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工安全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6 09:55:52

炮工安全总结

炮工安全总结篇1

隧道的右洞中心线和左洞中心线交叉,交叉角度80.81°,考虑15m的保护范围,长约100m。2竖向布置本工程2号隧洞从忻保高速公路官地坪2号隧道下部穿越。官地坪2号隧道右洞路面(洞底)高程为1030.15m,最低开挖高程1027.87m,与之交叉的总干2号隧洞洞顶开挖高程1023.5m,间距4.37m;官地坪2号隧道左洞路面(洞底)高程为1029.98m,最低开挖高程1027.70m,与之交叉的引黄总干2号隧洞洞顶开挖高程为1023.48m,间距4.22m。断面设计2号隧洞穿越段全长91.11m,为岩石洞段,Ⅴ类围岩,采用城门洞形断面。洞净宽4.2m,净高5.1m,直墙段高3.0m,设计水深3.52m,顶拱中心角180°,半径2.1m,衬砌厚度0.4m。内挂直径8mm,间距150mm×150mm的钢筋网,喷C20混凝土12cm厚;顶拱范围内设直径25mm的系统锚杆,长2.0m,间排距1.0m,呈梅花型布置;全断面C25钢筋混凝土衬砌,顶拱100°范围内回填灌浆,灌浆压力0.2MPa。局部地段根据围岩破碎程度,采用20a工字钢加直径25mm超前锚杆或20a工字钢加直径42mm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

2地质资料本工程

2号输水隧洞在该段隧洞围岩为放炮系中统峰峰组泥灰岩。洞顶距离官地坪2号隧洞左右洞面开挖底高程分别为4.22m,4.37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该段隧洞围岩极不稳定,不能自稳,变形破坏严重,建议喷混凝土、系统锚杆加钢筋网,刚性支护,并浇筑混凝土衬砌。建议围岩单位弹性抗力系数K0=50~100MPa/m,坚固系数fk=0.5~1.5,泊松比μ=0.35~0.45,变形模量0.05~0.5GPa。

3施工方案

2号隧洞穿越忻保高速公路官地坪2号隧道,上下最小中距为4.22m,如不科学控制装药量,输水隧洞穿越段放炮作业将对公路官地坪2号技术与应用34隧道结构形成危害。为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和隧道的运行安全,输水隧洞穿越段石方洞挖设计为控制放炮的施工方法,采用短开挖、打浅孔、装少药、弱放炮、强支护的控制放炮施工工艺。总干2号输水隧洞断面面积约20m2,为减少放炮总装药量并达到控制放炮的目的,采用下导洞分部开挖法,即先在断面底部中心开挖超前导洞,然后一次性扩挖剩余断面,隧洞周边采用光面放炮。放炮安全距离确定放炮振动安全允许距离按下式计算:R=(VK)1/αQ1/3.式中:R放炮振动安全允许距离,m;Q炸药量,齐发放炮为总药量,延时放炮为最大单段药量,kg;V保护对象所在地安全允许质点振速,cm/s;K,α与放炮点到保护对象之间的地形、地质条件相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一次放炮最大单响量的确定根据输水隧洞的布置方案,公路隧道与输水隧洞相对高差4.22m,据此可算出一次放炮最大允许单响药量。根据建筑物情况及规范要求,安全允许质点振动速度15~20cm/s,依据地质资料,输水隧洞围岩类别为Ⅴ类,属软岩,K值为250~350、α值为1.8~2.0,据此计算的一次放炮最大允许装药量为0.7~1.15kg。存在问题根据放炮设计,如开挖进尺为1m,掏槽孔、辅助孔及周边孔单孔装药量在0.4~0.6kg之间,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最大单响药量仅1~2孔,无法满足放炮设计要求。经灌浆加固处理后,输水隧洞围岩类别为中硬岩,K值为150~250、α值为1.5~1.8,据此计算的一次放炮最大允许单响药量1.5~3.0kg,可基本满足放炮设计要求。

3.1静态放炮方案

采用直径40mm钻头钻孔,钻孔方向一般为垂直钻孔,布孔方式按梅花型布置,进尺按1m考虑,孔距25cm左右,孔深5~10cm。钻孔直径与破碎结果有直接关系,钻孔过小,不利于药剂发挥效力;钻孔过大,易冲孔。根据水灰比,量取一定量配制好的溶液,用拌和铲充分拌和均匀,成为无团块、易流动的浆液。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人工一次拌和量不超过5kg。把拌和好的药从桶中直接灌注到已钻好的炮孔中至灌满为止,用略小于钻杆的捅杆捅实捅紧。灌注前应检查孔中有无积水,如有积水排干后才能灌药,流动性差的药液不能再掺水使用。在工程静态破碎法的使用中,硬岩开裂时间为12h左右,低温情况下开裂时间会适当延长,软岩开裂时间为4~6h左右。本工程属软质岩石,用药量一般为8~10kg/m3。方案优点:破碎剂不属于危险物品,因此在购买、运输、保管和使用中不受任何限制;施工过程安全,不存在炸药放炮时产生的震动、空气冲击波、飞石、噪音、有毒气体、粉尘、放炮振动等危害;施工简单,破碎剂用水拌合后,装入炮孔即可,无需堵塞。方案缺点:施工周期长、造价高。由于静态破碎剂能量不如炸药威力大,钻孔多且多为水平及倾斜孔,装药比较困难。破碎效果受气温及施工人员的经验影响大,同时由于该段隧洞围岩工程地质为Ⅴ类,围岩极不稳定,变形破坏严重,一旦采取措施不当,开挖时围岩可能产生变形,施工存在安全隐患。静态放炮开挖结合超前小导管套套支护方案静态放炮方法同前。超前小导管套套支护方案如下: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小导管的钢管(开孔管)采用直径42mm热轧钢管,壁厚3.0mm,钻孔深4.5m。管棚布置在顶拱部位,单根钢管长5.0m,钢管间距0.4m。钻孔方向与洞轴线呈3°交角,偏向洞外。循环搭接长度1.5m,掌子面外露0.5m,超前小导管与下部横向架设的型钢拱架(或钢格栅)焊接。灌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有堵水要求时采用化学材料),灌浆压力不高于0.2MPa。超前小导管注浆的有效长度为3m。钢支撑:钢支撑型号为工字钢20,1m一榀。该方案综合了静态放炮和超前套套的优点,但施工周期长、造价高。

