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16 07:07:37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现状;对策

专业技术人员在基层人民银行中占比较高,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升基层人民银行的履职效能,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我支行为例,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31日, 大余支行共有在职职工31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83.87%。

从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看,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6.92%;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1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3.07%;未取得专业技术资格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9.23%。

从专业技术系列分布看,经济系列具有专业技术资格1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3.84%;会计系列具有专业技术资格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3.07%;政工系列具有专业技术资格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3.07%。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及产生原因

(一)在专业技术人员系列分布方面

存在的不足: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系列分布不够合理。我支行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经济系列,7人中达到6人,占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5.7%;而会计系列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仅1人,明显偏少。2000年以来,我支行通过考试获得经济师资格的人员5人,而仅有1人通过考试获得会计师资格,由于政工系列未开考,2000年以后通过分行评审有1人获得政工师资格。

产生原因:在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获得方面,经济师的考试通过率要远远高于会计师、工程师。而在目前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上,各岗位对于聘任何种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也就是说取得经济师资格、会计师资格、工程师资格在聘任上没有区别,这就使得大部分职工在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取得上更多地选择了经济系列,由此造成了各中级专业技术系列人员分布的失衡。

(二)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面

存在不足: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供求失衡。按照支行中级职称的聘任上限,大部分支行可聘中级职称职数已不能满足需求。随着通过考试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数的快速增加,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供小于求的矛盾在今后将会越来越突出。

产生原因:目前职工的学历水平大幅度提高,通过考试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尤其是经济师资格)变得相对较为容易,因此,通过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来提高工资待遇就成为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首选。同时,由于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比例的限制,使得在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面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明显。

三、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改进培养机制,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一是要结合多能型员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确保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够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二是要通过给调研课题等多种方式,促进专业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三是要鼓励优秀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称职外语和计算机模块考试。鼓励他们撰写高质量的专业论文,并积极向省部级以上公开刊物投稿,为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创造条件。改变目前专业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高级人才缺失的现状。

(二)强化和完善用人机制。一是努力寻找支行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结合点,把专业技术人才放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点岗位进行锻炼,有计划地开展多岗位锻炼,激发工作潜能。要坚持使用和培养相结合,在使用过程中多给工作,多压担子,让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二是严格用人条件,注重“德”的培养,要有用人的大环境,让专业技术人员知道职位来之不易,是综合能力和知识的堆砌,牢固树立关心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就是关系中支发展的理念。三是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宣传力度,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形象。通过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埋头苦干、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宣传,从而推动支行又好又快发展。

(三)政策引导,制度的安排应与工作发展需要及其目标相一致。适当提高基层央行中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比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人人成才。

(四)激励促进,加强职称评聘考核管理。大力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在专业技术的评聘方面注重实践能力,实行培养、激励、监督并重;在干部选拔使用上加大向专业技术人才倾斜力度,进一步增加干部考取专业技术资格的紧迫感,促进干部成长成才。

作者:宋静平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大道180号人民银行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2

一年一度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开始了,怎么样写好专业技术职称总结?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伤脑筋的问题,为了让大家顺利通过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特请一位长期从事职称改革工作的同志,谈一谈这个问题。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应该属于总结类的文章,与一般的总结类文章差不多。但也有独特的特点,是职称评审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委评价自己的重要依据,也是自己水平、能力、成果的展示,同时也是任职以来重要经验总结。总结写得好不好,影响到专家对你的评价,也会影响到自己能不能通过。所以写好专业技术总结很重要。

如何写?

一是先简要介绍自己是基本情况,如现任职称、任职时间、毕业学校、政治面貌、现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担任那些社会职务。

二是自己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三是详细地叙述自己任职以来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即主持那些课题,课题进展,有那些创新,取得那些突破,通过那类鉴定,获得什么奖励,专家对此评价。

四是发表那些论文。

五是获得的奖励。

总结,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提高。

(一)基本情况。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4.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二)写好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

1.总结前要充分占有材料。最好通过不同的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了解有关情况,或者把总结的想法、意图提出来,同各方面的干部、群众商量。一定要避免领导出观点,到群众中找事实的写法。

2.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3.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4.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5.总结的具体写作,可先议论,然后由专人写出初稿,再行讨论、修改。最好由主要负责人执笔,或亲自主持讨论、起草、修改。

会计业务自传简历

姓名: 沈 德 书 性别: 男

地址:财政局

经历:

1977.7——1979.7 在**小学读初中

xx.2—现在 在财政局工作。从事会计核算工作。

学历:

* **农业学校农学专业毕业(中专)。

* **财经大学会计系会计专业自考毕业(大专)。

* **师范大学政法系经济管理函授毕业(本科)。

* 参加**省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培训教育, 获结业证书。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3

近几年来,我院的印刷技术专业先后获得院级重点专业、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行业院校骨干示范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称号,我们紧紧抓住建设的良好契机,在2011年,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平版印刷操作技术》获得省级精品课程荣誉,下面就谈谈对该课程进行课程设计的体会。

课程设计理念

以印刷行业企业的需求为逻辑起点,以平版印刷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以平版印刷工职业活动过程为导向,以平版印刷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结合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学生能力形成规律与课程系统化、学做一体化相结合,形成“产教结合的一体化车间式”工学结合课程模式。

课程设计思路

在上述课程设计理念指导下,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思路,展开本课程的具体设计。

对接平版印刷工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目标

在对印刷企业进行深入的职业岗位调研后,通过与江西华奥印务有限公司、江西日报集团印务有限公司、鹤山雅图仕印务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杭州印务有限公司、顶新集团杭州分公司6家知名印刷、包装企业进行合作,组建课程开发小组分析平版印刷操作岗位典型工作过程,明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职业岗位任职标准。依据职业岗位任职标准,结合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确立课程目标。

