉外旅游专业202名毕业班学生。年龄从21~24岁不等。调查时间为两段,分别为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及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

3.调查工具。调查通过电子问卷,以学生匿名在线填写、提交问卷形式进行。问卷由“高职学生网络学习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策略和情感策略使用现状”四部分组成,共72个选项。发放电子问卷202份,回收问卷180份,问卷回收率为89.11%,其中有效问卷161份,有效率为89.4%。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总体情况。所有的学生都接触过网络教育形式,其中67.57%的学生接受网络教育时间为1~2年。所有的学生每周都会上网,其中69.3%的学生周上网时间超过8小时;87%的学生认为网络课程对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习任务有促进作用,这为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元认知策略。在计划策略方面,62.84%的学生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和自己的需要制订基于网络课程的学习计划,上网学习之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在自我监控方面,60.84%的学生能按照既定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上网学习的时间,提醒自己围绕学习目标学习,不被其他诱惑分散注意力,根据学习的需要,及时调整网络学习的进度和内容,独立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评价方面,67.58%的学生基于网络学习后会以多种方式衡量自己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和目标。但只有40.35%的学生在每一次网络交流过后会认真梳理自己的收获和感触,只有31.58%的学生有写博客或日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的习惯。

3.认知策略。(1)认知工具使用:93.86%的学生经常会使用搜索引擎等工具从网络上搜索所需的资料;66.67%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快速通过网络找到所需要的资源;74.56%的学生会经常通过网络通信工具(如Email、QQ等)与他人讨论问题。但是他们对一些新认知工具的认识不足,使用率偏低,56.14%的学生知道智能手机中用来辅助学习的客户端应用软件,只有13.16%的学生平时会利用手机上网学习;45.61%的学生熟悉一些Web2.0工具(博客、Wiki、RSS订阅等);35.09%的学生会经常使用概念图等工具辅助总结或梳理知识;还有29.82%的学生称对计算机和网络不太熟悉,影响学习效果。(2)信息识别加工。75.01%的学生会收藏一些学习领域相关的网站、博客等,并进行整理分类;83.78%的学生知道该采用网上哪些资源和常用工具来完成一项学习任务;63.1%的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网络资源完成相关的网络学习任务;72.7%的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独立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71.05%的学生会利用电子学习材料中一些特殊记号来辅助学习;60.52%的学生能够从复杂的网络学习资源中筛选出所需要的内容。(3)认知活动偏好。网络环境下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活动是:利用课件进行自主学习51.35%,小组协作学习40.54%,用Word或PowerPoint等工具完成作品35.14%,上网查找资料29.73%,回答问题24.32%,自主进行网上测试24.32%,听老师讲课16.22%。学生认为网络学习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的知识呈现形式是:多媒体课件54.05%,在线点播29.73%,录像16.22%,文本形式0%。

4.社会策略。76.71%的学生愿意在网络环境下与有共同学习兴趣的同伴一起开展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学习资料;54.38%的学生在网上讨论时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回复别人的说法或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得到网络学习社区中同伴的帮助;49.13%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或烦恼时,会向网上学习伙伴倾诉。

5.情感策略。78.07%的学生在基于网络的学习过程中,有着积极学习的心态,希望学有所获;73.73%的学生表示与他人通过网络协作成功解决问题和顺利完成网络学习任务时,会有成就感;73.21%的学生认为通过网络学习可达到全部或大部分教学目标,对完成学习任务有自信;70.26%的学生对自己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67.57%的学生基于网络学习时感觉很轻松,觉得上网学习很有趣;56.76%的学生表示在基于网络环境中遇到学习困难时,有信心克服。