3.2常规放炮

开挖结合公路隧道内套套方案首先在公路隧道内自上而下对输水隧洞进行套套,然后进行放炮开挖。根据实际情况,孔位采用梅花型错孔布置,沿公路隧洞方向灌浆,灌浆宽度12m(输水隧洞外各延4m),垂直公路隧道方向宽度为隧洞净宽,间排距均为2m。压式分段灌浆法自下而上灌注,一次钻孔到底,然后自下而上分段灌注,在凝固前进行上层灌注,使全孔得以复灌,从而保证灌浆量,提高灌浆质量。方案优点:在公路隧道内采用自上而下的套套方法,可沿公路隧道方向将套套的范围扩大,确保灌浆质量,同时对围岩进行套套,有效解决了围岩开挖的变形问题,可提高套套及输水隧洞开挖的速度。方案缺点:在公路隧道内进行套套,可能影响该段高速公路正常交通,同时放炮可能产生一定的震动。但采用小药量控制放炮,可以减轻或消除对公路隧道产生的影响。

4建议

通过以上方案比较,从施工可靠性和安全性来讲,采用常规放炮开挖结合公路隧道内套套方案或静态放炮开挖结合超前小导管套套支护方案均是可行的。但从工程进度考虑,建议采用常规放炮开挖结合公路隧道内套套方案。

炮工安全总结篇2

关键词:隧道 炮孔布置 装药控制 安全控制

1 工程概况

福建平潭天岭隧洞工程为东张水库~平潭三十六脚湖输水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口位于金井湾大道与164县道交汇处,进洞后往东南向经天岭与西楼附近出洞,注入三十六脚湖,全长1121m,设计流量为8.7m3/S。隧洞开挖断面为城门洞型,I型开挖断面底宽5.2米,高4.9米。II型开挖断面底宽4.2米,高4.4米。隧洞围岩为花岗岩,洞口正对305省道,周边60-190m范围内分布有项目部活动房、变压器及民房等,需采取控制爆破措施确保爆破作业安全。

2 方案确定

针对爆破区域环境及地质条件,采用小口径炮孔进行掏槽爆破并结合光面爆破。

3 爆破参数选择,炮孔装药量计算及钻孔设计

3.1 炮眼直径 采用42mm钻头钻孔,药卷采用直径32mm的2号岩石硝铵炸药和乳化炸药。

3.2 炮眼数量 公式N=qs/rn。式中:N――炮眼数量,个;q――岩石炸药单耗,取2.01kg/m3;S――隧洞开挖断面积,约为20.7m2;r――每米长度炸药重量,取0.75kg;n――炮眼装药系数,取0.75;经计算,N=73.6个,实际布置为75个。

3.3 炮眼深度及装药量 采用锥形掏槽,掏槽眼深度为2.1m,布置在隧洞中部,以方便施工。主掏槽眼眼口间距0.4m,眼底距为0.1m,斜度70°。按装药系数90%,装药量计算为2.1×90%/0.2=9卷,实际装药为9卷,单孔药量取1.35kg,以保证掏槽爆破的效果。

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间距0.5m,深度1.8m,孔口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光面爆破装药0.3kg/m,单孔装药量1.6×0.3=0.48kg。

辅助眼间距0.5~0.6m,深度1.8m,分为两层布设,平行于洞轴线。单孔装药1.8×80%/0.2=7.2卷,实际装药取7卷,单孔药量为1.05kg。

底板眼间距0.6m,深度1.8m。为保证底板眼爆破后隧洞底板的平整性,并考虑到底板眼爆破的难度应加强装药,装药系数80%,单孔装药卷1.8×80%/0.2=7.2卷,实际装药取7卷,单孔装药量为 1.05kg。

角眼布置2个,深度1.8m。其装药系数取90%,单孔装药卷1.8×90%/0.2=8.1卷,实际取8卷,单孔装药量为1.2kg。(图1)

3.4 全断面开挖总装药量计算 按公式Q=q×L×S。Q――全断面开挖总装药量计算,单位kg;q――岩石炸药单耗,III级岩石取2.0kg/m3;L――炮眼深度,1.8m;S――全断面开挖隧洞面积,20.7m2。

Q=2.0×1.8×20.7=74.5kg

图2 Ⅲ级围岩全断面光面爆破炮眼布置及起爆顺序图

隧洞全断面爆破炮孔药量分配表

4 光面爆破技术措施

施工流程:测量放样――标出孔位――钻正顶孔――钻孔――装药连线――起爆。

施工布眼:测量人员用红油漆准确绘出开挖断面的中线和轮廓线,标识钻孔开孔位置。

钻眼: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图,特别是钻周边眼,由有丰富经验的老钻工司钻,周边眼的眼底超出轮廓线的距离不能大于10cm,同时根据眼口位置岩石的凹凸程度调整炮眼深度,保证炮眼底在同一平面上,钻孔完毕用由钢筋弯制的炮钩和小直径高压风管输入高压风将炮眼石屑刮出吹净。

装药:按炮眼设计图确定的装药量自上而下进行,炮孔内使用导爆管雷管。起爆网路联好后,专人负责检查。

起爆:起爆顺序为掏糟眼一层辅助眼二层辅助眼周边眼底眼。

5 爆破安全校核

爆区周边距离民房及其它建筑设施在80-190m,综合按砖混结构建筑物取震动系数V=2.0cm/s,按爆破震动公式:Q=R3(v/k)3/a。式中:Q――一次允许使用单段最大药量(Kg); R――爆区距应保护建筑物最近距离(m),取300米;V――保护对象抗震安全允许系数,2.0cm/s;K、a――系数,取K=150,a=1.5。