平版印刷工岗位活动过程导向的“三融通、一系统”课程内容

“三融通”指的是:一是“课岗融通”。本课程内容以平版印刷工工作内容和职业活动过程为导向,高度对接平版印刷工职业岗位。二是“课证融通”。 本课程以国家职业资格考核内容标准为参照,有效对应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三是“理实融通”。 本课程内容以平版印刷工操作技能为主线,融入支撑技能的关键知识点和职业素养要素,实现知识、技能与素养的深度融合。“一系统”指的是:课程内容打破学科式知识体系,高度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系统化形成。

“产教结合、学做一体、印刷车间式“课程教学模式

我们依托印刷合作企业和校内印刷实训教室、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创建了“产教结合、学做一体化的印刷车间式”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综合采用引导文、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示范引导、案例实战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学做一体,实现课程学习与岗位工作的有机统一。

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多元互动式课程考核评价

为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监控课程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本课程采用任务过程性考核、综合项目任务考核、期末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办法,注重任务过程性考核和综合项任务考核,任务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综合项任务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末结果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0%。期中任务过程性考核又包括学生自评(20%)、组内互评(30%)、教师评定(50%),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学做一体化”五步教学法

本课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根据平版印刷操作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注重课程知识、技能、素质的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建立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各项目按“任务导入教师示范学生实操任务检查与评价教师点评与总结”的五步完成项目任务过程。具体如下:

① 任务导入

利用“项目任务引导文”提出本次课的问题与任务,分析问题与提出思路,介绍相关知识与关键步骤,并对任务实施做出相应要求。学生从教师所提供的各种任务资料(设备)中获得任务信息。

在此教学步骤中,教师主要是准确介绍任务及相关知识与关键步骤,为学生准备好任务材料,与学生交流互动,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任务疑问。

② 教师示范

在学生实操前,教师结合“项目任务书”进行项目任务操作示范,主要向学生展示项目所用设施仪器的使用,任务关键步骤及其技术要领和操作规范,提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及注意事项。

③ 学生实操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为组,每组3~5人,每组设一名组长。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制订计划方案,并经教师审核后实施。

(2)学生按“引导文”的要求进行分组实训,各小组要经常进行交流,边工作边检查。

在此教学步骤中,老师作为咨询者的身份出现,巡视学生实操情况,随时接受并正确处理学生任务执行的反馈。

④ 任务检查与评价

学生对实训结果进行自我检查,并做好记录,填写学生自评表。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结果进行检查并填写教师评价表,合格进入下一个工作任务,否则整改。

⑤ 教师点评与总结

教师对整个过程做全面的评价和补充,总结学习效果、小组合作成果的质量、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

2. 灵活多样的工学结合教学形式

① 综合贯通:开展校内工厂生产性实境教学

课程教学情境综合性高、实践性强,安排在学院引进企业内进行。教学安排在引进企业的生产淡季或假期(3天集中授课),由学院2名教师和厂方1名技术骨干组成教学小组交替进行一体化车间式实境教学。

② 工进课堂:聘请印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或讲座

根据学院实际和课程教学需要,尤其是平版印刷操作中的一些技术难点,如墨色控制、印刷疑难故障各种技术前沿问题等,我们聘请了印刷企业生产管理者、技术骨干来校授课或进行专业技术讲座,使课程教学与企业及技术发展接轨。

③ 学在企业:组织学生赴印刷企业顶岗实习

利用业余时间,尤其是寒暑假,安排学生到印刷企业顶岗实习10―15天,使学生企业真实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中学习、工作,增强职业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3. 以赛促学:为学生展示专业技能创造广阔平台

开展每年一度的全校性印刷操作技能竞赛,鼓励、组织学生参加部级、省级印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以赛导教,以赛促学,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为学生展示专业技能提供广阔平台。

4. 促进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多元互动式学业质量评价

本课程采用任务过程性考核、综合项目任务考核、期末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办法,注重任务过程性考核和综合项任务考核,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其中任务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综合项任务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末结果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0%。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4

一年一度的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为使有关专业人员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业务工作报告,提高评审工作质量,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结合近几年职称评审工作的经验,就个人业务工作报告的写作格式及要求,建议如下:

一、个人业务工作报告的作用和地位

个人业务工作报告,是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必备材料之一,不仅是个人业务工作情况的总结,也是业务水平、能力、成果的展示,更是评审委员会了解与评价申报人业务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报告写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专家对申报人的评价结果,所以写好个人业务工作报告很重要。

二、总体要求

业务工作报告要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个人任现职以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工作成绩及履行职责情况等。

业务工作报告一般可分为五个部分:一是个人自然情况、简历及专业工作经历;二是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三是专业工作能力、主要工作业绩成果及所取得的效益、奖励情况;四是、论著、研究报告等学术水平情况;五是继续教育情况。

三、业务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

个人简历应按工作岗位、职务的变动分别、分段填写。专业工作经历主要指任现职以来所从事的代表个人能力与水平的专业工作,同时应注明个人所起作用(主持、参加、独立承担等)。

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主要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方面,包括个人任现职以来所获的荣誉。

专业工作能力、主要工作业绩成果及所取得的效益奖励情况,是业务工作报告的主要部分,内容要详实。要求提供反映出水平、能力的主要专业工作总结,特别是要把所取得的成果、效益及在促进集团公司发展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在报告中体现出来。即:主持哪些课题,课题进展情况,有哪些创新,取得哪些突破,通过哪类鉴定,获得什么奖励,专家对此评价等。

论文、论著、研究报告及工作经验总结,这一部分主要反映了申报人本专业理论知识、学术水平,应在业务工作报告中反映出来。报告中除了概括论文、论著、研究报告及工作经验的主要内容及学术水平、价值外,还要注明的刊物名称及时间,以及个人承担情况(独立、合著等)。

