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1 17:18:19

施肥技术论文

施肥技术论文篇1

提高上部烟叶使用价值的研究项目于1994年进行预备试验,针对当时上部叶片过厚,颜色过深,烟碱含量过高,糖碱比过低的实际问题,预期从栽培技术上采取综合措施,使生产的上部烟叶适合卷烟工业的要求,提高其使用价值。通过3年的试验,进一步了解了上部烟叶的生长发育情况,结合烟株田间生长发育过程营养平衡的研究,与大面积生产调查相结合,初步摸清了上部叶片过大过厚的田间长相,并探索出了一条解决该问题的途径。该课题总体设计从品种、施肥和地膜覆盖、打顶时间、留叶数等方面入手,并设置了叶面肥喷施技术,采取了一系列先进的栽培技术。试验取得了预期的结果。本文仅就不同施肥量及不同氮素形态对上部烟叶使用价值的影响做一分析。

1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设6个处理,在山东省沂水县两种土壤质地上进行,采用双层施肥技术。复合肥料由上海长征化肥厂生产,氮磷钾比例为8∶9∶17。施肥方法为全部氮量的2/3在起垄时条施,1/3氮量在移栽时穴施。

1.下层减氮(总氮量4kg,上下层各2kg)

2.上下层减氮(总氮量4kg,上层1kg,下层3kg)

3.上层硝态氮(总氮量6kg,上层2kg,氮改为硝态氮肥)

4.有机无机配合(总氮量6kg,1/2氮为有机肥)

5.正常氮盖膜(总氮量6kg)

6.正常氮不盖膜(总氮量6kg)

提高上部烟叶品质的施肥技术,关键是氮素营养,烟株在大田生长发育过程前、中、后期氮素的营养平衡。北方烟区大田前期少雨干旱,氮素在烟株生长前期被吸收的量少,利用率低,因此造成烟株生长缓慢。由于烟株对氮素吸收高峰期推迟,造成后期残氮多,使烟株在成熟期持续吸收较多的氮素,造成上部烟叶贪青不落黄,烤后叶片厚而色暗,烟碱含量高,工业上难以利用。从设计指导思想上主要解决促进烟株前期生长加快,控制成熟期过多的残氮,使上部烟叶生长正常,及时落黄。

除了主体设计外,根据当时生产上已开始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这一栽培方式的变化,给施肥技术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从盖膜栽培的正效应分析,会促进前期氮素养分的转化,提高前期烟株对氮素的吸收量,对解决上部叶片品质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课题设计中考虑了盖膜方式和盖膜技术这一问题。另外,由于北方烟区土壤施钾后易被固定,土壤干湿交替的频繁出现,烟株对钾元素的吸收利用率低,造成烟叶钾的含量低。因此,设计中考虑了叶面肥的施用作为土壤施肥的补充措施。

2结果与分析

2.1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从表1中看出,团棵期以上层肥为硝态氮肥处理叶片最大,说明前期生长速度快,无论砂壤土或粘壤土结果一致。旺长期仍以上层为硝态氮肥处理叶片最大,次为正常氮盖膜处理和有机肥无机肥配合处理,直到打顶时仍为同样结果。上二棚单叶重以有机无机配合处理最高,砂壤土为13.7g,粘壤土为10.2g。下层减氮处理无论砂壤土或粘壤土,单叶重都是最低,砂壤土为10.0g,粘壤土为7.4g,属正常范围。上下各减氮处理单叶重砂壤土为10.8g,粘壤土为8.7g。顶叶单叶重仍以下层减氮处理最低,砂

从表3中看出,以上层为硝态氮,有机无机配合,正常氮量不盖膜3个处理为最好,质量档次均为中偏上,其香气尚足,其它项目适中。

3小结

施肥技术论文篇2

根据试验观察,小兰西瓜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基本与植株干物量的增长相平衡,即生长发育前期吸收氮、磷、钾的量较小,坐果后急剧增加。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一般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为3∶1∶4。

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的吸收是:氮的吸收极早,至伸蔓期增加迅速,果实膨大期达吸收高峰;钾的吸收前期较少,在果实膨大期吸收量急剧上升;磷的吸收初期较高,高峰出现较早,在伸蔓期趋于平稳,果实膨大期明显降低。西瓜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有2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即营养的临界期和营养的最大效率期,这2个时期如能充分供给养分,西瓜产量会明显提高。

每生产100kg西瓜约需吸收氮0.19kg、磷0.092kg、钾0.136kg,可见其需肥量较多。一般来说,足量的氮肥是西瓜高产的基础;充足的磷肥有利于发根,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促进花芽分化,使其早开花,早坐瓜、早成熟;钾是植物体中多种酶的催化剂,能促进光合作用、蛋白质的合成、糖分的增加、提高瓜的质量等。