计算结果见下表:

实际施工中单段最大药量为21Kg

6 爆破防护措施

采用堵塞装药,堵塞的泥土不得挟带石渣、碎石,填料必须人工捣实填满,防止“空段”堵塞,保证堵塞质量,防止飞石及冲炮。隧洞在洞口开挖阶段(0-50m范围),飞石极易飞出。使用竹笆排架、草帘对炮口进行防护,可将安全警戒距离锁定在80m范围,同时将施工人员、机械撤到炮孔主抛方向的侧边,即可确保安全。隧洞爆破后应及时通风排烟。

7 结语

通过对隧洞进口段实施控制爆破,既保证了隧洞开挖成型效果,同时对周围建筑物、施工设备、人员没有造成不利影响。炮眼利用率达到90%以上,炸药单耗在2.0~2.3kg/m3,对同类型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伟.西山隧道洞身开挖爆破设计方案[J].山西建筑,2010(29):327-328.

[2]王孝雷,杨凯.岩巷高效聚能爆破施工工艺探讨[J].价值工程, 2013(27).

[3]翟新利.西山隧道水平岩层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1(16).

炮工安全总结篇3

0、引言

瓦斯为煤矿五大危害之首,我国每年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因为瓦斯爆炸死亡的人数达6000人,是美国的100倍。在瓦斯爆炸事故中,以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显得尤为突出,掘进工作面不仅是最容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场所,并且还是发生事故以后救援难度最大的地点,十分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专家统计与掘进面有关的瓦斯爆炸事故占到总瓦斯爆炸事故的67%以上,死亡人数所占比例更高。预防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已成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防止明火产生是预防瓦斯爆炸的核心,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动作造成的,研究引起明火产生的不安全动作将成为关键。

1、样本选取

最近十年煤矿的生产条件、开采技术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与之前有了很大变化,为了使选取的事故案例更具有可比性,能够使研究工作在将来更好的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结合现有数据资料条件,本文将对2007、2008两年内发生的12起重大及以上掘进工作面瓦斯事故(见表1)进行分析,对引起这些事故的直接不安全动作进行研究。

表1 2007、2008年掘进工作面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列表

2、理论依据

本课题以行为安全模型(图1)为理论依据,着重研究行为安全模型的第III部分,即事故的直接原因部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另一个是人的不安全动作,物的不安全该状态大多都因人的不安全动作而引起,及本文件将对这些事故的直接不安全动作进行分析研究。

图1 行为安全模型

3、产生明火的不安全动作分析

通过应用行为安全模型对这12起掘进工作面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分析,经统计有10种直接不安全动作,发生了20次,导致了掘进工作面出现火源,成为了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备条件。10种不安全动作分别为:未执行“一炮三检”制度、未按规定填充水炮泥、矿工未检查即使用不合格煤电钻、矿工使用禁用炸药违规发炮、使用不合格放炮器、矿工使用自行购买的矿灯、机电设备管理人员随意摆放电缆电机、未使用防爆接线盒并破坏煤电转保护装置、矿工擅自改变矿灯结构、现场作业人员吸烟。其中发生次数最多的不安全动作为“未按规定填充水炮泥”,共发生5次,包括三种类型,分别为“未填充水炮泥”、“水炮泥填充量不够”、“水炮泥不合格”;接下来为发生4次的不安全动作“未执行‘一炮三检’制度”;“未检查即使用不合格煤电钻”这一不安全动作发生3次;“使用违禁炸药”这一不安全动作发生2次,其余不安全动作各发生1次。具体见表2。

表2 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产生火源的不安全动作

由表2分析可见,这十种动作主要容易造成以下四方面后果,从而引发明火的出现。

(1)、违章放炮引起:在所研究的12起事故中,违章放炮的不安全动作分别有:(1)未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2)未按规定填充水炮泥。在几乎所有的因违章放炮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中都有一个共同的重要原因就是未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在《煤矿安全规程》第316条规定爆破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未按规定填充水炮泥是另一个常见的违章放炮的不安全动作。《煤矿安全规程》第329条规定炮眼深度和炮眼的封泥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炮眼深度小于0.6m时,不得装药、爆破;在特殊条件下,如挖底、刷帮、挑顶确需浅眼爆破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m,但必须封满炮泥;(二)炮眼深度为0.6-1.0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三)炮眼深度超过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四)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m;(五)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3m;(六)工作面有2个或2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m,在岩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3m。浅眼装药爆破大岩块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都不得小于0.3m。

(2)、电器电缆短路:电缆电器短路是造成矿井内出现明火的常见现象,在所研究的12起瓦斯爆炸事故中,共有四种不安全动作分别有:(1)矿工未经检查使用无短路保护装置的不合格煤电钻;(2)矿工未经检查使用电缆线有明结头的不合格煤电钻;(3)未使用防爆接线盒并破坏煤电钻保护装置;(4)机电设备管理人员随意摆放电缆电机。

(3)、使用不合格物品:使用不合格物品是导致矿井中出现明火的另一原因,在研究的这12起瓦斯爆炸事故中,有两种不安全动作导致火源的产生,一种是放炮过程中使用禁用炸药违规放炮,另一种是矿工使用不合格矿灯。

(4)、其他严重违规行为:在所研究的12起瓦斯爆炸事故中,有一起瓦斯爆炸事故是因为现场作业人员吸烟这一不安全动作而产生火源的。

经过分析统计,事故案例样本中出现的引起明火的20个不安全动作中,分别是由放炮人员、掘进人员和机电管理人员3个工种发出的。图2为各工作引起明火的不安全动作发生起数图。由图可见,放炮人员共发出了16个不安全动作,占比80%,其次为掘进人员发出了3个不安全动作,占比15%,机电管理人员发出1个不安全动作。可见放炮人员与掘进人员为引起明火的不安全动作主要动作发出者,尤其以放炮人员为主。