继续教育主要指任现职以来参加的本专业业务学习与培训,也包括学历教育。报告中要写明反映继续教育学习的课程、(政工专业继续教育内容,根据政工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实际和需要确定,每年上半年为和省委要求的当年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下半年为政工干部专业知识学习)。形式、时间等,(根据文件规定,中高级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72学时,初级人员不少于40学时),特别要总结出学习后的收获和提高以及对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四、其它要求

1、业务工作报告是个人任现职以来本职业务工作的高度概括,不要把任现职前的工作再总结进来,也不能写成流水账。

2、业务工作报告所反映的水平、能力、效益、成果应客观、真实,要与所提供的证明材料相符,属集体创造的成果应注明个人部分的作用。

3、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工作能力、业绩成果等方面的总结,要对应所申报级别的资格条件要求去写。

4、申报高级资格人员的业务工作报告一般在3000字左右,申报中级资格人员的业务工作报告一般在20__字左右,申报初级资格人员的业务工作报告一般在1000字左右。

5、报告中应注明申报的理由,说明符合申报条件的条款。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5

以某铁路运输单位为例,按照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要求,通过对该单位中层及以上行政管理岗位和业务主管定员编制进行核定,该单位共有行管岗位定员99人,业务主管定员135人,按照高级10%、中级45%、初级45%的比例核算后,该单位行管岗位和业务主管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编制为高级24、中级105、初级105,再加上班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的77个助理工程师,政工专业职务定编高级3、中级14、初级19,以及该单位下属的非运输企业的专业技术职务定编高级2、中级8、初级6后,总的专业技术职务数量为高级29、中级127、初级207,合计363。目前该运输单位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共有302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资格的8人,中级技术资格的52人,初级技术资格的242人。按照铁路企业职称聘任的职称经审核聘任的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职称106人,合计聘任148人,聘任人数占专业技术总人数的49.0%。

2专业技术人员现状

2.1从年龄结构来看

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在25岁以下的有13人,26至30岁的有47人,31至35岁的有28人,36至40岁的20人,41至45岁68人,46至50岁66人,50岁以上60人。

2.2从系列数量来看

具有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217人,男女比例为6:1;具有经济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23人,男女比例为1:1;具有政工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29人,男女比例6:1;具有会计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31人,男女比例1:2;具有统计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2人,男女比例1:1。

2.3从层次分布来看

工程系列高级6人,中级29人,初级182人,高中初比例为1:5:30;经济系列中级8人,初级15人,中初比例为1:2;政工系列高级1人,中级7人,初级21人,高中初比例为1:7:21;会计系列高级1人,中级9人,初级21人,高中初比例为1:9:21;统计系列初级2人。

3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该铁路运输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现状的情况,可以发现该单位存在以下问题:①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数量偏低。截至2015年3月,该单位共有干部职工3050人,其中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510人,但只有302人具有专业技术资格,占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仅为59.6%,而专业技术人员中只有148人符合聘任要求,聘任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到一半。②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该单位目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302人中40岁以上的有194人,占总人数的64.2%,其中50岁以上的有60人,随着年龄增加,身体不适应、退休或不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等因素影响,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将大幅下降,势必造成该单位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短缺。③高中级资格稀缺。该单位具备高级资格8人,中级资格52人,合计60人,占总的专业技术人员19.7%。高中级资格人员符合聘任要求,受聘的只有40人,其余的因资格与现岗位要求不一致或不在专业技术岗位而未聘任,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数量上的短缺,对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科技创新、成果运用、技术攻关、专业带头等方面的短板影响日益增加。

4建议

①铁路企业的运输站段中四等站站长、副站长作为中间站的管理人员,对一线专业和技术的掌握熟练程度不亚于二等、三等站管理人员,但四等站站长、副站长未能纳入管理人员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范围,无法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势必会影响职称晋升的积极性,建议将四等站站长、副站长也纳入管理人员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范围,提高基层技术职称人员的比例。②车务系统专业技术含量没有其他系统的高,科技创新、技术改进成果少,而业绩成果作为职称评聘审核的重要衡量指标,在职称晋升中缺一不可。为此可向上级部门建议,针对运输站段的实际工作,将现场解决重大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专业管理阶段性重点工作、站段业务管理方面的表彰奖励等情况纳入工作业绩成果范围。③从企业自身入手,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特长,拓宽业绩成果的获取途径,增加科技成果的研发效率。建议结合企业的工作性质和现场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业绩成果考核办法,以科室、车站等部门为整体提出课题攻关、技术项目开发、专业论文撰写等一系列的年度量化目标,督促各级部门加强对技术性成果研发、课题攻关、难题破解的重视,对具备初、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加强培养,同时充分发挥高级职称人员丰富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优势,拟定出高带初、高带中、中带初的阶梯型带徒计划,指导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工作、专业学习,进一步提高职称晋升人员比例,促进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储备。④加强干部在职学历教育。对现岗位管理人员,学历低于专科的,发放《管理人员学历限期达标通知书》,要求通过参加校企联办的学历进修班,在规定时间内取得高等学历,对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但个人学历达不到职称晋升所要求学历为本科层次的人员,逐一督促报名参培,参加学历进修的学习。通过整体提升干部学历层次,为推高、增厚技术人才层级奠定必要的基础。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6

职业教育观是对职业教育总体把握和综合思维。它对职业教育影响广泛和深远。它又是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不断产生变化。因此,探讨职教观的相应发展,十分重要。面向21世纪的职教观有下列特征:

一、职教的教育目标由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着眼于整个职业生涯。它的性质也由终结教育演变为终身教育。