2施肥量的确定

生产上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一般为N∶P2O5∶K2O=1∶0.3~0.5∶0.8~1,肥料用量的确定,既可进行田间试验摸索合理用量,也可以通过试验摸清单位产量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等有关施肥参数后,产前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通过养分平衡法肥料施用量计算公式计算施肥量。对我地近年来进行的有关西瓜肥料试验汇总分析,西瓜单产37.5~45.0t/hm2的田块,其化肥施用量一般为N300~345kg/hm2、P2O590~135kg/hm2、K2O240~300kg/hm2。

3施肥方法

3.1施足基肥

西瓜田块基肥一般施有机肥15.0~22.5t/hm2、钙镁磷肥600~750kg/hm2、尿素75kg/hm2、氯化钾120~150kg/hm2。以沟施为宜,也可施于瓜畦上,后翻入土中。

(1)增施有机肥料。最好施用纤维素多(即碳氮比高)的有机肥,可大大增强土壤的养分缓冲能力,防止盐类积聚,延缓土壤盐渍化过程。

(2)加深土壤的耕翻。由于保护地土壤的盐类积聚呈表聚型,在蔬菜收获后,进行深翻,把富含盐类的表土翻到下层,把含盐相对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面,可以大大减轻盐害。

(3)基肥深施。最好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于地面,然后耕翻。追肥一般很难深施,故应严格控制每次施肥量,要增加追肥次数,以满足西瓜对养分的需求,不可一次施肥过多,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升高。

3.2巧施苗肥

西瓜幼苗期,土壤中需有足够的速效肥料,以保证幼苗正常生长的需要。一般来说,在基肥中已经施入了部分化肥的地块,只要苗期不出现缺肥症状,可不追肥。若基肥中施入的化肥较少,或未配有化肥的地块,应适量巧追苗肥,以促进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施肥时间以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为宜,或在浇催苗水之前,追施尿素60~75kg/hm2。苗期追肥切忌过多、距根部过近,以免烧根造成僵苗。

3.3足追伸蔓肥

西瓜瓜蔓伸长以后,应在浇催蔓水之前施促蔓肥。由于伸蔓后不久瓜蔓即爬满畦面,不宜再进行中耕施肥。因此,大部分肥料要在此时施下。一般追施三元复合肥300~375kg/hm2、尿素300~375kg/hm2、硫酸钾150~180kg/hm2。以沟施为宜,但开沟不宜太近瓜株,以免伤根,施肥后盖土。

3.4酌施坐瓜肥

西瓜开花前后是坐瓜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西瓜植株能够正常坐瓜,一般不要追肥。但在幼瓜长到鸭蛋大小时,西瓜进入吸肥高峰期。此期若缺肥不仅影响瓜的膨大,而且会造成后期脱肥,使植株早衰,既降低西瓜产量,又影响瓜的品质。所以要酌施坐瓜肥,一般可用高浓度复合肥75~150kg/hm2对水淋施。

3.5后期适当喷施叶面肥

西瓜膨瓜后进入后期成熟阶段,根系的吸肥能力已明显减弱,为弥补根系吸肥不足,确保西瓜正常成熟,提高品质,可进行叶面喷肥。如可喷0.2%~0.3%的尿素溶液,或0.2%尿素+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

4参考文献

[1]关洪举,徐永杰.寒地西瓜平衡施肥关键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8(1):13.

摘要:合理施肥对西瓜的质量和产量影响极大。针对小兰西瓜需肥特性,总结了北方大棚小兰西瓜施肥技术。

施肥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青菜;马铃薯;玉米;后季稻;间套种;栽培技术高级职称

青菜、马铃薯、玉米(鲜食玉米)、后季稻间作套种,是一种充分利用土地空间,粮、经、饲、菜结合,产粮多,效益高的立体种植形式。该模式可收青菜 45t/hm2、马铃薯22.5t/hm2、玉米9 750kg/hm2(或鲜食玉米果穗12t/hm2)和后季稻7 500 kg/hm2左右,年纯收入3.75万元/hm2以上;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增加了蔬菜供给,对改善人民生活、缓和供需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实行水旱轮作,种植时施入了大量有机肥,种植后又有大量根、茎、叶回归土壤,大大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现将其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高级职称

1合理安排茬口及适宜良种

青菜于10月上旬播种育苗,11月上旬移栽,12月至翌年2月分批上市;马铃薯于3月10日左右播种,5月底收获;玉米于3月20日前后套种在马铃薯垄间,7月中下旬收获灭茬;后季稻于6月20日左右播种育苗,7月20日前后抛栽,10月底收获。青菜品种选用商品性较好的苏州青,马铃薯品种选用早熟高产的克新四号(以脱毒种薯为好),选用优质高产、食味香甜的苏玉糯1号、紫玉糯1号、苏甜8号等糯、甜玉米良种。后季稻选用镇稻88中熟粳稻品种。