图3为引起明火各类不安全动作发生起数图,事故案例样本中出现的引起明火的20个不安全动作中,可以分成五大类型,分别为:错误执行工作、使用不合格物品、破坏设备装置、随意摆放物品和严格禁止行为。在这五大类不安全动作中,发生次数最多的是错误执行工作共发生了9次,其次为使用不合格物品发生了7次,接下来为破坏设备装置发生了2次,随意摆放物品和严格禁止行为各发生了1次。

4、结论

在2007、2008两年内发生的12起重大及以上掘进工作面瓦斯事故中,引起明火产生的不安全动作有10种,未按规定填充水炮泥、未执行“一炮三检”、未检查即使用不合格煤电钻、放炮员使用禁用炸药违规发炮、使用不合格放炮器、矿工使用自行购买的矿灯、机电设备管理人员随意摆放电缆电机、未使用防爆接线盒并破坏煤电转保护装置、矿工擅自改变矿灯结构和现场作业人员吸烟;十种不安全动作可分为错误执行工作、使用不合格物品、随意摆放设备、破坏设备装置和严格禁止行为五种类型,分别由放炮人员、掘进人员和机电管理人员三种工作类型发出了20次;引起明火出现的不安全动作发生次数最多的为不安规定填充水炮泥,其次为不执行“一炮三检”制度,不安动作发出次数最多的工种为放炮人员。

作者简介:

炮工安全总结篇4

从军报国的热血青年

1951年3月,李平安迫于家庭困难辍学。从1953年6月开始,他先后在水东江、桥边塘、杨塘供销合作社当售货员。由于工作踏实肯干,1956年8月,他成为正式的国家干部,并在1957年11月担任邵东县杨塘供销合作社副经理兼会计。

1957年12月,邵东县动员全县进步青年踊跃报名参军,18岁的李平安非常向往军营生活,他瞒着父母家人,报名从军。一时间,李平安不当国家干部而去当兵的消息,在当地引起轰动,他成了父老乡亲交口称赞的榜样。

入伍后,部队首长发现李平安是新兵营里唯一一名由国家干部应征入伍的战士,便要求他以一名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全体新兵树立榜样。1958年2月,李平安分配到某炮兵团迫击炮一连指挥排担任侦察兵。艰苦的环境和严格的训练,磨炼出了他的坚强意志。

1959年1月,部队奉命派驻广东省东莞执行国防施工任务。施工期间,李平安担任班组安全员,负责作业组的安全检查工作。他根据作业现场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及时遏制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部队将他树立为安全标兵。同年5月3日,由于表现突出,经副指导员介绍,李平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他荣立三等功。

1960年1月,李平安担任侦察班班长,被评为全团“战士标兵”。5月,他光荣地出席某集团军积极分子代表大会。7月,他被任命为某炮兵团迫击炮营三连二排副排长。8月,他被任命为某炮兵团迫击炮营三连二排排长、排长。11月,他被评为某炮兵团“政治思想工作标兵”和迫击炮营“党员标兵”。

1965年2月,他被任命为某炮兵团指挥连副指导员。8月6日,由副指导员提升为指导员,所在连队党支部年终被评为某炮兵团 “先进党支部”。1966年6月,他调任某炮兵团政治处组织股干事。1968年8月,他光荣出席了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70年6月,李平安任某炮兵团火箭炮营政治教导员,所在营党委被评为全团先进营党委。1976年9月,他任某炮兵团政治处主任。1979年7月,李平安由北京政治学院毕业,获得大专文凭。12月,他任某师党委委员、某炮兵团政治委员兼党委书记,所带单位被评为先进团党委。1983年5月,他任某军党委委员、某师政治委员兼党委书记,所在师被评为“安全无事故先进师”。

扎实工作的政工领导

李平安由团政委破格提升为师政委后,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到任后,他深入连队了解情况,积极开展政治思想工作,集中精力狠抓军事训练,部队建设很快取得显著成绩,受到军区嘉奖。

1985年,某集团军奉命参加“两山轮战”,李平安调任该集团军某师政治委员。针对战时政治工作的特点,李平安深入基层调研,对编制调整、装备训练、行政管理、思想教育、组织建设等各个方面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并在各级组织建立了干部战士“家庭档案”,想方设法为干部战士排忧解难,从而激发了干部战士的参战热情,鼓舞了战斗士气,为完成作战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途经陕西、四川、贵州、云南4省24个县的2500公里行程中,李平安所部做到了未伤一人,未毁一车,未发生任何事故、案件和军民纠纷,实现了集团军党委提出的“齐装满员,安全准时,威武雄壮”的目标。这期间,有85名干部战士的亲人病故,1500多名干部战士的亲属重病住院,600多名干部战士的未婚妻“吹灯”,但没有一名干部战士的思想动摇过,先后有789名党员受到连以上表彰,269人被评为标兵,502人被评为先进典型,331人被评为训练标兵。

1986年4月,李平安患胆结石,疼痛难忍。每当发作时,豆大的汗珠直往脑门外冒,但他坚持战斗在第一线,指挥部队训练。后在上级首长的强制命令下,他才应付式地到后方医院接受治疗。躺在病床上,李平安一心牵挂的依然是前线,依然是战友,未等病情痊愈,他就执拗地返回了前线。

屡创新绩的后勤少将

1987年4月轮战任务结束后,上级党委任命李平安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后勤部所属部队摊子大,分布广,战线长,工作业务性强。李平安到任后,积极推动军区后勤部政治工作:

第一步是抓党组织建设。他从严要求,严格按照组织程序,结合部队需求调整配备了师团级干部,从而较好地发挥了各级党组织在后勤建设中的团结、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步是抓典型。李平安注重总结先进经验,宣传正面典型,运用典型推动全局,增强政治工作活力。他下功夫培育和推广了一批有特色的典型,切实做到层层有榜样,行行有标兵,将培养典型、宣传典型与运用典型指导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抓典型,使政治工作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增强感染力,展示了部队政治工作的生机。李平安先后培养和推广了湟源综合库、第三医院党委和三十四医院女兵班等先进集体,总结和宣扬了黎秀芳、葛宝丰、李存虎、姚琦、万达明、苏子秀、史培才等先进个人,树立了123个基层达标单位、20个学雷锋标兵。

第三步是抓廉政建设。李平安针对后勤工作管钱管物的特点,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在生活待遇、干部使用、兵员管理、经费物资调配和审批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组织部队经常开展党的宗旨、艰苦奋斗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严肃查处各类违纪案件,有力地推动了部队廉政建设。

第四步是抓双拥工作。李平安注重加强同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经常与地方政府官员沟通思想,求得共识,妥善处理军地、军民纠纷,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定期组织部队为驻地群众防病治病,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他所主管的后勤部先后有40多个师团级单位被省、市、县评为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为社会稳定、发展地方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为部队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李平安还非常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在工作中提高。他先后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理论文章38篇。其中《发挥政治机关整体效能之意见》一文,1987年9月被评为优秀论文,后被总参编入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将军文选》;《自觉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一文,刊登在1993年2月20日的《人民军队报》上;《倡导服务风气,根治形式主义》一文,1995年1月被国防大学评为优秀论文。

炮工安全总结篇5

关键词:煤矿 掘进 光面爆破 深孔 应用

传统的煤矿掘进技术已经落后于时展的步伐,很难满足现代煤矿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影响煤炭企业的发展。为了推动煤矿企业的发展,煤矿企业越来越重视掘进技术的改进。研究人员针对煤矿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掘进技术,即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施工质量,保障施工进度,还弥补了传统技术存在的安全问题,为煤矿企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保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施工作业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施工作业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问题,因此,煤炭企业必须对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在煤矿掘进中的应用做相关研究。

1 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的原理

1.1 爆破原理

煤矿企业中爆破形式比较多,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爆破技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效益。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的原理是:同时引发所有炮眼的爆破,爆破的过程中,受炮眼数量的影响,会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力,大量的冲击波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会产生重叠现象,重叠后冲击波的整体能力随之增强。岩体受冲击波作用后,爆眼的中心位置会产生裂缝,随着冲击波的扩大,爆眼随着冲击波能力的扩大,其范围不断扩张,岩体裂缝随着扩大,最后引发爆破局面。

1.2 技术要点

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范围受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在煤炭企业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满足以下要求:第一,施工人员应该深入施工现场,对煤矿掘进过程中的具体状况进行了解,结合实际需求确定爆破眼之间的距离;第二,装药的过程是技术操作中的重点,施工人员必须保证各爆破点药量的均匀;第三,起爆形式应该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选定,通常情况下选用毫秒级有序起爆形式,确保爆破临空面的质量。

2 煤矿掘进中深孔光面爆破的应用

2.1 煤矿掘进中深孔光面爆破参数分析

光面爆破技术在煤矿掘进中有重大的意义,是煤矿生产准备工作的重点内容,为了保障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益,施工人员在掌握扎实的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抱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煤矿掘进中深孔光面爆破各参数进行了简要分析。

2.1.1 炮眼密集系数和周边炮眼间距的确定

炮眼密集度对爆破效果有直接影响,施工人员在炮眼排布(布置)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炮眼之间距离的安排,炮眼之间的距离远近状况就是炮眼密集度(K)。通常情况下,煤矿掘进中炮眼密集度不小于0.8m,不超过1.0m,但是,受实际爆破状况的影响,施工人员可以结合实际需求稍做变动。煤矿掘进中深孔光面爆破的应用过程中,人们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得出结论,炮眼密度系数可稍做调整,密度系数与巷道跨度成反比,当巷道跨度增大时,炮眼密度也可以随之减小,曲半径此时随之扩大,此时,岩层所承受的破坏力就会随之减小。如果巷道的跨度和曲半径相对较小,可以选取较大的炮眼密集值,结合实际情况炮眼密集系数可以增加到1.2。炮眼密集系数得到准确确定后,施工人员还应该确定准确的周边炮眼间距。周边炮眼间距需同时考虑炮眼的半径、岩石的抗压强度、侧部压力系数以及应力波的衰减指数等因素。

2.1.2 装药结构的确定

结合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原理,施工人员还应该对装药结构进行准确确定。在确定装药参数时,施工人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第一,保障围岩的完整性,施工人员应该采取措施,增强岩石的抗压能力,减少作用力对岩石产生的破坏;第二,为了保障爆破效果,施工人员还应该确保炮眼引爆后,保障岩壁做出所受的拉力比岩石最大的抗压能力强;第三,如果爆破过程中需要采用反向填充炸药的方式,施工人员必须在爆破孔内填充水泡泥,对孔口进行封口处理。总之,装药结构的确定对爆破效果有直接影响,施工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装药结构中各参数的安排。

2.1.3 炮眼深度和秒毫延期间隔时间的选择

为了提升中深孔爆破技术在煤矿掘进中的应用效果,施工人员还应该选择合适的炮眼深度和延期间隔时间。炮眼深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岩层属性、巷道断面大小、重复作业形式以及凿岩机的选型对其有直接影响,其中重复作业形式以及设备的基本条件对其影响最大。凿岩机作业时,施工人员应该有效控制炮眼钻的深度,钻岩速度与炮眼钻的深度成反比。另外,施工人员还应该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对炮眼深度和秒毫延期间隔时间的影响,秒毫延期实践应该有严格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总的延期时间在130秒左右,雷管延期时间控制在30毫秒左右。