当前,社会经济结构建于大变动阶段。首先是产业结构的变动。这种变动的特征,从世界范围看,是第三产业的持续上升、第一产业的逐渐下降以及第二产业的停滞不前或缓慢增长。

除了产业结构变动外,产业部门中的行业构成也在发生变化,一些行业如纺织、钢铁、采掘等作用日渐减小,反之,一些新行业如电子、计算机、合成材料等则日趋发展。

就各产业部门或行业的技术构成而言,一般都表现出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趋势。这也必然导致劳动的技术内涵日趋丰富、智力成份不断增长。

上述变化,必然导致社会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产生劳动力流动现象。

劳动力的在产业间或行业间的流动和技术构成的变化,对职业岗位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新岗位不断产生和旧岗位持续消失。

英国《职业名称词典》第三版(1965年)列出21741个岗位,比第二版(1949年)增加6432个。第四版(1977年)又比第三版增加2100个岗位。但是第三版中的职业岗位有3500种在第四版中消失了。

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词典》中,出现了许多象机器人、技术员、CAD/CAM维修技术员、核电站技术员、城市运输系统经理、电传编辑、技术秘书、计算机信息处理员、工程心理学家、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员、时装设计师等从前难以想象到的新职业岗位,而一些低技术岗位则大量消失。

美国近5年中,有7000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岗位。这些岗位都具有较高技术含量。

由此可见,现代社会职业岗位体系已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特别是高职面对的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岗位群集,它们的外延及内涵变化更大。因此,职教的目标不能不随之作相应调整。

(二)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就业人员的利益导向和价值走势,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80年代5年

内有33%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一项研究预测,现在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和工作的更动将会达到6-7次之多。这些情况表明,一个人一辈子固定在一种岗位或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时代即将消失。我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也产生着同样的变化。社会成员正自“单位人”逐渐走向“社会人”。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熟悉的社会现象。

社会人员的这种就业需求也必然对职教的目标和内涵产生影响。

(三)美国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的(NCRVE)在1995年的“关于生计的教育与培训的立法原则建议”中,提出:“美国和其

他工业化国家都正在朝着以学习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单位内部的变化步伐加快,人们工作岗位的流动频繁促使每个人必须随时随地地学习。在以学习为基础的经济中,个人的、企业的和国家的成就取决于勤奋学习、善于学习。

“首先,职业性与学科性内容的结合,旨在使今日的学生或学员获得能适应明日需要的各种理念的充分理解。不能仅局限于职业入门要求的具体技能。”

“关于教育的目标,理论和传统的学科教育或职业教育相比,都更为宽广。它应使学生在完成高中或高中后教育之后获得就业的预备,同时又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的基础,应排除只教某种职业岗位技能的课程。”

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城召开世界技术职业教育大会。大会主题工作文件指出:

“基本的挑战是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要求调整、竞争。21世纪竞争的核心是造就一支有生产活力的、灵活的劳动大军。”

“新的全球经济环境要求对技术与职业教育有新的定位,使之更好回应学生、工人和雇员的要求。技术与职业教育不仅是为劳动世界提供培训,而且必须在终身学习过程中造就新一代劳动者。”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对人的工作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和发展。所以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要再认识,它已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已扩展到着眼于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涯。

二、职业能力的内涵已由狭义的职业技能拓展到综合素质;由单的满足上岗要求,走向适应社会发展。

(二)职业能力的内涵也就是职业能力观。当前,存在着三种能力观。

1.任务能力观

这种能力观将任务或任务的叠加当作能力。在我国当前较为流行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模式的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方法即为其代表。DACUM方法告诉我们,职业能力是由若干个综合能力组成,每一综合能力又是由若干个专项能力组成。不论综合能力或专项能力,都是由具体的工作任务来描述和规定的。于是能力便成为一系列任务的组合,任务就是能力。按照这种能力观,能力标准就是任务技能清单,能力本位的课程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一系列孤立的任务技能学习包(或称学习模块);能力评价的依据就是直接观察个体对这一系列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这种能力观看不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忽视整体内部的辨证的有机的关系,在哲学上是还原主义。

2.整体能力观

这种能力观认为,个体的一般素质对于有效的工作表现是至关重要的:一般素质是掌握那些特定的、具体的任务技能的基础,也是促进个体迁移的基础。因为人们认为诸如知识、分析与综合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判断力、创造力等这些一般素质,往往能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工作环境中。显然,这种能力观注重普适性的一般素质,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它对能力所应用的具体工作情景缺乏考虑。而实际上,一般素质都具有工作情景的依赖性。因此,试图脱离工作情景来探讨或确定其教学构架,对职业教育来说,是存在缺陷的。

3、整合能力观

这种能力观力图克服前二种能力观的局限性。它认为应将一般素质与个体所处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景结合起来。它一方面承认能力不等同于任务。能力应是劳动者知识、技能和态度所形成的一种素质结构。它是完成具体任务的基础;另一方面,它也认为这种素质结构总是与一定的职业活动或工作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总是通过劳动者在完成特定的具体任务时体现出来的。

英国学者高夫·斯坦顿(Geoff Starton)提出能力结构应是二方面构成:一般素质和对工作情景的理解,二者必须结合,没有前者就不能针对性地体现一般素质,也不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重组。

整合能力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

(二)英国学者曼斯菲尔德(Bob Mansfield)认为任务能力观是一种狭义的能力观。这种能力观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需要大批适应能力强、具有灵活性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因而,当前需要一种广义的能力观,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更趋一致的能力观。显然,整合能力观是较为接近这一要求的能力观。也就是说现代社会职教能力观已由狭义的岗位技能拓展到综合素质;由单一的满足上岗要求,走向适应社会发展。