2高产栽培技术

2.1青菜的栽培技术

种植田宜选择肥沃、平整、排灌良好的田块。青菜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用种15kg/hm2,苗床与大田比为1∶8左右。播种后用腐熟稀水粪轻泼勤浇,间苗治虫。移栽时,苗龄35~40d。栽植前1周大田用优质土杂肥60t/hm2,尿素10kg/hm2, 25%的三元复合肥150kg/hm2。栽植规格为行距25cm,株距20cm,理论密度19.5万棵/hm2。定植至采收前15d,全期追肥4~6次。一般从定植后1周开始,每隔10d施用人粪尿1次,浓度逐渐加大。注意清沟和中耕,保持土壤疏松[1]。

2.2马铃薯的栽培技术

1月选好种薯,切块消毒,利用蔬菜大棚或弓小棚盖膜催芽,待芽长1~2cm时移植本田。本田要一次性施足基肥,施腐熟杂灰或粪肥30t/hm2以上,高浓度复合肥40kg/hm2,施后深翻25cm,按规格精整作垄播种马铃薯,播后化除覆盖地膜,齐苗后破膜放苗,并压好地膜破口。苗期及时除草,施腐熟薄水粪18t/hm2加尿素5kg/hm2点浇;现蕾期视苗情施薄水粪15t/hm2左右。开花前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旺长田喷施维它灵4号控上促下; 同时注意抗旱排涝、防病治虫,确保健壮生长[2]。

2.3玉米的栽培技术高级职称

营养钵育苗移栽或直播盖地膜。本田施腐熟杂灰或粪肥18t/hm2,高浓度复合肥450kg/hm2,集中施于小行,深翻20cm,肥土拌匀,整细划平,然后按规格拉绳定距打塘移栽,栽后足水沉实。关键是抓好直播质量,坚持精选种子、播深一致、分级播种、增加播量、多次间苗,确保全苗、匀苗、壮苗、整齐一致的幼苗群体。早春玉米钵育苗龄30~35d,叶龄4叶左右时,大小苗分级移栽本田。鲜食玉米要注意与普通玉米及不同粒色的品种隔离种植,防止串粉影响品质和商品性[3]。施用拔节肥可有效地促进玉米小花分化,增加穗粒数,减少秃顶,一般施人畜粪37.5t/hm2 加碳铵225kg/hm2或尿素1 125kg/hm2。穗肥一般施人畜粪37.5t/hm2加碳铵375 kg/hm2或尿素150~180kg/hm2;单施碳铵要达到450~525kg/hm2;单施尿素300kg/hm2,基苗肥未用复合肥的,增施复合肥300 kg/hm2左右,同时注意分次捉黄补瘦,促平衡生长。对于登海11、农大3138等需肥量较大的品种,可适当增加施肥量。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90%晶体敌百虫1.5kg/hm2拌过筛煤渣或干细土制成毒土,按1~2g/株灌入心叶;或用18%杀虫双250 mL/hm2对水1 125kg对准心叶喷雾,或按10~15mL/株灌心。此外,要严格掌握采收适期,一般于玉米开花授粉后18~25d采收鲜棒头上市,其食用品质口味俱佳。高级职称

2.4后季稻的栽培技术

育秧形式为塑盘肥床旱育。坚持稀播、矮化促蘖和旱管。落谷时,每张塑盘干种播量 30g;一叶一心期秧田用15%的多效唑30g/hm2对水喷施;四叶期以后,严格控水控苗。抛栽的前一天傍晚,可结合施“送嫁肥”浇1次透水。玉米收获后及时用拖拉机将玉米秸秆旋碎翻埋土中,同时施碳铵300kg/hm2。掌握“基肥全施一轰头,穗肥重施夺高产”的原则,旱施重施基肥和分蘖肥,并增施磷钾肥和硅肥,看苗酌施穗肥和粒肥。施纯氮总量300kg/hm2左右,前后期施肥比例为8∶2[4]。抛足基本苗是关键,秧龄30d左右,抛塑盘1 800张/hm2以上,基本苗240~300万根/hm2。抛后15~20d开始搁田。搁田后浇水勤灌,灌浆乳熟后干湿交替到黄熟。要加强对三化螟、稻飞虱、稻苞虫和稻瘟病的防治。高级职称

3参考文献

[1] 张晓红.无公害香青菜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7(3):12.

[2] 梁金利,万刚.大西洋马铃薯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9(6):8-9.

[3] 束爱菊,任学义,王干.马铃薯-玉米-花椰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J].种业导刊,2008(10):27-28.