2.2 采用中深孔光面爆破作业方式的注意事项

为了提高煤矿掘进中深孔光面爆破的应用效率,施工还应该高度重视中深孔光面爆破作业方式的注意事项:第一,企业要加强对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管理措施,班组间应该协调作业,为施工循环作业提供保障;第二,迎头使用的钻打眼有严格要求,通常以两部钻打眼为最佳选择,炮眼的角度、位置、间距以及深度等有严格的控制;第三,高度重视炮眼的封孔工作,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国定进行施工,封孔强度必须满足要求;第四,喷浆工作必须符合标准,通常情况下,喷浆位置要与迎头保持10m左右距离的巷道内进行。

3 结束语

总之,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在我国煤炭掘进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在实际的施工应用过程中,技术操作人员在牢靠掌操作技术的前提下,还应该明确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的操作原理,结合煤矿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明确煤矿掘进中深孔光面爆破各参数的要求,对光面爆破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最后,操作人员还应该了解采用中深孔光面爆破作业方式的注意事项,为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吴继龙.在煤矿掘进中中深孔光面爆破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

[2]李伟,杨仁树.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在岩石巷道掘进中的应用研究[J].矿冶工程,2013.

[3]王春晖.中深孔光面爆破在煤矿掘进中应用的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

炮工安全总结篇6

关键词:标准砂岩;坚硬顶板;超前预爆破;控制顶板

中图分类号:TD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2-0108-03

俄霍布拉克煤矿(以下简称俄矿)下1煤层位于侏罗系下统塔里奇克组上段。其老顶标准砂岩最大厚度达300m。煤层厚度0.89~4.16m,平均厚度3.5m,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结构简单,顶板由坚硬钙质胶结的砾岩和粗砂岩组成。俄矿综采工作面斜长较长,一般为180m左右,初次来压步距较长,曾经发生过因采空区顶板大面积悬顶,而初次来压时造成压死支架设备事故。

因此,为了缩短初次来压步距,减小老顶初次来压时的采空区顶板面积,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本文主要对矿井1108、1110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超前预爆破技术控制顶板的应用情况及实施过程做了详细的论述。

1 工作面概况

1108、1110综采工作面位于主斜井以东,位于矿井一水平东一里采区下1煤层。上部为1106采空区,西部为1102-1、1102-2采空区,下部和东部是未采区。

下1煤层黑色,块状构造,光亮型,垂直裂隙发育,局部煤层变质程度较差,煤层厚度平均3.5m,煤层平均倾角为13°,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1108工作面斜长178m,走向长度1748m;1110工作面斜长177m,走向长2148m。

下1煤层伪顶:泥岩,灰黑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上部含炭质,松散破碎,极易冒落,伪顶厚度0.6~0.9m,平均0.75m。

老顶:中粗粒砂岩,灰白色,块状构造,底部大部含砾石,局部受海水或河流同生冲蚀作用,顶板层面上出现大小不一的凹坑、槽沟。上部岩性呈粉砂,遇水易松软冒落。厚约26m。

2 基本目的和原则及方案设计

2.1 基本目的和原则

以破坏顶板的坚硬完整性为前提,对初次来压期间的顶板实施有效控制,从而达到使其早点垮落,避免采空区顶板大面积悬空,而造成的初次来压时顶板下沉切顶、压支架等事故,同时减少初次来压形成风暴的可能性和人员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根据两个工作面直接顶和老顶厚度及其顶板岩性情况设计预爆破方案,在超前工作面一定距离,向煤层顶板岩体内布置炮孔,超前工作面进行预爆破,在顶板岩体中造成人工爆破裂隙带,同时扰动和削弱原生弱面(节理、裂隙等)之间及原岩的摩擦粘结强度。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岩体中原岩应力场受采动应力的影响,使得原生及人工裂隙不断地扩展和分支,改变了岩体力学结构特征,从而大大降低岩体的强度,加快了采空区顶板岩体的变形破坏速度,提高了顶板的可冒性,减少悬顶面积,降低了工作面来压峰值,并使压力峰值向工作面前方煤体内移动,最终实现工作面支架在允许载荷条件下安全运行。

2.2 方案设计

由于工作面斜长较大,考虑工作面中部顶板易于垮落,为充分保证初次放顶对老顶承压层的切断作用,设计确定主要针对工作面上、下两端,采用布置两组初次放顶孔的方式进行初次放顶。其中主要初放孔距离开切眼煤壁25m,辅助初放孔位于开切眼上、下两端。为利于钻孔、装药、充填堵孔施工,原则上下端炮孔长度控制在60m以内,仰角控制在30°以内。

第一组:主要初次放顶孔

上、下顺槽内各布置三个初次放顶孔,分别为:一个老顶切断孔、一个辅助切断孔、一个端头切断孔。采用双侧扇形布孔方式,该组初次放顶孔距开切眼煤壁25m如图1所示:

图1 1110工作面初次放顶第一组炮孔布置

第二组:辅助初次放顶孔

在工作面开切眼的上、下两端各布置一个辅助切断孔,平行开切眼布置如图2所示:

图2 1110工作面初次放顶第二组炮孔布置

为了提高爆破效果,炮眼布置在距切眼中心线向里2.5m处,共布置120个炮眼,孔间距1.5m,其孔深2m,另外,工作面推进51m和71m时分别在工作面内朝老塘方向布置三个孔,总体来说,该工作面内、两道加起来共布置了15个孔,炮眼总长度648m,其孔深24m的3个孔,36m的3个孔,其余都是孔深55m的孔,炮眼水平转角为20°~90°之间,炮眼仰角为7°~30°之间炮眼布置图见图1和

图2。

3 施工方法

炮眼采用油压150潜孔岩石钻机施工,钻头为Φ85mm合金钢钻头,成孔直径为90mm,选用BQF-100型封孔器,受风压0.7MPa,堵孔时向孔内输送黄土细砂。采用二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防静电塑料壳包装,规格:直径60mm,长度500mm,单位重量3.0kg/m,联结方式为丝扣联结式,选用煤矿安全防水抗拉导爆索和选用毫秒延期电雷管,利用MFB-100型电容式发爆器起爆,其联接方式为串联,采用电雷管起爆导爆索,导爆索起爆炸药的起爆方式。每孔装药量分别为36kg、45kg、66kg、75kg、78kg、90kg、96kg,总装药量1157kg,堵孔水泥长度276.5m。