在培训内容主要为再生性技能(技能活动带有重要性质,在各种工作情景运用时,很少有较大变化)时,任务能力观仍是适用的。

(三)职业教育能力观的具体内涵,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而是指综合的称职的就业能力(Competence),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内容。

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等技术型人才。他们的工作环境大都是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他们的工作行为经常是相互联系着的群体活动。而且他们往往是现场技术人员群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而,在职业能力的内涵中,应十分注重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非技术的职业素质,即八十年代处德国企业界提出的“关键能力”。

2.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职业岗位的内涵与外延,处于不断变动中。尤其是高职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变动的速度与力度更为 显著。因而,职教的教学计划不能仅着眼于当前上岗职业能力的需要,应十分注重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和具有就业弹性。这就要求教学计划应该保证必须的专业理论,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学习的基础。

3.技术型人才同样需要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工艺流程的革新、加工方法的创造、管理形式变革等都需要这种职业素质。他们与工程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差别,在于技术型人才是在技术应用领域中体现这种素质,而后两种人才是在工程领域和学术领域中体现这种素质。把技术型人才理解为绝对化的执行型人才,至少是不全面的。

三、现代社会的职教功能是以整个职教体系来实现的,其组成部分各司其责、相互补充、自行衔接;并与普教相互沟通。

现代社会的职教体系是由不同功能的各部分组成。职教体系总体上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与培训二大部分。学历教育主要是以较长的连续时间,系统地培养基层一线的技术型人才。它有二个教育层次即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非学历教育与培训大致可分二个部份。一部分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任职资格证书为目标的。这种教育和培训时间相对较长,教学安排也较系统。另一部分是短期职业培训,时间较短,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前者有资格证书教育、工人技术等级培训;后者有岗位培训、在职进修培训和短期就业培训。

职教的各组成部份各有其职责和功能以及相应的教学要求。我们不能以同一的标准去要求不同的职教组成部分,譬如,要求属于高等教育职业与岗位培训一样使学生能立即上岗等。

(二)有关职教组成部分,可按需要相互补充,使培养过程更为合理。例如:六十年代以后,由于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发展,使得职业岗位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而且职业岗位的变动也日益频繁。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于在一个较狭窄的职业模式中,从事深度训练的做法,产生了怀疑。于是,美国职教领域出现职业群集课程。职业群集课程是以职业群作为课程编制的出发点和基础的课程模式。

职业群集课程和其他型态的职教课程一样,具有职业准备的功能,所不同的是它希望学生除了能进入群集中某一个职业外,将来也能进入同一群集中的其他职业而不需太多的再训练。因而,学习内容就较广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就没有接受单一职业课程的学生专精。学生就业后,企业根据就业岗位尚必需进行针对性更强的岗位培训,使其能较快地上岗工作。

所以,职业群集教育的观念是将职业准备的过程分为二个阶段,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阶段与岗位培训阶段。前者由学校负责;后者由企业完成。这也就明确提出,职业岗位能力的获得是由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这二种职教类型来共同完成,而不是一次到位。由以上分析可见,这种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高职人才的培养中更为合理的。

(三)现代职教的学历部分应能自行衔接,并可与普教沟通。这样的机制,有利于国家教育体系的总体效益和灵活性;有利于人才成长途径的多样化和最优化;有利于社会成员教育民主权利的实际拥有。

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其实质是教学衔接,可有二种衔接方法,即教学单元衔接法和专业对口衔接法。前者将有关课程的教学单元分成若干个层次。这些单元层次是相互衔接的。中职与高职的教学计划都是建立在同一教学单元体系上的,但所选单元不一样。这样,就可以通过教学单元的衔接,来实现中职与高职的衔接。

专业对口衔接是通过中职与高职的相当专业为作衔接点,来实现衔接。它比教学单元衔接法粗略些,但可省却大量构建教学单元体系的工作。

职教与普教的沟通,可采用“过渡课程”的方法来实现。例如,中职毕业生必须经过文化补充课程的学习后,才能进入普通高校学习;而普通高中毕业后也需要学习相关职业技能课程后,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四、科技的发展使职业岗位的外延和内涵日益拓展,职教专业设置的基础趋向多样化,这必然导致课程模式的多样化。

(一)在教育领域中,专业的含义是指学生今后的工作领域和当前的学习范围。因而专业是可以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

培养学术型人才(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的专业是建立在“学科”的基础上的。如物理、数学等。

培养工程型人才(进行产品或工程的设计、规划的人才)的专业是建立在“工程”基础上的。如电讯工程、水利工程等。

培养技术型人才(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的技术、管理人才)的专业是建立在“职业”与“技术”的基础上的。如会计、统计与包装技术、制造技术等。

专业内涵与人才类型相适应的原则是一个基本原则。

尚须注意到,专业设置是一种教育行为,而且主要是由学校承担的学历教育行为。教育与培训是有区别的,教育有其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对高职来说也不例外。专业的建立、发展和完善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较多的投资和必要的时间。因此,如果专业内涵不稳定或者不存在连续开设的条件,这样的专业也是不能设置的。

教育效益和教学稳定性是专业设置的必要条件。

我们知道,社会职业与职业岗位是如此的繁多。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又都处于不断变动中。面对这样一个动态的大系统,根本不可能为每一职业岗位或者每一种职业分别设置相应的专业。它只有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专业。这里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学稳定性和教育效益。

对于那些社会覆盖面较广的职业,如会计、护理、导游、飞机驾驶、轮船驾驶、轮机、幼教等职业,由于生源充沛,能保证教学稳定和教育效益,因而,可以单独设置专业。

对于那些社会覆盖面不广的职业,则以几个相近的职业组成的职业群集,作为设置专业的基础,如上述法国短期技术学院的特殊教育、社会助理、社会与社会文化活动三个职业方向为基础组成社会专业。