施肥技术论文篇4

论文摘要 阐述了化肥深施的主要形式、优点及其技术要点。

近年来生产实践已经证明,深施化肥是提高肥效、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的技术措施。笔者阐述了化肥深施的概念、主要形式、优点及其技术要点。

1 化肥深施技术的主要形式

1.1 深施底肥 用施肥整地机或在铧式犁和水田耕整机上附加肥箱及排肥装置,使其在翻地的同时将化肥深施到土层中。

1.2 播种同时深施肥 利用配有施肥装置的机引播种机,同步完成施肥、播种、覆盖、镇压等作业,将化肥施在种子下方或侧下方,肥与种子之间有3~5 cm厚度的土壤隔离层,避免化肥烧伤种子。

1.3 深施追肥 在农作物生长中期,使用机械、半机械化中耕施肥机或手工工具,把化肥深施到土壤中。

2 化肥深施技术的优点

2.1 提高化肥利用率 化肥深施可减少化肥的损失和浪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同位素跟踪试验证明,碳酸氢铵、尿素深施地表以下6~10 cm的土层中,比表面撒施氮的利用率可分别由27%和37%提高到58%和50%,深施比表施其利用率相对提高115%和35%。大面积应用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后,氮素化肥平均利用率可由30%提高到40%以上。磷钾等肥深施还可以减少风蚀的损失,促进作物吸收和延长肥效,提高化肥利用率。

2.2 增加作物产量 化肥深施可促使根系发育,增强作物吸收养分、水分和抗旱能力,有利于植株生长,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深施比地表撒施的小麦、玉米能增产225~675 kg/hm2,棉花(皮棉)可增产75~120 kg/hm2,大豆可增产225~375 kg/hm2,平均增产幅度在5%~15%。

3 化肥深施技术的实施要点

3.1 底肥深施

3.1.1 先撒肥后耕翻的深施方法。要尽可能缩短化肥暴露在地表的时间,尤其对碳酸氢铵等在空气中易挥发的化肥,要做到随撒肥随耕翻深埋入土,此种施肥方法可在犁前加装撒肥装置,也可使用专用撒肥机,肥带宽基本同后边犁耕幅相当即可。先撒肥后耕翻的作业要求:化肥撒施均匀,施量符合作物栽培的农艺要求,耕翻后化肥埋入土壤深度大于6 cm,地表无可见的颗粒。

3.1.2 边耕翻边施肥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做到耕翻施肥作业同步,避免化肥露天造成的挥发损失,一般可对现有耕翻犁进行改造,增加排肥装置,通常将排肥导管安装在犁铧后面,随着犁铧翻垡将化肥施于垡面上或犁沟底(根据当地农艺要求的底肥深浅调整),然后犁铧翻垡覆盖,达到深施肥的目的,许多地方习惯称此法为犁沟施肥。边耕翻边施底肥作业要求:施肥深度大于6 cm,肥带宽度3~5 cm,排肥均匀连续,无明显断条,施肥量满足作物栽培的农艺要求。

3.2 种肥深施 种肥须在播种的同时深施,可通过在播种机上安装肥箱和排肥装置来完成。对机具的要求是不仅能较严格地按农艺要求保证肥、种的播量、深度、株距和行距等,而且在种、肥间能形成一定厚度(一般在3 cm以上)的土壤隔离层,既满足作物苗期生长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又避免肥种混合出现的烧种、烧苗现象。应用该项技术对田块土壤处理要求较高,应保证土壤耕深一致,无漏耕,做到土碎田平,土壤虚实得当。按施肥和种子的位置,有侧位深施和正位深施(俗称肥、种分层)两种形式。其技术要求如下:

3.2.1 侧位深施种肥。肥施于种子的侧下方,小麦种肥一般在种子的侧、下方各2.5~4 cm,玉米种肥施深一般在5.5 cm,肥带宽度宜在3 cm以上,肥条均匀连续,无明显断条和漏施。

3.2.2 正位深施种肥。种肥施于种床正下方,肥层同种子之间土壤隔离层在3 cm以上,并要种、肥深浅一致,肥条均匀连续,肥带宽度略大于播种宽度。要注意,在播种的同时将化肥一次施入土壤中,要根据肥料品种、施用量等,决定种与肥的距离;防止种、肥过近造成烧种烧苗。

3.3 追肥深施 按农艺要求的追肥施量、深度和部位等使用追肥作业机具,一机完成开沟、排肥、覆土和镇压等多道工序的追肥作业,相对人工地表撒施和手工工具深追施,可显著地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率,追肥机具要有良好的行间通过性能,对作物后期生长无明显不利影响(如伤根、伤苗和倒伏等)。追肥深度(以作物植株同地面交点为基准)应为6~10 cm。追肥部位应在作物株行两侧的10~20 cm之间(视作物品种定),肥带宽度大于3 cm,无明显断条,施肥后覆盖严密。

参考文献

[1] 何立德,马汉平,郑文江.稻田化肥深施对产量的影响[J].北方水稻,2007(1):39-40.

[2]王平.玉米深施化肥的增产效应[J].农技服务,2007,24(7):48.

[3]陕建伟.化肥深施 节肥增益[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7(8):32-33.

[4]孙文志,郑振铎.化肥深施技术规程[J].农民致富之友,2007(9):21.