先打完炮眼,提前准备好炸药、导爆索、雷管、堵孔水泥和黄土砂,将黄土和砂子按一定比例配调,同时安排装药人员和放炮员。待炮眼施工完毕之后,专管人员来检验,并记录其编号、孔深、倾角、仰角等参数。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开始装药,按设计要求将煤矿安全防水抗拉导爆索与二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连接完之后由人工顶推进孔内,然后用BQF-100型封孔器,受风压0.7MPa,堵孔时向孔内输送黄土细砂和专用堵孔水泥(快干水泥)并捣实;为了防止孔内已装完的水泥和炸药下滑,用止滑木塞防止下滑,最后联接雷管并悬挂放炮

母线。

4 爆破参数优化及效果分析

开始1108工作面实施超前预爆破效果较好。后来出现工作面两头顶板超前破碎、压力大,巷道变形量大、底鼓严重,煤壁片帮严重等现象,通过分析是由于炮眼间距短、炮眼数量和装药量多、炮眼倾角大等原因造成的。后来将爆破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原来1108炮眼间距10m调整到25m,炮孔数量和装药量逐渐调少,炮眼倾角将原来的12°调整到7°。1110工作面超前预爆破参数根据1108调整后方案实施,工作面支架后面采空区顶板随支架的移置自然冒落,形成一个长155m,深5~6m的凹槽,界面上冲击波衰减为应力波,顶板紧跟工作面冒落,有效地控制顶板正常跨落,消除了工作面初次来压形成风暴的现象和周期来压压垮支架、推垮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事故,支架的承载力远远减少,煤机及支架设备安全运行,提高了矿井生产能力。正因为此次超前预爆破效果好,1110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未出现过采空区顶板大面积悬空、切顶、压支架和风暴等现象。

5 结语

经过两次超前预爆破技术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超前预爆破经验,根据下1煤层顶板岩性及地质构造情况,通过对超前预爆破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实施超前预爆破工作,有效降低了工作面周期来压的强度,减少顶板下沉切顶和初次来压形成暴风,有效避免了顶板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在我矿坚硬顶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同类型矿井坚硬顶板综采工作面回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炮工安全总结篇7

程志清

尊敬的各位花炮界同仁:大家好!

我叫***,来自盛鼎烟花。今天非常荣幸能在此,以一名花炮人的身份发言。

众所周知,燃放烟花爆竹做为一项民俗传统,已历经千余年,为千家万户带去无尽的欢乐与畅想。然而在当今这个剧变的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变化,随着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和人们对安全与环保重视程度的与日俱增,花炮产业身处的需求市场与产业要素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加上来自多方的误解或是不理解,让产业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产业承受着空前的转型与升级压力。如何化解产业危机,改善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我认为安全是核心,人才是支撑,文化是翅膀。

如果说用安全、文化、人才这三条主线构建一个"产业发展三角形"的话,那么安全就是三角形的底边,文化与人才是三角形的腰,三条主线的长短和方位将直接影响到三角形的高,这也代表着我们产业可能的发展高度。

安全是底边,是产业的生命,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撇开安全谈发展,撇开安全谈文化,那好比"太监谈高潮","然并卵",所以安全是产业的基础,是核心。在花炮安全管理上,政府与企业除应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外,还应强化"教与罚、学与术"这两种管理手段的运用。古语有云"罚而不教谓之虐,教而不罚谓之纵".罚不是最终目的,是为严格安全法纪,教不为体现温度,而为提高安全意识。教与罚并用才能更好的强化安全管理责任;花炮做为一个传统型的小产业,有其特殊性,安全管理工作更多的仅凭自己的经验积累和教训总结,没有自己的理论,也没有制式的方法,一切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同时加强学与术两方面的建设异常重要,学与术的区别在于学主知术主行。"学"侧重于对安全生产理论的研究与探索,而"术"则是对理论的转化运用,侧重于工作方法和程序。学与术并举才会更快的提升安全工作成果。

当鞭炮的手工编织遇上工业4.0,当传统的花炮产业遇上互联网+,当硝石与火药遇上当代艺术。我们会觉得未来的竞争,将不局限于产品、规模、价格亦或品质,而是归结于人才之间的竞争。波特曾告诉我们,没有传统的产业,只有传统的思维。传统产业经过技术革新是可以成为新兴产业的,譬如传统的陶瓷在经过技术革新已转变为新材料产业。服装也是传统产业,但一个顶级的服装设计师并不会逊色于一个顶级的软件工程师,花炮产业要实行从低端向高端转型,由传统向高附加值升级,经受安全环保的严格考验,同样要经历知识和技术的革新,也就需要有人才做为支撑。花炮产业人才的培养有二大版块,一是创新型、专家型、技术型等高层次人才,发挥着引领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作用。就花炮产业而言,高层次人才靠自身去培养难度很大,时间跨度太长。更适用于"嫁出去、娶进来。","空降兵"亦可,那我们急需的是人才的吸收与引进机制,交流与联谊的平台。二是职业技能型的应用人才,这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校企合作,甚至可以"试水"把学校办到企业去,隶属于工艺美术类的花炮更需要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应用人才的培养即需要教授也需要师傅,学生+学徒模式已然是其它工艺美术类产业的人才培养方式,拿来便好。