当一些职业的知识构成能为某一类技术所涵盖时,也可以此技术作为专业设置的基础。如德国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即我国的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专业)可以培养车间工艺、工艺流程设计、工夹具设计、专用工艺装备设计、产品检测等方面的工人作人员。

以技术为基础的专业,涵盖职业的面更广一些,其稳定性也更高一些。

至次,可以得出结论,职教的专业设置必须根据情况在不同基础上,实行宽窄并举,以确保教育效益和教学稳定。

(二)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和所确定的结构体系。它对职教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专业设置的基础以及由此确定的教学内容对课程模式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台湾职教学者罗大涵将当今世界职教课程模式归纳为6大类,即单位职类型、职业群集型、阶梯型、统合型、发展型及统整型。

单位职类型课程,系指针对某一特定职业需要而编制的职业课程。它是应用上述的任务能力观及DACUM方法来进行课程开发的。职业群集型课程模式,系将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业集合为一个职群,分析该职群的共同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各职业的入门技术,加以系统组合而成。毫无疑问,这二种课程模式分别适合于以职业和职业集为基础的专业。

阶梯型课程模式是一种采取分段教学,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课程模式。通常将课程分为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及专业教育三个阶段。这种课程模式适合于建立在职业群集或技术基础上的专业。

统合型课程模式是将二种课程形态加以统合后的课程模式。群集型与阶梯型的统合是最常见的一种。它既立足于职业群集又实施分阶段教学。这种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应用较多。它的教学计划是建立在职业群集基础上,进行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三个阶段的教学。有的教学计划在专业教育阶段分出若干个专门化方向,以加强针对性。

发展型与统整型课程模式应用较少,这里不再介绍。

实际职教的课程也不只是上述几种。譬如,我们台湾职教学者杨启东提出,高技术专业用任务分析法是无效的。他主张由科技专家与教学工作者共同分析高技术产品或设备的技术结构基本成份。在这些基本成份上进行课程开发。这就使课程模式建立在技术单元的基础上。

(三)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职业岗位呈多样化趋势。岗位知能结构也呈复杂化深度化走向。职教专业设置的基础及专业内涵也随着趋向多样化。这必定导致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因而,应进行多种课程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实际试点,过份强调某一种模式是不利于职教的健康发展。

五、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现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职教的教育层次持续高延。这是职教发展的规律性趋势。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斯迪文教授(Stepher R. Cheshier)在“技术教育发展还是消亡”一文中,提到“各种科学技术的复杂程度是一个连续频谱,代表最复杂程度的频谱末端,会随时间推移而扩展。我们必须联系这一频谱,不断地重新考察科学技术教育”。

职教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这一观点。

(一)工业革命以后,经济科技的发展使产品日趋复杂。工厂需要担负产品设计和制造工作的工程师。同时,工厂也需要掌握制图、材料及工艺等相关知识的技术工人。于是,出现了高等工程教育和技工教育。

20世纪,特别是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现场工艺装备日趋复杂精确。因此,工程师不能同时兼管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工作。现场技术问题需要专门人才处理。于是就出现了技术型人才,相应地也就产生了职业技术教育。这时的职业技术教育处于中等教育阶段。

二战以后,尤其是六十年代至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社会职业岗位的总体结构产生了以下变动趋势。

1.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许多与高新技术直接有关的职业岗位,如机器人技术员、CAD/CAM维修技术员、数据处理与系统分析人员。

2.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使社会职业岗位分布已出现了另一种倾斜,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职业岗位,如广告设计、企业估价员、投资经纪人。

3.原有的职业岗位,产生了既有分化又有复合的现象。例如护士岗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正分化为五个层次:主任护理师、主管护理师、护理师、护士、助理护士、社会职业岗位除分化外,尚存在复合趋势,出现了不少知能结构呈复合特征的职业岗位,如机械电气岗位,涉外秘书岗位。

不论是高新技术发展或是第三产业兴起所产生的岗位,技术含量都比较高,已不是中职所能培养。原有岗位的分化与复合,也增加了不少需要高等教育来培养的岗位。

(二)由此可见,由于社会职业岗位总体结构的三个变动,职业技术教育已由中等教育层次高延到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培养目标为高级技术型人才。

本世纪六十年代后,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承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职院校,如英国的多科性技术学院、法国的短期技术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日本的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大学等,就是这一职业技术教育高延化的具体表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1976年编制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对这种高延化趋势加以权威性的确定。从人才特征和教学内涵看,《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第5层次教育,就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但是,当时将第5层次教育界定为不授学位的大学专科层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相继出现了大学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我国的高技术行业,如航空航天、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生产线上也存在着大学本科教育层次的技术型人才。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修订《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时,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归入新的第5层次B部份,这B部份中就包括大学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高职的大学本科教育也得到了这一世界性组织的确认。

总之,本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职业技术教育完成了自中等职业教育――大学专科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的高延历程。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 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体系;教学载体

【中图分类号】G633.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1

依据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探索以“订单”为载体,以岗位能力需求和岗位(群)职业标准相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五个对接的要求。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应突破传统的基于知识储备的学科课程体系思路,按照专业能力训练层次和职业成长规律建立课程体系。将岗位(群)实际工作凝练成“典型工作”,以典型工作为中心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形成工作任务引领型课程;建立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设计理念;最终形成以知识的运用为主线,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校企共同推进的“基于机械加工生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不是形成的而是转换而来的,开发课程(即凝练典型工作任务),应依据职业成长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顶层向底层进行专业技术课程开发,而教学加工由底层向顶层。课程体系开发具体如下:

一、开展市场调研,进行市场需求论证,完成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对“订单”合作企业和相关机械加工企业调研,获得专业培养方案原始依据,取得来自职场、企业的第一手需求信息。经过分析、整理出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适应企业生产的岗位群,并对岗位工作任务、岗位(群)能力进行分析。建立科学的岗位能力标准,确立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课程开发奠定基础,同是也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提,也为课程教学方案、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通过对岗位及其所需职业能力的梳理,预期学生通过学习本专业课程后,能够达到的能力水平。完成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来源于职业情境,又高于职业情境。职业行动能力是职业能力形成的手段和不断累积的过程,它包括职业技能和工作过程知识。通过市场调研汇总来自企业的工作任务,经讨论、分解、界定(依据能力提升梯度)职业能力类别,提炼出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为:会识图、明要求、知工艺、能操作、会维护。并设计、填写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解表。

职业能力群分为行业通用能力(职业基本技能)、行业专项技能、职业特定能力(综合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是支撑行业技能通用的知识,处于底层;职业特定能力属顶层。对所有岗位的能力分解表合并,去除相同的能力表达,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将职业能力进行归纳、梳理、排序,从而获得企业需求的人才能力目标。汇总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

三、建立课程体系开发基础,形成教学内容主体,实现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对接,开发典型工作任务

专业技术课程开发应由顶层向底层进行,从职业综合能力向职业基本技能进行分析,并与企业、行业一同根据职业能力复杂程度对其进行整合形成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对典型工作任务归纳的结果。

典型工作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开发典型工作,是为了实现实际工作向典型工作的转换,它也是典型工作向课程转换的桥梁。确定典型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从而实现将该专业的能力培养需求通过教育加工形成可教学实施的任务。设计、填写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典型工作开发表,并结合专家建议,优化、完善典型工作开发。

四、将典型工作向课程转换,进行课程开发,形成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开发要充分体现课程内容及其之间衔接关系,形成完善的体系。课程内容应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它是课程建设的难点。在确定课程目标前提下,应开发每门课程包含的工作任务,以及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形成课程标准。

五、对课程进行排序,构建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结构框架,形成“基于机械加工生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分析行动领域,根据能力结构和性质,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成专业课程,实现典型工作向课程转换,分析要达成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整个人才能力培养目标需要开设哪些课程?整理、归纳本专业需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并撰写专业标准,为教学计划编写做准备;完善专业课程结构,对课程进行排序。

六、课程体系开发后,教师应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认识规律对所担任的课程进行第二次开发,协调课程与课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学生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门课程的建设要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建设之中,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关键是理念,难点是课程内容与知识序列的构成。

在教学设计中,学习情境教学要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素养为教学目标,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学习情境与典型工作任务一致,教学过程与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一致。

开发教学载体,学习情境的教学目标通过选择载体来加以落实。载体是专业内容,是实现能力培养的途径;载体是具体化的,源于真实,高于真实,是真实产品转化的“教学产品”。载体的选择,由简单到复杂,每一个载体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通过‘学中做’和‘做中学’完成载体任务,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 岗位设置 研究探讨

一、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的重要意义

岗位设置是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的前提。聘用制是指用人单位和择业个人通过签订聘用制合同的方式确立人事关系,明确双方与工作关系有关的权利和义务,是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用人制度。聘用制的核心是按岗位聘用,有岗则聘,无岗不聘。没有合理的岗位设置,就难以进行岗位分类和评估,就难以对聘用人员进行履职情况的考核,最后使聘用制流于形式,事业单位人员就成终身制。

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依据。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就是要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建立起符合事业单位各自特点、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使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与他们的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所生产的效益直接挂钩。因此,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按岗位确定薪酬,也就是要通过对各类岗位进行分析和评估,搞清楚哪些岗位是重要岗位、哪些岗位是次要岗位,有了明确岗位职级,才能确定岗位工资的级差系数,才能制定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岗位工资。

岗位设置是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的基础。岗位管理的主体是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岗位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制订岗位设置办法、竞聘上岗办法、公开招聘办法、辞聘解聘办法和考评考核办法等。而岗位设置办法又是其它各项制度制订的基础,没有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就无法实施岗位竞聘、公开招聘、辞聘解聘。因此,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是实施竞聘上岗的前提,是实现以岗定酬的依据,是形成择优竞争、能上能下用人机制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对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岗位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事业单位已从2006年起推行了全员聘用制,对因事设岗、按岗聘用、按岗定酬、按绩取酬等岗位管理活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还没有真正按照“因事设岗”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工作岗位,缺乏具体的岗位设置办法,岗位设置操作的具体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1.主要问题

岗位设置流于形式。在推行聘用制之初,岗位设置基本延续以往的做法,甚至有些基层单位只是在原有人员岗位基础上签订了聘用合同,用一句“先都起立,然后又按原位坐下”来形容都不为过。没有按照因事设岗的原则,没有根据工作任务和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设计工作部门和岗位,没有进行科学规范的岗位评估与分析,没有制订具体明确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使岗位设置流于形式。

因人设岗现象还是存在。单位出于对原有人员资历、社会人情关系、民主测评影响、单位和谐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采取有多少人设置多少岗位,为有资历的人设置“照顾岗”,为有关系的人设置“人情岗”,为惹不起的人设置“特殊岗”。一人一岗,既不用下岗,也不用搞竞聘上岗。

岗位设置与岗位管理结合不够紧密。虽然根据事业和发展的需要设置了各类岗位,虽然组织了“公开竞聘”,但没有严格任职资格和上岗条件,没有把因事设岗与按岗竞聘、按岗定酬、考评考核结合起来,岗位管理不实,使聘用制的推行流于形式,给辞退解聘带来难度,给后聘管理带来影响。

缺乏动态的岗位管理制度。一方面没有把事业发展需要和本单位的人才引进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单位岗位设置长年不变,没有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