施肥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玉米;需肥特点;施肥技术护理

玉米适应性广,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营养价值及附加值高。裕安区常年种植面积在5 333.33hm2左右,岗、湾、畈、乡镇均有种植,近年有所增加。准确掌握玉米种植技术和施肥水平,是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护理

1养分需要量

玉米植株高大,对养分需求较多,其一生所吸收的养分因种植方式、产量高低和土壤肥力水平高低而异。玉米总体施肥原则: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和苞肥,巧施粒肥。一生需肥规律:氮肥最多,钾次之,磷较少。而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不同的,一般每生产100kg籽粒需要纯氮2.5~4.4kg、五氧化二磷1.15~1.60kg、氧化钾3~4kg;氮∶磷∶钾约为2∶1∶2。

护理

2大量元素吸收特点

2.1氮素

春播玉米苗期温度较低,所以氮素吸收速度较慢,前期吸收氮素只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2.14%,中期约占51.16%,后期约占11.9%。夏玉米生长期间处于高温多雨季节,氮素吸收速度比较快,在吐丝期补充少量氮素化肥,有助于改善玉米生长后期的氮素营养状况[1]。从全生育期来看,春播玉米虽然吸收速度始终低于夏播玉米,但是由于生长期较长,其氮素的总吸收量明显高于夏播玉米。护理

2.2磷素

玉米对磷素的吸收和氮素相似,但春玉米、夏玉米间也有差异。春玉米在苗期只吸收1.12%左右,拔节孕穗期吸收量占总量的 45.04%。夏玉米对磷素的吸收较早,苗期吸收10.16%,拔节孕穗期吸收62.96%,抽穗受精期吸收17.37%,籽粒形成期吸收9.51%,说明70%以上的磷素在抽穗前已被吸收。

2.3钾素

春玉米、夏玉米对钾素的吸收基本相似,在抽穗前已吸收70% 以上,至抽穗受精时已吸收全部的钾,因此钾肥一般要在生育前期施用。从钾素在植株的累积吸收变化看,其高峰期在拔节至抽穗前,在此期间其吸收累积量约占其总量的74.16%,抽穗至灌浆期吸收略有减少,蜡熟至完熟期有时会出现植株累积吸收量增加的现象。护理

3微量元素吸收特点

玉米对锌肥敏感,据土壤养分测检可知,裕安区土壤大部分缺锌、钙、镁,因此注意增锌肥、镁肥和钙肥对玉米产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玉米叶子在一生中积累的钙、镁、锰占整株中该元素总量的50%以上。成熟时籽粒积累的锌、铜比例较高,分别为59.9%和37.6%。试验结果表明,每生产100kg籽粒需要吸收钙0.20kg、镁0.42kg、铁2.5g、锰3.43g、锌3.76g、铜1.25g。说明在玉米生育初期满足氮、磷、钾肥料供应的同时, 应适量配施微量元素肥料,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

4施肥技术

4.1重施底肥

底肥又叫基肥,包括播种前和播种时施用的各种肥料。底肥的施用量及占总施肥量的比例因肥料种类、土壤、播种期等而不同。底肥应强调以有机、迟效性肥料为主,适当搭配速效化肥。根据裕安区高产田块调查,底肥中迟效性肥料占底肥总量的80%,速效性肥料占20%左右的效果较好。一般磷钾肥宜全部作底肥。春玉米的基肥最好是在前一年结合秋耕施用,在春季播种前松土可以再施用一部分。施用基肥时,应使其与土壤均匀混合,用量较少时也可以作为种肥集中沟施。夏玉米基肥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耕翻施入[2,3]。有机肥料作基肥除能提高玉米产量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土壤生产力水平,使玉米持续高产,充分发挥化肥的增产效益。

利用秸秆直接还田作玉米基肥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前茬作物收获后秸秆直接施入作夏玉米基肥,是解决有机肥不足的好办法。利用作物秸秆作玉米基肥,一般用量在3 000~4 500kg/hm2为宜。在土壤肥力较低的土壤,施秸秆时应配合少量氮素化肥,以调节碳氮比,加速秸秆腐解。有机肥料作基肥,一般翻埋深度应在10cm以下,这样才有利于保肥和作物吸收[4]。氮肥作底肥要深施,以减少氮素挥发损失,利于作物吸收利用。磷钾肥作基肥时宜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或集中施于 10~30cm的根系密集层。磷肥当季利用率低,有明显后效,应每年或隔年分配施用,不宜一次性大量施用。

4.2轻施苗肥

玉米苗期株体小,需肥不多,但养分不足,幼苗纤弱,叶色淡,根系生长受阻,影响中后期的生长。因此,在定苗后应及时轻施提苗肥,促进苗壮。苗肥以施用腐熟的人畜粪尿和速效氮肥为好。但切忌施用过量,以防止幼苗徒长。苗肥应占施肥总量的5%~10%。

4.3巧施壮秆肥

拔节时施用的肥料叫壮秆肥,作用是壮秆,也有一定促进雌雄穗分化的作用。特别是采用中早熟及早熟品种的夏玉米和秋玉米,施用壮秆肥,增产效果显著。壮秆肥应注意施用适量,以防节间过度伸长,茎秆生长脆嫩,后期发生倒状。壮秆肥的施用数量占施肥总量的10%~15%。