实力让产业强大,文化让产业伟大;花炮历经千年的积淀,已形成独具东方特质的民俗传统文化。提炼与诠释好花炮传统文化,是培育未来消费群体和提升行业附加值的突破口,是消融误解与隔阂的媒介。传统是事物的源泉,探究事物的来龙去脉对于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至关重要,传统不是一种禁锢,它是一个开放系统,是一个不断吸纳新事物,兼容而后消融,继承而后创新的理论,然而花炮传统却常常被人们误读,我们花炮人有向大众作出诠释的义务。如果把产业比作人的话,那文化属性则好似人的性格与脾气。花炮给予人最为广泛的印记是年节的符号、是儿时的回忆、是庆典的伴侣、是对未来的憧憬、是烟与火的艺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种种凝聚成了花炮文化的内核---情感与艺术。当然,我们并不是因为它是传统文化就理所当然的要生硬传承,而是要赋予传统文化以青春的力量。对此,做为一名花炮人,我们必须对花炮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思辩与提炼,并给予清晰的阐释和传播。时代的变化,文化的阻隔,让我们的下一代对花炮传统文化产生了太多的误解,很多人也正是因为不知道花炮的"性格脾气"而引起"恐慌".探索建立传统文化+互联网式的传播管道,也许大家不那么容易"感冒",但在此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花炮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自己的阐释都是错乱无章的,又怎么能够企望他人获得正见呢?

炮工安全总结篇8

沙坝打炮局主要承担观测联络,其职责为:负责观测仪器架设情况检查,观测资料收集和现场观测队伍的管理、协调等。接收准备工作包括:与当地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取得联系,观测时,在测点附近实行交通管制,避免车辆和人为干扰;检查每台仪器是否正常;观测组长与仪器操作员详细了解工作安排,领取必要资料。资料包括:1∶5万地形图,测线与点位图,交通图,炮点名称编号,放炮时间,观测点位表,仪器接收参数选择表,工程调度表。接收工作要求:观测前,检查仪器,干扰背景情况;同一观测点作第一次观测时,操作员须对观测点进行确认,不允许随意移动;如因特殊情况确需移动时,在点位表上详记,并报指挥部认可。

2组织协调概况

组织协调概况项目组织协调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完成项目任务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手段。具体来说,项目组织协调就是项目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组织形式、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项目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各种关系进行疏理沟通,并对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障碍加以化解和排除,以便调和各方关系,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04昆深工程”的组织实施是一项高难度的复杂系统工程。技术层面专业性强,精细化要求高,还面临着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复杂;主要设计路线长、跨度大;炮点多、覆盖面广;工作量大;施工管理要求高;安全责任重;协调工作点多面广等问题。如何在现有条件下顺利实施完成任务是对实施单位组织协调能力的检验。工程的筹划准备工作自2004年2月28日开始,2004年9月8日进入实施阶段,经过周密的策划论证,精心的踏勘选点,组织邀请了局内外专家进行了2次严格的方案论证,指挥部召开了9次会议对方案进行细化部署、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此外,还召开了无数次规模大小不同的协调会,可谓精益求精。3.1.1组织机构健全打炮测深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指挥调度和协调的难度很大,组织保障工作相当重要,为了保证工程能够安全、顺利、有效地实施,沙坝打炮局成立了昆明深部打炮构造环境探测工程(简称“04昆深工程”)指挥部,全面负责工程的准备、现场施工和数据处理。指挥部下设若干工作组,明确工作内容,分工负责,协调配合。野外期间又成立5个现场工作组执行放炮任务,指挥部设在昆明市黑龙潭打炮基准台。组织机构设置见图3。3.1.2协调工作量大面广“04昆深工程”从启动到结束,历经4个月的时间,工程协调工作涉及到4个地、州、市,11个县(市)、区,共18个炮场。协调工作可以说是该项工作中最为艰巨的一项任务,要面对与地州、县市、乡村的协调,要处理好与政府部门、部队、协作单位、当地居民的协调、赔偿等问题[6]。综合协调组在当地打炮系统的领导和同志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并在其他各组的通力配合下,按照工作计划和步骤开展了大量艰苦、复杂的协调工作。

3组织协调运用分析

一项艰巨的科学系统工程,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它的实施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也是对沙坝打炮局协调能力的考验,点多面广、错综复杂,项目的协调、放炮、观测、转场,各环节都要求各执行单位紧密配合,各方面的衔接稍有疏漏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样大规模的行动,沙坝打炮局做到了准时起爆、无事故、无人员伤亡,它检验的是项目实施方应对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更是强组织协调能力成功应用的充分体现。管理层高度重视,组织协调得力项目实施机构的高层管理者,重视组织内部的结构和队伍建设,由一位副局长任指挥长全线指挥;各现场指挥分别由局长助理、职能部门处长、研究所所长、副所长等担任;技术总负责、顾问、监理等由专业背景深厚的专家担任;各组组员都由业务骨干构成。以制度作保障,责任到人工作组进入现场后,首先制定了《“04昆深工程”现场工作组工作细则》,对主要人员的工作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各主要人员的工作职责,保证了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安全问题,责任到人放炮工作,安全是第一位的。现场工作组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保证在整个放炮工作中不出现任何安全问题。为此,在现场工作中,除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外,每天晚上的例会都要分析现场工作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强调安全问题。尤其是后期,工作越接近尾声,越是要求要克服麻痹思想。千方百计,保证质量为了保证现场放炮工作质量,现场工作组除严格按照工作规程进行作业外,每次放炮结束后,都要认真总结放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千方百计想办法,尽可能地提高放炮工作质量,以使放炮达到最佳效果。如通过安宁、陆良、武定3个炮点的放炮后,认真分析查找了放炮时部分井孔往上冲的问题,在富民炮点装填炸药时,采取了填土到一定深度,然后把上部PVC管拔掉再填土的办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放炮效果。主动报告,争取支持为保证放炮工作的顺利进行,工作组每到一个炮点,都主动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联系,说明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主要工作内容、可能造成的影响及需要支持和配合的事项等,得到了当地政府对此项工作的大力支持,如陆良县政府专门下发了一个通告到相关部门和乡村,武定、富民县政府的领导亲自出面协调和安排相关工作,保证了放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上一篇:水车安全总结范文 下一篇:诚管安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