2.成因分析

缺乏政策依据。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虽然出台了岗位管理相关规定,但是没有比较具体明确的岗位设置办法及意见,基层单位缺乏岗位设置依据。而单位自行制定的岗位设置办法由于没有规范的指导性意见,效果受到影响。

思想认识不到位。单位有些领导没有从单位自身发展和生存高度去认识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岗位设置是人事编制部门管的事,只要按照编制、依照上级粗泛的指导意见去做就行了。因此产生了岗位设置流于形式、因人设岗等问题。

配套政策跟不上。目前,单位认为是好的人才“招不来”或“留不住”,认为出工不出力甚至连工都不出的人员又“辞不掉”,人员进出口不畅的现象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措施不够配套。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配套措施不够灵活,“人员劳动差异”还不能充分体现,人员解聘后的医疗保险待遇有较大差别,企业与事业养老保险机制不一,养老金差异大等都反映出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协调性、配套性较差。

三、岗位设置的对策建议

1.岗位设置的指导思想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应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人才观为指导,按照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要求,根据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的不同特点,研究制定相应的岗位设置办法,科学合理地设置每一个工作岗位,努力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行政管理向制度法制管理的转变。

2.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

按编设岗原则。事业单位要以上级主管部门或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员额及人员结构、领导职数为依据,在编制数额内设置岗位,这是红线,绝不能突破。岗位的名称、数量、职能、责任、权利及岗位的任职条件等与本单位的类别、工作性质和任务相符,岗位数不得突破编制数。

因事设岗原则。要根据单位的性质、规模、职能、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及事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要把整体事业职能任务合理分解,分类细化,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要求等。

精简高效原则。应按照最少岗位、最低数量和最佳组合的要求,满负荷地设计每个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其最佳工作效能。要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前提,不交叉设岗或重复设岗,做到岗位的职责、权利、义务相统一。

优化结构原则。岗位设置要体现出对各类岗位的业务素质、工作技能、人员配备、目标考核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分析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技术要求和责任大小,合理确定各类岗位人员的结构比例,并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适时优化调整。

职级分明原则。岗位设置要按工作实际需要,确定岗位和职务层次,明确岗位职责,做到有岗有责。要根据工作性质、任务、职能和事业发展需要,合理区分、规范岗位和职务级差,优化组合、科学搭配,形成梯阶效能。

3.岗位设置办法

根据国家规定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按行政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三大类分类设岗。

(1)管理岗位设置

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岗位由领导岗位和一般管理岗位两部分组成,岗位设置也分领导岗位和一般管理岗位设置。

第一,实行分类设置。管理岗位的设置应综合考虑机构性质、单位类型、职责任务、级别规格、编制员额、经费预算、发展需要需求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组织机构实行不同的岗位设置办法。近年来,我局对局属各单位的分类工作进行了探索研究,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等进行了事业单位分类,分别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

第二,严格控制总数。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岗位总数要严格控制,岗位主体职能相近、任务性质基本相同的岗位,可考虑兼职或一人多职,行政管理人员也可以兼职专业技术岗位。如我局测绘处和航标器材维修中心,行政管理人员也只占职工总数的8%左右,其行政管理人员一人多职并兼职专业技术岗位,大大控制了行政人员的比例。

第三,领导岗位设置。行政领导岗位应根据上级编制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内部机构数及实际工作的需要,专门科学设置。

第四,一般管理岗位设置。一般管理岗位应根据不同的机构规模、单位类别、职责任务、级别规格合理确定本单位的管理层次。一般管理岗位可实行职员职务等级制度。职员职务的等级,应按照岗位职责、任职条件的要求和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工作资历确定。通过建立科学的、规范的、符合单位实际需要的职员等级制度,以此来区分一般管理岗位的职级层次,从而达到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的目的。

(2)专业技术岗位设置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基础。通过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做到以事定岗、因事设岗,形成科学的结构层次,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流动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第一,合理确定总数。专业技术岗位总数应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内合理确定,并要兼顾考虑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发展方向和业务建设需要。同时,专业技术岗位还应实行岗位总量控制与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控制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实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与岗位聘任的统一。

第二,科学区分层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应根据本单位性质、规模、职责、所承担的任务等要素,科学选择职务系列、合理确定职务层次。通过区别重要、次要岗位来确定不同类别的岗位级差和待遇。通过大量的调查与实践工作,本人认为,在科学确定主要、辅助职务系列的同时要合理确定每一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职级,各系列的职级划分应层次适中、级差合理。

第三,严格控制比例。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应根据人事或主管部门的规定合理确定高、中、初三级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一般高、中、初各级岗位应呈金字塔型结构,其做法体现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阶梯效能,使每一专业技术职务序列设置的岗位之间,职责任务明确、协调配合有序,发挥出每一专业技术岗位的良好效益。

第四,建立流动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应根据事业发展和人才引进的需要探索和建立一定数量的、符合人才流动的岗位。通过流动岗位的设置,不但可以解决聘用制推行过程中的分流问题,还能促进人才的合理引进和流动,推动人才和事业健康发展。

(3)工勤岗位的设置

第一,控制数量结构。工勤技术人员岗位应按照总量控制与等级结构比例控制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在岗位总量内科学合理地设置每一具体的岗位工种和控制技术等级结构比例。

第二,工勤岗位社会化。事业单位对于可以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工勤岗位要逐步实现社会化。通过大量调查得到的信息,多数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都支持工勤岗位实现社会化。因此,通过把事业单位后勤保障推向社会进行市场化操作,不但可以减少经费开支,还可以推动主营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

[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

[3]顾金飞,郑坤法,何兵,张亚红,陈学清,孙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研究[J].经济丛刊

[4]韩阿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上一篇: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工程师助理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