4.4猛攻穗肥

穗肥又称攻苞肥,其主要作用是促进雌雄穗的分化,实现粒多、穗大、高产。穗肥用量应占施肥总量的50%左右,以速效氮肥为主,施用的适期在雌穗小穗小花分化期,一般在小喇叭到大喇叭口期间,生产上还应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土壤肥力水平以及前期施肥情况考虑施用的时期和数量。一般土壤瘠薄、底肥少、植株生长较差的,应适当早施、多施;反之,可适当迟施、少施[5]。近年来裕安区对穗肥的施用已逐步得到重视,但应注意的是,穗肥施用偏迟(有的已出天花才施)或偏早(拔节后不久施),未能充分发挥穗肥的增产作用,以及多数农户穗肥只施化肥且用量又不足而造成后期脱肥、翻黄早衰、秃尖增长、粒重下降的问题。

4.5酌施粒肥

玉米(特别是春玉米)开花授粉后,可适当补施粒肥,促进籽粒饱满,减少秃尖长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粒肥主要施用速效氮肥,也可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粒肥用量约占总用肥量的5%。

4.6施用微肥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一般不缺乏,但在酸碱度过大的土壤中或有机肥少、以氮化肥为主的地区,易出现缺微素症。适量施用微肥,可以提高产量。锌肥的用量因施用方法而异。基施用量以硫酸锌15~30kg/hm2为宜;以0.02%~0.05%硫酸锌溶液浸种12~24h,能明显提高玉米发芽率和增产;拌种时 1kg玉米种子用2~3g硫酸锌加少量水稀释后与种子拌匀即可;叶面喷施用0.05%~0.10%硫酸锌溶液,于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均可喷施,但以苗期和拔节期喷施效果较好。硼肥作底肥,可用硼砂22.50~51.75kg/hm2或硼镁肥375kg/hm2,浸种时用 0.01%~0.05%的硼酸溶液浸12~24h。

5参考文献

[1] 陈有利,史海鹏.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J].吉林农业,2009(10):33.

[2] 苗建锋.玉米施肥技术[J].现代种业,2009(4):63.

[3] 刘仲林.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09(4):41.

[4] 陈宪军,张琼,张景霞,等.玉米施肥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08(4):13.

施肥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棉花;技术模式;技术原理;措施;效益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1-0083-03

Technology Model of Reducing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Increasing Efficacy in Cotton

Luo Fangming1 et al.

(1Wuwei Soil and Fertilizer Station,Wuwei 238300,China)

Abstract:Taking Wuwei block seedling transplanting cott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based on the Wuwei farmland nutrient status quo,based on the theory of minimum nutrientlaw,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increasing organic fertilizer application,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soil fertility and fertilizer effect,appropriating scale down nitrogen dosage of phosphate fertilizer,potashing use;Boron,zinc deficiency in the soil of cotton,based on zinc and boron fertilizer fertilizer,should be the root of potential for lack of spraying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pattern.The technology model integrates the measured soil fertilizer,accused of slow-release formula fertilizer application,such as technology,also effectively enhance soil fertility,and improve the fertiliz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and reduce fertilizer usage and input amount of labor and capital.

Key words:Cotton;Technology model;Technology principle;Solutions;Efficiency

无为位于东径117?28′48″~118?21′00″,北纬30?56′21″~31?30′21″,地处皖中,临江滨河,承东启西,现辖20个乡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县总面积2006km2,耕地面积7.27万hm2。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尤其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条件,适合稻麦棉作物的生长,也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物质循环。棉花一直是我县重要的经济作物,最大种植面积达3.7万hm2,常年种植面积约1.6万hm2。无为县农户施肥调查和土壤检测结果表明,棉区氮磷肥用量偏高,有机肥施用不足,部分棉田土壤中钾、硼、锌等元素缺乏。本文基于无为县耕地养分现状,提出了“棉花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即:施肥上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肥效反应,增施有机肥,适当调减氮磷肥用量,稳定钾肥用量;土壤中缺硼、锌的棉田,应基施硼肥和锌肥,潜在缺乏的应根外喷施。为本区域内种棉农民精准施肥、节肥增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等提供科学依据[1]。

1 适用范围

安徽省无为县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田。目标产量:产皮棉1350~1800kg/hm2。

2 技g原理

依据养分归还(补偿)学说等测土施肥的理论,根据土壤供肥能力、“3414”等肥效试验结果,结合棉花需肥规律、种植密度、耕作制度、气候变化、化学调控等因素,确定何时施肥、施何种肥、肥料的搭配和怎样施肥,使肥料发挥最大的作用,得到最大的棉花产量。

2.1 养分归还(补偿)学说 土壤虽然给农作物提供了不少(甚至可以说是大多数)的养分,是农作物的“衣食父母”,但如果在没有补充的情况下,土壤供出去的养分大于其生成的养分,其养分终究会有耗尽的一天。给土壤补充养分的方式就是施肥,换种说法,施肥就是把农作物吸收的土壤养分再还给土壤。