四、讨论与建议

1.通过训练加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学习策略。第一,元认知策略训练。学习目标不清、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较差的学生,需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对他们进行元认知策略指导和训练,重点指导高职生借助专业知识及元认知能力激活、维持学习状态,将注意力集中在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上,并建立相应的网络监控措施,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首先,在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环节训练高职生的计划策略。结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系部和专业分别制订相应计划、提出具体要求,并嵌入毕业设计指导书和开题报告模版,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则根据指导书,结合自己的实习工作、生活实际情况,在开题报告中慎重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在模板中指南的引导下填写个人学习计划表,并利用网络课程中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个过程是训练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执行学习计划、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的过程。其次,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中培养高职生的自我监控策略。指导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督促学生自觉监控学习过程并调节学习进度。最后,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总结环节强化高职生的反思能力。指导教师需引导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审视,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和归因。

第二,认知策略训练。传统教育中认知策略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包括选择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等。网络环境下的高职学生认知策略主要指对信息的选择、判定、组织与精加工,而复述以及机械识记等学习行为较少。在文献检索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环节,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信息判断和筛选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指导和强化训练,如介绍获取相关信息的网站和方法等。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阶段要指导学生鉴别出学习材料所讨论的主要问题,并组合相关信息建立框架,找到不同材料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机融合,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同时,还应强化学生的信息加工技能,掌握对比、分析、归纳、应用等信息加工方法。

基于网络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所有学习活动都在线进行,指导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只是一种学习工具和环境,学习者应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在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把对学习策略的辅导全程渗透到面授、导学、助学和辅导答疑等各环节中。指导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素养、学习策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能力以及学习策略的研究能力,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高质量地保证完成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全程教学和辅导任务。

第三,社会(情感)策略训练。基于网络的学习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课程的互动功能寻求他人支持。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师生交互非常重要,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获取其他专家的指导对于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会有很大帮助,而且这种交互大多在平等、无功利的网络空间进行,能弱化传统教育中的身份隔阂和约束,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教师在网络环境下指导学生寻求他人支持时,需提醒学生注意网站以及论坛中的专业评价,从合适的对象群体中寻求支持;注意提问技巧,加强问题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心态要平和,寻求支持有时需要等待;正确处理索取和给予的关系,要主动帮助他人,以换取他人更多的回报等。

2.通过课程设计发展毕业设计(论文)学习策略。良好的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科学的学习策略。如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中的学习管理、学习流程设计、电子档案袋等教学评价设计能提高高职生的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调控策略和评价策略);基于网络和多媒体认知工具设计的课程内容(导学课件、讲座视频、电子教材等)的设计有助于学生的认知策略的发展;专题论坛、即时信息、课程答疑等课程交互功能对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策略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学习策略。教学环境的变化导致教学策略的变化,基于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的教学,需要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形成新的工作流程制度、采纳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基于网络进行学习过程监控等教学策略,来解决基于网络的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如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过程更加透明和开放,有利于学生接触更广泛的知识,获取除导师外的更多帮助,从而加速提高其认知策略和社会策略。

4.基于网络评价优化毕业设计(论文)学习策略。第一,多元评价主体。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长期以来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学生、企业等其他的评价主体很少介入。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则可以打破评价主体单一化的局面,在传统的评价方式的基础上,聘请企业、行业、其他同学、其他教师、企业和行业参与其中,从多个层面对毕业设计(论文)作品提出建议。

第二,改革评价形式。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形式以评分/评语+答辩为主。评价的结果只有学习者自己知道,好的作品和经验不被其他同学学习。而网络课程恰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所有的作品都被展出,所有的同学都需参与,所有的智慧都被分享,所有的问题均被剖析,所有的教训均被告诫,以此来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策略。

第三,丰富评价内容。以往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内容仅限于作品评价,评价内容较为单一,网络课程对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的评价内容全面而主次分明。作品无疑主要评价内容,网络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记录为评价提供多个视角,多视角、多维度的评价内容共同作用,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刘电芝,黄希庭.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究,2002(2).

[2]马颜萍.浅谈远程学习者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6(4).

[3]张命华,刘电芝.培养远程学习者学习策略的教学思考[J].中国远程育,2009(1).

[4]Cohen A 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Malley J.& Chamot A 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上一篇:信息工程监理范文 下一篇:信息化监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