2.2 最小养分律 最小养分是指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因素,即意味着土壤最缺这种养分。因为其含量的稀少,如同决定木桶盛水量的是最短的木板一样,最小养分的含量限制了植物的生长。不增加最小养分,只继续增加其他养分,短板还是摆在原处,作物的产量不会有显著的提高。这时候只有增加最小养分的量,才可能得到想要的产量。正确地施肥,不仅要考虑到经济,而且要考虑到作物的需要,合理有效地添加各种肥料,才能迎来想要的结果。

施肥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 秸秆还田;条播小麦;施肥技术;产量;苏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2.1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017-01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秸秆禁烧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秸秆还田成为处理秸秆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各地对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小麦高产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为要增加前期氮肥,满足稻草腐烂和麦苗生长的氮素需求[1-2]。另一方面,随着条播机械的逐步改进,苏南黏土地区开始引进示范机械条播小麦,产量水平明显高于人工撒播[3]。为了探明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苏南黏土地区机条播小麦的产量及产量结构与施肥时期及施肥量的关系,特进行了本研究,以期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江阴市徐霞客镇北渚村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进行。供试田块的土壤为黄白土,地力中等,前茬作物水稻生长均匀一致,收割时秸秆切碎长度控制在5 cm左右,留茬高度不超过10 cm,施好基肥后,利用62.475 kW拖拉机深耕15~20 cm将秸秆全量还田。2015年11月5日进行机械条播,供试小麦品种为生选6号,播种量120 kg/hm2,播后机械开沟覆泥,越冬期镇压1次,冬前和春季2次化学除草,抽穗扬花期防治赤霉病。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江阴市常规施肥处理作对照(CK),即全生育期施用氮肥228 kg/hm2,其中基肥施用小麦专用复合肥(15-15-10)450 kg/hm2+尿素75 kg/hm2,苗肥于2015年11月25日施用尿素75 kg/hm2,拔节肥于2016年3月5日施用小麦专用复合肥150 kg/hm2+尿素75 kg/hm2,孕穗肥于2016年3月20日施用尿素75 kg/hm2;氮肥后移处理,即全生育期施用氮肥228 kg/hm2,基肥与常规施肥对照(CK)相同,不施苗肥,拔节肥和孕穗肥较CK各增加尿素37.5 kg/hm2;增施基肥处理,即全生育期施用氮肥262.5 kg/hm2,基肥比CK增加尿素75 kg/hm2,其他苗肥、拔节肥和孕穗肥与CK相同。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播种后20 d测定基本苗。分别于越冬前(2015年12月25日)、越冬期(2016年1月25日)、返青期(2016年2月25日)、孕穗前(2016年3月25日)测定单位面积苗数。成熟期考查穗粒结构,计算理论产量[4-6]。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秸秆还田机条播小麦分蘖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增施基肥情况下,小麦越冬前苗数达426.0万穗/hm2,比CK增加104.1万株/hm2,增幅32.34%;越冬期苗数达636.0万株/hm2,比CK增加91.5万株/hm2,增幅16.80%。而在减少苗肥(苗肥后移)情况下,小麦越冬前苗数为288.0万株/hm2,比CK减少33.9万株/hm2,减幅为10.53%;越冬期苗数为418.5万株/hm2,比CK减少126万株/hm2,减幅达23.14%。以上分析表明,增施基肥对促进小麦越冬前分蘖的作用比较明显,到了越冬期随着肥效的衰减促蘖作用开始下降;而减少苗肥对小麦越冬前分蘖的影响要小于越冬期,这是因为苗肥的施用时间在11月底,因此肥效要到越冬期才能充分发挥。

2.2 对秸秆还田机条播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由表2可知,增施基肥能显著增加秸秆还田机条播小麦的穗数,其穗数达488.1万穗/hm2,比CK增加62.1万穗/hm2,增幅达14.58%,而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变化不明显,最终产量达6 669.13 kg/hm2,比CK增加499.93 kg/hm2,增幅达8.10%。苗肥后移能显著增加每穗粒数,其每穗粒数达44.5粒,比CK增加4.44粒,增幅达11.08%,而穗数和千粒重的变化不明显,最终产量达6 812.41 kg/hm2,比CK增加643.21 kg/hm2,增幅达10.43%。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增施基肥对机条播小麦越冬前有效分蘖的促进作用明显,有利于实现足穗高产,这对解决大面积生产上普遍存在的由于秸秆还田造成的前期长势弱、冬前分蘖少等突出问题有较大的借鉴作用。由于目前苏南地区小麦的播期拉长,农户对苗肥的施用时间很难把握,极易发生由于施用时间太迟而造成无效分蘖大量发生,影响拔节孕穗肥施用的情况。因此,大面积生产上可采用在施好基肥的基础上,少施或不施苗肥,增施拔节孕穗肥的方法,通过促进大穗来实现高产稳产。

4 参考文献

[1] 潘锦球,张振阳,周伟宏,等.浅析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集成技术[J].江苏农机化,2012(2):25-26.

[2] 田|,徐修奎,朱文明,等.洪泽湖农场稻麦机械化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应用现状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2(7):286.

[3] 金龙.苏南稻区小麦机条播产量600 kg/667 m2栽培模式探讨与实践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12(5):58-61.

[4] 马志超,张明学,周仓军,等.关中西部冬小麦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及经济最佳施肥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210-216.

[5] 洪芳,梅从友,仲伟林,等.小麦基础地力及高产施肥配方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08(1):44-45.

施肥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小麦;配方肥;产量;经济效益;安徽涡阳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低消耗、高效益,对促进小麦增产、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技术规范”,2006~2008年涡阳县进行了配方施肥大田对比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1-4],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涡阳县陈大、双庙、龙山、张老家、青町、城西、城东、楚店、牌坊、马店、西阳、闸北、高炉等13个乡镇,共安排小麦配方肥大田对比示范试验30个。供试土壤为淤黑土、黑土和青白土土属。土壤肥力高、中、低不等。有机质含量最高15.87g/kg,最低9.80g/kg;全氮最高1.29g/kg,最低0.72g/kg;有效磷最高27.90mg/kg,最低9.16mg/kg;速效钾最高259mg/kg,最低136mg/kg;pH值最高8.3,最低6.5。试验地前茬多为大豆,耕作制度一年两熟。

1.2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小麦,2006年品种为皖麦38,2007年为西农979,2008年为皖麦52。供试肥料:氮肥为尿素,含纯氮46.0%,产地涡阳;磷肥为过磷酸钙,含纯磷12.0%,产地铜陵;钾肥为氯化钾,含纯钾60.0%,产地为俄罗斯;配方肥2006年养分含量为48%(26-12-10),2007年、2008年养分含量为50%(28-14-8),产地均为涡阳。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即:空白、测土配方施肥和常规施肥处理,各处理面积分别为:空白133.3m2,测土配方施肥866.7m2,常规施肥333.3m2。常规施肥处理完全由农民按照当地常规进行施肥管理;配方施肥处理只是按照试验要求改变施肥方式,其他管理同常规施肥处理[5-7];空白对照处理则不施任何化学肥料,其他管理同常规处理。试验各处理具体施肥量见表1。

1.4试验实施

试验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进行。磷肥、钾肥、复混肥作基肥一次深施,尿素70%作基肥深施,30%在拔节期撒施。试验区一般于10月上中旬播种,播种量为150kg/hm2,统一病虫防治、除草等农事管理,6月上旬收获。各处理取10个点测产。

2结果与分析

2.1经济性状

施用配方肥可改善小麦的经济性状[8,9]。从3年示范结果看,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有效?数平均增加12.5万穗/hm2,?粒数平均增加1.6粒,千粒重平均增加0.9g(见表2)。

2.2产量

测土配方施肥区养分齐全,配方合理,可以促进小麦增

产[10-12]。从3年示范结果看,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理论产量平均增加797.8kg/hm2,增长9.77%,实际产量平均增加666kg/hm2,增产9.65%(见表2)。

2.3经济效益

从表3可以看出,纯收益最好的是配方施肥,3年平均为9 961.0元/hm2,比常规施肥增收1 073.5元/hm2,增收12.08%。

3结论与讨论

配方肥养分比较齐全,配方比较合理,使用配方肥效果明显;可以促进小麦生长,改善小麦的经济性状[13-15]。与常规施肥相比,实际产量平均增加666kg/hm2,增产9.65%;有效?数平均增加12.5万穗/hm2,?粒数平均增加1.6粒,千粒重平均增加0.9g。配方施肥收益好。配方施肥平均纯收益为9 961.0元/hm2,比常规施肥区增加1 073.5元/hm2,增加12.08%。

4 ,等.谈谈小麦施肥的原则[J].种业导刊,():.

卢中民,孙彩霞,张浩.滑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决策系统的应用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

张继峰,承青春,杨惠玲.小麦平衡施肥技术[J].河南科技(乡村版),():.

冯自军.小麦配方施肥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

杨安中.小麦喷施“ZnMnBMo”配方微肥的增产效果[J].麦类作物学报,():-.

哈丽毕努尔,董庆国.小麦平衡施肥试验总结报告[J].新疆农业科技,():-.

刘艳梅.小麦配方施肥技术[J].现代农业,():-.

姜秀清.配方专用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探[J].青海农林科技,():-.

陈莉萍,王长松,翟付凤,等.年仪征市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调查[J].中国农技推广,():-.

周军.旱地小麦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推广[J].陕西农业科学,():-.

冯新华.配方肥在小麦上的肥效试验[J].河南农业,():.

王伯华,王安.小麦“四种麦田”配方施肥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

代勇,张文凯.蒙城县小麦高产攻关测土配方施肥的措施与成效[J].农技服务,():.

上一篇:市场调控论文范文 下一篇:师范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